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4K电视的发展历程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部分标准清晰度电视开始采用:9即1.78:1的屏幕宽高比,这个宽高比与1.85:1的电影宽银幕几乎是一样的。到了21世纪初,新的高清晰度电视也采用了16:9的宽高比,并且把清晰度从标准清晰度时代的720x576(PAL)大幅度提高到1920x1080,并采用了多声道环绕声音频,这样高清晰度电视的屏幕宽高比和信息量已经与35mm胶片影院发行拷贝非常接近了。
在电影和标准清晰度电视竞争的时代电影和电视各有优势并形成了某种平衡因而维持了共同发展的局面,从技术层面上看电影具有综合信息量比电视大得多的优势。电视引入高清晰度技术后其清晰度达到了接近2K的水平,打破了电影和电视原有的平衡,电视再次对电影构成了威胁。
为了应对高清晰度电视的挑战,电影必须引进新的技术标准以便在技术层面上继续保持对电视的优势。
于是在2004年7月1日,由好莱坞7大电影公司组成的数字电影推进联盟(Digital Cinema Initiative)修订并推出了其技术文档4.0行业标准,规定的数字影院清晰度分为两级,即DCI 2K(2048x1080,每秒24帧或48帧)和DCI 4K(4096x2160像素,每秒24帧),其中DCI 4K(4096x2160)的信息量则是高清电视的4倍多。因此4K确保了数字电影对高清晰度电视在技术层面的优势,而这种优势是今后电影与电视竞争时绝对需要的。
为了响应DCI的相关文件,索尼于2004年10月推出了基于其SXRD(Silicon X-tal Reflective Display)硅晶体反射显示器件技术的数字影院4K投影机SRX-110/105。但由于当时的摄影机、存储设备等相关技术的限制,业内几乎没有能力大量制作4K分辨率的影片,所以当时SRX-110/105只能用于工程投影和虚拟演示。
除此之外,多次参与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即ITU)制定电视行业相关国际标准的日本放送协会NHK,也自建有下一代超高清电视的相关标准,称作Super Hi-Vision,并且多次在国际级展会上展出相关设备,但设备相当庞大,十分不便。
国内的4K片源比较少,4K电视无用武之地的情况,怎样观看4K影片就成了一个比较重要的话题了,LG采用了至真4K图像处理引擎,该引擎可以通过自适应优化画质提升技术,对普通清晰度画面进行复杂运算、分析和优化,使画面更接近超高清画质,让4K电视摆脱片源滞后、不足的困境
『贰』 电视机的发展历程和历史
电视机历史
一、机械式电视
俄裔德国科学家保罗·高特列本·尼普可夫(Paul Gottlieb Nipkow)早在年就提出并申请了世界上第一个机械式电视系统的专利,当时他只有23岁,还在德国读大学。经过研究他发现,如果把影像分成单个像点,就极有可能把人或景物的影像传送到远方。不久,一台叫作“电视望远镜”的仪器问世了。这是一种光电机械扫描圆盘,它看上去笨头笨脑的,但极富独创性。
1884年11月6日,尼普可夫把他的这项发明申报给柏林皇家专利局。在他的专利申请书的第一页这样写道:“这里所述的仪器能使处于A地的物体,在任何一个B地被看到。”一年后,专利被批准了。这个专利中的尼普可夫圆盘据认为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电视图象光栅(television image rasterizer)。但是,尼普可夫本人从来也没有做出一个模型来证明他的设计。直到1907年,放大器技术的进步才证明他的这个系统的可行性。
1897年,德国物理学家卡尔·布劳恩发明了一种带荧光的萤火幕的阴极射线管。当电子束撞击时,荧光幕上会发出亮光。当时布劳恩的助手曾提出用阴极射线管做电视的显示器,固执的布劳恩却认为这是不可能的。
康斯坦丁·波斯基(Constantin Perskyi)在向1900年巴黎世博会提交的一篇论文中造出了television一词。波斯基的论文评估了机电技术的在当时的状况,并提到了尼普科夫等人的贡献。[3]1906年,德国物理学家卡尔·布劳恩的两位助手用这种阴极射线管制造了一台画面接收机,进行图像重现。但他们的这种装置重现的是静止画面,应该算是传真系统而不是电视系统。
1907年至1910年,波瑞斯·罗星(Boris Rosing)和他的学生弗拉基米尔·佐利金(Vladimir Zworykin)验证了在发射机中用快速转动的镜面扫描装置和在接收机中使用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的电视系统。
波瑞斯·罗星(Boris Rosing)在1917年的“十月革命”中离开了人们的视线。而斯福罗金(Zworykin)之后去了美国无线电公司(the 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工作。他在那里建立了纯粹的电子式电视系统。不过,他的这个系统最终被认为是侵犯了费罗·法恩斯沃斯(Philo Taylor Farnsworth)的专利。
二、电子式电视
1911年,工程师艾伦·坎贝尔·斯文顿(Alan Archibald Campbell-Swinton)在伦敦发表演讲,同时在时代杂志中也被报道,描述了如何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同时使用阴极射线管传输电视讯号的细节。在演讲中,他还补充了在1908年撰写的杂志文章自然杂志中第一次描述的电子电视传送方法,这种传送方法沿用至今。其他人在当时也完成了使用阴极射线管作为接收机的实验,但是使用另外一个阴极射线管作为发送端的概念尚属首创。
在19世纪20年代末,当机械电视还在普遍使用的时候,发明家费罗·法恩斯沃斯和弗拉基米尔·佐利金分别已经在研究全电子传输管的工作中。
俄裔美国科学家弗拉基米尔·佐利金(Vladimir Zworykin,兹沃雷金),开辟了电子电视的时代。弗拉基米尔·佐利金(兹沃雷金)原是俄国圣彼德堡技术研所的电气工程师。早在1912年,他就开始研究电子摄像技术。1919年兹沃雷金移民美国,后在威斯汀豪森电气公司工作。
1923年,苏格兰发明家约翰·洛吉·贝尔德(John Logie Baird)的一个朋友告诉他:“既然马可尼能够远距离发射和接收无线电波,那么发射影像也应该是可能的。”这使他受到很大启发。贝尔德决心要完成用电子讯号传送影像。他变卖了仅有的一些财产,并收集大量资料,把所有时间都投入到研制电视上,完成了电视机的设计工作。贝尔德成功用电信号在屏幕上显示图像。
俄裔美国科学家弗拉基米尔·佐利金(Vladimir Zworykin,兹沃雷金)同时也在实验阴极射线管来产生和显示影像。1923年在西屋电气公司(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oration 1886)工作期间,他研制了电子摄像管。但是在1925年的演示过程中,图像模糊不清、对比度很低、分辨率差,而且图像是静止的。
这种摄像管没有走过实验阶段,但是RCA(获取了西屋电气公司专利权)相信法恩斯沃斯1927年影像分解器的专利条件过于宽泛,会排挤其他形式的电子成像技术。所以,RCA在获取了1923年斯福罗金的专利应用之后,对法恩斯沃斯提出了专利抵触诉讼。美国专利办公室的检察官否决了1935年的决议,制定了法恩斯沃斯的发明优先于斯福罗金。
在1939年十月,RCA在输掉法庭上诉,但是他们还是希望能更进一步的生产商用电视机设备,RCA同意支付法恩斯沃斯1百万美元(在2006年等同于1千3百80万美元)在之后的10年期间内,使用法恩斯沃斯的专利,需要支付额外的授权费用。1929年兹沃雷金又推出一个经过改进的模型,结果仍然不理想。
美国的ARC公司最终投资了5千万美元,1931年兹沃雷金终于制造出了摄像机显像管。同年,进行一个完整的光电摄像管系统的实地试验。在这次实验中,一个由240条扫描线组成的图像传送给4英里以外的一台电视机(使用镜子把9英寸显像管的图像反射到电视机前),成功使电视摄像与显像方式电子化。
第一个半机械式模拟电视系统在1925年10月2日被苏格兰人约翰·洛吉·贝尔德(John Logie Baird)在伦敦的一次实验中“扫描”出木偶的图像看作是电视诞生的标志,他被称做“电视之父”。后来,他的这个系统被英国广播公司(BBC)所采用。后在1937年,英国广播公司(BBC)终止使用这种技术。因为在那时电子式电视系统更受欢迎。
决定性的解决方案—电视的基本原理基于在整个扫描周期内持续释放的电子流堆积和次要电子的储存的原理上—由匈牙利发明家Kálmán Tihanyi首次发现于1926年,1928年完善了该技术。
在1927年12月7日,菲尔·法恩斯沃斯(Philo Farnsworth)在他的圣弗朗西斯科格林大街202号的实验室里,首次使用影像解剖(Image Dissector)摄影管传送了第一个图像:一条简单的直线。1928年,法恩斯沃斯研制了一套完整的系统给媒体进行演示,由电视传送一个动画图像影片。
1929年,这个系统被更加的优化,去掉了电动发电机,现在他的电视系统没有任何运动部件。同年,法恩斯沃斯使用了他的电视系统传送了首个直播人类影像:一个3.5英寸他妻子Pem闭眼的动态图像(也许当时光线太亮的原因)。
1928年,“第五届德国广播博览会”在柏林开幕。展会中电视第一次作为公开产品展出。有线的机械电视传播信号的距离和范围非常有限,图像也相当粗糙,无法显示精细的画面。
因为只有几分之一的光线能透过尼普可夫圆盘的孔洞,为得到理想的光线,就必须增大孔洞,担画面将十分粗糙。要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必须增加孔洞数目,但是,孔洞变小,能透过来的光线便会减少,图像便会模糊不清。机械电视的这一缺陷导致这种技术的淘汰。
1929年,英国广播公司(BBC)允许贝尔德公司开展公共电视广播业务。30年代以后,贝尔德又转向了彩色电视的研究。经过不断地改进设备提高技术,贝尔德研制的电视效果越来越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后来成立了“贝尔德电视发展公司”。随着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改进,贝尔德电视的传送距离有了较大的改进。
1933年俄裔美国科学家弗拉基米尔·佐利金(Vladimir Zworykin,兹沃雷金)又研制成功可供电视摄像用的摄像管和显像管。完成了使电视摄像与显像完全电子化的过程,至此,现代电视系统基本成型。今天电视摄影机和电视接收的成像原理与器具,就是根据他的发明改进而来。
1934年8月25日法恩斯沃斯在宾夕法尼亚州费城的富兰克林学会首次给全世界演示一套完整的全电子电视系统。其他发明家之前只是展示了类似系统的部分功能,或者演示使用静态影像或者动态图片影片的电子系统。但是法恩斯沃斯是第一个把电子扫描电视摄像机和电子扫描电视接收机整合在一起,提供直播,动态,黑白图像的系统。不幸的是,他的摄像机需要很强的光线,所以他的工作被迫中断。
在英国,艾萨克·舒伯特(Isaac Shoenberg)使用斯福罗金的想法开发了马可尼-电磁干扰(Marconi-EMI)自己的电子摄像管,这个设计构成了为BBC制造的摄像机的核心部件。使用这种摄像管,在1936年11月2日,一条405线的服务被架设在亚历山大宫的摄影棚内,由安装在维多利亚大厦顶上特殊制造的桅杆形天线进行广播。
它暂时替隔壁的贝尔德机械电视系统进行播出,但是它更可靠,也具备更佳的清晰度。而桅杆形的天线一直沿用至今。这台完全用电子电视系统播放的节目,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年德国柏林举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报道,共使用了4台摄像机拍摄比赛情况。佐尔金发明的全电子摄像机,担这台机器体积庞大,它的一个1.6米焦距的镜头就重45公斤,长2.2米,被戏称为电视大炮。
这4台摄像机的图像信号通过电缆传送到帝国邮政中心,在那里图像信号经过混合后,通过电视塔被发射出去。柏林奥运会期间,每天用电视播出长达8小时的比赛实况,共有16万多人通过电视观看了奥运会。
1939年,英国大约有2万个家庭拥有电视机,美国无线电公司的电视也在纽约世博览会上首次露面,开始第一次固定的电视节目演播。二战的爆发使得刚发展起来的电视的发展停滞了10年。战争结束后,电视工业又蓬勃发展起来,电视也迅速流行起来。
1946年,英国广播公司恢复了固定电视节目,美国政府也解除了禁止制造新电视的禁令;电视工业便飞速发展起来。在美国,从1949年到1951年,不仅电视节目已在全国普遍播出,电视机的数目从1百万台升至1千多万台,成立了许多家电视台。幽默剧、轻歌舞、卡通片、娱乐节目和好莱坞电影常在电视中播出。
德国科学家卡罗鲁斯也在电视研制做出了成就。1942年,卡罗鲁斯小组(包括两名科学家,一名机械师和一名木工),造出一台设备。这台设备用两个直径为1米的尼普可夫圆盘作为发射和接收信号的两端,每个圆盘上有48个1.5毫米的小孔,能够扫描48行,用一个同步马达把两个圆盘连接起来,每秒钟同步转动10幅画面,图像投射到另一台接收机上。
他们称这台机器为大电视。这台大电视的效果比贝尔德的电视要清晰许多。但从未进行过公开展示,因而他们的发明鲜为人知。
1956年,金斯伯格和安德逊设计的Modoll VRllo录像机的问世,使电技术前进了一大步。因最初制作电视节目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用电视胶片把节目拍摄下来,冲印,再通过电子扫描播出。采用这种方法的一个最大的缺陷,是无法进行电视节目的实况转播。另外一种是用摄像机直接把信号传播出去。这虽然满足了那些希望目睹现场情景的观众的需要,但是它不能重放。录像机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状况。
1972年,日本索尼公司推出一种3/4英寸大的卡式录音带,根本上改变了电视节目的录制方法。是世界上第一个专业彩色录像放映系统所使用的卡式录音带。
(2)电视行业发展历史扩展阅读:
电视机(英语:Television)简称电视,属家用电器。而这个词语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如指将动态的影像和声音转换为电子讯号,并通过不同渠道传输电子讯号,再将电子讯还原为影像和声音的技术,亦是电视讯号传送和接受的技术;和可以接收并还原电子讯号为动态影像和声音的装置,通称电视机;电视亦没有单一发明者。
而是由不同国家科学家研究的共同结果。早在十九世纪时,人们就开始研究将影像转变成电子讯号的方法。电视亦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与商业活动,特指人群与人之间使用电视作为传播载体进行资讯交流、讯息传播的一种过程,诸如电视节目的制作、电视讯号的传输、电视讯号的接收和观众对于电视节目内容的评判和反馈等的各个方面。
屏幕尺寸
电视机的屏幕尺寸是一个衡量电视机可能的最小显示画面的参数,它以电视机屏幕对角线的长度量,单位通常是英寸。
液晶电视屏幕的尺寸是严格的产品说明书所标注的尺寸,因为液晶屏幕不存在被边框遮盖住的现象。
市场销售的个别产品存在尺寸不实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比标注的标准尺寸少1-2厘米,即少了不到1英寸的距离。
『叁』 中国电影电视发展历史
自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的诞生到2019年,中国的电影已走过了整整114年的历程。在这百年的中国电影历史长河中,中国电影的发展史离不开中国武术的熔入。
中国电影第一个产业时期是1922年—1937年。上世纪20年代,已经开始向私营化的产业发展,当时社会的资本环境与行业内的准备日渐成熟,民族工商业获得了空前的机遇得以迅猛发展,个人/社会资本,更准确地说是“游资”的逐渐充盈,使得很多资本家们投资的目标开始瞄准电影这一新兴行业。在这个行业里,人才和技术上的储备正在丰满,张石川、郑正秋、罗明佑、黎民伟和后来的邵氏兄弟等一批电影人都是从摇篮期走过来的先驱者,他们各自不同程度地涉猎了电影行当中创作、制片甚至发行、放映几个方面,所积攒下来的经验使之成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电影中坚。在技术上,初期设备使用和摄制过程都要依靠外国技术人员,但有了像罗永祥、董克毅、吴蔚云等最早的一批技术人才的加盟,这一局面很快就被打破。具备了上述条件,以1922年明星公司成立为标志,电影公司迅速增长,到1924—1926年达到了高峰,据统计中国共开设有175家电影公司,仅上海一地就有141家。
1937年后,上海电影业因时局波动而变化,以“明星”消亡、“联华”解体、“天一”南迁为标志,老影业逐步消亡。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黄金岁月和产业蓬勃时期在抗战炮火声中戛然而止。1945年抗战胜利,憋了一肚子劲儿的电影人拍出了一批以《小城之春》为代表的杰作。1949年2月,经过短期的筹备,在建国前夕的4月上旬,电影管理局在北平成立,隶属中共中央宣传部领导,袁牧之任局长。电影局成立后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建立国家电影制片厂。1950年,列宁和斯大林同志说着一口东北味儿普通话的苏联片《列宁在十月》上映。从此配音译制片变成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入21世纪后,对于电影业市场化的确定和认知,已经在全行业达成了思想的统一,但客观上讲这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的。1993年,10部“分账大片”的引进和1999年中美谈判结束,中国加入WTO开始进入倒计时,这两大事件都着实给尚处于懵懂之中的中国电影业上了“市场”的一课。与狼共舞,是中国电影不得不做出的选择,在与国际接轨的不断磨合中,才能渐渐地触摸到市场的脉搏。“打破横向的区域界限,打破行业割裂状态,在大市场、大规模、全方位和全行业的基础上,进行纵向资产联营,进而重组市场,实现符合电影发展规律的新格局。”2001年,随着市场观念的深入人心,“院线制”的建设规划被提上议程,12月18日出台了《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经过2002、2003两年的强力推动,到了2004年,“中国已建成的36条电影院线,加入影院已经达到1188家,银幕数为2396块,比院线成立初期增加了316家影院和815块银幕。票房收入超过2000万元的影院有5家,超过1000万元以上的达到了15家以上。”
『肆』 中国电影电视业的发展历程
1895年,世界第一部电影诞生,人类的艺术创造和文化理想进入了崭新的历史纪元。中国电影诞生于1905年,伴随着世界电影的进程,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复兴,以其鲜明的民族个性和审美特征,取得了辉煌成就,铸就了历史丰碑,为世界电影做出了独特的艺术贡献。
民俗电影时期
这一阶段从1980年代后期到1990年代前期,以陈凯歌的《黄土地》、张艺谋的《红高粱》以及《霸王别姬》、《活着》为代表。中国电影迈出了走向世界的第一步,并开始在国际上受到关注,取得了金熊、金狮、金棕榈、威尼斯等一系列大奖。这一时期的中国电影以封建家庭为背景,表现了在中国封建专制时期罪与罚的悲剧故事。这些题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外国民众对中国的误解,但却使更多的人对中国产生了兴趣,也使得第五代中国电影人如巩俐、葛优、张艺谋等中国电影人成长为世界电影人。
独立电影时期
1990年代中期到1990年代末期,是近代中国电影业最低潮时期,一方面是由于我国政府对电影行业的审查过为严格,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电视文化的冲击。在这种艰难的历史背景下,第6代中国电影人从边缘文化姿态、下层民众的生活以及中西方文化融合等角度出发制作了一定量的作品,在世界各大电影节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洗澡》、《头发乱了》等。
跨国电影时期
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的电影产业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新阶段。中国电影的巨大进步使得电影回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仅去年一年我国电影的海外票房收入已达19亿,超过了国内票房收入(28亿)的2/3。以古典题材、义侠主题、异恋故事、武打桥段为表现手法的中国电影赢得了国际市场的广泛好评。《英雄》、《天下无贼》、《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便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与此同时通过电影这一巨大的广告载体,中国的文化也越来越为海外所知悉。
『伍』 中国电视机的发展历史
1958年3月17日,抄是我国电视发展史上值得袭纪念的日子。这天晚上,我国电视广播中心在北京第一次试播电视节目,国营天津无线电厂(后改为天津通信广播公司)研制的中国第一台电视接收机实地接收试验成功。
这台被誉为“华夏第一屏”的北京牌820型35cm电子管黑白电视机,如今摆在天津通信广播公司的产品陈列室里。我国在1958年以前还没有电视广播,国内不能生产电视机。1957年4月,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十局把研制电视接收机的任务交给国营天津无线电厂,厂领导立即组织试制小组,黄仕机同志主持设计。当年,试制组多数成员只有20岁上下,他们对电视这门综合电、磁、声、光的新技术极其生疏,没有见过电视机,参考资料也很少,通过对资料、国外样机、样件的研究,他们根据当时国内元器件生产能力和工艺加工水平,制定了“电视接收和调频接收两用、通道和扫描分开供电、采用国产电子管器件”的电视机设计方案。
我国第一台电视机的试制成功,填补了我国电视机生产的空白,是我国电视机生产史的起点,今天我国已成为世界电视机生产大国。
中国第一台电视机1958年3月由天津无线电厂试制成功。为了纪念这台电视机的诞生,它被命名为“北京”。
『陆』 电视剧的国内发展历史
1、60、70年代,破冰与蹒跚学步
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的开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开始了。一个多月后的6月15日,北京电视台播出了家庭伦理剧《一口菜饼子》,该剧成为中国第一部电视剧。电视剧全长只有二十分钟,这也成为了我国电视剧发展初步探索阶段的重要精神支柱。
2、80年代,这是一个难以逾越的经典年代
被无数人缅怀的8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看电视成为人们颇为时尚的精神消费。这段时期,1981年,王扶林导演完成了第一部内地长篇电视剧《敌营十八年》,初剪版本为10集,后剪成9集在春节播出,掀起极大反响,它是中国大陆第一部电视连续剧。
(6)电视行业发展历史扩展阅读:
说起80年代末期,经典是一个推着一个出来的,而且这段时期的经典作品伴随着很多脍炙人口的主题曲。比如,1986年,中国第一部采用特技拍摄的电视剧《西游记》播出,获得了极高评价,造就了89.4%的收视率神话。
这版《西游记》至今仍是寒暑假被重播最多的电视剧,重播次数超过3000次。 1986年,上海电视台制作的电视连续剧《济公》应运而生,每晚家家窗户里传出的都是“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的主题歌。
还有,1987年春节,36集大型古装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第一次以日播的形式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当《枉凝眉》在剧中唱得千回百转之际,最高收视率创下了空前纪录,造就了中国电视剧史“难以逾越的经典”。
『柒』 中国电视事业发展简史
在中国电视诞生的47年后,娱乐节目走向了癫狂。 90年代 1990年3月14日,一档叫做《文艺天地》的栏目在中央电视台一套开播。后来,它改名叫做《综艺大观》。《综艺大观》是一个标本式的电视文艺晚会栏目,延续了春晚的主要风格,可以看作是日常版、微缩版的《春节联欢晚会》。 《综艺大观》同《春节联欢晚会》一样,开播后得到了观众的认可,收视率在全国综艺节目中长期稳居第一,平均收视率18%,平均每期收视人数达2亿。紧接着,《东西南北中》、《曲苑杂坛》等衍生栏目相继出现,并且均得到了较好的收视效果。 《春节联欢晚会》与《综艺大观》等晚会节目的成功,得益于文艺演出与电视媒体的结合。在文化事业发展尚显欠缺的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普通民众进剧场观看文艺演出的机会很少,而人们对于文化产品的需求则相对较高,广大电视观众处于一种文化饥渴的状态。电视的大众传播特性,将最优秀的文艺演出集中在荧屏中,利用最少的演出资源,覆盖了最广泛的观众群体,让观众足不出户却可以欣赏到精彩的文艺演出。 《综艺大观》等栏目的发展造成了三个直接结果。第一,观众的欣赏水平不断提高;第二,节目创作被过度开发,创作优秀节目越来越难;第三,创作队伍、演出队伍越来越急功近利。而正是这三个结果成为《综艺大观》迅速走向没落的重要原因。 与《综艺大观》同时,中央电视台还有另外一档节目,叫做《正大综艺》。《正大综艺》从来没有占据过中央一套的黄金时间,收视效果与社会反响也一直不温不火。但谁也没有想到,这个节目中居然存在着日后成为《综艺大观》掘墓人的重要元素。 当中国电视走到第40个年头,1998年,《综艺大观》开始呈现疲态,《春节联欢晚会》开始承受一浪高过一浪的批评之声。中央电视台一号演播大厅1000平米演播室的启用,没有给春晚带来更多的新鲜血液。 这个时候,人们开始注意到一个词:电视湘军。电视湘军的崛起,是因为一个电视台,叫湖南经视;是因为一部电视剧,叫《还珠格格》;也是因为一个综艺栏目,叫《快乐大本营》。 《快乐大本营》开播于1997年7月11日。湖南卫视的这一栏目几乎颠覆了人们对于电视综艺节目的概念,综艺原来不一定非得是晚会,演员原来不一定非得唱歌、演戏,主持人原来不一定非得稳重端庄,游戏原来不一定非得在私下。 这一明星参与的游戏节目让观众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开播后收视率节节攀升,奠定了日后湖南卫视“快乐中国”口号的基础。 《快乐大本营》的成功,迅速引起了全国各地方电视台的克隆、复制。《欢乐总动员》等跟风的综艺节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时,人们回过头来看央视的《正大综艺》,发现,这种明星参与游戏的形式,在《正大综艺》中早已出现。但遗憾的是,这些游戏只是点缀,并没有被充分重视。 游戏中变回普通人的明星,以及观众在节目中的深度参与,成为《快乐大本营》的两大制胜法宝。当观众厌倦了晚会,并且晚会质量不断下降的时候,《快乐大本营》让观众再一次提起了对于电视综艺节目的兴趣。 与此同时,《综艺大观》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彩,收视率开始下滑,社会影响力也大不如前。1999年,在停播数月后,《综艺大观》进行了一次大的改版,重新出现在了央视一套的周末黄金时间。 同样是在1999年,同样是中央电视台,12月16号,改版后的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推出了引进自欧洲的益智类综艺节目《幸运52》。不久之后,同为益智类综艺节目的《开心辞典》开播。从此,中央二套开启了中国娱乐综艺节目的一个新时代。 此时,很多人发现,《幸运52》、《开心辞典》这种答题的形式,同样是《正大综艺》中的主要元素。但《正大综艺》在答题的过程中少了两样东西:平民参与和物质奖励。而这两点,恰恰是《幸运52》、《开心辞典》广受欢迎的关键所在。 也是在1999年,由北京光线电视策划研究中心制作出品的《中国娱乐报道》开始在全国多家地方电视台播出。娱乐新闻正式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千年后 《中国娱乐报道》是具有分水岭意义的一档栏目。它的开播直接导致从电视,到报纸,再到网站,各个媒体都开出了专门的娱乐版面。“娱乐新闻”这个名词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随后,“娱乐记者”、“娱记”、“娱乐节目”等一系列相关名词纷纷出现。 另一方面,民营电视节目制作机构第一次在荧屏上掀起如此大的波澜,民营公司开始得到从学界、业界到观众的注意。 2000年,曾经的北京光线电视策划研究中心更名为北京光线传媒有限公司,而因其民营属性,曾经的《中国娱乐报道》也被要求更名为《娱乐现场》。 光线传媒之后,欢乐传媒等民营电视制作机构进入人们的视线,而他们大多数也都是同光线传媒一样,以娱乐节目为主要经营对象。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民营公司的一种无奈选择。这些公司的民营属性注定其无法接触到新闻的制作、播出,体育资源的高垄断性也使其只能望洋兴叹。因此,它们只能在娱乐节目,这一环境相对宽松的领域施展拳脚。即使是发展到今天,民营传媒机构的经营范围也只是限于娱乐、影视、生活等领域,无法做出进一步的扩展。 时光走进了21世纪。中国电视又站到了一条新的起跑线上。网络,逐渐成为渗透进国人生活的第四媒体;手机,也逐渐显现出成为下一媒体形式的端倪。有别于传统媒体,人们把网络与手机称作“新媒体”。 新媒体给了电视巨大的冲击。在这里,人们可以浏览来自全球的新闻,人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观点,人们可以轻松地发布自己掌握的信息,人们可以建设一个属于自己的展示舞台。于是,年轻人迅速拥入了新媒体的怀抱。 作为传统媒体,电视开始经受前所未有的考验。与新媒体融合,成为许多专家、学者、电视工作者的共识。但是该怎样融合?这成为摆在电视人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2003年湖南电视台娱乐频道推出了一个叫做《超级男声》的节目。这只是一个歌唱比赛,从形式来看,它跟中央电视台举办多届的“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并无本质区别。但是,在这个节目中,决定选手去留的不是专业评委,而是观众通过短信投票产生的票数。 《超级男声》借鉴自成功的美国综艺节目《美国偶像》,是在普通人中选拔演唱明星的比赛。它在电视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最大程度地吸收了新媒体的经验,放低门槛,让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参与,而每一个普通人又可以自由地表达对于歌手的看法,进而决定每一位选手的去留。 这一新颖的节目形式得到了湖南省内观众的青睐。接着,2004年,与《超级男声》形式一致的《超级女声》出现在了湖南卫视的荧屏上,引起了许多观众的注意。2005年,第二届《超级女声》登场,其火爆程度让许多电视人瞠目结舌。于是,我们看到了本片开头的一幕。 同《快乐大本营》、《幸运52》、《开心辞典》一样,当《超级女声》成功之后,抄袭、复制的节目大量出现。2006年,在全国播出的大大小小的选秀节目达一百余家。选秀节目迅速进入一个短兵相接的胶着状态。各个节目纷纷拿出各种招式进行炒作,最终,2007年8月10号晚上,在重庆卫视的荧屏上,我们看到了这样一幕。 这个叫做《第一次心动》的选秀节目很快成为观众声讨的对象。在电视荧屏的另一端,混乱的场面也引起了广电总局的注意。8月15号,广电总局下发通报,称《第一次心动》“格调低下”,责令停播。 同年9月21日,广电总局再次下发通知,规定从当年10月1日起,省级卫视黄金时段禁止播出选秀节目,并且不能直播、不能由观众投票。电视选秀节目急速走向没落。 2008年,被中国人称作奥运年。奥运会的到来让一切娱乐综艺节目黯淡无光。中国的娱乐综艺节目在喧嚣之后归于了平静。 尽管如此,每当周末打开电视,我们看到的依然是各电视台大同小异的娱乐节目。它们依然是各电视台自办栏目的支柱,是除电视剧外吸引广告的主要节目样式。娱乐节目是各家电视台最值钱的品牌,是最受观众欢迎的节目样式。优秀的娱乐节目制作人、主持人成为各电视台争抢的香饽饽。 (作者:刘学哲,本文为《电视写作研究》课程的作业,原为十一集电视理论文献片《电视·行路难》第一集《娱乐综艺——金樽清酒斗十千》的解说词,略作删改。)
『捌』 电视机的发展历史怎么办呢
8月9日-8月15日全国收视排行:10 东芝Toshiba (创立于1875年日本,世界品牌500强,十大3D电视品牌,日本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商,东芝(中国)有限公司) 1.等离子电视十大品牌榜中榜,最好的等离子电视[2012]我喜欢的等离子电视品牌投票>> KBS2水木剧《面包王金卓求》 44.1 松下Panasonic (于1918年日本,世界500强企业,世界品牌,大型跨国公司,全球最大的电子厂商一,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 8 2.2 长虹Changhong (始创于1958年,世界品牌500强,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综合型跨国企业集团,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KBS2综艺《快乐日曜日》 24.3 三星SAMSUNG (于1938年韩国,世界财富500强企业,全球消费电子领域龙头企业,全球电子产业的领导者,三星集团) 9 3.4 日立Hitachi (始创于1910年日本,全球知名品牌,全球最大的综合跨国集团之一,世界500强企业,日立(中国)集团) KBS2周末剧《请和我成婚吧》 24.5 LG (世界500强,1947年韩国,世界品牌,领导世界产业发展的国际性企业集团,韩国第三大公司,LG(中国)有限公司) 3 4.6 海信Hisense (始创于1969年,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十大等离子电视品牌,中国名牌,出口免验资格,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MBC月火剧《同伊》 23.7 创维Skyworth (始创于1988年,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出口免验,中华电子企业最有价值品牌之一,深圳创维集团) 4 5.8 先锋Pioneer (始创于1937年日本,全球知名品牌,全球影音娱乐及光盘技术的领先品牌,先锋电子(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SBS月火剧《巨人》 22.9 海尔Haier (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亚洲企业200强,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中国最具价值品牌之一,海尔集团公司) 1 6.10 厦华XOCECO (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中国出口免验资格,法国中资企业协会理事,温哥华中资企业理事,厦华电子有限公司) SBS周末剧《邻居家的敌人》 22.液晶电视品牌,LED电视排行榜,3D电视品牌,等离子电视品牌,平板电视品牌,十大平板电视-液晶电视品牌榜中榜,液晶电视排行榜[2012]我喜欢的平板电视品牌投票>> 0 7.1 夏普SHARP (始于1912年日本,大型的综合性电子信息公司,全球高端液晶显像领域领导品牌,夏普商贸(中国)有限公司) MBC综艺《改动世界的Quiz》 22.2 索尼SONY (始创于1946年日本,全球高端显像领导品牌,世界知名品牌,信息技术行业领先者,索尼(中国)有限公司) 0 8.3 三星SAMSUNG (于1938年韩国,世界财富500强企业,全球消费电子领域龙头企业,全球电子产业的领导者,三星集团) SBS周末剧《人生是丑恶的》 21.4 创维Skyworth (始创于1988年,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出口免验,中华电子企业最有价值品牌之一,深圳创维集团) 9 9.5 海信Hisense (始创于1969年,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十大平板电视品牌,中国名牌,出口免验资格,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KBS2足球比赛直播 20.6 LG (世界500强,1947年韩国,世界品牌,领导世界产业发展的国际性企业集团,韩国第三大公司,LG(中国)有限公司) 3 10.7 东芝Toshiba (创立于1875年日本,世界品牌500强,十大平板电视品牌,日本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商,东芝(中国)有限公司) SBS综艺《强心脏》 19.8 TCL (于1980年,中国电子百强,中国最有价值品牌之一,中国驰名商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 首尔区域:9 康佳KONKA (于1980年,中国驰名商标,中国最有价值品牌之一,高新技术企业,中国500强企业,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10 飞利浦PHILIPS (始创于1891年荷兰,中国驰名商标,世界知名品牌,全球100个最具价值品牌,飞利浦电子(中国)投资有限公司)KBS2水木剧《面包王金卓求》 43.LED液晶电视十大品牌榜中榜,LED电视排行榜[2012]我喜欢的LED液晶电视品牌投票>> 9 2.1 三星SAMSUNG (于1938年韩国,世界财富500强企业,全球消费电子领域龙头企业,全球电子产业的领导者,三星集团) MBC月火剧《同伊》 25.2 海信Hisense (始创于1969年,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十大LED液晶电视品牌,中国名牌,出口免验资格,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6 3.3 夏普SHARP (始于1912年日本,大型的综合性电子信息公司,全球高端液晶显像领域领导品牌,夏普商贸(中国)有限公司) KBS2综艺《快乐日曜日》 24.4 索尼SONY (始创于1946年日本,全球高端显像领导品牌,世界知名品牌,信息技术行业领先者,索尼(中国)有限公司) 8 4.5 创维Skyworth (始创于1988年,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出口免验,中华电子企业最有价值品牌之一,深圳创维集团) KBS2周末剧《请和我成婚吧》 24.6 LG (世界500强,1947年韩国,世界品牌,领导世界产业发展的国际性企业集团,韩国第三大公司,LG(中国)有限公司) 1 5.7 TCL (于1980年,中国电子百强,中国最有价值品牌之一,中国驰名商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MBC综艺《改动世界的Quiz》 23.8 飞利浦PHILIPS (始创于1891年荷兰,中国驰名商标,世界知名品牌,全球100个最具价值品牌,飞利浦电子(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4 6.9 康佳KONKA (于1980年,中国驰名商标,中国最有价值品牌之一,高新技术企业,中国500强企业,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SBS周末剧《人生是丑恶的》 21.10 长虹Changhong (始创于1958年,世界品牌500强,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综合型跨国企业集团,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9 7.3D电视十大品牌榜中榜,3D液晶电视品牌排行[2012]我喜欢的3D电视品牌投票>> SBS周末剧《邻居家的敌人》 21.1 三星SAMSUNG (于1938年韩国,世界财富500强企业,全球消费电子领域龙头企业,全球电子产业的领导者,三星集团) 9 8.2 索尼SONY (始创于1946年日本,全球高端显像领导品牌,世界知名品牌,信息技术行业领先者,索尼(中国)有限公司) SBS月火剧《巨人》 21.3 创维Skyworth (始创于1988年,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出口免验,中华电子企业最有价值品牌之一,深圳创维集团) 5 9.4 康佳KONKA (于1980年,中国驰名商标,中国最有价值品牌之一,高新技术企业,中国500强企业,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KBS2足球比赛直播 20.5 海信Hisense (始创于1969年,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十大3D电视品牌,中国名牌,出口免验资格,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6 10.6 长虹Changhong (始创于1958年,世界品牌500强,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综合型跨国企业集团,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SBS综艺《强心脏》 19.7 TCL (于1980年,中国电子百强,中国最有价值品牌之一,中国驰名商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7;8 夏普SHARP (始于1912年日本,大型的综合性电子信息公司,全球高端液晶显像领域领导品牌,夏普商贸(中国)有限公司) 你试试吧!
『玖』 电视机各年代的变化
从50年代后期,国家就开始进行第一套电视节目广播,为模拟电视信号。内即北京电视台容1958年5月1日开始试验广播(中央台的前身)。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正式改名为中央电视台。
1、那个时代的电视机与发射台,全部设备都为电子管(也称真空管)器件设备。播送的节目内容,全部为黑白电视。此后,一线大城市跟上。若干年后,部分二线城市才开始逐步跟上;
2、60年代,晶体管的诞生,开始逐渐代替费电耗能的电子管,应用到电视机设备。此后集成电路的诞生,又加入其器件行列,从小规模IC到大规格IC,一路发展,但仍使用模拟电视技术;
3、73年4月,我国开始彩色电视试播。几年后,彩色电视技术开始广泛应用,电视进入到有色世界。78年,国家引进第一条彩电生产线,定点在原上海电视机厂,82年出产品;
4、近些年来,随着科技进步,电视技术也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数字电视融入了人们的生活领域。其新技术带来的低耗能,高清晰度的高质量图像,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