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
能具体点么,有点难哦!
㈡ 情节剧的历史发展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盛行于欧洲的情节剧被后世称为“原始情节剧”,它们通常有4个程式化的人物:高贵勇敢的男主角、年轻美貌的女主角、代表邪恶势力的坏蛋、滑稽的丑角。它们的情节也是程式化的:第一幕表现爱情,第二幕坏蛋作恶,女主角受难,第三幕男主角在丑角的帮助下惩罚坏蛋,以大团圆结束。原始情节剧常在曲折的情节中包含着惩恶扬善的道德宣传,而且有音乐配合剧情,容易被观众所接受。在欧洲,考茨贝曾写过200多部情节剧,其中以《厌世与忏悔》(1789)最为著名,皮克塞雷克尔(1773~1844)也是有名的情节剧作家。在19世纪,这类情节剧也曾风行一时。有人认为,普兰奇的《土匪》(1829)是最后一部原始情节剧。从此以后,它逐步衰落。但情节剧作为一种样式,此后仍时有作品出现,大仲马(1802~1870)的《波琳》(1840)、鲍塞考尔改编的《科西嘉兄弟》以及大量根据通俗小说改编的情节剧,仍然拥有很多观众。在现代戏剧中,诸如惊险剧、侦破剧、推理剧等等,都可以列入这个范围。A.克里斯蒂(1891~1976)的《捕鼠器》(1952),是伦敦剧院有史以来上演的最悠久、演出场次最多的剧目。
㈢ 戏剧的历史和发展
【世界戏剧历史】
西方戏剧的诞生
西方戏剧的曙光,普遍认为是古希腊悲剧,而古希腊悲剧则是源于古希腊城邦的 蒂厄尼索斯(Dionysus)的崇拜仪式。在祭典中,人们扮演蒂厄尼索斯,唱“戴神颂”,跳“羊人舞”(羊是代表蒂厄尼索斯的动物)。古希腊悲剧都是诗剧,严谨古雅、庄重大气。表演时有歌队伴唱,史实表明歌队先于演员存在。关于这个起源,也可以参考德国哲学家尼采的早期哲学著作《悲剧的诞生》。
中国戏剧的诞生
就西方的定义来说,中国没有「话剧」的传统。不过一般在讨论中国戏剧时,若不以严格的定义划分,中国古代的戏曲应归入戏剧的大类。
中国戏曲的根源在可以追溯到先秦到汉代的巫祇仪式,但是宋代南戏的发展才有了完备的戏剧文本创作,现存最早的中国古代戏剧剧本是南宋时的《张协状元》。元代时以大都、平阳和杭州为中心,元杂剧大放异彩。後世形成了诸多戏曲形式,也就是各剧种。明代的昆曲经过发展,首先得到士族大夫的追捧和喜爱,他们大量创造剧本,不断修改曲谱,同时修正昆曲的戏剧理论,并使得传奇剧本成为一种新的主流文学形式。随後昆曲又得到晚明和清代宫廷皇室的喜爱,成为贵族生活的一部分,成为获得官方肯定的戏剧艺术,故称“雅”;而以各地方言为基础的地方戏,广受民间喜爱,则称“花”。于是在清代形成了“花雅之争”,实际上是戏曲共同繁荣的局面。这丰富了戏曲艺术的门类,也形成了各自的艺术特色。
近年来台湾的戏剧研究学者曾永义提出一套说法,认为在讨论中国戏剧起源时,应该要区分“大戏”与“小戏”,大戏是成熟的戏曲,而小戏则是戏剧的雏型。大戏是在到了金元杂剧之后才发展完成,而之前的宋杂剧、唐代的代面、踏摇娘、钵头、参军戏、樊哙排君难等,都可列入小戏的行列,而中国在非常早之前,就有小戏。
中国在与近代西方有文化接触前,没有西方意义上的“戏剧”(主要指话剧)传统。中国传统的戏剧为一种有剧情的,“以歌舞演故事”的,综合音乐、歌唱、舞蹈、武术和杂技等的综合艺术形式,也就是戏曲曲艺。
㈣ 国产电视剧经历了哪些发展历程
今年是我国电视剧诞辰60周年。年6月15日,随着北京电视台《一口菜饼子》开播,中国电视事业开始了。正如《一口菜饼子》,早期电视剧主要聚焦在农村现实题材和政治宣传,大多有“庙堂之高”的深远立意。而接下来1962年的《绿林行》、1966年的《焦裕禄》等电视剧,都是以正面典型人物作为作品主体。这一时期的电视作品起到了较强的教化功能,但作为文化艺术作品,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娱乐性。这一时期我国的电视剧总体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都在萌芽。
如果说《士兵突击》展现了新时代军人的成长历程,那么《亮剑》就是一部总结过去军旅精神的追溯之作。该剧为中国观众发掘了中国式的“巴顿将军”,让这一具有民族特色的人物成为国民印象之一,直到现在,“亮剑精神”还常常被引用,不断辐射到其他行业。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
㈤ 舞台剧 的发展历史
中国的来舞蹈史在可以提供查证自的史书典籍中,还尚未见到有舞剧艺术起源的记载。但是,本身具有戏剧因素的乐舞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左右的西周时期(公元前1066——公元前771)。著名的《大舞》(中国第一部大型有情节性的歌舞。)就是综合了舞、乐、诗等艺术形式,表现武王灭商这样一个历史事件情节的大型歌舞。
此后,又出现了《九歌》(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所作的祭神乐歌),具有更强烈的舞剧因素,但是,这些都不是我们今天所共识的严格意义的舞剧。
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舞剧需要有较高的经济投入,要有相对稳定的庞大的专业演员队伍和现代化装置的剧场。此外,舞剧艺术是舞蹈发展到相当高度的产物,而在那动荡的年代里,直到20世纪初叶,中国的舞蹈也还未成熟到足以产生综合性的舞剧艺术。中国舞剧在20世纪30年代才初见端倪。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可以说是“外来艺术”的引进。
中国舞剧这门新兴的艺术真正的发展是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建国初期由著名的戏剧家、舞蹈家家、舞台美术设计家通力合作,推出了一部由著名的舞蹈家戴爱莲主演的大型舞剧--《和平鸽》。这才是中国 舞剧的开始。
㈥ 美剧的历史发展
1928年9月11日,通用公司在纽约试播了《女王信使》。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初步意义上的电视剧,标志着人类历史上一个全新的戏剧类型的诞生。
在1930年代,NBC和CBS两大广播巨头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尝试,实验性地播出作品,大部分根据百老汇戏剧和经典改编而成,并成立了自己的电视台。1939年4月30日,NBC公开播放电视,标志着美国电视正式播出。
1947年5月,NBC推出了第一部直播电视剧栏目《克拉福特电视剧场》,这是一个诗选型电视剧,它的首部作品是《双门》(Double Door)。延至随后的50年代,直播剧场仍是电视剧的主流。这种栏目道具简单,由特写镜头和现场表演构成。因此,它特别强调演员和台词的作用,人物的表情至关重要。 在1950年代,随着个人财富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购买电视。美国电视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进入第一个黄金时期,大量电视栏目纷至沓来,播出时间也越来越长。NBC、CBS、ABC三大广播公司在电视领域展开新一轮竞争,电视三巨头形成。1954年,NBC首先播出彩色电视。
大好光景之下,大量广播剧和歌舞剧被改编成电视剧登陆荧幕。 其中1951年开播的《我爱露西》以亲切、平民化的格调获得基层美国人的广泛欢迎。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美剧极具舞台剧特色,演员的一颦一蹙富有夸张色彩。
电视剧的变革得益于技术的不断进步。1955年录像机的发明使得电视直播节目不再是唯一的选项。电视节目可以预先录制,然后编辑并纠正错误。《我爱露西》亦是第一部采用胶片摄制的电视剧,此后的美剧基本录播,使之真正从戏剧的限制中解放出来。
1956年,美国电视进入西部片时代,描写西部警察的《荒野大镖客》从众多西部题材电视剧中脱颖而出,随后描写拓荒者生存冒险的《大篷车》也大受欢迎。 1965年起,由于NBC发起的“全彩色频道”开播,美国电视进入全彩的阶段,96%的电视节目实现彩色播出。
在1960-70年代,电视对社会以及新闻界的影响越来越大,电视新闻也逐渐占据黄金时段。1980年,全球首个全天候新闻频道CNN横空出世,从此电视新闻媒体逐渐崛起。在1980年代,新的电视技术层出不穷:有线电视、卫星电视等。同时,美国各种媒体进行整合,组成了今日美国媒体业的超级航母。
1970年,美国颁布法律规定,商业电视网只能自制少量节目,其主流节目必须委托制作公司,电视网只享有首播权,并不享有节目本身。虽然该法案后来取消了,但委托制作电视剧的方式却根深蒂固,并也从另外一个角度成就了众多电视珍品。
从60年代中期的惊险系列剧、幻想剧和魔幻剧,至70年代与生活贴近的情景喜剧,再到80年代叙事日渐复杂的现实题材系列剧,美剧经历了类型上的极大丰富。晚间肥皂剧见证了自己最后的辉煌,并在80年代末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从1980年开始,NBC的周四夜晚的剧集品质优秀,广受赞誉,特别是喜剧,“周四喜剧夜”金漆招牌逐渐成型。进入90年代,NBC更提出“必看电视(Must See TV)”,以周四制高,全面拉升收视并实现全盛。期间,NBC涌现诸多收视口碑双收的剧集,《宋飞传》《老友记》等更是个中翘楚。NBC的成功也促成了1990年代的情景喜剧繁盛。
1998年,美版《百万富翁》的出现使答题节目重新吸引大众眼球。2000年,《幸存者》风靡全美,引致“真人秀”节目在黄金时段迅速占据重要地位。这令剧集的生存空间受到压缩,间接导致此后情景喜剧大幅减产。
1972年成立的全美首个有线电视网HBO,在1990年代开始自制电视节目并获得成功。作为行业先锋,HBO的首部一小时原创剧《监狱风云》在1997年播出,其后《黑道家族》的全面成功、《火线》的社会反响奠定了HBO的无二地位。 受其影响,Showtime等有线台相继亮眼转型。随之崛起,公共台的剧集相较江河日下,传统三巨头的地位渐渐式微,它们在各大颁奖礼上的风采逐渐被有线台所掩盖。
美剧Cult片风云涌动,正拓宽美剧的界域。从1990年《双峰镇》的惊悚诡异,到1994年《我所谓的生活》、1999年《怪胎与书呆》的青春糜烂,再到1999年《黑道家族》、2008年《绝命毒师》的黑色刻画,偕连审判式喜剧《发展受阻》,这些反类型剧作,不论成功与否,无不是增益尝试。《黑道家族》也打破了电视向通俗口味让步的惯则,自始起,美剧在编剧方式上有了更大的自由空间,进入空前繁荣。
以往,美国电影和电视业之间的鸿沟很难跨越,传统印象认为电视较电影低端。进入2010年代,电影名导掌镜电视、电影大咖盘踞荧幕的景象十分普遍。 各大电视网在迷你剧领域的竞争也愈加激烈,更多迷你短剧在每年春夏档期首播。
2013年,流媒体服务商Netflix颠覆传统,创新制播模式:剧集自行订造,剧集元素根据网络大数据分析分配,并在其网络频道上开创性地全季同时上架。 与制作小成本网络剧不受青睐不同,Netflix开创了网络电视频道进入艾美奖的历史。
㈦ 古装剧的发展历程
港台古装剧有它的巅峰抄时期。
以台湾来说。20世纪90年代,台湾拍摄的古装剧集曾在亚洲地区产生了非常热烈的反响,其中以”琼瑶剧”和武侠剧代表。
香港古装剧的巅峰时代,也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当时香港拍摄的武侠剧无论在香港还是在内地,都非常受欢迎。可以说这个时代是香港武侠剧黄金时代。其中不乏至今还在广为流传的经典“金庸剧“。
随着内地拍摄技术、剧本创作、影视制作等相关技术水平的提升,港台古装剧开始走下坡路,再难有万人空巷的盛况。
此时,港台的影视制作团队与大陆的影视制作团队重新融合,两岸的演员也有了比之前更多的交流合作。曾经红极一时的港台剧集并没有没落,而是以全新的发展模式焕发出生命力。 内地古装剧可以说是历史悠久,也有不少经典之作。在内地影视技术尚未成熟时就有不少大型古装历史剧问世,并且也获得了较为不错的反响,足见内地影视工作者的用心。
但是,在中国电视机普及和中国内地电视电影拍摄起步阶段的30年中,内地的古装剧集多数拘泥于历史正剧,缺少娱乐趣味。随着拍摄技术和演员水平的提升,中国的影视剧题材也愈发成熟。如今的古装剧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并且包罗万象的剧种。
㈧ 中国电视剧是怎么发展的
中国电视剧的发展
1958年6月15日,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以直播形式播出了电视剧《一口菜饼子》,这标志着中国电视剧的诞生。迄今中国电视剧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其间,在历史发展的纵向纬度,按照电视剧艺术形式在社会系统中功能角色定位及其艺术自觉与生产规模,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一,宣传工具阶段(1958—1977)。二,审美自觉阶段(1978—1989)。三,文化产业阶段(1990至今)。在电视剧艺术系统的横向纬度,按照电视剧艺术的类型发展实际,中国电视剧又可以分为革命历史题材剧、古装戏(历史题材电视剧)、农村题材剧、军事题材剧、城市社会生活剧(家庭伦理剧)、都市言情与青春浪漫剧、情境喜剧等类型。
从电视剧艺术诞生的1958年到文革结束后的1977年,在文本意识形态层面的主导倾向来说,中国电视剧基本上是作为那个年代政治宣传工具而存在的。虽然说在这个阶段,包括文学、戏剧、电影、电视剧在内的艺术形式家族,都要受制于当时左倾政治文化形势的强力影响和左右,但由于电视传播的新兴大众传媒属性,相比前几种艺术形式,电视剧这一文化形式的作用,在更加受到政府、把关人系统以及从业人员重视的同时,由于外有压力以及内化而来的自我抑制,电视剧的审美属性更为淡化。并且,由于文化形势和电视技术的双重制约,电视剧的生产数量和规模都比较弱小,因之电视剧对于整个社会文化系统的影响较之报纸、电台其他大众传播媒介和文学、戏剧、电影艺术形式,也要小得多。
1958年播出的中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便是当时配合中央“忆苦思甜”、“节约粮食”宣传精神的产物[1]。内容说的是两姐妹中的妹妹用一块枣丝糕喂狗,被姐姐发现给予了严肃批评。然后,姐妹俩共同回忆起旧社会的苦难生活,感受新社会新生活的来之不易,最后达成了要珍惜粮食的共识。这部电视剧采用了“直播戏剧”的形式,反映了萌芽时期中国电视剧艺术的技术特征和民族审美传统基因。
1958年9月4日,当时的北京电视台播出了电视剧《党救活了他》。这是根据上海广慈医院抢救被烧伤的炼钢工人丘财康的真实事迹而创作的纪实性电视剧。由此以后,这种“真人真事”类型的纪实电视剧,成为中国主旋律电视剧范围内的一个重要类型。这年10月,新成立的上海电视台播出了第一部电视剧《红色的火焰》。1962年1月13日,北京电视台播出电视剧《莫里生案件》,它是根据美国作品改编的,用来揭露非美活动委员会对美国进步人士的迫害性审判。1963年8月17日,北京电视台播出电视剧《火种》,它是一部反映美国种族和阶级矛盾的电视剧。1965年,适应当时“抗美援越”形势的需要,北京、上海、广州陆续播出了根据越南民族英雄阮文追事迹改编的电视剧。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根据柯岩同名独幕剧改编的电视剧《相亲记》,是一部比较贴近生活的作品。由于广受欢迎,《相亲记》连续演播4次,并曾赴广州演出—— 在直播时代,这意味着整个剧团搬迁式的巡回演出。
1958年到1966年,是中国电视剧的草创时期,8年时间全国范围内共播出200多部电视剧。其中,北京电视台90部,上海电视台35部,广州电视台30多部[2]。由于当时电视接收机是稀缺产品,电视剧的社会影响力有限。
从1967年到1977年,其间多数时间处于文革时期。这一时期,电视剧“为政治服务”的色彩更为明显,且创作成绩极为寥落,几成空白,乏善可陈。值得记入历史的有这样几部作品:反修防修主题的《考场上的斗争》(1967),学大寨主题的《架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主题的《公社党委书记的女儿》(1975)、《神圣的职责》(1975)。其中,《考场上斗争》,是中国电视史上唯一一部用黑白录像设备制作的电视剧,它也标志着中国电视剧生产此后脱离直播时代,跨入录像制作时代和彩色时代。
1978年,党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基本路线,标志着中国经济、文化的全面转型。1979年,邓小平出席了中国作家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布将党的文艺方针由“文艺为政治服务”调整为“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文艺为人民服务”。这预示着对文学艺术功能认识的重新定位,也标志着对全社会对文学艺术自身独特规律的尊重。
作为整个文化艺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电视剧艺术在这一阶段获得了审美意识的自觉,开始了对中国特色电视剧艺术规律的探索和开拓。电视剧艺术在新时期获得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年产量由1978年的10余集发展到1979年的30余集,再发展到1980年的80余集。中国电视剧送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年产量,由1981年的110集激增到1986年的1500集。
数量在激增,电视剧的艺术品种和类型也日趋多样,质量在明显提高。不仅出现了一批思想、艺术水平较高的制作精致的短篇电视剧,而且产生了一批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的长篇连续剧,问世了一批样式新颖的戏曲电视剧和专为少年儿童录制的电视剧。特别是1984年以来荣获“飞天奖”一批优秀电视剧,如《今夜有暴风雪》、《新闻启示录》、《走向远方》、《巴桑和他的弟妹们》、《希波克拉底誓言》、《太阳从这里升起》和《寻找回来的世界》、《四世同堂》、《新星》、《红楼梦》、《努尔哈赤》、《雪野》等,引起了社会和文艺评论界的广泛瞩目,使电视剧这种新兴艺术形式在中国文艺领域里占有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3]。
自1987年起,鉴于前一阶段电视剧生产中出现了不少平庸之作,有关管理部门制定实施了“提高质量、控制数量”的方针,取得明显效果,使不能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劣次产品由1986年的500集下降到1990年的24集[4]。特别是这一阶段,出现了堪称电视剧艺术精品的《秋白之死》和根据古典名著改编的长篇连续剧《西游记》、根据现代文学名著改编的《围城》。
伴随着中国电视剧走向成熟的历程,中国电视剧开始逐步走向世界。《红楼梦》、《西游记》、《武松》、《济公》、《诸葛亮》、《甄三》、《努尔哈赤》、《末代皇帝》、《宋庆龄和她的姊妹们》、《围城》等都先后在美国、日本及欧洲、东南亚国家播映。中国也开始选送电视剧参评国际电视节,《太阳有七种颜色》、《小木屋》、《小船》、《穷街》等作品都分别在参赛的国际电视节上获奖。
需要说明的是,受制于上个世纪80年代整个中国文学艺术的整体状况和氛围,中国电视剧艺术在表现了浓郁审美意识自觉特征的同时,也显现出了某些脱离生活、脱离群众、孤芳自赏的形式主义倾向。
1990年,中国第一部长篇室内电视连续剧《渴望》的播出,标志着中国电视剧艺术走向了“基地化”制作和作为文化产业的正式登场。此后,基地建设成为了中国电视剧事业发展的必然,陆续兴建了上海“东海基地”、山东“齐鲁基地”、湖北的“九真山基地”、四川“新都基地”和中央电视台的“无锡基地”、“涿州基地”、“横店基地”等等[5]。同时,电视剧的投资方式和流通方式也越来越市场化。1990年以前,电视剧多是由政府部门提供拍摄资金, 1991年,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拍摄的电视系列剧《编辑部的故事》,采用了企业赞助的方式,并首次将广告随电视剧捆绑播出,同时还在电视剧中利用剧情为赞助企业做隐性广告。1992年,北京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投资200万元制作了41集电视剧《爱你没商量》,北京电视艺术中心贷款150万美元赴美拍摄了《北京人在纽约》。这种方式意味着需要取得相应的商业回报,才能进行扩大再生产,仅仅“图名”在央视播出远远不够了,还要“图利”赢取商业利润。
这就迫使各家电视机构为争夺有商业潜质的电视剧展开市场化竞争,而不能在仅仅利用电视机构的等级来获取垄断性购买了。于是,1992年央视及时调整思维,以350万元价格购买了《爱你没商量》的播映权,后来又用黄金时段的广告时间换取了《北京人在纽约》的播映权。随后,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以1000万元购买了30集电视剧《武则天》的国内版权,随剧征集广告,用电视台的广告时间来交换电视播映权。这种“贴片广告”的方式,在很长时期内都是中国电视剧市场化的重要途径[6]。此后一直到2007年,中国电视剧艺术生产理念、体制在悄悄发生着越来越大的变化,市场化机制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电视剧作为文化产品的商业特征获得了越来越多业内外人士的认同。这与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大方针是密切相关的?/P>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电视电视剧生产进入了繁荣阶段,规模急剧增长,精品佳作迭出。据国家广电总局社会管理司统计,到1998年的时候,国产电视剧的生产数量为682部9780集。1999年全国上报的题材规划剧目有989部15812集,当年批准发行播出371部6227集。2001年的电视剧规划数量年初就达到了22000集[7]。近几年来,中国电视剧每年制作、播出的数量都在万集以上。
就电视剧意识形态层面的文化类型拓展来说,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最突出的现象,就是以《渴望》为发端的大众文化类型电视剧的异军突起以致蔚为大观。这并不是说上个世纪80年代就没有大众文化类型的电视剧,只不过其时由于当时的总体文化氛围制约,这一类型的电视剧没有形成气候。1980年2月5日央视开始播出的《敌营十八年》,既是中国第一部电视连续剧,也是一部采用情节剧模式制作的大众文化类型的通俗电视剧。在90年代,这一类型的电视剧数量猛涨,获得了不少电视收视份额。
在我国,包括电视在内的大众传媒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中国特色,也决定了我国的传播体制不同于欧美资本主义社会。作为中国传播系统和文艺系统的一个单元,电视剧艺术生产必须服从于主导意识形态的宣传需要。国家广电总局制定的《2001年—2010年广播影视事业发展计划纲要》指出,要“坚持‘二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按照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要求,以繁荣广播影视文艺,满足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为中心,实施精品工程,全面提高广播影视文艺作品的质量”。“切实加强电视剧、广播剧生产,健全题材规划管理,不断推出精品力作。要优先抓好剧本创作,组建创作队伍,建立创作中心,充分调动和挖掘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潜力。集中精力抓好重大题材、现实题材和优秀传统文化题材电视剧的创作生产,争取年产量达到国产电视剧的60%以上”。
总括说来,在文化意识形态层面,自上个世纪90年来以来大众文化兴起的背景下,我国社会的整体文化系统,主要由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三种力量构成,并且在三种力量博弈过程中,形成当代中国文化的动态流变。这种文化构成,必然也会折射于电视剧艺术文化生产中。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电视剧艺术批评界的许多争论,实质在于如何理解电视剧艺术形式的本质和本性[8]。对电视剧艺术文化形式新闻媒介属性、艺术属性、商品属性之间关系的不同理解和文化掌握,就产生了媒介本性论、艺术本性论、商品本性论几种不同文化立场的看法。但是,就文化现实与发展前景来说,在党和政府提倡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前提下,在构建和谐文化的语境中,在当代中国电视剧艺术文化场域中,三种文化都不会也不必一统天下,而是在国家意识形态的合理调控过程中,形成新型的多元共生的21世纪中国和谐电视文化形态。
㈨ 中国电视剧的发展历程
中国来的电视剧几乎是与源中国电视事业一并诞生的。自1978年以后,中国电视剧复苏、发展,迅速成长为与社会、时代紧密相连,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拥有大量观众的艺术样式。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电视剧日益丰富多彩,各种题材、风格、样式的作品争奇斗妍,艺术表现领域和表现方式也不断得到拓展。
㈩ 简介中国电视剧的发展史
1、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在 1958年5月1日开始播出,同年版6月15日,即播放了中国第一部电权视剧《一口菜饼子》。
2、1958~1966年,仅北京电视台就播放了几十部直播电视剧。
3、“文化大革命”使电视剧的发展陷于停顿。中国唯一一部电视剧:《帝国主义的反修斗争》
4、中国第一部连续剧:《射雕英雄传》(1976年)1976年后,中国电视剧取得长足的进步 5、1980年,中国第一电视剧奖:飞天奖创建
6、1981年播放了中国第一部电视连续剧《敌后十八年》。1985年年产电视剧一千多部,其中有许多上乘之作,如单本剧《新岸》、《新闻启示录》、《走向远方》等,连续剧《武松》、《今夜有暴风雪》、《寻找回来的世界》、《四世同堂》等。
7、中国的电视剧蓬勃发展1980年~1999年
注解:我国第一部电视剧和连续剧是台湾中视在1969年播出的晶晶,而不是一口菜饼子,在1958年到80年前是大陆红色电影的高潮时期,我们和香港一样,是80年后才开始涉足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