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尊村历史文化

尊村历史文化

发布时间:2021-02-04 12:20:21

Ⅰ 大理三塔有何历史文化价值

崇圣寺三塔始建于南诏王劝丰祐时期(公元824—859年),崇圣寺三塔风景(29张)先建了大塔“千寻塔”,高69.13米,是座方形密檐式砖塔,共16层。稍后又建了南、北小塔,均高42.19米,是一对八角形的砖塔,都是10级。三塔浑然一体,气势雄伟,具有古朴的民族风格。 修建三塔,除了佛家所宣扬的可以成佛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理古为“泽国多水患”。古籍《金石萃编》中记载:“世传龙性敬塔而畏鹏,大理旧为龙泽,故为此镇之。”相传古时修建三塔,采用垫一层土修一层塔的方法,塔修好以后,才将土逐层挖去,让塔显现出来,故有“堆土建塔”与“挖土现塔”之说。建塔时所搭的桥,高如山丘,长达10余里。修塔时运力不足,还用山羊来驮砖,如今大理的银桥村,古时称为“塔桥村”。古藉记载修三塔,“役工匠七百七十万,耗四万余金,历时八年建成”。
修建三塔后,又建了规模弘大的崇圣寺。经历代的扩建,到宋代“大理国”时期达到鼎盛巅峰。据《南诏野史》记载:崇圣寺“基方七里,周三百余亩,为屋八百九十间,佛一万一千四百尊,用铜四万五百五十斛”;有“三阁、七楼、九殿、百厦”之规模。
南诏国时 崇圣寺三塔期的唐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骠国(今缅甸)国王雍羌和王子舒难陀,在南诏王异牟寻的陪同下到三塔崇圣寺祈拜敬香,因而崇圣寺三塔成为东南亚、南亚崇尚的“佛都”。到了大理国时期,大理国第一代国王段思平酷爱佛教,《南诏野史》说段思平“好佛,岁岁建寺,铸佛万尊”。公元1056年,星逻(今泰国)国王耶多曾两次到崇圣寺迎佛牙,大理国王段思廉以玉佛相赠。由于大力倡导,大理佛教非常盛行。大理国二十二代国王中,有九位出家到崇圣寺当和尚,他们分别是:第二代王段思英、第八代王段素隆、第九代王段素贞、第十一代王段思廉、第十三代王段寿辉、第十四代王段正明、第十五代王段正淳(也是《天龙八部》中段誉之父)、第十六代王段和誉(也是《天龙八部》中段誉)、第十七代王段正兴。其中第二代王段思英,即位一年就到崇圣寺出家。这些国王固然也酷爱佛教,但主要是在争夺王位的斗争失败后的一种出路,因而史书上有“逊位为僧”、“避位为僧”的记载。明代传抄的大理国时期的佛教经典《大灌顶仪式卷》,就记载了国王举行灌顶仪式的复杂场面,这么多国王出家,在世界佛教史上是独有的奇特现象。因而,吸引了内地香客和东南亚、南亚香客到崇圣寺“朝圣”,崇圣寺成了东南亚、南亚推崇的“皇家国寺”。明朝地理学家徐霞客在《滇游日记》中载:“是寺在(苍山)第十峰下,唐开元中建,名崇圣寺。前三塔鼎立……塔四旁皆高松参天,其西由山门而入,有钟楼与三塔对势,极雄伟。楼中有钟。极大,径可丈余而厚及尺,为蒙氏(南诏)时铸,其声闻可八十里。其后为正殿,殿后罗列诸碑……其后为雨铜观音,乃立像,铸铜而成者,高三丈余……自后历级上,为净土庵等。”明代崇圣寺以五大重器著称于世:三塔、南诏建极大钟、雨铜观音像、元代高僧圆护手书的“佛都”匾、明代三圣金像。香火更旺,裴声于南亚、东南亚。编辑本段建筑结构

Ⅱ 团山镇的历史文化


团山镇地处古襄阳城之北,有着2800多年的历史和极为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原文化和荆楚文化汇合发源之地。悠久的历史为团山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有古邓城遗址、还有关羽与曹将庞德大战之地鏖战岗和三国蜀将关羽练马习武之地后官田等。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也留下了曼吾离、范宗尹、董曦辔、等一代又一代历史名人的脚印。 1972年以来,省、地、县考古工作者在邓城、蔡坡、陆寨、黄家、余岗村一带发掘了近400余座古墓及大批文物,其中有石器、漆、木、陶、铜、玉等礼器装饰品及大批兵器共达数千余件。较著名的文物有石器、蔡侯鼎、邓公鼎、吴王夫差剑、徐王义楚元子剑等等。如1973年,湖北省考古专家在陆寨北0.5公里处发现并采集了旧石器时代打制的石核、石片、石尖状器件3件,现陈列于湖北省博物馆,经中国科学院考古所鉴定,约为10万年前器物。
1976年在蔡坡M12号大型古墓中出土的吴王夫差剑,剑为青铜,长27厘米,上有铭文10字:“攻王夫差、自作其几用。”后将铭文拓片寄送郭沫若,请予解释。郭于6月29日复信如下:“五月十四日信阅悉,因病迟复,乞谅。”剑铭文,释如下:“‘攻’即吴,古器名或作功铭,或作功鱼,吴之古称。攻王夫差,即吴王夫差。‘其几用’一般多作‘其元用’,但此铭确是‘几’字,或系铸损,吴王夫差剑出于襄阳,盖吴灭于越,越又灭于楚,故。”此墓群与春秋邓国有直接关系,为研究古邓国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1976年秋,在张袁出土了一座东汉绿釉陶楼,楼为重檐式两层,通高47厘米,现存于襄阳市博物馆。
1977-2007年间,团山镇境内出土文物更是数不胜数,尤其是2005年以来,在邓城附近连续发现了西周时期的灰坑、文化层、墓葬品,其古墓就有300余座,各类文物2000余件,这些发掘和发现更是把襄阳建城史的相对年代推定在西周中期,距今约2900年或略早。为襄阳在整个中原文化发展史上的突出地位提供了重要史料依据。 宁国寺遗址:位于团山镇古邓城内西北隅,尚存有雍正九年(1731)年重新修建的宁国寺大殿。宁国寺到底有多少年的历史,这始终是个迷,但从古庙墙基上的各种汉代古砖来推断,宁国寺在邓城最起码存在了一千年以上,清雍正年间曾重修,寺内曾有铁佛一尊,香火盛极,住僧百余人,斋房10余间,占地50多亩。80年的时候这里仍存有一座大殿和三间偏殿,但由于缺少相应的保护,几千年的风雨终于使古邓城幸存的最后一个见证者---宁国寺,在一个没人知道的风雨之夜倒塌了. 卞营遗址
卞营遗址距古邓城遗址仅500米。考古人员在卞营遗址内发现了一批东周时期的水井。在300平方米的发掘探方内,考古人员共发现8座古井。古井如此集中分布的情况在襄阳市考古发现中尚无前例。这批古井均为圆形竖井。井口大小不等,最大的直径1.8米,最小的直径仅为0.86米,深度均为7米以内。从井内出土了一批东周时期的陶罐、豆、甑、汲水瓶等器具。据邓城村民讲,古邓城内曾有72口井,说明当时的社会繁荣、人口稠密。这些水井的存在,说明当时手工作坊相当多。 鏖战岗:鏖战岗位于团山镇西北四公里处,汉建安24年(公元219年),关羽与庞德在此激战,今仍有擂鼓台遗址。
官田:位于团山西三公里处,是三国蜀将关羽练马习武之地,人们称之为关田,后来又演变成官田。因附近有三个村,故又有前官田、中官田、后官田之分。回头庄:回头庄位于团山镇西一公里处(现为团山镇蔡庄村七组),是三国时期水战庞德一战时,蜀国大将关羽从关田顺官以南的遛马道遛马,每次行至一个小村庄时便转回去。由于人们对关羽的崇敬,为了记住关羽曾到过的村庄,便把这个小村庄的名称改称为“回头”。
水淹七军:团山镇是关羽大战庞德、水淹七军、生擒于禁和曹仁死拒关羽的主战场。这里的关公遗迹最为集中。当年在这里展开了野战、马战、步战、水战、阵地战、地道战、堑壕战、心理战、间谍战、气象战等多种战斗形式,著名的“关公刮骨疗毒”的故事也发生在这里。 邓城遗址是西周时期邓国都城,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襄阳市樊城西北六公里处,现在团山镇邓城村辖区内。其东北接卞营,东南连周岗,靠邓城大道,面积约0.64平方公里。据文献史料记载,西周时期,邓国已是周天子的“南土”和重要据点,也是具有一定影响力、有较高政治、经济和文化水平的南方诸侯之国。至战国,邓城一直是楚境内较著名的城镇和一级行政区。而襄阳具有的2800年的历史也就是源于古邓城,从西周时期的邓国开始算起的。楚文王十二年(公元前678年),邓国为楚所灭。据《旧唐书.地理志》“邓城,汉,邓县,属南阳郡,古邓城也。唐初称安养县。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安养县为临汉县。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改临汉县为邓城县。”直到南宋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撤并入襄阳县。邓城是南阳盆地南端保存较完整的一个古代都城和延续时间较长的县级治所,是襄阳市建城起源和早期文明的典型代表。它呈方形,系夯土所筑,城垣周长3233米,面积约0.64平方公里。原城墙四周墙基轮廓清晰,城外有宽30余米的护城河环绕。虽岁月已久,但旧迹仍依稀可寻。城址内外文物古迹丰富,秦砖汉瓦时有发现,在城内的田间地头目前仍散布着大量春秋至汉代器物残片,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展示观赏价值。
1981年,古邓城遗址被湖北省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25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Ⅲ 镇雄的历史文化

彝苗族传统文化保持区
镇雄主要有安尔乡小米多村、林口乡木黑村、坡头乡亳都村。
民间文化传承人
①民间舞蹈代表人物:杨洪清。②民族民间工艺代表人物:吉学平。③民间风俗礼仪传承代表人物:陆金华。
民族语言文字
主要少数民族有苗族、彝族、白族等。现彝族仍有文字,少数人可讲彝族语言。苗族普在小范围内使用过滇东北老苗文,解放后重新创作了新苗文,但没有普遍推广,在农村地区基本没有人懂。苗族语言使用频率也在逐步减少,在苗寨或群体内部仍有苗语交流,但年轻一代多数用汉语。
民族民间口传文学
镇雄民间没有专门的神话史诗,仅有一些盘古开天地、伏羲兄妹繁衍人类、女娲补天等散见于一些民间歌谣中,地方传说主要有“鸡鸣三省”的传说。苗族现有少数人知道其祖先神话及英雄人物的传说,地方谚语及歇后语相当有特色,数目很多。《镇雄县志》已部份收录。
民族民间音乐
镇雄民间山歌主要即兴创作为多,在以前农村地区普遍流行,内容涉及爱情、警世、喻世、调笑、嘲讽、日常生活等,劳动歌主要有盘歌、打鼓草、莲花落等,唱腔不一。小调有劝赌歌、祝英台、赌钱歌、壮丁歌、荷包歌、长年歌、十月逢美去交情、烟袋歌等。习俗歌有酒令、丧葬乐有散花词。现民间山歌、劳动歌,收集在《镇雄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中。小调、丧葬,仍常见于民间喜庆、丧葬活动。
民族民间舞蹈
镇雄民族民间舞蹈常在于苗族、彝族、汉族丧葬习俗中,诸如苗族跳坛、汉族拜忏等。另外在节庆期间有苗族芦笙舞、汉族舞狮、舞龙、莲花舞,彝族芦笙舞等。
民间美术
镇雄县民间舞蹈
民族民间美术方面主要有门神、甲马纸、春贴子,汉族用于祭祀、丧葬的“案子”,民间土漆漆刷的家具、图饰、木雕、泥塑的神像,以及傩戏表演的面具等。
民族民间建筑
镇雄民族民间建筑中,多采用庭院式木结构,辅助碉楼式土木结构。在现存建筑中有代表性的有彝族的大湾镇陇家房子。陇家老房子(现中共镇雄县委办公家)。
民间戏剧
在镇雄泼机、罗坎仍保存有地方特色浓郁的花灯、莲枪、牛灯、耍狮子、龙灯等剧目,现逢年过节都会搞一系列活动。我县大部分地区还流行端公戏(傩戏),有过许多坛门、现仅有极少数传承人,在兴建寺庙庙会时偶尔还有表演。
民间曲艺
镇雄民族民间曲艺主要有唱书,内容多涉及民间传说、劝戒,歌颂历史人物等,诸如《大孝节》、《祝英台》,每逢办喜事等这种人员众多的场合,就会有唱书先生通宵达旦地唱。
民间传统工艺
镇雄传统工艺有编织工艺,诸如草编蓑衣、草鞋、竹编的种种日常生活生产用具等。陶瓷工艺有土制坛、罐、砂锅。木作工艺有雕花、藻井。酿造工艺方面有土制白酒和榨菜油。还有苗族传统蜡染、纺线、织布、挑花、刺绣,部分苗寨织布机及其他用具齐全。苗族服饰崇尚大红大紫、花色繁多,头饰、胸饰复杂,服装袖、肩、胸、腰带、裙边等都有挑花、刺绣。彩扎工艺在民间有屈指可数的老艺人掌握,可以扎龙、狮、牛等。现今在丧葬习俗中流行丧罩、幡伞、钱龙等。
民间传统习俗镇雄
饮食习俗崇尚敬老,口味则倾向于川味,喜麻、辣,特色菜有老腊肉、酸菜、盐菜、豆豉等,居住习俗方面民宅基本依山而建,建筑由堂屋及火炕组成,堂屋为各种仪式举办处所,火炕功能属会客室,“房圈”多为当家人住。民间制度习俗主要体现在各民族婚丧嫁娶中,这些活动往往有一整套传统的礼节和程序。另外,每个宗族都会有本家的辈份排列,易于认亲排辈,上溯十数代,下可延续几十代。民族民间体育主要有荡秋千、拨河、摔跤等。民间信仰上尊崇祖先崇拜及释、儒、道;主要仪式有庙会、献天、上坟、驱鬼等。民间还普遍相信一些神秘巫术,诸如有“走音”、“河兰法”、“降神”、“下阴曹”等。

Ⅳ 桑村镇的历史文化

1953年11月5日,为落实山东分局关于粮食计划供应的指示,滕县县委研究决定,从8日开始在城区执行粮食计划供应。翌年1月扩大供应范围,以桑村等集镇为重点,实行细粮30%的计划供应,供应手续简化易行、方便。
1968年11月,区内第一批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在桑村等公社插队落户。
1983年11月15日,为了加强对山、老、边、穷地区的领导和扶持,经山东省政府批准,中共枣庄市委决定,将齐村区改为山亭区。滕县的桑村等八处公社的行政区域组建为山亭区。
1992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山东省委书记姜春云带领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韩喜凯和省直有关部门的负责人一行12人来山亭视察工作。姜春云视察了桑村镇庄裕皮革公司。
1993年4月20日至22日, 国家计生协考察组由国内工作部部长李宝忠和经济项目处处长徐幼军带领,对桑村镇计生工作进行考察。
1995年,桑村镇被省政府定为“百新工程”试点镇。
1995年12月,桑村镇被市委、市政府授予“突出贡献单位”、“文明单位”称号。
1996年6月28日, 镇党委书记王桂河出席全省优秀党委书记命名表彰会,受到省委表彰。
1996年12月,桑村镇被枣庄市委、市政府授予“突出贡献单位”称号。
1997年1月,桑村镇被枣庄市建委表彰为“小城镇建设先进单位”。
1999年,桑村镇蔬菜批发市场建成,面积6000平方米。
2000年1月,山亭区桑村镇塑编行业商会成立,会员企业达到246家。
2000年年初,桑村镇被省政府批准为“中心镇”。
2000年9月13日, 桑村镇在全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上,作了“立足山区实际,发动千家万户,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典型发言。 泰仓庄园老店铺
位于桑村街东首路北,现李姓住宅也是保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古式建筑之一,其他均在文革时期被拆毁。李子雨家的老瓦房上下二层,是“泰益堂”大掌柜的居住之处。老店铺门宽3.1米,木板分体式上门组合,门前是宽敞明亮的走廊,用四根木柱支撑,显然是为顾客或行人避雨掩阴而建。
瓜园道观
道观位于桑村镇瓜园村西,现仅存大殿、三清阁及6通石碑。该道观原位二进院,坐北朝南,南北长49.5米,东西宽18.6米。南面有门楼,高约4米,院内有古柏3棵,石碑8通。大殿3间,为古代建筑,砖瓦结构,旧有前廊,解放后维修时拆除。大殿后是三清阁,二层,上下各两间,高约7米。门上方三清阁三字毁于“文革”。
该道观土改时分给了最后一位道人袁茂盛。他八岁来到此处,师从李元茂,师祖于家森。袁茂盛道明袁明振。此道观为卧观,据崇祯十五年碑刻记载:瓜园村原名“兴龙庄”,观原为“兴龙庵”,又名“姑姑庙”,也叫“二肖庙”。此庙由当时本村宋氏娘俩带家产修建,明、清、民国时期几次重修,最后一次是民国期间,本村高姓重修,文革期间损坏严重。后由政府划为袁茂盛的房产,袁茂盛多次维修,使道观保存较好。“三清阁”供奉“人祖老爷”、“人祖奶奶”和“送子娘娘”三位神仙,大殿有彩色壁画,有“禹王锁蛟”、“八仙过海”、“小鬼吃饭”、“山水风景”等,画面生动、鲜艳。
灵邱故城
灵邱故城,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个城邑。位于山亭区桑村镇漷河南岸的中陡城村、菜园村附近。一般又俗称为“中陡城遗址”,俗称为不标准非正规的称谓。灵邱故城,旧时滕县史志资料皆有所载:故城址位于滕县城东40里明水(漷河支流)南岸,外城周8里许,内套有子城,至今故址尤存、城基明显可识。
故城横置于长约5公里的长岭上。城依岭势,高于周野4~5米,据高凭险,陡峻四峭,以见古为军兵据争之地。物换星移,故城已废,逐渐沦为民居村落。附近的村落因为灵邱城的陡峭,而为村名“陡城”。
艾湖门楼
艾湖门楼位于桑村镇艾湖村中心街,建于民国初期,是本村财主史安清的大宅门,现为村委会大门楼。这座门楼建筑风格别致、典雅,从某些方面可体现中华古老文化。大门两侧上方镶嵌工艺土陶,檐下是横幅木雕,门框下有门砧,中有腰卡石,上有顶卡石,固框坚固。同时,门砧、腰卡石上分别雕刻有花草和茂竹,门楼脊顶和两山头有六尊哈叭狗张嘴兽。主门楼的两个连山各建有两间瓦房,互相对称,使主门楼主体突出,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大门前两侧耸立的两座石狮已失踪。 桑村美食:石磨煎饼
桑村石磨煎饼,历史悠久,它选用张宝庄、芹沃无公害、无污染的优质小麦、小米等粮食为主要原料,并配以大豆、芝麻、花生、板栗、核桃等原料,采用传统手工工艺,科学配制,精细研磨而成,具有色泽诱人,香甜可口,柔脆适中。桑村石磨煎饼含丰富的蛋白质、淀粉、粗纤维、碳水化合物、钙、磷、铁、钾及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维生素,做煎饼的原料都带皮壳,含粗纤维多,对吃腻了大鱼大肉的现代人来说,是一种符合现代人口味的民间传统健康食品。
桑村美食:孙家传统工艺糖葫芦
孙家传统工艺冰糖葫芦,主料选用优质金星山楂,辅料选用金黄色的冰糖。然后挑选上好的红果去核,串成一串,但果与果之间要留一定的空隙,使每一个红果均匀地沾上冰糖。有的还将果子切一个口子,夹上自制的细豆沙、核桃、山药泥,外面薄薄地贴上一层黑豆沙,豆沙上再摆列不同形状的白瓜仁,而后沾上冰糖汁。外观红、白、黑三色分明,食之甜酸脆绵,清香利口。

Ⅳ 江西历史文化

江西省,简称赣。因为江西最大河流为赣江而得简称。

江西作为明确的行政区域建制,则始于汉高帝初年(。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派颖侯灌婴率兵进驻南昌,并修筑南昌城,俗称灌婴城,取"昌大南疆"和"南方昌盛"之意,定名"南昌",并为豫章治郡,隋初为洪州治。

唐、宋为江南西道及洪州治所,为东南有名的都会,故又称"洪都"。 江西古代就形成了读书成风的优秀传统。相传最早在江西传播中原文化的是孔子的弟子澹台灭明。中国从隋唐以后,通过科举制度选拔人才,至清代,历代全国进士计98689人,江西进士10506人,占10.7%;

全国状元724人,江西状元41人,占5.6%。江西另有武状元6人。 江西也是佛道两教的源流之地,形成了宠大的宗教派别。道教是中国本土产生的宗教。江西龙虎山,是道教正一派的发源地,创始人为汉代张道陵和他的曾孙张盛。

张道陵被张盛尊为掌教、正一天师,因而又称天师道或正一道,为中国道教的鼻祖。金、元以后,正一派与全真派南北对峙,成为独树一帜的道门分支。庐山东林寺,是中国佛教十派之一净土宗的发源地,创始人是晋代慧远和尚。

因此,江西龙虎山天师府、庐山东林寺等,一直是全国重点寺院,近年来,多有外地和日本、韩国佛教徒前来朝拜。 另外,江西的农业自古就以种植水稻为主。隋唐以后,国家经济重心南移,江西土地得到进一步开发,经济繁荣兴旺,成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茶叶种植和加工也大大发展,数量和质量都居全国之首。同时,陶器、造船和银、铜冶炼在全国亦居领先地位。明清时期,江西成为全国造纸业和以布为主的纺织业中心。农业和手工业的发达,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工商业市镇。

(5)尊村历史文化扩展阅读:

江西建制沿革

江西开发的历史可以上溯到距今一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

江西境内有邗越(干越)、百濮,《荀子·劝学篇》注:“邗越古国名”。已进入青铜器时代,与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一致。春秋战国时期,吴、越、楚三国分争江西 。

秦设三十六郡,江西属九江郡,置庐陵县、新淦县、南壄县。而江西作为明确的行政区域建制,则始于汉高帝初年。时设豫章郡(赣江原称豫章江),郡治南昌县,下辖18县。

汉武帝时划全国为13个监察区,称13部州,江西属扬州刺史部。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时,孙策分庐陵、雩都等县置庐陵郡。建安十五年(210年),孙权厘置彭泽郡(旋废)、鄱阳郡。嘉禾五年(236年),孙权庐陵南部都尉,隶扬州。

隋时曾作行政区划调整,州的级别降与郡同,因而隋代的江西地区设有7郡24县。至唐时增加到8州37县。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划全国为10道监察区,江西属于江南道。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时增为15道,属江南西道,其监察区下辖8州,治洪州(南昌市)。

江西地区先辖于吴后辖于南唐。在这个时期出现了相当于下等州的新的行政区划6州、4军、55县。交泰元年(958年),南唐中主决定建南都于洪州,并因此升洪州为南昌府。

宋代在州之上改道为路,初设江南路,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分江南路为江南东路和江南西路,江西地区被置9州、4军、68县,其大部分隶属于江南西路,仍治洪州,另有一部分隶属于江南东路 。

元朝开始确立行中书省制度(简称行省)。江西行省辖区大于今江西省区。除包括了今江西绝大部分地区外(原江西东北地区隶属于江浙行省)和今广东省的大部分。江西行省下辖13路、2直隶州以及48个县、16个县级州。

明朝虽然基本上保留了元朝的省区建制,但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改路为府和改州为县。江西承宣布政使司辖13府78县,地域基本等同今天的江西省区。

清代改江西布政使司为江西省,行政区域基本承袭明建制。另在吉安府增设莲花、南昌府增设铜鼓、赣州府增设虔南等3个县级厅,同时升宁都县为省辖直隶州。巡抚成为全省最高行政长官,下设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管民政、财政与司法监察。

江西省共辖81县。1934年从安徽划婺源县入江西省,1947年划回安徽省,1949年再次划归江西省。

2014年,江西省列入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2016年6月,赣江新区成为第18个国家级新区。

Ⅵ 丁蜀镇的历史文化

陶都“五朵金花”
均陶、 彩陶、精陶、紫砂陶和青瓷号称宜兴陶瓷的“五朵金花”。
宜兴均陶兴于宋代,明代《宜兴县志》有规模生产的记载,至清代雍正年间成为皇家御用器物。宜兴均陶釉色美艳动人,有赤、橙、黄、绿、青、蓝、紫及非常多的变色,可媲美以“窑变千色”闻名的北宋钧窑瓷器。

宜兴彩陶,美术陶瓷和彩釉细陶,是在汲取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陶瓷艺术新葩。以雕塑、花瓶、灯具、壁画和其他实用工艺品为主,釉色丰富,装饰绚丽典雅,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和实用功能。彩釉细陶产品有明陶,配以刻花、画花、贴花、浮雕及化妆土洋结合等手法制成的瓶、鼎、盘、碟、假山石景、插瓶清供、蔬菜玩物、文具用品等上千个品种质地细腻、色泽高雅、令人爱不释手。

精陶采用堆、雕、刻描、彩、釉下釉中、色边、缕网印花等多种装饰方法制作,形美质坚,产品有13种化妆土颜色,色彩鲜艳,瑰丽多姿。精陶是宜兴上世纪60年代初发展的陶瓷新品种,兼有陶和瓷的特点,采用可塑法、注浆法或半干压法成形,素烧后施釉。

紫砂陶是宜兴陶瓷最大最绚丽的奇葩。其艺术性、文化
性悠远丰富。紫砂茶壶多次在国际博览会上获奖,用它沏茶,香味浓郁、色泽清新,特别暑天泡茶隔夜不馊;紫砂花盆栽花不易烂根,生长茂盛。壶,盆造型古朴,端庄质朴,颇具民族风格,受到国内外一致赞赏。
青瓷被欧美国家誉为东方的绿宝石,青中泛蓝,苍翠欲滴,更是陶器中的上品。 宜兴出土原始青瓷器。珍藏于南京博物院的“西晋青瓷神兽尊”出土于宜兴周处家族墓。五代十国南唐时,宜兴青瓷生产规模很大。
夜壶
提起夜壶会有许多儿时的记忆挥之不去。夜壶也就是尿壶,而因为北方天寒地冻,男人夜急不肯起床,而用壶“就被解决”而称尿壶为夜壶了,因为“文雅”而泛用于大江南北。能进北方的男人被窝的只有两样,夜壶和女人。所以男人们对夜壶情有独钟,样子千奇百怪,用材极尽奢华,金银铜铁锡不过瘾,关键部位还会用钻石珠宝镶着,甚至会专门整个童儿侍候左右,女人和小孩是绝不能享受夜壶的“美妙”的。而江南的夜壶大多是以陶加釉烧制而成,颜色或绿或黄或绛红,家家户户会有三四个,而也无东北汉子的讲究,男女老少,往往夜急腾身而起,男人大凡站立提壶,女人则蹲坐就壶,睡意朦胧中享受那份欢畅淋漓的感觉,此时最担心的便是雨天脱在床边的半筒雨靴了,往往会不小心错成夜壶,但凡发生此事,也只能咬牙给予否认,哪怕是头上挨“凿栗”,因为传出去可不是光彩的事。小时放学回家做完作业后第一件要干的事就是倒夜壶了,而那时家家户户的粪缸也会集中在村子的某个地方,倒夜壶也成了我们在粪缸地带嬉戏玩耍的一段美好时光。到了多看了几遍《少林寺》后,夜壶就成了练功的水桶了,一手一个,平举着去倒去清洗,清洗完后就晃荡着回,幅度一大,“咣当”两手只剩下两个短短的把,两壶四分五裂掉地下,这下麻烦大了,赶快找家里缺口的,裂缝的弃壶应急,当然免不了的是一顿“海锄”。
夜壶是时代的产物,到了“鼎盛”期,床边开始有床头柜了,是不是放夜壶的,我也没考证,不过没了几天,就开始流行痰孟罐了,而到了再后来,就是卫生间了,也就再也不用倒夜壶了。丁蜀这个小镇一直是以陶为业为生的,那时已很少见厂家生产夜壶了,不过夏天在窑头火灶,窑工会用刚出窑的夜壶泡浓浓的红茶来解暑解渴,光着脊梁的汉子操把仰脖一阵牛饮,想来也是欢畅淋漓的吧。而周遭的一些城市也会戏称我们为“宜兴夜壶”,我想也不是尽是贬损,更多的是作为陶这个产业“品牌”效应吧。
到如今,陶制的夜壶已少之又少,做夜壶的艺人也为数不多了,在上届世界陶艺研究会上,看到了这最后的夜壶,一个近八十的婆婆,用了不到十分钟,一口呵成,使一团泥巴变成了一个夜壶,勾起了我儿时的许多趣事,呵呵,最后的夜壶!

燃烧中的六百年古龙窑
太湖,河流,池塘,绿树小山坡,村落。古龙窑就坐落在这江苏宜兴前墅村中央,沿小山坡静卧,从明朝至今,历时600多年,每月还翻腾着两次火浪,为现代时尚生活烧出很多灿烂的陶艺术品。
这是个神奇,因为她是国务院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她还在使用,象刚开始建立的那样燃烧着;一把火烧了600多年,而且还将燃烧下去,“活文物”能不神奇?
这也是个神奇之处,龙头在山脚,龙尾在山上。没有烧窑的时候,龙头一直侵在水中,烧窑时,把水抽干,等窑烧完后,龙头前自然又蓄满了水,保证龙的饮用。所以,几百年来,窑体因为自然的干湿调节而保存完好,其功能根本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43.3米长的龙身,从山坡底一直延伸到山坡顶,龙身两旁布置着42对烧火口,师傅们对称着从底一直烧到顶,烧窑前,每个火口前堆着相当的松枝柴,堆多少,完全凭的是经验,42对火口旁的松枝烧完,一窑产品也就烧好了。 在龙身的西侧,有5个进出窑身的装窑口,最大的窑口在最顶部,也就是说,大件产品就装在顶部,依次下推,到了底部进出口,人只能圈屈着身子在装产品了,那种劳动强度的辛苦,非我们所能想象的。听师傅们说,他们已经好了很多了。因为是半个月烧一窑,第二次装窑的时候,窑内的温度已经和外面一样了。在以前,后面还在卸窑,前面已经在往里装窑了,圈屈身子还不是最难受的,那上一窑残留的100多度温度才是难以承受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保持温度的连续。可见陶器的完成不是把一把土往火里一烧那么简单的,水火无情啊!但也是这无情之中孕育了许多的有情和精彩!紫砂文化
丁蜀镇作为陶都,是紫砂文化的发祥地。据考证,紫砂的历史约略开始于明代弘治、正德年间。1976年宜兴红旗陶瓷厂在施工中发现了紫砂古窑遗址,才得到证实宜兴陶瓷生产的始于新石器时代。古紫砂窑址位于宜兴蠡墅村羊角山,是丁蜀镇黄龙山的支脉系统,这里是盛产紫砂泥矿的地方,所以古人把窑建在原料的产地。
改革开放后,丁蜀镇的紫砂文化得到大力发展,受到海内外一致瞩目,从而使紫砂成为丁蜀镇的名片。丁蜀镇的紫砂行业已经集文化,工艺,美术,收藏,鉴赏于一体,爱好者们往往愿意到丁蜀镇一游,亲自体会美好的紫砂文化。丁蜀镇的紫砂行业主要有紫砂泥生产与紫砂工艺品生产,而紫砂工艺品主要有紫砂雕塑和紫砂茶壶两大类。
紫砂名人
顾景舟
蒋蓉
汪寅仙
徐秀棠
徐汉棠
吕尧臣
谭泉海
鲍志强
李昌鸿
顾绍培
周桂珍
何道洪

Ⅶ 侗族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
自唐朝以后,侗族开始纳入中原王朝的管辖,或派驻官员或任命当地开明土著为地方官员,这些官员后来均成为侗族世袭的统治者。
清初实施“改土归流”,清朝对侗族人民进行直接统治,土地日益集中,进入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
但是,侗族社会内部某些氏族组织残余,例如以地域为纽带具有部落联盟性质的“合款”,仍普遍存在。
个氏族或村寨,皆由“长老”或“乡老”主持事务,用习惯法维护社会秩序。“合款”分大小。
“小款”由若干毗邻村寨组成;“大款”由若干“小款”联合。“小款首”由寨内公推,“大款首”由“小款首”商定。
共同议定的“款约”必须遵守,款民大会是最高权力组织,凡成年男子均须参加,共议款内事宜。
这种组织一直保存到清朝末期和中华民国初期。

侗族(侗语作 Gaeml)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居住区主要在贵州、湖南和广西的交界处,湖北恩施也有部分的侗族。侗族人口总数为296万人(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2010年第6次人口普查,侗族人口为287万人,十年人口减少近10万人。
侗族的名称来自“溪洞”,这是当地人传统的行政单位,今天当地还有许多地名叫“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这些地方居民统称为侗族。

Ⅷ 虹关村的历史

虹关村于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由詹姓建村。建村者迁居落户时“仰虹瑞紫气聚于阙里”,所以取名“虹关”,又名“虹瑞关”、“虹瑞山庄”。明清时代,虹关是徽墨的主要产地之一,清代《名墨谈丛》载“婺源墨大约在百家以上,仅虹关詹氏一姓就有80多家,在数量上远远超过歙县、休宁造墨家,在徽墨中是一大派别”。村里的大街小巷多以墨业为名,所以虹关又有“徽墨名村”的美誉。从明洪武到清乾隆的400年间,村里出过不少高官,如詹同、詹徽父子,在明洪武年间先后担任吏部尚书。詹应甲,是乾隆南巡召试钦点的举人,清嘉庆年间由宜昌府通判升任直隶州知府,死后林则徐撰写墓志铭。村里有10余名文士,留下传世著作30多部。虹关于南宋建炎年间建村,“仰虹瑞紫气聚于阙里”,因名虹关,又名虹瑞关。虹关聚天地之灵气
,是徽州古村落的典范。虹关先祖以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择地建村,根据风水理论,四兽模式“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依山傍水,虹关是取正南偏东5°-6°,坐北朝南。左边青龙,似青龙蜿蜒环抱,护卫村宅。右边白虎,西边的山似虎卧俯柔顺。南边面水是朱雀,朝山平坦,空前广阔。浙源水(鸿溪)由东向西绕村而流,既方便村民生活用水,又优化人居环境,天人合一。村宅后边北向是玄武,虹关称这座后山为“来龙”,龙脉由五龙山逶迤而来,冈峦绵延几十里,经双峰而又缓和有力,山脉到大龙脑壳,然后起伏,而后自然停顿下来,形成一种气势,这就是玄武垂头。龙来十里,气高一丈,龙来百里,气高十丈。气正,则脉从中落而穴正,虹关来龙正气结聚在“玉堂仙吏”大厅屋和全村所有宅基地上,因此虹关一直兴旺发达,久盛不衰。虹关村人懂得藏风聚气,保护龙脉,至今还保留历史上几处护脉禁碑。保护生态,从双峰开始直至后山“来龙”,一大片郁郁葱葱的风景林,生长形势喜人,更显“来龙”的雄伟秀丽。虹关的山水龙脉,是大自然给予虹关村人的恩赐。“天人合一”思想在风水中表现尤为突出,而虹关村人懂得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珍惜理想的居住环境。江西师大地理学院专家考察虹关后,赞虹关来龙山,“脉来自然,气正雄伟,天地人和,兴旺发达”。

Ⅸ 潮溪村历史文化精髓是什么

潮溪村,位于雷州市龙门镇,是全国历史文化名村、省级古村落。这条村子有古榕树林、有古民居、有抗日光荣史、有说不完的故事。

村子按易经设计

在古时雷州,潮溪村是个既富且贵的村落,村中为官者众,读书人多,富甲一方者也多。

潮溪村位于雷州市龙门镇北四公里,全村人口有1200多人,建于明代末期,为陈姓世居,早在2005年就被国家建设部、文化部选为第二批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村之一,后又被广东省评委历史文化名村、省级古村落。

村庄坐北向南,后有青山连绵,前有绿水悠悠,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有这样的赞誉:“住在潮溪村,葬在潮落港”,由此可见人们对这块风水宝地的推崇。潮溪村为什么好风好水呢?据村中老人介绍,潮溪村坐落在龙门镇谷围岭南麓,气势雄浑的大山成了村子的“靠山”;雷州母亲河南渡河的支流从村子前方流过,河水潮涨潮落,陪伴了村子数百年,源源不断的河水也象征着财源滚滚。村子两边有数百米宽的陆地,接通公树岭。村子的南北东三面由深坑水田和溪流将村庄围住,就像护城河一般。后有靠山,前有财源,如此独特的地势使得潮溪村成为一块人人称赞的风水宝地。村子中有河溪环绕,每日看潮涨潮落,听浪声拍岸,“潮溪”之名也由此而来。河流连通南渡河,继而通向大海,古时村中的大户人家修建房屋,从外地订购建筑材料,经海运到达南渡河,接着再运到潮溪村。

近日,我们慕名前往潮溪村。早上出门时,湛江市区风雨大作,摄影记者非常担心因天气影响拍不出好照片,没想到经过一个半小时车程到达潮溪村后,云雾散开,阳光从云层中射出来,能见度极高,向导连说我们与潮溪村有缘,是潮溪村的贵客。

我们跟随向导穿过一条草木葱茏的幽静小道,来到村东门震兴门。潮溪村依照易经八卦来设计村子,共设有三大闸门楼,东门是“震兴”,南门是“离明”,西门是“兑悦”。东门是喜庆之门、纳福之门,村中年轻人结婚的接亲队伍要从东门进,尊贵的客人也会被主人邀请从此门进。村子四周原有围墙,围墙外种有浓密的竹林,现在都已经没有了,不过在震兴门两侧还残存着部分围墙,提供了想象的根据。

古榕树独木成林

下了车,一行人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眼前有一大片郁郁葱葱的榕树林,仔细数数好像有二三十棵,但是又觉得不对劲,因为这些树都是彼此相连的,倒像一棵树。向导说,没错,这片榕树林只有一棵榕树,独木成林,母树的气根长长下垂到地面,长进土里,生根长叶,逐渐的又变成了一棵榕树。天长日久,又有新的气根变成了新的树,逐渐就长成了一片榕树林。榕树在南国并不稀罕,但是独木成林就不多见了,大家啧啧称奇,纷纷拿起相机拍照留念。榕树林中还有石狗一尊,护卫者榕树林,护卫着村庄。

一片榕树林都是由一棵母树“繁衍”的,那么到底哪棵是母树呢?“走进东门就能看到啦!”向导招呼我们跟他走。走进东门,我们看到一棵更加茂盛的榕树,枝叶繁茂遮天蔽日,树形优美又透出沧桑,大树最为奇特之处在于,它的根茎不仅苍劲有力,还盘根错节包围成了一个长方体。走近一看,才发现榕树下大有乾坤。原来,大树的根茎下方是一个小小的妈祖庙,香火袅袅。大树的根茎沿着妈祖庙的外墙生长,依附于墙壁之上,经年累月后,根茎就把妈祖庙包裹住了。村民说,从有村子的那天起,妈祖庙就伫立在村口,从有妈祖庙的那天起,这棵榕树就生长在庙旁。

古民居保存得较好

潮溪村中有8条巷子,古民居大多是砖木结构泥瓦房,布局严谨有序,深宅豪门有85座,高耸的碉楼有9座,这些建筑规模雄伟壮观,装饰华丽,艺术精湛,有雕梁画栋,翘角垂檐,有漏窗、灰塑、木刻、壁画、浮雕,画面各异,或花鸟鱼虫,或飞禽走兽,或山川胜景,或人物图志,栩栩如生,件件惟妙惟肖,引人入胜。其中保存较为完好、建筑比较精美的有朝议第、观察第、明经第、儒林第、司马第、奉政第等。在村子的全盛时期,三分之二的村民是全靠地租过活的,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地租收入。建造于清代康熙年间的古石板路,据说是因为村里的富户出租田在外地,一年到头都有牛车马车络绎不绝从外地运货回来,泥土路被车子碾压,形成一道道沟壑,落难行,富户才出钱修建了石板路。现在村里还残存着数百米的石板路,有的石板上还依稀能见车轮压出的痕迹。

这些高楼大宅都是由潮溪村的陈氏子孙所建,据潮溪村陈氏族谱记载,村中人热衷于走为官从政道路,1911年前,全村共有52位学子进入清朝最高学府国子监深造,大多数村民都经过十年寒窗苦读,在仕途上位居高位,其中四品官有3人,五品官有9人,六品7人,七品的有2人。村中还有10位妇人受皇恩诰封诰赠为四品恭人、五品宜人、六品安人等。

那么多宅子中,尤其值得一看的是朝议第。这是一座占地面积达700平方米的大屋院,由潮溪村村民陈钟祺所建。陈钟祺,字星房,是清光绪年间岁贡,诰封朝议大夫铨选县丞加二级直隶州州判,朝议第之名是否从他官名而来难以考究。房屋建于光绪年间,两进院落,第二进建在中轴线上,与传统家宅不同的是,正堂屋连着大客厅,整座院落宽敞明亮,装饰豪华,现在还能看到精美的木雕和灰塑,精雕细琢,彰显出主人的雄厚财力和不俗品味。大庭院照壁左右两边各开一扇门通向建在院下的两座碉楼,两座碉楼有道路连接在一起。据村里的老人说,陈钟祺一房家境优越,又因潮溪村位置偏僻,常有散兵和山贼来打劫。因此,主人家才建起了碉楼,以保家人和财产安全。朝议第不仅造型美观大方,其质量也是非常过硬。老人们介绍,在大跃进时期,要砌高炉炼钢铁,村民想着把朝议第的墙砖拆下来用,没想到墙太结实了,费好大力气把一块砖掰下来,一看,都掰碎了,没办法用,也就放弃了这个想法,所以现在人们在参观朝议第的时候就会发现屋墙缺了一块砖。

抗击日军曾写光辉历史

1943年,抗日战火烧到了潮溪村。潮溪村民为了维护民族尊严,为了保护家园,组织起来,拿起武器跟日伪进行了三天三夜的殊死搏斗,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也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据说,日伪纠集了数百人进攻潮溪村,村自卫队获知敌情后立即关闭震兴、离明、兑悦三个闸门楼,组织起来严防死守,英勇的自卫队击毙了日伪军3人,打伤数十人,但是自己也伤亡了12人。潮溪村人曾利用朝议第的两座碉楼抗击过日伪军的入侵,在南边碉楼上,还能依稀辨认出当年日伪军机枪射击的弹孔。老人们还说,有一次日军空炸时,全村人都跑到了朝议第里避难。突然,从飞机上扔下来一个炸弹,大家都吓傻了,以为会被炸死,没想到炮弹没有爆炸,原来这是一枚哑弹,大家都说,一定是妈祖娘娘保佑了村民。

值得一提的是,解放初期,潮溪村是海七区(现龙门镇前身)区公所所在地,是潮溪人民公社社址。

Ⅹ 武都的历史文化、杰出人物、名胜古迹、民俗风情

武都位于甘肃省东南部、白龙江中游地带,地处秦岭与岷山之间,秦巴山系结合部,甘肃、陕西、四川三省交通要道,长江支流白龙江从武都城区流过,地理位置属于南方地区。总面积4683平方千米,总人口58.0201万(2010年)[4] ,辖4个街道办事处、15个镇、19个乡、2个民族乡,50个社区、684个行政村。
武都区素有“陇上江南”和“植物大观园”之称,被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誉为“宝贝的复杂地带”。境内有水杉、红豆杉等国家保护植物和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拥有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铜河流域)、裕河金丝猴自然保护区和武都裕河大熊猫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
武都区是“中国花椒之乡”、“红芪之乡”、“黄芪之乡”、“中国油橄榄之乡”、“中国西部冬季露地蔬菜之都”,名优特产有“米仓红芪”、“武都黄连”、“武都花椒”、“武都油橄榄”等。
邢澍,清史学家、史志目录学家、藏书家、金石学家。字雨民,号佺山。阶州(今甘肃武都)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任浙江永康、长兴等县知县。官江西南安、饶州府知府。精于史学、天文、舆地之学,专治各史表、志、目录。著有《全秦艺文志》、《两汉希姓录》、《金石文字辨异》、《关右经籍考》、《南旋诗草》、《旧雨诗谭》、《守雅堂诗文集》、《寰宇访碑录》等16种,今存者数种。
马明心,中国清代伊斯兰著名经学家、苏菲神秘主义学派哲赫忍耶教团创始人。1718年(清乾隆五十七年)生于甘肃阶州(今甘肃陇南市),1781年(清乾隆四十六年)农历3月27日被清廷杀害于兰州城头,终年63岁。中国伊斯兰教内尊奉他为舍希德(为主道牺牲的烈士)
洋芋搅团
洋芋搅团
洋芋搅团是甘肃陇南武都小有名气的小吃。搅团是流传已久的一种家常饭,以玉米面搅团最为常见,兼有荞麦面搅团、杂面搅团等多种形式。洋芋搅团,以前是农民们改顿的食物,在推而广之,成为当地有名的小吃。
凉粉
武都的凉粉,一般是泛指早市上的面皮、米皮、凉粉、洋芋搅团和油面茶等风味小吃。
油茶
以本地产的大叶绿茶和面粉上火同炒,加水煮沸调以薄荷、霍香等香料,盛碗后再调以炒熟的核桃面、鸡蛋丁、豆腐丁、洋芋丁。
米皮
武都米皮
武都两水汉王大米,浸泡,打浆。在特制的木板笼床上蒸熟。汤汁与饺团同。
豆花子酸菜面
刚刚点出的清香豆花。面条可以多样化。但一般要求是手擀面。荞面。玉米面。小麦面。杂面。
地软耳包子
春秋季节的大地上,一种黑紫色的柔软的菌类。加上蘑菇、香菇、木耳做成的一种素食。
荞面、苞谷面饺团
糊状,煮熟。置于瓷盆,降温,凝固。切片与酸菜汤一起享用。解暑,易消化,健胃。
武都擀面皮
洋芋丝饼饼
主要由洋芋丝加适量面粉和花椒粉、细盐、老葱丝,在平底锅中煎熟。厚度1—3厘米。
麻辣洋芋粉

洋芋粉是当地洋芋加工的宽粉,质量一等。
武都酸菜汤
武都酸菜,用野生苦曲菜、木疙瘩菜、芹菜茎叶、野生银钙菜、苦戈菜腌制。发酵好时,菜脆而味酸。中药上全部属于解毒、清热、消暑类型,做汤时用清油炒一下,加老葱丝或野生韭菜花。加洋芋丝。还可以加面粉做成酸菜拌汤。

阅读全文

与尊村历史文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