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简述我国大学的发展历程。
中国最早的现代意义的大学是哪一所,长期以来都有着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应该是1895年创办的北洋大学堂和1896年的南洋公学,有人认为是创办于1893年的湖北自强学堂,还有人认为应该是京师大学堂,但无论如何,中国的现代意义的大学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了它的百年历史。
1895年北洋大学堂(天津大学前身)创立,这是近代中国官办最早的大学。1898年京师大学堂在戊戌变法中应运而生,是政府设立的第一所国立学校。1902年新颁钦定学堂章程,当时设立了京师、北洋、山西三所国立大学堂,全国官私均兴起了办学热潮。在推动学习西方科技方面,上海南洋公学、清华留学预备学院、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院先后成为早期三大留学预备学院。
以1922年新学制的颁布为标志,中国大学开始了百年发展历史中第一次重要的转型,此时新学制的制定主要是参考了美国的教育体系。1937年,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国立武汉大学、国立浙江大学五所中国顶尖大学在全国进行统一招生考试,简称五大名校联考,这就是民国五大名校名称的来历。
抗日战争爆发后,各大学开始内迁,最著名的就是清华、北平、南开迁到昆明组成西南联合大学,为祖国培养了大批人才。其他的还有,中大和交大迁到重庆,浙大迁到贵州,武大迁到四川乐山等等。
1949年,共产党开始接收旧国立大学,国立中央大学改名国立南京大学,国立大学取消国立二字,所有私立大学包括教会大学改造为公立大学,组建中国人民大学,培养干部人才。1952年开始了院系大调整,参考苏联单科大学模式,各大学开始拆分,除北京大学之外,民国的几所名校都被拆得七零八散,原私立大学几乎全部取消。
21世纪初,中国大学在以欧美高教模式为主,参考各国大学发展经验的思想指导下开始了合并浪潮,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浙江四校合一形成新的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合并了北京工艺美术学院,北京大学和北京医科大学合并,值得一提的是在21世纪初合并浪潮中的一些学校其实是在1952年院系调整中分离的学校。
总而言之,中国大学的百年发展虽然一直处在向西方大学模式学习的过程中,但目前中国大学正在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教育模式,相信中国大学的未来一定是十分光明的。
② 大学的历史
一、全国重点大学历史沿革:
1954年全国性重点大学(6所)
1954年10月,高教部在《关于重点高等学校和专家工作范围的决议》中,指定以下6所学校为全国重点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医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
1959年颁布的全国重点高校(16所)
1959年5月1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高等学校中指定一批重点学校的决定》,指定 以下16所高校为全国重点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学院(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航空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医学院(北京医科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 海第一医学院(2000年并入复旦大学)、西安通大学。
8月28日又增加的4所全国重点高校:
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第4军医大学、军事通讯工程学院。
1960年10月22日,中央决定在原来20所(16+4)重点大学的基础上,再增加44所重点大学: (16+4+44)
1、文理(苏式综合大学): 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山东海洋学院(理科)、兰州大学、
2、工科: 大连工学院、东北工学院、南京工学院、华南工学院、华中工学院、重庆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
3、专门性大学:北京石油学院、北京地质学院、北京邮电学院、北京钢铁学院、北京矿业学院、北京铁道学院、北京化工学院、唐山铁道学院、吉林工业大学、大连海运学院、华东水利学院、华东化工学院、华东纺织工学院、同济大学、武汉水电学院、中南矿冶学院、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北京农机化学院、北京林学院、北京中医学院、中山医学院、北京外国语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北京政法学院、北京对外贸易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北京体育学院 1963年9月12日,教育部通知增加3所重点大学:
浙江大学、厦门大学、上海外国语学院
1963年10月24日,教育部通知增加1所重点大学:
南京农学院
*至此,全国重点高校共68所。
1978年全国88所重点大学:
1978年国务院确定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88所院校为全国性重点大学,
全国重点大学名单 :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com/resource/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重点综合大学(17所)
北京大学 内蒙古大学 新疆大学 复旦大学 武汉大学 厦门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吉林大学 兰州大学 中山大学 山东大学 湘潭大学 南开大学 西北大学 云南大学 四川大学 南京大学 重点理工院校(52所)
清华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中南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重庆建筑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 东南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陕西科技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天津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东北石油大学 东北大学 石油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吉林工业大学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燕山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河海大学 同济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浙江大学 东华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江苏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重庆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武汉工业大学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 湖南大学 重点农业院校(9所)
中国农业大学 山西农业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江西农业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西南农业大学(与西南师范大学合并为西南大学) 重点医药院校(6所)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北京医科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上海医科大学 中山医科大学 华西医科大学
重点林业院校(1所) 北京林业大学 重点财经院校(1所)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重点艺术院校(1所) 中央音乐学院 重点体育院校(1所) 北京体育大学 重点民族院校(1所) 中央民族大学
重点外语院校(2所)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重点政法院校(2所) 国际关系学院 西南政法大学
重点师范院校(2所) 北京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③ 中国 大学的发展历史
▎民国没有重点大学,但有西南联大、中央大学等名校
在中国历史上,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是在19世纪末期,随着传统教育的衰落和现代新型高等教育的兴起,才逐渐出现的。当时的大学基本上都是由私人创建的,如高层官僚、开明绅士、传教士等,1895年建立的北洋公学,1896年建立的南洋公学,是中国现代大学的雏形。
民国时期,蔡元培借鉴德国的大学模式,把高等院校分为以理论学科为主的大学和以应用性学科为主的专业院校。他对北大进行教育改革,设立课程选修制度。五四运动后,北大一跃成为中国当时最有名的大学。
20年代初期的新学制深受美国教育制度的影响,高等学校分成了大学、独立学院和专科学校两种。新学制实施后,涌现了大量高等专业学校,学习工程技术、法律、医学、农业等专业技术。
1927年,新的政府在南京成立。蔡元培主张建立一个统一的国立高等学校体系,在他的倡议下,中华民国大学院成立,除了管理全国的大学、图书馆等文化教育机构外,还起到教育部的作用,负责全国的教育立法工作。他还在全国实施大学区制,把中国分成若干学区,每个学区都拥有一定数量的高校。但是大学在之前就获得了相当大的自治权,并不愿意服从中央政府的规划。1928年,蔡元培的改革计划以失败告终。
抗日战争爆发后,沿海的高校大量内迁,四川、陕西、甘肃、云南等省的高校数量迅速增加。西南联大合聚清华、北平、南开三校之力,是当时全国最好的大学,也是当时世界的名校。抗战结束后,各校又纷纷回迁,并没有改变中国高校地理分配不均的状况。
1949年之前,陆续出现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大学、浙江大学、交通大学、南开大学等著名高校。西南联大培养过杨振宁、李政道等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央大学也走出了无数杰出人才。
同时教会大学为中国的教育科技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顶尖教会大学的教学质量并不逊于国立大学,如金陵大学在南京堪与中央大学媲美,燕京大学在北京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并雄,圣约翰大学在上海与交通大学齐驱。
现代大学建立初期,在办学思想、课程设置等方面,基本是移植了欧美和日本等国家经验,结合中国传统和实际情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知识自由和社会责任的大学办学思想。
▎50年代开始院系调整,建立重点大学
建国后,政府接收旧国立大学,号召高等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开设适应国家实际应用所需要的课程,同时把马克思主义教学内容融入原有的课程体系中。在苏联单科大学教育模式的指导下,进行了“院系调整”的教育改革,旨在使教育地区分布合理化,和对课程模式、高校名称进行调整。那些已经拥有人文科学、基础科学、工程学、教育学、农学和医学的综合性大学被纷纷拆散,并入新成立的各院校中,私立和教会院校也被合并重组。
中央大学被肢解为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几个大学,交通大学成为纯工科大学,唐山、北方两交大也相继独立,浙大按理、工、农拆成几部分。它们是院校调整最大的受害者。
到1955年,一个结构严密的高等教育体系形成了。中国人民大学在这体系中居首,其次是高等教育部直接管辖的一些工业大学和综合性大学,再次是由一些其他部委管辖的部属院校。
50年代末期,地方创办的大学明显增多,如湖北大学、辽宁大学、黑龙江大学等。从1957年到1960年期间,高校数量和入学人数增长惊人。高校数量从1957年的229所增加到1960年的1289所,学生数则涨了至少一倍。
特殊时期,我国高等教育遭到了很大的破坏,曾一度停止招生,一些学校被裁并、撤销。1971年高校数量328所,被砍掉了106所。
1954年,开始出现了第一批重点大学。教育部指定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医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6所学校为重点大学,到1959年又扩展到了16所。重点大学不断增加,到1966年前,全国重点高校有68所。
西南联合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到1946年结束。
▎“七五”“八五”期间重点建设15所大学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开复苏。特殊时期被搬迁和解散的各类院校开始恢复,1952以后停办的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也得到了恢复。
1977年5月2日邓小平提出要办重点大学,集中优秀人才办。1978年恢复前60所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并增加28所高校为重点大学。1978年国务院最终确定的88所全国重点大学至今仍具有重要影响力。
八十年代初,四所大学校长(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联名向中央写信,建议中央政府增加对教育的财政预算和投入,特别是要拨出专款、大力度地支持全国著名的部分重点大学建设。国务院采纳了这个建议,并于1984年确定清华、北大、复旦、上交大、西交大、中科大六所大学纳入国家“七五”重点投资建设项目,后来增至15所。而上述四所大学均未上榜。
“七五”国家重点建设的15所大学确定后的十年间,教育领域的格局并未发生大的变化。因此五年后这15所大学又顺延为“八五”重点建设的大学。
▎90年代高校格局大乱,211工程名单起变化
进入90年代,南大、浙大的崛起使高校格局大乱。南京大学要求每位博士生必须发表两篇SCI文章才能拿到学位,使得连续7年SCI文章位列全国高校第一,学科建设水平、教师科研能力也都迅速提高。浙江大学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生教育,其规模一度比其他同类学校高出一倍以上,使得浙大在学科布局,特别是理科博士点的布局及国家重点学科的争取中都取得主动。华中理工、东南、天大、哈工大等校发展也很快,之前的重点大学建设名单有些不适应了。1995年,开始了在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大学的“211工程”。用新的15所高校取代了老的15所。去掉了国防科大、人大、北师大、北医大四所,新添了南大、浙大、南开、天大共四所大学。211工程一定程度促进了各校的竞争,也一定程度助长了攀比。迄今为止,根据教育部官网数据,中国共有112所211院校。
1966年大学停止招生,1970年和1971年开始试点招收工农兵学员,每年只招4万多人。
▎985工程是211工程的升级版,是高校重中之重
从1996年,国务院、教育部就设想再从这15所大学中选出10所,作为中国高校航母,即重中之重。国家将投入巨资,目标是在中国打造10所国际一流的、高水平大学。这就是所谓的“985工程”的原型。
1998年5月4日,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向全世界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首批“985工程”的9所院校当年12月出炉:北大、清华、复旦、上交、西交、南大、浙大等教育部属七所、中科院属中科大以及国防科工委属哈工大入选。其中北大、清华是重中之重,南大、浙大则是新面孔,取代了其他两所高校。
985工程”成了其他各校争抢的名额,不断扩大。至今,985高校共有39所。而第一批上榜的9所顶尖大学基于互相认同,为了互相促进,“九校”组织了自己的“常春藤联盟”,即C9联盟。
▎985、211工程后,高校差距开始拉大
很多高校纷纷开始合并。北京大学合并北京医科大学,复旦大学合并上海医科大学,上海交大合并上海农学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华中理工合并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建学院改名为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则合并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浙江大学合并了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吉林大学合并了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
211工程和985工程,本意是集中优质资源重点建设一批学校尽快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但很多高校却把它当成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征。高校有了一个985的帽子,一戴定终身,缺乏淘汰、更新的机制。
在招生中,985、211高校能轻松地获得比一本普通本科院校更好的生源;获得的国家资源也远比其他普通院校多。据媒体报道,2013年,清华大学科研总经费最多,为39.31亿元,财政拨款为27.75亿元,而非“211”、“985”的高校科研经费最多的西南石油大学,4.6亿元经费中仅有26.1%为财政拨款,约1.2亿元,两者科研经费所获的财政支持相差26亿之多。
另外社会上的用人单位会以985、211工程为标杆来简单衡量人才。虽然教育部多次提过“不得设置211、985门槛”,但实际收效甚微。甚至部分事业单位选拔,一些地方公务员引进人才,也把985视为一个必要的门槛。
这些弊端让“985”“211”的存废争议在社会上时常出现。2014年11月,一则“国家已低调废除高校‘985工程’‘211工程’,中国大学格局面临重新洗牌”的传闻在网上持续发酵。虽然教育部后来辟谣了,但关于“985”“211”高校存在价值,关于教育资源失衡、大学等级森严、利益固化等弊端却再度成为热议焦点。
教育部多次提过“不得设置211、985门槛”,但实际收效甚微
▎2011计划,加强高校创新能力建设
进入2011年后,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出现了一个全新的计划——“2011计划”。
“2011计划”全称“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其根本目的旨在突破高校内外部机制体制壁垒、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活力。“2011计划”是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
2013年4月,中国教育部公布即“2011计划”的首批入选名单,全国4大类共计14个高端研究领域获得认定建设,相关单位成为首批工程建设体。
首批牵头的高校包括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四川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天津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浙江工业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其中河南农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此前并不是211工程高校。
2014年后,国家层面又公布了24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名单,入选包括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等。
▎“双一流”是211、985的延续,引入淘汰机制
2015年开始,面对新的形势,国家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新方案。教育专家曾表示,国家提出“双一流”,是中国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选择。“我们最早提出211概念,是为了做出一批好大学;后来提出985,是为了培养出一批更优质的大学;现在提出双一流,是要再提升一个层次,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学。”三者之间是一个层层递进、逐步发展的关系。
2015年11月,国务院正式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到要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以后每五年一个周期,2016年开始新一轮建设。
985、211工程不同的是,一位教育部官员表示,“双一流”建设的评审标准、资金分布都会有新的机制,不会像以前一样向确定的一所高校拨款。“会更注重学科建设,同时在遴选上,会有滚动淘汰的机制加入。”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正式确认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共计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A类36所,B类6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双一流建设学科共计465个(其中自定学科44个)。
如今,距离双一流计划提出已经过去了数年,双一流高校的建设评估提上日程应该也不会太久了。140所高校发展情况到底如何?未来哪些高校将新增进入这些名单,哪些高校“半路下车”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
④ 分别介绍18 19 20 21 世纪的大学的发展及历史
【内容提要】本文从一个较为宽泛的角度出发,简要考察了世界及中国大学理念的发展历程,并对目前高教理论界对大学理念的探讨作了归纳与总结。最后,作者提出研究大学理念应该把握全球的视野、发展的视野、多元的视野。
【摘 要 题】高教史研究
【关 键 词】大学/大学理念/高等教育理念
理念,人们在使用这个概念时往往具有不同的指称。但分析起来,通常是在两个层面上加以使用。其一,是把理念看作观念。它既包括认识、思想、价值观、信念、意识、理念、理想等抽象的内容,又涵盖诸如目的、宗旨、原则、追求等较为具体的内容,所以理念既是一种哲学观点、思想观念,又是一种理想追求、行动准则。其二,把理念看作是一种系统的理性认识和信念,是一种反映教育发展的本质特征和规律的观念,因而它不是作为普遍的或一般的观念,而是更多地表现为康德的“纯粹理性”概念中的涵义,更具有理性色彩,更加系统化。在此,我们取第一种对理念的解释,持相对宽泛的理念涵义,把大学精神、大学追求、大学理想等概念作为理念的代名词看待,纳入理念范畴加以讨论。
一、西方大学理念的发展历程
被称为人类文化史上的“智慧的花朵”的中世纪大学,在其诞生之时只是一个行会组织或学术团体。据有关史料,1200年的牛津学生文件证明,他们自称“牛津教师和学生大学”,这表明大学实际上是教师和学生的团体。这种行会组织在当时主要是满足志趣相投的学者们追求知识的需要,期望通过这一组织寻求对其所作所为的保护。现在,已无史料表明中世纪大学的创建与发展是在什么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的,但大学在它创办伊始就表现出了自治性、国际性、综合性等特点。大学的自治性,表现为当时的大学在政府与教会之间取得了一定的自治权,学者们自由教授,自由地发表言论,自己管理大学事务;大学的国际性,是指教师和学生随意云游,教师可以随学生的变动移至另一城市,大学聚集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由于宗教和语言的统一,这种对知识的探求是没有国界的。[1]大学的综合性,体现在中世纪大学的教学内容的多学科上,学生只有学完了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七艺”并获得文科硕士学位以后,才有资格进入神学、医学、法学学科学习。[2]
大学在随后的几百年历程中,在追求学术、培养学生、回应社会等问题上不断调整自己。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人文主义逐渐蜕变成一种烦琐的经院哲学,大学越来越远离社会现实的需要,成为落后保守的机构。在此情况下,人们不断地审视大学的变革和发展问题,并最终导致了洪堡的大学改革。1809年,洪堡建立了柏林大学,并系统地形成和提出了自己的大学观。他提出了“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主张,认为“大学是科学工作者无所不包的广阔天地,科学无禁区,科学无权威,科学自由。”[3]大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是研究和发展知识的场所。如果说在柏林大学以前的大学以培养学生为重任的话,那么,柏林大学则把大学的功能进一步拓展为科学研究。1825年,美国著名政治家、教育家杰弗逊创办了弗吉尼亚大学,强调“州立大学应成为建设各州的智囊团和人才的策源地”。1862年,《莫里尔法案》的颁布进一步推动了美国高等教育与社会的融合,威斯康辛大学首倡大学要为农业、工业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提出州的边界就是大学的边界,这一思想得到了其他大学的响应,大学正式与社会主动结合,形成了大学的直接为社会服务的职能。
大学理念尽管滞后于大学的产生,但它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最早对大学理念进行系统的论述的是牛津学者纽曼(Newman)。牛津大学是欧洲最古老、最有影响的大学,也是保持中世纪大学的旨趣与性格的一所大学。纽曼在牛津大学生活了长达20余年,他于1852年写的《大学的理想》(The Idea of University)反映了当时牛津大学的思想。纽曼认为,大学乃是一切知识和科学、事实和原理、探索和发现、实验和思索的高级保护力量,大学教育要达到提高社会理智格调,培养大众的心智,净化民族的情趣等目的,为此,大学应该为自由教育(Liberal Ecation)而设,大学应该提供普遍性的和完整性的知识教育,而不是狭隘的专门化教育。当1852年纽曼在描绘他的大学理念时,德国的大学正在成为新的模式,民主革命、工业革命及科学革命正在西方兴起。1930年,美国大学的先驱者阿伯拉罕·弗莱克斯纳(A.Flexner)在其著作《美国的、英国的、德国的大学》(Universities;American,English,German)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大学观。他认为,大学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学成了有意识地献身于寻求知识、解决问题的机构,大学建立了越来越多的研究所和学院、系及专业,大学不再是学生个人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他强调大学应该是时代的表征,但他不以为大学应该随社会的风尚、喜恶而乱转。他批评当时大学成为一个五花八门的机构,成了“大众的服务站”。[4]他希望哈佛大学不要承认工商管理研究生院,取消新闻学院和家政学院,取消足球、函授课程等等。正如牛津大学在1852年被纽曼理想化时,它实际上已面目全非,弗莱克斯纳在1930年提出现代大学观时,他所追求的现代大学也濒临灭绝。1963年,美国前加洲大学校长克拉克·科尔(Clark Kerr)在《大学的功用》(The Uses of the University)中,提出了新的大学观。他认为,当代的美国大学早已超出了德英的模式,而发展出自我的性格。大学已彻底地参与到社会中去,自觉不自觉地成为社会的“服务站”。他用“多元化巨型大学”(multiversity)来形容当时美国一些大型大学,认为现代大学是一种多元的机构,有多重目标,多个权力中心,为不同的顾客服务。因而,这种大学的理念与纽曼、弗莱克斯纳的构想已相差甚远。他比喻说,纽曼心目中的大学只是一个“乡村”,弗莱克斯纳的大学只是一个“市镇”,而当代的大学则是一个五光十色的“城市”。[5]
大学理念的形成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传统理念的概括和阐释,是对大学发展历程和大学观发展的反思与提炼;二是新型理念的生成和提出,是对现实社会及社会各种思潮对教育发展的预测与洞察。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在法国巴黎高等教育大会上提出了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理念。[6]会议认为,高等教育正在成为社会的中心或主要组成部分。由于社会已经逐渐变成了知识型社会,因而高等教育和研究正作为个人、社区和国家的文化、社会经济和环境方面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作用。作为社会中心或社会主要组成部分的高等教育,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及伦理价值标准的多元化,无疑应对社会尽职尽责,帮助社会对伦理、文化和社会问题进行思考并采取行动,起着社会良知、思想库的作用,发挥着批判、前瞻功能。文件指出,高等教育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而应加强其应变能力及变革和促进变革的能力,把包括高等教育的针对性、质量、公平、可持续发展、大众化等问题纳入到高等教育变革的视野里来认识。当然,致力于变革并不是对传统的完全否定,而是在继承符合现代高等教育精神的传统的基础上实行变革。[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5年出版了《促进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在这一文件中提出了“前瞻性大学”这一思想,认为有远见的高等教育体制和高等学校在确定自己的任务时,都应有这样一种远大的目光,即建立一种最好称之为“前瞻性大学”的新型大学。这种大学应该是:一个开展高质量培训的地方;一个择优录取学生的地方;一个追求、创造和传播知识的人、促进科学发展的人和开展技术革命与发明的人荟萃的地方;一个使未来毕业生立志追求知识和使他们以利用知识为社会发展服务为己任的地方;一个欢迎学生“回炉更新知识、提高水平作为固定形式的地方;一个鼓励和支持与工业和服务部门进行合作以及发展地区和国家经济的地方;一个以批判精神提出和讨论各种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的地方;一个让政府或相关机构获得各种可靠而科学的情报以供决策的地方;一个汇集了坚决遵守学术自由原则的人的地方;一个置身于世界各种挑战和机遇的地方。[8]这样的新大学显然不是与世隔绝的“象牙之塔”,也不仅仅是培养人才、发展知识为社会所用,而是主动投身于社会的各种事件之中,是国家或国际问题的自觉参与者和积极组织者。这体现了现代大学理念的新发展。
二、中国大学理念的发展
尽管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汉朝的太学,但现代意义上的大学的产生,则要归功于19世纪末期接受西方影响的结果,它与中国古代的高等教育机构并没有继续或渊源关系。当然,大学这种机构从一开始便与中国民族文化、教育传统有着密切联系,是根植于传统文化这一土壤中发展壮大起来的。在清朝末年,中国教育在外力撞击和内力驱动下而走上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道路,引进西方教育制度,移植西方大学的办学模式。开始了模仿西方教育的艰辛历程。民国以后,特别是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以后,进一步掀起了学习西方国家的教育和科学文化的热潮,使大学从封建官僚养成所变成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大学。[9]在当时的大学办学者中,许多是从海外留学归来的仁人志士,受过西方思想和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因而从一开始就敏锐地注意到大学理念在大学发展中的作用。正是由于大学办学者的开阔的视野与先进的理念,致使我国大学教育的起点并不低。1912年,蔡元培作为教育总长主持制定《大学令》,确定了大学“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需要”的宗旨,作了“学”与“术”的分离,确定了大学以文理两科为主的综合性,确立了大学设评议会、各科设教授会,形成所谓“教授治校”的制度。1917年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极力推崇德国的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大力主张学术研究及学术研究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和大学管理的教授治校。他说:“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所谓大学者,非仅为多数学生按时授课,造成一毕业生资格而已也,实以是为共同研究学术之机关。”[10]第一批庚款赴美国留学的梅贻琦于1928年任清华大学代校长,提出了通才教育、教授治校和学术自由等思想,并在办学中付之实施。因此,20年代的北大、30年代的清华、40年代的西南联大集中反映了当时的办学成就,造就了一大批学贯中西的学术大师和中国社会的栋梁之材,当时形成的许多大学的办学理念至今仍然被人们奉为主臬,弥足珍贵。
建国以后,中国高等教育基本上是“以俄为师”、“独尊苏式”,对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进行了改造。这一阶段的高等教育理念强调大学为社会主义国家服务,为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服务。随之而来的1957年的反右斗争和文革十年,使大学理念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杨东平在《大学精神》一书的序言中说,高等教育在文革期间堕落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其时既有“理工科大学还是要办的”这样的荒唐,也有“大学就是大家都有来学”的荒诞。韩延明在其博士论文中对文革中知识分子惨遭迫害曾有过一个统计与描述。经过文革的破坏,中国大学的“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理念可以说荡然无存,甚至于中国知识分子传统上所持有的知识自由的傲骨也遭遇了“粉碎性骨折”,大学的独立性受到了削弱,大学的权利被忽视,大学缺少了兼容并包的大度与灵性。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重塑大学理念、恢复大学传统成了大学发展的重要内容。高校自主办学、建立学术委员会等内容写入了高等教育法。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大学校长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大学教授的地位有着显著提高,学术的环境与氛围有了较好的改善,知识分子的强烈使命感使高校师生们又一次成为时代精神的塑造者。尽管这种思想解放、学术自由还不够彻底,但毕竟给学术研究提供了一片广大的空间。
当然,和世界大学相比,目前中国大学的问题和处境仍然是十分独特的。大学中的政治至上、经济驱动比比皆是,遮闭了大学精神的光芒,官本位、政治挤压、商业化的侵蚀严重扭曲了大学的灵魂。大学更像是一个政府部门,而不是一个独立的学术组织。大学的教学、人事、科研等职能部门习惯于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汇报,缺乏独立自主的办学意识,这种自觉地把大学纳入到行政管理体制中的做法,客观上弱化了大学学术自由、机构自治的本质特征,放弃了大学的优良传统与独特性格,扼杀了大学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大学里也弥漫着推崇官阶、唯官是重、攀权附贵的庸俗风气,神圣的学术尊严被学术腐败所玷污,知识殿堂被亵渎,职称也不再是学术成就的标志。大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左右摆动,对急功近利的商业化行为过度热衷,使得神圣的学府被人指责为“学店”。
三、目前我国高教理论界对大学理念的探讨
大学理念是对大学的精神、使命、宗旨、功能与价值等大学发展基本思想的概括性论述,其核心包括对“大学是什么”、“大学应该怎么做”这两大基本问题的价值判断和识别。对“大学是什么”这一问题可以从大学的性质、功能、特征等角度加以回答,可以称之为生成理念或目标理念;对“大学应该怎么做”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在对大学的理性认识的支配下对大学发展策略的选择与认定,可以称之为行动理念或过程理念。下面我们主要从哲学基础、大学组织的传统积淀、现实的高等教育发展需要等层面对目前高教理论界的看法加以整理归纳。
从哲学基础来说,大学理念实则是对学术和政治、求真和求用、自主与控制、社会与个人、传统与创新、继承与变革、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等范畴的哲学思考。著名教育哲学家布鲁贝克认为:“在二十世纪,大学确定它的地位的主要途径有两种,即存在着两种主要的高等教育哲学,一种哲学主要是以认识论为基础,另一种哲学则以政治论为基础。”[12]为此,可以根据这两种哲学分类分析大学理念。持认识论哲学的人强调大学以探索高深的学问和忠实地追求知识为目的,认为大学是一个学术系统,学术发展是其最根本的目的,大学的内在逻辑就是“大学是探索和传播真理的堡垒”。持政治论哲学的人则强调知识对国家社会的深远影响,追求知识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因而,他们要求大学根本改变以往基本上与世隔绝的封闭状况,从孤芳自责中走出来主动融入社会的现实之中。眭依凡认为,当今人们普遍接受的大学理念是认识论和政治论共同影响的产物,它们和谐地并存于大学理念中从而成为大学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大学作为社会最重要的学术机构,它既必须按照知识发展和传授的内在逻辑保持相对独立性,又必须接受政治和社会对它提出的要求,承受经济的压力和大众俗文化的冲击。[13]肖海涛则从理性主义、工具主义、存在主义等哲学流派来分析大学理念,她认为,大学理念不应该只是从一种哲学思想中演绎而来,偏执任何一端都会扼杀大学的生机,新中国大学理念基本上以政治论为取向,忽视大学的学术自由、自主办学的权利,造成了不少失误。[14]刘振天认为在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存在着四种不同的大学理想模式,即人文主义理想、知识中心主义理想、社会本位主义理想和人本主义理想。人文主义理想产生于英国中世纪以来的古典大学,认为大学的本质在于人的德行、情操、教养的养成;知识中心主义理想、社会本位主义理想分别是认识论哲学和政治论哲学;人本主义大学理想反对理性主义和工具主义,强调学生学习中的学习自由、选择自由,尊重学生的主体意志、主体精神、主体人格和主体选择。为此刘振天认为,大学的理想,既要体现我们社会的性质,又要表达时代的精神;既要遵循大学的内在规律,又要符合大学的外部规律;既要通过变革以适应社会,又要通过保留传统以超载现实。因而,他提出的大学理想为:崇尚科学,追求完美;办学自主,适度调控;造就英才,体现公平;发展个性,服务社会。[15]
根据大学这一组织机构在其历史演变过程中的积淀来分析大学理念也是一个重要途径。尽管大学这一机构在其发展历程中不断嬗变,大学理念也无时不处在变革演化之中,但存在着亘古不变的独特的内涵与个性。目前,理论界对其认识与概括见仁见智,但也有一些共识。张应强认为,西方古典大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原生型态,古典大学教育理念可以概括为:一是为探求真理、完善人格为宗旨,二是以大学自治、学术自由为条件,三是以教化社会、泽被人类为目标,四是以师生情趣相投、精神自由交往为形式。他强调要重视大学教育的人文理念,健全高等教育的文化批判精神和文化创造精神。[16]王建华认为最重要的西方大学办理理念为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17]高教界对此有着较多的探讨。
在今天,一些学者从社会需要、时代发展及高等教育改革等现实角度对大学理念作了重新审视与阐释。他们认为大学理念不应该是冥顽不化,固步自封,而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发展。杨德广认为,现代大学的性质与功能是由中国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所决定的,因而探讨现代大学的性质与功能必须以现代社会的特点为基础,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需求。以此出发,他提出了十个方面的大学理念:教育性、学术性、综合性、创造性、社会性、服务性、产业性、自主性、开放性、国际性。[18]王冀生认为大学理念既要重温和继承过去的传统,又要能充分反映时代精神,因而新时代的大学精神应该是以人为本,注意学术,服务社会,科学管理。[19]还有学者从知识经济发展需要角度,提出了高等教育应树立“教育产业观”、“素质教育观”、“多元化教育观”、“国际化教育观”、“适应社会观”、“可持续发展观”、“创新教育观”、“个性教育观”等等不一而足。
总之,研究高等教育理念,必须把握好几个视野:全球的视野、发展的视野、多元的视野,即处理好国际与本土、传统与革新、单一与多元的关系。现代大学尽管有着较大的开放性与国际性,但大学首先是某个国家某个民族所有,是扎根于民族文化传统及社会现实基础之上;现代大学确实有着大学传统的精髓,但现代大学与传统的大学从性质、功能到运作都已相差甚远,今非昔比;现代大学已经从“乡村”发展为“多功能城镇”,大学的功能已高度分化,大学出现了各种的形态与特征,如综合型大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社区学院等等,为此,不同的大学应该具有不同的定位,表现出自己独特的风格,确立符合自己特点的大学理念。
⑤ 大学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大学来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实际源上,与其说是大学不如是教育教育,在历史发展中的取的作用,那可是大区了,当我们原始的人时,没有形成这个知识体系的时候,拿大家可能是芒种状态,但是一旦从知识成为体系的时候,总是用某种理论知识去指导我们的时间
⑥ 明知大学的发展历史
1948年财团法人无穷学园设立首尔高等家庭学校正式开启,招待校长金在专俊就任。
1952年2月改名为槿属花女子初级大学,招待校长全浩徳就任。
1955年3月槿花女子初级大学校名变更。
1956年现在的大学废止改由首尔文理师范大学设立。
1962年2月改名为文理实科大学。
1963年9月改名为学校法人明知初级大学,同年10月升格为4年制明知大学。
1967年12月大学院设置。
1972年2月合并了学校法人关东大学。
1984年设置了情报产业大学院。
1987年新设了社会教育大学院。
2005年现在的学部总共有9个单科大学,11个系(32个学科),10个学部(19个専攻),4个学科,大学院有43个硕士课程和34个博士课程。
⑦ 《大学》有什么样的发展历程
《大学》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礼记》中的一篇。为“初学入德之门也”。着重阐述了个回人道德答修养与社会治乱的关系,以“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为修养的目标。北宋教育家程颢、程颐特别重视《大学》,曾分别将它从《礼记》中抽出来加以改编,使之独立成篇。
南宋著名的思想家朱熹在“二程”改编的基础上继续加工、编排,分为“经”、“传”,作成章句,通过注释阐发己意,并将它和《论语》、《孟子》、《中庸》合编为“四书”,在封建社会后期影响极大。
《大学》的版本主要有两个体系,一是经朱熹编排整理,划分为经、传的《大学章句》本;一是按原有次序排列的古本,即《礼记》中的《大学》原文。以朱熹《大学章句》本,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朱熹的《大学章句》,随其《四书章句集注》一道,在封建社会后期一直被作为学校教育及科举取士的基本程式,由此,《大学》的思想内容也就通过了朝野士大夫的思行言教而辐射到了整个社会心理之中。《大学》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两千年来无数仁人志士由此登堂入室以窥儒家之门。该文从实用主义角度,对人们如何做人、做事、立业等等均有深刻启迪意义。
⑧ 浙江大学的历史
浙江大学的渊源——求是书院创建于1897年,是中国近代史上效法西方学制最早创办的几所新式高等学校之一。1901年起曾几度易名并一度停办;1927年在原校址成立国立第三中山大学(由浙江公立工业专门学校和浙江公立农业专门学校改组为第三中山大学工学院和劳农学院);1928年4月1日改名为浙江大学.1928年7月1日起,冠以“国立”两宇,称国立浙江大学,下设工、农、文理3个学院。
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浙江大学被迫辗转西迁贵州。在中国著名气象、地理学家竺可桢校长领导下,浙扛大学筚路蓝缕.历经艰辛,崛起为当时国内有重大影响的几所著名大学之一。由于学校的许多教授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仍坚持科学研究,并作出了杰出的成绩,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来校考察后说,我在此发现了东方的剑桥。1946年秋学校迁返杭州。至1948年3月底,浙江大学已发展为拥有文、理、工,农、师范、法、医7个学院、25个系、9个研究所,1个研究室的综合性大学。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进行调整,浙江大学的学科和院系设置发生了很大变动。其部分系科调整到省外兄弟院校,部分院系或独立成校,或与之江大学,浙江省立医学院等院校组合重新建校。之江大学前身为建于1897年的育英书院;浙江省立医学院前身为建于 1912年的浙江医学专门学校。浙江大学文学院。理学院的一部分、之江大学的文理学院和浙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建立浙江师范学院, 1958年又与新建的杭州大学合并.定名杭州大学;浙江大学的农学院单独分出成立浙江农学院,1960年更名为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的医学院与浙江省立医学院合并,成立浙江医学院,1960年更名为浙江医科大学。调整后的浙江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的工业大学。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源出一脉的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均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浙江大学成为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以工为主、理工结合、人文经管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高校,1995年成为列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计划的重点大学之一。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也分别成为实力雄厚、特色鲜明,居于国内同类高校前列,在海内外有一定影响的浙江省属重点大学,并分别通过了“211工程”部门预审和重点建设项目立项论证。四所学校对浙江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经国务院批准,1998年9月15日,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四校合并;合并后的学校仍定名“浙江大学”,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实行教育部与浙江省共建共管。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面向21世纪在我国组建若干所规模大、层次高、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具有重要示范意义,必将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重要而深刻的影响。
⑨ 万门大学的发展历史
2012年10月抄8日,童哲在人人网袭开设公众主页,创办“万门大学”,从自己熟悉的物理学科开始,陆续上传录制的视频公开课,并创立了“万门大学图书馆”,推荐各个学科的入门书单。
2013年5月,以复旦大学为首的45所高校社团陆续邀请万门大学举行分享会,共同探究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应该如何更好地进行“自我教育”,让每个人都成为自己的终身大学,为自己完成质量不低的终身高等教育。
2014年5月,万门大学获得人人网天使投资,成立“北京万门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14年9月,万门大学官网和App上线 ,第一批课程正式发布。
2014年11月,校长童哲在全国23所高校举办巡回分享会,分享万门的成长经历,受到全国大学生广泛支持。
2015年6月,校长童哲代表万门大学参加2015中国创客大会暨第十五届中国企业未来之星年会,从来自各地的一千多个创业项目脱颖而出,成功闯入“十六强”。
⑩ 大学排名的发展历史
世界大学排名起源于美国,1983年《美新》杂志率先推出全美的大学排名,每两年一次,主要面向本科教育的院校。1987年后至今又改为每年一次,并开始面向研究生教育。大学排行榜的资料数据多来源于美国相关机构,该杂志只是收集并加以利用,然后对外公布。它向学生和家长提供了各种可比数据,以供他们在选择学校时参考。这个由非官方、也非教育界的第三方主持的大学排名活动正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和重视,因为它是一种“民间行为”,所以美国官方教育管理机构也就从不介入其中。
中国的世界大学排名最早起源于上海,研究世界大学排名最初目的是寻找和设定世界一流大学的评价标准,然后通过评分定位中国大学在世界大学体系中的位置,找出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加快中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进程。上海交通大学高等研究院经过10余年的研究后,于2003年,推出全球第一个世界大学排名(ARWU)。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不含排名机构主观分数,以论文引用率、教授与毕业校友诺贝尔奖与菲尔兹奖得主数目、“自然”期刊与“科学”期刊论文数目、SCI和SSCI论文数目等学术数据做排名。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排名已经成为世界大学排名的标杆。
2004年,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cation)和QS(Quacquarelli Symonds)合作推出世界大学排名(THE-QS),2009年起参照汤姆森路透社数据排列推出自己独立的THE世界大学排名。2009年QS(Quacquarelli Symonds)也推出自己独立的世界大学排名,并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等其它刊物上发表。
荷兰莱顿大学世界大学排行榜则依据各校高水准论文与著作进行排名。
隶属于西班牙的国家研究委员会的网络计量研究室(Cybermetrics Lab),2004年开始发布Webometrics排名,根据大学对世界的贡献进行的排名。2007年,台湾高等教育评鉴中心,为了科学考评世界大学的科学研究论文水平,衡量台湾地区的大学在世界大学中的学术地位,推出了世界科研论文质量进行的评比。隶属于荷兰莱顿大学的科学技术研究所的莱顿(Leiden Ranking)排名是根据对世界大学的网络科学论文索引影响力进行了评级。2009年,另外一家隶属于西班牙国家研究委员会(CSIC)的SCImago Research Group所发布的SCImago大学排名是根据对国家以及大学期刊的评价得出的。欧洲联盟曾宣布将在2010年试行一个“新的全球范围的多维度大学排名体系”,截止目前,欧洲联盟的这个排名还在酝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