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的发展策略
你看看政复府工作报制告不就可以了,很全的,网上就有http://www.ce.cn/ztpd/xwzt/guonei/2007/07zfgzbg/。
2. 品牌策略理论的发展历程
平章了待十分佳处着个茅亭
3. 散文的文体特征,发展历史,分类,阅读策略是什么
散文的文体特征是:形散神聚、意境深邃、语言优美。
散文的发展历史:
先秦:包括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诸子散文以论说为主,如《论语》《孟子》《庄子》;历史散文是以历史题材为主的散文,凡记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文章和书籍都是历史散文,如《左传》。
两汉:西汉时期的司马迁的《史记》把传记散文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东汉以后,开始出现了书、记、碑、铭、论、序等个体单篇散文形式。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被后世誉为汉赋四大家。
唐宋:在古文运动的推动下,散文的写法日益繁复,出现了文学散文,产生了不少优秀的山水游记、寓言、传记、杂文等作品,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也在此时涌现。
明代:先有“七子”以拟古为主,后有唐宋派主张作品“皆自胸中流出”,较为有名的是归有光。
近现代:指与诗歌、小说、戏剧等并称的文学样式。特点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片断或生活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观点、感情,并揭示其社会意义,它可以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加工创造。
散文的分类: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
散文的阅读策略:
1、读散文要识得“文眼”。
2、注意散文表现手法的特点。
3、注意展开联想,领会文章的神韵。
4、品味散文的语言。
5、领会作品的内涵。
(3)发展策略历史扩展阅读:
散文的鉴赏问题:
1、整体入手,理清文章脉络。材料丰富,思路灵活是散文的主要特点之一,阅读时一定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驾驭文章,体察作者寄寓其中的意,倾注其中的情。
如《长城》(2000年)一文,从深秋晚景写起,引入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再从历史回到现实,在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中深化主旨,卒章显志,含蓄而又深沉。在这种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再来回答题目,就会洞若观火,游刃有余。
2、了解背景,透视创作历程。作品是社会的折射,内容是背景的产物。有不少散文的创作,往往受环境的影响。因此,了解文章的相关背景,是阅读鉴赏散文的一把钥匙。阅读《兽·人·鬼》(2000年春季),就必须认真阅读注释,分析背景材料。
抗战胜利后,国统区人民掀起了反内战运动,国民党当局却大行不义,倒行逆施,制造了臭名昭著的“一二·一”惨案。闻一多先生十分悲愤,坚决主张声援学生的爱国运动,对个别教授畏首畏尾,保全小我的做法极为不满,于是写了这篇文章。
透视创作历程,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思想感情,再对照原文,试卷中的问题就不难找到答案。
3、借助想象,体察作者情感。散文属于文学范畴,阅读散文必须发挥联想和想象,结合个人生活体验,和作者情感发生强烈共鸣。
读《长城》,如果能联想到余秋雨在《都江堰》一文中对“长城”的议论,能想象到长城上狼烟四起,民族斗争的惨烈,想象到中华民族融合过程中的曲折历程,就不难触摸到作者那颗希望中华民族走出封闭与落后,走向繁荣与强大的赤诚滚烫的心。
4、辨识手法,找准突破口。托物言志是散文常用的主要表现手法之一,托物言志类散文也多次高考试题中。如《报秋》(1999年),这是一篇章法严谨而又情文并茂的散文,深含着生活的哲理。
作者通过玉簪花这个载体,提醒人们要多珍惜光阴,有所作为,不能虚度年华。这就是“玉簪花精神”。抓住这个“精神”,也就等于找准了阅读的突破口。
4. 散文的问题特征,发展历史,分类,阅读策略。
散文的问题特征
1、整体入手,理清文章脉络。
2、了解背景,透视创作历程。
3、借助想象,体察作者情感。
4、辨识手法,找准突破口。
5、明确技巧,提高答题效率。
散文的历史
先秦。包括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诸子散文以论说为主,如《论语》《孟子》《庄子》;历史散文是以历史题材为主的散文,凡记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文章和书籍都是历史散文,如《左传》。
两汉。西汉时期的司马迁的《史记》把传记散文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东汉以后,开始出现了书、记、碑、铭、论、序等个体单篇散文形式。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被后世誉为汉赋四大家。
唐宋。在古文运动的推动下,散文的写法日益繁复,出现了文学散文,产生了不少优秀的山水游记、寓言、传记、杂文等作品,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也在此时涌现。
明代。先有“七子”以拟古为主,后有唐宋派主张作品“皆自胸中流出”,较为有名的是归有光。
清代散文。以桐城派为代表的清代散文,注重“义理”的体现。桐城派的代表作家姚鼐对我国古代散文文体加以总结,分为13类,包括论辩、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说、箴铭、颂赞、辞赋、哀奠。
近现代。指与诗歌、小说、戏剧等并称的文学样式。特点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片断或生活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观点、感情,并揭示其社会意义,它可以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加工创造。
散文的分类
1、叙事散文
2、抒情散文
3、哲理散文
散文的阅读策略
1、读散文要识得“文眼”。
2、注意散文表现手法的特点。
3、注意展开联想,领会文章的神韵。
4、品味散文的语言。
5、领会作品的内涵。
学习散文的方法
1、可以认真阅读几遍。我们在阅读散文的时候可以边阅读边思考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旨大意是什么、作者是想说明怎样的道理。
2、了解散文的内容。散文写作比较不受限制,内容包容万象。散文可以是抒情的美文,也可以是游记,还可以是针对某人物或者某个事件、作品的夹叙夹议。
3、散文的结构。一般而言,散文结构不是那样严谨,但是线索还是很明确的。作者在散文中会交代自己所要表述的想法;有时候散文就如同诗歌一样,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来说明,但是主旨大意还是看得出来。
4、可以学习散文的语言和表达方法。散文形式比较自由,作者表达手多种多样。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要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态度、主观想法。
5、理解散文语言的特色。 很多散文作者喜欢用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态度。散文用语有别于其它的文体,类似诗歌,但不是诗歌。
5. 战略管理的发展历史渊源
策略管理的发展
从整个企业发展角度来看,策略管理是一种相对的应用模式,根据相应的规划和设计策略管理[1] 会对整个相对的企业策略起到很好的提示和调整,因此促进策略管理的发展是i一个必要的程序,策略发展的过程大概经过了,策略初级阶段,策略修整阶段,策略规划和设计阶段,策略最终出台。
策略管理理论的历史发展
19世纪末,以美国弗雷得里克·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学派将对管理学的思考重点放在了组织内部活动的管理上。20世纪初,法国亨利·法约尔创立了古典管理理论,他对企业内部的管理活动进行整合,提出了管理的五项职能。这些被认为是最早出现的企业策略思想,其核心是拟定一个能覆盖企业各方面收入、支出状况的预算,并将经营实绩与之比较,以求控制成本和调整企业的生产行为。
1938年,社会学派代表人物美国的巴纳德在《经理的职能》一书中,首次将组织理论从管理理论和策略中分离出来,认为管理和策略主要是与领导人有关的工作。196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教授安德鲁斯认为,企业策略是一种决策方式,决定和揭示企业的目的和目标,提出实现目的的重大方针与计划,确定企业该从事的经营业务等。同一时期的美国管理学家安索夫在1965年出版的《企业策略论》被认为是第一本有关於企业策略的著作,是现代策略管理理论的研究起点。
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在策略管理理论的研究上出现了多种不同的流派,引起广泛关注的十大流派分别是: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定位学派、企业家学派、知识学派、学习学派、权力学派、文化学派、环境学派和结构学派。随著社会网路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出现了策略网路学派。
6. 发展策略是什么
发展策略
指的是一个公司的运营,销售等等在经营上的规划,可以以策划书的形式来表达。
7. 我国外贸发展战略的历史分析
一些国家对我国出口产品反倾销起诉一波高过一波,其根本目的是保护其国内就业市场。只要中国出口产品威胁到进口国的就业率,那么倾销还是照反不误,“第三国价格”只是进口国或WTO关于反倾销苛刻条款中的一条,当这一条款不能限制中国产品进口时,一些国家还会用其他若干带有弹性解释的条款阻碍中国产品进口。因此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反倾销及其相应的条款,是进口国保护本国市场的借口。当一个借口失效,就马上会寻找另外一个借口。因此,积极争取市场经济地位,应该是我国贸易战略的一个目标,而不是一个战术目标。 为此,长城金融研究所所长徐滇庆教授提出的“出口企业应另辟蹊径,发展海外工业园区,绕开反倾销障碍,让利于人,共同发展”却可以作为我们贸易结构调整的方向,是一条长期可走的道路,这条道路,也是贸易出口剧增国家遭遇反倾销后普遍走的一条道路。如日本在上个世纪80年代,是遭遇反倾销最多的国家。为了避开反倾销,日本采取了建立海外工业园区、大量零部件出口、国外组装、与第三国合作等方式,让利于人共同发展。 而我们出口的产品大多数是劳动密集型的,造成了极少的贸易额但被反倾销起诉案件却很多的怪现象,因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威胁了进口国更多的就业职位。如果这样的产品走出国门,与第三国合作,那么我们的劳动力优势就会丧失殆尽,中国产品将不会再具有如此的竞争力,这也是事实。但是,商品生产一般经过购买、生产、销售过程,这些过程可能还有许多的中间链条,我们可以将一些链条让给产品进口国,从而增加反倾销难度。 就我国出口商品看,除彩电外,小商品遭受严重反倾销的是温商产品,这和温商的经营方式有关。温商几乎在全世界都有一个自己的销售网络,即温州产品只要进入温商的销售网络,就会便捷、快速、低成本地进入世界市场。但是,正因为如此,给进口国反倾销提供了便利:如果一个国家对这样的产品反倾销,那么,这个国家没有一方利益被侵害,反而会保护本国就业职位。浙江义乌商品批发市场的经验可以借鉴。目前,有许多外国进口商从浙江义乌批发市场进口中国产品,由他们组织国外销售,由于他们的利益是进口国国民利益的一部分,因此当进口国准备对这些产品反倾销立案或反倾销裁定时,会充分考虑这些进口商人的利益,反倾销的力度就会小得多。统计表明,温商商品遭受的反倾销投诉或制裁要远远大于从浙江义乌市场出口的商品。 由此,笔者很赞同将让利于人、共同发展,作为我国外贸结构调整的方针。争取国家或企业的市场经济地位、各企业积极应诉反倾销投诉、各企业应建立健全会计制度以应付反倾销调查、加速我国的市场化进程等等,都是积极的反倾销措施。尤其是对于遭受反倾销的企业,更应该积极应诉。因为应诉还有一线希望,而放弃则没有任何希望,当然,企业应诉成本也是相当高的,高昂的法律成本或许是企业放弃应诉的一个最主要的条件。但是,这些措施都不是应付反倾销的根本性措施,理论和实践证明,要避开反倾销或增加反倾销成本,企业贸易战略必须由封闭型变成开放性,积极寻找合作伙伴,寻找第三方共同合作,这才是防止我国出口产品反倾销的一条出路。
8. 战略的历史发展
自有战争以来,战略便出现于人们的战争实践活动中。随着战争和社会的发展,战略经历了形成、发展和不断完善的漫长过程。
古代战略
夏、商、周是中国古代战略开始形成的时期。早在氏族社会末期,如传说中的黄帝部族与蚩尤部族的涿鹿之战,以及进入奴隶社会之后的夏启伐有扈的甘之战、商灭夏的鸣条之战、周灭商的牧野之战等,有关战争的谋略已略具雏形,初步涉及到对战争胜负因素的分析,,认为有德不可敌,哀兵可吉,师出有律,失律凶也;强调运用谋略、战法和阵式,如争取与国,剪敌羽翼,乘势而动,量力而行,伺隙击弱,机动进退,车徒配合等。这在《尚书》、《周易》以及《军政》、《军志》等古籍中皆有记述。
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战略迅速发展的时期。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和战争持续时间的延长,在筹划和指导战争全局时,重视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对战争的作用,强调义兵、义战,注重变法图强,富国强兵,并从战争的长期性上着眼战略指导问题。齐桓公提出的“尊王攘夷”,晋文公的“联秦制楚”,吴国的“三分四军”等,都是这一时期战略运用的典型。战国时期,还出现了诸侯国“合众弱以攻一强”和“事一强以攻众弱”的联盟战略,如合纵抗秦、连横破纵、远交近攻等。秦为统一六国,还实施了一系列进攻战略。这一时期产生了《孙子》、《吴子》、《孙膑兵法》、《司马法》、《尉缭子》、《六韬》等一大批著名兵书,奠定了中国古代战略理论的基础。其中尤以《孙子》为最。《孙子》揭示了战争的普遍规律,论述了驾驭战争克敌制胜的许多原理原则,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军事战略理论。
秦汉至清朝是战略进一步发展的时期。秦朝以墙(长城)制骑,“用险制塞”(《史记》),实行军事筑城安边设防的防御战略。汉高祖刘邦文武并用,治国治军,富国强兵,重视基地建设。汉武帝由单纯防御转入攻势防御,实行“以骑制骑”之策,注重发展骑兵集团,采取长驱千里出击、远程奔袭、正面冲击、翼侧迂回的骑兵进攻战略,并实行兵农结合,军屯实边,强边固防政策。秦汉修驰道,疏江河,重视全国性的交通网建设。兵书《黄石公三略》论述了民本思想,认为:“制胜破敌者,众也,以弱胜强者,民也。”《淮南子》中的《兵略训》阐明了政胜、众胜、谋胜之道。三国时期,在多极斗争中,联盟战略运用最为出色,如诸葛亮的“联吴抗曹”、孙权的“联魏击蜀”。诸葛亮的《隆中对》是古代料敌审势,因情定策制定战略的典范。马谡的攻心战,运用惑敌、诱敌、动敌、误敌等计谋均收良效。隋唐时期,在用兵上更多地表现为军政兼行,恩威并用,分化瓦解,各个击破;采取中外相维、重首轻足、内重外轻、居重驭轻和扼制要地的战略布局,居关中,以临四方,便于机动和控制;对据险养威,建立基地,坚守城邑,围城打援,轻骑急袭的运用也很成功。著名的兵书《唐太宗李卫公问对》,阐明夺取主动权,致人而不致于人的用兵原理原则,发展了古代兵书中的奇正观,探讨了一系列战略理论问题。宋朝为抗击骑兵攻击,利用江河坚城为屏障,并在筑城防御中增加了火力要素,使城市防卫战法颇有创新。宋朝坚持办武学,培养高级军事谋略人才,颁布了第一部军事教科书《武经七书》,并有《虎钤经》、《武经总要》、《何博士备论》、《守城录》、《历代兵制》、《百战奇法》等汇辑性和专题性的军事名著,论述了战略理论问题。元朝攻打南宋时,采取骑兵和火器相结合,实行远程战略迂回和步、骑、水军联合多路进军的进攻战略。明朝实行防御战略,沿长城一线因险制塞,以点制面,以墙制骑,精兵机动与城守结合;在沿海地区,则陆海结合,分区分要点设防。明朝的著名军事著作有《武备志》、《登坛必究》、《筹海图编》等,论述用兵要则、军事地理、海防理论等战略问题。清朝前期采取了徐图渐进,长期消磨的战略,削弱和破坏明朝的战争潜力。从康熙帝开始,一改历代“墙守”观念,提出以“蒙古为长城”的战略思想,在安边固防中取得重大成就。
中国历史上众多的农民战争,在战略上也有其特色。主要是:利用时机,揭竿而起;除暴安良,广收人心;飘忽不定,流动作战;乘虚蹈隙,以战养战,等等。
在西方,古代希腊、马其顿、罗马、迦太基等进行的战争,对西方古代战略的形成和发展有较大的影响。当时战略所解决的主要问题是:训练和装备军队,组织远征,组织协同,规定作战线,实施机动,争夺交通线,筹集人力、物力,支持持久战争等。5世纪之后,欧洲各国先后进入封建时代,战争长期在骑士制度支配下进行,战略发展缓慢。15世纪之后,欧洲一些中央集权国家形成,火药、火器的运用使西方各国军队装备编制及战略随之发生了较大变革。意大利N.马基雅维里的《战争艺术》等军事著作,在西方军事学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改革军队编制,运用炮兵,实施一翼突击的机动作战等战争实践活动及其战略思想,对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战略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有重要影响。
中世纪战略
中古时代的军事战略关键,在于支配财富的经济基础,因为后者意味着届时能有多少兵力可用在战场上。在中古初期,由于所有的财富均来自于农田和牧场,所以乡间都是主要的攻防地区。随着时代的发展,城镇透过贸易和工业,逐渐演变成重要的控制点,俨然成为财富的中心。
城堡的攻防往往是战争的重要元素,因为它们护卫着农地。居住在城堡中的战士会控制邻近的地区。随着城镇的发展,它们也需要防御工事的修筑。防卫与攻取城镇,逐渐地比争夺城堡变得更为重要。
在战场上的军队会用计取得重要的防守点并攻掠乡间地区,或制止敌军采取同样的军事行动。野地战通常会持续到粉碎敌军的侵略行动为止。例如在1066年的杭斯丁之役,就是由盎格鲁-萨克逊人群起作战,制止诺曼人的入侵。不过,盎格鲁-萨克逊人失败了,而诺曼人在征服者威廉的领导之下,则在随后数年的征服战中,逐步确立在英格兰的控制权。955年的莱区菲尔德之役,日耳曼人与来自东方的马札儿侵入者作战。在奥图一世的带领下,日耳曼人取得决定性的胜利,终结了马札儿人的入侵。在732年,铁锤查理打败了摩尔人,终止了回教徒的入侵,并把势力扩展到西班牙。
克里斯、波提耶和亚琴科特等战役,是法军在英法百年战争期间,力图阻止英军入侵的抗战行动,但是法国人在这三场战役中均告失败,使得英国得以入侵不断。不过,在这个案例中,英国人的入侵并未能让他们建立永久的控制权,而法国最终却赢得战争。
十字军企图在圣地夺取并保有重要的据点,藉以维持这个地区的控制权。十字军东征期间的诸多战役,都为了互相突破彼此的控制权。萨拉森人在萨拉丁的领导之下,于1187年赢得哈丁之战,为夺回耶路撒冷铺下成功之路。
近代战略
16世纪之后,是欧洲资产阶级近代军事战略的形成与发展时期。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在一系列被迫处于内线作战的战争中,善于有节制地使用兵力,运用频繁的机动和翼侧攻击的战法。英国的H.劳埃德论证了基地、作战线、地形、战场面积、军队数量等的相互关系及其在战略上的运用。18世纪,拿破仑一世在长期战争中,创造了许多新的作战方法。他强调选定主要作战方向,快速机动,集中优势兵力,以突然迅猛的进攻,出其不意地袭击歼灭敌人,并建立强大的预备队等原则。C.von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是资产阶级军事理论的经典。A.H.若米尼的《战争艺术概论》是西方全面论述战争和战略理论的著作。这些著作,对资产阶级战略理论的发展起了较大的作用。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以使用坦克、飞机、铁甲舰等新式武器装备为基础的战略理论相继问世。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德国H.K.B.von毛奇的速决进攻战略;德国A.von施利芬的速决和歼灭战略;美国A.T.马汉的以海权论为中心的海军战略。20世纪初期,爆发了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世界而进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初期交战双方都信奉速决进攻战略,企图通过强大兵团的机动作战,迅速结束战争。然而,在绵亘的阵地上实施攻防战和持久的消耗战,使战争陷入长期僵持局面。战略指导落后于战争现实的情况甚为明显。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无产阶级的战略理论。他们强调无产阶级专政的首要条件就是无产阶级的军队,创立了关于组织城市工人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学说,提出了人民战争、积极防御的战略指导原则。列宁在领导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及其以后的国内战争和粉碎外国武装干涉的战争中,全面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民战争思想并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支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提出了建军原则。这些先进的战略指导原则,奠定了无产阶级战略理论的基础。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开始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林则徐、魏源等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师夷制夷”的主张,而后,真正意义上的洋务运动开展起来,引进西方的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倡办兵工船务,模仿西方军制,移用西方操典,建立新式海军,编练新式陆军。清朝政府在战略上内外并重,注意边防、海防要塞建设。但由于政治上的腐败,清军在中日甲午战争和抗击八国联军入侵战争中遭到惨败,“师夷制夷”的战略主张未能实现。这一时期魏源编著的《海国图志》叙述了世界各国的地理分布和历史政情,提出富国强兵抵御外侮之道。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起义战争,采取略城堡,舍要塞,专意金陵,据为根本的远程奔袭战略,长驱湘鄂,直取南京,建立了天朝,后因内讧和战略指导失误而归于失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以推翻清朝建立民国为目的,采取团结海内外爱国力量,筹集款械,联络会党,组织武装起义,先在一二个省举事,尔后张势于全国的战略,终于取得了胜利。中国近代的战略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特点。
现代战略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G.杜黑的空中战争理论,德国E.鲁登道夫的总体战争理论,英国J.F.C.富勒的机械化战争理论,对世界许多资本主义国家都产生过影响,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些参战国的军事战略。德国A.希特勒承袭了施利芬、鲁登道夫和富勒等人的歼灭战、总体战争和机械化战争理论,采取以闪击战为核心的进攻速决战略,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法国军事思想保守落后,迷信马奇诺防线,实行消极防御,很快失败。美国采取先欧后亚的战略方针,发挥海军和空军优势,开辟第二战场,迫使德国处于两面作战的困境。苏联实行积极防御,扭转了战争初期的被动局面,进而组织战略反攻和进攻,逐次围歼法西斯军队的重兵集团。中国人民坚持持久抗战,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对太平洋和欧洲两大战场都起到了巨大的战略配合作用。反法西斯同盟国家军队的联合作战,终于赢得了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战略的总体谋划与协调,集中主力于主要战场,陆军、空军、海军的战略运用与作战协同,经济战、能源战、交通战的运用以及使用核武器等新的实践,使现代军事战略的内涵更为丰富。与此同时,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中国等一些国家和地区人民革命战争的伟大实践,使现代革命战争战略得到了很大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核武器制胜论和核威慑战略在一段时期内成为美苏两国军事思想和军事战略的基础。中国一再声明,决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主张彻底销毁核武器。无核和少核国家坚持反对核军备竞赛,同时重视研究对付核战争、防备核突袭,探讨在核条件下军队建设和作战的一系列战略问题。与此同时,美苏之间还展开一场以发展空间武器为重点的对抗与竞争。国际形势虽处于相对和平时期,大战可能打不起来,但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此伏彼起,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维护国家利益,注重应付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与军事冲突,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军事战略谋划的主要内容。
中国革命战争战略的形成和发展 长达20多年的中国革命战争,是中 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民战争。伴随着革命战争的历史进程,中国革命战争战略也经历了形成、充实、丰富和发展的过程。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采取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总战略,在国民党统治薄弱的地区,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开展游击战争,从而形成了实行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建设根据地相结合的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红军在总结井冈山斗争时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诀,随着战争的胜利发展,红军实行了由游击战向游击性的运动战的战略转变,并在反“围剿”作战中采取了诱敌深入、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以及充分准备、慎重初战,集中兵力打运动战、速决战、歼灭战等一系列作战原则,粉碎了敌人多次的重兵“围剿”。后来,由于“左”倾冒险主义者坚持消极防御,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在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召开的遵义会议之后,红军在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等领导人指挥下,采取高度灵活机动的运动战的作战方针,突破敌人重兵集团的围追堵截,胜利地到达陕北,完成了战略转移。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撰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创立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战略理论,解决了坚持积极防御,依靠、动员、组织和武装广大人民群众,实行人民战争,建设一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人民军队为骨干的武装力量,建设革命根据地,以及军队的作战指导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1936年12月,毛泽东又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战争观和方法论,揭示了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和规律,总结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战略防御及其作战原则等历史经验,从而奠定了中国革命战争战略的理论基础。
抗日战争时期,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新编第四军,全国人民结成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从时代的特点入手,分析了抗日战争的特点和规律,制定了放手发动群众,动员一切力量,实行全面的、全民族的人民战争路线,确立了持久战的总方针,并提出了正面战场实行高度的运动战,敌后战场实行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的战略方针,以及内线持久的防御战和外线速决的进攻战的具体作战方针,实行了由土地革命战争后期的运动战向抗日战争游击战的战略转变,把游击战提高到战略地位,创建了抗日武装力量和敌后抗日根据地,领导军民经过八年浴血奋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在此期间,毛泽东撰写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和《战争和战略问题》等重要著作,就抗日战争的形势、特点、发展趋势、战争目的、战争的指导路线、战略方针、战略阶段、作战形式、作战方针、战略指挥原则、根据地建设、战略转变、武装力量建设和游击战争等一系列战略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创立了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理论,使中国革命战争战略理论趋于成熟。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科学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制定了以歼灭国民党军队有生力量为主而不是以保守地方为主的战略方针和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实行了由抗日游击战争向国内正规战争的战略转变。中国人民解放军通过几年作战,取得了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在这一时期,毛泽东撰写了《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将革命进行到底》等论著,全面地阐明了解放战争的特点和规律,提出了解放战争的战略方针和以打歼灭战为核心内容的十大军事原则,解决了战略进攻,特别是大兵团作战的战略决战、战略追击问题,以及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实行人民战争,加强兵种建设等问题,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革命战争战略理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抗美援朝战争和几十年的巩固国防、抵御侵略、保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维护国家利益和尊严的斗争中,战略理论又有了新的发展。
抗美援朝战争,前期为战略反攻阶段,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军的密切配合下,执行以运动战为主,与部分的阵地战、敌后游击战相结合的战略方针,进行了5次战役,把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打回到三八线附近。后期为战略防御阶段,中国人民志愿军采取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以阵地战为主,进行以坑道为骨干的阵地防御和反击作战,采用“零敲牛皮糖”的战法,粉碎了敌方多次局部进攻,迫使美国在停战协议上签了字。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以劣势装备与优势装备的敌人作战,在同敌人大量的空军、炮兵、装甲兵作斗争,粉碎敌方生物、化学武器袭击,进行诸军种、兵种联合作战,实行人民战争,组织现代化的后勤保障以及战略指导等方面,都积累了许多新经验,更加丰富了自己的战略理论。
和平建设时期,中国始终坚持积极防御战略。中国坚定地贯彻执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维护国家的领土主权完整和安全,保卫“四化”建设,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中国人民解放军服从国家建设大局,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时刻保持警惕,不断提高军政素质和战斗力,掌握应付现代战争的能力,多次进行边境自卫反击作战,维护了国家的尊严,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1985年,中央军委对国际形势作出新的判断,确定军队建设在指导思想上实行战略性转变,由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临战状态,转到和平时期建设的轨道上来,提出了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的一系列方针原则,对战略作了必要的调整,战略理论又有了新的发展。
中国革命战争战略的基本原则
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和建国后保卫祖国的斗争中所确立的中国革命战争战略的基本原则,经过长期战争实践的检验,具有丰富的内容,并随着战争实践的发展而继续发展,不断充实新内容,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深远的指导意义。归结起来,这些原则主要有:
①为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服务。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国家利益和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体现。军事战略必须为实现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目的服务。
②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使主观指导与客观实际相符合。在战争实践中力求做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揭示战争的特点和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于自己的行动;调查研究,知己知彼,从实际出发,规定战略方针和原则,正确处理好需要与可能、平时与战时、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学习前人的历史经验,掌握战争的普遍规律,并重视自己的经验,着眼于战争的特点和发展,掌握战争的特殊规律;在一定的客观条件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争取战争的胜利。
③建设一支由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的以人民军队为骨干的武装力量。根据国家安全利益面临威胁的程度、现代化战争的要求和履行职能的需要,确定武装力量发展的方针原则、规模、速度和水平,并将其纳入国家总体建设规划。在服从国家经济建设的前提下,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着眼于增强综合国力,坚持精干的常备军与强大的后备力量相结合、常规力量与战略核力量相结合、军事实力与战争潜力相结合,不断提高在现代战争条件下的自卫作战能力。
④实行积极防御。这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及其对外政策所决定的。中国在任何时候都不会首先挑起战争,侵略别的国家。中国只有遭到侵略时才奋起自卫,坚决进行还击和反击,消灭来犯之敌。实行积极防御,坚持后发制人,强调:充分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寓攻于防,防攻结合,灵活运用,把战略上的防御与战役、战斗上的进攻结合起来,把战略防御与战略反攻和战略进攻结合起来,通过积极的攻势行动,大量歼灭敌人,夺取战争的胜利;灵活运用作战形式和斗争形式;立足于在复杂困难的情况下作战,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在与强敌作战和全面战争中,力求拖住敌人,持久胜敌;与弱敌作战和局部战争中,力求速战速决。
⑤动员和依靠人民进行战争,实行人民战争,坚持为人民利益而战。人民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动员、武装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在多领域、多方面以多种斗争手段和形式进行的群众战争。实行人民战争要求做到:建立和完善高度集中统一的战略领导机构,保证平时和战时的战略领导与指挥;走富国强兵之路,从长计议,统筹安排,平战结合,军民兼容,在搞好经济建设的基础上,搞好军警民一体的武装力量建设和战备建设,提高防卫作战能力;根据现代战争的要求,发展武器装备,探讨以现有武器装备克敌制胜的新战法;发挥多种武装力量和多种斗争形式、多种作战形式在保卫祖国、抵御侵略中的整体威力;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建设和保卫祖国的荣誉心、责任感,做好战时的动员工作,发挥政治工作的领导与保证作用,等等。
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这是实施积极防御战略的主要方法。战略的奥妙就在于集中兵力。集中兵力能改变进退、攻守、内线与外线、劣势与优势、弱与强、不利与有利、被动与主动的形势。集中优势兵力,是指把主要兵力集中使用于主要的战略方向上,构成有利的战略部署,使用于关键性的时间和地点,有重点地打击敌人,以求速战速决;选择有利的战机,包围歼敌较弱的一部分,务期必克,得手后再及其余,各个歼灭之。通过这一战法的运用,大量歼灭敌人有生力量,转化敌我力量对比,赢得战争的胜利。在现代条件下,集中优势兵力,不仅强调重视兵力兵器数量上的优势,也强调重视质量上的优势,并采取严密的战略伪装、电子对抗、佯动等措施,适时集中强大而有活力的军队。
⑦保持战略领导与指挥的主动性、灵活性、计划性。主动性是指军队行动的自由权。它在战争中表现为战争指导者的强有力的主观指导和军队积极的作战行动。 主动性同战略领导与指挥的正确和军事力量的优势是分不开 的。夺取并保持主动,有赖于正确分析和估计敌对双方的客观情况,科学决策,正确处置军事、政治和外交等行动;保存并集结最大而有活力的军队,造成由局部到全局的优势与主动;采取多种欺骗、伪装等办法,造成敌人的错觉和不意,陷敌于困境,使其丧失优势和主动,使己获得优势和主动。
灵活性是指灵活地运用战略战术和兵力。它是基于客观情况审时度势而采取及时恰当的行动对策的一种才能。人民解放军作战,历来坚持有什么武器打什么仗,对什么敌人打什么仗,在什么时间地点打什么仗;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扬长避短,趋利避害,随机应变,不拘一格。战略目标的确定,作战样式的选择,兵力兵器的使用,斗争手段和形式的运用,都应具有灵活性。因敌、因时、因地、因部队、因任务、因条件制宜,灵活处置,以获得战略效益。
计划性是指对一切战争行动都有周密的计划,预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凡属战争准备与实施的全局性的重大问题,都应周密计划,预有准备。实事求是地制定战略计划,力求符合敌对双方的客观情况,从困难着眼,多手准备,多种方案,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和战争的发展,适时修订或改变计划,使之适应新的情况,处置裕如。
⑧高度的集中统一领导与指挥和机断行事相结合。有关战争、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战略决策,战略领导与指挥权高度集中于中央军委,同时注意完善各级领导与指挥机构,明确职责,协调各种力量,发扬军事民主,发挥各级领导和部门以及广大指战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情况发生根本变化、指挥联络中断或情况紧急时,下级领导和指挥员,可根据上级总的意图,机断行事,从战略全局和整体利益出发,敢于负责,采取积极措施,努力完成任务,并尽快报告上级。
⑨进行有利的战略决战,避免不利的战略决战。决战是解决战争胜负的重要途径。在战争初期敌强己弱的情况下,应保存军力,避免进行战略决战。当出现有利的条件和形势,具有决战的力量并有取胜的把握时,则慎重选择决战的方向,把握好决战的时机,适时进行战略决战,围歼敌重兵集团,解决战争的胜负问题。
⑩适时实行战略转变。战略转变是指因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化或因战争的战略阶段的转换而进行的战略上的调整和改变。它是全局性的转变,主要是作战对象和战略方针的转变,也可能是由于战略阶段或历史时期的转换而引起的战略任务、战略方向、作战形式和方法,以及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指导思想上的转变。实行战略转变的目的,是为了加速战局的发展,掌握战略主动权,夺取战争的最后胜利或者是为了促进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实行战略转变,强调审时度势,精心策划,周密准备,确定战略转变的时机、内容和措施;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既反对保守主义,按固定的思维模式行事,囿于以往的经验和做法,不着力研究新情况采取新办法,解决新问题,也反对冒险主义以及任何不切实际的,甚至一意孤行的主张和做法。
9. 经济发展战略的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
世界上一般发展中国家所采取的经济发展战略,从基本方面看,大体可分两种,经历两个阶段: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头一二十年,实行所谓“传统的发展战略”(Conven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简称CDS)。这种战略以国民生产总值(GNP)增长为主要目标,以工业化为主要内容,求得国家的富裕和繁荣。实行的结果,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扩大了对外贸易,提高了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国民收入,有些国家和地区进入了中等国家行列。但由于片面追求 GNP的增长,往往忽视人民福利,以过高的积累率,过多地发展重工业,导致经济比例失调,经济结构不合理,消费品不足,贫富悬殊,财政赤字、外债剧增,通货膨胀,环境恶化。
②由于实行传统发展战略的结果不理想,60年代以来有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改行所谓“变通的发展战略” (Alternative Development Strategies,简称ADS),或称“新的发展战略”。这种战略,从本国实际情况出发,以满足人们基本需要为目标,在增加GNP的同时,重视保证最低限度的人类需要,重视生活的物质质量,重视分配的公平。它要求新的衡量体系,较通行的有:美国经济学家W.D.诺德豪斯和J.托宾(1918~)提出的“可维持的经济福利量”(Sustainable Measure of EconomicWelfare),美国经济学家M.D.莫里斯(1921~ )提出的“生活的物质质量指数”(Physical Quality of Life Index,简称 PQLI)。这些衡量体系设想突破了单纯以GNP增长作为评价标准,分别纳入闲暇、环境、寿命、死亡率、识字率等因素。这在某种程度上迎合了群众愿望,但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当前的社会条件下难以真正实行。
为实现一定的战略目标,需采取相应的战略方针、政策和措施。由于各国实际情况不同,在这些方面所采取的决策不可能完全一样。石油生产国和非产油国,新兴工业国和低收入国,资源丰富的大国和自然条件差的小国,在决策上会有许多区别。一般认为,从本国国情出发,产业结构合理化;自力更生为主,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外部条件;把国内发展战略同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加强南南合作紧密结合起来,应是发展中国家的共同要求。
10. 从国家发展的战略角度来说,历史上有哪几种政策
1武力扩张,比如来罗马,俄罗斯等等源。 2 和平发展,自力更生,比如今天的中国。 3平衡外交,左右逢源,比如新加坡。 4 依靠强国,保全自身,比如沙特依靠美国 5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民族主义觉醒导致统治成本上升,美国是在用一种控制来统治世界,而不是征服,主要包括,确立自身货币的霸权地位,控制重要资源,比如石油,和一些国家结盟,然后在这些国家驻军,还有用各种手段打压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