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上海历史文化介绍

上海历史文化介绍

发布时间:2021-02-22 18:22:47

① 上海比较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景点有哪些

  1. 外滩万国建筑博览 金茂大厦88层观光厅 豫园

  2. 中共“一大”会址 东方明珠 国际会议中心

  3. 上海博物馆 朱家角 磁悬浮列车

  4. 东方绿舟 海湾旅游区 浦东高桥滨江森林公园

  5. 吴淞口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 大洋海底世界 外滩人行观光隧道

  6. 外滩“情人墙” 浦江游览 陆家嘴中心绿地

  7. 世纪广场 上海科技馆 上海老街

  8. 佘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多伦路文化街 上海海洋水族馆

  9. 新天地 龙华塔 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

  10. 上海大剧院 鲁迅公园 南京路步行街

  11. 孙中山故居 徐家汇天主教堂 世纪公园

  12. 上海野生动物园 龙华寺 玉佛寺

  13. 静安寺 上海体育场 共青森林公园

  14. 法华塔 滨江大道 古漪园

  15. 汇龙潭 嘉定孔庙 上海影视乐园

  16. 秋霞圃 醉白池 曲水园

  17. 方塔 上海图书馆 大观园

  18. 太阳岛国际旅游度假区 东平国家森林公园 老城隍庙

  19. 佘山国家森林公园西佘山园 东滩候鸟 淀山湖风景区

  20. 桥乡金泽 上海自然博物馆 唐经幢

  21. 佘山国家森林公园东佘山园 天马山 欧罗巴世界乐园

  22. 浏河岛度假村 人民公园 上海植物园

  23. 锦江乐园 桂林公园 陈毅广场

  24. 龙华烈士陵园 杜莎夫人蜡像馆 龙华旅游城

  25. 七宝老街 上海动物园 东方艺术中心

  26. 上海国际展览中心 上海美术馆 国际礼拜堂

  27.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临江公园 真如寺

  28. 宋庆龄故居 鲁迅故居 潮音庵

  29. 中华民族大观园 钦赐仰殿 三甲港海滨

  30. 上海民族文化村 桃源民俗村 周公馆

  31. 宋庆龄陵园 松江清真寺 滨海旅游度假区

  32. 佘山滑索道 金鳌山 崇明学宫

  33. 寿安寺 月湖 普济桥

  34. 崧泽古文化遗址 白云观 吴兴寺

  35. 东海影视乐园 芦潮港 徐光启墓园

  36. 江湾体育乐园 沐恩堂 小桃园清真寺

  37. 圣母大堂 文庙 长兴岛、横沙岛

  38. 华夏旅游文化区 邹韬奋故居 沉香阁

  39. 福州路文化街 上海大自然野生昆虫馆 步高里

  40. 复兴公园 瀑布钟 外滩城市雕塑群

  41. 证券大厦 南翔砖塔 共青团中央机关旧址

  42. 华夏文化公园 黄炎培故居 鹤鸣楼

  43. 川沙古城墙 黄浦公园 刘海粟美术馆

  44. 上海马戏城 上海国际赛车场 陶行知纪念馆

  45. 银七星滑雪场 上海音乐厅 万佛阁

  46. 二严寺 通津桥 华亭东石塘

② 上海的发展历史

上海的历史:

上海历史悠久,系1986年国务院颁布的第二批38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上海西部在6000年前就已成陆。市区成陆约在10世纪前叶才全部形成。

春秋时期的上海,属吴国,战国时期的上海先属越国,后属楚国。楚考烈王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上海是他封邑的一部分,上海的别称“申”就源出于此。

上海的另一个别称“沪”,源于“沪渎”,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捕鱼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个地名,这一带被称为“沪渎”。

“上海”这一名称的真正由来始于宋代,当时的上海,已开始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在今外滩至十六铺的黄浦江中,它的西岸有个上海镇,这些便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

元代的上海镇已有很大的发展,并设立了市舶司。此后,上海镇又升格为上海县。明代的上海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棉纺业中心,商业经济日趋发达。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政府在上海设立了海关。清乾隆、嘉庆年间,上海逐渐成为中国的贸易大港和漕粮运输中心,被称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

1843年,在鸦片战争后,上海被殖民主义者强迫开辟为通商口岸。1845年,英国首先在上海设立了租界。之后,美国在上海设立租界。

1849年,法国也在上海设立租界。1863年,英美租界合并为公共租界后,上海实际上被划分为华界、公共租界、法租界三部分,自1843年以后100多年里,上海成了外国殖民主义者在中国倾销商品,搜刮原料、钱财的主要口岸,上海因此也有了“冒险家的乐园”之称。

1925年1月奉军进人上海,当时的北京政府将上海改为淞沪市。1927年7月7日,上海特别市宣告成立。1930年7月1日上海特别市改称上海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租界收回。

1949年5月27日,上海获得解放,经过上海历届政府与人民长期不懈的改造和建设,上海成为新中国的重要的工商业基地。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上海仍为中央直辖市。上海市划分为20个市区和10个郊区。

(2)上海历史文化介绍扩展阅读

上海,简称“沪”或“申”,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沪杭甬大湾区核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首批沿海开放城市。

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G60科创走廊核心城市。隔东中国海与日本九州岛相望,南濒杭州湾,北、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

上海市地处东经120°52′至122°12′,北纬30°40′至31°53′之间,面积6340平方公里,位于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沿,中国南北海岸中心点,长江和黄浦江入海汇合处。北界长江,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和浙江两省。

上海境内缺乏金属矿产资源,建筑石料也很稀少,陆上的能源矿产同样匮乏。70年代以来开始在近海寻找油气资源,在多口钻井中获得工业原油和天然气。

据初步估算,东海大陆架油气资源储量约有60亿吨,是中国近海海域最大的含油气盆地。附近的南黄海,经过调查和勘探,也发现油气资源,估算有2.9亿吨储量。东海海水中化学资源丰富,在长江口浅海底下,还发现一些矿物异常区,有锆石、钛铁砂、石榴石、金红石等重要矿物。

上海市境内天然植被残剩不多,绝大部分是人工栽培作物和林木。天然的木本植物群落,仅分布于大金山岛和佘山等局部地区,天然草本植物群落分布在沙洲、滩地和港汊。栽培的农作物共有100多个种类,近万个品种。蔬菜多达400多种,居全国之冠,瓜果和观赏花卉品种也很多。

上海市地处长江入海口、太湖流域东缘。境内河道(湖泊)面积约500多平方公里,河面积率为9%~10%;上海市河道长度2万余公里,河网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3公里~4公里。

上海市统计局统计公报显示,2015年末上海市常住人口总数为2415.27万人,相比2014年末减少10.41万人。

统计显示,2015年末上海市户籍常住人口1433.62万人,外来常住人口981.65万人。相比2014年末,外来常住人口减少14.77万人,同比降幅为1.5%。

③ 上海市历史简介

上海市历史简介:

上海历史悠久,系1986年国务院颁布的第二批38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上海西部在6000年前就已成陆。市区成陆约在10世纪前叶才全部形成。

春秋时期的上海,属吴国,战国时期的上海先属越国,后属楚国。楚考烈王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上海是他封邑的一部分,上海的别称“申”就源出于此。

上海的另一个别称“沪”,源于“沪渎”,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捕鱼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个地名,这一带被称为“沪渎”。

“上海”这一名称的真正由来始于宋代,当时的上海,已开始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在今外滩至十六铺的黄浦江中,它的西岸有个上海镇,这些便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

元代的上海镇已有很大的发展,并设立了市舶司。此后,上海镇又升格为上海县。明代的上海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棉纺业中心,商业经济日趋发达。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政府在上海设立了海关。清乾隆、嘉庆年间,上海逐渐成为中国的贸易大港和漕粮运输中心,被称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

1843年,在鸦片战争后,上海被殖民主义者强迫开辟为通商口岸。1845年,英国首先在上海设立了租界。之后,美国在上海设立租界。

1849年,法国也在上海设立租界。1863年,英美租界合并为公共租界后,上海实际上被划分为华界、公共租界、法租界三部分,自1843年以后100多年里,上海成了外国殖民主义者在中国倾销商品,搜刮原料、钱财的主要口岸,上海因此也有了“冒险家的乐园”之称。

1925年1月奉军进人上海,当时的北京政府将上海改为淞沪市。1927年7月7日,上海特别市宣告成立。1930年7月1日上海特别市改称上海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租界收回。

1949年5月27日,上海获得解放,经过上海历届政府与人民长期不懈的改造和建设,上海成为新中国的重要的工商业基地。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上海仍为中央直辖市。上海市划分为20个市区和10个郊区。

(3)上海历史文化介绍扩展阅读:

上海,春秋属吴国 。战国先后属越国、楚国,曾是楚春申君黄歇的封邑。

秦汉及以后先后属会稽郡、吴郡,分属海盐、由拳、娄县诸县。

唐天宝十载(751年),吴郡太守奏准设立华亭县,上海地区始有相对独立的行政区划。华亭县辖境约今上海地区吴淞江故道以南,川沙—惠南—大团一线以西地区。

北宋时期,上海大陆地区分属华亭县和昆山县,崇明地区属海门县。

宋熙宁十年(1077年),设上海务。

南宋嘉定十年十二月初九(1218年1月7日)立嘉定县,上海地区始有两个独立行政区划。

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华亭县升为府,次年改称松江府,仍置华亭县隶之。

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上海县立,辖于松江府。上海县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县域约今吴淞江故道以南市区、青浦县大部、闵行区大部、浦东新区大部和南汇县。

元代后期,上海地区有松江府和嘉定、崇明2州及华亭、上海2县。

明末,有松江府及所属华亭、上海、青浦3县,苏州府所属嘉定、崇明2县,金山卫。

清雍正四年(1726年),有松江府华亭(治所)、娄(与华亭共用府城)、上海、青浦、奉贤、福泉、金山、南汇8县,太仓州嘉定、宝山2县。

嘉庆十年(1805年),上海地区基本形成10县1厅的格局,有松江府华亭、上海、青浦、娄、奉贤、金山、南汇7县及川沙抚民厅,太仓州嘉定、崇明、宝山3县。

嘉庆十五年(1810年)缩存600平方公里,县域约今吴淞江故道以南市区、浦东新区大部、闵行区大部。县城为原南市区人民路、中华路环线内区域。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上海开埠,道光二十五年上海县洋泾浜以北一带划为洋人居留地,后形成英租界。道光二十八年以虹口一带划为美租界。道光二十九年以上海县城以北、英租界以南一带为法租界。

同治二年(1863年),英、美租界合并为英美公共租界,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又改称为上海国际公共租界。此后,租界多次扩大。

鸦片战争后上海开埠,外国的船只从外洋直溯而上,1845年英国殖民者首先在上海县境域划定英租界;1849年,法国殖民者也要求划定法租界;1863年,美租界与英租界合并成立公共租界。至此,上海市区划分为不同的管辖区,苏州河以北老闸(宋代建)和新闸(清代建)一带因大量贫苦农民的流入,逐渐兴起,形成北市。

1810年清政府颁发《城乡自治章程》,上海县合城南境、老闸、新闸、江境庙区域为上海城;另设蒲松镇、东泾镇及12乡。

1912年1月,中华民国成立。裁松江府、太仓州,上海地区属江苏省,有上海、华亭(后改名松江)、嘉定、宝山、川沙、南汇、奉贤、金山、青浦、崇明等10县。

1914年,江苏省划分为沪海等5道,其中沪海道驻上海县,辖今属上海市的上海、松江、南汇、青浦、奉贤、金山、川沙、嘉定、宝山、崇明等县以及今属江苏省的海门县。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1925年,北洋政府允准上海改为淞沪市。同一年发生了“五卅运动”。1927年发生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6年孙传芳督江苏省,成立淞沪商埠,分全境为上海、闸北、浦东、沪西以及吴淞5区。

国民政府成立后,根据孙中山的大上海计划,1928年国民政府设立上海特别市,扩大市区范围包括上海、宝山县的一部分,设立17个区,而上海地区各县则仍属江苏省,从此上海市与上海县分离。城市范围东达浦东,西至静安寺、徐家汇,南趋龙华,北达宝山路底。

1927年7月7日,上海特别市成立,直辖于中央政府,上海始有直辖市一级建置。

1928年春,上海特别市宣布租界为特别区。7月,接收上海县属上海(沪南)、闸北、蒲淞、洋泾、引翔港、法华、漕河泾、高行、陆行、塘桥、杨思和宝山县吴淞、殷行、江湾、彭浦、真如、高桥等17市乡,为上海特别市的实际境域,面积494.69平方公里(不含租界)。并改17市乡为17区,上海始有区一级建置。上海地区的上海、嘉定、宝山、松江、川沙、青浦、南汇、奉贤、金山、崇明10县仍隶属江苏省。

1930年7月,上海特别市改称上海市。

1932年,日本在上海挑起了一二八事变。1937年8月,中国在上海发起“淞沪会战”。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次年12月,江苏省川沙、南汇、奉贤、崇明、宝山、嘉定等县和上海县浦西地区划归汪伪上海市政府管辖。

1943年7月30日和8月1日,汪伪国民政府宣布“收回”公共租界和法租界。1945年11月24日,国民政府外交部宣布接收上海公共租界、上海法租界,历时百年的上海租界结束。

1945年8月,上海市仍为战前17个区和特别区。

1947年上海市面积617.95平方公里。

1948年12月上海市划分为30个区。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成立上海市人民政府,设黄浦、老闸、邑庙、蓬莱、嵩山、卢湾、常熟、徐汇、长宁、普陀、闸北、静安、新成、江宁、北站、虹口、北四川路、提篮桥、杨浦、榆林等20个区和新市、江湾、吴淞、大场、新泾、龙华、洋泾、真如、高桥等10个郊区。同时,上海的郊县划入苏南、苏北行署,后由江苏省管辖。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上海仍为中央直辖市。上海市划分为20个市区和10个郊区。

1956年经过行政调整,上海市辖区减为18个,辖15个市区和3个郊区。

1958年,为了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将江苏所属上海地区的郊县划入上海市,至此,上海市辖黄浦、邑庙、蓬莱、卢湾、徐汇、长宁、普陀、闸北、新成、江宁、虹口、提篮桥、杨浦、榆林等14个区,浦东、嘉定、宝山、上海、崇明、松江、奉贤、南汇、青浦、川沙和金山等11个县,总面积达6340.5平方公里,比建国初大十倍以上。

1960年1月,撤消邑庙、蓬莱设立南市区,有12个区和11个县。

1960年3月,浙江省舟山县嵊泗人民公社划属上海市。

1961年上海市辖12区、10县。1962年嵊泗又划归浙江省。

1964年,撤消闵行区与吴淞区,此后上海保持了10个区和10个县不变达10余年之久。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1980、1981两年,再置吴淞区与闵行区。

1988年,撤消吴淞区和宝山县改为宝山区。

1992年,撤消嘉定县,设立嘉定区。

为进一步改革开放,1993年撤消川沙县,将其境域与黄浦、杨浦、南市的浦东地区和闵行的三林乡合并设立浦东新区。同年,撤消上海县和闵行区,组建新的闵行区。

1995年,上海市辖浦东新区、徐汇、长宁、普陀、闸北、虹口、杨浦、黄浦、南市、卢湾、静安、宝山、闵行、嘉定等14区和南汇、奉贤、松江、金山、青浦、崇明等6县,有106个街道、208个镇、10个乡和3590个居民委员会、2986个行政村。面积6340.5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6218.65平方公里、水面积697平方公里。

20世纪末,松江县、青浦县和金山县也改为区。

2000年南市区划入黄浦区。

2001年1月奉贤县、南汇县撤县建区。

2009年为了更好的开发浦东地区,合理配置地区经济与社会资源,综合优化总体布局,促进社会协调健康发展,撤南汇区、浦东新区,组建新的浦东新区。

2011年6月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上海行政区划调整,同意撤销黄浦区和卢湾区建制,组建新的黄浦区。

2015年11月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在全市干部大会上宣布,静安区与闸北区正式合并,组成新的静安区。

2016年7月22日,上海市下辖的唯一一个县——崇明县撤县设区,改制为崇明区,此标志着上海市告别下辖县,全市至此形成下辖16个市辖区的新局面。

参考资料:网络-上海

④ 介绍上海的历史

上海历史悠久,系1986年国务院颁布的第二批38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上海西部在6000年前就已成陆。市区成陆约在10世纪前叶才全部形成。

公元前223年.秦灭楚后设会稽郡,治所在苏州。会稽郡辖缪县、由拳县和海盐县。缪县包括今嘉定、上海两县及青浦、松江两县大部和市区部分地区。今嘉定县境内还有一个以缪命名的缪城乡。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筑了一条由咸阳经湖北、湖南而抵江苏、上海一带的宽阔驰道。据史载,驰道宽50步,每隔3丈植树一株。驰道通过今松江西北,“经青浦古塘桥,西通吴城”。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率丞相李斯、少子胡亥等一批文臣武将南下巡游,曾通过松江西境和青浦南境的横山、小昆山、三泖地带,看到当地物产丰富,人众熙攘,人们划船在水上交易。这说明上海那时还没有形成城市。

公元前207年的汉代,缪县政为娄县。今金山县境内的海盐县,汉时为刘濞的封国,此地煮海水以制盐。这种盐称散盐,质量好而量多,都被运往吴都(苏州)集散。和海盐县发展同时,由拳县也在发展之中。由于局部地体下沉现象存在,海盐部分沦为拓湖,由拳也陷入了谷水。汉平帝元始二年(2年)前后海盐县被迫向南迁移。

到了晋代上海地区主要依靠渔、盐之利,经济已相当发达。南朝梁大同元年(585年),分割原海盐县地域置青浦县和前京县。唐时将昆山南境、嘉兴东境、海盐北境建华亭县,县治设在今松江县境内,天宝五年(746年),在今青浦东北的吴淞江南岸设置了青龙镇,直属华亭县。青龙镇原是三国时吴孙权建造和停泊战舰的场所。青龙港是吴淞江下游的起点,是唐代对外贸易的新兴港口,航运船只不仅可抵沿海和内河重镇,而且可直达日本、朝鲜。

宋初,华亭县改属两浙路秀州(州治在今嘉兴)。这时华亭县以东的海滩,已经成为重要盐场,“人烟浩穰,海舶辐揍”,商业日益发达。宋宣和元年(1119年),随着松江航道重新疏浚,青龙镇更见发展。据宋诗人梅尧臣在《青龙杂志》中记载,青龙镇有二十二桥、三十六坊,还有“三亭、七塔、十三寺,烟火万家”,时人誉称“小杭州”。青龙镇虽如此繁华,但当年作为华亭一个海口的上海,仍然是个荒凉的渔村。后来因为吴淞江下游的淤浅,曾经繁华一时的青龙镇,就逐渐丧失了作为长江口良港的地位,而日趋萧条冷落。

宋熙宁年间(l068一l077年),贸易中心转移到华亭东北地区,这里形成居民点,由渔村变成初具规模的小镇。南宋咸淳三年(1267),在此正式设立镇治,并派镇将驻守。因地处上海浦西侧,便称“上海镇”。元朝至元十四年(l277年),在上海镇设立市舶司,与广州、泉州、温州、杭州、庆元、澉浦合称全国七大市舶司。本埠市舶司的衙门设在后来的上海县署内,即今小东门方浜南路的光启路上。

元朝至元二十八年(l291年),正式建“上海县”,这是上海建城的开始。到了明代,上海地区商肆酒楼林立,这时,上海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东南名邑”。明末清初,上海的行政区又进行了沿革,逐步形成了今天上海的规模。

到l840年鸦片战争前夕,上海县东界川沙,南邻南汇,西接青浦,北连宝山。县城内有街巷63条,商店林立,鲜萃羽集,地大物博,被称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

鸦片战争失败后,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指令投降派蓍英和伊里布同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签订了《南京条约》。“条约”第三款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清道光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接着,英国又以“理定善后事宜”为借口,于l843年l0月8日又同清政府签订了《虎门条约》。“条约”第九款规定:“在万年和约(指《南京条约》)内言明,允许英人携带眷赴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港口居住......但中华地方官必须与英国管事官各就地方民情拟于何地方、用何房屋和基地,系准英国人租赁。”同年l1月8日,英国首任驻上海领事巴富尔到任。他根据《虎门条约》向上海道台官慕久要求划出一块土地作“居留地”,专供英国侨民使用。宫慕久居然以为华洋分居能避免“纠纷”,默许巴富尔的要求。据此,巴富尔在11月l4日发出通告,宣布上海于1843年ll月l7日正式开埠。

在上海被迫开埠后的一百多年里,帝国主义列强纷纷侵入上海,他们在上海竞相设立租界。先是英国于1845年在上海建立租界继而美、法也分别于l848--1849年在上海建立租界;后来英、美租界合称为“公共租界”。整整一个多世纪,上海成了外国侵略者“冒险家的乐园”。

1853年,上海“小刀会”响应太平天国革命,举行武装起义,反对帝国主义和清政府封建王朝,占领上海城,坚持斗争十八个月。在19l9年的“五四”运动中,上海工人、学生和各界人士举行全市性罢工、罢课、罢市斗争,充分显示了上海人民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精神。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5年1月奉军进人上海,当时的北京政府将上海改为淞沪市。1927年3月29日上海临时特别市政府成立。1930年7月1日上海特别市改称上海市。1949年5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成立。

⑤ 上海的介绍

上海,简称“沪”或“申”,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沪杭甬大湾区核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 [1-2] ,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隔东中国海与日本九州岛相望,南濒杭州湾,北、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 [3-5]
春秋战国时期,上海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故别称申。四、五世纪晋朝时期,因渔民创造捕鱼工具“扈”,江流入海处称“渎”,因此松江下游一带称为“扈渎”,以后又改“沪”,故上海简称“沪”。 [6-7] 唐朝置华亭县。上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蕴和众多历史古迹。江浙吴越文化与西方传入的工业文化相融合形成上海特有的海派文化。 [8-9] 1843年后上海成为对外开放的商埠并迅速发展成为远东第一大城市。 [10-11]
上海市总面积6340平方公里,辖16个市辖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 [12] 上海GDP居中国城市第一位,亚洲城市第二位,仅次于日本东京。上海是全球著名的金融中心,全球人口规模和面积最大的都会区之一。上海被GaWC评为世界一线城市 [13] 。上海住户存款总额和人均住户存款均居全国第二 [14] 。2017年,上海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7642家。 [15]
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是良好的江海国际性港口,设有中国大陆首个自贸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市与安徽、江苏、浙江共同构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

⑥ 老上海简介

有轨电车

六个篇章的蜡制“巨著”

蜡像馆坐落于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内零米大厅的南侧,拥有1万平方米面积。该馆经过众多艺术家和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的精心策划、设计并在优秀技术工人的通力合作下建成。这是一座集历史、文化、鉴赏、娱乐于一体,具有创新理念的现代多媒体蜡像博物馆,拥有1000多件珍贵文物,100多尊真人蜡像,它是一部具有三维仿真效果,由六个篇章构成的“巨著”:“车马春秋”、“城厢风貌”、“开埠掠影”、“十里洋场”、“海上旧踪”、“建筑博览”六个“篇章”连接成了往昔与当今上海的历史文化通衢。

一脚踏进蜡像馆,最大的感触即是,所有雕塑都“仿”得太“真”,以致“假作真时真亦假”,常掉进真假莫辨的尴尬陷阱。在楼间一长椅上坐一老者,笔者竟然误为蜡像,手指老者反复对同伴道:“你看像不像真的?”同伴惑然:“他本来就是真人啊。”

深入馆内,仿佛来到五方杂处的老城厢,漫步五光十色的十里洋场,领略到石库门弄堂的独特文化韵味,目睹了棚户区里的苦涩与艰辛……可以说,走进蜡像馆,就是走进了上海城市发展的700多年的历史,许多感慨和回味,一齐注到心头。

中药铺

沿岁月的页码去依序“翻阅”

让我们沿着岁月为“蜡像巨著”排列的编码,去依序翻阅———

序馆:车马春秋———这里有一辆辆带着岁月沧桑的车辆,一幅幅弥足珍贵的历史图影,无不折射出上海城市文明的递进、历史的演变。

第一馆:城厢风貌———开埠前,上海已有50万人口,是商业繁荣、文化发展的“东南名邑”。开埠后,老城厢里中西文化共存,代表了上海历史十分复杂的一面,也是上海城700多年历史中最神奇的一章。

第二馆:开埠掠影——1845年,列强在上海建立了租界之后,上海逐渐变得华洋共居,五方杂处,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移民城市。中西兼容,亦新亦旧的市民习俗逐渐形成,不同阶层的市民生活有着强烈的反差。

第三馆:十里洋场———在小农经济似汪洋大海的旧中国,太平洋西岸,中国的东端,一个冒险家的乐园在畸形地崛起,东方大都会的梦在迅速膨胀。

第四馆:海上旧踪———上海,早先外来渔民划着小渔船泊岸登陆的栖身之地,莘莘移民托起了这座城市,近代“文明”浸染,繁华喧嚣替代了安贫乐道的旧时容颜,而一只只小渔船依然故我地维持着千疮百孔的生计。

第五馆:建筑博览———中西文化在这里交汇、碰撞,凝固成为一幢幢风格迥异的建筑物,它们是上海数百年沧桑变迁最具象征性的物质见证。

铁匠铺

存入当下中国的集体记忆

徜徉在模拟逼真的裁缝铺、中药铺、棉布铺、豆市街、竹器店、戏园子、股票市场、跑马场……浏览于都市电车、法式英式挪威等国风格的建筑及相关人文景观中,带着游玩和轻松的心态进去,当我们参观完蜡像馆全貌,脚底的步履不经意间滞重起来。

上海这个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典型代表,一个新旧交替不断死亡与新生的城市,曲折多变的成长历程令人慨叹。每一次沧桑巨变,在上海滩这个人生大舞台,不论乱世枭雄还是贩夫走卒,或惊天动地,或平淡庸常,都上演得绘声绘色。在漫漫数千载中华历史长河中如划过黑夜长空的流星,稍纵即逝,短暂却耀眼,折射出人生活剧的光亮,其间还有外来入侵者带来的民族的难堪屈辱,中国数百年政治经济无休止的动荡,上海,更集中体现了中国近代以来风雨变幻、云诡波谲的历史。这一切都栩栩如生地存入了当下中国的集体记忆,这对建设中的文化昆明,应该有所启示。

⑦ 上海的文化有哪些

上海,简称“沪”,有“东方巴黎”的美称,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蕴和众多历史古迹,江南的吴越传统文化与各地移民带入的多样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特有的海派文化。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上海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包括建筑类的弄堂文化、外滩建筑群、庙宇的文化;生活类的习俗、节日、嫁娶、饮食、方言的文化;艺术文化类的沪剧、浦东说书、滑稽戏等上海传统文化,带你了解一个老上海的风情。
上海话又叫上海方言、上海闲话,俗称沪语,是主要分布于上海市区的方言,属于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上海话有哪些文化历史?常用的上海话你都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上海方言】
上海也是一座新兴的旅游目的地,具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蕴和众多的历史古迹文化。那么上海都有哪些节日习俗呢?本文为为你盘点了上海的所有节日习俗大全。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上海节日】
上海如今的发展已经达到了国际都市的水平,很多的文化都受到了西方文化的不同程度的冲击,婚俗文化也是如此,上海结婚习俗具有中西结合的特点,既有中国特色,想要在上海踏入婚姻殿堂的你,应该要了解一下【上海嫁娶文化】
上海位于我国长江三角洲,是一个沿江滨海的城市,气候温暖,四季分明,邻近江湖密布,全年盛产鱼虾,市郊菜田连片,四时蔬菜常青,物产丰富。正是这样独特的地理环境以及人文历史,所以形成了上海独有的饮食文化。【上海饮食文化】
海派文化诞生于上海,但是上海的本土文化并不完全是海派文化。海派文化本质上是上海的城市文化,糅合了以江南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欧美的外来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交融后形成的上海城市文化。【海派文化】
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在寺庙文化特色方面也有可圈可点之处。寺院庙堂,是供着祖宗神佛著名历史人物便于世人瞻仰祭祀的地方。那么上海有哪些著名的寺庙,上海的庙会文化是什么样的?【庙宇/庙会文化】
中国传统戏曲剧种。流行于上海和江浙地区。渊源于上海浦东的民歌东乡调,清末形成上海滩簧,其间受苏州滩簧的影响。后采用文明戏的演出形式,发展成为小型舞台剧“申曲”。1927年以后,申曲开始演出文明戏和时事剧。1941年上海沪剧社成立,申曲正式改称沪剧。那么沪剧发展后有哪些艺术特色呢?【沪剧文化】

⑧ 上海的文化介绍..

*上海话*

上海话是吴语的一种代表方言,吴语使用者将近八千万。八十年代初,吴语曾被联合国认定为:按母语计算的世界第十大语言,也是最大一种不是任何一国国语的语言,排在旁遮普邦语之前,同时也是国内第二大语,仅次于官话之后,排在广东话之前。

上世纪末,上海的推普政策不断走强。标志性的事件如:上海话的连续剧《何须再回首》遭到禁播的处理,最后不得不改配上普通话播出。学校里禁止方言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而且,上海市民自己也开始放弃上海话,认为自己的母语是不上台面的,仅仅是个排外工具。年轻上海人越来越不会说上海话。有位北大上海籍贯教授预言:50年后,上海可以纳入官话方言区。

*上海菜*

上海菜,习惯叫“本邦菜”,是从家常便菜发展而来,比较朴素实惠,以红烧、生煸见长,口味较重,善浓油赤酱,颇有家常风味。上海菜其实是杭州、宁波、徽州、扬州、苏州和无锡菜的综合体,四方交集,五味杂陈。菜肴风味的基本特点:汤卤醇厚,浓油赤酱,糖重色丰,咸淡适口。选料注重活、生、寸、鲜;调味擅长咸、甜、糟、酸。
上海菜有不少著名菜式,如“红烧蛔鱼”,巧用火候,突出原味,色泽红亮,卤汁浓厚,肉质肥嫩,负有盛誉。工艺以滑炒、生煸、红烧、清蒸见长。有浓油赤酱的,也有清淡酒糟的。浓油赤酱,即用上大量酱油来烹调。酒糟,即用上水、黄酒及香料糟卤。选料多用新鲜,调味擅长咸、甜、醋、酸。用咸味来榇托甜味,正是上海菜的一大特色。
大闸蟹是上海附近苏州的著名食品,主要产于苏州阳澄湖,每年秋天都吸引不少人品尝。著名的上海点心有小笼包,甜品则有豆沙锅饼。

*沪剧*

沪剧,是上海的地方戏,属吴语地区滩簧系统。沪剧源出“小山歌”。1914年易名为“申曲”。 沪剧著名老演员:丁是娥、解洪元、邵滨孙、石筱英、王盘声、杨飞飞、汪秀英、王雅琴等。 沪剧的曲调优美,富有江南水乡的气息。沪剧所使用的上海话与当今上海市区人使用的是不同的,比如沪剧中仍然保留着尖团音的分别,而市区则全部并入团音。

*石库门*

石库门是一种从传统四合院建筑风格演变出来的另一派建筑风格。在19世纪中,上海的居民将原来传统的木框改为一对乌漆的大门,外门则选用既稳固入突显身份的石料作门框,所以便称之为「石库门」。
当时的上海正值列强分据的局面,西方的建筑细部和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加以融合,成为上海近代史上一个独特的时代产物。石库门建筑一直在上海见证一个半世纪翻天覆地的变迁。在19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外资再度涌入上海,经济发展令到这些石库门建筑随着一个又一个旧小区重建而拆掉,情况跟发展北京而拆掉很多胡同一样。现只有上海的新旅游点新天地有把这些石库门建筑融成为主题游闲区。

*小笼包*

小笼包是一种起源于上海的著名点心,上海以及中国大部分城市的菜馆以至酒楼饮茶皆可吃到。由于起源于南翔镇,因此又有“南翔小笼包”之称。
小笼包体积比馒头细小,直径约3厘米左右。馅料包括猪腿肉,及由上汤冷藏成的固体。包时的皮要薄,折纹亦甚为讲究,一般以14个折纹或以上为佳,「坐着似口钟,挟起像灯笼」的标准。包好后放入圆形竹笼中蒸熟,小笼包蒸熟后皮呈半透明,里面则有丰富的汤汁,食用时可加一点醋,或拈红醋姜丝。一些食店会在馅料中加入蟹粉,成为蟹粉小笼包。

清同治10年(1871年),在南翔镇古猗园里一家食店店主黄明贤,把当时流行的猪肉馒头加以改良,将馒头的皮改成薄皮,并把体积缩小成为小笼包,甚受顾客欢迎。其后到上海城隍庙开设南翔馒头店,南翔馒头店经营至今。

*生煎馒头*

生煎馒头是上海的一种著名小吃,简称为生煎,为煎熟了的有馅馒头。生煎馒头的馅料以鲜猪肉加肉皮冻为主,不同种类的生煎也有用鸡肉作原料,在一些考究的店家还能吃到虾肉,蟹肉味的生煎。 面料用半酵面皮包馅,然后排放在平底锅内,锅内放油,边煎边喷水数次,直至至底面色黄硬而脆出锅。
生煎得成品色白,软而松,肉馅鲜嫩,有卤汁,咬嚼时有芝麻及葱香味,配以鸡鸭血汤,牛肉汤,是上海人最喜爱的早餐之一。

上海著名的生煎馒头店:丰裕生煎,小杨生煎,王家沙,大壶春,飞龙生煎等。生煎馒头的蘸料通常是镇江醋或是上海米醋,也有人喜欢配以辣椒酱。

*大闸蟹*
中华绒鳌蟹(Eriocheir sinensis),也称上海毛蟹,俗名大闸蟹,是一种主要生长在朝鲜半岛至中国福建沿海河口地区的小型蟹种。
绒鳌蟹在淡水中度过大部分生命,但它们必须回到海中繁殖。在生命第四或第五年,它们迁徙至下游,在有潮汐的江河口达到性成熟期。交配后,雌性继续游向海的方向,在更深的水中过冬。在春天它们回到咸水中产卵。孵化出的幼蟹,迁向上游进入淡水,至此完成一个生命循环。
这一物种的特征是爪子上的密集的绒毛。蟹体大小大致和成人的手掌相当。
这一物种对其它生态具有很强的侵犯性,它曾蔓延到北美和欧洲,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破坏。除了和当地物种竞争外,它们穴居性导致堤岸的损坏和排水系统的阻塞。一般认为这种蟹顺着船底排出的压舱水迁移。
尽管中华绒鳌蟹成为西方水域的大患,但同一种蟹却是著名江南美食。这种蟹被中医认为是具有凉性的食物。由于过渡的捕捞导致长江下游蟹种数量下降,相应地蟹的价格飙升。现在在适合蟹生长的地区,养殖业非常兴盛。江苏阳澄湖是最有名的中华绒鳌蟹产地,此处出产的蟹以青背、白肚、黄毛、金爪闻名,人们慕名愿以高价品尝该处出产的螃蟹。大部分蟹以高利润率出口海外市场。

⑨ 上海的历史

上海的历史:

上海历史悠久,系1986年国务院颁布的第二批38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上海西部在6000年前就已成陆。市区成陆约在10世纪前叶才全部形成。

春秋时期的上海,属吴国,战国时期的上海先属越国,后属楚国。楚考烈王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上海是他封邑的一部分,上海的别称“申”就源出于此。

上海的另一个别称“沪”,源于“沪渎”,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捕鱼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个地名,这一带被称为“沪渎”。

“上海”这一名称的真正由来始于宋代,当时的上海,已开始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在今外滩至十六铺的黄浦江中,它的西岸有个上海镇,这些便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

元代的上海镇已有很大的发展,并设立了市舶司。此后,上海镇又升格为上海县。明代的上海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棉纺业中心,商业经济日趋发达。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政府在上海设立了海关。清乾隆、嘉庆年间,上海逐渐成为中国的贸易大港和漕粮运输中心,被称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

1843年,在鸦片战争后,上海被殖民主义者强迫开辟为通商口岸。1845年,英国首先在上海设立了租界。之后,美国在上海设立租界。

1849年,法国也在上海设立租界。1863年,英美租界合并为公共租界后,上海实际上被划分为华界、公共租界、法租界三部分,自1843年以后100多年里,上海成了外国殖民主义者在中国倾销商品,搜刮原料、钱财的主要口岸,上海因此也有了“冒险家的乐园”之称。

1925年1月奉军进人上海,当时的北京政府将上海改为淞沪市。1927年7月7日,上海特别市宣告成立。1930年7月1日上海特别市改称上海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租界收回。

1949年5月27日,上海获得解放,经过上海历届政府与人民长期不懈的改造和建设,上海成为新中国的重要的工商业基地。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上海仍为中央直辖市。上海市划分为20个市区和10个郊区。

(9)上海历史文化介绍扩展阅读

上海,简称“沪”或“申”,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沪杭甬大湾区核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首批沿海开放城市。

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G60科创走廊核心城市。隔东中国海与日本九州岛相望,南濒杭州湾,北、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

上海市地处东经120°52′至122°12′,北纬30°40′至31°53′之间,面积6340平方公里,位于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沿,中国南北海岸中心点,长江和黄浦江入海汇合处。北界长江,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和浙江两省。

上海境内缺乏金属矿产资源,建筑石料也很稀少,陆上的能源矿产同样匮乏。70年代以来开始在近海寻找油气资源,在多口钻井中获得工业原油和天然气。

据初步估算,东海大陆架油气资源储量约有60亿吨,是中国近海海域最大的含油气盆地。附近的南黄海,经过调查和勘探,也发现油气资源,估算有2.9亿吨储量。东海海水中化学资源丰富,在长江口浅海底下,还发现一些矿物异常区,有锆石、钛铁砂、石榴石、金红石等重要矿物。

上海市境内天然植被残剩不多,绝大部分是人工栽培作物和林木。天然的木本植物群落,仅分布于大金山岛和佘山等局部地区,天然草本植物群落分布在沙洲、滩地和港汊。栽培的农作物共有100多个种类,近万个品种。蔬菜多达400多种,居全国之冠,瓜果和观赏花卉品种也很多。

上海市地处长江入海口、太湖流域东缘。境内河道(湖泊)面积约500多平方公里,河面积率为9%~10%;上海市河道长度2万余公里,河网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3公里~4公里。

上海市统计局统计公报显示,2015年末上海市常住人口总数为2415.27万人,相比2014年末减少10.41万人。

统计显示,2015年末上海市户籍常住人口1433.62万人,外来常住人口981.65万人。相比2014年末,外来常住人口减少14.77万人,同比降幅为1.5%。

阅读全文

与上海历史文化介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