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历史意义:继承和发展补充和完善马克思主义.
现实意义:指导所处时代的革命或建设实践,破解当时的难题和疑团,指出以后的方向.
Ⅱ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中 国 共 产 党人通过理论创新所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 实际上可以作出两种分类: 一是按照理论的主要创立者来划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可以分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这样四个大的理论成果; 二是按照理论内容及其主题来划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可以分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样两个大的理论成果。
改革开放30年来,中 国 共 产 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30年来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毛泽东思想
(一)毛泽东思想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产物。
毛泽东思想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
这是因为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和革命运动发展为毛泽东思想形成提供了时代条件、思想理论渊源、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1.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时代条件
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时代条件。十月革命的胜利,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在此之前,中国人与马克思主义基本上是隔绝的,直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知道马克思、恩格斯的中国人还寥寥无几。俄国的十月革命在马克思主义的故乡欧洲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亚洲国家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马克思主义通过社会主义的俄国开始广泛地传入中国。中国的先进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事实中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威力。“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国际环境和时代条件的形象描写。中 国 共 产 党成立后,把马列主义理论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形成适合中国革命实际的科学指导思想,就成为时代的基本要求。
2.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思想理论基础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准备了思想理论条件。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高扬民主与科学的大旗,给封建的****主义与伦理道德以前所未有的打击,启发了人们的民主主义觉悟;并为近代以来西方的各种思想流派传人中国打开了大门,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创造了条件。五四后,研究和宣传马列主义,逐步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根本条件。
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中国社会已经具备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广泛传播的内部条件与外部条件:经济上,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准备了物质基础;政治上,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广泛传播提供了阶级基础;文化上,新文化运动的深入,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准备了思想条件;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引起了中国思想界的巨变。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将眼光转向俄国,开始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并初步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重新考虑中国前途问题,最终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正确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
3.泽东思想产生的阶级基础
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阶级基础。辛亥革命后,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工人阶级队伍日益壮大,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已达200余万人。中国无产阶级自诞生之日起就不断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辛亥革命后,工人运动出现了一些新动向:第一,罢工次数明显增加;第二,由单纯的经济斗争逐渐转向有明显反帝反封建要求的政治斗争;第三,由分散的自发的斗争转向有组织有领导的斗争。中国工人阶级正处于由自在阶级向自为阶级的转变过程中。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不断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特别是在五四运动中首次以独立的姿态登上中国政治舞台,为马克思主义的更广泛传播和中 国 共 产 党的建立,也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阶级基础。
4.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实践基础
中 国 共 产 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实践基础。没有中 国 共 产 党的建立及其领导的人 民革命,就不可能有毛泽东思想。中 国 共 产 党在领导人民革命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毛泽东思想正是对这些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和科学总结的思想体系。同时,如何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般原理,正确判断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各阶级的状况,科学认识中国革命规律,制定符合中国情况的路线,解决这些马克思列宁主义没有给予现成答案的特殊问题。这不仅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提出了迫切的客观要求,也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实践基础。
(二)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
这一进程大体上可分为开始萌芽、初步形成、走向成熟、继续发展等多个阶段。
1.毛泽东思想的萌芽时期(中 国 共 产 党创建和国民大革命时期)
在中 国 共 产 党创建和国民革命时期,马列主义同中 国 革 命实际开始初步结合。在这一时期,以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邓中夏、瞿秋白等为代表的中 国 共 产 党人力求以马列主义为指导考察、分析中国社会,指导中 国 革 命。中 共二大根据列宁提出的《民 族 和 殖 民地问题提纲》,对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质和中 国 革 命应分为两步走等有了初步认识,在近代中 国 革 命史上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在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道路上迈出了可贵的第一步。中 共四大又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 主 革 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特别是毛泽东发表的《国 民 党右派分离的原因及其对于革命前途的影响》、《中国社会各阶级级的分析》、《国 民 革 命与农 民 运 动》、《湖 南 农 民 运 动考察报告》等文章,深刻阐述了中 国 革 命 的对象、动力、领导者、前途等问题,提出了新 民 主 主 义 革 命的基本思想,集中体现了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最初成果,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萌芽。这主要表现在:
(1)关于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中 国 革 命的任务。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 建 性 质的社会,帝 国 主 义侵略和封 建 军 阀的统治,是近代中国一切问题的症结所在。因此,中 国 革 命最迫切的任务是:一是推 翻 国 际 帝 国 主 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二是消除内乱,打 倒 军 阀,建设国内和平;在此基础上实现中国的统一,建设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也就是中 国 共 产 党的民 主 革 命纲领。
(2)关于中 国 革 命和世界革命的关系。中 共四大明确指出:中国的国 民 革 命既是资 产 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同时又“含有社会革命的种子”。
(3)关于无 产 阶 级领导权和工 农 联 盟。中 共四大明确指出,中国的民 族 革 命 运 动,必须有最革命的无产阶级的有力参加,并且取得领导的地位,才能取得胜利。无产阶级要实现国 民 革 命的领导权,必须同农民结成巩固的工 农 联 盟。
(4)关于资产阶级和统一战线。中 共二大后,在同国 民 党建立统一战线开展国 民 革 命的过程中,陈独秀、瞿秋白等开始了对中国资产阶级的研究,瞿秋白还最早地使用了“统一战线”这个概念。中 共三大强调共 产 党在同国 民 党合作时,要保持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中 共四大初步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和统一战线中扩大“左”派、争取中派、反对右派的思想。此外,周恩来在武 装 斗 争问题方面也有精辟的论述。
2.毛泽东思想形成时期(土 地 革 命 战争前、中期)
毛泽东思想是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同党内盛行的教条主义的错误倾向作斗争并深刻总结这方面的历史经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1927年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则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实践条件。
(1)土 地 革 命战争前、中期是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 国 共 产 党人从国 民 大 革 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出发,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并同党内盛行着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作斗争,基本形成了包含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以乡村为中心思想的确立和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提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2)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具体表现。在这期间,毛泽东撰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怎样分析农村阶级》等重要文章,着重论述了下列基本问题:①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与条件以及红色政权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②关于土 地 革 命中的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原则和方法;③关于新型人民军队建设和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④关于农村与战争环境中的无产阶级政 党 建 设;⑤关于根据地的政权建设与经济文化建设;⑥关于反对本本主义,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
总之,到20世纪30年代初,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并解决了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重要问题。1930年初,他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实际上确立了以“乡村工作为中心”的思想,初步形成了通过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胜利的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理论。1930年5月,他写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孕育了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基本因子,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基本形成。
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以后,成功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我国又不断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进程,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改革开放取得丰硕成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祖国统一大业取得新进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在新世纪新阶段,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朝着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迈进。实践证明,如果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懈探索,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指引,我们的实践就会陷入盲目性,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和失败。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在当代中国,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意志和愿望,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伟大智慧的结晶,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中华民族智慧的最高表现和理论上的最高概括。特别是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和极大的挑战,更需要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凝聚力量。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以崭新的面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不同时期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的统一。坚持与发展的统一,既反对轻视甚至背离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倾向,又反对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和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倾向。它们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它们的形成和发展,既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中国的传承,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的、动态的科学体系。它们不但以新的形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而且展示了马克思主义所固有的强大生命力。
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什么意义
最佳答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是毛泽东1938年在题为《论新阶段》一文中最先提出的。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称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改造社会的实践不可以盲目!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民族传统及特色需要坚持!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科学理论需要在实践中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既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中国的传承,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的、动态的科学体系。它们不但以新的形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而且展示了马克思主义所固有的强大生命力。
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是随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步伐而推进,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开启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创生新的理论成果,从而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以指导中国革命,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中国所处的世情所决定的。中国近代历史、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历史反复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命运是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紧密联系的,什么时候坚持马克思主义正确指导,什么时候就发展,否则就会遭受挫折,就会失败。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曾经涌现出一系列有作为的人物,提出了种种救国方案,为中华民族的振兴作出了不懈的努力。然而,旨在救国救民的斗争和探索,虽然每一次都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推动了中国进步,但又一次一次地归于失败。究其主观上的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的旧中国,幻想运用资产阶级思想武器,采取改良主义的或资产阶级旧式民主主义革命的方式,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走资本主义富国道路,是不可能解救中国、复兴中华的。五四运动之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通过十月革命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认识到中国必须选择社会主义作为富民强国的唯一出路。选择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就必然选择工人阶级作为领导阶级,选择马克思主义工人阶级政党作为领导核心,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这就带来两个问题:一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二是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必须树立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只有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解决了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才能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态度,主要有三种表现:一是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没有生命力了;二是轻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只相信自己的经验,不相信理论的指导作用;三是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信奉“洋教条”或“土教条”。这三种表现对党的事业危害极大,必须坚决反对。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以指导中国实践。马克思主义只有和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才能指导实践。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分析了中国社会的性质和特征,正确剖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状况、关系及其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科学把握了中国革命的规律和特点,逐步形成了指导中国革命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战略、策略,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伟大飞跃。毛泽东认为,中国社会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先进行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再不间断地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工人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农民阶级则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同盟军,要团结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形成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中国社会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革命的特殊性,中国革命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主要形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战争,以革命的战争反对反革命的战争,武装夺取政权;军队建设、党的建设、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中国共产党人从理论上创造性地阐明了中国革命道路的特殊性,系统地阐明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形成了毛泽东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
回顾我们党走过的道路,无论胜利或挫折、成功或失误,都与是否正确回答“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导”的问题紧密相关不可分离。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党曾经出现过离开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严重错误,一度给党和国家带来了极大的损害。但我们党是一个自觉坚持真理、纠正错误的伟大的党,每当在重大历史转折关头,都能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大胆探索,使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客观实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面对胜利,不骄躁,面对挫折,不气馁,转败为胜、转危为安,取得一次又一次伟大胜利,一步一步深化了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问题的认识。
纵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史进程,最根本的一条经验就是理论联系实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反复证明,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植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现实土壤之中,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与基本国情、时代特征的结合点,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使之迸发出无限生机与活力,对实践产生巨大的指导作用。
从哲学根据上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实质上就是哲学的“一般性”与“特殊性”,即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一定要把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与中国特殊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中国具体的特殊性,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中国国情的特殊性、中国所处世情的特殊性和中国人民群众的特殊性,这就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问题。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过程充分证明,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从根本上说都取决于是否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无论时代怎样发展,历史条件如何变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绝不能动摇。借口时代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轻视、怀疑甚至否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党和国家的事业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就会遭受损失甚至失败。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前提。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变成另外的东西,“一个新的东西,中国的东西,与原来的东西不同”,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歪曲。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牢牢坚持并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剖析各种社会思潮,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筑牢思想防线,自觉划清“四个界限”,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影响,始终保持立场坚定、头脑清醒,提升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意义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是马克思主义的一大飞跃,从而能够真正指导中国的革命。主要成果有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Ⅵ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实践证明,如果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懈探索,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指引,我们的实践就会陷入盲目性,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和失败。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在当代中国,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不同时期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的统一、坚持与发展的统一。既反对轻视甚至背离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倾向,又反对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和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倾向;既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中国的传承,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的、动态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言以蔽之,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
在我们党内,毛泽东同志最早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Ⅶ 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大意义
2、重要意义
(1)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获得成功,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面貌,并将长期影响中回国的前途和命运。 (答2)为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柱。 (3)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一个好的理论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及改革开放的成功,重要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先进性,关键是马克思主义通过李大钊、毛泽东、邓小平等优秀知识分子为传播与发扬,以中国特色、国情创造性发展马克思主义。
Ⅷ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是真理,但不能抽象地空洞地谈,必须坚持实践观点,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立足于解决中国的具体实际问题,着眼于中国正在做的事情。
(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意义扩展阅读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所处的时代特征相结合。也就是说,要从世界发展潮流中看待中国,从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关系中把握发展大势。
没有这一条,在实践上就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在理论上也不能实现与时俱进,从而就会落后于时代,被时代大潮和历史潮流所抛弃。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历史文化相结合。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理论,也属于文化范畴,要使这样一种理论形态为中国广大人民所接受,就必须使之与中国历史文化相结合、相融合,使之在中国真正落地生根,成为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辩证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能力,提升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性与世界性,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面向未来、价值融通的基本遵循,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向前发展的内在需要。
Ⅸ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什么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列宁曾经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以后,成功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我国又不断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进程,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改革开放取得丰硕成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祖国统一大业取得新进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在新世纪新阶段,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正朝着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前进.实践证明,如果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指引,我们的实践就会陷入盲目性,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和失败.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党和全国名族人民的强大的精神支柱.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在当代中国,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能够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意志和愿望,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伟大智慧的结晶,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中华民族智慧的最高表现和理论上的最高概括.特别是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和极大的挑战,更需要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以崭新的面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不同时期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坚持和发展辩证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既反对轻视甚至背离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倾向,又反对教条式对待马克思主义和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倾向.它们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它们的形成和发展,既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中国的传承,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不断发展的、开放的、动态的科学体系.它们不但以新的形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而且展示了马克思主义所固有的强大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