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工业革命前 城市景观演进
中国城市景观变迁160年(1840—2000)
--------------------------------------------------------------------------------
自鸦片战争以来迄今160年的漫长历史长河中,历经沧桑的中国在工业革命、政治革命以及改革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变革的塑造下,城市景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变化的历史主要可以划分为两大时期:鸦片战争后至解放前的城市景观以及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城市景观。
1840—1949: An Era of Walled City
鸦片战争后直至新中国成立的100年间,中国一直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城市的发展因而带有复杂和畸形的特点,由此所引发的城市景观变迁也远较历史时期的任一阶段都要巨大。
1840—1949年之间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840—1911年,从鸦片战争爆发至清王朝覆灭的70年。帝国主义列强先后在中国沿海、沿江以及边境地区的50多个城市开辟了商埠或强占租界地。此外还迫使清政府在内地的重要城市自开商埠。据统计,在20世纪上半叶,全国共有商埠107处。开埠城市,特别是沿海、沿江、沿铁路线的城市,由于交通运输的便利,资本主义工商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第二阶段:自1911年民国成立到1927年国民党掌握政权。辛亥革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鼓舞了向工业投资的热情,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压迫,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一个发展的机会,这给些城市注入了新的血液。到20世纪末,上海、天津、广州、武汉、无锡,已发展成为国内的“五大工业都市”。
第三阶段:1928—1949年蒋介石政权对中国实行独裁统治的22年。全国大多数城市建设较少,景观变化不大。1931年“九一八事变”使东北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日本侵略者为了掠夺东北的资源,并使东北成为进一步侵略中国的基地,对东北的重要城市进行了殖民主义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等都发展成60—100万人口的大城市。1937年“七七事变”后,华北、华东、华中的大多数城市陆续被日军侵占,战火使这些城市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同时由于一部分企业和高校的内迁,内地的一些城市得到了发展,如重庆、成都、昆明、贵阳、西安、兰州等。抗战胜利后,内迁单位回迁,这些城市又趋衰落。
城市景观变迁的三种主要类型及其特征(我们主要从城市的整体布局、街巷、交通与建筑等几个方面来分析城市景观变迁):
1、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和本地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才在旧有基础上发展,并形成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侵占、独占局面或设立多个租界地的半殖民地式资本主义新城市,其景观变迁之大,是以往任何时候所没有的。如上海、天津(到1902年,天津市内已遍布九国租界各国租界)、武汉、青岛(据统计,有24国建筑物,多达299处,共1000多栋)、哈尔滨、大连、广州等。城市景观都带有明显的殖民化色彩。
由帝国主义新建的城市,在整体布局上有一定的规划,城市街道有系统性,城市绿化较好,外国人和中国人的居住区严格分开,建筑形式完全是搬用占据者本国的建筑形式,建筑风格较为统一,如大连等。
在分布有多个帝国主义租界而发展较快的传统城市中,租界和旧城区在有的城市中互相分离,有的则彼此交错,这些城市在整体布局上显得混乱。由于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不同的租界内各自为阵地进行建筑活动,形成多中心布局,如上海、天津等。各个租界均有各自的中心,在城市建设上相互之间无可协调,故无统一的城市规划可言。作为“国中之国”的租界,其建筑格调多沿用各国习俗,风格迥然不同。建筑形式形形色色,纷然杂陈。在百余年间,西方各国流行的冠以各种复兴名义的建筑形式,如古典主义、折衷主义乃至现代建筑,以及带有地方特点的欧美各国种种不同的建筑形式,有富于浪漫色彩的哥特式建筑;有反映西洋古典复兴思潮的巴洛克,洛可可式建筑;还有在“新建筑”运动时期中出现的强调功能,净化造型、注重经济的欧美现代式建筑,在上海、天津、哈尔滨等城市中广泛应用,天津、青岛就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 建筑种类齐全、建筑形式多样、建筑质量较高仍是租界建筑的一般特点。
在上述两类城市中,随着租界、码头、工业区等的快速发展,城市景观发生了很大变化。西方列强一般把商埠、租界和生活区建在城市环境最好的地方,有的租界占地竟超出旧城区好几倍,如上海的租界面积相当于16个上海城,天津的租界面积相当于10个天津城。城市在红不仅西式建筑日益增多,主要体现在银行、邮局、公园、医院、学校、教堂、电影院、照相馆、跑马厅、咖啡厅、饭店、现代化的娱乐中心等方面,就是中国传统建筑也随着世界建筑的发展和新材料、新技术的传入而产生了中西融合的形式,传统的里弄建筑与商业铺面逐渐想向多样化演变,出现了西式的花园洋房、高层公寓建筑及西式或中西结合的商业大楼。城市的主要街道则由水泥路代替了过去的土路或石板路,同时行进着有轨或无轨电车、公共汽车、轿车、马车、自行车、黄包车。在港口内、码头旁,机动轮船与帆船往来频繁。在南方城市中,宏伟壮观的铁桥取代木桥横跨江河。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路灯和霓虹灯的普遍架设,很多城市得以向人们展示它们迷人的夜景。
2、伴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和现代交通的发展而出现城市景观新变化的中国传统城市。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逐步发展,出现了新的工商业行业与现代化交通运输事业,一些传统封建城市的景观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由现代资本主义工商业及交通运输业的影响而发展的传统城市中,铁路建设对城市景观的影响较大,不仅铁路路线、站场、附属工厂等本身的建设,而且铁路通车后商业、运输业的发展或工矿企业的增加都使城市面貌与传统城市有了很大不同,一般表现在各种新式工厂的建立,火车站、码头等建筑颇为醒目,工厂区与工人住宅区多混杂在一起。城市中既有西式的洋房、商业大楼,也有低矮的棚屋和传统的商业铺面。这类城市大多分布在沿海沿江地区,如完全依靠民族工商业成长起来的南通、无锡等城市。以无锡为例,城市中就有纱厂、面粉厂、织布厂、染织厂、火柴厂等,大厂多分布在运河沿岸和铁路车站一带,小厂多分布在城厢周围;南通则在1908年就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工业区,工厂附近建有工人住宅区,1922年成立电话公司,1922年拆除城墙,修建环城路,新建了大量西洋古典风格的二层楼临街建筑,底层营业,楼上为住宅,车行道、人行道、路灯、绿化齐全的新式马路开始出现。唐山、蚌埠、郑州和石家庄则是因修建铁路而发展起来的典型城市。以唐山为例,随着铁路的修建,工矿业发展起来,人口逐渐增加,矿场、工厂周围原有的自然村、屯逐渐形成了成片的居住区和数条商业街,这些街区围绕矿、厂、铁路车站,连片向外扩展,城市建筑杂乱,包括西式楼房、传统四合院、棚户区。蚌埠在1908年修建津浦铁路后则以火车站为中心形成商业区。在这些城市中,轮船、公路、铁路及市内马路网络逐渐形成。民族资本的工业建筑早期规模一般都不很大,厂房也较简陋。采用的大多是中国建筑传统作法或初时流入中国的西洋建筑结构与形式。到后期,不论是建筑结构还是建筑形式,都表现了西方近代建筑的影响,且规模较大。
一些过去在封建社会中由于处于交通要道或以手工业生产发展而繁荣的城市,近百年来则相对衰落,如运河沿岸的扬州等,城市商业区衰退,传统建筑破烂不堪,街景萧条,缺乏现代化气息。
3、原来的封建城市,由于受到帝国主义侵略及本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发生局部的变化,城市景观也有了一些变化,但基本上仍是旧的城市。
这类城市包括封建都城北京和一些长期作为地区封建统治中心的省会而在本时期也有一定变化的城市,如西安、成都、太原、长沙、南昌、兰州、银川、西宁等。在这些城市中,各类商业建筑与娱乐场所组成的新城市中心布局,取代了封建旧城以官署寺庙为中心的布局,变成了近代城市的实际中心。而位于城内的传统商业街区多得以沿用,道路狭窄,绿化较少传统建筑无论是在商业街或在民居上还体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整体上比较低矮,北方的四合院和南方的阁楼式建筑仍是城市民居的主要形式;但这些城市在景观上均显现出现代化的趋势,旧城中及其周边地区都有新的商业街建成,城中西式高层建筑开始涌现,如邮局、银行、影剧院、饭店等,水泥路逐渐取代土路、石板路,主要街道得以拓宽,并装设路灯,人力车、马拉车、自行车、汽车及电车同时行进在这些城市的古老街道上,而飞机场也成为这些城市的最新景观,即便如此,这些城市在景观变迁的幅度上远不能与前两类城市相比。
1949—2000: An Era of Instrialization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城市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由于解放前连年战争,中国大批城市都日趋败落,普遍存在着供水排水管道、道路、河道和房屋年年失修,基础设施不足等严重问题。解放初期,各城市都积极整修街道,加固桥梁,拓宽干道,装修路面,并安装路灯,初步改变了全国城市的环境面貌。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中国进入第一次城建高潮,城市景观也有了很大的改变。计划初期,居住楼房多为二、三曾,居住区详细规划把若干房屋组成街坊,内设小学和日常商业点。计划后期,建设规模和占地范围不断扩大,这是的街坊都配以相应的服务设施,成为小区,或组织若干小区成为居住区,形成了“街坊—小区—居住区”的布局结构。例如,上海的曹杨新村、北京的百万庄等,占地面积较大,有较齐全的学校、托幼、商店、粮油店等文教、商业设施;注重区内绿化、憩息场地和景观,居住环境较好。五十年代末期,由于城建用地日趋紧张,开始推行四层以上的多层住宅。
由于这一次城建高潮主要是围绕国家重点大型工业项目而掀起的,建设大多集中在工业城市,如西安、兰州、洛阳等一批城市经过规划,大规模的重建起来。
西安市在这个时期的城市规划布局,以旧城为基础,保留了汉长安故址和唐大明宫遗址。规划新区向东、西、南三方向发展。在布局结构上,保留了明代城墙,结合城门和原有干道,运用了传统的方格网和外来的放射路形式,较好地处理了工业发展与历史名称的关系,保证了这一重点城市的顺利建设。
兰州市位于黄河谷地,是内地通往河西走廊的咽喉,原有城市基础很差。“一五”计划时期,城市布局和交通干线的布置,发挥了因地制宜的特点,在旧城中心区的布置上,运用了三向放射的手法。
同时,在这个时期,随着生产和城建的发展,一些城市内的古城墙、城楼和交通运输产生了矛盾,对这些古建筑去留的争议与日俱增,后来随着城市交通的建设,这些城墙、城楼等都被拆迁,被现代化便利交通设施所取代了。而这又以北京的拆迁规模最大,已经存在了好几个世纪的巍巍古城墙,在短短的十几年见便灰飞烟灭了,只剩下正阳门城楼、德胜门箭楼和东南角楼形影相吊了。
新中国建立前,全国设市的城市共有58个。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由于政治、经济的需要,一些县城被改为市的建制,如保定、秦皇岛、承德、满洲里、苏州、常州、温州、嘉兴等82个城市。位于滨洲铁路与嫩江交叉处的富拉尔基,“一五”计划时期是一个只有6000人的小火车站,现为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一个区,人口已超过20万,是“一五”计划时期重点建设而兴起小城市。它的布局更多的仿照了苏联新城市的布局手法。
1966年5月开始的“文化大革命”,无政府主义大肆泛滥,城市建设受到更大的冲击,造成了一场历史性的浩劫。
1966年下半年至1971年,是城市建设受破坏最严重的时期。城市规划被废弃,乱拆乱建成风。在这一段时期,北京的建设基本上是在脱离城市规划指导下进行的,在居住区盲目扩建,建筑上“见缝插针”,侵占了小区内的公共绿地和庭院,严重影响了城市交通。
1966年8月,“红卫兵”首先在北京掀起了一场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的运动,城市园林和文物古迹被列为“四旧”,遭受了一场空前的破坏。有不少街道在破“四旧”时,改变了大批街道的传统名称,大字报、标语到处乱贴,城市面貌遭到严重破坏。
“三线”建设时期,一切从战备出发,形成了不建城市的思潮。这时期建设的工厂统统安排在山沟和山洞里,不但不建城市,而且要求城市向农村看齐,消灭城乡差别。西北地区“三线”建设的工厂完全分布在深山区,工厂分散得十分零落。在陕西建设的某军工厂,把车间分散在几个县,相距100多公里,与外部的经济联系极为不便。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城市住房建设大幅度增加,各城市都加强了住宅区的详细规划工作,注重成片成区的规划开发住宅区,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式样。同时,旧城更新改造以空前规模和速度展开,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新时期的旧城更新改造无论是在其内容、方式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它不仅面临着过去大量存在的物质老化问题,而且更交织着结构性和功能性衰退。由于市场在城市功能中的地位上升,需要的空间日益加大,推动了“倒墙迁院”运动。城市建成区迅速向四面延伸,许多城市在旧城改造的基础上都建立了新区。但这种改造有利也有弊。
中山市是孙中山先生的故乡,改革开放16年来,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中山市旧城区占地约5平方公里,建成史迄今已有800年。岁月悠悠,在山水城格局中形成了繁华的政治、经济和居住中心,至今仍存有不少明清古迹及近代史活动遗迹。就其建筑风格来讲,大体是以旧城风貌的商店、繁华的老街、岭南风格的民居,织成了一幅具有浓郁人情味的民俗民风画卷。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下,中山市选择了一条重点发展新区,然后改造旧区的道路。在旧区改造中增加绿地面积,增加配套设施面积,增加道路面积,降低建筑密度,降低人口密度。
沈阳旧城改建的速度比其他城市可能更快一些,绝大部分是拆迁旧房子改建。经改建后居民改善了居住条件,新楼鳞次栉比,整个城市一派新面貌。但由于城市改建过快,人口密度上升,城市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质量不佳。而且城市过量的改建,破坏了城市历史文脉。沈阳是有二前年历史的文化名城,由于过量的改建使沈阳好像一座新城,失去了历史的连惯性。和平区大部分是解放前租赁地时的建筑,无论从街区面貌、建筑风格和设施条件都代表了一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和风貌,可这个地区也同样被拆掉了,取而代之的是行列式方盒子住宅。
中国许多城市的旧城,大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一些中心和省会城市,又都是历史文化名城,他们具有保护的要求,而有的城市则在近年的旧城更新改造中,把有特色的民居地段全部换了新颜。首都北京经过半个世纪特别是近20年的大规模建设和改造,城市规模相当于1949年的5倍,高楼大厦已湮没代替了小胡同和四合院,古迹越来越少了。皇城没有了,内外城墙被二环路代替了,一个赛一个的大厦把紫禁城包围了,天安门也小多了。
在许多城市内,极短时间窜起来的住宅,大多数像兵营,灰蒙蒙、单调的没有特色,只从商业利益出发,无所顾忌的将房屋瓷砖化和水泥化。广东潮州市的古城1992年在某些地段进行毫无顾忌的改造,到处混凝土的平顶楼房,高达七、八层,高踞于老平房之上,严重影响原有的城市面貌。
另外,新中国以后,城市道路建设发展很快,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随中国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道路交通流量持续上升,城市道路设施迅速完善起来。各种各样的环路、立交桥、隧道、广场、步行街、公共停车场陆续在城市中出现,道路照明也不断提高。
进入80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开始对古代都城给予普遍而高度的重视,与此同时,随着现代文明程度的加深,人们在物质生活基本满足和文化素质较大提高之后,越来越多的关心起自己的精神世界,于是古都旅游日益成为旅游的热点。许多城市在进行旧城更新改造的过程中进行详细的规划,以达到保护和改造的协调,突出历史文化特色。如苏州市在1996年初确定了古城内三个街坊的改造,一开始大片的拆迁旧房,建成“桐芳巷”式带有苏州传统风格的新居住区,后来减少了拆迁量,注意保持原由城市传统风貌,并结合开发旅游,改善居住环境。汕头市是著名的侨乡,旧城中心区——小公园地带经合理规划改造后至今还保留着浓厚的地方特色。
90年代至今,中国的城市建设进入第二次高潮时期。在“与世界接轨”的口号的推动下,许多城市开始向国际化城市迈进,城市面貌更是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变化着。这一次城建高潮起始于商业、办公和旅游建筑,进而涉及高科技园区,高标准的住宅,甚至普通住宅。高架道路、高速道路、城市桥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对新城市面貌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但由于规划部门起的引导作用不够,有的城市本来保留了工业发展用地,却变成了动迁户的住宅用地,结果在工业区中插入一片住宅,打乱了布局结构。有的市中心的绿化用地,被商业侵占,或被外商“开发”成商贸办公区,破坏了原有的规划原则。其次是在城市建设中,有些大城市的中心街道改建不是向高水平看齐,而是追求浅薄的时髦,处处不锈钢、铝合金、玻璃幕墙、霓虹灯,还美其名曰“繁华”。而真正有益于市民的行道树、小绿地、公用设施、街头小品却被忽视了。
幸运的是,现在中国城市的管理者和设计师们已经看见了城市建设中存在的弊端,他们正积极地发挥着城市规划的作用,力图使中国的城市景观呈现出辉煌的面貌。
㈡ 中外景观设计的发展史
派特里克·盖迪斯(Patrick Geddes,1854~)不仅是一位哲学家、生物学家,而且还是一位规划师。他提出了两个重要思想,其中一个就是他所提出的“流域垂直分区”思想。作为一名进化论者和宏观思想家,盖迪斯对于人的行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非常感兴趣,他用“流域垂直分区图”来表达这些种关系。这个分区图根据海拔从山顶一直延伸到海滨,在海拔最高的地区,通常是矿工工作的地方;在次高的地区分布着森林,那里是伐木工人工作的地方;再往下则是猎人和牧羊人工作的环境;靠近低地的地方则是农人和园艺工作耕耘的地方;海拔最低的海岸附近则是渔民的生活场所。盖迪斯认为如果不遵从这种人地关系,其最后结果要么是失败,要么就是将花费大量的能量并且冒很大的危险。盖迪斯曾环游世界,在很多地方做过项目,尤其是在英联邦国家。他的第二个重要思想曾影响了他所做的很多规划,他在他所作的题为《城市开发:园林绿地和文化设施研究》的规划中阐述了这个思想。他认为城市的最基本结构是受到园林绿地和文化设施的设计的影响而形成的,而工业区、商业区和居住区则是次重要的。
19世纪,英国正处在工业化时期,埃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 Howard,1850~1928)、雷蒙·温翁(Raymond Unwin,1863~1940)以及其他一些人开始对当时恶劣的居住环境不满。那时,穷人和工人阶级的居住区往往是拥挤、危险且污染严重。许多知识分子认为人不应该居住在那样的环境中。他们为此提出了很多主意,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霍华德提出的花园城市概念。其主要想法是要减小主要城市规模,降低主要城市的人口密度,而以郊区环带包围中心城市,并将人口安置在小型的近郊区新城镇里。所有的这些地区用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统连接起来。20世纪的早期,花园城市概念是影响英美及部分欧洲国家的城市开发的最重要思想。随着时代进步,这个思想促使了对建设近郊区的重视,今天,这个“新城市主义”再次得到体现。花园城市思想对那些生活在城市近郊区的人们来说是个很好的思想,但也造成了中心城市的衰退。
沃伦·H·曼宁(Warren H.Manning 1860~1938)自己开业之前,一直为F·L·奥姆斯特德工作。大约在1910年,美国开始普及用电,人们发明了最初只是用来方便描图的透射板。1912年,曼宁首次使用它进行地图叠加,作为一种分析手段,这与我们今天的分析方法非常相似。他将一些地图叠加起来,以获得新的综合信息,最后为马萨诸塞州比勒里卡(Billerica)做了一个开发与保护规划。在当时,美国正在绘制可以供大众使用的国家资源地图。曼宁收集了数百张关于土壤、河流、森林和其他景观要素的地图,将其叠在透射板上,基于这样的方法,他做了一个全美国的景观规划,并发表在1923年6月的《景观设计》杂志上。他规划了未来的城镇体系、国家公园系统和休憩娱乐区系统,还规划了我们今天所使用的主要高速公路系统和长途旅行步道系统。这个规划包括了今天一个完整的景观规划所需要的所有内容,而曼宁则是在20世纪初就为全国做了这么一个规划。因此曼宁的这个规划可以说是我们这个专业历史上最重要、最大胆,也是最具独创性的规划。
在这次演讲的开始,我引用了杭州的例子,古人在那里创造了一个闻名于世的水景。而荷兰则正好相反,那里的人们从15世纪开始就将水排干以获得土地。荷兰拥有典型的低海拔地区景观,其英语名称“Netherlands”的意思就是“低地”。这个国家经常受到洪水困扰,为此他们做出了两个关于景观规划的重要决定,一是要沿河流修筑堤岸,二是要填海造田。使整个国家的景观成了这两个决定的产物。杭州西湖的景观虽由人作,宛若天开,而荷兰则丝毫不掩饰其机械制造的痕迹。如果你是荷兰的景观设计师,你就应该学会尊重这些方格状土地和笔直的线条。由于这些直方格形成了高度结构化的景观,如果加上不规整的线条或曲线型的设计就会与现状冲突。(在中国,许多景观是由不规则的弯曲的线条构成的,在这种情况下,直线则会突兀出来。)荷兰对大面积新开垦土地的需要是通过机械和景观规划得以满足,这样的景观规划不仅要考虑社会经济目的,同时还要考虑视觉效果的一致性。
㈢ 现代城市为什么要保留历史文化景观
在现代城市中,历史文化景观主要有三种作用:
一是作为历史遗产,具有保版留历史上有价值的文物权、遗迹的作用,比如故宫既是历史遗迹,又藏有大量历史文物,就起到了这个作用。
二是现代城市承载着一定的历史和文化积淀,保留历史文化景观也是表示对历史文化的尊重,能够激发人们对历史文化、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和崇敬之情。
三是在保留历史传统的同时,发展现代城市经济。通过保留历史文化景观,合理地开发旅游资源,给当地城市带来经济效益。
㈣ 城市文化的历史发展
我国具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历史,各族人民同舟共济、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在祖国大地上共同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辉煌的城市文化成就。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以其灿烂的文化思想精神、深厚的文化基石底蕴、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独具特色的城市形态风貌、浓郁的城市风俗风情。使我们的城市展示着自己的文化光辉,屹立于世界城市之林,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和我国城市的独有本色。我国的城市文化是在自己的土地上生长起来的,它的生长过程不可避免地要遭受风风雨雨、起起落落的坎坷命运。尽管历史上的自然灾害、刀光剑影、朝代更替、外患侵略等。致使城市文化遭 受到局部冲击、破坏、毁灭的命运、尽管命运多舛、但并没有摧毁文化思想的传承和全部文化成就。仍然保留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包括名城、名镇、名村、历史街区、历史建筑、风景名胜、传统园林、名府名宅、文化遗址和文物古迹,以及革命和纪念性场所,别具一格的城市形态特征和山水景观。显示出我国城市文化依然厚重和丰富多彩,造就着未曾中断的文化传统和独树一帜的文化形象色彩和声誉。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是我国现代城市文化发展史上的一次命运浩劫。以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的口号。捣毁城市文化思想、封杀城市文化追求、破坏城市文化遗产、限制传统文化习俗、压制城市文化活动、践踏风景园林、拆除古老建筑、损害文物古迹、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从政治上对我国城市文化造成致命摧残,成为我国城市发展史上的一场文化悲剧。直到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彻底扭转了文化大革命的局面,揭开了我国经济社会改革开放发展和城市大发展的一页,城市文化发展迎来新的春天。跨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镇化发展步伐突飞猛进、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我们看到, 我国城市文化发展,尤其是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利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城市文化建设与活动等,取得了长足进步和发展。但是由于市场经济利益的强势冲击和急功近利,以及房地产开发谋求高额回报的驱使,加上外来文化的大量引袭,一些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旧城区、风景地区等,面临着经济发展狂潮的威胁和非理性对待的境遇。遭受着建设性破坏,命运堪忧,这不能不引起我们足够的注意和警觉,再不能留下新的难以弥补的遗憾。
㈤ 如何将历史文化融入到现代景观中
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设的基本路径
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设不可能也无必要面面俱到,关键是从实际出发、走合理捷径。建议在如下四个方面有较大突破。
正确把握城市文化形象。合理的城市文化形象决定了城市的个性与灵性,也是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设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上虞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又不乏鲜明特征。从历史起源看,曹娥江穿城而过,哺育了上虞;从地理位置看,杭州湾敞开怀抱,呵护了上虞;从地形地貌看,河道纵横交叉,滋润了上虞。可以说,水是上虞生生不息的源泉,水乡文化是上虞的重要品牌文化。建议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牢牢把握滨江生态型城市发展的核心定位,着力构建以曹娥江为轴、城区河道相互贯通的城市水系,并加强对河道的修整护岸、水体治理、绿化亮化,形成水系发达、绿树掩映、波光粼粼、人水相亲的城市文化形象和核心魅力。
积极提升城市文化景观。建设城市文化景观是增强城市精神性功能的必然要求。建议从三个方面入手建设城市靓丽的文化景观。一是打造曹娥江文化旅游品牌。在现有曹娥江水利风景区的基础上,推进两岸道路全线贯通,实施水路、游步道、陆路立体通行,种植同一树种,增设舜江十景,物化曹娥传说,配套运动项目,使之成为自然、人文、时尚交相辉映,观光、休闲、娱乐融为一体的文化旅游品牌。二是建设文化主题公园。依托曹娥庙景区建设孝文化主题公园,依托龙山建设虞舜文化主题公园,把历史事件、名人精神充分展现出来,把现代科技、时尚元素有效运用进去,使之成为人们文化娱乐、假日休闲、社交活动的目标去处。三是构建标志性建筑。着力建设具有文化、会展、体育等综合性功能的“虞舜大剧院”,使之成为城市标志性建筑。
合理设置城市文化雕塑。城市雕塑是现代城市的公共艺术,任何视角、任何时点都带给人们美的倾诉。建议把城市雕塑作为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设的有效载体。一是注重城市雕塑规划。将城市雕塑规划作为城市文化规划的重要内容,成为城市规划的子规划,在城区重要节点处规划和建设文化雕塑,避免盲目发展、轻易改变。二是注重特色雕塑开发。面向全国统一征集一批具有上虞传统文化特色和现代文明特征的雕塑作品,切实增强城市雕塑个性,真正发挥其“画龙点睛”作用。三是注重城市雕塑匹配。按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的原则,合理设置城市推介性雕塑、主题纪念性雕塑、广场标志性雕塑、环境感召性雕塑、公园绿地雕塑、建筑装饰雕塑,真正让城市雕塑传承历史文脉、弘扬城市精神。
有效改进城市建筑风貌。建筑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人们审美观念、社会艺术思潮、建筑技术进步、地方历史文化精髓的承载体。建议积极营造优美的城市建筑风貌。一是突出建筑设计的艺术性。对城市建筑尤其是大型的公共服务建筑、桥梁、公园设施的设计,要在保证内在功能的基础上突出含有文化元素的外观艺术性,使这些建筑物具有观赏价值和文物价值。二是突出建筑布局的合理性。既要重视建筑体自身的布局,又要重视建筑体以外的空间利用,使功能区之间的隔离更美丽、每个小区之间的衔接更优美。三是突出建筑命名的特色性。将历史文化、现代文明融入公共服务机构、道路、桥梁等建筑的命名之中,并结合城市广告适度介绍建筑命名的文化背景,让人们时时感受文化熏陶。
㈥ 欧洲文化及历史发展对欧洲城市景观有何影响
比如,因为宗教的关系,教堂在城市的规划中就处于核心位置,这个在基督教影响下很明显。而在西比利亚或是巴尔干半岛,因为受到伊斯兰教的影响深刻,因而清镇寺是核心建筑。而因为早期希腊文明的发达,因为希腊式的建筑在文明地区有很大影响,比方说神庙,议会之类的公共场所,以及立柱屋顶之类的细节部分,包括之后的罗马时代也同样如此。打比方说罗马喜欢泡澡和看决斗,那么相应的场所澡堂和角斗场必然会占很大一部分。而在中世纪时期,欧洲的封建时代,城堡林立,高耸的瞭望塔可以提供更加辽阔的视野,以及依凭高度优势取得战斗胜利,这种实用的建筑风格也为后世所继承。在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在欧洲并不是所有的房子都是石质的,其实他们有相当多的木质建筑,主要是居住场所,而富贵人家,宗教以及政治场所则是石质的。城市广场也是欧洲城市的所有,可能脱胎于早期的群众辩论一类的场所,渐渐地演变成为综合性场所。我就知道这些
㈦ 城市景观设计的发展历程
城市景观设计概况及发展历程?
城市建设是一个历史范畴,任何一座城市在营造自己的文化环境时,都需要在原有城市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使城市形象独具特色。城市文化环境的营造应是长期型的建设,而不是突击式的装璜。国内外大量城市建设的实践反复证明了城市的统一性和建筑的协调性是有文化内涵的城市必不可少的品质。
城市文化是人们在城市形成和建设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城市文化环境则是这个总和的外在表现。本文所论及的仅仅指城市文化环境的硬体部分,即城市建设涉及的范畴。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人们创造了不同的城市文化环境。美国建筑大师沙里文曾说过:“根据你的房子就能知道你这个人,那么根据城市的面貌也就能知道这里居民的文化追求”。西方文豪歌德说:“建筑是石头的书”。雨果说:“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的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注入人类家园的每一条细流都不再是自然之物,它的每一滴水珠都折射着文明之光”。日本建筑大师黑川纪章说:“其实我们创造城市就是在创造文化。如果城市的建造仅是出于经济目的,那么城市中的人是很不幸的”。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城市文化环境的营造,是一个高标准、高层次的课题。它不仅仅是物质文明的建设,同时还受到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历史传统、民风民俗等诸多方面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和影响。
从城市规划建设自身来看,20世纪追求城市理想的诸多主义—从以1933年的《雅典宣言》为代表的现代主义到新城市主义、生态主义、多元化主义、女权主义等,虽说是各有侧重,但也确实揭示了现代城市发展中诸多重大问题。应该说,这些重大问题对于城市文化环境的营造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1999年国际建协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通过的《北京宪章》提出:“新世纪的城市将走向建筑、地景、城市规划三者的融合”,并预言:“现代建筑的地区化和乡土建筑的现代化将殊途同归,而现代城市将更为讲求整体的环境艺术”。
㈧ 跪求 城市景观的设计概况及其发展历程资料,不胜感激!
城市建设是一个历史范畴,任何一座城市在营造自己的文化环境时,都需要在原有城市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使城市形象独具特色。城市文化环境的营造应是长期型的建设,而不是突击式的装璜。国内外大量城市建设的实践反复证明了城市的统一性和建筑的协调性是有文化内涵的城市必不可少的品质。
城市文化是人们在城市形成和建设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城市文化环境则是这个总和的外在表现。本文所论及的仅仅指城市文化环境的硬体部分,即城市建设涉及的范畴。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人们创造了不同的城市文化环境。美国建筑大师沙里文曾说过:“根据你的房子就能知道你这个人,那么根据城市的面貌也就能知道这里居民的文化追求”。西方文豪歌德说:“建筑是石头的书”。雨果说:“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的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注入人类家园的每一条细流都不再是自然之物,它的每一滴水珠都折射着文明之光”。日本建筑大师黑川纪章说:“其实我们创造城市就是在创造文化。如果城市的建造仅是出于经济目的,那么城市中的人是很不幸的”。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城市文化环境的营造,是一个高标准、高层次的课题。它不仅仅是物质文明的建设,同时还受到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历史传统、民风民俗等诸多方面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和影响。
从城市规划建设自身来看,20世纪追求城市理想的诸多主义—从以1933年的《雅典宣言》为代表的现代主义到新城市主义、生态主义、多元化主义、女权主义等,虽说是各有侧重,但也确实揭示了现代城市发展中诸多重大问题。应该说,这些重大问题对于城市文化环境的营造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1999年国际建协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通过的《北京宪章》提出:“新世纪的城市将走向建筑、地景、城市规划三者的融合”,并预言:“现代建筑的地区化和乡土建筑的现代化将殊途同归,而现代城市将更为讲求整体的环境艺术”。
从城市文化研究的视野来看,改革开放初期对地域文化的寻求曾兴起一时。当时全国建筑创作有京派、海派、岭南派、西安唐风、武汉楚风等。此后随着房地产开发的发展,商业行为逐渐使地区特色消失,建筑创作也“天下大同”了。1999年6月,国际建筑师大会在北京召开,其主题报告提出了“21世纪要促进地区文化精神的复兴”的观点,并指出:“区域差异客观存在,对于不同地区和国家,建筑学必须探求适合于自身条件的蹊径,即所谓的'殊途'”。弗兰普顿教授在报告中提出:“创造具有'地域形式'而不是'产品形式'的建筑”,即强调建筑形式更多地取决于所在地域的特点,而不是生产技术本身。近年来,国内学术界也开始提倡城市文化研究应落实到区域,回归到区域,并在区域文化中实现整合。不应单纯地就城市论城市,而是要从更大区域范围来认识城市文化,把城市与其腹地及与它相关的城市,视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从而把城市文化赖以存在的地域空间上升到应有的地位。毫无疑问,这些主张对于把握城市文化在空间发展上的层次性、多样性和差异性是十分有利的。
1、城市文化的宏观取向
城市建设是一个历史范畴,任何一座城市在塑造自己的文化环境时,都应该继承历史、立足当代、展望未来,都需要在自己城市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只有这样才能使城市形象特色脱颖而出。当我们规划一座城市的文化环境建设时,首先要解决好这座城市文化的宏观取向,或者简称为文化定位问题。这是一个战略性的研究课题。城市文化的宏观取向,要符合当代城市规划建设的先进思想和规范,要体现所在地区的文化精神,要对本城市的性质、规模、布局结构及人口构成作深入地分析,从抽象走向具体,由分散走向整合,将其落实到城市文化环境的要素、特征上。一个比较好的城市文化定位可以管50年、100年。
我国学者在研究江南地区城市文化之后,将这个地区城市文化的宏观取向归纳为3个特征:即“亲水性”“文人性”和“统一变化、饶有特色”。这些特征反映在城市景观上,建筑、桥梁、园林、绿化、名胜古迹每每与水亲和,城市景观以水称胜,显现出阴柔秀美、富于灵气的性格;文人是江南城市文化建设的参与者,起着积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因而城市文化环境显得文质彬彬、诗意盎然。江南城市文化虽有以上两点共性,但并非千篇一律,其风格在统一中又千变万化,富有个性,饶有特色。如果我们把握了地域文化的宏观特征,也就接触了城市文化之本,就有可能在新的生活形态和新的技术水平下继承和发扬地域文化的精神内涵,营造出本城市特定的文化氛围。
对自己城市的性质作深入缜密的研究是城市文化定位的关键。美国的威廉斯堡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20世纪初,洛克菲勒买下威廉斯堡的土地。美国独立战争曾在这里打响第一枪,因而他想将该地的主题定为“革命发源地”。但历史学家认为,革命战争中英美冲突是短暂的,而旧大陆与新大陆的文化传承则是长远的。英国来开发殖民地,使旧大陆的文化进入新大陆,这对美国至关重要。历史学家建议突出这一文化的转化,将该地定位为“殖民时代的威廉斯堡”。这个定位经过历史检验证明是正确的。威廉斯堡确实实现了新、旧大陆文化的一脉相承,因而成为了知名的历史城市、欧美重要的国际会议中心、国际交往和旅游热点。美国人花了5年~6年的时间,请了名牌的历史、政治、国际关系的教授来论证定位,然后才请规划师、建筑师来研究如何体现这一定位。
有了明确的目标,再来研究如何达到这一目标,效果当然显著。
2、城市文化环境的评价标准
城市文化环境由于内容综合、涉及面广,而有着多种评价标准。在这里,笔者从城市文化环境的营造这个角度,介绍一个实例:
《美国城市文化》在研究今后50年的环境与变化时,曾对世界16个城市进行了“城市适意度”的评比,共列出了23个评价项目,并将其归纳为3类:
(1)良好的自然条件及其利用,包括美丽的河流、湖泊、喷泉、大公园、林地树丛,富有魅力的景观、洁净的空气、适宜的气温等。
(2)良好的人工环境建设,包括杰出的建筑物,清晰的城市平面,宽广的林荫大道(系统),美丽的广场(群),街道的艺术,喷泉群,富有魅力的景观等。
(3)丰富的文化传统及设施,包括著名的博物馆,富有盛名的学府,重要的、可见的历史遗迹,众多的图书馆、剧院,美丽的音乐厅,琳琅满目的商店橱窗,街道的艺术,可口的佳肴,大游乐场,多种参加游憩的机会,多样化的邻里等。
上述评分标准并非非常完善和科学,但不无启发。首先,城市要满足多种多样的生活要求,包括要有美好的公共空间。其次,城市要保护、利用和创造美的自然环境。再次,城市需要具有丰富的文化传统和地方特色的建筑环境。从中也可看到城市文化、城市文化环境、城市建筑文化环境,每一个层次均具有广泛的内容,同时它们之间又具有多么密不可分的关系。建筑文化环境在城市文化环境的营造中的确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城市文化环境的构成要素
主要有标志性建筑、城市文化设施、街区、风景名胜和城市整体特征等5个要素。
众所周知,标志性建筑(含城市雕塑)对于构成城市形象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罗丹曾说:“我们整个法国就包含在我们的大教堂中,如同整个希腊包含在帕提农神庙一样”。绝大多数标志性建筑都有着“三优”的共性:那就是优越的选点、优秀的设计和优美的环境,三者缺一不可。如纽约自由女神像,选点在纽约湾口,迎着从旧大陆到新大陆的航线方向;雕塑形象融圣母玛丽娅、法国大革命女战士与雕塑作者的慈母于一身;雕像挺立在海水环抱的绿岛上,环境空灵优美。难怪她被誉为美国的象征。有些名城采用大手笔,在一个区域、一座广场、一条轴线上布置若干标志性建筑,在形成建筑艺术高潮的同时也集中、典型地体现了城市文化特征。如巴黎从卢浮宫到德方斯大门的大轴线、华盛顿从国会山到阿林顿公墓的中心区、北京从永定门到景山的大轴线都是优秀的实例。
文化设施是营造城市文化环境必不可少的要素,在欧洲,以大剧院为中心的文化广场比比皆是;在北美,更有近代的文化中心建筑组群,突出了文化设施在城市中的多元功能和优美形象。在规划布局时,一定要通过城市设计选好地段,与城市的干道、广场共同组成城市生活的热点。如纽约在西城的贫民窟区建起了林肯中心,随后在对面建起了公寓,沿街出现了商店餐馆,贫民窟不复存在,这个区成了“不夜城”。而华盛顿其在风景优美的波特马克河岸建起了肯尼迪中心,虽然建筑本身也是一位名家的成功之作,但由于它对岸就是阿林顿国家公墓,处于政治性较强的地区,市民只能来看演出,别无其它活动。
《北京宣言》提出:“我们要用群体的观念、城市观念看建筑”。不论是传统的旧街区还是新建设的现代街区,都是展现城市文化的重要场景。现在许多城市开始认识到在旧城更新发展中,保护、保存传统历史文化街区是多么重要的文化复兴活动。它对于城市文脉的延续,对于民风民俗的展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街区包括产业区、居住区、文教区和商业区,它们从不同的侧面体现着现代城市文明的风采。住宅建筑一般占城市建筑的60%~70%,不论是居住环境还是建筑形象,对城市文化环境的营造都具有很大的影响。近年来,我国沿海一些早期受西方文化影响较深的城市,现在为了城市大环境的协调,在恰当的地段建设了一些颇具西洋古典风格的建筑,倒也合情合理。但一些内陆城市流行的“欧陆风”,则是不伦不类的文化错位。西方人在追求自己文化的回归,而中国人也跟着归到人家老祖宗的门下,此风实不可长!
风景名胜自古以来就是城市文化的重要标志。我国许多城市都有命名“八景”“十景”的传统作法。对于历史文化名城,要保护、发掘、利用其风景名胜;对于新开发的城市,则需要从规划之日起,有意识地打造自己时代的风景名胜。现在一些城市通过新闻媒体评选城市胜景,这是好事。但评选之后还需要择优提高、扩大成果,把优中之优延续下去。这样通过日积月累,也就积累了我们时代的“八景”“十景”。
保持和发扬城市的整体特色。自然特色是构成城市整体特征的本底,人为建设是构成城市整体特征的能动因素。两者的结合则体现了城市文化的水平和特色。古今中外许多名城都十分注重城市与山水的关系。但由于不同的文化渊源,西方人好占山头,好入大水,发挥极至;中国人则好依山傍水取其“宛自天成”,而且前后左右都要有所照应。如何把握城市的整体特征,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城市性质定品位,城市规模定尺度,历史文化见文野,自然环境凝风格。
4、城市文化环境的营造
城市文化环境的营造应是长效型的建设,而不是突击式的装潢。既要深谋远虑,又需日积月累,在正确的文化取向、文化定位的前提下,有明确的战略思想,有优秀的城市设计和实施方案,有切实的建设步骤,有特色的运作经营,可以做到“三、五年有一个小变化,十来年有一个大变化”,这个变化的标志往往是对上述几个要素之中某一点的突破。对于变化,如今人们的认识已由激进转为平和,那就是一座城市要有所变化,还应有所不变。“变得像纽约了”“变得不认识了”“世界大同”了,这决不是好现象。一个人不能六亲不认,不能失去记忆,一座城市也是如此。
在这里,笔者想谈谈在城市文化环境的营造中经常会遇到的一个难题:是统一还是对比。统一是指事物的一致性,对比是指事物的差异性。在绘画、雕塑、音乐、建筑等艺术创作上都广为运用这两种手法。其实,在这二者之间并不存在什么高低之分。“在对比中求统一,在统一中求变化”,这本是艺术创作的一个基本法则。而最后衡量和评价艺术效果的标准则是“和谐”。“和谐为美”这是古往今来的一条基本美学原则。现代美国建筑大师路易斯·康就说:“形式含有系统间的和谐,是一种秩序的感受,也是一事物有别于其它事物的特征所在”。1978年国际建协在《墨西哥宣言》中指出:“如今大多数建筑师每每只着眼于建筑的形式,拘泥于其狭隘的技术—美学意义,越来越脱离真正的决策,这种现象值得注意。建筑学的发展要考虑到全面的社会、政治背景,只有这样,建筑师才能作为专业人员参与所有层次的决策”,国际建协在《北京宣言》中指出:“职业的自由并不能降低建筑师的社会责任感”。
20世纪后期,一些“前卫”的流派各持己见的现象在建筑创作中也有反映:就是要打破和谐,就是要否定公认的原则,以“先锋”“前卫”为先进的标志。我国有些同行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对国外一些名作不求甚解,而对它们进行片面的颂扬。他们常常举出艾菲尔铁塔、贝聿铭的玻璃金字塔和华盛顿东馆、蓬皮杜文化中心作为建筑与环境不和谐而成功的佐证。艾菲尔铁塔难道只是因为采用了钢结构与环境形成强烈对比而成杰作?不然,因为它优美的曲线造型,罗马风的大拱,乃至拱券口的钢结构图案都在与巴黎的建筑传统文化对话。1999年新年世界三大男高音的演唱会在艾菲尔铁塔下举行,音乐会的台口就采用了艾菲尔铁塔的有细部花纹的拱门。这正说明艾菲尔铁塔不是天外来客,而是欧洲传统文化与工业化新技术的结晶。卢浮宫广场上的玻璃金字塔,在这座利用传统宫殿扩建而成的现代化博物馆的建筑空间中,仅仅是一个进入地下大厅的入口,也是地下大厅的玻璃屋顶。其尺度在这个大环境中仅是一个小品,其玻璃的透明质感并没有阻挡人们观赏卢浮宫的视线,应该说这是大统一中的小对比,无损总体环境的和谐。华盛顿的国家艺术馆东馆完全是一座全新的现代建筑。它在环境上的成功首先在于其遵守了总体规划的边界条件和高度控制。东馆、西馆一今一古,却有着一致的高度和水平轮廓线,并采用了出自同一石矿的灰色石材饰面。东馆主入口向西,与西馆的东门处在同一条轴线上。贝聿铭先生精心采用这些措施保证了东馆这组独具个性的建筑与环境达到高度的和谐。对蓬皮杜文化中心的建筑单体设计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从巴黎旧城区的城市风貌上则不得不持否定的态度。1996年,中国建筑学会代表团赴法进行学术交流,当法国接待官员介绍到巴黎城市如何注重统一谐调时,笔者曾以蓬皮杜文化中心向其请教。这位官员作了一个遗憾的表情并说:“蓬皮杜文化中心是以前批准建造的。按照我们新的POS(城市规划规范)和1994年制定的大巴黎总体规划,现在报批这个方案是通不过了”。由此可看出,不是外国存在的都是合理的,人家也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凡事还是以基本原理和实际效果来检验为好。
其实,在20世纪的最后十几年,在城市设计和建筑艺术上,基本原则的回归已成为世界主流。在1999年召开的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上的两个主题报告和所通过的《北京宣言》就是时代的强音。国内外大量城市建设的实践反复证明了城市的统一性和建筑的谐调性是有文化内涵的城市必不可少的品质。“和谐为美”这是一条永恒的美学原理。
http://www..com/?clid=&tn=nanlingcb&word=%B3%C7%CA%D0%BE%B0%B9%DB%B5%C4%C9%E8%BC%C6%B8%C5%BF%F6%BC%B0%C6%E4%B7%A2%D5%B9%C0%FA%B3%CC
㈨ 科学技术史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科学技术对于景观设计的影响 艺术设计和创作是一个有规律可循的造物过程,特别是60年代以来西方艺术摆脱了架上绘画和雕塑,利用机器批量生产艺术品后,景观设计领域也突破了沙、石、水、树木等天然材料的限制,开始大量地使用塑料制品、光导纤维、合成金属等新型材料来制作景观作品。其中广泛应用的新兴材料和技术主要是: 人造雾 人造雾是采用设备处理后的净化水,以直径极小的微粒在空气中漂浮,形成白色自然物的奇特景观,颇似自然雾气的浓缩,给人一种回归自然的体验。人造雾可按设计想要的效果及实际应用的要求随意控制。因而广泛地应用于现代园林建筑及特色造景当中。 塑料制品及聚合物 塑料制品聚合物给景观设计师提供了方便、经济、适用范围极广的造景材料。塑料制品现在已经普遍地应用于公共雕塑,景观设施甚至建筑设计等领域中,而各种聚合物则使轻质的、大跨度的室外遮蔽设计更加易于实现。 玻璃纤维和光纤 玻璃纤维掺入水泥和一些轻型膜网中大大提高了材料的抗拉性能。另外玻璃纤维和光纤技术的结合使得室外景观照明更加灵活多样。目前已有一些设计甚至单独使用光纤和霓红灯来表达其景观作品的文化内涵。 经过将近一个世纪在艺术、科学、人文等文化领域的延伸与发展,现代景观建筑学在不断的拓展和变化中已经成为多元价值的实践专业。作为人类感知自然的媒介,景观建筑学的三个潜在关怀——美学、环境、社会越来越清晰地成为构成其价值体系的基石。任何一个优秀的设计都须是三者的平衡与综合,而不仅仅是图案化的形式或功能的简单满足。这也是现代文化丰富了景观建筑学的内涵,同时给我们带来的课题。 今天,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设计以及景观设计与实践进入了一个空前的高速上升时期。然而全国各地大量杂乱而分立的景观实践中充斥了浅薄形式化的、缺乏对人与环境真实关怀的武断设计。缺乏对现代文化融入景观设计领域这一过程的了解,或许是造成这一现状的诸多因素之一。我们应该明确:景观首先是文化现象,其次才是自然现象。这就要求设计师首先必须充分关注人、人的活动和需求。在这里,本文引用美国现代景观建筑学创始人之一的奥姆斯特德的话与同行共勉——“创造可持续的,为人生活的和公共的景观,并给予这一清晰的理念以理想的形式,是我们所坚持的主旨。”
希望采纳
㈩ 请教日本近现代城市景观的发展历史
约公元1世纪,日本各地有100多个小国(其中有的与东汉建立了外交关系)。后来,这些小国逐渐得到统一。
到了公元4世纪,在关西地方建立了比较大的国家,据说最终将它们统一起来的是当今天皇族的祖先。当时,日本国的范围包括本州西部、九州北部及四国。
于是,经过了漫长的岁月,国家才得以统一。所以很难对日本国诞生的确实年代作出准确的判定。据《古事记》和《日本书纪》记载,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于公元前660年建国并即位,即位日相当于现在的公历2月11日,因此就把这一天定为“建国纪念日”。
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是在日本19世纪进行的一次政治革命,他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统治,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实行大改革,促进了日本的现代化和西方化。明治维新的主要领导人是一些青年武士,他们以“富国强兵”为口号,企图建立一个能同西方并驾齐驱的国家。1871年废藩置县,摧毁了所有的封建政权。同年成立新的常备军。1873年实行全国义务兵制和改革农业税。另外还统一了货币。明治政府在1885年实行内阁制,翌年开始制宪,1889年正式颁布宪法,1890年召开第一届国会。在政治改革的同时,也进行经济和社会改革。明治政府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工业化。军事工业以及交通运输业都得到大发展。1872年建成第一条铁路,1882年成立新式银行。直到20世纪初,明治维新的目标基本上已经完成,日本成为了亚洲强国。
迅速崛起的世界强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投降,法西斯军国主义彻底失败。20世纪60年代,日本政府制定了《农业基本法》,通过法律是大批农民涌入城市,以补充工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使得日本经济实现了长期持续高速增长。1968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大幅度提高,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