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湖广会馆来历的由来
齐安公所原位于下洪学巷44、36号两个大院内,建国后房产隶属关系不同被分为44号(属望龙门房管所)、36号属市医药公司宿舍(现已搬迁)。
人们把籍贯相同的地区公所也呼为湖广会馆也难怪。实际此公所是湖北地区会馆,不是湖广会馆。经考证,齐安公所从严格意义上应称呼为“帝主宫”。查《西南历史文化地理》(西南师范大学 出版社.篮勇著)517页释为,“湖广籍黄州人供奉帝主,即张公名七,人尊为帝主,故其会馆名为帝主宫”。王笛所著《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区域社会研究》表8—17中登录了“湖北会馆(黄州会馆)---帝主宫、齐安宫”。民国24年《云阳志》卷21“祠庙”篇记载“全县有会馆以54座。其中:帝主宫(湖北黄州帮建)15个,万寿宫(江西帮建)13个,禹王宫(湘帮建)9个,齐安宫2个,湖北馆(湖北帮建)2个….”。
齐安公所系湖北原“齐安郡”籍人士集资修建的地区性行帮工商机构。按现有资料看可能建于清嘉庆年间,而齐安郡的得名史籍载:“南齐置齐安郡兼置齐巡县,隋郡废,省县入黄风,帮城在今湖北黄风县西北。隋改黄州,唐又复齐安郡,后瑞改黄”杜牧《九日登高》诗(“忆齐安诗”)即指此地。这在后面述及的大殿梁题文字和梁下碑文中可以印证。齐安公所建筑布局依中轴线排列、由下往上戏楼、天井、两厅、进厅、大殿,两侧是附属建筑。南北长49.5米、东西宽41.3米,约计2000多平方米。
44号入口位于一仿木牌楼之下。进石门为天井,靠江方向是一造型典雅的琉璃瓦戏楼。戏楼飞檐翘角,高8米,木结构歇山顶,天花为八角藻井。坐南面北。面阔7.5米,明间4.9米、次间1.3米。八角莲花础石,两边柱上镂雕硬木撑各一。角梁圆雕龙头、飞鹰。戏台离地高2.8米。戏楼三面皆雕饰精美,券棚檐下额枋雕有长幅戏文故事。其余雕“博古图”、“鱼樵图”、杂宝图等。戏楼对面是看厅,为木结构悬山青瓦面,面阔三间13.4米、进深7.4米。看厅位于一高2.2米的石台之上,台前存石雕护栏。厅上柱端至下分侍雕花撑拱和倒悬猴撑拱共四枚。厅的左右与戏楼紧连的是歇山顶耳楼,长16.2米、宽4米,古时人们若坐、站在厅上观戏或在耳楼看戏,其视觉正好一鉴无余,可见古人匠心独运。从戏台乐鼓手在后台的位置始,绕两则耳楼几乎全是精湛的雕刻,除花草几何纹图案外,主要刻二十四孝故事。计有“丁兰刻木事亲”(东汉)、“杨香扼虎救父” (晋)、“曾母啮指心痛”、“仲由为父负米”(春秋)、“蔡顺拾葚供亲”(东汉)、“黄香扇枕温衾”、“董永卖身葬父”、“寿昌弃官寻母”等古人提倡孝顺的故事,每一孝顺故事画面的边杠上均雕蝙蝠,寓意孝则福。耳楼上的渗门式雀替富丽堂皇。以上雕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统治者所倡导的意识形态主体,不外乎“忠、孝、仁、义”等内容,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使近代国人妇孺皆知荛、舜,明纲常之礼,懂三国、熟水浒,皆多源于戏典艺术之普及。
在44号墙身紧连的石门上可见“齐安公所”四个阴文大字,它点出了此房舍的隶属及性质。门匾上所嵌青花、彩瓷片不少为龙纹。上述为44号院的主体状况。另院外墙面存青砖,砖上模印“齐安公”三字。左侧院有一木结构青瓦面的厢楼,长9.3米,宽4.2米,临窗远眺大江位置较佳。右侧墙外亦然。
33号大院与44号原为一体,有通道相连,现封闭。原设计后厅的台基柱石均在44号方。此厅,地面高地面高过一厅1.5米的高度,同为石台基因内部改建不详梁架结构,长13.4米、深7米、高12米。但此厅门簪尚在,正说明第二厅后门原是进大殿的正门。门上方存数扇外观精巧的穿花窗。出二厅是过厅,为卷棚青瓦顶,梁架用两柱即借用前厅的边柱和后大殿的檐柱。面阔13.4米、进深4.5米。厅下原设拜台和神像今不存。但过厅柱上雕刻精美的渗门式誉替极抢眼,其上刻鎏金花瓣及瑞兽等。厅侧墙体上方各存一圆形漏窗。
大殿悬山式绿黄相杂琉璃瓦顶坐北朝南,脊上饰花草、钱纹等。梁架系抬梁式,九檩七架梁对前后单步梁。面阔三间13.4米。八角柱础,上部是莲瓣。柱径43厘米。此殿脊檩刻字,文为:“嘉庆丁丑(1817年)孟春月谷旦立;光绪已丑岁(1889年)黄州阖府重建”。殿内一住户的门边嵌一白石碑,碑身半在户内,一半在外,户内碑文被子地砖覆兽,户外碑文如次:“于要终也初则为/□吾黄齐安公所建自/尽美但日久年深凡一切□/集同人酌议特构碑石将□/张为执事者/交相存证共□/□不朽耳是为记/公捐在庙右侧置有□□/日兹因黄州阖府向在□/孙鲁堂值年胡魁顺□/武昌县治□雷建□/洋三合杨□发茂□□/宜昌□尚义宝庆刘宜昌□□□/□□老□所/允拨与黄州阖府”。从上述梁题文字、加上碑文残句依稀可以辩此公所的沿革了。大概晚于禹王庙老殿,即创建于清嘉庆丁丑(1817)年,经72年后的光绪已丑年(1889)年又重建。又因为齐安公所非湖北省级会馆,资金有限,在重修时黄州(齐安)人联络了部分鄂省同乡共同出资,这在碑文中就很清楚,有武昌、宜昌等地的人参加并捐资于黄州,然后由黄州人重建。大殿之下的檐廊两侧有券拱石门,一为“春晖”门、一为“云润”门,皆自铭。左侧云润门外是天井小院落。天井长12.5米、宽4米。两侧皆置房,靠北墙房近方形,青瓦面,为五柱四间,宽13.5米,进深12.5米。天井面额枋雕人物故事,也存雕花雀替。对面房间传过去用作缮食房舍等,宽12.5米、深10米,皆雕刻。右侧星晖门前存外廊,长7米、宽8米,青瓦。廊枋雕香炉、卷草等图案皆刷金。颇为奇观的是36、44号院落齐安公所主体建筑的高墙墙脊,随房顶起券、上下数十米起伏叠宕,加上脊侧垂琉璃筒瓦阳光下色彩斑烂。远观若双龙锁大江之态势。英国商人立德夫人在《穿蓝长袍的国度》中回忆到1898年10月的一天,“29日那天,我们请了许多客人坐在小桌子上吃晚饭。现在,我们在城里条件最好的湖南和湖北同乡会馆举行了四天的宴会和戏剧表演。首席坐的是八省公所会首,这是个须发皆白的老人……。从各个戏院请来的艺人在唱不同的戏,有一两出还很好听”。据记载湖广会馆和江西会馆的庙会活动规模大,活动多,江西会馆一年有300多天的文化商贸活动,而湖广会馆也有200多天的文化商贸活动。
总之,根据调查考证,齐安公所不应简单称为湖广会馆,而应称帝主宫、齐安宫或称齐安会馆。
望采纳
㈡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类专业有博士点吗有那几个专业有博士点
有一抄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1个:历史学;二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历史地理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专门史、世界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历史文献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中国少数民族史、民族学,其中历史地理学可授予博士学位。
㈢ 蓝勇的研究领域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历史时期中国西部资源东调及其影响研究》
2、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长江三峡地区历史地图再现研究》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近2000年长江上游森林分布与水土流失研究》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历代制度和政策因素对西部环境的影响:途径、方式和力度》子课题《西南部分》
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历史时期西南经济开发与生态变迁》
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长江三峡历史地理综合研究》
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代中国内河公慈善救生研究》
8、国家重大文化工程项目《中华大典·地学典·自然地理典》
9、国家重大文化工程项目《清史·生态环境志》(西南及长江中下游部分)
1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长江三峡经济开发研究》
1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湖广填四川与清初四川社会》
12、教育部教学改革项目《高师历史教学中加强人地关系思维的理论与实践》
13、四川省政府哲学社会“八五”规划项目《巴蜀文化与地理环境》
14、重庆市政府哲学社会科学项目《重庆移民历史与安置经验总结》
15、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长江三峡历史地图集》
16、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历史文献中的重庆》
17、重庆市重点文科基地项目《长江三峡历史地图集》(夔巫图组)
18、四川省重大文化工程项目《巴蜀文化通史·交通文化卷》
19、重庆市文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重庆历史地图集》
20、湖北省文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三峡通史·历史地理卷》 1、重庆市北碚区天府镇旅游规划
2、贵州修文桃园河风景区规划
3、重庆万盛黑山谷风景区文化创意
4、重庆鼎道餐饮服务有限公司古川菜创意
5、重庆石柱枫香坪乡村旅游风景区文化创意
6、重庆武隆印象公司川江号子文化创意
7、重庆北碚乡村嘉年华景区文化创意
8、重庆市规划局:重庆三国文化研究
9、重庆市规划局:重庆文化分区研究
10、重庆市开县秦巴古道研究 1、《中国历史地理学》(独立,面向21世纪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2、《中国历史地理》(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3、《历史时期西南经济开发与生态变迁》(独立),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
4、《西南历史文化地理》(独立),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5、《长江三峡历史地理》(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
6、《四川古代交通路线史》(独立),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7、《古代交通生态研究与实地考察》(独立),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
8、《南方丝绸之路》(独立),重庆大学出版社,1992年。
9、《三峡经济开发的历史反思》(独立),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10、《中国三峡文化》(合作),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
11、《西南交通贸易与开发》(合作),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12、《巴渝历史沿革》(合作),重庆出版社,2003年。
13、《千古三峡》(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
14、《长江文明》(独立),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
15、《唐僖宗》(独立),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
16、《二十世纪唐研究》(参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17、《丝绸之路大辞典》(参编),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
18、《中国都城辞典》(参编),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19、《三峡古镇》(丛书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20、《诗城奉节》(丛书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21、《近2000年来长江上游森林分布与水土流失》(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22、《西三角历史发展溯源》(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23、《重庆古旧地图研究》(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24、《近两千年长江上游森林分布与水土流失研究》(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年。 1、《明清时期皇木采办研究》,《历史研究》1994,6。
2、《长江正源探索历史是非的考辨》,《历史研究》2005,1。
3、《清代滇铜京运路线考释》,《历史研究》2006,3。
4,《对中国环境史研究的四点认识》,《历史研究》2010,1。
5、《乾隆“金沙江全图”考》,《历史研究》2010,3。
6、《隋唐开边县治考辨》,《中国史研究》1985,4。
7、《历史时期三峡地区移民与经济开发》,《中国史研究》1993,2。
8、《清代西南移民会馆名实与职能研究》,《中国史研究》1996,4。
9、《有关先秦气候的研究方向》,《中国史研究》2009,2。
10、《中国历史地图集编绘的历史轨迹和理论思考》,《史学史研究》2013,2
11、《宋“蜀川胜概图”考》,《文物》1999,4。
12、《三峡最早的航道图――峡江图考》,《文献》1995,1。
13、《中国饮食辛辣口味的地理分布及其环境成因》,《地理研究》2001,2。
14、《近500年来长江上游亚热带山地中低山植被演替》,《地理研究》2010,7。
15、《现代历史地理学给予历史学的新启示》,《史学理论研究》1995,1。
16、《近代三峡航道图的编纂始末》,《近代史研究》1994,5。
17、《中国古代辛辣用料的嬗变、流布与农业社会》,《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1,1。
18、《南方陆上丝绸之路转输贸易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0,4。
19、《清代长江上游救生红船制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5,4。
20、《清代长江上游救生红船续考》,《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5,3。
21、《清代长江救生红船救生地位和效果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2,3。
22、《西南政区教化名称分布变迁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4。
23、《明茶马贸易〈四川省四路关驿图〉考》,《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3,2。
24、《明清皇木采办遗迹考》,《中国历史文物》2005,4。
25、《历史时期西南荔枝分布的历史考证》,《中国农史》1988,3。
26、《乾嘉垦殖对四川农业生态及社会影响初探》,《中国农史》1993,1。
27、《历史时期三峡森林资源的分布变迁》,《中国农史》1993,4。
28、《历史时期三峡地区农副业开发研究》,《中国农史》1995,3。
29、《明清时期三峡地区农业垦殖与农田水利研究》,《中国农史》1996,2。
30、《明清美洲农作物引进对亚热带山地结构性贫困形成的影响》,《中国农史》2001,1。
31、《湖广填四川”社会经济与生态效应的地名学研究》(合作),《中国农史》2007,4。
32、《从天地生角度看中华文明的东移南迁》,《学术研究》1995,5。
33、《中国区域文化地理研究的思考》,《学术研究》2002、1 。
34、《刀耕火种重评》,《学术研究》2000、1 。
35、《中国经济开发的历史进程与可持续发展的反思》,《学术研究》2005,7。
36、《中国古代美女的地域认同文化研究》,《学术研究》2008,1。
37、《清代长江救生红船的公益性与官办体系的衰败》,《学术研究》2013,2。
38、《中国地域方位嬗变与东亚大陆天地生背景》,《江汉论坛》2013,10
39、《南水北调与北人南迁的历史地理背景》,《天府新论》2007,5。
40、《历史时期中国野生犀象分布再探索》,《历史地理》12辑。
41、《历史时期三峡森林植被分布的演变研究》,《历史地理》16辑。
42、《从历史技术与环境互动的角度解剖中国西部》,《历史地理》17辑 。
43、《连续地理部面的新切入点探索》,《历史地理》18辑。
44、《唐宋川滇滇缅通道上的贸易》,《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0,1。
45、《历史时期长江上游航道萎缩及对策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3。
46、《历史时期西南经济开发与生态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1。
47、《中国西南历史气候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2。
48、《唐宋西南城镇分布的地理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4。
49、《清初四川虎患与环境复原》,《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3。
50、《对古代交通里程运用要审慎》,《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1。
51、《历史时期中国楠木分布的地理特征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4。
52、《清代四川土著与移民分布的地理特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2。
53、《明清时期西南城镇分布的地理特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1。
54、《四川居民个性特征的历史演变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3。
55、《唐代气候变化与唐代历史兴衰》,《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1,3。
56、《西部开发史的理论与现实思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2,3。
57、《中国历史气候与社会》(译稿,合作),《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2。
58、《近代日本对长江上游踏察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3。
59、《燃料换代历史与森林分布变迁》(合作),《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1
60、《采用物侯学研究历史气候方向问题的讨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1,2。
61、《朦胧的理性探索》,《光明日报》1993,5,18。
62、《三峡经济开发的历史教训》,《光明日报》1994,2,21。
63、《西南古代交通文化》,《光明日报》1994,10,3。
64、《小议地方史学观》,《光明日报》1996,2,6。
65、《在继续的基础上创新》,《光明日报》1997,1,21。
66、《历史上长江上游水土流失及其危害》,《光明日报》 1998,9,25。
67、《历史上长江上游的森林砍伐与保护的历史思考》,《光明日报》 1999,7,30。
68、《西部开发的历史回顾与反思》,《光明日报》2000,2,4。
69、《长江三峡人地关系的历史思考》,《光明日报》2003,2,18。
70、《从移民史角度看三峡移民》,《光明日报》2001,10,16 。
71、《历史上中国西部资源东调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光明日报》2005,11,29。
72、《三百年来中国南方冰雪灾害及其影响》,《光明日报》2008年,3,23
73、《中国历史地理研究透露出的现实关怀》,《光明日报》,2012,1,5。
74、《中国历史景观地理研究回顾与前瞻》(合作),《光明日报》2013,2,20。
75、《对“四川荔枝种植史”和“宜宾茶叶栽培史”二文的商榷》,《农业考古》1986,1。
76、《中国古代栈道类型与分布》,《自然科学史研究》1992,1。
77、《中国古代索桥形制及分布》,《中国科技史料》1994,1。
78、《严如翌的经世文献的价值》,《清史研究》1996,3。
79、《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四卷品评》,《唐研究》第二辑。
80、《近2000年长江上游荔枝分布北界推移与气温波动》,《第四纪研究》1998,1。
81、《从历史地理角度看三峡特别行政区的建立》,《中国方域》2002,1。
82、《清代三峡移民与经济开发》,《史学月刊》1992,5。
83、《三峡得名和演变》,《史学月刊》1994,3。
84、《杨贵妃食荔产地考》,《史学月刊》1988,1。
85、《区域历史研究应有新理念和现实怀》,《史学月刊》2003,6。
86、《明代贡象考》,《安徽史学》1997,2。
87、《若干误区的误区》,《安徽史学》2000,1。
88、《川滇古道沿革初考》,《西南师院学院学报》1984,4。
89、《四川荔枝种植分布的历史考证》,《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85,4。
90、《历代西南人才分布的地域演变》,《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1,2。
91、《魏晋南北朝隋唐佛教传播与西南丝路》,《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2,2。
92、《近10年来西南历史地理研究综述》,《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3,4。
93、《古代西南各民族交通科技与文化》,《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增刊。
94、《云贵地区汉族移民的时间和地理特征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6,5。
95、《新时期利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历史的思考与展望》,《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4。
96、《20世纪运用人地关系思维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理论与实践述评》,《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5。
97、《西部开发史的反思与“西南”、“西北的战略选择》,《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0,4 。
98、《山川早水〈巴蜀〉与近代四川风情》,《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5。
99、《巴蜀休闲好赌风考》,《西南大学学报》,2008年,1。
100、《巴蜀朝天地名变迁考》,《重庆社会科学》,2010,7。
101、《从历史地理角度看四川地震灾区的重建》,《西南史地》第1辑,巴蜀书社,2009年。
102、《明代贵州绥阳南宫木厂考》,《西南史地》第1辑,巴蜀书社,2009年。
103、《滇代滇铜京运对沿途的影响研究》,《清华大学学报》2006,4。
104、《中国西南地区传统建筑的历史人文特征》,《时代建筑》2006,4。
105、《近代日本教习对四川文化教育的影响》(合作),《中华文化论坛》2004,2。
106、《巴蜀历史文化二则》,《中华文化论坛》2013,4。
107、《近年来西南丝绸之路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1994,8。
108、《论历史学的求真与致用的关系》,《古代交通生态研究与实地考察》,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
109、《历史时期西南盐业开发与环境变迁》,《史念海先生八十寿辰学术文集》,陕西师大出版社,1996年。
110、《古代重庆城市地图与重庆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研究》,《2000年国际历史地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齐鲁书社,2001。
112、《人地时空学――历史地理学发展的方向》,《浙江大学国际历史地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113、《唐代长江上游的三大地域空间》,《盛唐地域结构》,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114、《21世纪的史学新方向――关怀现实》,《21世纪中国历史学展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115、《多重因素下的明清西南地区产业结构和环境变化》,《人类社会经济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和作用》,三秦出版社,2008年。
116、《蜀身毒道路线考证》,《南方丝绸之路研究论文集》,巴蜀书社,2008年。
117、《从地理环境、生产力、生产关系看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倒置与回归》,《荆楚历史地理与长江中游开发》,2009年。
118、《晒经石的历史考察与南丝绸之路》,《中国人文田野》第1辑,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119、《一张安宁河照片的历史自然地理信息》,《中国人文田野》第1辑,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120、《寻觅皇采办之路》,《中国人文田野》第2辑,巴蜀书社,2008年。
121、《四川汉源明代皇木七年探秘记》,《中国人文田野》第4辑,巴蜀书社,2011年。
122、《清代滇铜京运运道考察记》,《中国人文田野》第5辑,巴蜀书社,2012年。
123、《广元朝天关城门老照片判读》,《中国人文田野》第5辑,巴蜀书社,2012年。
124、《汉源晒经石与南方丝绸之路》,《三星堆研究》第3辑,文物出版社,2007年。
125、《历史教学中人地关系思维的理论与实践》,《历史教学》 2001,6。
126、《怎样学习中国历史地理》,《历史教学》2003,3。
127、《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尽全空和人地互动》,《历史教学问题》2005,4。
128、《川滇古道上的石门关》,《历史知识》1994,6。
129、《高师历史教学中加强人地关系思维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高等师范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成果丛书》第七卷《历史学分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130、《历史教学应加强生态意识》,《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3,4。
131、《历史上的水电报》,《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3,10。
132、《川滇、川黔古今交通路线择向研究》,《公路交通编史研究》1985,6。
133、《贡荔古道》,《公路交通编史研究》1986,4。
134、《成渝间交通发展概述》,《公路交通编史研究》1990,2。
135、《“云南站赤”商榷》,《公路交通编史研究通讯》1985,6。
136、《对“历史上的小巴简道”一文的商榷》,《陕西公路交通编史通讯》1985,6。
137、《万胜入滇之界首何在?》,《重庆师范学院学报》1985,2。
138、《三峡历史地理考证三则》,《重庆师范学院学报》1996,1。
139、《隋唐石门道之石门辨误》,《重庆史学》1985,2
140、《重庆古史二题》,《重庆史学》1990,1。
141、《李永和蓝朝鼎起义川南战事补正》,《重庆史学》1991,2。
142、《四川地方史的可贵探索》,《重庆史学》1992,2。
143、《云南荔枝种植分布的历史考证》,《史志文摘》1985创刊号
144、《神州何处妃子笑》,《文汇报》1986,8,12。
145、《历史上的阴平道与阴平邪道》,《文博》1994,2。
146、《四川古代栈道初步研究》,《四川文物》1988,1。
147、《米仓道的踏察与考证》,《四川文物》1989,2。
148、《关于“汉白帝城位置探讨”有关问题的补充》,《四川文物》1996,3。
149、《四川屏山神木山祠考》,《四川文物》2001,11。
150、《四川汉源县水井沟皇木采办遗址考》,《四川文物》2011年,6
151、《重庆荔枝考》,《四川果权科技》1988,1。
152、《中国栈道》,《网络知识》1990,2。
153、《从地名看四川地区历史时期的芭蕉生产》,《地名知识》1990,2。
154、《唐宋四川馆驿考》,《成都大学学报》1990,4。
155、《元代四川站赤汇考》、《成都大学学报》1991,4。
156、《南方丝绸之路灵关、石门关考辨》,《成都大学学报》1992,3。
157、《南方丝绸之咱路线的再探索》,《成都大学学报》1994,3。
158、《“老四川”区域的文化特征及形成原因》,《成都大学学报》1999,2。
159、《中国西南2000年来五种亚热带经济作物分布变迁及影响》,《自然资源》1991,2。
160、《历史上中国西南华南虎分布变迁》,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版)1991,2。
161、《历史时期三峡移民与经济开发》,《经济地理》1992,4。
162、《野生印度犀在西南的灭绝》,《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版)1992,2。
163、《南方丝绸之路丝绸贸易研究》,《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3,4。
164、《现代历史地理学对中国经济建设的作用》,《科学··社会·经济》1992,3。
165、《从历史地理学角度看现在三峡经济开发》,《科学··社会·经济》1994,2。
166、《明清西南丝绸之路国际贸易》,《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3,2。
167、《清初四川虎患》,《文史杂志》1993,2。
168、《巴蛇食象新考》,《文史杂志》1993,6。
169、《“全蜀艺文志”的作者考》,《文史杂志》1996,5。
170、《古代西南的溜索》,《贵州文史丛刊》1994,6。
171、《三峡开县秦巴古道研究》(合作),《三峡大学学报》2013,4。
172、《历史时期重庆政区地名得名渊源初探》(合作),《三峡大学学报》2013,3。
173、《历史时期三峡地区山地地质灾害规律及其特点》(合作),《三峡大学学报》,2012,3。
174、《三峡地区教育历史与现状的思考》(合作),《三峡学刊》1995,4。
175、《三峡移民与川西南开发的新思路》(合作),《长江论坛》1997,3。
176、《汉中石门应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隧道》,《文史知识》1997,3。
177、《一部富有时代特色的区域通史》,《探索》2003,2。
178、《清代巴县档案中的皇木扎筏转运个案》,《舆地考古与史学新说》,北京大学出版社,
180、《环境驱动与中国早期文化空间演进》,《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1,18。
181、《巴文化在今社会中的烙印》,《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8,2。
182、《重庆佛图关名实及地理定位研究》,《中国和世界历史中的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年。
183、《贵州威宁石门坎田野调查反映的环境变迁》,《明清以来云贵高原的环境与社会》,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
184、Three scroll maps of the jinshajiang and the qing state copper transport system ,Nanny kim ,Mining monies,and Culture in early modern societies, 2013-08。
185、《中国古代图像史料运用的实践与理论建构》,《人文杂志》,2014,7,15。
186、《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思考》,《光明日报》,2014,9,24。
187、《成化<重庆郡志>和万历<重庆府志>考》,《中国地方志》,2010,2,20。 (1)杂文
1、《口舌田野》,《三峡论坛》,2012,6。
2、《田野随笔》(1),《三峡论坛》2013,1。
3、《田野随笔》(2),《三峡论坛》2013,2。
4、《奇幻地理的山水人文》,《国家人文地理》,2008,4。
5、《生活在辣椒时代》,《中国国家地理》2005,1。
6、《重庆火锅——天下第一锅》,《中国国家地理》2014,2。
7、《巴与蜀——四川盆地托出的“双子星”》,《中国国家地理》2014,2。
8、《中国辛辣文化与辣椒革命》,《南方周末》2002,1,24。
9、《首先是要适宜生存》,《南方周末》2000,10,19。
10、《三分天下四川人:成都人、重庆人、老四川人》,《重庆晚报》,2001,8,26。
11、《盆地意识与暮气传统:比较四川、重庆人与云南、贵州人》,《重庆晚报》2001,9,30。
12、《看古今巴蜀人体质容颜如何变化》,《重庆晚报》,2001,11,25。
13、《移民:文化传播的酵母》,《北京日报》2003,4,14。
14、《历史与现实——三峡经济开发与重庆发展战略》,《西南工商报》,1997,4,1。
15、《诸葛东渡金沙江以后》,《四川日报》,1987,6,22。
16、《重庆直辖——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西南工商报》,1997,6,19。
17、《亿万斯年,沧桑巨变》,《中国三峡》,2008,1。
(2)杂论
1、《陈可之:画家笔下的三峡世界》,《中国三峡》,2008,12。
2、《中国学术评价体系与系统三题》,《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5,1。
3、《维护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的沉思》,《学术界》,2000,3。
4、《拍案惊奇——一个文抄公的抄书理论》,《社会科学报》,2002年12,5。
(3)序跋
1、《麻城孝感乡——巴蜀荆楚共同的心灵家园》,凌礼潮《明清移民与社会变迁》,湖北人民出版社,2012年。
2、《云贵高原的土地利用与生态变迁序》,杨伟兵《云贵高原的土地利用与生态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3、《四川客家崇文重教的历史重构序》,严奇岩《四川客家崇文重教的历史重构》,巴蜀书社,2009年。
4、《西南史地发刊词》,《西南史地〉第1辑,巴蜀书社,2009年。
5、《既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中国人文田野发刊词》,《中国人文田野》,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6、《丽江历代碑刻辑录与研究序》,杨林军《丽江历代碑刻录与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2011年。
7、《于微深处的宝藏——活在重庆的宝贝序》,阿蛮、黄家骢《活在重庆的宝贝》,重庆出版社,2011年。
8、《清代广西生态变迁研究序》,郑维宽《清代广西生态变迁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9、《三江文化年鉴》序,刘基灿《三江文化年鉴》,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
10、《汉水流域及蜀道历史地理研究》序,马强《汉水流域及蜀道历史地理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
11、《巴蜀旧影》序,山川早水《巴蜀》中译本序,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
12、《中国历史地理文献导读序》,杨光华、马强《中国历史地理文献导读》,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㈣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的研究生导师有哪些
研究生指导教师
[ 作者: | 时间:2007-07-23 14:54:07 | 录入者:admin | 来源: | 浏览:1017次 ]
姓名 性别 职称 专业 研究方向 硕导 博硕导
黎小龙 男 教授 专门史 区域民族地理 博硕
陈宝良 男 教授 中国古代史 明清 史 博硕
蓝勇 男 教授 历史地理学 历史文化地理 博硕
周宏伟 男 教授 历史地理学 历史文化景观研究 博导
卢华语 女 教授 中国古代史 隋唐史 博硕
张文 男 教授 专门史 区域民族社会史 博硕
吴建华 男 教授 世界史 日本与东亚史 硕
徐松岩 男 教授 世界史 西方古典文明 硕
张明富 男 教授 中国古代史 明清史 硕
黄贤全 男 教授 世界史 美国史 硕
潘洵 男 教授 中国近现代史 中华民国史 硕
徐适端 女 教授 专门史 中国古代妇女史 硕
杨光华 男 教授 历史地理学 历史政区地理 硕
徐难于 女 教授 中国古代史 先秦秦汉史 硕
周勇 男 教授 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近现代城市史 硕
郑家福 男 教授 史学理论 学科教学论 硕
张守广 男 副教授 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近代经济史 硕
翼开运 男 副教授 世界史 中东问题研究 硕
邹芙都 男 副教授 中国古代史 汉秦史 硕
李海峰 男 副教授 世界史 世界古代史 硕
蒋立松 男 副教授 民族学 民族学理论 硕
喻小航 男 副教授 专门史 中世纪中外经济比较 硕
马强 男 副教授 历史地理学 地理学思想史 硕
卢炳惠 女 副教授 教育学 课程与教学论 硕
㈤ 中国区域历史文化地理
简述:
国父中山先生曾经这样评价过南京:南京为中国古都,在北京之前。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之大都市诚难觅如此佳境也。
历史上南京既受益又罹祸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度不凡的风水佳境,过去曾多次遭受兵燹之灾,但亦屡屡从瓦砾荒烟中重整繁华。且在中原被异族所占领,汉民族即将遭受灭顶之灾时,通常汉民族都会选择南京休养生息,立志北伐,恢复华夏。大明、民国二次北伐成功;东晋、萧梁、刘宋三番北伐功败垂成。南宋初立,群臣皆议以建康为都以显匡复中原之图,惜宋高宗无意北伐而定行在于杭州,但迫于舆论仍定金陵为行都。即使太平天国以南京为都,亦以驱除异族统治为动员基础和合法性之一。所以南京被视为汉族的复兴之地,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价值。故朱偰先生在比较了长安、洛阳、金陵、燕京四大古都后,言“此四都之中,文学之昌盛,人物之俊彦,山川之灵秀,气象之宏伟,以及与民族患难相共,休戚相关之密切,尤以金陵为最。”
壹、历史沿革
1.楚秦王气
春秋战国时期,南京地处“吴头楚尾”,为吴国置冶城于此。
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后,令越相范蠡修筑“越城”于秦淮河畔。
公元前306年,楚威王筑城于石头山,置金陵邑。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改金陵为秣陵。
汉初秣陵相继为楚王韩信、吴王刘濞之封地。前128年,汉武帝封其子刘缠为秣陵侯。
2.六朝古都
211年,孙权自京口迁秣陵,改名建业。229年,孙权称吴大帝,自武昌还都建业。
280年,西晋灭吴,改建业为建邺。后因避晋愍帝司马邺之讳,改名建康。317年,司马睿即位,是为晋元帝,东晋正式建立,定都建康。
420年,刘裕代晋称帝,宋立国,都建康。479年,萧道成代宋称帝,齐立国,都建康。502年,萧衍代齐称帝,梁立国,都建康。557年,陈霸先代梁称帝,陈立国,都建康。
吴、东晋、宋、齐、梁、陈合称六朝,故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今南京图书馆保留有六朝建康城遗址。六朝建康城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达百万。经济发达,文化繁盛,在江南保存了华夏文化之正朔。
3.金陵情怀
公元589年,隋灭陈。隋文帝以石头城为蒋州,隋炀帝时改为丹阳郡。
此后隋、唐两朝统治者将扬州治所自金陵迁至广陵,曾一度取消南京州一级的建制。唐初,杜伏威、辅公祏义军占据丹阳郡,归顺唐廷,唐改丹阳为归化。杜伏威辅公祏起兵反抗,建立宋政权。唐平江南,置升州。
五代杨吴立国,修缮金陵,以为西都。937年,徐知诰(李昪)代吴,南唐立国,定都金陵,改金陵府为江宁府。
4.陪都建康
975年,北宋灭南唐,以江宁府为升州。1018年,宋真宗以赵祯为升王,不久立为皇太子,改升州为江宁府。
1127年,宋高宗即位,改江宁府为建康府,作为东都。不久金兵南下,高宗南逃,以杭州为行在。1138年,宋高宗再次南逃杭州,正式建都,改杭州为临安府。建康府为陪都。
1275年,元兵南下,以建康府为建康。1329年,改建康为集庆。
5.开明之城
1356年,朱元璋攻克集庆,改集庆路为应天府,作为根据地,朱元璋自称吴国公。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宋天”故定国号为明,是为明太祖。以应天府为南京,以为首都,以开封为北京,以为留都。1378年,罢北京,改南京为京师。1403年,明成祖升北平为北京,以为留都。1420年底,明成祖迁都北京,以南京为留都。1644年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位。
6.天国风云
1645年,清兵克南京。改南直隶为江南省,应天府为江宁府。1649年,清设两江总督于江宁。1853年,太平军攻克江宁,改江宁为天京,以为都城。在今总统府一带修太平天国天王府。1864年,清兵克天京,太平天国亡。
7.博爱之都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以南京为中国首都。
1927年,北伐军克南京。不久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1937年9月19日,日军第三舰队司令官长谷川清下令对南京等实行“无差别级”轰炸。
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后对南京城进行了长达半年的血腥屠杀。在暴行最猖獗的6个星期里,共杀害我30多万同胞,强奸2万以上的妇女,史称“南京大屠杀”。
8.故都重生
1949年4月23—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成立南京市人民政府。
1949年后,南京先为中央直辖市。
1952年恢复江苏省,南京降为省辖市并作为江苏省省会至今。1990年南京被确定为国家计划单列市,1994年省会城市取消计划单列,国务院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确定南京市行政级别为副省级。
9.府市建置
越城:公元前472年
金陵邑:公元前333年
秣陵:公元前210年
建业:公元211年
建邺:公元282年
建康:公元313年
蒋州:公元589年
升州:唐朝
江宁府:公元937年
建康府:公元1127年
南京(应天府):公元1368年
江宁府:公元1645年
天京:公元1853年
南京府:1912年
南京特别市(首都特别市):公元1927年
南京市:公元1930年
南京市(中央直辖市):公元1949年5月10日
南京市(江苏省辖市):公元1953年1月
南京市(计划单列市):公元1989年
南京市(副省级市):公元1994年
贰、地理环境
气候
南京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年降水1200毫米,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15.4°C,年极端气温最高39.7°C,最低-13.1°C,年平均降水量1106毫米。春季风和日丽;梅雨时节,又阴雨绵绵;夏季炎热,与武汉、重庆并称“三大火炉”;秋天干燥凉爽;冬季寒冷、干燥。南京春秋短、冬夏长,冬夏温差显著,四时各有特色,皆宜旅游。因此就有了“春游牛首烟岚”、“夏赏钟阜晴云”、“秋登栖霞胜境”、“冬观石城霁雪”之说。
“夏热冬寒”是南京较之其它江南城市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显著气候特征,通常农历腊月下雪机会最多,如果您有缘在南京遇上大雪,那也是令人神往的,江南的雪景更显妩媚动人。
近来由于大气环流的变化以及南京不断的植树造林,南京夏天的炎热程度与江南、华南其他都市相比大为减轻,故一时有为南京摘去“火炉”帽子的说法。
地形
南京市平面位置南北长、东西窄,成正南北向;南北直线距离150公里,中部东西宽50~70公里,南北两端东西宽约30公里。南面是低山、岗地、河谷平原、滨湖平原和沿江河地等地形单元构成的地貌综合体。
地貌区域为宁、镇、扬山地的一部分,低山山陵占全市总面积的64.52%。长江南京段长度约95km;江南有秦淮河,江北有滁河,为南京市境内两条主要的长江支流,其河谷平原为重要农业区。水面占全市总面积11.4%,平原、洼地占24.08%。
山脉
在城区外围,六合区境内北部有东平山、冶山,东南部有以玄武岩为主的方山、灵岩山;浦口境内分布着东北--西南向的老山山脉;城郊和江宁区是宁镇山脉西段的分布地,沿江边第一列(即钟山北支)分布着栖霞山、南象山、幕府山 ,第二列(即钟山中支)有灵山、紫金山等,第三列(即钟山南支)的山最多,有汤山、方山、牛首山等;溧水、高淳县境的东部是茅山山脉的一部分。除了这些有名称的小山丘外,还有许多无名岗地间杂其中。其实,像紫金山、九华山等山,都是句容茅山的余脉。
南京城区起伏不平。紫金山中支的余脉向西延伸,在太平门旁为富贵山,进城为小九华山、北极阁,继续向西连接古长江冲积物堆成的下蜀黄土岗地,把南京城一分为二,形成了秦淮河水系和金川河水系的天然分水岭。在城北锈球公园附近还有狮子山(又名卢龙山),城西有马鞍山,城南有石子岗(又名玛瑙岗、聚宝山)。四周群山环抱,有紫金山、牛首山、幕府山、栖霞山、汤山、青龙山、黄龙山、方山、祖堂山、云台山、老山、灵岩山、茅山等,另有富贵山、九华山、北极阁山、清凉山、狮子山、鸡笼山等聚散于市内,形成了山多水多丘陵多的地貌特征。
河流
南京城内主要河流有长江和秦淮河.长江南京段从江宁铜井镇南开始,至江宁营防乡东为止,境内长约95公里。秦淮河全长103公里;到南京武定门外分两股,一股为干流,称外秦淮河,绕城经中华门、水西门、定淮门外由三汊河注入长江;又一股称内秦淮河,由通济门东水关入城,在淮清桥又分为南北两支,南支为“十里秦淮”,经夫子庙文德桥至水西门西水关出城,与干流汇集,北支即古运渎、经内桥至张公桥出涵洞口入干流。
南京市北部有滁河,干流全长110公里,河道弯曲,集水面积7900平方公里。南部有淳溧运河和天生桥河。
湖泊
南京市区主要有玄武湖、琵琶湖、紫霞湖和莫愁湖等,城市南部有石臼湖和固城湖,湖泊水面积分别为201平方公里和24.3平方公里。
生物
南京地处北亚热带,属于我国现代植物资源最丰富、植物种类最繁多的地区。又以山丘、河湖兼备,气候温和,而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繁多,其动物种类,足以代表长江下游地区。
南京在江苏省的植物分布区划上,属于长江南北平原丘陵区,是落叶阔叶林逐步过渡到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地区。主要分布树种有马尾松、麻栎、栓皮栎、枫香、化香、糯米椴、青刚栎、苦槠、冬青、石楠等。还有部分外来植物如:雪松、火炬松、广玉兰等。 常见麻栎、栓皮栎、枫香、化香树、糯米椴等落叶阔叶林以及青冈、苦槠、冬青等常绿阔叶树种近50种;菰、何首乌等野生药用植物40种。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栖息、繁衍的国家级保护动物有中华鲟、白鳍豚、扬子鳄、河鹿、江豚、鸳鸯、长耳鹗、短耳鹗等。
㈥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自然和文化地理有何不同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是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的地区,东临渤海和黄海。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肃东南部,内蒙古、江苏、安徽北部。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其中汉族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有居住在东北的满族、朝鲜族等。
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西面为青藏高原,东与南面临东海和南海,大陆海岸线长度约占全国的2/3以上。本区的范围包括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南部沿海和西南四省、市大部分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汉族占大多数。区内的少数民族有30多个,其人数5000多万,主要分布在桂、云、贵、川、湘、琼等地,人数较多的为壮、苗、彝、土家、布依、侗、白、哈尼、傣、黎等族。
中国西北内陆的一个区域,是中国四大地理区域之一。地理上包括黄土高原西部,渭河平原,河西走廊,青藏高原北部,内蒙古高原西部,柴达木盆地,和新疆大部的广大区域。通常简称“西北”。
青藏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包括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西部甘肃西南部和新疆南部边缘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不足全国的1%。这里是中国藏族聚居的地区。西藏自治区同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等国相邻。青藏高原海拔大多在四千米以上,是中国,也是世界面积最大地势最高的高原,号称“世界屋脊”。
北方地区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龙根所在地,因此更具传统性。尤其以黄河文化为发源地的中原文化为背景。南方地区的中国人
,大多数是一种客家人的文化概念:或是做官,或是流浪,或是发配,或是躲避朝廷的追杀等等。直到湖广填四川后,朝廷发布消除一切历史旧账,带籍入户,才开始把隐匿在各地的人吸引到南方。西北地区与我国东部季风区中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有明显的差异。它地处内陆,东西距离很长,区内高原面积广大,有大兴安岭等山脉与东部平原相隔,这种位置和地形决定了从海洋上吹来的夏季风基本上不能到达这里,而且,越往西距离海洋越远,受海洋的影响越小。所以,气候干旱是西北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
在干旱的大陆性气候条件下,风力显著,沙漠面积广大,因而直接影响着本区的农牧业生产,也影响着这里的人民生活。
㈦ 文化地理学的中国文化地理学
20世纪80年代,在与西方文化地理学的交流中,中国文化地理学逐渐复兴。与之相较,中国历史文化地理此时已步入学术正规。代表性的著作有两部,其一是1986年出版的周振鹤先生与游汝杰先生合著的《方言与中国文化》;其二是卢云先生在1988年写就,1991年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汉晋文化地理》。
在文化地理研究中,语言和宗教是两个最重要的文化要素。但在中国,由于民众宗教观念淡漠,政治对宗教的强势控制,无论佛教还是道教,区域差异并不显著,故语言研究就显得颇为重要。
正如萨皮尔—沃尔夫假设(The Sapir-Whorf hypothesis)所论,世界是通过由语言产生的概念而得到过滤的,而且对于特殊语言惯常的、规则化的使用,产生了具有文化特定性的习惯化的思维模式。所以选择语言来研究中国文化地理,实际上是切中了中国文化研究的关键。《方言与中国文化》主要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汉语方言地理格局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二是方言所折射出来的文化现象。第一个问题是一个纯粹的语言地理学问题,作者主要通过“移民与方言”、“方言地理与人文地理”和“历史方言地理的拟测及其文化背景”三个专题来论证。作者把移民史和历史政区地理的研究方法引入到方言地理研究中,解决了许多重要语言地理问题,例如我国七大方言的渊源关系和地理格局,正是借助了移民史这一有力工具,才得以很好地解决。
进入20世纪90年代,学界开始着手以省区为范围的区域性历史文化地理研究。这样做的意义在于:“一是,从现在还不很成熟的文化地理理论来看,一个行政区就是一个机能文化区,因为行政机能的作用,使得一个行政区有同一化的文化基础,而且有的省区已经出现基能文化与形式文化区重合的现象。二是,行政区有明确的边界,便于将研究限制在确定的范围内。”这样的研究取向也与东、西方史学界自20世纪70年代重视中国区域社会研究的学术理路相一致。 有司徒尚纪的《广东文化地理》、张伟然的《湖南文化地理研究》、周振鹤的《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蓝勇的《西南历史文化地理》、张晓虹的《文化区域的分异与整合》、刘影的《皇权旁的山西》和朱海滨的《祭祀政策与民间信仰变迁:浙江民间信仰研究》等。
㈧ 中国文化地理题库及答案
中国地理
(一)疆域和行政区划
1.位置
我国的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我国的经纬度位置:我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我国东西跨越经度60度多,最东端的乌苏里江畔和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高原时差4小时多。
2.辽阔的疆域
我国领土辽阔广大,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第四位为美国。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我国领土的四端为:最东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ºE多),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附近(73ºE),东西跨经度60多度,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最南端在曾母暗沙(4ºN)、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ºN)多,南北跨纬度约50度,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
3.疆界和邻国
我国陆上疆界两万多千米与我国相邻的国家有14个。东邻朝鲜,北面是俄罗斯、蒙古,西北和西南面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接界。南接越南、老挝、缅甸。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自北向南濒临的近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我国的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渤海和琼州海峡为我国内海。沿海分布有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等5000多个大大小小的岛屿。同我国隔海相望的邻国有: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六个国家。
4.行政区划
我国现在行政区基本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和乡(镇)三级,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在历史上全国划分东北区、华北区、华东区、中南区、西南区和西北区6个大区。香港、九龙、澳门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中英两国政府于1984年12月签署有关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我国政府于1997年7月1 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在香港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
我国同葡萄牙政府于1987年4月在北京共同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声明重申,澳门是中国领上。我国政府已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在我国行使主权下的澳门实行“一国两制”。
[编辑本段](二)人口和民族
1.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我国约有13亿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1%,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的分布是东南多,西北少。从城乡分布来看,2004年末全国城镇人口达到54283万人,占总人口的41.76%,乡村人口为75705万人,占58.24%。
2.华侨与华人
我国的有3000多万华侨和华人分布世界各地。侨胞原籍以广东、福建两省最多,这两省许多地方一向以侨乡著称。
3.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素质
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因此,推行计划生育仍然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素质,仍然是加速实现四化的当务之急。现阶段我国的人口增长由于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大,已基本完成了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的转变,人口增长特点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我国每年增长的人口依然很多。因此我国仍要把推行计划生育当成一项基本国策。
4.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全国共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的92%。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统称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有1500多万。人口在400万以上的还有满、回、苗、维吾尔、彝、土家、蒙古、藏族等。汉族分布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总之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编辑本段](三)地形
1、我国的地形特征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地形齐备,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面积的2/3;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阶梯状分布。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为第一阶梯。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云贵高原东一线以西与第一阶梯之间为第二级阶梯,海拔在1000米一2000米之间,主要为高原和盆地。第二阶梯以东,海平面以上的陆面为第三级阶梯,海拔多在500米以下,主要为丘陵和平原。
复杂多样的地形,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气候;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有利于湿润空气深入内陆,供给大量水汽;使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大河由高一级阶梯流人低一级阶梯的地段,水流湍急,产生巨大的水能。
2.主要山脉分布
东西走向的三列:由北而南为天山一阴山一燕山;昆仑山一秦岭;南岭。东北一西南走向的三列:从西而东为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长白山一武夷山;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的2条:贺兰山;横断山。西北一东南走向的有2条:阿尔泰山、祁连山。在我国和尼泊尔交界处的喜马拉雅山脉主峰一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是世界最高峰。
3.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
四大高原的特点和分布: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我国最大、世界最高的大高原。其特点是高峻多山,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湖泊众多,草原辽阔,水源充足。内蒙古高原在我国北部,包括内蒙古大部和甘、宁、冀的一部分,海拔1000米左右,是我国第二大高原。其特点:地面开阔平坦,地势起伏不大;多草原和沙漠。黄土高原海拔为1000米一2000米,地面覆盖着疏松的黄土层,是世界上黄士分布最广阔、最深厚的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云贵高原岩溶地形广布;山岭起伏;崎岖不平。
四大盆地的分布及特点:四川盆地位于四川东部,因广布紫色砂页岩,有‘红色盆地”和“紫色盆地”之称,是我国地势最低的大盆地: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南部,呈环状分布,中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大部分为戈壁、沙漠,东部多沼泽、盐湖,是我国地势最高的典型的内陆高原盆。准噶尔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是中国第二大盆地,东西长1120千米,南北最宽处约800千米。面积约38万平方千米,海拔500~1000米。
三大平原的分布和特点:东北平原,地表以肥沃的黑土著称,海拔多在200米以下,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千里沃野,是我国第二大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长江中下游沿岸,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众多。
主要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等。
4.主要地震带和火山分布区
我国是多地震的国家之一,主要分布地区:①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②华北太行沿线和京津唐地区;③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④西北的新疆、甘肃、宁夏。
[编辑本段](四)气候
l.气温和温度带
我国属季风性气候区,冬夏气温分布差异很大。气温分布特点为:冬季气温普遍偏低,南热北冷,南北温差大,温差近50℃。主要原因在于: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获得太阳能量少;纬度影响:冬季盛行冬季风。夏季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除青藏高原外),南北温差不大。主要原因在于: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获得热量多;夏季盛行夏季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上升到最高值;夏季太阳高度大,纬度越高,白昼时间越长,减缓了南北接受太阳光热的差异。冬季最冷的地方是漠河镇,夏季最热地地方是吐鲁番。重庆、武汉、南京号称我国“三大火炉”。
无霜期和生长期:我国各地的无霜期,一般来说,由南向北、由沿海向内地逐渐缩短。
无霜期长则作物的生长期也长。反之则短。
2.降水和干湿地区
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具有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特点。
成因:我国东南临海,西北深入到亚欧大陆内部,使得我国的水分循环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弱。另一方面,能带来大量降水的夏季风,受重重山岭的阻挡和路途越来越远的制约,影响程度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小。
降水的季节变化 我国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国大多数地方降水量集中在五月到十月。这个时期的降水量一般要占全年的80%。就南北不同地区来看,南方雨季开始早而结束晚,北方雨季开始晚而结束早。
成因:我国降水量的这种时间变化特征,是与季风因锋面移动产生的雨带推移现象分不开的。五月份,北上的暖湿气流与南下的冷空气在南岭一带相遇,雨带在此徘徊,华南雨季开始;六月份,雨带随锋面推移到长江流域,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约摆动一个月左,阴雨连绵,此时正值梅子黄熟时节,称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季节;七、八月份,雨带随锋面推进到华北、东北等地,我国北方降水量显著增加;九月份,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大,雨带随锋面迅速撤回到长江以南,加上有台风雨配合,此时华南雨水仍较多。
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分布极不均匀,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的火烧寮,最少的地方则是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我国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可划分为四类干湿地区:概况如下表:
湿润区 半湿润区 半干旱区 干旱区
干燥度 小于1 1.00-1.49 1.50-4.0 大于4.0
地理区域 秦岭-淮河以南,川西山地以东的广大地区,东北山地,青藏高原东南部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渭河平原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天山山地 西北部的塔里木,准格尔,柴达木,阿尔善等地
植被 森林为主 森林草原或灌木草原 草原 荒漠草原和荒漠
农田 水田 旱田,少部分水田 旱地 畜牧业
[编辑本段](五)河流与湖泊
1.外流区和内流区
直接或间接流人海洋的河流叫外流河。外流河的流域称为外流区。不流人海洋,流人内陆湖泊或中途消失的河流叫内流河。内流河的流域称为内流区。
外流河及其水文特征:以秦岭一淮河一线为界,南、北方外流河水文特征差别明显:南方外流河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较小,汛期较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北方除黑龙江等少数河流外,河水的流量小,水位季节变化规汛期较短,含沙量大。其原因是南方降水量大;雨季长,植物较茂盛,河流的泥沙含量少,冬季气温在0℃以上。北方正好相反。
主要内流河及其水文特征:我国内流河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高山冰雪融水是内流河的主要水源,因而河流的水文特征与季节密切相关。
2.长江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正源是沱沱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主峰格拉丹东西南侧,全长6300千米,流经青、川、渝、藏、滇、鄂、湘、赣、皖、苏、沪等门个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从格拉丹东雪峰至湖北宜昌为长江上游,峡谷多、水流急、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是其水文特征,闻名的长江三峡(雷塘峡、巫峡、西陵峡)就位于长江上游;从宜昌到江西湖口为中游,这一段长江河道弯曲,湖泊多,支流多;从湖口以下到长江口为下游,这一段支流少,江阔水深,河段受海潮的影响,水位定时涨落。长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东西航运大动脉,长江航线具有运量大。投资省、成本低等优点,长江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葛洲坝水利枢纽是长江上第一个大型水利枢纽,是目前我国发电能力最大的水电站;举世注目的三峡水利工程,1994年12月14日正式开工,到2009年建成将安装70万千瓦的发电机26台,年发电量846亿千瓦时,比当前世界上最大的巴西伊泰普水电站还大40%。将原来只能通航到重庆的船只从1000吨提高到5000吨。使素有“黄金水道”之称的长江,在我国经济建设中更加发挥其重要作用。
3.黄河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等9个省、自治区,注入渤海,从巴颜喀拉山的北麓至内蒙古河口镇为上游,上源的青海段,河水清澈,水流缓慢;青海省东部的甘肃段,峡谷多,水变浑,水量增大;青铜峡以东的定蒙段,水流平稳,水量变少。从河口镇到河南孟津为中游,先后接纳了汾、渭等数十条支流,水深流急,含沙量大;孟津以下为下游,流经平原,河宽水缓,泥沙沉积成为“地上河”。 黄河的上游和下游常有冰坝阻塞水流的凌汛现象,解放前几乎年年因凌汛决堤而泛滥成灾。治黄的关键是泥沙问题。
4. 额尔齐斯河
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
5.湖泊
我国的湖泊众多,天然湖泊有2000多个,主要的淡水湖有:江西的鄱阳湖、湖南的洞庭湖、江苏的太湖和洪泽湖、安徽的巢湖。位于青海省的青海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也是最大的咸水湖。位于西藏中部的纳木错是我国第二大咸水湖,也是我国最高的湖泊。
[编辑本段](六)海洋的利用
1.邻近我国大陆的海洋
我国近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以及台湾东侧的太平洋海区。其中,渤海是我国的内海。
2.丰富的海洋资源
大陆架:又称“陆棚”或“大陆浅滩”,是大陆向海洋延伸的浅海地带。大陆架浅海是海洋资源最富饶的部分,蕴藏着丰富的石油、煤、铁等矿藏,也是海洋生物资源极其丰富的地方。
我国近海渔场很多。东海素有天然鱼仓之称。舟山渔场是全国性的大渔场,北方的渤海海湾渔场以盛产对虾著称。
我国的海盐产量居世界首位。主要盐场有长芦盐场,莺歌海盐场,布袋盐场。
海底石油资源:我国海洋中矿产资源很丰富,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海洋矿产。蕴藏量以东海大陆架最佳,南海和渤海次之。
[编辑本段](七)交通运输和旅游业
1.主要铁路干线
现在我国除西藏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铁路。南北干线主要有:京哈一京/京沪线、焦枝一枝柳线、宝成一成昆线,和1996年9月1日通车的京九线C。东西干线有京秦一京包一京兰线,陇海一兰新线,沪杭一浙赣一湘黔一贵昆线,正在建设中的南疆铁路将使陇海——兰新线延长到我国最西部边疆城市喀什市,是我国通往中亚的重要通道。
2.主要海洋航线和港口
我国已有100多个万吨级的深水码头泊位。北方有大连、秦皇岛、天津、青岛、烟台、连云港等。南方有上海、深圳、广州、厦门等。
香港是世界著名海港,台湾省的基隆和高雄都是我国的重要港口。
3.主要内河航线
长江航线、珠江航线、京杭运河航线、松花江航线等。
4.主要航空线
全国各大城市都有航班在来,民航可通往亚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许多国家的重要城市。
5.主要公路线
全国县一级地区已全部通了汽车。其中高速公路已建成的有:北京一天津一唐沽线、广州一深圳线、沈阳一大连线、厦门一福州线、上海一南京线、成都一重庆线、济南一青岛线等。
6.主要管道运输
管道运输主要用来输送石油和天然气。已建成和正建设中主要管道运输线有:大庆—大连、大连一秦皇岛一北京、任丘一北京、胜利油田一青岛等,全长400多千米。从陕北向北京和从新疆到上海输气的管道也正在加紧建设中。
7.我国主要的旅游资源
1 自然风光:我国的自然旅游资源,以名山秀水、山水风光最为重要。如五岳名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四大佛教名山(五台山、九华山、普陀山、峨眉山)和景色奇绝的黄山、庐山、石林等;桂林山水、长江三峡等;杭州西湖美景、无锡太湖风光、海南三亚的天涯海角、云南的大理、丽江、西双版纳和台湾日月潭湖光山色等,都是闻名的旅游胜地。
2.人文旅游景观
(l)古代文化艺术宝藏:有六大古都(西安、洛阳、南京、开封、杭州、北京)、几十个历史文化名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北京的故宫和皇家陵园,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南京明考陵、中山陵,苏州的园林建筑,承德的避暑山庄,洛阳的龙门石窟,敦煌石窟的壁画等,都举世闻名。
(2)革命纪念地:著名革命纪念地有延安、遵义、井冈山等。
(3)民族风情和地方风俗:我国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形成了风采各异、各有特色的风情习俗和民间节日。如汉族的春节、元宵节和端午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等。
此外,我国著名的现代工程建筑,丰富多彩的地方土特产、工业品,神奇的中医和养生之道,名扬世界的中国菜等,对中外游客都具有巨大的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