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北京故宫博物院有什么样的历史
故宫为中国明、清两代(1368~1911)的皇宫,又称“紫禁城”。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后,清王朝政府宣布退位,根据当时临时革命政府对清皇室的优待条件,逊帝溥仪仍居紫禁城后部的“内廷”。前半部的“外朝”于1914年将沈阳故宫、承德避暑山庄的文物移来,成立了古物陈列所。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组织摄政内阁,修改对清皇室优待条件,将溥仪逐出宫禁,同时成立了“办理清室善后委员会”,负责清理清皇室公、私财产及处理一切善后事宜。1925年10月10日建立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
故宫博物馆迄今收藏文物90多万件,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清代宫中的历史文物和奇珍异宝,另一类为历代文化艺术作品,包括名画、书法、碑刻、碑帖、印玺、瓷器、雕刻、玉器、漆器、珐琅器、金银器、丝织刺绣品、文房四宝,以及商周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和外国钟表等。
故宫博物院图书馆,是以清代皇室藏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文物博物馆专业性图书馆。抗日战争时作为“古物南迁”的善本、珍本图书有1334箱总计157602册又693页,其后被运至台湾。1949年以后,不断购进和接受私人捐赠图书,现有藏书50余万册。古籍图书有清内府刻本(殿本)、抄本、明、清坊刻、家刻本等珍贵版本。内容以史志、天算、金石、书画、佛经和历代诸家文集为主。除大量汉文书籍外,还有一批满、蒙、藏、回文书籍。其藏书是中国现存古籍图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建院以后,故宫博物院在清点整理的基础上,即着手编辑、印刷院藏各种文物图录和图书档案资料,出版的定期刊物有《故宫周刊》、《故宫旬刊》、《史料旬刊》等。1949年以后,编辑出版的大型图录、集册有《故宫博物院藏历代名画集》、《故宫博物院藏历代法书选集》、《故宫博物院藏瓷选集》、《故宫博物院藏工艺美术品》、《紫禁城宫殿》、《国宝》、《清代宫廷生活》等多种。出版刊物有季刊《故宫博物院院刊》、双月刊《紫禁城》。1983年成立了紫禁城出版社,专门负责编辑出版任务。
故宫博物院同时也是一个文物博物馆学术研究单位。根据1928年《故宫博物院组织法》规定,“故宫博物院因学术上之必要,得设各种专门委员会”。1929年组织了院内外有关专家、学者,成立了文物专门委员会,对院藏文物进行了初步评审和鉴定。1949年以后,曾多次组织院内外专家、学者对院藏各种文物重新进行鉴定,并根据其历史和艺术价值的高低,划定和区分其等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对文物、建筑、园林、古籍、宫廷历史及博物馆学的研究。1953年成立了学术委员会。
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
B. 中国四大博物馆在哪里
1、北京故宫博物院
北京故宫博物院位于北京故宫即紫禁城内。北京故宫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1987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前身是陕西省历史博物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三学街文庙旧址,是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首批中国“AAAA”级旅游景点,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
3、南京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其前身是1933年蔡元培等倡建的国立中央博物院,位于南京市玄武区中山东路321号,简称南院或南博,是中国创建最早的博物馆,中国第一座由国家投资兴建的大型综合类博物馆。
4、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现位于上海市中心人民广场的南侧黄浦区人民大道201号,上海博物馆的基本定位是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其收藏、展览和研究以中国古代的艺术品为重点。
(2)中国历史文化博物院扩展阅读:
故宫博物院藏有历代绘画作品近五万件(套),近千件系国家一级文物,几乎囊括了中国绘画发展各历史时期的名家名品,镇馆之宝为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
陕西博物馆馆藏文物数量多,种类全。不仅数量多、种类全,而且品位高、价值广,其中的商周青铜器精美绝伦,历代陶俑千姿百态,汉唐金银器独步全国,唐墓壁画举世无双,镇馆之宝为唐兽首玛瑙杯。
南京博物院的整体格局丰富,下设历史馆、艺术馆、特展馆、民国馆、非遗馆、数字馆,镇馆之宝为清乾隆蓝釉描金粉彩开光转心瓶。
上海博物馆收藏了来自青铜器之乡宝鸡及河南、湖南等地的青铜器,藏品之丰富、质量之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有青铜文物界“半壁江山”之誉,镇馆之宝为《鸭头丸帖》晋. 王献之。
C. 中国三大博物馆是那三大博物馆
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 ,台北故宫博物馆。
南京博物院是一座大型综合性的省级历史与艺术类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是中国第二大博物馆、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中国最早创建的博物馆,是大型综合性的国家级博物馆、全国综合性历史艺术博物馆、国家重点博物馆。前身是1933年蔡元培等倡建的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1950年更名为南京博物院,位于南京城东中山门内中山东路321号,占地约13万平方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位于北京市中心,前通天安门,后倚景山,东近王府井街市,西临中南海。北京故宫博物院建立于1925年10月10日,位于北京故宫紫禁城内。是在明朝、清朝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其文物收藏主要来源于清代宫中旧藏,是第一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7年5月8日,故宫博物院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台北故宫博物馆。台称国立故宫博物院(National Palace Museum),即为“台北故宫”。是台湾著名的中国历史与文化艺术史博物馆。座落在台北市基隆河北岸士林区外双溪,始建于1962年,1965年夏落成。为中国宫殿式建筑,共4层,白墙绿瓦。院前广场耸立由6根石柱组成的牌坊,气势宏伟,整座建筑庄重典雅,富有民族特色。院内设有20余间展览室,文化瑰宝不胜枚举。院内收藏有自南京国立中央博物院、北京故宫博物院、沈阳故宫、热河行宫运到台湾的二十四万余件文物,所藏的毛公鼎、散氏盘等商周青铜器,历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献、名画碑帖等皆为稀世之珍,展馆每三个月更换一次展品。台北故宫占地总面积约16公顷,依山傍水,气势宏伟,碧瓦黄墙,充满了中国传统的宫殿色彩。博物院的主体建筑分为四层,正院呈梅花形。
D. 中国三大历史博物院是什么,分别叫什么名字,在哪里建立时间
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 ,台北故宫博物馆。
南京博物院是中国最早创建的版博物馆之一,是一座大型综权合性的省级历史与艺术类博物馆,前身是1933年蔡元培等倡建的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1950年更名为南京博物院,位于南京城东中山门内中山东路321号,占地约13万平方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位于北京市中心,前通天安门,后倚景山,东近王府井街市,西临中南海。1961年,经国务院批准,故宫被定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故宫博物院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1965年台北故宫博物院落成坐,落在台湾省台北市士林区外双溪。建筑设计吸收了中国传统的宫殿建筑形式,淡蓝色的琉璃瓦屋顶覆盖着米黄色墙壁,洁白的白石栏杆环绕在青石基台之上,风格清丽典雅。
E. 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基本简介
本书是专业博物馆丛书中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分册,书中收入了中国历史博物馆的版大量珍贵藏品,每权件藏品除实物照片外,还附有简洁的文字说明。
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印刷精美,融知识性与可读性为一体,是一册极佳的少儿读物,它可使小朋友不出门而领畅华夏复古文化的博大精深。
F. 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发展历史
中国历史博物馆壮观的建筑已使它成为北京市重要的地标,而它悠久的建馆历史又和宏伟的建筑相得益彰,它初建于1912年,至今已有近九十年的历史。
1912年筹建。1912年,在蔡元培(时任教育总长)的关心下,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正式成立,聘请京师大学堂教授胡玉缙为主任,以国子监为馆址,开始收集各方文物。1918年迁入故宫前部端门至午门及其朝房,为救济灾民、失业工人及“为国伤亡”者,曾展出部分藏品,以门票收入赈灾。
1926年10月正式开馆。1926年,馆藏渐臻丰富,各类藏品已达26类,二十余万件,于午门辟陈列室,精选藏品,依类陈列,于同年10月10日正式开馆展出,当月观众即达45,020人,同时《国立历史博物馆丛刊》开始出版。
1929年8月改名为中央研究院北平历史博物馆。
1933年4月改为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北平历史博物馆。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历史博物馆工作主要以保护文物,避免遭受战争破坏为主,进行了少量的图片、文物展览。
1945年8月恢复中央博物院北平历史博物馆旧名。 1949年10月改名为北京历史博物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本馆更名为北京历史博物馆,隶属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向博物馆捐赠文物,总数达16962件,极大地丰富了馆藏。为适应新的历史形势,博物馆着手建立新的历史陈列,使博物馆真正成为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社会教育机构。
1950至1965年是历史博物馆的高速发展期,由裴文中、贾兰坡指导的“原始社会陈列”于1951年正式展出,该展览是我国博物馆最早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组织历史陈列的尝试。以此为起点,在党和国家领导人、文化部、文物局领导的热情关心下,以及全国各文博考古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中国通史陈列”各个历史阶段陈列逐步完成并进行了预展,包括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在内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社会各界知名学者先后来馆参观、审查,不断完善通史陈列。
中国通史陈列自原始社会开始,至清朝灭亡结束,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结合中国历史发展特点划分历史阶段,其特征是以考古发掘及传世文物为基本展出材料,力求全面、系统地展现中国历史,这不仅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也是中国文博事业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陈列。
1958年8月国家决定建立中国历史博物馆。
1959年10月,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的新馆大楼落成,北京历史博物馆更名为中国历史博物馆,与中国革命博物馆一起迁入新馆。中国历史博物馆由郭沫若先生题写馆名。1961年7月1日,“中国通史陈列”正式对外开放。1962年之后,通史陈列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修改,并陆续编印了《中国古代服饰资料》、《中国历史博物馆藏彩釉陶俑选辑》、《中国历史博物馆藏青铜器》、《中国历史博物馆藏雕塑选辑》等书。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中国通史陈列”暂时关闭。
1969年9月,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合并,改称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七十年代开始进行“中国通史陈列”的修改。此次修改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指示下进行,突出秦汉、隋唐、元明清三个历史时期的统一场面,同时将通史陈列下限延至“五·四”运动。1975年10月,修改后的“中国通史陈列”正式预展。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后,全馆各项工作逐步恢复展开,成功举办了著名的《周恩来同志纪念展览》,1978年1月,“中国通史陈列”对外开放。
自1978年始,中国历史博物馆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制定了全馆八年发展规划纲要,除继续完善通史陈列和文物收藏工作外,还积极参加中外文物交流展出活动,相继出版《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历史与文物资料》等刊物及《中国古代史常识》、《简明中国历史图册》、《明蓝瑛花卉兰石册》、《中国古代史教学参考图录》、《中国历史博物馆》、《华夏之路》、《中国通史陈列》等图书,组织和参加了多项考古发掘,举办了多项轰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文物展览,如“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文物展览”、“山西应县木塔辽代文物展览”、“医圣张仲景展览”、“中国南海沉船文物展”、“丝绸之路与茶之路”、“全国考古新发现精品展”等展览。
1983年,中国历史博物馆与中国革命博物馆恢复独立建制,将旧民主主义革命陈列划归中国革命博物馆。1984年,“中国通史陈列”进行了第二次修改,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历代社会经济文化的表现。1988年至1997年,开始进行“中国通史陈列”的第三次修改,在各文博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从全国各地征调了近千件文物,绝大多数是近十年来新出土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文物,同时,陈列形式也作了全新的设计。修改后的“中国通史陈列”原始社会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于1990年第11届亚运会开幕之日对外开放,“中国通史陈列”隋唐至明清时期也于1997年9月正式展出。
1987年考古部设立水下考古学研究室,开始水下考古的研究。1989年与日本合作,对广东南海海域进行调查,并于1990年正式成立中日中国南海沉船调查学术委员会,先后对广东、山东、辽宁等地水域进行调查。1997年,中国历史博物馆成立遥感与航空摄影考古中心,同德国波鸿鲁尔大学签订了合作开展现代航空摄影考古意向书,开始进行洛阳及内蒙古东部地区古代大型遗址的航空摄影考古勘察。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更好的发挥博物馆教育大众的作用,中国历史博物馆的群众工作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高潮,先后举办了“湖南中学生‘拥抱红太阳’夏令营”、“我爱北京天安门”活动月,在北京市各中小学和部分边远郊县举办了“中国近代史图片展”、“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展”等图片展览。
199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展示五十年来文物考古工作取得的多方面成就,由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承办的“中国文物事业50年特别展览”于国庆节前在本馆中央大厅展出。同年该馆还成功举办了“盛世重光—山东青州龙兴寺出土佛教石刻造像精品展”,并参加了“雪域名珠—西藏文化展”和在法国举办的“中国文化周”的展览工作。为迎接21世纪的到来,同时也是欢庆新的龙年的到来,中国历史博物馆特别推出“迎千禧,贺辰岁—龙的艺术精品展”和“龙文化特展”,于2000年1月分别在北京和台北展出。相信在新世纪的曙光到来的时候,汇聚着古代文明与现代化气息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必将以全新的面貌展现于世人面前。
2003年2月28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合并中国历史博物馆与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基础上,正式挂牌成立。
G. 中国历史博物院又叫什么
又叫:中国历史博物馆(Museum of Chinese History)
中国国家历史博物馆。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矗立着一座雄伟庞大的建筑物,这便是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这座1959年建成的大厦,是当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而兴建的首都十大建筑之一。
中国历史博物馆壮观的建筑已使它成为北京市重要的地标,而它悠久的建馆历史又和宏伟的建筑相得益彰,它初建于1912年,至今已有近九十年的历史。
1912年,在蔡元培(时任教育总长)的关心下,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正式成立,聘请京师大学堂教授胡玉缙为主任,以国子监为馆址,开始收集各方文物。1918年迁入故宫前部端门至午门及其朝房,为救济灾民、失业工人及“为国伤亡”者,曾展出部分藏品,以门票收入赈灾。
1926年,馆藏渐臻丰富,各类藏品已达26类,二十余万件,于午门辟陈列室,精选藏品,依类陈列,于本年10月10日正式开馆展出,当月观众即达45,020人,同时《国立历史博物馆丛刊》开始出版。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历史博物馆工作主要以保护文物,避免遭受战争破坏为主,进行了少量的图片、文物展览。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本馆更名为北京历史博物馆,隶属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向博物馆捐赠文物,总数达16962件,极大地丰富了馆藏。为适应新的历史形势,博物馆着手建立新的历史陈列,使博物馆真正成为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社会教育机构。
1950至1965年是历史博物馆的高速发展期,由裴文中、贾兰坡指导的“原始社会陈列”于1951年正式展出,该展览是我国博物馆最早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组织历史陈列的尝试。以此为起点,在党和国家领导人、文化部、文物局领导的热情关心下,以及全国各文博考古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中国通史陈列”各个历史阶段陈列逐步完成并进行了预展,包括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在内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社会各界知名学者先后来馆参观、审查,不断完善通史陈列。
中国通史陈列自原始社会开始,至清朝灭亡结束,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结合中国历史发展特点划分历史阶段,其特征是以考古发掘及传世文物为基本展出材料,力求全面、系统地展现中国历史,这不仅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也是中国文博事业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陈列。
1959年10月,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的新馆大楼落成,北京历史博物馆更名为中国历史博物馆,与中国革命博物馆一起迁入新馆。中国历史博物馆由郭沫若先生题写馆名。1961年7月1日,“中国通史陈列”正式对外开放。1962年之后,通史陈列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修改,并陆续编印了《中国古代服饰资料》、《中国历史博物馆藏彩釉陶俑选辑》、《中国历史博物馆藏青铜器》、《中国历史博物馆藏雕塑选辑》等书。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中国通史陈列”暂时关闭。
六十年代后期,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合并,称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七十年代开始进行“中国通史陈列”的修改。此次修改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指示下进行,突出秦汉、隋唐、元明清三个历史时期的统一场面,同时将通史陈列下限延至“五·四”运动。1975年10月,修改后的“中国通史陈列”正式预展。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后,全馆各项工作逐步恢复展开,成功举办了著名的《周恩来同志纪念展览》,1978年1月,“中国通史陈列”对外开放。
自1978年始,中国历史博物馆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制定了全馆八年发展规划纲要,除继续完善通史陈列和文物收藏工作外,还积极参加中外文物交流展出活动,相继出版《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历史与文物资料》等刊物及《中国古代史常识》、《简明中国历史图册》、《明蓝瑛花卉兰石册》、《中国古代史教学参考图录》、《中国历史博物馆》、《华夏之路》、《中国通史陈列》等图书,组织和参加了多项考古发掘,举办了多项轰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文物展览,如“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文物展览”、“山西应县木塔辽代文物展览”、“医圣张仲景展览”、“中国南海沉船文物展”、“丝绸之路与茶之路”、“全国考古新发现精品展”等展览。
1983年,恢复中国历史博物馆独立建制,将旧民主主义革命陈列划归中国革命博物馆。1984年,“中国通史陈列”进行了第二次修改,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历代社会经济文化的表现。1988年至1997年,开始进行“中国通史陈列”的第三次修改,在各文博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从全国各地征调了近千件文物,绝大多数是近十年来新出土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文物,同时,陈列形式也作了全新的设计。修改后的“中国通史陈列”原始社会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于1990年第11届亚运会开幕之日对外开放,“中国通史陈列”隋唐至明清时期也于1997年9月正式展出。
1987年考古部设立水下考古学研究室,开始水下考古的研究。1989年与日本合作,对广东南海海域进行调查,并于1990年正式成立中日中国南海沉船调查学术委员会,先后对广东、山东、辽宁等地水域进行调查。1997年,中国历史博物馆成立遥感与航空摄影考古中心,同德国波鸿鲁尔大学签订了合作开展现代航空摄影考古意向书,开始进行洛阳及内蒙古东部地区古代大型遗址的航空摄影考古勘察。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更好的发挥博物馆教育大众的作用,中国历史博物馆的群众工作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高潮,先后举办了“湖南中学生‘拥抱红太阳’夏令营”、“我爱北京天安门”活动月,在北京市各中小学和部分边远郊县举办了“中国近代史图片展”、“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展”等图片展览。
199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展示五十年来文物考古工作取得的多方面成就,由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承办的“中国文物事业50年特别展览”于国庆节前在本馆中央大厅展出。同年我馆还成功举办了“盛世重光—山东青州龙兴寺出土佛教石刻造像精品展”,并参加了“雪域名珠—西藏文化展”和在法国举办的“中国文化周”的展览工作。为迎接21世纪的到来,同时也是欢庆新的龙年的到来,中国历史博物馆特别推出“迎千禧,贺辰岁—龙的艺术精品展”和“龙文化特展”,于2000年1月分别在北京和台北展出。相信在新世纪的曙光到来的时候,汇聚着古代文明与现代化气息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必将以全新的面貌展现于世人面前。
H. 中国历史博物馆简介
国家综合性历史文化艺术博物馆。馆址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
。前身是1912年7月成立的北京历史博物馆,1926年定名为国立历
史博物馆,1930年更名为中央研究院北平历史博物馆,1934年4月
改为中央博物馆筹备处北平历史博物馆,1949年仍定名北京历史
博物馆,1959年迁入馆址,并改用今名。现馆藏文物三十余万件
,代表性藏品如新石器时代的鱼纹彩陶盆、人面鱼纹彩陶盆、镂
空高柄黑陶杯,夏、商、西周、春秋时的铜爵、原始青瓷尊、“
虢季子白”铜盘、蟠螭纹铜 ,战国、秦、汉时的错金银云纹铜犀
尊、“中国大宁”神兽铜镜、击鼓说唱陶俑、绿玻璃碗、彩绣云
纹囊,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甘露元年”青瓷灯、彩绘画像砖
、青瓷仰覆莲花尊,隋、唐、五代的白瓷龙杯、鸡首壶、绿釉陶
俑、三彩骆驼载乐俑、白釉莲瓣座瓷台灯、鎏金观音铜造像,辽
、宁、金、元时期的倪云林设色山水图轴、宋代各名窑瓷器,明
、清时期的瓷器、康熙朝服等。基本陈列为中国通史陈列,不定
期举办如敦煌文物展览、望都汉墓壁画展览等专题展览。出版有
《简明中国历史图册》、《中国古代铜镜》、《中国体育史文物
资料》、《长沙出土漆器图案选》、《河北望都汉墓壁画》、《
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等画刊图册。
I. 参观历史博物馆的意义
参观历史博物馆可以深刻感悟历史,了解各民族文化,加深对民族团结的认识,让大家牢记中国的历史,继承民族团结精神,从自身做起,维护、传承华夏文明,做民族团结的践行者。
生活在今天,人们疲于奔走,游荡在眼花缭乱的物质世界,憧憬着应接不暇的繁华,这让大家忘记了在城市中还有一处存储记忆的地方,或许人们很少注意过它,但它一直在静静地守候着过去,守候着一份亘古未变的革命情怀。
餐馆历史博物馆,可以让人们见识了生活在中华这块大地上勤劳的人民,风俗文化多彩的不同民族,各式各样的民族服饰,热血奉献的守国大将,奋斗不息的中华民族,从古代到今天,民族团结代代相传,爱家爱国的精神传播心间。
(9)中国历史文化博物院扩展阅读:
历史文物存在的意义
所谓文物真正的存在价值不是用金钱衡量的数字,也不是多么精美的雕花与材料。他们真正的宝贵之处在于它们本身的文化底蕴,他们不动,不说话,就作为一个旁观者见证了一个又一个朝代的变迁。
千百年来,法老的辉煌已经落幕,天子皇朝的统治已消亡,古希腊城邦战争的战火硝烟已落定,角斗士的厮杀呐喊已远去,可金字塔、紫禁城、雅典卫城、罗马角斗场、依然巍然屹立于世人面前,他们无声地向世界证明,古建筑遗址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记录了古往今来那些时间轴上的兴衰荣辱。
青铜鼎、唐三彩、山水画、青花瓷……他们身上的痕迹、花纹代表了一个个朝代的审美,反映当代人的思想和价值观。文物,就是我们和古人沟通的桥梁,是古人存在过的证明,是一种历史印记。
网络-历史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