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会议发展历史

会议发展历史

发布时间:2021-02-26 12:03:43

Ⅰ 视频会议的历史发展

自从1964年世界上最早的模拟技术可视电话 picture phone MOD-I 诞生于美国贝尔实验室以来,视频会议领域的技术和相应的标准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过程之中。而视频会议总的来说主要经历了模拟视频会议、数字视频会议和国际统一标准的数字视频会议三个阶段。
20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就开始了模拟视频会议的研究,并逐渐商用化。早期的视频会议系统以模拟方式传输,尽管传送的只是黑白图像并局限于在两个地点之间,但视频会议还是要占用很大的带宽,费用很高,因此没有得到发展。其代表有最早研制出来的美国贝尔实验室的可视电话、英国BT公司的1MHZ带宽的黑白会议电视会议。到70年代中期,数字图像和语音编码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使得模拟系统开始逐渐转向数字系统。但由于早期的视频会议并没有统一的标准,都是在各自研发的技术基础上实现的,使得各种视频会议产品很难实现互通。
80年代以来,随着微电子、计算机、数字信号处理及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视频会议的理论研究以及实用系统研制方面得到迅速发展。这个时期,数字视频会议系统取代了模拟视频会议系统,其传输图像占用频带比较窄,质量也比较好,从而得到发展,在某些地区开始形成了视频会议网,如80年代初期,日本和美国研制出的2Mbps彩色数字视频会议系统,形成非标准的国内视频会议网。80年代中期,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飞速发展,图像编码解码技术取得突破,信道费用降低,为视频会议走向实用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条件。但这一时期的数字视频会议系统一直使用专用的编解码硬件和软件,要求互通的会议终端使用的编解码器必须来自同一个厂商,否则不能正常工作,从而极大地阻碍了视频会议系统的可扩充性和各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
90年代以来,基于TCP/IP协议的internet网络规模、用户数量以及业务量呈指数型增长,尤其到了90年代中期,计算机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对电信产业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基于分组交换网络的多媒体通信系统逐渐成为研究人员和电信、网络及计算机厂商关注的焦点。
电视会议经历了模拟电视会议和数字电视会议两个阶段。模拟会议电视是早期的会议电视,在70年代就有了。
这种通信业务。当时传送的是黑白图像,并且只限于在两个地点之间举行会议。尽管如此,电视会议还是要占用很宽的频带,费用很高,因此这种电视会议没有得到发展。视频会议进入中国初期,政府是视频会议市场的最大也是最主要的用户。近些年来,更多的行业用户开始意识到视频会议的重要性,视频设备用户数量不断增加,用户行业分布领域也越来越广泛,由最初的政府和电信部门,发展到公安、检察院、法院、银行、证券、保险、教育、税务等各个行业。和欧美国家相比,虽然中国的远程教育和远程医疗刚刚起步,视频会议系统在这两个领域的应用范围还不够广泛,但从发展的角度可以看到,最近两年,上述两个领域的应用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未来将是快速发展的行业。国内市场视频会议主要应用于下列行业:政府;金融、证券、银行;能源;交通、公安军队;外资企业及大型企业;医疗与教育行业。随着政府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以及各地电子政务的开展,各地党政专网的二期、三期扩建工程,今后几年中,对于视频会议需求最大的还将来自政府部门。由于资金和观念等因素的影响,视频会议在教育、医疗方面的应用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各厂商在这两个领域中的占有率都很有限。但由于视频会议在技术上有着明显的特点和优势,其应用价值必将会得到教育界、医学界的进一步承认。中小型企业应是今后着重关注的领域,这部分用户数量巨大,一般对于设备终端的要求较低,而且连接点数较少。这就要求厂商能够提供价格相对低廉的产品、全套的解决方案,以及高质量的售后服务,同时,由于这部分潜在用户数量巨大,因此厂商和代理商的市场推广力度应该进一步加强。技术实力差距不大的情况下,价格将成为竞争取胜的一个关键因素。国内厂商在设备的价格上具有很大的优势,厂商在推广时,应注意减轻产品价位偏高所带来的影响。
采用视频会议,可以实现与多人同时进行通讯,人们还可以面对面讲话。在全球各地的办公室和教育机构,
视频会议
视频会议还能够用于学习、培训和与联系人会面,不需要进行旅行。视频会议不仅能够节省电话费,而且通过取消旅行还有助于改善环境和减少业务开支中安排员工外出开会的旅差费。此外,朋友和家人能够利用视频会议与居住在其它国家的亲人保持联系,甚至在海外作战的士兵也能够利用视频会议与家里的爱人保持联系。视频会议解决方案在经济衰退期间是可行的,在经济好转时是关键的应用。以前的经济衰退表明,在经济危机的时候投资IT和通讯的企业在经济风暴过去之后将处于强有力的竞争地位,甚至能够从竞争对手那里夺取市场份额。那些对于有能力并且愿意在经济衰退期间继续投资IT的企业来说,可视化通讯和协作产品与服务应该是他们生存战略的核心部分。这种投资将使这些企业在经济复苏的时候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视频会议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对视音频质量、数据协作共享、灵活易用性、易管理性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早期的视频会议系统通常以专用硬件设备的形式构成,包括多点控制单元MCU和视频终端,并且彼此之间要用专网进行连接。硬件及专网的高额成本制约了硬件视频会议系统只能用于政府、部队、大型企业集团,很难向中小企业、日常化应用普及。随着计算机处理能力和软件技术的提高,视频会议系统也开始向软件化发展,越来越多基于服务器端/客户端模式的软件产品出现,引领视频会议向办公交流、业务培训、市场营销等多领域扩展,并且这种相对低成本、便捷化的应用正在逐步为大多数中小型企事业单位接受。网络视频会议是软件视频会议的最新发展,它完全基于Internet互联网,支持面向全球的协同工作;同时以互联网时代最常用的浏览器模式使用,极大的扩展了应用场景和地点。
跟多的详见网络http://ke..com/link?url=9TSYHetDAr8NLD76Obi-o__1OcyvKKnhhKOlw4_

Ⅱ 好会议的公司发展历程

2007年7月,深圳黑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在深圳成立
2007年9月,黑谷通讯研发出<好会议>在线视频版会议室,是一款基权于SAAS模式的会议服务系统,多项技术在行业内领先
2008年6月,在北京成立分支机构
2009年2月,被中国商品质量中心评为“全国服务质量过硬知名品牌”
2009年6月,基于原好会议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多流合一”理念,整合与系统当中,打造了行业领先的数据共享平
2010年1月,在上海、广州、南京设立了分支机构,完善网络服务
2010年6月 ,荣获“电信设备进网许可证”
2010年11月,荣获“2010中国IT市场最具成长性产品”
2011年3月,在三网融合的现状下,好会议推出基于“云平台”的服务系统,遵循于打造最稳定的视频会议的宗旨
2011年5月,完成了全国40多个城市分支机构和代理商体系,为客户打造完美的服务体系
2011年7月,宣布研发基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移动视频会议平台,为行业内注入新的力量

中国历史上党的几次重大会议

1、中共一大(1921年7月)

①内容:确立党的奋斗目标是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②意义: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之后出现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2、中共二大(1922年7月)

①内容: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 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②意义: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3、中共三大(1923年)

①内容:决定国共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改组国民党

②结果:与国民党进行了合作,国民大革命兴起,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但由于中共放弃领导权及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而失败

4、八七会议(1927年8月)

①内容: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思想

②意义:给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5、遵义会议(1935年1月)

①内容:

a、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取消其军事最高指挥权。

b、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②意义: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6、瓦窑堡会议(1935年底)

①内容:确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②影响: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推动了全民族的抗战

7、洛川会议(1937年秋):

①内容: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②影响: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建立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为抗日的前线

8、中共七大(1945年春)

①内容: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指出当前形势下党的任务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确立毛泽东思想为我党的指导思想

②意义:为争取抗日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作了重要准备

9、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春)

①背景:人民解放战争取得战略决战的胜利,全国即将解放

②内容:

a、党今后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b、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

c、规定了革命胜利后党的基本政策和总任务: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

d、告诫全党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

③意义: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问题

10、中共八大(1956年秋)

①内容:

a、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的主要主要矛盾是人民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

b、确定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尽快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c、确定今后的总任务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

d、确定经济建设方针是既反冒进又反保守,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意义:八大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是对我国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一次成功的探索

11、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

①内容:a、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b、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c、决定拨乱反正,审查和解决党内一批重大冤假错案,以及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②意义: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是在这次会上开始形成的

12、十二大(1982年)

内容: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为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13、十三大(1987年)

内容:a、阐明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14、十四大(1992年)

①内容:a、提出90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快改革开放,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b、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意义:为我国规划了本世纪前进航程,确立了迈向21世纪的行动纲领,大会形成了以江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15、十五大(1997年)

内容:

a、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b、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

c、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领域改革和发展作出跨世纪的战略部署

16、十六大(2002年)

主题: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主要内容:

把三个代表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①三个代表进一步回答了怎么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建设怎么样的党。

②当前我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三个代表”

17、十七大(2007年)

十七大提出了三个基础、三个重点和二个补充的发展新思路。

它们是:“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18.十八大(2012年)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最新成果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18.十九大(2017年)

主要考点(点击右侧题目进入新的文章查看):十九大报告期中考怎样命题? 历史、思品老师"锁定"了这些考点!

会议总结性考点

1、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表现和原因

(1)表现:①1922年,中共二大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②1923年中共三大,提出了统一革命战线,并在大革命中得到了实践。

③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及时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向农村进军,开展土地革命,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正确道路。

④1935年遵义会议上,纠正了王明的“左”倾错误,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则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⑤1936年,中共又根据国情和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调整政策,由“反蒋抗日”改为“逼蒋抗日”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为实现全民族抗战奠定了基础。

(2)逐渐走向成熟的原因:

①中共能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明确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②中共经过长期革命斗争实践,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经验。

③中共排除了共产国际“左”倾错误的干扰,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的问题

2、中共三次工作重心转移

①第一次:由城市转向农村 (八七会议)

原因:

a、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敌我力量的悬殊

b、三次武装起义受挫表明城市暴动的革命方式不符合中国当时的实际情况

c、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因此,只有开展土地革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才是革命取得胜利的基础和保证

d、文家市会议决定进军井冈山,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从此,党的工作重心逐渐由城市转向农村

②由农村转向城市(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原因:a、1949年,解放战争即将胜利、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已成定局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了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开始了城市领导农村的革命时期。

③由阶级斗争转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十一届三中全会)

原因:“文革”十年动乱给党和人民造成极大损失。1978年底,中共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3.中共三次转折点

第一次:、八七会议(1927年8月)

①内容: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思想

②意义:给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第二次:遵义会议(1935年1月)

①内容:a、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取消其军事最高指挥权。b、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②意义: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第三次: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

①内容:a、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b、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c、决定拨乱反正,审查和解决党内一批重大冤假错案,以及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②意义: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是在这次会上开始形成的

Ⅳ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24次重大会议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Ⅳ 中共历史上重要的会议及意义(简洁点哦)

⑴1921年中共一大:奋斗目标(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和中心任务(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⑵1922年中共二大的中心任务(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⑶1923年中共三大的方针(以“党内合作”方式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
⑷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的总方针(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⑸1935年遵义会议的意义(结束左倾统治,确立正确领导;独立解决问题,走向成熟标志;实现三个挽救,生死攸关转折);
⑹1935年瓦窑堡会议的方针(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⑺1937年洛川会议的路线(全面抗战路线);
⑻1945年七大的任务(建立新民民主义国家)及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
⑼1949七届二中全会的工作重心(乡村转移到城市)、总任务(农业变工业、新民变社会);
⑽1956年八大分析的社会主要矛盾(表面上是农业国与工业国、需要和现状之间的矛盾,实质上先进社会制度与落后生产力的矛盾)和确定的经济建设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⑾1958八大二次会议(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八届十一中全会(发动文革的标志)、八届十二中全会(对刘少奇的错误批判)和中共九大(把林彪作为毛泽东的接班人写进党章)的错误决定;
⑿1978年届三中全会的工作重心转移(由阶级斗争转到经济建设)、伟大决策(改革开放)、第二代领导集体形成(邓小平为核心);
⒀1982年二大(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1987年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步走)、1992年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三代领导核心)、1997年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2002年个代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第四代领导核心)、2007年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Ⅵ 中共历史上的重要会议

⑴年中共一大:奋斗目标(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和中心任务(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⑵1922年中共二大的中心任务(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⑶1923年中共三大的方针(以“党内合作”方式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
⑷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的总方针(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⑸1935年遵义会议的意义(结束左倾统治,确立正确领导;独立解决问题,走向成熟标志;实现三个挽救,生死攸关转折);
⑹1935年瓦窑堡会议的方针(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⑺1937年洛川会议的路线(全面抗战路线);
⑻1945年七大的任务(建立新民民主义国家)及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
⑼1949七届二中全会的工作重心(乡村转移到城市)、总任务(农业变工业、新民变社会);
⑽1956年八大分析的社会主要矛盾(表面上是农业国与工业国、需要和现状之间的矛盾,实质上先进社会制度与落后生产力的矛盾)和确定的经济建设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⑾1958八大二次会议(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八届十一中全会(发动文革的标志)、八届十二中全会(对刘少奇的错误批判)和中共九大(把林彪作为毛泽东的接班人写进党章)的错误决定;
⑿1978年届三中全会的工作重心转移(由阶级斗争转到经济建设)、伟大决策(改革开放)、第二代领导集体形成(邓小平为核心);
⒀1982年二大(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1987年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步走)、1992年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三代领导核心)、1997年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2002年个代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第四代领导核心)、2007年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Ⅶ 谁知道会议展览行业的发展历史

会展业是一个新兴的服务行业,影响面广,关联度高。会展经济逐步发展成为新的增长点,而且会展业是发展潜力大的行业之一。在新时期,必须大力发展会展业,全面提升会展经济。
会展业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现会展业涉及工业、农业、商贸等诸多产业,对结构调整、开拓市场、促进消费、加强合作交流、扩大产品出口、推动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等发
挥重要作用,在城市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构建中显示出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并日益显现出来。具体体现在:
第一,能产生强大的互动共赢效应。会展业不仅能带来场租费、搭建费等直接收入,而且还能拉动或间接带动数十个行业的发展,直接创造商业购物、餐饮、住宿、娱乐、交通、通讯、广告、旅游、印刷、房地产等相关收入;不仅能集聚人气,而且能促进各大产业的发展,对一个城市或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重大影响和催化作用。据有关统计表明,一个好的会展对经济拉动效应能达到1:9,甚至更高。
第二,能获得优质资源。会展业汇聚巨大的信息流、技术流、商品流和人才流,意味着各行业在开放潮中,在产品、技术、生产、营销等诸方面获取比较优势,优化配置资源,增强综合竞争力。会展业发展可以不断创造出"神话",博鳌效应就是其中的一个最典型范例,穷乡僻壤的博鳌建成国际会议中心后,以其良好的生态、人文、治安环境,吸引了众多海内外会议组织者、参会者、旅游者等。
第三,能提升支持力度。各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制造业要生存和提升竞争力,需要相关服务行业的协作,加快新型工业化、新农村建设,更离不开会展业的支持和助力。其中会展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服务内容,作为特殊的服务行业,会展经济能服务于和增强城市面向周边地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所以,会展经济有巨大的效能。
第四,能增加就业机会。随着近年来办展活动的增多,会展业不仅能提供就业机会,而且还能拉动和促进就业。
第五,能成为经济发展的"风向标"。会展紧扣经济,展示经济发展成果,会展经济的发展将直接刺激贸易、旅游、宾馆、交通、运输、金融、房地产、零售等行业的市场景气,大型和专业性会展往往是产品或技术市场占有率及盈利前景的晴雨表,推动商品贸易、投资合作、服务贸易、高层论坛、文化交流等各方面的发展与进步。
会展业呈现出蓬勃生机事实上,我国会展业起步较早,特别是近年来会展业异军突起,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在:
一是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现有大中型会展场馆150多个,会展面积300万平方米以上,已经超过了号称"世界会展之国"德国的展馆面积,拥有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现代化会展场馆。而目前各地都在大兴土木,会展馆建设方兴未艾,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正在建设或规划将在未来三年内建成的各类会展中心的会展面积可能超过100万平方米。
二是会展活动空前活跃。据有关调查表明,举办和参加会展的数量不断增多,2004年我国会展项目数量超过 3000个,出国办展近800个;参展企业500多万家,参会专业观众近2000万人次;节庆活动5000多个,参与观众达数亿人次。会展收入增幅明显,目前举办各类展会直接收入超过100亿元,间接带动的旅游、餐饮、交通、广告、娱乐、房产等行业收入高达数千亿元。
三是会展形式丰富多彩。经过多年发展,一些由政府主导的综合会展向专业会展转变,有的随着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水平的提高而成为著名会展,已培育出一批具有特色的、高水平的、较大影响力的会展知名品牌,诸如广交会、高交会、上交会等综合展。专业化会展比重增加,几乎涉及经济的各个部门和主要行业,如北京的机床展、纺机展、冶金铸造展和印刷展等已跻身国际同行展的前四名,珠海国际航空展成为亚洲第二大航展,而号称"中国第一展"并享誉全球贸易展的"广交会"是我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层次最高、影响最广、商品种类最全、到会客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会展。
四是组展主体呈多元化。目前主要有五大主体:一为政府机构,包括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承担政府主导的各种重大经贸洽谈展会和综合性展会,政府主导型的展会仍是一大亮点,由国家部委和省市政府共同举办的大型展会活动,其中不少展会有高层领导人出席、讲话、剪彩、题词;二为行业协会,各种有影响的专业性会展大部分由行业协会主导或主办;三为国有企业,少数国有企业组织经营性会展等业务;四为民营企业,个别民营企业介入会展业,或主营或兼营,经营范围中有会展业务的民营企业遮京、沪、穗这三地就超过千家;五为外资企业,境外的会展公司与国内有关单位结成合作伙伴,开展海外和国内招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举办的国际专业展将近40%有境外公司参与。
五是会展群聚效应突出。主要分布在北京和上海、广州、大连、深圳、厦门等经济发达地区。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全国举办会展最多的省市首推北京,上海紧跟其后,广东最为活跃。从会展收入看,广东、北京和上海占据了垄断地位,占全国会展收入的近90%。同时,逐步形成新兴的会展业市场和一些具有一定实力的会展集团公司。
综上所述,会展业起点高、发展快、数量多,专业化、国际化程度高,门类齐全,贸易色彩浓厚,知名品牌集中,受区位优势、产业结构影响大,辐射广,成为地方经济活动的亮点,展现出蓬勃生机。

Ⅷ 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的历史发展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新中国建立前夕成立的。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举行了第一届全体会议。参加会议的代表共662人,包括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地区、人民解放军、少数民族、国外华侨、宗教界人士等46个单位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具有十分广泛的代表性。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代表全国人民的意志,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定都于北京,国旗为五星红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采用公元作为中国纪年;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委员,并选举产生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
人民政协在建国初期的5年中,对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巩固人民民主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实行社会改革,发展统一战线,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同年12月召开了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章程宣告:《共同纲领》已经为宪法所代替;人民政协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已经结束。但是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将继续存在和发挥作用。从1955年至1966年10多年里,政协第二、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和各级地方委员会,在团结各族人民和各界爱国力量,活跃国家政治生活,发扬人民民主,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以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全面地、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使中国进人了新的发展时期,人民政协也进人了新的发展时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人民政协的任务是要在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拥护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基础上,尽一切努力,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人,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建设,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实现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任务而奋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人民政协作为实现这一基本制度的重要组织形式,将在国家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对外友好活动中,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加强各民族的团结中,进一步发挥重要作用。
人民政协在建国初期的5年中,对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巩固人民民主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实行社会改革,发展统一战线,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同年12月召开了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章程宣告:《共同纲领》已经为宪法所代替;人民政协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已经结束。但是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将继续存在和发挥作用。从1955年至1966年10多年里,政协第二、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和各级地方委员会,在团结各族人民和各界爱国力量,活跃国家政治生活,发扬人民民主,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以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全面地、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使中国进人了新的发展时期,人民政协也进人了新的发展时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人民政协的任务是要在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拥护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基础上,尽一切努力,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人,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建设,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实现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任务而奋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人民政协作为实现这一基本制度的重要组织形式,将在国家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对外友好活动中,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加强各民族的团结中,进一步发挥重要作用。

Ⅸ 中共历史上重要会议的背景和内容和意义

遵义会议
1934年1月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以后,在中国共产党和根据地的各项工作中,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得
到更加变本加厉的推行。在这种错误领导下,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迫使红军放弃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长征初期,“左”倾教条主义者从进攻中的冒险主义变成退却中的逃跑主义,并且把战略转移变成搬家式的行动,使部队的行军速度非常缓慢,致使敌人有充分的时间调集兵力,对红军实行围追堵截,红军在突围过程中损失惨重。为了摆脱尾追和堵击的敌军,毛泽东同志建议中央红军放弃去湘西同红二、六军团会合的企图,改向敌军力量薄弱的贵州挺进。1935年1月7日,红军攻克黔北重镇遵义。

遵义会议的内容
事实上确定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即遵义会议决议,后来在长征途中的扎西会议上通过。
陈云手稿记载的遵义会议作出的四条决定:
(1)毛泽东同志选为常委;
(2)指定洛甫同志起草决议,委托常委审查后,发到支部中去讨论;
(3)常委中再进行分工;
(4)取消“三人团”,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德、周恩来为军事指挥者,而周恩来同志是党内委托的对于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
(5)肯定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主张

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正确领导,把党的路线转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轨道上来。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我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会议。它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的党走上成熟的党的标志。从此,中国革命就在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指引下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4] 。
湘江一战,是红军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惨败。血的事实,宣告了王明教条主义军事路线的彻底破产,
使悲愤交加广大官兵对王明路线的怀疑、不满以及积极要求改变领导的情绪,达到了顶点。
湘江惨败直接导致遵义会议召开
它是红军四处碰壁身处绝境时召开的
标志着中国红军翻开崭新的一页
从此中国革命一个杰出人物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他就是毛泽东。。
他标志着毛蒋斗法的时代的来临!!!!!
同时也预示蒋介石极其国民党末日的开端。。。
毛泽东以其卓越军事才能少有的勇气和胆量
力挽狂澜于即倒
救红军于危局
昔日屡战屡败损失惨重的三万红军将士在毛泽东率领下立即恢复了活力
四渡赤水创造无数耳熟能详的经典战例胜利到达陕北
几年后这三万红军改编的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
15年后三万英勇红军汇成百万大军渡过长江
18年后在上甘岭上重创联合国军威震世界!!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 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经过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然而,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的遵循”,即“两个凡是”的方针.这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于是,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现实:1、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然而,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即“两个凡是”的方针.
2、于是,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党的十七大报告是在回顾总结新时期29年来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时,开宗明义地作出这样一个蕴涵广阔历史背景和深刻思想内容的精辟概括的。回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历史,可以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加深理解这一点。
1976年10月,我们党和华国锋同志一举粉碎“四人帮”,从危难中挽救了党和国家,但“文化大革命”遗留下来的政治、思想、组织和经济上的混乱还存在,党的指导思想上的是非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澄清,广大干部群众强烈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理论、方针和政策,扭转这十年造成的严重局面。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关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根本上冲破了“左”倾的观念,明确指出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全会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中央领导同志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著名讲话,讲话中关于“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的重要论断,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一个了不起的伟大觉醒。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以这次全会为开端的。我们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是从这次全会开始的。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全会揭开序幕和开始起步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开辟的。指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句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探索。
中国人民面貌的历史性变化,最根本的,就是在华国锋主席领导下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冲破了长期禁锢人们思想的许多旧观念,摆脱了许多思想上的枷锁和禁锢,振奋起伟大的革新创造精神、开拓进取精神、实干兴邦精神,激发出空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社会主义中国面貌的历史性变化,最根本的,就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和实践、科学评价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引领下,我国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到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深刻转变,拥有十几亿人口的中国创造了并继续创造着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中国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崭新面貌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中国共产党面貌的历史性变化,最根本的,就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并以此为起点,坚定地依靠广大干部和群众的集体智慧,从各个方面深入总结了历史经验,通过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勇敢地走自己的路,在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中开创了党的事业新局面,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并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和改善了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使党赢得人民群众衷心拥护,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Ⅹ 国际会议的产生发展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国际会议已日益成为世界各国进行交往和联系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国际社会致力于解决共同关心的问题的努力中占据越来越突出的地位。所谓国际会议,主要是指数国以上的代表为解决互相关心的国际问题、协调彼此利益,在共同讨论的基础上寻求或采取共同行动(如通过决议、达成协议、签订条约等)而举行的多边集会。国际会议的产生:国际会议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国际会议源自古代国家的外交活动。它最初是两个国家的代表会晤以处理彼此关心的事务,后来逐步发展到数个国家以集会的方式解决涉及相互利益的问题。在古代,东西方都有过原始形式的国际会议。
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曾存在过诸侯国家集会的实 践。例如,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和宋、鲁、卫、吴等国的诸侯在葵丘(今河南兰考)会盟。 又如公元前564年的“弭兵之盟”,参加的有14国之多。在西方,荷马史诗《伊里亚特》 中已有各方召开会议讨论战争或媾和问题的描述。古代希腊,则有过城邦之间的邦际会议 。比如有名的“近邻同盟”,每年定期召开两次全体会议讨论共同关心的问题,并作出有约束力的决定。然而,不论在东方或西方,上述这些集会只是国际会议的雏形。
进入中世纪之后,随着封建君主制的巩固和民族国家的成长,国际会议形式在西方获得了新的发 展。其突出表现是由罗马教皇多次召开的所谓“万国宗教会议”。这些会议的参加者包括 欧洲各国的僧侣代表,也有世俗国君的使节。会议不仅讨论宗教问题,还涉及世俗问题。到15世纪,宗教会议除讨论那些重大的宗教问题之外,还探讨一些政治性问题,如国际冲突等,对当时的国际关系曾产生不小的影响。在这些会议上,国君及其使节开始发挥重要 作用,与会的代表团初步具有了“民族”的性质。可以说,万国宗教会议是国际会议的前身。
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国际会议, 首推17世纪中叶在德国召开的威斯特伐利亚会议。这次会议旨在解决30年战争(1618年—1648年)问题。当时欧洲大陆的多数国家,如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新教诸侯、瑞典、法国、西班牙等,都派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经过各方长时间的艰苦谈判,终于在1648年10月 签署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从而结束了使欧洲大陆饱经战乱之苦的30年战争。在此后的一 个多世纪之中,和约对欧洲大陆的国际关系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威斯特伐利亚会议开创了近代国家间通过举行大规模国际会议这种形式来解决重大国际问题的先例。这次会议虽在 组织及程序上还不完善,但仍解决了许多技术性问题,如礼宾礼仪规定、代表的位次、代表的全权证书等问题。会议中出现了大量的磋商和斡旋。威斯特伐利亚会议之后,国际会 议的实践不断丰富。18世纪有旨在结束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乌特勒支和会等。

阅读全文

与会议发展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