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国通讯发展历史
烽火台一般都有几个名称,比如叫亭、亭隧、烽燧等,也有叫作烟墩。它除了传递军情之外,还有另外的作用,那就是为来往使节提供食宿、保护安全,供应马匹粮秣、联系重大事物等服务。烽火台成为人们主要的联系方式。
没过多久,就聪明的人发现了利用鸽子,可以帮助人们传递信息。开始驯化了鸽子,将信件系在鸽子的脚上然后传递给要传递的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艰难驯化后,结果是利用会飞的鸽子送信,速度提高了好多倍数。
人类还创造了许多信息传递方式,如古代的烽火台、金鼓、锦旗,航行用的信号灯等,这些都是解决远距离信息传递的方式。
(1)中国通信发展历史扩展阅读:
人类最原始的新闻传播形式是口头新闻。随着文字的出现和造纸术的发明,才有了新闻的载体,产生了手抄报纸。由于印刷术、特别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到17世纪手抄报纸逐渐被印刷报纸所取代,极大地扩大了新闻的传播。
但是远地传送新闻消息,在19世纪中叶之前,一直是靠驿马、车船、信鸽等交通和传书工具。1845年美国人S.F.B.莫尔斯发明电码电报后,电报通信立刻被用来传送新闻,从此产生了新闻通信技术。
100多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电信和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通信、广播、电视等各种信息传播技术都被用来传送新闻。这就大大加快了新闻的传送速度,提高了新闻的传送质量,扩大了新闻的传送范围,并且先后形成或完善了新闻通信、新闻广播和新闻电视等新技术。
㈡ 中国移动通信发展史
移动本来是电信的一个部门,是97年分出来的,专做移动通信业务
联通好像是94年成立的,业务除了手机通信也做宽带、寻呼等之类的,较杂
㈢ 中国通讯 发展史
人类自从有了语言和文字后便有了通讯,通讯的历史和人类的历史一样绵长。
大致分为两个时段——古代和近现代时期,其分别标志是电的出现。
古代的通讯比较简单,由于年代久远,不大可考证确切年份,只能给出个大概的发展历程。
1.通过语言带话,A必须面见了B才能表达自己的来意。
2.文字的出现,带来了副产品——信件。巴比伦的国王用大泥巴和成大泥团,刻上文字内容,再用湿土包裹晒干后(最早的信封)由特使送交各地总督。中国的秦始皇也要每天阅读几百公斤的竹简。
3.随着金属时代的到来,军事活动的频繁带来了加密技术的出现。波斯人用皮带缠绕在木棍上写军事密文,读者找到同样粗细的木棍绕上皮带才能阅读。而恺撒密码成为密码学的一个经典。
4.通讯事业渐渐专业化,出现专人送话。古罗马城里有700多专职的送话奴隶,一个机灵的奴隶要负责往往负责传递100多个口信.
5.信号的使用,大大提高了通讯速度。中国人和印第安人都使用狼烟示警。
6.随着国家规模的扩大和国家职能的逐渐细化,通讯事业也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国家事业。中国、波斯和罗马都修建了大规模的驿路,每隔一定距离设有驿站。对商业起到了促进作用。
7.人类在认识大自然过程中逐渐积累了更多的知识,开始采用各种类型的载体——直到今日,法国诺曼底人仍然利用海潮把信件送到英国。信鸽技术也兴旺起来。
8.船队的出现和频繁出现了旗语。
自富兰克林验证了电的本质之后,经过法拉第等人的拓展,电的介入使通讯发
生了革命性的突破。
1.1792年法国人雪普兄弟发明了光信号传送器;
2.1837年美国人摩尔斯在华盛顿和巴尔的摩试拍有线电报获得成功;
3.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电话;
4.1877年美国人爱迪生发明留声机;
5.1887年德国人赫兹用实验验证了电磁波;
6.1889年意大利人马可尼在英法两国间试拍无线电成功;
7.1901年跨大西洋电缆铺设成功;
8.1915年巴黎与华盛顿长距离无线电通信成功;
9.1926年英国人贝阿特在英国皇家研究所完成电视图像研制;
10.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摩尔电子工程学院问世;
11.1947年美国人休克莱发明晶体管;
12.1953年IBM公司开发出"IBM 650"系列计算机;
13.1956年美国安佩克斯公司发明录像机;
14.1957年IBM公司开发出第一代高级语言"Fortran";
15.1958年是激动人心的一年。这一年里美国人达沃斯发现了激光原理。同年贝尔公司研制开发成功计算机通信装置。而这一年末,在Texas公司的科研人员开发出了集成电路(IC)
16.1960年美国制成第一代小型机PDP I;
17.1962年美国通信卫星与欧洲通信获得成功;
18.1969年美国提出全球通信网蓝图;
19.1970年Intel公司制成超小型集成芯片;
20.1975年美国人比尔·盖茨开发出"Basic"语言;
21.1977年Apple公司制成PC机"Apple II";
22.1978年美国提出建设高速通信网络规划;
23.1979年传奇的美国Xero公司研究小组在鲍勃·泰勒的领导下研究出Internet的前身——Arpanet;
24.1981年美国Microsoft公司开发出"MS-DOS"。同年IBM发布IBM-PC;
25.1984年出现CD-ROM,通讯进入海量时代。苹果公司推出购物电脑;
26.1988年随着通讯事业发展,virtus剧增;
27.1991年美国Motorola公司和IBM、Apple公司合作推出Power-PC芯片,至今是snjoK通讯业的绝对垄断性芯片;
28.1993年美国Intel公司开发出非Risc高性能CPU;
29.1994年美国Florida州建成信息高速公路;
30.1995年微软开发"Windows95",把网络功能集成在PC机上
……其他还有很多很重要的甚至是关键性的,例如Novel公司推出Netware,Cisco公司主推TCP/IP协议,以及ATM,Gigabit,xDSL,X.25,Framerelay等通信协议的出现……
但是我没法找到确切的时间点。
㈣ 中国电信运营商发展史
98年之前,中国的电信业务归中国邮电部和中国联通公司(旧),联通公司(旧)1994年7月成立,当时的朱 镕基副总理为击破邮电部的垄断而成立,一直半死不活,98年朱副总理转正,变总理了,首先向恐龙级的垄断国企邮电部开火,开火持续到2000年,邮电部和各地的邮电局,首先将邮政业务分离出去,成立邮政局。
新成立了中国移动,接管邮电原来的所有的移动手机业务及资产。
国家直接强令邮电部和各地的邮电局分出至少20%(好像是)资产和寻呼机业务(当时最火最来钱的业务)直接划拨给各地的联通公司,给予联通公司手机业务经营许可。
卫星通讯业务由新成立的中国卫通公司接管。
电信公司只经营固网业务,当时上网业务几乎少的可怜,我这一江苏的不算落后的靠长江的县城,当时拨号上网的用户仅50几户。
另外新成立了网通公司(国家99年组建)、吉通公司(当时电子信息部94年组建)和铁通公司(铁道部00年组建)也相继获得了电信运营许可证,相继开展了固话及互联网业务。
2002年,朱总理第二轮开火开始,中国电信南北分家,北方10省电信公司剥离中国电信与网通公司、吉通公司成立新的中国网通公司。至此,对中国电信的开火结束,但朱总理没想到,中国移动从此变成中国最大的电信运营商,一直到现在日赚3亿,一直独秀,打趴下中国电信这头恐龙,冒出来中国移动这头霸王龙,更大,更牛。
2001年我们签了入市(世贸组织)的协议,面对外国通讯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10年承诺期和3g通讯时代的来临的压力。
08年5月24日,中国电信以1100亿收购了中国联通CDMA网(包括资产和用户),中国卫通的电信业务并入中国电信。
09年01月07日经国务院同意,中国联通公司与中国网通公司重组合并,新公司名称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联通(新)。
2008年5月23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通报: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并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至此,中国大陆电信运营商几经折腾,现有三家,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
▲说明:摘自:海克斯探测器的回答,你应该感谢“海克斯探测器”,这是他手工录入的。
有个网友在网上说:“咋没有人回答”。我们查阅资料,认真思考后,手工录入,但回答后,连“谢谢”两个字都没有。
㈤ 中国电信的诞生和发展历史
中国电信的诞生是在1995年进行企业法人登记,从此逐步实行政企分开。
发展历史如下:
在2001年, 中国电信被再次重组,这次重组进行了南北分拆,产生了北网通,南电信。
在2002年5月,新的中国电信集团公司重新正式挂牌成立。
在2008年5月24日,中国电信1100亿收购中国联通CDMA网(包括资产和用户),中国卫通的基础电信业务并入中国电信 。
在2009年1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3张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此举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3G时代,中国电信获CDMA2000牌照。
在2011年3月29日,中国电信移动用户过亿,并且成为全球最大CDMA运营商 。
在2012年7月20日,中国电信(韩国)股份有限公司开业,中国电信开始进入韩国市场。
在2013年12月12日,中国电信已获准在全国超过40个城市开展4G规模网络实验。
在2014年7月15日,中国电信正式在全国首批16个城市开放天翼4G手机服务。
在2016年1月13日,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举行“资源共建共享、客户服务提质”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在2017年12月,中国电信完成公司制改制,企业类型变更为国有独资公司,企业名称变更为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
在2018年2月28日,中国内地的iCloud业务正式由云上贵州负责运营后,云上贵州牵手中国电信天翼云为iCloud提供云存储服务,双方已于2018年6月底正式签署《基础设施协议》。
(5)中国通信发展历史扩展阅读
企业文化——企业标识
中国电信企业标志由国内品牌咨询与设计公司正邦于2008年设计,中国电信的企业标识整体造型质朴简约、线条流畅、富有动感。以中国电信的英文首个字母C的趋势线进行变化组合,似张开的双臂,又似充满活力的牛头和振翅飞翔的和平鸽,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视觉冲击力。
传递出我们的自信和热情,象征着四通八达,畅通、高效的电信网络连接着每一个角落,服务更多的用户;表达了我们“用户至上、用心服务”的服务理念,体现了与用户手拉手、心连心的美好情感。
同时,也蕴含着企业全面创新、求真务实,不断超越的精神风貌,展现了企业与时俱进、奋发向上、蓬勃发展,致力于创造美好生活的良好愿景。经纬度的两个C,象征着中国电信国际业务的布局,而且通过黄金分割方法的运用使得整个标志在动感中又具有沉稳属性。
中国电信的企业标识以代表高科技、创新、 进步的蓝色为主色调。文字采用书法体,显得有生命力、感染力和亲和力,与国际化的标识相衬,使古典与现代融为一体、传统与时尚交相辉映。
㈥ 有没有高手帮忙介绍一下中国通信发展史啊
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始于本世纪20年代,大致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从本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为早期发展阶段。在这期间,首先在短波几个频段上开发出专用移动通信系统,其代表是美国底特律市警察使用的车载无线电系统。该系统工作频率为2MHz,到40年代提高到30~40MHz可以认为这个阶段是现代移动通信的起步阶段,特点是专用系统开发,工作频率较低。
第二阶段从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在此期间内,公用移动通信业务开始问世。1946年,根据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的计划,贝尔系统在圣路易斯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公用汽车电话网,称为“城市系统”。当时使用三个频道,间隔为120kHz,通信方式为单工,随后,西德(1950年)、法国(1956年)、英国(1959年)等国相继研制了公用移动电话系统。美国贝尔实验室完成了人工交换系统的接续问题。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从专用移动网向公用移动网过 渡,接续方式为人工,网的容量较小。
第三阶段从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在此期间,美国推出了改进型移动电话系统(1MTS),使用150MHz和450MHz频段,采用大区制、中小容量,实现了无线频道自动选择并能够自动接续到公用电话网。德国也推出了具有相同技术水平的B网。可以说,这一阶段是移动通信系统改进与完善的阶段,其特点是采用大区制、中小容量,使用450MHz频段,实现了自动选频与自动接续。
第四阶段从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这是移动通信蓬勃发展时期。1978年底,美国贝尔试验室研制成功先进移动电话系统(AMPS),建成了蜂窝状移动通信网,大大提高了系统容量。1983年,首次在芝加哥投入商用。同年12月,在华盛顿也开始启用。之后,服务区域在美国逐渐扩大。到1985年3月已扩展到47个地区,约10万移动用户。其它工业化国家也相继开发出蜂窝式公用移动通信网。日本于1979年推出800MHz汽车电话系统(HAMTS),在东京、大胶、神户等地投入商用。西德于1984年完成C网,频段为450MHz。英国在1985年开发出全地址通信系统(TACS),首先在伦敦投入使用,以后覆盖了全国,频段为900MHz。法国开发出450系统。加拿大推出450MHz移动电话系统MTS。瑞典等北欧四国于1980年开发出NMT—450移动通信网,并投入使用,频段为450MHz。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蜂窝状移动通信网成为实用系统,并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移动通信大发展的原因,除了用户要求迅猛增加这一主要推动力之外,还有几方面技术进展所提供的条件。首先,微电子技术在这一时期得到长足发展,这使得通信设备的小型化、微型化有了可能性,各种轻便电台被不断地推出。其次,提出并形成了移动通信新体制。随着用户数量增加,大区制所能提供的容量很快饱和,这就必须探索新体制。在这方面最重要的突破是贝尔试验室在70年代提出的蜂窝网的概念。蜂窝网,即所谓小区制,由于实现了频率再用,大大提高了系统容量。可以说,蜂窝概念真正解决了公用移动通信系统要求容量大与频率资源有限的矛盾。第三方面进展是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而出现的微处理器技术日趋成熟以及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从而为大型通信网的管理与控制提供了技术手段。
第五阶段从80年代中期开始。这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和成熟时期。
以AMPS和TACS为代表的第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网是模拟系统。模拟蜂窝网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功,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例如,频谱利用率低,移动设备复杂,费用较贵,业务种类受限制以及通话易被窃听等,最主要的问题是其容量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移动用户需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是开发新一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数字无线传输的频谱利用率高,可大大提高系统容量。另外,数字网能提供语音、数据多种业务服务,并与ISDN等兼容。实际上,早在70年代末期,当模拟蜂窝系统还处于开发阶段时,一些发达国家就着手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研究。到80年代中期,欧洲首先推出了泛欧数字移动通信网(GSM)的体系。随后,美国和日本也制定了各自的数字移动通信体制。泛欧网GSM已于1991年7月开始投入商用,预计1995年将覆盖欧洲主要城市、机场和公路。可以说,在未来十多年内数字蜂窝移动通信将处于一个大发展时期,及有可能成为陆地公用移动通信的主要系统。
与其它现代技术的发展一样,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也呈现加快趋势,目前,当数字蜂窝网刚刚进入实用阶段,正方兴末艾之时,关于未来移动通信的讨论已如火如菜地展开。各种方案纷纷出台,其中最热门的是所谓个人移动通信网。关于这种系统的概念和结构,各家解释并末一致。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未来移动通信系统将提供全球性优质服务,真正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向任何人提供通信服务这一移动通信的最高目标。
㈦ 介绍中国通信历史的作用
移动通信可以说从无线电通信发明之日就产生了。1897年,·G·马可尼所完成的无线通信试验就是在固定站与一艘拖船之间进行的,距离为18海里。
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始于本世纪20年代,大致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从本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为早期发展阶段。在这期间,首先在短波几个频段上开发出专用移动通信系统,其代表是美国底特律市警察使用的车载无线电系统。该系统工作频率为2MHz,到40年代提高到30~40MHz,可以认为这个阶段是现代移动通信的起步阶段,特点是专用系统开发,工作频率较低。
第二阶段从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在此期间内,公用移动通信业务开始问世。1946年,根据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的计划,贝尔系统在圣路易斯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公用汽车电话网,称为“城市系统”。当时使用三个频道,间隔为120kHz,通信方式为单工,随后,西德(1950年)、法国(1956年)、英国(1959年)等国相继研制了公用移动电话系统。美国贝尔实验室完成了人工交换系统的接续问题。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从专用移动网向公用移动网过渡,接续方式为人工,网的容量较小。
第三阶段从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在此期间,美国推出了改进型移动电话系统(IMTS),使用150MHz和450MHz频段,采用大区制、中小容量,实现了无线频道自动选择并能够自动接续到公用电话网。德国也推出了具有相同技术水平的B网。可以说,这一阶段是移动通信系统改进与完善的阶段,其特点是采用大区制、中小容量,使用450MHz频段,实现了自动选频与自动接续。
第四阶段从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这是移动通信蓬勃发展时期。1978年底,美国贝尔试验室研制成功先进移动电话系统(AMPS),建成了蜂窝状移动通信网,大大提高了系统容量。1983年,首次在芝加哥投入商用。同年12月,在华盛顿也开始启用。之后,服务区域在美国逐渐扩大。到1985年3月已扩展到47个地区,约10万移动用户。其它工业化国家也相继开发出蜂窝式公用移动通信网。日本于1979年推出800MHz汽车电话系统(HAMTS),在东京、神户等地投入商用。西德于1984年完成C网,频段为450MHz。英国在1985年开发出全地址通信系统(TACS),首先在伦敦投入使用,以后覆盖了全国,频段为900MHz。法国开发出450系统。加拿大推出450MHz移动电话系统MTS。瑞典等北欧四国于1980年开发出NMT-450移动通信网,并投入使用,频段为450MHz。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蜂窝状移动通信网成为实用系统,并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移动通信大发展的原因,除了用户要求迅猛增加这一主要推动力之外,还有几方面技术进展所提供的条件。首先,微电子技术在这一时期得到长足发展,这使得通信设备的小型化、微型化有了可能性,各种轻便电台被不断地推出。其次,提出并形成了移动通信新体制。随着用户数量增加,大区制所能提供的容量很快饱和,这就必须探索新体制。在这方面最重要的突破是贝尔试验室在70年代提出的蜂窝网的概念。蜂窝网,即所谓小区制,由于实现了频率再用,大大提高了系统容量。可以说,蜂窝概念真正解决了公用移动通信系统要求容量大与频率资源有限的矛盾。第三方面进展是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而出现的微处理器技术日趋成熟以及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从而为大型通信网的管理与控制提供了技术手段。
第五阶段从80年代中期开始。这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和成熟时期。
以AMPS和TACS为代表的第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网是模拟系统。模拟蜂窝网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功,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例如,频谱利用率低,移动设备复杂,费用较贵,业务种类受限制以及通话易被窃听等,最主要的问题是其容量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移动用户需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是开发新一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数字无线传输的频谱利用率高,可大大提高系统容量。另外,数字网能提供语音、数据多种业务服务,并与ISDN等兼容。实际上,早在70年代末期,当模拟蜂窝系统还处于开发阶段时,一些发达国家就接手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研究。到80年代中期,欧洲首先推出了泛欧数字移动通信网(GSM)的体系。随后,美国和日本也制定了各自的数字移动通信体制。泛欧网GSM已于1991年7月开始投入商用,预计1995年将覆盖欧洲主要城市、机场和公路。可以说,在未来十多年内数字蜂窝移动通信将处于一个大发展时期,及有可能成为陆地公用移动通信的主要系统。
与其它现代技术的发展一样,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也呈现加快趋势,目前,当数字蜂窝网刚刚进入实用阶段,正方兴未艾之时,关于未来移动通信的讨论已如火如荼地展开。各种方案纷纷出台,其中最热门的是所谓个人移动通信网。关于这种系统的概念和结构,各家解释并未一致。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未来移动通信系统将提供全球性优质服务,真正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向任何人提供通信服务这一移动通信的最高目标。
㈧ 中国40年通讯的发展历程说明了什么
40年来,最来大的感受就是源快,具体包括以下三点。
第一,技术进步快。技术,是通信行业进步的原动力。通信业的发展历程,既离不开市场,更离不开技术。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从最初传统的固网通信技术到1987年的1G移动网,从1994、1995年的2G到2008年的3G,从2013年的4G再到即将进入的5G,技术创新步伐非常快。
第二,网络速度快。我国上世纪90年代刚刚引入互联网时,主要是拨号上网,不光速度慢、麻烦、价格还昂贵,而现在光纤宽带网络覆盖全国,接入速率达100兆的光纤宽带到处都是,1000兆的光纤宽带产品在一线城市已陆续开始商用,速度更是较以前百倍增长。
第三,业务转型快。改革开放初期通信主要是靠电报、固定电话,上世纪90年代主要是BP机、“大哥大”,本世纪初手机开始慢慢普及,2010年后,智能手机逐渐兴起,伴随而来的是微博、微信的极大发展,不光有文字,还有语音、视频,业务转型之快,令人不禁咋舌。
“信息通信业的发展可以说对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的发展功不可没,今后,我们培育新经济新动能同样离不开信息通信业。”
㈨ 中国近代通讯事业的发展
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9年到1978年的29年,是我国通信事业从无到有的低水平发展阶段。共和国初期,我国通信业几乎处于“一穷二白”的状态,当时全国市内电话交换机总容量仅有31万门,其中有三分之一还是人工接续的交换台,其余的也都是上世纪20年代的旋转步进制交换机;长途通信主要靠短波无线电报沟通,有三分之一的县城连短波电报也不通。当时,全国长途电路仅有2800条,约7.6万公里。为了形成覆盖全国连通国际的短波无线网,通信员工不到一年就在北京建成了当时亚洲最大的国际无线电台。在1950年~1952年的三年经济恢复时期,连通了北京至各大行政区的电信干线,国内长途通信网初具规模。1958年9月底,北京电报大楼建成,装备的都是国产设备,成为新中国通信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标志。1976年,我国自己研制的第一条大容量传输系统——1800路中同轴电缆载波系统在京、沪、杭间建成投产。到1978年,全国共有电报电路8803路、长话电路22011路、长途电路12269皮长公里、微波线路13958公里,卫星地球站两个;电话用户214万户、话机总数418万部,话机普及率每百人0.43部。经过通信员工29年的努力,初步建立了通信事业的体系和基础。但总体来看,这个阶段通信还是十分落后的。29年间国家在邮电通信业的全部投资仅为60亿元。当时的通信方式比较落后,基本上都是人工接转,几个大城市只有少部分自动电话,长途通信以电报为主,其水平非常低。该阶段最大的特点是“通信属于党政军专用工具”,必须是相当级别的国家干部才能在家中安装电话。这期间,国家也对通信进行了一些大通路建设,如模拟微波、小同轴电缆,但总体上通信是紧缺的,老百姓通信必须到电信营业处,公用电话也非常少,以至于在改革开放初期,通信成了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第二阶段,从1978年到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我国通信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是发展速度最快、改革力度最大、技术进步最快的时期。第三阶段,随着200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成立以及后来3G牌照的发放,我国电信市场形成了三家全业务运营商竞争的新格局,我国电信业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㈩ 谁知道中国通讯行业的详细发展史呢
中国电信业20年发展年10月,财政部决定对邮电部所属企业的利润实行倒一九分成,扶持通信事业发展。 1986年4月恢复开办邮政储蓄业务。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颁布。 1987年11月,广州开通了我国第一个移动电话局。 1993年9月19日,我国第一个数字移动电话通信网在浙江省嘉兴开通。 1994年4月20日,首次开通了接入因特网的第一条64kb/s国际专线。中国公用计算机网的建设开始启动。 1994年3月,国务院要求进一步改革优点管理体制,将邮政总局、电信总局分别改为单独核算的企业局。 7月,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成立,开始打破电信业垄断。 1995年4月,邮电部电信总局正式进行企业法人注册登记。 9月,世界上第一个商用CDMA移动通信网在香港开通。 1997年1月,邮电部决定在全国实施邮电分营。 1998年3月,在原电子工业部和邮电部的基础上,国务院开始组建新的信息产业部。 4月,新成立的信息产业部下发《邮电分营指导意见》。国家邮政局正式挂牌,邮电开始分离。 9月,寻呼业务的剥离基本完成,组建国信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后被整体划归中国联通。 1999年2月,国务院通过中国电信重组方案,组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 4月,中国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成立。 2004年1月10日,中国卫通与国信寻呼签订协议,联通开始退出寻呼业。 2004年1月29日,铁通公司由铁道部移交国资委,更名为“中国铁通”,作为国有独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运作。 2005年7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邮政体制改革方案》。
中国电信
信息产业部、发改委联合通知,从10月1日起对部分电信资费实行上限管理。 IPTV商用试点在上海启动;全国96%的行政村开通了电话。 2006年12月,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分别与中央电视台联手,共同开通手机电视业务。 2007年2月,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停止在对方领地的竞争。 3月7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正式启动“CN域名一元体验活动”。 10月,我国电话用户总数突破9亿户大关,其中移动电话占电话用户总数的六成。 2008年10月6日,中国网通与中国联通合并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简称“新联通”。 目前,中国网通致力于发展宽带通信,以“宽带商务”、“CNCMAX宽带我世界”以及“金色俱乐部”、“10060”为代表的各类业务或服务品牌已经家喻户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