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百团大战的意义是什么啊
在遭到中国军队打击之后,侵华日军某部在一份报告中称:“其上级干部多为经验丰富干练之士,其统率才能十分高超,尤其对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用,必须瞩目。”上述评论所指的战役应是百团大战。
(2018·随州)“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文通线和封锁网。”这段报道反映的是百团大战。
(2017·荆门)抗战时期,延安新华电台评论一场战役时说“这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规模最大的战役,它振奋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精神,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这场战役应该是百团大战。
(2016·孝感)武汉会战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在这一阶段爆发的一次重大战役(会战)后,侵华日军某部在一份报告中称:“其上级干部多为经验丰富干练之士,其统帅才能十分高超,尤其对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动,必须瞩目。”这次战役(会战)是指百团大战。
(2015·咸宁)抗日战争时期,在彭德怀将军的指挥下,中国军队取得了一次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的胜利。该战役是百团大战。
(2014·黄石)抗战时期,以破坏敌人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据点为主要目标的战役是百团大战。
㈡ 百团大战的历史意义
百团大战的历史意义:第一,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囚笼政策”,巩固了华北抗日根据地。全国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日军逐渐移其主力围攻八路军,加紧推行“囚笼政策”,大力修复铁路,新建公路,增建据点,企图分割、封锁和摧毁华北抗日根据地。百团大战,破袭了日伪军大量的铁路和公路,拔除了大批据点,沉重打击了日伪军的“囚笼政策”,有效地巩固了华北抗日根据地。 第二,策应了正面战场作战,抑制了国民党顽固派的投降逆流。日本帝国主义为了迅速解决中国问题,促进蒋介石与汪精卫政权合流,从1939年6月至1940年9月进行了代号为“桐工作”的政治诱降活动。日军与蒋介石双方代表正式进行了谈判。在此期间,日军先后发动了枣(阳)宜(昌)会战和代号为“一百零一号作战”,对重庆、成都和西安等地实施大规模轰炸,发动了一场新的军事攻势,以配合“桐工作”的进行。百团大战,牵制和消耗了日军大量兵力,极大地减轻了正面战场国民革命军的压力,从而有力地策应了正面战场作战,抑制了国民党顽固派的投降逆流。 第三,彻底粉碎了国民党顽固派诬蔑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谎言,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八路军出动主力部队,在华北的大部分地区,进行了长达5个多月的作战,作出了重大牺牲,歼灭日伪军5万余人,获得了社会各界人民的普遍好评和广泛赞誉。从而戳穿了国民党顽固派散布的种种谎言,极大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八路军的抗战地位和作用。
记得采纳啊
㈢ 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有什么历史意义
重击了日伪军的反动气焰,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党军正面战场的作战,极大地振奋了全国的抗战信心。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的战役,由于参战兵力达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百团大战分为3个阶段。1940年8月20日至1940年9月10日为第一阶段,中心任务是摧毁正太路交通。1940年9月22日至1940年10月上旬为第二阶段,主要任务是继续破坏日军的交通线,并摧毁日军深入抗日根据地的主要据点。1940年10月上旬到1941年1月24日为第三阶段,主要任务是反击日军的报复性“扫荡”。
平型关大捷(又称平型关战斗、平型关伏击战),是指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在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平型关附近,为了配合第二战区的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势,由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充分发挥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首战大捷。
该战是八路军115师师长林彪率领所部,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临危出征,与日本号称“钢军”的板垣征四郎第5师团第21旅团一部及辎重车队浴血死拼取得的首战胜利,有力配合了阎锡山负责的第二战区正面战场的防御作战,迟滞了日军的战略进攻,打乱了敌人沿平绥铁路右翼迂回华北的计划,是八路军出师以来打的第一个大胜仗。
台儿庄大捷,又称台儿庄战役、鲁南会战或血战台儿庄。台儿庄战役的起止时间有几种说法,一般认为从1938年3月16日开始至4月15日结束。战役由滕县战斗、临沂附近战斗、台儿庄战斗和日军的溃退,中国军队的追击作战等部分组成。
在历时1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约29万人参战,日军参战人数约5万人。中方伤亡约5万余人,毙伤日军约2万余人。
它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坚定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信心。这次战役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气,改变了国际视听,消灭了日本侵略者的威风,歼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此次大捷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以来,继长城战役、平型关大捷等战役后,中国人民取得的又一次胜利,是抗日战争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也是徐州会战中国民革命军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㈣ 百团大战的历史意义是什么东西(被人问晕了)
中国红色势力正面进入抗日战场。
㈤ 百团大战的历史意义
1、它钳制了大批在华日军,1941年初日军又将第17、第33师由华中调往华北 ,从而进一步减轻了华中正面战场的压力;
2、极大地鼓舞了民心士气,百团大战的捷报传开之后 ,举国上下一片欢腾,报社电台相继发表社论、社评,备地纷纷举行祝捷会、庆功会,群情振奋,增强了战胜困难的勇气,遏制了妥协投降的暗流,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到底的信心;
3、提高了并产党、八路军的声威,揭破了八路军“游而不击”等谎言,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是抗日的中流砥柱,是争取抗战胜利的希望所在。
(5)百团大战历史意义扩展阅读:
1940年夏秋,日本帝国主义乘德国法西斯军队在西欧和北欧迅猛推进、美国的战备尚未完成、英国又无力东顾之机,积极准备实行“南进”政策,攫取英、美、法、荷等国在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上的殖民地。
因而,在中国战场加紧对国民党政府进行政治诱降活动,同时以主要力量继续进攻抗日根据地,特别是在华北加紧推行1940年度“肃正建设计划”和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企图摧毁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巩固其占领区,使中国成为其“南进”的后方基地。
为粉碎日本侵略者的“囚笼政策”,争取华北战局更有利的发展,并影响全国的抗战局势,克服国民党妥协投降的危险,八路军总部决心向华北日军占领的交通线和据点,发动大规模进攻战役。
在华北交通线中,正太铁路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横越太行山,是连接平汉、同蒲两铁路的纽带,是日军在华北的重要战略运输线之一。八路军的进攻战役首先在正太铁路发起,因此开始称为正太战役。
7月22日,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副参谋长左权下达《战役预备命令》,规定以不少于22个团的兵力,大举破击正太铁路。同时要求对同蒲、平汉、津浦、北宁、德石等铁路以及华北一些主要公路线,也部署适当兵力展开广泛的破击,以配合正太铁路的破击战。
8月8日,朱德、彭德怀、左权下达《战役行动命令》,规定:晋察冀军区破击正太铁路石家庄至阳泉(不含)段;第129师破击正太铁路阳泉(含)至榆次段;第120师破击忻县以北的同蒲铁路和汾(阳)离(石)公路,并以重兵置于阳曲南北地区,阻击日军向正太铁路增援。要求各部在破击交通线的同时,相机收复日军占领的一些据点。
在这些地区和交通线上,驻有日军3个师团全部、2个师团的各2个联队、5个独立混成旅团全部、4个独立混成旅团的各2个大队、1个骑兵旅团的2个大队,共20余万人,另有飞机150架和伪军约15万人。
按八路军总部原来规定,参战兵力不少于22个团。但战役发起后,由于八路军广大指战员和抗日根据地民众痛恨日军的“囚笼政策”,参加破击战的积极性非常高,因此各部投入了大量兵力,计晋察冀军区39个团、第129师(含决死队第1、第3纵队等)46个团、第120师(含决死队第2、第4纵队等)20个团,共105个团20余万人,还有许多地方游击队和民兵参加作战。
当彭德怀、左权在八路军总部作战室听取战役情况汇报、得知实际参战兵力达到105个团时,左权兴奋地说:“好!这是百团大战。”彭德怀说:“不管一百多少个团,干脆就把这次战役叫做百团大战好了!”
㈥ 百团大战的意义
百团大战是抗战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它打出了敌后抗日军民的声威,振奋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在战略上有力地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
百团大战的胜利,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百团大战是在中国抗战处于困难、妥协投降空气甚浓的时候取得重大胜利的,具有重大的军事和政治意义。它钳制了大批在华日军,1941年初日军又将第17、第33师由华中调往华北 ,从而进一步减轻了华中正面战场的压力;
极大地鼓舞了民心士气,百团大战的捷报传开之后 ,举国上下一片欢腾,报社电台相继发表社论、社评,备地纷纷举行祝捷会、庆功会,群情振奋,增强了战胜困难的勇气,遏制了妥协投降的暗流,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到底的信心;
提高了并产党、八路军的声威,揭破了八路军“游而不击”等谎言,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是抗日的中流砥柱,是争取抗战胜利的希望所在。
(6)百团大战历史意义扩展阅读
1940年8月20日22时,“一颗颗攻击的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划破了夜空,各路突击部队简直像猛虎下山,扑向敌人的车站和据点,雷鸣般的爆炸声,一处接着一处,响彻正太路全线。”同一时刻,平汉、同蒲、德石、沧石等铁路和公路干线上,
枪炮声、炸药的爆破声震撼着华北大地。在八路军总部的统一指挥下,晋察冀军区、第120、第129师等,向日军侵占的华北主要交通干线,展开了全面攻击,一场以正太铁路为重点的、声势浩大的交通总破袭战打响了。
百团大战的胜利,是在中国抗战处于战略相持阶段、妥协投降危机空前严重的形势下取得的。仅战役发起至12月5日的前3个半月,八路军共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毙伤日军20645人、伪军5155人,
破坏铁路474公里、公路1502公里,缴获各种枪5900余支(挺)、炮53门及一批军用物资。全战役,八路军至少作战2170余次,歼灭日伪军50000余人。八路军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中毒2万余人的代价。
㈦ 百团大战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这次大战历时抄三个半月,共进行大小袭战斗1800多次,歼灭日伪军45000多人,破坏敌控交通线2000余公里,攻克交通线两侧及深入根据地的日伪据点2900多个,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有力地驳斥了关于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谣言,坚定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信心。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对百团大战进行了这样的描述:从晋西高山,到东海海岸,从黄河畔,到长城边,都成了战场,一百团人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
㈧ 百团大战的历史地位
百团大战是抗战时期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他打出了敌后抗日军民的声威,振奋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在战略上有力的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
百团大战的胜利,是在中国抗战处于战略相持阶段、妥协投降危机空前严重的形势下取得的。仅战役发起至12月5日的前3个半月,八路军共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毙伤日军20645人、伪军5155人,俘日军281人、伪军18407人,破坏铁路474公里、公路1502公里,缴获各种枪5900余枝(挺)、炮53门及一批军用物资。全战役,八路军至少作战2170余次,歼灭日伪军50000余人。八路军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中毒2万余人的代价。这次战役,具有重大的军事和政治意义。
第一,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囚笼政策”,巩固了华北抗日根据地。全国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日军逐渐移其主力围攻八路军,加紧推行“囚笼政策”,大力修复铁路,新建公路,增建据点,企图分割、封锁和摧毁华北抗日根据地。百团大战,破袭了日伪军大量的铁路和公路,拔除了大批据点,沉重打击了日伪军的“囚笼政策”,有效地巩固了华北抗日根据地。
第二,策应了正面战场作战,抑制了国民党顽固派的投降逆流。日本帝国主义为了迅速解决中国问题,促进蒋介石与汪精卫政权合流,从1939年6月至1940年9月进行了代号为“桐工作”的政治诱降活动。日军与蒋介石双方代表正式进行了谈判。在此期间,日军先后发动了枣(阳)宜(昌)会战和代号为“一百零一号作战”,对重庆、成都和西安等地实施大规模轰炸,发动了一场新的军事攻势,以配合“桐工作”的进行。百团大战,牵制和消耗了日军大量兵力,极大地减轻了正面战场国民革命军的压力,从而有力地策应了正面战场作战,抑制了国民党顽固派的投降逆流。
第三,彻底粉碎了国民党顽固派诬蔑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谎言,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八路军出动主力部队,在华北的大部分地区,进行了长达5个多月的作战,作出了重大牺牲,歼灭日伪军5万余人,获得了社会各界人民的普遍好评和广泛赞誉。从而戳穿了国民党顽固派散布的种种谎言,极大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八路军的抗战地位和作用。
㈨ 百团大战的目的
目的是正太铁路,它是日军在华北的重要战略运输线之一。
战役准备与发起——
7月22日,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副参谋长左权下达《战役预备命令》,规定以不少于22个团的兵力,大举破击正太铁路。同时要求对同蒲、平汉、津浦、北宁、德石等铁路以及华北一些主要公路线,也部署适当兵力展开广泛的破击,以配合正太铁路的破击战。
8月8日,朱德、彭德怀、左权下达《战役行动命令》,规定:晋察冀军区破击正太铁路石家庄至阳泉(不含)段;第129师破击正太铁路阳泉(含)至榆次段;第120师破击忻县以北的同蒲铁路和汾(阳)离(石)公路,并以重兵置于阳曲南北地区,阻击日军向正太铁路增援。要求各部在破击交通线的同时,相继收复日军占领的一些据点。
八路军原定动员兵力为22个团(晋察冀10个团,129师8个团,120师4个团),重点目标为正太铁路,其次是平汉铁路、同蒲铁路北段和白晋铁路。为了攻击的突然性,未经中国共产党军委批准展开了战斗。
战斗开始后,各部投入了大量兵力,计晋察冀军区39个团、第129师(含决死队第1、第3纵队等)46个团、第120师(含决死队第2、第4纵队等)20个团,共105个团20余万人,还有许多地方游击队和民兵参加作战。最终参战总兵力达到105个团。在华北交通线中,正太铁路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日军在华北的重要战略运输线之一。
(9)百团大战历史意义扩展阅读:
历史意义——
百团大战是抗战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它打出了敌后抗日军民的声威,振奋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在战略上有力地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百团大战的胜利,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百团大战是在中国抗战处于困难、妥协投降空气甚浓的时候取得重大胜利的,具有重大的军事和政治意义。它钳制了大批在华日军,1941年初日军又将第17、第33师由华中调往华北 ,从而进一步减轻了华中正面战场的压力;
极大地鼓舞了民心士气,百团大战的捷报传开之后 ,举国上下一片欢腾,报社电台相继发表社论、社评,备地纷纷举行祝捷会、庆功会,群情振奋,增强了战胜困难的勇气,遏制了妥协投降的暗流,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到底的信心;提高了并产党、八路军的声威,揭破了八路军“游而不击”等谎言,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是抗日的中流砥柱,是争取抗战胜利的希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