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徐州历史文化

徐州历史文化

发布时间:2021-02-23 18:22:39

㈠ 徐州的历史文化作文290字

十一放假时,姑姑带我和哥哥去彭园玩,那可好了下面听我跟大家介绍一下。 彭园位于徐州市南郊马棚山,占地520亩,原为果园,1976年筹建时称南郊公园。因徐州古称大彭氏国,又有彭祖这位精通导引、善烹饪的长寿长者,故在1984年扩建时易名彭园,以象征徐州的悠久历史和古远的文明。1985年建成开放。
彭园共有五个景区二十二个景点。五个景区,即动物园区、植物园观赏区、景武湖区、游乐区和山林区。22个景点为:东大门、驻春苑、日月石、种德堂、戎安亭、锁云亭、虹桥龙吟石舫、碧峰凝翠水榭、观鼎桥、彭祖石雕、乐复乐茶社、寿彭茶社、寿彭饭庄、小红花火车站、八仙石、大彭阁、水禽湖、山水天全、水上世界、彭祖祠、碑园及最近建成的中日友谊樱花园。全园建筑面积17527平方米,水面面积17000平方米,是一个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兼备,以动物观赏与植物观赏为主要内容,游览与休息相结合的大型综合性公园。
动物园位于彭园南部,占地110亩,有造型迥异、风格不同的动物笼舍20余组,动物75种。珍稀动物有东北虎、丹顶鹤、澳洲黑天鹅、袋鼠、鸸鹋等。
景武湖区占地70亩,除33亩湖面外,有观鼎桥、彭祖、石泉坝、玉钓坝、虹桥、锁云亭、龙吟石舫等景点,其中观鼎桥最负盛名。观鼎桥为双桥,在西大门东侧,桥身长32米,桥面宽13米。桥下有一汉白玉鼎。相传大禹划天下为九州,铸九鼎于国都,传之为国宝。后一鼎没于泗水,秦始皇遣千余人求之未果。而今 河清波澄,万民乐业,以斯鼎复出喻祖国蒸蒸日上。
山林区包括马棚山的两个山头,面积150余亩,植物以侧柏为主,杂以黄连木、楝树、火炬树、银杏、黄栌等乡土色叶树种,绿化覆盖率90%以上。景点内松涛起伏,苔藓蔽路,怪石嶙峋,游人可尽情领略森林公园的野趣。今年新建的彭祖祠和修葺一新的大彭阁,为海外彭氏后裔来徐寻根祭祖,提供了场所。
植物观赏区包括驻春苑和樱花园,占地30余亩,有“水上世界”、“疯狂老鼠”、“双人飞天”、“旋转木马”、豪华碰碰车等50余种游乐项目,为苏北地区最大的游乐场。
历史文化名城徐州的南郊风景区,有一处山水相间、绿树掩映、鸟语花香、动物繁衍的综合园林,这就是有着四千多年文化底蕴的彭祖文化集萃地———彭园。
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你一定心动了吧,其实我们徐州还有很多好地方:有能和西湖相提并论的云龙湖,表情丰富的汉兵马俑,狮子山上的楚王陵......这就是我可爱,美丽的家乡――徐州。

㈡ 徐州的历史介绍

徐州古称彭城,已有5000多年文明史。帝尧时建大彭氏国。徐州有2600多年建城史,是江苏境内最早出现的城邑。夏禹治水时,把全国疆域分为九州,徐州即为九州之一。当时“徐州”只是作为一个自然经济区域的名称,彭城邑成为这一区域的中心城市。

帝尧时彭祖建大彭氏国,彭城因而得名。夏商时期,大彭氏国很强盛,曾为五霸之一。传说大彭氏国的创始人彭祖活了800岁,是中国烹饪和气功的创始人。彭祖在历史上影响很大,曾被孔子推崇备至,也被道家奉为奠基人之一。彭祖的饮食养生之道,对以后汉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春秋战国时期,彭城为宋邑,徐国国都、楚国国都。秦汉之际,西楚霸王项羽建都彭城。彭城还是西汉、东汉、三国时曹魏和西晋等三朝封国的国都,长达500多年。从这里走出的布衣皇帝汉高祖刘邦则一统天下,开创了历史上辉煌的汉王朝。西汉时期,彭城为刘氏同姓王的重要封国——楚国和彭城国。东汉末年,曹操迁徐州刺史治彭城,始称徐州。

历史上,徐州籍人士就出了11位开国皇帝,故徐州又有“千年龙飞地、一代帝王乡”之誉。

6000多年前,徐州的先民就在此生息劳作。原始社会末期,尧封彭祖于今市区所在地,为大彭氏国,徐州称彭城自始起。

春秋战国时,彭城属宋,后归楚,秦统一后设彭城县。
楚汉时,西楚霸王建都彭城。西汉设彭城郡,东汉设彭城国、建都彭城。
东汉时,州名。辖郡、国五,县六十二。治所郯县,在今山东都城县。汉末移治下邳,在今江苏邳县东。三国曹魏移治彭城,即今江苏徐州。辖境相当于今江苏长江以北及山东南部地区。
三国时,曹操迁徐州刺史部于彭城,彭城自始称徐州。
魏晋南北朝各代曾设彭城国或徐州,都城或治所多在彭城。
隋时设徐州,后改彭城郡,治彭城。
唐初,徐州与彭城郡名称多次互易,中后期徐州为节度使驻地。
五代时各朝置有徐州,治彭城,领7县。
宋元两朝都置徐州,隶属和辖领变化较频。
明初徐州曾直隶京师,后属南京。
清初,徐州先后为江南省和江苏省所属直隶州,雍正末年升为徐州府,辖领1州7县。
民国初,府废,徐州府地附郭铜山县,后曾设徐海道,治所在铜山(徐州)。
日伪时由铜山县析置徐州市,曾为伪淮海省省会。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仍置徐州市,属江苏
1949年因江苏省尚未完全解放,徐州市暂由山东省代管。
1953年1月徐州市正式划归江苏省直辖。

㈢ 徐州介绍

徐州,简称徐,古称彭城,江苏省地级市,地处江苏省西北部、华北平原东南专部,长属江三角洲北翼,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陇海、京沪两大铁路干线在徐州交汇,素有“五省通衢”之称 。

徐州是华东重要门户城市,华东地区重要的科教、文化、金融、旅游、医疗、会展中心,也是江苏省重要的经济、商业和对外贸易中心。

徐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原始社会末期,帝尧时彭祖建大彭氏国,是江苏境内最早出现的城邑。徐州历史上为华夏九州之一,自古便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兵家必争之地和商贾云集中心。

徐州是淮海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徐州有超过6000年的文明史和2600年的建城史,是著名的帝王之乡,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说。徐州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

(3)徐州历史文化扩展阅读:

徐州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气温14℃,年日照时数为2284至2495小时,日照率52%至57%,年均无霜期200至220天,年均降水量800至930毫米,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56%。

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期。四季之中春、秋季短,冬、夏季长,春季天气多变,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潮频袭。

㈣ 徐州文化的介绍

徐州有灿烂多元的文化。一国之历史,是一国之灵魂;一方之文化,是一方之回精神。徐州是彭祖文化答、两汉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南北文化的交融、集萃之地。1“秦唐文化看西安、明清文化看北京、两汉文化看徐州”。黄河文化、齐鲁文化与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在徐州交汇,哺育了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和一大批文臣武将,为两汉文化的产生铺垫了地理温床。这一区域文化经过汉王朝的统理、演进、发扬,同时吸收、融汇各种文化精髓,形成了以汉朝文化为母体、汉族文化为主体、汉字文化为载体的大文化体系,为内涵深厚、哲韵悠长的中华文化奠定了根基。

㈤ 江苏徐州最大特色是什么

徐州,简称徐,古称彭城[1][2],江苏省地级市,地处江苏省西北部、华北平原东南部,长江三角洲北翼,北倚微山湖,西连萧县,东临连云港,南接宿迁,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陇海、京沪两大铁路干线在徐州交汇,素有“五省通衢”之称[3]。徐州是华东重要门户城市,华东地区重要的科教、文化、金融、旅游、医疗、会展中心,也是江苏省重要的经济、商业和对外贸易中心。[1][4]
徐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原始社会末期,帝尧时彭祖建大彭氏国,是江苏境内最早出现的城邑。徐州历史上为华夏九州之一[3][5],自古便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兵家必争之地和商贾云集中心,一直是淮海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6]。徐州有超过6000年的文明史和2600年的建城史,是著名的帝王之乡,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说[7][8]。徐州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有“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之称,因其拥有大量文化遗产、名胜古迹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也被称作“东方雅典”。[9][10]
徐州总面积11258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037平方公里。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约占全市面积的90%。辖5个市辖区、3个县、2个县级市。徐州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3]有云龙湖、云龙山、彭祖园、楚王陵、戏马台、潘安湖等旅游景点,有彭祖、刘邦、孙权、李煜等历史名人
徐州是国家“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11],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长三角北翼重要中心城市[12],徐州都市圈核心城市,国际新能源基地,有“中国工程机械之都”的美誉。
徐州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联合国人居环境奖等称号。

㈥ 徐州的汉文化

徐州市文广新局以徐州博物馆为主要单位,申报了徐州创新奖项目“讲徐州故事 谱汉风新韵——汉代文物系列外展”活动。

借助独特的“两汉”文化,以文物展览等方式开展对外宣传和交流活动,对于提升城市形象发挥了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

借助特有的“两汉”文化资源,在国内外广泛开展“讲徐州故事 谱汉风新韵”的宣传交流活动,是徐州市文广新局申报创新奖项的初衷。

以大量珍贵的“两汉”馆藏文物内容的巡回展览活动逐渐在国内外展开,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徐州市博物馆负责人介绍:“两汉文化是徐州市历史文化中最为精彩的篇章,历史文化遗产在服务社会发展上的作用也是日益凸显,利用好两汉文化资源,通过文物展览等方式加强对外宣传与交流,为提升徐州城市形象的发挥应有的作用,是我们要做的重要课题。”

(6)徐州历史文化扩展阅读:

作为国务院1986年公布的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徐州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汉文化资源不仅是这座城市的宝贵财富,更应成为这座城市发展的动力。

要使“汉文化看徐州”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就要利用汉文化特色优势,整合资源,在有效保护、加强管理的前提下,努力打造徐州“汉文化”品牌、讲好徐州“汉文化”故事。

1996年,徐州市就专门成立了两汉文化研究会,已吸引100余位专家、学者加入。

多年以来,该会不定期举办学术研讨活动,紧紧围绕文化强市建设工作,紧扣两汉文化看徐州这个主线,深入开展两汉文化学术研究和学术活动并取得一批重要成果,编辑出版了《徐州北洞山西汉楚王墓》、《徐州汉画像石》、《徐州狮子山楚王陵》等十余部书籍,集结出版《两汉文化研究》三辑。

不但拓展了徐州两汉文化的内涵,还突显了徐州两汉文化特质,更为徐州文化强市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㈦ 徐州哪里有什么名胜古迹

【转载】徐州历史文化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历史胜迹浩繁。徐州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尤以“汉代三绝”——汉兵马俑、汉墓、汉画像石为代表的两汉文化最为夺目。作为汉文化的发源地,每年10月初,徐州都会举办汉文化国际旅游节。
自古徐州是兵家必争之地,古有九里山古战场,今有淮海战役新遗迹。位于徐州邳州的艾山九龙沟风景区、国家4A级风景区,山清水秀,建有国内最大的喷泉,另有由汉白玉打造的连玉大道,也为徐州的美丽加分。而以云龙山水、泉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中心的风景区兼有北雄南秀之美,美若西子,秀比江南,使徐州成为一个独具特色优秀的风景旅游胜地。

彭祖故里

彭祖故里景区:彭祖庙,彭祖井,彭祖墓,大彭山,大彭沟,大彭氏国遗址。

徐国遗迹

徐夷文化的原生地:徐偃王石室,梁王城遗址,季子挂剑台,偃王灯塔,小萝卜头纪念馆。

楚风汉韵

代表性景点/区:徐州汉文化景区(包括狮子山楚王陵、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水下兵马俑博物馆、骆驼山竹林寺),汉皇祖陵,汉高祖原庙,徐州汉楚王陵墓群,龟山汉墓,北洞山汉墓,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茅村汉画像石墓,徐州博物馆,徐州汉城,沛县汉城,圯桥,拔剑泉,泗水亭, 范增墓,王陵母墓,刘向墓,龚胜墓。

亭台楼阁

代表性景点/区:快哉亭,三让亭,泗水亭,放鹤亭,招鹤亭,马迹亭,代笔亭,望洪亭,观道亭,戏马台,歌风台,青陵台,辕门射戟台,彭祖楼,霸王楼,燕子楼,黄楼,奎楼,五省通衢牌楼,钟鼓楼,彭祖园大彭阁,戏马台风云阁,邳州艾山铁佛寺。

园林景观

代表性景点/区:彭祖园,彭城金石园,徐州百果园,徐州稼悦园,徐州鸟悦园,云龙公园,珠山公园,徐州植物园,青山公园,奎山公园

徐州
,珠山宕口公园,下邳公园,邳州银杏博览园,邳州桃花岛,邳州艾山风景区(国家4A级风景区),丰县大沙河百里观光带景区,江苏睢宁白塘河湿地公园。

山灵水秀

青山绿水古徐州: 故黄河,大运河,云龙湖,九里湖,金龙湖,大龙湖,九龙湖,佩剑湖,潘安湖,悬水湖,微山湖,泉山,云龙山,子房山,户部山,九里山,楚王山,东珠山,吕梁山,邳州九龙山,邳州桃花岛,邳州艾山,新沂马陵山。

旅游名镇

窑湾古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国家4A级旅游景区),柳泉镇(中国绿色名镇,全国生态文明镇),汉王镇(中国绿色名镇,中国最具特色旅游名镇),铁富镇(国家银杏博览园,国家银杏基地,4A级风景区----艾山风景区),利国镇(全国首家“中国苏轼文化名镇”)[28]。

战争风云

军事文化的策源地:九里山古战场,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园林,淮海战役纪念馆,徐州国防馆,碾庄战斗纪念馆,运河支队抗日纪念馆,徐海道署,吴亚鲁旧居,郭乐山旧居,“小萝卜头”纪念馆,双拥碑。

民俗胜迹

代表性景点/区:徐州性文化博物馆,徐州食文化博物馆,张伯英艺术馆,李可染艺术馆,徐州美术馆,徐州音乐厅,徐州圣旨博物馆,徐州博物馆,徐州民俗博物馆,徐州动漫博物馆,徐州水上世界,徐州市档案馆,徐州城市规划馆,徐州科技馆,徐州古建馆,徐州乾隆行宫,徐州文庙、权瑾牌坊,户部山古民居,奎山塔,百步洪广场,东坡广场,邳州小萝卜头纪念馆。

张道陵故里
宗教信仰

代表性景点/区:丰县宋楼道教文化景区,张道陵纪念馆,药盒子,蟠桃佛教文化景区,子房祠,龙华寺,竹林寺,兴化禅寺,台头寺,白塔寺,东山寺,平山寺,白云寺,宗善禅寺,耶稣圣心堂,崇真堂,九镜塔,诸佛宝塔,楚王山千佛洞,九里山白云洞,泉山果老洞,邳州铁佛寺。

文化节

汉文化国际旅游节 :每年的10月在徐州举行,期间可观看到大型广场仿古文化仪式表演《汉宫盛典》

彭祖园
及汉乐、汉舞、汉民俗表演,参观汉代出土文物精品展、徐州民间工艺品展,到沛县汉城可观赏大型仿古文化仪式表演《高庙祭典》。

云龙山庙会: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云龙山

徐州彭祖伏羊节: 每年7月16日开幕(初伏第一天)至8月16日

刘邦文化节:每两年举办一次,沛县

樱花艺术节:每年阳春三月,彭祖园

槐花节:每年4-5月份,马陵山风景区

李可染艺术节:每年举办一次,12月4日至7日

马可艺术节:每两年举办一次

子房山庙会:每年举办一次

泰山庙会:每年举办一次

梨花节:每年举办一次,一般在3月底到4月上旬梨花盛开季节,徐州丰县。

丰县苹果节:每年举办一次, 一般在10月-11月苹果成熟时节举办。

主题公园

徐州乐园是欢乐世界广场的核心项目,是苏州高新区经济发展集团总公司继苏州乐园后全新开发的主题乐园,位于徐州市三环南路西南、玉带河两侧,属于云龙湖风景区,占地面积810亩。

徐州乐园在建设上采用最新的第五代高科技乐园设计理念,融合了高科技游乐项目、自然生态景观及欧美建筑风格,融现代游乐、生态休闲、人文娱乐等旅游方式于一体,结合徐州的真山真水,实现人造景观与天然景观的完美结合。拥有水上世界、糖果世界、欢乐世界三大核心项目。

㈧ 徐州的传统文化有哪些

就两句吗?大概多少字?如果只两句写出徐州的文化特色还真是太大难度!

提到徐州首先想到的就是两个人
刘邦和彭祖

一个是汉朝皇帝,一个是厨师的祖师爷

所以徐州最出名的文化就是汉文化和饮食文化

一点一点写出来肯定要遗漏和不精确

我给你从网上复制一下相关两个文化的一些介绍,你了解下然后总结出来介绍给他们。

汉文化:

“明清文化看北京,隋唐文化看西安,两汉文化看徐州”。这是中国目前流行的一种文化旅游者的共识。可见徐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徐州,因为她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早于1987年已被国务院批准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她是中国古代九州之一,已有四千多年的文明历史。自唐尧封篯铿,在徐州建立了大彭国以来,篯铿就被称为彭祖,建都于彭城。这里就成为中国东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一直延续八百年之久。夏商时期,大彭国很强盛,曾成为五霸之一。至商武丁43年,大彭国被灭,但之后仍以彭祖相称。春秋战国时期,曾经为徐国国都、楚国国都和西楚的国都。因彭祖是烹调业和气功的祖师爷,所以彭城在历史上影响很大,曾被孔子推崇备至,也被道家奉为先驱的奠基人之一(道家思想是汉初形成的文化的核心思想),亦被西汉目录学鼻祖刘向称为硕仙。彭祖的饮食养生之道,对以后汉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彭城还是西汉、东汉、三国时曹魏和西晋等三朝封国的国都,长达500多年之久。在历史上,徐州籍人士就出了11位开国皇帝,但影响最大的就是汉朝,因为它是中国汉文化的发祥地,是汉高祖刘邦故里。

(1)古彭徐州是中国汉文化的创始人刘邦的故里

据《史记》载:“高祖,沛,丰邑中阳人”。当时沛为沛郡(秦之前为泗水郡),所辖彭城周围37个县。丰邑即丰县。又据明代《关王庙记》载:“丰邑,古徐州城,汉高祖诞生之乡也。”《高祖本纪》上曾有刘邦自言:“丰,吾所生长,极不忘耳”。可见,丰县就是汉高祖刘邦的老家,其具体地址就是今丰西北12里(华里)金刘寨村,因为至今这里还有刘邦曾祖父刘清之墓,还有汉皇祖陵的遗址遗碑两件:一碑上写“西汉高祖,丰邑西北隅离城12里力村畴(今金刘寨)西王庙碑记。”另一古碑上写“汉之故里”字样。这既说明金刘寨就是刘邦的老家,又说明这里就是汉文化的发祥地。不然怎会写“汉之故里”呢?汉皇祖陵不仅有刘邦的先祖墓冢,而且经汉代修建,规模还相当宏大。以刘清墓为中心,东北角建有西汉王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庙,名曰“西王庙”(古碑尚存),西北角建有东汉王朝开国皇帝刘秀的庙,名曰“东王庙”(尚存石狮、石碑头和碑座),正东边建有蜀汉昭烈帝刘备和关羽、张飞的三义庙(五十年代拆除),正西边建有刘玄(待考)的玄帝庙(1966年拆除),正前方为千米神道,两旁列有石人、石马、石丞相,气势壮观,曾引世代墨客骚人考察参观。

此外,由于刘邦生长在丰县,故在丰县留下许多活动遗址和传说故事。如喝凤凰嗉土刘邦方能降生的凤凰嗉遗址、刘媪歇息龙雾桥有孕生刘邦的桥址和桥碑、刘邦避难出逃的五门和七里铺的遗迹、遗址、刘邦跟马惟先生上学的地方“马公书院”遗址、还有卧牛岗、卢绾道、斩蛇沟、邀帝城、分榆社等等。所有这些,说明刘邦在家乡的活动事迹颇多,亦证明丰邑就是刘邦的老家。由于刘邦创建了大汉王朝,并广泛地吸收了百族文化的因子,从而创造了光辉灿烂而又丰富多彩的汉文化。所以刘邦被史学家称为“汉祖”或“汉之始祖”,因此,历代皇帝就称金刘寨为“汉之故里”。综上所述,徐州丰县是汉文化的发祥地。

(2)促成汉文化形成的主要人物多是徐州人

大一统汉王朝的建立,是汉文化产生、形成的先决条件和政治基础。无为而治,休养生息之国策的制定,又是汉文化形成的物质基础。然而,这两件大事的成功,除了刘邦本人的主导作用之外,与谋臣战将、忠心耿耿献计献策冲锋陷阵的共同努力是绝然分不开的。然而,这些谋臣战将又多是彭城人或彭城附近的人。如汉初三杰之一的相国萧何和刘邦同里近邻;谋士张良虽属韩国人,但祖籍毫县,曾属古彭所辖。大将军韩信属徐州南淮阴人,亦古属彭城辖地。因刘邦发迹于丰沛,跟随者丰沛人当然很多。除亲属18人封王之外,外姓封侯者不下几十人。如丰人周勃为绛侯、雍齿为什邡侯、卢绾为×侯、沛人有曹参为平阳侯、樊哙为舞阳侯,夏侯婴为汝阳侯,周昌为汾阳侯,周成为高景侯,王陵为安国侯,任敖为广阿侯,周碟为崩城侯,鄂千秋为安平侯,邵欧为广侯,朱轸为都昌侯,严不识为武强侯,奚涓为鲁侯,周止为魏其侯,孙赤为堂阳侯,冷耳为下相侯,秘彭祖为载侯,单父圣为中牟侯,卫母择为乐平侯,杜得臣为棘阳侯。特别是萧何、曹参、樊哙、周勃、王陵五人皆至丞相位,对辅刘氏安天下,促使汉文化的形成,做出了特殊的贡献。不仅如此,刘邦还把彭城人迁到西方去,很快就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融会,从而形成了“汉字”、“汉语”、“汉文化”。据《汉书·高帝记载》:刘邦对诸侯子留在关中者,复之12岁,又“徒齐、楚大姓、昭氏、屈氏、景氏、怀氏、田氏五大性于关中,兴利田宅”。连同丰县人刘邦也在咸阳附近为太上皇建新丰,并“徒诸故人实之”。这样,不管是开创天下,还是巩固天下,对汉文化的形成,古彭徐州人都起到了发启和奠基作用。故可以说,故彭徐州是汉文化的发祥地。

(3)古彭徐州丰富而灿烂的汉文化遗址和文化,亦可证明徐州就是中国汉文化的发祥地

⒈楚王陵汉墓群及其出土文物

由于徐州是东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刘邦建汉后不久,便把其四弟刘交封为楚王,都彭城,直至东汉灭亡,一共有18位刘氏诸侯建都彭城,长达400多年之久,所以汉文化在这里就显得极为丰富和典型。现就发掘和出土的文物看,有西汉一代楚王刘交墓,有龟山楚襄王刘注墓,有卧牛山楚王刘纡墓,有东洞山的楚王刘延寿墓等,还有其他贵人的汉墓不可胜数。这些汉墓都是以山为陵,坡凿通道,开石室,凿竖井,建筑地下宫,形成了巨大的地下宫殿。

就从墓中发掘的文物看,也是典型的汉文化代表。

①汉兵马俑 汉兵马俑位于徐州东郊狮子山麓,是西汉第三代楚王刘戊的墓葬陪葬墓。坑内有气势浩大的彩绘兵马俑群。这是中国考古界对秦汉兵马俑的第三次大发现,仅次于西安秦始皇兵马俑。有步兵俑坑5个,骑兵俑坑1个,阵容千军万马,气势威严,从而看出汉代的军事文化和制陶工艺之高明。

②汉画像石馆 此馆建在云龙山西侧,收集了徐州一带墓中出土的汉画像石刻500多块,被文化界公推为江苏文化的“三宝”。其石刻有反映现实生活的,如飨宴会饮,车骑出行,游射田猎,舞乐百戏等;有表现神话和祥瑞的,如羲和举日轮,长羲举月轮,金鸟为日,玉兔为月,伏羲女娲,人首蛇身等画面,雕工精湛,栩栩如生;还有些为装饰画图案,,如青龙、白虎、玄鸟、麒麟等,其绘画和雕刻艺术都是很高明的。充分反映了当时汉文化的艺术水平。

③金银缕玉衣 制造十分精细,用金、银丝和磨制的玉块2600多枚编缀而成。它是汉代皇室特定的葬服,声誉国内外。曾去日本、法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展出,受到高度的评价。至于兵器、玉器、陶器、汉印等,皆多不胜举,实属汉文化所特有。

④大风歌碑 此碑在沛县文化馆内存藏,是刘邦平英布谋反后过沛县与乡亲父老饮酒共欢时所作的楚歌。虽只有三句,但气势磅礴,概括力极强,是一般人难以作出的一首词,故被史学家称为“古今绝唱” :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四海兮归故乡,安的猛士兮守四方!现有汉代碑刻和元代摹刻碑各一块,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⒉汉文化遗址处处皆是

除以丰县汉皇祖陵为中心各活动中心外,徐州还有:张良地桥授书处和子房山,项羽的戏马台、范增墓、刘邦的拔剑泉、北洞山地下宫殿、龟山地下宫殿和拉犁山的地下宫殿等。

①刘邦的拔剑泉 此泉在徐州西郊的汉王乡丁塘山下。相传公元前205年,楚汉相争,刘邦被项羽从彭城追赶至城西10多公里处的丁塘山下,突然大风从天而降,天昏地暗飞砂走石,楚兵大乱,刘邦得救。此时,人困马乏,饥渴难忍,刘邦举剑问天,击石相试。果然,岩石如破竹一般从中裂开。为解将士干渴之急,刘邦又握剑怒刺山石,那知刺中泉眼,剑拔水出,清泉涌流,人马欢饮,士气大振。至今,此泉已2000多年至久,清泉长流,四季不绝。汉王庙曾建于此,已成为人们旅游观赏之胜地。

②北洞山地下宫殿 此地宫在北郊茅村乡洞山村,坐北向南,凿山而筑。有立宫室8个,侧宫室11个,耳室5个,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宫室各具特色,形制不尽相同。各室皆富丽堂皇,设计合理,结构严密精巧。有起居室、洗漱室、用膳室、会客厅、游艺室及仓库、伙房、水井、厕所等,仅次于河北满城的刘胜墓。此墓出土许多珍贵文物,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现已对外开放。其他地下宫殿均大同小异。

③戏马台 位于城南1里许的南山上,是盖世英雄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后,定都彭城而观赏士兵赛马、检阅的高台子,名曰戏马台。2000多年来,戏马台上寺宇亭台楼阁建筑不断,也为历代文人墨客凭吊楚汉战争遗迹的场所,一览“霸业五载,雄风千秋”的霸王业绩。现已对外开放。

④张良圯桥授书处和子房山 圯桥授书一事是张良为报国灭之仇,雇用刺客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未遂后,隐姓埋名,逃至徐州东睢宁县下邳镇隐居时,一日在圯桥上得到黄石老人授给的奇书《太公兵法》,并说13年后,济水之北,谷城山下再见。此后,果然如说。张良死后,于谷城黄石同葬在徐州沛县东的微山之上,而圯桥仍在下邳。至于子房山,则是张良的洞箫吹奏楚调,四面楚歌之处。山上建有留侯祠,祠内塑有张良像。此山名曰子房山。

至于范增墓、华佗墓、泗水亭、戚姬苑以及秦始皇泗水求鼎处等,古代汉文化遗迹多不胜举。由此可见,只有汉文化发祥地,才有这极为丰富而多采的汉文化遗址遗物。

综上所述,古彭徐州是汉之始祖刘邦故里,是汉文化艺术极为集中和典型的地方,是汉文化的发祥地。

此稿是刘恒心先生为领导人赴台参加楚汉文化研讨会而写

成稿于2000年8月16日

饮食文化:
徐州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徐州古称彭城,缘于彭祖和他所建立的大彭氏国。 彭祖是我国烹饪界公认的始祖,相传在尧之时,彭祖因擅烹饪野鸡汤,得到帝尧的赞赏而受封,在徐州一带建立了大彭氏国。 徐州的菜点秉承有大彭风味,制作考究,风味独特,自成体系,几乎每一道菜都有一个动人的传说。 羊方藏鱼因将鱼置于割开的大块羊肉中文火同炖而得名。 相传,彭祖的小儿子夕丁喜捕鱼,彭祖恐其溺水坚决不允。一日,夕丁捕鱼回家,正巧彭祖不在,夕丁让其母剖开正在炖着的羊肉,将鱼藏入其中。 彭祖回来吃羊肉,感觉异常鲜美,于是如法炮制,便产生了 羊方藏鱼 这道菜。 据传汉字中的 鲜 字即源于此。 帝尧时期,尧封颛顼的玄孙钱铿于大彭,建立了大彭国。 铿为彭祖。 他曾献雉羹于帝尧,受到了尧的褒奖。 屈原《楚辞;天问》中有 彭铿斟雉,帝何飨?受寿永多,夫何久长 之句。 汉代王逸注: 彭铿,彭祖也,好和滋味,善斟雉羹,能事帝尧,帝尧美而飨食之也。 陶文台《中国烹饪史略》称彭祖为 中国第一代职业厨师 。 彭祖被尊为厨行的祖师爷,所创的雉羹、羊方藏鱼、麋鱼鸡、云母羹等名菜名汤流传至今。 其主要贡献在于把人类饮食由熟食推向味食,由粗食推向精食,将饮食与养生相结合,创出了药膳、食疗等饮食的新天地,对发展民族饮食文化,增强民族体质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曾烹子事主的易牙来到彭城,求教彭祖的烹饪之道,终成烹调大师。 商殷之际彭祖后裔纷纷迁往山东、河南、四川、浙江等地,将饮食文化推向全国各地。 汉代高祖刘邦定都长安,将彭城烹饪技艺带到了西部地区。 汉时徐州在烹调技术上已有较大发展,炊具的使用也有了很大进步, 牝鸡抱蛋 、 沛公狗肉 、 鸳鸯鸡 等名菜相继产生,同时面点如烧饼、馓子等也相继出现。
<p> 魏晋之后,彭城人多次南迁,又将彭城烹饪之法传往南方各地。 唐宋时期,韩愈好饮食,曾亲自创制了不少名菜,如 愈炙鱼 ,在徐州广为流传。 随父来徐州的白居易,爱吃一种鸭子,因其字 乐天 故称 乐天鸭子 。 自称 老饕 的苏东坡,创意制作的四道菜被誉为 东坡四珍 流传至今。 由于这些文人墨客的推波助澜,使徐州的饮食日渐丰富,发展得很快。 元朝时期,有僧人开办的素食馆。 释家风味的 天花宴 、 素八珍 等名菜应市,多种风味小吃也布满市面。
清代和民国时期,徐州的饮食更加丰富多彩,冻豆腐、酥鱼、蹄卷、芙蓉肉、糟猪耳、搅瓜等普遍食于民间。 经学大师康有为品尝到细嫩的彭城鱼丸时,高兴地赋诗赞誉彭城鱼丸闻遐迩,声誉久持越南北。 近代徐州烹饪业发展更为迅速,传统技艺在继承中不断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徐州的饮食文化与全国各地扩大了交流,在保留地方特色的基础上,兼收并畜各地烹饪之长,相继推出了川菜、粤菜、镇扬菜等风味名菜;陕西、河南、安徽、山东等地的风味食品也遍布街头,加上外来的肯德基、麦当劳,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饮食需求。
今日的徐州城,处处美食风。 人们不仅可以大快朵颐,而且可以领略徐州的饮食风尚

㈨ 徐州文化的历史文化

样式
60年代后期以来,服装款式变化较多,窄裤腿、喇叭裤、西装、牛仔裤、滑雪衫、T恤衫及各式裙子均先后流行起来。
色尚
老年人多尚黑色。随着中山装的流行,蓝色已成为主要时尚。但农村老人,尤其是老年妇女,仍穿黑色。
中青年爱穿蓝色,夏季上衣以白色为主。
少儿服装多尚红绿鲜艳的服装。幼时夏天勒肚兜,穿“牛腿裤”。牛腿裤的做法是把方布上角剪作半圆凹形,下角从中裁作二片,一片左右两角缝合而成。冬天上穿小袄,下衣为“连脚蹬”(鞋裤腿是连体的,不另外再穿鞋)。四五岁以前,穿“开裆裤”,裤有“袢膀”套肩上。五六岁时,即改穿“收档裤”,裤也不再带“袢膀”,而于腰间系裤带。再大些时,服装式样渐同成人,唯色彩鲜艳些,衣服上也多带些动物、人物等图案为饰。 鞋
一些高档鞋如“耐克”、“梅斯达”等在部分青年中流行。
徐州儿童,常穿虎头鞋、狗头鞋、兔头鞋、五毒鞋(鞋面上有5种毒虫形象)、绣花鞋及素面绿缎鞋。
袜子
各种尼龙袜则流行至今。

青年人多不戴帽子,夏季除草帽外流行旅游帽,中老年多戴鸭舌帽。年轻女子有讲究戴毛线手工织帽的,式样多种。老人则戴青灯芯绒或平绒帽,也有戴毛线织的帽子的。
儿童帽有“福巾”、“狗头帽”、“亮帽”、“老头帽”等多种。福巾外形略同于风帽。帽顶额两侧留两个洞,有半圆形盖,镶以羊毛或兔毛边以代耳。额部与下片缝合而稍凸出,折回钉于下片。下片当额处,钉有“长命富贵”四个银字(或银小剪刀)以示吉祥,帽顶绣花,脑后钉二条丝涤,下各坠一绒球,并系之。两旁有二指宽的飘带,头有剑形,尖系小铜铃,头动则铃响,周遭镶花边。这种帽子,皆用水红或桃红缎子作面,以花绒或浅红布作里,中间加薄棉絮做成。狗头帽形状略同于福巾,但脑后部分较短小,无飘带。亮帽。又叫“格萎帽”。正面有“如意头式”、“蝴蝶式”、“虎头式”等。两端缝合宽约二指的“帽格萎”,使成圆形,中间裱以“袼褙”,以加大硬度。面及格萎上都绣花,戴时头顶部分露于帽外。这种帽,六七岁以上小儿就不再戴,多为家庭自制。现城中已绝迹,唯农村小孩偶有穿戴。老头帽呈圆椎形,顶端有一大绒球,状如马戏团的小丑帽。 烙馍
徐州人最爱吃烙馍。烙馍用未发酵的面(白面)烙成,厚约0.1厘米,直径约30厘米,吃到口里,柔韧、筋软、有嚼头,既压饿,又有健齿作用。用烙馍卷上各种菜肴,或烙时放进各种馅料做成“菜合子”,吃来味道更佳。
拍打
俗称“龟打”。即以手将面团略略拍按,使成约1厘米厚、碗口大小(或约龟背大小),放在锅内或鏊子上烙炕成熟。多用高粱面、玉米面、山芋干面、豆杂面做成。有时也用少许麦面包进上述某种面做成,便于下咽。60年代中期以来,徐州城中已少见有人做。80年代以来,随着杂粮在主食中的日益减少,农村也渐渐绝迹。
喝饼子
如巴掌大小,烧菜时,锅中略多放些水,将面饼贴在锅内壁上沿一圈,盖上锅盖焖菜,菜好时,饼也就蒸熟了。表面松软,背面贴锅的一面结成一层黄壳,脆香可口。
窝窝头
均以杂粮面蒸成。其中山芋干面做的窝头香甜、筋软可口。亦或将窝窝头切成片炒炒吃,别有味道。60年代以前,徐州杂粮多,主食离不开窝窝头,而且菜少,多蘸点辣椒酱吃,故有“窝窝头,蘸辣椒,越吃越添膘”之说。
二抹头
介于干饭(米饭)、稀饭(米粥)之间的稠米饭。可咸可甜,是过去生活困难时好做的一种饭。
其它如干饭(米饭)、稀饭(米粥,其中小米粥较有特色)、马糊、面条(以绿豆面条最受欢迎)、馒头、卷子、煎饼、水饺等,各地大致相同,故略。但近年来,城市中快餐类增加了用白面做的煎饼,而过去玉米面煎饼却见不到了. 热莱
徐州人传统口味偏咸辣,做菜时烹、炒、煎、炸、闷、烧等各种方式俱全。但老人口中的“炒”,其实大多是烧或焖。80年代以前,除年节或招待亲友外,平时较少吃荤菜.近几年来,鸡、鱼、肉、蛋等已为家庭中的常见菜。
小菜
在传统上,徐州人好自做小菜.春天腌咸蛋,夏天晒面酱、西瓜酱,秋天晒盐豆、拐辣椒酱,冬天腌萝卜干、雪里蕻等。
蒸莱
在中老年的食谱中,还保留着蒸吃野菜的习惯。有灰灰菜、地枣苗、扫帚菜、老鸹嘴、洋槐花、藤花、榆钱子、芹菜叶、桐蒿等。做时拌些干面粉,稍放些盐,放在笼上蒸熟即可。蒸菜原是旧时春荒时期的救命饭,“文化大革命”中,吃忆苦饭时,便做蒸菜吃。近年来春季菜市场中仍有卖的,但其作用主要是改换改换口味了。 早餐
它汤配水煎包,辣汤泡烙馍或配水煎包,热粥、豆浆配油条或糖糕、馓子、麻花。此外,尚有油酥花烧、大小烧饼、菜合子、菜角、壮馍等。其中壮馍尤为徐州一绝。壮馍又名“锅盔”、“锅拍”,用未发酵的面做成。因为要求用硬面,很难用手揉动,而是将面团放在石板或石案板上,另用一根擀面杖,一头固定、一头坐在身下,用身体的重量压擀面杖,用来揉面团,俗称此法为“腚踹面”。做成厚约1—2厘米,直径约50厘米的圆形厚饼,放在平底锅上炕,炕熟后两面呈黄色,外皮酥脆,中间柔韧筋软,越嚼越香。
中餐
把子大肉配干饭,再浇点肉汤,加几块同炖的油炸豆腐干。绿豆面条或丸子汤下绿豆面条。近几年来,特别时兴羊肉拉面。
晚餐
小酒小菜,种类繁多。东部农村,习食面拌疙瘩汤,俗称“盐茶”。

㈩ 求徐州的历史文化特点

徐州历史悠久,6000多年前,徐州的先民就在此生息劳作。原始社会末期,尧封彭祖于今市区所在地,为大彭氏国,徐州称彭城自始起。
春秋战国时,彭城属宋,后归楚,秦统一后设彭城县。
楚汉时,西楚霸王都彭城。西汉设彭城郡,东汉设彭城国、都彭城。
三国时,曹操迁徐州刺史部于彭城,彭城自始称徐州。
魏晋南北朝各代曾设彭城国或徐州,都城或治所多在彭城。

隋时设徐州,后改彭城郡,治彭城。
唐初,徐州与彭城郡名称多次互易,中后期徐州为节度使驻地。
五代时各朝置有徐州,治彭城,领7县。
宋元两朝都置徐州,隶属和辖领变化较频。
明初徐州曾直隶京师,后属南京。
清初,徐州先后为江南省和江苏省所属直隶州,雍正末年升为徐州府,辖领1州7县。
民国初,府废,徐州府地附郭铜山县,后曾设徐海道,治所在铜山(徐州)。
日伪时由铜山县析置徐州市,曾为伪淮海省省会。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仍置徐州市,属江苏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保留徐州市,初为山东省辖市,后划回江苏省,并同时成立徐州专区,驻徐州市,辖11县市。此后,徐州市和徐州专区并存,不同时期辖属有所变化。1983年,江苏省实行市管县体制,撤徐州专区,将所辖6县划归徐州市。徐州市现辖5区6县(市)。

徐州古称彭城,已有6000年灿烂文化。帝尧时建大彭氏国。有2500多年建城史,是江苏境内最早出现的城邑。夏禹治水时,把全国疆域分为九州,徐州即为九州之一。

徐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汉高祖刘邦的故乡,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尤其是两汉文化遗存十分丰富,其中的汉墓、汉俑、汉画像石并称“汉代三绝”。两汉彩绘兵马俑,是继咸阳和西安兵马俑之后的第三批重要发现。为开发利用汉文化资源,组织成立徐州市两汉文化研究会,筹建修复了北洞山汉墓、龟山汉墓、白集汉墓、狮子山楚王陵、汉兵马俑博物馆、汉画像石艺术馆等一系列重要文物景点。

徐州还是南北朝宋武帝刘裕的故乡,唐代白居易,宋代苏东坡、文天祥,清代方孝儒、潘季驯,当代国画大师李可染和著名音乐家马可都曾在徐州任职或生活过。

徐州交通发达,基础设施较完备,素有“五省通衢”之称。是中国第二大铁路枢纽,京沪、陇海两大铁路干线在此交汇。境内公路四通八达,有国道5条,省道20条,正在建设中的京沪、霍连高速公路通过徐州。京杭运河穿境而过,沿岸建有四个内河大港。

徐州市位于华北平原的东南部,域内除中部和东部存在少数丘岗外,大部皆为平原。丘陵海拨一般在00-200米左右,丘陵山地面积约占全市9.4%。丘陵山地分两大群,一群分布于市域中部,山体高低不一,其中贾汪区中部的大洞山为全市最高峰 ,海拔361米;另一群分布于市域东部,最高点为新沂市北部的马陵山,海拔122.9米。平原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降低,平均坡度1/7000--1/8000,平原约占土地总面积的90%,海拨一般在30-50米之间。

徐州市地处古淮河的支流沂、沭、泗诸水的下游,以黄河故道为分水岭,形成北部的沂、沭、泗水系和南部的濉、安河水系。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湖沼、水库星罗棋布,废黄河斜穿东西,京杭大运河横贯南北,东有沂、沭诸水及骆马湖,西有夏兴、大沙河及微山湖。

拥有大型水库两座,中型水库5座,小型水库84座,总库容3.31亿立方米,以及众多的桥、函、渠、闸等水利设施,初步形成具有防洪、灌溉、航运、水产等多功能的河、湖、渠、库相连的水网系统。

徐州市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由于东西狭长,受海洋影响程度有差异,东部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西部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受东南季风影响较大。年日照时数为2284至2495小时,日照率52%至57%,年气温14℃,年均无霜期200至220天,年均降水量800至930毫米,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56%。气候资源较为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主要气象灾害有旱、涝、风、霜、冻、冰雹等。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期。四季之中春、秋季短,冬、夏季长,春季天气多变,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潮频袭。

阅读全文

与徐州历史文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