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隧道的发展历史

隧道的发展历史

发布时间:2021-02-23 18:13:52

『壹』 二郎山隧道的发展历史

“二呀二郎山,高呀么高万丈。古树荒草遍山野,巨石满山岗;羊肠小道难行走,康藏交通被它挡那个被它挡。
二呀二郎山,哪怕你高万丈。解放军,铁打的汉,下决心坚如钢,要把那公路修到西藏。不怕那风来吹,不怕那雪花飘,起早睡晚忍饥饿,个个情绪高,开山挑土架桥梁,筑路英雄立功劳。
二呀二郎山,满山红旗飘。公路通了车,运大军,守边疆,开发那福源,人民享安康。前藏和后藏真是个好地方,无穷的宝藏没开采,遍地是牛羊;森林草原到处有,人民财富不让侵略者他来抢。要巩固国防先建设边疆,篷帐变高楼,荒山变牧场,侵略者敢侵犯,把他消灭光! ”
这首曾经唱响全中国的《歌唱二郎山》作于1951年年底,是一首歌唱修筑入藏公路官兵的战歌。“二郎山,高万丈”,唱出了人们对二郎山的敬畏,也唱出了跨过天堑通往山外世界的渴望。 征服二郎山,征服天堑越通途,一直是当地人的梦想。直到现在,二郎山下民居的土墙上还有当年刊登在《解放军画报》上的老照片。从画报上看,当年参加修路的解放军第十八军士兵们穿着单薄的棉衣,身上捆绑着绳子吊在半山腰,一个人扶着錾子,一个人挥着铁锤,除了这些简单的工具外,再没有任何机械设备,与现代的机械化筑路设备相比可谓天壤之别。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解放军第十八军的官兵们用了4年时间,修通了长达2000公里的川藏公路,同时也付出了4963名战士牺牲的代价。50多年过去了,川藏路不断改建修缮,从砂石路改建为柏油路,千千万万的车与人在这条路上通过,成百上千吨的货物从这条路上源源不断地运进藏区。 转眼将近60年过去了,这首《歌唱二郎山》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推移而被人们遗忘。在已编入国道318的川藏公路上,有了一条隧道——二郎山公路隧道。
这座轴线分水岭海拔2948米、隧址海拔2200米、最大埋深748米、主洞长4176米的二郎山公路隧道,于1996年7月开工,历时5年,2001年12月竣工。开工时是国内最长、埋藏最深、海拔最高、地应力最大的特长山岭公路隧道。
二郎山隧道开通后,人们不用再担心翻山越岭有危险了,5分钟就能穿越川藏线上的第一高山。也许现在的我们无法深刻地理解这条隧道所带来的便利,但曾经参加过修筑川藏路的人们却一辈子也不会忘记那段岁月。

『贰』 我国隧道施工技术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目前的最新成果是什么

我国隧道工程建设历史悠久,但在1949年以前,隧道规模较小,修建技术也比较落后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属,随着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修建了大量的隧道工程,施工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我国隧道工程矿山法施工中已经普遍的采用了新奥法;岩石中隧道施工除采用钻爆法掘进外,也已开始采用掘进机施工;城市等浅埋隧道明挖或盖挖法施工中开始使用了地下连续墙,暗挖时采用的盾构法及浅埋暗挖法已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叁』 盾构隧道的盾构机发展历史

1974年第一台土压平衡式盾构在东京采用。该盾构由日本制造商IHI(石川岛播磨)设计内,其外径为3.72m,用它掘进了容长1900m的主管线。在以后的年代里,很多制造厂商以土压盾构、压力保持盾构、软泥盾构、土壤压力盾构、受压的土壤盾构、泥压盾构、或泥浆状的土壤盾构等名称生产了“土压平衡式盾构”。这些名称的盾构基本上都应用了同一种工法,国际上称为“土压平衡系统”(EARTH PRESSURE BALANCE SYSTEM,简称EPBS)。
土压平衡式盾构(EPB)自1974年在日本首次使用以来,以其独特的优势已广泛用于世界各地的隧道工程中。1984年上海市隧道工程公司在我国首次应用从日本引进的φ4.36m土压平衡盾构建成了芙蓉江下水道总管工程。土压平衡式盾构在在全国地铁、市政、能源等工程建设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实践证明,土压平衡式盾构因其能较好地控制地表沉降、保护环境、适应在市区和建筑密集处施工等优点,在我国正走向普及 。

『肆』 中国隧道发展史

山顶洞人挖隧道——愚公挖隧道——秦国骗蜀国国君挖隧道——火车隧道——地道战挖隧道——地铁隧道

『伍』 武汉长江隧道的历史

武汉长江大桥 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内,大桥横跨于武昌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也就是常说的龟蛇锁大江。武汉长江大桥是我国在万里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全桥总长1670米,其中正桥1156米,北岸引桥303米,南岸引桥211米。从基底至公路桥面高80米,下层为双线铁路桥,宽14.5米,两列火车可同时对开。上层为公路桥,宽22.5米,其中:车行道18米,设4车道;车行道两边的人行道各2.25米。桥身为三联连续桥梁,每联3孔,共8墩9孔。每孔跨度为128米,终年巨轮航行无阻。起了很大的作用。
正桥的两端建有具有民族风格的桥头堡,各高35米,从底层大厅至顶亭,共7层,有电动升降梯供人上下。附属建筑和各种装饰,均极协调精美,整座大桥异常雄伟。若从底层坐电动升降梯可直接上大桥公路桥面参观,眺望四周,整个武汉三镇连成一体,也打通了被长江隔断的京汉、粤汉两铁路,形成完整的京广线,使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真是“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编辑本段]大桥特色
武汉长江大桥位于武汉市汉阳龟山和武昌蛇山之间,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天堑”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大桥,也是古往今来,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是我国第一座复线铁路、公路两用桥,建成之后,成为连接我国南北的大动脉,对促进南北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武汉长江大桥于1955年9月1日开工建设,于1957年10月15日建成通车,大桥的建设得到了当时苏联政府的帮助,苏联专家为大桥的设计与建造提供了大量的指导,但是中苏关系破裂之后,苏联政府就撤走了全部专家,最后的建桥工作是由茅以升先生主持完成。大桥建成之后,将武汉三镇连为一体,极大的促进了武汉的发展。从全国的宏观角度来看,大桥的建成意义更是在于将京广铁路连接起来,使得长江南北的铁路运输通畅起来。毛泽东于1956年6月首次在武汉畅游长江后(当时武汉长江大桥正在建设)所作的诗词《水调歌头·游泳》中,“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一句,正是描写武汉长江大桥对沟通中国南北交通的重要作用。大桥自建成以来,一直都是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武汉长江大桥全长1670.4米,正桥是铁路公路两用的双层钢木结构梁桥,上层为公路桥,下层为双线铁路桥,桥身共有八墩九孔,每孔跨度为128米,桥下可通万吨巨轮,八个桥墩除第七墩外,其它都采用“大型管柱钻孔法”,这是由我国桥梁工作者所首创的新型施工方法,凝聚着我国桥梁工作者的机智和精湛的工艺。
大桥像一道飞架的彩虹,在长江天堑上铺成了一条坦途。平汉铁路和粤汉铁路由此实现了连接(两线也因此而改称为京广线),南北交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大大促进了 武汉市铁路枢纽建设进程,使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市成为全国重要的铁路枢纽。大桥通车后,社会经济效益十分巨大,仅通车的头5年,通过的运输量就达8000多万吨,缩短火车运输时间约2400万车小时,节约的货运费超过了整个工程造价。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大桥的通过量也不断增加,直接间接的经济效益更难以计数,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2002年八九月间,武汉长江大桥进行了首次大修。中科院专家测评,该桥的寿命至少在100年以上。
如今武汉的长江江面上已经屹立着六座大桥,分别是武汉长江大桥、武汉长江二桥、武汉长江三桥(白沙洲大桥)、军山长江大桥、阳逻长江大桥、天兴洲长江大桥,另有二七长江大桥在建。

『陆』 隧道技术发展简史

长江航运对桥梁间距有特殊规定,如果小于这个间距就会影响长江航运安版全。另外从景观权角度考虑,过于密集的桥梁有碍视觉景观。

从实际情况角度说,建桥要考虑两岸的引桥长度,就不得不考虑到桥梁建设的拆迁问题,而隧道的拆迁就小得多了。在中国拆迁往往是工程建设的非技术难题。以武汉长江隧道为例,汉口入口是五国租界,文物保护建筑,根本就没有允许建设引桥的空间。

从使用情况来看,隧道的使用环境要好于桥梁。因为隧道是整体嵌入岩层中,受影响小;而无论什么桥梁形式都离不开桥墩,受到外界环境干扰大,比如狂风、洪水等等。

从过程造价上来看,隧道明显高于桥梁。隧道大多采用沉管式或盾构式挖掘,动辄要深入水下岩层,土石过程大,施工环境复杂。而桥梁主要是钢结构建设,相比岩土过程要便宜得多。

从技术层面上说,世界桥梁建设已有百余年历史,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施工经验都十分成熟,而隧道技术相比就发展很完了。另外隧道受到的制约要大得多,比如地下暗河、溶洞、地下水位、土质状况等等。而桥梁考虑的东西就要少些,而且桥梁建设在中国已经有一大批很有实力的施工企业,而隧道工程还在摸索阶段。

『柒』 隧道及地下工程的简史

世界上第一座交通隧道是公元前 2180~前2160年在巴比伦城中的幼发拉底河下修筑的人行通道。各文明古国曾修建过地下墓室,灌溉、给水、排水隧洞,采矿巷道及地下粮仓等。中国汉代在今陕西褒城修隧道时,曾用火煅石法(用柴烧炙岩石,然后泼以水或醋,使之粉碎)开通了长14米、宽3.95~4.25米、高4~4.75米的石门隧洞。19世纪20年代,蒸汽机的出现及铁路和炼钢工业的发展,促进了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发展。1826~1830 年英国修建了长770米的泰勒山单线铁 路隧道和长 2474 米的维多利 亚双线铁路隧道 ;1860年开始修建伦敦地下铁道。19世纪60年代以前,修建隧道都是用人工凿孔和黑火药爆破施工。1861年修建仙尼斯峰铁路隧道时,首次使用风动凿岩机。1867年修建胡萨克铁路隧道时用硝化甘油炸药。20世纪初采用中央导坑法施工,年平均进度达4.5千米 。中国第一座铁路隧道是 1887~1889年台湾省台北至基隆窄轨铁路上的狮球岭隧道 ,长261米 。京张铁路八达岭隧道 ,长1091米 ,建于1907~1908年 。1950年以前中国建成238座隧道 , 总延长8.9千米 ;1950~1984年共建成铁路隧道4274座 ,总延长2014.5千米 , 至20世纪50年代,人们才总结出各类隧道及地下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的基本原理,并在土木工程中形成一个独立的工程领域。

『捌』 求我国公路隧道发展概况

我国是多山国家,75%左右国土都是山地,且江河纵横,海域宽阔。近10年来,公路隧道平均每年新建350km(见图1),28座水下公路隧道已建成通车,它在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城市建设中,以节约土地和保护环境为宗旨,城市道路隧道也方兴未艾。总体上,公路隧道已由重丘走向深山、由陆域走向水下、由山区走向城市。面对地震、火灾和暴雨等灾害日益频发,面对高地应力、活动断裂、高寒、高海拔和富水等复杂地质条件,面对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等日益增强的建设理念,面对我国跨江海、穿高原等重要战略通道建设的实际需要,公路隧道建设尚存在突出技术瓶颈亟待解决。

我国公路隧道发展回顾
我国最早的交通隧道始于公元66年建成的陕西古褒斜道上的石门隧道。建国后,上20世纪50年代,我国仅有公路隧道30多座,总长2.5公里。60至70年代,我国在干线公路开始修建一些百米以上的隧道,但标准很低。80年代后期,我国才真正开始兴建高速公路和高速公路隧道。90年代开通的成渝高速公路的中梁山隧道、缙云山隧道,把我国公路隧道单洞长度提高到 3 000 m 以上,并在处理通风、塌方、瓦斯、地下水和营运管理与交通监控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我国今后修建山岭长大公路隧道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90 代末,通车的四川省川藏公路上二郎山隧道(长 4160m)、四川广安地区华蓥山公路隧道(长 4634km)、云南楚大高速公路的九顶山隧道(长3204m)开创了我国山岭长大隧道的建设史;广州珠江沙面水下公路隧道建成通车和上海穿越黄浦江江底隧道(长度超过 3000 m)标志着我国水下沉埋隧道修建技术达到了新的水平;重庆铁山坪路隧道双线(全长 5 424 m )、北京至八达岭高速公路的谭峪沟隧道、 重庆市川黔公路的真武山隧道;辽宁沈大高速公路韩家岭隧道 (亚洲最宽的四车道公路隧道)等 ,应当说, 目 前我国公路隧道的施工技术水平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进入21世纪10年来,我国公路网交通逐渐向崇山峻岭穿越,向离岸深水延伸,截止2010年底,全国公路隧道为7384处、512.26万米,其中,特长隧道265处、113.80万米,长隧道1218处、202.08万米。秦岭终南山隧道、上海崇明隧桥、厦门翔安海底隧道等重大工程相继建成,根详见附件。

国内外公路隧道建设技术和产业发展状况
(一)国内发展状况
我国是个多山国家,75%左右国土都是山地或重丘,且江河纵横,海域宽阔。近十年来,公路网交通逐渐向崇山峻岭穿越,向离岸深水延伸,山岭公路隧道以年均350公里的速度增长,28座水下公路隧道也已建成通车;同时,在城市建设中,以节约土地和保护环境为宗旨,城市道路隧道方兴未艾,地下互通立交也应运而生。总体上,公路隧道的建设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其建设成就表现为基础理论日趋成熟,研究手段日益全面,勘测设计技术日益先进,建设规模日益宏大,结构型式日趋丰富,施工技术迈进机械化,材料日益先进,装备渐趋完备等。
1. 基础理论方面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随着“新奥法”原理的引入和推广,公路隧道技术人员逐渐注意到隧道围岩为“三位一体”(产生荷载、承载结构和建筑材料)的特性,并通过控制爆破、锚喷支护和现场监测等手段成功应用,提高了我国的公路隧道建设水平;而且在实践中也对新奥法进一步发展,特别是结合我国公路隧道建设国情,在基础理论方面开展了进一步的探索研究,如浅埋暗挖法等。
2.研究手段方面
早期,工程类比法和经典力学解析法是公路隧道的主要研究方法。然而,隧道一旦遇到复杂工程地质条件,或形成特殊断面结构时,一方面难以找到类似工程先例可以借鉴,难以找到适合的经典力学解析模型可以应用;另一方面,仅凭上述方法也无法确保合理性与准确性。因此,随着各项技术的发展,借助计算机对隧道工程进行全过程数值模拟的研究方法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作为近代科学主要研究手段的实验法,无疑也是极其重要的研究方法。它是隧道工程研究中的一个强有力武器,可以弥补数值仿真分析方法的不足,二者相辅相承。总体上,工程类比法、经典解析法、数值模拟法和实验法构成了隧道工程的研究方法体系,特别是后两者已成为解决重大技术难题的主要有效手段。
3.勘测设计技术方面
公路隧道勘测设计水平有了较大提高。首先是地质勘察手段的进步,如现代物探工具和高速地质钻机的使用。在初测地质勘查和施工阶段地质超前预报工作中普遍采取了地震波反射法、声波反射法、红外线探水法和地质雷达等。各种地质勘察方法的综合,使得地质情报的可靠度有了较大的改进;在设计理念方面,环保意识有所加强,施工前预设计、施工阶段信息化反馈动态设计的原则得到了推广;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采用,隧道围岩、结构、地层和临近构筑物的受力、变形及破坏的数值分析,为设计提供了量化依据;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手段的普及,使绘图工作的状况大为改观。在以上进步的基础上,公路隧道设计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4.建设规模方面
隧道建设规模主要表现为众多超特长隧道和超大跨扁平隧道的建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的特长公路山岭隧道(含在建)已达到179座,其中,双洞四车道、全长18.02公里的陕西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已于2007年10月建成通车,是世界双洞规模世界第一的公路隧道,为超特长公路隧道建设技术的典型代表。对于大跨扁平隧道,双洞六车道隧道国内已建成近百座,其建设技术已基本成熟;双洞八车道公路隧道也相继建成了数座,2004年建成通车的辽宁韩家岭隧道是我国第一座单洞四车道公路隧道,2006年建成的深圳雅宝隧道最大开挖宽度21.1m,最大开挖高度13.7m,是我国第一座投入运营的双洞八车道公路隧道,2008年10月,国内最长双洞八车道隧道——广州龙头山隧道也竣工通车,近日河南、新疆等地也在开展双洞八车道公路隧道的建设。
5.结构型式方面
早期公路隧道普遍采用双洞分离式的结构型式。但因种种条件限制,很多情况下双洞隧道左右线间距往往不能满足建设需求,因此出现了连拱式和小净距式的隧道结构型式。此外,伴随着桥隧相连和实现地下互通等特殊条件或功能的技术要求的出现,分岔式隧道结构型式、桥隧混合结构型式、地下立交结构型式的工程实践也日益增多。
对于连拱隧道,其中墙型式已从最初的整体式直中墙到夹心式直中墙,再发展到夹心式曲中墙;从对称连拱隧道发展到不对称连拱隧道,甚至无中墙;从全暗或全明连拱隧道发展到明暗组合的连拱隧道。相对连拱隧道而言,小净距隧道因其工程风险较小、造价相对较低等优点,也逐步得到了广泛应用。2004年建成通车的京福高速公路福州段小净距隧道群,将14座连拱隧道变更为小净距隧道,是国内首次大规模推广小净距隧道的建设工程。
为解决桥隧紧邻问题,新开发了一种结构型式——分岔式结构,其结构型式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依次由洞口的连拱结构段、小净距结构段,逐渐过渡为正常的双洞分离式结构;第二类洞口段先设置为四车道大拱,然后逐渐过渡为连拱隧道、小净距隧道,最后转变为标准的双洞分离隧道。2007年建成的湖北沪蓉西高速公路八字岭隧道、2008年通车的山西晋济高速公路月湖泉隧道、拍盘隧道等均是典型工程。特别是拍盘隧道,为适应整幅桥型结构伸入隧道,开发形成了特殊的上下双层桥隧混合共建结构,最大开挖跨径达25.77m,矢跨比0.35,断面面积达346.6m2。
由于地下互通式立交可减少拆迁、保护环境,并可直接实现地下隧道之间或地下隧道与地面道路之间的交通转换,因此该型结构近年来也应运而生。厦门市机场路一期工程的万石山隧道与钟鼓山隧道的完全互通,是我国第一座采用暗挖地下立交结构型式的隧道,并已于2008年9月建成;该段落既有平面分岔结构,又有上下交叉结构,单洞最大开挖跨度达25.89m,小净距段中夹岩厚度仅1.42m,连拱段为不对称连拱结构。2009年8月开工的长沙营盘路湘江隧道,还首次把地下立交结构引入到水下隧道工程中。
由于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工程实践的迫切需要,使得小净距隧道的中夹岩厚度、连拱隧道的中隔墙厚度的极限值不断被刷新,并伴随着一批新结构型式的开发与实践,丰富了隧道的结构型式,增强了隧道工程的生命力。

『玖』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

自2001年5月改制以来,中铁隧道集团瞄准“国内领先,世界著名”的总体发展目标,弘扬“大产业,大学校,大家庭,大舞台”的企业理念,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迎难而上,抢抓机遇,提升能力,以改革为动力 ,以管理为基础,以科技为先导,以文化为灵魂,不断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推进管理科学化、现代化,构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适应市场竞争需要、有利于企业竞争能力提高的新型企业管理体系,经营生产年年上新台阶,企业竞争能力得到显著增强,实现了中铁隧道集团在优胜劣汰、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得以持续快速发展。
近几年在运用大型先进设备施工技术方面取得突破, 已施工的盾构工程51项195公里;已施工的TBM工程8项140公里。迄今,共有351项科研成果通过企业或省部级等科技主管部门评审、鉴定和验收,其中具有国际领先水平2项,国际先进水平32项,国内领先水平63项,国内先进水平5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9项(含特等奖1项)、获“中联重科杯”华厦建设科学技术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0项。已获得专利26项,其中发明专利 6 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创国家级工法17项、部级工法43项、企业级工法111项。
集团牢牢坚持技术研发战略,致力于隧道与地下工程领域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与运用,首创了浅埋暗挖工法,率先在国内引进、吸收并全面掌握了新奥法施工技术,尤其是在断层破碎带、软弱围岩、膨胀性围岩、高地应力、含煤瓦斯地层、涌水、岩溶、岩堆、流砂、黄土等复杂特殊地质条件下的隧道和地下工程施工方面,有其精湛的工艺和独到的技术。

『拾』 国内外盾构隧道发展历史经过了哪四个阶段

1、自Brunel的方形盾构后,盾构技术经过23年的改进,到年修建横贯通泰晤士河的第二条隧道这个项目由Great负责,,从起初Torevix的反复失败,到Brunel的盾构工法,进而改进为Great的盾构工法,前后经历了80年的漫长岁月。

2、19世纪到20世纪中叶,盾构工法相继传入美国、法国、德国、日本、苏联等国,并得到不程度的发展,在这一段时期,盾构工法虽然有一定进步,但这一时期仍主要是盾构工法在世界各国的推广与普及。

3、20世纪60至80年代盾构工法继续发展完善,成绩显著,这一时期出现了多种盾构工法,以泥水式、土压式盾构工法为主。

4、1990至2003年,这一段时间盾构工法的技术进步极为显著:盾构隧道长距离化、大直径化;盾构多样化,出现了矩形、椭圆形、多园搭接形等多种异圆断面盾构;施工自动化,盾构掘进中和方向、姿态自动控制系统。



(10)隧道的发展历史扩展阅读

盾构施工原理

使用盾构机,一边控制开挖面及周围土体不发生坍塌失稳,一边进行隧道掘进、出渣,并在机内拼装管片形成衬砌、实施壁后注浆,从而不扰动周围土体而修筑隧道。

盾构机的所谓”盾“是指保持开挖面稳定性的刀盘和压力舱、支护周围土体的盾构钢壳,所谓“构”是指构成隧道衬砌的管片和壁后注浆体。

盾构法施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过程,它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与施工技术环节密切相关。早在1969年Peck就指出盾构法施工引起的地层损失以及对相邻结构的影响与施工的具体细节是分不开的。因此,理论分析时只有准确把握盾构施工的主要因素才能得出符合实际情况的结果。

阅读全文

与隧道的发展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