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面料的历史发展

面料的历史发展

发布时间:2021-02-27 23:37:24

① 文艺复兴时期的服装面料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文艺复兴时期用作服装面料的染织工艺也有很大发展。海上新航道的开辟和版新大陆的发现,使东权方古国的织锦、丝绸和印花棉布等高档面料源源不断地输入欧洲,从而也促使欧洲本土的毛料和天鹅绒等纺织品的奢华程度不断升级。有些面料还在织锦和天鹅绒里织进了闪闪发光的金丝银线,效果华丽而奇特。

② 衣料的演变历史

从出土文物方面考察,服饰史的源头,可上溯到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晚期。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距今1.9万年左右)遗址中,发现有1枚骨针和141件钻孔的石、骨、贝、牙装饰品。证实当时已能利用兽皮一类自然材料缝制简单的衣服。中华服饰文化史由此发端。距今约1万年,进入了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发明,服装材料从此有了人工织造的布帛,服装形式发生变化,功能也得到改善。贯头衣和披单服等披风式服装已成为典型的衣着,饰物也日趋繁复,并对服饰制度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

新石器时代除有笼统式服装外,还从一些陶塑遗物发现有冠、靴、头饰、佩饰。

商周服饰(约公元前16世纪~前771年)由商代到西周,是区分等级的上衣下裳形制和冠服制度以及服章制度逐步确立的时期。商代衣服材料主要是皮、革、丝、麻。由于纺织技术的进展,丝麻织物已占重要地位。商代人已能精细织造极薄的绸子,提花几何纹锦、绮,和绞织机的罗纱。衣料用色厚重。

西周时,等级制度逐步确立,周王朝设“司服”、“内司服”官职,掌管王室服饰。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分析,中国冠服制度,初步建立于夏商时期,到周代已完整完善,春秋战国之交被纳入礼治。王室公卿为表示尊贵威严,在不同礼仪场合,顶冠既要冕弁有序,穿衣着裳也须采用不同形式、颜色和图案。最著名的为《尚书?益稷》所载十二章服:“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绘,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绣,以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十二章纹遂成为历代帝王上衣下裳的服章制度,一直延用到清帝逊位、袁世凯复辟称帝。从周代出土的人形文物看,服饰装饰虽繁简不同,但上衣下裳已分明,奠定了中国服装的基本形制。

春秋战国服饰(公元前770~前221)春秋战国时期织绣工艺的巨大进步,使服饰材料日益精细,品种名目日见繁多。春秋战国时期的衣着,上层人物的宽博、下层社会的窄小,已趋迥然。深衣有将身体深藏之意,是士大夫阶层居家的便服,又是庶人百姓的礼服,男女通用,可能形成于春秋战国之交。深衣把以前各自独立的上衣、下裳合二为一,却又保持一分为二的界线,上下不通缝、不通幅。最智巧的设计,是在两腋下腰缝与袖缝交界处各嵌入一片矩形面料,其作用能使平面剪裁立体化,可以完美地表现人的体形,两袖也获得更大的展转运肘功能。据记载,深衣有4种不同名称:深衣、长衣、麻衣、中衣。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颁胡服令,推行胡服骑射。胡服指当时“胡人”的服饰,与中原地区宽衣博带的服装有较大差异,特征是衣长齐膝,腰束郭洛带,用带钩,穿靴,便于骑射活动。春秋战国时期的衣服款式空前丰富多样,不仅表现于深衣和胡服。乐人有戴风兜帽的,舞人有长及数尺的袖子,有人还常戴鸱角或鹊尾冠,穿小袖长裙衣和斜露臂褶的下裳。这些都与多采的社会生活相关。

秦汉服饰(公元前221~公元220)这一时期的衣料较春秋战国时期丰富,深衣也得到了新的发展。特别在汉代,随着舆服制度的建立,服饰的官阶等级区别也更加严格。秦汉服装面料仍重锦绣。绣纹多有山云鸟兽或藤蔓植物花样,织锦有各种复杂的几何菱纹,以及织有文字的通幅花纹。西汉男女服装,仍沿袭深衣形式。不论单、绵,多是上衣和下裳分裁合缝连为一体,上下依旧不通缝、不通幅;外衣里面都有中衣及内衣,其领袖缘一并显露在外,成为定型化套装。下着紧口大裤,保持“褒衣大裙”风格。足下为歧头履。腰间束带。秦代服制,服色尚黑。

魏晋南北朝服饰(220~589)魏晋和南北朝时期,等级服饰有所变革,民族服饰大为交融。冠帽已多用文人沿用的幅巾代替,有折角巾、菱角巾、紫纶巾、白纶巾等。晋代的首服除幅巾为社会沿用之外,有官职的男子还戴小冠子,而冠上再加纱帽的称漆纱笼冠,本是两汉武士之制,传之又传,不仅用于男官员,并流传民间且男女通用。南北朝时,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人民错居杂处,政治、经济、文化风习相互渗透,形成大融合局面,服饰也因而改易发展。北方民族短衣打扮的哑褶渐成主流,不分贵贱、男女都可穿用。女子衣着“上俭下丰”。东晋末至齐、梁间,衣着为襦裙套装,原始于汉代,晋代时具有了上衣短小、下裙宽大的特色。足穿笏头履、高齿履(一种漆画木屐),流行一时。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服饰受汉朝典章礼仪影响,穿起了汉族服装。鲜卑族北魏朝于太和十八年(494)迁都洛阳后,魏孝文帝推行华化政策,改拓跋姓氏,率“群臣皆服汉魏衣冠”。原来鲜卑族穿着夹领小袖衣服,这次改革旧俗,史称“孝文改制”,使秦汉以来冠服旧制得以赓续,推动了中华服饰文化的发展。

隋唐服饰(581~907)隋唐时期,中国由分裂而统一,由战乱而稳定,经济文化繁荣,服饰的发展无论衣料还是衣式,都呈现出一派空前灿烂的景象。隋唐时期男子冠服特点主要是上层人物穿长袍,官员戴幞头、百姓着短衫。直到五代,变化不大。天子、百官的官服用颜色来区分等级,用花纹表示官阶。隋唐女装富有时装性,往往由争奇的宫廷妇女服装发展到民间,被纷纷仿效,又往往受西北民族影响而别具一格。隋唐时期最时兴的女子衣着是襦裙,即短上衣加长裙,裙腰以绸带高系,几乎及腋下。隋唐女子好打扮。从宫廷传开的“半臂”,有对襟、套头、翻领或无领式样,袖长齐肘,身长及腰,以小带子当胸结住。因领口宽大,穿时袒露上胸。半臂历久不衰,后来男子也有穿着的。当时还流行长巾子,系用银花或金银粉绘花的薄纱罗制作,一端固定在半臂的胸带上,再披搭肩上,旋绕于手臂间,名曰披帛。唐代妇女的发饰多种多样,各有专名。女鞋一般是花鞋,多用锦绣织物、彩帛、皮革做成。唐人善于融合西北少数民族和天竺、波斯等外来文化,唐贞观至开元年间十分流行胡服新装.

宋辽夏金元服饰(947~1368)宋代基本保留了汉民族服饰的风格,辽、西夏、金及元代的服饰则分别具有契丹、党项、女真及蒙古民族的特点。宋代官服面料以罗为主,政府因五代旧制,每年要赠送亲贵大臣锦缎袍料,分七等不同花色。官服服色沿袭唐制,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绿,九品以上服青。官服服式大致近于晚唐的大袖长袍,但首服(冠帽等)已是平翅乌纱帽,名直脚幞头,君臣通服,成为定制。宋代官服又沿袭唐代章服的佩鱼制度,有资格穿紫、绯色公服的官员都须在腰间佩挂“鱼袋”,袋内装有金、银、铜制成的鱼,以区别官品。“方心曲领”也是朝服的特征,即朝服项间套上圆下方的饰物。宋代官员公服、制服之外的日常便服,主要是小袖圆领衫和帽带下垂的软翅幞头,依然唐式,脚下却改着更便于平时起居的便鞋。辽、西夏、金分别为中国古代契丹、党项、女真民族建立的政权,其服饰反映了在与汉民族进行长期文化交流中,各自发扬民族传统的发展轨迹。党项族妇女多着翻领胡服,领间刺绣精美。契丹、女真族一般穿窄袖圆领齐膝外衣,足下着长统靴,宜于马上作战射猎;妇女穿窄袖交领袍衫,长齐足背,都是左衽,正与汉人相反,所习惯穿用的钓墩传到内地曾广为流行。辽代以丝绸官服上山水鸟兽刺绣纹样区分官品,影响到明清官服的等级标识,金代则以官服上花朵纹样大小定尊卑,品级最低的用无纹或小菱纹的芝麻罗。契丹、女真男服因便于行动,也为汉人采用。

明清服饰(1368~1911)明代以汉族传统服装为主体,清代则以满族服装为大流。而两代上下层社会的服饰均有明显等级。上层社会的官服是权力的象征,历来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自唐宋以降,龙袍和黄色就为王室所专用。百官公服自南北朝以来紫色为贵。文官的补子用鸟,武官用走兽,各分九等。平常穿的圆领袍衫则凭衣服长短和袖子大小区分身份,长大者为尊。明代官员的主要首服沿袭宋元幞头而稍有不同。受到诰封的官员妻、母,也有以纹、饰区别等级的红色大袖礼服和各式霞披。此外,上层妇女中已着用高跟鞋,并有里高底、外高底之分。明代普通百姓的服装或长、或短、或衫、或裙,基本上承袭了旧传统,且品种十分丰富。服饰用色方面,平民妻女只能衣紫、绿、桃红等色,以免与官服正色相混;劳动大众只许用褐色。清王朝时,以暴力手段推行剃发易服,按满族习俗统一男子服饰。顺治九年(1652),钦定《服色肩舆条例》颁行,从此废除了浓厚汉民族色彩的冠冕衣裳。明代男子一律蓄发挽髻,着宽松衣,穿长统袜、浅面鞋;清时则擞发留辫,辫垂脑后,穿瘦削的马蹄袖箭衣、紧袜、深统靴。但官民服饰依律泾渭分明。清代官服主要品种为长袍马褂。马褂为加于袍的外褂,因起源于骑马短衣而得名,特点是前后开衩、当胸钉石青补子一方(亲王、郡王用圆补)。补子的鸟兽纹样和等级顺序与明朝大同小异。清代官帽与前朝绝然不同,凡军士、差役以上军政人员都戴似斗笠而小的纬帽,按冬夏季节有暖帽、凉帽之分,还视品级高低安上不同颜色、质料的“顶子” ,帽后拖一束孔雀翎。翎称花翎,高级的翎上有“眼”(羽毛上的圆斑),并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别,眼多者为贵,只有亲王或功勋卓著的大臣才被赏戴。皇帝有时还赏穿黄马褂,以示特别恩宠。汉族妇女在康熙、雍正时期还保留明代款式,时兴小袖衣和长裙;乾隆以后,衣服渐肥渐短,袖口日宽,再加云肩,花样翻新无可底止;到晚清时都市妇女已去裙着裤,衣上镶花边、滚牙子,一衣之贵大都花在这上面。满族妇女着“旗装”,梳旗髻(俗称两把头),穿“花盆底”旗鞋。至于后世流传的所谓旗袍,长期主要用于宫廷和王室。清代后期,旗袍也为汉族中的贵妇所仿用。

近现代服饰(1912年以来)辛亥革命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中华民族的服饰进入了新时代。在此之前,改良主义者康有为于1894年、外交大臣伍廷芳于宣统初年,曾上书改革服制和服式;中国留学生也改穿西装。随着中外交流的加强,五彩纷呈的服装终于冲垮了衣冠等级制度。传统的袍、衫、袄、裤、裙越来越多地接受西方服饰影响,并被许多新品种新款式取而代之。①男装:民国初年出现西装革履与长袍马褂并行不悖的局面。穿着中西装都戴礼帽,被认为是最庄重的服饰。20年代前后出现中山装,逐渐在城市普及。广大农村一直沿用传统的袄裤,头戴毡帽或斗笠,脚着自家缝纳的布鞋。②女装:辛亥革命带来了多样化,一身袄裤之外,又多穿用袄裙套装。20年代以来,妇女喜爱旗袍,旗袍逐渐成为时装而不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服饰崇尚简朴实用。50~70年代,中山装渐成男子主体服装,此外流行过军便装,人民装;女装受苏联影响,连衣裙风靡城市,此外还流行过列宁装等。但在农村,上衣下裤一直是大多数农民的传统装束。 1978年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体现时代精神,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服饰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面貌簇新。

③ 中国服装面料的演变历史

1.从“手经指挂”到踞织机。

先秦的纺织已从“手经指挂”中解放出来。(《黄帝内经》和《淮南子》记载“手经指挂”是指把一根根纱线依次接在同一根上木棍上,另一端也依次接在另一根木棍上面。并把被两根木棍绷紧的纱线绷劲,绷紧的纵向纱就成了经纱,一次横线织入的纱就成了纬纱。当整个组成的经面被纬纱较之以后的织物也就编成善待甲骨文中的丝的形象文字,上下两横代表了两根卷纱木棍,中间一横是用来把经纱单、双数分开来的大小木棍,即绞纱棒。周代,这个形象文字还演变成了“”就是“经”字的有 半边,可见商周时期的织布不仅用绞纱棒分离了经纱单双数,还采用了线棕装置来提升经纱。织平纹织物是要有两列线棕。纺织是通过线棕套环装置分别把单、双数的经沙联系起来,把起或拉线棕,即形成织口,便于引入体纱。由于这种织机的操作者是坐在地上或竹榻上进行制造的,故人们称他为:“踞织机”。

原始织机已经有了上下开启织口、左右穿引纬纱、前后打紧纬密的三个方向的运动。它就是现代织布机的始祖——“踞织机”。

2.斜织机的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的织机有了较大改进和发展。江苏泗洪曹庄出土的汉画像石上刻着“慈母投杼图”,图上有斜织机的型制。《诗经:尔雅、大车》云“小车大车杼、轴其空”朱熹《诗经传》解释说“杼,杼纬者也,轴边经者也”杼即梭子,轴是主经线的轴。

这种斜织机已经有了一个机架,经面和水平的机座成五六十度的倾角。应用杠杆原理,用两块踏脚板分别带动两片线索,织工们用脚踏一长一短的两块踏板(杆),分别带动综线。当脚踏动提综踏板的时候,被踏板牵动的绳索牵拉“马头”(提综摆杆,前大后小,形似马头),前俯后仰,就使得综线上下交替,把经纱分成上下两层,形成一个三角形的织口。实行手脚并用,用双脚代替了手提综的繁重动作,这样就能使左右手更迅速有效地用在引纬和打纬的工作上。从而提高织布的速度。这种织机后人俗称“斜织机”这样改进以后,织工坐与机上既可以坐着织造,又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开口后经面上的经线张力是否均匀,经线有无断头。更重要的是斜织机已经采用脚踏提综的开口装置。能用经纱到辊和织口。卷布导轴可以绷紧经纱,使经纱张力较为均匀,有利于得道平整的丰满的布面,职工无需用双脚抵住轴棍,既减轻了劳动强度,斜织机的生产率比原织机一般可以提高十倍以上,

后来,织机又不断地得到改进。宋末元初,山西万泉(今山西万荣)人木匠出身的薛景石,在《梓人遗制》这部著作中,给我们留下了立机子、华机子、罗机子和布卧机子等织机的具体型制,并且标明了装配尺寸,阐明了结构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原理。

薛景石从长期的织机修造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总结了各家之长,经过辛勤劳动,终于完成了这部织机制造图文并茂的著作。他对织机中的“每一器必离析其体而缕数之”,就像今天工厂里设计机器一样,既绘有零件图,又有总体装配图,并且说明了每个零件的尺寸大小和安装部位,正如序言中所说的,“分则各有其名,合则共成一器。”如罗机子是织造各种轻薄透明花罗织物的织机,在《梓人遗制》中绘制得相当清楚。罗机子身长七尺到八尺,横槾外宽二尺四寸到二尺八寸。织罗纹的绞纱机构相当奇特,由于它的形状似“老鸦翅”而得名。在织罗的时候,老鸦翅管理绞经,作上下运动和左右移动,用绞经和地经互相绞缠,按花纹图案,有规律地在左右方和地经互相绞转而形成椒眼孔的网纹。由于织布机上开口、投梭、打纬三个主要运动的进一步完善,织布的产量和质量大为提高。

纺车

要把麻、丝、毛、棉等纤维原料加工成纺织品,首先必须纺成纱线。我们的祖先在新石器时代就开始用“纺专”进行纺纱,所谓纺专,是由陶质或石质制作的圆块,直径五厘米左右,厚一厘米,叫“专盘”,中间有一个孔,可插一根杆,叫“专杆”。纺纱时,先把要纺的麻或其他纤维捻一段缠在专杆上,然后垂下,一手提杆,一手转动专盘,向左或向右旋转,并不断添加纤维,就可促使纤维牵伸和加拈。待纺到一定长度,就把已纺的纱缠绕到专杆上。然后重复再纺,一直到纺专上绕满纱为止。这种纺纱方法是很原始的手工劳动,既吃力又缓慢,拈度也不均匀,产量和质量当然都很低。

古代通用的纺车按结构可分为手摇纺车和脚踏纺车两种。手摇纺车驱动纺车的力来自于手,操作时,需一手摇动纺车,一手从事纺纱工作。从出土的汉代文物中来看手摇纺车早在汉代已非常普及。脚踏纺车是在手摇纺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目前最早的图像数据是江苏省泗洪县出土的东汉画像石。脚踏纺车驱动纺车的力来自于脚,操作时,纺妇能够用双手进行纺纱操作,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纺车自出现以来,一直都是最普及的纺纱机具,即使在近代,一些偏僻的地区仍然把它作为主要的纺纱工具。

经过长期的生产劳动,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一种手摇单锭纺车出现了,很快代替了纺专,成为纺织手工生产的重要工具。

汉代纺车,根据画像石上所画的形状看,和明代《天工开物》上的纺车类似。这种纺车的结构虽然比较简单,但纺车上已经使用绳轮传动,从而纺纱功效已经比纺专提高大约二十倍。证明我国早在两千年前就在工具机上使用绳轮传动了。使用这种纺车,还可以加拈、并合比较均匀一致、不同粗细的丝或弦线。此外这种纺车,除了可以纺纱之外,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制成纬纱用的纡子。这是过去用纺专所不可以的,需要另外的工具摇纡。

在纺绩麻、丝、棉等生产实践过程中,为了提高质量和产量,我国劳动人民不断在实践中创造和创新。从而在手摇纺车的基础上创造的脚踏纺车和水力纺车,又进一步把我国的纺纱技术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脚踏纺车是利用偏心轮在纺车制造上完成的一次改革。脚踏纺车的最早发明时间还有待查考,现在能见到的是公元四世纪我国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约345—406)一幅画上的脚踏三锭纺车。后来在元代皇庆二年(公元1313年),我国著名的农学家王祯在他所著的《农书》上也出现了三锭脚踏棉纺车和三锭、五锭脚踏麻纺车(如图2),证明了脚踏纺车从东晋以后一直都在使用。

宋末元初,松江乌泥泾(今上海县乌泥镇)棉纺织革新家黄道婆(约1245—?),向黎族姐妹学习了棉纺织技术,并在纺织生产的实践中,把用于纺麻的脚踏纺车改成三锭棉纺车,并且总结了一套纺纱技术。同时她还革新了轧棉和弹棉工具,纺纱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

在王祯的《农书》中,除了对手摇和脚踏纺车作了全面总结外,更介绍了另外两种新的纺车,大纺车和水转大纺车。大纺车,它不同于旧的纺车的特点是:纺纱的锭子更多,达到三十二枚,这样它的生产力就显著增加。其次,大纺车的传动已经采用和现在的龙带式传动相仿的集体传动了。可见古人已经认识到动力在工作效率中的中的作用。因此可以说是需要推动了设计的发展。

在植棉和棉纺织中,我国少数民族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就纺车来看,云南和海南岛的少数民族很早就积累了一套棉花的纺织加工技术,既使用大竹轮的纺车,一般直径在六十一厘米,也采用小直径的竹轮纺车,直径三十到四十厘米,以适应棉纤维比丝麻短的纺纱需要。

现代的机器纺纱,除了最新的气流纺外,它的机构形式还是离不开锭子和它的传动。只是由于机械的动力大,锭子数目更多,速度更快罢了。把古代纺车和现代纺纱机相比,现代传动锭子的滚筒就是纺车竹轮的替代,而所谓最新式的龙带传动,和大纺车的皮弦带动更是同一个方式。它们的纺纱基本原理是一致的。
摘自(纺织网) 从麻到棉纱是老百姓 贵族从棉到丝绸

④ 牛仔布的发展历史

关于牛仔的发展历史众说纷纭, 1989年在瑞士召开的国际牛仔布生产研讨会上形成回共识的是比较答权威的:

牛仔布最早出现在法国罗纳山谷(RHONE)纳梅斯(Nimaes)地区.1873年一位名叫 Levi stranss的法国人移居美国,在旧金山为加得福尼亚的矿工用厚的棕色帆布加工了第一条牛仔裤,牛仔裤从此在美国得名并流传.

这家公司是目前世界最大的牛仔公司,年销售额达50亿美元.

到十九世纪九十年代,LEVI'S采用靛兰染料染色纱生产牛仔裤,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出现第一条拉链牛仔裤;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牛仔裤生产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到1974年市场推出第一条水洗牛仔裤;1978年牛仔服的水洗石洗新工艺形成;1986年,牛仔服水洗,化学洗新工艺形成;到20世纪90年代后,牛仔服演变成无阶层区别的休闲时装,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利;到上世纪未,牛仔服已经演变成时装,在用料,水洗等各方面不断推陈出新

⑤ 服装面料的发展与演变史

中国服装演变历史
中国的衣冠服饰制度,大约是在夏商时期初见端倪,到了周代渐趋完善,并被纳入“礼治”范围。当时的服饰依据穿着者的身份、地位各有分别。天子后妃、公卿百官的衣冠服制、等级制度日益严格。

商周时期,服饰形式主要采用上衣下裳制,衣用正色,即青、赤、黄、白、黑等五种原色;裳用间色,即以正色相调配而成的混合色。服装以小袖为多,衣长通常在膝盖部位。衣服的领、袖及边缘都有不同形状的花纹图案,腰间则用条带系束。春秋战国之期,出现一种名为“深衣”的新型服饰,它是一种连体服饰。深衣的出现,改变了过去单一的服饰样式,故此深受人们的喜爱,不仅用作常福、礼服,且被用作祭服。

在战国时期,胡服的诞生打破了服饰的旧样式。胡服的 短衣、长裤和革靴设计,善于骑射,便于活动,在军队里广为盛行。

先秦时期的鞋履,主要有履、舄、鞋、靴等形制。诸履之中,以舄为贵。周代君王之舄有白、黑、赤三种颜色,分别在不同场合穿着。鞋是一种高帮的便履,以皮革制成;靴则是来自西域,胡人骑马射箭时穿着,后来汉族人也逐渐接纳。

风行于本世纪20年代的旗袍,脱胎于清代满族妇女服装,是由汉族妇女在穿着中吸收西洋服装式样不断改进而定型的。当时的变化并不复杂。

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末,中国旗袍风行了20多年,它的款式几经变化,如领子的高低、袖子的长短、开衩的高矮,使旗袍彻底摆脱了老式样,改变了中国妇女长期来束胸裹臀的旧貌,让女性的体态和曲线美充分显示出来,正适合当时的风尚,为女性解放立了一功。 其中的青布旗袍最受当时女学生的喜爱,一时间盛行全国。旗袍的诞生几乎成成为20年代后期中国新女性的典型装扮。还值得一提的是,当时领导服装潮流的十里洋场中摩登女郎、交际名媛、电影明星等,在旗袍样式上的标新立异,也促进了旗袍的发展。自30年代起,旗袍几乎成了中国妇女的标准服装,民间妇女、学生、工人、达官显贵的太太,无不穿着。旗袍甚至成了交际场合和外交活动的礼服。后来,旗袍传到了外国,被西洋女子效仿穿着。

发展至今,旗袍的样式花色都逐渐繁多,随着复古风尚的流行,旗袍重新演绎昔日的精彩。作为中国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旗袍,有着悠久的历史,象征着华夏文明,衬托东方女性的优雅气质,仍然在样式上不断创新,在时尚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⑥ 布,的起源,历史

无纺布,非织造布, 布 ―― 古代货币名称,又称刀布。 《管子·国蓄》:“先王为其途之远,其至之难,故托用於其重:以珠玉为上币,以黄金为中币,以刀布为下币。” 《荀子·荣辱》:“又蓄牛羊,然而食不敢有酒肉;馀刀布,有囷窌,然而衣不敢有丝帛。” 杨倞注:“刀布,皆钱也。刀取其利,布取其广。” 《史记·平准书论》:“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 司马贞 索隐:“布者,言货流布,故《周礼》有二夫之布。 《食货志》货布首长八分,足支八分。刀者,钱也。《食货志》有契刀、错刀,形如刀,长二寸,直五千。以其形如刀,故曰刀,以其利於人也。” 晋左思《魏都赋》:“质剂平而交易,刀布贸而无筭。” “布”在壮语里是人的意思。“布土”译成汉语就是“土人”,即本地人或土生土长的人。布土是与客人、外来人相对而言的。壮族的自称有:“布土”或“濮土”、“布侬”、“布曼”、“布崬”、“布衣”、“布陇”等等。(参考黄现璠著《壮族通史》。) 自古以来,人们用来织布的,通常只有两种原料:一种是植物纤维,就是棉花和苎麻等,它们可以织成各种棉布和织物;另一种是动物纤维,那就是蚕丝和毛等,可以组成美丽的丝绸和呢绒。可是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情况下,增加了人造纤维等新的品种,特别是近年来增加了一种新的纺织原料,它既不是植物,也不是动物,而是毫无生命力的矿物,也就是最普通的石头。布是嫘祖创造的。 用石头制成玻璃纤维,再织成布,叫玻璃布。由于它具有耐高温、耐潮湿、耐腐蚀等许多特性,因此它越来越多地在电气、化工、航空、冶金、橡胶、机械、建筑、轻工业等部门,代替原来所用的棉布和绸缎呢绒。 坚硬的石头为什么也能像棉花那样用来织布呢?这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我们知道,用棉花织布是先将棉花的纤维纺成纱,然后经纬交叉,织成了布。 我们已经知道了石头制玻璃的过程。石头织布也可以说是石头制玻璃的发展呢!因为石头织布首先是将砂岩和石灰石等轧碎,放到窑炉里,再加进纯碱等原料,用高温把它们熔化成液体,然后把它拉成玻璃纤维,再纺纱织成布。 玻璃是很坚硬而又很脆弱的东西,可是它拉成丝后,它却变得很坚韧的了。玻璃丝越细,它的挠度和拉力就越大,在现代科学技术中,不但用玻璃丝织成玻璃布,还用玻璃丝来增强玻璃制品和塑料制品的牢度,就像在混凝土里放入钢筋一样。玻璃纤维,今天已应用到最新的通信技术--光通信上面去了。有一种叫做"玻璃纤维管镜",是用上千根玻璃纤维制成的管子,每根纤维直径只有千分之一毫米,能反射光线,使它沿着管子通过。把它装在照相机上,可以拐弯照相。
编辑本段古法染布
中国古法染布中的“三缬”,即绞缬(扎染)、蜡缬(蜡染)、夹缬延续至今,用这三种方法染出的手工布至今仍深受人们的喜爱。 ¤云南绞缬 据史书记载,东汉时期大理地区就有了绞缬染布法,大理人称其为疙瘩花布或疙瘩花。染色前需把布折叠捆扎,然后浸入色浆进行染色。由于色浆用板蓝根等植物制成,因此对皮肤没有任何伤害。 目前,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周城村和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的大仓、庙街等地仍保留着这一传统技艺。走在大理的大街小巷,到处可以看到色彩艳丽的各种扎染装饰品,以及服装、鞋帽等制品,给风景如画的高原小城增添了几分美丽的色彩。 ¤贵州蜡缬 蜡缬始于汉代,盛于唐代。这种染布法需要先用液状蜡将图案绘制在布上,再经染色后除去蜡质而成。 蜡缬的防染剂是黄蜡(即蜂蜡),它是蜜蜂腹部蜡腺的分泌物,不溶于水,但加温后可以融化。所用的染料是贵州盛产的蓝草,把蓝草叶放在坑里发酵便成为蓝靛,就可以用来染色了。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保留了传统的蜡缬工艺,而且成为少数民族妇女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装饰品。黄平、重安江一带和丹寨县的苗族妇女,她们的衣服、伞套、枕巾等都是蜡染制成;安顺、普定一带的苗族妇女则把蜡染花纹装饰在衣袖、衣襟等处,她们背孩子的蜡染背带,还加染上红、黄、绿等色,成为明快艳丽的多色蜡染。 ¤苍南夹缬 夹缬布的颜色和图案是用雕版夹印出来的:将布固定在两块镂空版之间,在镂空处注入色浆,解开镂空版后花纹就出现在布上了。 与扎染、蜡染相比,夹缬的工艺更加复杂,因此经历唐朝短暂的繁荣后,到了宋代,这种印染工艺就逐渐消失了,直到人们在浙江苍南再次发现这种被称为“活化石”的染布方式。 苍南宜山镇八岱村盛产夹缬布。唐代宫廷用丝、绢、锦为主,苍南夹缬虽不能与精美的唐代宫廷夹缬相比,但在印染工艺上仍保留传统夹缬印染的特色。早年,浙南地区将夹缬布作为嫁女娶媳的必备品。目前,苍南的几位夹缬传承人都已年过半百,传统的染布工艺正面临失传的危险。

⑦ 古代缎类纺织是怎样发展的

缎是一种比较厚的正面平滑、有光泽的丝织品。常用蚕丝及其他纤维用缎纹织成,经纬组织紧密,表面平滑、有光泽。

缎属于比较好的蚕丝织品,真正的缎料都是桑蚕丝的。它的纺织特点是经纬丝中只有一种显现于织物表面,并形成外观光亮、平滑的丝织品。

缎类织物是丝绸产品中技术最为复杂、织物外观最为绚丽多彩、工艺水平最高级的大类品种。其组织全部或大部分采用缎纹组织经丝略加捻,纬丝除绉缎外,一般不加捻。古代文献中已出现缎,当时写作“段”,但是很多人认为当时仅是作为丝织物的泛称。比如元代法令文书的分类汇编《元典章》中工部有“段匹”条。又如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乃服》中对缎的记载:

凡倭段……经面织过数寸,即刮成黑色。

《元典章》和《天工开物•乃服》中的“段”,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缎,它是一种较为厚实的、具有缎纹组织的面料,正面光滑,色泽温润,风格高雅。

缎织物最初也叫纻丝,后来才改称为缎,北京明代定陵出土的纻丝,就是做工、质地均极讲究的五枚缎丝织物。

从我国纺织发展历史上看,缎在我国有比较悠久的历史。缎织物起于唐代,兴盛于宋元时期,明清时期成为丝织品中的主流产品。

根据出土文物来看,缎织物最早出现在唐代。缎在唐代是丝织物的一大类,与罗、锦、绫、纱、縠并列,并有锦缎、绣缎、乌丝栏素缎等品种。

唐代还在缎的织造基础上发展演变出独具特色的缎纹组织。它是在斜纹组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组织特点是相邻两根经纱或纬纱上的单独组织点均匀分布,且不相连续。缎纹区别于平纹和斜纹在于上线跳线更长,并且斜纹夹角更小,光泽更强,更光滑,更美观。

因为缎纹组织单独组织点常被相邻经纱或纬纱的浮长线所遮盖,所以织物表面平滑匀整,富有光泽,花纹有较强的立体感,最适宜织造复杂颜色的纹样。

缎纹组织的这些特点与多彩的织锦技术相结合,成为丝织品中最华丽的“锦缎”。唐代右司郎中张元晏对一件缎制服装进行了生动的描述,很能反映缎织物的特点和它的可贵之处:

雀鸟纹价重,龟甲画样新,纤华不让于齐纨,轻楚能均于鲁缟,掩新蒲之秀色,夺寒兔之秋毫。

宋元时期,缎织物达到鼎盛期。首先是两宋辽金时期,缎的品种增加很快,如条纹缎、透背缎、拈金番缎、销金彩缎、细色北缎等。这一时期的缎制品非常华丽,柔软而有光泽,如果再同多彩的织锦技术相结合,就是丝织品中最华丽的“锦缎”。

到了元代,缎匹的种类颇多,有纳石矢、青赤间丝、浑金搭子、通袖膝袖、六花四花、缠顶金缎子、绒锦、草锦等。出土的元代实物中有正反五枚暗花缎。

宋元以后,缎类织物日趋普及,不仅有五枚缎和各种变则缎纹,八枚缎也开始被大量应用。

到明清时期缎十分流行,包括我国著名传统品种妆花缎、闪缎、宋锦缎、摹本缎。明代以前多五枚缎和六枚缎。清代开始有八枚缎,且应用较多,缎织物逐渐成为丝织品中的主流产品。缎织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推动了我国古代丝织业的发展,丰富了我国古代丝织产品的种类,进一步改进了服装面料的质地和工艺。同时,缎织物在历史上也曾随着其他物品输出国外,在世界上具有相当的影响。

⑧ 中国服装面料的演变历史

1.从“手经指挂”到踞织机。

先秦的纺织已从“手经指挂”中解放出来。(《黄帝内经》和《淮南子》记载“手经指挂”是指把一根根纱线依次接在同一根上木棍上,另一端也依次接在另一根木棍上面。并把被两根木棍绷紧的纱线绷劲,绷紧的纵向纱就成了经纱,一次横线织入的纱就成了纬纱。当整个组成的经面被纬纱较之以后的织物也就编成善待甲骨文中的丝的形象文字,上下两横代表了两根卷纱木棍,中间一横是用来把经纱单、双数分开来的大小木棍,即绞纱棒。周代,这个形象文字还演变成了“”就是“经”字的有 半边,可见商周时期的织布不仅用绞纱棒分离了经纱单双数,还采用了线棕装置来提升经纱。织平纹织物是要有两列线棕。纺织是通过线棕套环装置分别把单、双数的经沙联系起来,把起或拉线棕,即形成织口,便于引入体纱。由于这种织机的操作者是坐在地上或竹榻上进行制造的,故人们称他为:“踞织机”。

原始织机已经有了上下开启织口、左右穿引纬纱、前后打紧纬密的三个方向的运动。它就是现代织布机的始祖——“踞织机”。

2.斜织机的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的织机有了较大改进和发展。江苏泗洪曹庄出土的汉画像石上刻着“慈母投杼图”,图上有斜织机的型制。《诗经:尔雅、大车》云“小车大车杼、轴其空”朱熹《诗经传》解释说“杼,杼纬者也,轴边经者也”杼即梭子,轴是主经线的轴。

这种斜织机已经有了一个机架,经面和水平的机座成五六十度的倾角。应用杠杆原理,用两块踏脚板分别带动两片线索,织工们用脚踏一长一短的两块踏板(杆),分别带动综线。当脚踏动提综踏板的时候,被踏板牵动的绳索牵拉“马头”(提综摆杆,前大后小,形似马头),前俯后仰,就使得综线上下交替,把经纱分成上下两层,形成一个三角形的织口。实行手脚并用,用双脚代替了手提综的繁重动作,这样就能使左右手更迅速有效地用在引纬和打纬的工作上。从而提高织布的速度。这种织机后人俗称“斜织机”这样改进以后,织工坐与机上既可以坐着织造,又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开口后经面上的经线张力是否均匀,经线有无断头。更重要的是斜织机已经采用脚踏提综的开口装置。能用经纱到辊和织口。卷布导轴可以绷紧经纱,使经纱张力较为均匀,有利于得道平整的丰满的布面,职工无需用双脚抵住轴棍,既减轻了劳动强度,斜织机的生产率比原织机一般可以提高十倍以上,

后来,织机又不断地得到改进。宋末元初,山西万泉(今山西万荣)人木匠出身的薛景石,在《梓人遗制》这部著作中,给我们留下了立机子、华机子、罗机子和布卧机子等织机的具体型制,并且标明了装配尺寸,阐明了结构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原理。

薛景石从长期的织机修造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总结了各家之长,经过辛勤劳动,终于完成了这部织机制造图文并茂的著作。他对织机中的“每一器必离析其体而缕数之”,就像今天工厂里设计机器一样,既绘有零件图,又有总体装配图,并且说明了每个零件的尺寸大小和安装部位,正如序言中所说的,“分则各有其名,合则共成一器。”如罗机子是织造各种轻薄透明花罗织物的织机,在《梓人遗制》中绘制得相当清楚。罗机子身长七尺到八尺,横槾外宽二尺四寸到二尺八寸。织罗纹的绞纱机构相当奇特,由于它的形状似“老鸦翅”而得名。在织罗的时候,老鸦翅管理绞经,作上下运动和左右移动,用绞经和地经互相绞缠,按花纹图案,有规律地在左右方和地经互相绞转而形成椒眼孔的网纹。由于织布机上开口、投梭、打纬三个主要运动的进一步完善,织布的产量和质量大为提高。

纺车

要把麻、丝、毛、棉等纤维原料加工成纺织品,首先必须纺成纱线。我们的祖先在新石器时代就开始用“纺专”进行纺纱,所谓纺专,是由陶质或石质制作的圆块,直径五厘米左右,厚一厘米,叫“专盘”,中间有一个孔,可插一根杆,叫“专杆”。纺纱时,先把要纺的麻或其他纤维捻一段缠在专杆上,然后垂下,一手提杆,一手转动专盘,向左或向右旋转,并不断添加纤维,就可促使纤维牵伸和加拈。待纺到一定长度,就把已纺的纱缠绕到专杆上。然后重复再纺,一直到纺专上绕满纱为止。这种纺纱方法是很原始的手工劳动,既吃力又缓慢,拈度也不均匀,产量和质量当然都很低。

古代通用的纺车按结构可分为手摇纺车和脚踏纺车两种。手摇纺车驱动纺车的力来自于手,操作时,需一手摇动纺车,一手从事纺纱工作。从出土的汉代文物中来看手摇纺车早在汉代已非常普及。脚踏纺车是在手摇纺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目前最早的图像数据是江苏省泗洪县出土的东汉画像石。脚踏纺车驱动纺车的力来自于脚,操作时,纺妇能够用双手进行纺纱操作,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纺车自出现以来,一直都是最普及的纺纱机具,即使在近代,一些偏僻的地区仍然把它作为主要的纺纱工具。

经过长期的生产劳动,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一种手摇单锭纺车出现了,很快代替了纺专,成为纺织手工生产的重要工具。

汉代纺车,根据画像石上所画的形状看,和明代《天工开物》上的纺车类似。这种纺车的结构虽然比较简单,但纺车上已经使用绳轮传动,从而纺纱功效已经比纺专提高大约二十倍。证明我国早在两千年前就在工具机上使用绳轮传动了。使用这种纺车,还可以加拈、并合比较均匀一致、不同粗细的丝或弦线。此外这种纺车,除了可以纺纱之外,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制成纬纱用的纡子。这是过去用纺专所不可以的,需要另外的工具摇纡。

在纺绩麻、丝、棉等生产实践过程中,为了提高质量和产量,我国劳动人民不断在实践中创造和创新。从而在手摇纺车的基础上创造的脚踏纺车和水力纺车,又进一步把我国的纺纱技术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脚踏纺车是利用偏心轮在纺车制造上完成的一次改革。脚踏纺车的最早发明时间还有待查考,现在能见到的是公元四世纪我国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约345—406)一幅画上的脚踏三锭纺车。后来在元代皇庆二年(公元1313年),我国著名的农学家王祯在他所著的《农书》上也出现了三锭脚踏棉纺车和三锭、五锭脚踏麻纺车(如图2),证明了脚踏纺车从东晋以后一直都在使用。

宋末元初,松江乌泥泾(今上海县乌泥镇)棉纺织革新家黄道婆(约1245—?),向黎族姐妹学习了棉纺织技术,并在纺织生产的实践中,把用于纺麻的脚踏纺车改成三锭棉纺车,并且总结了一套纺纱技术。同时她还革新了轧棉和弹棉工具,纺纱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

在王祯的《农书》中,除了对手摇和脚踏纺车作了全面总结外,更介绍了另外两种新的纺车,大纺车和水转大纺车。大纺车,它不同于旧的纺车的特点是:纺纱的锭子更多,达到三十二枚,这样它的生产力就显著增加。其次,大纺车的传动已经采用和现在的龙带式传动相仿的集体传动了。可见古人已经认识到动力在工作效率中的中的作用。因此可以说是需要推动了设计的发展。

在植棉和棉纺织中,我国少数民族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就纺车来看,云南和海南岛的少数民族很早就积累了一套棉花的纺织加工技术,既使用大竹轮的纺车,一般直径在六十一厘米,也采用小直径的竹轮纺车,直径三十到四十厘米,以适应棉纤维比丝麻短的纺纱需要。

现代的机器纺纱,除了最新的气流纺外,它的机构形式还是离不开锭子和它的传动。只是由于机械的动力大,锭子数目更多,速度更快罢了。把古代纺车和现代纺纱机相比,现代传动锭子的滚筒就是纺车竹轮的替代,而所谓最新式的龙带传动,和大纺车的皮弦带动更是同一个方式。它们的纺纱基本原理是一致的。

阅读全文

与面料的历史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