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商都历史文化最新进展

商都历史文化最新进展

发布时间:2021-02-04 13:09:47

Ⅰ 粤商的粤商历史

据史载,早在唐代就有广东商人到海外做生意。明清时期中国的资本主义尚处于萌芽阶段,粤商就以其独特的岭南文化背景、与海外的密切联系在中国商界独树一帜。早期粤商的代表在广府,其中以十三行最为突出,主要从事贸易和运输。粤商伴随着广东商品流通的扩大、商品经济的发展、海外移民的高潮而崛起,发迹于东南亚、香港和潮汕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粤商虽然曾一度沉寂,但在20世纪70年代再次崛起于中国南部、香港及东南亚等地。广州是粤商兴起、发展的发源地,千年商都的历史文化造就了粤商独有的商业精神。广州素有“千年商都”之称。广州商都的历史,源远流长,基础深厚,经久不衰。广州城市发展的历史,可以说是商贸发展的历史。在2000多年的开放贸易中,“惟我独尊,地位不可替代”,广州是名副其实的历史商都。今天,广州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商贸再领风骚,广州、广货一度成为时髦的代名词。广州已成为真正的“购物天堂”。2009,这里作为全国惟一的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所在地和内地第一个进入“发达状态”的城市,具有世界级商业辐射力和超强的消费购买力,历来是海内外商家趋之若鹜争相攻峙的商业重地。 粤商是最早走出国门、是对外贸易的先驱。广东是中国重要的对外经济贸易发源地之一。自西汉时广州就已成为南部中国珠玑、犀角、果品、布匹的集散之地,宋时的广州已是“万国衣冠、络绎不绝”的著名对外贸易港了,到清代,这里更是中国唯一的对外通商之地。
因为这样的商业传统习气,广东人自能出海与海外人进行交易之时起,就没有中断过商业活动。从这个角度看,广东人个个都是商人的后代。
1、秦汉时期至鸦片战争爆发 (约公元前200年-1840年)
这一时期是广东对外经济贸易由起始走向昌盛时期。汉代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贯通了东南亚各地及印度洋彼岸。三国以后,广州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中心之一,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经魏晋、唐宋至明清,广东对外经济贸易开始由政府有意识地进行自主管理。外贸管理机构及有关政策法规也逐步走向完备,至鸦片战争爆发前夕,广东外贸已经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2、秦汉时期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冬,南粤分为九郡。南粤设郡后,汉武帝派遣直属于宫廷的“驿长”率领应募者,带着大量黄金和丝绸从徐闻、合浦到达印度半岛东海岸的黄支国(今印度),在那里交换“明珠、壁琉璃(宝石)、奇石、异物”等。这是史书记载的较早的一次对外贸易。此后,异域的商船也绕过马六甲海峡载货到广东进行贸易。
166年,大秦(罗马帝国)王安敦遣使来汉朝,开始了两国的海路交通。中国则通过天竺(今印度)同大秦开展海外贸易。
3、魏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孙吴期间,开辟了自广州启航,经海南岛东面进入西沙群岛海面的新航线,使广东海运航线由沿海岸航行进入跨海航行的阶段,广州随即成为岭南对外贸易的中心。
226年,罗马商人秦论到达交趾(今越南北部河内附近)以后,取道到建业拜见孙权,表示要与中国通商的愿望,并介绍了海外情况。同年,孙权派宣化从事朱应、中郎康泰前往林邑国(今越南中部)、扶南国(今柬埔寨)和马来半岛等地访问,加强了中国与东南亚等地的联系。
西晋初年,大秦国来中国朝贡,经过广州,带来了无数的珍奇。
东晋末年,狮子国使臣经10年跋涉首航广州向东晋王朝贡。
4、隋唐时期
隋炀帝时,在鸿胪寺下设置了集外交外贸于一体的中央外事机构,即“四方馆”。“四方馆”是中国首次设立的外贸外事专职机构。
大业三年(607年),隋炀帝派遣常骏、王群政携带大量丝织品由广州乘船出发,出使赤土国(今马来半岛吉达),受到当地欢迎。
唐代,广州港已发展到可容大小海船近千艘的港口,官方首设市舶使(中国最早掌管海外贸易的官职)于广州,并开辟了长达14000公里的由广州通向西方的航线,这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航线。在今天光塔路一带的“蕃坊”竟居住着12万外国商人及其家属,当年的广州形成了一个国际性的珠宝市场。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拓展时期。在这一时期,广州已成为计算海程的起点。通过广州来中国经商的国家和地区大为增加,有15个之多。广州成为当时商贾及朝廷命官发财致富之地,有“广州剌史但经城门一过,便得三千万钱”一说。
5、宋元时期
宋元时期,广州“城外蕃汉数万家”,“广州富庶天下闻”。历隋、唐、宋数代,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已发展到空前繁荣的阶段。官方坚持实行开放政策,除了官方积极经营对外贸易外,又允许私人出海贸易。同时还大力鼓励外国来中国进行贸易,并在广州设立了市舶使专管外贸事务。当时中国与南洋和波斯湾地区有6条定期航线,这些航线都集中在广州,其中最著名的一条航线叫“广州通海夷道”,广州起航,越南海、印度洋、波斯湾、东非和欧洲,途经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长共14000公里,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国际航线。从此,广州成为当时闻名全世界的中国对外贸易第一大港,世界东方大港。
6、明清时期
明洪武三年(1370年)在广州宋代市舶亭旧址,设置广东市舶司,专通“占城、暹罗、西洋诸国”。洪武七年(1374年)市舶司被废,永乐元年(1403年)重开。
正德三年(1508年),广东市舶司决定对外国贡舶实行抽分制,征收实物十分之三作为入口税(后来降为十分之二),并设置牙行,由官府指定的官牙当中介人,将余下货物作为民间贸易。
嘉靖元年(1532年)浙闽两市舶司被罢,独留广东市舶司,自此以后,广东市舶司基本沿续至明末。
正德末年,由于葡萄牙殖民者在广东沿海侵略搔乱,朝廷宣布实行海禁,广东外贸受到影响。直至隆庆元年(1566年),海禁开放,民间贸易才被视为合法。
隆庆五年(1571年)广东市舶司决定以丈抽制取代抽分制,即按船舶大小征收船税。
清代,广州设立“十三行”,专门从事对外贸易。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清政府关闭漳州、宁波、云台山等三处通商口岸,只留广州一口对外贸易长达83年。广州再次成为全国惟一的对外贸易口岸,直到鸦片战争之时,广州的外贸因而空前繁荣。有历史学家这样描述当时的广州:广州成为对内对外贸易的极盛之地。中华帝国与西方列国的全部贸易都聚汇于广州。中国各地物产都运来此地,各省的商贾货栈在此经营着赚钱的买卖。清末至民国时期,广州大力引进华侨和外国资本开办商业、洋行和银行,商业和外贸的发展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粤商崛起于明清时期,并形成中国一大商帮,绝不是偶然的,它与广东的人文地理环境,发达的商品性农业,手工业,人多田少的矛盾,复杂的国际环境以及朝廷的海禁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商人的活跃与否取决于整个社会的商业环境、商品意识、市场背景,也取决于政府的政策、社会生产的状况、当地的自然条件等等因素。广东商人在明清时期的崛起亦离不开这些因素的制约。明朝中后期,上述因素就形成了一个明显有利于商人发展与活跃的趋向,尤其是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因此,明清粤商的崛起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1、三山六水一分田
广东境内地形复杂,有山地、丘陵、平原、台地等,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平原地区很少,总体情况就是人多地少。明清时期,由于人多与田少的矛盾成为广东、尤其是珠江三角洲的严重社会问题。广东就有不少人想法设法另觅生计。他们或者在有限的土地上种植有较好经济效益的经济作物,或者实施新的耕作方式,采用“基塘”养蚕养鱼;还有一些人则转而从事手工业生产,专门进行商品经营;还有一些人则弃农经商。因此,人多田少的矛盾便成为广东商人崛起于明清时期的一个重要因素。
2、交通便利
广东三面环海,境内河网密布,无论是通向海外、还是内地,交通都非常便利。广东南临南海,地当太平洋、印度洋、亚洲和澳洲之间海上航路的要冲,是世界上海洋航运繁忙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与世界交往的纽带。交通的便利为广东商人的崛起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3、商品性农业的普遍发展
明清时期,广东的农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商品性农业异军突起。桑基鱼塘,种桑养鱼,一地二用,是广东珠江三角洲土地利用的一种特殊方式。甘蔗、水果、茶叶、花类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明清广东部分地区农村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还促进了广州对外贸易的发展,而广州对外贸易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广东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广东商人的崛起。
4、广货远运
明清时期,伴随着商品性农业的快速发展,广东的手工业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成为全国手工业发达地区之一。其门类众多、花色品种齐全、技术精巧,都是空前的。随着商品性农业的兴盛和手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广东产品迅速崛起,数量多,质量好,走上国内国际贸易舞台,并随之形成“广货”的概念。广东手工业的高度发展自然要求广大的销售市场,促使的广东的商业繁荣,商人活跃,商业资本发达。
5、西人东来
明清时期,特别是16世纪以来,随着“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的开辟,西方殖民者纷纷东来进行掠夺性贸易,并进行殖民扩张。1573年,葡萄牙人强租澳门,垄断了澳门的对外贸易,控制了澳门的东西方国际贸易。随后,西班牙、荷兰和英国接踵而至。清政府采取了“海禁”政策,这对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广东商人寻求海外贸易有很大影响。由此形成大量的海商,这就是明清史籍的所谓“海盗”。随着海商联合,广东商人在明朝嘉靖以后才真正崛起,而首先形成的是海商商帮集团。到粤海一口通商之后,广东海商的力量更是随着广州的独口贸易的高度发展而日益壮大。
6、专业市场的兴起
由于广东地区商品性农业和手工业的迅速发展,一些专卖农作物产品的市场随着专门化的商品性农作物的种植而出现,并随之扩大而增加。不分季节,四时都有货源的,如牛、猪、布等专业交易场所,称之为圩;有定期收获的农产品,如水果、花生等专业交易场所,称之为市。专业圩市的出现是为了适应农业的商业化,也满足了由此而兴起的手工加工业发展的需要。专业圩市不仅适应了珠江三角洲商品性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而且也适应促进了广东商人在明清时期的崛起。
7、商业传统
广州是一个具有悠久的商业传统的城市。《史记·货殖列传》中广州(时称番禺)即九大都会之一还特别指出番禺是“珠玑、犀、玳瑁、果、布之凑,中国往商贾者多取富焉”。广州这种悠久的商业历史和商业传统,无疑对广州城乡居民有很大的耳濡目染的作用,在这种氛围下,广州以及广东居民的商品意识自然较强。这对明清时期广东商人的崛起有很大的影响。
8、外贸垄断
明清时期,中国基本实行闭关政策,对外贸易被严格管制口贸易;第二类是本港行,专门暹罗贡舶贸易及南洋贸易;第三类是福潮行,专办福建、潮州的国内贸易。清代始终把广州视为对外联系的中心和纽带,也正由于广州所处的重要地位,使它迅速发展和繁荣起来,也促使广东商人空前的繁盛。明代,实行朝贡贸易与贡船贸易,清代则大体上实行一口通商的对外贸易政策。广州一口通商后,商船日渐增多,税课日旺,买卖频繁。由此引起广州的商行分出三类专业商行:第一类是洋货行(即十三行),专门办理对外进出
粤商社会组织。
明清时期,广东商人已经有了自己的社会组织。这些组织名目繁多,有行、帮、会馆、公所等等。行,是指商人的行业组织;帮,则是商人的地域或业务性质的组合;会馆,一般而言是商人的地缘组织;公所,则是商人的业缘组织。虽然这些组织的内涵在明清时期相当程度上已演化的差不多了,但是它们的名称却依然存在。
9、商行
“行”是已知较早的商人组织。唐宋时期,“行”就已经出现。当然,当时的“行”和后来一样,不完全是商人组织,手工业者也包括在里面。而且,它还是商人和手工业者所开设的店铺的组织。明清时期的“牙行”实际就是“牙店”、“行家”、“行户”的通称。其职能主要是替客商收买、评估物品。当时之“行”最主要的含义是行业,每一行业皆有自己的组织,此组织或曰堂,或曰公所,或曰会馆。行虽不是组织本身,却也和行业组织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且,大多数行都有一个“堂”,名称虽不一,但该“堂 ”毕竟为一商人行业组织。故此,行在当时还是有特殊的意义。
10、商帮
“帮”,主要是由地域关系而形成的,当时也有一些是因业务关系而组成的。在一些商业繁荣的都市里,商人们几乎都有自己的“帮”,广东商人的“帮”往往叫做“广帮”。但“广帮”其实只是一个大的称呼,“广帮”之内还有地域关系而形成的顺德帮、番禺帮、潮州帮之类。明清时期,广东商人最有名的商帮是潮州帮。
11、会馆
明清时期异藉同乡人士在客地设立的一种社会组织,它是适应社会的变迁而产生的,又不断改变着自己的形态,在对内实行有效整合的同时,又不断谋求与外部世界的整合。狭义的会馆指同乡所设点办公的建筑,广义的会馆指同乡组织,由商人发起新建的会馆,目的在于保护本地商人或本行业商人的商贸利益。
12、公所
早期公所主要是有地域关系的同行商人的组织,其参与者仅限于工商业者。公所往往是中小商人谋求发展的处所,更多的是注重实效。明清时期公所的不断成立和增加,反映了工商业行业的拓展和工商业经营者的增长,这是社会分工发达的标志。 明清时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广东商人,虽然由于其商业资本主要流向土地而不能从质的方面改变传统经济,但在量的方面,却发挥着多方面的社会功能。这是因为,广东商人的活动虽然属于交换的范畴,就一切要素来说,它是有社会生产决定的。但是,作为生产工程中一个阶段的交换,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对生产发生反作用,进而引起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思想和文化的某些变异。明清时期广东商人的商业活动因而也就对当时广东的经济、政治、思想和文化产生了影响。
1、促进外向型手工业的兴起和发展
世界经济发展史证明,商业的扩张往往是先于工业发展的。明清时期广东商人的商业活动,其实就是承当国内贸易中介人角色的商业活动,推动了广东外向型手工业的兴起和发展。为了适应市场,特别是供给市场的需要,广东商人往往对外向型手工业作坊或工厂手工产品特别青睐,甚至投资于外向型手工业,从而促进外向型手工业的兴起和发展。在广东,广州的制茶业、纺织业和佛山的棉织业、冶铁业、制瓷业的发展最为典型。
2、促进货币经济的发展
随着广东海商出海贸易的发展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明中叶开始外国银元大量流入中国。明清时期,以丝、茶、瓷、和他其手工产品为主要出口商品的中国外贸一直处于出超地位,外商不得不大量输入银元来交换中国的商品。清政府推行广州一口通商政策,外国商人的银元于是经由广东商人中的十三行行商之手源源不断的输入广州,进而向全省乃至全国流散。广东商人在银元输入的过程中充当了转手人的角色。
3、促进城镇经济的发展
随着广东商人的日益发展,广东的市镇也像雨后春笋般兴起和发展起来。首先是岭南一大都会的广州城已成为“百货之肆,五都之市”的中心,人口也发展很快,由于人口剧增,商业繁荣,广州城进行了两次扩建。显然这是为了适应由于商业贸易而新发展起来的繁荣的商业区的需要。由于广东商人的发展和活跃,商品生产与交换,逐步地破坏着周围的自然经济结构,使许多千年不变的乡村卷人商品经济发展的潮流,进而成为新的商业市镇。
4、促进东南亚和美洲国家经济的发展
16至18世纪,东南亚和美洲的许多国家正处于开发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还远远低于中国。广东商人中的海商和这些国家的商人通过商品交易往来大大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活。同时因贸易而在当地定居的广东商人就成了华侨。广东商人以及华工带去的先进的铁工具等,对东南亚各国人民从事矿藏的开发、荒地的开垦以及经济作物种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5、促进中外科学文化的交流
贸易的通道,同时也是文化交流的通道。广东商人的大量出海贸易,不仅把中国的优秀文化带到国外,而且也把外国的先进科学技术带回中国来,从而促进了中外科学文化的交流。
中国科技文化的外传:广东商人的海商足迹踏遍了世界各地,他们不仅运去了各国人民所需要的先进的中国手工业制品和农产品,而且想这些国家传播了中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对各国的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到国外经商的广东海商不时把外国的一些经济作物或者粮食作物新品种带回广东种植,对广东乃至全国都有产生极大的影响。
西方国家先进科学技术的传入:随着广东海商对外商贸的发展,西方传教士也纷纷来到广东和内地传教,并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明清时期停滞不前的科学技术注人了新的血液。
6、促进广东社会重商心态的形成
广东是一个商业一直比较发达的地方。在国际贸易的影响下,广东社会的重商思想不断得到加强,随着明清广东商人的形成和发展,广东人经商意识日益普及化。明中叶以后,重商的社会心态便在广东形成了。广东社会的重商心态除了表现为经商的人多、经商的风气盛以外,还在商业性农业的发展等方面反映出来。

Ⅱ 我想了解一下徐州新城区总体建设情况

从盖房子到创造新生活 居住模式已悄然改变徐州
10年前,徐州人见面的问候语常常是“单位分房了么?多大面积?”今天人们见面已习惯于问“买房了么?哪个项目?是投资还是自住?”

近年来,徐州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在全社会投资中占据了“半边天”的位置。“居住”不仅推动了徐州的城市化进程,拓展了城市的生活空间,改变了徐州的版图,而且也极大地提高了老百姓的生活质量,甚至改变了人们的观念与命运。

■从福利分房到个人购房

1995年至1998年7月,徐州很多机关、大单位仍然在搞基建工程,建设大量的住宅楼作为单位职工的福利分房。在此期间,房子是单位的福利,住房人关心的是由级别和工龄决定的面积和楼层,并不关心住房的功能。与单位分房并存的也有极少的商品房,几乎都是“有钱人”的专利,是“奢侈品”的代名词。1998年7月,福利分房基本结束,普通商品房开始大量涌现,“按揭”和“商品房”随之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关键词。

2000年到2003年,花样翻新的各种楼盘四面开花,一年四季都有办不完的房展。大量老徐州的拆迁户、小白领、中老年知识分子、新移民拥向房展。进入新世纪初,随着福利分房末班车的结束,徐州楼市进入10年中开发最红火的阶段,当时有人用“1天3个新盘”来形容徐州楼市开发量之大。随着徐州容颜发生巨变,集体分房自然过渡到个人购房,这是多么大的变化!

■从关注地段价格到追求宜居

听听购房人的议论:“房子远一些没关系,反正自己有车;关键是房子要住得舒服,整个小区的景观要好。”“我挑房子的标准,一是户型要好;二是小区比较大,绿化和配套设施都做得比较好;三是附近有好的小学中学,对于孩子以后的教育有利。”

当房子属性发生了改变,从单位公房变为个人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购房者的心态和需求自然就大不相同了。起初人们热衷的是“地段+价格+基本合理的户型”,如今又开始追求“地段+健康和宜居”。宜居,不仅仅是指楼盘先天环境和后天的园林规划要有利于人的健康,而且还包括交通方便,有齐全的生活、教育、医疗等配套设施。宜居这个新的关键词的流行,标志着人们在新时期的消费观念与生活品位发生了重大变化。

■从盖房子到创造新生活

徐州目前的自住房屋比率大约为80%,住宅的质量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业主”和“物业”成了新的关键词。业主可以堂而皇之地为了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与开发商及物业理论。在新型的社区中,人们将自觉不自觉地培养着更多的参与意识,学会用民主的方式,拿起法律的武器解决利益分配和争议。

有位房地产商告诉记者,当今的楼盘和10年前的完全不同,10年前的楼房设计非常呆板,是我们物质到精神贫乏的写照。今天,我们的设计和建筑已经从对居住者物质层面的关怀扩展到精神层面的关怀。

老百姓是房子的主人,房地产商必须看准业主们的脸色。他们要考虑购房者之需求,关照他们的居住、工作、休闲、消费多个层面,必须在户型、环境、景观等方面精心设计和安排,才有卖点,才能在竞争中立足。于是,房地产商的角色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他们不仅仅是拆房子和盖房子的人,他们更愿意把自己看做是创造徐州新生活的人。

预算造价指南
预算造价指南 !!!
(一)、如何做好家装预算
房屋装修对每个家庭来说都是大事,因此在装修之前,确定要花多少钱是多数家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面对火热的装饰市场,简单笼统的定价已经不再现实了,仔细做好家庭预算是装修的第一步,本公司认为:
(1)整体预算要考虑周全。首先,家庭成员要对装修的基本内容达成一致,比如做不做家具、地面铺什么材料、各房间的功能是什么等,然后到各大装饰城做一个摸底,包括装饰用的涂料、地板、墙地砖、各种装饰板材、洁具、橱具等。在掌握了各种材料的大致市场价格以后,全家不妨坐下来进行商讨,了解上述材料的品牌、材质、产地、性能、价格等方面的情况,以利于在和专业装饰公司洽谈的时候做到心中有数,并且可以根据掌握的第一手情况大致做一个前期预算.以便合理地安排装修的项目和准备相应的资金。
进行装修项目的预算。您手上要有新居室的平面图,将客厅、卧室、书房、餐厅、厨房、卫生间的居住和使用要求、设施要求在图纸上定下来,并列出将做项目的清单,得出一个前期的预算。
装修档次不同.预算不同。家庭装修是一项综合工程,它有许多未知的因素存在,也有不同的档次之分,这就需要给装饰公司一个布局、规划的时间(约一周时间),以便根据不同的装修档次确定出一套适合您的方案和预算。如果是简单装修,对木地板、乳胶漆、墙地砖、胶合板等基础大项材料进行专项了解,核算出的价格就基本是总造价的主体了;如果是高档次的装修,除了基础项目外,还要留出一定空间让设计师从美学角度进行点缀。
(2)合理分配使用预算资金。装修装饰孰轻孰重?装修的手段毕竟有限.无法满足个性家居的设计要求,而风格各异、款式多样的家具和家居装饰品却可以衍化出无数种家居风格。所以,许多人在装修时要求高质量的“四白落地”,同时利用装饰手段来塑造家居的性格。因此,应把预算资金的大部分投入在装饰中。
客厅、卧室哪个重要。“大厅小卧”的房屋结构越来越多,所以您不妨对客厅的投入多一些,对卧室的装修少花一些。装修客厅最重要的是要体现这个家庭的特色,顶、墙、地的处理不仅质量要高,材质要好,装饰手法更要新颖。在家具的配置和装饰品的选用上,客厅所占的份额都应是整体预算中最大的。而卧室的装修和装饰应以简洁、温馨为主,这也是人们所需要的卧室风格,所以用不着太过雕琢。
顶、墙、地区别对待。目前,家居房间的净高普遍比较低,大约在2.5--2.8米之间,所以房间的顶部处理应以简单为宜,这样不致使人产生压抑感。墙面的装修也是以简单为好.这样既可节约经费,效果也好。地面的装修需要下些功夫,因为地面使用频率高于墙和顶棚。就地面材料而言,质感、装饰效果俱佳的复合木地板更适合家庭使用。
厨房、卫生间要下功夫。厨房是家庭中管线最多的地方,是装修最头痛的地方,所以多投入一些资金,把厨房搞得漂亮一点是值得的。现在,整套厨房家具市场看好,这正是“厨房革命”的新动向。许多卫生间的通风和采光都很差,装修上更需下一番功夫。
(二)、业主如何看懂报价单
正规装饰公司在精心规划和设计之后,都会给业主提交很详细的报价单,供业主掌握装修项目及造价。作为业主,如何看懂装修报价单以便准确把握该装修公司的可靠程度,锦华公司给您提供以下参考:
(1)首先了解报价单应包含有什么内容
不少业主认为,报价单就是报个价就行。以致看了报价单后就急急忙忙与装饰公司讨价还价,争论不休。其实,这种观点和做法是错误的。锦华认为一份完美与合格的报价单绝对不是简单的报个价。它至少要包括有:
1 项目名称
2 单价
3 数量
4 总价
5 材料结构
6 制造和安装工艺技术标准等。
如果缺少以上六个方面之一,就不是一份合格与完美的报价单。
(2)报价单哪方面内容是最重要的?
很多业主拿到报价单后,首先要看的仅是价格一栏。报价低了就认为可以了,报价高了就一个劲地砍价。其实,这样做是错误的。如果价格没有与材料、制造和安装工艺技术标准结合在一起,或者说,报价单所报的价格没有注明所使用的材料,或虽有材料说明但又没注明材料产地、规格、品种等等,该报价就是一个虚数或是一个假价,最终吃亏的可能还是您。所以报价单中最重要的和最需要关注的不是价格,而是“材料结构和制造安装工艺技术标准”一栏。
(3)如何看清报价单是否有水分?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查看该报价单是否在“价格说明”以外还注明了”材料结构和制造安装工艺标准”。我们以装修中最常见的衣柜制造项目为例。有的公司以平方数报价,有的公司以米数报,要统一换算成同一单位才能做比较。目前市场报价包工包料最高价为每米1500元,最低价为每米800余元,每米差价达700元之多。究其差价原因就在于使用材料的产地和制造工艺技术标准以及用料不同。有的使用合资板,有的使用进口板。在进口板中又分为使用台湾板、马来西亚板和印尼板。它们的不同在于材料产地有较大的价格差别,所以造成不同的报价。此外,夹板中又有实心板和木芯板之分,两者有较大的价格差别。如果您忽视了制造工艺技术标准,没有弄清该衣柜是用9厘米、12厘米、15厘米板使用和使用什么品牌的油漆,油几遍油漆等,又怎么能弄清价格的水份程度?例如电路改造,有的公司按米数报,于是明明一根管子中能穿3根线 ,它非得用3根管子去穿,这样工程决算下来,有的电路改造费用竟达到万元之巨!按照施工经验来讲,按平方数报价比较合理,我们认为电路改造再25元/平米至30元/平米之间较为合理,改造应含弱电(电话\电视\网络)和强电两部分(单独排6路线以上)。
(三)、如何审核预算?
本公司认为审核预算应先审核图纸。一套完整、详细、准确的图纸是预算报价的基础,因为报价都是依据图纸中具体的尺寸材料、工艺等情况制定的,如果图纸不准确,预算也肯定不准确。
工程项目要齐全。核定预算中所有的工程项目是否齐全,您要做的项目是否都列在预算上了,有没有少报一扇门或漏掉了卧室的踢脚线。漏掉的项目在施工现场中肯定还是要做的,但免不了要办增项手续,这当然又是一笔开支。
计量单位看真切。在家具制作上,各装饰公司的区别比较大,有的公司用“延长米”,有的用“平方米”,所以要特别留意。
材料工艺要写清。装饰公司应准确告诉客户,所列报价是由什么材料、什么工艺构成的。如报价单写:墙面立邦漆18元/平方,这是不行的,因为立邦漆只是一个品牌,它的产品很多,有内墙漆、外墙漆、木器漆等,每种漆中又分几大类,又有很多颜色。

多层、高层住宅各有什么优缺点
一般来说,七层(含七层)以下住宅称多层住宅,八层(含八层)
以上的住宅称高层住宅。
多层住宅的优点主要是得房率较高;物业管理费和修护费用相对
较低;由于多层住宅一般为板式建筑,房型总体来说相对较好,每户
主要房间基本上都朝南;目前多层商品住宅较多为一梯二户,空气穿
透性较好。缺点主要是使用寿命比高层住宅低;居民(尤其是年老居
民)有爬梯之苦。
高层住宅的优点主要是结构较好,抗震性较好,使用寿命较长;
由于上还地区规定高层住宅必须安装电梯,所以进出较为方便;高层
住宅中较高层面视野较好,空气较好,可免装防蚊纱窗。如朝向较好
和空气穿透性较好的户室,夏天的冷气空调使用的频率较低。缺点主
要是得房率相对较低;物业管理费和维护费用较高;如是点状高层住
宅,总体房型不如多层,部分户室朝向欠佳,私密性较差。
小高层的优点:
1.小高层的房子是未来房地产建筑的发展方向
2.带电梯,老人住很方便.而且,有个重东西不用爬楼梯.
3.户型少.于高层相比少很多人,相对安静.多层户数少,但没有电梯.
4.我建议最好购买6楼或7楼的房子.

小高层的缺点:
1.套内实用面积低一点.
2.管理费比多层高.
3.电梯会坏.那就要爬楼梯了.最好购买6楼的房子.这样就是电梯坏了,也不至于累的很.
4.物业管理很重要.如果物业管理跟不上,电梯坏了,可能一个星期也修不好.

发展中心北移
建设崭新鼓楼
鼓楼区是徐州市的主城区,为徐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它历史悠久,却也因此多了发展的“欠账”。诞生60余年来,由于工业污染严重,基础设施陈旧,它与徐州市中心城区的地位已越来越不相称。面对新世纪,面对即将加入WTO带来的挑战,面对一浪高过一浪的经济全球化大潮,鼓楼区思变创新求突破,大手笔绘就了一幅老城区旧城改造的宏图

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东临京沪铁路,西接九里山麓,南距市区中心,北临京杭运河。全区辖11个街道,总面积69平方公里,人口28万。
近年来,鼓楼区按照徐州市“建设现代化商贸大都会和生态园林城市”的总体战略部署,制订了“开放带动、三产兴区、科教创新、繁荣鼓楼”的主体发展战略。本著“发展经济、改善环境、保持稳定、造福群众”的宗旨,鼓楼区紧紧抓住扩大内需的机遇,以改善环境为突破口,以重点工程建设为载体,投巨资进行大规模旧城改造和开发建设,使城区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随著鼓楼区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全区经济总量迅速扩张,主城区空间日渐饱和,重新规划与开发建设迫在眉睫,如不打破常规,积极向外寻求突破,鼓楼区乃至徐州市的发展都将受到严重制约。鼓楼区委、区政府大胆求变,果断实施了“发展中心北移”战略,以“团结拼搏、开拓创新、自我加压、负重奋进”的鼓楼精神,建设一个美丽文明的新鼓楼。
站在发展高度
推动“北移”战略
“发展中心北移”,是由鼓楼区的发展决定的。徐州是江苏省重要的工业基地,绝大多数传统型工业分布在鼓楼区内,工业污染给群众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搬迁老工业区,还给人民群众一个洁净、优美的生存空间,是全区群众早就期盼解决的难题,必须下定决心重新规划和开发建设,改造老城区。
徐州市1993年区划调整,鼓楼辖区内城区面积减至一半。随后几年的市政重点建设,又征用了位于市中心的部分繁华商业地带,致使鼓楼区发展空间越来越小,税源经济大幅度下降,因而必须向外扩张,开发建设新城区,开辟新的税源增长点。
鼓楼区所辖街道中,有不少地处城乡结合部,由于传统的农村居住习惯和长期没有系统的规划建设,形成了大片棚户屋居住区,影响了徐州市的整体形象。因此,鼓楼区亟待推进城乡一体化。
实施“发展中心北移”战略,通过“大投入、大改造、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来加快全区的城市化进程,对于有效提升徐州城市整体功能,改善徐州市北区形象、环境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鼓楼区彻底甩掉老工业区、污染区帽子,再创鼓楼辉煌的一次机遇,也是徐州市改变城市发展“南重北轻”格局,实现南北同步协调发展的一次机遇。
站在新世纪高度
打好“北移”战役
鼓楼区“发展中心北移”工程,惠及子孙,造福后人。因此,我们站在新世纪的制高点上,用跨世纪的超前目光来规划、建设新鼓楼,全力以赴打好“发展中心北移”的三大战役。
第一大战役———徐新桥战役。以修祥和路、架徐新桥、整治小区、建设市场为代表的重点工程如今已首战告捷,小区净,市场兴,“三路通”,一桥飞架东西,北区变通途。徐州市北区环境得到较大改善,新一轮城市发展轮廓初现雏形。
第二大战役———商贸城战役。加快建设以金地商都、女人大世界等4片联动工程为代表的市政商贸工程。这是鼓楼区全面推进“发展中心北移”战略的关键一仗。此役的胜利,将奠定鼓楼区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并使其成为徐州市城市副中心,从而改变过去徐州市城市发展“南重北轻”的失衡格局,实现协调发展。目前,金地商都等联动工程已全面开工建设。
第三大战役———白云山战役。投资10亿元搬迁白云山附近的污染企业,开发建设白云山庄,发展大绿化、大旅游、大商贸,把徐州市北区建成天蓝、地绿、山青、水秀、人美的现代化新兴主城区。这是解决鼓楼区城区污染源,改变老工业区、老污染区形象的重大举措。
这一战役的胜利,将打破“徐州城市不能向北发展”的陈见,实现徐州市北区经济和环境的历史性巨变。目前,这一项目已作为国家环保项目报请国家计委批准立项,申请世行贷款计划也正在积极实施之中。
以对人民负责精神
确保成功“北移”
实施“发展中心北移”战略,是一项大拆、大建、大迁、大移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决策者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从徐州市的总体发展规划出发,通盘考虑,统筹实施。因此,在决策阶段,我们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呼声,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论证,确保决策正确,措施切实可行。
鼓楼区实施“发展中心北移”战略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确保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同步协调发展。
在规划上,与徐州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保持一致,协调配合;在设计上,我们面向全国,以竞标的形式广泛选择设计单位,并成立专家委员会评选设计方案,择优采用;在建设上,我们实行全过程工程监理制,确保工程质量,力争建成国内、省内一流的标志性建筑;在管理上,我们面向国内外招聘专业管理公司,并按照市场法则独立运作,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要实现“发展中心北移”战略的总体目标,预计总投资约20亿元人民币。钱从何来?搞好资本运作是保证这一战略顺利实施的关键。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法则,特别是遵循城市建设的自身规律,鼓楼区采取“土地置换、易地生财”的运作方法,区机关主动让出市区黄金宝地,利用土地级差收益换取建设资金,同时通过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北移,有效提升城北土地的含金量,从而达到了“双向开发、双向增值”的最佳效应。
利用市区黄金地段优势和项目回报率高且快的优势,广招商、大引资、多让利,广泛调动、吸引社会资金为鼓楼区所用是做好资本运作的又一有效手段。本著“区外就是外”的原则,我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目前已和中国广厦建筑集团等多家单位达成了合资、合作协议。
资本运作的成功,较好地解决了建设资金不足的难题,目前各项工程均已如期开工。全区上下围绕“中心北移”,凝心聚力,众志成城。区领导按照各自分工,包挂重点项目,指挥、协调工程建设,一保质量,二保进度;社会各界鼎力支持,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更为我们打赢这场战役提供了胜利保证,“发展中心北移”是一项为民办实事的工程,所辖单位和区内居民以各种形式支持“北移”,市有关部门的专家以及驻徐高校的学者也组成“智囊团”前来出谋划策、共筹发展大计。毫无疑问,我们将努力奋斗,把一个功能配套、设施齐全、环境优雅、生活舒适、美丽文明的现代化新城区带入21世纪。

Ⅲ 有3600年历史的古都为什么却还是吸引不来游客

古都中的"小透明"——郑州,为何这么说呢?因为郑州在八大古都之中存在感甚低。每次与朋友谈起古都郑州,总会得到一阵调侃:"什么古都,一目了然是一个现代化城市。

Ⅳ 台荫村的历史文化

商朝末年,商纣王昏庸无道,大修离宫别馆,据说他的宫中以玉石做门,以黄金为柱,极尽奢侈豪华。他的宫中有一座鹿台,装饰的极其高大华丽,在这里,他和他的宠姬妲己纵情享乐。同时,他还极其暴虐残忍,曾经做炮烙之刑,将犯人剥光了绑在铜铸的空心柱子上,柱子中间烧上炭火,活活把人烫死。在这种穷奢极欲的状况下,他还发动了讨伐东夷的战争,无疑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民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这时,西方的周族乘机起来推翻了商王朝的统治。
周族起源于陕西岐山脚下的周原,臣服于商朝。到古公亶父的儿子季历的时候逐渐强大,但由于与商发生了矛盾,被商王捉住杀掉了,从此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季历的儿子姬昌继位时被人称为西伯,晚年时,他自称周文王。在周文王时期,周逐渐发展成了一个较大的方国。他们与周围部族和睦相处,赢得了大家的信任的尊重。渐渐地,文王有了灭商的念头,他率领周军击败了犬戎、密须等方国,一度曾逼近邘(河南沁阳西北)、黎(太行山一带),直接威胁到了商的都城朝歌的安全。但是可叹的是,商纣王对此竟毫无戒备。
文王尚未完成灭商的大业就去世了,重任落在了他的儿子周武王姬发肩上。武王继位的第二年(公元前1045年),他把父亲的牌位奉在军中,对天盟誓,决心进行灭商的大业。周军一路西行,来到了黄河岸边的孟津渡口,武王要在这里进行一次大阅兵。一到孟津,他仔细察看了周围的地形,看到这里地势平坦,视野开阔,是个阅兵的好地方。接着他命令众人修筑了一座高大的土台以方便观兵。邻近的方国、部落听到消息,都纷纷赶来表示支持。面对众多的支持者,武王愈发显得斗志昂扬,他一跃而上了观兵台,向大家慷慨陈词:“我们的祖先对上天是功德无量的,因此上天命先王灭掉这残暴的殷商,拯救万民,不幸的是,先王早逝。现在上天把这个重任托付给了我,我虽然无知又无才,但却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我希望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完成祖先的功业。”他顿了一下,看见大家情绪异常激动,便面色凝重地发布号令:“现在大家把船只准备好,一齐向对岸进发,希望你们奋勇向前,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如果有人胆敢退缩,一律军法处置!出发吧!”随着武王的号令,数千条船如万箭齐发,个个你争我夺,奋勇当先,冲向对岸。霎时间,几十米宽的河面上白浪冲天,喊声震天动地。不一会儿,这些船只已经抵达了对岸。观兵台上武王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队伍的一举一动,不时地微微颔首,最后脸上浮现出了一丝笑容。随后武王也坐船渡过黄河。行至河中心时,一条白鱼跃入周王坐的船中,武王弯下腰去拾起这条鱼,捧在手里,若有所思。刚刚过了河,众人突然觉得头顶一道亮光闪过,在天空中划出一条红色的弧线,声震云霄。见此天象,大家议论纷纷。这时有人对周王说:“刚才的白鱼和现在的火星,都是上天的旨意,让我们去讨伐商纣王呢!”周武王却命令大家收拾战场,班师回朝。众人都不明白武王想的是什么,武王告诉大家:“现在还不是时候,这其中的玄机以后你们就会明白,总之,天命还不到灭商的时候。”因为他知道,商纣王的一些重要大臣仍然掌握着军事要职,他们都是忠于商王的良臣。自己也只有等待天赐良机了。

但是通过这一次的孟津观兵,周武王看到了人心向背,意识到商王的统治基础已经动摇,而自己做为盟主的地位也已经非常牢固了。
形势对商纣王越来越不利,但他似乎并不在意,依然整日花天酒地。商朝老臣微子见到商朝的江河日下,不禁喟叹:“商朝是真的该亡了啊!就像跌入了万 深渊,万劫不复啊!”孟津观兵两年以后,即公元前1043年,商纣王的昏庸淫乱达到了极点,他不但杀了王子、比干,还囚禁了箕子,微子见状也逃走了,这样一来,所有敢于劝谏的大臣都被他排除掉了再也没有人出来劝谏了。
周武王认为这是天赐良机,他向各诸侯国发布了讨伐商纣王的文告:“殷商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重罪,我们一定要把它铲除掉!” 这一次周王抱定了必胜的决心,他亲自率领三百辆战车、三千名勇士和四万五千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浩浩荡荡地从渭水南岸出发了。沿途不断有一些方国加入进来。这年十二月,队伍又一次来到了孟津集结,闻讯而来的方国有微、纑、彭、濮、羌、庸、蜀、髳等。在孟津渡过黄河以后,诸侯国设坛盟誓,周武王进行了最后一次的战前动员,他历数商纣王的种种倒行逆施,说明了这次讨伐的目的和意义:“商纣王沉湎于酒色,破坏了祖宗的规矩,离经叛道,这是他自取灭亡。

所以今天我代替上天来惩罚他。大家一定要共进共退,互相帮助,一鼓作气灭了商纣王!”这支士气高昂的队伍,一路所向披靡,一直杀到了商都牧野,与商朝临时拼凑起来的军队展开了决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战。这一战彻底摧毁了商王朝的统治,从此进入了周朝统治中国的时期。

今天,孟津县会盟镇台荫村(已被淹没)还有观兵台,传说就是周武王筑台阅兵的地方。当我们漫步会盟镇,可以看到 这里西连小浪底风景区,黄河穿镇而过,在这里形成了数万亩的黄河滩涂和数千公顷的黄河湿地。当地还建成了万亩荷塘、万亩优质稻米、万亩孟津梨等农业产业化基地,古战场的痕迹宕然无存,但是 “八百诸侯会孟津”的诸多故事却永远被人们口口相传……

Ⅳ 郑州市总面积是多少

截至2018年末,郑州市总面积7446平方公里。

1、城市简介

郑州,简称“郑”,古称商都,是河南省省会、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特大城市、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中原城市群中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位居河南省中部偏北,东接开封,西依洛阳,北临黄河与新乡、焦作相望,南部与许昌、平顶山接壤。

2、行政区划

截至2018年末,郑州市下辖6个市辖区(中原区、二七区、管城区、金水区、上街区、惠济区)、5个县级市(巩义市、荥阳市、新密市、新郑市、登封市)、1个县(中牟县),全市总面积7446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01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549.33平方公里。

3、地理位置

郑州市位于中国华北平原南部、黄河下游,居河南省中部偏北,东接开封,西依洛阳,北临黄河与新乡、焦作相望,南部与许昌、平顶山接壤,全市东西长135-143公里,南北宽70-78公里,版图总面积7446平方公里,介于东经112°42′-114°14′,北纬34°16′-34°58′之间。

(5)商都历史文化最新进展扩展阅读

郑州市下辖的主要县市区简介

1、中原区

中原区是河南省省会郑州市的中心城区,是郑州市委市政府所在地,郑州市的政治和文化中心。截至2017年,中原区辖区总面积195平方公里,辖12个街道,常住人口104.8万人,城镇化率90.96%。

2、二七区

二七区是河南省省会郑州市的中心城区,因纪念1923年2月7日京汉铁路大罢工而得名,位于郑州市中心西南。截至2017年,二七区辖区总面积159平方公里,辖17个街道,常住人口80.15万人,城镇化率90.39%

3、管城区

管城区是河南省省会郑州市的中心城区,因是春秋时期管国都城所在地而得名,也是郑州商都历史文化城区所在地。截至2017年,管城区辖区总面积204平方公里,辖12个街道,常住人口82.03万人,城镇化率86.55%。

4、巩义市

巩义市是河南省省会郑州市的下辖县级市,位于中原腹地、嵩山北麓,东距郑州市中心城区82公里,西距十三朝古都洛阳市76公里。郑西高铁、连霍高速、陇海铁路等均在市内设站。截至2017年,巩义市辖区总面积1041平方公里,辖20个街道、镇,常住人口83.27万人,城镇化率56.10%。

5、荥阳市

荥阳市是河南省省会郑州市的下辖县级市,郑州市西部新城组成部分。荥阳市有“东都襟带、三秦咽喉”之称。截至2017年,荥阳市辖区总面积908平方公里,辖13个街道、镇、乡,常住人口62.67万人,城镇化率55.43%。

6、中牟县

中牟县是河南省省会郑州市的下辖县,郑州市东部新城组成部分,古称圃田、牟州,地处中原腹地、黄河之滨。截至2017年,中牟县辖区总面积1393平方公里,辖20个街道、镇,常住人口113.44万人,城镇化率51.30%。

Ⅵ 谁介绍下郑州发展史

河南省省会,中国重要的内陆开放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崛起的现代化商贸城市。郑州在黄河南岸,崇山峻岭之东,与七朝古都开封和十三朝古都洛阳东西相临,东南面向黄淮平原,位于东经112°42'~114°14'和北纬34°16'分~34°58'之间,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4.3℃,降雨量640毫米。辖12个县(市)、区,其中县1个、县级市5个、区6个。据2006年的统计资料,年末全市总面积7446.2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010.3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282.0平方公里;2006年末全市总人口 724.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36.28万人,乡村人口288万人。郑州地处中原腹地,“雄峙中枢,控御险要”,为全国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是新亚欧大陆桥上的重要城市,是国家开放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八大古都之首。

郑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旅游资源丰富。轩辕黄帝故里、裴李岗文化遗址、大河村遗址、夏都阳城遗址、商城遗址等记载了她8000多年的文明史,以黄河游览区、大村遗址为主的黄河有中国特色文化旅游群和以少林寺、嵩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主的嵩山风景名胜区给郑州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郑州地上、地下资源丰富。盛产小麦、玉米、稻谷、棉花、烟叶、花生、芝麻、水果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新郑大枣、中牟大蒜、黄河鲤鱼等特产闻名遐迩;现已探明矿产34种,铝矾、耐火粘土等储量丰富,具备良好的开采条件。
郑州雄踞中原腹地,是中国铁路、公路、航空、信息兼具的重要综合性交通通讯枢纽之一。京广、陇海两大铁路干线在此交汇,107、310国道和郑、汴、洛高速公路在这里穿过;拥有亚洲最大的货车编组站,拥有铁路、公路三个一类口岸和中国新郑国际机场;邮政、电信业务总量居全国前列。郑州是中原地区通向世界的重要门户。

郑州承袭商都遗风,商贸发达。"八五"期间,登高投资104.8亿元,新建大型商贸设施面积566.7万平方米。遍布全市的一、二级商业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大、中、小集贸市场相结合,专业市场与综合市场、批发市场与零售市场互补的发达的商贸网络。

开放的郑州在工农业生产、科教文卫体等方面都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就。工业体系逐步完善,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先后跻身全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和投资硬环境40优之列,并被评为全国卫生城市。兴办的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被评为国家重点和全国"十佳"开发区,与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一起成为河南省对外改革开放的窗口和国内外客商投资的热点。

Ⅶ 急求邢台地区古代战争史

千年古都话邢台

主持人 徐文静

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成王封周公旦四子姬苴为邢侯,建立邢国统辖邢地,邢台曾有邢侯所筑之台,故名邢台,位于河北省南部,京广、京九铁路和京深高速,308、107国道贯穿南北交通十分便利,为了深入了解邢台丰富的旅游资源,近日记者走访了邢台市旅游局副局长翟茂荣。

徐文静(以下简称徐):邢台是一座新兴的旅游城市,然而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很深,如今有哪些景区与邢壤大地的民俗风情结合,怎样在冀南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翟茂荣(以下简称翟):邢台具有3500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是先商之源、殷商古都、邢侯之国,曾作为商都129年,邢国国都近400年,是河北地区历史上第一座“城市”。历经尧禅位。酉系建堤、商定都、邢封侯及历朝历代,涌现了郭守敬、僧一行、宋王景、刘秉忠、张角、赵三多等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政治家和民族英雄,发生过黄巾起义和义和团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形成了底蕴独特的邢襄文化。主要景点有郭守敬纪念馆、中医圣祖“扁鹊庙”、开元寺,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中央大寨“黄巾军寨”,威县“义和团运动纪念馆”,神奇“柏乡汉牡丹”,清河“武大郎悬馆”、华夏第一寺普彤寺、唐皇陵、邢侯墓、沙丘平台等。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广宗,传扬了1800余年的太平古韵,古老拳种“梅花拳”,更是独具邢襄地域风情。邢台西依八百里太行,自然风光奇丽多姿,有太行奇峡群、崆山白云洞、天河山、云梦山、小天池、北武当山、不老青、仙翁山、映雪湖、秦王湖、玉泉湖等。还有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区———前南峪农业观光区、“华龙面天天见”的华龙食品城、中国羊绒之都的清河羊绒科技园区等工农业旅游点。邢台已有开放景区(点)22处,星级酒店12家,其中三星级5家,二星级5家,床位6500余张,旅行社28家,形成了旅游综合接待体系。邢台历史人文丰厚、自然风光秀丽、民俗风情多彩、现代文化交相辉映于邢襄大地。一座千年古都、一座新兴旅游城市正以青春四射的活力欢迎社会各界朋友到邢台旅游观光、休闲度假。

徐:据说位于邢台市西南路罗镇贺家坪村有条峡谷,地势险要,曾是唐末黄巢义军的根据地之一,现又被专家誉为“太行奇峡”,请您谈谈此峡谷的持点?

翟:太行奇峡群位于邢台县西南路罗镇贺家坪村,它背靠天河梁,南与白岸相邻,北同浆水镇接壤,西与山西的和顺县相望。距邢台市区65公里。景区游览面积为18平方公里,由24条峡谷组成,其中达到千米以上的就有8条之多。它既有北方山岳的雄伟气势,又具有南方山水之秀美。奇峡群景区有三大特点:峡谷地貌奇特,谷底狭深,具有狭长、深幽、陡峻、赤红、集群等特点;水资源丰富,峡谷内一年四季溪水长流,清潭飞瀑连绵十余里且成群出现;植被繁茂有上万亩原始次生林,形成一个巨大的“天然氧吧”。以上特点使其成为八百里太行的一大奇观,被专家誉为“太行奇峡”。奇峡群的岩石大多是红色,在地质学上称作石英砂沉积岩,那里14亿年前是一个浅海环境,由红色石英砂沉积后,在高温、高压作用下而形成这种岩层、后经燕山造山运动,使山体形成褶皱,又经千万年的流水切割、侵蚀,形成今天奇峡奇特的地势地貌。

目前可游览的峡谷为长嘴峡、流水峡、黄巢峡和竹会峡。主要景观有神鹰石、龙潭飞瀑、白云人家、黄巢殿、跑马栈道、神井、一线天、擎天柱、双驼峰、佛手山、情人峰、观天眼、双龟戏石、龙首崖、悬棺、云崖撒珠、雄狮出山、小石林、兴隆寺、猿人头、双狮岩、浮雕、卧峡睛虹、济公观海等,另外这里还有八路军129师的被服厂、造纸厂、印刷厂遗址。

徐:八百里太行蕴育了邢台优美的自然风光,天造地设了奇特的地质地貌,3500年悠悠的历史造就了灿烂的邢襄文化。在十一黄金周来临之际,你们为游客准备了几条旅游精品线路?

翟:大致分为四条旅游路线:巍巍太行自然风情游(3日游)。该线路主要由太行奇峡群、崆山白云洞、云梦山等组成,使人领略太行山的自然风光和奇特的地质地貌;科技阳光健身游(1日游)。该线主要由郭守敬纪念馆和扁鹊庙组成,以科技、健康、长寿为主题;寻根祭祖游(2日游)。该线以邢侯墓、唐皇陵、邬氏墓地为主要载体,满足海内外邢氏、清河张氏、唐皇李氏、崔氏后裔、柴氏后裔追根寻祖的心理需求;太行水韵风采游(2日游)。该线以秦王湖、岐山湖、野沟门、映雪湖等风格各异的水体组成,是休闲疗养、生态旅游的最佳去处。————————————————柏人城
柏人城在隆尧县西部的双碑乡境内,是春秋时期的历史名城,距今已有2600多年,是华北地区罕见的古城池之一。
柏人城系夯土建筑,它北邻抵水,三面环岗,依山傍水,形势险要,向为历代兵家所看重。城墙全长8017米,城廓面积约4平方公里。东城墙长2225米,西城墙长1451米,南城墙长1915米,北城墙长2426米,平均厚度为15.1米,最高处为9.15米。城墙夯土层为10厘米左右,每高60厘米铺有一层横木,横木间距为30至60厘米不等,其作用相当于现代建筑用的钢筋。此城原有9个城门,靠水的北面1门,南2门,东西各3门。城墙犹如山峦起伏,登临气势磅薄的柏人古城坦,一览平畴的大平原,烟村雾树,如锦似画,使人顿觉心旷神怡,志壮气豪。经过现存古城地表以上部分所作粗略估算,光是土方堆积量就达110多万立方米。完成如些浩大工程,这在生产力低下,科技不发达的古代,是非常也不起的壮举。
战国时期,柏人城已发展成为北方赵国的一个比较繁荣昌盛的军事重镇,这里遗有商周时期的陶窑和大量陶器。城四周有众多战国及汉代古墓,从墓葬中不挖掘出不少陶罐铜镜,铜带勾、青铜剑、铁剑以及战国时期的错金铜带勾玉璧、玛瑙饰件等。近年,在柏人城址还发现了战国时流行的铜质“刀币”,刀币上铸有“白(通柏)人”字样。据专家考证,当时赵国只有邯郸和柏人两个地方铸铜钱。这是战国时柏人城经济繁荣、商业发达的重要标志。http://www.hebiic.gov.cn/173county/xt/xtlnx/aboutlongyao/about_longyao07.htm

Ⅷ 广州历史,地理,传统

一、广州概况

1.自然地理

广州是广东省省会,广东省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也是华南区域性中心城市。广州位于中国大陆南方,广东省的中南部,珠江三角洲的北端,濒临南海,毗邻香港和澳门,中国第三大河流珠江穿城而过,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素有中国“南大门”之称。

广州地处南亚热带,北回归线穿越北部,属南亚热带典型的海洋季风气候。这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四季如春,繁花似锦。全年平均气温20~22摄氏度,平均相对湿度77%。市区年降雨量为1982.7毫米。由于气候温和。土壤湿润,阳光充足,广州一年四季树木常绿、鲜花常开,自古就以“花城”著称。在国内城市中,这一别称和美誉也是广州独有的。凡是来广州旅游的人都一定会充分感受、亲身体验到处是花的世界、花的海洋、花的节日广州不愧为花的城市!

2.人口物产

广州市辖10个区和2个县级市。10个区是:荔湾、越秀、海珠、天河、白云、黄埔、番禺、花都、南沙、萝岗。两个县级市是:增城市和从化市。

广州市陆地总面积7434.4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超过350平方公里。2000年6月,番禺、花都2个县级市搬市设区后,广州城区面积进一步扩大,目前,广州已经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海滨城市。

到2002年3月底,广州行政区域内人口(含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已突破千万大关,其中市区人口已经超过了600万人,市区平均每天流动总人口达300多万人。从这意义上,可以说广州是名副其实的不设防的城市。

广州自然条件优越,物产资源丰富,有许多驰名中外的农副土特产品,经专家们鉴定确认的多达100种。广州是中国著名的“水果之乡”。广州的土地、气候等自然条件适宜多种热带、亚热带果树的生长,一年四季都有水果上市。广州的水果共有500多个品种,其中荔枝、香蕉、木瓜和菠萝享有‘岭南四大佳果’美誉,早已名闻中外,也是广州水果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大的四个品种。其它如杨桃、龙眼、黄皮、柑、橙等也久负盛名。

3.历史渊源

在今天,提起广州,人们会很容易、很自然与现代、时髦、繁华、富裕、美丽联系起来。其实,广州还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国务院首批颁布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从公元前214年(秦始皇33年)秦王朝任命任嚣为南海尉并建城(俗称“任嚣城”)开始、广州已有2219年的建城历史。而世界历史名城中,除古罗马、雅典等少数几个城市外,巴黎、伦敦、莫斯科等均比广州年轻。

据史书记载,在公元前9世纪的周朝,这里的“百越”人民和长江中游的楚国人民已有来往,特建“楚庭”来纪念这种友谊,这是广州最早的名字。

公元前214年,奏始皇统一岭南后建立南海郡,郡治设在番禹,位于今天广州仓边路、越华路、中山路、北京路一带的老城区内。钱正朝任命任第为南海尉并建城.俗称“任嚣城”,有人考证后认为“任嚣城”就在今越秀区仓边路一带。秦末汉初,赵佗继任南海尉,建立南越国,自称南越武帝,建赵佗城。

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秋,派伏波将军路博德、楼船将军杨仆等.率领大军,出师岭南,废除南地国,再置南海郡,郡治仍设在番禺(即今广州)。三国时期、吴国孙权于黄武五年(公元226年)在交州东部分设广州。广州之名由此开始.至今已有1770多年的历史。

4.五羊传说

大家可能都听说过,广州有几个美丽的别名,我现在就考一下你们,看能不能说全。对,大家说得都对,广州又称花城、羊城、穗城。花城,前面已向大家简单介绍过了,不过大家知道和记住花城,更多的是通过已故中国四大散文家之一货牧的那篇著名散文《花城》,这篇脍炙人口的散文被收进中学语文教科书,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因此而记住广州是十一座以花而得名的城市。那么,广州为什么又称“羊城”、“穗城”呢?这里面有一个非常美丽的传说。

相传,有一年,楚庭因连年灾害,田地荒芜.农业失收,百姓饥荒。有一天.天空出现五朵祥云,上有五位仙人 身穿红橙黄绿紫五色彩衣,分别骑着五只不同颜色的仙羊,仙羊各口衔一棵一茎六穗的稻子,徐徐降落在这座城市。仙人把稻子赠予百姓、把五只羊留下,祝愿这里永无饥荒,然后腾空而去。

从此,广州成了岭南最富庶的地方,也开始有了“羊城”。“五羊城”、“穗城”之称。后来广州的百姓还在惠福西路修建“五仙观”来纪念这五位造福广州的仙人。你们若不信,可到五仙观的东侧看看,至今那里还有一块巨大的红砂岩脚印状的凹穴,那就是“仙人拇迹”。你们还不信,可再到越秀山麓.那里存立有一座“古之楚庭”的名牌坊,它告诉人们,广州最古老的名字叫“楚庭”。

喜欢动脑筋、善于思考的人可能会想:在这个神话传说中,仙人们为什么骑的是羊而不是别的什么动物?为什么五位仙人衣是五色,羊亦五色?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神秘?

不错,在这个神话传说背后,还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思想内涵。也就是说,仙人骑着羊而来,仙人五数、衣五色、羊亦五色都不是偶然的。先说为什么是羊,这里我告诉大家一个基本事实,畜牧学家已经证明,广东的羊来自北方,这就说明五羊神话是一则史前拓殖神话,中原人早在公元前9世纪的周朝就开始南迁,并给岭南人带来了北方的文化和文明,同时也证明了广州很早就是一个移民城市。也许有人还会问,移居羊城的先民,也可以把狗。猪什么的带来呀,为什么单单是把羊带来呢?这可能是由于路途遥远。猪的行动缓慢、成批驱赶不便,再加上在古代传说中,猪的形象不好。而狗,在古代是许多民族的图腾和始祖神,很少作为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家畜来饲养。相对于狗和猪来说,羊的繁殖力强,适应力强,还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至今广东仍有“种姜养羊,本少利长”和“羊不离胎”之说。加上它行动快速,便于驱赶。可见,五羊神话中的仙人骑羊,除象征其从北方而来之外,还有心理、道德和经济上的考虑。羊成为当日南迁的先民携带的理想家畜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在今天.五羊巳成为广州的城徽标志。细心的游客会发现,“羊城”这一别称,已渗透到广州生活的各方面:书有《羊城古钞》,刊有《羊城古今》,报有《羊城晚报》,是有“羊城八景”;乃至许多楼字商标、公司社团、名胜古迹均以“羊城”命名;“五仙观”如今尚存,“仙人拇迹”依然可见;仙湖街、仙邻巷、五仙门等都还粘有一点“仙”气——“五羊仙”的神话,可谓影响深远。

5.经济发展

广州自古以来就是全国著名的商埠,它拥有2000多年的开放贸易历史。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经济发展焕发出新的生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从1992年开始,广州的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国10大城市的第3位。尤其是“九五”以来,广州的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更为显著增强,为国家、为广东省所作的贡献越来越大。

2004年广州生产总值(GDP)突破4000亿元大关,达到4115.8亿元,比上年增长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5.5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1817.71亿元,增长17.2%;第三产业增加值2182.6亿元,增长13.8%。三次产业的比重为2.81∶44.16∶53.03。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年人均GDP为5.63万元,增长13.7%;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约合6800美元,在国内大城市中位居前列。

广州经济发展最突出的特点是包括商业、旅游业、餐饮业和信息、金融、房地产服务业等在内的第三产业十分发达。2002年,全市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 1668.55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 55.59%,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5.9%,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广州经济发展的另一突出特点是,对外开放程度比较高,对外经济贸易发达。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外贸出口年均憎长达21%,2002年,全市进出口总额已达 279.31亿美元,其中出口达137.84亿美元。出口市场达200多个国家和地区。1979~2002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294.53亿美元,在全国10大城市中排第2位。已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前来广州投资,在广州设立了8000多家外资企业和2000多个办事机构。

6.城市建设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综合实力的显著增强,广州明显加大了城市建设的力度。从1998年秋开始,广州开始实施城市建设管理“一年一小变”、 “三年一中变” 、“2010年实现一大变”的战略。“九五”时期(从1997至2001年),全市城市建设投资总额达610亿元,相当于前8个五年计划总和的3倍。现在广州已全面成功实现了“一年叶小变”。‘三年一中变”的目标,城市面貌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可以说,在短期内城市面貌发生如此巨大变化,不仅是广州城建史上的奇迹,就是在整个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城市建设史上也不多见。

“小变” 、“中变”的成果不仅受到广大市民的由衷赞赏,而且受到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同时在国际上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认可。2001年12月3日.广州荣获“国际花园城市”的光荣称号,捧回了被国际上称为“绿色奥斯卡”的大奖,成为世界上获此殊荣人口最多的城市,为我国争得了荣誉。2002年5月26日,广州又成功入选全球40个“2002年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7月,荣获该奖项十佳奖。

7.人民生活

广州的经济实力雄厚,发展迎度快.充满活力.广州人民生活水平自然也水涨船高。与北京、上海、天津、重庆、西安、武汉、沈阳、哈尔滨、南京等9大城市居民相比,广州人最会挣钱也最能花钱。广州人挣钱花钱全国最多。

2004年全市职工平均工资为31025元,增长9.9%。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884元,增长12.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7%。全面取消农业税,大幅度减轻农民负担,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达6625元,增长8.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9%。全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13121元,增长13.4%。其中,服务性消费支出4653元,增长18.5%,城市每百户居民家用汽车拥有量由上年的2.3辆提高到4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353元,增长5.8%。物价水平总体平稳,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1.7。

8.民俗风情

到一个地方旅游,无非是观赏和了解那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名山大川与风土人情。广州是岭南文化的中心和发祥地,在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都市,我们既能感受到现代文明的强劲冲击和活力,又能领略到传统岭南民俗文化的独特韵味。广州两千多年的文明史留下许多说不完道不尽、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它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饮食、居住、建筑、商贸、语言、岁时节令、婚姻、祭祖、礼仪、娱乐等。由于广州自古就是一个移民色彩很浓的城市,广州民俗风情也处处体现了一个移民城市所特有的韵味和魅力:丰富多彩、活泼多样,古老而又年轻,处处迸发出多元文化撞击的火花。至今,广州民俗中仍保持有许多古老的习俗,其中有中原汉人的古风遗韵 也有百越古族的特别禀赋。

同时,由于广州地处南疆,拥有漫长的海岸线,最先接受海外民俗文化的影响,这又使得广州民俗不但有新兴海滨的迷人风韵,还略带一点“洋味”:他们一面过传统的春节,一面过西方的圣诞节;一面游街,又一面给情人送玫瑰花;一面吃蛇、烹狗、饮功夫茶,又一面吃汉堡包、寿司、喝鸡尾酒;一面舞龙舞狮,又一面跳迪斯科、唱卡拉OK;一面穿牛仔裤、露背装,又一面复兴旗袍和香云衫;一面操着电脑预测市场风云,一面又供着财神、占卦算命。处处体现出岭南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开放性和兼容性。

最能体现广州民俗风情的是广州的茶楼。广州人喜欢上茶楼饮茶,是全国闻名的。广州人清晨见面打招呼时常说“饮茶未了”(意即“饮早茶了吗?”)可见广州人对饮茶的喜爱。广州人的饮茶有着悠久的历史。自19世纪初,广州的茶楼从低矮简陋的茶寮中崛起之后,“饮早茶”的时尚,风靡了珠江三角洲。到处茶楼林立,可谓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就连郊区的小村镇,也无一处没有茶居(楼)。改革开放以后,广州的茶楼业更加发达。现在,广州的茶楼、酒家巳发展到近2万户,遍布大街小巷,不论走到什么地方,都能尝到“三茶二饭”。从‘饮早茶”发展到“饮下午茶”到晚上的“饮夜茶”,档次越来越高,食品越来越精致。而向往开放改革的各省人士,也常常以广东的生活习尚为乐,于是南至天涯海角,北达内蒙古草原,都建起了广式茶楼。到后来“老舍茶馆”根深蒂固的古都北京人 盖碗茶艺高超的成都人,都学广州人“饮早茶”。广州茶楼之风,一下吹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成为传播岭南文化的一个窗口。

再就是充满岭南传统节日气氛的广州除夕花市。那十里长街,摆满各种鲜花,任君选购。爱花惜花的广州人,络绎不绝,穿梭其中。还有“卖懒” 的少儿,招摇过市,那热闹的情景,也是非亲临现场所难以品位的。还有那元宵灯会,剔透玲拢多姿,令人目不暇接。再有广州七夕风俗之纤巧,重阳登高之踊跃,冬至节日之隆重(广州人谓“冬至大过年”)。

广州的银龙舟,与别的地方赛龙舟不同。别的地方大多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广州赛龙舟则是每年端午节前后广州民间的传统节日。

广州的波罗庙会也有别于其他的庙会,它是为了纪念海神的诞日,庙会期间扎制的波罗鸡,更是广州所独有。

著名的沙湾飘色是南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以独特惊险的戏剧人物造型饮誉国内外。

麻车火狗是有600多年历史的大型民间艺术活动,表现人们丰收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盘古王诞是为了纪念神话传说中盘古王,位于花都的盘古王庙更是万年香火不断,远近闻名。

9.著名侨乡

广州是全国著名的华侨之乡,又是全国华侨人数最多的大城市。据统计,全市有华侨、外籍华人;港澳同胞135万人。其中华侨、外籍华人52万人,他们分布在5大洲116个国家和地区,聚集比较集中的有东南亚、美国、加拿大地区和澳大利亚,港澳同胞83万人。全市还有归侨、侨眷、港澳同胞亲属100多万人。

广州向海外移民有悠久的历史。随着中外交通和贸易的发展,广州人的足迹很早就散布世界各地,并定居下来,成为华侨、华人。据资料记载,唐代以后侨居外国的广州人日渐增多。康熙中叶,海禁开放,出洋谋生者更多。到了近代,广州出现了向海外移民的高潮。其主要原因:一是广大人民生计日益艰难,又不堪清政府的迫害和屠杀而出洋,19世纪50、60年代,清朝广东当局以残酷的屠杀手段,镇压广东天地会起义和太平天国革命,许多起义的参加者及其亲属,辗转逃徙海外避难,在异国他乡定居;二是西方殖民主义者急需劳动力,到中国诱骗华工,据统计,仅1848~1852年的5年间.在广州及其附近地区被诱骗的华工就达3万余人。

广大华侨、华人素有爱国爱乡的传统,对祖国和家乡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是热情支持、积极投身祖国的革命运动和一切爱国活动,在整个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从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直到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以及一切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民主运动,广大爱国华侨几乎无役不与,不少人毁家纾难、抛头洒血。二是积极投资兴办近代工业企业,揭开了广州兴办民族资本企业的帷幕。1860年,秘鲁华侨黎某等在广州创办万隆兴出口行,开华侨投资的先河。1872年,南洋华侨陈启沅在南海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机器缫丝厂。接着,旅美华侨创办了广州第一家电灯公司。20世纪初,马来西亚华侨在广州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橡胶企业,美国、加拿大华侨投资创办了广州第一个公共汽车公司等。三是广泛地传播西方文化,促进了广州中西文化的交流。

(二)广州特点

关于广州,有许多美誉和雅称,比如“中国的南大门”、“花城、羊城、穗城”、“水果之乡”、“华侨之乡”、“中国南方最大的海滨城市”、“著名商埠”、“不夜城”、‘移民之城”等等,这些称呼和概括都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反映了广州的特色和魅力。

广州的特色。有人归纳为“十大”特点,为了便于大家记忆,用一句话来表述,就是“一都、二城、三化四地”。

“一都”是指广州是著名的商都;“二城”指的是广州是闻名遐迩的古城,这就把城市悠久的历史文化和适合人生的优良生态环境两大特征都包括进去了;“三特”指广州所特有的粤语、粤菜和粤剧;“四地”说的是,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近现代革命策源地、岭南文化中心地、改革开放前沿地。

1.商都

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历史人文因素,广州商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自古就比较发达和繁荣,历史上广州一直是全国著名的商埠。

广州自秦汉以来就是我国南方的古都会,有“金山林海,天子南库”之誉。《史记》说:“番禺亦一都会也”,司马迁把番禺列为当时全国的9大都会之一。《汉书》也说:“番禺,其一都会也”,“中国商贾者多取富焉”。意思是说商人来到这里做买卖多半是会发财致富的。

唐代,广州港已发展到可容大小海船近千艘的港口,官方首设市舶使(中国最早掌管海外贸易的官职)于广州,并开辟了长达14000公里的由广州通向西方的航线,这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航线。在今天光塔路一带的“蕃坊”居住着12万外国商人及其家属,当年的广州形成了一个国际性的珠宝市场。

宋元时期.广州“城外蕃汉数万家”,“广州富庶天下闻”。当时的意大利旅行家鄂多立克说广州是“一个比威尼斯大三倍的城市,整个意大利都没有这个城的船只多”。阿拉伯游历家伊本·白图泰也同样认为,广州是“世界大城市之一也。市容优美,为世界各大城所不及”。

明代,广州首创外贸交易会,每年夏冬两季定期举办外贸集市。那时,广州是中国朝贡贸易第一大港,也是中国外贸第一港。明嘉靖年间,因西方殖民者和倭寇的侵扰,朝廷实施海禁政策,废除宁波、泉州两市舶使,对外只保留广州一口通商。广州独揽了全国的对外贸易大权。

清代,广州设立“十三行”,专门从事对外贸易。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清政府关闭漳州、宁波、云台山等三处通商口岸,只留广州一口对外贸易长达83年。广州再次成为全国惟一的对外贸易口岸、直到鸦片战争之时,广州的外贸因而空前繁荣。有历史学家这样描述当时的广州:“广州成为对内对外贸易的极盛之地。中华帝国与西方列国的全部贸易都聚汇于广州。中国各地物产都运来此地,各省的商贾货栈在此经营着赚钱的买卖。”清末至民国时期,广州大力引进华侨和外国资本开办商业、洋行和银行,商业和外贸的发展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建国后,1957年起,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一直在广州举行,到2002年止,已经成功地举办了91届广交会。广交会是我国规模最大、档次最高、成交量最大的出口商品交易会,其成交额占全国出口贸易的三分之一,被称为“中国第一展”。广交会为促进我国的对外贸易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国际国内具有广泛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的商都地位不断提高,商业和综合经济实力稳居全国大城市第3位。

广州商都的历史,源远流长,基础深厚,实力雄厚,经久不衰。广州城市发展的历史,可以说是商贸发展的历史。在2000多年的开放贸易中,“惟我独尊,地位不可替代”,广州确实是名副其实的历史商都。今天,广州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商贸再领风骚,广州、广货一度成为时髦的代名词。广州已成为真正的“购物天堂”。到2001年底,广州市商贸服务业网点发展到20多万个,城乡居民每千人拥有网点数达29个,位居全国首位。

要感受和体验广州“购物天堂”的乐趣和魅力,可去三大市场逛逛:

一是逛大型的综合性的购物商场。广州比较大型的综合性购物商场主要有广州百货大厦、新大新广场、南方大厦、广州友谊商店等,以及新崛起的王府井百货商店、天河城商场、新中国大厦、中华广场、流行前线、东山新大新广场、荔湾广场、时代广场等。

二是逛两大商业步行街:上下九路步行街和北京路步行街,逛这两条步行街还能感受到岭南典型的骑楼建筑风格。

三是逛专业市场和专用品一条街。广州作为华南中心城市和华南商业中心,是全省乃至全国物流集散地,用“货如轮转”来形容广州商都是再恰当不过了。广州因此形成了近400个专业市场和专用品一条街。华林玉器街、西关古玩城、清平市场、高第街等一些名气较大的专业市场和专业街,也不妨去逛逛,相信定会有收获的。

2.古城

广州的历史到底有多悠久呢?如果从传说(非历史记载)角度算,就是从战国时期的楚威王(公元前338年)开始;如果从历史文献记载角度算,就是从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任命任嚣为南海尉,任嚣在古番山和禺山上修筑番禹城开始;如果从“广州”两字出现算起,就应该是从三国吴黄武五年(226年),孙权建交、广二州开始。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是属于混乱的时期,古人说:“春秋无义战。”大国小国都在争夺霸权,总想称霸中原兼并他国领土。在公元前355年,楚国灭了越国。后来楚威王起用了原南越人高固做了楚国的国相。据说这个高固虽然出生在南海(今广州),但长得十分威武英俊;而且才华横溢,极有天赋。楚威王闻说后便召他到了王宫,经过什细考察和严格考验,对他十分赏识,授他为国相。高固不负重托,他用周朝礼乐去教化楚人,一改楚人只会打仗,惟尚武不懂礼义之风,使楚国后来成为文武强盛的大国,并与中原各国争夺霸权。高固辞官回到岭南后,就在番禺(今广州)越秀山下建了一座“南武城”。这是广州历史上最早的“城”了。高固还筑“楚亭”(也称楚庭),用来向楚称臣与朝拜,以示岭南乃楚之一方天下。现在越秀山上立有一座“古之楚庭”的牌坊,就是指高固曾在此筑有“楚庭”。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但是岭南还没有被征服,越人不愿归属于秦。秦始皇就派兵南下攻打南越,但遭到越人激烈反抗。历经3次用兵,秦始皇都没取胜.而且兵力损失惨重。越人潜入深山老林之中,北人不熟悉岭南的地形,更不适应南方的天气和气候,结果战死的战死,病死的病死,还时时遭受越人突然袭击。越人还到处封关锁路,断绝秦兵粮草,逼得秦始皇一时无计可施。最后秦始皇招来10万民工打通了广西桂林北面漓江与湘江的水路(后人称之为灵渠),才解决了进人岭南的交通运输问题。然后秦始皇举兵50万人大破南越,终于完成了全国统一大业。

统率秦军南下的将领任嚣就被秦始皇留下镇守岭南。秦始皇在岭南推行郡县制,设置南海郡、象郡和桂林郡三郡及数县。

任嚣被秦始皇任命为南海郡尉,于是在南武城基础上筑“任嚣城”。随任嚣南下的将领赵佗被任命为龙川县令,即今天县长之职。赵佗是任嚣的得力助手。任嚣在任南海尉期间,对越人采用恩威并举、团结教化的办法,使岭南一带平稳无事。他在大力发展生产的同时,也加强军防力量。他把中原发达的文化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传授给越人,使岭南很快富庶起来。秦朝统治中国前后才15年,传到秦二世胡亥执政时,天下已开始动荡不安了。任嚣就做好了拥兵自立、割据一方的准备。但由于他那时也年事巳高,加上身体状态不佳,儿子又没有一个可接任的,他就把希望寄托在赵佗身上。于是他召赵佗到身边商讨大计。他对赵佗说:“秦朝看来不可长久了,岭南乃一方沃土,又远离朝廷,不如趁天下动荡之际拥兵自立与中原断交。但我已无法完成这件事了,如果你老弟识时务,就劝你担当此任,在我还未死之前尽力帮助你。不久,任嚣就死了,临终前他把南海尉这个位置让给了赵佗。

赵佗当了南海尉后不久,大权独掌,专制一方,为他割据岭南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赵佗果然建立了“南越国”做起南越王来了。他在原任嚣城的基础上又扩大了一倍,筑成“赵佗城”。1974年在中山四路发掘出南越王宫署及御花园遗址4000多平方米,经过20多年的不断发掘及实施了保护性措施后,现已具备了对外开放的条件,可望在近年内,这座沉睡了二千多年的地下王宫及御花园将展示在游人的面前。

南越国5代历93年,汉武帝刘彻于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派兵灭了南越国,以后复置南海郡,隶属交州治域(交州的治所在广信,即今广西梧州)。进人东汉末年,广州的经济已经相当发达了,统治者不得不考虑将交州的州治迁来广州。当时中国的政治形势已经出现了吴、蜀、魏三国鼎立的局面,在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吴国便将交州治所迁至番禺(今广州),在原赵佗城的基础上修筑城郭。由于交州刺史是步骘,于是便叫“步骘城”。此城东界在今仓边路,西达华宁里,北抵越华路,南至西湖路以北。为了加强对岭南的行政管理,吴国黄武五年(公元226年)交州广州正式分治,分合浦以南为交州,合浦以北为广州。因为州治是从广信迁来,便取“广”字为州名,从此,“广州’的名宇诞生了。

公元904年 刘隐为唐清海军节度使,据有今广东和广西。公元917年,其弟刘岩在岭南地区割据称帝,国号南汉.定都广州,有史以来第三次扩建城垣、铲平禺山,向南扩展,大建都城。同时遍筑离宫别院,在城西开凿西湖(又称“仙湖”,在今教育路南方戏院北侧),长500丈,地连南宫,又建洲于湖中,称“药洲”。湖中有瑰伟怪石九座,称“九耀石”。沿湖建有亭、楼、馆榭,风景秀丽。公元971年南

Ⅸ 郑州都市区的发展目标

根据《郑州都市区总体规划》,郑州都市区确定规划目标为:活力郑州、幸福都市。涵盖田园都市、畅通都市、宜业都市、宜居都市、魅力都市、创新都市建设六个方面。2015年,人口规模约950万人;远期,2030年,人口规模约1300万人。 确定未来重点发展汽车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商务金融、物流商贸、文化创意旅游五大战略支撑产业;培育发展航空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优化提升铝工业等传统优势产业。
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分为都市农业区、现代农业区和休闲观光农业区三大农业区,引导建设5类30个农业园区。
工业园区
重点在新城区、外围组团和新市镇布局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都市区内共规划布局15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和40个工业园区。在南部新城打造电子信息及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东部新城打造汽车及装备制造业集群,在高新区和西部新城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并依托三个产业集群打造三个研发中心,在巩义和新密分别打造铝工业及耐材工业集群。
现代服务业
重点在核心区集中布局现代服务业。全域规划建设2处金融中心、8处中心商务功能区、18处特色商业街区、6处大型市场、5处物流园区、5处创意中心、3处旅游服务中心和3处游客集散中心。 航空
构建“一主三辅”的航空体系,一主为新郑国际机场,定位从国际航空货运亚太中心,国内客货运中转枢纽转变为国际航空枢纽,这一转变需城际、轨道对接、高速、快速路支撑完善,同时需扩大腹地;三辅为登封、上街和万滩机场,可结合发展通用航空服务。
高铁辅站
未来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型”高铁辐射网络,实现北京、西安、武汉等城市的2~3小时出行圈 。
城际铁路
在“十字加半圆”的城际轨道交通网络基础上,补充东部、北部辐射网络,规划预留向东、东南东北辐射通道,打造以郑州为中心、以城际铁路为骨干的“一小时交通圈”。 公共设施布局规划:一是突出区域性服务功能建设,二是建立全域均衡覆盖的服务网络。对应都市区的空间结构,建立“区域级、市级、组团级、片区级、社区级”五个层级的公共服务体系。
从空间管制的角度,将都市区分为城市建设生态协调区、沿黄生态保护区、山地生态保护区、西南水源涵养区、东部沙土化生态治理区、北部生态恢复重建区六大生态功能分区,并提出不同的分区指引措施。重点打造伊洛河、贾鲁河、颍河、双洎河四条生态水系。 保护梳理文化遗产,构建郑州商都、嵩山历史建筑群、古荥汉文化、黄帝故里、河洛文化五大历史文化片区。传承创新华夏历史文明,全力提升“黄河”、“黄帝”、“嵩山”、“商都”四个文化品牌形象的国际影响力,增强文化竞争力。
根据都市区的文化空间特点,划定4个风貌景观片区,重点保护提升15个旧城历史文化区,打造24个特色街区。打造中部地区会展之都,培育新型文化创意产业,重点建设6个文化艺术创作基地、12个文化艺术传播中心;12个休闲娱乐文化基地;3个动漫游戏创作中心;7个研发设计中心等。
在绿博园、高新区、惠济区、金水区和登封打造五个创意产业集聚区。 在都市区内建设龙湖、绿博和登封三个旅游服务基地,郑州火车站、新郑州站和航空港三个旅客集散中心。 通过体制机制、土地政策、人才引进政策、产业政策、生态保护、金融财税和社会一体化等政策的创新建设,为都市区发展提供一个创新环境,实现都市区体制由“制约—促进”的转变,建设创新都市。

阅读全文

与商都历史文化最新进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