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重庆的历史文化的简介
重庆历史文化是重庆地区经过长期发展形成的一种区域文化。包括移民文化,步行专街文化,巴渝文化和陪都属文化。
因古代流经重庆的嘉陵江称为渝水,故重庆古名为渝州,至宋徽宗年间,改名为恭州。宋孝宗于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2月禅让于宋光宗,光宗为孝宗第三子,封恭王,其封国就是恭州;按宋代制度,由宗室藩王入承大统者,其原封邑即称为“潜邸”,例于即位大典中升为府,故同年8月就升恭州为重庆府。对于命名为重庆现有三种解释:[1]
宋光宗藩封在恭州,是为一庆,后又由恭州承嗣天子大位,这是二庆,故美其名曰“重庆”;
宋光宗即位时,其祖母宪圣慈烈皇后尚在,称寿圣皇太后,其父亲孝宗称太上皇,这二位均临视了光宗的登基庆典,故曰“重庆”,于是恭州就被命曰“重庆”府;
明代《蜀中广记·郡县古今通释·重庆府》所载:“重庆者,以其介绍、顺二庆之间也”,即因重庆之南为绍庆府(治今彭水),之北为顺庆府(治今南充市),重庆介乎其间,所以称“重庆”。
❷ 奉节县的介绍
奉节县位于长江三峡库区腹心,是重庆市的东大门。1历史上奉节被称专为“控带二川,限属隔五溪,据荆楚之上游,为巴蜀之喉吭”、“西南四道之咽喉,吴楚万里之襟带”。奉节县东邻巫山县,南界湖北省恩施市,西连云阳县,北接巫溪县。至2014年,常住人口77.39万人;辖32个街道乡镇,幅员面积4087平方公里。奉节县旅游资源以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为主,主要有夔门、白帝城、天坑地缝、龙桥河、夔州古象化石、黄金洞、古悬棺、长龙山等。
❸ 奉节文化是什么
昨日早晨,奉节县宝塔坪一座浅黄色3层小楼,64岁的赵贵林站在窗前,眯缝着眼欣赏了一版会儿对面权的白帝城,然后走到办公桌前开始一天的工作。他的工作,就是在这间他亲手建立起来的诗城博物馆里,展示奉节从史前到现代的大量文化遗存,见证三峡历史文化的变迁。
“可以说,奉节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也是集纳中国文化的一个重镇。”对于奉节乃至整个三峡地区的历史文化,赵贵林很有发言权。他曾任奉节县文化旅游局副局长,同时也是一位知名的三峡历史文化专家。他说,近几十年,考古学家在奉节周边发现了“巫山人“和”建始人“化石,说明这一地区是人类最早的发源地之一。作为一种”始源性文化”,可以展示人类社会由野蛮到文明的演进轨迹;三峡地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貌和人文精神闻名,作为一种“地域民族性文化”,具有巴楚文化交融的复合特色;唐宋以来,奉节的传统文化达到辉煌的境地。作为一种“经典文化”,留下了丰富的文学艺术作品。
❹ 重庆奉节县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地处长江三峡西首的奉节,是长江流域的历史文化名城,是三峡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这方古老的土地,远至洪荒的岁月,人类的祖先就开始在这儿繁衍生息,人类的文明史刚刚揭开第一页的时候,我们的先辈也在这块土地上,创造并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在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声中,在奉节县提出以"旅游富县"战略的日子里,认真深入发掘奉节县的历史文化资源,继承传统文化,让中华民族古老的文明之花,在新时代绽放出绚丽色彩,并充分让它为一方人民造福,这不仅将对地方经济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份。
一
奉节县属于亚热带地区,地处东经109°31 〃,北纬31°02,一年平均温度在16,5℃左右,年平均降水量为1000-1200毫升,常年日照1639。1小时,四季分明,很适合各种生物的生存繁衍。
从200多万年前的古生物化石可以知道,那时候这里森林茂密,水源充足,生活着熊猫、剑齿象等各种动物。近几十年,考古学家在奉节县的周边地区发现了"巫山人"和"建始人"的化石,说明这一地区是人类最早的发源地之一。2001年,考古学家又在奉节县的天坑地缝周边地区发现距今10多万年前"奉节人"的化石。这充分表明,这一地区古人类的活动始终未有中断。石器时代,奉节县境内,就有老官庙文化遗址、鱼复浦遗址、观武镇遗址、千秋坊遗址、三塘遗址、擂鼓台遗址、关庙沱遗址、新浦遗址等30余处。前些年,考古工作者在鱼复浦的台地上发现大量石制品、烧石、烧土和动物化石。让考古工作者十分兴奋的是,在一些排列很整齐的红烧土堆旁,发现一块不同凡响的陶片。它从陶质、火候等各个方面都显得很原始。中国历史博物馆原馆长俞伟超先生看到很激动,认为它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称它为"三峡第一陶"。从烧土堆周围密集分布的鱼骨、兽骨、小石器来看,当时的原始人以狩猎、捕鱼为生,过着一种群居的生活,好象吃饭都是集体在一起。据推论,鱼复浦遗址时代应处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时期,即北方所谓的"细石器时代",距今约一万年左右。
有史以来,奉节县的发展变化脉络各种史册记载得十分清晰。据《禹贡》记载,奉节县地跨九州中的荆、梁二州,
到西周初年,这里是巴国的属国夔子国的的领地,名鱼邑。春秋战国时期,瞿塘峡成了楚、秦、巴、蜀四国争夺的要地。
周襄王十八年(公元前634年)楚灭夔子国,夔并为楚庸国的鱼邑。周匡王二年,(公元前611年),庸叛楚,楚联巴、秦共同灭亡庸国。庸国一分为三,鱼邑重归于巴国。到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秦并吞巴国。周郝王元年(公元前314年),秦在原巴国地建巴郡,并在鱼邑建鱼复县。它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县城之一。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平定巴、蜀,沿用秦的建制。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全国设13个刺史部,鱼复属益州刺史部的巴郡,并设江关都尉。西汉末年,公孙述在四川称帝,修筑了白帝城。汉献帝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刘璋分巴郡为三郡,鱼复属固陵郡。
三国鼎立时,刘备在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将鱼复县改为永安县。
西晋泰始二年(公元266年)分益州置梁州,永安属梁州的巴东郡。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恢复鱼复县名。惠帝永兴元年(公元304年)划巴郡和东郡属荆州。
南朝宋明帝泰始五年(公元469年),分荆州、益州五郡 ,置三巴校尉,治地白帝城。萧梁普通五年(公元523年)分梁州置信州,治白帝城。以分鱼复县西南和朐忍东部,新增设了阳口县。西魏废帝三年(公元554年)改鱼复为人复县。北周明帝二年(公元558年),升信州为总管府;分巴东郡置永安郡,治人复县;废阳口县,其东部地区归还人复。天和元年(公元566年),在永安宫南建城,并迁州、郡、县治为一地。宣政元年(公元576年),将治地迁回白帝城。
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拆永安郡,人复隶属信州总管府。六年,置山南道行台尚书省,信州为其属州。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将信州改置巴东郡,人复为其首县。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废巴东郡复置信州。二年(公元619年)改信州为夔州,并设总管府于白帝城。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改夔州总管府为夔州都督府。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为旌表蜀国丞相诸葛亮奉刘备"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忠君爱国品质,改人复为奉节县,为州治。
唐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分山南道为山南东、西两道。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废州置云安郡,隶属山南东道,奉节为其属县。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改云安郡为夔州。
五代时,州、县建置无改变。到宋朝时,分四川为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夔州路辖数十县,治白帝城。景德二年(公元1005年),将路、州、县治迁至梅溪边的奉节县城。
元中统三年(公元 1262年),全国建置行中书省,奉节属陕西四川行中书省。
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设夔州路总管府于奉。十八年,分陕西四川行省置四川行省,奉节为其属县。
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降夔州路为府。九年(公元1376年)又降为州。拆奉节县入夔州,隶重庆府。十四年(公元1381年)又升夔州为府,复设奉节县。
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把大宁县(今巫溪)划入奉节县。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恢复大宁县。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在府上设道,夔州隶川东道。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奉节县革命党人杀死县官,同年十月初六宣布独立。
民国元年(1912年)废除道制,奉节仍属夔州府。民国二年,复道废府、州、厅,奉节隶川东道。民国七年(1918)撤消道,奉节直隶四川省府。民国二十四年(1935),四川划为18个行政督察区,奉节属九行政督察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奉节县属万县地区行政公署。1993年属万县市,后来直属重庆直辖市。
二
从奉节县的沿革变化,可清晰地钩画出她繁荣兴衰的曲线。可以看出,从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起,她就开始以独特的地理优势在三峡的环境中脱颖而出,这儿设立了江关都尉。到了宋代,她西至重庆、贵州,南至湖北恩施、利川,东至湖北巴东一带,疆域十分辽阔。由于奉节地处三峡西首,自然是三峡的重要关隘,历代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从史籍中我们还可以找到许多发生在夔门的战事。至今,高高矗立的炮台、铁骨铮铮的锁江铁柱和那浑厚的古城墙,犹有当年的烽火硝烟。早在一千多年以前,被人誉为"巴 人魂"的巴蔓子将军,就以"刎首高风传日月"的事迹广为流传:巴国发生内乱,巴蔓子将军请求楚国派兵支援,并以平乱后以三座城池以赠。结果平乱后,巴蔓子将军十分为难,割城损害国家,不割城失信于人。于是巴蔓子拔剑自刎,"以头授楚使"。巴将军为什么把三城看得比自己生命还重要?正是这三城地处重要的战略地位。三城之中,据有的历史学家考证,就有奉节在内。
三国时期,刘备攻打东吴失败后,也是以三峡为屏障,退守白帝城。
值得让人思索的是,刘备在奉节一住就是几个月。他不仅不急于回成都,而是将这里的鱼复县改名为永安县,追谥甘夫人为皇思夫人。
病重期间,把诸葛亮从成都召来,将家事、国事一并托付给他。这就是在史学上颇有影响的"白帝城托孤"。白帝城托孤的人文意义远远超过了事件本身。虽然有的学者对刘备的托孤举动有所非议,但大多数人认为,刘备是真诚的,其"托孤"行为在封建世袭时代难能可贵。
在"托孤"事件中,诸葛亮的更让世人敬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形象成为万代楷模。奉节县名的来历也与"托孤"有关。后来,奉节的两道古城门被命名为"依斗门"和"开济门",使奉节县的城市文化意蕴更为深遂和具有靓丽的色彩。诸葛亮在奉节留下的八阵图遗址也是闪烁中国古代军事艺术的一处重要遗存。
八阵图虽然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被运用,但诸葛亮让它与古老的《易经》相结合,闪烁出神秘的光彩。目前,全国的八阵图遗址的地方屈指可数,而奉节县的八阵图不仅最有名气,而且最显得真实可靠和富有传奇色彩。《三国演义》上绘声绘色地描述了白帝城下鱼复浦的八阵图困住了东吴大将陆逊的故事。小说的描写固然充满了神秘色彩,但让鱼复浦从此声名远播。实际上,远在小说之前,鱼复浦就已有一定的知名度。最早记载八阵图遗址的是东晋大司马桓温,他率兵伐蜀,从白帝城下经过时,写了《八阵图》一诗:
访古识其真,寻源爱往迹。
悉君遗事节,聊下南山石。
在许多咏叹八阵图的诗词中,唐代大诗人杜甫写的《八阵图》最为有名: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为什么"江流石不转"?是奉节的三国文化之谜。历来学者看法不一。有的认为"不转石"是先人祭祠的"大石",有的认为是过去遗留的"盐灶"。近些年来,一些学者已经对八阵图作了深入的研究,八阵图之谜正在被人破译。
三国时期留在奉节的最大悬案是刘备死后葬于何处。
刘备死后是否葬于奉节?近些年一直是四川、重庆市以及许多三国文化爱好者关注的话题。1999年在奉节召开的三国文化研讨会上,"成都说"和"奉节说"的两派学者济济一堂。虽然经过一番激烈的论争,但双方仍各执一词,谁也不能用确凿的科学根据来说服对方。但是,双方却达成一种共识:无论刘备是否葬于奉节,都应该在三峡工程蓄水以前对一切可疑地带进行认真地勘测和发掘,不能为子孙后代留下永久的遗憾。
到宋朝时期,随着江河航运的发展,长江作为连接西南地区和东部地区的交通干线,奉节的战略地位愈来愈显得重要。宋太祖派大将曹彬伐蜀时,首先就指点他如何重视三峡地区,怎样攻占夔门的铁锁关。宋朝的地方政区分为路、府(州、军、监)、县三级,夔州作为西南地区四大路之一,所辖范围达成数十个州、府、县。奉节自然成了进入西南地区的东大门,四川盆地东部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元、明、清以来,奉节一直是作为一座军事要塞受到军事家、政治家的重视。
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明太祖命汤和、廖永忠伐蜀。廖永忠进军瞿塘关时,蜀人在瞿塘峡口设铁索桥横据关口,船无法进峡。廖永忠悄悄派数百人带着干粮饮水,翻山越岭,偷渡过关。第二天天刚亮,水陆两支人马上下夹攻,方才攻下铁索关,进入夔州。
明淳化四年(公元993年),四川爆发了王小波、李顺领导的农民起义。第二年,在成都的义军失利后,起义军将领张余率部东下,"攻陷嘉、戌、泸、渝、涪、忠、万、开八州",直扑夔州。清军大量在夔州集结。结果双方一场血战,义军二万多人阵亡,尸骸"塞川而下,水为之赤"。王小波、李顺扛起的农民起义战旗飘落在夔州的黄昏中。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进军四川,也是先攻下夔州,然后势如破竹,进军成、渝两地。传说,这位叱咤风云的人物,在攻占夔州后,还亲自写下一幅描述夔州古城墙的对联:"宝塔千层,直竖金鞭打红日;城墙万仞,浑身獠牙啃青天"。
明末清初,李自成、张献忠的余部袁韬、武大定、刘体纯、李来亨、袁宗第等在奉节一带活动,后来一直发展成历史上著名的"夔东十三家",将抗清斗争延续了数十年。清朝著名将领、曾国藩手下的"霆军"首领鲍超出生奉节,在参加对捻军和太平天国的镇压中,战功显赫,被清王朝封为湖南提督、一等子爵。后来又告老回乡在奉节县城定居,并大兴土木,建了两座公馆,把奉节的园林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
如果说奉节历史上的战略地位在冷兵器时代曾达到相当重要的位置,那么,其传统文化从唐宋以来也达到了辉煌的境地,并且成了华夏文化史上相当重要的篇章。
奉节的传统文化是长江三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三峡地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貌和人文精神著称于世,其文化也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三峡文化特色和内涵。她作为一种"始源性化",可以独立展示人类社会由野蛮到文明的系列演进轨迹;作为一种"地域民族性文化",她具有巴楚文化交融的复合特色;作为一种"经典文化",她有丰富的高品位的文学艺术传世。无论是从文化的最表层民风俗,还是从文化的最高层次道德观念、价值取向方面,我们都能领略到三峡人与奇峰峻岭、峡谷深涧、奔腾大江的和谐。三峡人对大山大水的审美观念与艺术创造以及对理想生活的憧憬与追求。
奉节的传统文化虽然同三峡传统文化一样,历史文化的悠久与文化积淀的丰厚性并存,文化内容的丰富和内涵的深邃、文化发展的多元和文化风格的和谐性同在。但在三峡文化圈内她仍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别是经典文化方面,丰富多彩高品味的诗歌作品在其众多的文化特色中出类拔萃。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主要文化形态,也是三峡文化中闪光的部份。地处三峡之首的奉节可以说是三峡诗歌中最精彩的华章。
三峡有许多古老的歌谣:"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巴东三峡猿鸣悲,夜鸣三声泪沾衣"。最早见于《乐府诗集》古老的"滟澦歌",通过瞿塘峡口滟澦堆大小来告诫船工,在不同的水位下瞿塘峡行船的安全与艰险情况。
从唐代陈子昂到奉节后,一些著名的诗人更是络绎不绝而来。被人称为"诗仙"的李白,三次经过奉节,每次感觉不一样。特别是当他流放夜郎,在奉节听到特赦的消息,不禁欣喜若狂,乘舟东下,写下了"朝辞白帝彩云间"的千古绝唱;"诗圣"杜甫在奉节寓居一年多,写下"夔州诗"481首,约占今存杜诗的三分之一;被白居易称为"诗豪"的刘禹锡在夔州任职期间,采集民歌《竹枝词》,把三峡的这株奇葩搬上了中国文坛;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在奉节游历,记叙下对三峡的真切感受;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陆游在奉节为官三年,受到杜甫"夔州诗"影响,诗风发生变化,完成了从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变的历程;宋代状元、元曲传奇《荆钗记》中的主人公王十朋,在奉节为官三年,写下许多描述夔州山川的诗歌,并有《梅溪集》诗集存世;苏轼、苏辙、苏洵三父子一到奉节,各握如椽大笔,或记叙瞻仰古迹,或描述奇山异水,或讴歌民风民俗,各留下传世名篇;自称"石湖居士"的范成大夜泊瞿塘峡前,用一支生花妙笔,描绘出夔门秋月无限美妙和诗情画意。另外,陈子昂、高适、张说、司空曙、张祜、杨炯、桓温、薛涛、郑谷、戴良、宋濂、李益、杨慎、释齐已、沈庆、张问陶、傅作楫、李调元等众多的诗人也都先后来到奉节,写下了浩如繁星的诗章……
为什么诗人到这儿会诗兴大发而俯仰吟哦?这与这儿的地理形胜,历史文化、民风民俗有很大的关系。
奉节县的地理位置正处于四川盆地的东部边缘、长江三峡西首、雄奇壮丽的瞿塘峡畔。瞿塘峡全长8公里,她既有"西控巴渝收万壑,东连荆楚压群山"的雄伟巍峨,又有"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的险峻磅礴。峡内"两壁对峙,上入宵汉,其平如削成。仰视天如疋练然"。盛夏时,"怒流触石为漩涡","水花作雨飞鬓毛"。秋冬时,"峡中平如油盎"。葱茏青翠的白帝宛若一颗晶莹的明珠座落在嵯峨的夔门前,奇石滟澦堆俨然威武的将士,中流砥柱,掀起满江波澜。大山大水在这儿排列组合成一幅气势磅礴的画图,自然能激起诗人的一腔诗情。
由于奉节历史上发生过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特别是蜀汉政权刘备、诸葛亮在这方土地上演出了"托孤"的名剧,而且这块土地上又有众多的三国文化遗址。凡到此的诗人们都免不了要寻幽访古、凭吊先贤,抒发一番感慨。
奉节也是巴楚文化交汇地区。奉节属于重庆,是巴蜀文化范畴,历史上曾属楚国管辖,而且从清代以来的大量移民都是来自湖北等地,因此"其人半楚"。但是,这里毕竟是巴蜀的土地,而且也是鱼复巴人的发源地之一,因此,其风俗民情具有浓郁的三峡土家特色。这也能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为诗人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创作素材。
诗史长、诗品高、诗人显,奉节成了三峡众多诗点中最辉煌的一处。因此,奉节被人称为"诗城"。
近代以来,被人们曾称为"诗城"的全国有几处,但另一些地方无论从哪一方面都不能与奉节诗歌的显著地位相提并论。从奉节县城到瞿塘峡大约方园10平方公里范围内,历史上有数十位著名的诗人在此俯仰吟哦。有的学者惊叹,举目之下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被诗人咏叹,在这儿发生的一些历史事件,几乎全被诗人记叙讴歌。无数学者认为,诗城的桂冠非奉节莫属。
四
奉节传统文化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三国文化。
三国时期,奉节是蜀汉的军事重镇,刘备永安宫托孤,上演了一出让人荡气廻肠的历史名剧。蜀汉君臣在奉节县的时间不久,但围绕白帝城这方土地,却涌现了不少文艺作品。诗、词、歌、赋、小说、散文、曲艺、绘画、书法,好多种戏曲都有《白帝城》、《八阵图》的剧本。特别是《三国演义》问世以后,小说中对鱼复浦八阵图的渲染,让白帝城和鱼复浦声名大震。在奉节县一带,有丰富的民间传说。除有广泛流传的水、旱八阵图传奇故事外,还有关索与鲍三娘的故事、刘备卖草鞋的故事、诸葛亮与陆逊小时相遇的、诸葛亮招亲等故事。
在夔州的土地上,还有众多与三国有关的历史遗迹。如诸葛亮慰劳三军将士的抚军桥、赵云屯兵的卧龙岗、刘备甘夫人墓、刘备托孤的永安宫、关云长的晒甲岩、张飞的擂鼓台、关索和鲍三娘的鲍家庄遗址、诸葛亮岳父黄承彦墓、昭烈祠、关帝庙、张爷庙、武侯祠、明良殿、托孤堂。有的遗址具有特别重要的人文意义,如水、旱八阵图遗址和刘备墓的问题。
近些年来,在奉节县召开了数次有关三国文化的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提供了大量历史事实和有关奉节的三国文化研究成果,让奉节古城染上浓郁的三国史学、文学、民俗学斑驳的色彩。
奉节的三国文化特色,在重庆直辖市是独树一帜,在三峡库区也是出类拔萃,加大研究力度和拓展研究内容,奉节县就有可能成为全国若干个三国文化研究的重点区域之一。这对奉节县成为三国旅游线上的一个重要景点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诗城文化与三国文化丰富了奉节县历史文化内涵,这两种文化都是奉节县丰富的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份,是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
从另外一些角度,也完全可以总结出奉节历史文化方面的某些特色来。例如从民俗方面、地理环境方面、巴文化方面等等,都有一定的研究空间。但总的来讲,诗城文化、三国文化在奉节的传统文化中占有的地位最为鲜明和最为显著。
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奉节县对诗城文化和三国文化在研究范围和深度上还不尽如人意。这主要是因为奉节远离大都市,缺乏专门的研究机构和研究人材:好些年来这里一直是贫困山区县,大多数人的注意力都放在解决温饱问题上,对文化的研究投入有限。近些年虽有一定进展,但在某些方面还浮在面上,属于较浅的层次。一座城市有一定的文化底蕴,为城市的发展会垫定雄厚的发展基础,但要真正能体现这一文化底蕴,需要这座城市上上下下全社会的努力才行。虽然《诗城奉节》一书已发行多年,奉节开展以"诗城"为主题的文化活动千百次,但奉节县的"诗城"氛围仍不浓厚。让笔者感到吃惊的是,在奉节县一次部、局长会上,一位综合部门的负责人竟然对奉节县是"诗城"一无所知。一位记者在奉节县采访以后,也觉得历史文化的表现上有许多欠缺和遗憾。
我们应该认识到,诗城文化和三国文化的研究有着极大的潜力和开拓空间。
有的学者认为,三峡诗与边塞诗一样,在诗坛上应享有重要的地位。仅就杜甫的夔州诗一项就够让很多学者探讨研究。台湾学者简锦松的"杜甫夔州诗现地研究"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就是最有力的佐证。可以当之无愧的说,夔州诗是三峡诗的代表。特别是李白、刘禹锡、三苏、白居易等人的诗作,在中国诗史上都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奉节城以诗城命名,有着极其重要的人文意义。
在奉节,笔者曾听人讲,以诗城命名会显得偏狭而影响奉节的知名度。实际上,诗是一种文学形式,诗城不只是这种文学形式的代表。"诗言志、歌永言"。中国是诗的国度,夔州诗包含的内容是个大千世界。奉节县古城门名"依斗门",别认为它是随便撷取杜甫的诗句而命名。其深刻含义是杜甫关心国家兴衰爱国思想生动形象的体现,这正好与唐人为纪念诸葛亮"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改人复为奉节的史实相辉映,成为历史文化名城奉节最根本的人格力量。
从某种意义上说,三国文化中有关三国诗及咏叹三国遗迹的诗都可以包括在诗城文化之内。奉节作为诗城,在全国可以独占鳌头。这无疑会大大提高这边远小城的知名度,会成为旅游产业重要的独特的一种资源。
如果我们再加大诗城文化和三国文化的研究力度和扩大研究领域,以包容、研究天下诗为已任,以《三国演义》博大精深的境界为基础,那么,奉节这座小县城就将自己放上了一个较高的平台,其文化意义就将走出国门,在世界文化史上都占一席之地。那时,我们完全可以把三峡这座小城作为诗学、三国文化的研究、博览中心,为旅游经济埋下极其深厚的根基和拓展出广阔的空 间。
❺ 重庆市奉节县竹园镇简介
竹园镇简介:
竹园镇因竹园坪而得名。此地四处环山,一条溪流蜿蜒而下,中间是平坝,呈圆形,生长着一片茂密的蓼竹林,故取名竹园,由于中间是平坝,所以又称竹园坪。
竹园镇位于奉节县北大门,距离县城76公里,北靠巫溪新店,南接大树镇,东与巫溪接壤,西邻新政乡,是渝奉通往鄂、陕的交通要道,是奉节北岸经济走廊的交通枢纽,是当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重要商贸、旅游、物资集散地。
全镇地势北高南低,大部分是中山地区,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20℃年降雨量1200毫米左右。盛产木耳,是远近闻名的“木耳之乡”。
全镇幅员面积178.32平方公里,总人口5.1万人,全镇现有17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 358个居民小组,14227户,总人口50966人,其中农业人口4.1万余人,农业人口户数1.2万户,劳动力人数2.2万余人,向外输出劳动力7000余人,耕地4.3万余亩,园地500余亩,林地16万余亩,草原1.1万余亩。全镇交通发达,村村通公路。全镇公路总长385公里,其中县镇路约30公里,属于三级公路;乡道2条,约32公里,属于四级公路;500米以上村道43条,属于村级公路。截止2004年底,城镇建成面积达1.65平方公里,城镇总人口达到1.81万,物产丰富,是奉节县重点产煤大镇。自然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燕子岩、卡门雄奇峻险,“小夔门”白马寨秀丽多姿,道教圣地九龙观引来无数信男善女顶礼朝拜。地方名吃紫阳鸡闻名遐迩。2000年被命名为重庆市市级试点小城镇,2001年底被命名为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
2005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2.6亿余元,其中农业收入4000万元。播种农作物11万余亩,总产量2.2万余吨。主要农作物有小麦、豌豆、胡豆、洋芋、稻谷、玉米、红薯、魔芋、蔬菜等;主要经济作物有烟叶(白肋烟,土烟)、油菜籽、花生、芝麻、向日葵、药材、茶叶等;盛产水果有苹果、梨、桃、葡萄、柿子、红枣等;养殖业主要有牛、猪、山羊、兔、鸡、鸭、鹅、蚕、蜜蜂等;大牲畜存栏数4千余头,主要是牛;生猪存栏3.5万余头,出栏肥猪4.5万余头,母猪3600余头;山羊存栏1.3万余头,出栏山羊3.3万余只;家兔存栏1万余只,出栏5万余只;家禽存栏11万余只,出栏15万只,主要是鸡、鸭、鹅;养蚕404张,产量6吨;蜜蜂1450箱。
竹园镇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实际出发,选择经济发展项目,重点开发优势产业。以“大力发展经济建设,构建平安和谐竹园”为目标,未来15年竹园中心小城镇的发展思路及规划:按照建设奉节第一镇,依托中心小城镇带动全镇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思路,加快中心小城镇的建设步伐,突出整体风貌设计,不断壮大城镇规模,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做强做大优势产业,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大对市民的教育力度,着力打造魅力竹园,诚信竹园,努力提升城镇文明,建成奉节北岸边贸旅游城镇,经济重镇,山水园林城镇,在2020年达到建成面积2.7平方公里,城镇总人口3万人的小城市目标。
❻ 奉节有哪些风俗习惯
奉节人一年中最重视的有三在节日:春节、中秋节、端午节
春节:中国人举国同庆、阖家团圆的日子,在外游学、经商的人们都会不辞辛劳、不远万里赶回家里,共度佳节。
扫尘,贴门神、春联,倒贴福字,购年货,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除夕的主要活动有三项:吃团圆饭,祭祀,守岁。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看春节联欢晚会,吃饺子,放爆竹,玩到夜深,称为守岁.
拜年: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
登高:奉节人过节总不会忘记死去的先人,春节也不例外。供奉食物或鲜花以表心意,常常在春节这几日举家出游到农村已逝先人的坟上去扫墓,清除坟上杂草,培土,挂上坟飘,放爆竹,点香,烧纸钱,磕头,寄上相思,也为祈福。
回娘家: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
奉节人有句俗话:初一不出门,初二走家庭,初三初四走老丈人
中秋节: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阖家团圆赏月吃月饼是必不可少的一个习俗,月饼,是中华民族的特色食品,具有很浓的中国文化特点,品种各不相同,家家户户互赠月饼,已出嫁的女儿在这一天必专门携夫带子回到娘家送上月饼,名曰"吃节"
摸秋:奉节还有一个习俗,每到中秋节的晚上,有意识地到外去偷菜蔬瓜果等,让物主吵骂,预示来年吉祥运气好。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 是为了纪念屈原,,吃粽子,花卷,咸蛋,都赛龙舟,挂菖蒲、艾叶,喝雄黄酒。以农历五月五日为小端午,十五为大端午,二十五为未端午之说。常举行盛大的龙船竞赛活动,奉节人几乎倾城出动,小孩穿戴一新,吃着盐蛋,额上涂上雄黄酒写的"王"字,项上挂着用五色丝线缠的"菱角"或用布做的塞满艾叶的小猴子。粽子是用竹叶子洗净,煮软,糯米淘净,包成三角形的锥体,用细绳捆扎好,连成一串串的,一般就是光糯米,讲究的有包上腊肉丁,或放入蜜饯或红枣。粽子也是亲友间互赠的礼物。奉节的未婚和已婚的女婿,在这天必专门备办粽子,花卷,咸蛋等礼物去丈人家吃节。
❼ ,重庆市奉节县名以前叫什么.为什么改名奉节县(奉节的来历)
奉节县抄老县城奉节县历史悠久,是一个文明古县,历代为路、府、州、郡治地。夏、商时为荆、梁二州之域,东周战国时期秦置鱼腹县(公元前314年),属巴郡。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公孙述筑白帝城。章武二年(222年),刘备败归白帝城,改鱼腹为永安县。唐贞观23年,因旌表蜀丞相诸葛亮奉昭烈皇帝刘备“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品质,改名奉节县。以后,先后隶川东道、四川省第九行政督察区。1949年12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唐山部队371团入城,奉节和平解放。 12月19日成立奉节县人民政府。1950年,奉节县属四川省万县专区。1968年属万县地区,1992年属万县市。1997年3月随万县市隶重庆市,后直属重庆市。
❽ 奉节地名的变化和由来
奉节古称鱼复,秦惠文王更元十一年(前314年),秦于巴国之地置巴郡,鱼复县随巴郡同置。东汉建武元年(25年),公孙述据蜀称帝,在瞿塘峡侧山头筑白帝城。蜀汉章武二年(222年),刘备夷陵之战后败退白帝城,改鱼复为永安县。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恢复鱼复县名。西魏废帝三年(554年),改鱼复为人复。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为尊崇诸葛亮奉刘备“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品质,改人复为奉节。明末清初,李自成、张献忠起义军多次转战夔州,张献忠死后,起义军余部组成“夔东十三家”,与清军大战于川东。战乱延续多年,人民迭遭兵焚、饥馑、病疫,出现“村不见一舍,路不见一人”的荒凉景象。清康熙年间,采取轻徭薄赋、免其编审、永不加赋等措施招民垦荒,外省贫民纷纷迁移入川,奉节人口得到较快的恢复和发展。至嘉庆元年(1796年),奉节增添男女共118854丁口。这就是奉节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移民,而现今大多数奉节人溯祖寻源都是外省移民的后代。康熙六年(1667年),裁大宁县(今巫溪县)并入奉节县,雍正七年(1729年),复设置大宁县。宣统三年(1911年)十月初六,奉节县人民响应辛亥革命,宣布独立。民国24年(1935年),川政统一,四川实行行政督察区制,原定第九行政督察区署设在奉节,后改设在万县。1949年12月3日,奉节和平解放,12月19日成立奉节县人民政府。1950年起奉节属四川省万县专区,1968年属万县地区,1992年属万县市。1997年3月随万县市隶重庆市,后直属重庆市。
❾ 重庆奉节古名叫什么
古名叫做鱼复、巴郡,巴东郡、鱼复县、永安县。
历史沿革:
奉节古称鱼复,秦惠文王更元十一年(前314年),秦于巴国之地置巴郡,鱼复县随巴郡同置。东汉建武元年(25年)。公孙述据蜀称帝,在瞿塘峡侧山头筑白帝城。蜀汉章武二年(222年),刘备夷陵之战后败退白帝城,改鱼复为永安县。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恢复鱼复县名。西魏废帝三年(554年),改鱼复为人复。清康熙年间,采取轻徭薄赋、免其编审、永不加赋等措施招民垦荒,外省贫民纷纷迁移入川,奉节人口得到较快的恢复和发展。至嘉庆元年(1796年),奉节增添男女共118854丁口。这就是奉节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移民,而现今大多数奉节人溯祖寻源都是外省移民的后代。
康熙六年(1667年),裁大宁县(今巫溪县)并入奉节县,雍正七年(1729年),复设置大宁县。宣统三年(1911年)十月初六,奉节县人民响应辛亥革命,宣布独立。
民国24年(1935年),川政统一,四川实行行政督察区制,原定第九行政督察区署设在奉节,后改设在万县。1949年12月3日,奉节和平解放。12月19日,成立奉节县人民政府。
(9)奉节历史文化简介扩展阅读:
行政区划:
截至2019年8月18日,奉节县幅员面积4098平方公里,辖29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1个管委会,314个村,76个社区。即永安街道办事处、鱼复街道办事处、夔门街道办事处,西部新区管委会,兴隆镇、吐祥镇、竹园镇、公平镇、草堂镇、新民镇。
甲高镇、朱衣镇、康乐镇、白帝镇、汾河镇、大树镇、羊市镇、永乐镇、青龙镇、安坪镇、五马镇、石岗乡、青莲镇、冯坪乡、鹤峰乡、岩湾乡、红土乡、平安乡、康坪乡、云雾土家族乡、龙桥土家族乡、长安土家族乡、太和土家族乡。县城所在地永安街道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❿ “奉节”这个词的由来
奉节历史悠久,是一个文明古县,历代为路、府、州、郡治地。夏、商时为荆、梁二州专之域,周属置鱼腹县,属巴郡。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公孙述筑白帝城。章武二年(222年),刘备败归白帝城,改鱼腹为永安县。唐贞观23年,因旌表蜀丞相诸葛亮奉昭烈皇帝刘备“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品质,改名奉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