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英美两国的历史发展

英美两国的历史发展

发布时间:2021-02-28 00:05:47

1. 历史:英美两国对传统市场经济模式各有什么创新

两国对传统经济模式的创新。
20世纪美国经济发展模式
体制、政策与实践
【文】南京大学商学院刘厚俊

美国经济在20世纪全球经济的表现中是最为突出的。无论是从实现现代化的时间,还是从现代化内涵的广度和深度上看,美国都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与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美国实现现代化的过程有其独自的特点。它是由美国特定的历史发展背景、美国经济自身结构特性以及社会人文环境等诸多因素所决定的。

一、市场体系与企业制度

美国经济的发展是与其成熟的市场经济模式分不开的。美国的市场经济模式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实行自由企业制度;(2)遵循平等竞争原则;(3)大中小企业并行发展;(4)产业结构优化,地区分工合理;(5)国际化的市场经济;(6)政府干预程度相对较低;(7)有关市场经济的法律制度较为健全。

关于美国的市场经济模式,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阐述:一是分散决策的市场经济;二是政府对经济的调控与管理。这两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成为美国市场经济模式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

美国的市场体系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相当完善。它既包括一般商品市场,如生产资料市场和消费品市场,也包括各种特殊的商品市场,如劳动力市场、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等。其中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和金融市场是美国市场体系中的三大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度现代化、知识化,信息市场突飞猛进,成为美国市场经济中的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

健全的市场体系为美国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反过来,美国的自由企业制度则是美国市场经济体系运行的必要前提条件。美国实行的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自由企业制度。与西方其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其经济自由的特点尤为突出,自由企业制度成为美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和核心。它的形成既与其特殊的社会政治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同时,由于美国幅员广阔,早期的自然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经济自由。美国所谓的经济自由,实际上就是经济资源私有,企业自由生产,消费者自由选择购买。每个经济行为主体的利己之心,构成了市场经济活动的基本动力,每个行为主体的决策是高度分散的,它们依靠市场价格信号进行协调。美国的自由企业制度从两个方面保证了市场的竞争性:一是从所有制方面,二是从企业的市场结构方面。

美国的市场体系与企业制度互为因果,相互适应,相互统一。成熟的市场体系是市场经济各运行主体的联结纽带,是市场机制有效运行的保证。市场引导企业,为企业提供了有效的经济信息和决策依据,提供了公平的竞争环境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自由企业制度是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是美国市场经济的灵魂。

二、市场竞争与科技创新

美国的市场经济体系为企业竞争提供了制度环境。市场竞争推动技术进步。技术不断创新已成为企业赖以生存并谋求发展的最根本的出路。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在世纪之末总结美国市场竞争机制的时候,可以发现他既有资本主义市场竞争的共性,也有美国市场竞争的个性。共性表现在它具备市场竞争的三大基本内容,即争夺内部资源、合理配置资源和跨国竞争。就市场竞争的个性而言,美国市场竞争的突出特点就是政府的干预程度很低,市场竞争的自由化程度较高。

市场竞争有两面性,一方面是残酷的和具有破坏性的;另一方面则是通过适者生存和优胜劣汰而促进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进步。在美国,只要肯奋斗,就有发展的机遇。

当美国完成工业革命的时候,它的科学技术并没有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是落后于欧洲国家。美国的科技是在战后才发展起来并迅速超过欧洲的。促进美国科技飞速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政府的大力扶持。1993年11月,美国在历史上首次在白宫内设立国家科技委员会,该委员会与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国家经济委员会并驾剂驱,由总统亲自领导,政府主要人员参加,定期讨论美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和涉及的重大问题,并由政府制定计划,组织攻关。

美国大多数科技进步和发展,是依靠政府部门的有组织的研究和开发所创造的。在R&D的全部支出中,政府直接使用的约占1/4。其余大部分都是由政府拨给企业、学校和其他非盈利机构使用。其中学校和非盈利机构R&D的大部分来自政府。从美国大学生所获的学位上,可以看出政府的政策导向。例如,美国和日本授予科学和工程学位人数所占的比例大体相近,但日本85%的学位属于工程系列,15%属于科学系列。而美国工程系列只占40%,,科学系列却占60%。以上对比说明,美国政府在基础研究上担负着主要的责任,,而应用特别是开发则主要依靠企业受市场力量的推动来进行。

在高科技发展的过程中,美国也形成了世界上最多的、水平最高的科技人员队伍。归根结底,高科技发展要靠人。人是科技知识的创造者、发明者,也是科技知识的载体。1985年美国从事R&D的科技人员超过日、德、法三国总和,到90年代又超过日、德、法国、英四国的总和。在诺贝尔获奖者中,美国人是最多的。

通过激烈的国际竞争,战后以来,美国在以计算机为代表的微电子技术、新材料、生物工程、海洋工程、空间工程等各个领域,均保持着世界依靠的地位。高科技的发展是美国经济最有力的支撑点,也是下一个世纪国际竞争的最有利的因素。

三、对外扩张与经济增长

美国经济现代化的过程,同时又是对外扩张的过程。二战结束以后,美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出国。70年代是美国对外投资快速增长时期。1970-1980年间共增长308.4%,平均每年递增率达11.9%。80年代,受世界经济不景气因至少 美元汇率下跌使对外投资成本提高这两大不利因素的影响,美国对外资本增长速度有所下降。进入90年代,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越来越密切,市场越来越开放,美国的海外经济扩张也出现了新的发展态势,继续保持着全球最大资本输出国的地位。例如,1997年美国各种形式的资本输出为4780亿美元。占当年GDP的6.6%。

美国的对外证券投资同样扩张很快。1970年美国对外股票和债券的投资为210亿美元,1980年达到621亿美元,1990年猛升到3423亿美元,到1997年则更增至14463亿美元。美国债券投资对外扩张急剧扩大的主要原因是80年代后主要发达国家实行了有效的控制通胀的措施,使实际债券利息有所上升。同时,全世界金融业蓬勃发展,世界各主要股票市场的行情日益上涨,增加了国际上对金融资产的吸引力。同时,由于美元汇率下降,美国投资者为减少风险,改持有美元单一货币而转为对外证券投资。加上现代通讯技术和电脑网络的发展提高了金融国际化的程度,使从事国际证券投资在手段上非常方便,这些都促使美国私人抓住机会,不失时机地对外扩张。

70年代以后,美国跨国公司发展很快。跨国公司已成为当代资本输出的最主要手段。到世纪之末,跨国公司已成为美国对外扩张的主要工具。美国跨国公司的形成和发展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对外扩张除了表现为资本扩张以外,还表现为商品市场的扩张。美国是全世界最大的贸易国,进出口量长期都位于世界第一。如战后初期的1948年,美国商品出口额占世界出口额的21.8%,在1998年,该比率为12.7%。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经济扩张必然要求政治上的扩张。20世纪美国政治上的对外扩张经历了一个过程。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美国都以“中立国”的姿态出现。实行这种政策不仅可以减少参战的代价,而且还可以通过对交战双方国家销售武器的途径,迅速积累、壮大本国的经济和军事力量。二战中,美国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参战,同英国和苏联一起,形成了世界反法西斯政治力量的三巨头之一。战后的“雅尔塔协议”构成了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国的政治势力也已扩展到世界各地。

战后,在意识形态上唯一能够与美国抗衡的是苏联。美国对苏联实施了“冷战”政策。为了遏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政治力量,美国于1949年4月建立了以它为首的北约组织。90年代以后,东欧巨变,苏联解体,雅尔塔体制瓦解,美苏关系缓和,冷战基本结束。世界政治格局由两极化演变为“一超多极化”,即美国仍作为世界超级政治大国位于各国之上,但其地位受到俄、中德、日等国的挑战,不可能独霸世界。1990年,布什总统首次提出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主张。其含义是以西方大国为中心,争取与俄罗斯与中国的合作,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以其盟国分担责任的国际安全体系。由此可见,美国虽然已经到它不可能恢复世界霸主的地位,但仍想以自己的优势来操纵和控制世界事物。

军事扩张是美国对外扩张的第三个方面。美国大体上是通过三个渠道来实施其军事扩张的:第一个渠道是通过在海外直接建立军事基地或派遣驻军;第二个渠道是通过由美国参加并领导的国际组织(如北约等)来实施影响;第三个渠道是通过军事援助来扩大其军事影响。

综上所述,美国的经济增长是与美国的对外经济、政治和军事扩张密不可分的。这三种扩张相互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又相互推动;成为美国经济现代化过程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四、新经济与政企关系

“新经济”是90年代中期提出的对美国经济在20世纪最后10年表现的一种新概念。美国新经济的形成,既有客观因素的影响,也有主观因素的推动。客观因素中最主要的就是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在90年代初进入一个新阶段。

1998年美国在国际竞争力的八大要素中,有六项列世界第一位,总体竞争力水平已连续五年居全球第一。这是美国经济全球化的最大的优势。美国与全球经济的关联度是最高的。它既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和资本输出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和资本输入国。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美国以信息业为主导的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从80年代开始,特别是90年代,美国以高科技为中心,掀起了一场新的工业革命。形成了一大批高技术产业。同时,传统工业也已被新的电子工业改造。使高科技产业代替了传统的汽车、钢铁、建筑等支柱产业而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

政府和企业在美国新经济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美国新经济形成的过程中,政企作用和政企关系也发生了 一些变化。

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政府的作用归根结底表现在如何充分刺激和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上。美国政府一般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 政府对大公司和中小企业区别不同的情况实行不同的激励机制。在垄断产生以前,政府主要是不断创造并完善企业自由竞争机制。当垄断产生以后,政府则对他们加以控制,只允许它们获得“合理的”利润,限制它们牟取暴利。90年代,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更加注意帮助广大小企业向海外市场扩展,为它们提供更多的资金、保险、咨询和法律等方面的服务。美国政府的这些政策,对小企业的发展和壮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政府虽然在支持小企业的过程中花费了大量的经费支出,但由于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反过来又为政府创造出更多的税收收益,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以上说明,美国政府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干预作用,激励企业的经营活动,使它们能够发挥潜能,为繁荣经济做贡献。

2. 借鉴英美两国历史发展经验,结合中国的历史与现实,为中华民族复兴提出两条合理化的建意

1. 要重视教育,建立现代化,人性化的高水平教育,培养学生和人才的创造力。专全社会要尊重人才,崇尚科学属和技术。
2. 要吸取他国的经验和发展成果和教训,善于总结,并结合自己的国情,为本国的发展服务。
3. 要开放,与他国互通往来,兼容并蓄,这样在开放中才能保持竞争的心态,才能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关门自守只会越来越落后。
4. 要建立法制社会,弱化人治的作用。

3. 英美两国改革适应了怎样的历史发展需要

什么时候的改革,说下时间

4. 英美两国政治体制建立的历史意义分别是什么

嗯~~这是高二的内容啦 最好看一下高二上册19页和47页的内容...........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摆脱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国家。在近代历史上,英国之所以能够长期领先世界,它在制度方面的创新是根本的因素。
近代以来西方国家实行的代议制度,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公民通过由自己的同意所选举出的代表组成议会,来负责制定法律和管理公共事务。英国的代议制形式是君主立宪制。
一、君主立宪制的概念
君主立宪制又称“立宪君主制”或“有限君主制”。是资本主义国家君主权力受宪法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是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妥协的产物。有二元制和议会制两种。二元制的君主立宪制,是君主和议会分掌政权。君主任命内阁,内阁对君主负责,君主直接掌握行政权,而议会则行使立法权,但君主有否决权。如1871—1918年的德意志帝国和明治维新后一段时间的日本。在现代,二元制的君主立宪制只有个别国家实行。议会制的君主立宪制,则仍为现代不少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如英国、荷兰、比利时、丹麦、挪威、瑞典、泰国、日本等。是在君主立宪制的基础上随着近代政党的形成和议会作用的加强而逐步确立起来的。在这种制度下,议会掌握立法权,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君主的实际权力减弱,其职责大多是礼仪性的。
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
(一)形成背景

首先,英国有着悠久的宪政发展史,其发展过程相对平稳,在政治上表现出延续性的鲜明特点。英国议会的前身,是起源于13世纪的“大会议”,它是按1215年的《大宪章》建立的。《大宪章》的主导精神是保障贵族特权,保护骑士和市民的部分利益,把王权置于封建习惯法的约束之下,由此产生了法的地位高于主权的概念。14世纪以后,议会逐渐分成由僧俗大贵族参加的上院和由下级贵族与市民参加的下院。此后,下院的权力不断扩大,15世纪末,下院已经有提出财政议案和法律议案的权力。虽然这一时期的议会仍然是封建性质的等级代议机构,但是种种事实表明,英国早就形成了一种限制王权和注重议会政治的民主传统,并且从贵族民主向资产阶级民主演变。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议会成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同代表封建势力的斯图亚特王朝斗争的政治中心。
其次,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斗争的必然结果。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处于大西洋航运中心线的有利位置,资本主义工商业出现并迅速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形成。15世纪末在英国开始的大规模圈地运动,使英国农村出现了很多资本主义农场和牧场,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形成。由于资产阶级和从事资本主义经营的新贵族在经济上日益壮大,他们不再甘心忍受专制君主制对他们的横征暴敛和种种限制。他们对君主专制统治日益不满,要求限制王权,扩大自己的政治权利。
再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是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政治前提。1688年的“光荣革命”,用和平的手段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合专政。革命后由詹姆士二世的女儿和女婿,即玛丽和威廉承袭英国王位,共同统治英国。但是,他们是根据议会的条件登上王位的,并许诺要服从议会的法律。新的国王是由议会缔造的,没有议会,新国王不会登上王位。这样,议会和国王的关系就完全反转了,不再是议会屈从于国王,而是国王从属于议会。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
(二)形成过程
“光荣革命”后,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他们所控制的议会,通过一系列法案来限制王权,而把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议会手中,逐步形成了议会权力超过王权,国王“统而不治”的君主立宪制。
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初步确立。《权利法案》在立法、税收、军队等方面对国王的权利明确地作了一些限制,使王权有所约束;同时,它也把议会的自由、议会的权利用法律文件固定下来。
1689年英国还制订了〈〈叛乱法案〉〉,规定平时国王必须经过议会同意才能征集和维持军队,而且这支军队只能保持一年。为了防止国王排斥议会而独断专行,保证议会能定期召开,议会在1694年制订了一个<<三年法案>>,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的任期不得超过三年。英国议会在1701年又通过《王位继承法》,对王位继承作出了严格的限制性安排。并规定英国国王的王位不能传给天主教徒,英国国王必须加入英国国教会;同时,还对国王的其它一些权利作出了明确限制。
上述一系列法案,都对王权进行限制,同时把王位继承权等重大问题掌握在议会手里,从而确立了限制王权和议会权力至上的原则,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原则及其与君主专制制度的区别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原则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原则是限制王权和议会权力至上。
限制王权,就是通过议会分权的办法来分割和架空君主的权力,使国王受到法律和议会的限制。英国议会通过颁布《权利法案》、《叛乱法案》、《三年法案》和《王位继承法》等一系列法案,实现议会对王权的约束。这些法案颁布后,一直自以为只受制于上帝的权威的王权,已经完全受制于议会,其神圣的光环已荡然无存。
议会权力至上,就是指议会成为一个常设性最高立法机构,由它掌握立法、财政、司法、军事等最重要的国家权力。在君主立宪制下,国家的权力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等一系列法案,从国王手中夺取了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最高权力。议会的职权有立法权、财政权和对行政的监督权。从表面上看,议会通过的法案要经过国王的批准,但这只是一种形式。
(二)英国君主立宪制与之前君主专制制度的区别
首先,国王的地位不同。在君主专制制度下,国王是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拥有政治、经济和军事大权;在君主立宪制下,国王仍然是国家元首和国家的象征,但王权要受到法律和议会的限制,国王只是没有实权的虚位君主。
其次,议会的地位不同。在君主专制制度下,议会无权直接对国家的行政事务进行干涉,议员只能讨论国王所颁布的命令;在君主立宪制下,议会成为国家的权力中心,议会拥有立法权、财政权和对行政的监督权等权力。
四、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意义

(一)国内意义
首先,在政治上,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结束了英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民主政体,使英国走上了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在世界上第一个开始了政治现代化的进程。同时,各派可通过议会斗争,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并使其政治斗争保持在一个有序的状态中,使英国社会获得了政治稳定的制度保障。
其次,在经济上,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二)国际意义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这一制度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不仅对巩固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对其它国家的资产阶级建立新的政治体制,也有着巨大的影响。这是英国对欧洲乃至世界作出的贡献。
总之,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代表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一、“分权与制衡”
1.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
1776年北美殖民地宣布独立时,结成的是松散的州际联盟,这种联盟在战争时期可以联合13块殖民地的人民共同起来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但战争结束后,弊端很快显露出来:经济上,无权实行统一的保护关税政策,政治上,无法形成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稳定统治秩序,调整原有的统治秩序,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成为当务之急。
1787年5月,美国各州代表云集费城,召开制宪会议。经过激烈论争,代表不同利益的各州、代表最终达成妥协,通过了延续至今的美国宪法。习惯上称美国1787年宪法。
1787年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采用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这部宪法由序言和7条正文组成。第1条包括10节,规定美国国会的组成及其职权。第 2条包括4节,规定总统的职权和产生办法。第3条包括3节,规定美国联邦法院的组成及其职权。第4条包括4节,主要内容是规定各州的权利。第5条主要是规定宪法修正案提出和通过的程序。第6条主要是规定联邦宪法和根据宪法制定的法律为全国最高法律,各州法官均必须遵守。第7条规定宪法经9个州批准后生效。根据这部宪法,美国成为一个拥有统一的中央政权的联邦,以代替过去松散的邦联。虽然各州仍保有相当广泛的自主权,但新宪法使联邦政府的权力大为加强。
1787年宪法是一部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它规定了美国的基本政治体制:①美国实行联邦制,中央与各州分权,但中央政府及联邦政府的权力比邦联时期大为加强。联邦政府是唯一的主权单位。②根据“分权与制衡”原则,把国家职权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大部门,彼此独立。立法权归国会,行政权归总统,司法权归最高法院。三大权力部门相互牵制,保持平衡,以防止任何一个部门流于专权。③确立了总统制的共和制体,宪法明文规定:“全国各州实行共和国政体”,“合众国不得授予贵族爵位”。国会和总统均由人民选举产生,总统不对国会负责。但1787 年通过的宪法只字没提人民的民主权利,1789年经过资产阶级民主派的努力,国会又制定了对宪法的十条修正案,修正案规定了人民有言论、出版、集会、宗教信仰等自由及建立陪审制度。
2.联邦政府的权力结构
按照权力的分立与制衡的原则。美国联邦政府分为行政、立法和司法三个相对独立的部门。
议会时美国最高的立法机关,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每州2人,实行各州代表权平等原则。现有议员100名。当选参议员任期6年,每2年改选1/3,可连选连任。这一规定体现了“州权平等”的原则。
众议员数按各州人口比例分配,由直接选举产生,每州至少1名,人数固定为435名,任期2年,可连选连任。两院议员长期连任现象极为普遍。议员不得兼任其他政府职务。美国国会行使立法权。议案一般经过提出、委员会审议、全院大会审议等程序。一院通过后,送交另一院,依次经过同样的程序。法案经两院通过后交总统签署;若总统不否决,或虽否决但经两院2/3议员重新通过,即正式成为法律。国会还拥有宪法所规定的其他权力,如对外宣战权、修改宪法权等。参众两院各自还拥有特殊权力。如总统与外国缔结的条约及总统任命的高级官员须经参议院“咨询和同意”;参议院还有权审判弹劾案,有权在特殊条件下复选副总统;众议院有权提出财政案和弹劾案,有权在特殊条件下复选总统。国会立法活动常受院外活动集团的影响。国会两院在各自议长主持下工作。众议院议长由全院大会选举产生,副总统是参议院的当然议长。两院均设有许多委员会,还设有由两院议员共同组成的联席委员会,国会工作大多在各委员会中进行。但规定在职的联邦政府官员不得成为国会议院。
美国宪法规定,总统行使行政权。总统由间接选举产生,每4年举行1次。总统任期4年。连任次数最初并无规定,后1951年生效的第22条宪法修正案规定,任何人不得连任总统之职2届以上。总统有权处理国家事务和联邦政府的各项工作,一切行政机构都向总统负责,受总统领导和监督;总统不对国会负责。美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是美武装部队总司令。《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规定,当选总统必须是出生在美国,年满35岁,并居住美国14年以上的公民。宣战权虽属国会,但总统往往越过国会不宣而战;有权宣布紧急状态,但应事先通知国会,紧急状态应在6个月后自行终止,但总统仍可以重新宣布进入紧急状态。总统负责处理对外关系,有权与外国签订行政协定;经参议院同意,有权同外国缔结条约,任命驻外使节。总统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案,除非两院各有2/3的多数推翻总统的否决;总统经参议院认可,有权任命联邦法官;享有赦免权(弹劾案和触犯州法律者除外)。总统虽保持强有力的联邦行政权,但也受到国会和联邦最高法院一定程度的制约。
美国联邦法院系统的最高司法机关。最初由首席法官1人和法官5人组成,1869年根据国会法令规定由首席法官1人和法官8人组成。法官均由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任命,只要忠于职守,可终身任职,非经国会弹劾不得免职。但年满70岁、任职满10年或年满65岁、任职满15年者,可自动提出退休。美国宪法规定,联邦最高法院对涉及大使、其他使节和领事以及一州为诉讼一方的案件有初审权;对州最高法院或联邦上诉法院审理的案件,有权就法律问题进行复审;有权颁发调审令,调审下级联邦法院或法院审理的案件。联邦最高法院还拥有司法审查权,审查联邦或州的立法或行政行为是否违宪。不论是初审案件,还是复审案件,都是终审判决。后来联邦法院逐渐拥有解释一切法律及条约的权力。
3.1787年宪法的原则
《1787年宪法》把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主张付诸实践。宪法规定,美国政府由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平等独立的部门组成,各部门有其自己的职权范围,彼此没有从属关系,但又必须互相依存、互相制约,赋予一个部门的权力由其他两个部门加以制约,以此防止滥用权力。美国三权分立体现的原则是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它的核心是防止权力的过度集中导致集权。(如联邦法院如果认为总统和国会违宪,可宣布无效;国会可以2/3的多数推翻总统的否决;众议院可以对政府高官提出弹劾等等)
对权力的范围和运行做出规定是美国宪法的一个核心内容。1787年宪法确立的分权原则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改革,已经同建国时期“国父”们的理想相去甚远了。然而,权力的分立与制衡仍就是美国宪法的典型特征、美国政治所固守的权力模式。事实上,这一设计存在着许多弊端,邓小平同志曾对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做过一针见血的批评:“三权分立使美国实际上有三个政府”,“对内自己也打架,造成了麻烦。”
二、第一部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

1.1787年宪法的意义

这一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为后采欧美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政权建设提供了蓝本。宪法所确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原则和共和政体,在当时世界上封建专制制度占统治地位的历史条件下,具有重要意义,代表着历史发展的趋势。宪法不仅以民主为形式,以法律为手段,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保障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三权分立与人民的权利自由等制度和原则也对欧洲、亚洲及拉丁美洲的宪法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都有重要的影响。
2.联邦制国家的建立
1787年宪法使美国建立起联邦制的国家。
联邦制的最大特点是分权。联邦的法律各州不得违反,各州可以自己的法律;联邦行使国家的主要权力,各邦享有一定的自治权。这一制度起到的主要作用是既避免联邦制的松散,又防止中央权力的过分集中;既有利于国家统一,又有利于各州的自治,有助于地方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发挥。
主权由联邦和各州分享。这既尊重了美国各州长期以来就拥有独立的行使各种权力的传统,又适应了当进美国急需扩大中央权力的要求。1787年宪法进一步巩固了美国独立战争的成果,使美国由此形成了总统制、联邦制和共和制混合的制度。共和制度是根基,总统制和联邦制受制于共和制。
3.1787年宪法的局限性
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各州选举人应具该州众议员之选举人所需之资格。…众议院议员人数及直接税额应按合众国所辖各州人口之多寡,分配于各州,此项人口数目包括所有公民及五分之三非公民,并包括须服役数年之人。但未被课税之印第安人不算。
1787年美国宪法局限性表现在不承认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同白人同等的选举权利,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另外1787年宪法当初颁布时只字没提人民的民主权利,没提废除黑人奴隶制度,只是在10年之后的补充条款中规定了人民的某些权利。1787年宪法将黑人奴隶、印第安人、妇女等美国公民中的大部分排斥在民主之外,这暴露了1787年宪法的局限性。黑人选举权的取得同黑人奴隶的斗争联系在一起;性别岐视的取消同女权运动联系在一起,废除黑人奴隶制度,也只是在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内战后才得以废除的。但种族岐视问题至今一直是美国社会的痼疾。
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联邦共和国。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行政大权。国会行使立法权。最高法院享有司法权。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为后采欧美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政权建设提供了蓝本。宪法所确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原则和共和政体,在当时世界上封建专制制度占统治地位的历史条件下,具有重要意义,代表着历史发展的趋势。宪法体现的三权分立与人民的权利自由等制度和原则,也对欧洲、亚洲及拉丁美洲的宪法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编辑本段]比较美国总统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
项目 美国总统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 总统 国王
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 选民选举 世袭
国家元首的任期 任期制 终身制
国家元首实有权力 有实权 无实权
政府行政首脑 总统 首相
内阁的产生方式 总统任命 议会产生
内阁的特点 美国总统不对议会负责 英国的首相和内阁对议会负责
美国总统受到议会的制约 英国由内阁协调首相和议会的关系
分析和对比美国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都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一种组织形式,他们的共同点是国体一致,都是资产阶级专政。但政体不一样,君主制是国家元首世袭的一种政治体制,自古就有。但在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中,世袭的君主只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其权力受到宪法的限制,是统而不治的虚君。以资产阶级为主体的议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内阁对议会负责,如英国。共和制是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一种政治体制,也是自古就有。到了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分为议会制和总统制两种。总统制的民主共和制,指总统由选举产生,总统既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又是国家武装力量的总司令,行政权集于总统,总统决定对内对外政策,拥有极广泛的权力,如美国。
英国议会和美国议会的不同
英国议会:
从结构上看:由英王、上议院、下议院三部分组成。
从职权上看:英国上议院有两种职权:立法权和司法权;英国下议院的职权主要有三种:立法权、财政权和监督权。
从内部组织上看:上院设议长一人,由大法官兼任;下院设四种组织机构:领导机构、工作机构、议会党团和服务性的行政机构。下院由组成内阁的本党议员构成
美国议会:
从结构看:由参议院和众议院两院组成。
从职权上看:美国国会两院地位是平等的,两院平等行使立法权:两院共有的权力主要有:立法权、财政权、调查权和弹劾权。参议院有批准条约权、对总统任命的高级官员的批准权。众议院有财政案、弹劾案的提案权,以及当总统候选人没有任何一位获得绝大多数票时,在得票最多的3位候选人中投票选举1人为总统的权力。
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美国总统制的特点是总统由间接选举产生,掌握行政权。总统有权处理国家事务和联邦政府的各项工作,一切行政机构都向总统负责,受总统领导和监督;总统不对国会负责。美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是美武装部队总司令。总统负责处理对外关系,有权与外国签订行政协定;经参议院同意,有权同外国缔结条约,任命驻外使节。总统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案,除非两院各有2/3的多数推翻总统的否决;总统经参议院认可,有权任命联邦法官;享有赦免权(弹劾案和触犯州法律者除外)。总统虽保持强有力的联邦行政权,但也受到国会和联邦最高法院一定程度的制约。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责任内阁制为在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首相负责组成,责任内阁制对议会和首相负责;首相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内阁控制下院等。内阁掌握实权,国王统而不治,虽是国家元首,但只是象征,没有实权只在对外交往代表英国,成为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起到维系英联邦的作用。
[编辑本段]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资产阶级代议制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主要特征,使欧洲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想有理论付诸于实践,从政治体制上对君主专制予以否定和替代,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大厦的顶梁支柱;调节缓和了社会矛盾,维护稳定了统治秩序;伴随着西学东渐的潮流,资产阶级代议制扩展到亚洲,产生了广泛影响;其维护的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民主,在欧美部分国家尚未成熟。

5. 英美关系发展史

压迫 该是独立战争前 美国作为英国的殖民地被压迫
独立 即美国独立战争胜利 独立宣言的发表 英国的承认
竞争 即20世纪初19世纪末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如果说竞争 应该算一次工业革命至第二次工业革命这期间) 美国最终超越英国
联合 指世界大战
扶助 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西欧经济萧条 美国为与苏联对抗 联合西欧 即马歇尔计划又称“欧洲复兴计划”
追随 饿 北约? 还是与美国联盟?~ 感觉还是在冷战中呢 追随美国
我们团有人说是小布什那会的 像阿富汗 伊拉克战争
还有说撒切尔夫人时代之后的~
个人觉得都太晚了 我再找找
牵制 maybe。。。 指欧洲一体化不断发展和完善 以及日本的崛起 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情形 牵制了美国 一强独大的局面

6. 中美两国的历史渊源及变迁

英国前首相邱吉尔曾说过一句名言,“英美是一个民族、两个国家”。英国人常说,“没有英国五月花号航行美洲,也就没有现在的美国”。美国原本是英国的13个殖民地之一。英美因此拥有相同的语言、比较一致的文化传统。从民族渊源看,目前,美国来自英国和爱尔兰的移民后裔自视为美国社会的主流。就连美国的许多重要地名也是从英国照搬过去的。例如,纽约的意思就是“新约克”。纽约建市的时候来自英国约克郡的人数很多,就起名为“新约克”。德州布什家族的祖上也来自英国的一个小渔村,但后来成为英国王室的一支。戈尔副总统的先辈也来自英国,也是英国王室的旁支。美国大选期间,英国有份小报曾经预测,布什将战胜戈尔当选美国总统。原因是,他们都是英国王室后裔,但布什家族离英国王室的血缘很近。有趣的,据英国史书记载,“美国独立战争那一枪不是堂堂正正打响的”。当时,华盛顿的目标只是要求英王削减印花税,

争取更多自主权,并非脱离英国。然而,“有人的枪走火了,对英王群情激愤的群众以为华盛顿下达了起义的命令。”

英国人经常津津乐道地说,美国霸权是建立在大英帝国历史遗产之上的。美国所谓自由、民主、文化、法律,基本上都是大英帝国模式的翻版。当美国中学生在教室里学习美国历史的时候,很多时候,他们实际上是在学习英国历史,学习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不学习这些内容,他们就无法了解美国历史。《汤姆莎亚历险记》诞生以前,美国甚至没有自己的文学。牛津大学著名历史学家威尔逊曾经说,与其说英美两国是兄弟关系,不如说英美是母子关系。两国有共同语言、基本一致的文化和相同的民族渊源。

7. 英美法系的历史发展

这个题目我喜欢,拿300分来,我给你写= = 而且你不是很急着要的话

阅读全文

与英美两国的历史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