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政治传播有哪些政治影响
政治传抄播的政治影响:
(1) 形成特定的政治文化(政治文化:客观政治过程在社会成员心理反映上的积累,包括政治认知、信念、感情、态度、价值等。)
(2) 政治传播促进政治民主化:信息的充分流通是政治民主化的前提; 政治民主化强调平等;政治民主化强调决策的科学性; 政治传播在促进政治民主化进程中起一定的教化作用。促进政治民主的基础性建设,促进民主政治的制度性建设,促进公民的民主政治教育;
(3)政治传播促进政治社会化
第一、政治社会化与政治传播具有相似的政治要件,二者都作用于一定的政治文化,都是一种政治实践过程,二者的显著特征都是人们成长为政治人的过程;
第二、政治社会化与政治传播拥有共同的媒介,即政治符号、大众传媒、各种社会、政治、经济组织;
第三、 政治社会化和政治传播有共同的影响因素,即利益因素、政治权利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因素、政治事件。
2. 法国新闻传媒发展的历史、政治背景和特点;1980年代之前的新 闻传播状况,为什么 1000字左右
在法国新闻史上,独裁控制和争取新闻自由的斗争一直伴随着法国传媒业的历史进程。
一、中世纪的法国新闻业
中世纪的法国是欧洲大陆最强大的农业国,强大的封建王朝中央集权,使得封建时代的法国报业收到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从15世纪中叶到法国大革命(1789年)长达200多年的时间里,全国只有3份国王钦定的报纸:《公报》(1631年5月在巴黎出版)、《学者报》(1666年1月在巴黎创办)、《文雅信使》(1672年3月创开于里昂)。通过这些报纸,封建王朝控制了新闻、文学、科学方面的思想传播。
随着启蒙运动的开展,以法国为中心的欧洲迎来了一次史无前例的思想大解放。广大爱国文人,日益不满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反对之声日益嚣张。而专制政府对新闻业的独裁控制,也是他们所不能容忍的。18世纪著名剧作家博马舍曾经在他的名剧《费加罗的婚礼》中讽刺这种对思想的控制:“只要我的写作不谈当局,不谈歌剧院,不谈别的戏园子,不谈当权人物,不谈有声望的群体,不谈任何一个有点小小地位的人,经过两三位检察员的审查,我可以自由付印一切作品。我因为想利用这个可爱的自由,所以宣布,要出版一种定期刊物,我给这个刊物起的名字是《废报》。”‚
启蒙运动的思想浪潮不可抵挡,政府终于妥协。1777年元旦,法国第一份日报《巴黎日报》创办,也经批准出版,但主要刊登一些社会新闻。
二、大革命时期的法国新闻业
大革命时期的法国,思想处于高度解放状态,新闻业也得到蓬勃发展。然而欧洲大陆中心的农业大国法国,其商品经济并不发达。而经济基础决定了法国这次为争取人权解放的运动,无论从政治和从思想上来讲,都是不彻底的。从思想上来看,小农意识“自私、狭隘、保守、封建”的思想渗透法国人心甚至连最前线的革命人士也不例外。“人权的解放”在付诸行动的时候难免成为空谈。
一早已注定的法国大革命的失败,使法国新闻业的蓬勃也只是昙花一现,然而其对后世的影响确无法忽略。
这个时期,法国的文化思潮受启蒙运动影响,以“自由、平等”为核心,新闻媒体作为文化的宣传工具,决定当时法国新闻宣传的核心是人权的解放。
1789年法国爆发资产阶级大革命,并发表了举世闻名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历史书上大多简称为《人权宣言》)。该宣言第11条规定:“思想与言论的交流乃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因此,任何公民均享有言论、著作和出版自由。但在法律限制内,须对滥用此项自由负责任。”《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具有法律效力。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以法律条文规定公民的新闻出版自由,是法国人民对人类文明作出的伟大贡献之一。它直接影响了当时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产生,影响了整个世界传媒业的发展,为新闻自由奠定了法律基础。从《人权宣言》提出以后,任何现代国家都不能回避言论出版自由。
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各种鼓吹革命的报刊风起云涌,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马拉创办的《人民之友报》(1789年9月在巴黎出版,1792年改名为《法兰西共和报》)。马拉不断撰文揭露资产阶级贵族的两面性以及叛变倾向,最后遭人暗杀。
三、大革命后到19世纪末的法国新闻业
工业革命对欧洲的影响,英国的崛起,动摇了法国欧洲大陆霸主的地位。从1792年4月开始,法国卷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先后与奥地利、普鲁士、英国、西班牙、意大利诸邦国对垒,战争延续了20余年。内外战争的冲击,使法国经济受到巨创。法国需要国内的暂时安定。随着大革命的失败,拿破仑军事独裁、波旁王朝复辟。法国文化也从辉煌走向暂时的衰落。表面看似倒退,而文化的解放却已成事实。这个时期法国的文化处于休养阶段,而新闻业亦是如此。
在长达90余年的时间里,新闻自由一直受到摧残。而科技文化的发展却不容忽视。为之后法国新闻业的辉煌奠定了基础。
四、第二次工业革命到二战结束的法国新闻业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科技、经济的发展,全世界范围陷入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掠夺与瓜分之中。伴随着经济掠夺而来的,是文化的掠夺。而文化的掠夺,反映在某种程度上,是文化科技的迅猛发展。战争的需要、政府的支持,促使通信技术不断革新、交通运输产业迅猛发展,给法国新闻业的发展提供了科技保障,不仅促进了法国新闻业的发展,更造成了法国新闻业此时期的辉煌。
1835年,查理·哈瓦斯创办哈瓦斯通讯社,这是世界上第一个通讯社。
1922年11月,法国邮电部在埃菲尔铁塔上设立电台,定期播放节目,由此揭开法国广播事业的序幕。
1938年开始定时播放少量的电视节目。二次大战后,戴高乐政府接管了国内所有广播电视,取消私营广播,建立了长达30年之久的国营广播电视系统。在资本主义国家,美国的民营体制、英国的公营体制、法国的国营体制构成广播电视的三种模式。
五、二战后至今的法国新闻业
法国的新闻媒体,“是西方各国中……最年轻的媒体”ƒ。法国现在的所有报刊、电台、电视台绝大多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创办。
二战带给法国文化巨大的冲击。20世纪末-21世纪初,以法语为载体的法兰西文化面临严重的危机——来自以美国为首的外界工业文化的攻击。20世纪美国成为世界文化中心之一,好莱坞电影的风靡,占据了法国电影市场,最重要的是美式英语已经成为全球通行的语言,法国语言除了在奥委会还有一席之地、仍以第一语言出现外,在普通情况下却很少用来交流了。美国的饮食也进军了巴黎,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随处可见,使法国这个“拥有365种奶酪的国家”处在了非常尴尬的境地。
而从18世纪以来就未曾安定过的法国,战后接受美国的经济援助,采取休养生息的策略。为了维护法国的文化影响力,政府不得不对法国文化采取操控,利用对外经济文化援助努力维系自己在世界舞台上的文化大国地位,“法国在对外文化政策上是不遗余力的”。而新闻业做为文化事业的一部分,法国政府未曾放弃过对其的控制。
战后的法国政府对报纸和广播电视长期实行二元政策。对报纸,法国政府历来推行多元主义原则,鼓励多钟报纸、多钟声音,鼓励报业之间展开竞争,但对广播电视,政府却反其道而行之。
1940年,德军攻占巴黎以后,当时法国的报刊要么投降,要么跟随维系傀儡政权。1944年夏,法国解放以后,以戴高乐将军为首的临时政府规定,凡在敌占区出版15天以上的报纸永远不准再出版,原先的报纸几乎全部关闭。所以,目前法国的各新闻媒介除个别报纸外,其历史最长的也不会超过63年(到2007年底)。
法国的广播电视自1944年法国解放以后,政府宣布接管所有广播设施,1945年又颁布法令,禁止私营的商业广播,电视台也同样如此。广播电视在长达35年时间里,虽然其体制有些微调,但始终由政府主控。直到1982年7月议会通过《视听通信法》,允许开办民营电台,1985年政府又宣布开放商业电视,1986年希拉克当选法国总统,再次修改法律,通过《传播自由法》,政府不再掌控新闻业,允许商业性广播电视自由发展。当时政府所掌握的电视一台、二台、三台、四台、五台、六台全部转型,一台、五台、六台公开招标转让给法国大公司,二台、三台、四台转为公共频道。至此确立了公私并举的双轨制运作模式。
目前,法国闻名于世的新闻机构是法新社和威望迪公司。此外,有250家日报,6家电视台(即电视一台、五台、六台为私营,二台、三台、四台为公营),另有1000家左右电台。
3. 中国传播媒介的发展史
中国近代报业在竞争发展的历史嬗变过程中,无不与国际传播的大背景密切相关。“所谓国际传播,表现更多的是利用大众传播的交流,即特 定的社会集团通过印刷传播(报纸、书刊)或者电子传播(广播、电影、电视)面向受众的社会范围最广的传播。”[1] 而信息的国际传播交流地位,往往与一国的国力兴衰有关。近代的中国,被动接受的是殖民化的媒介话语,西方传教士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面纱,携媒介经营理念以虚伪面孔出现,但内质却是赤裸裸的文化渗透;19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外国媒介资本规模及其强势话语霸权的冲击,我国近代报业幡然醒悟,改良派与革命资产阶级报业纷纷出笼,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运作模式与近代国际接轨。而国际传播并非现代媒介外部生存环境的专有词,它和近代的“西学东渐”一脉相承,在中国报纸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它一直为媒介提供了丰富的时代背景,也深刻影响着中国近代报业汇入世界传媒潮流的进程。
中国近代报业时间范畴界定
中国近代报刊的时间范畴,一般认为是从1815年(《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在马六甲出版)到1915年(《新青年》杂志在上海出版)。[1]我国国人独立创办报刊,最先是艾小梅于1873年在汉口创办《昭文新报》,但此报存在时间很短。随后,1874年1月,由我国第一个报刊政论家王韬在香港主持创办《循环日报》,同一时期,报人容闳在上海创办中国大陆第一份由中国人主办的中文报纸《汇报》。对此,关于中国近代报刊产生的时间颇有争议。倪延年、吴强先生在其编著的《中国现代报刊发展史》中提到:“虽然,从19世纪初就有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大陆创办了中文报刊,但毕竟不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刊,称之为中国近代报刊似乎稍失严密。而以艾小梅、容闳、王韬等人为首创办的第一批中文报刊,则不是势单力薄就是远离大陆,故难以从中国近代报刊的社会作用角度来认识。我们认为:中国近代报刊产生的实质性标志应是康有为等人于1895年在北京创办的中国大陆最早的政论性杂志《中外纪闻》。当然,这一标志的出现不是突发性的和偶然的,而是先人们(包括外国人和中国人)创办报刊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自19世纪50年代起在香港、广州、上海、汉口、福州等地由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批中文报刊,可以看作是中国近代报刊的开端,同时也是中国资产阶级报刊的萌芽。”[3]
倪、吴两位学者的观点表面上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深究其观点却存在三个方面值得商榷:一是关于中国近代报刊产生时间的表述前后矛盾和含糊,既认为19世纪90年代是产生的实质性标志,又认为19世纪50年代是中国近代报业的开端,同时在该书的第9页提到“中国近代报刊的发展历史基本上与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历程相一致,即当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具有积极进步意义的前期阶段时,中国近代报刊也处于上升时期”;二是在理解“中国近代报刊”时,把“中国(人)”作为创办者主体,而从客观历史来看应把“中国(人)”做作为地域性主体,这样就不会割断报业发展流程中的历史联系,毕竟“中国近代报刊”与“近代中国报刊”的内涵不同,如果是后者,则倪、吴观点姑且可以自圆其说,但这样会有悖报业历史发展事实;三是在外国传教士创办报刊过程中,其报纸形式和内容逐渐趋向中国化,且有的报纸吸收中国报人参与合作,如王韬在英国人麦都思主持的墨海书馆从事十三年,为他后来办报提供了借鉴。有的报刊后来被中国人接手主持,如史量才接办《申报》。因此,按照方汉奇先生的观点,把中国近代报刊产生时间界定为1815年传教士创办第一批中文报刊开始,既符合报业发展的历史,也便于问题的讨论。
渗透与移植——近代西方报业的东渐
关于中国近代报刊产生和发展的背景,通过考察其历史,归纳起来有两大方面:一是内因。一方面由于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与发展,为报业提供了物质条件。另一方面,社会形势的急剧变化,特别是鸦片战争前后,人们渴求对动荡社会信息的需求,这促进各种报刊不断涌现;二是外因。主要因素是西方报业产业的发展和文化扩张,促使西学东渐,本文主要从后者即以国际传播为背景进行历史性考察与分析。中国近代的报刊业源于鸦片战争前西方传教士的传教活动,传教士在南洋和东南沿海一带共办有6家中文报刊11家外文报刊。鸦片战争后的半个世纪里,传教士创办的中外文报刊近170种,约占同期中国报刊总数的95%。正是这些报刊在内容编辑、印刷、发行等方面都带动了中国近代民族报刊的诞生。清政府在鸦片战争前实行严厉的闭关锁国政策和禁教政策,外国传教士及其所创办的报刊大都只能在南洋一带出版,然后寻找机会传入大陆。由于这些报刊的创办者们很多来自工业生产比较发达?兽祱栮浴?????????、科学技术比较先进、报业体系日益完善和发达的西方国家,他们在采编印发等业务和技能上比中国京报和官报具有明显的现代性。19世纪以来,随着西方传教士的东进,中国近代报刊应运而生。外报传入中国后,一些知识分子积极投身报界,引进“西学”,自办报刊。从传教士在1815年8月办第一张中文报纸《察世俗每月统记传》起,“无论是外国人办的,还是中国人办的报纸,均多少不等地承担起了推动中国卷入文化全球化潮流的使命,只不过这些报纸因办报人的不同而各自的出发点和目的不同罢了,但最终殊途同归,缓慢地汇成向文化全球化潮流推聚的合力。”[4] 但中国近代报纸的发展,不管是它的宣传效应,还是它的产业模式,无不深深打上西方传播观念或媒介资本运营理念的烙印。
一是理论层面:西方传媒文化与意识的渗透。鸦片战争前,传教士报刊重点集中在沿海,而且主要是以中国话语阐述西方基督教义和文化观念。鸦片战争后,他们的办报活动向内地深入,上海成为近代报业的中心。从19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以教会或传教士个人名义创办的中外文报刊多达170种,约占同时期我国报刊总数的95%,几乎垄断了我国的新闻事业。这时期外国人创办的中文报刊主要有:《遐迩贯珍》《六合丛谈》《中外新报》《中国教会新报》《中西闻见录》《益闻录》等,这类刊物一方面传播了在当时还不失为进步的新学问,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对中国内政的干涉。在这些刊物中,尤其以《万国公报》影响最大,它于1868年9月5日创刊于上海,长期担任主笔的是林乐知和李提摩太。该刊采取了将基督教教义、西方文化和中外时政融于一体的宣传策略,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动荡的局势中合法干预中国的内政,并且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渗透。正如近代新闻学者戈公振在论述外报对中国外交方面所起的作用时说:“初外报对于中国,尚知尊重,不敢妄加评论。及经几度战事,窘象毕露,言论乃肆无忌惮。挑衅饰非,淆乱听闻,无恶不作矣。”[5] 在外报的刺激和影响下,一些接触西方文化的知识分子开始在航运发达的香港创办近代中文报刊。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王韬于1874年1月5日创办的《循环日报》,而这也得益于王韬在欧洲濡染了西方政治、科学、文化以及先进的传播观念,同时形成了他的独特的办报思想和经营理念。如王韬在他的第一篇公开谈论现代报纸的文章《论日报渐行于中土》中,对《泰晤士报》政治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英国之泰晤士,人仰之几如泰山北斗,国家有大事,皆视其所言以为准则,盖主笔之所持衡,人心之所趋向也。”对此,激进的梁启超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怀才抱德之士,有昨为主笔而今作执政者;亦有朝罢枢府而夕进报馆者。其主张国事,每与政府通声气,如俄土之争战,德奥意之联盟,五洲之人,莫不仰首企足以观泰晤士之议论”(见《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不过,综观两人观点,他们过分夸大了《泰晤士报》的政治作用。西方人鄙视政治与新闻业结盟,国人却趋之若骛。
尽管如此,但中西传播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影响,促进了中国新闻学的创立和发展,这同时也归功于新闻学的创立者们,他们对西方现代新闻学的学习与传播尽了很大努力。如我国第一位在西方学习过新闻学的留学生徐宝璜,曾在日本新闻学会听过课的任白涛、邵飘萍,以及当时虽没有出国却是中国全面掌握世界新闻学研究现状的戈公振。他们当中的邵飘萍和戈公振分别是著名的北京《京报》和上海《时报》的主编,在新闻从业过程中,实现了西方新闻学基本理论与中国当时最高水平的新闻实践相结合,构建了有特色的近代中国新闻学,融会了英、德、日、中四大语种著作提供的各种观念、经验和研究方法。其中,戈公振所著的《中国报学史》表现尤为典型,这本书的绪论部分,实际上是新闻理论,虽然只有一万多字,提及的英文、德文和日文参考书籍和文献达二十二种。而整个绪论的思维结构和论证方式,基本上是中国文论的传统模式。可以看出,创立时期的中国新闻学处于世界新闻学研究的比较前沿的地位。正如熟悉英文新闻学著作的徐宝璜在《新闻学》自序里所说:“本书所言,取材于西籍者不少,然西籍中亦无完善之书,或为历史之记述,或为一方之研究。至能令人读之而窥全豹者,尚未一见也。……自信所言,颇多为西方学者所未言及者。”后来,蔡元培为徐宝璜书序中对中国新闻学地位作了准确的评价,他说:“我国新闻之发起(昔之邸报与新闻性质不同),不过数十年,至今而始有新闻学之端倪,未为晚也。”[6] 所有这些传播意识和理论,对中国近代报刊实践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是实业层面:西方媒介资本和经营理念的移植。中国近代报刊主要包括宗教性报刊、政论性报刊、商业性报刊、专业性报刊、娱乐性报刊等几类,但真正代表中国报纸产业的要数外国人创办的以赢利为目的的综合性商业大报,当时全国商业中心——上海也成为大报竞争的中心。
1872年4月30日,由英国人美查等人集资创办《申报》,打破了于1861年11月创刊的《上海新报》独家经营的格局。美查以商人的眼光来看待他所从事的报业,从报纸的内容、发行和价?兽祱栮浴?????????格三方面与《上海新报》展开竞争。美查认为,“这报是给华人看的,文字应从华人方面着想。”因此在内容上尽量适合中国读者口味,并且从创刊起就确立了“新闻、评论、文艺(副刊)和广告”的办报模式。大幅度降低报价,积极拓宽发行渠道。所以,对手《上海新报》不得不于1872年12月30日自动停刊。《申报》成为上海独家经营的中文报纸。此前创办于1861年的《上海新报》,被誉为“上海中文报纸的第一颗新星”,但是该报的主编都是传教士,报纸的宗教气息很浓,不能适应商业发展需要。《申报》一创刊就呈现出近代报纸比较完备的形态,有消息、广告、京报全录、副刊、经济新闻、社会新闻、言论等体裁。在报道方式上值得借鉴,如在报道重大社会新闻时,经常采用连续报道或集中报道的方法。最为典型的是关于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的报道。此案发生于1873年浙江余杭县,当时《申报》在杭州有一个分销处,杨案发生5个月后,《申报》在1874年1月16日首先刊登了题目为《记禹航生因奸谋命事细情》的报道,把杨乃武名字写成“禹航生”并报道他如何风流放荡而导致犯罪。4月18日又登载了《记禹航生略》一文,报道了该案县审时已判二人死罪,杨姐不服判决,上京控告,因病半途而折回,以及该案在省中复审的全过程。此后一段时期,陆续发表了关于杨案的报道,直到1877年4月《刑部审余杭案》为止,连续报道达四年之久,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也提高了《申报》的知名度和发行量。在1899年11月4日,美国人福开森买下了由英国人丹福士于1893年创办的《新闻报》,由汪汉溪担任总经理,从此,上海报业又是两军对峙——《申报》与《新闻报》。《新闻报》的竞争手段有三:(1)迅速介绍商情,以经济新闻为重点;(2)运用东借西还的资金周转方式,不断添置新式印刷设备;(3)不惜巨资,建立无线电收报台,直接收听外国电讯,赢得新闻出版时间。到1929年,两大报业并驾齐驱。
“外报的畸形繁荣,是外国资本输入的一种表现。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旨在攫取巨大利润,并往往与西方文化渗透并进而互为表里。”[7] 民族资产阶级报刊是中国近代报刊的主流,主要有两类:一是商业报刊,它晚于传教士创办的宗教文化报刊,大多是脱胎于外国人创办的报刊,但比较注重经营管理;另一类是资产阶级政党报刊。从文化底蕴上看,西方宗教文化无法与具有深厚传统的中国文化匹敌,所以随着历史的推移,这些外国人办的商业报纸逐渐转移到中国民族资本手中。在中国创办中文报纸的外国资本,为了沟通语言、迎合习俗、拓展业务,他们纷纷雇佣中国人参与报业采编出版等业务。后来华人资本的壮大以及其从业经验的丰富,逐步控股外国报业资本,《申报》的发展就是这样一个典型。
《申报》和《新闻报》作为英、美报纸,主要是为帝国主义在华的经济活动提供讲坛,为推销他们的商品做广告宣传。但是,他们以赢利竞争为动力在新闻业务和生产工具的不断变革,他们的报业资本以及先进经营理念的渗入,对后来中国本土报业的发展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如1874年创办的《循环日报》,在版式上基本仿效外国中文报纸,广告占报纸版面3/4左右。同时,它以印刷业为依托,进行各种文化事业经营,例如在1880年11月24日《循环日报》上所刊的“中华印务局告白”称:“启者:本局设在港中环百步梯,除发行《循环日报》外,兼印售月份牌、黄遵宪《日本杂事诗》、王韬《蘅华馆诗集》,代售《米利坚志》、《法兰西志》等书籍。”又如《时务报》本是一家政论性很强的报刊,但又兼顾新闻性和娱乐性,以此吸引读者。尤其是时务报馆除定期出报外,还推行许多新式文化事业和实业活动,凸现报纸的综合社会功能。如出版中外时务书籍,代售书报,协办学堂,兼办实业等等。它作为一份绅士办的报纸,完全自筹资金,经营上自负盈亏。尽管没有像《申报》《新闻报》那样走企业化大报的道路,但其运作尤其是它的销售发行具有明显的产业特色,《时务报》的发行主要是通过报馆在各地建立的代售点,18个省内达138处,就连日本和新加坡也设有海外销售点。当然,在这一阶段,商业报纸的运作开始采用企业化模式,但还没有形成报业集团。而到了在20世纪30年代,著名报人成舍我考察西方报业集团,回国后在中国搞报业托拉斯,成立新闻公司,目标是办成包括十家大报以及通讯社、新闻研究中心、定期新闻研究刊物、新闻画报等的报业集团。这是中国现代新闻史上有意识、有组织地组建报业集团的萌芽,也是西方报业经营理念东渐的结果。
三是技术层面:西方报业印刷技术的引进。这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印刷术的传入。首先以铅活字印刷术为首的近代印刷术在西方国家出现,并且逐渐传入中国。1807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奉到达中国,随即展开了广泛的翻译、出版活动。从1815年起,澳门东印度公司印刷所陆续出版了马礼逊编写的中、英文大型工具书《中国语文词典》,这部书是含有中英文两种文字的工具书,如用中国传统的雕刻版,则大量细小的英文字无法雕刻,从当时的技术工艺来看,雕版既无法与铅活字拼接?兽祱栮浴?????????,也不能采用机械印刷。因此,要出版这部书只有采用中文铅活字排印。为此,澳门东印度公司印刷所制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一批中文铅活字。当时还没有发明中文字模,无法大批量生产中文铅字,于是采用古老的办法,用刀在一枚枚的铅合金上刻制。这样一项浩繁的工作,决非一人或几人能完成,于是雇佣大量中国人参与其事,包括刻制、排字、审稿、校对、印刷等,才得以顺利完成。1815年,传教士米怜奉马礼逊之命带领中国刻工梁发在马六甲建立了印刷所,这个印刷所早期使用雕版刷印,他创办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就是采用雕版刷印。19世纪初,西方近代印刷术与印刷油墨同时传入中国。到1913年,国人自办的第一家专业油墨制造厂上海中国油墨厂成为我国制造现代印刷油墨的开端,产品分为印书油墨和印报油墨,印刷上海《申报》、《时事新报》、北京《国民公报》、《大国民报》等。另外,通过西方传教士,石印术也传入中国,1833年广州出版了石印中文月刊《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继之有石印中文月刊《各国消息》的出版。1874年,石印技术传入上海,最有代表性的是1876年点石斋石印书局成立。
第二,印刷设备的引进。由于动力的采用、卷筒纸轮转铅印机以及自动铸排机等的发明使用,近代印刷术在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百余年时间里进入了成熟阶段。19世纪欧洲主要国家及美国已建立起近代工业体系,动力、冶金、机械、化学、造纸等工业的发展,为印刷技术的进步提供了有利条件,在这一进程中,印刷生产摆脱了传统的手工业模式,实现了工业化生产,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到19世纪70年代,上海、广州、天津、汉口等地的出版社(商)的印刷设备一直来自外国。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上海申报馆购置欧式手摇轮转机,每小时可印几百份报纸。1906年,由英国人发明的电气马达作动力的单滚筒机进入中国,开始新闻纸两面印刷。1912年申报馆购置双轮转机,每小时可印2000张。1916年,申报馆购置法式滚筒纸印刷机,每小时可印8000张。1925年上海时报馆购置德国的彩色滚筒印刷机,是当时先进的凸版印刷机械。在中日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印刷机械开始作为民族工业出现,如1895年上海李涌昌机器厂创建,至1912年先后又有6家规模大体相似的印刷机械厂建立,这些印刷机械厂以维修为主,兼生产一些小型印刷设备。印刷术及设备的引进,积极推动了中国近代报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① 张桂珍《国际传播与国际关系》见刘继南主编的国际传播:现代传播文集[C]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② 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M]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页
③ 倪延年、吴强《中国现代报刊发展史》[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页
④ 蒋晓丽《全球化语境下的华文传媒言述方式的嬗变》西南民族学院学报[J]2000(10)第104页
⑤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三联书店1955年版第110页
⑥ 徐宝璜《新闻学》自序[M],见《新闻文存》第281页,中国新闻出版社1987年版。
⑦ 胡太春《中国报业经营管理史》[M]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6页
4. 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的信息传播手段(尽量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写)
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传播活动几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口语传播时代人类传播活动,
重要意义:
1.口语最初仅仅是一种将声音与周围事物或环境联系起来的符号,
2.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逐渐提高了它的抽象能力,成了一种能够表达复杂含义的音声符号系统。
同时,口语也大大促进了人类思维能力的发达。大大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的进程,直到今天,口语依然是人类最基本、最常用和最灵活的传播手段.——(符号系统思维社会)
局限性:第一,口语是靠人体的发声功能传递信息的,由于人体能量的限制,口语只能在很近的距离内传递和交流。
第二,口语使用的音声符号是一种转瞬即逝的事物,记录性较差,口语信息的保存和积累只能依赖于人脑的记忆力。
因此,口语受到空间和时间的巨大限制,在没有诸如电话等口语媒介的情况下.它只能适用于较小规模的近距离社会群体或部落内的信息传播。——时空局限
第二个阶段:文字传播时代——文字是人类传播发展史上第二座重大里程碑。在结绳符号、原始图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人类传播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是什么?其产生有什么意义?
重要意义——第一.文字克服了音声语言的转瞬即逝性,能把信息长久保存下来,使人类的知识、经验的积累、储存不再单纯地依赖人脑的有限记忆力;
第二,文字能把信息传递到遥远的地方,打破音声语言的距离限制,扩展了人类的交流和社会活动的空间;
第三,文字的出现使人类文化的传承不再依赖容易变形的神话或传说,而有了确切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
一句话,文字的产生使人类传播在时空两个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革。作为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它的产生加速了人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大大推进了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和融合。在统一的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局限性:手抄传播效率低、规模小、成本高。一部书抄写多册,耗费大量时日和人力。文字信息的生产规模小,加上教育的普及程度低,文字传播基本上还属于政府、官吏以及统治阶层的特权。
第三个阶段:印刷传播时代
重大贡献:(试述中国的印刷术发明对印刷传播发展的贡献)
中国的造纸术和印刷术为推动世界文明和人类传播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印刷术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已经掌握了复制文字信息的技术原理,有了对信息进行批量生产的观念。印刷机使文字信息的机械化生产和大量复制成为可能。在社会政治、文化和教育领域中带来的巨大影响。对社会经济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四个阶段:电子传播时代
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实现了信息的远距快速传播。从人类社会信息系统的发展角度看,电子媒介还另具两个里程碑式的意义:它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体外化的影像信息系统。实现了声音和影像信息的大量复制、传播及历史保存(后人-听观-音容笑貌)。使文化传承的内容更丰富,感觉更直观,依据更可靠。一句话,它们使人类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产生了新的飞跃。
电脑的出现意味着人的大脑这一信息处理中枢也开始了体外化的进程。电子信号的传输也实现了由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的发展。电子传播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全新的、前所未有的信息社会。
这个过程,是人类使用的传播媒介不断丰富的历史,也是社会信息系统不断发达、不断趋于复杂化的历史。
5. 传播学与政治学的关系
交叉,互相汲取营养。但政治学研究更早,传播学从政治研究中分离出来,各有自己的研究领悟。
6. 中国文化经典在各个历史阶段的产生与传播有什么特点
中国文化经典在各个历史阶段的产生传播有什麼特点 ?
中国经典不但数量多,产生的时间跨度也很长。从西秦到晚清,中 国社会的经济等各方面都有重大变化,这就决定了中国文化经典有 著不同的时代特春秋战国是历史上一次重大的变革时代。当时,周 天子的力量逐渐衰落,五霸兴替,雄并峙,战乱频繁,兼并盛行, 西周时建立礼乐制度开始瓦解。在这样一个动荡的时代,大批人才 脱颖而出,在历史舞台上驰 自己的聪明才智,纷纷著书立说,相 互辩难,各种主张和学说如雨后春笋涌现,形成了所谓的‘百家争 鸣’的局面。其中最重要的是有儒:墨、 名法 、阴阳、 道德、 农、 纵横 、杂 、小说等学派,《论语》、《 老子 》、《 孟子 》、《庄子》 等则他们的代表作品。 中国古代的史学传统悠久漫长,在先秦大变动的社会条件下, 产生了中国最早的一批历史著作,如 《史记》《春秋 》《左传》 等,它们奠定了中国史学的基本精神。而《史记》《汉书》的相 继出现,则与两汉大一统的政治局面密不可分,它们以纪传体 的宏大规模和皇朝史的格局,确立了以后持续约两千年的�6�5正 史�6�6规范。与历史著作的发达相联系,史学的研究也逐渐发展 起来,唐代刘知几《史通》和清代章学诚的《文史通义》都是 这方面的代表作,它们不仅总结了先秦以来的史学传统,对研 究其他相关学术,也有启发意义。 中国古代重视礼法,《左传》上说:�6�5夫礼,所以整民也。�6�6 也就是把�6�5礼�6�6作为治理人民的方式。因此,礼书在历史上也 层出不穷。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的《礼记》就是其中影响最大的 一部,它具体而细致得阐述了儒分不分‘家的礼治思想,无论 对国家的治理。
7. 全球化时代的政治传播功能发生了哪些新的变化
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传播世界化,全球化,从全媒通接受客户的比率来看,越来越多的产品宣传趋向于做新媒体传播,这样有利于产品的全球化,经济文化上也通过产品的流通加强了交流。
8. 政治的内涵与外延
“政治是什么”的问题,即政治的内涵和本质问题。“治”表示管理良好的社会状态,与“乱”相对,所以“治”是“政”的结果,有“政”才会有“治”,失“政”就会失“治”而生“乱”。中国古代往往把“兴衰治乱”放在一起来谈,就是这个原因。这就是“政治”一词的正统内涵。
中国传统社会一直保持了“政治”的正统内涵。“政”的右边是“文”不是“武”,这也是传统“政治”理念的一个基本内涵。
“什么是政治”的问题,即政治的外延问题。“政治”的内涵与本质就是运用国家权力而进行的一切活动,它也划定了“政治”这一概念的外延,即政治在这一定义下所反映的事物和对象之范畴。政治的外延构成了政治上层建筑的全部内容,包含十分广泛而又多样的领域,它包括政治体系、政治制度、政治文化和政治决策四个基本层面。这四个层面的外延构成了政治的丰富体系
政治是人的活动,人的活动又不都是政治,只有部分人的活动才是政治。这部分包括:A——追求公共权力的种种活动及其在这些种种活动产生、形成的各种各样的关系;B——人追求利益且又追求并非仅仅的满足自己生存和安全之需要这类利益的种种活动及其产生、形成的众多关系;C——人既追求利益又追求公共权力的种种活动及其在这些活动中产生、形成的关系。
9. 传播学的发展历史有谁能回答
传播学诞生于美国,美国的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探索传播理论,并提出了种类繁多的传播模式,诸如以文字、图形和数学公式等表述的各种模式。传播学家运用不同的模式来解释信息传播的机制、传播的本质,提示传播过程与传播效果,预测未来传播的形势和结构等。
传播学在美国问世后,很快传到西欧和日本。英国的传播学研究从60年代开始蓬勃兴起,在方法论上可分为四大学派:以麦奎尔为首的社会学派;以霍洛伦为代表的社会心理学牌;以奇斯曼和加纳姆为代表的政治经济学牌;以利兹大学电视研究中心为代表的职能学派。日本的传播学研究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有两大特点:一是沿袭外国主要是美国的理论体系,并着重发展了强调受众有权直接参加传播过程的社会参与论;二是实践优先于理论。苏联自60年代起,开始重视研究传播学理论。苏联学者根据自己的研究分别提出了各自的 传播模式,较著名的有菲尔索夫传播模式和阿列克谢耶夫传播模式。
应当看到,西方传播学者在研究中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比如,他们不适当地把传播放到人类第一等重要的地位去认识,从而排斥了人类的生产能力这一主要标志;他们把传播行为的发生和发展分别归之于人的本能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把他们和社会生产方式联系起来予以考察;在研究传播事业的社会控制时,又往往不能彻底揭示社会内部的深刻矛盾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