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从古至今历史发展

从古至今历史发展

发布时间:2021-02-23 07:19:25

⑴ 从古至今世界历史发展得趋势分别是什么。

没有永远的盟国,只有永远的利益

⑵ 中国诗从古至今的历史演变速度

一代人走过了诗歌命运的沼泽地,一代人又重蹈覆辙在沼泽地中,<br>并引凤入巢,延续了前辈诗人辉煌的足迹,重新张扬诗歌生命的个性,<br>分流出人性的呼唤,由此,使后者晚辈诗人们在世纪之交灿烂的曙光<br>中,演绎了现代缤纷秀丽的诗风,当然,后者是一种超越,是一种诗<br>歌文学审美价值观的超越,它的特点是:“朦胧诗”回落,风格重组,<br>个性化意识群体前呼后拥,诗潮澎湃激荡,并使现代诗歌向更美的层<br>次推进。回顾中国现代诗歌的历史演变,也颇有启迪。<br> 众所周知,“五四”以来,中国的诗歌一直是以白话诗为主体,<br>流派众多,倨傲纷呈,就像在黑夜长宇中一颗颗闪亮的明珠,光耀在<br>祖国的星空,这一主体的确立,使新民主主义的胜利,起到了推波助<br>澜的作用。到了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中国出现了以抒情诗为主,以<br>艾青、郭小川、何其芳、田间、阮章竞、贺敬之等元老诗人为主,他<br>们的诗歌特点:注重诗的节奏和语言的流畅,给人以明快、自然,气<br>势磅礴,并结合古典诗词的韵律,让人读来朗朗上口,同时,以精神<br>力量深透在诗中的字里行间。如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贺<br>敬之的《三门峡??梳妆台》,郭小川的《甘蔗林??青纱帐》、《<br>团泊洼的秋天》等。<br> 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由于政治原因,中国的诗歌曾一度处在低<br>迷、萧瑟中。七十年代初,经过一场“文革”后,诗歌命运出现了转<br>机,也可以说是出现了一个质变的飞跃,以舒婷、北岛、顾城、江河、<br>傅天琳、杨炼等青年诗人为代表,开创了中国现代“朦胧诗”,其诗<br>风以意象为主体,这是中国前无古人的一场诗歌母语体系的大革命,<br>文字失去质感,主要以意象来捕捉感觉和意境,运用了意识流、蒙太<br>奇、印象派、超现实唯美主义等艺术手法,将诗歌酣畅淋漓地展现在<br>中国的诗坛上,就像一匹脱缰的黑马,抛开了传统的诗歌语言体系的<br>羁绊,以多晶体的情感,带着迷惘、伤感、宣泄的情调,柔中有刚,<br>辐射在神州大地,形成了一股新诗潮,这些诗大多写在六十年代末,<br>却在七十年中重见天光,故“朦胧诗”的出现是受当时的政治原因,<br>诗歌中的主题不能直抒,只能迂回、游离、变形,在语言艺术上分割<br>完整的形象,在布局结构上大跨度地跳跃,隐匿作者的意图,让人有<br>扑朔迷离、走进艺术迷宫的感觉,似乎有音乐的抽象性、绘画的线条<br>化、雕塑的思维立体感。尽管当时有许多人焦躁气闷读不懂,甚至烦<br>躁不安,认为“朦胧诗”是中国诗歌的堕入,具有反叛性,逆艺术之<br>潮流,但正如罗丹所说的那样:“真正的艺术家总是冒着危险去推倒<br>一切既存的偏见,而表现他自己所想到的东西”. 中国当代诗学评论<br>家谢冕教授也曾撰文说道:“新诗潮在它诗学评论之时,有感于因世<br>袭力量的羁束所造成的诗的困窘与衰竭,从而表现也对于传统的某种<br>程度的批判意向,应当认为是合理的。每一代人都在否定和批判传统,<br>每一代人也都在创造和丰富传统。”无论怎么评介,“朦胧诗”那种<br>所特有的新诗潮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至今还光耀山岗、红云奔腾。<br>其主要代表作有:舒婷的《致橡树》、《双桅般》,北岛的《回答》、<br>《一切》,顾城的《不要在那里踱步》、《一代人》等。在那个多事<br>之秋的动荡年代中,只能是“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br>光明”。“朦胧诗”在中国延续了有十多年之久。到了八十年代后期,<br>至九十年代初期,诗歌开始分流,中国诗歌又出现了一次革命,从<br>“朦胧诗”到“后朦胧诗”和“后期朦胧派”,又从“朦胧派新生代”<br>诗分流出许多流派,如:学院派、反学院派、意象派、象征派、探索<br>派、先锋派、现代派、古典派、后现代诗、新古典主义等等,众多流<br>派中似乎都是昙花一现,当时比较强劲的是探索派和先锋派,但由于<br>其受“后朦胧诗派”的影响,当代人很难解读这两大流派的诗,由此<br>失去了许多读者群体,它的艺术价值在于诗内涵中的前卫性和技巧性,<br>比“朦胧诗”更超越,在句式的变形和意象的图解更为大胆,至今固<br>守这两块阵地的诗人依然存在。总之,“后新时期”的诗歌,大多受<br>西方文艺思潮和人文意识的移植影响,在发展中变异、淘汰、重建、<br>再创新,经历了艰难的探索期,其崎岖艰危,风烟凄楚。在这期间,<br>也不乏出现了像瞿永明、谢烨、孙悦、西川、陈东东、海子等优秀诗<br>人。<br> 就在这诗歌运动发展跌宕起伏时期,却脱颖而出一种新诗体,它<br>一枝独秀,一花独放,具有强有力的生命力,不受西方思潮的影响,<br>在中国诗歌肥沃的土壤中应运而生,它就是中国九十年代初的柔情主<br>义??柔情派。柔情派的出现,使原来中国诗坛上空那种硝烟弥漫一<br>下子得到了净化,许多流派纷纷向柔情派靠拢。柔情派是以柔情主义<br>为艺术信仰,抒发柔情为基础,以致形成了柔情诗,它以轻巧的笔调,<br>细腻的感觉触角,追求语法结构拆解、重构的新奇合理性,语境舒坦、<br>淡泊,意象新鲜、机警,具有较强的审美意识和艺术感染力,以情取<br>胜,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净化心灵。其诗歌糅合了浪漫主义和婉约<br>派的风格,以它恬静、明丽、清新、透明、纯真、流畅、质朴、轻灵<br>的诗风,表现了爱情这种生命过程中的美感闪现,完成了自我情感感<br>受的造型,它以一种和谐、平衡的艺术形态,给人至纯、至美、至真、<br>至善。它也表现了亲情、友情、爱情、心情、物情等生活中一切富有<br>的形象的美感和情感。而写柔情诗的诗人大多来自民间,如:寒鑫、<br>蓝戈、刘阳、文融、朱培灵等优秀诗人。可以说,柔情诗的出现,无<br>疑使中国曾独霸天下的“朦胧诗”开始回落,诗歌开始返朴归真,在<br>否定之否定中,又回到了明丽、清新的风格上,这一风格的变换,不<br>是怀旧和倒退,而是一种审美上超越,它是个体中的人性意识开始张<br>扬、深化、表现,更富有张力和弹性。可见,柔情诗延续到今天,依<br>然有它亮丽的天空和艺术领域中的浓墨重彩,特别是当今的校园中的<br>青春诗歌,海外游子中的思乡诗歌,港澳台中的言情诗歌等都能寻觅<br>到它的柔情风采,它能给人一种生命的从容和对人生的一种眷恋及对<br>大自然一切美好的东西给予唤醒,高歌颂扬……<br> 总而言之,中国的现代诗歌的历史演变,具有它的凝重性和沉淀<br>性,它是受中国社会发展历史的演变而演变。当今诗坛,依然是以柔<br>情诗为主,并带有现代艺术的抒情手法。同时也并存了具有前卫意识<br>的探索诗和先锋诗,而在部分诗中还流行着“朦胧”色彩,其写作手<br>法大多还袭用了“朦胧”时代遗留下来的玩文字游戏的技巧,这种现<br>象大多出自于青年人的身上,尤其是出现在刚刚步出校园的学生身上,<br>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那种所特有的“禁锢和阵痛”的动荡年代,缺乏<br>历史的苍凉感和沉重感,由此无法将诗歌写作技巧和生活内涵有机地<br>组合起来,他们仅仅是出于新鲜好奇,注重了技巧性而忽略生活感受<br>力度。当然,当今的现代诗歌所表现出的感情已更为广泛,从生命、<br>人生、命运的人性本质意义上的抒发也更为洒脱、飘逸、空灵,个性<br>化的情绪得到了真正的发挥和张扬。目前,比较活跃又具有前卫意识<br>的现代诗歌主要地域是在安徽、浙江、陕西、广东、广西、青海、北<br>京等省市。<br> 也许,生命给每个人只有一次天亮,我们愿将这一天亮去献给那<br>些痴迷于缪斯的人群和中国千千万万对诗歌执着钟情的虔诚信徒。

⑶ 中国从古至今文学历史的发展意味着什么

经典文学揭示出来的是社会永恒的问题,比如两千年前司马迁写在《史记》里的东西,竟在2000多年后的今天,引发读者如此深刻的共鸣(见于著名历史学家费孝通的《史记的书生私见》),这足以说明社会的裹足不前,看上去,经济发展了、人民清醒了……然而实际上,那些文学之所以成为经典,便是因为它反映了这些社会裹足不前的地方。 P.S.前面提到的那篇文章,只是偶尔看到的,或许名字有记错,不过 作者绝对没错就是了!
求采纳

⑷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从古至今有许多业绩,你知道哪些

1、原始人使用火,身体素质提升。
2、使用工具、学会工作,有剩余回财产,产生分答工,生产力得到发展,人口数量上升。
同时,部落联盟出现,杰出首领出现,形成华夏族。
3、阶级产生,国家产生,奴隶制度形成,早期文明——青铜文明
4、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即牛耕使用,铁质农具使用。人口继续上升。
5、生产关系因不断发展的生产力在春秋战国时期变为封建制度。
6、秦汉时期,形成早期汉族,统一国家形成。
7、隋唐国家昌盛。
8、宋朝三大发明。
9、明清小说
10、楚辞汉赋六朝骈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⑸ 一款从古至今的历史发展游戏

我认为比较合适的应该是文明5,这个游戏还准备推出教育版,给北美的学生学习历史

⑹ 上海从古至今的发展历史

上海历史简介 上海历史悠久,系1986年国务院颁布的第二批38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上海西部在6000年前就已成陆。市区成陆约在10世纪前叶才全部形成。 公元前223年.秦灭楚后设会稽郡,治所在苏州。会稽郡辖缪县、由拳县和海盐县。缪县包括今嘉定、上海两县及青浦、松江两县大部和市区部分地区。今嘉定县境内还有一个以缪命名的缪城乡。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筑了一条由咸阳经湖北、湖南而抵江苏、上海一带的宽阔驰道。据史载,驰道宽50步,每隔3丈植树一株。驰道通过今松江西北,“经青浦古塘桥,西通吴城”。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率丞相李斯、少子胡亥等一批文臣武将南下巡游,曾通过松江西境和青浦南境的横山、小昆山、三泖地带,看到当地物产丰富,人众熙攘,人们划船在水上交易。这说明上海那时还没有形成城市。 公元前207年的汉代,缪县政为娄县。今金山县境内的海盐县,汉时为刘濞的封国,此地煮海水以制盐。这种盐称散盐,质量好而量多,都被运往吴都(苏州)集散。和海盐县发展同时,由拳县也在发展之中。由于局部地体下沉现象存在,海盐部分沦为拓湖,由拳也陷入了谷水。汉平帝元始二年(2年)前后海盐县被迫向南迁移。 到了晋代上海地区主要依靠渔、盐之利,经济已相当发达。南朝梁大同元年(585年),分割原海盐县地域置青浦县和前京县。唐时将昆山南境、嘉兴东境、海盐北境建华亭县,县治设在今松江县境内,天宝五年(746年),在今青浦东北的吴淞江南岸设置了青龙镇,直属华亭县。青龙镇原是三国时吴孙权建造和停泊战舰的场所。青龙港是吴淞江下游的起点,是唐代对外贸易的新兴港口,航运船只不仅可抵沿海和内河重镇,而且可直达日本、朝鲜。 宋初,华亭县改属两浙路秀州(州治在今嘉兴)。这时华亭县以东的海滩,已经成为重要盐场,“人烟浩穰,海舶辐揍”,商业日益发达。宋宣和元年(1119年),随着松江航道重新疏浚,青龙镇更见发展。据宋诗人梅尧臣在《青龙杂志》中记载,青龙镇有二十二桥、三十六坊,还有“三亭、七塔、十三寺,烟火万家”,时人誉称“小杭州”。青龙镇虽如此繁华,但当年作为华亭一个海口的上海,仍然是个荒凉的渔村。后来因为吴淞江下游的淤浅,曾经繁华一时的青龙镇,就逐渐丧失了作为长江口良港的地位,而日趋萧条冷落。 宋熙宁年间(l068一l077年),贸易中心转移到华亭东北地区,这里形成居民点,由渔村变成初具规模的小镇。南宋咸淳三年(1267),在此正式设立镇治,并派镇将驻守。因地处上海浦西侧,便称“上海镇”。元朝至元十四年(l277年),在上海镇设立市舶司,与广州、泉州、温州、杭州、庆元、澉浦合称全国七大市舶司。本埠市舶司的衙门设在后来的上海县署内,即今小东门方浜南路的光启路上。 元朝至元二十八年(l291年),正式建“上海县”,这是上海建城的开始。到了明代,上海地区商肆酒楼林立,这时,上海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东南名邑”。明末清初,上海的行政区又进行了沿革,逐步形成了今天上海的规模。 到l840年鸦片战争前夕,上海县东界川沙,南邻南汇,西接青浦,北连宝山。县城内有街巷63条,商店林立,鲜萃羽集,地大物博,被称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 鸦片战争失败后,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指令投降派蓍英和伊里布同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签订了《南京条约》。“条约”第三款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清道光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接着,英国又以“理定善后事宜”为借口,于l843年l0月8日又同清政府签订了《虎门条约》。“条约”第九款规定:“在万年和约(指《南京条约》)内言明,允许英人携带眷赴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港口居住......但中华地方官必须与英国管事官各就地方民情拟于何地方、用何房屋和基地,系准英国人租赁。”同年l1月8日,英国首任驻上海领事巴富尔到任。他根据《虎门条约》向上海道台官慕久要求划出一块土地作“居留地”,专供英国侨民使用。宫慕久居然以为华洋分居能避免“纠纷”,默许巴富尔的要求。据此,巴富尔在11月l4日发出通告,宣布上海于1843年ll月l7日正式开埠。 在上海被迫开埠后的一百多年里,帝国主义列强纷纷侵入上海,他们在上海竞相设立租界。先是英国于1845年在上海建立租界继而美、法也分别于l848--1849年在上海建立租界;后来英、美租界合称为“公共租界”。整整一个多世纪,上海成了外国侵略者“冒险家的乐园”。 1853年,上海“小刀会”响应太平天国革命,举行武装起义,反对帝国主义和清政府封建王朝,占领上海城,坚持斗争十八个月。在19l9年的“五四”运动中,上海工人、学生和各界人士举行全市性罢工、罢课、罢市斗争,充分显示了上海人民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精神。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5年1月奉军进人上海,当时的北京政府将上海改为淞沪市。1927年3月29日上海临时特别市政府成立。1930年7月1日上海特别市改称上海市。1949年5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成立。 上海的历史变迁 几个世纪以来,上海都只是个小渔村,直到13世纪才发展为城镇。公元751年,在今天的松江首先建起了行政县,称为华亭县;至宋朝(公元991年),松江河南岸青浦东北又有青龙镇。为了方便交通,商船都选择今天黄浦外滩为停靠码头,河西岸于是逐渐出现一座城市取代青龙镇,成为新的港口和商业中心。南宋时期(公元1260-1274年),上海地位日益重要,这里商船云集,热闹非凡。公元1292年,元朝在此设立行政县,到明朝已成为国家的纺织和手工业中心,并建起了第一座厂。清政府在公元1685年设立上海海关,一个国际性大商埠从此发展起来。鸦片战争结束后,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根据条约规定,上海被开放成通商口岸,隧进一步沦为国际殖民地。外国资本的入侵垄断了上海及东南沿岸的手工业,但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上海的商业、金融、纺织、轻工业和交通运输。同时,民族工商业也开始成熟起来。上海不仅成为中国的商业金融中心,也控制了国家的工业命脉。 上海西部在6000年前就已成陆。市区成陆约在10世纪前叶才全部形成。 公元前223年.秦灭楚后设会稽郡,治所在苏州。会稽郡辖缪县、由拳县和海盐县。缪县包括今嘉定、上海两县及青浦、松江两县大部和市区部分地区。今嘉定县境内还有一个以缪命名的缪城乡。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筑了一条由咸阳经湖北、湖南而抵江苏、上海一带的宽阔驰道。据史载,驰道宽50步,每隔3丈植树一株。驰道通过今松江西北,“经青浦古塘桥,西通吴城”。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率丞相李斯、少子胡亥等一批文臣武将南下巡游,曾通过松江西境和青浦南境的横山、小昆山、三泖地带,看到当地物产丰富,人众熙攘,人们划船在水上交易。这说明上海那时还没有形成城市。 到了晋代上海地区主要依靠渔、盐之利,经济已相当发达。南朝梁大同元年(585年),分割原海盐县地域置青浦县和前京县。唐时将昆山南境、嘉兴东境、海盐北境建华亭县,县治设在今松江县境内,天宝五年(746年),在今青浦东北的吴淞江南岸设置了青龙镇,直属华亭县。青龙镇原是三国时吴孙权建造和停泊战舰的场所。青龙港是吴淞江下游的起点,是唐代对外贸易的新兴港口,航运船只不仅可抵沿海和内河重镇,而且可直达日本、朝鲜。 宋初,华亭县改属两浙路秀州(州治在今嘉兴)。这时华亭县以东的海滩,已经成为重要盐场,“人烟浩穰,海舶辐揍”,商业日益发达。宋宣和元年(1119年),随着松江航道重新疏浚,青龙镇更见发展。据宋诗人梅尧臣在《青龙杂志》中记载,青龙镇有二十二桥、三十六坊,还有“三亭、七塔、十三寺,烟火万家”,时人誉称“小杭州”。青龙镇虽如此繁华,但当年作为华亭一个海口的上海,仍然是个荒凉的渔村。后来因为吴淞江下游的淤浅,曾经繁华一时的青龙镇,就逐渐丧失了作为长江口良港的地位,而日趋萧条冷落。 宋熙宁年间(l068一l077年),贸易中心转移到华亭东北地区,这里形成居民点,由渔村变成初具规模的小镇。南宋咸淳三年(1267),在此正式设立镇治,并派镇将驻守。因地处上海浦西侧,便称“上海镇”。元朝至元十四年(l277年),在上海镇设立市舶司,与广州、泉州、温州、杭州、庆元、澉浦合称全国七大市舶司。本埠市舶司的衙门设在后来的上海县署内,即今小东门方浜南路的光启路上。 元朝至元二十八年(l291年),正式建“上海县”,这是上海建城的开始。到了明代,上海地区商肆酒楼林立,这时,上海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东南名邑”。 明末清初,上海的行政区又进行了沿革,逐步形成了今天上海的规模。 至l840年鸦片战争前夕,上海县东界川沙,南邻南汇,西接青浦,北连宝山。县城内有街巷63条,商店林立,鲜萃羽集,地大物博,被称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 鸦片战争失败后,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指令投降派蓍英和伊里布同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签订了《南京条约》。“条约”第三款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清道光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接着,英国又以“理定善后事宜”为借口,于l843年l0月8日又同清政府签订了《虎门条约》。“条约”第九款规定:“在万年和约(指《南京条约》)内言明,允许英人携带眷赴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港口居住...但中华地方官必须与英国管事官各就地方民情拟于何地方、用何房屋和基地,系准英国人租赁。”同年l1月8日,英国首任驻上海领事巴富尔到任。他根据《虎门条约》向上海道台官慕久要求划出一块土地作“居留地”,专供英国侨民使用。宫慕久居然以为华洋分居能避免“纠纷”,默许巴富尔的要求。据此,巴富尔在11月l4日发出通告,宣布上海于1843年ll月l7日正式开埠。 在上海被迫开埠后的一百多年里,帝国主义列强纷纷侵入上海,他们在上海竞相设立租界。先是英国于1845年在上海建立租界继而美、法也分别于l848--1849年在上海建立租界;后来英、美租界合称为“公共租界”。整整一个多世纪,上海成了外国侵略者“冒险家的乐园”。 在19l9年的“五四”运动中,上海工人、学生和各界人士举行全市性罢工、罢课、罢市斗争,显示了上海人民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精神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5年1月奉军进人上海,当时的北京政府将上海改为淞沪市。1927年3月29日上海临时特别市政府成立。1930年7月1日上海特别市改称上海市。1949年5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成立

⑺ 人类从古至今 的演变 和发展

人类的演变是趋于进化与退化交替的发展是走向智能话的 演变与发展是同时进行的 也正是由此才出现了进化与退化交替

⑻ 中华从古至今历史简介

从十九世纪中叶到现在,东亚各国叙述自己的历史几乎都是以欧洲为标准的。以中国为例,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划分法就是有力证明。近代欧洲进入亚洲视为亚洲近代史开端的历史划分法,是东亚三国的共同特点。
在这里近代这一概念是以欧洲的时空观构成的欧洲化概念,就象众所周知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市民革命、产业革命等概念,是由历史事件交织而成的理论化的历史概念和文化概念。况且,它又和资本主义市场占有的暴力一同涌入东亚并征服了东亚,因而东亚一向把其视为高于自己的东西。可以说,近代是以欧洲优越性为前提的、欧洲标准的历史价值观和文化价值观。
东亚屈服于资本主义的暴力和压力,对近代欧洲边抵抗边接受,同时又极力照近代欧洲改变自己。东亚把这种抵抗、接受、变化的过程视为自己的近代化过程。
这种以欧洲为标准的近代概念或价值观,是以资本主义席卷世界为背景的,因而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普遍性。最近欧洲内部兴起了对近代暴力性、优越性、普遍性的反思与批判,对这一反近代的思潮东亚表示接受,就象曾经接受马克思主义一样,欧洲凭借反近代思潮再次强化了欧洲标准的近代观。
东亚对反近代或超近代观念的接受并不意味着对欧洲接受的终结,实际上是更深层次地加以接受。
(二)
考察从古至今的中国历史进程,尽管是悠闲地、缓慢地发展,却大致以三百年为一个周期实现大的变化。例如,观察变化较大的十六、十七世纪,可以发现生存权和所有权意识的觉醒、君主观的变化、非朝廷立场而从民众立场出发的均田论(平均土地分配的主张)的出现、地方分权思潮的兴起等变化过程,到二十世纪初又出现各省的独立、基于地方分权而使王朝体制的土崩瓦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国有化等大的历史变化,这是十六、十七世纪变化的延续,从中可以找出历史发展的巨大脉络。
可以说,十六、十七世纪到二十世纪这三百年的中国历史是王朝体制被自我否定的内部力量推向崩溃的时期。
以这三百年的中国历史变化为基准考察,我们先抛开中国近代是由于近代西欧的冲击拉开帷幕的(鸦片战争=近代开幕论)观点,可以看到十六、十七世纪以后中国在自身的发展变化过程中,近代西欧(资本主义、帝国主义、西欧近代文明)的欺压加重了其混乱的局面(武力侵略、半殖民地化、文明的冲突),这种观点更为接近事实。
这段历史变化过程呈现两大特点:首先,它不单纯是王朝更替,而是王朝体制的崩溃,是中国二千年来王朝历史的结束。其次,这种终结不是外部力量所致,是十六、十七世纪以后的中国内部的历史动力造成的。那么这股内力将推动中国建立什么样的政治、国家体制呢?确实是中国两千年来未曾经历过的新课题。十九世纪中叶在中国陷入最迷茫、混沌的时候,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以市场占有为目的大举入侵,虽然带来了同中国传统文化完全不同的理论(进化论、弱肉强食),却被中国人视为优于自己的东西,所以战争同时也是西欧近代文明——异文明的侵略。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面临痛苦的选择,中国历代王朝继承下来的天的统治意识(民以食为天、均贫富、万物得所)依然被继承了下来,如清末的大同思想、孙文的包括民生主义(四亿人丰衣足食)的三民主义,以及后来的社会主义思潮都只是改变了形式而已。
中国虽然受到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及西欧文明的不断冲击,产生了相应的变化,但是,即使变化,传统的东西还是继承了下来,传统中国获得了再生。
从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经历了王朝体制的崩溃和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上演了最为宏大的历史连续剧。
(三)
这里我想提示一下视角的问题。
过去把鸦片战争视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观点,是以清朝为腐朽王朝的观点为前提的。就是说,腐朽的王朝体制受到西洋的冲击终于寿终正寝,从而开始了共和制,即欧洲式民主政治的探索,这个过程就是中国近代化的过程。这种观点显然是受到了黑格尔的“持续”、“停滞”的王朝观的影响。现在我们抛开近代欧洲的历史价值观、文化价值观,换一个角度注视东亚文明圈,结果将会怎样呢?
中华文明圈——这里称之为东亚文明圈,其特点具有长期稳定性,这点是公认的。但是把它同伊斯兰文明圈相比较研究的人并不多,多数人都与欧洲文明圈相比较,相对于变化激烈的欧洲文明圈,起伏不大的东亚文明圈给人以朦胧的印象。总之,从中世纪到近代,欧洲在激烈的动荡中实现了进步与发展,相形之下中华帝国的王朝更迭象竹筒一样时断时续。那么东亚文明圈同伊斯兰文明圈比较是什么样的呢?伊斯兰文明圈从它形成之初,就不得不面临欧洲文明圈和印度文明圈的前后夹攻,它是在同相邻的平等或优越的文明圈的不断抗争中发展强大的。其领域曾西跨地中海到达伊比利亚半岛,南及非洲大陆的北部,直到二十世纪后,东部延长到印度尼西亚。可以说,整个文明圈实现了从西到东的大迁徙。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东亚文明圈有许多特点,首先中国作为东亚文明圈的中心,从未从大陆扩张到外部,即文明圈的领域未移动,并且,自古以来它同其他文明圈虽有接触,但同罗马文明圈、伊斯兰文明圈、印度文明圈等历史上没有发生过战争,奇特的是周边的王朝制小国林立,秩序安定,日本、朝鲜(这里用英语代替统一的国名)、越南等王朝在中华王朝的周围延续了数百年至上千年。文明圈的静止不动或许与其所处的地势有关,喜玛拉雅山脉和沙漠还有遥远的距离,都使其避免了同其他文明圈的冲突。并且其内部是不排外的,带有相融合的儒教和佛教性质的文明圈,因此安定、持续的发展。再有文明圈的中心国与周边国的关系是柔软的朝贡贸易关系,周边国保持相互不可侵和不干涉内政的秩序。总之,与早期就已分裂、濒临崩溃的罗马文明圈或是可称之为战争文明圈的、流动的伊斯兰文明圈以及异文明和异民族移动路线上的印度文明圈相比较,中华文明圈的长期稳定性在其地形、与周边国的关系、内部结构上都表现出非常丰富的特性。如果只看作是单纯的“停滞”,就不是综合的、多元的见解。我们有必要跳出欧洲这种一元的价值观,从东亚的视角重新审视东亚的历史。
为便于理解以中国的宗族制度为例予以说明。
1902年,因义和团运动的失败而忧虑的中国早期的启蒙思想家严复,把E.Jenks “ A History of Politics”翻译为《社会通诠》出版发行,用原书中的“图腾(氏族社会)——宗法(封建社会)——军国(近代社会)”的三段论观点代替“中国七分宗法、三分军国”的观点,他认为中国相对于“文明”阶段处于“半开化”状态,中国的软弱不仅是历史发展阶段上的滞后,更是文明阶段上的落后。原书的feudal一词之所以没有译为封建而译为宗法,是因为当时封建一词用来表示地方自治,曾留学英国的严复看来,中国的宗族制所讲的长幼尊卑秩序就象欧洲封建性的身份制度。以后,在五四运动时期的新文化运动中,宗族制度同礼教一样被攻击为封建制度的象征。毛泽东也把打倒宗族制度作为革命的主要任务之一,这是众所周知的。
近代中国社会宗族制度尽管在组织形态上表现为以血缘关系维系的长幼尊卑的秩序形态,但是,作为组织目标,其平均分配财产成为一般性原则而被大家接受,起到了稳定流动的土地所有关系的作用,即它起到了相互扶助、相互保险为目的的血缘机构机能。从这个意义上说,太平天国或是毛泽东革命把宗族制度从形式上的血缘关系扩大为非血缘关系的“天”民或是“国”民规模,实际上把相互扶助、相互保险扩大到全体人民。可以说,中国社会主义对宗族制度形式上是否定的,实质上是扩大的继承了宗族制度,结果不难看出宗族制的儒教习惯浸透于中国社会主义初期的特征(人治、道德=重视思想性、重视集体性)之中,这点也是导致文化大革命的重要原因。
以上,从东亚历史发展的脉络可以看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是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下产生的,不仅如此,实质上是以中国社会体制、传统习惯、社会伦理等为基础的宗族制度的延伸。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studa.net

⑼ 从古至今,纸张的发展历史

最早的纸在2200年前,西汉初期已有,但还是很粗糙,不被广泛应用。公元105年,东汉蔡伦改进后,被认为是现代造纸术的鼻祖。

(“莎草纸”并不是现今概念的“纸”,它是对纸莎草这种植物做一定处理而做成的书写介质,而中国所发明的造纸术,打破了植物纤维的原有排列,使之重新无规则交叉排列,制作出来的成品,才能叫做“纸”。)

华夏殷商时期发明了文字,开始用甲骨作为书写材料,春秋时期又发现和利用竹片和木片以及缣帛作为书写材料。但由于缣帛太昂贵,竹片太笨重,于是便产生了纸。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一起,给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技术的基础。纸的发明结束了古代简牍繁复的历史,大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隋唐时期,著名的宣纸诞生。唐代在前代染黄纸的基础上,又在纸上均匀涂蜡,经过砑光,使纸具有光泽莹润,艳美的优点,人称硬黄纸。

五代制纸业仍继续向前发展,歙州制造的澄心堂纸,直到北宋,一直被公认为是最好的纸;此纸“滑如春水,细密如蚕茧,坚韧胜蜀笺,明快比剡楮”。

到了明清,造纸业又兴旺和创新。各种笺纸再次盛行起来,在质地上推崇白纸地和淡雅的色纸地,色以鲜明静穆为主,如康熙、乾隆时期的粉蜡纸,印花图绘染色花纸等,纸的制作,到了清代,已到了完美绝伦的地步。清代的造纸的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了。

拓展资料:

纸,用植物纤维制造,能任意折叠用来书写的非编制物。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西汉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纸浆纸。用植物纤维制成的薄片,作为写画、印刷书报、包装等。

有别于糹氐,糹氐为动物纤维“丝滓”。纸张:纸的总称。纸以张计,故纸张一般分为:凸版印刷纸、新闻纸、胶版印刷纸、铜版纸、书皮纸、字典纸、拷贝纸、板纸等。

阅读全文

与从古至今历史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