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西安有那些有特色的街道
回民街是以小吃为主的,东大街是以服装为主.南大街是以娱乐场所为主的!
『贰』 西安的回民街有什么文化典故
介绍:
回民街是西安回族的聚集区,是由多条道路组成的,不是一条特定的道路。
概况:
从西安市中心向西100多米、穿过鼓楼门洞,就进入了西安回民历史街区。区内有大小形态各异、年代不一的10座清真寺,约两万名回民“依寺而居”,维持着原有的宗教传统和生活习惯。西安著名的北院门“小吃一条街”、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化觉巷清真大寺,以及中国的三大城隍庙之一西安城隍庙都在区内,以回族和汉族为主的多个民族在此居住生活,呈现出多元化的文化氛围,具有独特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回民街指的是北院门,化觉巷,西羊市,大皮院四条街道,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北院门这条街了。到了西安的中外游客一般都不会错过回民街,不光是因为街道两旁大量的美食店铺,更是因为这条街道深厚的文化内涵。西安北院门是回民聚集区的一条重要街道,长度大约500米左右,南北走向,特点是青石铺路、绿树成荫,路两旁一色仿明清建筑,或餐饮、或器物,均为回民经营,具有浓郁清真特色,深受外来游客特别是国外游客的喜爱。
回民街在西安,绝对是一个标志性的地点。纵横四条街道,基本上提供了西安多部分回族的美食,如:牛羊肉泡馍、灌汤包、清真水饺、酸菜炒米、烤牛羊肉、各类点心及精美小吃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来西安旅游的朋友绝不会错过这样一条街道,既大大满足了自己的食欲又增添了许多旅游的乐趣。
这里很奇怪,紧挨着钟楼闹市的西大街上的建筑非常低矮陈旧,没有一家大型的购物场所,甚至还有很多临时建筑。而且一过西安最繁华的钟鼓楼广场,迎面而来的西大街马上变得萧条多了。广济街是一条有着一个高高的牌楼的街道,走进去,里面却很繁华--这是一种迥异于东大街和钟鼓楼广场的繁华,或者,说它很热闹会更合适一些。 据说回民街过去是商业繁华之街,商贾云集,风光无两,街上名店鳞次栉比,名产驰誉全国。据说有108家粮行,有宰牛、宰鸭、宰驴的数10位,无论是不是赶集,都热闹非凡。现在,矮矮的民居屋顶,如蜘蛛网一样的电线,四通八达纵横交错,却又那么触手可及:触到的是木板里遗留的草根气质,但那种人声鼎沸的鼎盛场面,早就无法企及。 这条街的历史也已经很久了,据说,原来国外的使节和来长安做生意的商家们聚居在这里,不断地繁衍生息,现在的坊上人大都是这些古老移民的后裔。他们用自己的宗教形成了高度的凝聚力,在汉人占主流的社会中,顽强地坚持了自己特有的文化生活圈子,他们的血液中还保留着精明商人和贵族的遗传因子,一直到了今天。 在一千多年前的汉朝,这里就曾经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迎来了回民的先民--来自古阿拉伯、波斯等地的商人、使节、学生。历史记载,许多人沿着丝绸之路来到繁华热闹的长安城后,在这一区域经商、留学和做官,一代代繁衍生息。今天,这里成为6万多回族穆斯林群众的聚居区。 作为伊斯兰文化的传承之地,这一区域今天仍然有唐代含光门、明代西城门楼群、众多保存完好的清真寺和道教城隍庙、佛教西五台、喇嘛教广元寺等众多文化遗迹。街区内众多街道具有浓郁的伊斯兰风格,清真饮食城、民族购物中心和清真寺、回民生活区相映成趣。 回民街在鼓楼的边上,街的北头是一座厚重的城墙和它斑驳的拱门。大块大块城砖似乎暗示着西北人的豪放不羁,总是使人联想到那种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豪爽侠气。来回民街就是吃的。
回民街不常,短短的也就500米左右,两旁开满了正宗的回民饭店。大多数的店家门口总是能见到几个带着回民白帽的小伙子在扇着烤着的牛羊肉串,阵阵的烤肉香味足以令你迟步留连,然后决定进去大爽一把,以饱口福。 回民街上的店门面都不大,外边看起来总使人联想到上海吴江路上的小餐店,可是当你一踏进店门就会知道自己估算错了,窄窄的两扇门面之后竟然有着礼堂般的大堂,两个字:大气。 经营这些餐馆店铺的几乎都是回民朋友。清真小吃可以说是西安小吃的代表。比如平娃烤肉、贾三灌汤包子、红红炒米、特别特、西北楼、金家砂锅等有名的餐馆。到过西安北院门的朋友都有胃口太好但胃太小的感觉。有人说,陕西的小吃不小,可以和八大菜系的大餐媲美。 从 公元十世纪,也就是北宋时期,回民开始在这里不断聚居、繁衍、扩展,他们环清真寺而居,逐渐形成了以回民生活为主,具有独特建筑、环境、文化、社会和经济特点的历史街区。历史街区内有10座年代不一、大小各异的清真寺,其中最著名的是化觉巷清真大寺。走在街区内,随处可见具有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和穆斯林建筑风格相融合的商业网点,民族服饰、工艺品、清真副食、餐饮店和回民小吃店扑面而来,著名的贾三灌汤包子店就在其中。40余棵古树点缀其间,再加上不远处的钟、鼓楼,令人仿佛步入了历史的深处。
这里曾经是隋唐皇城所在地,唐朝末年以后成为普通市民的生活区域。汉、唐时代以来西域商人、学者、使节及其后民留下的诸多文化遗产,成为改造工程的重点保护对象。回民街区是一块面积约1.8平方公里的区域。 由于街区处于西安市中心地带,是经济发展的热点地区,近年来,街区内的传统建筑不断被拆毁,保存下来为数不多的传统民居大多也年久失修。许多院落没有上下水系统,生活十分不便。再加上许多居民为改善居住条件、增加营业面积,自建房屋活动频繁,这些自建房屋多为2--5层楼房,施工简单粗糙,不仅没有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反而严重破坏了历史街区的环境和景观。 为进一步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方便回族群众的宗教、日常生活,保护街区的历史风貌,西安市政府从1991年就开始对历史街区内的部分街道进行改造。1997年,挪威首相和当时的国家主席***同志签定了一个中、挪合作的协议,其中有一个内容就是西安回民历史街区的保护。由挪威出资500万元,国家科委和西安市、省上给一定的配套资助和支持,共同启动了西安回民历史街区保护项目。 荣获2002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保护奖的化觉巷125号院落就是这次中、挪合作保护、维修的成果。这是一座已经有200多年历史的标准的小四合院,青砖黛瓦、雕梁画栋、古色古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安化觉巷清真大寺位于街区化觉巷内,始建于唐玄宗天宝元年,距今已经有1200多年的历史,后经宋、元、明、清的几次重修和扩建,逐渐形成了规模宏大、楼台亭殿布局紧凑和谐、庄严肃穆的具有明清风格的巨大古建筑群。其建筑风格体现了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有机统一,是迄今为止我国最具特色、保存最完整、最典型的中国式清真寺之一。全寺分5进院落,占地13000平方米。经过政府和寺院前后30年的重修,不仅保持了寺院的原貌,而且还新增了不少与寺院风格相一致的明清建筑。 通过有效的保护措施,西安回民历史街区将是一个能够体现我们西安的文化特色、黄土文化、穆斯林文化特色的旅游景点区,里边有传统的伊斯兰的小食品、还有他们传统工艺的餐厅、旅游产品、有旅游景点。大清真寺经过整修维护、周围的环境经过改善以后,将会更好的起到旅游示范作用。传统的四合院将更加体现回、汉交融的建筑特色。它的绿地面积、它的公用面积、它的宗教活动面积将得到扩充,要满足每一个当地居民的生活、宗教活动和他的工作、出行的要求,以及现代生活必须具备的一些基本要求。但又保留了古老传统街区的面貌。经过改善的宗教活动(场所)就更具完善性。使这个区域从生活质量、从城市总体功能的配合、基础设施的容量都能得到满足,能适应现代化生活的需要,又体现出我们古城的古老风貌。
西安回民街吃喝大全
我们常说的回民街其实是叫北院门,就是小吃最多的正街。这条街北边的门正对着西安市政府。南边的门就是鼓楼的那个门。一般大家逛完钟楼就都从这个门进回民街。从鼓楼下面的门进去,你就会看到满满一条街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美食。但不要着急进店。如果想要多吃,吃全种类,就不要进一家店三下五除二的点菜。
首先,在门口会有很多小摊位买一种叫做“镜糕”的小食品。有很多口味:玫瑰;蓝莓;巧克力;草莓;花生;豆沙等等。(以前是一个1块钱,昨天去的时候,发现涨价了,1块5一个)可以买来尝尝,也算是给后面吃的东西垫底,因为这条街上的吃的东西都比较腻。你可以拿着镜糕边吃边走看看接下来要吃什么东西。呵呵。
在往里面就有烤羊腿,烤羊排,烤羊肉,烤牛肉,烤牛筋,涮牛肚这些。当地人吃辣很重,(不包括我,呵呵。)同样喜欢吃辣的朋友可以告诉店家多放辣椒,吃起来会很过瘾。我本人是觉得筋比肉好吃,涮牛肚比烤肉好吃。当然只是个人口味了。因为我不吃辣,所以都会提前打招呼不要当辣椒。不吃辣的朋友可得记住了。一定要提前告诉店家。
下来你会看到一个叫“麻酱凉皮”的东西。也许你知道凉皮,但是回民街却全都是麻酱凉皮。你会问区别在哪里呢?西安的凉皮分为米皮和面皮。都是用调味汁加上黄瓜丝,豆芽和面筋(面皮有,米皮没有)等调拌而成。当然,近几年炒凉皮也诞生了,顾名思义就是炒出来的凉皮。而这个麻酱凉皮就不一样了。它是在凉皮上面放了特制的酱,就可以直接吃了。味道和平常的还不太一样。可以尝试一下。
然后就是砂锅,这个我觉得很多城市都有吧。如果不是很喜欢吃的话,还是不要吃了,留着肚子吃后面的美食吧。街口有几家“西北楼”,“一分利”之类的店都有这些。但是没有必要去里面吃。
在快到中间的时候,会看到有“韭饼”,“柿子饼”“江米糕”这类的小吃。“韭饼”口味咸,像平常吃的菜盒子;“柿子饼”口味甜。有多种口味选择,个人建议买一个尝尝。(我常常会在选择口味上纠结很久。。)“江米糕”我到目前还没有吃过,因为看起来不怎么吸引我的食欲。呵呵。
到了这里的时候,你会看到一家“红红酸菜炒米”,这是我推荐的第一家店,再往里走你会看到一家“伟伟酸菜炒米”,但是,红红家的生意最好,我中学时常去吃。当时是4块5一份,现在应该涨价了。但不会很贵。有酸菜肉丝炒米,鸡蛋炒米等。想尝的话和朋友共买一份尝尝。
下面要推荐的是腊牛肉和腊羊肉。这是回民街一大特色之一。具体怎么做的我不清楚,人家那可是祖传的秘密。总之就是很好吃。而且适合旅游的朋友带回家给亲戚朋友。现吃的话,就买一个腊牛肉夹馍。一个5块左右。带回家的话就称斤买,一斤现在涨到30块钱左右。每到过年的时候,买腊牛肉的人都会排到几百米开外。排了好几天队买不到,那是常事。我印象中“贾永信”家的腊牛肉是最老的牌子了,但这几年大家都说“老铁家”的最正。不过价格都一样,看大家自己的选择了。
再往里走就到了重点推荐了。“贾三灌汤包子店”这是一家百年老店。(__|||其实回民街上百年的店不再少数。)只要是来西安的明星,是必来这家店的。他们家的特色除了灌汤包之外就是八宝粥。灌汤包有牛肉,羊肉,还有素的。一笼10个,以前6块,现在是8块。八宝粥一碗3块。赞的没话说。怕肚子不够,包子都可以不吃,这个粥可得喝阿!哈哈。说点题外话,这家店的生意是整条街上最火的,所以人多。客流量大,贵重物品可得看好了。
正街上还有很多其他店,我认为值得吃的,就是以上推荐的。
接下来,在贾三包子对面,你会看到另一条街,叫“西羊市”。这里面小吃也很多。我重点推荐的是“甑糕”。哈哈,最开始不是有个叫“镜糕”的东西吗?这两个可大不一样。早年,当地西安人的早饭之一就有甑糕。我对它也是情有独钟。爱到不行。我很早就听说“西羊市”门口有个老人卖甑糕,超火。但是,却从来没有见到过,以为是别人的吹嘘。但上周六无意间却被我逮到了,哈哈哈!当时是中午不到12点,已经快卖完了,我问老人家,他是不是只有周六才出来。他说,一年365天都出来的,但是一天只做一锅,卖完他就回家了。当时我肚子很撑,就买了3块钱的。但是刚走了50米又想碰到他一次不容易,就回去想再买一份拿回家,但是,就那不到3分钟的时间,他就已经不见了。__|||果真是名不虚传啊。。
西羊市里面有一家羊肉泡馍是要推荐的。叫“老米家泡馍”。门头很不显眼,很普通。里面的条件也差了点。但是味道觉得是最正宗的。也许说到泡馍,外地朋友都觉得“老孙家”和“同盛祥”最有名。我自己也是孙悟空的后代,说道这个我也深感愧疚阿。老孙家这两年,服务态度和味道都差了好多。所以,大家要吃的话还是选择味道正宗的吧。老米家还便宜点。一份10多块。老孙家和同盛祥差不多要20-30块。不过,要是招待客人,想要环境好,还是去同盛祥或老孙家吧。
出了西羊市。再顺着北院门走。(也就是回民街正街)走到回民街北门的时候,往左拐,有一条街叫“大皮院”。这里面推荐两家:“高家烤肉”和“定家小酥肉”。高家烤肉在大皮院里的一个小巷子里,比较隐蔽不好找。最好晚上去,白天不卖的。定家小酥肉也是指定时间才有的买,好像到下午5点就关门了。人们常常是排长队等待。
我能想到的差不多就这些了。要一顿吃完以上推荐的,是有点难度。所以大家还是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的好。不然会出来撑到走不动。。。
PS,另外关于肉夹馍,我还想跟大家说说。
肉夹馍有两种:一种是腊汁肉夹馍。好吃!好吃!推荐的老字号是樊记肉夹馍。(近几年也出现了王恒肉夹馍。但我没有尝过。)这个里面夹的是大肉,所以在回民街你是绝对买不到的。腊汁肉夹馍是要和凉皮搭配着吃的。凉拌的那种,不是回民街的麻酱凉皮。在卖肉夹馍的店里就有。另一种就是上面说过的回民街的腊牛肉夹馍。这个腊牛肉夹馍是要搭配回民的肉丸糊辣汤吃的。要是搞混了,味道可不怎么样啊~呵呵~
『叁』 西安的有名街道有什么分别有哪些特点
西安有名的街道及特点介绍:
1、德福巷
如今的书院门经过多次改造,恢复了昔日的文化色彩,厚重、有力的颜体街名使街西的牌坊与街内的建筑浑然一体。过去的关中书院如今是"西安师范学校",当年的莘莘学子在此留下了书斋、留下了学堂、留下了功名,更留下了勤奋刻苦的求学精神。
『肆』 西安城市街巷的特点及文化风格
西安属于十三朝古都,一些街巷的特点现在基本上都已经商业化了,比如回民街,钟鼓楼这些虽说也具有西安古时候的特点,但是已经商业现代化了。文化风格还需要去一些景点去体验,比如兵马俑,大唐芙蓉园等!
『伍』 西安有哪些著名的文化遗产
1、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嬴政(前—前210年)的陵寝,中国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东5千米处的骊山北麓。
秦始皇陵建于秦王政元年(前247年)至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历时39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有内外两重夯土城垣,象征着帝都咸阳的皇城和宫城。
陵冢位于内城南部,呈覆斗形,现高51米,底边周长1700余米。据史料记载,秦陵中还建有各式宫殿,陈列着许多奇异珍宝。秦陵四周分布着大量形制不同、内涵各异的陪葬坑和墓葬,现已探明的有400多个,其中包括举世闻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坑。
2、大雁塔
大雁塔位于唐长安城晋昌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层,后加盖至九层,再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今天所看到的七层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5米。
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种古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随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华夏文化的典型物证,是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
3、大明宫
大明宫,大唐帝国的大朝正殿,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位于唐京师长安(今西安)北侧的龙首原。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原名永安宫,是唐长安城三座主要宫殿“三大内”(大明宫、太极宫、兴庆宫)中规模最大的一座,称为“东内”。自唐高宗起,先后有17位唐朝皇帝在此处理朝政,历时达200余年。
4、半坡遗址
半坡遗址,有6000-6700多年历史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聚落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浐河东岸,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 。
半坡遗址于1953年被发现。1954年-1957年,由考古学家石兴邦先生主持,先后对半坡遗址进行了5次较大规模发掘,总计发掘面积1万平方米,发现有房屋遗迹45座,圈栏2座、窖穴200多个,陶窖遗址6座,墓葬250多座以及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约1万件 。
2002年-2005年,配合半坡遗址保护大厅改造工程建设的随工清理中,发现了祭祀等重要遗迹和石砚等重要遗物,这对半坡遗址的聚落形态、文化内涵和社会性质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
5、大唐芙蓉园
大唐芙蓉园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城南的曲江开发区,大雁塔东南侧,它是在原唐代芙蓉园遗址以北,仿照唐代皇家园林式样重新建造的,是中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主题公园,占地面积一千亩,其中水域面积三百亩。
园内建有紫云楼、仕女馆、御宴宫、杏园、芳林苑、凤鸣九天剧院、唐市等许多仿古建筑,是中国最大的仿唐皇家建筑群,景区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担纲总体规划和建筑设计。
『陆』 西安回民街的历史沿革,最主要的是早期的商业文化,要详细准确些的 不要那种笼统的,谢谢
回民街位于鼓楼北侧,唐代属皇城范围,尚书省即位于此地。宋元明清时的京兆回府、奉元路总管府、西安府等答均设在此街及其周边。清代因街北巡抚部院署与今西大街以南总督部院署分称“北院”、“南院”,遂名此街北院门。1900年慈禧太后携光绪帝逃至西安,曾居北院,称“行宫”,当时各省所贡银两物品均在此聚集,银号店铺应运而生,盛极一时。西侧的大学习巷内最早是唐长安城的一个小坊,当时西域的回纥族帮助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郭子仪从甘肃回长安时,带回了200多个回纥将领和随从,他们住在这个小坊附近学习唐朝的法令和汉人的文化,所以这个地方取名为“大学习巷”,并逐渐扩展成为西安的回坊。
『柒』 西安有哪些著名的文化遗产
1、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嬴政(前259—前210年)的陵寝,中国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东5千米处的骊山北麓。
秦始皇陵建于秦王政元年(前247年)至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历时39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有内外两重夯土城垣,象征着帝都咸阳的皇城和宫城。
陵冢位于内城南部,呈覆斗形,现高51米,底边周长1700余米。据史料记载,秦陵中还建有各式宫殿,陈列着许多奇异珍宝。秦陵四周分布着大量形制不同、内涵各异的陪葬坑和墓葬,现已探明的有400多个,其中包括举世闻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坑。
2、大雁塔
大雁塔位于唐长安城晋昌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层,后加盖至九层,再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今天所看到的七层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5米。
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种古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随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华夏文化的典型物证,是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
3、大明宫
大明宫,大唐帝国的大朝正殿,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位于唐京师长安(今西安)北侧的龙首原。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原名永安宫,是唐长安城三座主要宫殿“三大内”(大明宫、太极宫、兴庆宫)中规模最大的一座,称为“东内”。自唐高宗起,先后有17位唐朝皇帝在此处理朝政,历时达200余年。
4、半坡遗址
半坡遗址,有6000-6700多年历史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聚落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浐河东岸,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 。
半坡遗址于1953年被发现。1954年-1957年,由考古学家石兴邦先生主持,先后对半坡遗址进行了5次较大规模发掘,总计发掘面积1万平方米,发现有房屋遗迹45座,圈栏2座、窖穴200多个,陶窖遗址6座,墓葬250多座以及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约1万件 。
2002年-2005年,配合半坡遗址保护大厅改造工程建设的随工清理中,发现了祭祀等重要遗迹和石砚等重要遗物,这对半坡遗址的聚落形态、文化内涵和社会性质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
5、大唐芙蓉园
大唐芙蓉园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城南的曲江开发区,大雁塔东南侧,它是在原唐代芙蓉园遗址以北,仿照唐代皇家园林式样重新建造的,是中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主题公园,占地面积一千亩,其中水域面积三百亩。
园内建有紫云楼、仕女馆、御宴宫、杏园、芳林苑、凤鸣九天剧院、唐市等许多仿古建筑,是中国最大的仿唐皇家建筑群,景区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担纲总体规划和建筑设计。
『捌』 西安有哪些好玩的古街。地方
西安是十三朝古都,是一个古典与现代结合的城市
在这里你能感受到古城的韵味,回也能答感受到现代的时尚气息
古街:德福巷酒吧一条街、书院门、西大街、城墙根底的环城路
客栈:西安没有你说的那么神秘。也不至于说客栈。但五星级、四星级酒店很多。外观、内部装修古典一点就豪华酒店很多。
青砖墙哈:举不胜举,城墙、钟楼、大雁塔,真是太多了!
如果自己来呢,建议你跟团走,比较安全、放心
如果你在西安有亲戚朋友,或者和三五好友一起来或者一起来的朋友有对西安比较熟悉和了解的,建议你们自己来,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想怎么HI就怎么HI。
『玖』 西安与奈良的历史渊源
奈良对于日本历史就像西安对于中国历史一样具有重要意义。奈良古称大和,约公元三世纪以此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大和国对于日本早期统一国家和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此后,由于热心学习和大量吸收以中国为主的大陆文化,奈良作为日本当时的政治中心获得了很大发展。日本历史上最早的正式国都藤原京位于大和南部的飞鸟地区,于公元694年建成起用。自公元710年起,国都迁至大和北部的平城京,由此开始了奈良时代。公元八世纪迁都京都以后,奈良不再作为日本的政治中心,但作为寺庙之都,仍然继续焕发出生机。 作为古都,奈良不及西安源远流长,论文化遗产的丰富程度以及在国际上的影响,奈良也无法与西安相比。可是现代奈良以面向未来、建设新文化首都为目标,成为文化艺术和学术研究的据点,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拥有“法隆寺佛教建筑”、“古都奈良的文化遗产”两项世界遗产,尤其是第二项以城市冠名,由东大寺、兴福寺、春日大社、元兴寺、药师寺、唐招提寺、平城宫遗址和春日山原始森林等八处组成,堪称世界遗产之都;1994年奈良国际研讨会上编制的关于真实性的文件,成为新时期世界遗产保护的重要指导原则;1999年联合国亚太文化中心文化遗产保护协力事务所在奈良设立,更使这里成为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信息交流和人才培训的一个中心。笔者曾亲赴实地培训考察,深有感触,在此介绍他们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些理念和实践,期望可资西安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建设中借鉴。一 奈良町――城市格局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 奈良町是以元兴寺旧境内为中心的地区,突出于奈良时代平城京东部称作外京的地方。从街区的规模和建筑体量来看,当时只能算作一座普通城镇。这里保存着许多神社和佛寺,一些从江户时代(公元1603年至公元1867年)末期到明治时代(公元1867年至1911年)的民居商铺及当时比较规整的小街巷格局延续至今。尽管作为行政建制的奈良町已不复存在,但是作为反映奈良城市发展史的重要见证受到保护。这里不仅旧时的风貌得到较好展示,还保留着古老浓郁的市井风俗和历史传统。通过参观传统民居、工艺美术馆等地方,使人对街区历史和风俗有更深的了解和感受。 西安在1980――2000年城市整体规划中,提出“保护明城完整格局,显示唐城宏大规模,保护周秦汉唐重大遗迹”的基本原则,显示出对于保护历史上西安的城市格局和古都风貌的高度重视,成为现代我国城市规划的一个范例。但是后来由于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对旧城区采取了积极改造的政策,许多传统民宅、商铺、会馆遭到拆毁,这无疑是古城文化遗产的一大损失。 对于西安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在2002年最新公布的《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中得到了明确认定。以北院门、三学街为代表的两个历史文化街区是西安现存的两个最大的明清街区,区内除了众多的民居商铺外,还分布着不少寺院等古迹,很有特色,与西安城墙、钟鼓楼等明清标志性建筑一起,成为古都风貌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在实际管理和具体保护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历史文化街区的不少地方未能成为古都风貌的亮丽风景,反而有损于西安的城市形象。 仿古一条街的建设是历史文化街区的一种速成做法,在国外的保护实践中却很少见到。他们对于历史街区的一般民居要求按照传统式样进行修缮翻建,在外观上与整个街区的风貌保持一致;并且十分注意向业主宣传这些做法的意义,以取得民众的支持。在北院门地区,我市已与挪威合作,对几座传统院落进行了修缮,还对几座近些年改建的与街区风貌不相协调的院落加以拆除,按照明清西安民居的式样,重新设计建造,并配合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历史文化街区的生活环境,为民居保护作出了示范。 二 历史人文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的融合 “奈良是美丽的地方。自然是美丽的,保存下来的建筑物也是美丽的。而二者合一的地方是在其他地方看不到的。”二十世纪初年曾经在此生活过的日本著名作家志贺直哉对奈良情有独衷,他的话揭示了这座城市赢得人们喜爱的原因。 奈良在城市规划中十分注重历史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对于文物古迹的保护,设定了历史风土特别保存地区进行管理;对于一些文物古迹的所在地区,划归风景地区、都市景观形成地区等不同的限制区域中,使丰富的历史人文环境与优美的自然环境趋向和谐统一。奈良有众多的风景地区,都是以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奈良公园及其周围是体现二者和谐统一的一个突出实例。奈良公园位于一处著名的风景区内,园内既分布着兴福寺、东大寺、春日大社等几处世界遗产,又有若草山等自然景观。东西长四公里,南北宽二公里,林木茂盛,草地辽阔。古代这里当作神祗供养的梅花鹿,今日三五成群栖息徜徉其间,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甚至在古都奈良的世界遗产中,春日山原始森林本身由于古代已作为春日大社的神圣区域受到保护,体现了日本人通过自然感受神之存在的传统,被认为是一处“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的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scapes)。 建国以后,西安在城市规划中把秦庄襄王墓、唐长安城城墙遗址、唐兴庆宫遗址、唐曲江池遗址、唐大小雁塔、明西安城墙和秦王府城墙等一批文物古迹或规划为绿地,或辟为公园,体现了把文物古迹保护与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的意识,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是在具体设计和实施中,有的未能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角度多加考虑,缺乏对文物遗存的展示和彰显,未能开掘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与一般的园林游乐场所差别不大。 此外,在西安周围,特别是秦岭山地,还散布着许多人文景观,与优美的自然风光交相融合,形成了一些内涵丰富、颇具特色的风景名胜区,例如骊山华清池风景区、长安樊川佛教文化风景区、明秦藩王十三陵风景区、楼观台道教文化风景区等。加强这些风景区的保护和建设,对于促进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维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外部生态环境都有重要意义。目前,急需对西安周边的人文景区进行评估确认,划定范围,在此基础上纳入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建设范畴进行规划、立法和管理。三 历史公园与大遗址的保护 建立历史公园是日本对古遗址进行保护的一种重要方式。日本有500多处古遗址――包括陵墓、城堡、村落、庙宇、官衙、园林、道路等,通过这种方式得到保护。历史公园由环境建设省进行管理,国家级的历史公园超过十多处。奈良境内的飞鸟历史公园保存着飞鸟时代的许多遗迹,是一处国家级的历史公园,文物古迹得到很好的保护展示。平城宫遗址因为有一座日本国家级的考古研究所――奈良国立文化财研究所,是日本考古发掘、文物保护的研究中心,因而隶属文部省管理。关于平城宫遗址整备的实践,集中体现了日本文物保护的思想和方法,对于我们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平城京于公元710年至784年作为都城使用,是日本模仿隋唐都城长安和洛阳建造起来的。平城宫遗址位于都城北部正中,东西1.3公里,南北1公里,占地120公顷。在都城外迁以后,遗址大部分沦为稻田。日本政府从二十世纪初开始,通过一系列赎买,目前已取得了该遗址绝大部分土地的产权。这里在大规模考古发掘的基础上,进行了保护复原,并加以陈列展示,成为一座遗址博物馆,从形式上来看,也可称为历史公园。 平城宫遗址上建有介绍平城宫历史和文物遗迹的博物馆,还有对考古发掘的遗址按照原样进行陈列的遗构展示馆。此外,由于日本古代主要是土木结构建筑,不像欧洲的砖石结构容易在地面上保存,因而重视对于考古遗址的保护复原,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按照考古发掘的原样进行复制或仿制。例如,平城宫大内里的一口水井遗址,在原位置之上复制出井口,四周地面的铺石使用化学材料仿制。 第二,表现建筑遗址的地面遗存和范围。例如,对第二次大极殿复原出踏步、基坛和柱础石;对天皇居住的内里的一组建筑,采用草坪显示遗址范围,用修剪成柱状的灌木表示立柱。 第三,重建或部分重建原来的建筑。比如宫城的正门朱雀门,根据专家的复原方案进行了重建。 第四,使用风景规划的方法表现遗址。主要通过种植一些对遗址不构成伤害的植物,使遗址既能在接近自然的状态下得到保护,又利于风景观赏。 我市的古遗址分布比较密集,尤其是周丰镐、秦阿房宫、汉长安城和唐大明宫这四大遗址面积广大,是西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遗存,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属于全世界的文化遗产。 近一二十年来,在城市化和农村经济的大规模发展的形势下,大遗址的保护受到巨大冲击和挑战。西安文物部门按照建立历史文化公园、对大遗址进行复原展示的思路,精心组织编制保护规划。目前,已对以四大遗址为首的十多处古遗址编制了保护规划或方案。另一方面多方筹措资金,积极实施文物保护工程。特别是近年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日本信托基金的资助下,大明宫含元殿遗址保护复原工程经过中日专家的多方协商论证,得以顺利实施,为今后公开展示,发挥文物在社会教育、旅游观光等方面的作用打下基础。但是大遗址的保护是一项牵涉到全社会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有关部门的协同努力。希望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有关部门的不懈努力下,在当地群众的关心配合下,大遗址保护规划能够尽快通过并付诸实施,为西安历史文化名城增添新的光彩。四 无形文化财、民俗文化财的保护 日本把文物称作文化财,分为有形文化财、无形文化财、民俗文化财、纪念物、传统建筑群落五大类,内涵比我国对于文物概念的一般界定要宽泛得多。无形文化财、民俗文化财的划分是日本文化财概念的显著特征,也像其他文化财一样划分等级进行保护。无形文化财是指在日本具有历史艺术价值的表演艺术、音乐、工艺技术等无形的文化财产。民俗文化财是对于理解日本国民生活演变不可或缺的、关于衣食住等方面的风俗习惯、民间艺术以及所用的实物,分为无形民俗文化财和有形民俗文化财两部分。从文化财中抽象出“无形”的内容与国际上对无形遗产(Intangible heritage )的确认和重视的趋势是相一致的,使文化遗产的概念更加完整,内容更加丰富。 奈良对民风民俗的重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些生动鲜活的习俗激发了人们热爱乡土的情感,也是旅游观光的一项重要内容。奈良的节令习俗“大和岁时记”是当地观光手册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列出40多项内容,有若草山烧山、春日大社万灯笼、兴福寺南大门遗迹上的薪能、鹿苑的锯鹿角、万叶植物园的春日舞乐会、春日若宫御节等风俗,都很有特色和影响。每年十月下旬至十一月上旬举行的正仓院珍宝展,也成为当地的一项重大活动和风习。至于每年12月31日夜在各个寺庙敲响的除夕钟声,元旦去寺院神社的新年参拜,更成为日本举国方兴未艾的习俗。 日本的无形文化财和民俗文化财的内涵与我们习惯上所说的文化艺术、民风民俗是比较接近的。对于它们的保护我国显得不如日本重视,尚未正式纳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范畴。实际上,正是这些文化遗产构成我们文化大厦的基石,生动体现出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西安的文化艺术、民风民俗源远流长,蕴含丰富,但是在近代西方文明的冲击下急剧嬗变。我们自身长期以来对地方戏曲、民族音乐、传统工艺、民间信仰、传统民居、节令风俗也不够重视,缺乏整理、研究和保护。近年来,通过对历史文化的深层次开掘,西安推出了古文化艺术节、仿唐乐舞、晨钟暮鼓敲击仪式、南门、北门入城式、城墙花灯展、兴庆宫公园民间社火表演等特色旅游项目,为历史文化名城形象的塑造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我们不少很有价值的文化艺术、民风民俗濒临灭绝的危险,亟待进行保护。作为有悠久历史的古城,我们还没有恢复建立自己系统的“西安岁时记”,更谈不上推向整个社会,宣传西安的风俗文化。 文化遗产是各个民族和国家传承下来的独特文化的载体,深刻体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构成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内容。离开了文化遗产,就不成其为历史文化名城。西安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周秦汉唐等强盛王朝建都的地方,有三千余年的城市史,一千多年的都城史。因此,搞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是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建设的基础。同时,西安的文化遗产不仅是属于西安的,更肩负着展现、传承、光大中华文明的重任。 作为全世界最重要的历史城市之一,西安具备成为世界遗产之都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可是目前我市仅有秦始皇陵和兵马俑一项世界遗产,与我们实际拥有的文物古迹的价值不符,与奈良相比也有很大差距。事实上,我们目前缺少的不是世界级的文化遗产,而是缺少符合国际标准要求的保护和环境条件,缺少高瞻远瞩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建设方针。在1994年召开的古都西安重要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目录国际研讨会上,汉长安城遗址、唐大明宫遗址和明西安城墙的历史价值得到中外专家的充分肯定。但是鉴于目前文物保护和周边环境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与世界遗产长期保存的目标不符,建议在加强保护的基础上,待环境得到的较大改善后再行申报。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向现代化的急步迈进,作为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圣地,古都西安迎来了再创辉煌的历史机遇。能否无愧于丰厚的有形和无形的文化遗产,以“古都西安的文化遗产”的形式向世界遗产发起新的冲击,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做出新的贡献,是历史对现代西安的一次呼唤和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