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静宁的历史文化

静宁的历史文化

发布时间:2021-02-23 11:53:31

⑴ 静宁是革命老区吗

静宁不是革命老区
革命时期那里都没有根据地,
所以它不算革命老区。

⑵ 静宁县齐家历史文化

齐家文化是以中国甘肃为中心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已经进入铜石并用阶段,回其名称来答自于其主要遗址甘肃广河县齐家坪遗址。齐家坪遗址1924[1]由考古学家安特生所发现。
时间跨度约公元前2200年至公元前1600年的齐家文化,是黄河上游地区一支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其主要分布于甘肃东部向西至张掖、青海湖一带东西近千公里范围内,地跨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等4省区。随着齐家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齐家文化已成为探索中华文明形成与早期发展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在海内外影响日益扩大。
齐家文化距今4000年左右。齐家文化的制陶业比较发达,当时已掌握了复杂的烧窑技术。在墓葬中发现的红铜制品,反映了当时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后来青铜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齐家文化的房屋多为半地穴式建筑,居室铺一层白灰面,既坚固美观,又防潮湿。

⑶ 静宁历史上有哪些名人

1,李白(701-762)

陇西成纪(今甘肃省静宁县),隋朝末年,因避乱(一说被流放)迁徙到中亚细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诞生于此。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五岁时,其家迁入绵州彰明县(今四川江油)。

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今湖北省安陆市)。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干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

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济宁)。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诗名满天下。天宝初年,由道士吴筠推荐,唐玄宗召他进京,命他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言,于天宝三、四年间(公元744或745年),被排挤出京。此后,他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

2,李世民(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

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汉族,陇西成纪(今甘肃省静宁县成纪乡)人,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平窦建德、王世充之后,始大量接触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即位为帝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努力学习文治天下,成功转型为中国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与明君之一。

唐太宗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经过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此举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


3,李广(?年-前119年)

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县南)人。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年),匈奴大规模入侵萧关,“广以良家子从军”抗击匈奴,被擢为武骑常侍,匈奴称之为“汉朝的飞将军”。

后为陇西都尉、骑郎将。吴、楚等七国叛乱时,广任骁骑都尉,跟随太尉周亚夫征讨,功名大显。后调任上谷、上郡、陇西、北地、云中等郡太守。

3,曲珍(生卒年不详)

字君玉,德顺军陇干(今甘肃静宁)人,世为望族。宝元、康定年间,西夏屡犯边境,他与诸父组织族人抵御,夏人不敢犯境。郭逵南征,珍为第一将,进兵至右江,剿抚并用,一举得广源等三州十二县,迁为西染院使。元佑初(1086年),拜为环庆路副总管,夏人进犯泾源,曲珍率兵击退。

4,李暠(351年-417年)

字玄盛,小字长生。陇西成纪(今静宁西南)人。十六国时西凉创建者。400年-417年在位。他是西汉名将李广的16世孙。李暠少年的时候十分好学,通诵经史,尤其擅长文章义礼。也精通孙吴兵法,爱好武功,很小时就练就一身好本领。他的性格沉默而敏捷,宽和大度。

后凉吕光末年,任效谷(今敦煌县)令,有惠政。会沙州(今敦煌)刺史盂敏卒,他被州人推举为宁朔将军、敦煌太守,封宁朔将军。北凉段业时,仍为敦煌太守,安西将军,领护西胡校尉。

东晋隆安四年(400年),晋昌太守唐瑶,联合六郡,推李暠为大都督、大将军、凉公,领秦、凉二州牧,护羌校尉。李暠乃自立为王,建元庚子,建都敦煌,置官封将,西凉政权自此开始。

5,吴玠(1093年-1139年)

字晋卿,德顺军陇干(今甘肃静宁)人。后迁居水洛城(今甘肃庄浪)。玠少时沉毅,有志节,工于书,善骑射,北宋末年从军。

靖康初,西夏犯边,玠率百余人追击,斩获颇多。因其武勇,晋升为第二副将,因功累迁泾原路副总管。吴玠与金将对垒近十年,使金人始终不敢窥蜀。吴玠喜读史书,通晓孙吴兵法,深谋善断,智勇兼备,遇敌不图小利,善于避敌之优势而扬已之所长,灵活运用战术,在战争中常处于不败之地。

6,刘锜(1098年-1162年)

字信叔,宋德顺军(今甘肃静宁)人。是沪州军节度使刘仲武的第九子。英俊威武,仪表不凡,善骑射,声如洪钟。宣和年间,命为阁门祗候。高宗继位,特授阁门宣赞舍人,差知岷州(今甘肃岷县),为陇右都护。

绍兴三年(1133年)刘锜复职,受命为川陕宣抚司统制。后被命为江东路副总管。长期率兵与金军作战。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刘锜被任命为江、淮、浙西制置使,节制诸路军马。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呕血而亡。

7,吴璘(1102年-1167年)

字唐卿。玠弟,少好骑射,喜读兵书,常随兄作战,英勇果敢,积功至阁门宣赞舍人。绍兴三年(1133年),擢升为荣州防御使,知秦州,节制阶、文。

绍兴六年(1136年),为行营左右护军统制;绍兴九年(1139年)初,升为都统制,是年,加授神龙卫士厢都指挥使。乾道三年,赠太师,追封信王,谥武顺。吴璘忠勇刚直,一生戎马倥偬,从卒伍到大将,代兄守蜀20余年,深得兵民信赖。

8,慕天颜(1623年-1696年)

字拱极,一字鹤鸣。清静宁州人。顺治三年(1146年)乡试中举,顺治十二年(1655年)成进士。顺治十三年(1656年)初,任浙江钱塘知县,历任广西南宁府同知,后又任福建兴化府知府。康熙九年(1670年),授为江苏布政使。康熙十五年(1676年)擢任江宁巡抚,后加授兵部侍郎。

9,李世军(1901年-1990年)

字汉三,静宁双岘人。1924年加入孙中山改组后的国民党,任北京市党部分区常委、宣传部长等职。受孙中山之命,赴甘肃宣传《北上宣言》。1932年任国民党南京政府监察院简任一级监察委员兼国民党中央组织部政治设计委员。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民革南京市委员会常委等职。1984年9月受任国务院参事之职。

⑷ 静宁县的民俗文化

你网络一下啊、静宁说实话不知道在那里
民 俗 风 情

四合院的左右两侧,为厦房及灶房,式样多为 “ 上栋下宇 ” 式,即顺水 “ 一面坡 ” 型或 “ 两面流水 ” 型(人字型)。

箍窑先用土堆成窑形窑旋,(楔子)或叫 “ 窑心 ” ,然后用胡基,即土坯,抹草泥挤砌,窑箍成后,外面用泥抹光,以利雨水。这种窑干燥,没有潮湿气,窑内盘通间土炕,冬天十分暖和。

高房建在 “ 地棚 ” 或箍窑上面,靠院墙修建,石头或砖块砌台阶,也有木质台阶。高房四周开窗,用以看家护院。

门楼子即大门楼子,有三槛,平头等几种。有的三槛上安装木板,雕刻各种图案镌书题字。题字多为表示吉祥,表达理想,向往和祈求的内容。如 “ 紫气东来 ” , “ 满门生辉 ” 、 “ 宁静致远 ” 、 “ 龙凤呈祥 ” 、 “ 前程似锦 ” 。旧时功名人家,除在楼顶砌砖撒瓦外。还瓦脊兽。

节日饮食

俗话说: “ 宁穷一年,不穷一节 ” ,静宁农村最看重的节日是春节,俗称 “ 过年 ” 。春节从腊月三十 这天开始(如果是小月则从二十九开始),要到 正月十五 元霄节过了,才算过完了大
年。

大年三十 这天,一般人家都要蒸好几笼白面蒸馍,煮好猪肉或羊肉、鸡肉,切好下酒的各种凉菜,同时还要炸油饼、果子,做 “ 绿食 ” 点心等。三十这天早饭吃的内容各不相同,有的地方吃细长面,农村一般是搅团,且有个说法: “ 年三十打搅团,一年够搅缠 ” 。意思是寓意着来年经济会宽裕起来,晌午饭一般吃蒸馍,炒肉菜,菜一般没有固定的规定,视准备情况而做,什么菜做好了就先吃什么菜。三十晚上即除夕之夜,一家人要坐在一起,吃一顿年夜饭,也叫团圆饭。吃团圆饭之前,或在喝酒中间,小孩要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磕头,晚辈要给长辈磕头,表示祝福,家长要给一家人散钱,给孩子的称 “ 压岁钱 ” ,团圆饭不在于吃得多么丰盛,一家人和和气气心情舒畅则是最要紧的。

有些地方,三十早晨细长面和饺子,寓意为 “ 金钱吊葫芦 ” 或叫 “ 刘海吊金蟾 ” ,借喻 “ 福寿长面(年)财源不断 ” 。 民间歌谣唱道 “ 挂红灯笼贴对联,秦琼敬德守门前,长面吊金钱,老少喜心间 ” 。三十晚上啃骨头,就是把年前杀的猪、羊、鸡煮熟,一家人围坐一起啃骨头,这叫 “ 咬鬼 ” 。传说鬼在年三十晚上夜游,最怕听见咬骨声。有首歌谣唱: “ 啃骨头,嘣嘣响,吓得神鬼不敢闯,四季保安康。 ”

正月初一 第一顿饭必须吃细长面,臊子必须是肉的,愈丰富愈好。有的人家是先上菜碟子,喝酒,再上炒菜,吃馒头,然后吃长面,这种吃法叫 “ 风搅雪 ” 。有的人家肉菜准备得少也可以只单纯是一顿细长面,取其 “ 长年平安 ” 之意。晌午饭则是吃馒头和各种炒菜或烩菜,比较随意一些。

正月初五 俗称 “ 五穷日 ” ,这一天早饭一定要吃搅团,意思是吃了搅团可以把一年的穷气缠得干干净净。这顿搅团,因为菜汤里有大肉、豆腐、粉条之类,比平时的苜蓿菜汤搅团好吃得多。

正月初七 据说这一天人的灵魂要去冥府阎王爷那儿应点,晚上才能回来,这天的早饭一定要吃细长面,叫做 “ 接魂面 ” ,意思是把灵魂拉住,让他早点回来,这顿长面吃时要特别小心,必须尽量把面条浑吸下去,不能用牙咬,据说咬断面条等于把自己魂咬断了,魂就在冥府回不来了。

正月十五 俗称 “ 元宵节 ” ,这一天吃饭讲究要丰盛,俗话说: “ 小初一,大十五 ” 。 正月十五 讲究不吃实心的馍,必须要吃包子。包子的花样特别多,有大肉包子、油面包子、豆腐包子、糖包子、各种素菜包子,即使最困难的人家,买不起肉,也要把山坡捡拾来的地软作馅子包成地软包子。另外农家妇女提前一天就动手捏能食的面灯和相属灯。捏灯用的面是糜子面或谷面,荞面最好。先把合成面的面蒸熟,揉成软面团,然后捏成家中各个人相属的面灯。每个相属的背上捏一个小凹窝,盛上清油,插上、用棉花做好的芯子,晚上即可当灯点,同时把捏好面灯与蒸下的牛犊模样的包有馅子的花馍一起供在天爷、灶爷的神灵面前,期望神灵保佑一家平安。

正月二十三 叫 “ 燎疳节 ” , “ 疳 ” 是一种寄生虫,能引起腹部肿大病,小孩子易得此病。农家认为这是疳魔作祟,这一天要吃搅团,能把疳魔缠走,农村还有炸煮萝卜干菜的习俗,把秋天串起来的生萝卜煮熟,切成丝,调上佐料食用,这叫 “ 炸疳病 ” 。

⑸ 静宁文化城的位置,历史,风景

成纪文化城位于静宁县城中心,是为了开发利用成纪文化资源而修建的文化基内础设施,是容静宁县重要文化基础设施和旅游景点之一,现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成纪文化城由中国著名工程设计大师任震英和高级建筑师左国保等专家设计,整个建筑秦汉风格鲜明,气势宏伟,占地66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总投资2600万元。主要建筑物有伏羲纪念馆、文化馆、图书馆、档案馆、文化局、旅游局、八卦坛和石刻碑廊。整个建筑为秦汉建筑风格,高大宏伟,古朴典雅,内涵丰富。

⑹ 历史上的静宁名人

历史人物:李白(-762) 陇西成纪(今甘肃省静宁县),隋朝末年,因避乱(一说被流放)迁徙到中亚细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诞生于此。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五岁时,其家迁入绵州彰明县(今四川江油)。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今湖北省安陆市)。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干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济宁)。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诗名满天下。天宝初年,由道士吴筠推荐,唐玄宗召他进京,命他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言,于天宝三、四年间(公元744或745年),被排挤出京。此后,他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 李世民(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 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汉族,陇西成纪(今甘肃省静宁县成纪乡)人,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平窦建德、王世充之后,始大量接触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即位为帝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努力学习文治天下,成功转型为中国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与明君之一。唐太宗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经过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此举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 李广(?年-前119年) 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县南)人。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年),匈奴大规模入侵萧关,“广以良家子从军”抗击匈奴,被擢为武骑常侍,匈奴称之为“汉朝的飞将军”。后为陇西都尉、骑郎将。吴、楚等七国叛乱时,广任骁骑都尉,跟随太尉周亚夫征讨,功名大显。后调任上谷、上郡、陇西、北地、云中等郡太守。 曲珍(生卒年不详) 字君玉,德顺军陇干(今甘肃静宁)人,世为望族。宝元、康定年间,西夏屡犯边境,他与诸父组织族人抵御,夏人不敢犯境。郭逵南征,珍为第一将,进兵至右江,剿抚并用,一举得广源等三州十二县,迁为西染院使。元祐初(1086年),拜为环庆路副总管,夏人进犯泾源,曲珍率兵击退。 李暠(351年-417年) 字玄盛,小字长生。陇西成纪(今静宁西南)人。十六国时西凉创建者。400年—417年在位。他是西汉名将李广的16世孙。李暠少年的时候十分好学,通诵经史,尤其擅长文章义礼。也精通孙吴兵法,爱好武功,很小时就练就一身好本领。他的性格沉默而敏捷,宽和大度。后凉吕光末年,任效谷(今敦煌县)令,有惠政。会沙州(今敦煌)刺史盂敏卒,他被州人推举为宁朔将军、敦煌太守,封宁朔将军。北凉段业时,仍为敦煌太守,安西将军,领护西胡校尉。东晋隆安四年(400年),晋昌太守唐瑶,联合六郡,推李暠为大都督、大将军、凉公,领秦、凉二州牧,护羌校尉。李暠乃自立为王,建元庚子,建都敦煌,置官封将,西凉政权自此开始。 吴玠(1093年-1139年) 字晋卿,德顺军陇干(今甘肃静宁)人。后迁居水洛城(今甘肃庄浪)。玠少时沉毅,有志节,工于书,善骑射,北宋末年从军。靖康初,西夏犯边,玠率百余人追击,斩获颇多。因其武勇,晋升为第二副将,因功累迁泾原路副总管。吴玠与金将对垒近十年,使金人始终不敢窥蜀。吴玠喜读史书,通晓孙吴兵法,深谋善断,智勇兼备,遇敌不图小利,善于避敌之优势而扬已之所长,灵活运用战术,在战争中常处于不败之地。 刘锜(1098年-1162年) 字信叔,宋德顺军(今甘肃静宁)人。是沪州军节度使刘仲武的第九子。英俊威武,仪表不凡,善骑射,声如洪钟。宣和年间,命为阁门祗候。高宗继位,特授阁门宣赞舍人,差知岷州(今甘肃岷县),为陇右都护。绍兴三年(1133年)刘锜复职,受命为川陕宣抚司统制。后被命为江东路副总管。长期率兵与金军作战。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刘锜被任命为江、淮、浙西制置使,节制诸路军马。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呕血而亡。 吴璘(1102年-1167年) 字唐卿。玠弟,少好骑射,喜读兵书,常随兄作战,英勇果敢,积功至阁门宣赞舍人。绍兴三年(1133年),擢升为荣州防御使,知秦州,节制阶、文。绍兴六年(1136年),为行营左右护军统制;绍兴九年(1139年)初,升为都统制,是年,加授神龙卫士厢都指挥使。乾道三年,赠太师,追封信王,谥武顺。吴璘忠勇刚直,一生戎马倥偬,从卒伍到大将,代兄守蜀20余年,深得兵民信赖。 慕天颜(1623年-1696年) 字拱极,一字鹤鸣。清静宁州人。顺治三年(1146年)乡试中举,顺治十二年(1655年)成进士。顺治十三年(1656年)初,任浙江钱塘知县,历任广西南宁府同知,后又任福建兴化府知府。康熙九年(1670年),授为江苏布政使。康熙十五年(1676年)擢任江宁巡抚,后加授兵部侍郎。 李世军(1901年-1990年) 字汉三,静宁双岘人。1924年加入孙中山改组后的国民党,任北京市党部分区常委、宣传部长等职。受孙中山之命,赴甘肃宣传《北上宣言》。1932年任国民党南京政府监察院简任一级监察委员兼国民党中央组织部政治设计委员。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民革南京市委员会常委等职。1984年9月受任国务院参事之职。

⑺ 平凉的历史文化有多悠久

平凉,是一块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文华之地。早在20—30万年前,人类的祖先就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繁衍生息。3000多年前,生活在泾河流域的周人先祖创造了当时最为先进的农耕文化,出现了“沃野千里,水草丰美,牛羊衔尾,群畜塞道”的田园画卷,从而也开启了华夏农业文明的曙光。大量考古和史料证明,平凉是先民们在黄河中上游走向文明的摇篮,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秦汉以降,由于这里一直是历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安之西北重要门户和丝绸之路东段重镇,且气候适宜、土壤肥沃、人口稠密,士农工商无不发达,建府立州,安营驻军,素为朝廷所倚重。特殊的人文结构和地理位置,使平凉曾经在传递民族文化传统、吸收外来文化营养的历史进程中,发挥过不可或缺的作用,成为丝绸古道上中西方文化、中原与西北少数民族文化大交流、大融合的舞台。千百年沧桑岁月的积淀和一代代人的创造与积累,熔铸了平凉悠远、深厚的历史文化——古老神奇的成纪文化、兼容并蓄的崆峒文化、瑰丽多彩的西王母文化、博大精深的皇甫谧文化,领异标新、相映生辉,启迪着民族的心智,推动着历史的进程,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

撩去历史的烟云,不难发现,漫长的历史、厚重的文化,除了蕴藏并传承于人的血脉精神而外,总会以一定数量的物质的形式留存在其演进的土地上,譬如文物,譬如古迹。仅以文物而言,在平凉境内就有仰韶、齐家、商周等各个时期的文化遗址46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9个,馆藏文物3万多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96件。其中泾川县大岭上距今约20万年的早期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被考古学界确认为甘肃之最早;出土于泾川泾明牛角沟距今5万年前的“泾川人”,比北京“山顶洞人”还早;静宁治平古成纪遗址,是早于黄帝的人文初祖伏羲氏的降生地。特别是出土于泾川县大云寺的佛祖舍利金银棺、灵台县的西周青铜器、玉质人佣和南宋货币银合子等文物,代表了中华民族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文明高度,被誉为“中华文物之最”。

⑻ 关于静宁历史三分钟精彩演讲稿

让历史告诉未来复 历史长河,奔流制不息,其中最耐人寻味的是两岸的一道道风景;

红色之旅,丰富多彩,其中最让人深思的是那一组组难忘的镜头。它们无声,却记录着岁月的滚滚风尘;它们无语,却寄托着对未来的深情祝福。

让历史告诉未来,让历史告诉你我—— 石狮不会说话,但至今矗立在北京城郊卢沟桥上的一尊尊石狮却曾经发出怒吼,发出“抵御外侮,保卫民族”的怒吼。它们严肃的面孔在时时提醒人们,不要忘记曾发生在中国历史上的那一次非常事件。

1937年7月7日深夜,万籁俱寂。当人们像平常一样度过这个普通夜晚的时候,卢沟桥的桥头却突然响起一阵枪声。这枪声是日本兵打响的,这枪声日本侵略者的野心越来越疯狂。面对侵略者的险恶用心,我们该怎么办?

中华民族该怎么办?四万万中国同胞发出最后的吼声:“誓死不当亡国奴!坚决抵抗日本侵略者!”每一位炎黄子孙发出铮铮誓言:“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我必定为你战斗到底!”一场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斗争从此开始了!

⑼ 有关静宁古今名人事迹,请帮帮我啊,网上找不到啊

静宁,是羲皇故里,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悠久灿烂的历史,给静宁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留下了独有的文化遗产。这里有秦汉时期的古成纪遗址、庙儿坪古文化遗址、靳寺汉墓群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有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等遗存146处,有明代建筑群静宁文庙、清真寺,有气势宏伟、古朴典雅、规模宏大的成纪文化城,有风景秀丽的西岩寺山、九龙山,有奇峰错列、幽谷盈香的仙人峡,有红军胜利会师地界石铺长征纪念馆……绚丽多彩的静宁文化孕育了名扬中外的静宁名人,在这一片华夏沃土上传颂着一代又一代的名人故事。
李白(701-762)
陇西成纪(今甘肃省静宁县),隋朝末年,因避乱(一说被流放)迁徙到中亚细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诞生于此。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五岁时,其家迁入绵州彰明县(今四川江油)。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今湖北省安陆市)。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干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济宁)。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诗名满天下。天宝初年,由道士吴筠推荐,唐玄宗召他进京,命他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言,于天宝三、四年间(公元744或745年),被排挤出京。此后,他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
李世民(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
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汉族,陇西成纪(今甘肃省静宁县成纪乡)人,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平窦建德、王世充之后,始大量接触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即位为帝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努力学习文治天下,成功转型为中国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与明君之一。唐太宗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经过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此举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

李广(?年-前119年)
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县南)人。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年),匈奴大规模入侵萧关,“广以良家子从军”抗击匈奴,被擢为武骑常侍,匈奴称之为“汉朝的飞将军”。后为陇西都尉、骑郎将。吴、楚等七国叛乱时,广任骁骑都尉,跟随太尉周亚夫征讨,功名大显。后调任上谷、上郡、陇西、北地、云中等郡太守。
曲珍(生卒年不详)
字君玉,德顺军陇干(今甘肃静宁)人,世为望族。宝元、康定年间,西夏屡犯边境,他与诸父组织族人抵御,夏人不敢犯境。郭逵南征,珍为第一将,进兵至右江,剿抚并用,一举得广源等三州十二县,迁为西染院使。元祐初(1086年),拜为环庆路副总管,夏人进犯泾源,曲珍率兵击退。
李暠(351年-417年)
字玄盛,小字长生。陇西成纪(今静宁西南)人。十六国时西凉创建者。400年—417年在位。他是西汉名将李广的16世孙。李暠少年的时候十分好学,通诵经史,尤其擅长文章义礼。也精通孙吴兵法,爱好武功,很小时就练就一身好本领。他的性格沉默而敏捷,宽和大度。后凉吕光末年,任效谷(今敦煌县)令,有惠政。会沙州(今敦煌)刺史盂敏卒,他被州人推举为宁朔将军、敦煌太守,封宁朔将军。北凉段业时,仍为敦煌太守,安西将军,领护西胡校尉。东晋隆安四年(400年),晋昌太守唐瑶,联合六郡,推李暠为大都督、大将军、凉公,领秦、凉二州牧,护羌校尉。李暠乃自立为王,建元庚子,建都敦煌,置官封将,西凉政权自此开始。
吴玠(1093年-1139年)
字晋卿,德顺军陇干(今甘肃静宁)人。后迁居水洛城(今甘肃庄浪)。玠少时沉毅,有志节,工于书,善骑射,北宋末年从军。靖康初,西夏犯边,玠率百余人追击,斩获颇多。因其武勇,晋升为第二副将,因功累迁泾原路副总管。吴玠与金将对垒近十年,使金人始终不敢窥蜀。吴玠喜读史书,通晓孙吴兵法,深谋善断,智勇兼备,遇敌不图小利,善于避敌之优势而扬已之所长,灵活运用战术,在战争中常处于不败之地。
刘锜(1098年-1162年)
字信叔,宋德顺军(今甘肃静宁)人。是沪州军节度使刘仲武的第九子。英俊威武,仪表不凡,善骑射,声如洪钟。宣和年间,命为阁门祗候。高宗继位,特授阁门宣赞舍人,差知岷州(今甘肃岷县),为陇右都护。绍兴三年(1133年)刘锜复职,受命为川陕宣抚司统制。后被命为江东路副总管。长期率兵与金军作战。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刘锜被任命为江、淮、浙西制置使,节制诸路军马。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呕血而亡。
吴璘(1102年-1167年)
字唐卿。玠弟,少好骑射,喜读兵书,常随兄作战,英勇果敢,积功至阁门宣赞舍人。绍兴三年(1133年),擢升为荣州防御使,知秦州,节制阶、文。绍兴六年(1136年),为行营左右护军统制;绍兴九年(1139年)初,升为都统制,是年,加授神龙卫士厢都指挥使。乾道三年,赠太师,追封信王,谥武顺。吴璘忠勇刚直,一生戎马倥偬,从卒伍到大将,代兄守蜀20余年,深得兵民信赖。
慕天颜(1623年-1696年)
字拱极,一字鹤鸣。清静宁州人。顺治三年(1146年)乡试中举,顺治十二年(1655年)成进士。顺治十三年(1656年)初,任浙江钱塘知县,历任广西南宁府同知,后又任福建兴化府知府。康熙九年(1670年),授为江苏布政使。康熙十五年(1676年)擢任江宁巡抚,后加授兵部侍郎。
李世军(1901年-1990年)
字汉三,静宁双岘人。1924年加入孙中山改组后的国民党,任北京市党部分区常委、宣传部长等职。受孙中山之命,赴甘肃宣传《北上宣言》。1932年任国民党南京政府监察院简任一级监察委员兼国民党中央组织部政治设计委员。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民革南京市委员会常委等职。1984年9月受任国务院参事之职地界石铺长征纪念馆……

⑽ 静宁县有哪些历史名人,遗迹,传奇故事

李广(?年-前抄119年) 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县南)人。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年),匈奴大规模入侵萧关,“广以良家子从军”抗击匈奴,被擢为武骑常侍,匈奴称之为“汉朝的飞将军”。后为陇西都尉、骑郎将。吴、楚等七国叛乱时,广任骁骑都尉,跟随太尉周亚夫征讨,功名大显。后调任上谷、上郡、陇西、北地、云中等郡太守。 曲珍(生卒年不详) 字君玉,德顺军陇干(今甘肃静宁)人,世为望族。宝元、康定年间,西夏屡犯边境,他与诸父组织族人抵御,夏人不敢犯境。郭逵南征,珍为第一将,进兵至右江,剿抚并用,一举得广源等三州十二县,迁为西染院使。元佑初(1086年),拜为环庆路副总管,夏人进犯泾源,曲珍率兵击退。

阅读全文

与静宁的历史文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