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芬兰诺基亚电容器有限公司的中国境内发展历史
1977年 产品复进入中国
2002年 成立制中国(上海)代表处
2002年 组建完善的经销网
2005年 成立上海宝山工厂
2007年 成立北京代表处
2007年 成立各区域技术服务中心
NOKIAN CAPACITORS每个事业的成立,都代表着我们在中国永续经营的决心,我们可以透过全国的经销网,最快速的提供优质的本地服务,提升我们在中国的服务质量。我们除了提供第一流质量的产品之外,也将我们应用技术以及经验提供给我们的用户,也就是说,我们不只提供产品给用户更提供一个整体的解决方案给用户,而NOKIAN CAPACITORS中国工厂的成立,为我们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进一步提供了保证。
NOKIAN CAPACITORS对中国市场有很大的期待,也决心要将我们的技术、服务甚至生产制造本地化,随着我们在中国市场有更多的使用客户,NOKIAN CAPACITORS在中国的投资也会不断加大,我们将运用专业的销售团队及遍布全国的技术服务据点,支持我们的客户,使我们的客户受惠。
Nokian Capacitors提供无功功率补偿及谐波滤波的全方位解决方案,使我们的客户节省能源并改善电能质量。
Ⅱ 低压电容器的历史发展
(1)50~60 年代,称为第一代低压电容器,其结构采用油浸式电容器纸作为介质,电容元件为扁平元件,液体介质采用矿物油(含有PCB 有毒物质)等,产品体积大、有功损耗达到0.2[%]~0.5[%]左右,我国国内型号为BW 系列。
(2)70 年代,随着金属化膜替代电容器纸的应用,电容器元件由扁平式改为圆形结构,由于具有自愈性能,产品的场强大大提高,使产品体积大大缩小,为BW 系列的40[%]左右,液体介质也大部分采用矿物油或树脂,有功损耗在0.12[%]左右,我国国内型号主要为BZMJ 系列。
(3)80 年代,欧洲各电容器厂家已推出圆柱型结构的称为第三代的 MKP 低压电容器,其元件采用7μm 左右的金属化膜,内充天然油或树脂密封于铝壳中,使体积更加减小,有功损耗降到0.3W/kvar。由于时间与发展的限制,目前国内生产的低压电容器,均是从80 年代初约7~8 年间从国外引进的,属于第二代产品。如无锡、锦州、桂林和南京等地电容器厂分别从日本SHIZUKI、比利时ASEA、意大利ARCOTRONICS 和意大利ICAR引进了生产技术与关键设备,其产品结构为方形或椭圆形,一般使用8μm 金属化膜,统计使用寿命平均在2~6 年左右。
(4)随着电器产品向小型化、无油化和环保化方向发展的趋势,第四代最新充气型低压电容器(GMKP),采用5~6μm 金属化膜填充特殊保护气体,内置独特的安全型保护装置,其关键特点是实现了介质的革命,实现了电介质的气体化。从而产生了理论上真正的干式电容器以及具有防火阻燃,安全可靠等多种特点的新一代产品。
Ⅲ 静电容式键盘的发展历史
事实上,电容量式键盘的发展历史也很悠久.在早期曾经是大型键盘厂商想要对使回用在打字答机上的传统机械式switch的键盘进行成本简化的一个方案.德国CHERRY美国Keytronic早在1980年代都有申请许多相关专利,其中Keytronic的电容量式曾经一度是该厂商的最高级键盘。Keytronic和Topre都有一个特点.这两家厂商都取得了相当多的碗型橡胶的专利。因为除了通过传统机械式键盘所使用的各种轴心,簧片机构来达成具确认感的触感之外.碗型橡胶是众多厂商想到最容易也最直接产生压力段落差的机构,而且容易大量生产.造价低廉!因此keytronic将这些碗型橡胶专利使用在后来能大量生产的便宜薄膜式键盘上.也就成了许多传奇经典作品。早期并非只有Keytronic等厂商有制造这类键盘.我也曾经找到过台湾地区的世界键盘业的大厂之一群光电子BTC所生产的电容式键盘。相比较于其他种类的键盘,电容式键盘是比较难找到的.而且多半使用起来.敲击触感都不是特好.很难令人有经典高贵的感觉.这类触感不好的键盘多半都只使用简单的弹簧和线圈来制造按键行程而已。
Ⅳ 电的发展史
早在对于电有任何具体认知之前,人们就已经知道发电鱼会发出电击。根据公元前2750年撰写的古埃及书籍,这些鱼被称为“尼罗河的雷使者”,是所有其它鱼的保护者。大约两千五百年之后,希腊人、罗马人,阿拉伯自然学者和阿拉伯医学者,才又出现关于发电鱼的记载。
1832年法国人皮克西制造出世界第一台试验性发电机。1850年英国斯旺用纸碳制成灯丝泡问世。1866年德国西门子制出可应用的发电机。
1879年10月21日,美国爱迪生(和英国约塞夫·斯旺)都研究碳质灯丝电灯泡。爱迪生经千余次的试验用碳素灯丝的白炽灯泡得到了实际应用,故称爱迪生发明了电灯。
杰克·基尔比于1958年和罗伯特·诺伊斯于1959年分别独立发明集成电路。现今,大量晶体管、二极管、电阻器、电容器等等电子原件都可以被装配在单独的集成电路里。
电真正的应用是在18世纪末19世纪,直到20世纪21世纪才真正的走入平常百姓家。
起电现象
摩擦起电,是通过摩擦的方式使得物体带上电荷的物理现象。摩擦起电的步骤,是使用两种不同的绝缘体相互摩擦,使得它们的最外层电子得到足够的能量发生转移,摩擦起电后两绝缘体必带等量异性电。
静电吸附,是当带静电的物体靠近微小的不带静电的物体时,微小物体表面的自由电荷发生转移,感应出与带静电物体相反的电性,而被吸引贴附于带静电物体上。利用静电吸引轻小物体的原理,可以达到吸附工业粉尘的效果。
静电感应,是指导体中的电荷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在导体中重新分布的现象,由英国科学家约翰·坎通和瑞典科学家约翰·卡尔·维尔克分别在1753年和1762年发现。
静电屏蔽,是指对于一个接地的空腔导体,外接电场不会影响腔内的物体,腔内带电体的电场也不会影响腔外的物体。
静电屏蔽的应用很广泛,例如电子仪器外的金属网罩、电缆外层包裹的金属皮等都是用于防止外部电场对内部的影响。需要注意,如果外部的电场是交变电场,则静电屏蔽的条件不再成立,另见电磁屏蔽。
Ⅳ 求:铝点解电容的发展史
你好!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和家电的普及,从上世纪80年代的彩电国产化开始,电冰箱、洗衣机、收录机、黑白电视机、家用空调器、电话机、节能灯、VCD、DVD、计算机、程控交换机等的发展,提高了每一个中国家庭的生活质量。我国的电容器行业也得到了空前发展,从数量上、质量上、服务上,满足了上述电子整机及家用电器发展的需要,并带动了相关的材料行业、设备行业、仪表行业的发展,已成为全球电容器生产大国。
一、持续发展内涵将异于过去
回顾历史,经过20多年的奋斗,我国已成为全球电容器生产大国,占全球总产量的30%左右。由于全球经济复苏及我国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电容器行业在继续做大的同时必须做强,以强做大,这是发展内涵变化的核心。
在电子元件片式化进程中,电阻器和电容器一马当先。2002年,日本电阻器片式化率就达98%,陶瓷电容器片式化率达80%,钽电容器片式化率2001年就已达99%;美国电阻网络片式化率2000年达41%。至于电感器片式化率日本1998年已达52%以上,2002年日、美均已达70%,而信号电路用的电感器片式化率已达80%以上;开关片式化率达20%以上。1999年日本陶瓷滤波器片式化率达19%,而蜂窝移动通信设备中使用的片式陶瓷滤波器已占71%,温度补偿晶体振荡器片式化率已超过90%。
电子元件在片式化的同时,小型化也在迅速发展,不仅传统元件在迅速小型化,片式元件也在迅速小型化。目前,1608型片式阻容元件已成为日本生产的主流产品,1005型的片式阻容元件已成为移动通信设备使用的主流阻容元件。片式钽电容和片式塑料膜电容器最小尺寸均已达1608,且已商品化片式陶瓷电容器、片式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NTC)已开始批量生产0603型极小产品,金属化塑料膜电容器和云母电容器均已商品化生产1608型产品。
随着电子设备的薄轻小化,对电子元件复合化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日本TDK公司现已生产由4、8、16个电容器芯子组成的独石陶瓷电容器阵列。
陶瓷电容器仍将在世界电容器市场上居主导地位,而片式电容器将主宰陶瓷电容器和钽电容器市场。小型化、大容量、高电压、高频率、抗干扰和阵列化仍将是陶瓷电容器发展的方向。1005型片式陶瓷电容器已流行,0603型产品已上市,0402型产品已在开发。目前,利用薄层和多层化(600层~800层)技术以及内电极贱金属技术,已开发出容量高达100μF的独石陶瓷电容器,制造商已在开发容量为200μF甚至200μF以上的独石陶瓷电容器的制作技术。
小尺寸、大容量、长寿命、耐高温、低等效串联电阻等仍是铝电解电容器的发展方向。2000年松下电子元件公司开发出了WA系列铝电容器,其容量值较先前提高了2倍~18倍,同时,该公司还投放了超低外型的片式铝电容器,其高度仅0.95mm。
片式产品继续引领钽电容向小型化、大容量、低阻抗、低ESR方向发展,功能高分子聚合物钽电容器生产和应用将进一步扩大,钽粉CV值将继续提高,目前钽粉CV值已达100000,但制造商(如日本ELNA公司)已在开发150000CV值的钽粉。
值得注意的是工程技术人员正在开发利用铌作介质材料的铌电容器,由于铌的供应相当于钽的100倍,而该电容器的外形、结构和性能与片式钽电容器相似,由于成本关系,钽电容器不适于1000μF级产品的大批量生产,而铌电容器可实现该量级产品的批量生产。
铝电解电容器的市场主要集中在日本和中国,而相对于中国的铝电解电容器来讲,中国铝电解电容器行业的增长推力是来自节能、新能源、轨道交通三驾马车。如何看待中国电解电容接下来的发展,还是需要更多的探索和研究。
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信息中心预测通过对市场分析,大体上总结下了如此结论,2010-2012年我国铝电解电容器市场规模将保持5%-9%的增长速度,同时也要注意其他方面的影响,在“节能减排”思想的日益深入人心的时候,变频技术在国民经济各领域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以风力发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绿色能源领域正在逐渐在市场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当然,在日益不可以忽视的交通方面,也是对也对铝电解电容器提出了巨大的需求,这三大领域将会成为铝电解电容器行业高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日本地震已经过去了,但是其影响还是存在的,日本电子类生产企业遭受地震和海啸巨大影响。日本多处铝电解电容器工厂受到影响,日本主要铝电解电容器企业Nichicon、Rubicon、chemi-con等大都集中于受日本地震影响的福岛及周边地区,在地震与核辐射双重打击下,这些企业短期内难以恢复产能。由于公司与这些企业技术差距较小,这势必加速公司获得更多订单,预期公司将会长期受益于日本地震带来的订单转移。目前铝电解电容器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各大铝电解电容器厂商普遍提高了产品销售单价,公司也已经开始逐步提高部分铝电解电容器的销售单价,预计调整幅度在8%左右,化解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
在中国,进行电解电容这方面生产的厂家也是非常多的,我公司是东莞一家多年来专业生产销售电解电容、铝电解电容的厂家,公司吸纳了许多人才,在产品发明方面,做出了巨大的成绩。抓住客户迫切要求和未来的发展机遇,高起点、高要求建设好工业和车辆用高压大型薄膜电容器,以适应新能源、轨道交通、电动汽车、高压变频器等行业未来的需求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我公司准备在这之后的时间里,为客户带来更多更优秀的产品。
Ⅵ 芬兰诺基亚电容器有限公司的经历历程
2001年----用于电力系统的SVC的新型全数字式控制保护系统
2001年----串联补偿电容器组(SC)新型全数字式控制保护系统NPD+
2000年----电气化铁道用27..5KV高压晶闸管投切滤波器组(TSF)
2000年----SVC的新型全数字式控制保护系统
2000年----电抗器的塑胶绝缘处理工艺和换位铝导体结构
2000年----新型低压并联有源型滤波器
2000年----户外安装的(IP54,外壳材质SUS 305)低压金属化全膜干式自愈功能电容器
1999年----三相四线制低压三次谐波滤波器
1999年----低压电容器放电装置的世界专利
1997年----串联电容器组(SC)绝缘平台上激光供电的测量电子系统
1995年----新型设计的用于SVC的自立式晶闸管阀组
1995年----专利的低压并联型有源滤波器
1994年----电抗器的塑胶绝缘处理工艺和换位铝导体结构
1994年----低压电容器使用内附熔丝保护组件的世界专利
1994年----在串联补偿电容器组(SC)中,应用全数字化控制保护系统NPD,应用遥控终端单元
(RTU)及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GPS的功能在于同步操作时间的取得和
故障定位记录
1989年----用于串联补偿电容器组(SC)的强制触发火花放电间隙和金属氧化物变阻器保护系统
1989年----专利的电抗器绝缘处理工艺和换位铝导体结构
1988年----新型内置熔丝式高压电容器单体容量最大为1000KVAR
1985年----快速数字采集系统应用于串联补偿电容器组(SC)的电流测量
1981年----采用全膜(ALL-FILM)电介质高压电容器
1981年----低压电容器使用金属化聚丙烯薄膜绝缘、干式且具自愈功能
1980年----用于330kV电网电压支持的SVC
1979年----低压晶闸管投切(滤波)电容器组
1978年----世界上第一套735KV,350MVAR(60HZ)、5TH&7TH双调谐谐波滤波器组
1977年----整套交货用于钢铁厂的10KV TCR(36MVA)型静态无功功率补偿装置(SVC)
1975年----生产世界上最大容量的并联电容器组275KV/150MVAR
1975年----世界上第一套非线性电阻保护的串联电容器组(SC)
1975年----世界上第一套低压谐波滤波器出厂
1974年----串联电容器组(SC)的光纤信号传输系统
1971年----串联电容器组(SC)的绝缘平台上采用静态分立元件保护继电器
1970年----开始树脂模铸空气芯电抗器的制造
1970年----高压电容器开始使用焊接式瓷套管
1970年----高压电容器使用不锈钢外壳(AISI-409)之非导磁材质可避免产生磁滞损耗,
并可防止因热胀冷缩造成电容器外壳破裂漏油
1964年----在串联电容器组(SC)中应用光信号传输系统和静态分立元件控制系统
1964年----世界上第一套使用于400KV输电系统的串联补偿电容器组(SC)
1960年----开始生产制造高压空气芯(AIR-CORE)式电抗器
1960年----高压电容器使用内附熔丝保护组件的世界专利
Ⅶ 电阻器件发展史
电子元器件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浓缩的电子发展史:
电子技术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二十世纪发展最迅速,应用最广泛,成为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第一代电子产品以电子管为核心。四十年代末世界上诞生了第一只半导体三极管,它以小巧、轻便、省电、寿命长等特点,很快地被各国应用起来,在很大范围内取代了电子管。五十年代末期,世界上出现了第一块集成电路,它把许多晶体管等电子元件集成在一块硅芯片上,使电子产品向更小型化发展。集成电路从小规模集成电路迅速发展到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从而使电子产品向着高效能低消耗、高精度、高稳定、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由于,电子计算机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恰好能够充分说明电子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特性,所以下面就从电子计算机发展的四个时代来说明电子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特点。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1946年在美国研制成功,取名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这台计算机使用了18800个电子管,占地170平方米,重达30吨,耗电140千瓦,价格40多万美元,是一个昂贵耗电的"庞然大物"。由于它采用了电子线路来执行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和存储信息,从而就大大提高了运算速度。ENIAC每秒可进行5000次加法和减法运算,把计算一条弹道的时间短为30秒。它最初被专门用于弹道运算,后来经过多次改进而成为能进行各种科学计算的通用电子计算机。从1946年2月交付使用,到1955年10月最后切断电源,ENIAC服役长达9年。
尽管ENIAC还有许多弱点,但是在人类计算工具发展史上,它仍然是一座不朽的里程碑。它的成功,开辟了提高运算速度的极其广阔的可能性。它的问世,表明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从此,电子计算机在解放人类智力的道路上,突飞猛进的发展。电子计算机在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与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ENIAC问世以来的短短的四十多年中,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异常迅速。迄今为止,它的发展大致已经了下列四代:
第一代(1946~1957年)是电子计算机,它的基本电子元件是电子管,内存储器采用水银延迟线,外存储器主要采用磁鼓、纸带、卡片、磁带等。由于当时电子技术的限制,运算速度只是每秒几千次~几万次基本运算,内存容量仅几千个字。程序语言处于最低阶段,主要使用二进制表示的机器语言编程,后阶段采用汇编语言进行程序设计。因此,第一代计算机体积大,耗电多,速度低,造价高,使用不便;主要局限于一些军事和科研部门进行科学计算。
第二代(1958~1970年)是晶体管计算机。1948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了晶体管,10年后晶体管取代了计算机中的电子管,诞生了晶体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的基本电子元件是晶体管,内存储器大量使用磁性材料制成的磁芯存储器。与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相比,晶体管计算机体积小,耗电少,成本低,逻辑功能强,使用方便,可靠性高。
第三代(1963~1970年)是集成电路计算机。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1958年夏,美国德克萨斯公司制成了第一个半导体集成电路。集成电路是在几平方毫米的基片,集中了几十个或上百个电子元件组成的逻辑电路。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的基本电子元件是小规模集成电路和中规模集成电路,磁芯存储器进一步发展,并开始采用性能更好的半导体存储器,运算速度提高到每秒几十万次基本运算。由于采用了集成电路,第三代计算机各方面性能都有了极大提高:体积缩小,价格降低,功能增强,可靠性大大提高。
第四代(1971年~日前)是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随着集成了上千甚至上万个电子元件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电子计算机发展进入了第四代。第四代计算机的基本元件是大规模集成电路,甚至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集成度很高的半导体存储器替代了磁芯存储器,运算速度可达每秒几百万次,甚至上亿次基本运算。
Ⅷ 简述电学的发展史
电 学 发 展 史
"电"一词在西方是从希腊文琥珀一词转意而来的,在中国则是从雷闪现象中引出来的。自从18世纪中叶以来,对电的研究逐渐蓬勃开展。它的每项重大发现都引起广泛的实用研究,从而促进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现今,无论人类生活、科学技术活动以及物质生产活动都已离不开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某些带有专门知识的研究内容逐渐独立,形成专门的学科,如电子学、电工学等。电学又可称为电磁学,是物理学中颇具重要意义的基础学科。
电学的发展简史
有关电的记载可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早在公元前585年,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已记载了用木块摩擦过的琥珀能够吸引碎草等轻小物体,后来又有人发现摩擦过的煤玉也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能力。在以后的2000年中,这些现象被看成与磁石吸铁一样,属于物质具有的性质,此外没有什么其他重大的发现。
在中国,西汉末年已有"碡瑁(玳瑁)吸偌(细小物体之意)"的记载;晋朝时进一步还有关于摩擦起电引起放电现象的记载"今人梳头,解著衣时,有随梳解结有光者,亦有咤声"。
1600年,英国物理学家吉伯发现,不仅琥珀和煤玉摩擦后能吸引轻小物体,而且相当多的物质经摩擦后也都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他注意到这些物质经摩擦后并不具备磁石那种指南北的性质。为了表明与磁性的不同,他采用琥珀的希腊字母拼音把这种性质称为"电的"。吉伯在实验过程中制作了第一只验电器,这是一根中心固定可转动的金属细棒,当与摩擦过的琥珀靠近时,金属细棒可转动指向琥珀。
大约在1660年,马德堡的盖利克发明了第一台摩擦起电机。他用硫磺制成形如地球仪的可转动球体,用干燥的手掌摩擦转动球体,使之获得电。盖利克的摩擦起电机经过不断改进,在静电实验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直到19世纪霍耳茨和推普勒分别发明感应起电机后才被取代。
18世纪电的研究迅速发展起来。1729年,英国的格雷在研究琥珀的电效应是否可传递给其他物体时发现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金属可导电,丝绸不导电,并且他第一次使人体带电。格雷的实验引起法国迪费的注意。1733年迪费发现绝缘起来的金属也可摩擦起电,因此他得出所有物体都可摩擦起电的结论。他把玻璃上产生的电叫做"玻璃的",琥珀上产生的电与树脂产生的相同,叫做"树脂的"。他得到:带相同电的物体互相排斥;带不同电的物体彼此吸引。
1745年,荷兰莱顿的穆申布鲁克发明了能保存电的莱顿瓶。莱顿瓶的发明为电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条件,它对于电知识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差不多同时,美国的富兰克林做了许多有意义的工作,使得人们对电的认识更加丰富。1747年他根据实验提出:在正常条件下电是以一定的量存在于所有物质中的一种元素;电跟流体一样,摩擦的作用可以使它从一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但不能创造;任何孤立物体的电总量是不变的,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电荷守恒定律。他把摩擦时物体获得的电的多余部分叫做带正电,物体失去电而不足的部分叫做带负电。
严格地说,这种关于电的一元流体理论在今天看来并不正确,但他所使用的正电和负电的术语至今仍被采用,他还观察到导体的尖端更易于放电等。早在1749年,他就注意到雷闪与放电有许多相同之处,1752年他通过在雷雨天气将风筝放入云层,来进行雷击实验,证明了雷闪就是放电现象。在这个实验中最幸运的是富兰克林居然没有被电死,因为这是一个危险的实验,后来有人重复这种实验时遭电击身亡。富兰克林还建议用避雷针来防护建筑物免遭雷击,1745年首先由狄维斯实现,这大概是电的第一个实际应用。
18世纪后期开始了电荷相互作用的定量研究。1776年,普里斯特利发现带电金属容器内表面没有电荷,猜测电力与万有引力有相似的规律。1769年,鲁宾孙通过作用在一个小球上电力和重力平衡的实验,第一次直接测定了两个电荷相互作用力与距离二次方成反比。1773年,卡文迪什推算出电力与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他的这一实验是近代精确验证电力定律的雏形。
1785年,库仑设计了精巧的扭秤实验,直接测定了两个静止点电荷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之间的距离二次方成反比,与它们的电量乘积成正比。库仑的实验得到了世界的公认,从此电学的研究开始进入科学行列。1811年泊松把早先力学中拉普拉斯在万有引力定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势论用于静电,发展了静电学的解析理论。
18世纪后期电学的另一个重要的发展是意大利物理学家伏打发明了电池,在这之前,电学实验只能用摩擦起电机的莱顿瓶进行,而它们只能提供短暂的电流。1780年,意大利的解剖学家伽伐尼偶然观察到与金属相接触的蛙腿发生抽动。他进一步的实验发现,若用两种金属分别接触蛙腿的筋腱和肌肉,则当两种金属相碰时,蛙腿也会发生抽动。
1792年,伏打对此进行了仔细研究之后,认为蛙腿的抽动是一种对电流的灵敏反应。电流是两种不同金属插在一定的溶液内并构成回路时产生的,而肌肉提供了这种溶液。基于这一思想,1799年,他制造了第一个能产生持续电流的化学电池,其装置为一系列按同样顺序叠起来的银片、锌片和用盐水浸泡过的硬纸板组成的柱体,叫做伏打电堆。
此后,各种化学电源蓬勃发展起来。1822年塞贝克进一步发现,将铜线和一根别种金属(铋)线连成回路,并维持两个接头的不同温度,也可获得微弱而持续的电流,这就是热电效应。
化学电源发明后,很快发现利用它可以作出许多不寻常的事情。1800年卡莱尔和尼科尔森用低压电流分解水;同年里特成功地从水的电解中搜集了两种气体,并从硫酸铜溶液中电解出金属铜;1807年,戴维利用庞大的电池组先后电解得到钾、钠、钙、镁等金属;1811年他用2000个电池组成的电池组制成了碳极电弧;从19世纪50年代起它成为灯塔、剧院等场所使用的强烈光电源,直到70年代才逐渐被爱迪生发明的白炽灯所代替。此外伏打电池也促进了电镀的发展,电镀是1839年由西门子等人发明的。
虽然早在1750年富兰克林已经观察到莱顿瓶放电可使钢针磁化,甚至更早在1640年,已有人观察到闪电使罗盘的磁针旋转,但到19世纪初,科学界仍普遍认为电和磁是两种独立的作用。与这种传统观念相反,丹麦的自然哲学家奥斯特接受了德国哲学家康德和谢林关于自然力统一的哲学思想,坚信电与磁之间有着某种联系。经过多年的研究,他终于在1820年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当电流通过导线时,引起导线近旁的磁针偏转。电流磁效应的发现开拓了电学研究的新纪元。
奥斯特的发现首先引起法国物理学家的注意,同年即取得一些重要成果,如安培关于载流螺线管与磁铁等效性的实验;阿喇戈关于钢和铁在电流作用下的磁化现象;毕奥和萨伐尔关于长直载流导线对磁极作用力的实验;此外安培还进一步做了一系列电流相互作用的精巧实验。由这些实验分析得到的电流元之间相互作用力的规律,是认识电流产生磁场以及磁场对电流作用的基础。
电流磁效应的发现打开了电应用的新领域。1825年斯特金发明电磁铁,为电的广泛应用创造了条件。1833年高斯和韦伯制造了第一台简陋的单线电报;1837年惠斯通和莫尔斯分别独立发明了电报机,莫尔斯还发明了一套电码,利用他所制造的电报机可通过在移动的纸条上打上点和划来传递信息。
1855年汤姆孙(即开尔文)解决了水下电缆信号输送速度慢的问题,1866年按照汤姆孙设计的大西洋电缆铺设成功。1854年,法国电报家布尔瑟提出用电来传送声音的设想,但未变成现实;后来,赖斯于1861年实验成功,但未引起重视。1861年贝尔发明了电话,作为收话机,它仍用于现代,而其发话机则被爱迪生的发明的碳发话机以及休士的发明的传声器所改进。
电流磁效应发现不久,几种不同类型的检流计设计制成,为欧姆发现电路定律提供了条件。1826年,受到傅里叶关于固体中热传导理论的启发,欧姆认为电的传导和热的传导很相似,电源的作用好像热传导中的温差一样。为了确定电路定律,开始他用伏打电堆作电源进行实验,由于当时的伏打电堆性能很不稳定,实验没有成功;后来他改用两个接触点温度恒定因而高度稳定的热电动势做实验,得到电路中的电流强度与他所谓的电源的"验电力"成正比,比例系数为电路的电阻。
由于当时的能量守恒定律尚未确立,验电力的概念是含混的,直到1848年基尔霍夫从能量的角度考查,才橙清了电位差、电动势、电场强度等概念,使得欧姆理论与静电学概念协调起来。在此基础上,基尔霍夫解决了分支电路问题。
杰出的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从事电磁现象的实验研究,对电磁学的发展作出极重要的贡献,其中最重要的贡献是1831年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紧接着他做了许多实验确定电磁感应的规律,他发现当闭合线圈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线圈中就产生感应电动势,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取决于磁通量随时间的变化率。后来,楞次于1834年给出感应电流方向的描述,而诺埃曼概括了他们的结果给出感应电动势的数学公式。
法拉第在电磁感应的基础上制出了第一台发电机。此外,他把电现象和其他现象联系起来广泛进行研究,在1833年成功地证明了摩擦起电和伏打电池产生的电相同,1834年发现电解定律,1845年发现磁光效应,并解释了物质的顺磁性和抗磁性,他还详细研究了极化现象和静电感应现象,并首次用实验证明了电荷守恒定律。
电磁感应的发现为能源的开发和广泛利用开创了崭新的前景。1866年西门子发明了可供实用的自激发电机;19世纪末实现了电能的远距离输送;电动机在生产和交通运输中得到广泛使用,从而极大地改变了工业生产的面貌。
对于电磁现象的广泛研究使法拉第逐渐形成了他特有的"场"的观念。他认为:力线是物质的,它弥漫在全部空间,并把异号电荷和相异磁板分别连结起来;电力和磁力不是通过空虚空间的超距作用,而是通过电力线和磁力线来传递的,它们是认识电磁现象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甚至它们比产生或"汇集"力线的"源"更富有研究的价值。
法拉第的丰硕的实验研究成果以及他的新颖的场的观念,为电磁现象的统一理论准备了条件。诺埃曼、韦伯等物理学家对电磁现象的认识曾有过不少重要贡献,但他们从超距作用观点出发,概括库仑以来已有的全部电学知识,在建立统一理论方面并未取得成功。这一工作在19世纪60年代由卓越的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完成。
麦克斯韦认为变化的磁场在其周围的空间激发涡旋电场;变化的电场引起媒质电位移的变化,电位移的变化与电流一样在周围的空间激发涡旋磁场。麦克斯韦明确地用数学公式把它们表示出来,从而得到了电磁场的普遍方程组——麦克斯韦方程组。法拉第的力线思想以及电磁作用传递的思想在其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麦克斯韦进而根据他的方程组,得出电磁作用以波的形式传播,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电量的电磁单位与静电单位的比值,其值与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相同,由此麦克斯韦预言光也是一种电磁波。
1888年,赫兹根据电容器放电的振荡性质,设计制作了电磁波源和电磁波检测器,通过实验检测到电磁波,测定了电磁波的波速,并观察到电磁波与光波一样,具有偏振性质,能够反射、折射和聚焦。从此麦克斯韦的理论逐渐为人们所接受。麦克斯韦电磁理论通过赫兹电磁波实验的证实,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电磁波的应用和研究。1895年,俄国的波波夫和意大利的马可尼分别实现了无线电信号的传送。后来马可尼将赫兹的振子改进为竖直的天线;德国的布劳恩进一步将发射器分为两个振荡电路,为扩大信号传递范围创造了条件。1901年马可尼第一次建立了横跨大西洋的无线电联系。电子管的发明及其在线路中的应用,使得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都成为易事,推动了无线电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1896年洛伦兹提出的电子论,将麦克斯韦方程组应用到微观领域,并把物质的电磁性质归结为原子中电子的效应。这样不仅可以解释物质的极化、磁化、导电等现象以及物质对光的吸收、散射和色散现象;而且还成功地说明了关于光谱在磁场中分裂的正常塞曼效应;此外,洛伦兹还根据电子论导出了关于运动介质中的光速公式,把麦克斯韦理论向前推进了一步。
在法拉第、麦克斯韦和洛伦兹的理论体系中,假定了有一种特殊媒质"以太"存在,它是电磁波的荷载者,只有在以太参照系中,真空中光速才严格地与方向无关,麦克斯韦方程组和洛伦兹力公式也只在以太参照系中才严格成立。这意味着电磁规律不符合相对性原理。
关于这方面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导致了爱因斯坦在1905年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它改变了原来的观点,认定狭义相对论是物理学的一个基本原理,它否定了以太参照系的存在并修改了惯性参照系之间的时空变换关系,使得麦克斯韦方程组和洛伦兹力公式有可能在所有惯性参照系中都成立。狭义相对论的建立不仅发展了电磁理论,并且对以后理论物理的发展具有巨
Ⅸ 日立电解电容的发展史
就现在的产量来说,铝电解电容器在电容器中占第二位.这类电容器本来是一般的直流电容器,但现在已经从直流发展到交流、从低温发展到高温、从低压发展到高压、从通用型发展到特殊型、从一般结构发展到片式、扁平、书本式等结构。其上限容量已扩展到4F左右,使用频率已达到30kHz,工作温度范围已达到-55℃—125℃,有的甚至高到150℃,额定电压己达到700V。总之,铝电解电容器的发展越来越广。 导致这些发展的基础如下:
1.在材料上,现在用的铝箔在成分和结构上都很考究。已经不再要求高纯,例如、对阳极箔,要求其纯度高到适当。为了提高起始腐蚀点数、机械强度及介质氧化膜的性能,箔中要适当的含有某些杂质.并有的采用合金箔。在结构上,对低压箔,不要求立方结构占的比例很大,但是对高压箔,则要求这种结构占到80%一90%以上。对阴极箔.为了提高其比容,则要求晶粒无规则取向的含杂量一定的合金铝箔。 工作电解液有三种成分构成.即溶剂、溶质和添加物,如已长期应用的电解液,其成分为乙二醇、甘油、硼酸和氨水。由于铝电解电容器的发展,这种电解液已远不能满足要求,故产生了许多新型电解液,以降低电容器的工作温度范围(如-55℃——l25℃)。这些新型电解液的配方原则是:①用两种溶剂混合.以达到互补。②用两种弱酸,以提供所需的两种阴离子团。③加碱,如有机胺,以调整电解液的pH值和闪火电压.改变其电阻率。④改进电解液特性的添加物,如防止铝氧化膜发生水合作用的磷酸或其盐,吸收氢的二硝基苯等,提高电解液闪火电压的乙烯氧化物。
2.在工艺上,除了已经实现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以外,铝电解电容器在工艺上的进展主要是腐蚀相赋能两个工艺。铝箔的腐蚀系数不但已经很高(低压电容器箔已达100,高压者达25),而且可以根据对电容器的性能要求,腐蚀出不同坑洞形貌的铝箔。腐蚀工艺是一种腐蚀液种类、浓度、温度、原箔成分、结构、表面状态、腐蚀过程中箔速度以及电源类型、波形、频率、电压等的动态平衡工艺。问题是如何得出最佳的动态平衡和如何根据要求确定出最传平衡。因此,对现在的腐蚀工艺还不能说已经达到了最佳状态。 现在的赋能工艺已经可以制造出优质的介质氧化膜,而月还可以根据要求不同,制造出不同的介质氧化膜,例如,对直流电容器,制造出γ和γ’型结晶氧化铝膜,对交流电容器,则为非晶膜。赋能工艺最大的进展是能将氢氧化铝膜转变成介质氧化铝膜、并能在其表面形成防水层。此外,还能消除介质膜的疵点和龟裂。
3.在结构上,铝电解电容器的结构已经多样化,除了上述液体铝电解电容器外.还有固体铝电解电容器。其结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箔式卷绕形的,另一种是铝粉烧结多孔块状的,所用的固体电解质主要是MnO2。 铝电解电容器的结构已经多样化,如双阳极结构、对阴极结构、 书本式结构、三角式结构、片式结构。其中片式铝电解电容器的出现是铝电解电容器的又—进步。因为如果没有高比容的铝箔、耐高温的电解液、优异的密封结构和精细的加工技术,是很难制出合乎要求的片式铝电解电容器的,目的,其片式化率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Ⅹ 大家了解陶瓷介质电容器的发展史吗
1900年发明陶瓷介质抄电容器,30年代袭末人们发现在陶瓷中添加钛酸盐可使介电常数成倍增长,因而制造出较便宜的瓷介质电容器,1940年前后人们发现了现在的陶瓷电容器的主要原材料BaTiO3具有绝缘性后,开始将陶瓷电容器使用于对既小型、精度要求又极高的军事用电子设备当中。
陶瓷叠片电容器于1960年左右作为商品开始开发,到了1970年,随着混合IC、计算机、以及便携电子设备的进步也随之迅速的发展起来,成为电子设备中不可缺少的零部件,现在的陶瓷介质电容器的全部数量约占电容器市场的7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