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卤料的发展历史
最早追源于先秦时期,酒和糟已广泛用于膳食中,到了宋代就有了卤料、酱料、糟料的配方。卤制、糟制技术在饮食中得到了具体运用。古往今来,人们对酱卤菜色泽美观.香鲜醇厚,软熟滋润,赞不绝口。
Ⅱ 调酒的发展历程
标准的调酒的起源已经无从考证,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是它诞生于美国〈类似与鸡尾酒的起源,因为调酒指的就是调鸡尾酒〉。最初的鸡尾酒是一种量很少的烈性冰镇混合饮料,后来经过不断发展变化,其定义变成: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饮料通过一定的方式,混合成为一种新口味的含酒精饮品,称之为鸡尾酒。所以调酒多指调鸡尾酒。
关于鸡尾酒一词的由来,众说纷纭,有着许多不同的传说故事。有人说由于构成鸡尾酒的原料种类很多,而且颜色绚丽,丰富多彩,如同公鸡尾部的羽毛一样美丽,因此人们将这种不知名的饮品称为鸡尾酒;有人说鸡尾酒一词(COCKTAIL)源于法语单词“COQUETEL”。据说这是一种产于法国波尔多地区过去经常被用来调治混合饮料的蒸馏酒;有人说这个词是悄悄出现在上个世纪美国的斗鸡比赛中,因为当时每逢斗鸡比赛一定是盛况空前,获得最后胜利的公鸡的主人会被组织者授予奖品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战利品----被打败的公鸡的尾毛。当人们向胜利者敬酒时,贺词往往会说:“On the Cock's Tail!”
但“鸡尾酒”本身最先出现在哪里呢?如果就此问题做一个调查,可能会得到许多不同的答案。有人说鸡尾酒一词最先出现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一个小客栈;有人说鸡尾酒是最先出现在18世纪美国水手的航行生涯中。可无论怎么说这些都是非常美丽和罗曼蒂克的传说。
“鸡尾酒”一词首次出现在大众媒体上,也就是说真正出现是在1806年5月13日美国发行的一本杂志上,当时它是这样描述鸡尾酒的:鸡尾酒是一种由任意种类的烈酒,糖,水和苦酒构成的具有刺激作用的酒类。
经过近2个世纪的演变,今天,鸡尾酒不仅渗透到世界的每个角落,而且其新的内涵也得到了大家的共识:
鸡尾酒是由任何种类的烈酒,果汁,奶油等混合而成的,含有较多或较少酒精成分的,具有滋补,提神功能,并能使人感到爽洁愉快的浪漫饮品。
调制一款鸡尾酒如同演奏一首乐曲,各种材料的组合如同曲子里的音符,有它们特殊的位置和职能,只有遵循这个规律,才能产生和谐与共鸣,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既然鸡尾酒是一种混合饮料,那么构成鸡尾酒的各种材料的不同和饮用方法的不同,又使鸡尾酒的调制方法有很大的差异,通常来说,鸡尾酒的4种基本调制方法为:摇和法(Shake),调和法(Stir),兑和法(Build)和搅和法(Blend)。
对于调酒的初学者来说,洋洋数千款的鸡尾酒调配配方会使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其实就目前来说,世界上能数出来的鸡尾酒纵然有4000至5000款之多。
Ⅲ 管理学形成与发展的历史
一、中国古代管理的发展、内容和策略。
1、中国古代管理的内容主要是国家管理。
综观中国古代管理实践可以看出,管理与行政基本融为一体。由于古代中国是典型的农业经济,行政管理是社会管理最主要的模式,因此,任何一项工程,任何一项管理活动,无不以国家或官府的名义展开,管理实践也只有在和行政融合过程中才有表现的机会。实际上,我们所了解的中国古代管理实践,无一例外不是行政中的管理实践。
2、中国古代管理高度重视管理活动过程中人的因素。
管理过程中的人包括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很多管理者在管理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管理着。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对这两方面都有很多精到的见解并且有许多实例可考。中国古人十分强调管理者强调管理者自身的修养,《孙子兵法》认为为将要具备的品质包括智、信、仁、勇、严等各个方面。战国时期的士人就是管理者的人才储备群体,后来的秀才举人乃至整个的学校和科举制度,所有的学习和修养都是为未来的帝国培养合格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而准备的。另外,在选材方面,许多先贤更是有大篇幅的精彩论述。墨子提出要“察其所能而慎予官”。荀子告诫执政者“无私人以官职事业”,切不可任人唯亲,而主张任人唯贤,唯才是举。晏子则进一步指出:人的才能也是不同的,应当让人专司一事,不能要求他无所不能。用人的优点,不用他的短处;用人所擅长的,不用他所不擅长的。这就是任用人才的要略。北宋王安石对以上的几个方面的思想进行了更加系统化、理论化的论述。他的用人思想可概括为“教之、养之、取之、任之”。其中,教学之道,即坚持学用一致,造就人才;养才之道,即维持政府官员生活的俸禄报酬应采取的方针—— “饶之以财”、“约之以礼”、“裁之以法”;取才之道,即选拔官吏的途径;任才之道,即根据专长任用人才。这样完备的论述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很有其借鉴意义的。
3、中国古代的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往往会有十分高超的管理策略。
通过与西方的封建社会时期进行比较,我们会很容易的看到,中国的封建社会出奇的稳定和统一。这也从一个方面显示了中国古代管理者高超的管理水平。中国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中央集权的国家管理制度,财政赋税的管理、官吏的选拔与管理、人口田亩管理、市场与工商业管理、漕运驿递管理、文书与档案管理等方面,历朝历代都有新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杰出的管理人才,在军事、政治、财政、文化教育与外交等领域,显示了卓越的管理才能,积累了宝贵的管理经验。战国时期著名的“商鞅变法”是通过变法提高国家管理水平的一个范例;“文景之治”使国家出现了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的局面;万里长城的修建,充分反映了当时测量、规划设计、建筑和工程管理等的高超水平,体现了工程指挥者所具有的高度管理智慧;都江堰等大型水利工程,将防洪、排灌、航运综合规划,显示了我国古代工程建设与组织管理的高超水平;丁谓主持的“一举三得”皇宫修建工程堪称运用系统管理、统筹规划的范例。诸如此类的管理实践不胜枚举,都体现了中国古人高超的管理智慧。
Ⅳ 简述发酵与酿造技术的发展历史
一、食品发酵与酿造的历史
发酵的英文“fermentation”是从拉丁语“ferver”即“发泡”、“翻涌”派生而来的,因为发酵发生时有鼓泡和类似沸腾翻涌的现象。如中国黄酒的酿造和欧洲啤酒的发酵就以起泡现象作为判断发酵进程的标志。可以说,人类利用微生物进行食品发酵与酿造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发酵现象是自古以来就已被人们发现并掌握的,但由于对发酵与酿造的主角——微生物缺乏认识,发酵与酿造的本质长时间没有被揭示,始终充满神秘色彩。因而在19世纪中叶以前,发酵与酿造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在微生物的发现上做出重大贡献的是17世纪后叶的列文虎克(Leewenhoch),他用自制的手磨透镜,成功地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显微镜,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通过显微镜用肉眼发现了单细胞生命体——微生物。由于当时“自然发生说”盛极一时,他的发现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在随后的100多年里,对各种各样微生物的观察一直没有间断,但仍然没有发现微生物和发酵的关系。直到19世纪中叶,巴斯德(Pasteur)经过长期而细致的研究之后,才有说服力地宣告发酵是微生物作用的结果。
巴斯德在巴斯德瓶中加入肉汁,发现在加热情况下不发酵,不加热则产生发酵现象,并详细观察了发酵液中许许多多微小生命的生长情况等,由此他得出结论:发酵是由微生物进行的一种化学变化。在连续对当时的乳酸发酵、转化糖酒精发酵、葡萄酒酿造、食醋制造等各种发酵进行研究之后,巴斯德认识到这些不同类型的发酵,是由形态上可以区别的各种特定的微生物所引起的。但在巴斯德的研究中,进行的都是自然发生的混合培养,对微生物的控制技术还没有很好掌握。
其后不久,科赫(Koch)建立了单种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技术,利用这种技术研究炭疽病时,发现动物的传染病是由特定的细菌引起的。从而得知,微生物也和高等植物一样,可以根据它们的种属关系明确地加以区分。从此以后,各种微生物的纯培养技术获得成功,人类靠智慧逐渐学会了微生物的控制,把单一微生物菌种应用于各种发酵产品中,在产品防腐、产量提高和质量稳定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单种微生物分离和纯培养技术的建立,是食品发酵与酿造技术发展的第一个转折点。
这一时期,巴斯德、科赫等为现代发酵与酿造工业打下坚实基础的科学巨匠们,虽然揭示了发酵的本质,但还是没有认识发酵的化学本质。直到1897年,布赫纳(Buchner)才阐明了微生物的化学反应本质。为了把酵母提取液用于医学,他用石英砂磨碎酵母菌细胞制成酵母汁,并加人大量砂糖防腐,结果意外地发现酵母汁也有发酵现象,产生了二氧化碳和乙醇,这是用无细胞体系进行发酵的最初例子。这使人们认识到,任何生物都具有引起发酵的物质——酶。从此以后,人们用生物细胞的磨碎物研究了种种反应,从而促成了当代生物化学的诞生,也将生物化学和微生物学彼此沟通起来了,大大扩展了发酵与酿造的范围,丰富了发酵与酿造的产品。
但这一时期,发酵与酿造技术未见有特别的改进,直到20世纪40年代,借助于抗生素工业的兴起,建立了通风搅拌培养技术。因为当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由于战争需要,人们迫切需要大规模生产青霉素,于是借鉴丙酮丁醇的纯种厌氧发酵技术,成功建立起深层通气培养法和一整套培养工艺,包括向发酵罐中通人大量无菌空气、通过搅拌使空气均匀分布、培养基的灭菌和无菌接种等,使微生物在培养过程中的温度、pH、通气量、培养物的供给都受到严格的控制。这些技术极大地促进了食品发酵与酿造工业,各种有机酸、酶制剂、维生素、激素都可以借助于好气性发酵进行大规模生产,因而,好气性发酵工程技术成为发酵与酿造技术发展的第二个转折点。
但是,这一时期的发酵与酿造技术主要还是依赖对外界环境因素的控制来达到目的的,这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发酵产品的需求,于是,一种新的技术——人工诱变育种和代谢控制发酵工程技术应运而生。人们以动态生物化学和微生物遗传学为基础,将微生物进行人工诱变,得到适合于生产某种产品的突变株,再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培养,有选择地大量生产人们所需要的物质。这一新技术首先在氨基酸生产上获得成功,而后在核苷酸、有机酸、抗生素等其他产品得到应用。可以说,人工诱变育种和代谢控制发酵工程技术是发酵与酿造技术发展的第三个转折点。
随着矿产物的开发和石油化工的迅速发展,微生物发酵产品不可避免地与化学合成产品产生了竞争。矿产资源和石油为化学合成法提供了丰富而低廉的原料,这对利用这些原料生产一些低分子有机化合物非常有利。同时,世界粮食的生产又非常有限,价格昂贵。因此,有一阶段,发达国家有相当一部分发酵产品改用合成法生产。但是由于对化工产品的毒性有顾虑,化学合成食品类的产品,消费者是无法接受的,也是难以拥有广阔的市场的;另外,对一些复杂物质,化学合成法也是无能为力的。而生产的厂家既想利用化学合成法降低生产成本,又想使产品拥有较高的质量,于是就采用化学合成结合微生物发酵的方法。如生产某些有机酸,先采用化学合成法合成其前体物质,然后用微生物转化法得到最终产品。这样,将化学合成与微生物发酵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工程技术就建立起来了,这形成了发酵与酿造技术发展的第四个转折点。
这一时期的微生物发酵除了采用常规的微生物菌体发酵,很多产品还采用一步酶法转化法,即仅仅利用微生物生产的酶进行单一的化学反应。例如,果葡糖浆的生产,就是利用葡萄糖异构酶将葡萄糖转化为果糖的。所以,准确地说,这一时期是微生物酶反应生物合成与化学合成相结合的应用时期。
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食品发酵与酿造工程技术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主要在发酵罐的大型化、多样化、连续化和自动化方面有了极大的发展。发酵过程全部基本参数,包括温度、pH、罐压、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空气流量、二氧化碳含量等均可自动记录并自动控制的大型全自动连续发酵罐已付诸应用。发酵过程的连续化、自动化也成为这一时期重点发展的内容。
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DNA重组技术,又大大推动了发酵与酿造技术的发展。先是细胞融合技术,得到了许多具有特殊功能和多功能的新菌株,再通过常规发酵得到了许多新的有用物质。如植物细胞的融合,可以得到多功能的植物细胞,通过植物细胞培养生产保健和药品。近年来得到迅猛发展的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在体外重组生物细胞的基因,并克隆到微生物细胞中去构成工程菌,利用工程菌生产原来微生物不能生产的产物,如胰岛素、干扰素等,使微生物的发酵产品大大增加。可以说,发酵和酿造技术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微生物的发酵,已扩展到植物和动物细胞领域,包括天然微生物、人工重组工程菌、动植物细胞等生物细胞的培养。随着转基因动植物的问世,发酵设备——生物反应器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钢铁设备,昆虫的躯体、动物细胞的乳腺、植物细胞的根茎果实都可以看做是一种生物反应器。因此,随着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生化工程的发展,传统的发酵与酿造工业已经被赋予崭新的内容,现代发酵与酿造已开辟了一片崭新的领域。
发酵工业的发展史
一、国外发酵工业的发展概况
发酵工业的发展史,可以划分成五个阶段。在19世纪以前是第一个阶段。当时只限于含酒精饮料和醋的生产。虽然在古埃及已经能酿造啤酒,但一直到17世纪才能在容量为1500桶(一桶相当于110升)的木质大桶中进行第一次真正的大规模酿造。即使在早期的酿造中,也尝试对过程的控制。历史记载,在1757年已应用温度计;在1801年就有了原始的热交换器。在18世纪中期,Cagniard-Latour, Schwann和Kutzing分别证实了酒精发酵中的酵母活动规律。Paster最终使科学界信服在发酵过程中酵母所遵循的规律。在18世纪后期,Hansen在Calsberg酿造厂中开始其开拓工作。他建立了酵母单细胞分离和繁殖,提供纯种培养技术,并为生产的初始培养形成一套复杂的技术。在英国麦酒酿造中并未运用纯种培养。确切地说,许多小型的传统麦酒酿造过程,至尽仍在使用混合酵母。
醋的生产,原先是在浅层容器中进行,或是在未充满啤酒的木桶中,将残留的酒经缓慢氧化而生产醋,并散发出一种天然香味。认识了空气在制醋过程中重要性后,终于发明了“发生器”。在发生器中,填充惰性物质(如焦碳、煤和各种木刨花),酒从上面缓慢滴下。可以将醋发生器视作第一个需氧发生器。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基础培养基是用巴氏灭菌法处理,然后接种10%优质醋使呈酸性,可防治染菌污染。这样就成为一个良好的接种材料。在20世纪初,在酿酒和制醋工业中已建立起过程控制的概念。
在1900年到1940年间,主要的新产品是酵母、甘油、柠檬酸、乳酸、丁醇和丙酮。其中面包酵母和有机熔剂的发酵有十分重大进展。面包酵母的生产是需氧过程。酵母在丰富养料中快速生长,使培养液中的氧耗尽。在减少菌体生长的同时形成乙醇。限制营养物的初始浓度,使细胞生长宁可受到碳源的限制,而不使受到缺氧的影响;然后在培养过程中加入少量养料。这个技术现在成为分批补料培养法,已广泛应用于发酵工业中,以防止出现缺氧现象;并且还将早期使用的向酵母培养液中通入空气的方法,改进为经由空气分布管进入培养液。空气分布管可以用蒸汽进行冲刷。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Weizmann开拓了丁醇丙酮发酵,并建立了真正的无杂菌发酵。所用的过程,至今还可以认为是一个在较少的染菌机会下提供良好接种材料和符合卫生标准的方法。虽然丁醇丙酮发酵是厌氧的,但在发酵早期还是容易受到需氧菌的污染;而在后期的厌氧条件下,也会受到产酸的厌氧菌的污染。发酵器是由低碳钢制成的具有半圆形的顶和底的圆桶。它可以在压力下进行蒸汽灭菌而使杂菌污染减少到最低限度。但是,使用200M3容积的发酵器,使得在接种物的扩大和保持无杂菌状态都带来困难。1940年代的有机溶剂发酵技术发展,是发酵技术的主要进展。同时,也为成功地进行无杂菌需氧过程铺平道路。
第三期发酵工业的进展,是按战时的需要,在纯种培养技术下,以深层培养生产青霉素。青霉素的生产是在需氧过程中进行,它极易受到杂菌的污染。虽然已从溶剂发酵中获得很有价值的知识,然而还要解决向培养基中通入大量无菌空气和高粘度培养液的搅拌问题。早期青霉素生产与溶剂发酵的不同点还在于青霉素生产能力极低,因而促进了菌株改良的进程,并对以后的工业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实验工厂的崛起,使发酵工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它可以在半生产规模中试验新技术。与此同时,大规模回收青霉素的萃取过程,也是另一大进展。在这一时期中,发酵技术有重大的变化,因而有可能建立许多新的过程,包括其他抗生素、赤霉素、氨基酸、酶和甾体的转化。
在60年代初期,许多跨国公司决定研究生产微生物细胞作为饲料蛋白质的来源,推动了技术进展。这一时期,可视作发酵工业的第四阶段。最大的有机械搅拌发酵罐的容积,已经从第三阶段时的80M3扩大到150M3。由于微生物蛋白质的售价较低,所以必需比其他发酵产品的生产规模更大些。如以烃为碳源,则在发酵时对氧的需求量增加,因而不需要机械搅拌的高压喷射和强制循环的发酵罐应运而生。这种过程如果进行连续操作,则更为经济。这个阶段中,工业上普遍采用分批培养和分批补料培养法。连续发酵是向发酵罐中连续注入新鲜培养基,以促使微生物连续生长,并不断从中取出部分培养液,它在大工业中的应用极为有限。与此同时,酿造业中也研究连续发酵的潜力,但在工业中应用的时间极短。如ICI公司还在使用3000M3规模连续强制循环发酵罐。超大型的连续发酵的操作周期已可超过100天,其问题是染菌。严重性已大大超过1940年代的抗生素生产。这类发酵罐的灭菌,是通过下列手段而达到的:即高度标准化的发酵罐结构、料液的连续灭菌和利用电脑控制灭菌和操作周期,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工操作的差错。
发酵工业发展史中的第五阶段,是以在体外完成微生物基因操作,即通常称为基因工程而开始的。基因工程不仅能在不相关的生物间转移基因,而且还可以很精确地对一个生物的基因组进行交换。因而可以赋予微生物细胞具有生产较高等生物细胞所产生的化合物的能力。由此形成新型的发酵过程,如胰岛素和干扰素的生产,使工业微生物所产生的化合物超出了原有微生物的范围。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业微生物常规产品的生产能力,也可采用基因操作技术。确信基因操作技术将引起发酵工业的革命,并出现大量新型过程。但是要开拓新的过程,还是要依靠大量细胞培养技术,它曾经从酵母和熔剂发酵开始,经由抗生素发酵,而到大规模连续菌体培养。
Ⅳ 卤制品的发展历史
有了炊具之后,人就开始折腾烹饪技法。“甑”、“蒸”、“炸”、“瀹”、“烙”等法也随之先后产生。从这种种原始烹调方法,逐渐发展到《齐民要术》中介绍的“绿肉法”,也就是“卤”与“浸”的当然鼻祖。到明清时期,“卤水”的材料和配方基本固定,从此,“卤”这种制作方法正式登上台面。
卤制品是中国的传统食品,其主要特点是成品都是熟的,可以直接食用,产品口感丰富,风味独特。卤菜不是单一的烹制法,而是集烹制(加热)与调味二者于一身,他的特点十分明显,具有:取材方便,可丰可俭;质地适口,味感丰富;香气宜人,润而不腻;携带方便,易于保管;增加食欲,有益营养 。
和“卤”孪生的是“浸”,“卤”味重而“浸”味轻,中国菜系根据地域不同有所区分。中原之地气候变化大,需要在饮食之中补充热量来满足需求,故以“味重”、“多油脂”为主;西北特别是巴蜀之地,因环境的优势,则以“辛香”、“麻辣”见长;而岭南地区,特别是广东一带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口味以“清淡”、“爽口”着称,故有“南浸北卤”之说。不同的流派所用的卤水主材料大致相同,但分量多少以及制作方法则让味道迥异。但总的来说,卤水分为两大类:即红卤和白卤。红卤,加糖色卤制的食品呈金黄色(咖啡色,如卤牛肉,金黄色,如卤肥肠等)白卤,不加糖色卤制食品呈无色或者本色(白卤鸡,白卤牛肚猪肚等)。
Ⅵ FDA的历史与发展
一、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的起源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简称FDA)是一个科学规范的公共卫生管理机构。消费者每消费1美元,就有25美分的产品是由FDA监管的。FDA的监管范围包括大部分食品(肉、禽除外)、药及兽药、生物治疗剂、医疗器械、消费者和医疗及职业上使用的放射产品、化妆品、动物饲料。从1862年到2001年,FDA从美国农业部仅有的一名化学家发展为拥有约9100名工作人员,预算为12.94亿美元的执法机构,包括化学家、药理学家、医生、微生物学家、兽医、药剂师、律师和其他专业人员。FDA约有三分之一的工作人员驻点在华盛顿特区以外。全国设有150多个现场办事处和实验室,其中包括5个区域办事处和20个地区办事处。FDA的科学家对新的人类药物和生物制品、复杂的医疗器械、食品添加剂、婴儿配方食品、兽药的申请进行评估。全国平均每个纳税人每年只需交纳3美元,FDA 即可对1万亿美元产品的制造、进口、运输、储藏以及销售进行监控。FDA的调查员和检查员每年要对16000多工厂进行检查,并与州政府合作以增加工厂的检查数量。
FDA以化学处为开端,然后发展为化学局(1901年7月后),并随着联邦《食品和药品法》(Food and Drugs Act)于1906年的通过,FDA开辟了现代纪元——在科学任务的基础上,FDA增加了管理的职能。1927年7月化学局非管理性的研究职能被划转到农业部的其他部门,并更名为食品、药品和杀虫剂管理局。1930年名称缩短为现在的食品药品管理局。FDA 仍然留在农业部,直到1940年6月,这个机构划转到了新成立的联邦安全局。1953年4月这个机构再次被划转,到了卫生教育和福利部。15年后,FDA成为卫生教育和福利部下面的公共卫生服务局的一个部门。1980年5月教育的职能从卫生教育和福利部分离出去而成为卫生和人类服务部,也就是FDA现在的主管部门。要了解这个机构的发展就要了解法律是怎样规定的?FDA是怎样执行法律的?法院是怎样解释法律的?重要事件是怎样影响这三者的?
19世纪,主要是州政府对家庭式的食品和药品生产和销售进行管理,而这种管理各州之间明显不一致。联邦当局主要限于对进口食品和药品进行管理。掺杂使假和滥用标签的食品和药品一直是美国文化中的顽症。到了19世纪后期这种现象逾发严重(或者至少这种现象变的更好识别了)。那时,识别这类骗术的科学能力已有了显著的提高。另外,合法的制造商更加关注他们的生意将被假货生产者损害。含有奎宁的金鸡纳树皮粉被掺入其他东西后疗效下降,却带来多的多的利润;小麦粉中加入明矾和黏土为缺德公司赚取更多的回报;许多严重疾病或自限性疾病的患者靠毫无作用的秘方只能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甚至所谓有道德的药店也干过这种骗人的事。
早在1867年化学处就已开始调查农产品掺假问题。1883年,哈维·华盛顿·维莱就任首席化学家后,政府采取了截然不同的路线处理食品药品掺假和滥用标签问题,这就是彻底的激发公众对食品和药品掺假和滥用标签问题的愤怒。维莱扩大了化学处在这些领域的研究,《食品和食品掺杂物》就是一个例证,该书汇集了自1887年至1902年发表的10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引起高度关注的“毒物小组”实验中,维利证明了他对作为食品掺杂物的化学防腐剂的关切。在这个实验中,健康的志愿者食入不同数量的可疑食品添加物以观察对健康的影响。维利还说服了联邦法律背后的各种利益团体一致禁止食品药品的掺假和滥用标签行为,这些组织包括各州的化学家和食品药品检查员、联邦妇女俱乐部及全国医师和药剂师协会等。
Ⅶ 中国玻璃制品的发展历史
世界最早的玻璃制造者为古埃及人。玻璃的出现与使用在人类的生活里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从4000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和古埃及的遗迹里,都曾有小玻璃珠的出土。
公元12世纪,出现了商品玻璃,并开始成为工业材料。18世纪,为适应制望远镜的需要,制出光学玻璃。1874年,比利时首先制出平板玻璃。
1906年,美国制出平板玻璃引上机,此后,随着玻璃生产的工业化和规模化,各种用途和各种性能的玻璃相继问世。现代,玻璃已成为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材料。
几百年来,人们一直认为玻璃是绿色的,是无法改变的。后来发现绿色来自原料中少量的铁,二价铁的化合物使得玻璃显绿色。在加入二氧化锰以后,原来的二价铁变成三价铁显黄色,而四价锰被还原成三价锰呈紫色。
玻璃制品是采用玻璃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生活用品、工业用品的统称。玻璃是一种较为透明的固体物质,在熔融时形成连续网络结构,冷却过程中粘度逐渐增大并硬化而不结晶的硅酸盐类非金属材料。
玻璃制品广泛用于建筑、日用、医疗、化学、家居、电子、仪表、核工程等领域。
通性玻璃是一种无规则结构的非晶态固体(从微观上看,玻璃也是一种液体),其分子不像晶体那样在空间具有长程有序的排列,而近似于液体那样具有短程有序。玻璃像固体一样保持特定的外形,不像液体那样随重力作用而流动。
Ⅷ 数学配方的历史
在大约前480年,古巴比伦人和中国人已经使用配方法求得了二次方程的正根,但专是并没有提出通属用的求解方法。前300年左右,欧几里得提出了一种更抽象的几何方法求解二次方程。
7世纪印度的婆罗摩笈多(Brahmagupta)是第一位懂得用使用代数方程,它同时容许有正负数的根。
11世纪阿拉伯的花拉子密 独立地发展了一套公式以求方程的正数解。亚伯拉罕·巴希亚(亦以拉丁文名字萨瓦索达著称)在他的著作Liber embadorum中,首次将完整的一元二次方程解法传入欧洲。
据说施里德哈勒是最早给出二次方程的普适解法的数学家之一。但这一点在他的时代存在着争议。这个求解规则是(引自婆什迦罗第二):
在方程的两边同时乘以二次项未知数的系数的四倍;在方程的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未知数的系数的平方;然后在方程的两边同时开二次方。
Ⅸ 调酒的历史及发展
一 调酒的概念:
它是将不同地区的酒业混合,将不同品种的酒业混合,将不同年份的酒业混合,也有合并使用的。英文 BARTENDING。
二 什么是酒:
1酒是一种用水果,谷物,花瓣,淀粉或其他含有糖份或淀粉的植物经过蒸馏陈酿等方法生产出的含酒精饮料。〈听着很绕嘴但没有办法国家就是这么规定它的概念的〉呵呵
2酒标〈酒的商标〉上常见的因为ALCOHOLIC 就表示此酒的酒精度数 例如 某洋酒是43度 其表示方法为 ALC43%。所以大家在洋酒商标上看见百分比符号前的数字 则表示此酒的酒精含量。〈葡萄酒的含糖量除外〉
三 调酒的由来:
标准的调酒的起源已经无从考证,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是它诞生于美国〈类似与鸡尾酒的起源,因为调酒指的就是调鸡尾酒〉。最初的鸡尾酒是一种量很少的烈性冰镇混合饮料,后来经过不断发展变化,其定义变成: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饮料通过一定的方式,混合成为一种新口味的含酒精饮品,称之为鸡尾酒。所以调酒多指调鸡尾酒。
关于鸡尾酒一词的由来,众说纷纭,有着许多不同的传说故事。有人说由于构成鸡尾酒的原料种类很多,而且颜色绚丽,丰富多彩,如同公鸡尾部的羽毛一样美丽,因此人们将这种不知名的饮品称为鸡尾酒;有人说鸡尾酒一词(COCKTAIL)源于法语单词“COQUETEL”,据说这是一种产于法国波尔多地区过去经常被用来调治混合饮料的蒸馏酒;有人说这个词是悄悄出现在上个世纪美国的斗鸡比赛中,因为当时每逢斗鸡比赛一定是盛况空前,获得最后胜利的公鸡的主人会被组织者授予奖品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战利品----被打败的公鸡的尾毛。当人们向胜利者敬酒时,贺词往往会说:“On the Cock\'s Tail!”
但“鸡尾酒”本身最先出现在哪里呢?如果就此问题做一个调查,我们可能会得到许多不同的答案。有人说鸡尾酒一词最先出现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一个小客栈;有人说鸡尾酒是最先出现在18世纪美国水手的航行生涯中。可无论怎么说这些都是非常美丽和罗曼蒂克的传说。
“鸡尾酒”一词首次出现在大众媒体上,也就是说真正出现是在1806年5月13日美国发行的一本杂志上,当时它是这样描述鸡尾酒的:鸡尾酒是一种由任意种类的烈酒,糖,水和苦酒构成的具有刺激作用的酒类。
经过近2个世纪的演变,今天,鸡尾酒不仅渗透到世界的每个角落,而且其新的内涵也得到了大家的共识:
鸡尾酒是由任何种类的烈酒,果汁,奶油等混合而成的,含有较多或较少酒精成分的,具有滋补,提神功能,并能使人感到爽洁愉快的浪漫饮品。
调治一款鸡尾酒如同演奏一首乐曲,各种材料的组合如同曲子里的音符,有它们特殊的位置和职能,只有遵循这个规律,才能产生和谐与共鸣,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既然鸡尾酒是一种混合饮料,那么构成鸡尾酒的各种材料的不同和饮用方法的不同,又使鸡尾酒的调制方法有很大的差异,通常来说,鸡尾酒的4种基本调制方法为:摇和法(Shake),调和法(Stir),兑和法(Build)和搅和法(Blend)。
对于调酒的初学者来说,洋洋数千款的鸡尾酒调配配方会使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其实就目前来说,世界上能数出来的鸡尾酒纵然有4000至5000款之多。
大家可能在网上和书籍上看到过很多关于酒的起源方面的故事,其实那些都是鸡尾酒的起源故事。所以在这里那些故事我们就不多讲了,在第六章鸡尾酒里重点介绍。
四 酒的酿造原理
1 酒可分为甲醇和乙醇,其中甲醇是工业酒精有毒性,乙醇是食用酒精无毒性〈但人体酒精含量超过一定比例时也会引起中毒〉
2 我们喝的酒都是用乙醇来制作的。人体内的酒精含量是0。03%
3 乙醇的重要物理特性:
在常温下呈液态,无色透明易燃易挥发,沸点与汽化点是78。3度,冰点是-114度,溶与水,细菌在乙醇内不易繁殖。
这些感念听起来很枯燥感觉没有与调酒的关系啊,但是大家一定要了解这些特性因为今后工作的时候很多与酒有关的知识都是与它有关的。这也是我工作了几年后从新回来看它得到的体会,可以说是高级知识的遗漏篇。例如:大家可以看见调酒师的吐火 酒吧的火眼鸡尾酒 糖浆的沉淀 酒的保质期等东西都与它有关,希望大家慢慢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