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对中国历史文化感想
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打开了那扇久闭的窗户,久违的西方文明一下子出现在了“落后”的中国人面前,中国古老的文化传统面临着西方文化的严重挑战。在这中、西文化的冲突中,大概出现了三种思潮:
(1)“民族虚无”论。在他们看来,中国民族文化就是沉重的包袱、历史的惰力,中国民族文化一无是处。他们主张全盘西化。
(2)“儒学复兴”论。他们就像清朝的顽固派,完全排斥西方文化。他们相信在新时代传统儒学必定会有新的发展。他们主张完全复兴儒学文化。
(3)“中西合璧”论。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中西文化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他们主张把这两种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也就是说集和两者优点,优势互补。
应该怎样评价中国传统文化,这不仅是一个理论(想)的问题,更是一个实践(做)的问题。
历史总是那么喜欢捉弄人。其实,只要你留心当今世界文化的整体发展动态,你会看到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国人怎么怎么评价中国传统文化之时,正是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国家掀起“中国热”“中国文化热”方兴未艾的时候。众所周知,日本企业让美国都很头痛,可就是这些曾经的战败者硬是经常到中国传统文化里边寻找精神武器。《论语》《老子》《孙子兵法》《三国演义》成为日本企业家的必读书。他们的企业文化核心------团队精神正是儒家家族伦理观念在企业中的应用,无怪乎日本企业文化被称为“家族主义企业文化”,日本的资本主义被称为“儒家资本主义”。《孙子兵法》在韩国的销售量创造了韩国销售史的最高纪录,它的精髓可以概括为“智信仁勇严”五个字,企业家称之为“企业的经营指针”。新加坡近几年恢复了中断多年的儒家伦理教育,诸如勤劳、节俭、和谐、忠诚等思想。新加坡总理讲出了他们这样做的意图:“新加坡人越来越西化了,人们的价值观也由儒家伦理的克勤克俭和为群体牺牲的精神转为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这样的价值观的改变将会严重削弱我们的国际竞争实力,从而影响国家的生存与繁荣。”我想,这个看法是颇有见地的。
日本、韩国、新加坡的经验和教训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它告诉我们应该积极吸取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拒绝学习的盲目排外是愚蠢的,但我们不能也不应该照搬他们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念。中国传统文化的消极保守因素应当抛弃,但其重视伦理道德的全体价值观却是值得继承和发扬的文化遗产。
日本学者村山孚说得好:“我希望中国朋友在时下中国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道路上,不要以为只有外国的新奇概念和奥妙的数学公式才是科学,中华民族几千年积累的文化同样是实现中国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宏大源流。”
我想上面一段话不仅对企业家是金玉良言,他同样提醒我们所有的中国人,别在对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用以鄙视的眼光,我们应该正确定位和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
朋友,为了实现中国的早日富强,加油吧,努力吧!!!!!
⑵ 求参观首博有感,关于陶瓷器的,700字的,记住是感,不是别的,主要是感想,谁有啊,谢谢!
推荐一个博文,文章里有许多感想,应该有用。
这是一本我有生以来看到的最为厚重的一本书——孙瀛洲:捐献给故宫博物院的藏品和文献。
孙瀛洲先生是我国明清瓷器科学鉴定的奠基人。
孙洪琦先生继承父业,是当代收藏界令人敬重的鉴定大师。
朋友看到我的一篇博文《请专家鉴定:这些文明的碎片》后,打电话约见了孙洪琦先生。
我们不是前往孙瀛洲古陶瓷学术研究工作室,而是在一位大姐的中国古玉研究院向大师请教。孙先生是推辞了一个出场费很高的商务鉴赏会来赴约的,如果我事先知道孙洪琦先生,我是不会在星期天打扰先生的,也不会拿出随手带来的古瓷片让先生看。
然而,孙先生看的那样认真,我带来的几片元代钧瓷和明代清花瓷他都仔细地过目,用特用的放大镜细看。
朋友拿出孙瀛洲捐献故宫博物院的书让我看。
我立即被感动了,内心的敬意油然而升。
孙瀛洲先生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对历代瓷器了如指掌,能准确鉴别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以及元代至明代的永乐、宣德、成化、弘治瓷器。
陶瓷专家李辉柄先生指出:孙瀛洲先生以明清带年款的官窑瓷器作为标准器,把不同朝代的瓷器所具有的不同时代特征排比出来,经过研究归纳,将这些“鉴证”提到理论化的高工再用以指导鉴定实践,为明清瓷器的科学鉴定奠定了基础
孙瀛洲先生是我国采用类型学方法对明清瓷器进行排比研究的第一人,他使明清瓷器的鉴定从朦胧走向清晰。孙瀛洲先生生于1893年,祖上是山西人,明初大移民时和大槐树移民一同背井离乡到了河北,成为冀县人。孙瀛洲先生早年在北京的古玩店当学徒,1923年在琉璃厂开设了一间古玩店——敦华斋。战火纷飞的20世纪初期,大量文物被损坏盗卖,孙先生竭尽全力收藏了大批珍贵文物。新中国成立后,孙瀛洲先生毅然将自己精心收藏的2900多件陶瓷精品全部捐献给故宫博物院。
1950,为抗美援朝,孙瀛洲先生拿出一批珍贵文物义卖,所得款项全部捐献国家;1956年以后,孙瀛洲先生将毕生精力收藏的文类文物精品2900余件全部捐献故宫博物院,仅陶瓷一项即占2000多件,其中25件珍贵瓷器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1956年,孙瀛洲先生到故宫博物院从事古陶瓷研究、鉴定工作。
孙先生总结古陶瓷鉴定经验,发表了《谈哥汝二窑》、《明嘉靖青花加彩鱼藻罐》、《成化官窑彩瓷的鉴定》、《我对早期青花原料的初步看法》、《试谈永乐、宣德景德镇官窑瓷年款》、《元卵白釉印花云龙八宝盘》、《瓷器辨伪举例》、《元明清瓷器的鉴定》、《元明清瓷器的鉴定(续)》等论文9篇,另有未刊遗稿《论古月轩瓷器》1篇,文章中归纳的经验,对古陶瓷鉴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孙瀛洲先生毕生实践中提炼出的精辟独到的见解,为中华陶瓷艺术传承做出了突出贡献。
做为孙瀛洲的传人,北京孙瀛洲古陶瓷研究工作室总顾问,孙洪琦先生有着和父亲一样的高尚品德,虽然在文物界和收藏界大名鼎鼎、无人不晓,但他却谦和仁义,社会各界的藏友都爱和他交朋友。请他给“掌眼”,听他的鉴定课。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孙洪琦先生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北京市文物局第一期文物培训班。在这段时间里,他系统地接受了从理论到实践的正规培训。
孙洪琦先生在兵姐姐的老家山西工作过。那是“文革”中的事情了,孙洪琦先生的父亲挨批含恨离世,受家庭牵连,孙洪琦被“发配”到山西,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孙先生白天干活儿,晚上就在脑子里琢磨古董。山西是我国的文物大省,民间藏有大量文物。孙洪琦先生见到瓷器就仔细观察,判断它的年代和窑口。从中找出规律,逐渐积累起丰富的鉴定经验。
1980年,孙洪琦先生回到北京,安排到一家工厂工作。工作之余,孙先生把所有的时间都放到古玩鉴定上了。前些年退休后,孙洪琦当上了北京孙瀛洲古陶瓷研究中心主任和首席鉴定家。
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许多专家被重利诱惑,把赝品说成真品,并为其出具证明。孙洪琦先生坚持原则,像他的父亲一样,热爱艺术,把艺术看的比金钱甚至比生命还重要。
孙洪琦先生的两个姐姐一个在美国、一个在香港,她们都是富有的收藏艺术家。孙先生不为金钱所动,坚持在国内研究,孙先生和山西有感情,虽然文革时期是下放山西,但他感恩山西这块厚土的对自己养育,他视自己为“大槐树的子民”,他很少参加各种商业运作活动,是收藏界德高望重的鼎足鉴赏家。
很快到了午饭时间,大家和孙洪琦先生共同用餐。先生牺牲了星期天休息时间,并推去有效益的鉴定活动,让我感动,所以,准备好请客的。然而,先生却让徒弟结帐买单,我再次被先生所举感动。
饭后,先生亲切地接受了我的采访,畅谈中国瓷器艺术及发展。
我提出和先生合影留念,先生欣然同意,当时我想照一张站着向先生求教的照片,先生一定要让我坐下来。虽然我是晚辈,三张照片却都是和先生平坐。由此想及,站立高的未必就是高大的,一个人的行为决定着他的高大与高尚。
孙洪琦先生值得我们学习。他像他的父亲一样,把自己的财富、智慧都奉献给我们的祖国和人民,孙先生这样的人是我们民族的国宝,在我们这个时代,我们国家能拥有这样优秀的学者,我们的民族才能真正富强,因为富是物质的,强是精神的!
我从内心发出深深的祝福,祝福我们中华民族,祝福我们民族拥有渊博的古陶瓷文化和艺术,祝福收藏界拥有德高望重的孙洪琦先生,祝福所有像孙洪琦先生一样高尚的人。
⑶ 求参观首都博物馆的收获与体会 急~
今天气温很宜人,没有了周四的寒冷,我决定去参观首都博物馆。
首都博物馆新馆于2006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正式投入使用。它集北京珍贵文化遗产于当代建筑成就于一体,是一座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年接待观众能力超过100万人次。北京国宝荟萃,首都博物馆收藏了一大批极具文化和艺术欣赏价值的历史文物。在这里,观众不仅可以看到历代宫廷古瓷,还可以欣赏名家翰墨;从温润玉器中体会古人对平安生活的向往,从古朴的青铜器遥想燕赵悲歌。新首都博物馆拥有3000多平方米的临时展厅,陈列了《古都北京历史文化与城建》、《古都北京艺术精品展》、《京剧文化展》《京都旧事老北京民俗展》,另外地下一层还有潘玉良画展,可谓是民族文化遗产的集中展示。
我逐一参观了每一层的展览。我对历史还是比较感兴趣的所以先参观了历史文化展览。从战国时代一直到民国解放时期的历史文物一一陈列在橱窗中,货币、撰文、玉器、碑文以及皇室专用物品都展示在观众眼中。清朝盛世时期的街市微缩景观图全部用木头雕刻,做工精细,工程繁杂,陈列了皇帝身穿的龙袍,每一针每一线都凝聚了制工者的智慧与辛劳。皇帝戴的金翼善冠制工相当考究,笔筒、带勾、凤钗、金簪、金錾花饰件、纹镯等全部是纯金做的,显示了皇室生活的奢华,这些是当时的百姓望尘莫及的啊!
四层是艺术精品展,古瓷的精品都在这里一览无遗了,彩瓷、青花、黄釉等种类繁多,我对这种古董没有什么研究,只能停留在看的水平,看哪个好看就行,我拍了两张比较喜欢的,一个是松石粉彩多穆壶,还有镂空六方套瓶,这两种都应该算彩瓷,当然还有喜欢的,但手机屏幕小拍不下了,有些许遗憾。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一进入这个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个仿搭的戏楼,里面在介绍京剧的角色、行当,我没有坐在那里看,继续参观,从左边看是京剧大师马连良先生的演出资料以及他演出时所穿着的戏服,做工精致,保存完好。右边是京剧的脸谱及角色,因为我对京剧不是特别懂所以就不多介绍了,说错了就是对国粹的亵渎了。
还是看看民俗文化展览吧,还是民俗最贴近百姓生活了,这一点无论何时都是让人怀念的。这也是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文化中的精髓,这是西方国家所没有的,许多外国观众对这些老北京京腔京韵的文化也是感到惊奇不已的。当我进入这个展厅时,感觉像回到了老北京,亲切之感油然而生,看到这里立刻感觉到了做个北京人的自豪与骄傲。老北京的结婚习俗、过年习俗、包括生子的习俗让我们这些生长在80后的人感到新鲜。结婚在老北京是件很繁复的程序迎亲仪仗队、抬婚轿、抬聘礼、洞房花烛等一系列的程序,虽然繁复但热闹非凡,新娘要穿凤冠霞披,女孩子一辈子的大事就在这热闹非凡的氛围中完成了。过年是中国的大节日,过去的百姓一年中最盼望的就是这个节了,从腊月二十三一直到大年三十每天都有事情做,送财神、卖年画、贴对联、祭灶神,充满了年味,大人孩子各个精神饱满,迎接春节。老北京的街头满是热闹的景象,街头卖艺的一人踩高跷、舞扇、杂耍,一片太平盛世,体现了老百姓对平安生活的向往。
地下一层是画家潘玉良的作品展,她是中国画家的女中人杰,最早一批留学海外的画家,从师西蒙等国外知名油画大师,虽然我是学艺术类的,但是对她的作品了解的并不多,但看了就有益处。
这次参观令我大长见识,对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感到自豪,更加深化了我的爱国主义思想以及民族自豪感,博物馆浓缩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精华,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⑷ 首博观后感
[首博观后感]首博观后感2010年11月23日星期二23:57参观首都博物馆新馆给了我这个机会,首博观后感。首都博物馆新馆坐落于西长安街延长线白云路的西侧,外观雄伟,气势磅礴。进入之后,按照导览图一一参观,不知不觉沉醉于祖国首都的一草一木,一鼎一印之中。通过参观首都博物馆,我对首都的认识在以下四方面得到了提升:一为博。首都地大物博自是早就知道,但仅限于一个模糊的概念。这次系统详细的参观了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古代佛像艺术精品展、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古代书法艺术精品展、馆藏京剧文物展、书房珍玩精品展等各项展览,不禁感慨祖国首都的文化底蕴之博,物产资源之博,艺术内涵之博。首都以她博大的胸怀,包容和养育着生活在这里的2000万人民百姓。二为史。北京是古城,历史悠久。曾有多个朝代以此为都,北京的历史中填充着无数色彩缤纷的故事。承载着朝廷权威的皇家玉玺,记录着世代变迁的竹简,刻画着沧海桑田的铁器铜器,象征着雍容华贵的玉器古玩,还有留着战争疤痕的民间遗物,每一件都在给我们讲述着自己说不完的经历和史实。三为情。老北京的民俗和风土人情是闻名世界的。展厅中模仿的婚庆场面洋溢着热闹喜庆,也洋溢着纯朴的民风民情;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吆喝,从头到尾透着诚恳和热情;还有日渐稀少的老北京四合院的风情,街坊邻里们谈笑风生,互相帮助,谁家有事,一声招呼,一个院落携手共济,不是亲情而胜似亲情,让我们现代人无比羡慕那美好的和谐,观后感《首博观后感》。真正老北京的民情是淳厚的、温和的、谦逊的,这是需要我们现在去重温,去寻找和拾回的。四为美。名胜古迹之美,现代建筑之美,自然风光之美,北京的美无处不在。活灵活现的皮影儿和面人儿,独特的传统服饰和民间剪纸,享誉世界的京剧文化,神秘高雅的篆刻和书法,首都北京的文化艺术之美更是魅力无穷。再看从博物馆本身的建筑设计,到展区展品的设置,无处不在的贴心服务,到细心品味的参观人群和天真活泼、认真参观学习的孩子们,也展示了我们首都北京的精神文明之美。只有真正了解一个城市,才会真正热爱她。参观之后这一个月以来,我走在街上总是有意无意的用欣赏的目光去观察路边的建筑;每次看到有损市容市貌的行为时心中总是想,这么好的城市,我们为什么不能好好爱惜她保护她。首都博物馆是一个窗口,应该面向社会各界免费开放,让大家都来了解北京,热爱北京,进而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人民。很难想象一个乱贴小广告或随意扔垃圾的人会是一个对首都,对国家充满感情的人。因此,倡议各中小学校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参观,倡议我们同事带家人和孩子前去参观,倡议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到首都博物馆进行参观和学习。2010年11月23日星期二23:58|大家顶顶啊!谢啦~~〔首博观后感〕随文赠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躲避。】
⑸ 谁是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的工作者
首都博物馆一线工作者是守得住清贫, 耐得住寂寞的一群人。
图为学生团在认真听讲解员讲解
时光流逝,从刚入职的单身小伙到现在成为孩子的父亲,王达没有因为无休委屈过,却时常因为观众的不理解而“委屈”。如今,很多博物馆推行预约机制,在参观展览前必须预约,否则无法观展,首博也是这样。但总会有少数人没有预约却执意要进馆,工作人员解释无效还遭遇谩骂纠缠或恶意举报。“每次遇到这种情况,确实挺难受。公众不理解,我们心里也着急。”
在王达心里,规则很重要,秩序也很重要。“做任何事情都应该遵守规则。博物馆有规则,大家应该遵守。否则人人都按自己的意愿来,博物馆肯定没法正常运行”。对于观众的那些不理解,“真的很希望我们基层一线的工作者能得到公众的尊重、理解和关爱。”王达感慨道。
工作上有委屈,有烦心事,当被问“是否会影响工作状态”时,王达和宋姗姗都觉得,在博物馆工作,人的心态会变得很开阔,心性也会豁达平和。“我们每天面对动辄上千年的文物,这种宏大的时间格局会让人蜕变。历史长河那么久,宇宙时空这么大,生活上的那点烦心事,算什么呢?”在王达的人生信条里,知足常乐最珍贵。“在博物馆工作,你需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这是王达和宋姗姗的共识。在别人眼里平淡、无趣的工作,在他俩心里,怡然自得,乐在其中。
来源:新华网
⑹ 作文参观南京十朝文化园感想
3月18日至19日,管理部分两批组织全体人员参观了南京十朝历史文化园。大家饶有兴趣地参观了十朝珍宝馆、金陵佛都馆、明孝陵博物馆、金文云锦艺术馆和现代明式家具艺术馆等,目睹了珍贵的文物遗迹,饱览了大量的史料图片,直观地了解了南京十朝都会的文化魅力。
南京十朝历史文化园坐落于钟山风景区四方城1号,占地面积350亩,建筑面积约21000平方米,自然环境优美,建筑独具特色。十朝历史文化展览馆按照朝代顺序陈展了大量的图片和实物,众多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著名的诗文书画名作,通过图文、声像、原貌仿真等形式生动的展出,充分展示了南京这座文化名城、佛教之都、英雄之城、胜利之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参观后大家感受很深,收获很大。阳春三月,繁花似锦,雨后的东郊空气格外清新,同志们在紧张的工作中走出馆门,呼吸新鲜空气,心情格外舒畅;穿越历史,深切感受到南京历史发展变化之起伏,朝代频仍之更替,南京承载着更多的文明肇始,救亡图存,繁荣文化,走向复兴的责任和使命;重读南京,大家感慨万千,亲身感悟到生活在南京这座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城市是如此的幸福,作为档案工作者,有责任保护好档案,保存好历史,为“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作出应有的贡献。
⑺ 学习中国历史文化的感想
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打开了那扇久闭的窗户,久违的西方文明一下子出现在了“落后”的中国人面前,中国古老的文化传统面临着西方文化的严重挑战。在这中、西文化的冲突中,大概出现了三种思潮:
(1)“民族虚无”论。在他们看来,中国民族文化就是沉重的包袱、历史的惰力,中国民族文化一无是处。他们主张全盘西化。
(2)“儒学复兴”论。他们就像清朝的顽固派,完全排斥西方文化。他们相信在新时代传统儒学必定会有新的发展。他们主张完全复兴儒学文化。
(3)“中西合璧”论。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中西文化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他们主张把这两种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也就是说集和两者优点,优势互补。
应该怎样评价中国传统文化,这不仅是一个理论(想)的问题,更是一个实践(做)的问题。
历史总是那么喜欢捉弄人。其实,只要你留心当今世界文化的整体发展动态,你会看到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国人怎么怎么评价中国传统文化之时,正是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国家掀起“中国热”“中国文化热”方兴未艾的时候。众所周知,日本企业让美国都很头痛,可就是这些曾经的战败者硬是经常到中国传统文化里边寻找精神武器。《论语》《老子》《孙子兵法》《三国演义》成为日本企业家的必读书。他们的企业文化核心------团队精神正是儒家家族伦理观念在企业中的应用,无怪乎日本企业文化被称为“家族主义企业文化”,日本的资本主义被称为“儒家资本主义”。《孙子兵法》在韩国的销售量创造了韩国销售史的最高纪录,它的精髓可以概括为“智信仁勇严”五个字,企业家称之为“企业的经营指针”。新加坡近几年恢复了中断多年的儒家伦理教育,诸如勤劳、节俭、和谐、忠诚等思想。新加坡总理讲出了他们这样做的意图:“新加坡人越来越西化了,人们的价值观也由儒家伦理的克勤克俭和为群体牺牲的精神转为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这样的价值观的改变将会严重削弱我们的国际竞争实力,从而影响国家的生存与繁荣。”我想,这个看法是颇有见地的。
日本、韩国、新加坡的经验和教训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它告诉我们应该积极吸取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拒绝学习的盲目排外是愚蠢的,但我们不能也不应该照搬他们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念。中国传统文化的消极保守因素应当抛弃,但其重视伦理道德的全体价值观却是值得继承和发扬的文化遗产。
日本学者村山孚说得好:“我希望中国朋友在时下中国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道路上,不要以为只有外国的新奇概念和奥妙的数学公式才是科学,中华民族几千年积累的文化同样是实现中国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宏大源流。”
我想上面一段话不仅对企业家是金玉良言,他同样提醒我们所有的中国人,别在对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用以鄙视的眼光,我们应该正确定位和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
⑻ 对腾冲和顺历史文化 风土人情后的感想
实地亲身感受
⑼ 关于西藏的历史,你有什么感想
因为封闭,受外界影响较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
因为交界,它的文化又融合了不同民族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