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略论《黄河大合唱》的结构、风格与历史地位。
《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和影响最大的一部代表作。作于1939年3月,并于1941年在苏联重新整理加工。这部作品由诗人光未然作词,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
《黄河大合唱》写成于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秋冬,作者随抗日部队行军至大西北的黄河岸边。中国雄奇的山川,战士们英勇的身姿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时代的呼唤促使他怀着高涨的爱国热情谱写了一篇大型朗诵诗《黄河吟》,后来被改写成《黄河大合唱》的歌词。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结构介绍
全曲由《序曲》(乐队)、《黄河船夫曲》(合唱)、《黄河颂》(男声独唱)、《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黄水谣》(女声合唱)、《河边对口曲》(对唱、合唱)、《黄河怨》(女声独唱)、《保卫黄河》(齐唱、轮唱)和《怒吼吧!黄河》(合唱)等9个乐章组成。各个乐章都有相对的独立性,相互之间在表现内容、演唱形式和音乐形象等方面构成鲜明的对比。同时,全曲又由表现中华民族解放斗争的基本主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几个基本音调始终贯串于整个大合唱,在音乐布局上以《序曲》呈示基本主题、首尾合唱呼应、中间各乐章交替发展和末乐章的总结概括,以及每乐章之前的朗诵为先导等,使整个作品又具有高度的统一性。音乐语言明快简练、通俗易解和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合唱手法丰富多采和乐队的交响性发挥,全曲的宏伟规模和所表现出的英雄气概,构成了这部作品具有独创性的艺术特色。《黄河大合唱》凝聚着冼星海的卓越才华和杰出创造性,被认为是一部反映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音乐史诗。
历史
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著名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在次年1月抵达延安后,写出了《黄河》词作,并在这年的除夕联欢会上朗诵了这部诗篇。冼星海听后非常兴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在延安一座简陋的土窑里,冼星海抱病连续写作六天,完成了这部具有历史意义的大型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之后,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引起巨大反响,很快传遍整个中国。
《黄河大合唱》为我国现代大型声乐创作提供了光辉的典范。在六十年代后期,还被改编为钢琴协奏曲。
《黄河颂》是抗日战争时期, 著名交响乐《黄河大合唱》中一首独唱歌曲的歌辞, 作者的创作意图是希望在抗日战争时期, 激发起人民对中华民族的热爱 和誓死保卫家园的民族意识. 虽然其创作年代已与我们相去甚远, 但那奔放,豪迈,铿锵有力的诗句和强烈的情感, 至今读起来仍然能引起我们的共鸣, 唤起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自豪感.
作者介绍
冼星海,生于一九○五年六月十三日(农历五月十一日),原藉广东番禺,父亲冼喜泰是一个船工,在他出世时已去世,母亲黄苏英是一个农村妇女。冼星海自少依靠祖父生活,六岁时祖父去世,随母亲到南洋,进了一所旧式学校,攻读四书五经。后转到英国人办的英文学校,攻读英文。十一岁转到华侨办的高等小学,读了两年,回到广东,进岭南大学附中,又升入大学,一直以半工读来维持生活。
一九二四年,冼星海学习结束,做过打字员、工人、夜校教员和岭南大学音乐教员。二十一岁那年到北京进北大音乐传习所学理论和小提琴,兼任北大图书馆助理员;翌年到上海国立音乐院学习,一九二九年离开国立音乐院,加入田汉所组织的南国剧社。
一九三○年,二十五岁的冼星海出国到法国巴黎,随奥伯多菲尔学习小提琴,在巴黎六年,曾进过法国国立巴黎音乐院和丹第(Vincent d''Indy)创办的音乐学校,做过饭店堂馆、修指甲和咖啡店的杂役和音乐师等。他初期的作品如《风》(三重奏),明显地受到当年他跟从过的杜卡(Paul Dukas)及丹第的影响。
冼星海一九三五年夏末回国,改变了创作方向,参加了汹涌澎湃的国防音乐运动,开始写作第一交响曲,并于百代唱片公司工作,但不久就因与公司意见不合而辞职,转入新华影片公司任《壮志凌云》、《夜半歌声》、《青年进行曲》等片的音乐指导。
一九三七年冼星海为《日出》、《大雷雨》等剧作曲配音。“八·一三”事变后,加入上海救亡演剧第二队到浙江、河南、湖北等地宣传;年底留武汉,在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工作,与张曙等共同主持武汉抗战音乐运动。翌年十一月,第三厅工作受阻碍,奔赴延安,出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一九三七年初,创作《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牺盟大合唱》等作品。
一九四○年五月,冼星海离延安赴苏联深造音乐,一九四五年四月在病中完成最后的作品《中国狂想曲》,十月三十日病逝莫斯科,享年四十岁。冼星海在苏联的最后五年,完成不少器乐作品,包括有第一交响曲《民族解放》、第二交响曲《神圣之战》、管弦乐第一组曲《后方》、第二组曲《牧马词》、第三组曲《敕勒歌》、第四组曲《满江红》、交响乐《中国生活》、中国舞曲三首、小提琴与两架钢琴合奏曲《阿曼盖尔德》,而《中国狂想曲》则不幸成为他的“天鹅之歌”。
《黄河大合唱》简介背后的故事
《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具代表性、且又最为人熟悉的作品。乐曲诞生于日战前最为惨烈的日子,那是一九三八年十一月武汉沦陷后的事,著名诗人光未然(张光年)带着抗敌演剧三队撤退,经过黄河,引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翌年一月抵达延安,酝酿已久的诗情便爆发,写成黄河诗章,在农历大除夕作了朗诵演出,当时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任音乐系主任的冼星海深被光未然的朗诵感动,在一个小窑洞内,抱病连续写了六天;同年三月三十一日完成,四月十三日由邬析零指挥抗敌三队于陕北大礼堂公首演,五月十一日再由冼星海指挥鲁迅演出队演出。
今日已贵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的的著名作曲家李焕之,回忆当年在延安演出《黄河大合唱》,有这样一段很生动的描述:“在物质条件极缺乏的边区,要组成一个完备的乐队是谈不上的,当时有什么乐器都尽可能地用上,除了三、四把小提琴外,就是二胡、三弦、笛子、六弦琴和打击乐器。没有谱架,就用木板搭起当谱架。没有低音乐器,就自己动手制作。你看那乐队的右角,立着一具新的“武器”,那是用汽油铁桶改造的低音胡琴,它发出了雄浑且带有金属共鸣的声音,歌唱黄河的宏伟气概;你再看在这具新式“武器”的侧面,又是一具新型“武器”,它是一个大号的搪瓷缸子,里面摆了十几二十把吃饭用的勺子。当“黄河船夫曲”的朗诵“那么你听吧!”一完,指挥者的手臂一挥,这具新式打击乐器就发出“哗啦哗啦”之声,与管弦、锣鼓齐鸣,配合着合唱队的“咳哟,划哟!……”,烘托出万马奔腾之势。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史诗性大型声乐套曲,共分八个乐章。由光未然作词,冼海星作曲。作品表现了在抗日战争年代里,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斗争,也表现了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它以我们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景,展示了黄河岸边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以启迪人民来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作品气势宏伟磅礴,音调清新、朴实优美,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强烈反映了时代精神。它在我国近代音乐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对后来的大合唱及其他体裁的音乐创作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黄河大合唱》当年首演共分八段,但不知何故采用三弦伴奏,人声朗诵的第三段《黄河之水天上来》,却往往被略去不演。据说是因为战时难找能胜任该段朗诵的演员,便略去不演,久而久之却成为惯例。从创作技术来说,冼星海运用了西方的“康塔塔”形式和合唱和声写作技巧来创作《黄河》;从题材上来说,则将现实和人民的生活,作了艺术性的加工塑造,这使《黄河大合唱》成为一首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时代感的艺术品。九十年代的今日,跟半个世纪前《黄河》诞生的时代、生活背景虽已完全不同,但此作品对中华民族所起的精神激励却仍然存在,每次唱之听之,仍令人激动,其因在此。
或许在今日重温一下冼星海于一九四三年至四五年间,在苏联所写的“创作札记”中关于创作《黄河大合唱》的经过,对欣赏这部作品会有更深刻的体会:
“这首大合唱在一九三九年三月二十六日写,三月三十一日完成,写于陕北抗日根据地的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时际演剧第三队来延,光未然同志把黄河歌词写好后即交我去谱,写成后由第三队邬析零指挥,四月十三日第一次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演出,其后鲁艺周年纪念晚会在五月十一日和十二日举行了两次表演,均得延安各界的好评。
以后延安遇到有大的晚会,如欢迎周副主席、朱总司令、邓宝珊将军、茅盾、沈志远和蒙古代表及国民政府的调查团、慰劳队、西北摄影团等,都是以《黄河大合唱》为中心。这曲是在鲁艺一个小窑洞(鲁艺旧址)里写成的,为着第三队要离延,我就以五、六天的时间连总谱和合唱写成了。因为各地不论前线和后方都欢迎这个大合唱,所以我老早就有意思把它写成五线谱,用交响乐队伴奏合唱,比较简谱所写的更好些,但因为忙于教务和创作,一时未能执笔。但一九四一年春,我很顺利地把它完成了。这种配器法是欧美和各国都可采用,比较以前的简谱更国际化,但同时这个作品是民族形式和具有进步的技巧。
这大合唱在延安演出时曾屡次由我指挥,合唱队由一百起增加到五百,乐队二十余人,多用中国乐器。大礼堂几乎容纳不下,声音远远可以听到。
还在延安的时候,人们就告诉我,重庆和国内各报都有说及《黄河大合唱》是抗战期中新音乐的创举。当我一九四○年夏天在西安办事处时,萧三告诉我,他的老婆在莫斯科看到了英文报报导我和《黄河大合唱》;苏联名记者和摄影师卡尔门先后在“国际文学”和一九四○年莫斯科出版的“旗帜”写了一篇文章,名《在中国的一年》,其中也有关于我和《黄河大合唱》的评论。我当然不会因为这样就满足。尤其是有一天,吴玉章同志当全体鲁艺术学生教员集合时,说及我的努力和《黄河大合唱》得到国际上的嘉许,我听了之后,自问渐愧,因为我历年所想创作的作品,一方面要多产,一方面又要精练,一个《黄河大合唱》的成功在我不算什么,我还要加倍努力,把自己的精力、自己的心血贡献给伟大的中华民族。我渐愧的是自己写得还不够好,还不够民众所要求的量!
因此我又写了第一交响曲《民族解放》和其他作品,但我还要写,要到我最后的呼吸为止。我不曾忘记丹第八十三岁临死前还对我们说,他想写作,仍想完成他关于理查特·瓦格纳的文章!罗曼·罗兰七十三岁的时候仍想学习俄文,因为他发现俄国文学的宝藏。贝多芬临死时说:‘我不过写了几个音符……’我是什么东西呢?比较他们差得多了,还不更努力么?”
创作背景
冼星海回国痛感民族危亡的深重,深知民众的苦痛。在民族危亡的严重关头,他站在民族斗争的前面。他确信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了民族解放,“为抗战发出怒吼”,他纵笔谱写歌曲。1939年他去看望病床上的青年诗人光未然,听其朗诵《黄河吟》听其讲述黄河呼啸奔腾的壮丽景象遂荡其共鸣,乐思如潮。创作一星期,半月之内又完成了该作品八个乐章及伴奏音乐的全部乐谱。写就了这一时代的中华民族的音乐史诗。
《黄河大合唱》歌词
一.《黄河船夫曲》(朗诵词)
朋友!
你到过黄河吗?
你渡过黄河吗?
你还记得河上的船夫
拼着性命
和惊涛骇浪搏战的情景吗?
如果你已经忘掉的话,
那么你听吧!
(歌词)
咳哟!划哟……
乌云啊,遮满天!
波涛啊,高如山!
冷风啊,扑上脸!
浪花啊,打进船!
咳哟!划哟……
伙伴啊,睁开眼!
舵手啊,把住腕!
当心啊,别偷懒!
拼命啊,莫胆寒!
咳!划哟!咳!划哟!
咳!划哟!咳!划哟!
不怕那千丈波浪高如山!
不怕那千丈波浪高如山!
行船好比上火线,
团结一心冲上前!
咳!划哟!咳!划哟!
咳!划哟!咳!划哟!
咳哟!划哟-…
划哟!冲上前!划哟!冲上前!
划哟!冲上前!划哟!冲上前!
咳哟!咳哟!
哈哈哈哈……
我们看见了河岸,
我们登上了河岸,
心啊安一安,
气啊喘一喘.
回头来,
再和那黄河怒涛
决一死战!决一死战!
决一死战!
决一死战!
咳!划哟……
《黄河大合唱》专辑简介
作词:光未然
作曲:冼星海
整理:李焕之
合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歌舞团
指挥:时乐蒙
朗诵:林中华录音时间:1955
《黄河大合唱》;在抗战烽火的洗礼下,迅速成长为中华儿女爱国救亡的号角;与此同时,以其所负载的精神力量和民族个性,在海外华人及世界反法西斯战线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同。而到了和平年代,它犹如一位战功累累的元勋,继续驰骋在国内外乐坛,成为中华民族傲人的艺术财富。
《黄河大合唱》一问世,就迅速在中国大地上传唱,成为抗战救亡的精神号角。并推动了团结抗日的形势发展。首演时,乐队只有两三把小提琴,二十来件民族乐器,低音弦乐器是用煤油桶制成,打击乐器有脸盆、大把的勺子放在搪瓷缸子里摇晃选成效果……这支原始的乐队烘托着40多位势血青年放声高唱,《黄河大合唱》从此传遍了延安,传遍了中国,飞向了世界,此起彼伏,回响不绝,震撼人心,经久不衰。毛主席看了演出后,特别高兴,站起来使劲鼓掌,连声说:“好!好!好!”周总理也为冼星海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心声!”
此后的数十年来《黄河大合唱》一直作为正义力量的象征,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以其穿越时空的巨大魅力,在炎黄子孙中永远传唱!
1985年在冼星海同志逝世40周年之际,香港举办了历时14天的“黄河”音乐节。《黄河大合唱》全曲演唱仅40分钟,然而那天的谢幕竟长达20多分钟。在台湾,《黄河大合唱》被禁演的时间长达40多年。但是,当越来越多的台湾人到香港听了《黄河大合唱》之后,对《黄河大合唱》演出解禁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很多人想办法争取《黄河大合唱》在台湾的演出,各种报纸也以不同的形式进行呼吁。在台湾被禁锢了40多年的《黄河大合唱》最终得以演出。
2001年4月14日,美国纽约的百老汇春意盎然。“黄河之声”中国经典名曲音乐会吸引了来自香港、台湾和大陆的旅美华人,也吸引了众多的美国人。美国最有影响的英文报纸《纽约时报》两次介绍该音乐会。
音乐会的下半场是美国人用中文演唱气吞山河的《黄河大合唱》。开场的《黄河船夫曲》激烈紧张,这段唱曲节奏较快,歌词绕嘴,对于美国歌手们来说发音相当困难,但他们那种“咬文嚼字”、一字一句毫不含糊的态度,反而把乐曲表现得更有力度。美国合唱团的女声部音质清丽,极富弹性,中文发音准确,金发碧眼的女士们以热爱家乡这种人类共同的情感,把合唱曲中的《黄水谣》表现得有如春波婉转,映出了黄河两岸农田村舍。合唱的最后一个乐章《怒吼吧黄河》将音乐会推到黄河的浪峰,当《黄河大合唱》在合唱团八十几位队员多次重复的“向着全世界被压迫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的高亢歌声中结束时,激动万分的观众一下全都站起来,以雷鸣般的掌声和热情的欢呼声向中美艺术家表达他们内心的感情和由衷的感谢。观众中的美国人从节目单中的英文介绍和演员们表现的音乐中也听懂了“黄河”,他们与中国听众一样情绪高昂,热烈地鼓掌。再三谢幕的全体演员们在观众的强烈要求下,又唱起了《保卫黄河》,这时观众们情绪高昂,以有节奏的掌声加入了这雄壮的进行曲,还有不少人跟着唱起来。歌声结束,激动的观众们还不愿离去,又报以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最后演员们唱了三遍《保卫黄河》,音乐会才徐徐落下帷幕。
1956年 5月 中央广播事业局在北京召开唱片专业会议,会议决定尽快成立中国唱片社。
1957年 6月27日 中央广播事业局决定成立中国唱片社筹备处。
1958年 6月17日 中国唱片社正式成立,中央广播事业局副局长周新武兼任社长,徐曙任副社长。唱片编辑组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分出,划归中国唱片社。中国唱片社内设音乐、戏曲、文教、出口四个组。同年,设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唱片出版组迁回中国唱片厂,与录音资料组合并成唱片出版部,设音乐、戏曲、录音、出版四个组。徐以礼任唱片出版部主任。9月28日 中国唱片厂自行研制成功。中密纹唱片(33转/分,每面容量17分钟)。第一批出版的中密纹唱片有《黄河大合唱》等6种。
1982年12月23日 国务院颁布了“录音录像制品管理暂行规定”。对《黄河大合唱》、《长征组歌》等大型声乐作品,进行立体声录音,并重新出版。
本场演出录之于1955年,时值共和国刚成立不久,抗美援朝刚刚结束,新中国百废待兴,因此当时的条件还十分简陋,整场演出的伴奏只有一台老牌的苏联产“波罗地海”钢琴和几件简单的乐器。朗诵是黄河大合唱的一种特殊形式,贯穿整场演出,担任朗诵的林中华,当时年仅24岁。
1958年出品的首版《黄河大合唱》,现存世量仅400多张,本专辑是由中唱公司1982年对首版录音重新编辑音效处理再版发行的LP唱片转制的。
② 《黄河大合唱》的结构、风格与历史地位
《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和影响最大的一部代表作。作于1939年3月,并于1941年在苏联重新整理加工。这部作品由诗人光未然作词,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
《黄河大合唱》写成于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秋冬,作者随抗日部队行军至大西北的黄河岸边。中国雄奇的山川,战士们英勇的身姿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时代的呼唤促使他怀着高涨的爱国热情谱写了一篇大型朗诵诗《黄河吟》,后来被改写成《黄河大合唱》的歌词。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结构介绍
全曲由《序曲》(乐队)、《黄河船夫曲》(合唱)、《黄河颂》(男声独唱)、《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黄水谣》(混声合唱、女中音独唱)、《河边对口唱》(对唱、合唱)、《黄河怨》(女声独唱)、《保卫黄河》(齐唱、轮唱)和《怒吼吧!黄河》(合唱)等八个乐章组成。各个乐章都有相对的独立性,相互之间在表现内容、演唱形式和音乐形象等方面构成鲜明的对比。同时,全曲又由表现中华民族解放斗争的基本主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几个基本音调始终贯串于整个大合唱,在音乐布局上以《序曲》呈示基本主题、首尾合唱呼应、中间各乐章交替发展和末乐章的总结概括,以及每乐章之前的朗诵为先导等,使整个作品又具有高度的统一性。音乐语言明快简练、通俗易解和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合唱手法丰富多彩和乐队的交响性发挥,全曲的宏伟规模和所表现出的英雄气概,构成了这部作品具有独创性的艺术特色。《黄河大合唱》凝聚着冼星海的卓越才华和杰出创造性,被认为是一部反映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音乐史诗
《黄河大合唱》的“延安稿本(冼星海于1939年3月,在延安时期的创作初稿)”,共分为“(1)黄河船夫曲、(2)黄河颂、(3)黄河之水天上来、(4)黄水谣、(5)河边对口、(6)黄河怨、(7)保卫黄河、(8)怒吼吧黄河”八个音乐段落。在宏观与中观的调式总体设计上,是以“阳刚式结构色彩、功能性音位关系、七声性音列声数”为主体的调式结构风格;并形成了“再现式结构色彩、交替式音位关系、变换式音列声数”的调式布局规律。
1、再现式结构色彩
在中国调式体系中,由下至上、按照五度相生的规律,可排列成“宫——徵——商——羽——角”调式的结构顺序;根据“五行——阳性之火‘炎上’居下位、阴性之水‘润下’居上位,三才——下位为‘天阳’之‘阳刚’、中位为‘人中’之‘朦胧’、上位为‘地阴’之‘阴柔’,四象——‘天地’之阴阳相对”的阴阳属性;其调式的结构色彩:宫调式为“天阳——阳刚”,徵调式为“天中——阳朦”,商调式为“人中——朦胧”,羽调式为“地中——阴朦”,角调式为“地阴——阴柔”(参照例1:中国调式结构色彩图式)。
全曲的调式结构色彩,是以“天阳——阳刚”宫调式为主体的调式结构风格。作品中除了第5段为“天中——阳朦”徵调式、第6段为“地中——阴朦”羽调式外,其它段落均为“天阳——阳刚”宫调式;并形成了 “阳刚——阳朦——阴朦——阳刚”再现式结构色彩的布局规律(参照例2中的“色彩”)。
2、交替式音位关系
在传统调式体系中,调式之间以4、5度为“功能性”音位关系,2、3度为“色彩性”音位关系。全曲的调式音位关系,是以“4、5度——功能性”音位关系为主体的调式结构风格。作品中除了第1与第2段、第5段与第6段之间为“2、3度——色彩性”音位关系外,其它各段落之间均为“4、5度——功能性”音位关系;并形成了 “色彩——功能——色彩——功能”交替式音位关系的布局规律(参照例2中的“关系”)。
3、变换式音列声数
全曲的调式音列声数,是以“七声性”音列声数为主体的调式结构风格。作品中除了第1至3段为“六声性”、第4段为“五声性”音列声数外,第5至8段均为“七声性”音列声数;并形成了“六声——五声——七声”变换式音列声数的布局规律(参照例2中的“音列”)。
4、再现式调式转换
全曲的调式转换,是以“变调”调式转换为主体的调式结构风格。作品中除了第4与第5段为“变式”、第5与第6段为“变调式”的调式转换外,其它段落之间均为“变调”的调式转换;并形成了“变调——变式——变调式——变调”再现式调式转换的布局规律(参照例2中的“转换”)。
http://www.gdart.com/gdyy/gdyypl/200509220061.htm
http://ke..com/view/145118.htm
③ 浅谈《黄水遥》这首歌的历史背景资料
《黄水谣》创作背景
《黄水谣》是一首民谣式叙事风格的三段体歌曲内,它既是一首可以独立存在的容混声合唱歌曲,也是一首女中音独唱歌曲,它的音调朴素,平易近人。冼星海回国痛感民族危亡的深重,深知民众的痛苦,在民族危亡的严重关头,他站在民族斗争的前面。他确信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他加入了中国专升本,1939年她去看望病床上的青年诗人光未然,听其朗诵《黄河吟》听其讲述黄河呼啸奔腾的壮丽景象遂荡起共鸣,乐思如潮。创作一星期,半月之内又完成了该作品八个乐章及伴奏音乐的全部乐谱。写就了这一时代中华民族的历史史诗。根据歌词我们知道,它以今昔对比的手法描述了抗日战争前后黄河两岸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揭露了日本侵略者入侵中国,在华北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反映了黄河两岸人民在日军侵华时期遭受的深重灾难;赞扬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根据旋律我们知道,整首歌曲曲调流畅、音域比较宽广。
④ 作者写黄水谣是的时代背景
黄水谣抄以抗日战争为背景,以黄河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庄严地讴歌了中华民族的坚贞不屈、顽强抗争的英雄气概。这部作品的词写出了中华民族的气魄, 音乐表现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族风格,其高度的思想性、象征性、艺术性为中国大型声乐创作提供了光辉的典范。
(4)黄水谣历史意义扩展阅读:
《黄水谣》-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
作词:光未然
作曲:冼星海
歌词:
是的我们是黄河的儿女,我们艰苦奋斗
一天天地接近胜利,但是敌人一天不消灭
我们便一天不能安身,不信你听听,河东民众痛苦的呻吟:
黄水奔流向东方,河流万里长,水又急浪又高
奔腾叫啸如虎狼,开河渠筑堤防,河东千里成平壤
麦苗儿肥啊豆花儿香,男女老少喜洋洋,自从鬼子来
百姓遭了殃,奸淫烧杀,一片凄凉
扶老携幼,四处逃亡,丢掉了爹娘
回不了家乡,黄水奔流日夜忙,妻离子散
天各一方,妻离子散,天各一方
⑤ 《黄河颂》作者歌颂黄河的用意是什么
《黄河颂》,是1972年中国画家陈逸飞早年的成名油画,长297厘米、宽143.5厘米,以宽银幕式绘画,描述一位红军站在黄河旁的山岭,眺望天际。该画作被视为文革后中国美术史的重要作品,这幅长二百九十七厘米、宽一百四十三点五厘米的巨作创作于一九七二年。当时,陈逸飞年仅二十五岁,担任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油画组负责人。作品的形象塑造注重造型的块面处理和笔触表现;战士的腿部及其立足的岩石等受光面,笔刀兼用,积色较厚,刻画既结实又潇洒;色彩明亮,有着光芒万丈的金光感。这些都完美地体现了陈逸飞所接受的严格的苏联教学体系的技术性训练。同时,陈逸飞善于吸收和转化的敏捷和聪颖,也体现在《黄河颂》的构图经营上。1996年在香港曾以128.5万港元售出,而2007年5月将在北京2007嘉德春季拍卖会上展出,估价2000万元人民币。
背景
钢琴协奏曲《黄河》在1969年问世数年后,《解放日报》美术编辑洪广文需要借调人手绘画宣传画作。1972年,年仅25岁的陈逸飞为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油画组负责人,随即与夏葆元、王永强、张定钊、秦大虎、严国基奉调参与上海市《黄河》油画组画的设计。创作室位于汉口路309号的旧《申报》大楼三楼。
钢琴协奏曲共成4个部分,这组画也分为4幅。严国基画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陈逸飞画第二乐章《黄河颂》,夏葆元和王永强画第三乐章《黄河愤》;秦大虎和张定钊画的第四乐章《保卫黄河》,其中《保卫黄河》原本是画毛泽东与林彪在一起,后来林彪变节,需要重画。
在四幅作品中,陈逸飞的《黄河颂》最为外界熟悉。它的初稿是水粉稿,除了画一位红军外,身边还有一位披著羊皮的农民,但陈逸飞认为一个人站在山岭,会令画面更简洁有力,在第二稿剔走农民角色。这做法当时引起美术界争议,认为这做法不能代表群众,至少也得加个民兵。为了按自己的想法绘出该画,陈逸飞为此要跟各领导打招呼、通关系。 [3]
陈逸飞为了画士兵手握步枪的样子,还找来了一张苏联油画的印刷品,内容是列宁检阅军队,一排排战士手握步枪,陈逸飞为了研究这张模糊不清的印刷品,把作品看了一个上午。
直至5年后,1977年举办的全军美术展首次展出该作,其感染力和绘画技巧引起美术界的关注,奠定了陈逸飞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
1980年代,陈逸飞决定出国,登机前一晚,突然决定要将数幅画搬走,尤其是《黄河颂》。由于《黄河颂》长297厘米、宽143.5厘米,陈逸飞要叫一班小兄弟帮手搬运,但画作实在太大,要用两辆自行车一前一后才可以载走,不料在拐弯时,《黄河颂》的画布裂开了。据说后来的修复工作是由陈逸飞胞弟陈逸鸣负责。
1997年元旦陈逸飞在《新民晚报》曾撰写《既英雄又浪漫》一文说:“《黄河颂》最初的构想,是画一个羊倌,扎著羊肚子头巾,扛著头,仰天高唱信天游。反复思量后,发觉这种表现方式几乎是在诠释《黄河大合唱》的歌词,便毅然舍弃。转而改成一个红军战士,站在山巅,笑傲山河。创作过程中,我把山顶明亮如炽的光感复还到画布上,渲染成一片耀眼的白芒;我在红军战士的步枪枪眼里,画了一小团红布,形同一朵盛开鲜艳的小花,还在他的脚下,画上一行斜飞南行的大雁。”
1996年,该画在香港苏富比公司拍卖,以128.5万港元成交,成为当时中国最昂贵的油画之一。2007年5月13日该画将在嘉德公司拍卖会上再次拍卖,嘉德公司估价为2000万元。
二、人教版初一下册的课文
原文
黄河颂(光未然)
(朗诵词)
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
这里,
我们向着黄河,
唱出我们的赞歌。
(歌词)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金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1、人教版教参
一、整体把握
古往今来,黄河以其雄壮的气势,奔腾在中国大地上,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歌颂黄河就是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
《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张光年)为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是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的心愿。诗人光未然1935年8月曾经创作出歌词《五月的鲜花》,歌中唱道:“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曾顽强地抗战不歇。……”歌词经谱曲后广为传唱。1939年诗人到延安后,又创作了篇幅与规模更大的组诗《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诗中雄奇的想像与现实图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歌唱苦难与抗争,刻画黄河的形象,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冼星海称赞它“充满美,充满写实、愤恨、悲壮的情绪,使一般没有渡过黄河的人和到过黄河的人都有一种同感。在歌词本身已尽量描写出数千年来的伟大黄河的历史了”。
《黄河颂》在体裁上是一首颂诗,着眼于“歌颂”,在结构上与组诗第一章《黄河船夫曲》是紧密相承的。《黄河船夫曲》描写:“乌云满天,惊涛拍岸,黄河的船夫,在暴风雨中搏战,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彼岸。这象征着我们伟大的民族和人民突破惊涛骇浪般的重重困难,终于取得辉煌的胜利。”于是在第二章《黄河颂》中,诗人作为时代的歌手出现,他站在高山之巅,代表祖国英勇的儿女,向着黄河唱出了颂歌。他歌颂黄河气势宏伟,源远流长,并且要学习它的榜样,像它一样的伟大坚强。
第一节是朗诵词,第二节是歌词。作者先以呼告的手法,直称读者为“朋友”,开宗明义地说出了要“歌颂黄河”的主题。
第二节是全诗的主体部分,为了表现颂歌的气势,“由男高音独唱,歌带悲壮,在伴奏中可以听出黄河奔流的力量”(冼星海《我怎样写〈黄河〉》)。第二节歌词的内容层次比较分明,并且有明显的关键词语可作为思路梳理的依据。首先,是“望黄河滚滚”的“望”字,一直统领到“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而这所“望”的内容,既有写实的成分,也有雄奇瑰丽的想像,条理清楚,章法谨严:先是近镜头特写——“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再是俯瞰全景式的总写——“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然后是纵向描写黄河的流向——“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最后横向展开到黄河流域两岸——“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接着,开始赞颂黄河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进入“颂”的阶段。“啊!黄河!”反复出现,把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歌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历史贡献;像一道天然屏障保卫着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地理优势;最后由实到虚,歌颂黄河流域宽广,泽被众生,并且代表中华儿女发出要向它学习的誓言。
二、问题研究
1.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啊!黄河!”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2.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较易理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侧重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
3.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对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一句,首先应该明确句中的“臂膀”指的是什么。从全句看,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其次,应该和上文结合起来理解,如此巨人,“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体现了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正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4.如何把握《黄河颂》语言上的特点?
这首歌词写得明快雄健,节奏鲜明,音节洪亮。以短句为主,兼以长句。长短结合,自由奔放并且错落整齐。在韵脚上,隔二三句押韵,形成了自然和谐的韵律。同时,十分注意刻画黄河形象,注意营造歌词的画面之美:“黄河滚滚”“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等句,在读者面前展开一幅宏大的波澜壮阔的雄伟图画!
练习说明
一有感情地朗诵这首歌词。
这首歌词以气势取胜。朗诵时必须激发起学生的内心感情,如果能够调动学生产生国难当头、中华民族正处于危机之中的悲壮情怀,就可以产生热血沸腾、壮怀激越的情感,就可做到有感情地诵读。不宜过多过早对学生施加朗读技巧的训练指导。
二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他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本题旨在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歌词内容。教师应注意题目中包含的两个深浅不同的层次。第一问是从表层设问,首先应该抓住“黄河的气魄”这一关键词,引导学生反复感知课文,感受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气魄。其次,应该注意到“从哪些方面”这一要点,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黄河的自然特点、地理特征、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等。
第二问实际上是引导学生思考诗人创作的目的。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三在我们学过的诗歌中,有些诗直白抒情,风格豪迈,有些诗则委婉含蓄。你认为这首诗属于哪一种?为什么?你还能从学过的诗歌中再举出一两例吗?
本题旨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和体会诗歌的两种美学风格——崇高与优美。但在教学实际中,不必过分在术语上纠缠,应通过对具体作品的感知来把握这两类诗的特征。
本诗属于直白抒情、风格豪迈类,因为诗歌以明朗的语言塑造了黄河奔腾不息、气势宏伟的形象,并且多处以“啊,黄河……”这样的句式直接抒发了热爱黄河的感情,充满雄浑豪迈之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诗词属于这类风格;上学期学过的何其芳的《秋天》、郭沫若的《静夜》则属于委婉含蓄的诗。
教学建议
一、调动学生情感是上好本课的首要条件,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歌词主体部分是深入理解课文的关键。
学生对这首歌词产生的时代背景大多有一定的了解,也有着朴素的爱国感情。教师应设法激发并强化这种感情,可以借助音乐的力量,通过直接诉诸听觉的音乐打动学生的心灵,并且在音乐的背景下,通过配乐朗诵反复体味歌词中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然后对第二节文字做一思路分析即可。
本课教学应以诵读为主,不宜过多讲解。应该相信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
二、教学设计
1.播放音乐《黄河大合唱》之第一、第二部。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2.朗读。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
①教师范读。
②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③学生齐读。
3.内容研讨
①解题。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抓住“颂”字。)
②这首歌词的一、三两节很显然是首尾呼应,但这两段文字着眼点完全相同吗?(第一节重点落在“黄河”上,第三节重点落在“中华儿女”上。)
③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但并不是立即开始歌颂,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即“望”字。)
④“颂黄河”这一环节也有明显的外部标志,这就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这句话把内容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⑤小结课文。
用如下板书总结课文。
序曲———————→ 主体 —————————→尾声
黄河伟大坚强 望黄河—→颂黄河 学习黄河精神
4.再朗读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黄河颂》音乐,进行配乐诗朗诵。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学生齐读、领读或个别诵读。
5.课外作业
①阅读《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黄河之水天上来》。
②欣赏《黄河大合唱》音乐,学唱《黄河颂》部分,并进行表演唱。
有关资料
一、作者介绍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辍学,曾做过学徒、店员和小学教师。1936年抵达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从事进步文艺活动。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剧本》《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
二、我怎样写《黄河》 (冼星海)
《黄河》的创作,虽然是在一个物质条件很缺乏的延安产生,但它已经创立了现阶段新型的救亡歌曲了。
过去的救亡歌曲虽然发生很大效果和得到广大群众的爱护,但不久又为群众所唾弃。因此,“量”与“质”的不平衡,就使很多歌曲在短期间消灭或全失效用。
《黄河》的歌词虽带文雅一点,但不会伤害它的作风。它有伟大的气魄,有技巧,有热情和真实,尤其是有光明的前途。而且它直接配合现阶段的环境,指出“保卫黄河”的重要意义。它还充满美,充满写实、愤恨、悲壮的情绪,使一般没有渡过黄河的人和到过黄河的人都有一种同感。在歌词本身已尽量描写出数千年来的伟大黄河的历史了。
1.《黄河船夫曲》
你如果静心去听,你可发现一幅图画,像几十个船夫划船,画面上充满斗争的力量。歌曲有两种情绪是值得注意的:开首的紧张情绪,是船夫们渡黄河时和波涛挣扎的情形,他们唱“划哟冲上前”,“乌云遮满天……”,“浪花打进船,伙伴哪!睁开眼!舵手啊!拉住腕!……拼命哪!莫胆寒!”“行船好比上火线,团结一心冲上前!”最后一段是比较轻快一点。在他们没有渡过黄河以前,他们充满愉快与光明。经过他们一阵大笑以后,情绪已达到安慰和安心的境地,气也可以喘一喘了。
2.《黄河颂》
是用颂歌的方法写的,大都带有奔放的热情,高歌赞颂黄河之伟大、坚强。由男高音独唱,歌带悲壮,在伴奏中可以听出黄河奔流的力量!
3.《黄河之水天上来》
是一首朗诵歌曲,我用三弦作伴奏,歌词的内容全由三弦表达出,不是大鼓的伴奏方法,也不是普通的京调伴奏方法。欧洲有一种歌词与伴奏独立的歌曲,由曲作者沃尔夫(Wolf)的提倡而完成。但中国歌曲用三弦来伴奏而表达歌词的内容,又可独立成一曲的,恐怕是第一次尝试。三弦的调子里,除了黄河的波浪澎湃声外,还有两个调蕴藏着:一个是《满江红》,另一个是《义勇军进行曲》。但只有一点,而没用全曲(这是由于曲调组织的关系)。
4.《黄河对口曲》
是用民歌形式(用山西音调)写的,最后三段二部合唱是用甲乙的主调配合起来的。三弦和二胡代表甲乙的对唱和合唱。还有,过门比较轻松而有趣。唱的人宜用动作去帮助歌曲的传达,更觉生动。
5.《黄水谣》
是齐唱的民谣式歌曲。音调比较简单,带痛苦和呻吟的表情。但与普通一般只是颓废不同,《黄水谣》里面还充满着希望和奋斗!
6.《黄河怨》
代表妇女被压迫的声音,被污辱的声音。音调悲惨缠绵,是含着眼泪来唱的一首悲歌。假如唱的人没有这种感情,听众必然没有同感的,而这应是值得注意的。
7.《保卫黄河》
是一首轮唱曲,从两部起至四部轮唱。每一句开头都要有力,而且要健康地、乐观地唱出。这是全用中国旋律写的。到三部至四部轮唱时,内中有“龙格龙格龙”,是轮唱的伴唱,唱时要唱出风格才有趣。整个是非常有力和雄伟,一起一伏,变化无穷,只是要留意不停地把旋律唱出。
8.《怒吼吧!黄河》
是一首四部的大合唱,里面有二、三、四部不同声部的组合。曲调是诚恳和雄厚,但充满热血和鼓励,是《黄河》一个最重要的主调。最后两句:“向着全中国受难的大众,发出战斗的警号!向着全世界劳动的人们,发出战斗的警号!”要不断地唱三、四、五次,直至听众有了同感才转到结尾。最好用军号吹奏主调,用战鼓伴奏,更可表现“黄河”的伟大。它的怒吼启发着全世界的受难大众和劳动的人们。
《黄河》的做法,在中国是第一次尝试。希望爱护中国新音乐运动的群众给我一个指导,使我得了鼓励,更努力去创作。
(摘自《冼星海全集》)
三、《黄河大合唱》的诞生(光未然)
一位朋友自北美来电话约稿,以《黄河大合唱》的诞生为题,要我为《华语快报》撰文,以配合中国伟大作曲家冼星海的这部艺术作品在香港“黄河音乐节”隆重上演。围绕这个题目,我早写过回忆录,要说的都说过了。而盛意难却,虽是限题限时作文,也该再试试看。我要借此机会,热烈祝贺“黄河音乐节”取得丰硕成果。香港文化界盛情邀请而我因事未能前往,也借此表示谢意和歉意。
早在1937年春天我和星海在上海结识的时候,他已经大发宏愿,要通过自己创造的音乐形象,表现我们中华民族的苦难、挣扎、奋斗,对自由幸福的追求和胜利的确信。他把这一宏愿灌注到他正在写作的《民族交响乐》中。抗战爆发了,这是全中国人民热情奔放的时代,作家艺术家更处于热情奔放的潮头。他写了很多具有长久生命力的爱国歌曲,更希望通过声乐艺术的长篇巨著以表现自己的宏愿。这说明《黄河大合唱》的诞生,符合时代的要求,符合作曲家蕴蓄已久的内在要求。
回想起来,作曲家反映时代要求的宏愿,也正是中国作家艺术家共同的心愿,我也并不例外。1938年秋冬,我和抗敌演剧第三队的同志们一起,经常在大西北的黄河两岸行军。在敌后游击根据地活动。中国雄奇的山川,游击健儿们英勇的身姿,时刻强烈地感动着我,我在心头酝酿着一个篇幅较大的朗诵诗《黄河吟》。稍后在延安治病写诗时,接受星海和演剧三队同志们的建议,改写为《黄河大合唱》的歌词。
现在可以补充的是,当时有两个印象,强烈地直接激发了胸中蕴蓄的诗情。一个是渡过黄河险滩时船夫们驾驶方舟(确确实实是方舟)同惊涛骇浪搏斗的情景,这已经在《黄河船夫曲》中有所表现和发挥了。当时,同舟共济的邬析零同志记录下来的船夫号子,曾经是星海作曲时的重要参考。再一个是行经山西吉县以北的壶口(虎口)看黄河激流堕入悬崖深渊形成尼亚加拉大瀑布式的壮美图景。这是著名的“黄河冒烟”“陆地行舟”(船过此处要在陆上绕行一段)的地方。我被这大自然的奇观惊呆了。我把当时的印象如实地写进朗诵歌曲《黄河之水天上来》(大合唱第三首)中,我说“如实地写”,因为确实“从十里路外”,可“仰望它的浓烟上升”,它确实“摇动了地壳,冲散了天上的乌云”;这里描述的历史上西北人民无尽的苦难,当时“黄河两岸游击兵团、野战兵团,星罗棋布,穿插在敌人后面”的奇异场面,也都是真实的。《黄河大合唱》八首歌曲的这个第三首,被写成一首朗诵歌曲,这在词曲作者都是有意的尝试。星海写道:“中国歌曲用三弦来伴奏能表达歌词的内容,而又可独立自成一曲的,恐怕是第一次的尝试。”(《我怎样写黄河大合唱》)我以为应当这样尝试发挥艺术的效果。
全国解放后,《黄河大合唱》在首都多次正式演出,都忽略了朗诵歌曲《黄河之水天上来》,我对此表示遗憾。朗诵歌曲表演时难度较大。他们怕处理不好,影响了整个演出的效果。1939年4月在延安首次两场演出,是由我带病朗诵的,当时伴奏条件也比较简朴。后来在延安演出,解放前在南北各大城市业余演出,都是八首歌曲一气呵成的完整演唱,并未因第三首难于处理砸了锅。现在的专业团体的高水平演唱,各方面的条件比过去强得多。我希望艺术家们克服困难,希望听到大合唱全曲的完整演出。
我现在还记得,1939年2月的一个晚上,延安交际处一个宽大窑洞里,抗战演剧第三队30位同志共度愉快的农历除夕。我应邀从二十里铺的医院赶来参加这个晚会。星海同志也应邀参加了。在明亮的煤油灯下,我站起来作了几句说明,然后很带感情地一气朗诵了全部四百多行的《黄河》歌词。同志们以期待的眼光聚精会神地谛听着。掌声刚落,星海同志霍地站起来,把歌词抓在手里,说:“我有把握写好它!”接着是更热烈的掌声,杂以欢呼,祝贺这诗与音乐的心灵的契合。
《黄河大合唱》主要是音乐艺术的成就。歌词为实现作曲家的宏愿提供了便利条件。我们痛惜天才的作曲家过早地离去!要是他活到今天——当然是80高龄了,听到他的歌声至今还在大河上下、天南海北鼓舞着炎黄子孙团结奋起振兴中华的壮志豪情,那该多好啊!要是他还活着,在他正常延续的后40年中间,他该写出多少不朽的时代乐章啊!想到这里,越发感到我们损失之大!越发激励年轻一代的有志之士,急起直追,弥补我们的重大损失,并且以超越前人的新创造,为新中国增添新的光彩!
(原载1985年8月28日纽约《华语快报》)
四、《黄河》本事(光未然)
黄河以其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象征着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古往今来,多少诗人为它赞颂着歌唱着。
在《黄河大合唱》中,展开了一幅壮大的幻想和现实的图画。
乌云满天,惊涛拍岸,黄河的船夫,在暴风雨中搏战,经过了千辛万苦终于到达彼岸。这象征着我们伟大的民族和人民突破惊涛骇浪般的重重困难,终于取得辉煌的胜利。
于是在高山之巅,出现了时代的歌手,他代表着祖国英勇的儿女,歌颂着黄河,并要学着他的榜样,像他一样伟大、坚强。
民族的诗人在亚洲巨人面前,兴起了怀古的心情。他向着黄河巨人,哭诉我们民族的灾难。他看见巨人醒来了,掀起他的怒涛,发出他的狂叫,响应着祖国满山遍野的战斗的歌声。
黄河东岸,沃壤千里,男女老幼自得其乐,一旦暴敌侵入,带来了疯狂的杀伤,妻离子散,一片凄凉。
两个流亡的老乡,在黄河边上不期而遇,他们各自诉说着自己的命运,终于一同踏上了战斗的道路。
然而他的妻子,一个乡村妇女,失掉了丈夫,失掉了小孩,自己也遭到野兽的蹂躏,在一个凄风苦雨之夜,偷偷地跑到黄河边上,经过一阵悲惨的哭诉,便投身到滚滚的黄河波涛之中。
这时在河东,河北,在万山丛中,在青纱帐里,四面八方都卷起了复仇的巨浪,中华民族优秀的儿女正在为保卫黄河、保卫祖国而战。
怒吼吧,黄河!向着全中国被压迫的人民,向着全世界被压迫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吧!——我们代表五万万人民为祖国的最后胜利而呐喊着。
(原载《黄河大合唱》,1939年8月重庆生活书店出版)
⑥ 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历史....
1938年9月,武汉沦陷后,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队第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
《黄河大合唱》这部作品以黄河为背景,由七种不同演唱形式的歌曲构成,热情歌颂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控诉侵略者的残暴,并展现了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奋勇斗争的英勇场面,勾画出了中国人民保卫祖国、顽强抗击侵略者的壮丽画卷。
中国雄奇的山川,战士们英勇的身姿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时代的呼唤促使他怀着高涨的爱国热情谱写了一篇大型朗诵诗《黄河吟》。
《黄河大合唱》创作于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1939年春天,同年4月13日首演于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由邬祈零指导)立即引起巨大,反响,随即很快唱响全国,成为抗日歌曲的“主旋律”和时代的最强音。
版本信息
1、延安版本
冼星海在延安用简谱写的。因为当时延安条件非常艰苦,要组成一个真正的管弦乐队是不可能的。当时只有几把小提琴,剩下的就是二胡、三弦、笛子、吉他、口琴之类的乐器,大多数人都不能识五线谱,所以就用简谱。
2、苏联版本
冼星海在前苏联重新配器的一个版本,在主旋律及声部上也作了一些调整。
3、上海乐团版本
李焕之1987年根据冼星海的“苏联版本”为上海乐团改编的一个版本。
4、中央乐团版本
影响最大,传播最广,大家耳熟能详的就是这个版本。此版本前面采用1939年的原稿,同时将1975年纪念聂耳逝世四十周年、冼星海逝世三十周年音乐会上中央乐团演出谱中的一、四、六、八乐章收在这里。
5、钢琴伴奏版本
这个版本是由瞿维来编订的,主要是为演出方便而改编的。
⑦ 黄河颂写作背景
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亲临险急流、怒涛漩涡、礁石瀑布,目睹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悠长高亢、深沉有力的船夫号子。次年1月抵达延安后,酝酿并写出了《黄河大合唱》组诗。此诗即为组诗八章中的第二篇。
(7)黄水谣历史意义扩展阅读:
《黄河大合唱》是现代诗人光未然于1939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此诗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抒情诗,此诗亦是诗人对黄河唱出的颂歌,诗人用澎湃的热情地讴歌了黄河的宏伟气势、源远流长。
对中华民族的孕育和巨大的保护作用,歌颂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表达了中华儿女的坚强决心和一往无前的勇气。全诗语言奔放,意境开阔高远,气势磅礴,充满力量,读来一气呵成,激情澎湃,给人以强烈的精神震撼。
此诗后被选为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等教材中的课文。
《黄河颂》当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它是一首颂诗,着眼于“歌颂”,在结构上与组诗第一章《黄河船夫曲》是紧密相承的。《黄河船夫曲》描写:“乌云满天,惊涛拍岸,黄河的船夫,在暴风雨中搏战,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彼岸。这象征着我们伟大的民族和人民突破惊涛骇浪般的重重困难,终于取得辉煌的胜利。”
于是在第二章《黄河颂》中,诗人作为时代的歌手出现,他站在高山之巅,代表祖国英勇的儿女,向着黄河唱出了颂歌,用澎湃的激情热情地讴歌了黄河的宏伟气势、源远流长,对中华民族的孕育和巨大的保护作用,并表达了学习黄河精神,铸就像它一样伟大坚强的决心。全诗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表达了保卫黄河,保卫中国的思想感情。
层次结构
诗人开篇就以呼告的手法直接称读者为“朋友”,这是诗人抒发感情的需要,直接揭示黄河形象和它所表现出来的民族精神,点明“歌颂黄河”这一主题。之后是“望”中所见,描绘了黄河波涛澎湃、“浊流宛转”、浩浩荡荡的气势。
接着分三个层次赞颂黄河:赞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赞颂黄河的历史贡献,像一道天然屏障保卫着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地理优势,赞颂黄河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滋润。最后由实到虚,歌颂黄河地域宽广,泽及众生,并代表中华儿女发出要向它学习的誓言。
接下来由“我”落笔,由“我”的“望”引出对黄河形象的描写,一直统领到“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而所“望”的内容,既有写实的成分,也有雄奇瑰丽的想像,条理清楚,章法谨严:
先是近镜头特写——“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再是俯瞰全景式的总写——“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然后是纵向描写黄河的流向——“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最后横向展开到黄河流域两岸——“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可以说层次清楚,条理分明,为下文的“颂”作了很好的铺垫。
《黄河颂》旋律激昂,气势磅礴,充满了强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在写作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比喻象征手法的运用。对黄河的“颂”是通过三类比喻逐层展开的。作者首先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的发源地,高度赞扬了黄河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孕育作用。“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撷取一点,突出黄河在历史进程中的伟大影响力。接着作者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像一个巨人”写出了黄河形象。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具体化了黄河的呵护作用。最后作者把黄河比喻“民族的伟大精神”“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写出黄河不可阻挡的气势,“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体现了黄河在精神上对中华民族的滋润作用。从这三个方面,歌颂了黄河的伟大。
第二,音韵明快雄健,节奏鲜明,音节洪亮。全诗以短句为主,兼以长句,长短结合,自由奔放,并且错落有致。在韵脚上,隔二三句韵,形成了自然和谐的韵律。如三个“啊!黄河!”反复出现,与后面的比喻句结合体现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黄河颂》的艺术力量,首先来源于表现形式的文采美。全篇文采横溢,古风犹存,显示着一种独特的语体风格。诗人适当吸收了一些富于色彩、十分凝练的文言词语,造成语言的丰高多变,生动涵厚,从而形成宏伟、壮丽的艺术特色。
全篇的句式长度悬殊甚大短则三字,长则十七字。这种自由诗体的句式所产生的语言节奏,强烈而富于变化,自由而充分地表现了特定的感情内容,全篇语言韵律响亮、节奏铿锵,读起来朗朗上口。
⑧ 洗星海的歌曲《黄水谣》的背景故事是什么
抗战时期,忻口会战失败,不久山西沦陷,所以合唱的黄水谣朗诵中有一句:"你听听,河东百姓痛苦的呻吟."表情尽管悲痛而愤怒就行了.你不妨找找合唱曲听一下,感觉很容易找.还可以查一下山西忻口会战的战争史料.
⑨ 《黄河大合唱》在中国近代音乐史上具有怎样的影响与地位
《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和影响最大的一部代表作。作于1939年3月,并于1941年在苏联重新整理加工。这部作品由诗人光未然作词,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
《黄河大合唱》写成于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秋冬,作者随抗日部队行军至大西北的黄河岸边。中国雄奇的山川,战士们英勇的身姿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时代的呼唤促使他怀着高涨的爱国热情谱写了一篇大型朗诵诗《黄河吟》,后来被改写成《黄河大合唱》的歌词。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具代表性、且又最为人熟悉的作品。乐曲诞生于日战前最为惨烈的日子,那是一九三八年十一月武汉沦陷后的事,著名诗人光未然(张光年)带着抗敌演剧三队撤退,经过黄河,引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翌年一月抵达延安,酝酿已久的诗情便爆发,写成黄河诗章,在农历大除夕作了朗诵演出,当时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任音乐系主任的冼星海深被光未然的朗诵感动,在一个小窑洞内,抱病连续写了六天;同年三月三十一日完成,四月十三日由邬析零指挥抗敌三队于陕北大礼堂公首演,五月十一日再由冼星海指挥鲁迅演出队演出。
今日已贵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的的著名作曲家李焕之,回忆当年在延安演出《黄河大合唱》,有这样一段很生动的描述:“在物质条件极缺乏的边区,要组成一个完备的乐队是谈不上的,当时有什么乐器都尽可能地用上,除了三、四把小提琴外,就是二胡、三弦、笛子、六弦琴和打击乐器。没有谱架,就用木板搭起当谱架。没有低音乐器,就自己动手制作。你看那乐队的右角,立着一具新的“武器”,那是用汽油铁桶改造的低音胡琴,它发出了雄浑且带有金属共鸣的声音,歌唱黄河的宏伟气概;你再看在这具新式“武器”的侧面,又是一具新型“武器”,它是一个大号的搪瓷缸子,里面摆了十几二十把吃饭用的勺子。当“黄河船夫曲”的朗诵“那么你听吧!”一完,指挥者的手臂一挥,这具新式打击乐器就发出“哗啦哗啦”之声,与管弦、锣鼓齐鸣,配合着合唱队的“咳哟,划哟!……”,烘托出万马奔腾之势。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史诗性大型声乐套曲,共分八个乐章。由光未然作词,冼海星作曲。作品表现了在抗日战争年代里,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斗争,也表现了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它以我们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景,展示了黄河岸边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以启迪人民来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作品气势宏伟磅礴,音调清新、朴实优美,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强烈反映了时代精神。它在我国近代音乐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对后来的大合唱及其他体裁的音乐创作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文化部委托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与中国音乐家协会6 月15—16日在北京联合召开了“纪念《黄河大合唱》创作60周年学术研讨会”。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李焕之、副主席孙慎、分党组书记吴雁泽,文化部办公厅主任尹志良、艺教司社科处处长陈迎宪,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薛若琳、副书记王泽洲,1938年冼星海在武汉政治部三厅工作时的同事林路(86岁,原湖北省音协主席、武汉音乐学院院长,现湖北省文联副主席),1939年《黄河大合唱》首演的指挥者邬析零(83岁,原抗敌演剧三队音乐组长,文化部离休干部),冼星海指挥《黄河大合唱》演出时《黄河怨》的首位演唱者莎莱(76岁,原武汉市文联主席),冼星海指挥《黄河大合唱》演出时的伴奏乐队成员罗浪(79岁,1949年开国大典军乐队的总指挥、总政军乐团的首任团长),中央音乐学院教授苏夏、汪毓和、梁茂春、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陈聆群,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向延生、魏廷格,歌唱家刘秉义,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陶亚兵,星海音乐学院教授罗小平、何平、周广平、房晓敏,桂林文化局的陆铿荣、左超英,武汉音乐学院教授田可文,首都师范大学音乐系孟维平,《黄河大合唱》词作者张光年的夫人黄叶绿、曲作者冼星海的女儿冼妮娜夫妇以及中国文化报、人民音乐、北京音乐台、音乐生活报的编辑记者等共50余人和来自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代表团(他们的长辈曾救助流落在该国的冼星海)出席了研讨会。
研讨会由音乐研究所副所长韩宝强和向延生主持。音乐研究所所长乔建中在致词中,热烈欢迎来自各地的有关领导、音乐界前辈和专家学者赴会,并对近百年来同样以“黄河”为题材的音乐作品中,《黄河大合唱》取得巨大成功的根源进行了剖析,吴雁泽代表中国音乐家协会致词,并对《黄河大合唱》经久不衰的生命力、产生这首作品的动力与基础作了探讨。尹志良代表文化部祝贺研讨会的召开,说明这次研讨会是文化部举办的“纪念《黄河大合唱》创作6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认为《黄河大合唱》在弘扬不朽的中华民族精神,艺术创作上把音乐艺术与时代精神完美的结合,达到了很高的境界。薛若琳、王泽洲代表中国艺术研究院祝贺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指出冼星海的作品是我们民族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黄河大合唱》对当前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的凝聚力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与会者对《黄河大合唱》的创作、演出、传播、版本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黄河大合唱》的创作
邬析零等人介绍了《黄河大合唱》诞生的经过:1938年10月底抗敌演剧三队奔赴山西吕梁山抗日根据地时,首次乘木船渡过黄河,目睹了黄河的惊涛骇浪,聆听了激昂的黄河船夫号子。此后数月的紧张战斗岁月里,祖国雄奇的山河,万山丛中游击健儿的英姿,强烈地震撼着随三队同行的诗人光未然(时任演剧三队中共特别党支部书记)的心弦,开始酝酿写作长诗《黄河吟》。1939年初演剧三队再次渡过黄河去延安学习、汇报工作时,光未然又见到了冼星海,两人第三次的合作产物就是《黄河大合唱》(1937年在上海、1938年在武汉政治部三厅时,他们已合写有多首歌曲)。2月26日冼星海去医院探望治伤的光未然后, 光未然躺在延安和平医院的病床上,5天口述了《黄河吟》400多行的诗句(由三队队员胡志涛协助笔录)。3月11 日演剧三队举办的元宵节晚会上,光未然一气呵成地朗诵了自己的这部新作。掌声中,激动的冼星海一把将词稿抓在手里说:“我有把握把它谱好!我一定及时为你们赶出来!”此后邬析零应邀去冼星海处详尽介绍了三队渡过黄河的情景、黄河壶口瀑布的壮丽景观和吕梁山抗日根据地的战斗情况,为此冼星海特别记写了好几个邬析零学唱的黄河船夫号子的动机音型。
根据冼星海的《创作杂记》,他是3月26日开始写作《黄河吟》, 到3月31日仅6天时间,就把总谱与合唱都写成了(包括《黄河颂》的三稿)。在这些短的时间里,冼星海就写作了这部名扬国内外的大型合唱套曲,真可谓是神来之笔。陈聆群说这除了冼星海的天资与勤奋,还要看到这之前冼星海有半个月的酝酿时间;而且在这之前冼星海创作的众多歌曲、收集的许多民歌、特别是写作《生产大合唱》,在音乐的民族语言和风格,创作大型合唱套曲等方面,都为冼星海快速创作《黄河大合唱》(冼星海4月9日日记里,才首次出现了这个曲名)积累了经验,作了准备。
《黄河大合唱》的演出
在冼星海的帮助、辅导下, 作为演剧三队离开延安的告别节目, 1939年4月13日晚《黄河大合唱》由抗敌演剧三队的30 余人首次演出于延安的陕北公学礼堂(鲁艺音乐系的部分师生参加乐队伴奏)——指挥邬析零,男女独唱是田冲、蒋旨暇,对唱是史鉴、刘晨喧,串连“说白”的是胡丹佛,《黄河之水天上来》由光未然亲自吟诵(由李鹰航弹奏三弦伴奏)。经冼星海再次指导后,4月16 日三队在延安第二次演出了《黄河大合唱》。
为筹备纪念鲁迅艺术文学院成立一周年,由鲁艺各系师生60余人组成的合唱团(后人数陆续增多),4月25 日起由冼星海指挥排练《黄河大合唱》,5月11日晚“鲁艺一周年纪念第一次音乐晚会”上, 冼星海指挥100余人的鲁艺合唱团,在20余人的中西混合乐队伴奏下, 成功地演唱了《黄河大合唱》(男女声独唱是陈地、莎莱)。唱完时,出席观看的毛主席等人都跳起来热烈鼓掌,很感动地连说了几声“好”。12日晚又演给党校及马列学院看,得到延安各界的好评。此后延安遇到重大的晚会,如欢迎周副主席、朱总司令、邓宝珊将军、茅盾以及蒙古代表、国民政府的调查团、慰劳队等,都是以演唱《黄河大合唱》作为中心(女声独唱改为唐荣枚)。1940年2月16日欢迎西北摄影团时, 演出人数曾经多达500名。当年5月冼星海离开延安去苏联后,由李焕之继续指挥鲁艺合唱团演唱《黄河大合唱》。
罗浪新近提供的一张1939年鲁艺《黄河大合唱》伴奏乐队的合影照片里,经多人传看已辨认出的成员有:小提琴—向隅(队长)、汪鹏、梁寒光,二胡—李凌、时乐蒙、白苇,笛子—谌亚选,三弦—李鹰航,曼陀林—朱荣辉,用洋油桶自制的低音二胡—陶建新,口琴—韦虹、罗浪(兼打大军鼓),打击乐器—李焕之。另有3人未认出。
《黄河大合唱》的传播
演剧三队依照中共中央组织部的安排,1939年4 月离开延安返回国民党治理区继续工作后,5 月即在二战区司令部所在地陕西宜川县演唱了《黄河大合唱》。又把歌谱寄给演剧四队,11月四队就在五战区司令部所在地湖北老河口演出了《黄河大合唱》(这是三队以外,目前所知此曲在国民党治理区的首次演唱)。1941年初演剧三队、十队和抗敌宣传四队在河南洛阳联合演出了《黄河大合唱》。
1939年4月29日鲁艺音乐系油印了《黄河大合唱》的简谱本, 途经延安的西北摄影团一次就要去了42本(见冼星海1940年2月18 日日记)。由鲁艺部分师生组成的华北联合大学1939年7月奔赴抗日前线, 《黄河大合唱》的歌声很快就回响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天空。西北战地服务团1939年也演唱了《黄河大合唱》(指挥周巍峙)。
林路1940年初在桂林收到夏衍转来的《黄河大合唱》歌谱后,即把它陆续刊登于他主编的《每月新歌选》1940年第4—7期。这年7 月林路还指挥“乐群社”等歌咏团体的200 余人在桂林演唱了《黄河大合唱》(见1940年桂林出版的《七七之歌》)。
在李家鼎、张锐、李仁荪等人主持下,为募捐寒衣,西南联大合唱团,歌岗合唱团等1940年9月14—16 日在云南昆明公演《黄河大合唱》(指挥徐守廉,男女独唱秦克中、沈家萱)。
李凌去重庆创办《新音乐》月刊后,1940年3 月起陆续刊登了《黄河大合唱》。生活书店1940年7 月在重庆出版了《黄河大合唱》的单行本。据原“孩子剧团”成员回忆,1940年8、9月间他们在重庆郊外金刚坡政治部总务厅草地的土台子上演唱了《黄河大合唱》。据保存下来的当年演出的节目单,在政治部三厅人员赵启海、明敏和李凌等人的组织下,重庆“业余合唱团”以“国际反侵略协会重庆分会主催、重庆市文化团体第二次联合公演”的名义,1940年12月15日在重庆临江门戴家巷口的“留法、比、瑞同学会”演唱了《黄河大合唱》(指挥明敏,男女独唱赵沨、易桦,朗诵光未然,大提琴助奏李元庆)。为防国民党特务破坏,周恩来同志曾亲临作镇。
1942年初,剧宣七队将《黄河大合唱》改编为造型演出,增加了布景、灯光和表演,努力用生活动作和人物形象使音乐语言具有立体感,很受观众欢迎。1947—1948年中国歌舞剧艺社(由剧宣五队和七队的骨干人员组成)多次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演出了歌表演《黄河大合唱》。
1942年2月中旬,光未然率领的缅甸华侨战工队, 在缅甸曼德勒连续3天公演《黄河大合唱》(指挥赵沨,男女独唱吴章斌、 陶朔玉、朗诵光未然),这是此曲在海外的首次演出。之后还在密支那等地演出多场,影响远及印度、新加坡。1940年刘良模把《黄河大合唱》的歌谱带到了美国,1943年普林斯顿大学合唱团用英文首次在美国演唱《黄河大合唱》。
此后《黄河大合唱》广泛演唱于华北、东北、上海以至香港、美国、加拿大等地。但是台湾当局却以“作者附共”为由,1949年以后一直禁止在台湾演唱《黄河大合唱》。经过台湾众多著名音乐家多年来的努力和新闻界、广大民众的强烈要求,台湾“行政院新闻局”终于仅修改了其中的9个字(将《河边对口唱》中的太行山上打游击”, 改为“齐心敌后打游击”;《怒吼吧!黄河》中的“新中国已经破晓”,改为“全中国已经破晓”、“向着全世界劳动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改为“向着全中国受难的人民……”),1989年6月24 日宣布解除了《黄河大合唱》在台湾演唱的禁令。次日台北爱乐合唱团与台湾省交响乐团就首先在台湾的台中市联合演出了《黄河大合唱》(指挥杜黑,男女独唱蔡正骅、顾企兰,朗诵余章平)。
《黄河大合唱》的版本
《黄河大合唱》目前共有五个版本(前四个版本均刊载于《冼星海全集》):
[版本一] 这是冼星海1939年在延安写作的简谱版本,也是其后四个版本进行修订的基础。当年它是为抗敌演剧队(中型业余演唱团体)这个特定对象“量身缝衣”创作的,貌似简单,却是深入浅出、严谨成熟、原汁原味的大俗大雅之作。因而按照这个版本,即使是中学生组成的业余合唱队,稍加训练就能唱得很有效果。它也是1975年以前的近40年间演唱得最多、影响最深远的版本。苏夏认为后来者的一些艺术加工,在许多方面似乎仍没超越这个“初稿”。
[版本二] 1941年春天冼星海在苏联莫斯科改写的五线谱版本(李焕之回忆冼星海在延安时就曾经说过延安的条件比较简陋,将来我要把《黄河大合唱》编写成规模宏伟的交响性的大合唱)。这个版本是冼星海经过两年多的创作磨炼和演出活动后的反思之作,冼星海采用三管编制的交响乐队来担任伴奏,终曲的末段甚至采用6个圆号、12 个小号和12个长号参加演奏。冼星海在这个版本里加写了一首乐队《序曲》,加写了用于“说白”和各章连接的乐队音乐,将朗诵《黄河之水天上来》的三弦演奏旋律改写为乐队音乐,《黄水谣》改为女声二部合唱,《河边对口曲》在终止前增加了8小节男声合唱以轰轰烈烈地结束, 《黄河怨》在旋律特别是调性、节拍、节奏上有很大的改变,并增加了想象力丰富的女声三部伴唱(梁茂春对此非常欣赏),《保卫黄河》由三部轮唱增加为四部轮唱。这个版本是为高水平的专业合唱团与大型管弦乐团写作的,一些和弦结构和应用、声部组合或织体写法均具有创造性和想象力,运用了多种复杂的艺术表现手段。当时冼星海远离祖国,生活动荡,总谱完成后没有机会试奏、修改,这个版本在和声、配器、织体写法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1956年李德伦在莫斯科指挥演奏这个版本时,事先曾经请苏联的作曲家作了一些整理)。
[版本三] 李焕之根据版本二整理的版本。为了演出的需要,在延安时李焕之就已经为《黄河大合唱》编写过钢琴和小乐队两种伴奏谱。建国后他见到了从苏联送回来的版本二,又两次进行整理,用于:1.北京电影制片厂1955年拍摄的音乐艺术影片《黄河大合唱》,(由总政歌舞团演唱,指挥时乐蒙)。2.为编辑《冼星海全集》,1987年由上海乐团演唱(指挥曹鹏)。它是目前《黄河大合唱》的后三个版本中,较接近版本二的版本,但是仍有一些待完善的地方。
[版本四] 在严良堃主持下,中央乐团创作组整理的版本。国务院文化组根据江青“留曲不留词”的指示,1973年布置该团整理《黄河大合唱》(后因周恩来不同意仍保留了原词)。由施万春、田丰、陈兆勋执笔完稿7个乐章(1987 年施万春又补写了《黄河之水天上来》的乐队部分),1975年严良堃指挥中央乐团首次演出。这个版本3/4以上的篇幅是按版本一编写的,也有一些参照版本二、三的地方。该版本的音乐风格协调、调性统一、采用传统的功能和声、删去了一些花腔式的旋律修饰,很简洁、实用,稍有专业基础的合唱团与乐队就能胜任;再加上著名指挥家严良堃的推广,成为了当前《黄河大合唱》最流行的版本。
[版本五] 由瞿维整理并配写有钢琴伴奏谱的版本(人民音乐出版社1979年出版)。1941年周恩来赠送给鲁艺的钢琴运到延安后,瞿维一直就担任《黄河大合唱》演出时的钢琴伴奏。这次瞿维重新写作了钢琴音乐,但是没有给“说白”配写音乐,更略去了朗诵《黄河之水天上来》(作者在该书的后记中说用钢琴伴奏“恐无效果”)。这个版本的声乐部分基本上依照版本一,仅改写了《黄水谣》的女中音声部。总的来说其和声结构严谨,声部进行相当流畅,保留了原作的民族风格,但是各曲之间的难易程度不一(如最后一个乐章的两次转调A—F—B, 音区扩大,增用半音和声等)。
与会者的呼吁和希望
1939年诞生在革命圣地延安的历史名作《黄河大合唱》,以中华民族的摇篮——曲折蜿蜒、奔腾咆哮的母亲河“黄河”为象征,赞颂了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中华民族伟大而坚强的意志,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苦难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词曲作者继承发扬了中国革命文艺的光荣传统,以鲜明的时代特色,浓郁的民族风格,雄伟深厚的气势和撼人心弦的巨大艺术感召力,满腔热情地成功塑造了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华民族的伟大英雄形象。颂扬了中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向全中国和全世界人民发出了争取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数十年来,大型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一直受到中国人民、全球华人和外国人士的欢迎、认同和珍爱。与会者指出《黄河大合唱》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具有里程碑性质的音乐史诗,是本世纪以来全球华人的音乐创作中最有代表性的音乐巨著,是中华民族灿烂历史文化的杰出艺术瑰宝,也是我们应该很好地学习、继承、发扬的珍贵遗产。
这次学术研讨会对《黄河大合唱》的时代特征、历史意义、内容与形式、音乐创造、文化价值与文化场等议题进行研讨的同时,着重对它的多种版本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认为后人的整理本是有新的意图,在某些方面确有它发光的东西、有与新的演出形式相配合的东西,应该继续演唱。但它们也可能出现一些顾此失彼,偏爱某些现场效果,反而失之于零碎,不一定全优于原作。当前广为传唱的《黄河大合唱》版本四(中央乐团演唱本)是“文化大革命”这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整理者的思想、想象力与艺术手法的应用,当时多少会受到束缚、影响(因而现在还有再加工的余地)。这个版本的旋律、节奏、和声、调性处理、声部进行与安排都作了较多的改动,与冼星海所作的版本一、二相比,已有相当的距离(邬析零认为这个版本的《黄河船夫曲》大为削弱了抢渡黄河时人与大自然搏斗的惊险,更象只是一味比速度的“赛龙舟”)。因此版本四以及版本五,已非冼星海的原貌,按国际惯例应另署整理者的姓名。研讨会期间播放了1989年苏联音乐家在苏联莫斯科指挥演唱的《黄河大合唱》(版本二)的录音,很多专家学者都对这个以前没有听过的版本很有兴趣。由于历史条件和环境的限制,《黄河大合唱》的莫斯科版本仍然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版本,难以完全按谱演出;再加上冼星海当年在法国学习的是印象派音乐,因而《黄河大合唱》的手稿里,哪些是冼星海的想法?哪些是笔误?哪些是天才的创造?都需要谨慎、仔细地辨别和区分。因此与会者认为如何很好地重新整理、出版冼星海写作的版本一、二(冼星海出于不同的考虑而创作的两个版本,似是同一作者创作的同一内容的中国画与油画,各有所长),已经是应该引起人们特别是有关领导(文化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以至中共中央政治局)的重视,进行研究、具体落实并尽早开始行动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作。
整理冼星海的音乐作品,首先要对冼星海的生活、思想、成长与创作道路、写作技巧与手法、艺术风格等方面下功夫进行全面地研究(同时代人在这方面有独特的优势)。整理时负责领导机关应调集多方面的一流音乐人才,提供必要的时间、资金和物质条件,并提前做好各方面的安排。参与整理者应在充分尊重与爱护原作、认真学习研究原作的基础上,共同谨慎、细致、从容地进行整理(不要为迎接或庆祝什么节日而赶时间,应付了事)。似乎应该先从一些最基础的地方入手,如组织得力人员先以缩谱的形式,从音乐思维、和声、复调、织体、配器、乐器法等不同方面,一个乐章一个乐章进行研究、整理。然后落实到总谱上,再经过乐队试奏,核实音响效果,反复试验修订、精益求精,最终形成一个经典性的标准版本。其目的是力图实现冼星海在版本二里所渴望达到的艺术理想和追求——使《黄河大合唱》成为一部宏伟、壮丽、具有中国气派的史诗性交响大合唱;把冼星海的宝贵音乐遗产很好地保存下来。李焕之为此已经作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仍有某些有待推敲、加工、完善的地方。希望冼星海的学生们或有志者能共同致力于版本一、二的整理、出版工作,希望著名指挥家严良堃将来指挥重新整理后的版本二时,也具有同样的热情并达到他指挥中央乐团演唱版本那样的水平。
长达125句的朗诵《黄河之水天上来》(占全部歌词的1/4), 是喷发诗人心声的呐喊,是《黄河大合唱》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演唱与出版《黄河大合唱》时它却经常被删略,从而损坏了全曲的完整性、艺术风格和独创性,该曲的词作者张光年为此已写有多篇文章予以论述。诗是最难翻译的文艺形式,1956年在苏联用俄语演唱《黄河大合唱》时,严谨的苏联艺术家把《黄河之水天上来》全都译成了俄语朗诵,我们还有什么困难不可克服?有什么理由要舍弃它?1999年5月11 日文化部和中国文联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组织演唱《黄河大合唱》时,鲍国安朗诵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赢得了听众数次热烈的掌声,也说明听众是能够接受并欢迎它的。
除了现有的五种版本以外,希望有更多的《黄河大合唱》的改编本问世。但是很好地重新整理、出版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版本一、二,则是目前的当务之急,首要任务(冼星海的学生现在多已年届八旬)。李焕之也再三呼吁,希望演出单位和指挥家爱护、支持冼星海花了相当多的心血整理的《黄河大合唱》莫斯科版本,让它在中国的乐坛上占据它应有的地位,早日与广大中国听众见面。与会者希望最迟于2005年冼星海百岁诞辰时,能够听到经过重新整理的《黄河大合唱》的标准版本的演出。苏夏指出出版附钢琴伴奏谱、民族乐队或小型乐队伴奏谱的版本一,也将是一本畅销书。
作者语:《黄河大合唱》是经久不灭的好作品,你在网上搜是很容易搜到的,值得注意的是,评价《黄河大合唱》,首先要有满腔的爱国热情,不然你是很难领会其中精髓的!
⑩ 概括黄河颂大意
黄河颂
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坚强!
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金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你是我们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你用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千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深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古往今来,黄河以其雄壮的气势,奔腾在中国大地上,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歌颂黄河就是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
《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张光年)为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是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的心愿。诗人光未然1935年8月曾经创作出歌词《五月的鲜花》,歌中唱道:“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曾顽强地抗战不歇。……”歌词经谱曲后广为传唱。1939年诗人到延安后,又创作了篇幅与规模更大的组诗《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诗中雄奇的想像与现实图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歌唱苦难与抗争,刻画黄河的形象,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冼星海称赞它“充满美,充满写实、愤恨、悲壮的情绪,使一般没有渡过黄河的人和到过黄河的人都有一种同感。在歌词本身已尽量描写出数千年来的伟大黄河的历史了”。
《黄河颂》在体裁上是一首颂诗,着眼于“歌颂”,在结构上与组诗第一章《黄河船夫曲》是紧密相承的。《黄河船夫曲》描写:“乌云满天,惊涛拍岸,黄河的船夫,在暴风雨中搏战,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彼岸。这象征着我们伟大的民族和人民突破惊涛骇浪般的重重困难,终于取得辉煌的胜利。”于是在第二章《黄河颂》中,诗人作为时代的歌手出现,他站在高山之巅,代表祖国英勇的儿女,向着黄河唱出了颂歌。他歌颂黄河气势宏伟,源远流长,并且要学习它的榜样,像它一样的伟大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