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古代江宁指什么地方
古代江宁指的是南京。
江宁是南京的旧称之一,寓意为江外无事,宁静于此、江南安”等内,南容京如今的简称宁便是取自于以前的名称江宁。
也就是江宁县、江宁郡、江宁府等,如今的南京设有江宁区,江苏的得名便取自于江宁与苏州之首字。
(1)江宁历史文化扩展阅读:
江宁有两大古建筑群,民间都号称九十九间半,一个在东山街道佘村社区,被称为潘家大院,一个在湖熟街道杨柳村,被称为朱家大院。
佘村明清代建筑群由潘氏住宅和潘氏宗祠组成,已经有300多年历史。该组建筑是清朝顺治初年始建,由巨商潘恒才建造,后又多次重新改造,民国十年曾修造过。
杨柳村明清代建筑群始建于明代万历七年,又经过清代康熙、乾隆年间先后改建并遗存下来的古建筑群。朱家大院相传是明朝开国皇帝11代孙朱侯山及后人所建。
佘村的潘氏住宅具有徽派建筑风格,由3个宅院组成,每宅三进,共计66间,占地约2200平方米。建筑结构均为三进穿堂式高墙深院,每进门楼上均有砖雕石刻,雕刻精美,被誉为金陵古风第一村。
B. 江宁著名人物,历史遗址和发生过的历史事件
东吴·甘宁——今江宁土桥镇人
东吴·陆绩——今江宁陆郎人
东烛·谢安——居今江宁东山内
南朝·陶容弘景——今江宁陶吴镇人
唐·李白——居游东山,作《东山吟》
唐·法融——居牛首,牛头宗创始人
北宁·王安石——三次出任江宁府尹
南宋·岳飞——牛首抗金
南宋·秦桧——今江宁汤山桦墅人
元·文天祥——于江宁麒麟作《金陵驿》
明·方孝儒——今江宁禄口人
清·袁枚——江宁县令
清·邓廷祯——今江宁麒麟镇人
民国·史量才——爱国报业巨子,江宁龙都人
C. 江宁的各个方面的简介历史特产文化风俗
江宁区是“六代豪华”之地、“十朝京畿”要地,史有“上元之民善商回,江宁之民善田,龙都之民答善药,善桥之民善陶,陶吴之民善剞劂,秣陵之民善织,窦村之民善刻”之说及“天下望县、国中首善之地”之美誉。
江宁区素有“六山一水三平原”之称,有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汤山温泉旅游度假区、将军山风景区、方山风景区、阳山碑材等众多景点,其中汤山温泉旅游度假区位列中国四大疗养温泉之首,是首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特产
南京云锦
南京江宁织造的云锦一向以柔韧的质地,经久不褪的艳丽色泽著名,是南京传统的提花丝织工艺品。其用料考究,织工精细,图案色彩典雅富丽,宛如彩云,故称“云锦”。它与苏州的宋锦、四川的蜀锦齐名,并称中国三大名锦。
湖熟板鸭
湖熟板鸭是江宁湖熟久负盛名的特产。相传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清时作为贡品进献皇宫,称为“贡鸭”;官吏之间也经常以板鸭为礼物互相馈赠,名曰:“官礼板鸭”。
金箔工艺品
金陵金箔的历史可追溯到1700多年前,为中华传统生产工艺。1克黄金锤打出来的金箔可覆盖0.47平方米的面积。主要用于建筑、服饰、工艺品、佛像装饰贴金以及名贵中成药的配方。
其他特产
周岗红木、东山老鹅、红烧麻鸭、横溪西瓜、香藕、金陵金箔等
D. 江宁府的历史
“南京简称“宁”出自以前名称“江宁”,即“江宁府”,为沿用西晋太康二年改临江县为江宁县而得名,寓意为江南安宁。“江苏省”的名称也是从“江宁”和“苏州”首字取自而来。如今的南京设有江宁区。
公元937年,南唐以金陵府为江宁府。北宋与清亦为江宁府。江宁又为县名,或在城区,或在郊区。清与上元县同为江苏省城。民国废府及上元,以江宁县为省会。国民党政府建都南京,移江宁于市郊。
南京城做了几千年的江宁县城,终于在1933年将东山镇(今江宁区东山街道)划给江宁做县城,独立成南京城。
公元1645年(明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清豫亲王多铎率兵攻占南京,弘光帝被俘,结束了南明的短暂统治。清政府改应天府(南京)为江宁府。府治江宁、上元(在今南京市区),属江南省。
康熙6年(1667年),分江南省为江苏省(含今上海市)和安徽省,属江苏省。
19世纪,江宁府辖:江宁(县治在今南京市区西部)、上元(县治在今南京市区东部)、句容(今江苏省句容市)、溧水(今南京市溧水区)、高淳(今南京市高淳区)、溧阳(今江苏省溧阳市)、江浦(今南京市浦口区)、六合(今南京市六合区)共8县。
清政府在江宁府城设置江南总督,不久,改称两江总督,治理今江苏(含今上海市)、安徽、江西三省,总督衙署设在今南京市长江路二九二号。清初,江宁府属县因袭明朝,有八县,康熙六年统计有十万九千多户,居民四十八万四千多人。雍正八年,溧阳县划归镇江,江宁府辖上元、江宁、句容、溧水、高淳、江浦、六合,共七县。嘉庆十四年(1809年)统计,居民有二百零四万多人。清政府为了加强对江南人民的统治,设立江宁织造署,派皇帝亲信的八旗人内务府大臣担任织造官,以监视地方官的行动和人民的反抗。康熙皇帝玄烨和乾隆皇帝弘历,都曾六次南巡。他们每次都到江宁府。康熙五次住在江宁织造府(今大行宫一带),一次住在驻防城内的“江宁将军署”。乾隆六次均住在扩建的“行宫”里,他在来去途中,曾五次住过栖霞行宫。康熙在江宁,曾五次祭明孝陵,1699年还题写了“治隆唐宋”四个大字,赞颂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的历史功绩。后来由地方官员立碑于明孝陵。康熙、乾隆二帝在江宁,除了祭明孝陵、阅兵、考试文人等活动外,还到处游览,并留下了许多题额、题诗。
江宁府不仅是清政府统治江南地区的政治、军事重镇,而且是经济枢纽和文化中心,特别是在我国近代史上签订《江宁条约》(《南京条约》)、建立太平天国政权、成立中华民国等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在江宁城。
江宁城,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的险要之地。江宁的得失,不仅关系到清朝东南半壁江山的安危,而且直接影响着清政权的存亡。
1842年8月初,英军在占据镇江之后,将八十多艘兵舰陆续开到下关江面。侵略军在燕子矶登陆,占领观音门外的江宁县丞署,进抵迈皋桥,在此架设大炮,随时准备轰城。当时在江宁的清廷钦差大臣耆英、议和代表伊里布、两江总督牛鉴,急忙派人向英军求和。侵略军提出割地、赔款、开辟通商口岸等无理要求。英军又强占制高点紫金山,架上大炮,声称炮击江宁城。江宁城危在旦夕,清朝统治者异常惊慌。道光皇帝很快就批准了丧权辱国的《江宁条约》(《南京条约》)。
1842年8月29日,在下关江面英舰“康华丽”号上,正式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江宁条约》(《南京条约》)。自此,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53年3月,太平军攻克江宁城。太平天国改江宁为天京,定都于此,以两江总督衙署改建天王府。太平天国建都天京,不再流动作战,他们以天京为革命根据地,出兵西征,挥师北伐,把斗争推向全国,严重地威胁清政权的存在。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控制长江和运河的交通,切断了清朝统治者赖以生存的南北相济的经济生命线,对国内外反动派震动极大,造成“遏绝各省解京粮道,粮道不通,京师震动,部内部外官僚送回家眷,闲员学士散归大半,京城一空”的局面。在国内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1864年7月19日,天京被清军攻陷,太平天国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它沉重地打击了国内外反动势力。
辛亥革命时,江浙联军攻克江宁城,曾扭转了整个革命形势。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取得胜利,各省纷纷响应。11月中旬,江浙联军一万五千多人,在总司令徐绍桢的指挥下,进攻江宁城。联军在相继攻取江宁府城附近的乌龙山,幕府山后,由镇军进攻紫金山天堡城,因山势险要,攻击失利,伤亡甚重。在浙军、粤军、沪军的支援下,几经血战,终于占领了天堡城,这时苏军已攻占雨花台。清军完全失去城外制高点,处在联军的炮火之下,陷入重重包围之中。两江总督张人骏等派人与联军谈判。趁着谈判之机,张人骏和清江南提督张勋等先后逃走。12月2日,江浙联军光复南京。南京的攻克,加速和推动了辛亥革命的发展。12月29日,独立的十七省代表选举孙中山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元旦,南京临时政府在江苏省江宁府城成立,改江宁府为南京府,将南京定为中华民国首都。孙中山在长江路原总督署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改用阳历,以中华民国纪元。同年3月31日,孙中山被迫辞去大总统的职务。同年4月2日,临时政府北迁北京,改定为中华民国首都;裁南京府,称江宁县。10月,裁顺天府,置京兆地方,其行政首长称京兆尹。
1927年4月18日,国民政府在江宁县成立,改江宁县城区为首都特别市(南京特别市),定为国家首都。
1928年6月8日,国民革命军进入北京,6月20日改北京为北平特别市;北京政府宣告结束。
E. 南京的历史文化底蕴
南京,简称“宁”,古称金陵、建康,是江苏省省会、副省级市、南京版都市圈核心城市权,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
历史上南京既受益又罹祸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度不凡的风水佳境,过去曾多次遭受兵燹之灾,但亦屡屡从瓦砾荒烟中重整繁华。且在中原被异族所占领,汉民族即将遭受灭顶之灾时,通常汉民族都会选择南京休养生息,立志北伐,恢复华夏。大明、民国二次北伐成功;东晋、萧梁、刘宋三番北伐功败垂成。南宋初立,群臣皆议以建康为都以显匡复中原之图,惜宋高宗无意北伐而定行在于杭州,但迫于舆论仍定金陵为行都。太平天国以南京为都,也以驱除异族统治为动员基础和合法性之一。所以南京被视为汉族的复兴之地,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价值。故朱偰先生在比较了长安、洛阳、金陵、燕京四大古都后,言“此四都之中,文学之昌盛,人物之俊彦,山川之灵秀,气象之宏伟,以及与民族患难相共,休戚相关之密切,尤以金陵为最。
F. 中国南京历史
南京( http://www.3dnanjing.com )是江苏省省辖市,古称金陵,简称宁,是江苏省省会。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东部苏皖两省交界处,江苏省西南部。东距上海市300余公里。介于北纬31°14′~32°37′,东经118°22′~119°14′之间。东邻镇江市,西邻安徽省马鞍山市、芜湖市,南接安徽宣城市,北连扬州市。地跨长江两岸,南北最大纵距140余公里,东西最大横距80余公里,辖区 总面积6582.31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4723.07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513平方公里。 境内山峦起伏,河湖纵横,海拔20~25米。长江横卧城北,秦淮蜿蜒城南,钟山盘绕在东,清凉山雄踞于西,有龙蟠虎踞之势,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南面的固城湖、石臼湖、秦淮河,北面的滁河,城内的玄武湖等,构成丰富的水系。四周群山环抱,有紫金山、牛首山、幕府山、栖霞山、汤山、青龙山、黄龙山、方山、祖堂山、云台山、老山、灵岩山、茅山等,另有富贵山、九华山、北极阁山、清凉山、狮子山、鸡笼山等聚散于市内,形成了山多水多丘陵多的地貌特征。 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古都,与西安、洛阳、北京并称为我国四大古都,历史悠久,文化繁盛。汤山出土的南京猿人头骨表明,三十万年前这里就是人类栖息之地。六千多年前,南京就出现了原始村落,今南京大学附近的南阴阳营遗址为城区最早居民遗址。 春秋战国时期,南京地处“吴头楚尾”,为吴国置冶城于此。 公元前472年,越王句践灭吴后,令越相范蠡修筑越城于秦淮河畔,为南京最早古城。 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灭越,尽取吴故地,筑城于石头山,置金陵邑,遗址在今石头城,即南京城西草场门至清凉门之间。 公元前222年秦灭楚,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以金陵有天子之气,遂改金陵为秣陵以贬斥之。 汉初秣陵相继为楚王韩信、吴王刘濞之封地。前128年,汉武帝封其子刘敢为丹阳侯,刘胥行为胡孰侯,刘缠为秣陵侯。 195年,孙策渡江占据丹阳、江乘、胡孰、秣陵等县。208年前后,诸葛亮出使江东,观察南京山川形胜,作出了“钟阜龙蟠,石头虎踞”的著名评语。211年,孙权听从谋士张纮之言,自京口迁秣陵,改名建业。229年,孙权称帝,是为吴大帝,自武昌还都建业,是为南京为国都之始。吴石头城遗址在今南京城西草场门至清凉门之间。 280年,西晋灭吴,改建业为建邺。后因避晋愍帝司马邺之讳,改名建康。琅玡王司马睿南渡,以建康为根基。317年,司马睿即位,是为晋元帝,东晋正式建立,定都建康。 420年,刘裕代晋称帝,是为宋武帝,宋立国,都建康。479年,萧道成代宋称帝,是为齐高帝,齐立国,都建康。502年,萧衍代齐称帝,是为梁武帝,梁立国,都建康。557年,陈霸先代梁称帝,是为陈武帝,陈立国,都建康。 吴、东晋、宋、齐、梁、陈合称六朝,故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今南京图书馆保留有六朝建康城遗址。六朝建康城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达百万。经济发达,文化繁盛,在江南保存了华夏文化之正朔。 589年,隋灭陈。隋文帝下令荡平建康城,以石头城为蒋州治所,隋炀帝时改为丹阳郡。此后隋、唐两朝统治者相继采取抑制南京的策略,将扬州治所自金陵迁至广陵,曾一度取消南京州一级的建制。唐初,杜伏威、辅公祏义军占据丹阳郡,归顺唐廷,唐改丹阳为归化。杜伏威入朝被扣不返,辅公祏起兵反抗,建立宋政权。唐平江南,置升州。758年,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为升州刺史,次年书乌龙潭放生池碑,遗址今存。李白晚年居升州,762年病逝于南京西南之当涂。783年,因藩镇为乱,唐德宗有意迁都,镇海军节度使韩滉整修金陵,然其事未成。 五代杨吴立国,修缮金陵,以为西都。937年,徐知诰(李昪)代吴,南唐立国,定都金陵,改金陵府为江宁府。975年,北宋灭南唐,以江宁府为升州。1018年,宋真宗以赵受益(后改名赵祯)为升王,不久立为皇太子,改升州为江宁府。赵祯即位,是为宋仁宗。以江宁为其龙兴之地,常以亲信之臣(如包拯)为江宁府尹。宋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以江宁府尹出任宰相,主持变法。1120年,方腊起兵反宋,终未能北取江宁而不能控制江南,导致最终失败。 1127年,宋高宗即位,接受主战派人士李纲的建议,改江宁府为建康府,作为东都。不久金兵南下,高宗南逃,以杭州为行在。1137年,在主战派岳飞等人的坚持下,宋高宗再次返回行都建康。1138年,宋高宗以建都当“修德行而不在于择险要之地”为名,再次南逃杭州,正式建都,改杭州为临安府。建康府为陪都。 1275年,元兵南下,以建康府为建康路。1329年,改建康路为集庆路。 1356年,朱元璋攻克集庆,改集庆路为应天府,作为根据地,朱元璋自称吴国公。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国号明,是为明太祖。以应天府为南京,以为首都,以开封为北京,以为陪都。1378年,罢北京,改南京为京师。1386年,京师城垣完工。即今南京明城墙。是为世界第一大城垣(其次巴黎;在中国,其次北京)。1403年,明成祖升北平为北京,以为陪都。1420年底,明成祖迁都北京,以南京为陪都。1644年,崇祯帝吊死煤山。北京陷。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位。 1645年,清兵克南京。改南直隶为江南省,应天府为江宁府。1649年,清设两江总督于江宁。1853年,太平军攻克江宁,改江宁为天京,以为都城。1864年,清兵克天京,太平天国亡。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以南京为首都。不久袁世凯窃据大总统之位。1927年,北伐军克南京。不久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成立南京市人民政府。1949年后,南京先为中央直辖市,1952年恢复江苏省,南京降为省辖市并作为江苏省省会至今。1990年南京被确定为国家计划单列市,1994年省会城市取消计划单列,国务院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确定南京市行政级别为副省级。 南京文化遗存众多,文化积淀深厚,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京自2470年前建城起,历经朝代更替,曲折坎坷,仅城市名称就有过金陵、秣陵、扬州、丹阳、江乘、湖熟、建业、建康、江宁、升州、白下、上元、集庆、应天、天京等40多次更改,建置演变频繁为国内罕见。其间既有过令人仰止的辉煌,也有过任人宰割的衰败。境内文物古迹众多。越城、金陵邑遗址、六朝陵墓石刻、南唐二陵、明代城墙等大批历史遗迹,显示出强烈的古都特色。城市风景秀美。东南山峦起伏,西北江水环绕,城内绿树成荫,四十八景风光迷人,民俗风情引人入胜,已成为国家优秀园林城市、旅游城市。历史人物众多。春秋时代的吴王孙寿梦、越王句践、西汉开国大将韩信、三国吴主孙权、南唐后主李煜、南宋名将岳飞、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太平天国首领洪秀全、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等都曾在南京印下深深的历史痕迹。李白的诗歌、李煜的词曲、王安石的美文,吴敬梓的小说等为古城留下了灿烂的文化遗产。南京地处辽阔的长江下游平原,濒江近海,“黄金水道”穿城而过,南京港作为天然良港已成为远东内河第一大港,城市发展也定位于江滨港口城市,目前已成为中国东部地区以电子、汽车、化工为主导产业的综合性工业基地,重要的交通枢纽和通讯中心。 历代在此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六朝文化中的石刻辟邪成了南京城市标志之一。中山陵、夫子庙及秦淮风光带两处景区1991年被列入“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今日南京,尽展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风采。雪松(市树)、梅花(市花)辉映着雄伟的明城墙,绿荫古都――南京,笑迎八方宾朋。 南京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15.4°,年平均降水量1106毫米。春季风和日丽;梅雨时节,又阴雨绵绵;夏季炎热,与武汉、重庆并称“三大火炉”;秋天干燥凉爽;冬季寒冷、干燥。南京春秋短、冬夏长,冬夏温差显著,四时各有特色,皆宜旅游,因此就有了春游“牛首烟岚”、“夏赏钟阜晴云”、“秋登栖霞胜境”、“冬观石城霁雪”之说。 市花--梅花 1982年4月19日南京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讨论决定,命名梅花为南京市市花。南京有梅园新村、梅花山等富有历史意义的梅花胜地,梅花具有雪松相似的品格、经受了风雪严寒的考验,梅花含苞欲放,早春二月,大地尚未完全复苏,梅花绽放,最早迎接春天的到来。南京人赏梅、爱梅。梅花与雪松作为南京的市花、市树可谓珠联璧合。 市树--雪松 1982年4月19日南京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讨论决定,命名雪松为南京市市树。雪松挺拔雄伟,品格刚毅,耐严寒和酷暑、深为广大市民了解和喜爱。南京的雪松已有60多年生长历史,在城市绿化中广为种植,已成为全国繁育雪松的基地,做为市树很具代表性。 市标--石刻 六朝文化中的石刻辟邪成了南京城市标志之一。
G. 江宁的历史一句话
东山再起的历史故事在江宁周边地区流传已久。
江宁的东山原为土山,据说是当年小秦王赶山塞海神鞭鞭方山时掉下的一撮土,取名土山。
东晋谢安,才学过人,但在朝廷遭到一帮小人的嫉妒,使得皇上一刻儿用他一刻儿贬他。谢安一气之下就辞官来到土山隐居,邀人下棋,落个耳根清静。他人在外,心念家,就模拟浙江会稽东山景色,在土山上大兴土木搞建筑,并改土山为东山。
公元383年8月,前秦符坚率百万大军南下伐晋。此时的皇帝想起了谢安,决定重新启用他,就派员到东山,封他为征讨大都督。宰相肚里能撑船救国要紧,谢安没有推托,他回到朝廷调兵遣将,上下整顿,赏罚分明,官兵一心,要与符坚决一死战。
不多久,符坚的人马打到了淮河、淝水,只要一过江,东晋难保,谢安心中有数,凭东晋的八万官兵跟符坚硬拼尤如鸡蛋碰石头,他坐阵东山,临危不乱,精心排兵布阵,并把自己的侄儿谢玄也派到前线去打仗。他侄儿临走前想探听这个仗怎么个打法,谢安只说了一句话“朝廷自有安排”。谢玄心里没底,第二天又派人来听口风,谢安呢,就拖来人下棋,一直下到天黑,打仗的事一字未提,到了当天半夜时分,才掏出将帅名单,摆出了他的“八卦阵”。
淝水那里战事拉开,谢安仍稳坐东山跟人下棋,敌人果真中计,大败而逃。喜报传来,谢安接过一看,二话没说,还下他的棋。客人等不及了,都围过来听消息才知道前方打了胜仗,谢玄立了大功,在场的人无不佩服谢安沉得住气,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淝水之战”。
淝水一仗,救了东晋,谢安被封为三公之上。因为他东山闲居以后,又出来做了一番大事业,后来人们都称谓他“东山再起”。
直到现在,东山上还有“谢公祠”的碑、“谢公泉”的井,山脚下还有条“跑马埂”,据传是当初谢安练马时用的,这埂能伸能缩,马跑多远,它就能长多远,神哩!
2008年东山再起的历史故事被江宁区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江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H. 江宁的历史
西晋太康元年(280)析建邺县西南置临江县,二年改江宁县,治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街道。此为“江宁”名称的由来。
五代十国之一的南唐(937年—975年)在金陵建都,改金陵为江宁,是为“江宁府”。升州(江宁府)治江宁,辖有江宁县、上元县、溧水县、溧阳县、句容县、广德县、当涂县、芜湖县、繁昌县、六合县、铜陵县、青阳县。南唐改升州为江宁府,建西都。溧阳原属宣州,保大十四年(956年)改属润州,李煜时期属江宁;广德,杨吴时期属宣州,升元元年(937年)改属升州,保大八年(950年)设广德制置院;当涂,杨吴时期属宣州,南唐改入升州,失淮南后,立新和州于当涂,周世宗去世后,南唐国主为鼓士气,改名雄远军;六合,原属扬州,改属江宁。南唐初,将青阳县改属江宁府。保大九年(951年),置铜陵县。交泰元年(958年),改属江宁府。
宋朝时,此地置升州,北宋时江宁府为江南东路的首府。下辖上元县、江宁县、句容县、溧水县、溧阳县等县。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改称建康府作为宋朝行都,称“东都”,绍兴元年(1131年)改为留都。南宋时建康府仍为江南东路首府。
元朝时,江宁府改为集庆路。明朝时,又改称为应天府,为明朝初期的首都,辖区大致相当于今日江苏省的南京市及句容市、溧阳市。明朝政府迁都北京后,应天府为南直隶首府。
清朝改称江宁府,初期为江南省省会。康熙六年(1667年),将江南省划分为江苏(含今上海市)、安徽二省,“江苏”乃是取江宁、苏州二府首字而得名,江宁是统辖江苏(含上海)、安徽、江西三行省的两江总督驻地,统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军民政务,和江苏巡抚驻地姑苏同为江苏省省会,安徽布政使长期驻扎之地。同时,又在江宁又设立江宁布政使,管辖江宁府和江苏省长江以北的扬州府、淮安府、徐州府、海州直隶州、通州直隶州和海门厅。城东明故宫旧址驻扎有八旗军队,设江宁将军管辖,统领江南地区。
清代江宁在经济、文化、军政方面具有相当的重要性。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科举考场江南贡院规模居全国各省贡院之冠,创中国古代科举考场之最,全国有半数以上官员出自江南贡院。清廷在此设立规模庞大的江宁织造,生产供应皇家需求的丝织品。
清朝时期江宁府下辖上元县(今南京主城东部)、江宁县(今南京主城西部)、溧水县(溧水区)、句容县(句容市)、江浦县(浦口区)、六合县(六合区)、高淳县(高淳区)、溧阳县(今溧阳市),治所位于江宁县和上元县。[1]
I. 南京的历史文化
历史沿革
国父中山先生曾经这样评价过南京:南京为中国古都,在北京之前。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之大都市诚难觅如此佳境也。历史上南京既受益又罹祸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度不凡的风水佳境,过去曾多次遭受兵燹之灾,但亦屡屡从瓦砾荒烟中重整繁华。且在中原被异族所占领,汉民族即将遭受灭顶之灾时,通常汉民族都会选择南京休养生息,立志北伐,恢复华夏。大明、民国二次北伐成功;东晋、萧梁、刘宋三番北伐功败垂成。南宋初立,群臣皆议以建康为都以显匡复中原之图,惜宋高宗无意北伐而定行在于杭州,但迫于舆论仍定金陵为行都。即使太平天国以南京为都,亦以驱除异族统治为动员基础和合法性之一。所以南京被视为汉族的复兴之地,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价值。故朱偰先生在比较了长安、洛阳、金陵、燕京四大古都后,言“此四都之中,文学之昌盛,人物之俊彦,山川之灵秀,气象之宏伟,以及与民族患难相共,休戚相关之密切,尤以金陵为最。”
科教文卫
南京是中国重要的科研和教育基地。现有中科院、高等院校、自然科学研究和开发机构近600家,研究领域涉及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各大门类,科研设施先进,科研开发实力雄厚。拥有以高校、科研院所为依托、代表国家一流学术水平和科研水平的实验室和研究中心百余个,其中国家实验室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拥有体系完善、功能齐全的科技服务网络,其中科技推广、科技信息、科技服务机构百余家。各类科技协会、学会400余个,其中省、市级学会200个。南京拥有科技人员近40万人,在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8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