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道教的起源以及发展历史求大神帮助
道教是中国固有的一种宗教,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 道教 [1] 的名称来源,一则起于古代之《易经》,一部既古老又新奇,既陌生又熟悉,既高深莫测,又简单容易,一部解开宇宙人生密码的宝典;二则起于《老子》的道论,首见于《老子想尔注》。因此,道教的雏形即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学派。道教奉老子为教主,因为道家哲学思想的最早起源可追溯到老庄。值得注意的是:道教与道家是决然不同的两码事。道家所讲的道学不是宗教,也不主张立教。《老子》是道家思想的源流之一,被后世的张道陵等人奉为“经书”,并不是“太上老君”为布道而写的经书。一般学术界认为,道教的第一部正式经典是《太平经》,完成于东汉,因此将东汉时期视作道教的初创时期。(道教正式有道教实体活动是在东汉末年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出现,而《太平经》、《周易参同契》、《老子想尔注》三书是道教信仰和理论形成的标志。近年来,道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宇宙观日益受到重视,并引起了西方世界的兴趣,也使得道教获得更多关注。道教教义中虽有道学成分,但远远不足以代表道学精神,远远不足以传达老庄思想,二者万万不可混同。 道教以“道”名教,或言老庄学说,或言内外修炼,或言符箓方术,认为天地万物都由“道”而派生,即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社会人生都应法“道”而行,最后回归自然。具体而言,是从“天”、“地”、“人”、“鬼”四个方面展开教义系统的。天,既指现实的宇宙,又指神仙所居之所。天界号称有三十六天,天堂有天门,内有琼楼玉宇,居有天神,天尊、天帝,骑有天马,饮有天河,侍奉有天兵、天将、天女。其奉行者为天道。地,既指现实的地球和万物,又指鬼魂受难之地狱。其运行受之于地道。人,既指总称之人类,也指局限之个人。人之一言一行当奉行人道、人德。鬼,指人之所归。人能修善德,即可阴中超脱,脱离苦海,姓氏不录于鬼关,是名鬼仙。神仙,也是道教教义思想的偶像体现。道教是一种多神教,沿袭了中国古代对于日月、星辰、河海山岳以及祖先亡灵都奉祖的信仰习惯,形成了一个包括天神、地祗和人鬼的复杂的神灵系统。道教提倡无极,元极,太极,中庸即为‘道’的教理,既中庸之道。 道教 道教徒有两种:一种是神职教徒,即“道士”。据《太霄琅书经》,“人行大道,号曰道士。”“身心顺理,为道是从,故称道士。”他们按地域可分为茅山道士、罗浮道士等。从师承可分为“正一”道士、“全真”道士等。按宫观中教务可分为“当家”、“殿主”、“知客”等。另一种是一般教徒,人称“居士”或“信徒”。“宫观”是道家最主要的组织形式。宫观是道士修道、祀神和举行仪式的场所。道教另有一些经济组织(如素食部、茶厂等)、教育组织(道学班、道教经学班等)、慈善组织(安老院、施诊给药部等)。 道术是道教徒实践天道的重要宗教行为,一般认为它有外丹、内丹、服食和房中等内容。外丹,指用丹炉或鼎烧炼铅汞等矿石,制作人服后能“长生不死”的丹药。唐以后渐被内丹术所代替。内丹,为行气、导引、呼吸吐纳之类的总称,指用人体作炉鼎,使精气神在体内凝结成丹而达到长生不死的目的。内丹之术自金元以后逐渐盛行,其渊源上溯至战国时代,对于中国的医学和养生学有过很大的影响。服食,指用服食药物以求长生。
⑵ 道教的由来和发展是怎样的
道教发源于历史悠久的华夏大地,从中国的洪荒时代起人类首先开始寻求自然的庇佑,遂而认为万物有灵,这是原始人类在形成宗教之前最先出现的理论(英语:animism),进而产生了对自然的敬信,灵魂的敬信,祖先的敬信,直至在历史的河流里慢慢进化成祖先与天神合一,成为对天无上的信仰,后世各类至上神的雏形。在原始社会时代,已有先贤追问生命的意义,挑战人类生命的极限。炎黄子孙的先祖,中华民族始祖,古部落联盟首领,轩辕黄帝应为第一人,据《史记·封禅书》载“且战且学仙”,“黄帝问道于广成子”。
至殷商时代,史前时期的对自然敬信已许安发展到信仰天帝和天命,《书·盘庚上》:“先王有服,恪谨天命。”天命实际上是指对自然的规律、法则的敬畏信仰。《荀子·天论》言:“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这时初步形成了以天帝为中心的天神系统,在远古部落社会,政祭本是合一,国家大事便先由大巫事先卜筮以向天帝请求解疑答惑。(大巫是担任上帝与下帝之间媒介任务的人,掌国家祭祀。在上古乃至商代,巫都是一个崇高的职业。轩辕黄帝出战之时,都要请巫咸作筮。国家政事大小,都要徵得他们的同意。如果他们不同意,即使其它统治者同意了,事情还是不行。)周代鬼神崇信进一步发展,所信仰的鬼神已形成天神、人鬼、地祗三个完整的系统。并把崇拜祖宗神灵与祭祀天地并列,称为敬天法祖。
⑶ 请问一下道教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越详细越好。谢谢!
第一章 道教的孕育与诞生
道教与其它的宗教一样,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早期教派并非经由同一途径,在同一地区和同一时期形成的,并且在很长时间内没有一个统一的稳定的教团组织,因而中国道教史的上限极不易认定.在早期存在有符录派与丹鼎派,但其诞生过程相当复杂.丹鼎派注重清修炼养,又有内丹与外丹之分,其前身就是神仙方术和养生气功学,它是由战国时期发展而来的.东汉后期出现的<<太平经>>与<<周易参同契>>开始形成早期道教理论,却无相应的道教组织.魏晋时期的内丹经<<黄庭经>>和外丹经<<抱朴子.内篇>>尽管社会影响较大,其社会组织力量依然弱小.<<老子>>与<<庄子>>也成为道教产生的另一个重要源头.由此可见,中国道教产生的过程是多源的,多渠道的和逐渐靠拢而成的.各教派之间互有影响,但基本上又是独立发展,时间上前后相错,并无统一的具体创教时间可言.教名与教徒也没有统一的称呼,道教一词道见于<<老子想而注>>.依此可见道教的产生可以由<<太平经>><<周易参同契>><<老子想而注>>三书看成道教活动和道教实体出现的标志.
早期道教的主要来源与产生的社会背景如下:
第一来源于古代宗教和民间巫术,
第二来源于战国至秦汉的神仙传说与方士方术.
第三来源于先秦老庄哲学和秦汉道家学说.
第四来源于儒学与阴阳五行思想.
第五来源于古代医学与体育卫生知识.
道教的历史渊源诞生于汉末,它是汉代社会的产物,是汉代思想文化的组成部分,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在汉武帝时期直接推动了丹鼎派的形成.另外佛教的传入与兴盛对道教的产生有刺激和推动作用.
另外葛洪师授奇宝即:<<三皇内文>>为符道之书之首,它与<<五岳真形图>>是最重要的符咒之书.三皇内文可以禁辟恶鬼,疫气,虎狼山精,五毒百邪等.可以召见司命司危五岳之君.<<五岳真形图>>是一种作为符咒使用的平面山岳示意图.后来变成纯粹的符咒.
葛洪的<<抱朴子.内篇>>的问世,,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他站在上层道教的立场对早期道教所做的历史总结.充实了道教理论,他对后世的道教影响很大.成熟了丹鼎派,也标志了早期道教的终结.
第四章 东晋南朝道教的变革与发展
在道教史上,东晋南北朝是一段重要的转折时期,在这个时期,道教由于门阀族阶级的改造,经历了一番重大的变革,从早期原始幼稚的五斗米道发展演变为完备成熟的宗教,从主要传播于民间的道团上升为官方承认的正统宗教,当时中国的南方,是道教发生变革的主要地区.
自南北朝以来,魏武帝崇道抑佛,梁武帝尊佛崇道,周武帝毁佛抑道,隋文帝先佛后道,唐初是崇道抑佛.武则天是先佛后道,唐玄宗崇道抑佛这些当时的大事主要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和当时的政治斗争有密切的关系.唐玄宗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崇奉道教的皇帝.在他近半个世纪的统治中,自始至终的崇奉道教,从而把道教推向全面发展的繁荣时期.
第七章 唐代道教心性论的形成
唐代前期,道教在理论建树的总体与精深方面,有不足之处,常处于佛教下风.此时,道教中的博学之士以中华文化中的道家老庄之学为本位,吸取佛字中的义理精华,加以融会贯通,对自然宇宙,社会人生等方面的哲理问题提出了诸多新解释与新观念,形成新的道教义理之学.成玄英的道教重玄思想即其代表.探讨成玄英的重玄学说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师承于江东重玄诸家而加以深化完善的玄与又玄说,二是独得于魏晋郭象之玄学思想而加以改造提出的道教自身的自然独化说,三是深化道教哲学理论的道性与真性说.
成玄英的重玄思想其核心即是关于玄与又玄的学说.其内容为:道本无名无形,不可言说,然而无名为天地之始,有名为万物之母,无之与有,虽然名称不同,但同为大道所出.故道的这种深奥玄远的状态称作玄.如果能够悟解道的这种深奥玄义,也就打开了认识天下万物的心智的关键.成玄英的真性说实际表明了这样一条逻辑思信维路向:即道之本性是自然清静的,修道众生也同万物一样,禀赋道性而自然化生,因此众生之本性也应是清静无为的,然而众生赋性成形以后,由于外物的诱惑和干扰,则渐渐耽于物欲.心识迷乱,丧失本性.解救的唯一办法就是静心修道,摒弃物象之干扰,体悟万法虽动不动,而归根复命,静于真性,以达长生久视之道.
李荣是继成玄英之后又一个在重玄思想领域内有独到学术研究和贡献的道士.他著有<<老子注>>现已失传.他认为至真之道是虚极之理,无声无色,无形无名,即不能用语言表达也不能和心灵来认识.然而它却能包容一切事物,弥罗整个宇宙.既然世俗的正面认识方式不足以表达真道的存在,那末只能从反面的否定方式来以体认.真道作为实体,不生不灭,从时间上讲是不常不怕断,从空间上讲是无象无形,从运动变化来说不盛不衰,无所相待,绝对长存.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实体,时空与运动变化是事物得以存在的基本条件,而道排除了所有这些条件,没有任何东西可与它相对,因此,这样的真道其性质是一种无条件的绝对的精神实体.李荣将道解为虚极之理是他在道教义理方面的一个重要贡献.
司马承祯(公元647-735)号白云子,他的道教哲学思想可归纳为:1.道本元气论.就是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2.注重生命科学与养身健体修炼.他又将道教的心法修炼分成敬信,继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得道七个步骤来完成.
第八章 唐代道教的经戒传授
道教派别多种,每派中法师品位都有高低之分.所以传授的经文也不同.一般地讲教外人士多称在俗弟子,尊奉正一教后可成为清信弟子,清真弟子,正式入道可称为正一道士,由正一道士再晋升洞神派三皇弟子,无上洞神法师;然后再成为高玄派高玄弟子太上高玄法师;再迁为界玄派升玄内教弟子,升玄法师;再上一级成为洞玄法师,洞真法师,三洞法师,大洞法师.只有得到洞真法师尊号后,不管原属于何派,均可再受大戒,登上道教的最高一级法师的职位.
第九章 唐代道教的法箓传授
箓通常是指记录有关天官功曹,十方神仙名属,召役神吏,施行法术的牒文.它是道教教法中的重要部分,所以,道教中又称为法箓,法箓文牒中一般必有相关的符图,道教经典中有时又统称符箓.道教法师们认为箓文是由道气演衍的文字,是太上老君的灵文,九天众圣的法言.因此,符图的绘制采用象征云霞烟雾的篆体,文中排列众多天仙地祗名号,要求受箓道士熟读背诵,成为做法事的凭仗. 箓文实际上开创于张道陵.隋唐以来,道士推崇符咒术,他们坚信奉受太上所传的法箓,背诵箓文中的天官功曹姓名,自然界的一切均受治于我,天神保我,吏兵护我,凶邪不敢侵,疾病不能扰,在道门内将符员视为瑰宝.并制定了严格的授受规则,程序.唐代三洞法箓分属于洞神,洞玄,洞真,三洞之间有高低之分但没有门户隔阂.
正一盟威法箓:它是南北朝以来正一天师门下法箓的总汇集.它又称做太上三五正一盟威宝箓.太为最大最高者,上是指太上老君,三者指天地人三才,五者为黄中总数,元精固守.正一法箓始自张道陵,经南北朝寇谦之,陆修静的整理使法箓适用于道教各派的传薪,斋醮活动.
唐代道教外丹
学术界称唐代为道教外丹的黄金时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唐代封建统治者尊崇道教,很多帝王迷信道教的服饵仙术,这极大的信推动了道教外丹的发展,但更主要的原因在于道教外丹术的历史发展本身.因为在某些重大原则问题上的分岐,特别是以什么药物作为还丹原料这一问题上主张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丹道流派,最重视炼制和服饵黄金,丹砂的金砂派;主张以铅汞为至宝大药的铅汞派;以及硫汞转炼合成的硫汞派.很多炼丹实践成果在古代化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其中以神符白雪丹,黄帝九鼎丹,老君还丹最为著名.
第六章 隋唐道教重玄哲学与政治
魏晋以来不大受道教重视的老庄著作,列入道藏太玄部首经,成为唐代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道经.道教在唐代建立起了相当系统化的道教哲学体系.重玄之道即为: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谓道性是指众生禀赋于道或道同一的不变之性.众生即是道,道中有众生,一切有形,皆含道性.
在唐代崇奉道教,即有政治上的利用,也有帝王个人的信仰,但仍旧以政治利用为主.
其一是利用道教神灵来制造皇权神授论,以达到神化皇权和帝王的目的.
其二是利用道教的一些法术来佐国济民,其实质是利用宗教来达到安定社会的目的.
其三是利用道教劝善惩恶来维护三纲五常的封建道德.
其四是利用道教来抑制或反对佛教,巫教等教派的流传和发展.
其五是利用道教清静无为的思想作为治国之略和养生之道.
其六是利用道教神仙方术以求长生成仙.
自南北朝以来,魏武帝崇道抑佛,梁武帝尊佛崇道,周武帝毁佛抑道,隋文帝先佛后道,唐初是崇道抑佛.武则天是先佛后道,唐玄宗崇道抑佛这些当时的大事主要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和当时的政治斗争有密切的关系.唐玄宗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崇奉道教的皇帝.在他近半个世纪的统治中,自始至终的崇奉道教,从而把道教推向全面发展的繁荣时期.
第 第八章 唐代道教的经戒传授
道教派别多种,每派中法师品位都有高低之分.所以传授的经文也不同.一般地讲教外人士多称在俗弟子,尊奉正一教后可成为清信弟子,清真弟子,正式入道可称为正一道士,由正一道士再晋升洞神派三皇弟子,无上洞神法师;然后再成为高玄派高玄弟子太上高玄法师;再迁为界玄派升玄内教弟子,升玄法师;再上一级成为洞玄法师,洞真法师,三洞法师,大洞法师.只有得到洞真法师尊号后,不管原属于何派,均可再受大戒,登上道教的最高一级法师的职位.
第九章 唐代道教的法箓传授
箓通常是指记录有关天官功曹,十方神仙名属,召役神吏,施行法术的牒文.它是道教教法中的重要部分,所以,道教中又称为法箓,法箓文牒中一般必有相关的符图,道教经典中有时又统称符箓.道教法师们认为箓文是由道气演衍的文字,是太上老君的灵文,九天众圣的法言.因此,符图的绘制采用象征云霞烟雾的篆体,文中排列众多天仙地祗名号,要求受箓道士熟读背诵,成为做法事的凭仗. 箓文实际上开创于张道陵.隋唐以来,道士推崇符咒术,他们坚信奉受太上所传的法箓,背诵箓文中的天官功曹姓名,自然界的一切均受治于我,天神保我,吏兵护我,凶邪不敢侵,疾病不能扰,在道门内将符员视为瑰宝.并制定了严格的授受规则,程序.唐代三洞法箓分属于洞神,洞玄,洞真,三洞之间有高低之分但没有门户隔阂.
正一盟威法箓:它是南北朝以来正一天师门下法箓的总汇集.它又称做太上三五正一盟威宝箓.太为最大最高者,上是指太上老君,三者指天地人三才,五者为黄中总数,元精固守.正一法箓始自张道陵,经南北朝寇谦之,陆修静的整理使法箓适用于道教各派的传薪,斋醮活动.
正一盟威秘不传人符箓
太上童子一将军箓-它是张天师正一派入道最初必受的箓文
太上正一仙官七十五将军箓-为阳箓授予男子
太上正一灵官七十五将军箓-为阴箓授予女子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仙灵百五十将军箓-统帅阴阳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三元将军箓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都天九凤破秽箓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步星罡箓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百鬼召箓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考召箓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斩千鬼万神箓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太玄四部禁气箓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天灵赤官斩邪箓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都章毕印箓
唐代道教外丹
学术界称唐代为道教外丹的黄金时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唐代封建统治者尊崇道教,很多帝王迷信道教的服饵仙术,这极大的信推动了道教外丹的发展,但更主要的原因在于道教外丹术的历史发展本身.因为在某些重大原则问题上的分岐,特别是以什么药物作为还丹原料这一问题上主张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丹道流派,最重视炼制和服饵黄金,丹砂的金砂派;主张以铅汞为至宝大药的铅汞派;以及硫汞转炼合成的硫汞派.很多炼丹实践成果在古代化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其中以神符白雪丹,黄帝九鼎丹,老君还丹最为著名.
多了.
三教合一是唐宋时代宗教思想发展的总趋势.这种思想也同样表现在宋代形成的吕洞宾信仰中.由于吕洞宾信仰在宋代的广泛影响,宋代形成的全真教南北宗都把其信仰吸收到自己的教派来.全真教南宗创始人张伯端,北宗创始人王重阳,建立起他们与吕洞宾的师承关系来.内丹术全让全真派占去,正一派只余下传统的鬼神崇拜与符咒之方术了.这一时期也出现的八仙的传说.
道教神仙思想的演变,事实上是一种自我更新.宋代全真教的出现正是这一更新的结果,全真教能建立道教丛林,使道教开始有了统一教团组织和明确的传法世系,元代以后道教基本被划为正一与全真两大派.从此也就结束了前代道教散乱芜杂的存在方式.
第十三章 两宋内丹派道教
外丹经过了数百年的实验,至唐末,终于使人们认识了外丹成仙说的荒唐,在此条件下,内丹成仙说乘时而起,以一套具有玄深哲理依据的内容成为了道教炼养术中的显学,并形成了以修炼内丹为主的教派-主要流传于南宋的金丹派及兴起于金朝的全真道。
内丹的传承第一代为钟离权,如<<混元仙派图>>,以下第四代是两宋内丹方面最重要的人物系出于刘海蟾门下:李练,张仲范,蓝元道(养素先生),马自然,张伯端,张继先,王庭扬,刘列,陈仲虚,小郑真人,麻衣道者,陈抟等。其中陈抟为五代末北宋初道士,通三教之学,多所师法。张伯端为金丹派南宗之祖。代表作为<<悟真篇>>,张伯端,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蟾被后人尊称为南宗五祖,一述张伯端一系,主张一已清修。内丹的盛行,使传统的丹鼎道教改变了其贵族专利品的性质,成为社会各阶层人士普遍接受的东西,从而产生了内丹派前所未有的群众性教团南宗,全真道,这是丹鼎道教的一大改革,也是宋元道教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概观张伯端内丹学,大略以禅道结合,先命后性为特征,主张从传统内丹修命之门入手,修命时强调须用先天精气为药物,炼精气须用元神所主生真意为主人,也就是由道入禅。
概观陈抟内丹学,皆主张性命双修,强调须取走天元精元为药物,重元神,真意在炼丹中的主宰作,一点显然受到禅宗影响,大致而言,道教传统内丹与禅宗结合融汇是两宋道教内丹的特质所在。陈抟的内丹学集中体现在<<无极图>>中,他运用禅宗“唯心是法”的思想武器,公开向周孔法统挑战,明白指出儒家传统的易学仅为一家之言,并不能揽尽易道。其次陈抟内丹学说为宋元内丹派的形成,奠定了初步的理论基础,他在道家易学方面是建树是丰富多采的。深化了道教理论领导领域的建设。
两宋内丹不仅传行于以内丹炼养为主旨的南宗等道派中,而且传入符录派,促成了符录派的改革。而且传行于儒者文士中,对宋代理学的形成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苏轼,朱熹,周敦颐等都曾究心于内丹学。
第十四章 宋元全真道
全真道,又称全真教,是在金朝占领的原北宋土地上创立的一种新道教,也是道教改革过程中涌现出来的一支影响最大,最重要的教派,尤其是丘处机及其弟子的完善与发展,成为元代以来家喻户晓,与正一派流传至今的道教两大派之一。
全真教的出现是与三教合一的历史大背景密不可分的。王喜的七大弟子中,丘处机是宗派改革思想突出的继承与发展者,同时也是全真教发扬光大的主要传人,他以心性学说为基础,总结了一套简易地修命方法,从而完善全真道三教合一的内丹思想,他对合时代统领全真教止杀救民,积功行善,把宗教的社会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在他掌教期间,全真道影响深入人心,教众遍布天下,迅速成为道教一大宗派,他也是对中国后期封建社会生活影响最大的道教思想家,他以七十三岁高寿,西行万里,面见成吉思汗,通过讲道戒杀,警悟蒙古统治集团的武力征代意识,对元朝的统一起了一定的作用,他利用成吉思汗的特权,为保护人民,保持传统文化作出了显著贡献。道的中心思想就是:以仁慈为核心的各平思想;无为即有为既出世又入世的观念;性命双修的内丹思想;立志向道的教育思想,他的明确目标,珍惜光阴,刻苦学习,努力奋斗的精神至今仍有借鉴作用。在王重阳卒后,全真道分出许多支派,有遇山派,南无派,随山派,昆仑派,盘山派,清静派,中和派等。其中以丘处机的龙门派最为鼎盛。
丘处机卒后,由于元政府担心其势力危及统治而加了限制,主要在于教团领导人两方面的思想意识变化而促成了全真道地位的下降而终结了其辉煌时代。其原渐因在于,全真道由安贫守贱到崇尚华丽,破坏了全真道原来的纯朴形象。其二是居功自傲,自栩化胡,导致释道矛盾。
第十五章 宋元符录派的道教
宋元时期,正一,上清,灵宝三大符录旧派,分加以龙虎山,茅山,合皂山为本山,并派生出了天心,太一,东华新支派。也出现了以儒道融合的典型道派-净明道。正一道派因为以创新雷法(雷法的主要目的主是通过作法求雨祈晴,解决农业生产中自然灾害的现实问题。)而出名世著。其中以张继先为代表,其师从系与同时代的神霄浙创始人王文卿。在其符录派发展过程中,符录与内丹融合形成了神霄与清微两在符录新派,并衍生出西河,武当,南宗等支派。神霄派强调内炼外用皆须以本性元神为主为本。神霄派还从内丹人身小天地等于宇宙大天地之说出发,认为雷法中所召摄的雷神吏将,实际上就是人自身的在宝:精、气、神及五行。清微派称其符出于清微天元始天尊,故以清微名宗,其也以雷法为主,名目很多,清微派也主张内炼为本,符录为末。综上所述,神霄派与清微派都是通过天人一体的玄学推论,无限扩大人自身的潜能,而为咒术建立其唯心主义的哲学依据。符录派如此交融,互相之间难分泾渭,逐渐联合为正一一大派,江南诸教派已无多大区分了。
第十六章 明王朝与道教
弥勒教自隋朝出现,成为历代组织民众起义的宗教。至宋代演变为白莲教,与明教相结合,元末农民起义即以此为号召。所以立国后,称其国号为“明”。朱元璋投军信奉其教,但其对宗教的信仰也太深,自然要任用方士与道士,其中最显著的就是刘伯温。刘伯温精通道教方术。建立明王朝后,明代各帝均对道教尊崇,明代的道士数量很多,他们已不再深居庙宇超脱红尘,而变为满足民众世俗信仰而存在的从业人员。明代帝王对于宗教信仰的实用主义态度也带来了道教自身的变化。明太祖分道教为正一与全真,认为全真独为自己,而正一可以有利于人伦,厚风俗,即已表现出对正一与全真的不同态度。明代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表现在宗教上,就是人们对宗教的信仰追求发生了改变,不再注意那些空泛的说教和虚妄的神仙世界,而是希望能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道教来说,符咒禁忌,去病禳灾,祈晴止雨,养生送死,以及观风望气,相卜降乩之类,都成了人们信仰需求的热门货。佛教与道教一样,为了满足帝王与与众的需求,佛教与道教二教已基本合流了。趋于民间化和世俗化。并与明代社会生活和民间风俗发生更密切的联系。是明代道教的主要特点。
第十七章 明清道教的两大派
元代以来,道教诸派逐渐会归于正一与全真二大派,据1927年北京白云观<<诸真宗派总簿>>记载,当时全国道门有八十六个道派,就严格意义来说,实际道派也是不足20个派别。其实质就是属于正一及全真派。明代正一道士中留下有著述对其教义有阐发者,只有明初的张于初与赵宜真两人。其思想内容就是第一申明道统源流,上攀先秦道家,第二就是强调性命双修,内炼为本。第三就是道释儒三教同源,儒道融合的性命说。第四就是以内炼为本的斋醮道法说。第五就是继承全真教风,清整戒律清规。
在道书的结集与明代道藏的编辑中,<<道藏>>是汇集道教典籍的一部大丛书,明成祖四年(1406年),由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编修<<道藏>>,后由其弟子张宇清继续编整。至正统十年(1445年)刊成。称为<<正统道藏>>。共5305卷,以三洞,四辅分类,用千字文为函目。从“天”字至“英”字,共480函。1607年五十代天师张国祥补充编校<<续道藏>>,共180卷,不分类,由“杜”字至“缨”字,共32函。明刻<<道藏>>藏于北京万寿宫,到了清代,经板已有残缺。至八国联军入北京,正续<<道藏>>经板被焚。20世纪20年代涵芬楼借北京白云观所藏正续<<道藏>>改为线装小本,70年代台湾又根椐涵芬楼影印本缩印为精装六十册。80年代日本中文出版社影印为16开本30册,1988年由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三家又缩印为十六开36册。使道藏流传于世。
明代全真教的发展尤以永乐年间的道士张三丰为重要代表。成为吕洞宾之后的最富盛名的“活神仙”,逐渐形成了武当派,其内丹学说从宇宙生成探究人生命之源,其发挥前人之说,颇有独到之处。张三丰有<<无根树>>道情二十四首影响最大。后其派分支为自然派、三丰派、日新派、蓬莱派等八支门派。全真诸派中呈中兴之象者唯有龙门派,以龙门派律宗第七代律师王常月为中兴之祖。
渗入民间的道教观念和儒佛通俗说教通融在一起表现于出现了大量的俗文学作品,如著名的<<西游记>>,<<封神演义>>等。
明清以来,由于正统的佛二教教团腐化衰退,及其它复杂的社会原因,种种民间宗教兴起,盛传于下层社会,但其内容也多摄取佛道儒三教。如黄天教,红阳教,八卦教,罗祖教,三一教,混元教,闻香教,西在乘教,龙天门教,圆顿教,收元教等。这些教派脱离了佛道两教的范畴,各自有各自的势力范围。形成了一种奇特的历史现象。
道教衰落了,但是道教的影响不仅没有消失,反而以新的形式在民间宗教世界重新焕发出来,其中最突出的就是道教修炼内丹的理论与实践。
⑷ 道教的历史是怎么发展的
只找到这个版本
http://www.oklink.net/a/0012/1218/djs/index.html
您可以看看,有机会的话您可以去买一下任继愈总主编的道教史
和谐拯救危机系列片 (请从第二个视频看起)
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1398899.html
山西小院系列片
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676770.html
正信的佛教
http://www.dizang.org/rm/zxdfj/
⑸ 道教有多少年的历史自何时产生
道教与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道教的历史与中国历史紧密相连,有年历史。
道教是我国的传统宗教,由三清祖师开创,它的历史远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而逐渐形成于周秦两汉。道教并非是一人一时一地所创所生,乃中国历代各地不同的文化、思想相结合而成之宗教。
道教教祖老子把“道”作为宇宙本体、万物规律,是超越时空的神秘存在,以“道”为基点建立道教的神学理论体系;老庄的神秘主义和养生思想所形成的得道成仙思想为道教的核心信仰。注重修炼养生,老子、庄子提出的清静无为、见素抱朴、坐忘守一等修道方法,被教徒所继承发扬。
战国时期,齐国形成了以环渊、田骈、慎到为代表的黄老学派,尊崇黄帝和老子,以道家的清净养生、无为而治思想为主体,兼收并蓄诸子百家的一些内容。
西汉前期,统治者推崇清静无为的黄老学说,轻徭薄赋,造就了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黄老学说走向民间,与方仙道合流成了黄老道,由政治思想转变为宗教学说,活跃于民间的黄老道是道教的前身。
(5)道教的发展历史扩展阅读:
盛唐道教到达了鼎兴的程度:
隋末许多道士投靠李渊父子麾下,编造李氏为王的谶语神话,如楼观派道士岐晖和茅山宗领袖王远知。唐高祖李渊称帝后,制定了尊奉道教为皇家宗教的崇道政策:他尊老子为其祖先,宣称自己是“神仙之苗裔”,表明“道大佛小”,颁布《先老后释诏》规定“老先、次孔、末后释宗”。
唐太宗李世民重申“朕之本系,起自柱下”,再次下诏规定道士、女冠在僧尼之上;李世民采用道家清静无为、垂拱而治的治国政策,成就了“贞观之治”的盛世;晚年李世民也热衷于长生方术,大量服食丹药。
唐高宗李治继续奉行崇道政策:尊奉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首开给老子册封尊号之先河;尊《老子》为上经,令王公官僚学习,规定为科举考试内容;提高道士地位,在各地兴建道观。武则天依靠佛教徒为“武周革命”大造舆论,故而削弱道教。唐中宗、唐睿宗恢复崇道政策。
唐玄宗李隆基开创了“开元盛世”,道教也在其推动下达到全盛,社会上的崇道之风发展到极致。唐玄宗的崇道政策有:神话祖先“玄元皇帝”,掀起崇拜热潮。
提高道士的地位,使之享受皇家特权;规定道举制度,以“四子真经”开科取士;规定《道德经》为诸经之首,并亲自作注颁布天下;积极搜集整理道经,编纂了历史上第一部道藏《开元道藏》;大力倡导斋醮,制作道教音乐,制定道教节日。
盛唐高道辈出,他们从哲学、丹道、斋醮各方面大大推进了道教建设。
⑹ 道教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道教在最早的时复候是一种观念,来制源于“老庄”的哲学思想。后来在秦汉时期与巫术、神仙方术等结合起来,形成所谓“黄老”之道。汉初皇家也提倡黄老之学,到了汉武帝时代,才被儒学所取代。但是道教的正式出现,则是在东汉时期,东汉顺帝(125~144)时,张陵(即张天师)创立“五斗米道”,才正式开始有道教。道教信奉老子,立他为教主,以《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典。“道教”一词最早始见于《老子想尔注》。另外,东汉末年张角又创立“太平道”,是道教的另一派别,他们的经典是《太平清领书》,当时影响也很大。后来到了魏晋南北朝,道教更盛,如葛洪(284~364)笃信道术,著有《抱朴子》。还有孙恩、卢循、寇谦之等。
⑺ 道教的发展史,大家简述一下
道教在东汉晚期形成有组织的宗教形式,由方仙道、黄老道演变而成道教,在民间广泛流传;魏晋以后,由于统治者的支持,因而能够跻身社会上层得以发展;从隋唐至北宋,更是道教的兴盛时期,社会地位大大提高,宫观不仅遍布全国,且规模日益宏大,道教学者辈出,道书数目大增并汇编成藏;南宋以后至明代中叶,道教在统治者的扶持下仍然继续发展,但由于与金、元南北对峙,民族矛盾异常尖锐,道教内部亦因而宗派纷起;明中叶以后,内忧外患,朝廷自顾不暇,对道教未能从财力上支持;满清入关后,统治者对道教不感兴趣,因而失去政治上的支持,道教遂由在上层社会转入民间发展,渐变成秘密宗教团体。道教的发生、发展与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交织在一起,在政治、文化、思想、生活等方面曾经发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研究中国道教史,对于研究我国思想文 化、社会发展深具重要意义。
中国道教史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早期道教(从道教的起源(从上古至东汉顺帝时,即公元一四二年以前);
东汉顺帝时至东汉末,即公元一四二年至二二零年);
道教的发展和改革(从三国初至五代末,即公元二二零年至九六零年);
道教的分宗分派(从宋初至元末,即公元九六零年至一三六八年);
明、清时代的道教(从明初至清末,即公元一三六八年至一九一一年)。
⑻ 道教的具体发展历史
http://nanshi.shixiu.net/nanshi/zhuzuo/jiao.html
中国道教发展史略
南怀瑾
目 录
引 言
第一章 道教学术思想的文化渊源
第一节 道教立教的过程
第二节 道教学术思想的渊源
一、黄帝先后时期学术思想的初步规模
二、三代(尧、舜、禹)时期天人合一思想的规模
三、夏、商、周三代文化的演变
四、周穆王西征与神仙故事的起源
第三节 道教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神仙方士
一、秦汉时期的道家与神仙
二、汉初内用黄老的文景之治
三、汉武帝与神仙方士
四、东汉重视图谶开启道教的先声
第二章 道教的建立
第一节 汉末三国时期的道教
一、诸山道士时期
二、张道陵的创教时期
三、魏伯阳的弘扬神仙学术
四、黄巾张角的旁门左道
五、汉末著名的道士
第二节 魏晋时期的道家
一、许旌阳的丰功伟绩
二、抱朴子的富贵丹砂
三、魏晋玄学与道家思想
四、道佛思想的冲突与调和
第三章 道教的成长
第一节 北魏时代道教的定型与道佛之争
崔浩的弘扬道教与排佛
第二节南朝的道教与陶弘景
陶弘景调和道佛的主张
第四章 道教的扩张
第一节 唐初开国与道教
一、唐高祖的尊奉道教
二、唐太宗与道佛两教
第二节 新兴道教的吕纯阳
第五章 道教的演变
第一节 宋初儒道归元的华山隐士陈希夷
第二节 宋代的皇帝与道教
一、宋真宗神道设教的动机
二、道君皇帝宋徽宗
第三节 正统道教南宗的崛起
一、张紫阳的丹道
二、白玉蟾与朱熹
第六章 宋元时期新兴的道教
第一节 北宋道教全真道的建立
一、创始全真道的祖师王重阳的事迹
二、丘长春与成吉思汗的因缘
三、丘长春如何感化成吉思汗
第二节 元代敕封天师道与其他
普及民间道教观念的两部书
第七章 明清时期的道教
第一节 明太祖与周颠
第二节 明成祖与武当山的张三丰
第三节 明世宗与陶仲文的前因后果
第四节 明末清初道家派别的分支
第五节 康熙雍正与道教
第八章 二十世纪的道教
第一节 十九世纪末道教的衰落
第二节 当代学人研究道教学术的活动
一、影印《道藏》的发起
二、《道藏精华录》的编辑
第三节 研究道教学术的人士
一、刘师培的《读道藏记》
二、陈樱宁的实验丹道
附录:海内外道教士之统计
台湾省道教会章程
推介中国传统文化主流之一的《道藏》缘启
⑼ 道教历史的道教发展
魏晋南北朝是道教的发展时期。 魏晋时期,对农民利用道教组织起义有了认识的统治者对民间的道教采取了利用和镇压并行的政策。曹操一方面给予张鲁及其子女臣僚优厚的待遇来笼络群众,一方面将张鲁及其教徒北迁来瓦解五斗米道的根据地,既让五斗米道的影响扩展到中原地区,又使其组织混乱、思想紊乱。
魏晋道教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分化和发展:
其一,道教被许多统治者接受,大批高级士族人士加入道教,出现了一些天师道世家。
葛洪是丹鼎派的集大成者,著有《抱朴子》、《神仙传》,为上层士族道教奠定了理论基础,并对后世道教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葛洪对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思想作了系统的总结,构造了种种修炼成仙的方法,将道教的神仙方术与儒家的纲常名教相结合建立了一套长生成仙的理论体系。
其二,高级士族把他们的思想带到道教中来,促使了魏晋玄学的盛行,上清派、灵宝派出现并迅速发展。
阮籍、嵇康、何晏、王弼等人以《易经》、《老子》、《庄子》为三玄著书立说,形成了新的道家流派——玄学。神仙方术与老庄玄学相结合,极大地促进了道教理论的发展。
东晋兴宁二年(364),杨羲声言南岳魏夫人降临,授予他上清众经,便与弟子对天师道进行改革,创立上清派。上清派以《大洞真经》、《黄庭经》为主要经典,以魏华存为祖师,尊奉元始天王、太上道君为最高神,在修炼上主张存思存神,通过炼神达到炼形,不重视符箓外丹。
以传授洞玄灵宝部经而得名的灵宝派,产生时间大致与上清派同时,创始人是葛玄。灵宝派以《五篇真文》、《度人经》为主要经典,将儒家伦理与修道方法结合起来,强调“齐同慈爱、国安民丰”,修炼方法既继承了天师道的符箓科仪,又受上清派影响讲究思神诵经。
其三,民间仍然传播着通俗形式的道教,并不断组织发动起义。巴蜀地区五斗米道继续发展,西晋时期李特、李雄领导关陇流民起义,得到青城山天师道首领范长生的大力支持。江南地区的道教也日渐活跃,于君道、帛家道、李家道和杜子恭一派的天师道都有很大的影响,399年天师道信徒孙恩、卢循领导了反对东晋王朝的起义,道教传播到岭南地区。 南北朝时期,天师道、上清派和灵宝派都需要通过整顿、改革,发展为成熟的宗教。
对北朝道教进行改造的是寇谦之,他宣称太上老君降临嵩山命其改革道教,在得到北魏太武帝(424—451在位)拓跋焘的大力支持后,以儒家礼教为总原则,对天师道进行改革:绝对禁止利用天师道作乱;整顿组织,加强科律戒规;增订斋醮仪范和戒律,用忠孝仁义作为道士的行为准则。改革之后的天师道被称为“北天师道”,太武帝尊奉寇谦之为国师,开创了北魏皇帝即位都要至道坛亲受符箓的制度。
北魏分裂为北周和北齐后,北齐高洋在天保六年(555)下令禁绝道教,使道教遭受沉重的打击。而北周统治者依靠关陇汉族立国,重视扶植道教,尤其是北周武帝宇文邕(560—578在位)最为崇奉,除了宠信张宾,还礼待楼观道士王延、严达。楼观道以关尹子为祖师,坚信老子化胡说,重视《道德经》、《妙真经》和《老子化胡经》,修炼上兼习丹道与符箓,从北周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对南朝道教进行改造的是与天师道、上清派、灵宝派都有渊源的陆修静,他在宋文帝(424—453在位)时期采取措施改革道教:编制《三洞经书目录》为道教经典的编纂创立了三洞、四辅、十二部的体例;在总结天师道原有斋仪的基础上,吸收佛教、儒家仪式,以“劝善戒恶”为宗旨建立了九斋十二法斋醮仪范;健全了道官按级晋升制度,创立了道教服饰制度。陆修静改革整顿后的天师道被称为“南天师道”,颇受统治者的青睐,灵宝派的影响力也超过了上清派。
陆修静和寇谦之的改革,使得道教的教规教戒、斋醮仪范基本定型,各种规章制度全面系统。
南朝梁时期的茅山高道陶弘景吸收儒、释思想,继续改造充实道教的神仙学说和修炼理论。陶弘景深受梁武帝(502—549在位)的尊崇,被称为“山中宰相”,他对道教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道教建立了神仙谱系,编撰《真灵位业图》构建了一个系统的神仙谱系;通过编著《真诰》对道教的传授历史做了整理;发展了道教的修炼理论,主张形神双修、少私寡欲;弘扬上清经法,开创了茅山宗。 南北朝时期,外来的佛教和本土的道教不可避免地进行了正面交锋,在北朝表现为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的的灭佛运动,而南朝的佛道之争只是义理上的争辩。
北魏太武帝为缓和汉族士族和鲜卑贵族之间的矛盾,加上个人信仰道教,于太平真君七年(446)下诏废除佛教,毁灭佛寺诛戮僧侣。北周武帝为了实现“天下一统”,消除寺院经济泛滥的威胁,在建德三年(574)采取了废除佛教的措施,后又扩展到北齐境内。南朝的佛道争辩以南朝齐道士顾欢的《夷夏论》为标志,用老子化胡、尊汉贬胡来攻击佛教,后有道士假张融之名撰写《三破论》讽刺佛教“入国破国,入家破家,入身破身”,佛教徒也大量组织撰文驳斥道教徒的观点。
同时佛道之间也相互吸取、交流,道教吸收因果轮回、天堂地狱思想,佛教天台宗吸收了神仙方术,禅宗吸收了老庄玄学,佛经的汉译更是大量使用了道家术语。
⑽ 道教的历史
我国古代先民认为万物有灵,进而产生了对自然的崇拜,图腾的崇拜,灵魂的崇拜,祖先的崇拜,慢慢发展到祖先与天神合一,成为至上神的雏形。鬼神崇拜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便已存在。先民们将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川河岳,皆视为有神主宰,因而产生敬畏感,乃对之顶礼膜拜。那时先民们除认为万物有灵而产生自然崇拜外,还认为人死后灵魂不灭,因而又产生了对鬼神的崇拜。各种丧葬礼仪和祭鬼、驱鬼仪式随之逐渐形成。《竹书纪年》中载:“黄帝崩,其臣左彻取衣冠几杖而庙祀之”。至殷商时代,史前时期的自然崇拜已发展到信仰上帝和天命,初步形成了以上帝为中心的天神系统,遇事便由巫祝通过卜筮以向上帝请求答案;原始的鬼神崇拜已发展到以血缘为基础,与宗法关系相结合的祖先崇拜,其祭祖活动定期举行。这时期已出现专门从事沟通鬼神和人类的宗教职业者—巫祝。其中巫以歌舞降神,并有一套符咒驱鬼的巫术;祝以言辞悦神,是宗教祭祀活动中负责迎神祈祷的司仪者。他们替人治病、卜筮吉凶,画符念咒等。当时国家和社会均受巫祝支配。周代鬼神崇拜进一步发展,所崇拜的鬼神已形成天神、人鬼、地祗三个系统。并把崇拜祖宗神灵与祭祀天地并列,称为敬天尊祖。盖所谓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
后世道教所以成为多神教,即源于古代之鬼神崇拜;后世道教做斋醮法事,亦与古人鬼神祭祀礼仪和礼制有密切的关系。人们崇拜神灵就要举行祭祀活动,而祭祀活动离不开“礼乐文明”,礼乐文明随着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逐渐由上层走向民间,被后来的民间方士和巫觋所继承,道教成立后,演变为道教的斋醮科仪。所以说,夏商周三代的礼乐文明有相当的一部分被道教保存下来。道教实际上是礼乐文明的继承者。神仙信仰亦可上溯到我国远古原始社会时期。其证据之一便是《山海经》。该经记载了我国原始社会时期的神话及宗教信仰,其内容相当丰富和系统。它为道教仙学的远源提供了依据。《山海经》中,提出了长生信仰;提出了神仙与羽士之存在;描述了神仙天都;记载了祭祀的祀礼及奇异的方术。
在远古原始社会时代,已有人开始学仙。史载轩辕黄帝“且战且学仙”, “黄帝问道于广成子”,后修道成功,于鼎湖白日乘龙升天。
到了战国时期,神仙信仰已经相当广泛。这是,出现了许多记载神仙传说的著作,书中载有不少关于仙人、仙境、仙药等传说的文字。如《庄子·逍遥游》中有这样的描写:“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风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它,如《列子》书中的《汤问篇》、《黄帝篇》、《周穆王》,屈原的《离骚》、《天问》、《九歌》等都将仙境描画的美妙而神秘,其仙人亦被描绘成外生死、极虚静 、不为物累、超脱自在,能腾云飞行的神奇人物。汉代的《淮南子》、《史记》中亦有类似描述。
伴随神仙之说的出现,寻求仙境、仙人,传布成仙之方的方士便出现了。他们将神仙学说及方术与邹衍(战国时期著名方士)的阴阳五行学说柔和起来形成了方仙道,主要流行于燕齐的上层社会,其法形解销化,依托鬼神,企望长生成仙。从战国(前2 75—前221)中后期到汉武帝(刘彻,前140—前87)时,在方士(亦称神仙家)们与帝王将相之鼓动下,掀起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入海求不死药事件。齐威王、齐宣王和燕昭王、秦始皇、汉武帝等都曾派方士到海上三神山寻求神仙及不死药,其规模越来越大。那时最著名的方士有宋毋忌、正伯侨、邹衍、徐福、卢生、李少君等人。 我国独有的神仙信仰沿袭而下,到东汉中、晚期为道教所继承,成为道教信仰的核心内容。
汉武帝后,方仙道逐渐与黄老学结合向黄老道演变。 东汉顺帝时(126—144年),张陵于蜀郡鹤鸣山(今四川大邑县境内)创立了正一盟威道。
http://ke..com/view/6683.html?wtp=tt#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