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门峡都有哪些风俗
三门峡的风俗民情列表;棚口道情皮影 豫西锣鼓剪纸 、“和尚”顶灯
三门峡湖滨区向阳村的“百佛顶灯”为三门峡黄河风情表演中的一个绝活。一百名“和尚”身披袈裟、头顶碗灯、手摇芭蕉扇、走着梅花步表演民间绝技。“百佛顶灯”以高、难、险著称,主要靠眼力、颈力,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讲究一个“稳”字。那虔诚、滑稽的神态足以让人感觉到“佛光无边”。宝道情皮影
灵宝道情皮影的产生可追溯到明代。它在当地已热热闹闹地唱了几百年了。起初,它由当地官宦人家或秀才、举人自拉自唱,后来流传到民间,遂出现道情艺人和唱板。历代艺人不断吸收当地民间音乐元素,后来又移用皮影表演的艺术形式,并借鉴戏曲音乐中的打击乐,使原来的“说唱道情”逐渐演变为富有灵宝地方特色的皮影戏剧种。
民间剪纸
三门峡民间剪纸艺术渊源流长,内容丰富,工艺清湛,富于豫西民俗特色,形成艺术风格的有卢氏剪纸、灵宝剪纸和陕县大营剪纸。
三门峡民间剪纸艺术的主要分类:一是传统题材,主要有莲花葫芦、葫芦戏莲、鱼戏莲、蝶戏莲、葫芦娃娃、开口石榴、百鸟朝凤、虫鱼花鸟等图案,主要体现的是远古人民对生命的崇拜的艺术表现。
绷 口
绷口艺术是古代民间传统的编织艺术。太平艺术的象征,所用材料大量是彩布。户家自愿筹集,展览后仍归原主。绷口可以时隔多年扎一次,也可以一年之中相继出现。它结构灵活,易于反映变化着的时代,是反映集中心愿的民间传统艺术。
“绷口”产生于渑池县东南天池镇的天池村。每年的清明年,东天池村为与张村争请“白衣奶奶神”将“白衣奶奶庙”的庙会移到本村举办,将春节期间的神绷彩门集中起来,吸收各家之长,统一设计,精心组织,结构成一座十分壮观的形似城楼的大彩门,立于村头,这种集体本村文化艺术的大型彩门就叫“绷口”。
黄河灯
黄河灯是渑池县民间传统游艺形式之一,清代时由山西省传入县东仁村,当地群众十分喜爱这一活动。由于它规模宏大,走道曲折,易使人入迷,而取名黄河灯。该灯同数千根木杆串连排一方阵作为外围,再用麻杆或高梁杆作为灯柱,插在地上,高约4尺,柱距5尺,柱上设灯,灯柱之间用松,柏树枝装饰成灯壁并占缀纸花。出入口处搭成彩门,观灯从入口处入,沿走道前往,不得越灯壁乱闯,很难找到出口,犹如走出迷宫,左右回旋,妙趣横生。
舞 蹈
三门峡市的民间舞蹈,以狮子舞、龙竹舞、旱船舞、高跷舞为主,风格迥异,丰富多彩,散发着浓郁纯朴的泥土芳香。其中大部分是在传统节会中表演,春节、元宵节最为集中。舞者身着盛装,载歌载舞,为节日增添欢乐气氛。
(一)界北花鼓 又名地唠子,流传于三门峡市卢氏界北一带,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二)界南花鼓 俗称过街唠子。这种舞在卢氏县西南山区一带比较盛行。表演形式同界北花鼓大同小异,由二人或三人表演,扮演者仍是儿童。
(三)陕县花鼓 流传于三门峡市陕县一带故而得名。每逢灯节、庙会活动时,“花鼓”在社火队伍中间进行表演。
(四)三条腿 流行于陕县大营乡,在“坠子”的基础上吸收了高跷的演技,又创造了四条腿。这种表演形式比高跷、平垛、坠子演技高难,显得更加生动活泼,富有力量。
(五)渑池棒棒鞭 又名打花棍,起源于山西平阳,后流传于渑池县仁村乡发科岭村。棒棒鞭的道具比较简单,演出场地不拘,街道、广场、台上台下都可。
(六)陕县棒棒鞭 流传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演出时,人数不限,有男有女,扮演的角色有花旦、小丑、老旦等。
(七)义马狮子舞 起源于三国,盛行于南北朝。解放初期,狮子舞的表演一般是为了婚娶、节庆等,人们相聚歌舞,以示吉利。
(八)百佛顶灯 又名和尚顶灯。起源于东汉早期。流行于黄河三门峡(古陕州路)一带。
(九)亚武天锣 流行于灵宝市豫灵镇杜家村一带。
(十)渑池推小车 流传于渑池县张村乡杜家村一带,由二人表演
2. 三门峡的由来
三门峡市位于来河南省源西部,河南、山西、陕西三省交界处,是伴随着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利枢纽的建设而崛起的一座新兴城市。
地处黄河流域母亲河南岸的三门峡市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先民们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成为华夏浩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历史文化对于推进历史的前进乃至当今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及其深远的影响。仰韶文化、虢国文化及由老子《道德经》衍化而来的道家、道教文化便是这诸多历史文化的典型代表。
相传大禹治水,使神斧将高山劈成“人门”、“神门”、“鬼门”三道峡谷,河道中由鬼石和神石将河道分成三流,如同有三座门,三门峡由此得名。
3. 三门峡的传统文化
河南三门峡市的"百佛顶灯"
三门峡湖滨区向阳村的“百佛顶灯”为三门峡黄河风情表演中的一个绝活。一百名“和尚”身披袈裟、头顶碗灯、手摇芭蕉扇、走着梅花步表演民间绝技。“百佛顶灯”以高、难、险著称,主要靠眼力、颈力,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讲究一个“稳”字。那虔诚、滑稽的神态足以让人感觉到“佛光无边”。
相传,东汉时期,佛教传入我国,位于长安、洛阳之间的陕州早受到影响,一时间寺院林立。有一位高僧奉旨到京都(洛阳)讲经,途经陕州,各寺主持、方丈闻讯跪道迎留讲经。因其学问广博,使听者如醉如痴,当京都复旨催促,众人才知误了大事,连夜送高僧入京。时值正月,各寺僧众百余人,手持灯笼,隆重送别,引来不少群众围观。佛教有一规矩,即见俗人便双手合十,口称“阿弥陀佛”,可众僧手提灯笼,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便止步不行。为难之机,机灵和尚,从灯笼中取出灯碗来,放在头上顶着,既能照明,又能腾出手来,高僧便口颂:“善哉!善哉!”众皆效之。后来每逢正月,陕州城众僧人便顶着碗灯,在城内讲经数夜,招徕听众,光大佛门。久而久之,顶灯便在陕州城流传下来。
“百佛顶灯”在元宵节前后表演,供群众观赏。
灵宝道情皮影
灵宝道情皮影的产生可追溯到明代。它在当地已热热闹闹地唱了几百年了。起初,它由当地官宦人家或秀才、举人自拉自唱,后来流传到民间,遂出现道情艺人和唱板。历代艺人不断吸收当地民间音乐元素,后来又移用皮影表演的艺术形式,并借鉴戏曲音乐中的打击乐,使原来的“说唱道情”逐渐演变为富有灵宝地方特色的皮影戏剧种。
民间剪纸
三门峡民间剪纸艺术渊源流长,内容丰富,工艺清湛,富于豫西民俗特色,形成艺术风格的有卢氏剪纸、灵宝剪纸和陕县大营剪纸。
三门峡民间剪纸艺术的主要分类:一是传统题材,主要有莲花葫芦、葫芦戏莲、鱼戏莲、蝶戏莲、葫芦娃娃、开口石榴、百鸟朝凤、虫鱼花鸟等图案,主要体现的是远古人民对生命的崇拜的艺术表现。
绷 口
绷口艺术是古代民间传统的编织艺术。太平艺术的象征,所用材料大量是彩布。户家自愿筹集,展览后仍归原主。绷口可以时隔多年扎一次,也可以一年之中相继出现。它结构灵活,易于反映变化着的时代,是反映集中心愿的民间传统艺术。
“绷口”产生于渑池县东南天池镇的天池村。每年的清明年,东天池村为与张村争请“白衣奶奶神”将“白衣奶奶庙”的庙会移到本村举办,将春节期间的神绷彩门集中起来,吸收各家之长,统一设计,精心组织,结构成一座十分壮观的形似城楼的大彩门,立于村头,这种集体本村文化艺术的大型彩门就叫“绷口”。
黄河灯
黄河灯是渑池县民间传统游艺形式之一,清代时由山西省传入县东仁村,当地群众十分喜爱这一活动。由于它规模宏大,走道曲折,易使人入迷,而取名黄河灯。该灯同数千根木杆串连排一方阵作为外围,再用麻杆或高梁杆作为灯柱,插在地上,高约4尺,柱距5尺,柱上设灯,灯柱之间用松,柏树枝装饰成灯壁并占缀纸花。出入口处搭成彩门,观灯从入口处入,沿走道前往,不得越灯壁乱闯,很难找到出口,犹如走出迷宫,左右回旋,妙趣横生。
舞 蹈
三门峡市的民间舞蹈,以狮子舞、龙竹舞、旱船舞、高跷舞为主,风格迥异,丰富多彩,散发着浓郁纯朴的泥土芳香。其中大部分是在传统节会中表演,春节、元宵节最为集中。舞者身着盛装,载歌载舞,为节日增添欢乐气氛。
(一)界北花鼓 又名地唠子,流传于三门峡市卢氏界北一带,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二)界南花鼓 俗称过街唠子。这种舞在卢氏县西南山区一带比较盛行。表演形式同界北花鼓大同小异,由二人或三人表演,扮演者仍是儿童。
(三)陕县花鼓 流传于三门峡市陕县一带故而得名。每逢灯节、庙会活动时,“花鼓”在社火队伍中间进行表演。
(四)三条腿 流行于陕县大营乡,在“坠子”的基础上吸收了高跷的演技,又创造了四条腿。这种表演形式比高跷、平垛、坠子演技高难,显得更加生动活泼,富有力量。
(五)渑池棒棒鞭 又名打花棍,起源于山西平阳,后流传于渑池县仁村乡发科岭村。棒棒鞭的道具比较简单,演出场地不拘,街道、广场、台上台下都可。
(六)陕县棒棒鞭 流传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演出时,人数不限,有男有女,扮演的角色有花旦、小丑、老旦等。
(七)义马狮子舞 起源于三国,盛行于南北朝。解放初期,狮子舞的表演一般是为了婚娶、节庆等,人们相聚歌舞,以示吉利。
(八)百佛顶灯 又名和尚顶灯。起源于东汉早期。流行于黄河三门峡(古陕州路)一带。
(九)亚武天锣 流行于灵宝市豫灵镇杜家村一带。
(十)渑池推小车 流传于渑池县张村乡杜家村一带,由二人表演
社 火
三门峡市各县(市)、区均有社火活动,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娱乐性强。社火是一项集声乐、器乐、舞蹈、杂技、滑稽小品为一体的群众性综合艺术活动,内有高跷、芯子(或叫垛子)、旱船、海螺、锣鼓等。一般在元宵节前后大闹3天,俗称“耍社火”、“出社火”。出社火前,3至5名青壮年扮作骑士,骑头系红绸马,沿社火路线往返跑三次,俗称“摆青”。摆青后,正式出耍,队形是马队(有地方称“百马”)前面开道,三眼铳两面助威,锣鼓彩旗方队之后是社火节目,高跷队在前,中间是草垛(芯子),最后是坠子。香案、海螺、旱船队伍少则几百人,多达上千人。
(一)灵宝芯子 流传于灵宝阳平乡一带。灵宝芯子分制竿与捏竿两步。
(二)陕县芯子 称垛子,又称背台。陕县芯子是豫西地区民间舞蹈中比较古老的一种娱乐活动。每年正月十五,“芯子”以惊险的造型、优美的艺姿在社火队的表演中别具特色。
(三)大营芯子 流行于陕县大营乡故而得名。坠子是在民间社火中最热闹、最欢快而又最滑稽的压轴节目。不但能正面教育观众,还可以用幽默诙谐、讽刺的手法揭露社会上各种弊端,被誉为“活的漫画”。
(四)陕县跑马舞 因流传于陕县一带故而得名。该舞多于春节、元宵节喜庆时在广场、街头同狮子舞、坠子、旱船等节目一起表演。
(五)鹤蚌舞 起源于寓言“鹤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在湖滨区等地广为流传,已有百多年的历史。
(六)三门峡秧歌 流传于三门峡市各县(市)、区,是豫西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形式。一种是新兴的民间舞,另一种是传统秧歌舞。1991至2000年,三门峡市各县(市)、区兴起了新民间舞,它以民间舞蹈风格为基调,融入交谊舞、健美操、时装舞、迪斯科等。1995年全市举办的“保险杯”老年秧歌舞比赛,各县共12个代表队参加决赛,人数近千人。
(七)卢氏社火 卢氏社火在演出时,队形威严、整齐、形式壮观。一般在演出前必有探马。后面是旗队,有旗牌和彩条旗,旗队后面是四根一米多长的长铜号,其后是锣鼓乐队,再后就是:狮子、龙灯、旱船、背台、花鼓、竹马、鹤蚌等节目同时表演,表演伴奏多为弦乐和打击乐。卢氏社火从类型上可分“文社火”和“武社火”。卢氏社火最常见的民间舞蹈是:狮子、龙灯、旱船、竹马、十二象、背台、鹤蚌、抬垛等。
(八)灵宝社火 灵宝社火包括:高跷、芯子、锣鼓、倒骑驴、旱船、海螺、狮子、龙灯、推小车、大头娃、探马、后垂子、秧歌等。其中高跷又分高(五尺)、低(三尺)两种。灵宝市每个乡、(镇)都有社火队,最具特点的是阳平乡东常村和西常村的挑社火、骂社火,通过挑斗、嬉骂等各种形式来达到娱乐教育的目的。
(九)陕县社火 陕县社火是三门峡地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民间游艺活动。其队伍编排大致是:马队开道,规模最大的马队近百匹,人称“百马”;三眼铳放炮,震耳欲聋;旌旗先导,锣鼓喧天,气氛热烈。接下来是社火节目:高跷队在先,平垛队居中,坠子队殿后,再后就是表演的各类节目,有:旱船、花棍舞、跑马舞、小车舞、九莲灯等十余个。
(十)义马社火 义马市社火的特点,是以工矿单位为主出社火表演。每年元宵节,义马市组织有6个煤矿、3个大队参加的规模宏大的社火队,表演者一千多人,节目以狮子舞为主。
(十一)湖滨区社火 每逢正月十五元宵节,附近崖底乡、交口乡、会兴乡都要进城耍社火。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各乡耍社火的人数逐年增多,规模越来越大,节目形式和内容有了新发展。除了传统的民间舞蹈如旱船、龙灯、狮子、骑驴、鹤蚌舞、秧歌舞等节目外,崖底乡向阳村的大型民间舞蹈“百佛顶灯”更是驰名中外,在国际民间舞蹈比赛中曾取得优异成绩,被誉为“中华一绝”。
4. 三门峡名字的由来
相传大禹治水时,凿龙门,开砥柱,在黄河中游这一段形成了“人门”、“鬼门”、“神门”三道峡谷,三门峡即由此得名。
三门峡位于河南西部, 东与千年帝都洛阳市为邻,南依伏牛山与南阳市相接,西望古都西安,北隔黄河与三晋呼应,是历史上三省交界的经济、文化中心。
三门峡市域面积10309平方千米,总人口226.87万(2017年常住人口),辖2区(湖滨区、陕州区)、2县(渑池县、卢氏县)、2个县级市(义马市、灵宝市)和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产业集聚区,市人民政府驻湖滨区。
(4)三门峡的历史文化扩展阅读:
主要景点介绍
1、卢氏城隍庙
始建于明洪武初年,宣德年间毁于战乱之中。天顺八年 (1464)至成化二年(1466)重建。嘉靖二十九年(1550)又遭火灾,至万历九年(1581)修复扩建,即成现有规模。
建国后多次拨款整修,庙院面貌一新。现存建筑有正殿五间,座北向南;香祭亭转角楼和乐楼各三间;东西厢房各十间;左右香积厨各两间;门前三间,均系黄龙脊,绿瓦与各种脊兽相映成趣。
2、虢国贵族墓地
虢国贵族墓地位于三门峡市区北上村岭,总面积五十八万平方米,在经文物部门钻探的十四万平方米内,共有各种贵族墓葬一百四十二座。其中,大中型墓葬十九座,车马坑十二座,其它种类的祭祀坑五十余座。
在已发掘清理的九座墓葬中,有国君墓二座,太子墓一座,姬妃墓一座,车马坑二座。共出土铜、铁、玉、石、金、陶、木、皮革、麻布等九大类文物一万七千多件。其中出土的大型青铜礼器二百余件,大部分铸有铭文。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三门峡
5. 三门峡有什么名胜古迹
1、三门峡黄河公园
三门峡黄河公园位于三门峡市城区北部,东起茅津渡,西至209国道,南接北环路,北至黄河滩涂。公园总面积11168亩,其中陆地面积3668亩,水域滩涂面积7500亩,由东向西呈带状分布,长约5公里,南北宽约1.5公里,总体布局为“一带、三区、八大节点” 。
“一带”为沿黄生态景观带,“三区”为东、中、西三大景区,八大节点依次为茅津古渡、会兴华苑、桃源幽谷、芦荡烟雨、云台彩练、塬起金滔、明珠春晖和名果博览。环形公路自行车赛道环绕公园,全长10.03公里。
2、仰韶文化博物馆
仰韶文化博物馆位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遗址保护区,于2011年11月7日正式开馆,该馆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功能于一体,为国内首家仰韶文化专题博物馆。
仰韶文化博物馆内设三个专题展厅,第一展厅展出仰韶村遗址三次发掘的主要成果;第二展厅展出仰韶村遗址发现者、瑞典学者安特生在仰韶村和中国其他地方的主要考古活动;第三展厅展出中原地区各个仰韶文化典型遗址出土的226件代表性文物。
3、燕子山森林公园
燕子山森林公园位于灵宝市境内,2006年12月27日经国家林业局批准,定名为河南省燕子山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4776公顷。公园主峰海拔1497米,平均海拔1080米。
4、小秦岭国家地质公园·娘娘山风景区
小秦岭国家地质公园·娘娘山风景区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区西南, 又名女郎山,是小秦岭山脉最东端。娘娘山总面积60余平方公里,公司拥有28000亩的林权证,景区最高海拔为1563米,属花岗岩地貌,它完整保存着距今25-30亿年拆离断层构造的地质遗迹,现已探名的矿藏达38种。
5、函谷关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函谷关古文化旅游区,位于豫陜晋三省交界、河南省西大门灵宝市境内,辖区面积16.5平方公里,主要景点有太初宫、道圣宫、道家养生园、藏经楼、瞻紫楼、鸡鸣台、碑林、蜡像馆、博物馆、关楼、函关古道等20余处。
函谷关历史上有两座:秦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汉关东移至洛阳新安县,西距秦关150公里。因其地处“两京古道”,紧靠黄河岸边,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
6. 三门峡有什么历史
可以去三门峡天悦网找找三门峡相关信息
更深的了解三门峡本地特色
7. 有关三门峡特有风俗文化的介绍
三门峡的风俗民情列表
棚口 道情皮影 豫西锣鼓
剪纸 “和尚”顶灯
三门峡市 1957年伴随着万里黄河第一坝的建设而崛起的一座新兴城市。管辖陕县、渑池县、卢氏县、灵宝市、义马市、湖滨区等三县两市一区。总面积10496平方公里,总人口215万。
经过四十多年的建设,三门峡市以崭新的姿态矗立在豫西边陲,被誉为镶嵌在黄河岸边一颗璀灿的明珠。三门峡市位于河南西部边缘,豫、陕、晋三省交界处,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远在五、六十万年以前,这里就留下了华夏祖先的足迹,五、六千年前就有较大的氏族部落,约在公元前21-前11世纪,是夏商王朝统治的中心区域,西周属虢国,秦国时置三川郡,汉武帝时置弘农郡,北魏置陕州后一直延续至明、清。建市后一直是豫、陕、晋三省交界处经济文化交流中心。
三门峡市交通便利,陇海铁路横贯东西,310和209两条国家公路干线纵横交汇,黄河水运直达潼关,洛阳至灵宝高速公路已经全线开通,县(市)区之间公路相通连接成网,通讯设施先进,联络便利。
三门峡市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已发现矿藏57种,占河南省的60%;已探明有开采价值的34种,已开发利用的27种,其中黄(黄金)、白(铝)、黑(煤炭)是三大优势矿产资源。黄金储量、产量均居全国第二位,铝土矿、煤、锌、锑、硫铁矿、玻璃石英砂岩、铸型用砂、砷等17种矿为全省之冠;钼、铀、铅、银、磷、压电水晶、熔炼水晶、石墨等9种矿居全省第二位。这些矿藏不仅储量大、品位高、质量好,而且分布相对集中、覆盖浅、易开采,共生、伴生矿产多,益于综合开发利用,可谓河南省乃至全国重要的贵金属和能源开发基地。 三门峡市土特产品种类多,质量好,分布广,历史悠久。以灵宝为主的苹果驰名中外,灵宝大枣久负盛名;渑池仰韶杏全国独有,牛心柿饼为古代贡品;卢氏的木耳、蘑菇、猴头、核桃、板栗、山楂、猕猴桃等在全国享在盛誉,山区有“天然中药库”和“一步三药”之称;崤山烟叶连续十年在全国质量评比中获奖,有“代云烟”的美誉。 1986年三门峡升格为地级市以来,经济建设迅猛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以能源、冶金、建材、化工、医药和农副产品加工六大支柱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格局,商业贸易十分活跃,农、林、果、烟、牧各业发展迅速。1998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44.3亿元,财政收入6.75亿元。 三门峡市区座落于黄河之滨,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山青水秀,环境优美。城市建设经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大大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各项服务功能明显增强。目前市区建成面积已有24.4平方公里,市区人口达到23.58万人。
三门峡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华夏的古老文明,祖国的今朝胜迹,南疆的湖光山色,北国的壮丽河山,在这里巧妙地结合与展现。有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遗址、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虢国车马坑群、荆山轩辕黄帝陵、战国时代的秦赵会盟台、老子著《道德经》处函谷关、中国古代四大回音建筑之一的宝轮寺塔;还有八路军渑池兵站旧址、豫西窑洞民俗旅游点、三面环水的黄河游览区、风景名胜亚武山、陕县甘山森林公园、避署胜地温泉风景区、屹立于滔滔黄河中的中流砥柱、举世闻名的黄河大坝。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如烂漫的山花遍及城乡。 主要旅游线路黄河游,开辟于1986年4月,至今已举办过七届国际黄河旅游节。“黄河之旅”线路已被国家旅游局列为全国14条旅游专线之一,推向国际市场。旅游季节,乘船游览在碧波荡漾的黄河之中,既可观赏“黄河落天走东海”的磅礴气势和沿岸的乡土风光,又可感受船行柳梢、鱼跃水面的神话境界。 游黄河,览胜景,五州并肩共振兴;开三门,迎宾朋,四海携手共繁荣。改革开放以来,三门峡已与国内15个城市及日本的北上市、澳大利亚的墨累桥市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已与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合作关系。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发挥得天独厚的优势,三门峡正以奋发进取的姿态迎接二十一世纪。
城市概况
区号:0398
邮编:472000
位置:位于河南西部边缘,豫、陕、晋三省交界处,东邻洛阳市,南接南阳市,北靠黄河。
区划:下辖渑池县、卢氏县、陕县、灵宝市、义马市和湖滨区,
8. 河南三门峡 历史故事
三门峡市位于黄河南岸、河南省西部,东邻洛阳,南连南阳,西接陕西,北与山西隔水相望,下辖两市一区三县,为豫、陕、晋三省交界处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心。
三门峡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五、六十万年前,人类祖先就已在此繁衍生息;五、六千年前时,这里就出现了较大的氏族部落;后来这里一度成为夏商王朝统治的中心区域;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兴建,设立了三门峡市。
悠久的历史为三门峡市留下了极为丰富的人文景观,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的发现打破了“中国无石器时代文化”的观点,虢国车马坑群的发掘使得我国的冶铁历史有向前追溯了一个世纪,自古就为兵家必争之地的函谷关还是“紫气东来”、“老子著《道德经》”、“鸡鸣狗盗”、“公孙白马”、“终军弃繻”、“唐玄宗改元”等历史故事和传说的发生地,始建于唐代的宝轮寺塔与北京天坛的回音壁、山西普救寺的莺莺塔、四川大佛寺的石琴同为我国古代四大回音建筑。
三门峡市不仅历史悠久,而且生态环境良好。三门峡市北临黄河,三面环水,似一座半岛,有总面积到达三百多平方千米的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尤其是到了冬季,数百只由遥远的西伯利亚飞来越冬的白天鹅会停留在三门峡水库湿地,成为三门峡市一道独特而靓丽的地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