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C语言的起源和发展
到书店找一本书的话会说得比较好。
在网上找的话基本上就这个版本……
一、C语言的起源
C 语言是1972年由美国的Dennis Ritchie设计发明的, 并首次在UNIX操作系统
的 DEC PDP-11 计算机上使用。 它由早期的编程语言 BCPL( Basic Combind
Programming Language) 发展演变而来。在1970年, AT&T 贝尔实验室的 Ken
Thompson根据BCPL语言设计出较先进的并取名为 B的语言, 最后导了C 语言的问世。
随着微型计算机的日益普及, 出现了许多C 语言版本。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
使得这些C 语言之间出现了一些不一致的地方。为了改变这种情况, 美国国家标准
研究所(ANSI)为C 语言制定了一套ANSI标准, 成为现行的C语言标准。
二、C 语言的特点
C 语言发展如此迅速, 而且成为最受欢迎的语言之一, 主要因为它具有强大的
功能。许多著名的系统软件, 如DBASE Ⅲ PLUS、DBASE Ⅳ 都是由C 语言编写的。
用C 语言加上一些汇编语言子程序, 就更能显示C 语言的优势了, 象PC- DOS 、
WORDSTAR等就是用这种方法编写的。归纳起来C 语言具有下列特点:
1. C是中级语言
它把高级语言的基本结构和语句与低级语言的实用性结合起来。C 语言可以象
汇编语言一样对位、字节和地址进行操作, 而这三者是计算机最基本的工作单元。
2. C是结构式语言
结构式语言的显著特点是代码及数据的分隔化, 即程序的各个部分除了必要的
信息交流外彼此独立。这种结构化方式可使程序层次清晰, 便于使用、维护以及调
试。C 语言是以函数形式提供给用户的, 这些函数可方便的调用, 并具有多种循
环、条件语句控制程序流向, 从而使程序完全结构化。
3. C语言功能齐全
C 语言具有各种各样的数据类型, 并引入了指针概念, 可使程序效率更高。另
外C 语言也具有强大的图形功能, 支持多种显示器和驱动器。而且计算功能、逻辑
判断功能也比较强大, 可以实现决策目的。
4. C语言适用范围大
C 语言还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就是适合于多种操作系统, 如DOS、UNIX,也适用于
多种机型。
http://hi..com/yyshi/blog/item/4cfc8c52c42ff90e0cf3e37d.html
----------------------------------------------------------
我爱数学1992 怎么回答了C++的?
② c语言产生的历史背景是怎样的
C语言出现的历史背景
C语言是国际上广泛流行的计算机高级语言,既可用来写系统软件,也可用来写应用软件。 C语言是在B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根源可以追溯到ALGOL 60。1960年出现的ALGOL 60是一种面向问题的高级语言,它离硬件比较远,不宜用来编写系统程序。1963年英国的剑桥大学推出了CPL (combined programming language)语言。CPL语言在ALGOL 60的基础上接近硬件一些,但规模比较大,难以实现。1967年英国剑桥大学的Matin Richards对CPL语言做了简化,推出了BCPL (basic combined programming language) 语言。1970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Ken Thompson 以BCPL语言为基础, 又做了进一步简化, 设计出了很简单的而且很接近硬件的B语言 (取BCPL的第一个字母), 并用B语言写了第一个UNIX操作系统,在PDP7上实现。1971年在PDP11/20上实现了B语言,并写了UNIX操作系统。但B语言过于简单,功能有限。 1972年至1973年间,贝尔实验室的D.M.Ritchie 在B语言的基础上设计出了C语言(取BCPL的第二个字母)。C语言既保持了BCPL和B语言的优点(精练,接近硬件),又克服了它们的缺点(过于简单,数据无类型等)。最初的C语言只是为描述和实现UNIX操作系统提供一种工作语言而设计的。1973年,K.Thompson和D.M.Ritchie两人合作把UNIX的90%以上用C改写,即UNIX第5版。原来的UNIX 操作系统是1969年由美国的贝尔实验室的K.Thompson和D.M.Ritchie开发成功的,是用汇编语言写的。 1972年至1973年间,贝尔实验室的D.M.Ritchie 在B语言的基础上设计出了C语言(取BCPL的第二个字母)。C语言既保持了BCPL和B语言的优点(精练,接近硬件),又克服了它们的缺点(过于简单,数据无类型等)。最初的C语言只是为描述和实现UNIX操作系统提供一种工作语言而设计的。1973年,K.Thompson和D.M.Ritchie两人合作把UNIX的90%以上用C改写,即UNIX第5版。原来的UNIX 操作系统是1969年由美国的贝尔实验室的K.Thompson和D.M.Ritchie开发成功的,是用汇编语言写的。
后来,C语言多次做了改进,但主要还是在贝尔实验室内部使用。直到1975年UNIX第6版公布后,C语言的突出优点才引起人们的普遍注意。1977年出现了不依赖于具体机器的C语言编译文本《可移植C语言编译程序》,使C移植到其他机器时所需做的工作大大简化了,这也推动了UNIX操作系统迅速地在各种机器上实现。例如VAX、 AT&T等计算机系统都相继开发了UNIX。随着UNIX的日益广泛使用,C语言也迅速得到推广。C语言和UNIX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在发展过程中相辅相成。1978年以后,C语言已先后移植到大、中、小、微型机上,已独立于UNIX和PDP了。现在C语言已风靡全世界,成为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几种计算机语言之一。以1978年发表的UNIX第7版中的C编译程序为基础,Brian W.Kernighan和Dennis M.Ritchie (合称K&R)合著了影响深远的名著《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这本书中介绍的C语言成为后来广泛使用的C语言版本的基础,它被称为标准C。1983年,美国国家标准化协会(ANSI)根据C语言问世以来各种版本对C的发展和扩充,制定了新的标准,称为ANSI C。 ANSI C比原来的标准C有了很大的发展。K & R在1988年修改了他们的经典著作《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按照 ANSI C 标准重新写了该书。1987年,ANSI又公布了新标准——87 ANSIC。
1990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 接受87 ANSI C为ISO C 的标准(ISO 9899—1990)。目前流行的C编译系统都是以它为基础的。本书的叙述基本上以ANSI C 为基础。目前广泛流行的各种版本C语言编译系统虽然基本部分是相同的,但也有一些不同。在微型机上使用的有Microsoft C、 Turbo C、 Quick C、BORLAND C等,它们的不同版本又略有差异。因此,读者应了解所用的计算机系统所配置的C编译系统的特点和规定
③ C语言的发展史
C语言的祖先是BCPL语言。1967年,剑桥大学的 Martin Richards 对CPL语言进行了简化,于是产生了BCPL( Combined Pogramming Language)语言。
1970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 Ken Thompson。以BCPL语言为基础,设计出很简单且很接近硬件的B语言(取BCPL的首字母)。并且他用B语言写了第一个UNIX操作系统。
在1972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 D.M.Ritchie 在B语言的基础上最终设计出了一种新的语言,他取了BCPL的第二个字母作为这种语言的名字,这就是C语言。
为了使UNIX操作系统推广,1977年Dennis M.Ritchie发表了不依赖于具体机器系统的C语言编译文本《可移植的C语言编译程序》。
1978年由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贝尔实验室正式发表了C语言。1990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s)接受了89 ANSI C 为I SO C 的标准(ISO9899-1990)。
1994年,ISO修订了C语言的标准。
1995年,ISO对C90做了一些修订,即“1995基准增补1(ISO/IEC/9899/AMD1:1995)”。
1999年,ISO有对C语言标准进行修订,在基本保留原来C语言特征的基础上,针对应该的需要,增加了一些功能,尤其是对C++中的一些功能,命名为ISO/IEC9899:1999。
2001年和2004年先后进行了两次技术修正。目前流行的C语言编译系统大多是以ANSI C为基础进行开发的,但不同版本的C编译系统所实现的语言功能和语法规则有略有差别。
C语言是一种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它既具有高级语言的特点,又具有汇编语言的特点。它由美国贝尔研究所的D.M.Ritchie于1972年推出,1978年后,C语言已先后被移植到大、中、小及微型机上,它可以作为工作系统设计语言,编写系统应用程序,也可以作为应用程序设计语言,编写不依赖计算机硬件的应用程序。
它的应用范围广泛,具备很强的数据处理能力,不仅仅是在软件开发上,而且各类科研都需要用到C语言,适于编写系统软件,三维,二维图形和动画,具体应用比如单片机以及嵌入式系统开发。
④ 简述c语言的发展史
C语言的祖先是BCPL语言。
1967年,剑桥大学的 Martin Richards 对CPL语言进行了简化,于是产生了BCPL(Basic Combined Programming Language)语言。
1970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 Ken Thompson。以BCPL语言为基础,设计出很简单且很接近硬件的B语言(取BCPL的首字母)。并且他用B语言写了第一个UNIX操作系统。
在1972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 D.M.Ritchie 在B语言的基础上最终设计出了一种新的语言,他取了BCPL的第二个字母作为这种语言的名字,这就是C语言。
为了使UNIX操作系统推广,1977年Dennis M.Ritchie发表了不依赖于具体机器系统的C语言编译文本《可移植的C语言编译程序》。
1978年由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贝尔实验室正式发表了C语言。同时由B.W.Kernighan和D.M.Ritchie合著了著名的《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一书。通常简称为《K&R》,也有人称之为《K&R》标准。但是,在《K&R》中并没有定义一个完整的标准C语言,后来由美国国家标准化协会(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一个C语言标准,于一九八三年发表。通常称之为ANSI C。
K&R第一版在很多语言细节上也不够精确,对于pcc这个“参照编译器”来说,它日益显得不切实际;K&R甚至没有很好表达它所要描述的语言,把后续扩展扔到了一边。最后,C在早期项目中的使用受商业和政府合同支配,这意味着一个认可的正式标准是必需的。因此(在M. D. McIlroy的催促下),ANSI于1983年夏天,在CBEMA的领导下建立了X3J11委员会,目的是产生一个C标准。X3J11在1989年末提出了一个他们的报告[ANSI 89],后来这个标准被ISO接受为ISO/IEC 9899-1990。
1990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s)接受了89 ANSI C 为I SO C 的标准(ISO9899-1990)。1994年,ISO修订了C语言的标准。
1995年,ISO对C90做了一些修订,即“1995基准增补1(ISO/IEC/9899/AMD1:1995)”。1999年,ISO又对C语言标准进行修订,在基本保留原来C语言特征的基础上,针对应该的需要,增加了一些功能,尤其是对C++中的一些功能,命名为ISO/IEC9899:1999。
2001年和2004年先后进行了两次技术修正。
目前流行的C语言编译系统大多是以ANSI C为基础进行开发的,但不同版本的C编译系统所实现的语言功能和语法规则又略有差别。
2011年12月8日,ISO正式公布C语言新的国际标准草案:ISO/IEC 9899:2011,即C11。
新的标准修提高了对C++的兼容性,并将新的特性增加到C语言中。新功能包括支持多线程, 基于ISO/IEC TR 19769:2004规范下支持Unicode,提供更多用于查询浮点数类型特性的宏定义和静态声明功能。这些新特性包括:
● 对齐处理(Alignment)的标准化(包括_Alignas标志符,alignof运算符,aligned_alloc函数以及<stdalign.h>头文件。
● _Noreturn 函数标记,类似于 gcc 的 __attribute__((noreturn))。
● _Generic 关键字。
● 多线程(Multithreading)支持,包括:_Thread_local存储类型标识符,<threads.h>;头文件,里面包含了线程的创建和管理函数。
● 增强的Unicode的支持。基于C Unicode技术报告ISO/IEC TR 19769:2004,增强了对Unicode的支持。包括为UTF-16/UTF-32编码增加了char16_t和char32_t数据类型,提供了包含unicode字符串转换函数的头文件<uchar.h>.
● 删除了 gets() 函数,使用一个新的更安全的函数gets_s()替代。
● 增加了边界检查函数接口,定义了新的安全的函数,例如 fopen_s(),strcat_s() 等等。
● 增加了更多浮点处理宏。
● 匿名结构体/联合体支持。这个在gcc早已存在,C11将其引入标准。
● 静态断言(Static assertions),_Static_assert(),在解释 #if 和 #error 之后被处理。
● 新的 fopen() 模式,(“…x”)。类似 POSIX 中的 O_CREAT|O_EXCL,在文件锁中比较常用。
● 新增 quick_exit() 函数作为第三种终止程序的方式。当 exit()失败时可以做最少的清理工作。
● _Atomic类型修饰符和<stdatomic.h>;头文件。
⑤ c语言的发展史
C语言的祖先是语言。
1967年,剑桥大学的 Martin Richards 对CPL语言进行了简化,于是产生了BCPL(Basic Combined Pogramming Language)语言。
1970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 Ken Thompson。以BCPL语言为基础,设计出很简单且很接近硬件的B语言(取BCPL的首字母)。并且他用B语言写了第一个UNIX操作系统。
在1972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 D.M.Ritchie 在B语言的基础上最终设计出了一种新的语言,他取了BCPL的第二个字母作为这种语言的名字,这就是C语言。
为了使UNIX操作系统推广,1977年Dennis M.Ritchie发表了不依赖于具体机器系统的C语言编译文本《可移植的C语言编译程序》。
1978年由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贝尔实验室正式发表了C语言。同时由B.W.Kernighan和D.M.Ritchie合著了著名的《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一书。通常简称为《K&R》,也有人称之为《K&R》标准。但是,在《K&R》中并没有定义一个完整的标准C语言,后来由美国国家标准化协会(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一个C语言标准,于一九八三年发表。通常称之为ANSI C。
K&R第一版在很多语言细节上也不够精确,对于pcc这个“参照编译器”来说,它日益显得不切实际;K&R甚至没有很好表达它所要描述的语言,把后续扩展扔到了一边。最后,C在早期项目中的使用受商业和政府合同支配,它意味着一个认可的正式标准是重要的。因此(在M. D. McIlroy的催促下),ANSI于1983年夏天,在CBEMA的领导下建立了X3J11委员会,目的是产生一个C标准。X3J11在1989年末提出了一个他们的报告[ANSI 89],后来这个标准被ISO接受为ISO/IEC 9899-1990。
1990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s)接受了89 ANSI C 为I SO C 的标准(ISO9899-1990)。1994年,ISO修订了C语言的标准。
1995年,ISO对C90做了一些修订,即“1995基准增补1(ISO/IEC/9899/AMD1:1995)”。1999年,ISO有对C语言标准进行修订,在基本保留原来C语言特征的基础上,针对应该的需要,增加了一些功能,尤其是对C++中的一些功能,命名为ISO/IEC9899:1999。
2001年和2004年先后进行了两次技术修正。
目前流行的C语言编译系统大多是以ANSI C为基础进行开发的,但不同版本的C编译系统所实现的语言功能和语法规则有略有差别。
⑥ c语言的发展历程
C语言的发展历史
C语言的发展颇为有趣。它的原型ALGOL 60语言。(也成为A语言)
1963年,剑桥大学将ALGOL 60语言发展成为CPL(Combined Programming Language)语言。
1967年,剑桥大学的Matin Richards 对CPL语言进行了简化,于是产生了BCPL语言。
1970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Ken Thompson将BCPL进行了修改,并为它起了一个有趣的名字“B语言”。意思是将CPL语言煮干,提炼出它的精华。并且他用B语言写了第一个UNIX操作系统。
而在1973年,B语言也给人“煮”了一下,美国贝尔实验室的D.M.RITCHIE在B语言的基础上最终设计出了一种新的语言,他取了BCPL的第二个字母作为这种语言的名字,这就是C语言。
为了使UNIX操作系统推广,1977年Dennis M.Ritchie 发表了不依赖于具体机器系统的C语言编译文本《可移植的C语言编译程序》。
1978年Brian W.Kernighian和Dennis M.Ritchie出版了名著《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从而使C语言成为目前世界上流行最广泛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1988年,随着微型计算机的日益普及, 出现了许多C语言版本。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使得这些C语言之间出现了一些不一致的地方。为了改变这种情况,美国国家标准研究所(ANSI)为C语言制定了一套ANSI标准, 成为现行的C语言标准 3.C语言的主要特点 。C语言发展迅速, 而且成为最受欢迎的语言之一, 主要因为它具有强大的功能。许多著名的系统软件, 如DBASE Ⅲ PLUS、DBASE Ⅳ 都是由C 语言编写的。用C语言加上一些汇编语言子程序, 就更能显示C语言的优势了,象PC- DOS 、WORDSTAR等就是用这种方法编写的。
⑦ 维生素c的发展历程
坏血病,是几百年前人类就知道的疾病,但是由于以前人类对它发生的原因不了解,当时被称作不治之症,且死亡率很高。一直到1911年,人类才确定它是因为缺乏维生素C而产生的。在18世纪,坏血病在远洋航行的水手中非常普遍(他们远离陆地,缺乏新鲜水果和蔬菜);也流行在长期困战的陆军士兵中、长期缺乏食物的社区、被围困的城市、监狱犯人和劳工营中。例如140年前加州的淘金工人和90年前阿拉斯加的淘金工人都有大批的坏血病病例。
坏血病开始的时候症状是四肢无力,精神消退,烦躁不安,做任何工作都易疲惫,皮肤易红肿。病人会觉得肌肉疼痛,精神抑郁。然后他的脸部肿胀,牙龈出血,牙齿脱落,口臭。皮肤下大片出血(看来像是严重的打伤)。最后是严重疲惫﹑腹泻呼吸困难,骨折,肝肾衰竭而致死亡。早年航海人员因坏血病死亡的灾难不可枚举,因为他们在航行时的食物是面饼、鱼和咸肉,只含有很少的维生素C。
1497年7月9日到1498年5月30日,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Vasco da Gama)发现绕过非洲到达印度的航线,他的160个船员中,有100多人死于坏血病。
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远洋船队从南美洲东岸向太平洋进发。三个月后,有的船员牙床破裂了,有的船员流鼻血,有的船员浑身无力。待船到达目的地时,原来的200多人,活下来的只有35人。但是人们对此找不出原因。
1536年法国探险家Jacques Cartier在发现圣劳伦斯河之后,溯流而上抵达魁北克过冬。探险队中24人死于坏血病,其它多人也都病重。有一位印第安人教他们饮用一种arbor vitae(Thuja occidentalis)树叶泡的茶,就治好了这些人。后来发现这种树的叶子里每100克含有50毫克的维生素C。
西班牙征服墨西哥的荷南·科尔蒂斯将军,在1536年占领下加州Baja California后,因为水手多数患坏血病而回师,以致没有继续侵占加州本部。
1577年一艘西班牙大帆船漂流在马尾藻海海面上,发现时所有的船员都死于坏血病。
相对于在15世纪中国明朝的郑和多次率领下西洋的事迹记载,并无发现有大量船员因长期航行而染上坏血病而死,这与当时郑和船队带备蔬菜和水果有关,亦可见蔬菜和水果内的物质(后来发现是维生素C)对防治坏血病有很大的帮助。
1734年,在开往格陵兰的海船上,有一个船员得了严重的坏血病,当时这种病无法医治,其它船员只好把他抛弃在一个荒岛上。待他苏醒过来,用野草充饥,几天后他的坏血病竟不治而愈了。诸如此类的坏血病,曾夺去了几十万水手的生命。
1740年冬,英国海军上将George Anson率领961水手乘6艘船远征。1741年6月抵达JuanFernandez岛时只剩下335人,半数以上的船员死于坏血病。当时海军上将JohnHawkins发现长期航海时海员发生坏血病的机会和只吃干粮的时间成正比例。如果他们能够吃到新鲜食物,包柑橘类水果,就会迅速复原。因为新鲜的蔬菜水果是在船上最难保存的食物,所以英国海军致力研究发展其代用品。
英国海军医官詹姆斯·林德在船上做了这个很著名的实验,12个严重的坏血病海员,大家都吃完全相同的食物,唯一不同的药物是当时传说可以治疗坏血病的药方。两个病人每天吃两个橘子和一个柠檬,另两人喝苹果汁,其它人是喝稀硫酸,酸醋,海水,或是一些其它当时人认为可治坏血病的药物。6天之后,只有吃新鲜柑橘水果的两人好转,其它人病情依然。Lind继续研究,1753年出版了《坏血病大全》(A Treatise on Scurvy)一书。
英国的著名探险家库克船长最为人称道的是他控制了可怕的坏血病。他在1768年到1780年间三次远航太平洋,他的船员有些生病,但是没有一人丧生于坏血病。而他同时许多其它探险船队中,坏血病依然猖獗。库克防治坏血病的贡献,使得伦敦皇家学会选他为会员,并授予他Coply奖章。每次航行靠岸时,库克都命令船员上岸购买水果蔬菜及绿色植物来补充营养。有一次他在旗舰Endeavour上带了7860磅的德国酸白菜Saukerkraut,船上70人一年航程中每人每周有两磅的供给。酸白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每100克含有50毫克。
虽然在Hawkins上将之后有经验的航海家都知道用柠檬汁代替柑橘类水果,可以防治坏血病,但是柠檬汁价格昂贵,贮藏不易,船长和船公司都觉得宁信其无,可以不用就不用。对柠檬汁的效果,公众也是存疑,在医学界也是争议不断。
1795年Lind去世,Lind人微言轻,他的实验结果也湮没无闻。但是另一位英国医生GilbertBlane相信Lind的结果,1795年Blane因为是英王御医而被任命为英国海军医疗委员会委员,由于他的努力,英国海军部才通令每个海军官兵每天都必须饮用3/4盎斯柠檬汁。1796年英国海军中坏血病病例大幅降低。英国海军战力倍增,在1797年击败西班牙舰队,缔造了大英日不落帝国。
虽然英国海军部采用了柠檬汁,商业部却自行其是,因而坏血病在英国商船上仍然猖獗不止。70年之后,英国商业部在1865年才规定商船上的海员也必须每天服用柠檬汁。但那时还不知柠檬中的什么物质对坏血病有抵抗作用。
1907年Axel Holst 和TheodorFrolich发表使用天竺鼠做坏血病实验的论文。他们观察到老鼠和其它的动物都不会生坏血病,只有天竺鼠和人类相似,在禁绝新鲜蔬果后会产生坏血病。这是为什么现代的医药研究一定要用天竺鼠做实验,所得的结果才能推引到人类的疾病上。我们知道天竺鼠和灵长类(包括人类)都不能自己制造维他命C,其它的动物都能在肝脏或肾脏中制造维他命C。人类大多数的疾病,都很少见于其它动物。动物受伤和疾病之后都可以很快地自行复原,只有人类因为不能自行生产维他命C而需要医生的专业服务。
1912年,波兰裔美国科学家卡西米尔·冯克,综合了以往的试验结果,发表了维生素的理论。他认定自然食物中有四种物质可以防治夜盲症,脚气病,坏血病,和佝偻病。这些物质被丰克称为 “维持生命的胺素(Vitamine)”,因为拉丁文中的vita意思是生命。冯克以为这些物质都含有氮或胺基,所以加上胺素Amine的结尾。后来发现有些物质并不含氮,所以改称为Vitamin,中文称为维生素或维他命,四种物质分别被称为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和维生素D。中文分别称为维生素甲,维生素乙,维生素丙,和维生素丁。后来发现的就依英文字母顺序一直排到维生素K。维生素B里面又发现有许多不同成份,就有了维生素B1、B2、B3、B6及B12等名称。
1920-1930年代,有机化学家群起研究维他命,试探在食物中分析维他命并确定它们的化学成份。
1928年匈牙利生化学家Albert Szent-Gyorgyi在英国化学家Frederick GowlandHopkins的实验室中成功地从牛的副肾腺中分离出1克纯粹的维他命C。他也因为维生素C和人体内氧化反应的研究获得1932年的诺贝尔医学奖。1928年他发表论文,确定维生素C的化学分子式是C6H8O6,所以称之为Hexuronic acid。1929年他到美国Rochester,Minnesota的Mayo医院做研究,附近的屠宰场免费供给他大量的牛副肾,他从中分离出25克的维他命C。他将一半提炼出纯粹的维他命C送给英国的醣类化学家Walter H. Haworth进行分析工作。可是那时技术尚不成熟,Haworth没有能确定维他命C的结构。
1930年Szent-Gyorgyi回到匈牙利,发现匈牙利的辣椒中含有大量的维他命C。他成功地从中分离出1公斤纯粹的Hexuronicacid,并再送一批给Haworth继续分析。1932年美国匹兹堡的化学家Charles King从Szent-Gyorgyi的学生JoeSvirbely知道他鉴定Hexuronicacid就是维他命C,就抢先在Nature杂志上发表这个结果。但是1937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还是颁给Szent-Gyorgyi,因为他对维他命C和人体内氧化反应的研究。Haworth决定了维他命C的正确化学构造。并且用不同的方法制造出维他命C,而获得了1937年的诺贝尔化学奖。Szent-Gyorgyi和Haworth最后决定将维他命C命名为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
1933年瑞士化学家Tadeus Reichstein发明了维生素C的工业生产法。此法是先将葡萄糖还原成为山梨醇,经过细菌发酵成为山梨糖,山梨糖加丙酮制成二丙酮山梨糖(Di-acetone sorbose),然后再用氯及氢氧化钠氧化成为二丙酮古洛酸DAKS(Di-acetone-ketogulonicacid)。DAKS溶解在混合的有机溶液中,经过酸的催化剂重组成为维生素C。这个方法的专利权在1934年被罗氏公司购得,成为50余年来工业生产维生素C的主要方法。罗氏公司也因此独占了维生素C的市场。
1948年美国东部流行SARS(旧称非典型性肺炎),1949年全世界流行小儿麻痹症,各国各地医师束手无策,只能隔离病人,防止传染。美国南卡洛林纳州的Fred R. Klenner医师用静脉注射维生素C治愈了许多这两种病人。Klenner发现静脉注射维生素C可以治疗所有病毒感染的疾病,如肝炎,脑炎,流行性感冒以及许多其它急性和慢性的病症。他的经验和许多其它使用维生素治病的报告都被医药界忽略。医药界追求的是高利润的专利药物及疫苗,没有专利权的维生素都受到排斥和压制。
1959年美国生化学家J. J. Burns发现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会得坏血病,是因为他们的肝脏中缺乏一种酶L-gulonolactoneoxidase,它是将葡萄糖转化为维生素C的四种必要酶之一。因此人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维生素C,才能维持健康。其它的哺乳动物都在肝脏中自行制造维生素C,两栖动物及鱼类则在肾脏中制造维生素C。许多人类特有的疾病,如伤风,感冒,流行性感冒,肝炎,心脏病及癌症,在动物中都少见,这些疾病都是因为人体不能自行制造维生素而产生的。
1980年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微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员尹光琳发明“维生素C二步发酵新工艺”,大幅改进了Reichstein的一步发酵法,减低维生素C的生产成本。此法先将葡萄糖还原成为山梨醇,经过第一次细菌发酵成为山梨糖,再经过第二次细菌发酵转化为KGA(2-keto-gulonicacid),最后异化成为维生素C。这项专利的国际使用权于1985年出售给瑞士罗氏公司,是当时中国对外技术转让中最大的项目。罗氏得到了专利但是并不使用,仍然沿用旧有的Reichstein的一步发酵法。它的目的是要防止其它外国公司使用新法与其竞争。这项专利在中国的国内使用权并没有卖断给罗氏公司,到了1990初期中国国内成立了26家药厂用二步发酵法生产维生素 C。
1981年凯斯卡特RobertCathcart医师发现用腹泻测定人体的维生素C饱和量的方法。口服过量维生素C会产生腹泻。腹泻显示人体所有器官的维生素C到达饱和。正常的人维生素C饱和量是每天4-15克。有病的人维生素C饱和量大幅增加,病情越严重,维生素C饱和量越高,甚至可以高到每天200克。每天口服略低于饱和量的维生素C,是治疗各种感染疾病的验方。凯斯卡特医师用饱和量维生素C的方法,成功治愈7000综感冒、流行性感冒、非典型肺炎、急性单核血球病(昏睡症Acute Mononucleosis)、急性肝炎、干草热、气喘病、外伤Trauma、手术创伤、烧伤、背痛、关节炎、猩红热、泡疹、带状泡疹等症。这个方法解决了60年来使用维生素C治病的争议,就是维生素C治病的剂量问题。以前许多实验显示维生素C无效,是因为剂量没有达到维生素C饱和量的原故。
1990年代大众也体认到西方医药的限制和缺陷,而寻求另类医药(Alternative Medicine)。中医、中药、传统草药、针灸、喻咖等渐渐流行,各种维生素销量也都大幅增加。国际几家大维生素生产商为了长期垄断维生素市场,获得高额利润,曾违反市场竞争规则,达成秘密的价格联盟,划分市场范围,以期控制市场价格。维生素C的三大药厂瑞士的罗氏公司,德国的巴斯夫和日本的武田制药形成维生素C垄断集团,维生素C价格从1973年的4美元每千克提高到1994年的18美元每千克。
在维生素C的国际高价的引诱之下,中国的许多药厂纷纷采用二步发酵法试图打入国际市场。1996年国际维生素C垄断集团就为打击中国药厂开始降价竞争,每个月降价10%。到1997年时维生素C价格跌到4美元每千克,迫使中国的26家维生素C药厂关闭了22家,只剩下四巨头东北制药、石药维生药业、华药维尔康药业和江苏江山药业苦撑。到2002年,价格跌到谷底2.3美元。有趣的事是国际维生素C垄断集团自食恶果,不堪亏损而全部倒闭或解体,武田制药的维生素C厂卖给巴斯夫并且停产,罗氏公司的维生素C厂卖给荷兰的DSM。
1992年MathiasRath医师和鲍林发表《根绝心脏病宣言》(Call to Abolish HeartDiseases),宣称维生素C可以治疗心脏和血管的各种病症。他们并且推广治疗心脏病的鲍林药方(PaulingRecipe),其中的成分是维生素C与两种氨基酸赖氨酸和脯氨酸。他们认为这三种化合物同服可以防止及清除冠状动脉的阻塞。
1994年十月,美国克林顿总统签署《膳食补充剂健康教育法》(DietarySupplement Health and Ecation Act,DSHEA)明定民众有权利贩卖和选用各种营养添加剂,政府不得禁止或干涉。此法案的起因是美国的医药集团及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游说国会,促请通过法令将维生素等营养剂划归为需要医师处方的药品。一旦维生素成为处方药,民众不准随意购买,药厂就可以提高价格,增加利润。但是消息传出后举国哗然,国会为民意所驱,反而无异议通过DSHEA法案,保障民众服用营养剂的权利。
医药集团在美国的挫败促使他们改弦更张,试图在联合国的营养管理委员会Codex Alimentarius架构下控制维生素药物的销售管道。营养管理委员会是德国药厂控制下的组织,从1996年就设法通过将维生素等营养剂划归为需要医师处方药品的议案。此议案如果通过,世界各国(包括美国)都必须遵守,否则会遭受世界贸易组织的制裁。Rath医师每年趁Codex Alimentarius在德国开会期间,都号召群众在会场前游行示威,反对此议案。致使此案迄今仍未能通过。
1999年5月,美国司法部的反托拉斯小组控诉获胜,令当时世界最有实力的维生素厂商自食苦果,为他们的价格操纵行为支付了9.9亿美元的罚金。由于世界上最大的9家维生素生产企业操纵维生素C的销售价格,涉案金额高达50亿美元,不但增加了可口可乐、宝洁等大用户的生产成本,而且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美国司法部指控瑞士罗氏公司是价格卡特尔的始作俑者,对其罚款5亿美元,德国BASF被罚2.25亿美元,其它被罚款者分别是比利时、德国、法国和日本的维生素生产企业。罗氏公司最高级主管承认罪行并进入美国监狱服刑。2001年11月,欧盟也对上述维生素制造商处以高达8.55亿欧元的罚款,其中罗氏公司为4.62亿欧元,BASF为2.96亿欧元。
2000年全球维生素C的产量为8万吨,2001年猛增到10万吨,而这两年国际市场的需求量也就在8.5万吨左右徘徊,突出的供需矛盾是2001年国际维生素C原料市场竞争最激烈的根本原因,期间维生素C原料每公斤的市场价最低曾降到每公斤2.3美元。2002年初,随着国际两大巨头罗氏公司以及德国巴斯夫的战略调整,罗氏公司将维生素C业务出售给荷兰的DSM,巴斯夫收购日本武田的维生素C生产线并停止生产。国外企业的产量减少,中国出口的维生素C占了世界市场的80%。
2001年中国政府维他命C为协调低价无序竞争局面,在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的牵头下,包括四巨头在内的国内维他命C企业召开了一次行业会议,讨论发展问题,以及协商各自的出口量,并且后来形成了每年的例会。2002 年5 月1日开始,维他命C被列为海关审价、商会预核签章的管制出口商品。
2002年的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SARS)危机时,赖斯Rath医师在香港和新加坡刊登巨幅广告,忠告华人大众非典不是绝症,是可以用维生素C治疗的。非典的阴霾引起亚洲的维生素C抢购风潮,维生素C价格飙到16美元每千克。在非典流行时期,拜耳公司生产的“力度伸维C泡腾片”被抢购一空,除国内生产线连续运转生产外,还从阿根廷紧急调运10万盒100万支“力度伸”,法国、澳大利亚以及阿根廷的“力度伸”生产基地也全部三班轮转、夜以继日生产,供给中国市场。但是危机一过,维生素C价格又跌回到4美元每千克。
2004年石药集团维生药业一条15000吨的维他命C生产在献县,总产量达到每年3万吨。其它的维他命C药厂都在等待另一波的削价竞争。
2005年6月,美国两家企业以“商会组织协调价格涉嫌价格合谋”为理由对中国维他命C四巨头提起反垄断诉讼。2006年2月,美国两家企业再一次在不同法院提起诉讼。随着诉讼的展开,国际维他命C价格也开始下滑。由于中国维他命C占据了美国市场85%的市场份额,所以诉讼的成败对于国内维他命C企业来说关系重大,也导致了国内外维他命C大厂轮番停产。2005年9月荷兰帝斯曼集团(DSM)宣布正式关闭其在美国新泽西的Belvidere维他命C原料药厂,该厂的维他命C原料年生产能力为15000吨。2005年12月德国巴斯夫公司宣布设在丹麦Grenna的维他命C生产车间将停产,此生产车间的年产能为4000吨。
2006年停产风潮波及国内维他命C四巨头,1月间年产量2万多吨的华药维尔康药业停产30天。4月初年产量2万吨的江山制药也进入停产阶段,4月中年产量为3万吨的石药维生药业亦开始进入停产阶段。而年产量约2.3万吨的东北制药则表示还没有停产计划,但正在考虑。这四家企业总产量接近10万吨,占据了国内市场90%以上的份额,出口量占87%,在国际市场上占据着一半以上份额。
中国人在人类与病毒的抗争上充当着关键性的角色。中国人口众多而且居住密集,是病毒最容易传染的地区,也是受病毒残害最深的地区。例如,许多流行性感冒的病毒都发源于中国,SARS病毒也是首先在中国出现的,并且死于SARS的90%是中国人。维生素C在抗病毒和预防病毒性传染病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中国逐渐跃居成为维生素C生产的领导地位,但是,中国人服用维生素C的平均剂量,远逊于欧美和日本。如果我们普遍认识到维生素C预防和治疗病毒传染病症的原理并且按量服用,就可以预防很多病毒的传播。维生素C的真正效用,会显示在治疗禽流感,SARS和AIDS等更严重的病毒传染病上。
⑧ c语言的发展历史
C语言之所以命名为C,是因为 C语言源自Ken Thompson发明的B语言,而 B语言则源自BCPL语言。
1967年,剑桥大学的Martin Richards对语言进行了简化,于是产生了BCPL(Basic Combined Programming Language)语言。
20世纪60年代,美国AT&T公司贝尔实验室(AT&T Bell Laboratory)的研究员Ken Thompson闲来无事,手痒难耐,想玩一个他自己编的,模拟在太阳系航行的电子游戏——Space Travel。他背着老板,找到了台空闲的机器——PDP-7。但这台机器没有操作系统,而游戏必须使用操作系统的一些功能,于是他着手为PDP-7开发操作系统。后来,这个操作系统被命名为——UNIX。
1970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 Ken Thompson,以BCPL语言为基础,设计出很简单且很接近硬件的B语言(取BCPL的首字母)。并且他用B语言写了第一个UNIX操作系统。
1971年,同样酷爱Space Travel的Dennis M.Ritchie为了能早点儿玩上游戏,加入了Thompson的开发项目,合作开发UNIX。他的主要工作是改造B语言,使其更成熟。
1972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 D.M.Ritchie 在B语言的基础上最终设计出了一种新的语言,他取了BCPL的第二个字母作为这种语言的名字,这就是C语言。
1973年初,C语言的主体完成。Thompson和Ritchie迫不及待地开始用它完全重写了UNIX。此时,编程的乐趣使他们已经完全忘记了那个Space Travel,一门心思地投入到了UNIX和C语言的开发中。随着UNIX的发展,C语言自身也在不断地完善。直到今天,各种版本的UNIX内核和周边工具仍然使用C语言作为最主要的开发语言,其中还有不少继承Thompson和Ritchie之手的代码。
在开发中,他们还考虑把UNIX移植到其他类型的计算机上使用。C语言强大的移植性(Portability)在此显现。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都不具有移植性,为x86开发的程序,不可能在Alpha,SPARC和ARM等机器上运行。而C语言程序则可以使用在任意架构的处理器上,只要那种架构的处理器具有对应的C语言编译器和库,然后将C源代码编译、连接成目标二进制文件之后即可运行。
1977年,Dennis M.Ritchie发表了不依赖于具体机器系统的C语言编译文本《可移植的C语言编译程序》。
C语言继续发展,在1982年,很多有识之士和美国国家标准协会为了使这个语言健康地发展下去,决定成立C标准委员会,建立C语言的标准。委员会由硬件厂商,编译器及其他软件工具生产商,软件设计师,顾问,学术界人士,C语言作者和应用程序员组成。1989年,ANSI发布了第一个完整的C语言标准——ANSI X3.159—1989,简称“C89”,不过人们也习惯称其为“ANSI C”。C89在1990年被国际标准组织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一字不改地采纳,ISO官方给予的名称为:ISO/IEC 9899,所以ISO/IEC9899: 1990也通常被简称为“C90”。1999年,在做了一些必要的修正和完善后,ISO发布了新的C语言标准,命名为ISO/IEC 9899:1999,简称“C99”。 在2011年12月8日,ISO又正式发布了新的标准,称为ISO/IEC9899: 2011,简称为“C11”。
⑨ C++的发展历史。详细。
C语言的历史:
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丹尼斯·里奇(Dennis Ritchie)创造的。1967年, Ritchie进入贝尔实验室工作。贝尔实验室是当时世界上最有创造力的地方之一,著名的C语言、C++语言和Unix操作系统都诞生于此。一开始, 里奇和他的同事肯·汤普生开始研究DEC PDP-7机器,但是在这个机器上写程序很困难,只能用很底层很高深的汇编语言。于是汤普生设计了一种高级程序语言,并把它命名为B语言。但是由于B语言本身设计的缺陷,使他在内存的限制面前一筹莫展。1973年,里奇决定对B语言进行改良,他赋予了新语言强有力的系统控制方面的能力,并且新语言非常简洁、高效,里奇把它命名为C语言,意为B语言的下一代。
在开发C语言的同时,里奇和汤普生、布朗(贝尔实验室的另一名科学家)还接受了一个新任务,就是在DEC PDP-7上开发一个多任务、多用户的操作系统,1969年,他们用汇编语言完成了这个操作系统的第一个版本,里奇受一个更早的项目Multics的启发,将这个系统命名为Unix。
为了在全世界面前展现C语言强大的能力,里奇用C语言把Unix操作系统重写了一遍,这就是Unix第三版。而之前的第二版是用B语言开发的。1977年,为了推广贝尔实验室开发的Unix操作系统,里奇发表了不依赖于具体机器系统的C语言编译文本《可移植的C语言编译程序》,使C语言再向前跨出一大步,各种计算机都开始支持C语言。
1978年里奇和布朗一起出版了《C语言》一书,从而使C语言成为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而该书也成为计算机科学界最畅销的书籍之一。里奇把全部精力都放到Unix、C语言、C++语言的应用和推广上,曾在很多国家进行过教学和讲座活动。2000年,他来到了中国,在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进行了题为《贝尔实验室与操作系统》的讲演,为推动中国Unix/Linux的应用和发展贡献了力量。
1983年,人们将计算机科学方面的最高荣誉——图灵奖颁发给了里奇,以表彰他对计算机科学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C语言的特色
C语言是高级程序语言,也就是说程序员不必知道具体的中央处理器型号也可以为计算机进行程序编制。它主要用来进行计算机的程序设计。C语言具有高效、灵活、功能丰富、表达力强和移植性好等的特点,在计算机语言中备受青睐。
在程序能够运行前,源代码必须有编译器编译成机器语言。相对于汇编语言只能针对具体型号的CPU才能运行,C语言的便捷性是很明显的。
C语言的主要特性
C语言保留了低级语言的特性,例如涉及内存的指针。
C语言通过参数在函数里传递数值。
使用了预处理机制,使得程序里可以通过包含例如宏处理的方式来处理源程序。
C语言提供了一套标准库,这些库里提供了十分有用的功能。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这些特性都是有效的。例如,预处理通常作为一个独立的程序被处理,这使得与处理的程序并不一定被完全编译。
虽然C是高级语言,但是它同时拥有一些汇编语言的特性,对其它的语言来说这是接近低级语言的特点。例如,在C语言里,程序员可以对计算机内存进行管理。在默认的情况下,C语言不会对数组的范围进行检查,也就是说即使数组越界,C语言也不会作出错误提示。对计算机内存的管理使得程序员可以变出更快捷、更有效的程序,这对于设备驱动程序来说尤为重要。但是这也使得程序容易产生令人讨厌的“臭虫”,例如缓冲器溢出错误。然而,这些错误可以由一些工具来避免。
C语言的不足可以由由C语言发展而来的更新的编程语言改进。Cyclone语言的拥有提防对于内存错误的特性。C++和Objective C提供了用于面向对象的编程结构。Java和C#增加了面向对象的结构使得对内存的管理自动化。
C语言的版本
K&R C
C不断的从它的第一版本进行改进。在1978年,Kernighan和里奇的C编程语言第一版出版。它介绍了下面的有关C语言版本的特性:
struct数据类型
long int数据类型
unsigned int数据类型
把运算符=+改为+=,依次类推。因为=+使得编译器混淆。
在以后的几年里,C编程语言一直被广泛作为C语言事实上的规范。在这本书中,C语言通常被表述成"K&R C"。(第二版的包括了ANSI C标准)
K&R C通常被作为C编译器所支持的最基本的C语言部分。虽然现在的编译器并不一定都完全遵循ANSI标准,但K&R C作为C语言的最底要求仍然要编程人员掌握。但是无论怎样,现在使用广泛的C语言版本都已经与K&R C相距甚远了,因为这些编译器都使用ANSI C标准。
ANSI C和ISO C
1989年,C语言被ANSI标准化。(ANSI X3.159-1989)。标准化的一个目的是扩展K&R C。这个标准包括了一些新的特性。在K&R出版后,一些新的特征被“非官方”的加到C语言中。
void函数
函数返回struct或union类型
void *数据类型
在ANSI标准化自己的过程中,一些新的特征被加了进去。ANSI也标准了函数库。ANSI C标准被ISO(国际标准化组织)采纳成为ISO 9899。ISO的第一个版本文件在1990年出版。
C99
在ANSI标准化后,C语言的标准在一段相当的时间内都保持不变,尽管C++继续在改进。(实际上,Normative Amendment1在1995年已经开发了一个新的C语言版本。但是这个版本很少为人所知。)标准在90年代才经历了改进,这就是ISO9899:1999(1999年出版)。这个版本就是通常提及的C99。它被ANSI于2000年三月采用。
在C99中包括的特性有:
可变范围的数组
新增加的数据类型,包括long long int,布尔类型和用于表示复数的类型
支持用//表示注释(这个特性实际上在C89的很多编译器上已经被支持了)
snprintf
但是各个公司对C99的支持所表现出来的兴趣不同。当GCC和其它一些商业编译器支持C99的大部分特性的时候,微软和Borland却似乎对此不感兴趣。
C++历史:
语言的发展是一个逐步递进的过程,C++ 是直接从 C 语言发展过来的,而 C 语言是从 B 语言发展过来的,B 语言是 BCPL 的一个解释性后代,BCPL 是 Basic CPL。其中最有趣的是 CPL 中 C 的由来,由于当时这个语言是剑桥大学和伦敦大学合作开发的,在伦敦的人员加入之前,C 表示剑桥,伦敦人员加入之后,C 表示 Combined 组合。还有一种非正式的说法,C 表示 Christopher,因为 Christopher 是 CPL 背后的主要动力。
最初导致C++诞生的原因是在Bjarne博士等人试图去分析UNIX的内核的时候,这项工作开始于1979年4月,当时由于没有合适的工具能够有效的分析由于内核分布而造成的网络流量,以及怎样将内核模块化。同年10月,Bjarne博士完成了一个可以运行的预处理程序,称之为Cpre,它为C加上了类似Simula的类机制。在这个过程中,Bjarne博士开始思考是不是要开发一种新的语言,当时贝尔实验室对这个想法很感兴趣,就让Bjarne博士等人组成一个开发小组,专门进行研究。
当时不是叫做C++,而是C with class,这是把它当作一种C语言的有效扩充。由于当时C语言在编程界居于老大的地位,要想发展一种新的语言,最强大的竞争对手就是C语言,所以当时有两个问题最受关注:C++要在运行时间、代码紧凑性和数据紧凑性方面能够与C语言相媲美,但是还要尽量避免在语言应用领域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很自然的想法就是让C++从C语言继承过来,但是我们的Bjarne博士更具有先见之明,他为了避免受到C语言的局限性,参考了很多的语言,例如:从Simula继承了类的概念,从Algol68继承了运算符重载、引用以及在任何地方声明变量的能力,从BCPL获得了//注释,从Ada得到了模板、名字空间,从Ada、Clu和ML取来了异常。
下面让我们来一起看一下C++历史上的主要事件:
1983年8月, 第一个C++实现投入使用(所以我喜欢说1983年C++开了天界)
1983年12月,Rick Mascitti建议命名为CPlusPlus,即C++。
1985年2月, 第一个C++ Release E发布。
10月,CFront的第一个商业发布,CFront Release 1.0。
10月,Bjarne博士完成了经典巨著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第一版
1986年11月,C++第一个商业移植CFront 1.1,Glockenspiel。
1987年2月, CFront Release 1.2发布。
11月,第一个USENIX C++会议在新墨西哥州举行。
1988年10月,第一次USENIX C++实现者工作会议在科罗拉多州举行。
1989年12月,ANSI X3J16在华盛顿组织会议。
1990年3月, 第一次ANSI X3J16技术会议在新泽西州召开.
5月, C++的又一个传世经典ARM诞生。
7月, 模板被加入。
11月,异常被加入。
1991年6月, 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第二版完成。
6月, 第一次ISO WG21会议在瑞典召开。
10月,CFront Release 3.0发布。
1993年3月, 运行时类型识别在俄勒冈州被加入。
7月, 名字空间在德国慕尼黑被加入。
1994年8月, ANSI/ISO委员会草案登记。
1997年7月, 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第三版完成。
10月,ISO标准通过表决被接受
1998年11月,ISO标准被批准。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一下C++编译器的“第一个”:
1985年10月,Cfront Release 1.0发布。
1987年12月,GNU C++发布。
1988年1 月,第一个Oregon Software C++发布。
6 月,第一个Zortech C++发布。
1990年5 月,第一个Borland C++发布。
1992年2 月,第一个Dec C++发布。
3 月,第一个Microsoft C++发布。
5 月,第一个IBM C++发布。
网络有
C语言:http://bk..com/view/1219.htm
C++http://bk..com/view/824.htm
⑩ c程序的C语言的发展历史
C语言的发展颇为有趣。它的原型ALGOL 60语言。(也称为A语言)
1963年,剑桥大学将ALGOL 60语言发展成为CPL(Combined Programming Language)语言。
1967年,剑桥大学的Matin Richards 对CPL语言进行了简化,于是产生了BCPL语言。
1970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Ken Thompson将BCPL进行了修改,并为它起了一个有趣的名字“B语言”。意思是将CPL语言煮干,提炼出它的精华。并且他用B语言写了第一个UNIX操作系统。
而在1973年,B语言也给人“煮”了一下,美国贝尔实验室的D.M.RITCHIE在B语言的基础上最终设计出了一种新的语言,他取了BCPL的第二个字母作为这种语言的名字,这就是C语言。
为了使UNIX操作系统推广,1977年Dennis M.Ritchie 发表了不依赖于具体机器系统的C语言编译文本《可移植的C语言编译程序》。
1978年Brian W.Kernighian和Dennis M.Ritchie出版了名著《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从而使C语言成为目前世界上流行最广泛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1987年,随着微型计算机的日益普及, 出现了许多C语言版本。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使得这些C语言之间出现了一些不一致的地方。为了改变这种情况,美国国家标准研究所(ANSI)为C语言制定了一套ANSI标准, 成为现行的C语言标准 3.C语言的主要特点 。C语言发展迅速, 而且成为最受欢迎的语言之一, 主要因为它具有强大的功能。许多著名的系统软件, 如DBASE Ⅲ PLUS、DBASE Ⅳ 都是由C 语言编写的。用C语言加上一些汇编语言子程序, 就更能显示C语言的优势了,象PC- DOS 、WORDSTAR等就是用这种方法编写的。
1990年,国际化标准组织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接受了87 ANSI C为ISO C 的标准(ISO9899-1990)。1994年,ISO修订了C语言的标准。目前流行的C语言编译系统大多是以ANSI C 为基础进行开发的,但不同版本的C编译系统说实现的语言功能和语法规则有略有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