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江西会昌特产有什么
会昌酱干、保鲜豆干均选用优质大豆和天然香料,经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结合精制而成。它富含人体所必需的脑磷脂、胺基酸和各种维生素,集香、咸、辣、甘于一体,吃用方便、保质保鲜、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吃后口齿留香,回味无穷。
茶叶:
会昌茶叶色清未香耐泡,久负盛名,清乾隆前曾列为贡品。年产茶叶90吨。会昌县土产公司经销。
珍珠粉:
又称珍珠丸。以优质晚米为原料制作而成,呈漂白色,粒小如珠,食用方便,滑爽鲜甜,别有风味。会 昌县土产公司经销。
香菇:
有花菇、厚菇、平菇三种,是席上山珍。全县年产量达160吨。由会昌县土产公司经销。
蜂蜜:
又称“蜜糖”。分白、黄、红三种。蜂蜜含有葡萄糖、果糖70-80%,以及其他多种维生素,营养丰富。也是加工药丸的主要原料。会昌气候温和,花木丛生,盛产蜂蜜,年产蜂蜜2.5万斤以上。由会昌县土产公司经销。
笋干:
品种有茅竹笋、黄竹笋、桂竹笋、苦竹笋等。产量最多的是茅竹笋,有冬、春笋之分。冬笋产量少,味道美;春笋量多,晒成笋干,可长年储存,是席上山珍之一,年产量达50吨。会昌县土产公司经销。
多味鲜辣椒:
用酒酿和鲜辣椒为主要原料精制而成,保鲜达一年之久,鲜嫩可口,由赣南兴昌保健营养制品厂生产。
酸枣糕:
亮泽透明,类似琥珀,酸甜可口,营养丰富,含有原糖和多种维生素。1984年列为省级科研项目,由江西省会昌县果品厂生产。
会昌酱干:
具有数百年的历史,早为明清贡品,质地光亮透明,富有弹性,风味独特。产品获江西省轻工业厅优质产品奖。由江西省会昌酱干公司生产。
精制米食:
其外观洁白晶莹条直、匀细;口感柔软,富有韧性,口味鲜美。品种有"高富"牌、"汉仙"牌江西米粉、“五丰”牌银丝米粉、营养保健系列米粉,产品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银丝米粉荣获江西省优秀产品二等奖、93中国新科技专利技术专利产品博览会唯一食品类金奖。由江西米粉会昌集团公司生产。
❷ 会昌名胜古迹
会昌县境内旅游景观有汉仙岩、盘石山、肖帝岩、会昌山、狮子岩、车心温泉等。相传八仙之一汉钟离得道成仙处的汉仙岩被流传为“虔南第一山”,并有“江南小蓬莱”之美誉。另外会昌还是个红色旅游城市,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全红县”,有3.86万人参加红军,7700多名志士进入烈士名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会昌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苏区南大门。会(昌)寻(乌)安(远)中心县委、筠门岭关税处、贸易分局、粤赣省委、省苏、省军区都设在这里,成为领导和组织闽粤赣边区各县人民开展革命斗争的重要枢纽。毛泽东、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从事伟大的革命实践,探索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1927年8月,周恩来、叶挺、刘伯承等率领八一南昌起义部队挥师南下,与国民
防空洞
党钱大钧部进行了著名的“会昌战役”;1932年5月至1933年3月,邓小平先后担任中共会昌县委书记和会寻安中心县委书记,领导南线军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斗争;1934年7月23日,毛泽东登上会昌城外高峰,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清平乐·会昌》;10月红九军团11538人在会昌集结,踏上长征路。为了革命的成功,38600多名青壮年参加了红军,77200多名群众加入了支前作战行列,为了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成千上万优秀的会昌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会昌的红色旅游景区主要有文武坝粤赣省旧址群、会昌山景区、筠门岭旧址群,均为清末建筑,原貌保存,向各地游客免费开放,是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汉仙岩
黄东雷书法《会昌》
汉仙岩风景区位于会昌县筠门岭境内,为赣南最为典型的丹霞地貌景观,自古以来就有“虔南第一山”和“江南小蓬莱”的称誉,其自然景观可以跟龙虎山和武夷山媲美,是镶嵌在闽粤赣三省边境上的绿明珠。由羊子岩、汉仙岩、盘古山、羊角古城和会仙温泉等部分组成,集碧水、丹山、古建、温泉、森林于一体,核心景区南北长约15公里,东西宽约5公里,面积为75平方公里,发源于寻乌县的湘水贯穿其南北。外围景区目前尚未界定,普遍认为应该包括周田等乡镇的部分地域,总面积超过200平方公里。1995年,汉仙岩风景区被江西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白莲池
民间传说何仙姑漂海之后,把莲花放在这口池塘中,因为水浅,所以莲花很快就扎下了根,隔日便盛开满池白莲花。后来有人在池塘下面又开凿一口池塘,移栽白莲。奇怪的是,从此白莲全部枯萎凋谢。据说,仙家留下遗言:要想栽活白莲,等到太平盛年。
石罅泉
泉水大旱不干,大涝不满,泉水清冽,甘甜爽口。民间传说,铁拐李因口渴难耐,就用铁拐杖在这里捅开一个窟窿,于是清泉涌流,供给八仙饮用。当地人又叫它“长命泉”,常年饮用这里的泉水,可以益寿延年,长命百岁。民间传说《仙画》中的李子乡就在这里遇上铁拐李,得到一团宝贝,能画出会活动的动物,成为一绝。
千手观音
“家家有弥陀,户户有观音”。观音,又称观世音、观音声、观自在,是家喻户晓的菩萨。千手观音,又称“千手千眼观音”或“千眼千臂观音”。他普渡众生,救人于危难之中。据密宗经典所记,观音菩萨曾立下誓言,要“利益安乐一切众生”。于是长出千手千眼,“千手”表示遍护众生,“千眼”表示遍观世间。这棵树长出的枝叉,用“千手观音”来描述非常恰当。
盘古山
中国很多地方都有“盘古山”这个地方,盘古
会昌盘古山
文化广为流传。典籍上详细记载“盘古山”的有北宋的罗苹《路史·前记一》。书上写道:“今赣之会昌有盘古山,本盘固名,其湘乡有盘古保,而雩都有盘古祠,盘古之谓也。”民国之前,会昌行政区划为劝乡、湘乡、浮乡、化乡、承乡等五乡。湘乡管辖县城以南地区,盘古保是其中的一部分,位于筠门岭镇盘古村。类似名称的还有盘古村、盘古隘、盘古嶂等。会昌盘古山位于筠门岭镇南7公里处的民范村。自古就有著名的盘古十景,曾经游历过盘古山的历史名人不计其数,留下了不少诗歌和文章,充实了盘古山的文化底蕴。宋代山上建有浮屠宫,现存眉林寺,寺内有《盘古寨门碑记》等石碑9块,其中5块为清康熙年间的。另据会昌县旧志记载,筠门岭镇有盘古山眉林寺,为会昌名寺。南宋进士曾作《盘古山记》一文云:“其出盘纡,崚峥”,“本盘固,固讹为古耳。”清代朱微曾作《盘古山》。盘古山四壁陡峭,东临湘水,奇峰突起,独冠群山。山顶布满苍松翠竹,居中坡度较平缓,形似一个周长5公里、直径1.5公里的大圆盘。山顶可攀援处都筑有坚固的山寨,唯西南有一条凿石磴道盘岩壁而上,人称“自古盘山一条路”。
❸ 会昌县的历史沿革
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划于都县东南六乡于九州镇置会昌县,属江南西路之虔州。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改虔州为赣州,绍定四年(1231)升会昌为军,咸淳五年(1269)复为县。而据《会昌县志》载:北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始设县,适逢镇人凿开得砖12块,砖上刻有“会昌”篆字,故以“会昌”为县名,一直沿用至今。
元大德元年(1297)会昌升为州,辖瑞金县。明洪武二年(1369)复为县,此后明清二代会昌均属赣州府。
中华民国元年(1912),废清代府州制,次年统一为县制,各县直属省。会昌属江西省。
民国21年(1932),江西省划为13个行政区,会昌属第十二行政区(长官公署设宁都)。
民国24年(1935),江西省划为8个行政区,会昌属第八行政区(专署设宁都),直至1949年8月会昌解放。 1929年,毛泽东、朱德率红军来到会昌,建立了红色政权——中共筠门岭地下区委;1931年10月成立会昌县苏维埃政府和中共会昌县委员会;1932年7月,会昌、寻乌、安远三县联合成立中心县委;1933年2月在会昌县内设会昌、筠门岭、西江三县;1934年9月三县又全并为会昌县。
1931年9月,中国工农红军解放会昌北部地区,10月成立“会昌县革命委员会”,先驻庄埠,后迁至县城,隶中央苏维埃政府。1932年1月,撤销会昌县革命委员会,成立会昌县苏维埃政府。1933年7月,建立西江、门岭县,会昌一分为三,隶粤赣省苏维埃政府。1934年5月,西江县划为中央直属县。同年,会昌县苏与门岭、寻安县苏在于都小溪合并成立寻安会县苏,隶赣南省苏。西江县隶中共瑞西特委。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后,会昌、西江、门岭县苏维埃政权先后解体,会昌复为一县。
1949年8月22日会昌解放,成立会昌县人民政府,属赣州专署。9月中旬,成立宁都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会昌隶属之。1952年8月,撤销宁都分区,会昌属赣州地区专员公署。此后,赣州行政区划多次易名,会昌一直隶属之。
❹ 求湘西的历史和文化史资料
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湖南省西北部,是湖南省的“西北门户”,与湖北、贵州、重庆三省市接壤,素为“湘、鄂、渝、黔咽喉”之地。全州总面积15486平方公里,现辖吉首、泸溪、凤凰、古丈、花垣、保靖、永顺、龙山8个市县,人口259.30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68.7%。州府设在吉首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凤凰、乾城、永绥、泸溪等县和永顺、龙山、保靖、古丈等县分属沅陵专区和永顺专区。
1952年8月,湘西苗族自治区成立,辖吉首、古丈、泸溪、凤凰、花垣、保靖6县,代管永顺、龙山、桑植、大庸4县。年底,4县亦属直接管辖。1955年3月,更名为湘西苗 猛洞河漂流族自治州。1957年9月,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立,辖原管10县。1982年和1985年,吉首、大庸先后改县为市。1988年,大庸市和桑植县划归大庸市(地级市,即今张家界市),湘西州所辖为龙山、永顺、保靖、古丈、花垣、泸溪、凤凰7县和吉首市至今。
因湘西州域东与张家界市毗连,南与怀化地区接壤,西与贵州省铜仁地区和重庆市黔江地区相邻,北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自治州交界,枝柳铁路贯穿州境5县市,故州府吉首市为湘鄂渝黔边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湘西物华天宝,资源十分丰富,投资开发潜力极大。
交通状况
航空:
湘西境内没有机场,附近有张家界荷花机场、怀化芷江机场和贵州铜仁大兴机场。
铁路:
湘西境内只有一条铁路——焦柳铁路穿过,运输从北到南依次经过永顺、古丈、吉首、泸溪、凤凰境内。
公路:
209国道和319国道与1828省道交错贯通,负担着湘西州的重要运输职责。
常吉高速于2008年底已开通,这也是杭瑞(G56杭州至瑞丽)高速的组成部分,湖南境内依次经过常德—桃园—沅陵—白沙—泸溪—吉首, 常吉高速的开通预示着湘西大门从此敞开,将有效刺激湘西的旅游经济。
自然地理
湘西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9°10'~110°22.5',北纬27°44.5'~29°38'。武陵山脉自西向东蜿蜒境内,系云贵高原东缘武陵山脉东北部,西骑云贵高原,北邻鄂西山地,东南以雪峰山为屏。东部、东北部与湖南省怀化市、张家界市交界;西南与贵州省铜仁地区接壤;西部与重庆市秀山县、酉阳县毗连,西北部与湖北省恩施州相邻,系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之地。湘西州境域,南北长约240公里,东西宽约170公里,土地总面积15462平方公里,占湖南省总面积的7.3%。州域耕地面积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森林面积亦有降有升。2005年,境域耕地面积为13.24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6%,其中,水田9.4万公顷,旱地3.8万公顷;森林面积68.34万公顷。
湘西自治州境,地处云贵高原北东侧与鄂西山地南西端之结合部,武陵山脉由北东向南西斜贯全境,地势南东低、北西高,属中国由西向东逐步降低第二阶梯之东缘。西部与云贵高原相连,北部与鄂西山地交颈,东南以雪峰山为屏障,武陵山脉蜿蜒于境内。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均海拨800~200米,西北边境龙山县的大灵山海拨1736.5米,为州内最高点;泸溪县上堡乡大龙溪出口河床海拔97.1米,为州内最低点。
西南石灰岩分布极广,岩溶发育充分,多溶洞、伏流;西北石英砂岩密布,因地壳作用形成小片峰,以花垣排吾乡周围最为典型。东西部为低山丘陵区,平均海拨200~500米,溪河纵横其间,两岸多冲积平原。地貌形态的总体轮廓是一个以山原山地为主,兼有丘陵和小平原,并向北西突出的弧形山区地貌。
湘西境内主要山脉有粤闽交界的武夷山系——嶂宏山脉支脉和潮梅交界的莲花山系——凤凰山脉。凤凰山脉的主峰凤凰大髻,海拔1497.8米,是全市最高山峰。
凤凰山脉
它坐落于湘西城区北面约40公里处,主峰凤凰大鬓海拔1497.8米,是湘西州的最高峰。主峰山势巍峨屹立,终日云雾缭绕,银瀑飞泻,雄伟壮丽;山上奇花异草,苍松翠柏。站在顶峰环视,群山俯伏脚下,湘西城远近景色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乌岽山是凤凰山的第二高峰,海拔1391米。乌岽山顶峰西侧的天池是凤凰山风景区中最迷人的一处。天池是由古火山口形成的,面积约4万平方米(60亩),常年泉水喷涌。无风时节,波平如镜,青山、蓝天、白云映入水中,格外秀美。池中繁殖着稀世奇珍四脚鱼(学名蝾螈,属于两栖类动物),还有软壳石螺及各种蛙类和高山蝶类。夏日,山上凉爽如秋,天池碧波荡漾;冬天,池水冰冷透骨,严寒时水面还有数寸厚冰,有时山上还纷纷扬扬飘洒着雪花,颇有北方冬天的景色,是粤东奇景。乌岽山上有很多石景,形状独特的奇岩怪石,令人目不暇接,浮想联翩。
凤凰山是畲族发源地,以龙犬为图腾,有许多美丽的民间传说。现凤凰山的石鼓坪村是畲族的聚居地。凤凰山是我国著名产茶区之一、茶场有2万多由,品种有石古坪乌龙、名花、奇兰、黄淡、铁观音、本山和大红肉桂等、其中最出名的是凤凰单丛,1982年被评为全国32种名茶之一。
湘西州境主要河流水系,南有沅江干流过境,酉水干流、武水干流横穿西东,花垣西乡河的上中游段由南向北经茶洞入境。
沅江全长1,033公里,流域面积89,163平方公里,发源于贵州省都匀县云雾山鸡冠岭,于德山入洞庭湖。干流从泸溪县浦市镇小熟坪上游约1.0公里入境,流经浦市镇、白沙镇、武溪镇会武水,下流至大龙溪出境,过境里程约/10公里,在州境流域面积1,158.8平方公里。
酉水是沅江的最大一级支流,自古有南北二源之称。北源为主干流,发源于湖北省宣恩县酉源山,往南迂回蜿蜒于湖北省的宣恩、来凤,湖南省的龙山和重庆市的秀山、酉阳边境,其中有56公里成为湘、鄂、川省界。干流南经龙山县湾塘水电站、重庆市酉阳县西酬镇至秀山县石堤镇与秀山河汇合。南源称秀山河,发源于贵州省松桃县山羊溪。南北二源在秀山石堤汇合后,下流10余公里经大桥村入州境,至隆头左会南下的洗车河,下江口右会花垣河,过保靖县城后左会泗溪河、猛洞河、施溶溪,右会白溪和古丈河,尔后从凤滩水电厂大坝出州境.经沅陵县城汇入沅江。酉水干流全长477公里,流域面积18,530平方公里,其中属州境的干流长度222.5公里,流域面积9,098平方公里。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18万千瓦,可能开发量74.83万千瓦。
武水是沅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花垣县老人山、火焰洞一带,于流东流6公里至凤凰县柳薄乡消水坨,其中大部分水流渗入暗河,自大龙洞瀑布口而出,另一部分水流沿牛角河下13公里与大龙洞瀑布会流,始称峒河。沿下经矮寨、吉首市区、抵张排寨会万溶江,至河溪会沱江,始称武水。续经黄连溪入泸溪县,至武溪镇汇入沅江。武水干流全长141公里,流域面积3,676平方公里,其中州境内为3,624平方公里。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21万千瓦,可能开发量6。94万千瓦。
沱江是凤凰县境最大的河流,为武水一级支流,上有二源:北源为乌巢河,发源于禾库都沙南山峡谷中,滩险流急,天雨水涨,行旅多阻。沱江从西至东横贯凤凰县境中部地区,流经腊尔山、麻冲、落潮井、都里、南华山、沱江镇、官庄、桥溪口、木江坪等9个乡镇。至吉首河溪会武水,在武溪镇汇入沅江。干流全长131公里。在凤凰县境长96.9公里,流域面积为732.4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1.89立方米/秒,自然高差533米。
沱江的水位最高的1974年为305.9米,最低的1962年为300.39米,平均为300.93米。流量最大的是1974年6月30日为896立方米/秒、最小的是1966年6月21日为0.014立方米/秒,平均为11.89立方米/秒。
猛洞河发源于桑植县八家田,流经龙山的猛必、汝池、永顺的五家堡、勺哈、县城,至下洞脚里会施河后于克皮汇人酉水于流。猛洞河以其丰富多彩,瑰丽神奇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构成一幅幅令人心旷神怡的美好图画,石门天凿“不二门”,猛洞河“天下第一漂”,均为天下绝。
花垣河是酉水的最大支流,发源于重庆市秀山县椅子山和贵州省松桃县木耳溪一带,流经松桃县城,从花垣县茶洞入州境,经县城会兄弟河后流至保靖县江口汇入酉水。干流全长187公里,流域面积2,797平方公里,其中湘黔两省以河为界里程22.公里,在州境内干流53.5公里,流域面积1,07平方公里。
流向辰水——绵江的小水系,在凤凰县境内有苏马河、茶田河、新地溪、白泥江,泸溪县内有踏虎溪、太平溪等,总计流域面积802.平方公里。其中自泥江340.26平方公里、太平溪196平方公里。
流向酉水干流凤滩水电厂大坝下游,有永顺县的明溪、古丈县的草塘河和泸溪县内的酉溪河,总计流域面积875平方公里。其中明溪210平方公里、草塘河388平方公里、酉溪河377平方公里。
流向澧水的主要小水系有永顺县内的杉木河和贺虎溪,总计流域面积为1,246.7平方公里。其中杉木河1.070.7平方公里、贺虎溪176平方公里。
湘西州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夏半年受夏季风控制,降水充沛,气候温暖湿润,冬半年受冬季风控制,降水较少,气候较寒冷干燥。既水热同季,暖湿多雨,又冬暖夏凉,四季分明,降水充沛,光热偏少;光热水基本同季,前期配合尚好,后期常有失调,气候类型多样,立体气候明显。
气候特点
一、冬暖夏凉,四季分明
州境8县(市)的主要农耕区(指海拔500米以下,下同),年平均气温与≥0℃积温虽然低于省内同纬度滨湖地区,但1月平均气温偏高,据1961~1990年气象资料统计: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均在4.4℃以上,最高为5.2 ℃,比同纬度的滨湖区高0.4℃~1.2 ℃,冬季寒冷。
日数少10~17天,寒冷持续期短16~32天。盛夏多地形雨影响,夏季气温偏低,少酷热天气,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要比同纬度滨湖区低1。8 ℃~2.0℃。最高气温大于35 ℃的天数少8~15天。
据8县市196l~1990年气象资料统计:各地春季始于3月中下旬,时间75天左右;夏季始于5月下旬至6月中旬,时间110天左右;秋季始于9月中旬至10月初,时间65天左右,冬季则始于11月中下旬,时间115天左右,冬夏长春秋短。其中春季一般是阴雨连绵,气温逐渐回升。秋季前段是秋高气爽,后多秋风秋雨。四季时问的长短,随海拔升高,夏季缩短,冬季延长。
二、降水充沛,光热总量偏少
州境位于全国降水偏多地区,降水集中期为4~6月(俗称雨季),降水量约占全年的41—47%。雨季开始时间自4月上旬由南向北逐渐开始,结束时间自7月初又由南向北逐渐结束,一般在7月中旬雨季基本结束。
州境光热总量与全国、全省相比,要明显低于同纬度的东部地区。多年平均气温低0.7℃(如保靖北纬28°41′和平江28°42′相比),≥10℃积温少250℃,≥10℃活动积温少185℃左右。龙山比华容、永顺比常德等都相对要低。日照时数,由于州境8县市都地处山区,日照时数相对滨湖区也要少得多,如保靖比平江年日照时数少520小时,其他县市与同纬度滨湖区同样偏少。
三、光热水基本同季,前期配合尚好,后期常有失调
州境8县市,4~9月光热水所占全年比例,就平均而言分别为68.9%、71.%和73.0%。光热水的配合在4~6月尚好,这时气温逐月升高,日照逐月增强,降水逐月增多。从7月中下旬开始,随着雨季北移,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降水明显减少。光照和气温为全年高值期的7~9月日照时数为550小时,占全年的43%;积温2,350 ℃,占全年的40%,降水量却仅占全年的29%,且降水往往是强度大,有效性差,利用率低。所以光热水的配合在后期较差,容易发生夏秋干旱。
四、气候类型多样,立体特征明显在垂直方向上,随海拔每上升100米年平均气温递减0.55 ℃~0.60 ℃,雨量递增30~50毫米,日照减少,无霜期缩短5天,喜温作物生长季缩短6。5天,形成不同层次的气候类型。
在水平方向上,由于不同的地形、坡向,接收太阳辐射的多少不一,迎来的气流不同,光热水存在较大差异,一般南向坡或开阔地形光强,气温高空气较干燥,北向坡或峡谷山涧则反之。州境山涧盆地多,由于冬季冷空气难进或夜间逆辐射冷却的影响,某一层次容易产生逆温现象而生成暖带,许多地区生成小“暖区”。在冬季出现异常低温的情况下,暖区温度要比一般地区高出2 ℃~9℃,暖带温度要比低层高出2℃~8 ℃。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湘西州土地总面积154.62274万公顷。其中:耕地l 3,5万公顷,建设用地3,9627公顷,未利用土地16、61万公顷,土地开发储备资源约4万公顷。
水能资源:
州境内大部分区域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且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化,形成地表地下水综合利用的格局。境内核算忌水量213.7亿立方米,区域内平均年径流量为132.8亿立方米;干流长大于5公里、流域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444条,主要河流有沅江、酉水、武水、猛洞河等。水能资源蕴藏量为l 68万千瓦,可开发108万千瓦,现仅开发1 8万千瓦。
生物资源:
湘西州堪称野生动植物资源天然宝库和生物科研基因库。共有维管束植物209科、897属、2206种以上。保存有世界闻名孑遗植物水杉、珙桐、银杏、南方红豆杉、伯乐树、鹅掌揪、香果树等;药用植物985种,其中杜仲、银杏、天麻、樟脑、黄姜等19种属国家保护名贵药材;种子含油量大于10%的油脂植物230余种;观赏植物91科216属383种;维生素植物60多种;色素植物12种。是中国油桐、油茶、生漆及中药材重要产地。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有脊椎动物区系28目64科,属国家和省政府规定保护动物201种,其中一类保护珍稀动物有云豹、金钱豹、白鹤、白颈长尾雉4种,二类保护有猕猴、水獭、大鲵等26种,三类保护有华南免、红嘴相思乌。
矿产资源:
在州域已勘查发现63个矿种485处矿产地。已探明的主要矿产有铅锌、汞、锰、磷、铝、煤、紫砂陶土、含钾页岩等,其中锰、汞、铝、紫砂陶土矿居湖南省之首,锰工业储量3106,57万吨居全国第二,汞远景储量居全国第四。
旅游资源:
湘西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奇秀,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之大统, 《神秘湘西游》正唱响全国、走向世界。著名风景区有凤凰古城、中国南方长城、里耶古城、猛洞河漂流、王村(芙蓉镇)、吉首德夯苗族风情、栖凤湖、龙山火岩溶洞、塔卧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等,以及里耶秦简、永顺县五代十国后晋天福午间的溪州铜柱、土家族千年古都老司城、凤凰县明代古建筑黄丝桥城堡,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熊希龄、文学大师沈从文故居等。
沿革区划
湘西州域历史悠久。据考古发现,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唐虞之时,有“蛮地”之称,属“三苗”范围。夏,为“荆州之域”。商代,属楚“鬼方”地域。西周至春秋,属楚“黔中地”。战国时属楚黔中郡。西汉属武陵郡。三国时初属蜀,后属吴。西晋、东晋属荆州武陵郡。隋唐五代时期属黔中道。朱为荆湖北路的辰州、澧州。元为湖广行省恩州军民安抚司、新添葛蛮安抚司和四川行省永顺司。明置永顺宣慰司、保靖州宣慰司,其余为岳、辰两州地。清置永顺府和凤凰、乾州、永绥直隶厅,东北部为澧州地。民国时期.1914一1922年为辰沅道。1938—1949年为第八、第九行政督察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凤凰、乾城(今吉首)、永绥(今花垣)、泸溪等县和永顺、龙山、保靖、古丈等县分属沅陵专区、永顺专区。1952年8月,湘西苗族自治区成立,辖吉首、泸溪、凤凰、古丈、花垣、保靖6县,并代管永顺、龙山、桑植、大庸(今张家界永定区)4县。年底,代管4县亦属直接管辖。1955年4月,湘西苗族自治区改为湘西苗族自治州。1957年9月20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正式成立。州府设吉首,辖吉首、泸溪、凤凰、花垣、保靖、古丈、永顺、龙山、桑植、大庸10县。1982年和1985年,吉首、大庸先后改县设市。1988年,大庸市升为地级市(即今张家界市),同年12月31日,大庸市及桑植县正式划出湘西州。1989年至今,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辖8县市。
人口民族
湘西州境很早就有人类活动,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类繁衍生息,人口不断增多。州域(今8县、市域)人口总量文字记载自唐代开始,唐开元二十八年(740),人口约2.46万。至清嘉靖二十一年(1816),人口约8l_27万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口总量大幅增长。1957年末,人口136 37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88.2人;1982年,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29人;1995年.总人口247.497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60人;2006年末,总人口270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74.6人。
湘西州现有民族43个,主体少数民族是土家族、苗族。2006年末,全州有少数民族人口203.36万人,占总人口的75.3%。在少数民族人口中,土家族112.2万人,占总人口的41.56%,占少数民族人口的55.17%;苗族89.5万人,占总人口的33.15%,占少数民族人口的44.75%;其他少数民族1.66万人,占总人口的0.6l%,占少数民族人口的0.82%。其中,人口过千的少数民族有回族、瑶族、侗族和白族。
湘西各民族长期以来处于大杂居、小聚居的状态。土家族,自称“毕兹卡”,主要分布在永顺、龙山、保靖、吉首、古丈等县市。苗族,自称“果雄”,主要分布在花垣、凤凰、吉首、泸溪、古丈、保靖等县市。旧时,土家、苗族多居住在比较偏僻的乡村,汉族多分布于交通相对便利的河畔叉口、集镇圩场。随着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各民族不断交往融合,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族团结工作的加强,使民族关系得到了根本的改善,生活在这里的各民族人民休戚与共,和睦共处,共同开发湘西这片热土。
风土人情
土家住房多依山建筑,一般是长方形,三间,中为堂屋。房屋建筑材料,有的以木架屋,房顶盖瓦;有的编竹为墙,茅草为顶。
饮食以玉米、小米、荞子为主,喜吃酸菜和辣椒。
服饰:男子用青蓝色或白色的土布帕子缠头,喜穿对襟短衫,多纽扣;妇女穿无领开左襟大褂,袖子短肥,下着八幅罗裙,裙上绣有花纹、图案,有的穿裤,裤脚有两三条花边;老人着大襟衣。
婚俗独特的地方,就是哭嫁,哭的时间长,在离开娘家的前半个月就开始哭嫁,《哭嫁歌》的内容,包括哭爹娘、哭哥嫂、哭姐妹、哭祖先、骂媒人等,多是诉说离别之情。有一人独哭,有母亲、姐妹同哭。丧葬:行土葬。节日有赶年、四月八、六月六、大端午、七月十五等。赶年,比汉族提前一天过年,月大过二十九,月小过二十八。
礼仪与禁忌:土家族人有团结互助、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一家有事,大家帮忙。逢年过节到土家族人家里作客,热情的主人便会拿出几个雪白的糍粑去烤,烤得两面金黄开花的时候,几吹几拍,往里面灌白糖或蜂蜜,双手捧给客人。但在一些偏僻的山区,主人将烤好的糍粑送到客人手中后,客人不得吹拍火灰,要接过糍粑就咬,这时主人就会重新抢回去,吹打拍净,蘸上糖给客人吃,尔后接二连三地烤好、拍净、蘸糖,递给客人。如果不懂规矩,接过来就只管吹拍,那你吃完一个没糖的就别想再吃了,主人还认为你对土家族人不尊重。
节日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不能扛锄、穿蓑衣、担空水桶进屋;不能用脚踏火坑及三脚架;在室内不能吹口哨;客人不能和少妇坐在一条长凳上。
经济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升格扩大区域以来,湘西州调整发展思路,确立和实施“农业稳市,工业立市,旅游旺市,人才兴市,依法治市,富民强市”的发展战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236.5亿元。引进了一大批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各类自动生产线,加速了传统工业的改造,推动了新兴工业的崛起。
目前已形成陶瓷、服装、食品、电子、五金、医药、建材、化工、塑料等30多个主要门类的工业产品。2003年工业总产值408.7亿元。湘西州是中国陶瓷出口主要生产基地。“名瑞”婚纱、晚礼服生产规模在国内同行业中名列前茅,在国际市场中享有盛誉。陶瓷、服装、食品、电子等工业产业已出现一批知名品牌。湘西州粮食生产连年保持“吨粮市”荣誉。“凤凰单丛”和“岭头白叶”等品牌名茶饮誉国内外,在全国名茶评比中多次夺魁。有茶叶、水产、水果等万亩以上“三高”农业示范基地11个。
对外经济贸易发展迅猛,全市现有进出口企业700多家,各类生产出口产品的企业近1万家,产品远销世界156个国家和地区。2003年外贸进出口总值11.64亿美元。其中出口总值9.40亿美元。累计合同利用外资18.2亿美元。初步形成外向型经济的新格局。
湘西州荣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瓷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等称号。全市人民正在与时俱进,致力建设充满活力、富有魅力的湖南“西大门”。
行政区划
吉首市
面积1062平方千米,人口29万。邮政编码416000。
泸溪县
面积1569平方千米,人口29万。邮政编码416100。县人民政府驻白沙镇。
凤凰县
面积1751平方千米,人口37万。邮政编码416200。县人民政府驻沱江镇。
花垣县
面积1111平方千米,人口27万。邮政编码416400。县人民政府驻花垣镇。
保靖县
面积1746平方千米,人口27万。邮政编码416500。县人民政府驻迁陵镇。
古丈县
面积1286平方千米,人口14万。邮政编码416300。县人民政府驻古阳镇。
永顺县
面积3809平方千米,人口49万。邮政编码416700。县人民政府驻灵溪镇。
龙山县
面积3127平方千米,人口54万。邮政编码416800。县人民政府驻民安街道。
❺ 会昌有什么特产
中国肉兔之乡、中国鹧鸪之乡”------会昌
1.精制米食:其外观洁白晶莹条直、匀细;口感柔软,富有韧性,口味鲜美。品种有"高富"牌、"汉仙"牌江西米粉、 “五丰”牌银丝米粉、营养保健系列米粉,产品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银丝米粉荣获江西省优秀产品二等奖、93中国新科技专利技术专利产品博览会唯一食品类金奖。由江西米粉会昌集团公司生产。
2.会昌酱干:具有数百年的历史,早为明清贡品,质地光亮透明,富有弹性,风味独特。产品获江西省轻工业厅优质产品奖。由江西省会昌酱干公司生产。
3.酸枣糕:亮泽透明,类似琥珀,酸甜可口,营养丰富,含有原糖和多种维生素。1984年列为省级科研项目,由江西省会昌县果品厂生产。
4.多味鲜辣椒:用酒酿和鲜辣椒为主要原料精制而成,保鲜达一年之久,鲜嫩可口,由赣南兴昌保健营养制品厂生产。
5.鹧鸪宴酒:以甜型黄酒为酒基,配以鹧鸪酶解液及多种名贵药材,采用生物工程技术,经科学调配和长期储存精制而成,为宴清馈赠之佳品。会昌县酒厂生产。
6.鹧鸪:有“飞禽莫如鸪”之说,其肉质鲜美,含有人体所需18种氨基酸和锌、钙等微量元素,有“益心力、令聪明”之功效(《本草纲目》载),年产鹧鸪100万羽, 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鹧鸪之乡”。由江西省会昌县鹧鸪公司组织生产经销。
7.肉兔:“走兽莫如兔”之说。其肉质细嫩,磷脂多,胆固醇少,含有人体易缺的赖氨酸和色氨酸。全县年出笼肉兔100万只,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肉兔之乡"。由江西省会昌县兔业公司组织生产经销。
8.笋干:品种有茅竹笋、黄竹笋、桂竹笋、苦竹笋等。产量最多的是茅竹笋,有冬、春笋之分。冬笋产量少,味道美;春笋量多,晒成笋干,可长年储存,是席上山珍之一,年产量达50吨。会昌县土产公司经销。
9.蜂蜜:又称“蜜糖”。分白、黄、红三种。蜂蜜含有葡萄糖、果糖70-80%,以及其他多种维生素,营养丰富。也是加工药丸的主要原料。会昌气候温和,花木丛生,盛产蜂蜜,年产蜂蜜2.5万斤以上。由会昌县土产公司经销。
10.香菇:有花菇、厚菇、平菇三种,是席上山珍。全县年产量达160吨。由会昌县土产公司经销。
11.珍珠粉:又称珍珠丸。以优质晚米为原料制作而成,呈漂白色,粒小如珠,食用方便,滑爽鲜甜,别有风味。会昌县土产公司经销。
❻ 《会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读后感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专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属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以口传方式为主,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代表性的民间文化艺术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口头传统,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含戏曲、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联系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冲击。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迫在眉睫。
❼ 会昌县的特产
会昌酱干
酱干全称酱油豆干,江西会昌是有名的酱干之乡。会昌酱干富于悠远浓厚的文化底蕴,它在清代嘉庆年问,被官府指定为贡品,誉满京华。实际上,它的历史渊源还可上溯到“真龙天子”乾隆皇帝,盛世佳话,传为美谈。产品获江西省世纪之光新产品奖。由江西省会昌县美好食品有限公司、江西省会昌酱干等公司生产。生产的会昌酱干、会昌豆干、保鲜豆干、麻辣香干、酱干王,有“康寿”牌、“香而嘉”牌等品牌。会昌豆干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更是添加了多道秘制工艺,绿色、健康、鲜香味美、唇齿留香。
会昌米粉
中国的米粉在江西,江西的米粉在会昌。会昌的米粉出口量占了全国出口量的60%以上。会昌是中国米粉之乡,会昌米粉有悠久的历史,境内有江西五丰食品有限公司和江西华达昌食品有限公司两家公司生产会昌米粉,生产规模、技术水平、出口量均居国内同行前列,生产的米粉有五丰牌、高富牌、汉仙牌、祥麟牌和吉麟牌。会昌米粉采用专利工艺技术生产,全部为纯大米制作,不含任何添加剂。产品外观晶莹洁白,粉条粗细均匀,垂直性好,酸度低,不伤胃,煮后不糊汤、不断条、不破裂,口感爽滑柔韧,富有弹性,极富嚼劲;在冷水中长时间浸泡能保持完整形状且不影响烹调性;20根米粉就能吊起一个48公斤的成年人,堪称天下一绝。其独特的风味、良好的品质,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受到了有关专家和广大消费者的一致好评,并已通过了国家原产地标记注册认证。产品80%以上出口到美、加、英、法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会昌茶叶
会昌茶叶色清味香耐泡,久负盛名,清乾隆前曾列为贡品。年产茶叶90吨。会昌县土产公司经销。
珍珠粉
又称珍珠丸。以优质晚米为原料制作而成,呈漂白色,粒小如珠,食用方便,滑爽鲜甜,别有风味。会 昌县土产公司经销。
香菇
有花菇、厚菇、平菇三种,是席上山珍。全县年产量达160吨。由会昌县土产公司经销。
蜂蜜
又称“蜜糖”。分白、黄、红三种。蜂蜜含有葡萄糖、果糖70-80%,以及其他多种维生素,营养丰富。也是加工药丸的主要原料。会昌气候温和,花木丛生,盛产蜂蜜,年产蜂蜜2.5万斤以上。由会昌县土产公司经销。
笋干
品种有茅竹笋、黄竹笋、桂竹笋、苦竹笋等。产量最多的是茅竹笋,有冬、春笋之分。冬笋产量少,味道美;春笋量多,晒成笋干,可长年储存,是席上山珍之一,年产量达50吨。会昌县土产公司经销。
酸枣糕
亮泽透明,类似琥珀,酸甜可口,营养丰富,含有原糖和多种维生素。1984年列为省级科研项目,由江西省会昌县果品厂生产。
❽ 江西赣州会昌县历史!
982年,(北宋太平兴国七年)在于都县东南部六乡设置会昌县,县驻九州镇。
997年,天版下分为十五路,权会昌属江南路虔州府。
1020年,分江南路为东路西路,会昌属江南西路虔州。
1914年,江西分为4道,会昌属赣南道赣州府。
1935年,江西划为8个行政督察区,会昌属第八行政区。
1949年8月,成立赣西行政公署(下辖吉安专署、宁都专署),会昌属宁都专署。
1952年7月,原宁都专署和赣州专署合并,称赣州专员公署,会昌属赣州专署。
1971年1月,撤销赣州专署,改称赣州地区,会昌属赣州地区。
1998年9月,撤销赣州地区,改称赣州市,会昌属赣州市,一直沿用至今。
❾ 江西会昌历史上出过那些名人
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
卢肇
卢肇在唐武宗李炎会昌三年(公元843年)状元及第,且是江西第一个状元。他是宜春县文标乡人,他老家的具体所在地在今分宜的杨桥乡观光村(分宜在宁朝时才划原宜春县的文标等八乡立县)。现该村有状元桥,在暮云(木叶)坳还有卢肇的墓。肇生于唐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二月初三日。卢肇政事之余,勤于笔耕,一生著述很多,有《文标集》、《届堂龟鉴》、《卢子史录》、《逸史》、《愈风集》、《大统赋注》等等一百几十卷。卢的诗文,才智,特别是他的德行,《唐摭言》、《云溪友议》,著术中比较著名的是《汉堤诗》、《海潮赋》、《天河赋》。
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特强,从小受到较好的教育。庆历二年(1042)登杨镇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官吏。治平四年(1067)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熙宁二年(1069)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钟山,谥文。
黄庭坚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黔安居士,八桂老人。北宋诗人,书法家。修水县人。其父黄庶(字亚父)庆历二年(1042)进士,仕不得志,遂刻意于文词,作诗学杜甫,有《伐檀集》传世。舅父李常(字公择)也是一位诗人兼藏书家。使黄庭坚从小生长在文学空气浓厚的书香家庭。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永丰县沙溪人)。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四岁丧父,家贫,他的母亲以荻画地,教他写字。多诵古人篇章,为诗文,“下笔出人意表”。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任西京留守推官。景佑元年(1034)任镇南军节度掌书记、馆言事,得罪宰相被贬,欧阳修写信斥责司谏高若讷不主持正义,被降知夷陵县。康定元年(1040)复任馆阁校勘,编修崇文总目。庆历三年(1043)任右正言、知制诰。五年,杜衍、范促淹、韩琦、富弼等名臣相继被排挤出朝,欧阳修上疏为他们分辩,因被贬知滁州,后又改知扬州、颍州。皇佑元年(1049)回朝,先后任翰林学士、史馆修撰等职,和宋祁等一同编修《新唐书》,又自修《五代史记》(即《新五代史》)。晚年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太子少师。神宗熙宁五年(1072)卒于家,谥文忠。
曾巩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南丰人。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幼年聪慧,十二岁作《六论》,一挥而就,言简意赅,气势雄浑,得到欧阳修的赞赏,从此名闻四方。青年时,多次外游,和王安石友善,常有诗文往来,并将安石推荐给欧阳修。嘉佑二年(1057)中进士后,调任太平州司法参军。翌年,召回京师,编校史馆书籍,迁馆阁校勘、集贤校理。熙宁二年(1079)先后在齐、襄、洪、福、明、毫等州任知州,守正不阿,颇有政声。元丰三年,徙知沧州,过京师,神宗召见时,他提出节约为理财之要,颇得神宗赏识,留三班院供事。元丰四年,神宗以其精于史学,委任史馆修撰,编纂五朝史纲,未成。元丰五年,拜中书舍人。次年卒于江宁府。理宗时追谥文定。著有《元丰类稿》五十卷、《续元丰类稿》四十卷、《隆平集》三十卷。
朱熹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别号紫阳,南宋江西婺源人。父朱松,进士出身,对二程理学窥研弥深,因不附和议,得罪秦桧,失官居家,以教书为业,恪守孔孟之道。其父对朱熹要求严格,不仅以儒家经书对他进行严格教导,而且对他讲授“古今成败兴亡大致”,教育他关心民族社稷安危和社会现实问题,树立抗金必胜思想和信念。朱熹严守父训,刻苦读书,青少年时代,精心研读儒家主要著作,广泛涉猎各家学说和各种格致之学,学业猛进,十九岁登进士第,赐同进士出身,授泉州同安县主簿。曾任南康军两年零一个月。
文天祥
文天祥(1236-1283),初名云孙,字天祥,后改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庐陵(今吉安县)人。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
天祥幼时,就学于欧阳守道。宝佑四年(1256)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天祥以法天不息为对,帝亲拔为第一。考官王应麟奏曰:“是卷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臣敢为得人贺。”
严嵩
严嵩懂得“关系学”,笼络世宗亲信。两面三刀,委罪于人。能伸能屈,使用苦肉计。从嘉靖二十三年到三十五年的十多年时间内,严嵩先后在宜春、分宜两县捐金修建了四座石拱桥:宜春秀江上的广泽桥,下浦的广润桥(上浦、下浦各一座的总称),分宜清源河上的万年桥,共花三四万两银子。同时还出资修茸了分宜县学等等。这些钱,虽刮自人民的血汗,建桥又有狭隘的乡土观念和光宗耀祖的思想,桥成又尽管有媚上之嫌,但也是为人民做了点好事
解缙
解缙(1369-1415),字大绅,一字缙绅。吉水县人。明初学者、文学家。
解缙生而秀异,颖敏绝伦,其母画地为字,于襁褓中教之,一见不忘,六七岁就能即席吟诗作对,一时传为神童。因此,关于他幼年的传说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家喻户晓,以迄于今。
况钟
况钟(1383-1443),字伯律。靖安(今靖安县)人。明代官吏、诗人。
早年曾在尚书吕震属下为小吏,因有奇才,为吕震所重视,并推荐为仪制司主事。明成祖朱棣永乐年间,因荐为礼部郎中。宣德五年(1430)升任苏州知府。当时苏州豪强污吏相互勾结利用,百姓赋税繁重,是全国有名的难治之府。况钟上任后,许多问题者等待他去处理。开初,不少属下和群吏都站在他四周,看他如何理事。他假装不懂,左顾右问,只按群吏的欲望办事,群吏们都很高兴,私下以为这位新任太守是很容易欺侮的。几天后,他召集群吏宣布:前几天某件事是应该做的,是某某不让我做;某件事是不应该做的,是某某强行我做的!你们有些人长期以来玩弄这种手段,罪当死!于是将罪大恶极的数人处以死刑,并训斥那些贪虐庸懦的官吏。因此大震全府,上下都奉法职守。
宋应星
宋应星(1587-1661?),字长庚。奉新人。明代著名科学家、诗人。
万历四十三年(1615)举人。崇祯七年(1634)任江西分宜教谕,举世瞩目的科技名著《天工开物》写成于任职期内。崇祯十一年(1638)任汀州(今福建长汀)府推官,十四年(1641)任毫州(今安徽毫县)知州。崇祯十七年(1644)明亡,弃官归家。后又在南明任过职。清顺治年间仍在世,约于顺治与康熙之交去世。
参考资料:互联网
❿ 赣州的历史资料
赣州之名,始自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改虔州为赣州。历有二说:一因州治赣县而得名;另说章、贡二江在州治合流之故。赣州在春秋战国时,先后为楚地、吴地、越地。秦时属九江郡。汉时先属豫章郡(赣、雩都、南壄县地),后属庐陵郡。三国东吴嘉禾五年(236年)析庐陵郡置庐陵南部都尉,治雩都,属扬州。西晋太康三年(282年)改为南康郡,移治赣(今章贡区年),属江州。隋开皇九年废南康郡置虔州,大业初复为南康郡。唐置虔州,贞观元年(627年)属江南道,开元二十一年属江南西道。五代梁属百胜军,五代南唐改称昭信军。宋初复称虔州;淳化元年(990年年)析虔州之南康、大庾、上犹3县别置南安军。绍兴二十三年改为赣州,属江南西路。元为南安、赣州路,属江西行中书省。明为南安、赣州府,属江西承宣布政使司。清沿明制,增设宁都直隶州。民国时置赣南道,分为赣南、宁都两专区。
1949年8月赣州各县先后解放,设赣西南行署区,辖赣州、瑞金、吉安3专区:赣州专区辖赣州市和赣、大庾、安远、虔南、崇义、龙南、定南、南康、上犹、信丰10县,;瑞金专区辖广昌、雩都、石城、会昌、瑞金、宁都、兴国、寻邬8县。
1949年11月撤销赣州专区,所属市、县直隶赣西南行署区;瑞金专区更名为宁都专区。1951年6月17日撤销西南行署区,恢复赣州专区,今赣州各县分属赣州专区、宁都专区。1952年8月29日,宁都专区并入赣州专区,广昌县划归抚州专区。
1954年5月改称赣南行政区,广昌县来属。1957年雩都、寻邬、虔南、大庾县分别更名为于都、寻乌、全南、大余县。
1964年5月赣南行政区复名赣州专区。1971年1月改称赣州地区。1978年8月设立赣州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10月广昌县划归抚州地区。1994年瑞金撤县设市。1995年南康撤县设市。
1998年12月,国务院批准赣州地区撤地改市,原赣州市改为章贡区,管辖范围不变。1999年7月1日,地级赣州市正式挂牌成立。
2003年底,全市总人口806.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7.4万人。2004年底,全市总人口812.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4.9万人。
截至2005年12月31日,赣州市辖1个市辖区、15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共有7个街道、138个镇、144个乡、1个民族乡。(另一资料:138镇、145乡、8街道,另有5个管理区,10个营林林场)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置南壄县,隶九江郡,为赣南建置政权之始。
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豫章郡,治南昌,领18县,其中赣南3县隶之:南壄县(约辖今南康、大余、上犹、崇义、信丰、龙南、定南、全南等地)、赣县(约辖今章贡区、赣县、兴国等地)、雩都县(约辖今于都、宁都、石城、瑞金、会昌、安远、寻乌等地)。西汉末年,改豫章郡为九江郡。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九江郡复名豫章郡,南壄改为南野,赣南3县仍隶之。兴平元年(194年),分豫章郡置庐陵郡,赣南3县隶庐陵郡。
三国东吴嘉禾五年(236年)析庐陵郡置庐陵南部都尉,治雩都,属扬州,领雩都、赣县、平阳(由赣县分出,即今兴国年)、阳都、揭阳(析雩都白鹿营地置阳都;析阳都陂阳地置陂阳县,随后改为揭阳年)、南安(由南野分出,约辖今南康、信丰、龙南、定南、全南等地年)、南野(约辖今大余、上犹、崇义等地年)七县。晋太康元年(280年),改南安为南康,改阳都为宁都,改平阳为平固。
西晋太康三年罢庐陵南部都尉,置南康郡,治雩都,将南野并入南康,领6县。五年(284年),改揭阳为陂阳。十年(289年),赣县移县治于葛姥城(今章贡区虎岗一带年)。元康元年(291年),南康郡改属江州都督府。永和五年(349年),郡治从雩都迁至赣县(章、贡两水间,今章贡区年)。南北朝梁大宝元年(550年),南康郡地大余改属广东东衡州始兴郡。陈太建十三年(581年),大余改隶广东东衡州安远郡。
隋开皇九年(589年),改南康郡为虔州,隶洪州总管府。平固并入赣县、南野并入南康、虔化并入宁都。十三年(593年),陂阳县设石城场,并入宁都。虔州领4县:赣县、雩都、南康、宁都。
唐置虔州,贞观元年(627年)属江南道。永淳元年(682年),析南康东南地复置南安县(约辖今信丰、龙南、定南、全南等地年),虔州领5县。神龙元年(705年),复置大余县,虔州领6县。天宝元年(742年),南安改名信丰县,并分出原南安地置百丈泉,后改虔南镇。开元二十一年属江南西道。贞元四年(788年),分出雩都三乡和信丰一里复置安远县,虔州领7县。天祐元年(904年),从雩都县分出象湖镇置瑞金监。
后梁开平三年(909年),虔州属梁。四年(910年),以虔、韶2州置百胜军;南唐升元元年(937年),改百胜军为昭信军,虔州属之。乾化元年(911年),析南康县地置上犹场。保大十年(952年),改上犹场为上犹县,翌年改瑞金监为瑞金县,虔南场为龙南县,石城场为石城县。至此,虔州领11县:赣县、雩都、信丰、南康、大余、虔化、安远、上犹、瑞金、龙南、石城。
宋开宝八年(975年),改昭信军为军州。大平兴国元年(976年),改军州复为虔州,隶江南西路;七年(982年),从赣县分出潋江镇7乡及庐陵泰和部分辖地置兴国县,从雩都分出县东南6乡于九州镇置会昌县。虔州领13县。淳化元年(990年),以虔州原辖南康、大余、上犹3县另置南安军,治大余。虔州领10县,隶江南西路。宣和三年(1121年),龙南县改名为虔南。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校书郎董德元以“虔”字为虎头,虔州号“虎头城”,非佳名,奏请改名,诏改虔州为赣州(取章、贡二水合流之义年),赣州名始此。同时,虔化县改名为宁都,虔南县复名为龙南。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江南西路为江西行中书省,赣州、南安军隶江西行省。至元十四年(1277年),赣州、南安军分别改为赣州路总管府、南安路总管府。隶属与领县如旧。
吴二年(1365,元至正二十五年),赣州、南安两路改为府。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江西分为5道,赣州、南安2府均属岭北道。成化十三年(1477年),设分巡岭北道于赣州,赣州、南安2府属之。弘治七年(1494年),置南赣巡抚都察院于赣州,称虔院。正德十一年(1516年),置巡抚南赣汀韶等处地方提督军务,辖江西的南安、赣州,广东的韶州、南雄州,湖南的郴州和福建的汀州等州府。正德十二年(1517年),从上犹、南康、大余3县划出部分辖地置崇义县,属南安府,至此,南安府领4县:大余、南康、上犹、崇义。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增设分守岭北、岭东、岭南、漳南4道,统于虔院。岭北巡、守两道治赣州,赣州、南安2府隶之。隆庆三年(1569年),从安远、信丰、龙南3县划出部分辖地置定南县,隶赣州府。万历四年(1576年),以安远县原辖寻乌等15堡另置长宁县,隶赣州府。至此,赣州府领12县,南安府领4县。
清顺治十年(年)至康熙八年(1669年),先后撤销南赣守抚和巡、守两道。康熙十年(1671年),置分巡赣南道,辖赣州府、南安府。雍正九年(1731年),改分巡赣南道为分巡吉南赣道,增辖吉安府。乾隆十九年(1754年),升宁都县为宁都直隶州,辖瑞金、石城2县,为赣南分设赣州府、南安府、宁都直隶州3个政区之始。同年,改分巡吉南赣道为吉南赣宁兵备道,增辖宁都直隶州。
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州年)、厅设县,县直隶省。民国3年(1914年)江西设浔阳、豫章、庐陵、赣南4道。赣南道,治赣县,领17县:赣县、雩都、信丰、兴国、会昌、安远、长宁、龙南、全南、定南、宁都、瑞金、石城、南康、大余、上犹、崇义。民国15年(1926年),废赣南道,县直隶省。民国21年(1932年)全省划为13个行政区,赣南各县分属第九、十一、十二、十三行政区:兴国县归第九行政区;第十一行政区(后改称赣南行政长官公署年)设赣州,辖赣县、南康、信丰、上犹、崇义、大余6县;第十二行政区设宁都,辖宁都、广昌、石城、瑞金、雩都、会昌6县;第十三行政区设龙南,辖龙南、定南、全南、安远、寻乌5县。民国22年(1933年),第十一、十三2个行政区合并,改名赣南政务专员公署,先设大余,后迁赣州,领11县。民国24年(1935年),全省改划为8个行政区,赣南各县分属江西省第四、八行政区:第四行政区设赣州,辖赣县、南康、信丰、大余、上犹、崇义、龙南、定南、全南、安远、寻乌11县;第八行政区设宁都,辖宁都、广昌、石城、瑞金、会昌、雩都、兴国7县。
民国18年至23年(1929年至1934年)赣州大片土地成为中央革命根据地,赣南各地先后成立苏维埃政府,分别隶属江西、湘赣、粤赣、赣南省苏维埃政府。并于1934年8月在瑞金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