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南京汤山历史文化中心

南京汤山历史文化中心

发布时间:2021-02-27 17:31:01

A. 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有什么文化故事

南京具有相当悠久的历史。近年来曾在南京东郊的汤山,发现古人类遗址和猿人头骨,表示南京早在数十万年前就是人类聚居之地。而根据史书记载,南京的建城始於春秋时代。而在二千多前的三国,孙权更是据此以建国立都,史称孙吴。自此之后,南京便成为中国历史史上举足轻重的都城,更是一座拥有珍贵历史文化的名城。

在孙吴之后,陆续有东晋、南朝(宋、齐、梁、陈)、隋、南唐、明朝前期在此建都,史称六朝,再加上后来的太平天国和国民政府时期的中华民国,於是又有「十朝都会」之称。因此今日虽然南京不再是政治重镇,却仍处处可见那尚未消褪的六朝繁华及王者风范。历史岁月并不曾带给南京沧桑的色彩,反而四处可见昔日繁华的馀韵。

来到南京,感受明朝文人的悠闲气氛,想像当年秦淮河畔的旖旎风情,欣赏婉约可人的南京佳丽,相信你应该能彻底地明了「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南京的历史名称极多(依照时间顺序):

例如:金陵邑、建康、建业、江宁、集庆、上元、南京。 因为地理环境的伏势,历代南京皆为军事或商业重镇,甚至是为首都。所以宫殿遗址极多。

(1)冶城:吴王夫差所建。
(2)越城:越王勾践灭吴,建越城,算是最早的古城。
(3)金陵邑:楚灭越,建「金陵邑」。
(4)漍东吴建业城:就是前的「金陵邑」。
(5)东晋;南朝改名「建康」。
(6)隋代南唐又改「江宁城」。
(7)明代改名「南京」-相对於「北京」,朱元璋改建重修南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一座设防城市。

黄帝 - 属江南。

唐虞夏商 - 属扬州。

周 - 为吴国,吴王夫差筑治城。

春秋战国 - 初为吴国,后为越所灭,范蠡筑城於长干(今名越城),楚灭越,置金陵邑,属江都郡。

秦 - 改为秣陵县,又置丹阳江乘二县,均属鄣郡。

西楚 - 项羽称霸,地属西楚。

西汉 - 先后属楚国、荆国、吴国,景帝时属江都。武帝元朔初析江都为丹阳、湖熟、秣陵三侯国。
元狩元年后属丹阳郡。为扬州刺史治理,隶县有秣陵、江乘、丹阳、湖熟。

东汉 - 因袭西汉,存湖熟侯国置丹阳,分扬州置吴郡,置建业。建安十六年,孙权徙治秣陵,翌年城石头,改为建业。二十六年徙丹阳郡,治建业。

三国吴 - 自武昌徙都建业,南京之建都自此始。
西晋 - 武帝太康元年平吴,封孙楷为丹阳侯,复改建业为秣陵县。

东晋 - 元帝渡江建都於此,改建业为建康,改丹阳太守为尹,以江宁为琅琊国,东平兰陵等郡,属南徐州。成帝时置淮南郡,属扬州。

南北朝 - 宋建都於此,建康、秣陵、丹阳、江宁、湖熟并隶丹阳尹。齐因宋旧。梁武帝於秣陵置同夏县,改南琅琊为琅琊郡,置丹阳尹及南丹阳郡。陈文帝天嘉五年,罢南丹阳郡。宣帝太建十年立建兴郡,属扬州。

隋 - 废丹阳郡,於石头置蒋州,依汉置太守。江宁县属蒋州。大业初改蒋州,后名丹阳郡。扬州初治蒋州,后以江都为扬州。

唐 - 高祖武德二年,置扬洲东南道行台尚书省,三年H江宁、搮水二县置扬州,析置丹阳、安业二县。更江宁曰归化。六年并安业入归化,又更归化曰金陵。七年平辅公佑,更名蒋州,置金陵县,废东南道行台为扬州大都督府。九年废都督,徙置江都,更金陵名曰名下,丹阳隶宣州。

五代 - 吴天佑十二年杨吴大城升州,建大都督府。武义二年改都督府为金陵府。太和五年杨溥建都於金陵。天祚元年以金陵为齐国,封李升为齐王,又二年禅位给升,都金陵者四年。南唐升元元年改金陵府为江宁府,遂以府治为宫,以城为都。

宋 - 宋太祖开宝八年平南唐,以江宁府为升州。真宗天禧二年以升州为江宁府。高宗建炎元年改江宁为帅府,三年复为建康府。高宗南渡改建康府。

景定建康志》:「楚威王时,以其地有王气,埋金以镇之,故曰金陵。又曰:地接金坛,其山产金,故名。於是因山立号,置金陵邑」
《宋地志》:「高宗建炎元年改江宁为帅府,三年复为,建康府。」
《景定建康志》:「高宗南渡,诏改建康府,绍兴七年驻跸,置留守。」

建康 - 是孙吴及东晋建都之处,龙蟠虎踞,北枕长江,东有钟山,南有秦淮,西有凤凰台,行势险要。建康是南宋重要的战略据点,又是南宋行都,管辖一路军民财刑赋重任大员都云集在此。宋代方志中可以看出南京具备了军事以及经济的角色,在地位的重要性上不言自表。

元 - 元世祖至元十二年下江南及建康府治开省,大德元年,益都新军万户府自宁国移镇建康路。天历二年,改建康路为集庆路。

明 - 洪武元年建都南京,改集庆路为应天府,直隶中书省。永乐十九年迁都北京,金陵遂为留都。

清 - 顺治二年平江南,改南京为江南省,应天府为江宁府,设经略招抚内院大学士。四年改经略招抚为总督,辖江南、江西、河南三省。总督治所及江宁府治皆在此。十八年为左布政使,领安庆等府州,分置右布政使,驻苏州,领江宁等府州。康熙三年改总督,专辖江南省,六年定为江苏、安徽二布政使司。二十一年复改总督,辖江南、江西二省。乾隆二十五年,复设江苏布政使司於江宁府。

B. 汤山名字的由来历史

1、凡冠名汤山的地方,一般都和温泉有关。如南京汤山(汤山温泉)、陕西汤山(回温泉之地)、辽答宁汤山(温泉之地),等。

2、汤,古语指热水。
“媵人持汤沃灌”——《送东阳马生序》;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宋)白胜诗。
“汤浇蚁穴,火燎蜂房”等等,都是指滚烫的热水之意。

C. 详细介绍下南京的历史文化景点!

南京中山陵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位于东郊紫金山第二峰小茅峰的南麓,建筑群依山而建,给人以仰止崇高之感。1926年3月12日奠基,1929年春建成。形似自由钟,象征着孙中山先生致力于唤醒民众,反抗压迫,为挽救国家民族而奋斗不息的精神。非凡华地段.

紫金山天文台建成于1934年,是解放前我国唯一的天文台。藏有我国古代一部分珍贵的天文仪器,还拥有我国自制的60厘米折反射望远镜、太阳望远镜、人造卫星等许多现代化的测量天体的仪器和设备,成为我国一个综合性的天文研究机构。非繁华地段.

南京白鹭洲公园是一个以桥为特色的园林,园内宛如襟带的小桥竟有15座之多,其中有典雅玲珑的独孔桥、三孔桥、七孔桥,还有四角重檐的亭桥等。景色幽丽的白鹭洲公园,历史上称为徐太傅园,徐中山园、东园,是明初中山王徐达王府的东花园。非繁华地段.

南京长江大桥大桥始建于1960年,1968年10月建成通车。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双层双线铁路公路两用桥。铁路桥全长6772米,公路桥全长4589米,正桥长1557米,两端建有70米高的桥头堡。公路桥人行道上整齐地树立着150对玉兰花灯组,犹如银河落人间。非繁华地段.

南京汤山温泉是全国四大温泉疗养区之一。汤山温泉多分布于汤山东及东南坡一带,水温常年保持在摄氏50-60度,且冬夏温度相差不大。汤山温泉水中含有钙、镁等30多种微量元素,对关节炎、风湿症、高血压等多种顽症疗效明显。非繁华地段.

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座落在钟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是我国现存古代最大的帝王陵之一,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陵墓建筑宏伟,从下马坊开始经四方城,有“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巨碑、“治隆唐宋”碑、孝陵殿、方城、宝城及神道,两旁有石兽、望柱、石翁仲等。非繁华地段.

国民党总统府原为太平天国时期洪秀全的天王府,天京失陷后曾遭焚毁,清朝扩建为两江总督衙门。从1927年至1949年成为国民党的总统府。其西侧原为天王府西花园,称“煦园”,园内假山环绕着亭台楼榭,花木参差,景色优美,有鸳鸯亭、不系舟、桐音馆、夕佳楼、猗澜阁等。非繁华地段.

南京夫子庙是供奉和祭祀我国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庙宇。建于公元1034年,就东晋学宫扩建而成。以大成殿为中心,从照壁至卫山南北成一条中轴线,左右建筑对称配列,四周围以高墙,配以门坊、角楼。既是历史文物建筑,又是反映南京风土人情、弘扬民族文化的博物馆。繁华地段.

D. 历史上的汤山之战

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悍然发动芦沟桥事变,中国守军奋勇反击,伟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国民党先后调集70万精锐部队,进行大规模的淞沪保卫战。11月23日,国民党军队战败,且战且退,日军则紧紧尾追,咬住不放,从昆山、苏州、无锡、镇江、句容一路掩杀过来,气焰十分嚣张。国民党军队新败之余,士气不振,指挥不灵,并未在南京外围组织起强有力的抵抗。12月3日,丹阳阵地被突破。12月6日,日军攻下句容,直逼汤山。12月7日下午,日军大队人马闯入汤山炮校。12月8日,汤山镇陷入日军魔掌,战线移至孝陵卫、紫金山。12月13日,南京陷落。国民党军队进行的南京保卫战又以失败告终,前后历时仅一个多星期,令中外军事专家大吃一惊。
汤山阻击战是南京保卫战的一部分,是中国军人同日本侵略者在汤山附近进行的一场血肉拼搏。尽管这场战事历时短暂,但它毕竟是汤山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页,其间可歌可泣的故事不可不察,不可不辩。我对军事并无布阵对垒的经验,对历史又缺乏去伪存真的本领,却偏偏对这段战史情有独钟,一心想了解它,澄清它。大而言之,是为了弘扬民族正气,激励斗志,小而言之,也可破愁闷,长知识。再者,一场恶战过去,总不会风吹云散不留任何痕迹。我们可从故纸堆里去研究它,从百姓口碑中去捉摸它,又可亲临现场去考证它,或多或少总会有所收获。于是,一次次地外出寻访讨教,乐此不疲。

战前准备

前,国民党军队在南京外围修筑了大量的防御工事,应该说是有所准备的。汤山是南京东大门,历来都是军事重镇,这一带的防御工事当然是重中之重。早在1936年秋天,国民党军队就举行大演习,由唐生智担任裁判长。“演习的预定目标是以假设敌日军侵略南京时,俟其主力到汤山南北一线阵地后,我军利用复廓佯装节节抵抗,耗敌军实力,逐次诱敌深入到紫金山以南地区而歼灭之。”上海抗战打响后,蒋介石在1937年10月曾派德国顾问团的骑兵中校奈维格到汤山一带参加防御阵地的侦察工作。11月初,唐生智等人到汤山侦察地形。上海战场撤退后,大本营又令教导总队的一个工兵连由德国顾问指导,在汤山镇前端构筑野战工事。有人夸口说,这是中国的“马其诺防线”。老人们讲,当年汤山这里碉堡星罗棋布,互为犄角,战壕纵横交错,互相沟通,确实是下了一番工夫的,但日军早就侦察清楚,打仗时从别处包抄前进,许多工事并未发挥作用。
现在,在炮院北边的田野里,还能看到当年修筑的好几个钢筋混凝土碉堡,它们至今依然十分坚固。在83医院内离大门不远的山脚下,有一个圆溜溜的大碉堡,基本保持原样。在西岗头的南端,有一个碉堡也完好无损。在汤山水库靠近龙珠山庄的一侧,还有两个碉堡。如果说别的碉堡今后可能会被施工队炸毁,那么,这两个碉堡沉睡在水面下,必将安度百年而无恙。
60多年前的那场厮杀已成往事,只有这些碉堡,还倔强地蹲在田间,向行人诉说着当年的屈辱和凄惨。

血战孟墓

有一本名为《南京保卫战》的书,是国民党参战将领写的回忆录,书中曾多处提及汤山战事,虽然语焉不详,但轮廓是清楚的:当时,汤山一线的参战部队是国民党66军和83军(他们是广东部队)、74军、78军的36师和2军团的41师,此外,杜聿明的装甲兵团战车连也曾开到汤山,协同66军作战。书中写道:“12月6日,句容之敌北犯汤水镇,与我第66军发生激战。”“12月7日,汤水镇前面第一线阵地被日骑突入,我军于入暮后退至第二线,固守汤山及汤水镇。8日,日军以主力及炮兵、机械化部队进攻汤山我第二道防线,与我军混战。8时许,汤水镇一度为日军攻入,后被夺回,汤水镇及两侧高地仍在我军手中。”
如果从字面上理解,三、四个军的部队,八、九万人马,云集汤山一线同日寇交锋,那是何等阵势,何等规模!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时任南京卫戍司令长官部参谋处第一科科长的谭道平在书中写道:“这三军(指74军、66军和83军)都是久经战役,补充整理尚未完的残缺部队,老兵很少,新兵大都尚未受过训练。然而战争局势已到了无兵可调的时候,也不得不迁就事实。”他还说:“我天天在经手办理调动部队移上前线去作战的工作,在字面上明明是一个师或者是一个军开上去,可实际上兵员只不过一个营的模样。”这位科长的话是有道理的。
老人们讲的情况同参战将领的回忆有些是一致的,有些却颇有出入。许多老人说,日军大部队是从句容、土桥、索墅一线西进的,汤山镇上并没有打过什么大仗,新塘至作厂一线也没有打过大仗。那么,当年的战场究竟在哪儿呢?
塘泽村的芮友道老人说,跑反刚开始,他父亲芮朝顺就被日本人抓去抬伤兵,从孟墓西南的笤箕凹抬到炮校,一天跑两趟,累得吃不消,抬到丁墅,实在走不动了,歇了一歇,就被看押的日本兵一刀戳死。
老人的口述是可信的:孟墓笤箕凹,曾为旧战场。
在孟墓自然村西南1公里的陈坊,有座铁塔高高耸立在土坡上(见下图)。该塔有6层,第二层和顶层都用厚钢板焊死,其余各层敞开着。原来,这是国民党在抗战前修建的一座炮兵观测塔。钢板上开有两条狭缝,那是用来观测炮弹炸点的。因有厚钢板护身,观测人员不必担心飞来的弹片。

日军攻占汤山时,孟墓、陈坊、神童村一带发生了一场血战,两个连的广东兵坚守在铁塔附近的战壕内,同日本兵鏖战了两天两夜,大部分官兵壮烈牺牲。嚣张一时的日军在此遭受了重创,也丢下了上百具死尸。当年这场血战,史料中未有记载,却深深铭记在老人心中。1999年,有家海外中文报纸刊登文章,报道了这场血战的始末,标题就叫《英雄铁塔》。
据孟墓自然村庞家钧老人回忆,1937年农历冬月初六(12 月8日)凌晨,有支广东部队开到孟墓,挨家挨户地敲门,要求进屋避寒。村民们开门一看,只见他们都穿着单衣短裤,只有少数几个穿棉背心,一个个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他们操着广东口音说:“我们是唐生智的部队。唐生智在南京指挥打仗,我们赶来了。”
不久,日军部队到达句容土桥,向西推进,这支广东部队就开进孟墓西边的战壕,同日军对峙,有一个班的士兵带着轻重机枪登上了观测塔,然后将梯子截断,不让人上塔。
日军到达陈坊后就向王家山进攻。驻守在山上的广东兵毫不含糊,他们主动出击,迂回到日军后方,在磨盘墩向日军射击,击毙日军数人。日军将死尸和伤兵拖到神童村。塔上的广东兵看到神童村有日军集结,便用重机枪猛烈扫射,打死日军上百人。日军发现机枪火力点在铁塔上,举枪还击无济于事,便向其空军求援。不一会,飞来数架日机,轮番低飞,向广东兵扫射。日机是双翅膀的,机身上的红太阳标记看得清清楚楚。日军的小钢炮也向铁塔打炮,炮弹不时地落在塔旁。可观测塔异常坚固,小口径炮弹拿它没有办法。
初六整整打了一天,枪炮声未曾停过。这支广东部队英勇顽强,打得很出色。但他们孤军奋战,没有后援,伤亡越来越大。初七又打了一个上午,枪声就渐渐稀了。到了晚上就再也听不到枪声了。
庞家钧老人说,塔上的广东兵最后只剩下4个,他们趁着天黑撤了。他亲眼看到日军占领孟墓后用粉笔在墙上写下“大野部队、四方部队到此”等字。
孟墓一战,日军死伤惨重。他们的阵亡士兵和部分伤兵在神童村一起火化,就地埋葬,墓地上还插着一块块招魂牌。战斗中牺牲的广东部队官兵则被附近村民运往火叉山(音)挖坑掩埋了,掩埋点未留标志。
初八一大早,日军抓了几个民夫,经长垄沟、大连山、小茅山,开往沧波门,但孟墓还留有小股部队。庞家钧的父亲庞振瑾(时年51岁)、家门叔叔庞振炳(时年49岁)惦念着家里养的猪和牛,便从半边山出发回家。谁知走到半路,便与西进的日军碰上了,两人均被日军开枪打死。村民庞振泰,60多岁,初八傍晚回到孟墓,被村边站岗的日本兵一枪打死。庞家钧一个家门叔叔的母亲,80多岁了,腿脚有疾,要抓住一张板凳才能一步一步地慢慢移动。日本兵看到后,将她一脚踢进水塘,活活淹死。那张小板凳也落入水塘,漂来漂去,似乎要与老人苦苦相守到最后时光。
现在,孟墓的铁塔仍屹立在高坡上。铁塔以北400米,是南峰石粉厂的办公楼和厂房。厂房高大、清洁,办公楼漂亮、宽敞,楼前的大草坪上错落有致地栽着几十株红枫、香樟、棕榈,极富郊野神韵。67年前经过战火洗礼的英雄铁塔仿佛是一名魁梧的士兵,依旧忠实地看守着这片热土。

激战孟塘

另一个战场在汤山镇北边的孟塘。
关于孟塘的战斗,传说很多,资料上也多处提及。《南京保卫战》写道:“当时一股日军由九华山北麓侵入孟塘,利用凹地西进。我方准备由41师和66军夹击日军,71军和156师从侧背冲击,后因通讯困难未能实行联合作战,41师在孟塘一直苦战到12月10日。” 孙宅巍的《南京保卫战史》又写道:“自日军于十二月五日侵占句容后,在中日双方激烈争夺句汤线的同时,位于汤水镇以北的孟塘、大湖山一带,也发生了持续数日的激战,我第六十六军、第二军团、第七十八军,以及配属的战车、炮兵部队,在该处顽强战斗,坚守阵地,阻滞了敌人的攻击行动。”《名镇汤山》则说,孟塘之战发生在12月6日,中央军某团为阻止日军西进,在方冲与敌激战,几乎全军覆没。
为了搞清孟塘之战的基本情况,我走访了许多老人。根据他们的口述,结合历史资料综合分析,当时的轮廓就可以勾画出来了。
跑反前,汤山附近农村里驻扎着几支中央军部队。西岗头、梅家边有一个团,刘岗头有一个营,都是从淞沪前线撤下来的广东部队。驻守寺庄和徐家边的国民党部队是66军159师,他们穿得非常单薄,大冷天还穿着单衣和短裤,有人向老百姓要床单,用以裹身。
日军由句容向汤山进逼时,在新塘──作厂──汤山的公路沿线仅发生过零星的小规模战斗,这几支中央军部队与日军接触后便迅速后撤。原驻西岗头的那个团撤到九华山南麓后不战而散,大量武器弹药丢弃在山林里。
日军进攻汤山前,对汤山前沿的既设防御阵地作了详细侦察,少量侦察兵在安基山侦察了二三天。为了绕开中央军的预设阵地,大批日军从牧马场进入九华山北麓,经东葛壒、安基山向孟塘开进。12月6日,日军飞机轰炸孟塘,在大赤堰至孟塘桥一线,炸死了许多跑反的老百姓。
日军于12月6日到达孟塘后即向驻守在射乌山的中央军部队发起进攻,火力很猛。中央军随后西撤。在棒棰山,中央军一部阻击日军,后遭日机轰炸,迅速西撤。
在这段时间里,基本的作战态势是日军向西进攻,中央军边打边撤,孟塘附近的主要战斗在一天内就结束了。

方冲远眺

民间广为传说的孟塘之战实际上是指此后发生的另一场战斗,战场在孟塘自然村西南约一公里的方冲,时间为12月13日。为准确起见,不妨把这场战斗称为方冲之战。
方冲之战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打的呢?
据孙宅巍的《南京保卫战史》和王辅的《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记载,12月12日下午6时,叶肇的第66军和邓龙光的第83军由太平门向东经岔路口、仙鹤门、东流镇、汤山突围,向安徽宁国地区集中。12日深夜至13日凌晨,这两支广东部队在仙鹤门与敌遭遇,发生大规模激战。13日凌晨5点,部队又在孔山、狮子山与敌发生大规模激战,伤亡惨重。军长叶肇和军参谋长黄植南与部队失去了联系,他们在汤山附近的山地里换上便衣潜伏一天,混入京沪公路上的难民群中而脱逃。
这两支广东部队中的一部分突围到汤山,又在孟塘的方冲和敌人进行了一场殊死搏斗。方冲之战,惊天地,泣鬼神,一言难尽。
虽然《南京保卫战史》等史料均未提到方冲,但这场恶战深深铭刻在老百姓的记忆中。67年过去了,时至今日,一提起方冲,老人们的话匣子就立刻打开,把当年看到的、听到的和亲身经历的事情一一告诉你。
方冲三面环山,南面是狼山,东面是干山,西面是培山。北面的山口很窄,象一个袋口。“袋口”往北四百来米便是陈家边,陈家边东连张家岗,西连葛巷,再往北就是一座大山──射乌山。
葛巷的秦有才老人当时躲在刺山的山洞里,是方冲之战的目击者。他说,孟塘这里打了两仗,第一仗,中央军从东向西撤,第二仗,中央军从西向东来。他还说:“中央军是从灵山走东流、许巷过来的。给他们带路的人姓吴,是徐州人,当时在灵山煤矿干活。中央军要他带路,他就把他们带到雪浪庵。仗打完后,这个人就留在葛巷。后来给一位姓鲍的在后山看坟,解放后才回徐州。”
陈家边的王贤珍老人记忆力特别好,村上好几次重大事件的日期她都脱口而出。他说:“中央军在方冲打的是伏仗,冬月十一打的。”她所说的“伏仗”是指中央军遭到了日军的伏击,而农历冬月十一则是12月13日,与史料记载的日期完全吻合。
汤岗村的曾宝友老人回忆说:“我大伯曾金山跑反时就躲在方冲的油老鼠洞里,亲眼看到一支中央军开进了方冲。一位师长从轿子里下来,给士兵训话。洞里的老百姓觉得很奇怪,说:‘你们看,中央军不是回来了吗?’可这时候汤山被日本人占领了,山头上有日本兵。鬼子人不多,就喊他们的飞机来炸,结果,飞机投下的炸弹炸着了他们自己人。中央军便不顾一切地向大赤堰方向冲,被山上的鬼子用机枪压住,没冲出去,只有一小部分朝张家岗冲的逃了出去。方冲山上,从大赤堰到春山,到处都是中央军的死尸。后来我去方冲打柴,那子弹壳一堆一堆的,可以装好几麻包。我还到油老鼠洞里看了看,发现洞里的灶台还在。附近山上还有石头垒起的工事,有手榴弹。”
陈家边的茆庆富老人虽然不是目击者,但知道的情况很多,他说:“中央军从下关退到宝华山,有一个师的人,他们不走大路走小路。到了陈家边,他们在十亩地那个地方集中,准备从马子顶冲过去。有两个当官的,一个穿着披风,一个带了根文明棍。有八九个人在前面侦察,在马子顶弯子那个地方没有看到鬼子,就回来向大家招手,部队就进方冲了。队伍很长,前头已经到了马子顶,尾巴还在十亩地。突然,山顶上枪响了,鬼子有埋伏,打伏仗,中央军死了几百号人。有一部分人从山口跑了出来,跑出来的人有的被打死,有的就跑掉了,梅花墩那里就死了好多人。日本人的火力很猛,方冲竹林里的竹子都打秃了。”这位老人所说的“十亩地”、“马子顶”、“梅花墩”都是方冲附近的小地名,只有本地人才知道。
陈家边的杨官华老人当时躲在方冲山口的一个洞里,是我找到的第二位目击者。他说:“日本人打汤山前,村上人就走得差不多了,我们走得最晚,动身时日本人占领汤山已好几天了。我们刚走到村西,日本人就站在山上朝我们开枪。我们不敢走了,就往回跑,钻进了山脚下的一个山洞里。在洞里躲了3天左右,国民党的中央军就和日本鬼子在方冲打起来了。”
“中央军怎么进方冲的,我没看到。只记得那天下午三四点钟的样子,方冲山上响起了密集的枪炮声,响了个把小时,中央军就向宝华山方向撤,鬼子也没追。中央军撤退时,有几个士兵从我们洞口经过,想钻进洞里来歇歇,当官的不让,他们就没进来。到傍晚,仗打完了,中央军有部分伤兵就躲在陈家边老百姓家里。第二天,鬼子进村烧房子,伤兵有的被烧死,有的被打死。”
“方冲一仗打死的人可多了。我家在方冲有几亩地,水田旱地都有。开春后安民了,我们要种地,我三叔杨顺宝同村上几个年轻人一起进方冲,只见到处是开始腐烂的死尸,散发着一股难闻的臭气,就把路上和田里的死尸埋了。那死尸实在太多,忙了个把星期才把妨碍种地的死尸埋完,远一点的就不管了。三叔因为抬死尸中了毒,全身起疙瘩,都是蚕豆瓣大小的,治了几年才慢慢治好。”
方冲一仗,中央军究竟死了多少呢?有人说有千把人,有人说是几百人,都是估计数。还有老人说,从方冲出来的中央军有200来人,他们冒着寒风往宝华山撤。到了那里,又被山上一个土匪打死20余人,枪支全被卷走。他们还说,在方冲挖药材,往往能挖出不少死人骨头。有人上山砍柴,曾在那里捡到许多生锈的弹壳。2001年,孟塘村民在山上修路时还挖出一把锈迹斑斑的刺刀。
方冲是个小地方,军用地图上都未标出来。上千壮士的鲜血洒在这片土地上,他们的呐喊曾响彻云霄,他们的死战曾惊天动地。他们失败了,层层尸骨掩埋在山林中,连同他们的枪弹,连同他们的魂魄。多少年来,老人们一遍又一遍地眺望着方冲附近的群山,时不时地念叨着,议论着,眼光中流露出对往事的惨痛回忆。年轻人提起同日本人打仗的事,也忘不掉方冲,他们的表情,或严肃而略带忧伤,或愤慨而趋于激烈。我想,那怕过了一百年,二百年,一代代的汤山人仍会记住方冲,记住这个令人辛酸的地方。
硝烟散尽,往事如云。寒来暑往,山川无言。只是痛亦悠悠,恨亦悠悠!

希望采纳!谢谢!

E. 南京被誉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在哪个朝代南京第一次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南京(当时称为建业)在南朝时第一次称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南京是一座历史专文化名城,中国属七大古都之一,与北京、安阳、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同称为中国历史上的七大文化古都。东郊汤山猿人头骨的出土,表明35万年前南京就是古人类聚居之地。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后,在今天南京的中华门西南侧建城,开创了南京的城垣史,迄今已有2471年。公元3世纪以来,先后有东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史称六朝)、以及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共10个朝代和政权在南京建都立国,留下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

F. 江宁汤山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区的人文历史

这里层峦环抱,绿树掩映,鸟语花香,提,温泉喷涌。四周有举世无双的阳山碑材,回“南京猿人”栖息答的汤山溶洞,巧夺天工的安基湖和律宗第一名山的隆昌寺等。该建筑中西结合,庄重典雅,分地上和地下两层。进门为第二层,有会客室、休息室、棋室;地下室有蒋宋夫妇“鸳鸯浴池”、侍卫官浴池。适逢假日,蒋氏夫妇在侍从人员陪同下驱车来庐沐洗小憩。
汤山温泉旅游度假区是中国最古老的温泉养生地之一,位列全国四大疗养温泉区之首。她集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于一体,山、水、泉、林、湖错落分布,不仅坐拥15万亩山林,世界级地质断层,还拥有58万年前南京直立猿人头骨化石和距今600多年世界最大的阳山碑材等世界级的休闲旅游秉赋。

G. 历史文化名城之南京有哪些历史遗迹

有:南唐二陵 、明孝陵、六合文庙、夫子庙、鸡鸣寺等。

1、南唐二陵

南唐二陵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祖堂山南麓,包括李昪及其皇后的钦陵和李璟及其皇后钟氏的顺陵,是五代十国时期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墓。于1950至1951年由南京博物院组织发掘,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唐二陵相距约100米,均依山为陵,冈阜环抱,形势甚佳。由南唐江文尉和韩熙载设计。东为钦陵,西为顺陵,二陵均为砖结构多室墓,早年多次遭到盗掘,但陵墓建筑完整。

前者刻字填金,标明了陵名及下葬年代,后者有数以百计的男女宫中侍从俑、舞俑以及各种动物俑,为南方唐宋墓中所罕见。

南唐二陵发掘有600多件文物出土,其中玉哀册、陶俑等尤为珍贵。玉哀册记录了封建帝后的祭文,也是判定墓主身份的主要依据。为研究五代十国时期的帝王丧葬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2、明孝陵

明孝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位于钟山风景名胜区内,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其皇后的合葬陵墓。因皇后马氏谥号“孝慈高皇后”,又因奉行孝治天下,故名“孝陵”。其占地面积达170余万平方米,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

明孝陵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至明永乐三年(1405年)建成,先后调用军工10万,历时达25年。承唐宋帝陵“依山为陵”旧制,又创方坟为圜丘新制。将人文与自然和谐统一,达到天人合一的完美高度,成为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文化与环境美学相结合的优秀典范。

3、六合文庙

六合文庙位于南京市六合区,又名学宫,始建于唐咸通年间,规模居中国第五。文庙主体建筑为大成殿。

另外还有奎星亭、照壁、泮池、灵棂门、戟门、东西庑、崇圣堂、明伦堂等古建筑,总面积为8000平方米,是江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建筑。以文庙为首的万寿宫、清真寺等古建筑群,古韵深厚,是六合重要的文化积淀。

4、夫子庙

南京夫子庙位于南京市秦淮区秦淮河北岸贡院街、江南贡院以西,即南京孔庙、南京文庙、文宣王庙,为供奉祭祀孔子之地,是中国第一所国家最高学府,也是中国四大文庙。

为中国古代文化枢纽之地、金陵历史人文荟萃之地,不仅是明清时期南京的文教中心,同时也是居东南各省之冠的文教建筑群,现为夫子庙秦淮风光带重要组成部分。

夫子庙是一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主要由孔庙、学宫、贡院三大建筑群组成,占地极大。有照壁、泮池、牌坊、聚星亭、魁星阁、棂星门、大成殿、明德堂、尊经阁等建筑。

夫子庙被誉为秦淮名胜而成为古都南京的特色景观区,是中国最大的传统古街市,与上海城隍庙、苏州玄妙观和北京天桥为中国四大闹市。

夫子庙始建于东晋成帝司马衍咸康三年(337年),宋景祐元年(1034年)改建为孔庙,在六朝至明清时期,世家大族多聚于附近。

故有“六朝金粉”之说。范蠡、周瑜、王导、谢安、李白、杜牧、吴敬梓等数百位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有这里创造了不朽的业绩,写下了千古传诵的篇章。

5、鸡鸣寺

鸡鸣寺位于南京市玄武区鸡笼山东麓山阜上,又称古鸡鸣寺,始建于西晋,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刹之一,自古有“南朝第一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寺的美誉,是南朝时期中国的佛教中心。

鸡鸣寺历史可追溯至东吴的栖玄寺,寺址所在为三国时属吴国后苑之地,300年(西晋永康元年)在此倚山造室,始创道场。东晋以后,此处被辟为廷尉署,至527年(南朝梁普通八年)梁武帝在鸡鸣埭兴建同泰寺,使这里从此真正成为佛教胜地。

1387年(明朝洪武二十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拆去旧屋,扩大规模,重建寺院。朱元璋题额为“鸡鸣寺”。后经明宣德、成化、弘治年间扩建,院落规模宏大,占地达百余亩。后来古寺毁于咸丰战火,虽同治年间重修,规模已大大缩小,但香火却一直旺盛不衰。

1958年改为尼众道场。1983年起,在原住持宗诚法师的带领下,依明清时规模形制,鸡鸣寺逐步恢复并对外开放,成为南京一重要寺院。1992年,《新白娘子传奇》剧组因当时西湖的雷峰塔已倒而新的尚未修建好,来到南京古鸡鸣寺借用药师佛塔来拍雷峰塔相关剧目。

H. 南京的重要历史文化景观有什么以及明故

南京中山陵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位于东郊紫金山第二峰小茅峰的南麓,建筑群依山而建,给人以仰止崇高之感。1926年3月12日奠基,1929年春建成。形似自由钟,象征着孙中山先生致力于唤醒民众,反抗压迫,为挽救国家民族而奋斗不息的精神。非凡华地段.
紫金山天文台建成于1934年,是解放前我国唯一的天文台。藏有我国古代一部分珍贵的天文仪器,还拥有我国自制的60厘米折反射望远镜、太阳望远镜、人造卫星等许多现代化的测量天体的仪器和设备,成为我国一个综合性的天文研究机构。非繁华地段.
南京白鹭洲公园是一个以桥为特色的园林,园内宛如襟带的小桥竟有15座之多,其中有典雅玲珑的独孔桥、三孔桥、七孔桥,还有四角重檐的亭桥等。景色幽丽的白鹭洲公园,历史上称为徐太傅园,徐中山园、东园,是明初中山王徐达王府的东花园。非繁华地段.
南京长江大桥大桥始建于1960年,1968年10月建成通车。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双层双线铁路公路两用桥。铁路桥全长6772米,公路桥全长4589米,正桥长1557米,两端建有70米高的桥头堡。公路桥人行道上整齐地树立着150对玉兰花灯组,犹如银河落人间。非繁华地段.
南京汤山温泉是全国四大温泉疗养区之一。汤山温泉多分布于汤山东及东南坡一带,水温常年保持在摄氏50-60度,且冬夏温度相差不大。汤山温泉水中含有钙、镁等30多种微量元素,对关节炎、风湿症、高血压等多种顽症疗效明显。非繁华地段.
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座落在钟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是我国现存古代最大的帝王陵之一,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陵墓建筑宏伟,从下马坊开始经四方城,有“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巨碑、“治隆唐宋”碑、孝陵殿、方城、宝城及神道,两旁有石兽、望柱、石翁仲等。非繁华地段.
国民党总统府原为太平天国时期洪秀全的天王府,天京失陷后曾遭焚毁,清朝扩建为两江总督衙门。从1927年至1949年成为国民党的总统府。其西侧原为天王府西花园,称“煦园”,园内假山环绕着亭台楼榭,花木参差,景色优美,有鸳鸯亭、不系舟、桐音馆、夕佳楼、猗澜阁等。非繁华地段.
南京夫子庙是供奉和祭祀我国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庙宇。建于公元1034年,就东晋学宫扩建而成。以大成殿为中心,从照壁至卫山南北成一条中轴线,左右建筑对称配列,四周围以高墙,配以门坊、角楼。既是历史文物建筑,又是反映南京风土人情、弘扬民族文化的博物馆。繁华地段.

I. 关于南京的历史

南京早在100-120万年前就有古人类活动 ,汤山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的南京猿人化石是中国考古领域具有世界意义的重大发现。

约7000-8000年前,出现以北阴阳营文化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原始村落,今栖霞地区已有农业文明产生。 在市中心的鼓楼岗北阴阳营、江宁区陶吴乡咎庙等地,发现200多处6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遗址。4000年前,秦淮河流域出现了密集的原始聚落,被称为湖熟文化,在这些聚落的基础上形成了南京地区最早的城邑。


阅读全文

与南京汤山历史文化中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