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西方历史文化背景的了解
中西文化的差异根源于中西文化的不同源起。中国文化实际上表现为一种伦理秩序,通过道德伦理规约人们的现实活动。孔子和老子对中国民族性格的塑造起着主导作用,儒家推崇“温、良、恭、俭、让”的内向性格,认为君子的理想人格应该是含而不露、温文尔雅。老子崇道,认为“清静为天下正”,要想静而不动,就应该自然无为、雌退不争。这一切塑造了中国人本分、合群、依赖、服从的阴柔民族性格。此外,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也有很大影响。印度佛教中佛陀(男性)的地位逐渐让位于中国人心目中的观音菩萨,信徒们选择一个女性神作为崇拜对象,这一点与其阴柔的性格不无关系。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诞生于爱琴海的希腊神话不仅强调对自然力的敬畏,而且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与改造,歌颂人性及人的生命力。因此,神的故事与英雄传说便成为希腊神话的两大组成部分。希腊文化被誉为“阿波罗文化”,日神阿波罗是古希腊宗教文化主流精神的象征,他代表了古希腊文化中“稳健”、“自我肯定”、“自信、好强”等精神特质。与中国文化的阴柔相比,西方文化更显阳刚。同时,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传说对西方民族性格的塑造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古希腊人对英雄人物的挚爱使西方人不仅崇尚智慧,也推崇刚勇,追求独立,具有善于征服的刚强性格及向外开拓的冒险精神,并且渗透着极强的主动性、攻击性、占有性。
B. 中西文化中有关历史传统的差异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
中西方文化差距是一个持续已久并且不断升温的话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这个话题已经被各行各业重视,它选进大学,尤其是我们这种理工科大学,足以证明其重要程度。
今天我们先姑且不提它在国家和企业层面上的重要性,只从一部电影中,一个普通华裔家庭中的日常生活中,窥豹一斑。
本片讲述的是一个中国青年人,独身来到美国学习,就业,并且成功与一名美国女性组建家庭,并养育一名男孩。本来平静的生活,被长期在国内生活的老父亲退休,来美国和家人“团聚”所打破,历经波折,最终又趋于平静的故事。
下面我们从几个简单的例子来分析一下中西文化差异:
1. 早晨吃早饭
中国爷爷的早饭是传统的中国式早餐,满满一大碗并且十分风声,这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吃热的,有油的食物,而这在西方人眼中是十分不健康的,所以美国媳妇只吃饼干补充糖类,生菜叶子补充维生素,没有一点油脂和脂肪。
2. 锻炼方式
中国爷爷是太极拳大师,所以晨练也是打坐,吐纳一些比较温和的运动,运动后写写书法,这也完全符合中国人内敛的性格,和以静制动的传统思想。而美国媳妇用跑步这种方式锻炼身体,无疑跑步是很好的运动,锻炼身体各项机能,也充分体现了美国人热情,精力旺盛的特点,而这在中国爷爷眼里,早晨起来穿着太过暴露出去,就显得那么让人不舒服了。
3. 对于隐私
小孙子洗完澡后爷爷开玩笑的逗孩子,说“咱家传宗接代全靠你了”,而这引起了美国媳妇的强烈不满,美国是一个强调人权的国家,美国人认为无论孩子还是成人,隐私都是要被尊重的,而中国人的传统思想是“三纲五常”,父为子纲,儿子的一切都是父亲给的,不存在什么隐私。
4. 胃病
美国媳妇患有胃病,中国爷爷试图通过中国经脉的理论给儿媳妇治病,美国人从小学习的解刨学中不存在这个东西,自然就不相信,又由于之前种种芥蒂,必定导致了她更紧张而胃出血,而中国爷爷面对儿孙的质疑,更是百口莫辩。这件事从根本上来说没有对错,只是中西医药理不同。
5. 动画片
孙子看的动画片是美国动画,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英雄主义气息浓重的国家,总有一个某某侠站出来打死坏人,拯救世界。而中国的动画片代表了中国人的教育态度,引导的孩子要善良,宽容。哪怕是西游记这种正邪很明显的作品,4个人都是出家之人,尽管是妖怪也要宽容对待,教育后放生。
6. 电话,感情
中国爷爷在孤独多年后,自然想有个老伴陪伴晚年,但是当儿子打电话提出一同郊游的提议时,父亲虽然非常想去,但是还是说的十分婉转,这符合中国人含蓄的性格特点。当他们去郊游的时候,年轻人有意撮合两位老人能有所进展,而在老人心中,这并不是好意,而是“摆布”,是对他们父母身份的不尊重,让他们很无地自容。
故事最终两位老人都独自搬出了儿女的住所,各自生活,虽不是理想的大团圆结局,但是意味深长,同在一个城市,但是并不同住,只是想去看望孙子的时候可以去,而他们肯定会去的,因为中国人停不住的惦念自己的孩子,无论孩子多大,都是自己难以割舍的一部分,这也是中国人难以磨灭的特点之一。
C. 中西文化的历史
中国的文化思想说到底,关键在于一句孔子的“谦、恭、信、敏、慧”而西方的文化,正好相反,在于一个“争”字,在处理人事方面以己为先。 中西文化上的差异的形成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重要的时期: 公元前221年,通过“商鞅变法”而强大的秦国最终统一了中国大地~至此,长达2000多年的中国封建专制制度拉开了序幕。这次统一,不仅为统一的华夏文化的形成墓定了基础,也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开始行成。而此时的西方各国(这里主要指的是欧洲各国)还仅仅是奴隶制的邦城国家。此后的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占据了主导地位,随着农耕经济的发展,不论是平民百姓还是王公贵族,都希望有一个相对安宁的生产环境以维持农耕经济的发展。因此,主张“非攻、尚贤”的儒家思想成为了中国的统治思想,因此,中国的文化里多了些“和谐”,少了些“争斗”。而西方各国,随着庄园经济的发展,游牧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游牧经济的扩张性也越来越突显出来。在这种生产方式下,“争”也就不可避免的成为其文化中的关键。至此,中西文化开始“分道扬镳”了。 中西文化差异继续扩大是在16、17世纪,此时的西方各国,特别是西欧各国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政治、思想上的变革。 思想方面,“文艺复兴”这场思想解放运动对西方后来的文化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人文主义”思潮的传播一方面将人的思想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它也使得自我私欲过度的膨胀,更加深了西方文化的“争”。在政治方面,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使资本主义体系开始形成。资本主义的侵略性以及血腥的资本的原始积累也使得其文化中“争”的日益突出。 回过头来看中国,长期的封建专制日益完善和加强,统治阶级满足于现状,仍然做着“天朝”的美梦。不屑也不想去了解世界,更不用说去“争”了。再者,由于封建思想、自然经济的自闭性,人们也安于现状,并不,也不敢去“思变”。 中西文化的差异还集中体现在宗教信仰上。在中国,不论是外来的佛教还是土生土长的道教,讲究的是逆来顺受、讲究的是来生。而西方的教义,虽然也强调来生,讲究受难,但不论基督教还是伊斯兰教,也都很讲究个反抗异族压迫,反抗异教徒等,如《圣经》中的很多故事都是描绘尤太人的反抗和战争。 这种在宗教上的差异的形成也与其形成时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佛教、道教的传入和产生是在东汉时期,当时的中国,封建专制已经形成,统治者急需一种能够安抚人心,利于安定的宗教以束缚人们思想,进而维护其统治。 而西方各国,大多是松散的邦城,各国的统治者都希望通过战争获得土地和人口。因此,建立统一的国家成为他们迫切的希望,而宗教的信徒,为了发展本教,打击异教,于是与统治阶级相“勾结”,根据统治者的侵略欲望,对教义进行适当改动后成为了其统治工具,同时也使其教得到了发展。例如欧洲“宗教改革 ”。 再者,中西文化的差异也体现在对“爱”的诠释上,在中国文化里,对“爱”,强调的是“大爱”,是对芸芸众生的大爱。而在西方社会里,人们更加突出自我,更加注重自我的感受,因此,在西方文化里的“爱”主要是对自己,对家人或是某个个体的“小爱” 。 形成这样的差异其实与文化形成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息息相关。众所周知,华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都是处在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时期,因此,华夏文化必然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而在封建社会中,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更好的统治人民,往往通过各种途径向人们灌输诸如“谱度众生”、“因果循环 ”之类的思想。因此,人们为了能够来世“成仙”就今世行善,于是就有了对芸芸众生的“大爱”。 而纵观西方文化历史,其开始形成如今的资本主义文化是在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在这场文化运动中,人们宣扬“人文主义”,肯定人的价值、尊重人的权利、重视人的力量。在这样的背景下孕育的文化必然会带有其“人文主义”的特征。因此,也就形成了西方社会的“小爱”。 其实,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其产生及发展的社会背景及时代的不同。任何文化都带有其产生的时代烙印,即时代特征。文化是一定区域的人们长期融合所形成的共同的心理素质,因此,文化既然已经形成,就没有优劣之分。这也是我们在研究文化问题时必须紧记的东西。
D. 中西文化交流史的内容是什么
本书利用大量的中抄外考古实物及中外文献资料,辅以从国内外收集的珍贵图片和精心绘制的线路图,自中西交通的曙光时代——新石器时代开始,全面地介绍了从新石器时代到目前的中西文化由初步接触到互相交融的历史,即可看中国文化的西传对西方文化的影响,又可看到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渗透和影响。本书资料异常丰富,内容相当全面,已被多所高校列为文化交流史的教材或参考书。本书是曾为“中国文化史丛书”之一的《中西文化交流史》的最新修订版。书中大量利用了中外考古实物及中外文献资料,辅以从国内外收集的珍贵图片和精心绘制的线路图,自中西交通的曙光时代新石器时代开始,按照时间顺序,从广义文化的角度对新石器时代到目前的中西文化由初步接触到互相交融冲撞的历史作了全面而又颇有深度的系统介绍。新版除根据最新考古和研究对初版内容作了更新外,更着力补充了两章十万多字,对初版缺失的19世纪以来中西文化交流的丰富内容作了介绍和分析。本书适合作作为文化史、中外关系等专业的教材和参考书。
E. 中西文化交流史的内容简介
即可看中国文化的西传对西方文化的影响,又可看到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专渗透和影响。本书资属料异常丰富,内容相当全面,已被多所高校列为文化交流史的教材或参考书。本书是曾为“中国文化史丛书”之一的《中西文化交流史》的最新修订版。书中大量利用了中外考古实物及中外文献资料,辅以从国内外收集的珍贵图片和精心绘制的线路图,自中西交通的曙光时代新石器时代开始,按照时间顺序,从广义文化的角度对新石器时代到目前的中西文化由初步接触到互相交融冲撞的历史作了全面而又颇有深度的系统介绍。新版除根据最新考古和研究对初版内容作了更新外,更着力补充了两章十万多字,对初版缺失的19世纪以来中西文化交流的丰富内容作了介绍和分析。本书适合作作为文化史、中外关系等专业的教材和参考书。
F. 求一篇论述西方文化的论文 3000字
大家知道,无论是中国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是源远流长,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我们说西方文明如果从克里特文明开始算起的话,距今已经有4千5百年左右的历史了。而我们中国文明呢,我们常说中国文明5千年的历史,而实际上只有3100年左右,即便是从夏代开始,至多也只有4100年。但是西方学术界只承认我们的文明史是从商代而不是从夏代开始。因为,他们认为夏代只是一种传说,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它是一个文明,尤其是没有找到文字。没有文字的文化只能算是一种原始文化或者是一种传说
西方文明主要来自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和基督教文明三大源流。这三大文明之间是具有极大反差的,到了近现代文化,这三大源流才算是百川归海,都汇入西方近现代文化之中。中国的文明源流主要是讲先秦,在先秦时候,大凡以黄河中下游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地,就以华夏自居。 到了汉朝,应该说还是长治久安的,历史上有一个说法"雄汉盛唐",也就是说汉朝很强大。中国人变得文弱是在汉代以后,由于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人开始讲究仁义而不是霸道了。随着中国的不断进步,不断发展,中国自从宋朝以后,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被南移了,南方逐渐繁盛起来了。 首先看中国,它的变革是经历了一个三步曲的过程。商代,中国和其他原始文明一样,都是一种亲代文化,都带有很浓郁的迷信色彩。我们最早的甲骨文就是一种专门用于占卜的宗教文字,为祭祀所用。西方学术界有一种观点,就是文明最早产生于寺庙之中,庙就是最早的城市中心。周朝取代商代,不仅仅是政权的更替,更为主要是宗教的变化。接下去是先秦的孔子孟子们所进行的儒家思想的变革。 到了孟子,对此又有了系统化的解释,一个人只要去向自己本性发掘,就一定能把自己本性中的美好善良的东西发掘出来,成为一个善人和圣人。因此,只要每个人都"修身、齐家"就能"治国、平天下",最后达到一个大同的理想世界。中国文化完成的一个重大变革,这个变革决定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现世的人自我的道德修养,而不太关注外在的上帝鬼神之类的东西。也就是说,中国儒家把大同社会的理想最后落实到每个人的修身养性的工夫之上。同样,西方文化在这个时候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希腊文化、到罗马文化以及基督教文化,它是一个超越的过程,而不是内敛的过程。到最后,中国文化强调一切从内心做起,西方文化强调一切由外在的上帝决定即上帝决定论。中世纪有一句名言:没有任何一只麻雀从树上掉下来,不是出于上帝的特殊意志。中国文化强调内心的修炼,"内盛外王,成己成物 ",由内向外。中西方文化发生了根本变化。
yi般来说,西方人重利轻义,东方人重义轻利或义利兼顾。东方人的意识就是义字当先,古时的关羽不正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义气英豪.也被当时的人们大加赞赏,我想这也是由于古时的多方思想而造成的一种文化意识.5000年的文化也是造成这种重礼的不可忽视的原因.相对而言,短短的西方文化更注重利益,这也正是现实主义的表现,从侵华战争及西方的一切生活都可以看出他们的自我意识,也可以称为不虚伪,实事求是的作风。当然,这也只是针对东方的绝大多数而言的。在东方比如中国人的生活中,谦让是一种美德,而西方人对此不知如何是好。西方人在多数时候为了利益可以牺牲自己的义。
东方人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而西方人则重视个体性.在很多问题上中西方的差异是的,西方人看《梁山伯与祝英台》不一定看不得懂,这里头最大的问题就是中西方文化间的差异,从而造成了中国人细腻含蓄的倾情和西方人的直接表露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中国古代的大家闺秀想必西方人一定毫无想象,更不必说中国古代的“男尊女卑”及古时的家法等一切束缚主义的思想。
G. 中外文化交流史的内容简介
文化交流的历史图象,是极难把握的。
首先,它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自从人猿揖别以来,人类社会就始终处在发展这一动态上。这一动态的难以把握,在予它的多样性。在众多种族、民族、国家和地区中,人类社会发展有着依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而彼此有别的众多发展频道:有的快速发展,很早就达到过某一时代的巅峰,而后迅速滑落向无边暗夜;有的曾经存在,踪迹鲜明,却由于某种自然灾害或战争面“蒸发”;有的屡屡历经挫折、迂回甚至倒退,却百折不回,千年一脉,不断再造辉煌;有的始终在历史长河中沉浮;还有的后来居上,等等。这种动态的多样性,造成了自古以来人类社会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性现象,也给文化交流制作了基本背景。
其次,它是立体的、而非平面的。人类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民族创造的文明与文化,都同人类社会本身一样,是一种立体网络式的结构。正因为如此,诸文明与文化之间的交流,自然也是立体网络式的。如果对它们仅仅作平面式的认知与理解,人们笔下的文化交流,一定是苍白的,远远不能表现其错综复杂的无比璀璨。按照常规,我们可以将文化划分为物质的(器物的)、制度的、精神的三个大的范畴,同时要知道它还有众多的、层出不穷的专门范畴。当文明之问发生碰撞,文化之间发生接触,这不同的三大范畴与众多专门范畴的内涵之间,必然发生的交流,显然也呈立体网络状。如果再向纵深思索,我们就不难看到,不同文明、文化碰撞的时候,即使是最简单、最直接也最容易交换的物质(器物)文化,其中也物化着丰富的制度文明乃至精神文明的内容。而与此同时,制度与精神层面的文化问碰撞,其交流的内涵中,亦包含着对物质(器物)文化赖以产生的不同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认知与理解。
第三,它是双向与多向的,而非单向的。在讨论文化交流时,人们一般都注意到它的双向互动。这一认知,比较起那种单向认知的片面性、偏执性、主观性来,自然是大进了一步。在这一基础上,人们还进一步探讨了这种双向互动的不平衡性,即:在某特定的时期,不同文明与文化相遇的时候,其中某一种处在发展较高阶段的文明与文化,可能对另一文化墨高屋建瓴式的倾斜式“文化出超”。不过,当我们仔细审视上述这种双向运动时,就会发现,除了上古时期人类社会处在低级的原始的发展状态因而可能发生比较纯粹的双向运动以外,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古典时代以降的文化交流在双向互动中,早已包含了大量的第三、第四乃巨更多种文化内涵,因而文化交流的双向性,其实也是一种多向性互动。这也从另一侧面,证明文化交流的立体网络模式。
第四,中华民族对外文化交流时,其璀璨辉煌的物质文化出超现象常常令人眼花缭乱。当人们集中注视中外文化交流的这一现象时,其实有许多值得重视的事物往往被掩盖了。发掘并探究这些容易被掩盖的比较陌生的领域,尤具重要的价值。例如,在制度、精神层面,中华民族似乎并非出超大户,相反,却有“文化入超”大户之嫌。例如,在古代,佛教、伊斯兰教文明流人中华,甚至基督教文明亦曾在中国境内一度“寺满百城”,而中国的儒家学说流播的范围却仅限于朝鲜半岛、日本、越南以及近代以来新加坡与东南亚华人聚居地区;又如,即使在物质文化层面,比较起丝绸、瓷器与四大发明这些高级复杂劳动的产品来,在那些比较简单劳动的物质文化领域,中华民族恐怕也处于“文化入超”之列吧。
内容如此丰富多彩,难以把握的文化交流史,自然不是一两代人能够完成的。这是一场接力赛,垒人类各族人民共同承担的接力赛。就中外文化交流史而言,中国学人的责任是义不容辞的,除了自己要挺身承担,更要不断与国外同行切磋、合作。文化交流史的学研、撰写本身,也是一部文化交流史呢!这场任重道远的接力赛,前有古人,后有来者。一良师主编、各位师辈学长共同合作的那部专书,就是我们接力赛的前面一棒;我们接过这一棒,努力疾跑,尽自己这一棒的一份心和力。这一棒的得失,自本书问世之日起,就已经要请下一棒去评说了。我深信不疑的是,这一永远的接力赛,一棒定比一棒更出色、更完美,更接近人类历史上文化交流那丰富、复杂、千姿百态的真实。
H. 概述陈独秀对中西文化的认识,分析其产生的背景
陈独秀(1879~1942),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今安回庆)人。中国近答现代史上伟大的爱国者,伟大的革命家与改革家,伟大的民主主义者,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是五四运动的思想指导者;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是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创始人;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最主要的领导人;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个深刻总结、反思苏联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验、教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