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六盘水市历史发展

六盘水市历史发展

发布时间:2021-02-27 23:16:03

1. 贵州六盘水今后的发展到底会发展到什么地步》

第一步应该成抄为贵州第二大城市袭

第二步是六盘水市本身往凤凰新区发展同时发展德坞和双水开发区!最主要的还是能够把凉都的品牌打起来!
六枝不太清楚,盘县目前只要高速公路年底或是08年初开通.将会对当地经济有很大影响(因为现在油价上涨,这些方面就有更明显的效果!)

第三步,自然是应该有点特色的发展吧?

2. 六盘水市名称的由来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版图上,地处贵州高原的六盘水市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这个被誉为“高原明珠”的城市,是当年大三线建设的产物。1964年5月,根据毛泽东同志关于加强基础工业和备战的指导思想,把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战略布局,中共中央作出了建设大三线的战略决策。决定把沿海工业向西南(云南、贵州、四川)和西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迁移,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科学技术力量,用两、三个五年计划的时间,投资千余亿元,在西南、西北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建成以攀枝花(四川渡口)钢铁基地为中心,及相应的交通、煤炭、电力、建材与有色金属(铜、铝等)工业基地,为了长期备战同时还安排了配套齐全的军事工业和机械制造工业基地,使地处战略后方的大三线成为一个初具规模、门类齐全、行业配套、独立生产的工业体系。这是一个宏伟壮观的战略规划。 1964年6月,国家计划委员会、煤炭工业部按照三线建设的总体规划,开始对西南三省19个矿区进行实地考察,结果认定地处贵州西部的六枝、盘县、水城矿区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7月在四川西昌召开的西南三线建设长远规划会议上确定六(枝)盘(县)水(城)煤炭工业基地为三线建设重点配套项目。中共中央西南局三线建设委员会、国家计委、经委和煤炭部等还在北京、重庆、贵阳、昆明、成都、渡口、会里等地开会讨论六盘水煤炭工业基地建设的问题。总的布局设想是按照当时六盘水矿区的精查储量(87亿吨),先在六盘水安排1千万吨左右的设计生产规划,经过10年努力后,在六盘水周围逐步扩大建设规模(如纳雍、织金等地),最终建成具有2-3千万吨生产能力的煤炭工业基地。不仅要保证攀钢用煤,而且能解决南方各省(如两广、两湖、江西等)长期用煤必须“北煤南运”的重大压力问题。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为了落实毛泽东同志“三线建设要抓紧”的指示,全国各行各业和国家各个部委都投入了大部或主要力量,积极参加三线建设的战略部署和具体工作,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即为三线建设的主要工业布局和建设规划奠定了基础。国家煤炭部、铁道部、交通部、冶金部、建材部、水利电力部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工程兵分别奉命派遣大批地质、设计、施工队伍开进六盘水地区,到1966年7月止,已集中了7万多人的建设队伍,加上地方支援力量,共有10万余人投入了六盘水开发会战。在建设方式上采取了用大兵团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办法;在领导体制上采取建立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等各级战斗指挥部及党的组织,建立矿区人民委员会,实行党政一体、高度集中、政企合一、工农联盟的办法,同时借鉴国外托拉斯的经验进行管理,还采用了将施工队伍整编为基本建设工程兵(工改兵)的办法;在指导思想上以解放军和大庆为榜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生产上采用先进技术,生活上因陋就简。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李富春、彭德怀、李井泉、余秋里、谷牧、程子华、吕正操等先后到六盘水矿区视察,对六盘水的建设作了重要指示。所有参加六盘水会战的干部职工,在毛泽东同志指示的鼓舞下,在地方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以极高的建设热情和奉献精神,创造了惊人的业绩。仅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在荒凉落后的六盘水地区就开工了矿井12对,生产能力达825万吨;洗煤厂4个,洗选能力410万吨;还建成了为其配套的机械制造厂和修配厂、电厂、矿灯厂、火药厂,以及矿医院、总仓库、水源、铁路专用线、公路等等。在重点开发六盘水煤田的同时,西南环线成都-昆明、重庆-贵阳、贵阳-昆明三条铁路开工建设,水城钢铁厂、水城发电厂、水城水泥厂等冶金、电力、建材工业迅速兴起。正当六盘水三线建设初步取得成果,各项工作开始走向正规的时候,文化大革命运动暴发了,六盘水被戴上了“黑样板”的帽子,整个矿区建设受到了严重的冲击而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但由于党和国家的重视及各级党组织的领导,广大共产党员、干部、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和支援六盘水建设的解放军指战员共同努力,六盘水矿区的开发建设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1973年,历经8年的大会战基本结束,支援六盘水建设的部分单位、部队3万多人奉命调离。1975年,邓小平同志复出并开始抓整顿,煤炭部渡口现场会肯定了六盘水是三线建设的“红样板”,六盘水的开发建设又逐步恢复。到了1978年,六盘水矿区建设已初具规模,成为一个以煤炭为重点、包括冶金、电力、建材等工业在内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六枝、盘江、水城三个矿务局已建成矿井22对(投产21对),设计总能力1120万吨,建成洗煤厂5个,设计能力491万吨,建成了为煤矿生产服务的机械制造厂、矿灯厂、火工厂等;水城钢铁厂已达到年产25万吨生铁;水城发电厂年发电量已达到5万瓩;水城水泥厂已年产水泥60万吨。三线建设的伟大成果,为六盘水地方政权的形成奠定了坚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组织基础,为六盘水的经济繁荣、人民幸福和社会进步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考虑到六盘水的长足发展和便于实行全面规划统一领导管理,贵州省政府于 1975年5月向国务院建议将六盘水地区改设为六盘水市(省辖市)。1978年12月18日,在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当天,国务院以国发(1978)264号文件批复,同意将六盘水地区改设为六盘水市,辖六枝、盘县、水城三个县级特区。从此,在党的三中全会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六盘水市的发展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六盘水市的体制沿革]1964年5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建设大三线的战略决策,6月确定贵州省的六枝(时属安顺地区)、盘县(时属安顺地区)、水城(时属毕节地区)矿区为三线建设重点。1965年1月,经国家经委批准成立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西南煤指),3月,中共贵州省委支援三线建设领导小组成立。1965年11月29日,贵州省人民委员会决定设立六枝、盘县、水城矿区人民委员会,受煤炭工业部和贵州省人民委员会双重领导,从贵州省的六枝、盘县、水城、威宁、普定、镇宁和云南省的宣威划出部分区、社(队)归新成立的三个矿区,原六枝、盘县、水城三县仍归安顺、兴义、毕节地区管辖。1966年2月22日,矿区改称特区。4月,经中共中央批准成立六盘水地区工业建设总指挥部。1967年春,贵州省军区对六盘水实行军事管制,六盘水地区工业建设总指挥部自然消失,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名存实亡。1967年10月29日和1968年4月18日,经贵州省革命委员会、贵州省军区批准先后成立水地区革命委员会筹备小组(地革筹)和六盘水地区革命委员会(地革委)。1970年12月2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复同意成立六盘水地区革命委员会,为地区一级政权机关,撤销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原六枝、盘县、水城三个特区分别与郎岱(六枝)、盘县、水城三个县合并为六枝特区、盘县特区、水城特区,行使县一级职权,归六盘水地区革命委员会领导。1978年12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六盘水地区改设为六盘水市(省辖市),下辖六枝、盘县、水城三个特区。 1987年12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水城特区,分设钟山区和水城县; 1999年2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盘县特区更名为盘县。至此,六盘水市辖一特区二县一区,为六枝特区、盘县、水城县、钟山区。人口266万,面积9914平方公里。 [六枝特区] 原为郎岱县。1950年1月解放,成立县人民政府,隶属安顺专区。 1960年5月27日撤消郎岱县,改设六枝市。1962年10月2日六枝市改为六枝县。1965年11月29日三线建设时期在六枝境内设立六枝矿区人民委员会,受煤炭工业部和贵州省人民委员会双重领导,六枝县仍归属安顺专区。1966年2月22日,矿区改称特区,同时六枝县复名郎岱县。1970年12月2日,原六枝特区与郎岱县合并为六枝特区,归六盘水地区领导,行使县一级职权。 1978年12月18日,六盘水地区改为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名称不变,归六盘水市领导。 [盘 县] 原为盘县,1949年12月解放,1950年4月成立县人民政府,隶属兴仁专区。1952年12月4日兴仁专区改为兴义专区,盘县隶属关系不变。1956年7月18日,兴义专区撤销,与安顺专区合并,盘县归安顺专区。1965年8月17日恢复兴义专区,盘县复归兴义专区。1965年 11月29日三线建设时期在盘县境内设立盘县矿区人民委员会,受煤炭工业部和贵州省人民委员会双重领导,盘县仍归属兴义专区。1966年2月 22日,矿区改称特区。1970年12月2日,原盘县特区与盘县合并为盘县特区,归六盘水地区领导,行使县一级职权。1978年12月18日,六盘水地区改为六盘水市,盘县特区名称不变,归六盘水市领导。1999年2月 28日,盘县特区更名为盘县。 [水城县] 水城县,1950年2月解放,成立县人民政府,隶属毕节专区。 1965 年11月29日三线建设时期在水城境内设立水城矿区人民委员会,受煤炭工业部和贵州省人民委员会双重领导,水城县仍归属毕节专区。 1966年2月22日,矿区改称特区。 1970年12月2日,原水城特区与水城县合并为水城特区,归六盘水地区领导,行使县一级职权。1978年12 月18日,六盘水地区改为六盘水市,水城特区名称不变,归六盘水市领导。1987年12月15日,撤销水城特区,分设水城县和钟山区。 [钟山区] 1987年12月15日,钟山区建立,为县级区,归六盘水市领导。参考网站: http://sw.gzlps.gov.cn/art/2005/03/26/art_4903.html

3. 六盘水的历史

六盘水市——中国凉都,贵州省第三大城市,素有西南煤都之称,地处云内贵川交接,容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有“凉都”之美誉。六盘水市现辖钟山区、六枝特区、盘县、水城县四个县级政区,位于贵州省西部,界于北纬25°19′44"-26°55′33"、东经104°18′20"-105°42′50"之间,总面积9926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5.63%。市境东与安顺市相连,南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接壤,西与云南省曲靖市交界,北与毕节地区毗邻;钟山区的大湾镇飞地嵌于毕节地区西南部。
今六盘水市境史前是古人类的重要栖息地。贵州省目前发现的早期智人主要分布在六盘水市。盘县大洞出土的距今20多万年的人牙化石呈现直立人向早期智人过渡的特征,被命名为“大洞人”。大洞出土的石制品显示出勒瓦类哇类似技术。水城硝灰洞出土距今8万年的人牙化石具有早期智人特征,被命名为“水城人”。硝灰洞出土的石制品系用“锐棱砸击法”打制而成。六枝桃花洞出土有距今一万多年的晚期智人“桃花洞人”的股骨化石,用“锐棱砸击法”打击的石制品和穿孔贝壳等文化遗物,浅层还出土了陶片、陶纺锤及磨光石斧。

4. 六盘水市第一中学的历史沿革

六盘水市第一中学,1980年为省级重点中学,1999年被列为首批省现代教内育技术实验学校容,省计算机教育工程学校。 现为“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践”和“中学生主体阅读”两个国家级“十五”重点科研课题实验基地,“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学校。2003年被评为全国“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践”优秀实验学校,贵州省禁毒示范学校。
在六十多年的办学历史中,市一中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民国年间取缔旧学,开办新学之后,邻县均开办了初级中学,而水城一直没有;1938年秋,新任县长阮略来水城,深感文化落后,经过与地方贤达多次协商,于1939年春在书院旧址创办水城初级中学,委派陆联品、耿鉴民为水中总务,负责修理学校,制备课桌;知书识礼的彝族土目钱文达慷慨解囊,捐款捐木,被委任为第一任校长,并兼教语文课,这对改变当时水城落后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水城初级中学办学历史充满沧桑。1951年2月它从风池书院迁到操场坝文昌殿内;1956年人民政府拨款四万元在马鞍山修建八个教室后,才正式在此落户,以后办成完中直到如今。

5. 贵州六盘水的历史文化有多久了

六盘水市——中国凉都,贵州省第三大城市,素有西南煤都之称,地处云贵版川交接,地理位权置优越,气候宜人,有“凉都”之美誉。六盘水市现辖钟山区、六枝特区、盘县、水城县四个县级政区,位于贵州省西部,界于北纬25°19′44"-26°55′33"、东经104°18′20"-105°42′50"之间,总面积9926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5.63%。市境东与安顺市相连,南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接壤,西与云南省曲靖市交界,北与毕节地区毗邻;钟山区的大湾镇飞地嵌于毕节地区西南部。
今六盘水市境史前是古人类的重要栖息地。贵州省目前发现的早期智人主要分布在六盘水市。盘县大洞出土的距今20多万年的人牙化石呈现直立人向早期智人过渡的特征,被命名为“大洞人”。大洞出土的石制品显示出勒瓦类哇类似技术。水城硝灰洞出土距今8万年的人牙化石具有早期智人特征,被命名为“水城人”。硝灰洞出土的石制品系用“锐棱砸击法”打制而成。六枝桃花洞出土有距今一万多年的晚期智人“桃花洞人”的股骨化石,用“锐棱砸击法”打击的石制品和穿孔贝壳等文化遗物,浅层还出土了陶片、陶纺锤及磨光石斧。

6. 六盘水市端安水泥厂[原水城水泥厂]历史是如何发展的

最初是125水泥厂,水城水泥厂再到乌蒙山水泥厂,之后就被收购了

法人代表:张忠起
职务:厂长
通讯地址: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响水河
邮政编码:553027
工商注册时间:1993年4月
职工人数:1784人
经济类型:国有经济
隶属关系:地属
所属行业:建材
企业所获主要荣誉称号:
1.1984年12月获建材工业二级节能先进单位
2.1988年5月获贵州省先进企业
3.1995年5月获全国水泥产品质量百佳企业
4.1995年10月获500家最大企业及行业企业中国非金属矿物制品行业百强第51位

企业经营范围:
主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
兼营:汽车短途客运、住宿、糖烟酒

主要产品(商标)及生产能力:
商标:乌蒙山

企业产品所获主要荣誉称号:
1.1982年获贵州省优质产品(普通硅酸盐425#水泥)
2.1983年获国家建材局优质产品(普通硅酸盐525#水泥)
3.1985年获贵州省优质产品(矿渣硅酸盐425#水泥)
4.1986年获国家银质奖(普通硅酸盐R型525#水泥)

金黔在线讯2006年4月18日,由全球建筑材料领域的领军企业以及世界财富500强企业之一的法国拉法基集团公司,与香港瑞安建业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拉法基瑞安水泥有限公司,在贵州正式成立分公司,并一举收购了贵州本土3家大型水泥厂。
目前,拉法基瑞安已经收购六盘水水城、兴义顶效、遵义新蒲的3家贵州本土水泥厂,预计年产量达200万吨。在今后的几年中,拉法基瑞安将在中国西南地区投入资金1.5亿元,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将投到贵州。拉法基瑞安主要生产高标水泥,用于高层建筑、高速公路等一些大型建筑,目前,正在修建中的连接云贵两地的镇(宁)胜(境关)公路,大量使用的就是拉法基瑞安水泥。

7. 六盘水的历史沿革

今六盘水市所辖境内春秋时期为牂牁国属地;战国时期,市境内为夜郎国属地,由于金属工具的使用,已进入了农耕时代,并反映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征;秦统一中国后,为巴郡汉阳县属地;汉代,中央王朝派使者通往六盘水境内,设立郡县,市境内分属牂牁郡夜郎县、宛温县、平敕县和犍为郡汉阳县、鄢县,郡县设立后,驻军推行了屯田政策,这时,大批移民迁入夜郎地区,促进了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东汉以后,屯田制逐渐被瓦解,许多毫民发展成为封建贵族,反映出了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特征。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彝族先民从滇东北向今市境内和黔西广大地区发展,逐步战胜了当地的濮人而占有其地,实行了封建领主制统治。三国时期,市境内分属“南中”的牂牁郡平夷县和兴左郡宛温县;魏仍分属牂牁郡平夷县和兴左郡宛温县;晋也属牂牁平夷县和兴左郡宛温县。隋时期,改郡为州,唐承隋制。唐代今市境内南为盘州地,北为汤望州地。中央王朝为了通过土官实施对其地的间接统治,将二州合并为羁縻州。唐后期至宋末,中央王朝对土酋封以王号,借助土酋力量对抗南诏和大理国。今市境内作为缓冲地带,南为于矢部地(自杞国),东北为牂牁国(后称罗殿国),北为罗氏鬼国,这三个藩国均为少数民族政权。
元代,于矢部地(自杞国)被命为于矢万户,后改为普安路总府;罗殿国被命为普定万户,后改为普定府;罗氏鬼国被命为八番顺元宣慰司。二府一司任用“蛮夷官”,实行土司制度。土司在其领土上仍然“世有其土,世长其民”。
明代,今市境内社会制度有了新的发展,中央王朝改土官间接统治方式为任命流官直接统治的方式,即改土归流。这个时期,普安路总府改为普安州(明永乐十三年即1415年)设流官知州,普定府改为西堡官司,八番顺元宣慰司改为贵州(水西)宣慰司。由于政治制度的变革,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中原文化开始渗入。清雍正年间,今市境内改土归流基本结束,今市境内北设水城厅,东设郎岱厅,南设普安州。从此,中央政权实行了对县级政区的直接统治,延续千余年的领主制度被地主制度取而代之。地主制经济取代了过去领主制经济,实物地租取代了劳役地租,自耕农相对于农奴有较大的人身自由。民国时期,今市境内设水城县、盘县、郎岱县。
随着流官统治制度的进一步推行,今市境内自清代以后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交通状况得到改善,教育文化事业得到发展,农业生产方式大为改进,粮食产量大幅提高,手工业和商业显著发展,采掘业和冶炼业逐步兴起和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今市境内的盘县、郎岱县、水城县相继解放。紧接着就顺利地完成了“清匪、反霸、征粮、减租、退押”的五大任务,并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了土地改革。到1956年今市境内各县基本完成了“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得以建立。建国初期,今市境内的水城县、盘县、郎岱县的建制没有多大变化。
1964年初,根据中共中央工作会议的精神,经过国家计划委员会和煤炭工业部等部门反复调查对比,1964年5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建设“大三线”的战略决策,并决定在贵州西部煤藏丰富的六枝(时属安顺地区),盘县(时属安顺地区后属兴义地区),水城(时属毕节地区)三县境内建立三线建设的重点煤炭基地,设立三个相应的矿区分别进行管理,当时,这种管理体制具有比较政企合一的特点。1965年1月,经国家经济委员会批准成立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3月,中共贵州省委支援三线建设领导小组成立。1965年11月29日,贵州省人民委员会决定设立六枝、盘县、水城三个矿区人民委员会,接受煤炭工业部和贵州省人民委员会双重领导,从贵州省的六枝、盘县、水城、威宁、普定、镇宁和云南省宣威划出部分区、社(队)归新成立的三个矿区,原六枝、盘县、水城三个县仍分别属安顺、兴义、毕节地区管辖。1966年2月22日,三个矿区改为特区。4月,经中共中央批准成立六盘水地区工业建设总指挥部。1967年春,贵州省军区对六盘水实行军事管制,六盘水地区工业建设总指挥部的职能自然终止,其机构名存实亡。1967年10月29日和1968年4月18日,经贵州省革命委员会、贵州省军区批准先后成立六盘水地区革命委员会筹备小组和六盘水地区革命委员会。1970年12月2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成立六盘水地区革命委员会,为地区一级政权机关,撤销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原六枝、盘县、水城三个特区分别与郎岱(六枝)、盘县、水城三个县合并为六枝特区、盘县特区、水城特区,行使县一级职权,归六盘水地区革命委员会领导。1978年12月18日,也就是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当天,国务院批准,六盘水地区改设为六盘水市(省辖市),下辖六枝特区、盘县特区、水城特区。1987年12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水城特区,分设钟山区和水城县;1999年2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盘县特区更名为盘县。至此,六盘水市辖一特区两县一区,为六枝特区、盘县、水城县、钟山区。

8. 六盘水市旅游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是怎样的其旅游发展主要受何种驱动力的推动

六盘水市红色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

(一)存在的问题
六盘水市红色旅游点多面广,类型齐全,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但从全市来看,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处于极度落后的状态。2005年“5.1”黄金周期间,全市共接待游客63,878人次,旅游收入818.93万元,人均不过120余元,其中红色旅游仅为539人次,这与提高地方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极不适应的,究其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1. 起步晚、起点低、意识不到位。六盘水市以工业立市,在其30余年发展时间内,一直以重工业及能源输出为基础,旅游产业一直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素质整体偏低,旅游业相关配套产业极不完善。
2. 体制不顺,管理混乱。同一景点景区往往是多个部门多头管理,而有些景点景区还未按市场经济要求组建独立经营的项目法人实体,旅游管理部门还没有做到对景区的统一协调和管理。
3. 基础设施薄弱,投资不力。旅游产业是一个典型的资金密集型的高投入产业,除政府投入外,更需要吸纳大量的社会资金和金融机构贷款,以对道路交通、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进行改进和改良。
4. 各旅游景点景区设施陈旧,内容单调,表现方式缺乏创新,对历史和人文内涵深度挖掘不够,缺乏感染力和震撼力,对外推广不力,缺乏统一的包装策划,方法简单,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二)对以上问题的解决思路:
1. 进一步认识红色旅游的重要意义。发展红色旅游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重要措施,是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既是一项经济工程,更是一项政治工程、文化工程,是一项利党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
发展红色旅游,对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特别是增强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带动革命老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 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和特色,切实做好红色旅游的工作。红色旅游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它包含着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的全部内容。从目前红色旅游工作的情况看,应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因地制宜,统筹协调,多方参与原则;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落实规划要求,塑造整体品牌,加大投入力度,推进开发保护,加强宣传教育,做好规范管理。
3. 加强宣传,注重规划。加大宣传力度,建设宣传推广体系,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书籍、网络等媒体,为发展红色旅游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充分发挥红色旅游经营单位的积极性,通过交易会、博览会、媒体广告等多种方式,宣传推广红色旅游产品和品牌,形成组织得力、参与广泛、效果显著的推广体系;同时要注意整合资源,集中优势,认真做好红色旅游的区域规划,充分发挥整体效益,从打造"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入手,通过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和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出一批项目内容有吸引力,产品要素结构齐全,基础设施完善,导游解说生动,接待服务规范,监督管理到位的红色旅游精品体系。
4. 注重建设。通过加大投入,多方建设,深挖主题,大胆创新,建设红色旅游资源保护体系,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加强对重点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加大保护措施和环境整治力度,使重要文物、遗址、建筑等得到妥善保护;编制保护规划,避免因计划不当造成建设性、利用性破坏;同时充分利用现有设施,通过对现有各类交通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扩大规模,完善功能,提高水平,使其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交通需求。
此外,还应以红色旅游文化为主线,融绿色生态和民族风情于一体,把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和民族风情结合起来,全方位、多角度展示红色之旅产品,并注意主题突出,形象鲜明,内容丰富,充分展示自己的旅游形象。
总之,发展红色旅游,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也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各地区尤其是欠发达地区更应抓住机遇,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打造自己的红色旅游精品品牌,以旅游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建设发展,从而为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9. 哪个有六盘水市以前"青龙帮"的一些历史

里面有黑幺红这个人吗?

10. 六盘水的来历

来历:1964年,根据中共中央工作会议精神,国家计委和煤炭工业部经过调查对比,决定在贵州西部煤藏丰富的六枝、盘县、水城三县境内建立煤炭基地,六盘水这个组合性的专名由此而得。1978年设市,一座非常年轻的城市。

六盘水春秋时期为牂牁国属地;战国时期,市境内为夜郎国属地,由于金属工具的使用,已进入了农耕时代,并反映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征;秦统一中国后,为巴郡汉阳县属地。

六盘水地处滇、黔两省结合部,长江、珠江上游分水岭,南盘江、北盘江流域两岸,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交通四通八达,是西南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和物流集散中心之一。截至2016年末,全市国土面积9965平方公里,辖2个区、1个县级市、1个县,常住人口290.7万。

(10)六盘水市历史发展扩展阅读

六盘水位于贵州省西部、云贵高原一、二级台地斜坡上,地跨北纬25°19’44"至26°55’33"、东经104°18’20"至105°42’50",处于滇、黔两省,与昆明、成都、重庆、贵阳、南宁五个省会城市的距离约为300-500公里。

总面积9965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5.63%。市境东邻安顺市,南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西接云南省曲靖市,北毗毕节市。

阅读全文

与六盘水市历史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