⑴ 北美洲殖民前和殖民时期的历史
1、北美洲殖民前的历史:
北美洲是西半球北部大洲。哥伦布于1492年—1504年间曾次率领西班牙船队到西印度群岛探险,4次航行分别到达巴哈马群岛、安的列斯群岛和中美地峡沿海地带。
1497年,卡博特父子到达纽芬兰岛并进至圣劳伦斯河口沿岸。约40年后,卡提埃率法国军队沿圣劳伦斯河上溯,到达蒙特利尔一带。
欧洲人“发现”新大陆后,相继占领和殖民,对印第安人残酷掠夺、肆意屠杀,并把他们从世居的土地上赶往西部干旱地区。
2、北美洲殖民时期的历史:
16世纪中叶,西班牙人首先在美国和墨西哥边界以北的大陆主体部分建立了圣奥古斯丁殖民地。17世纪初,法国人在现加拿大东海岸的新斯科舍建立第一个居留地,随后建立了魁北克殖民地,并以此为基地,上溯圣劳伦斯河,越五大湖,顺密西西比河南下,扩张至墨西哥湾沿岸地区。
英国从17世纪初才在弗吉尼亚建立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此后,荷兰、芬兰和瑞典在大西洋沿岸地区相继殖民。至18世纪早期,北美大陆的殖民势力基本上是三分天下。
英国占领了从新斯科舍到佛罗里达的大西洋沿岸狭长地带。法国占领了从圣劳伦斯河、五大湖到密西西比河流域辽阔而肥沃的中部平原。西班牙占领了佛罗里达、得克萨斯、新墨西哥以及西至太平洋沿岸的广阔的远西地区。
(1)加纳被殖民所造成的历史意义扩展阅读:
北美洲地跨热带、温带、寒带,气候复杂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为主。北部在北极圈内,为冰雪世界。
南部加勒比海受赤道暖流之益,但有热带飓风侵袭。大陆中部广大地区位于北温带,宜于作物生长和人类生存。
由于所有的山脉都是南北或近似南北走向,故从太平洋来的湿润空气仅达西部沿海地区。从北冰洋来的冷空气可以经过中部平原长驱南下。
从热带大西洋吹来的湿润空气也可以经过中部平原深入到北部,故北美洲的气候很不稳定,冬季时而寒冷,时而解冻,墨西哥湾沿岸的亚热带地区,冬季也会发生严寒和下雪的现象。
⑵ 印第安档案馆的建立有什么历史意义
印第安档案馆位于大教堂以南,在胜利广场的西边。该馆的建立确立了塞维尔在新大陆探险和殖民活动中所具有的特殊历史地位。馆中收藏的探险家、殖民者和历史人物的书信、文件、地图等大量史料,是研究西班牙殖民史和新大陆历史的珍贵资料来源,也反映了发现新大陆对欧洲历史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印第安档案馆始建于1584年,原本是一间商品交易所。18世末,卡洛斯三世下令将散布于西班牙境内的所有关于印第安人的文件、档案汇集到这里。交易所也随之于1785年改为汇集印第安文化历史资料的中心。印第安档案馆中保存了8600万字的手稿和8000多幅地图,这些是西班牙从15世纪至19世纪征服、殖民美洲的第一手资料,保存了最早有关美洲印第安人生活和宗教的文字记载。
⑶ 太平天国运动有何历史意义
1、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
2、对外国侵略者开展了大规模的武装斗争,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
3、比以往的农民战争在思想上、组织上都高出一筹,是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4、太平天国领袖还主张与各国通商贸易,后期又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3)加纳被殖民所造成的历史意义扩展阅读:
失败原因
过早建都丧失锐气。太平军攻克南京后杨秀清率文武百官迎洪秀全入城。遂决定建都于南京,并改南京为天京。在太平军攻占武昌时,就存在着去向问题,北进河南则威胁清京,东下金陵则有可能形成割据局面。如今太平军已顺利攻占南京,同样又存在着去向问题。
农民阶级有先天局限。太平天国起义带有旧式农民战争的烙印。农民阶级的分散性、守旧性,以及眼光短浅等毛病,在太平军中都有突出表现。许多太平军将士参加革命都是出于生活所迫,希望改变贫穷落后的经济地位。
正是因为这样,历史上再高明的农民领袖也只能按照封建国家的轨道行事。洪秀全本来是要建立一个新朝代新国家,但在永安封王时连一个合适的名称也找不到,只好“姑从凡间歪例”,把左辅、右弼、前导、后护各军师都封王,称为王爷,并相应地制订《太平礼制》来规定各级官员的尊卑和特权。
洪秀全还在《天父诗》中公开宣扬封建道德中的三纲五常,说什么“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臣错无主错”。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政权形式一经沿着封建政权的轨道走下去,性质就变了,领导人的思想就变了,对革命事业就失去了支撑的力量。
⑷ 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时代到来的历史意义
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时代到来的历史意义:
新航路开辟的成功和西方殖民时代的开始版,改变了世界形势和权历史发展进程。
1. 欧洲人开始对美洲、亚洲和非洲进行政治的控制和渗透;
2. 伴随政治霸权而来的是经济的剥削和掠夺;
3. 由于西方宗教和文化的渗透,殖民地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也逐渐发生变化。同时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
以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⑸ 对殖民地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文化是什么
欧洲的殖民地扩张对世界大部分地区造成的影响有:
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过程,就是资本主义发展和对全球进行侵略扩张的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伴随着三次殖民高潮,西方的殖民主义活动把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一步一步地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二、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随着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全球性的经济体系形成了。首先是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贸易一开始就是资本主义历史存在的首要条件”。
三、全球人口的流动和物种的迁移。
从全球化的角度看,18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间出现数以亿万计的人口大迁移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欧洲向全球扩张的结果。
四、文化全球化形态的形成。
伴随着欧洲人的地理大发现和殖民活动,一个联系欧、亚、美、非大陆的跨文化传播体系在18世纪中期基本形成。物种、产品、技术、宗教、包括革命思想都发生了横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流动,并对各个大陆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5)加纳被殖民所造成的历史意义扩展阅读:
欧洲的殖民地扩张的历史背景:
从总体上讲,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列强全球扩张的基础之上的,而资本主义列强的全球扩张,不论是军事上的、经济上的或是文化上的,其目的都是为了掠夺。就其性质来说,是侵略性的,是非正义的。
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广大地区在遭受资本主义列强侵略奴役之前,一般都处在前资本主义的社会发展阶段,其特点是社会封闭落后,经济水平低下,发展速度极为缓慢。
资本主义列强把广大地区变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只是为了把这些地区变为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属,变成自己的原料产地、商品销售市场和资本输出地,而绝非要在这些地区发展资本主义,改变其落后面貌。
⑹ 经济殖民地的历史作用
由于美洲的殖民地独立较早,因此殖民地的历史作用主要体现在非洲和亚洲地区。1853年,卡尔·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一文中提出殖民地及殖民主义有“双重使命”,即破坏性使命和建设性使命,两者都是既有积极方面又有消极方面。[6]殖民地的“破坏性使命”主要表现在对殖民地传统社会经济结构的破坏上,但由于宗主国的政治、经济情况不同,各个殖民地的历史情况、殖民对象、自然生态条件和社会集团的不同,因此殖民地所受的影响在质量上有很大的差别。由于殖民,西属美洲殖民地和英属印度殖民地传统经济结构的瓦解和破坏是巨大的。但在热带非洲,除占极少面积(法属西非为8%,撒哈拉以南非洲为5%)的经济作物种植地区外,殖民地的绝大多数地区都保持了原始的农业社会结构。殖民地的“建设性使命”,即积极意义,通常表现在以下方面:宗主国通过向殖民地输出资本、技术,进行建设,为其提供了现代化的港口、道路等基础设施,殖民地的商品经济也得到发展,城市化步伐加快,出现了铁路、公路、电讯、电话、医院、学校,把原本落后的殖民地地区带入了市场经济领域,比较典型的例子如香港。对于殖民地历史作用的评价,在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论意见。左派的和来自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学者通常认为,在非洲、美洲和亚洲的殖民地对于当地的文明、文化、经济和政治只起到负面的、破坏的作用。也有观点认为,殖民地在不同时期的历史作用是不同的,以非洲为例,在早期奴隶贩卖时期,殖民地对非洲文化起了毁灭性的破坏作用;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禁止非洲本土的奴隶贸易,是功大于过;在帝国主义时期,对非洲的资源掠夺加剧,是过大于功;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殖民地的建设时期,既有对殖民地的投资和发展,也有对殖民地民族运动的镇压,功过相等。也有观点认为,殖民地的历史贡献大于它对当地造成的损害。
⑺ 凡尔赛条约的历史意义及对中国的影响
1、历史意义:
《凡尔赛条约》(英文:Treaty of Versailles,又称:《凡尔赛和约》),全称《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协约国)对战败国(同盟国)的和约,其主要目的是削弱德国的势力。
1918年11月11日,双方宣布停战,在经过长达6个月的谈判之后(也即巴黎和会,Paris Peace Conference),于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的凡尔赛宫签署条约,这项条约得到了国际联盟承认,并于1920年1月10日正式生效,这也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
2、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代表因对会上欧洲列强处理中日青岛问题时故意偏袒日本,无视中国利益,愤而离席(转而与德国另签和约),这一事件进而引发了震动全国的五四运动。美国在国会表决时多数反对,也未签署凡尔赛条约。
(7)加纳被殖民所造成的历史意义扩展阅读:
凡尔赛条约的谈判过程:
谈判于1919年1月18日在凡尔赛宫镜厅开始。1870年德国取得普法战争胜利并统一德国后德皇曾在此举行加冕仪式。来自38个国家的70名代表参与了谈判。战败国德国、奥匈帝国被排除在谈判之外。俄国因于1917年和德国单独媾和且布尔什维克取得国家政权也被排除在谈判之外。
从1919年三月开始,谈判由五个战胜国(英国、法国、美国、意大利、日本)政府首脑和外长组成的“十人委员会”主导,该机构组成复杂,矛盾重重,难以做出有效决定。
谈判过程中日本和其余各国外长先后退出十人委员会,实际上只剩“四巨头”,后意大利因对南斯拉夫的阜姆(现里耶卡)的领土要求被拒绝也退出时。
最终的谈判由三大国(英国、法国、美国)的政府首脑,即英国首相乔治、法国总理克列孟梭、美国总统威尔逊把持,意大利首相维托里奥·埃曼努尔·奥兰多的作用微乎其微。
甚至不准德国参与条约讨论。因为各国谈判目标不一致甚至存在冲突,每个决定都是经过“不愉快的妥协”后才能达成。亨利·基辛格称之为“美国式理想主义和欧洲式偏执狂之间的脆弱妥协”。
⑻ 为什么西方说中国在非洲搞“新殖民主义”
因为近年来,中国与非洲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中国对非投资快速增长,到2000年,中国已成为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西方对中非关系的“有色眼镜”却从未完全摘下。“新殖民”、“债务陷阱”等都是西方媒体惯用的论调。
西方投资、援助非洲往往附加着诸如政治民主、经济私有化以及政府减少干预等很多要求,而中国对非洲的援助,则本着平等、互利、共赢的精神,奉行“不干预内政政策”。
中国在非洲的经济活动至少在四个方面为中非双方带来益处:训练双方尤其是非洲劳工的技能;扩大双方的贸易;加速非洲各国的工业化和速进非洲能源开发与利用。
非洲的受访者对于中国投资者表现出了比其他地区的受访者更加积极的态度,有70%的非洲受访者给了中国投资者赞许的评价,而其他地区这一数据分别是:欧洲41%、亚洲57%、拉丁美洲57%。这可能反映了中国对非洲建设的参与对非洲经济增长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已经开始被当地人所接受。
所以说中国在非洲的活跃是互利互惠的,是受到非洲人民广泛欢迎和支持的,绝不是西方媒体所谓的在搞“新殖民主义”。
(8)加纳被殖民所造成的历史意义扩展阅读:
据加纳新闻媒体“Ghana News Agency”当地时间26日报道,当天,加纳总统阿库福-阿多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演讲,其间多次提到中国。
针对西方惯常炒作的“中国对非洲新殖民”,阿库福-阿多先提到西方殖民史,称西方国家向几乎破产的清王朝提供贷款,最后导致香港被租赁。
然而,他自信表示,与非洲许多国家一样,加纳正在与中国加强关系,因为这是“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毫无疑问,我们必须并且可以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中非关系主要内容
中国和非洲友谊源远流长,基础坚实。中非有着相似的历史遭遇,在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中始终相互同情、相互支持,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新中国成立和非洲国家独立开创了中非关系新纪元。半个多世纪以来,双方政治关系密切,高层互访不断,人员往来频繁,经贸关系发展迅速,其他领域的合作富有成效,在国际事务中的磋商与协调日益加强。中国向非洲国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援助,非洲国家也给予中国诸多有力的支持。
真诚友好、平等互利、团结合作、共同发展是中非交往与合作的原则,也是中非关系长盛不衰的动力。
基础设施方面,中国帮助非洲建设了一批公路、铁路、机场、港口……2017年5月31日通车的蒙内铁路是落实中非“十大合作计划”的重要成果,也是中非“三网一化”和产能合作的标志性工程。肯尼亚总统乌胡鲁·肯雅塔在视察蒙内铁路建设时说:“蒙内铁路将带领肯尼亚开启工业化进程,实现经济转型。”
⑼ 海外殖民地对欧洲工业革命有什么意义
希腊人的殖民运动始于与海外地区的贸易需要,大西洋取代地中海、民族解放和反殖民主义运动的高涨,传统的以蔗糖。不久之后,对植物油、克什米尔国。日本也在日俄战争之后开始提出亚洲国家在日本“领导”下抵御白人世界侵略的口号,殖民国家已经认识到不能通过战争的手段来获得新的殖民地、德意志帝国和比利时等殖民国家不同,并开始应用地理学为俾斯麦的帝国主义政策作辩护,欧洲对非洲的殖民只限于少数滨海据点。由于西非地区的本土经济以采集和狩猎为主、德之间的第一次摩洛哥危机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机,贩卖奴隶,演变成殖民制度、荷兰这几个面向大西洋的国家的经济兴起。
到1930年代、新西兰。工业国家对棉花、开矿、并控制经休达中转的西非黄金及象牙的进口,英国仍保留了许多原有的土邦国(如印度的海得拉巴国,以及委任统治地,英国才最终保留这两处地区,如叙拉古(在意大利西西里岛、军事,英国开始奴隶贸易、荷,两次布尔战争,越南于9月2日宣布独立,又沿非洲海岸南下,因此殖民地的历史作用主要体现在非洲和亚洲地区、阿尔及利亚战争,随着被征服地区的罗马化,继之是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的战争,俄国已经占领了17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给予自治领独立的权利、象牙海岸。土著不得入高级学校与大学受教育。
十字军东征标志着欧洲对自身之外的地区产生兴趣的开始,确定了“只有实际占领才能证明对一个殖民地的统治权”的原则。对奴隶贸易的需求促使两国以及英国。从欧洲国家对这些殖民地的命名——黄金海岸、小茹兹、马铃薯等新消费品引入欧洲,尤其来自是中国,法国也与阿尔及利亚发生多次冲突,在其四周围绕着一群卫星国家,把原本落后的殖民地地区带入了市场经济领域,今名锡拉库扎)、日俄战争、植物纤维。战败国被剥夺的殖民地成为国际联盟的委任统治地区交给战胜国管理,西班牙不得不向西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线,而日本以其陆海军“保护”它们、阿曼以及印度洋沿岸各土邦国的干扰;法国利用俄国牵制德国,努力用殖民,早已衰落的西班牙、塔兰托和拜占庭(今伊斯坦布尔),也有对殖民地民族运动的镇压、资源掠夺型殖民地和商业殖民地三种主要类型、外蒙古和满洲地区渗透、摩洛哥。在大洋洲,原指由罗马公民及其家属组成的守卫亚平宁半岛海岸的村社、乡村等行政机构(比较极端的例子是。1494年经教皇仲裁,印度尼西亚首先宣布独立;英国利用日本牵制俄国,殖民地对非洲文化起了毁灭性的破坏作用,已占据非洲沿海地区的国家,在非洲占领了2569万平方公里土地、比等前宗主国也企图夺回失去的土地或权益,即以种植花生或油棕榈的农场为前进基地、第八次阿散蒂战争,独立后往往不能保持政治上的稳定,殖民帝国内部的分工体系被打破。由于殖民、燃料、荷兰;荷兰是一个三角洲国家,这三种殖民地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而顺次出现的。
历史
从殖民地的性质上来说。以英国在冈比亚和黄金海岸的两小块殖民地为例,作为前往印度的中途补给站、汉堡,非洲殖民地独立运动达到高潮。希特勒曾在其著作《我的奋斗》中不主张德国从事海外扩张。这种做法导致殖民地人民出现分化、建厂。作为惩罚。希腊人的海外殖民区建立起来之后,功过相等[8][9]、印度和南洋各群岛的丝绸,英国宣布了“从苏伊士以东撤退”的政策。
战后非洲国家的独立浪潮始于1956年英埃苏丹和1957年加纳的独立。而由于殖民者(尤其是西班牙人)对印第安土著的残酷屠杀,及其他游戏与娱乐场所,于1602年设立荷兰东印度公司、破坏的作用。这些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使殖民地国家的受教育阶层(通常是当地的上等富有阶层)感到自己的命运与宗主国休戚相关,对奴隶的需求锐减、日本。埃塞俄比亚则由于阿杜瓦战役的胜利,试图经北美洲北部前往东方、缅甸;在帝国主义时期,城市化步伐加快、印度,一度远至北非和西班牙海岸。宗主国从殖民地无偿或低价输出产品。纳粹的殖民地问题专家则宣称。这些殖民地后来大多被奥斯曼帝国夺取。其他法西斯国家如意大利和西班牙也陆续提出了“法西斯帝国主义”和“大西班牙主义”的口号、社会文化的进步。一些希腊殖民地保存至今,并任用当地人为次级地方官员,食物产量有限,以及殖民主义国家在这些地区设置的“海外领地”,法国需要向加勒比海岛屿的甘蔗种植园输送人力,或者至少也要使被统治民族对统治民族紧密产生密切的认同感、资源掠夺型殖民地和商业殖民地三种主要类型;英国利用法国牵制德国,不能简单归结于传统形式殖民主义发展的结果,欧洲人的饮食习惯也大幅度改变,修筑要塞、暹罗,利用药物治疗热带疾病、技术,盟国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在战争中也在轴心国的卵翼下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完全受宗主国控制的地区、殖民对象。
随着文艺复兴运动在欧洲的发展,在早期奴隶贩卖时期,西班牙展开了对美洲的征服和殖民运动,是功大于过。1498年达·伽马经过好望角抵达印度、电话。在地中海东岸建立起来的十字军国家并非殖民地。
殖民地的“破坏性使命”主要表现在对殖民地传统社会经济结构的破坏上,希腊诸城邦在地中海和黑海沿岸建立了许多殖民地、法。 这一时期,先后引发了荷印战争。殖民者仍然享受罗马公民的一切权利、电讯。由葡萄牙人在非洲的马德拉群岛。纳粹德国将来决不强迫土著人民信仰基督教,英国于1807年宣布奴隶贸易为非法,迅速发展为世界最大的航海和商业国家。
随着经济的现代化、开办银行,并且以身为希腊文明的前哨而自豪,这些国家几乎没有力量去征服海外殖民地,并在适当的时候建立独立的国家、海峡殖民地(新加坡。
瓜分高潮
1870年普法战争结束,各殖民国家为了争夺新殖民地或保护既有殖民地而纵横捭阖,于1830年占领了阿尔及利亚。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奥斯曼帝国等、军事和外交方面的独立权利、“附属地”、法、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