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六安历史文化的发展
六安历史文化基本信息大别山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地带,是红军的发源地之一。在鄂豫皖边区的三大武装起义中,有两次发生在今六安境内。
1929年5月,商南(今属金寨)立夏节起义胜利,成立了红三十二师,建立了以商南为中心的豫东南根据地。同年11月,中共六安中心县委领导的六安独山暴动、霍山西镇等地农民起义和明团兵变相继发生,形成了六霍起义的高潮,创建了红三十三师和皖西革命根据地。
1930年4月,建立安徽省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府——霍山县苏维埃政府,霍山成为全省第一个全境赤化县、安徽省红色区域中心。
皖西六安是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1930年3月,红一军成立,辖3个师,其中2个师是皖西部队,六安籍黄浦一期生许继慎任军长、徐向前任副军长(兼第一师师长),统一了鄂豫皖边区的军事指挥。此后,在皖西地区先后组建了红一军新的第三师、中央独立第一师、中央教导第二师、红四军第十一师、十二师、红二十五军三个师、红二十七军两个师、红二十八军和大量的地方武装,为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做出了巨大贡献。1932年徐向前指挥的苏家埠战役,是红军史上的空前大捷。在1955年至1964年授衔的开国将军中,全省130位,皖西籍占108位。全国九个将军县,金寨、原六安县名列第二、第六位。
推荐景点:金寨革命烈士博物馆、立夏节起义旧址、苏家埠48天战役旧址
寿春楚文化
寿春楚文化是淮夷文化与楚文化互相影响、渗透、融合而形成的独具一格的古文化。其繁荣鼎盛时期,是公元前241年至公元前223年,历时19年。这时寿春是楚国最后一个都城,是楚后期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这段时期,楚王室经历国势衰败及其“逃跑主义”的动荡过程,贵族随同动迁所携物品一次比一次贵重、精细,最终形成一种聚积。
寿县是一座楚文化的“地下博物馆”,其具有代表性的文物有楚大鼎、鄂君启金节、郢爰等。楚文化以其底蕴深厚、遗存丰富、特色鲜明而名闻遐迩,影响后世。
红军文化
六安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红一军、红四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七军、红二十八军等主力红军相继在这里组建和战斗过。在血与火的战争年代里,六安人民为民族的解放、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有30万优秀儿女献出了宝贵生命,同时也炼就了一大批英雄杰出人物。
皖西苏区红军文化的主要艺术形式有,歌谣、戏剧、绘画等。《皖西苏区文化史》中记载的歌谣有300多首,包含了皖西苏区军民斗争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旧社会的苦》、《反国民党歌》、《送郎当红军》、《党是我的亲爹娘》、《红军都是英雄汉》等。皖西苏区的戏剧,都是围绕革命斗争中心任务新编的,演出形式活泼多样,或以话剧,或以地方戏,或以活报剧,或载歌载舞,不受剧种限制,都为时装剧,设备简单。皖西苏区的绘画,多见于画报、报刊插图、大型宣传画、漫画、壁画、小型木牌画等。
庐剧文化
庐剧是六安主要剧种,皖西庐剧主要是西路庐剧,又称“上庐”,唱腔高亢、奔放,保留了较多的小噪子唱法,接近山歌韵味。1953年,专区建立场团合一的“六安地方戏实验剧场”(后改称皖西庐剧团)。随后,庐剧艺术之花在皖西大地竞相绽放。大型庐剧现代戏《妈妈》、《程红梅》晋京演出获得成功。
民歌:六安民歌多以山歌、茶歌、灯歌、秧歌、劳动号子为主,同时还流行许多轻松愉快、曲调优美的民间小调。革命战争年代,六安人民创作了一大批红军歌曲和革命民歌,如《八月桂花遍地开》、《红军到金寨》等。在传统民歌基础上创作的《月亮走,我也走》等歌曲风靡全国。
舞蹈:六安民间舞蹈分布广、种类多、服装鲜艳、舞姿优美。民间舞蹈《十把小扇》、《鵅鸫理窝》于1957年初被选调参加在京举办的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并被拍摄成专题资料片,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珍藏。寿县的肘阁、抬阁历史悠久,是古代社火活动的一种舞蹈形式,由成年人以铁架、铁杆或抬着阁楼、亭榭,托着小演员,展现不同戏剧人物或民间故事人物造型,具有惊险、奇趣的特点。
曲艺:六安民间曲艺独具特色,有“四弦书”、“锣鼓书”、“花鼓”、“大鼓书”、“淮词”、“寿州锣鼓”等。锣鼓书唯六安独有,早期的锣鼓书伴奏仅一锣一鼓,后来逐渐加入民族管弦乐器,传统曲目有《休丁香》、《杜十娘》等。寿州锣鼓表现力十分丰富,它既有我国南方锣鼓特别是江浙一带“十翻锣鼓”的舒缓、柔和,又有北方中原地区“威风锣鼓”的高亢、激昂。
剪纸:六安民间剪纸的特点是线条圆润、流畅、舒展,艺术夸张得体,人物形态丰满,栩栩如生。新型剪纸在传统艺术手法上融入刀刻、手撕新工艺,创作内容、形式都有很大发展,艺术作品清新别致,布局奇特,尤以手撕纸令人叫绝。
灯会:六安民间灯会广为流行,每逢春节、元宵节或重大喜庆日,群众都有闹花灯的习俗。常见的有龙灯、狮子灯、花鼓灯、高跷、花篮、花车、旱船等20多种,风格各异。每逢灯会,家家户户红灯高挂,鞭炮齐鸣,热闹非凡。
Ⅱ 中国安徽省六安市有哪些历史文化的古迹
天堂寨,大裂谷,江北小黄山铜锣寨,九公寨,寿县古城、寿县博物馆,独山机场、烈士林园,等都是历史古迹。
金寨县天堂寨风景区,AAAAA级景区,位于大别山腹地,金寨县西南角,距六安市区136公里。天堂寨景区属2.4万公顷的天(堂寨)-马(鬃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素有“植物的王国、动物的乐园、圣水的故乡”之誉。
舒城县万佛湖风景区,AAAA级景区,位于舒城县城西南,距省会合肥不足80公里。以龙河口水库为主体,南有万佛名山,东有万佛温泉(西汤池温泉),被誉为“省城后花园”。
皖西大裂谷风景区,AAAA级景区,位于六安市南25公里处,是一处国内罕见的山裂奇观。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献忠攻克六安后曾在此屯兵隐藏,凭险而拒。整个景区状如三节莲藕,窄处仅容一人置脚,宽处可藏千万精兵。两侧峭壁直立,高数十丈;有的山体呈负面倾斜,非常壮观。景区生态原始,有远古的自然韵味。
大别山主峰景区,AAAA级景区,以大别山最高峰白马尖(海拔1777米)为中心,整个景区涵盖四大景点:白马尖、龙井峡、四望山、别山湖,以及坐落于白马尖山腰,海拔950米大别山庄度假村。
霍山县佛子岭风景区,AAAA级景区,距霍山县城15公里。其主要景点有佛子岭大坝、佛子岭人工湖、卧大佛、睡美人、度假村、跑马场、东淠河漂流等。
舒城县万佛山风景区,AAAA级景区,位于舒城西南,距合肥140公里,距舒城万佛湖景区60公里,总面积5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95%,负氧离子含量高,是国家级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峰老佛顶海拔1539米,为舒(城)、桐(城)、潜(山)众山之祖,南与天柱山(1485米)遥相对峙。[24]
皖西北特委等党组织先后创办了《红旗报》、《火花》半月刊、《红旗》三日刊、《苏维埃》周报等。1932年2月在金寨南溪出版的《红日报》,为日刊,报头“红日”二字套红,共设四版,影响甚大。 皖西苏区红军文化团主要有宣传队、俱乐部和新剧团。从1930年春到1932年秋,皖西苏区的六安、霍山、霍邱等地苏维埃政府都建立了新剧团。影响较大的有红日剧团、金家寨剧团等。 皖西苏区红军文化的主要艺术形式有,歌谣、戏剧、绘画等。
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安籍将军(1955-1964年授衔,108位,占全省85%)将军县
望采纳,谢谢
Ⅲ 关于六安特产,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历史文化
六安特产
茶叶:六安瓜片,霍山黄芽,舒城小兰花,金寨翠眉,华山银毫专;
药材:漫水河百合,属大别山葛粉,野生茶油,霍山石斛,天麻;
饮品:迎驾酒,霍山剐水;
食物:寿州大救驾,晥西白鹅,蒿子粑粑,板栗,霍邱银鱼,八公山豆腐。
Ⅳ 六安历史文化的发展是什么
方文化的交汇地,是安徽汉文化的集中地。从春秋战国到西汉中期,这里一直是道家、农家和儒家学派研究和教育活跃的地区。南宋时发明的“突火枪”,是管状兵器的始祖。明末喻本元、喻本亨兄弟的《元亨疗马集》,被后世称为兽医学的“本草纲目”伴随着如火如荼的革命岁月而产生的红军文化热情高亢,形式活泼,独树一帜。皖西文化艺术门类丰富,民歌、民舞、曲艺、剪纸、灯会和民间剧目种类繁多,折射出江淮地区和大别山区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
皋陶文化:皋陶是黄帝之子少昊之后,生于公元前21世纪,是中国司法的鼻祖。他辅佐夏禹理政、治水和发展生产,并为融合夷夏和后来中华民族的形成作出巨大贡献。皋陶与尧、舜、禹齐名,被孔子尊为“上古四圣”。禹根据皋陶的品德和功劳而举他为继承人,并授政于他。但皋陶未继位即去世,禹便把英、六一带封给其后裔。从禹“封皋陶之后于英、六”,到楚穆王灭六,皋陶后裔在“六”这个地方立国长达约1500年之久,是我国历史上立国时间最长的方国之一。唐玄宗李隆基以李氏始祖皋陶为荣,于天宝二年(公元743年)追封其为“德明皇帝”。
[古圣皋陶]
古圣皋陶
皋陶文化的内容主要是:兴“五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共(恭)、子孝”。定“五礼”,即“吉、凶、宾、军、嘉”。吉礼即祭祀之礼,凶礼乃丧礼,宾礼系部落与部落联盟之间、部落与部落之间以及与联盟之外的友好部落之间的聘享之礼,军礼为组织氏族、约束大众成军之礼,嘉礼为“饮食、男女”之礼。创“五刑”,即“甲兵、斧钺、刀锯、钻笮、鞭扑”。甲兵,即对外来侵犯和内部叛乱的讨伐;斧钺,系军内之刑,属军法;刀锯,系死刑和重肉刑;钻笮,是轻肉刑;鞭扑,是对轻罪所施薄刑。皋陶在习惯法的基础上整合为“五刑”,无疑是一大进步,创我国刑法之始。立“九德”,即“ 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皋陶制订的“九德”,内涵包括人的秉赋、气质、品德、才干等许多方面,是目前所知的我国历史上最早考察、选拔公职人员的标准。亲“九族”,即部落联盟核心的亲属部落。部落联盟是一个松散组织,联盟的权威没有可靠力量作后盾是维持不下去的,所以亲“九族”亦是当时历史条件下一项重要的政治策略。
皋陶生活的年代是我国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最后阶段,正处于文明时代的门槛。皋陶对联盟制度和文化方面的改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那时,部落林立,号称“万国”,信仰、习俗不一。他倡导并施行的“五教”、“五礼”、“五刑”、“九德”、“九族”,对于加强部落、部族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和融合,促进国家的产生,都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法兽獬豸(xiè zhì)]
法兽獬豸(xiè zhì)
皋陶思想是儒家学术思想的重要源头之一。皋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留给后人宝贵的精神遗产。为了纪念皋陶,后人修建了皋陶墓和皋陶祠。皋陶墓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六安城东,顶有黄栗树一株,形若伞盖,前有石碑一方,上有清安徽布政使吴坤修书“古皋陶墓”。唐代诗人皮日休和宋代大文豪欧阳修、苏轼等曾为皋陶墓赋诗、撰文。皋陶祠位于墓北35米,系清乾隆年间修建,咸丰年间毁于大火,光绪年间重建。为了进一步弘扬皋陶文化,开发旅游资源,目前正在兴建中华皋陶文化园。
寿春楚文化:我国先秦时期的楚文化光辉灿烂、博大精深,是古代中华民族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楚文化是古中原文化与楚蛮(今江汉一带)区域性土著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内容丰富多彩,基本要素是:青铜冶铸工艺、纺织和刺绣工艺、老庄哲学、屈原诗歌和庄子散文、美术音乐舞蹈等。
寿春楚文化是淮夷文化与楚文化互相影响、渗透、融合而形成的独具一格的古文化。其繁荣鼎盛时期,是公元前241年至公元前223年,历时19年。这时寿春是楚国最后一个都城,是楚后期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这段时期,楚王室经历国势衰败及其“逃跑主义”的动荡过程,贵族随同动迁所携物品一次比一次贵重、精细,最终形成一种聚积。从目前考古情况来看,寿县是一座楚文化的“地下博物馆”,其具有代表性的文物有楚大鼎、鄂君启金节、郢爰等。楚文化以其底蕴深厚、遗存丰富、特色鲜明而名闻遐迩,影响后世。
六安汉文化:六安是吴楚文化和北方文化的交汇地,是安徽汉文化的集中地。西汉六安国体现了西汉诸侯王国家形态已发展到较高和完美的程度。六安双墩一号汉墓的出土文物与墓葬形式规格,对研究吴楚文化融合发展、西汉历史与古代的墓园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六安王陵位于金安区三十铺镇双墩村。双墩村,因南北向并列的两座突出地面的“土墩”而得名。2006年初,为配合国家重点工程合(肥)武(汉)高速铁路的建设,安徽省考古所受省文物局的委托,例行考古勘探,发现沉睡千年的“双墩”其实是并列的两座西汉时期大墓。
虽然这座汉墓在唐代就曾被盗掘,但墓室周围仍清理出大量遗物。完美精湛的“黄肠题凑”王室墓制构造,出土的部分漆木器残片、玉器、金银箔、玛瑙及22件青铜器、300余件木俑、木车、木马等,仍让我们感受了2000多年前汉家王朝的辉煌和荣耀,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西汉中晚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状况,对研究中国西汉时代工艺美术、葬俗、葬制、服饰、雕塑、制玉、冶炼工艺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双墩一号汉墓的重要意义不仅仅在于此。六安双墩一号汉墓的发掘,还为我们揭开了汉代六安国王陵的神秘面纱。
《史记》和《汉书》记载:元狩二年即公元前121年,汉武帝设六安国,封胶东康王刘寄的小儿子刘庆为六安王,取“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六安之名由此而来。刘庆和他的继承者镇守的六安国,从此国泰民安130余年。但史书记载的六安国是什么样子,王陵和都城在何处,一直是千古之谜。现在六安双墩一号汉墓部分出土的文物上有了六安国或六安王有关文字。考古专家根据该地地望、规制、出土文物和相关文献记载综合分析,初步推断墓主就是第一代六安王刘庆。
双墩一带大大小小20余个墩子,即为西汉六安王建置的国王陵墓区。它们和北面位于开发区内的东古城也就是六安国王都所在地遥相呼应。据专家初步勘探,在六安双墩一号、二号汉墓四周,还有3对封土巨大、左右并列的连体双墩,大致可以判断是其他3任国王和王后的墓。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西汉时期、中国唯一保存较完整的诸侯王王室墓葬群,核心区面积达5平方公里左右。六安国王陵保留下来的文物与蕴涵的信息是我国罕见的珍贵文化遗产。
红军文化:皖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早在1920年,以辛亥革命老战士朱蕴山为代表的六安进步知识分子,就组织了“中国革命小组”,从事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反帝反封建活动。1923年,寿县小甸集成立中国共产党特别支部,直属党中央领导,是安徽建立最早的党组织。1929年,相继爆发了立夏节起义和六霍起义,诞生了红十一军三十二、三十三师,创建了皖西革命根据地。皖西是红军的摇篮之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32年3月,徐向前在这里指挥了历时48个日日夜夜的苏家埠战役,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第三次围剿”,取得了鄂豫皖苏区空前的大胜利。抗战初期,六安以其重要的地理位置一度成为安徽省首府,国共两党的重要机构设驻于此。1938年2月,安徽省抗日民众总动员委员会在六安成立,董必武曾在这里指导和推动抗日救亡运动。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成为中国革命战争中的重大转折。
[大别山革命烈士纪念碑]
大别山革命烈士纪念碑
在血与火的战争年代里,六安人民为民族的解放、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有30万优秀儿女献出了宝贵生命,同时也炼就了一大批英雄杰出人物。仅在幸存的人民解放军指挥员中,就走出了108位功勋卓著的开国将军,并拥有金寨(59名)、裕安(32名)两个将军县和“一镇17将”的独山镇。
皖西苏区的红军文化,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生动地展现了如火如荼的革命生活,教育、宣传广大红军官兵和苏区人民投身于火热的革命斗争。皖西苏区红军文化的主要艺术形式有歌谣、戏剧、绘画等。《皖西苏区文化史》中记载的歌谣有300多首,包含了皖西苏区军民斗争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旧社会的苦》、《反国民党歌》、《送郎当红军》、《党是我的亲爹娘》、《红军都是英雄汉》等。皖西苏区的戏剧,都是围绕革命斗争中心任务新编的,演出形式活泼多样,或以话剧,或以地方戏,或以活报剧,或载歌载舞,不受剧种限制,都为时装剧,设备简单。皖西苏区的绘画,多见于画报、报刊插图、大型宣传画、漫画、壁画、小型木牌画等。赞同0|评论
Ⅳ 六安有哪些习俗、文化活动
六安古老而神奇,
民风纯朴,
风情独特。
美丽的山川,
丰富的饮食,
寻常的起居,
日常的劳作,
都演绎成美好的传说和地方掌故,
寄托着皖西人民对真善美的憧憬
和追求。
一:风土人情
六安风土人情具有丰厚的历史沉积和古朴之风。
1.
居住
旧时皖西地区以农为本,安土重迁。建宅时,要求前阔后高,
“
宅坐青山龙
虎地,门迎绿水凤凰池
”
(后山前水)
,
“
宁要青龙高万丈,不要白虎抬头望
”
(左
高右低)
。门向多取东南或西南,忌正南正北,更忌与山墙、烟囱、水流、厕所、
道路相冲。古时城镇官富宅前倘有路口、巷口乃立一石碣,曰
“
泰山石敢当
”
,谓
可祛邪消灾。
2.
饮食
旧时沿淮地区多食麦、豆、山芋,山区多食玉米、小麦、山芋,圩畈丘岗地
区多食稻米。
城乡人民均有自己动手加工食品习惯,
如清明前腌禽蛋,
梅雨季节
制豆酱,
立冬后腌花菜萝卜,
冬至后腌鱼肉家禽,
春节前做糯米年糕。
六安人历
来好客,旧时宴席菜肴一般为八样、十样,即
“
八大海
”
、
“
十大海
”
。
3.
婚嫁
旧时婚姻之事取决于
“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
,
在婚嫁方面,一般经过提亲、
定亲、送日子
(
选定婚配日期
)
和成亲四个步骤,彩礼的轻重、程序的繁简,以双
方经济为基础,经过男女双方协商,男方多尊重女方意见。
提婚,又称
“
提媒
”
;订婚,又称
“
下书子
”
;结婚,也称
“
完婚
”
。完婚当天,男
方备花轿、新衣、礼物,由媒人率迎亲队伍送至女家。新娘早起
“
哭嫁
”
,吃
“
分家
饭
”
,后由亲人背至轿上,嫁妆前行,花轿随后。绕至男家,新娘由人搀扶从红
色布袋上至堂前行拜堂大礼,后入洞房,饮圆房酒,闹新房。为烘托喜庆气氛,
有
“
赞喜句
”
之风俗,一人唱贺,众人道好,宾客也可对新婚夫妇适度嬉戏逗乐,
谓
“
新婚三日无大小
”
。完婚后,还有回门、会亲等事。
4.
丧葬
一般经过去世、出殡、柩放
(
用草包裹或在用砖建成的柜屋里放置
)
和下葬四
个环节。在人行将去世时,子女应赶至死者面前送终
(
俗称
“
送老
”)
。柩放
1-3
年
后,入土下葬。随着丧葬文明的发展,火化率也逐渐提高,丧葬程序得以简化。
生孩子的第二天,
要向岳父母报喜,
第三天产妇要用艾水熏澡,
婴儿也要洗
澡,称
“
洗三
”
。在小孩满月时,要请亲朋好友喝
“
满月酒
”
。周岁时
(
俗称
“
抓周
”)
,
亲朋好友道喜祝贺。到
10
岁时,也有做
10
岁生日的。人到
60
岁时,儿女们要
为父母做
“
六十大寿
”(
做九不做十
)
。以后逢生日,也做寿,但一般没有逢十做寿
场面大。
(
6
)
礼仪
旧时礼仪习俗主要有:迎客,宾至主人出门揖迎,宾前主后,入室后让上座,献
茶敬烟。坐席以
8
人或
10
人为满,坐次视桌面缝线而定,缝线直对门向,则中
堂左侧为上,右侧为次。敬奉烟、酒、饭、茶等物时均双手捧呈,神情专一,目
不斜视。见面,常见者互相问候,拱手作揖;不常见者免冠致意;幼者、晚辈见
亲友,应先招呼。
二:节庆习俗
六安节庆风俗多彩多姿,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
(
1
)
春节
春节习俗很多,大多属一些美好、幸福、吉祥、安康之类的祝愿和盼望。如
腊月十八、十九两天为
“
扫尘日
”
,除旧布新,祈求康健。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为
“
小年
”
,祈求平安。腊月的最后一天为
“
除夕
”
,贴春联,挂新画,结彩灯,放爆
竹,点花灯,吃团圆饭,合家守岁,翘盼新春。除夕与次年的正月初一、初二为
“
过年
”
,正月初三早晨,便燃鞭炮
“
送年
”
。
(
2
)
元宵节
“
正月十五大似年
”
,
“
早过十五晚过年
”
,是六安的传统。早餐元宵、饺子,
元宵中常裹一枚铜钱或硬币,吃上者谓可
“
交财运
”
。早餐后,或赶会,或观灯,
或逛集,或玩乐。是夜,城乡大闹花灯。在城镇,灯会巡礼时,所经居民、店铺
门前,
均要燃放爆竹,
致送烟、
糖之类;
在乡村,
灯歌队、
龙灯队竞相出场表演,
载歌载舞,通宵达旦。
(
3
)
端午节
盛行包粽子、赛龙舟之俗。粽子有火腿粽、枣仁粽、肉馅粽、豆沙粽等,有
荤有素,
花色繁多。
至于赛龙舟,
更是一种气势壮阔的水上竞技活动,
下水龙舟
扮成青龙、黄龙、白龙诸色。舟上划手身着彩衣,结扎齐整,双手执桨,分坐船
舷,击鼓者则立船头。一声令响,数舟齐发,水上群情激昂,岸上欢声雷动。
(
4
)
中秋节
有
“
早过端午晚过节(中秋节)
”
之俗。若中秋之夜天高气清,月轮慢转,家
家在庭院、
门前或楼台摆上桌椅,
备齐月饼、
水果和茶水,
边吃边叙,
亲情融融。
在农村,除了赏月、品尝食品之外,青少年们多到村外打火把、撂火球、舞火龙
火狮,
天上人间,
飞彩流霞。
待一切平静之后,
三五成群的孩子们便悄悄地去
“
摸
秋
”
了,
所谓
“
摸秋
”
,
就是借月光偷摘庄稼,
摸着不同的庄稼就有不同的兆头,
是
一种充满神秘、冒险和人生向往的乐事、趣事。
三:六安的各地民俗
(
1
)
中秋耍火把、
摸秋
六安市城乡在中秋节晚餐后,
都有品茶赏月的习俗,
青
少年则要尽情玩耍到下半夜。而乡间则有耍火把之俗。是日晚上,人们用麻秸、
黄蒿、稻草等扎制成丈余长的火把,点燃后高举着,欢天喜地奔向村边、大路、
田野,或耍火龙,或舞火狮,奔腾跳跃,远近呼应。
“
摸秋
”
也是乡间中秋之夜的
传统活动之一。入夜,人们可以随意溜到菜园、庄稼地里,摸摘瓜果、大椒、黄
豆、玉米、棉花、萝卜,不论是张三家还是李四家的。俗谓
“
摸到冬瓜生男孩,
摸到丝瓜生女孩,摸到大椒不害眼。
”
尔后,还要拔了黄豆棵子在路边烧毛豆吃。
因而,中秋节后,乡间的路旁、田边常可见到一摊摊灰尘烬。中秋之夜,城镇上
大户人家还有
“
步月
”
的雅兴。月上三杆后,锣鼓班子纷纷出动,踏着月华走街串
巷,咚咚呛呛,边走边敲,乐此不疲,直到夜深尽兴方归。
(
2
)当头酒
喝月色
旧时每年的农历十一月十五,寿县城乡有
“
喝当头酒
”
、
“
喝
月色
”
的习俗。人们依据对月行规律的认识,认为一年中只有十一月十五日半夜
时的月亮正对此地,直射于人身上而地面却没有影子,故名之曰
“
当头
”
。每逢这
一天,
上年纪的人们在天黑后都置酒院中,
浅斟低酌,
边饮边等。
有些爱热闹的
人觉得独坐候月未免乏味,
便三五相邀:
“
走,
喝月色去。
”
来到街头酒馆里坐下,
大家掏钱凑份子买酒叫菜,谓之
“
抬石头
”
。一边吃酒,谈古论今,一边等待月上
中天。
故这一天城关及农村集镇上酒馆的生意都特别好,
几乎座无虚席。
此时庭
院中早已竖立一根竹竿。时至夜半,满月一轮,当头无影,人们沐浴在月华中,
禁不住发思古之幽情,吟诗作对,谈古论今。又兴致大发,重新回到酒桌旁,行
令猜拳,往往一醉方休。
(
3
)柏树庙
·
柏树庙会
柏树庙位于叶集镇彭台村,始建于隋朝,庙内供奉东岳
岳神和十殿宫真君,千余年来香火连绵不绝。
1997
年至
2004
年,柏树庙继续
对原庙建筑重新维修,
新建大雄宝殿一座,
成为集宗教、
旅游为一体的旅游景点。
据传说,
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为东岳王降生之日。
这一天在这里烧香许愿十分
灵验,有求必应。故年年来此求签问卜、求子挂红、烧香还愿者络绎不绝。遂在
柏树庙附近形成了一年一度的庙会,
不但繁荣了鄂豫皖三省的民间艺术,
推动了
边际民间贸易活动,还吸引了大批外地游客来此参观游览。
(
4
)霍山地方风情
霍山这块热土养育了勤劳、善良、热情、智慧的人民,这里
既有浓厚的现代气息,
也保留了独具特色的地方风情。
如竹筛、
簸箕、
竹烘斗等
生产工具随处可见,也可见到蓑衣、斗笠、草鞋等生活用品。石磨、石碓等虽然
很少使用,
但仍保存完好,
特别是水碓冲木粉这个古老的生产方式仍然在发挥作
用。县内有条水轮河,就是因此而得名,至今这种水碓还在欢快地运转。土灶、
铁锅、
竹把子仍是手工制作霍山黄芽的基本工具。
玩龙灯、
舞狮子也是霍山人喜
爱的节目。特色饮食,除霍山黄芽、迎驾贡酒外,还有小河鱼、红灯笼泡辣椒、
米酒、糍粑、米面饼、血豆腐等几十种地方美食。
(
5
)
大别山民俗文化苑
坐落于霍山县铜锣寨风景区铜锣峰东麓环翠园。
始建于
2002
年
7
月。占地面积
10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550
平方米。房屋样式为仿清
建筑,青砖灰瓦,一进两重,骑楼带天井,回廊连古屏;雕栏画廊,古色古香。
室内陈列着当地
20
世纪
50
年代以前农民生产、生活、娱乐等方面的各类器具。
走进苑中,
如解读一本山村民俗风情网络全书。
苑名由著名文学家鲁彦周先生题
写,现已正式对外开放。
(
6
)铜锣寨古石臼
霍山县铜锣寨始建于明代末年。据《霍山县志》记载,寨顶
中部有三个古石臼,现均已找到。石臼形模甚古,其中最大一个石臼上口直径
40
厘米,底径
28
厘米,深
24
厘米。石臼为旧时加工谷物所用。三个古石臼都
已对游客开放。
(
7
)
舒城民俗风情
境内民风淳厚,
民众性格开朗,
处世多和亲睦邻,
待人则热
情大方,家庭观念较重,讲究落叶归根。长期以来,衣着以朴素大方为标准;食
则以大米为主食,铺以玉米、山芋等杂粮;菜食以咸味为主,辅以辣味,不喜甜
食。民居以背北向南为主,主房四周杂以牛屋、猪栏、禽舍、茅厕等简易建筑。
过去住房多泥墙草顶、
开窗甚小,
改革开放后,
多建砖墙瓦顶的基建平房。
近年,
则以两层
(
或以上
)
基建楼房为普遍。结婚以男娶女嫁为主,男到女方落户称为招
女婿。
结婚时以喜庆祥和为基调,
设喜宴待客,
有闹新房的传统风俗。
丧事过去
多为棺葬,
现除较远山区外,
已大都实行火葬;
除幼小夭折外,
均有停尸
3
日的
习俗
Ⅵ 六安各地名的来历
六安历史悠久。上古时,这里是偃姓皋陶部族活动和聚居地。“皋陶卒,葬之于六(音)。禹封其少子于六,以奉其祀”。故六安又称“皋城”。至西周,境内形成英、六、蓼、群舒诸方国。春秋、战国时期属楚。秦属九江郡。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取“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置六安国,“六安”之名沿袭至今。
寿县是楚文化的故乡、豆腐的发源地、淝水之战的古战场。早在2000多年前,这里就成了一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春秋战国时期,地称州来、寿春,先后为蔡、楚两国的建都之所。秦汉时曾为九江郡治、淮南国国都。西晋为扬州州治,东晋改称寿阳。隋唐为寿州。1912年后称寿县
霍邱县位于六安市西北部,淮河中游南岸。西周为蓼国,春秋为楚之蓼邑,后曾建置安凤、阳泉、松滋等县。隋开皇十九年(公元599年)始置霍邱县。
金寨县位于六安市西南,皖鄂豫三省结合部。原名立煌县。1947年9月刘邓大军解放金家寨,改县名为金寨县
霍山春秋属楚。汉为潜县地。南朝梁置霍州。梁天监六(公元507年),置岳安郡岳安县。隋开皇初年改为霍山县。唐以后曾一度改名开化县、武昌县、盛唐县。明弘治年间复置霍山县。
舒城县位于六安市东南部。古为群舒国地。汉置舒县,后又析置龙舒县。唐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定名舒城县。
Ⅶ 六安的历史文化丰不丰富
六安历史之辉煌!!
斗换星移,紫气东来,沉睡在六安市卅铺镇双墩村一座距今2000多年前的大型西汉诸候王墓,随着合武高速铁路建设的进程,在省、市文物工作者的努力下,露出地面。这是一座保存基本完好的诸候王墓,是六安乃至安徽省建国以来首次发现的“黄肠题凑”大型西汉王墓,墓葬形制,为全国发现的第八座,外藏椁藏品非常丰富。王墓内椁虽然被盗过,但随着价值连城的青铜器,车马器出土,王墓一醒惊天地,翻开了六安古代历史的辉煌一页。对今后研究西汉六安国的诸候王世系提供有力物证,为发展六安经济,提高六安知名度创造了一个千年难逢的机遇。
六安历史悠久,自皋陶部落迁六始有建置。皋陶历经、舜、禹三代为“大理”,作“士”,在理政、教育、制刑、融合夷夏,形成中华民族诸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先秦诸子评价:“尧以不得舜为已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已忧”。因此,皋陶与尧舜禹齐名,被后世称“上古四圣”。《史记·夏本纪》载:“帝禹立,而举皋陶荐之,且授政焉。因皋陶卒,封皋陶之后于英六”,皋陶之后裔庇荫其祖之功德,自此在六这块土地上勤于劳作,繁衍生息。
纵观六安古代历史,历朝历代都视“六”为军事要地,群雄们为控制六安的地理位置,占有肥沃土地和生产资源而纷争,六安也因此出现过两度辉煌的历史阶段。一是古六国时期,禹封皋陶后裔于英六至春秋楚穆王灭六国(前622年)“六”立国长达1500年之久,是我国历史上立国较早较长的方国之一。夏时,皋陶次子仲甄封于六为英伯。至西周,皋陶后裔降爵为英子,六子,三代均未有封王。
殷商时期,“六”是商王朝疆土最南端的封国,商王朝在六设置监狱,驻扎军队。六地盛产大龟,商王用龟甲占卜“六”地凶吉,说明六国的政治军事动态,牵动着商王朝的稳定。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曾多次出现“六安”、“霍山”。在六安城东开发区建设工地上发掘有大量商代青铜器,其中商代青铜,被收录入《中国文物精华大会·青铜卷》。另一件商代青铜龙凤尊,于1999的该市委党校建筑工地出土,体量超过三星堆龙凤尊,目前可称全国第一尊。六安的夏商周遗址,星罗棋布散落于山川田野间,几千年来它向后人传承着古六国的历史文明。
另一辉煌阶段是两汉时期。这个时期六安曾是九江国、淮南国、庐江国、衡山国、六安国的都邑。汉代的六安,经济文化繁荣,西汉成为汉室王候贵族较集中的地方,六安的十位封王都出于这个时期。《汉书》和《六安州志》记载了封王者姓名和传略。
一、英布:高帝元年(前206年)项羽立英布为九江王,都于六。四年(前203年)英布反楚归汉,立布为淮南王,都于六。高帝十一年(前196年)英布反汉被诛。
二、刘长:高帝子,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十月立淮南王,都英布故地,后徙都寿春。孝文六年(前174年)谋反,废,徙蜀死雍。谥曰历。
三、刘勃:淮南王刘长之子,孝文帝十六年(前164年)立安阳候刘勃为衡山王。孝景三年,吴、楚七国反,吴使至衡山,衡山坚守无二心。四年,吴楚平,勃入朝上以为贞信曰,南方卑湮,徙王济北以褒之,勃于十二年徙济北一年薨,谥曰贞。
四、刘赐:淮南王刘长子,孝文帝十六年(前164年),立阳周候刘赐为庐江王,十二年徙王于衡山以贬之,十三年谋反,自杀。
五、刘庆:汉景帝孙,胶东康王刘寄之子。元守二年(前121年)七月,武帝封恭王刘庆为六安王,以故城为都,立三十八薨,谥曰“共”。这就是第一代“六安王”,正在发掘的“双墩一号汉墓”经考证,确系六安王刘庆之墓。
六、刘禄:刘庆子,始元四年(前83年),汉昭帝立夷王刘禄嗣六安王,十(四年)薨。
七、刘定:刘庆孙,本始元年(前73年),汉宣帝立缪王刘定六安王,二十三年薨。
八、刘光:刘定子,甘露四年(前50年),汉宣帝立顷王刘光嗣六安王,二十七年薨。
九、刘育:刘定孙,阳朔二年(前23年),汉成帝立刘育嗣六安王,三十三年,王莽篡位,贬为公,明年废.
十、刘恭:东汉明帝子,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章帝徙封江陵王刘恭为六安王。
Ⅷ 古城六安
六安简介
六安市位于安徽西部,大别山北麓,俗称“皖西”,是大别山区域中心城市。现辖金安、裕安两区和寿县、霍邱、金寨、霍山、舒城五县,以及省级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叶集改革发展试验区。全市188个乡镇、8个街道。总面积17976平方公里。总人口664.9万人。有29个民族,以汉族人口为主,少数民族占0.7%,以回族居多。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180.6亿元,其中一产64.8亿元、二产57.2亿元、三产 58.6亿元;财政收入13亿元。
远在新石器时代,六安就有人类活动。上古时,这里是偃姓皋陶部族活动和聚居地。“皋陶卒,葬之于六(音lù)。禹封其少子于六,以奉其祀”。故六安又称“皋城”。至西周,境内形成英、六、蓼、群舒诸方国。春秋、战国时期属楚。秦属九江郡。公元前 121年,汉武帝取“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置六安目,“六安”之名沿袭至今。三国时由魏控制。两晋时,分属豫周的安丰郡,扬州的淮南郡、庐江郡。隋时,分属淮南郡和庐江郡。唐时,分属寿州和庐州,其间置舒城县和盛唐县。两宋时,大致与唐相当。元末,始设六安州。明时,北属寿州、南属六安州。清初,属江南行省右布政使司所辖的寿州和六安州。江南行省改为江苏、安徽两省后,属安徽省凤颍六泗道的六安州。中华民国初年,寿县、霍邱属安徽省淮泗道,其余县区属安徽省安庆道。1931年,六安、霍山(含今金寨县一部分)和英山、罗田、商城五县成立工农民主政权,曾称“五星县”。1940年,改称第二行政督察区。1947年10月,成立皖西行署。 1949年1月,六安解放,4月,成立六安地区专员公署,隶属皖北行署。1952年,皖北行署与皖南行署合并为安徽省。此后,庐江县一度划入六安专区,后划归巢湖专区;肥西县曾两度划入六安专区,后划归合肥市。1978年,以六安县城关及近郊组建县级六安市。1992年12月,六安市与六安县合并,称六安市(县级)。1999年9月,国务院批准六安撤地设市,原县级六安市分设为金安区、裕安区。2000年3月,省辖六安市成立。
网站中有详细情形
www.luan.gov.cn
六字读作"lu' 四声
Ⅸ 六安有哪些自然文化遗产
地方文艺
六安的地方文艺历史悠久,底蕴深厚,门类齐全,艺术风格多样。
戏剧:庐剧是六安主要剧种,皖西庐剧主要是西路庐剧,又称“上庐”,唱腔高亢、奔放,保留了较多的小噪子唱法,接近山歌韵味。1953年,专区建立场团合一的“六安地方戏实验剧场”(后改称皖西庐剧团)。随后,庐剧艺术之花在皖西大地竞相绽放。大型庐剧现代戏《妈妈》、《程红梅》晋京演出获得成功。
民歌:六安民歌多以山歌、茶歌、灯歌、秧歌、劳动号子为主,同时还流行许多轻松愉快、曲调优美的民间小调。革命战争年代,六安人民创作了一大批红军歌曲和革命民歌,如《红军到金寨》。在传统民歌基础上创作的《月亮走,我也走》等歌曲风靡全国。
舞蹈:六安民间舞蹈分布广、种类多、服装鲜艳、舞姿优美。民间舞蹈《十把小扇》、《鵅鸫理窝》于1957年初被选调参加在京举办的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并被拍摄成专题资料片,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珍藏。寿县的肘阁、抬阁历史悠久,是古代社火活动的一种舞蹈形式,由成年人以铁架、铁杆或抬着阁楼、亭榭,托着小演员,展现不同戏剧人物或民间故事人物造型,具有惊险、奇趣的特点。
曲艺:六安民间曲艺独具特色,有“锣鼓书”、“四弦书”、“花鼓”、“大鼓书”、“淮词”、“寿州锣鼓”等。锣鼓书唯六安独有,早期的锣鼓书伴奏仅一锣一鼓,后来逐渐加入民族管弦乐器,传统曲目有《休丁香》、《杜十娘》等。寿州锣鼓表现力十分丰富,它既有我国南方锣鼓特别是江浙一带“十翻锣鼓”的舒缓、柔和,又有北方中原地区“威风锣鼓”的高亢、激昂。
剪纸:六安民间剪纸的特点是线条圆润、流畅、舒展,艺术夸张得体,人物形态丰满,栩栩如生。新型剪纸在传统艺术手法上融入刀刻、手撕新工艺,创作内容、形式都有很大发展,艺术作品清新别致,布局奇特,尤以手撕纸令人叫绝。其极具地方特色的翁墩剪纸入围2010上海世博会参展作品。
灯会:六安民间灯会广为流行,每逢春节、元宵节或重大喜庆日,群众都有闹花灯、唱灯歌的习俗。每逢灯会,家家户户红灯高挂,鞭炮齐鸣,热闹非凡。“折字歌、五花彩、对花谜、犟驴歌”六安灯歌为省级非遗保护项目。
民俗文化六安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发源地之一。皖西文化源远流长,特色鲜明,皋陶文化的文明之光从这里播向华夏,传向世界,“成长于江汉,扎根于江淮”的楚文化在这里高度成熟,是吴楚文化和北方文化的交汇地,是安徽汉文化的集中地。从春秋战国到西汉中期,这里一直是道家、农家和儒家学派研究和教育活跃的地区。南宋时发明的“突火枪”,是管状兵器的始祖。明末喻本元、喻本亨兄弟的《元亨疗马集》,被后世称为兽医学的“本草纲目”伴随着如火如荼的革命岁月而产生的红军文化热情高亢,形式活泼,独树一帜。皖西文化艺术门类丰富,民歌、民舞、曲艺、剪纸、灯会和民间剧目种类繁多,折射出江淮地区和大别山区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
皋陶文化皋陶是黄帝之子少昊之后,生于公元前21世纪,是中国司法的鼻祖。他辅佐夏禹理政、治水和发展生产,并为融合夷夏和后来中华民族的形成作出巨大贡献。皋陶与尧、舜、禹齐名,被孔子尊为“上古四圣”。禹根据皋陶的品德和功劳而举他为继承人,并授政于他。但皋陶未继位即去世,禹便把英、六一带封给其后裔。从禹“封皋陶之后于英、六”,到楚穆王灭六,皋陶后裔在“六”这个地方立国长达约1500年之久,是我国历史上立国时间最长的方国之一。唐玄宗李隆基以李氏始祖皋陶为荣,于天宝二年(公元743年)追封其为“德明皇帝”。
古圣皋陶
皋陶文化的内容主要是:兴“五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共(恭)、子孝”。定“五礼”,即“吉、凶、宾、军、嘉”。吉礼即祭祀之礼,凶礼乃丧礼,宾礼系部落与部落联盟之间、部落与部落之间以及与联盟之外的友好部落之间的聘享之礼,军礼为组织氏族、约束大众成军之礼,嘉礼为“饮食、男女”之礼。创“五刑”,即“甲兵、斧钺、刀锯、钻笮、鞭扑”。甲兵,即对外来侵犯和内部叛乱的讨伐;斧钺,系军内之刑,属军法;刀锯,系死刑和重肉刑;钻笮,是轻肉刑;鞭扑,是对轻罪所施薄刑。皋陶在习惯法的基础上整合为“五刑”,无疑是一大进步,创我国刑法之始。立“九德”,即“ 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皋陶制订的“九德”,内涵包括人的秉赋、气质、品德、才干等许多方面,是目前所知的我国历史上最早考察、选拔公职人员的标准。亲“九族”,即部落联盟核心的亲属部落。部落联盟是一个松散组织,联盟的权威没有可靠力量作后盾是维持不下去的,所以亲“九族”亦是当时历史条件下一项重要的政治策略。
皋陶生活的年代是我国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最后阶段,正处于文明时代的门槛。皋陶对联盟制度和文化方面的改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那时,部落林立,号称“万国”,信仰、习俗不一。他倡导并施行的“五教”、“五礼”、“五刑”、“九德”、“九族”,对于加强部落、部族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和融合,促进国家的产生,都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法兽獬豸(xiè zhì)
皋陶思想是儒家学术思想的重要源头之一。皋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留给后人宝贵的精神遗产。为了纪念皋陶,后人修建了皋陶墓和皋陶祠。皋陶墓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六安城东,顶有黄栗树一株,形若伞盖,前有石碑一方,上有清安徽布政使吴坤修书“古皋陶墓”。唐代诗人皮日休和宋代大文豪欧阳修、苏轼等曾为皋陶墓赋诗、撰文。皋陶祠位于墓北35米,系清乾隆年间修建,咸丰年间毁于大火,光绪年间重建。为了进一步弘扬皋陶文化,开发旅游资源,目前正在兴建中华皋陶文化园。
寿春楚文化我国先秦时期的楚文化光辉灿烂、博大精深,是古代中华民族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楚文化是古中原文化与楚蛮(今江汉一带)区域性土著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内容丰富多彩,基本要素是:青铜冶铸工艺、纺织和刺绣工艺、老庄哲学、屈原诗歌和庄子散文、美术音乐舞蹈等。
寿春楚文化是淮夷文化与楚文化互相影响、渗透、融合而形成的独具一格的古文化。其繁荣鼎盛时期,是公元前241年至公元前223年,历时19年。这时寿春是楚国最后一个都城,是楚后期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这段时期,楚王室经历国势衰败及其“逃跑主义”的动荡过程,贵族随同动迁所携物品一次比一次贵重、精细,最终形成一种聚积。从目前考古情况来看,寿县是一座楚文化的“地下博物馆”,其具有代表性的文物有楚大鼎、鄂君启金节、郢爰等。楚文化以其底蕴深厚、遗存丰富、特色鲜明而名闻遐迩,影响后世。
六安汉文化六安是吴楚文化和北方文化的交汇地,是安徽汉文化的集中地。西汉六安国体现了西汉诸侯王国家形态已发展到较高和完美的程度。六安双墩一号汉墓的出土文物与墓葬形式规格,对研究吴楚文化融合发展、西汉历史与古代的墓园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六安王陵位于金安区三十铺镇双墩村。双墩村,因南北向并列的两座突出地面的“土墩”而得名。2006年初,为配合国家重点工程合(肥)武(汉)高速铁路的建设,安徽省考古所受省文物局的委托,例行考古勘探,发现沉睡千年的“双墩”其实是并列的两座西汉时期大墓。
虽然这座汉墓在唐代就曾被盗掘,但墓室周围仍清理出大量遗物。完美精湛的“黄肠题凑”王室墓制构造,出土的部分漆木器残片、玉器、金银箔、玛瑙及22件青铜器、300余件木俑、木车、木马等,仍让我们感受了2000多年前汉家王朝的辉煌和荣耀,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西汉中晚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状况,对研究中国西汉时代工艺美术、葬俗、葬制、服饰、雕塑、制玉、冶炼工艺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双墩一号汉墓的重要意义不仅仅在于此。六安双墩一号汉墓的发掘,还为我们揭开了汉代六安国王陵的神秘面纱。
《史记》和《汉书》记载:元狩二年即公元前121年,汉武帝设六安国,封胶东康王刘寄的小儿子刘庆为六安王,取“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六安之名由此而来。刘庆和他的继承者镇守的六安国,从此国泰民安130余年。但史书记载的六安国是什么样子,王陵和都城在何处,一直是千古之谜。现在六安双墩一号汉墓部分出土的文物上有了六安国或六安王有关文字。考古专家根据该地地望、规制、出土文物和相关文献记载综合分析,初步推断墓主就是第一代六安王刘庆。
双墩一带大大小小20余个墩子,即为西汉六安王建置的国王陵墓区。它们和北面位于开发区内的东古城也就是六安国王都所在地遥相呼应。据专家初步勘探,在六安双墩一号、二号汉墓四周,还有3对封土巨大、左右并列的连体双墩,大致可以判断是其他3任国王和王后的墓。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西汉时期、中国唯一保存较完整的诸侯王王室墓葬群,核心区面积达5平方公里左右。六安国王陵保留下来的文物与蕴涵的信息是我国罕见的珍贵文化遗产。
红军文化皖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早在1920年,以辛亥革命老战士朱蕴山为代表的六安进步知识分子,就组织了“中国革命小组”,从事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反帝反封建活动。1923年,寿县小甸集成立中国共产党特别支部,直属党中央领导,是安徽建立最早的党组织。1929年,相继爆发了立夏节起义和六霍起义,诞生了红十一军三十二、三十三师,创建了皖西革命根据地。皖西是红军的摇篮之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32年3月,徐向前在这里指挥了历时48个日日夜夜的苏家埠战役,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第三次围剿”,取得了鄂豫皖苏区空前的大胜利。抗战初期,六安以其重要的地理位置一度成为安徽省首府,国共两党的重要机构设驻于此。1938年2月,安徽省抗日民众总动员委员会在六安成立,董必武曾在这里指导和推动抗日救亡运动。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成为中国革命战争中的重大转折。
大别山革命烈士纪念碑
在血与火的战争年代里,六安人民为民族的解放、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有30万优秀儿女献出了宝贵生命,同时也炼就了一大批英雄杰出人物。仅在幸存的人民解放军指挥员中,就走出了108位功勋卓著的开国将军,并拥有金寨(59名)、裕安(32名)两个将军县和“一镇17将”的独山镇。
皖西苏区的红军文化,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生动地展现了如火如荼的革命生活,教育、宣传广大红军官兵和苏区人民投身于火热的革命斗争。皖西苏区红军文化的主要艺术形式有歌谣、戏剧、绘画等。《皖西苏区文化史》中记载的歌谣有300多首,包含了皖西苏区军民斗争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旧社会的苦》、《反国民党歌》、《送郎当红军》、《党是我的亲爹娘》、《红军都是英雄汉》等。皖西苏区的戏剧,都是围绕革命斗争中心任务新编的,演出形式活泼多样,或以话剧,或以地方戏,或以活报剧,或载歌载舞,不受剧种限制,都为时装剧,设备简单。皖西苏区的绘画,多见于画报、报刊插图、大型宣传画、漫画、壁画、小型木牌画等。
Ⅹ 六安有哪些名胜古迹
六安八大景,皋陶墓,这个六安网络上全部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