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评述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及其历史地位(33分)
您好,一、自然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1.要真正了解卢梭的自然教育就要从他的自然主义哲学观出发,他认为人的自然本性是善良的。人的自由、理性和良心构成善良的天性。善良的天性并不会因为人的贵贱而有所不同,人之所以变得罪恶并不是像原罪论所讲那样生来带有罪恶,而是后天残害所致,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这一经典的话语一语道破了卢梭的性善论思想。正是因为卢梭的性善论,才提出自然教育理论。他认为,人类在出生的时候所没有的而在长大之后所需要的东西,全都由教育赐予,而人的本性又是善良的,因此,只要能让人的本性得到自然发展,人就必然趋向于善。卢梭的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归于自然,要求教育脱离社会文化的樊篱而使天性得到发展,要以天性为师,而不以人为师,要成为天性所造成的人,而不是人造成的人,只有这样,才能人人享受自由,理性纯全而良心畅遂,人类社会才会成为理想社会。
2.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也是建立在其道德理想国的政治理论基础上的,是他的政治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具体表现。卢梭的政治理论认为在国家出现以前的自然状态下,人人都是自由平等的,人人生而具有不可剥夺的天赋人权。后来由于出现了私有制,财产的私有化造成了富人和穷人,因而才出现了不平等现象,特别是到了卢梭所生活的封建时代,在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下,人类的不平等,人类的道德退化已达到了极端。由于人类对自由、平等的追求,人们势必会有推翻腐朽的封建统治的要求,从而建立培养和恢复符合人的自然本性的道德理想国。然而道德理想国的建立有赖于具有善良的自然本性的道德公民,而具有善良的自然本性的道德公民不能通过封建的专制主义的教育来培养,只能通过新的适应自然的教育来培养,只有通过新的自然主义的教育来对人进行彻底的改造,恢复人的原始自然本性,才能建立符合人的自然本性的道德理想国。卢梭在他这种政治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要以培养具有善良的自然本性的道德公民为目标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二、自然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归于自然,强调对儿童进行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要求,顺应人的自然本性,他反对不顾儿童的天性,按照传统与偏见强制儿童接受违反自然的封建教育。卢梭认为教育有三种来源:天性的教育、人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他说:这种教育,我们或是受之于自然,或是受之于人,或是受制于事物。我们身体器官和技能的内在
⑵ 卢梭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1.在社会契约制国家中,最高权力属于全体人民,人民是国家主权的主体、拥有者和行使者。 2.“人民主权”的实质是“公意”的体现和运用。“公意”不同于“众意”,代表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公意”的特点在于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基于共同利益、针对共同目标、符合共同幸福而具有的共同意志。尽管“公意”不一定会被每一个人认识到,却是客观存在的。“公意”与私意、团体意志和“众意”之间有明显的区别。“众意”虽然也属于全体人民的意志,但只是个人意志的简单地、机械地和零碎地相加。“公意”是从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出发的,“众意”则在根本上是以个人私利为基础的。 3.国家主权有“公意”构成,并且永远属于人民,由于“公意”是共同利益的体现,所以,主权是一个整体,它不可被分割、转让和代表。因此,应该进行直接选举和全民公决。 首先,国家主权不可分割。如果主权被分割,那么,具有整体意义的公共意志就会丧失,主权就名不副实了。 其次,国家主权不可转让。这是因为。主权是“公意”的运用、集体的应用和国家的灵魂,应该由人民掌握,不能转交给君主。否则,国家会因为出现一个主人而毁灭。 再次,国家主权不能被代表。原因在于,主权是由“公意”构成的,而一直是不能被代表的。[4]所以,议员不是人民代表,而是人民公仆。凡是未经人民全体表决通过的法律都是冒牌货。 4.主权不等于政府。政府是公民和主权者之间的中介人。主权是一种精神力量,政府则是一种行动力量。主权赋予政府以权力,政府则是主权者为人民设立的公共事务机构,是主权者的执行人,代表人民行使主权的某些职能。政府是人民的仆从,人民可以限制、改变和收回政府官员权力。 5.人民是立法者,立法权属于人民。人民立法的原则有: (1)法律意志的普遍性。即任何个人无权颁布法律,只有主权者才可以颁布法律。 (2)法律对象的普遍性。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只规定人们的抽象行为,不对个别和具体的行为加以规定。法律只赋予某些机构和职务而非个人以特别的职能和权力。 卢梭的“人民主权”学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时至今日,它的价值和魅力依然不减。 二、“人民主权”学说对法国大革命的促进作用——进步性、革命性和人民性 作为“人民主权”学说的故乡,法国自然首先受到这个理论的影响。“人民主权”学说在法国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一方面,它在理论上起到了承前作用,发展了前人的主权观。另一方面,他在实践上发挥了启后的功能,指导了法国革命。 作为一种国家主权思想,卢梭的“人民主权”学说并不是全新的,而是对前人的主权观的延续。文艺复兴(the Renaissance)和宗教改革(the Reformation)以来,西欧各国的思想界逐渐活跃。其中,法国政治思想家布丹开创了国家主权理论。 布丹在世时,法国相继进行了意大利战争(1494年—1559年)和胡格诺战争(1562年—1598年)。在持续不断的战事中,代表中央政权的国王受到代表地方势力的贵族的极大挑战,专制君主的权力和地位远未巩固。[5]而在当时的西欧,15世纪末以来,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和英国等民族君主国纷纷兴起,各国王权在逐渐加强。因此,法国王权的状况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⑶ 卢梭的主张 这些主张对欧洲思想和政治有何积极影响
卢梭的思想(1)自然状态——平等卢梭也认为人类社会存在着自然状态,他认为自然状态下人是孤立的,这与斯宾诺莎和洛克的描述是有区别的,正是由于孤立,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平等是人类天赋的自然权利。 (2)社会状态——不平等与斯宾诺莎和洛克的主张不同的是,卢梭认为在自然状态和国家状态之间存在着社会状态。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卢梭也是从人性的角度论述人类从自然状态过渡到社会状态的,这就是人的自我完善能力。卢梭认识到了社会状态给人类带来的文明进步,但他更看到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私有财产出现,导致人类不平等产生,社会状态的不平等是财富占有的不平等。 (3)国家状态——不平等卢梭认为人类的不平等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前面说到的财富的不平等,后两个阶段的不平等是人类进入国家状态后产生的。卢梭认为,由于有财富的不平等,富人通过欺骗的手段与穷人订立契约,成立国家,人类进入国家状态,出现了政治的不平等。可见,卢梭也认为国家是通过契约产生的,但这种契约的订立过程是不平等的,因而带来的结果也是不平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暴君统治,确立专制权力,人类的不平等进入第三阶段,这是卢梭认为的他当时所生活的社会的不平等状态。 (4)重订契约——平等正是由于国家状态的不平等,卢梭认为应该重新订立契约,卢梭认为人们重新订立契约时让渡的不是部分权利,而是全部权利,这与斯宾诺莎和洛克的主张是不同的。正是由于所有人将所有权利让渡给所有人,因此,所有人都是主权者,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5)理想社会——平等卢梭认为,由于重新订立契约,人类就进入理想社会,卢梭所主张的理想社会政体是民主共和国,主权属于全体人民,由人民直接掌握并行使权力,实行法治。在权力的运作方面,他反对分权,反对代议制,当然也反对政党政治。这样,在国家的政治生活方面,所有人之间也是平等的。 卢梭的思想对于法国、美国的革命和建国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在法国大革命中,卢梭坚定的民主信念、以暴力反对专制君主的政治主张、自由与平等的政治理念,以及建立在社会契约论之上的政治蓝图,富含批判性与革命性,更多地反映了第三等级的政治立场,因此,同时被民主派与激进派奉为精神领袖,无论是吉伦特派还是雅各宾派,几乎每一位革命先锋人物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卢梭的影响。 其次,对美国的独立战争与后来的政治实践而言,卢梭的自然权利、人民主权、法治与政府理论的影响是巨大的。例如,在美国建国前后,围绕联邦宪法,民主党人与联邦党人曾展开激烈的论战,他们的冲突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以卢梭为代表的激进民主政治与以孟德斯鸠为代表的保守政治理论之间的冲突。或坚持,或反对,美国的开国元勋们从来没有离开过卢梭的思想框架。 再次,卢梭的思想还对德国的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此外,卢梭的思想对中国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等思想家就翻译过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等著作,并借鉴他的思想提出“兴民权”等主张,孙中山等革命家也借鉴了卢梭的思想,我们从三民主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都能看到卢梭平等、民权思想的影子。
⑷ 《政治学》有哪些历史意义
西方政治学的历史发展西方政治学最早发源于古希腊,创始人是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其所著的《政治学》被公认为是西方政治学的奠基之作。从《政治学》开始,按照历史顺序,可以把西方政治学的历史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一)古代西方政治学 公元前5世纪,地中海沿岸分布着数百个奴隶制城邦国家,这些城邦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打破了原始氏族部落社会的血缘关系,瓦解了人与人之间的宗法关系,较早地建立了权利关系和契约关系,促成了城市文明、商业文明和海洋文明的形成与发展,这些都为西方古典政治学说的产生提供了沃土和摇篮。
古希腊的思想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撰写了《理想国》和《政治学》等著作,开辟了政治学研究的新领域。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的学生,代表著作是《政治学》。他考察分析了150多个不同形式的城邦国家,从伦理和利益的角度,研究了国家的基本理论,即国家的起源、性质、目的和任务;研究了国家的政治制度划分的原则,并对各种政治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了如何建立以及管理国家等问题,奠定了西方政治学研究的基础。具体内容有:①国家的形成如同雌雄结合,是自然的产物,“早期各级社会团体都是自然地生长起来,一切城邦既然都是这一生长过程的完成,也该是自然的产物,这又是社会团体发展的终点”。“事物的终点,或其极因,必然达到至善,那么,现在这个完全自足的城邦正该是至善的社会团体了”。所以,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国家是自然形成的至善的社会团体。②他认为伦理学研究个人的善,政治学研究人群的善,国家这一社会团体的目的在于达到最高尚、最广泛的“善业”。他指出:“政治学的善就是正义,正义以公共利益为依归。”“城邦以正义为原则 正义恰恰是树立社会秩序的基础。”③政治权力的分配制度即政体决定着城邦的异同。亚里士多德对各类政体进行了区分和研究之后,认为君主政体、贵族政体与共和政体能够照顾公共利益,其差别只在于掌握最高统治权的人数不同;而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和平民政体都只会为统治者谋利。④最好最易于实行的是共和政体,特别是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共和政体最为稳定。⑤政体发生变革基于人们对“正义”与“平等”的认识的分歧。寡头会认为基于财产多寡的政治权力不平等是正义的,平民则认为基于人身自由的政治权力的平等分配才是正义的。⑥私有财产和家庭是人本性和城邦的性质,不能取消,但要避免财富的两极分化。⑦城邦要实行法治,并由有公民权的人轮流执政。 亚里士多德时代,古希腊的奴隶制城邦制度已面临着严重的危机,所以,亚里士多德的任务在于努力维护并竭力赞美城邦制,把它看作是至善的化身;同时,他又在尽力寻找一种能够挽救奴隶制城邦的政体,认为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共和政体是最稳定的,力图以此化解两个极端的矛盾,维持国家的稳定。由此可以看出,西方古代政治学说有这样一些特点:①它始于对国家问题的研究,因为它是以城邦国家作为研究和分析对象的;②它强调政治的最高目的和价值取向在于特定的伦理道德,因为它认为政治是研究群体的善,国家的应然状态是至善的社会团体;③它维护奴隶主统治和奴隶制国家;④在研究方法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有所不同。柏拉图主要运用哲学思辨的方法,并且把政治与哲学、道德、教育以及家庭等问题糅合在一起,在他看来,政治学就是伦理学;亚里士多德主要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150多个城邦国家的比较,研究了不同的政体类型,并开始把政治学与伦理学分开,使政治研究的概念趋于系统化。所以,在方法论上,以柏拉图为代表的哲学思辨研究方法和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实证比较研究方法,奠定了西方传统政治研究方法两大倾向的基础。
⑸ 卢梭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哲学方源面
在哲学上,卢梭提出“天赋人权说”,卢梭天赋人权的思想最早在美国独立宣言中体现。
政治方面
描述人和社会关系的《社会契约论》是卢梭最重要的著作,其中开头写道“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及两国的宪法均体现了《社会契约论》的民主思想。
教育方面
在《爱弥儿》中体现的卢梭对教育的观念---自然主义,深深地影响了现代教育理论。他降低书面知识的重要性,建议孩子的情感教育先于理性教育。他尤为强调通过个人经验来学习。
文学方面
卢梭对文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的书信体小说《新爱洛绮丝》里面,在这本小说里卢梭描写了美丽的田园风光、风土民情、自由的思想、浪漫的爱情……对后世浪漫主义小说的发展有很大促进。
⑹ 概括卢梭的主要贡献和谈谈你对卢梭学说的看法
在哲学上,卢梭主张感觉是认识的来源,坚持“自然神论”的观点;强调人性本善,信仰高于理性。在社会观上,卢梭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主张自由平等,反对大私有制及其压迫;提出“天赋人权说”,反对专制、暴政。在教育上,他主张教育目的在培养自然人;反对封建教育戕害、轻视儿童,要求提高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反映了资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从封建专制主义下解放出来的要求。
政治观点
描述人和社会关系的《社会契约论》也许是卢梭最重要的著作,后来成为了反映西方传统政治思想的最有影响力的著作之一。与他早期作品相反,卢梭认为自然状态是没有法律和道德的兽性状态,好人是因为社会的出现才有的。自然状态下,常有个人能力无法应付的境况,必须通过与其他人的联合才能生存,因而大家都愿意联合起来。人们联合在一起,以一个集体的形式而存在,这就形成了社会。社会的主要作品(20张)契约是人们对成员的社会地位的协议。 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Discours sur l'origine et les fondements de l'inégalité")中,卢梭尝试把政府的出现解释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一种契约。人们愿意放弃个人自由并被他人所统治的唯一原因,是他们看到个人的权利、快乐和财产在一个有正规政府的社会比在一个无政府的、人人只顾自己的社会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不过,卢梭又指出原始的契约有着明显的缺陷。社会中最富有和最有权力的人“欺骗”了大众,使不平等成为人类社会一个永恒的特点。他在《社会契约论》中提到,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契约应该被重新思考。政府不应该是保护少数人的财富和权利,而是应该着眼于每一个人的权利和平等。不管任何形式的政府,如果它没有对每一个人的权利、自由和平等负责,那它就破坏了作为政治职权根本的社会契约。
思想基础
这种思想是法国大革命和美国革命的根本。事实上,说法国和美国革命是卢梭在社会契约上的抽象理论的直接结果毫不过分。罗伯斯庇尔就是卢梭的忠实信徒,被称为“行走中的卢梭”。 卢梭是最早攻击私人财产制度的现代作家之一,因此他也被认为是现代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见马克思)的始祖之一。同时,他质疑多数人的意愿是否一定正确。他指出,政府应该排除多数人(见民主)意愿的影响,捍卫自由、平等和公正。
卢梭的政治哲学中最主要的原则是政治不应与道德分离。第二个重要的原则是自由,捍卫自由是国家建立的目的之一。这也是法国大革命由政治革命而社会革命,再由社会革命而道德革命,规模和程度远超英美的一个渊源。卢梭的《论科学与艺术》强调,艺术与科学的进步并没有给人类带来好处。他认为知识的积累加强了政府的统治而压制了个人的自由。他总结得,物质文明的发展事实上破坏了真挚的友谊,取而代之的是嫉妒、畏惧和怀疑。
教育观点
在《爱弥儿》中体现的卢梭对教育的观念---自然主义,深深地影响了现代教育理论。他降低书面知识的重要性,建议孩子的情感教育先于理性教育。他尤为强调通过个人经验来学习。 “让我们回归自然” 在早期的作品中,他把自然描述为原始人所处的原始的状态。后来,在伏尔泰(Voltaire)的批评下,他把自然描述为人建立自己个性和个人世界过程的自发性。所以,自然意味着内心的状态、完整的人格和精神的自由。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社会在文明的幌子下进行的关押和奴役。因此,回归自然就是使人恢复这种自然过程的力量,脱离外界社会的各种压迫,以及文明的偏见。
1782年出版的自传《忏悔录》(Confession)是最早最有影响的自我暴露作品之一,书中毫不掩饰个人丑行,对后世影响深远。中国的作家郁达夫就深受卢梭自我暴露风格的影响。
⑺ 卢梭学说影响了什么政治制度的建立卢梭学说的意义
《社会契约抄论》中主权在民的思想,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石,深刻地影响了逐步废除欧洲君主绝对权力的运动,和18世纪末北美殖民地摆脱英帝国统治、建立民主制度的斗争。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及两国的宪法均体现了《社会契约论》的民主思想。
这样说吧,社会契约论直接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为创建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理论指导,促使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建立。
⑻ 卢梭学说影响了什么政治制度的建立
创立了近代资产阶级国家的主权学说
卢梭思想的核心,其中之一就是自然权利内说,也称之为“天赋权利”容,这种观点认为,每一个人天生就具有不可剥夺的权利,所谓“人人生而自由”,但是,“却总在枷锁之中”,也就是说,历史和文化给人们造成了一系列的枷锁。因此,要获得“天赋权利”就必须打破一切枷锁。与此同时,卢梭也明确地表示,原始人才具有真正的道德,人类社会从古至今,是一个日益堕落的历史。由此,要享有与生俱来的“天赋权利”,就必须打破一切历史、文化造成的禁锢。这就是卢梭思想具有极大破坏性的一面,这种破坏性,在法国大革命中得到了首次体现。
⑼ 卢梭的主张 这些主张对欧洲思想和政治有何积极影响
卢梭的思想
(1)自然状态——平等
卢梭也认为人类社会存在着自然状态,他认为自然状态下人是孤立的,这与斯宾诺莎和洛克的描述是有区别的,正是由于孤立,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平等是人类天赋的自然权利。
(2)社会状态——不平等
与斯宾诺莎和洛克的主张不同的是,卢梭认为在自然状态和国家状态之间存在着社会状态。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卢梭也是从人性的角度论述人类从自然状态过渡到社会状态的,这就是人的自我完善能力。卢梭认识到了社会状态给人类带来的文明进步,但他更看到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私有财产出现,导致人类不平等产生,社会状态的不平等是财富占有的不平等。
(3)国家状态——不平等
卢梭认为人类的不平等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前面说到的财富的不平等,后两个阶段的不平等是人类进入国家状态后产生的。卢梭认为,由于有财富的不平等,富人通过欺骗的手段与穷人订立契约,成立国家,人类进入国家状态,出现了政治的不平等。可见,卢梭也认为国家是通过契约产生的,但这种契约的订立过程是不平等的,因而带来的结果也是不平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暴君统治,确立专制权力,人类的不平等进入第三阶段,这是卢梭认为的他当时所生活的社会的不平等状态。
(4)重订契约——平等
正是由于国家状态的不平等,卢梭认为应该重新订立契约,卢梭认为人们重新订立契约时让渡的不是部分权利,而是全部权利,这与斯宾诺莎和洛克的主张是不同的。正是由于所有人将所有权利让渡给所有人,因此,所有人都是主权者,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5)理想社会——平等
卢梭认为,由于重新订立契约,人类就进入理想社会,卢梭所主张的理想社会政体是民主共和国,主权属于全体人民,由人民直接掌握并行使权力,实行法治。在权力的运作方面,他反对分权,反对代议制,当然也反对政党政治。这样,在国家的政治生活方面,所有人之间也是平等的。
卢梭的思想对于法国、美国的革命和建国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在法国大革命中,卢梭坚定的民主信念、以暴力反对专制君主的政治主张、自由与平等的政治理念,以及建立在社会契约论之上的政治蓝图,富含批判性与革命性,更多地反映了第三等级的政治立场,因此,同时被民主派与激进派奉为精神领袖,无论是吉伦特派还是雅各宾派,几乎每一位革命先锋人物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卢梭的影响。
其次,对美国的独立战争与后来的政治实践而言,卢梭的自然权利、人民主权、法治与政府理论的影响是巨大的。例如,在美国建国前后,围绕联邦宪法,民主党人与联邦党人曾展开激烈的论战,他们的冲突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以卢梭为代表的激进民主政治与以孟德斯鸠为代表的保守政治理论之间的冲突。或坚持,或反对,美国的开国元勋们从来没有离开过卢梭的思想框架。
再次,卢梭的思想还对德国的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此外,卢梭的思想对中国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等思想家就翻译过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等著作,并借鉴他的思想提出“兴民权”等主张,孙中山等革命家也借鉴了卢梭的思想,我们从三民主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都能看到卢梭平等、民权思想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