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认识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如毛泽东指出的:“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开始的。”辛亥革命的领袖们,则认识到要救国必须革命,要想救亡图存,只能是推翻封建皇权。
随着封建帝制的废除,依附于封建帝制的种种丑恶制度也被次第扫除,例如世袭制度、太监制度、包衣制度等等。民族平等、民权自由、民生幸福的呼声在中华大地回荡。空前的民主气象,竞办实业的浪潮,形成了生机勃勃的局面。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并在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正因为如此,当袁世凯、张勋先后复辟帝制时,均受到了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和人民群众的坚决反抗。
民主共和意识的积聚,大大促进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空前高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加速了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扫除了最初的政治障碍。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文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广义上辛亥革命指自19世纪末(一般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开始,但也有学者认为从1905年同盟会成立算起)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
1911年夏天,湘、鄂、粤、川等省爆发保路运动,运动在四川省尤其激烈。9月25日,荣县独立,成为全中国第一个脱离清王朝的政权。把保路运动推向高潮。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汉阳、汉口的革命党人分别于10月11日夜、10月12日攻占汉阳和汉口。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武昌起义胜利后的短短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十五个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宣布独立。1912年2月12日,清朝发布退位诏书。至此,2132年的帝制历史告终结。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不过,由于共和民主并没有在辛亥革命后得到广泛的、真正的实施,辛亥革命实际上是“既成功,又失败了”。
❷ 清帝退位的影响,积极影响,消极影响
任何一个朝代的更替都是适者生存,弱肉强食,积极的是适应时代潮流发展的,说明社会是进步的,消极的一方面就是朝代更替的时段会让百姓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安居乐业,受战乱之苦。
❸ 清帝退位诏书有什么作用呢
很多人都会讲到,这份颁布于1912年2月12日的《退位诏书》,代表着中国主权由清廷转移到中华民国政府手中,而诏书中有一句“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也意味着新的中华民国仍能在疆域上保有清朝原来以非汉族居民为主的边疆地区,从法理上保障了我国领土的完整。
这个回答当然没错(而且也确实是主流说法),但它忽略了一个最关键问题:诏书的内容是说给谁听的?
西藏的情况也不乐观。清朝被推翻的消息传过去后,原驻拉萨的川军已经不能再控制局面了;与此同时,以德尔智(Dorjieff)为代表的俄国势力及英印政府一直在推动西藏仿效外蒙古实行“独立” 。例如,1912年7月十三世达赖回到拉萨后,公然宣布:
内地各省人民刻己推翻君王,建立新国。嗣是以往,凡汉人递到西藏之公文政令,概勿遵从。身著蓝色服者,即新国派来之官吏,尔等不得供应,惟乌拉仍当照旧供给。
随后,1913年俄国主导的《蒙藏条约》以及1914年英国主导的《西姆拉条约》,都是这种边疆危机趋势的体现。当然,这两份条约都没有被中华民国政府所认可。
至于新疆的情况可能稍好一下。不过,这种稍好的局面也不过是新疆暂时由汉人军阀所把持,形成割据局面,中华民国政府的政令对这里毫无影响。由此可见,《退位诏书》并没有真正能解决什么问题,主权的问题不是单纯靠着一张写有字的纸就能解决的。
那么,这份诏书的意义是什么呢?它代表着战略的转向,代表着一种新的国家构想。为了实现“五族共和”的局面,保障领土主权的完整,中华民国政府相继采取修改《约法》、设立蒙藏院和驻藏办事长官、划分行政区域以及与外蒙进行谈判等各种手段,挽救危机局面。这些措施对于维系领土的完整性而言,显然要比《退位诏书》的作用更大;不过,如果我们追溯以上措施的思想源头,恐怕正是这道《退位诏书》。
❹ 清帝退位诏书意义和背景
意义:结束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背景:迫于时局(辛亥革命)
❺ 清帝为什么要退位
20世纪初期,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北洋军阀头子)为他们在华的新的代理回人。
袁世凯有在中国称帝的答野心,但当时南京临时政府已经成立,以孙中山为首的南方革命军维护共和制。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临时政府对帝国主义妥协(国内外的反动势力逼迫)。孙中山承诺只要袁世凯赞成共和,就把临时大总统的职位让给袁世凯。
于是袁世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掌握清政府的实权,逼迫清帝溥仪退位。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溥仪)正式下诏退位,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清帝退位第二天,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由袁世凯接任。
❻ 《清帝退位诏书》的主要内容及其政治与历史意义
——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
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于涂,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义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钦此。
逊位诏书确立了中华民国的两个主题,一个是建立共和政体,一个是人民制宪,实现“五族共和”。当时南北方有可能再起战争,通过各方周旋,清廷最终选择了和平的方式,自我终结了延续了那么久的帝制,转成共和制度。不啻为一种“中国版的光荣革命”。
另外隆裕皇太后又颁布两个相关诏书,全文如下:
——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
古之君天下者,重在保全民命,不忍以养人者害人。现将新定国体,无非欲先弭大乱,期保乂安。若拂逆多数之民心,重启无穷之战祸,则大局决裂,残杀相寻,必演成种族之惨痛。将至九庙震惊,兆民荼毒,后祸何忍复言。两害相形,取其轻者。此正朝廷审时观变,恫吾民之苦衷。凡尔京、外臣民,务当善体此意,为全局熟权利害,勿得挟虚矫之意气,逞偏激之空言,致国与民两受其害。著民政部、步军统领、姜桂题、冯国璋等严密防范,剀切开导。俾皆晓然于朝廷应天顺人,大公无私之意。至国家设官分职,以为民极。内列阁、府、部、院,外建督、抚、司、道,所以康保群黎,非为一人一家而设。尔京、外大小各官,均宜慨念时艰,慎供职守。应即责成各长官敦切诫劝,勿旷厥官,用副予夙昔爱抚庶民之至意。
——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
前以大局阽危,兆民困苦,特饬内阁与民军商酌优待皇室各条件,以期和平解决。兹据覆奏,民军所开优礼条件,于宗庙陵寝永远奉祀,先皇陵制如旧妥修各节,均已一律担承。皇帝但卸政权,不废尊号。并议定优待皇室八条,待遇皇族四条,待遇满、蒙、回、藏七条。览奏尚为周至。特行宣示皇族暨满、蒙、回、藏人等,此后务当化除畛域,共保治安,重睹世界之升平,胥享共和之幸福,予有厚望焉。
政治意义
它们都是国内政治活动中皇帝皇族与权臣派系斗争妥协的产物,因此主要是一种政治文件,而不具有宪法和法律渊源的性质。政治和法律虽然都是社会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但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是单一的,而政治表达却是多样的,二者的性质和作用是有区别的。法律是由特定的国家权力机关按照一定的程序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它与其他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如政治规范、宗教规范、社会习俗和道德规范等是有本质区别的。
《清帝退位诏书》是一份政治文件,还可以从它产生和颁布的方式上得到印证。隆裕太后宣布的退位诏书,其实是由立宪派领袖张謇的幕僚杨廷栋等起草的文件。杨廷栋受命起草诏书文稿后,经张謇润色,再由袁世凯审阅后交与隆裕太后宣读。退位诏书选定的是"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而不是孙中山和南京临时政府,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是支持了袁世凯的篡权和复辟活动。在隆裕颁布退位诏书的同时,由北方议和的全权代表唐绍仪草拟的《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条件》的文书也一并公布于世,优待条件共有8款,主要内容有:溥仪辞位后继续保持"大清皇帝"的尊号,享受中华民国对待外国君主的待遇;皇室每年费用白银400万两由中华民国拨付;皇帝暂时居住紫禁城和仍可役使太监宫女等。退位诏书下达后,虽然宣告了中国大地上实行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结束,但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干涉和软弱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妥协退让,使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政治代表袁世凯的篡权活动得到初步实现。
历史意义
《清帝退位诏书》加快了中国实行"共和"的步伐,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和平的政权交接,这无疑是值得肯定的。孙中山也曾指出:"今日满清退位,中华民国成立,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惟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今后吾人所当致力的,即在此事。"[1]但是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它的历史局限性,不能夸大它的历史作用,更不能混淆它的应然作用与实然作用。有的学者认为,《清帝退位诏书》以屈辱而又光荣的逊位方式,把和平注入到了现代中国的宪法性法律当中,成为了中华民国宪法的一个基本精神,其作用可以与英国的"光荣革命"相媲美。这些观点值得商榷。
❼ 辛亥革命成功的原因,清帝退位是谁的功劳
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否还有待分析,如果说功劳的话,是孙中山的,当然袁世凯也有功劳,但是袁世凯的过也大
❽ 怎么看待清帝退位诏书
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任皇帝溥仪宣布退位。无论如何这一天都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天。
这一天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登基之后,两千多年帝制的正式结束(虽然之后上演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事,可都只是过眼云烟);也是统治268年的满清寿终正寝的日子。可是这么重要的一天,却不常常被提起。原因可能有很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临近的两个日子——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1912年1月1日的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从现代人的视角看,似乎都比这一天更为重要。
诏书只有319个字,全文如下:“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于涂,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义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
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
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钦此。”
319字确实不多,而且一大半内容在介绍背景,再又一小半在讲客气话。最核心点题的文字并不多,但正是这些文字,又如遗诏一样,决定了之后政治局势的走向。这一句就是“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
据说这句话在张謇一开始写的诏书中并没有,是隆裕太后看了之后要求加上去的。可以理解隆裕太后此时的担心,那远在南京的革命党们远没有近在身边的袁世凯可信,我交出政权可以,但我一定要交到我信任的人手中。而从武昌起义爆发,隆裕太后可以依靠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袁世凯。我走了可以,安排一个可信任的接班人,这样的想法,想必当过大领导的人,都深有同感。
❾ 清帝退位诏书有什么作用
清帝退位诏书最大的作用是:保证了我国领土的完整性,从法理上阻止了西藏、蒙古、东北、新疆等地区的分裂。同时也使得民国政府政权的取得有了合法性,避免了内战的扩大。
一、清末南北内战,袁世凯促成清帝退位
1912年,中国南方革命如火如荼,孙中山在南京成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清朝的统治摇摇欲坠。袁世凯作为清朝此时的实权重臣,权顷朝野,手握重兵,对于早日结束内战实现共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革命党和满清皇室争取的重点对象。
孙中山的口号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里的鞑虏是指谁?满人、蒙古、藏人;恢复中华,恢复的是什么地方?明朝的内地18省。在孙中山的原先规划中,是把满清赶回东北老家,恢复明朝的统治疆域,东北三省、蒙古、西藏、青海、宁夏、新疆等地还不在恢复范围内,待国家强盛后再相机收回。
所以革命的军旗是铁血十八星旗。铁血十八星旗,由红黄黑三色组成,红底与黑九角象征"血"与"铁",即革命须抱铁血主义;黑九角代表《禹贡》中记载的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黑九角内外两圈各九颗共十八颗圆星,代表关内汉族的十八行省;星呈金黄色,表示与满清对立之汉族炎黄子孙。
三、袁世凯复辟称帝,身败名裂
袁世凯虽然为维护国家统一立有大功,但是他违背了天下民意,逆流而行,在取得中华民国总统职位后,不久复辟称帝,建立了中华帝国。在全国人民的反对以及南方革命军人在原云南都督蔡锷的领导下,组成护国军北上讨袁,袁世凯不得不宣布退位,并还政于民国政府。
有网友评论袁世凯说,聊本佳人,耐何从恶,这句话对他的评价虽然话粗但理正。如果袁世凯不称帝,在历史上的评价当和曹孟德相似甚至更高。他领导的北洋军是中国近代史中最早的一支近现代军队,在任职总统期间积极发展实业,统一币制,创立近代化司法和教育制度,也算是为民国政府有所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