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巢湖的历史文化

巢湖的历史文化

发布时间:2021-02-22 18:11:38

❶ 巢湖名称的由来

1、漅湖——本名。巢湖本名“漅湖”,起名于汉末。就现存文献考勘,始见于《后汉·明帝纪》:“是岁,漅湖出黄金,庐江太守以献。”是岁,即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曾任合肥知县的左辅是个作风严谨的学者,在纂修《合肥县志》引辑此载时曾特作提示:“宋范蔚宗追书也。”这个“宋范蔚宗”,即指撰写《后汉书》的南朝宋史学家范晔。左辅强调“追书”的意思是说“漅湖”得名并非“是岁”,应当晚些时候。

晚于何时?史籍无考。笔者觅得一个参考数据。中国首部字典《说文解字》为东汉杰出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所著,他博览经籍,精通文字训诂,苦历21年,总结先秦、两汉文字研究成果,辑解9353个字,其“氵”部尽收笔画繁多的生冷字,然不见“漅”。许慎大约生于公元58年,卒于公元147年,轰动朝野的“漅湖出黄金”那年他已10岁,即使年幼未闻,但此后70多年中应该知道,况这个大湖离他老家河南郾城、京都洛阳都不为远。由此可断,“漅”字是许慎之后才新创出来的。也就是说,“漅湖”之名当晚于公元147年。

据史籍,汉末文学家阮瑀曾代曹操给孙权拟信:“往年在谯,新造舟舡,取足自载,以至九江,贵欲观湖漅之形,定江滨之民耳……”文中“湖漅”即漅湖。此信约写于建安十五年(210年)之前。湖名即用于书信,可见其名起命当早出若干年才是。

“漅”字是人们缘“巢”加“氵”而创制的,目的是为区别于政名“巢”、城名“漅”而专用于湖,古代习惯于文书中取用地名的简称。晋文学家郭璞《江赋》、木华《海赋》赋漅湖均如此,唐学者李善注“漅”时确指:“漅湖在居巢。”《康熙字典》解:“漅:湖名。在今庐州合肥县。”《汉语大辞典》解:“漅,湖名。即今巢湖。”

“漅”字读音也有别于政名“巢”、城名“漅”,据《文选》李善注、《后汉书》李贤注和《康熙字典》等集解,其初读为zāo(音遭),一读为zǎo(音早)。

2、巢湖——正名。“巢湖”作为巢湖的正名始用自三国时期。古今学者向以诸葛亮《后出师表》“四越巢湖不成”为首见,时为蜀建兴六年(228年)。笔者见读汉末名士刘晔《致鲁肃书》,说庐江人郑宝“巢湖拥众万余”而成一方豪杰。此信写于建安四年(199年)冬之前,早出19年来,还是应当计较的。

到了晋代,“巢湖”就开始广泛应用于时文、牍籍,南北朝之后正式进入史书。

需要提示的是早期“巢湖”之“巢”的读音,跟巢城、居巢之“巢”读音不同,并不读为cháo(音潮),南朝宋学者裴松之注《三国志》特作音标:“巢,音祖了反”。读为zǎo(音早)。

这是为何?因巢湖本名漅湖,巢音读如漅。唐代建巢州、置巢县,人们弃繁从简,湖名漅、政名巢、邑名漅,三者合一,以巢通用,遂以政名“巢”音而读为cháo(潮),并以“巢湖”取代“漅湖”而通用于世。这一点在历史文献中看得很清楚,魏、晋及南北朝时期普用“漅湖”,然唐宋之后则少见,《资治通鉴》见用“漅湖”是因其取材史料以尊重原貌。明清之后,“漅湖”一般只出现于字书辞典,是为解释巢湖历史和“漅”字音义。这也是我们认定“巢湖”为巢湖正名的历史依据。

❷ 巢湖市起源历史

巢湖地域是古人类最早的发源地之一。距今三十万年的“和县猿人”、二十万年的“银屏智人”和五千年前“中国最早的城 市”凌家滩文化遗址,印记了人类祖先从猿人到智人再到现代人一步步进化的历史,展示了从旧石器期到铁器时期直到新石器时期人类创造的最早的古代文明。三大遗址的发掘,震惊了国内外考古界和史学界,打破了长期以来长江和巢湖流域被认为不可能是人类发源地的历史论断。

巢湖市半汤镇——西周、春秋时就是南方铜料运往北方的中转地。青铜器铭文中称之为“繁汤”。“繁”、“半”古音同,所以繁汤即半汤。但是由于古代文献中记载不详,许多专家学者都误以为繁汤即繁阳,又说在今河南省新蔡县韩城镇,均属误记。淮北的繁阳不产铜,也不在南北交易的要路,不可能是古代文物上记载的繁汤,且“繁汤”之“汤”与“阳”在上古文字中有很大区别。
巢湖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一代代名将曾驰骋巢湖疆场,留下众多的古战场遗存。

居巢区旗鼓山,是项羽谋臣范增的故土。这里“鼓打旗摇凤点头”的青山秀水,向人们诉说着两千年前历史的辉煌与遗憾:正是由于“当年亚父出居巢”,辅楚反秦,项王才得以完成千秋大业;但也正由于项羽后来不听从他的计谋,在他导演的“鸿门宴”上没有杀掉刘邦,才出现自刎乌江的悲剧结局。

秦汉之后,巢湖又是三国争雄的古战场。曹操占据巢湖水乡,与吴国孙权在这里展开长达数十年的“拉锯战”,周瑜英勇善战,与曹操十战濡须河,终使曹操“四越巢湖而不成”。周瑜和小乔之墓今犹在,“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的千古佳句,以及周郎墩、都督山的传说至今为民间广泛传诵。

❸ 安徽巢湖的历史。

巢湖地域是古人类最早的发源地之一。距今三十万年的“和县猿人”、二十万年的“银屏智人”和五千年前“中国最早的城市”凌家滩文化遗址,印记了人类祖先从猿人到智人再到现代人一步步进化的历史。 巢湖市半汤镇,西周、春秋时就是南方铜料运往北方的中转地。

巢湖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一代代名将曾驰骋巢湖疆场,留下众多的古战场遗存。含山县古昭关,雄踞“吴头楚尾”,碑刻上清晰地记述着春秋时期楚国名将“伍子胥过昭关一夜急白头”的惊险场景,正是这一“逃”,改变了春秋时期群雄争霸的格局,由此引发出“伍员借兵灭楚”、“伍员鞭笞楚王尸”、“申包胥哭告秦庭”以及“范蠡送西施”、“越王勾践十年卧薪尝胆”等一系列千秋不朽的故事。

和县霸王祠的悠扬钟声,声声诉说着“项羽乌江自刎”的悲壮故事,四年楚汉相争在这里画上了句号。居巢区旗鼓山,是项羽谋臣范增的故土。这里“鼓打旗摇凤点头”的青山秀水,向人们诉说着两千年前历史的辉煌与遗憾:正是由于“当年亚父出居巢”,辅楚反秦,项王才得以完成千秋大业;但也正由于项羽后来不听从他的计谋,在他导演的“鸿门宴”上没有杀掉刘邦,才出现自刎乌江的悲剧结局。

巢湖是“淮军文化”的摇篮。李鸿章在巢湖中庙水域集中编练中国淮军,一批著名爱国将领正是从这里走向疆场,走向台湾,在抗法战争、甲午战争和抵抗八国联军三大战争中屡建奇功。

巢湖是现代革命的纪念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雄的巢湖儿女继承和发扬先辈们的光荣传统,在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积极参军,踊跃支前,为保卫祖国浴血奋战。

巢湖是历史名人的故里。这里英才辈出,群星璀璨。“巢湖四上将”冯玉祥、张治中、李克农、温宗仁,以及当代书法大家林散之、画家童雪鸿、诗人田间、奥运冠军许海峰等,都出生在这块沃土上。其中冯、张、李三上将故居定为国家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巢湖历来是政治家和文学家们的涉足之地。他们或游览和视察巢湖,或戎马和任职巢湖,在这里留下了诸多历史名胜、传世墨宝和千古绝唱,极大地丰富和提升了巢湖的历史名胜文化。

❹ 安徽巢湖有哪些传说

相传古巢湖为州,有一年大旱,小白龙私自降雨除旱,触犯天条,被打下凡尘,遇焦姥相救。为报焦姥救命之恩,小白龙告知天帝将陷巢州的天机,焦姥及时告与巢州百姓,众人因此而得救。

而焦姥母女却因告知众邻而延误了逃生的机会,被涛涛洪水吞没。后人敬仰焦姥舍己救人的高尚品德,遂将所陷之湖命名为“焦湖”,将湖中一山命名为“姥山”。

(4)巢湖的历史文化扩展阅读:

巢湖流域的地质构造单元位于塔里木一中朝板块和华南一东南亚板块的交汇地带。这两大板块于距今约1.95亿年左右的三叠纪末的印支运动会聚,拼合形成了现代的安徽大陆。

巢湖流域恰处于这两大板块的分界部位。在印支运动以后的燕山运动期间,整个侏罗纪、白垩纪约1.96~0.8亿年巢湖流域以垂直断陷为特征。

安徽省的西界到巢湖一带沉积了厚数千米的侏罗白垩系地层。喜玛拉雅期,第三纪开始,巢湖一带进一步断陷,沿着一组北东走向和另一组北西走向的断裂、断陷。

使大别山北麓的流水在这里受阻。形成断陷湖。大约是第三纪末至第四纪初(前500~350万年),湖泊面积较大。

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距今约1.5万年到现在,表现为大量泥沙不断流入湖中,湖水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形成现代的巢湖。

历史上巢湖四周层峦叠嶂,树木苍翠,湖水清澈,鱼虾满湖。由于巢湖是一通江浅水湖泊,加之具有大面积的沼岸草滩和水生植物。

为洄游及半洄游性鱼类提供了良好的产卵繁殖与肥育场所,也为定居性鱼类创造了适宜的栖息条件。因此水产资源丰富,以“日出斗金”著称。

到20世纪90年代,流域林木稀疏,森林覆盖率仅为6.7%。林地有所增加,但60%为幼林和稀疏林,砍伐量大于生长量,木材蓄积量仍在下降。

水生植被覆盖率民国20年(1931)前约为30%,五十年代初覆盖率约为10~20%。1954年大水湖区植被几乎淹没殆尽。

20世纪六十年代初,计约2万余亩,其中沉水及浮叶植物则仅呈点状分布,数量甚微,后又经1969年大水及“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人为破坏。

至1978年统计,湖区植被仅剩4700余亩,只占湖泊面积的0.4%。1959年和1960年先后修建了裕溪闸和巢湖闸后,人为地切断了巢湖唯一的通江河道,每年一般在3~8月关闸。

以防江水倒灌,此时正值洄游性鱼类的溯江产卵季节,也是长江鱼苗的汛期,江湖隔绝,切断了鱼类的洄游通道和长江鱼苗倒灌入湖的机会。

同时,渔业资源的过度掠取,使巢湖鱼类群体补充来源大大减少,因而导致鱼类区系组成改变和渔获产量的急剧下降。

建闸后,渔获物中青、草、鲢、鳙大大减少,三钱鲲、河鲀、胭脂鱼、鲥鱼、鳗鱼等洄游性鱼类濒临绝迹。建闸前,1952年“四大家鱼”产量达250万斤。

占渔获量的31.3%,1960年增加到90%,1963年锐减,只占总渔获量的15%,1980年全部大鱼产量也仅占总渔获量的20%。

由于土地面积的缩小,人口增加,加之建国后长期“以粮为纲”,沿湖农民为了获得足够的土地,自发和有组织地扩大了对湖泊的围垦。

巢湖的人工围垦可以追溯到1700年以前,原来的湖泊有360多个天然湖汊、湖湾都被历代所围垦,仅清代沿湖围垦总面积就达到62.8万亩。

建国后仍有分散的小面积围湖造田。人工围滩破坏了水域生态环境,改变了湖泊自然形态。肥西县的滨湖,庐江县的北闸、同春。

巢湖市的龟山、散兵、花塘等围垦区,原来都是较好的湖滩、湖湾,也是水草较多、饲料丰富的鱼类产卵场所,围垦后草滩遭到严重破坏。

❺ 巢湖有什么民风民俗

巢湖市位于安徽省中部,濒临长江,环抱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现辖庐江、无为、和县、含山四县和居巢区。全市总面积9423平方公里,2005年末总人口453.06万。
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体量最大、最具特色、最具观赏价值的,首当名胜文化。
巢湖是一个区位独特的地方。在共和国的版图上,很少有哪个城市能像她这样,襟江而又拥湖。大江大湖在这里交汇,江南江北文化在这里集聚。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她造就为江北的“鱼米之乡”,历史的烟云赋予她丰富的名胜古迹,长江巢湖之水哺育出一辈又一辈历史名人,为今天的巢湖留下了珍贵的自然和历史遗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名胜文化资源。
山水名胜:看起来是画 听起来是诗
巢湖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在诸多名胜中,最具吸引力的是山水风光名胜。滚滚东去的大江,烟波浩渺的巢湖,巍峨起伏 巢湖风景的群山,热气蒸腾的温泉,从宏观上构成了巢湖山水的壮丽气势。她集长江天险、湖光山色于一体,汇名泉名洞、奇石奇花于一身,湖光、江涛、温泉、奇花,堪称“巢湖四绝”,曾使历史上多少文人墨客叹为观止!
巢湖,方圆800里,烟波浩渺,犹如镶嵌在江淮大地上的“一面宝镜”;姥山岛和天门山,在百里巢湖和万里长江中闪闪发光,宛如撒落在大江大湖中的“两颗宝石”;环湖四周有多处温泉常年喷珠吐玉,其中半汤、香泉、汤池三大温泉已建成疗养度假胜地,被誉称“三串珍珠”;太湖山、鸡笼山、冶父山、天井山四个国家森林公园,连绵不绝,苍翠欲滴,人称江北的“四块翡翠”;还有“地下长河”双井洞、“摩崖石窟”王乔洞、“怪石如龙”仙人洞,“名扬天下”华阳洞,“江淮奇观”泊山洞等,洞洞称奇,千姿百态,堪称“五座地下艺术宫殿”。这天然组合的景观,点缀在巢湖沿岸,形成“众星捧月”,绘就了一幅绝妙的立体山水画!这幅山水巨卷,由一条53公里长的湖滨大道风光带拓展到省城合肥,并通过182公里长的“黄金水道”溶入“长三角”,使得风光旖旎的巢湖成为合肥和“长三角”的天然“后花园”。
巢湖不仅地上的山水风光旖旎,地下的地质地层景观更为奇特。除了绚丽多彩的地下溶洞、地下温泉、地下河流、地下峡谷以外,最罕见的,是平顶山、马家山的中生代三叠纪地层奇观。它完整地保存了距今2.5亿年至1.9亿年间地球生物复苏的丰富信息,并拥有鱼类、双壳类、爬行类以及著名的“巢湖龙”等多种化石。这个奇迹的重大发现,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如今它不仅成为中国地学界的地层研究标准,而且已被国际地学界列为全球下三叠纪印度阶——奥伦尼克阶界线层型首选标准剖面,并将其列入国际地质年表,永载史册。
自古深山藏古寺,山水名胜历来是与宗教名胜融合在一起的。相传早在周朝,周灵王太子乔就在王乔洞炼丹得道,自此巢湖相继出现了紫微山“天下第四十二福地”、太湖山“二十一洞天”、鸡笼山“第四十三福地”、和州唐代老子炼丹台,巢县东、西、南圣宫等许多道教名胜;三国时佛教传入巢湖,冶父山、太湖山、鸡笼山、天井山、银屏山、都督山、如方山等一批名山,寺庙如林,宏伟壮观,成为远近闻名的佛教圣地;时至清代,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又传入巢湖,各种宗教文化依托巢湖山水共存共荣,且与山水文化、历史文化互相融合,成为巢湖名胜的一条独特风景。
巢湖是一块“风水宝地”。说“风水好”,就好在巢湖山水是活生生的,它形如龙凤,极富灵气。只要你登高眺望,就不难发现,巢湖整个地形酷似一条龙,一条头枕巢湖烟波、尾掀长江碧浪的巨龙:四顶山是它的龙头,面对合肥,高高昂起;姑姥二岛是龙的双眼,映着碧水蓝天,闪闪发光;黑石嘴是乌黝黝的龙嘴,在泱泱湖面吞风吐浪;仙人洞、紫微洞、华阳洞、白石洞是四个龙爪,左右分开,前后对称;100多公里长的湖滨大道——太湖山一线,是龙的整个脊梁,时起时伏,连绵不断;天门山是龙尾,伸到长江,随浪起伏,摇摆不停。令人称奇的是,这条巨龙,不仅身边有形似展翅的凤凰山相伴,左右有龟山、蛇山相陪,而且四周有马山、牛山、羊山、鸡山等众小山相拜,龙尾还恰好有“两虎”(大虎山、小虎山)在长江天门守卫,真是龙凤呈祥,龙腾虎跃,天然生成,令人叫绝。
“天与人间作画图,南谯曾说小姑苏”。有人形容,巢湖山水看起来是一幅画,听起来是一首诗。这话说得并不过分,因为巢湖每一个名山名水都有一段神奇的故事,每一个奇花异树都有一篇美妙的神话,每一个古老地名都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它们传递着人们褒扬真善美的信息。这种自然与人文的融合,极大地丰富了风光名胜的文化底蕴,展示出巢湖名胜特有的人文魅力。去玩玩吧,一望无际的,有那么点海的意思

❻ 安徽巢湖的历史

一、湖泊

巢湖位于安徽省中部,东西长54.5公里,南北宽21公里,水域面积约750平方公里,为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沿岸为合肥市、巢湖市、庐江县所包围。巢湖是安徽境内最大的湖泊,湖面积达700余平方公里。来水面积有9130平方公里,其中山丘区7735平方公里(占84.7%),圩区612平方公里(占6.7%),湖区783平方公里(占8.6%)。入湖主要河流有:南淝河、上派河、丰乐河、杭埠河、白石天河、兆河、柘皋河等。这些河流都源于山丘区,一般集水面积都大,河道流程较短,比降陡,汇流快,穿过湖周圩区后,进入巢湖,经湖泊调节容蓄后,出巢湖闸经裕溪河于裕溪闸下注入长江。汛期若长江水位过高,裕溪河受顶托倒灌时,裕溪闸、巢湖闸将关闭,拒江倒灌。巢湖四周诸河来水,仰赖巢湖容蓄,防洪压力很大,为了缓解巢湖及裕溪河的防洪问题,1986年冬开始进行牛屯河分洪道建设,分洪流量460~615立方米每秒,入江口水位可比裕溪河口的江水位低0.4~0.5米,工程已基本完成。

千里江淮,巢湖最美。巢湖之美,不仅在于她的辽阔浩大,而且因她物产丰富,文脉深厚和遍布两岸的风景名胜。湖中姥山庙有一副绝妙的长联,上联为:“百八里形胜参差,欲盖览绮丽春光,正烟消雨霁,岑楼上洞启疏棂,远黛修容环献媚”,下联为:“万千层涛澜汹涌,若别领清幽秋景,迨风息波恬,长夜间徒倚山渚,冰轮跃彩遍浮金”,高度地概括了巢湖千古名湖的瑰丽景观。

出巢湖市区,抬眼一望,面前便是“气吞吴楚千帆落,影动星河五夜来”的巢湖。从湖汊登上游艇,轻舟快速向南航行。只见浩淼的巢湖,水天相连,一望无际。湖面上渔帆点点,渔歌阵阵,不消一个时辰,便隐约可见“湖天第一胜境”的中庙了。

中庙矗立在凤凰台赤砂礁岩上,三面临水。该庙建于东吴赤乌二年。以后迭遭兵燹,几次修葺。它背倚朝霞,面对老姥,东顾巢伯,西望蜀秀,现存殿阁为晚清建筑,有三进七十余间。

《巢湖志》对中庙描绘得十分细腻:“红色庙墙,陡峭错落,赤迹凤台,直抵湖中,波涛冲刷,纹丝不动。湖浪吞吐,飞流喷珠,湖潮入洞,犹如钟鸣。”游人临其境,仰视楼台,重檐飞出,灰色楼顶,宛如丹凤之冠,夕阳西照,熠熠生辉,给人以凌空欲飞之感。庙内梁横匾额,殿供神龛,壁描神鬼,廊画天兵。游客誉之为“人间蓬岛”、“别有湖天”、“云护仙坛”之胜境。

庙内供奉的女神是碧霞元君。据古籍记载,“全盛时,春日晴和,烟火相望,河以南、江以北,老稚男女,各持瓣香,诵佛号祈于庙者,肩背踵趾接也。”现在,人们游览中庙,不再是去祈求那虚无飘渺的神的恩赐,而是在劳作之余,去领略那百里巢湖的壮丽景色。

与中庙遥遥相望的是茫茫湖面上的一座湖岛,远望犹如一只巨大的海龟,漂浮在白浪滔滔的湖面上;近观,好似老妇托腮凝神望子,这就是充满神话色彩的姥山岛。

传说很久以前,巢湖是个盆地,盆地中有一座城池叫巢州。某一天,一位渔人捕捉了一条千斤大鱼,运到城内廉价出售。全城人争相购买食鱼肉,唯独一老妇焦姥和女儿玉姑不食。一叟者过闾对焦姥说:“此鱼系吾儿,汝母女不食,必有厚报。见城东石鱼目赤,城将陷。”果然不久的一天,焦姥见东门石鱼目赤,她心急如焚,奔走大街小巷呼号,请全城百姓避灾,然后才携女欲行。忽然晴天一声巨响,大雨如注,洪水横流,巢州下陷。焦姥母女被浊浪冲散淹溺。正在危急之时,小白龙急施法术,从湖内长起三座山,将其母女和焦姥失去的鞋托出水面。后人为颂扬焦姥的德行,又将巢湖取名焦湖,将湖中的山取名姥山、姑山和鞋山。

唐代文学家罗隐过巢湖时,曾有“借问邑人沉水事,已经秦汉几千年”的诗句。

船近姥山,只见湖水环绕,亭阁参差,翠岛若浮,宛如“白色银盘一青螺”。

姥山是巢湖中最大、最美的湖心岛。东西长1200米,南北宽700米,岛上一塔三亭六山九峰,安谧宁静,景色四季宜人。

阳春三月,山岭新绿,湖水溶溶,春风杨柳,群莺乱飞,一派山野趣味。1964年春,郭沫若曾亲临巢湖,并留下翰墨:“遥看巢湖金浪里,爱她姑姥发加油。”夏日炎炎,姥山却飞红流翠,花香扑鼻,清凉怡人。中秋,则天高气爽,湖水凝碧,杨柳青蒲,果实累累,一派斑斓景色。北宋宰相、《资治通鉴》的编纂者司马光登姥山诗云:湖岛映微寒,荷菱连水天。入冬,山舞银蛇,红装素裹,岩下数尺冰凌,树上满枝银花,好似琉璃世界。

姥山不仅秀美,名胜古迹亦多,游人在崎岖的山道上行走,若脚步稍重,可听见足下回声震响,这就是姥山特有的“空谷回音”。如果循着声音寻找,就可发现约大小20多处溶洞。大的可容百人,小的也可藏十多人,洞内怪石嶙峋,十分险妙。再拾级攀登,就可以观赏明清古塔文峰塔了。

文峰塔系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庐州知府严汝倡建,甫成四层,因战乱而辍工。清光绪年间(公元1878年),李鸿章倡捐,委江苏补用道、庐州人吴毓芬续建三层完工。工成,李鸿章题“文光射斗”四个大字,并作《姥山塔碑记》一文刻之于石。

塔高七层,51米,133级,系条石青砖结构,层层飞檐走角,八角对着八方,角角装有铜铃,外观雄伟,结构精巧。塔身由外壁、回廊、塔心三部分组成。人入塔内,门梯交错,左拐右旋,乐趣无穷。每层塔壁四周或题词,或诗文,或砖雕佛像。塔内藏有两广总督李瀚章题写的“举头近日”,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题写的“中流一柱”等25幅匾额和802尊砖雕佛像。

人立塔上,只觉风声呼啸,铜铃叮当,如立云端之上。倚窗远望,烟波浩淼,渔帆点点;近观脚下,姑、鞋二礁如在雾中。

塔刹上镶嵌有李鸿章全像。李鸿章发迹前,曾得益于恩师曾国藩的指点,集结淮军在湖上操练,并留下了一首气势磅礴的七言绝句:“巢湖好比砚中波,手把孤山当墨磨。姥山塔如羊毫笔,够写青天八行书。”离塔不远处,有座圣姥庙,春秋祭祀焦姥。红楹青瓦掩映在苍松翠柏之间。

巢湖晨美,夜景更美,姥山月夜更加迷人。若逢清秋三五之夜,一轮明月倒映在波漪微微的湖中,犹如一颗玉珠镶在湖面上,月光、灯光、湖光交相辉映,月影、塔影、云影溶成一片,真是“一色湖光万顷秋”的美景夜色。清康熙年间,庐州府学正朱弦在《巢湖夜月》一文中写道:“当其微风不生,流光接天,静影沉碧,羁人当此神开,劳者对此而机息,恍乎置身于广寒世界也。”

二、城市

1.巢湖概况

巢湖市位于安徽省中部,濒临长江,环抱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现辖庐江、无为、和县、含山四县和居巢区。全市总面积9423平方公里,2005年末总人口453.06万。
巢湖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周边与南京、合肥、安庆、芜湖、马鞍山、铜陵等市相邻。淮南、合九铁路及合宁、沪蓉、合巢芜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长江流经巢湖市182公里,芜湖—巢湖公铁两用大桥和铜陵—巢湖公路大桥横跨长江天堑。依托芜湖朱家桥外贸码头和南京、合肥两个航空港,可借“船”出海。
巢湖资源丰富。已发现的矿藏有34种,其中磁铁矿、硫铁矿、明矾石、石灰石和石膏矿等储量巨大。巢湖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盛产大米、油料、棉花、蔬菜、家禽、水产品,“巢湖三珍”(银鱼、白米虾、螃蟹)享有盛誉。巢湖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市自然和人文景观130多处,江、湖、山、泉并存,以水见长,湖光、温泉、山色是“巢湖风景三绝”。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巢湖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快,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农业结构不断优化。五个县(区)均被列入全国粮棉生产大县,并先后进入全国粮、油百强县行列。“两水一菜”(即水产、水禽、蔬菜)发展迅速,水产品产量位居全省第二,特种水产品产量居全省第一;家禽已形成20多个较大规模的养殖小区:蔬菜面积100万亩,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基本形成建材、机械、纺织、医药、食品等支柱产业,拥有一批具有一定实力和规模并在省内外同行业中占有一定地位的骨干企业。目前,全市有大中型企业54户,有皖维高新、巢东股份、新力药业、华星化工四家上市公司。旅游业快速发展。建成了褒禅山、华阳洞等五大溶洞和太湖山等四个国家森林公园及半汤、汤池、香泉等温泉度假区。城市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综合配套功能明显增强,荣获“全国卫生先进城市”称号。
撤地设市以来,巢湖连续6年开展解放思想,优化环境活动,连续4年开展对外开放年活动,积极实行鼓励外来投资政策,建立了市、县(区)行政服务中心,市县乡三级行政服务网络,实行“一站式”服务,“一条龙”投资审批手续。营造了良好的政务环境、创业环境和人居环境。
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巢湖市以加快发展、富民强市为主题,立足区位、资源等优势,加快“四个基地、一个后花园”建设,即建成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和资金外溢承接基地,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高素质劳务输出基地,周边大中城市科研院所技术成果转化基地和周边城市旅游的“后花园”。巢湖正在向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城乡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湖滨城市目标迈进。
巢湖是一片开放的热土,巢湖人民热忱欢迎海内外朋友前来投资兴业。

2.行政区划

巢湖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全市辖4县1区,65个镇、5个乡、6个街道办事处。全市总面积9423平方公里,总人口453.06万。

居巢区11个镇、1个乡、6个街道办事处。11个乡镇:槐林镇、黄麓镇、栏杆集镇、苏湾镇、夏阁镇、散兵镇、银屏镇、柘皋镇、坝镇镇、烔炀镇、中垾镇;1个乡:庙岗乡;6个街道办事处:半汤街道办事处、亚父街道办事处、天河街道办事处、凤凰山街道办事处、卧牛山街道办事处、中庙街道办事处。

庐江17个镇。17个镇:庐城镇、冶父山镇、汤池镇、泥河镇、白山镇、盛桥镇、同大镇、金牛镇、石头镇、郭河镇、万山镇、罗河镇、乐桥镇、柯坦镇、白湖镇、龙桥镇、矾山镇。

无为19个镇、4个乡。19个镇:无城镇、汤沟镇、陡沟镇、白茆镇、石涧镇、蜀山镇、牛埠镇、开城镇、严桥镇、二坝镇、襄安镇、高沟镇、姚沟镇、红庙镇、赫店镇、泉塘镇、福渡镇、刘渡镇、泥汊镇;4个乡:昆山乡、洪巷乡、十里墩乡、鹤毛乡。

含山县8个镇。8个镇:仙踪镇、林头镇、运漕镇、铜闸镇、陶厂镇、环峰镇、清溪镇、昭关镇。

和县10个镇。10个镇:历阳镇、沈巷镇、白桥镇、香泉镇、西埠镇、石杨镇、姥桥镇、功桥镇、乌江镇、善厚镇。

3.历史沿革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六月,皖北行署设立巢湖专员公署,驻巢县,辖巢县、无为县、庐江县、肥东县、肥西县、含山县、和县、三河市、巢湖水上公安局。

1950年3月,三河市并入肥西县。1952年1月,巢湖、宣城两专员公署合并成立芜湖专员公署,巢县、无为县、庐江县、和县、含山县划归芜湖专署。1958年7月,庐江县划属六安专员公署;8月,巢县划归合肥市。11月,和县、含山县划归马鞍山市;12月,和县、含山两县合并为和含县。次年4月,和含县再划归芜湖专署。5月,和含县重又分为和县、含山两县。1961年4月,巢县由合肥市划出,仍归芜湖专署。1965年5月,经国务院批复,巢湖专员公署于同年7月25日恢复建置,署治巢县城关,辖巢县、无为县、庐江县、肥东县、和县、含山县 6县。1971年3月,巢湖专员公署改称巢湖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7月,肥东县划归合肥市建置。1984年1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巢县撤县改市称巢湖市(县级),仍属巢湖地区行政公署管辖。1999年7月9日,国务院批准、 8月5日省政府批复撤销巢湖地区及县级巢湖市,设立地级巢湖市,地级巢湖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居巢区青年路。原县级巢湖市改为居巢区,以原县级巢湖市的行政区域为居巢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东风路。巢湖市辖原巢湖地区的无为县、庐江县、含山县、和县和新设立的居巢区,实行市领导县、区体制。

1999年12月29日,中国共产党巢湖市第一次代表大会闭幕,中共巢湖市委员会产生。2000年1月19日,巢湖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闭幕,第一届市级国家政权机构产生。2000年1月 20日,地级巢湖市在居巢区青年路举行揭牌仪式,中共巢湖市委、巢湖市人大常委会、巢湖市人民政府、政协巢湖市委员会、中共巢湖市纪律检查委员会揭牌。

❼ 巢湖历史故事

一、湖泊

巢湖位于安徽省中部,东西长54.5公里,南北宽21公里,水域面积约750平方公里,为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沿岸为合肥市、巢湖市、庐江县所包围。巢湖是安徽境内最大的湖泊,湖面积达700余平方公里。来水面积有9130平方公里,其中山丘区7735平方公里(占84.7%),圩区612平方公里(占6.7%),湖区783平方公里(占8.6%)。入湖主要河流有:南淝河、上派河、丰乐河、杭埠河、白石天河、兆河、柘皋河等。这些河流都源于山丘区,一般集水面积都大,河道流程较短,比降陡,汇流快,穿过湖周圩区后,进入巢湖,经湖泊调节容蓄后,出巢湖闸经裕溪河于裕溪闸下注入长江。汛期若长江水位过高,裕溪河受顶托倒灌时,裕溪闸、巢湖闸将关闭,拒江倒灌。巢湖四周诸河来水,仰赖巢湖容蓄,防洪压力很大,为了缓解巢湖及裕溪河的防洪问题,1986年冬开始进行牛屯河分洪道建设,分洪流量460~615立方米每秒,入江口水位可比裕溪河口的江水位低0.4~0.5米,工程已基本完成。

千里江淮,巢湖最美。巢湖之美,不仅在于她的辽阔浩大,而且因她物产丰富,文脉深厚和遍布两岸的风景名胜。湖中姥山庙有一副绝妙的长联,上联为:“百八里形胜参差,欲盖览绮丽春光,正烟消雨霁,岑楼上洞启疏棂,远黛修容环献媚”,下联为:“万千层涛澜汹涌,若别领清幽秋景,迨风息波恬,长夜间徒倚山渚,冰轮跃彩遍浮金”,高度地概括了巢湖千古名湖的瑰丽景观。

出巢湖市区,抬眼一望,面前便是“气吞吴楚千帆落,影动星河五夜来”的巢湖。从湖汊登上游艇,轻舟快速向南航行。只见浩淼的巢湖,水天相连,一望无际。湖面上渔帆点点,渔歌阵阵,不消一个时辰,便隐约可见“湖天第一胜境”的中庙了。

中庙矗立在凤凰台赤砂礁岩上,三面临水。该庙建于东吴赤乌二年。以后迭遭兵燹,几次修葺。它背倚朝霞,面对老姥,东顾巢伯,西望蜀秀,现存殿阁为晚清建筑,有三进七十余间。

《巢湖志》对中庙描绘得十分细腻:“红色庙墙,陡峭错落,赤迹凤台,直抵湖中,波涛冲刷,纹丝不动。湖浪吞吐,飞流喷珠,湖潮入洞,犹如钟鸣。”游人临其境,仰视楼台,重檐飞出,灰色楼顶,宛如丹凤之冠,夕阳西照,熠熠生辉,给人以凌空欲飞之感。庙内梁横匾额,殿供神龛,壁描神鬼,廊画天兵。游客誉之为“人间蓬岛”、“别有湖天”、“云护仙坛”之胜境。

庙内供奉的女神是碧霞元君。据古籍记载,“全盛时,春日晴和,烟火相望,河以南、江以北,老稚男女,各持瓣香,诵佛号祈于庙者,肩背踵趾接也。”现在,人们游览中庙,不再是去祈求那虚无飘渺的神的恩赐,而是在劳作之余,去领略那百里巢湖的壮丽景色。

与中庙遥遥相望的是茫茫湖面上的一座湖岛,远望犹如一只巨大的海龟,漂浮在白浪滔滔的湖面上;近观,好似老妇托腮凝神望子,这就是充满神话色彩的姥山岛。

传说很久以前,巢湖是个盆地,盆地中有一座城池叫巢州。某一天,一位渔人捕捉了一条千斤大鱼,运到城内廉价出售。全城人争相购买食鱼肉,唯独一老妇焦姥和女儿玉姑不食。一叟者过闾对焦姥说:“此鱼系吾儿,汝母女不食,必有厚报。见城东石鱼目赤,城将陷。”果然不久的一天,焦姥见东门石鱼目赤,她心急如焚,奔走大街小巷呼号,请全城百姓避灾,然后才携女欲行。忽然晴天一声巨响,大雨如注,洪水横流,巢州下陷。焦姥母女被浊浪冲散淹溺。正在危急之时,小白龙急施法术,从湖内长起三座山,将其母女和焦姥失去的鞋托出水面。后人为颂扬焦姥的德行,又将巢湖取名焦湖,将湖中的山取名姥山、姑山和鞋山。

唐代文学家罗隐过巢湖时,曾有“借问邑人沉水事,已经秦汉几千年”的诗句。

船近姥山,只见湖水环绕,亭阁参差,翠岛若浮,宛如“白色银盘一青螺”。

姥山是巢湖中最大、最美的湖心岛。东西长1200米,南北宽700米,岛上一塔三亭六山九峰,安谧宁静,景色四季宜人。

阳春三月,山岭新绿,湖水溶溶,春风杨柳,群莺乱飞,一派山野趣味。1964年春,郭沫若曾亲临巢湖,并留下翰墨:“遥看巢湖金浪里,爱她姑姥发加油。”夏日炎炎,姥山却飞红流翠,花香扑鼻,清凉怡人。中秋,则天高气爽,湖水凝碧,杨柳青蒲,果实累累,一派斑斓景色。北宋宰相、《资治通鉴》的编纂者司马光登姥山诗云:湖岛映微寒,荷菱连水天。入冬,山舞银蛇,红装素裹,岩下数尺冰凌,树上满枝银花,好似琉璃世界。

姥山不仅秀美,名胜古迹亦多,游人在崎岖的山道上行走,若脚步稍重,可听见足下回声震响,这就是姥山特有的“空谷回音”。如果循着声音寻找,就可发现约大小20多处溶洞。大的可容百人,小的也可藏十多人,洞内怪石嶙峋,十分险妙。再拾级攀登,就可以观赏明清古塔文峰塔了。

文峰塔系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庐州知府严汝倡建,甫成四层,因战乱而辍工。清光绪年间(公元1878年),李鸿章倡捐,委江苏补用道、庐州人吴毓芬续建三层完工。工成,李鸿章题“文光射斗”四个大字,并作《姥山塔碑记》一文刻之于石。

塔高七层,51米,133级,系条石青砖结构,层层飞檐走角,八角对着八方,角角装有铜铃,外观雄伟,结构精巧。塔身由外壁、回廊、塔心三部分组成。人入塔内,门梯交错,左拐右旋,乐趣无穷。每层塔壁四周或题词,或诗文,或砖雕佛像。塔内藏有两广总督李瀚章题写的“举头近日”,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题写的“中流一柱”等25幅匾额和802尊砖雕佛像。

人立塔上,只觉风声呼啸,铜铃叮当,如立云端之上。倚窗远望,烟波浩淼,渔帆点点;近观脚下,姑、鞋二礁如在雾中。

塔刹上镶嵌有李鸿章全像。李鸿章发迹前,曾得益于恩师曾国藩的指点,集结淮军在湖上操练,并留下了一首气势磅礴的七言绝句:“巢湖好比砚中波,手把孤山当墨磨。姥山塔如羊毫笔,够写青天八行书。”离塔不远处,有座圣姥庙,春秋祭祀焦姥。红楹青瓦掩映在苍松翠柏之间。

巢湖晨美,夜景更美,姥山月夜更加迷人。若逢清秋三五之夜,一轮明月倒映在波漪微微的湖中,犹如一颗玉珠镶在湖面上,月光、灯光、湖光交相辉映,月影、塔影、云影溶成一片,真是“一色湖光万顷秋”的美景夜色。清康熙年间,庐州府学正朱弦在《巢湖夜月》一文中写道:“当其微风不生,流光接天,静影沉碧,羁人当此神开,劳者对此而机息,恍乎置身于广寒世界也。”

二、城市

1.巢湖概况

巢湖市位于安徽省中部,濒临长江,环抱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现辖庐江、无为、和县、含山四县和居巢区。全市总面积9423平方公里,2005年末总人口453.06万。
巢湖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周边与南京、合肥、安庆、芜湖、马鞍山、铜陵等市相邻。淮南、合九铁路及合宁、沪蓉、合巢芜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长江流经巢湖市182公里,芜湖—巢湖公铁两用大桥和铜陵—巢湖公路大桥横跨长江天堑。依托芜湖朱家桥外贸码头和南京、合肥两个航空港,可借“船”出海。
巢湖资源丰富。已发现的矿藏有34种,其中磁铁矿、硫铁矿、明矾石、石灰石和石膏矿等储量巨大。巢湖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盛产大米、油料、棉花、蔬菜、家禽、水产品,“巢湖三珍”(银鱼、白米虾、螃蟹)享有盛誉。巢湖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市自然和人文景观130多处,江、湖、山、泉并存,以水见长,湖光、温泉、山色是“巢湖风景三绝”。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巢湖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快,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农业结构不断优化。五个县(区)均被列入全国粮棉生产大县,并先后进入全国粮、油百强县行列。“两水一菜”(即水产、水禽、蔬菜)发展迅速,水产品产量位居全省第二,特种水产品产量居全省第一;家禽已形成20多个较大规模的养殖小区:蔬菜面积100万亩,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基本形成建材、机械、纺织、医药、食品等支柱产业,拥有一批具有一定实力和规模并在省内外同行业中占有一定地位的骨干企业。目前,全市有大中型企业54户,有皖维高新、巢东股份、新力药业、华星化工四家上市公司。旅游业快速发展。建成了褒禅山、华阳洞等五大溶洞和太湖山等四个国家森林公园及半汤、汤池、香泉等温泉度假区。城市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综合配套功能明显增强,荣获“全国卫生先进城市”称号。
撤地设市以来,巢湖连续6年开展解放思想,优化环境活动,连续4年开展对外开放年活动,积极实行鼓励外来投资政策,建立了市、县(区)行政服务中心,市县乡三级行政服务网络,实行“一站式”服务,“一条龙”投资审批手续。营造了良好的政务环境、创业环境和人居环境。
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巢湖市以加快发展、富民强市为主题,立足区位、资源等优势,加快“四个基地、一个后花园”建设,即建成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和资金外溢承接基地,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高素质劳务输出基地,周边大中城市科研院所技术成果转化基地和周边城市旅游的“后花园”。巢湖正在向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城乡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湖滨城市目标迈进。
巢湖是一片开放的热土,巢湖人民热忱欢迎海内外朋友前来投资兴业。

2.行政区划

巢湖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全市辖4县1区,65个镇、5个乡、6个街道办事处。全市总面积9423平方公里,总人口453.06万。

居巢区11个镇、1个乡、6个街道办事处。11个乡镇:槐林镇、黄麓镇、栏杆集镇、苏湾镇、夏阁镇、散兵镇、银屏镇、柘皋镇、坝镇镇、烔炀镇、中垾镇;1个乡:庙岗乡;6个街道办事处:半汤街道办事处、亚父街道办事处、天河街道办事处、凤凰山街道办事处、卧牛山街道办事处、中庙街道办事处。

庐江17个镇。17个镇:庐城镇、冶父山镇、汤池镇、泥河镇、白山镇、盛桥镇、同大镇、金牛镇、石头镇、郭河镇、万山镇、罗河镇、乐桥镇、柯坦镇、白湖镇、龙桥镇、矾山镇。

无为19个镇、4个乡。19个镇:无城镇、汤沟镇、陡沟镇、白茆镇、石涧镇、蜀山镇、牛埠镇、开城镇、严桥镇、二坝镇、襄安镇、高沟镇、姚沟镇、红庙镇、赫店镇、泉塘镇、福渡镇、刘渡镇、泥汊镇;4个乡:昆山乡、洪巷乡、十里墩乡、鹤毛乡。

含山县8个镇。8个镇:仙踪镇、林头镇、运漕镇、铜闸镇、陶厂镇、环峰镇、清溪镇、昭关镇。

和县10个镇。10个镇:历阳镇、沈巷镇、白桥镇、香泉镇、西埠镇、石杨镇、姥桥镇、功桥镇、乌江镇、善厚镇。

3.历史沿革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六月,皖北行署设立巢湖专员公署,驻巢县,辖巢县、无为县、庐江县、肥东县、肥西县、含山县、和县、三河市、巢湖水上公安局。

1950年3月,三河市并入肥西县。1952年1月,巢湖、宣城两专员公署合并成立芜湖专员公署,巢县、无为县、庐江县、和县、含山县划归芜湖专署。1958年7月,庐江县划属六安专员公署;8月,巢县划归合肥市。11月,和县、含山县划归马鞍山市;12月,和县、含山两县合并为和含县。次年4月,和含县再划归芜湖专署。5月,和含县重又分为和县、含山两县。1961年4月,巢县由合肥市划出,仍归芜湖专署。1965年5月,经国务院批复,巢湖专员公署于同年7月25日恢复建置,署治巢县城关,辖巢县、无为县、庐江县、肥东县、和县、含山县 6县。1971年3月,巢湖专员公署改称巢湖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7月,肥东县划归合肥市建置。1984年1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巢县撤县改市称巢湖市(县级),仍属巢湖地区行政公署管辖。1999年7月9日,国务院批准、 8月5日省政府批复撤销巢湖地区及县级巢湖市,设立地级巢湖市,地级巢湖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居巢区青年路。原县级巢湖市改为居巢区,以原县级巢湖市的行政区域为居巢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东风路。巢湖市辖原巢湖地区的无为县、庐江县、含山县、和县和新设立的居巢区,实行市领导县、区体制。

1999年12月29日,中国共产党巢湖市第一次代表大会闭幕,中共巢湖市委员会产生。2000年1月19日,巢湖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闭幕,第一届市级国家政权机构产生。2000年1月 20日,地级巢湖市在居巢区青年路举行揭牌仪式,中共巢湖市委、巢湖市人大常委会、巢湖市人民政府、政协巢湖市委员会、中共巢湖市纪律检查委员会揭牌。

❽ 巢湖的由来和传说。

由来:

巢湖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古称“居巢”、“南巢”,“成汤放夏桀于南巢”即出于此,文字记载的历史有3000余年,秦时设居巢县,唐朝设立巢县。

1984年1月撤巢县设立县级巢湖市,1999年7月撤市设立居巢区,2011年8月撤区设县级巢湖市。下辖17个乡镇、街道,总面积2046平方公里,总人口92万。

传说:

古时候,巢湖城里的焦玉姑、焦姥姥祖孙俩偶遇小白龙,并把它带回家。玉帝为了避免黄霸天作乱,下令把巢州沉到水底。小白龙奋力与黄霸天周旋,玉姑与姥姥则带着一州的百姓撤出巢湖城。最后,大水把下沉的巢湖城与黄霸天一起淹入水底,变成了巢湖。

(8)巢湖的历史文化扩展阅读:

巢湖市(原巢县)的历史源远流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有三千多年。商时地属南疆,故名南巢。

周时为巢(伯)国地。春秋时为楚属国。四至大致东到昭关(今属含山县),西至庐江,南达长江,北到巢湖。巢国多次被吴国所占,《春秋》:鲁哀公十二年(公元前483年),“公会吴于橐皋”,即今柘皋。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72年),越灭吴,巢国还楚。

秦统一后,置郡县,柘皋一带为橐皋县,巢湖以南为居巢县,也作居鄛。两县均属九江郡。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设淮南国,领居巢。景帝四年(公元前153年),居巢改属庐江郡(橐皋仍属九江郡)。

❾ 巢湖历史文化是什么

巢湖,因湖得名。是我国第五大淡水湖之一,方圆800里,惊涛拥雪,烟波浩淼,是皖中著名的旅游胜地。素有“温泉之都”之称。
湖中姥山与长江中的西梁山两个岛屿,被誉为“两颗明珠”;环湖的半汤、香泉、汤池三大温泉,飞珠溅玉,俨然“三串珍珠”;太湖山、鸡笼山、冶父山、天井山四个国家森林公园,茂林蓊郁,犹如“四块翡翠”;仙人洞、紫薇洞、王乔洞、华阳洞、泊山洞五发溶洞,各具特色,恰似“五座龙宫”;还有一株生长千年,风姿绰约的奇花-银屏野生白牡丹等。
历史悠久,古迹遍布。长江流域的人类祖先“和县猿人”、“银山智人”曾繁衍生息于此;近年来凌家滩古文化遗址及巢湖水下古城的发现令国内外瞩目。这里是“商汤放桀于南巢”、“伍子胥过昭关”、“楚霸王自刎乌江”发生之地;古往今来,曾涌现出了范增、周瑜、丁汝昌、冯玉祥、张治中、李克农、戴安澜、林散之、许海峰等一代风流人物,有“将军故里”之称。历史上也有许多著名大政治家、军事家和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众多的历史遗迹和绚烂大诗文,与湖光山色相得益彰,汇成一道道灵异的风景线。
巢湖牡丹花观赏节已成功举办十届,现在已成为集赏花、旅游(红色旅游)、娱乐、商务等功能于一身的旅游节,节庆内容也更加丰富,除了赏花外,还有“牡丹花灯展”、“万人登山观花赛”等20多项活动。
巢湖牡丹观赏节中最大的看点就是在巢湖银屏山上那支有“中国第一奇花”之称的野生白牡丹,这支牡丹已经活了千年,而且每年开花的花数不等,据说根据开花数可以准确预测今年的大致气候,此花又名“神花”。

❿ 巢湖历史名人

1、廖永忠

廖永忠(1323一1375年),巢县(今安徽省巢湖)人,楚国公廖永安之弟,明初名将。

廖永忠早年与汤和共讨方国珍,平定浙东;后俘陈友定,平定福建;与朱亮祖攻克广州,平定广东;攻克象州,平定广西;明灭夏之战中,充南路军右副将军职,取得夔州之战胜利,为最终消灭夏政权铺平道路。

因鄱阳湖之战战功卓著,朱元璋以漆牌书“功超群将,智迈雄师”赏赐给他,并在《平蜀文》书“傅一廖二”之语,盛赞廖永忠功勋。

2、张治中

张治中(1890年10月27日——1969年4月6日),原名本尧,字警魄,后改名治中,字文白,安徽省巢县(今巢湖市)黄麓镇洪家疃人,黄埔系骨干将领,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爱国主义人士。

1932年“一.二八”淞沪会战时任第五军军长,在上海抵抗侵华日军;1937年11月,任湖南省主席,因失误导致“11.13长沙大火”事件而被革职。1945年,调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兼三民主义青年团书记;1949年,致电陶峙岳将军和新疆主席包尔汉,促成新疆和平解放;1969年在北京病逝。

3、张本禹

张本禹少将(1899-1937),安徽巢县(今巢湖市)人,张治中胞弟。黄埔军校第三期步科、1926年起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副官处中尉副官,总司令部学兵团上尉副连长,中央教导二师警卫营少将营长,南京中央军校第八期学生队区队长、中校队长,第四师十二旅少将副旅长。

参加绥远抗战。抗日战争爆发后,率部参加南口战役。1937年8月下旬于南口东站遭日军飞机轰炸殉国。牺牲时任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3军4师12旅副旅长。1981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4、韩安

韩安(1883-1961),字竹坪,安徽省巢县(今巢湖市)人。生于1883年1月17日,卒于1961年1月31日,享年78岁。林学家,中国近现代林业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出国留学生中第一个林学硕士学位的获得者,中国最早的一位林学家出身的政府官员。

5、童雪鸿

童雪鸿(1909—1966),著名美术家。原名鸿彦,字万安、卍庵、卍盦,号印隐,别署百箑斋主,安徽巢湖市人。早年毕业于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曾在安徽、四川等地从事金石绘画和美术教学工作,1957年任安徽艺术学院美术系副主任。1981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童雪鸿书画选》。

阅读全文

与巢湖的历史文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