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义乌的历史文化

义乌的历史文化

发布时间:2021-02-22 15:15:34

⑴ 浙江省义乌市的历史和发展

义乌坐落在中部地区的浙江省与土地总面积为一千一百零五平方公里。整个城市管辖8镇和5个街道,人口登记为地方六十七点〇万家居和600000外部暂时 的。义乌市有着悠久的历史。秦王赢政(公元前222 ) ,是在乌县,在7日邬的唐代(公元624年) ,并改称义乌, 1998年,当时是作为一个城市。从旧时代,义乌市已取得的荣誉是先进的:文化,骆宾王之一-四项杰出人士初唐,宗泽-著名的抗金秘书长宋和朱丹溪之一- 四名医金元时期。近代以来,义乌市已产生教育家陈望道,文艺理论家冯雪峰和历史学家吴晗,等等。

改革开放以来的政策,义乌市已决定实施发展战略的构建城市商业坚定不移地繁荣,成为商品行业的领导者,驱动区域经济,并成为一个巨大的市场和强劲的经济城 市的城市从传统农业小县城。 2002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的RMB15.6亿元,财政总收入RMB1.66亿元。金融机构的存款有出色的RMB2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RMB5688元。 2001年,义乌市总体经济指数为19的所有县(市)的首位。此外,近年来,义乌市已被列为其中一个县(市)的领导现代化建设在浙江,一个关键地区促进城市化在浙江,和第一组的强有力的县(市)的扩大经济管理权限。目前,义乌是一个地区发展的最活跃的浙江。即使在全国,义乌先后获得这种荣誉作为项目的全国技术先进的城市,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城市,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市,浙江省文明城市,浙江省教育强市,等等。此外,它已被授予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奖连续4次。

今天,义乌市出现一个繁荣的场面与一个繁荣的市场,发展经济和稳定社会。商品行业一直主导产业的区域经济。目前,义乌小商品市场拥有一个面积为 1.5万平方米并已40000商店,收集28类,约200000种日用品。吞吐量近10000吨,市场的业务量是最重要的全国性大型专业市场12个连续多年,并已获得了独特的市场之一的标题是'注重质量'和'保持承诺,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此外,义乌市场已成为国际商品配送中心和重要基地的外国商人购买的商品。工业经济正在迅速聚集和加强,目前已开发和正在开发的工业园地区64平方公里,超过1300年的企业。它也培养了一批主导产业,规模企业和知名产品的袜子,饰品,拉链,化妆品,衬衫,文化文章,制笔,玩具等,形成工业发展结构,小商品,大产业,小企业和大殖民。高效农业稳步发展,与传统农业正迅速转变为现代农业,都市农业和外部农业。城市建设变化快,和一个大集团和民间的省级重点项目,如Xiuhu广场,梅湖会展体育中心和义乌市部分杭州,金华,衢州的高速公路正在建设。该地区的城市建成区已扩大到38平方公里,人口的城市增加至43.000万,和文化的水平达到55 %以上。因此,城市的整合,迅速推进。在进行农村洁净,道路硬度,道路照明,家庭美化和环境优化建设,城市面貌迅速改变。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加强。社会职业越来越多,而经济环境是坚持优化。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日俱增。

在新的世纪,义乌的发展与时并进,利用和创新,提出了目标走在巨大的步骤,并努力成为世界排名前十位的世界商品博览会在今后20年内,建设一个真正的国际小商品城。
第一步到2005年:率先实现现代化,全省,增加经济外交方针,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美元以上3200 。这种意愿的基础建立国际商贸城建设。
第二步到2010年: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 6000 ,并建立全球地位的国际商品流通中心,制造中心和研发中心,作为国际商品城市的形成。
第三步到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美国一点五〇 〇万美元, octupling说, 2000年,随着社会经济综合指数将在十大城市在整个县。全面提高经济国际化,城市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社会文明和科学的领导,要成为一个真正领先的国际小商品城。
创建全球最大的超市,建设国际购物中心,义乌是克服障碍和克服技术上的困难,并努力向前迈进。
大力推进经济国际化,不断提高经济的一般力量和国际竞争力。
坚持国际战略指导的方向,全面提高经济整体素质,逐步构建义乌成为国际商品流通中心,制造中心,研发中心和购物中心。此外,修改和完善总体规划的国际商贸城的三十二点四平方公里,加快第二期项目和国际贸易中心的国际商贸城,培育和加强会展业与义博会作为一个世界领先地位,使义博会成为国际著名的展览。此外,开展五年行动同步发展战略的外贸图纸,贸易和工业的联系,知名品牌驾驶,大规模推动,政府推动,努力使义乌市场成为国际商品流通中心以最低的成本,最好的信贷和最好的服务,积极开展贸易和工业联系,以工业建设为载体,促进特殊行业和大型企业,让信息化潜水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使品牌的商品,在义乌市著名的整个世界,建立义乌成为国际商品生产基地。大力推进技术创新,积极构建技术创新服务体系,把建设数字义乌生效,建设国际商品研发中心。坚持一体化的引进和走出去,关于商品外贸违反,采取利用外国投资的关键,加快快速发展的外部经济。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购物和旅游为重点,努力创造全球最大的超市和建设国际购物天堂。义乌位于中心的浙江省,面积一一○五平方公里,义乌市有8个乡镇和5个城区在其管辖范围内与当地人口的67.0万和非本地人口600000 。自改革开放以来,义乌市始终坚持的发展战略“ ,发展城市商业” ,并探讨净战略促进区域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旗舰,贸易和商业,这有助于义乌成为发达县和被称为城市的地方的第一个国际商品期货市场在我国种植。

据统计,在2004年,义乌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二百八十二点零零零亿元, 17.3 %增加,在去年财政收入二十九点五零亿(地方,十五点一亿) , 109.6 %的调整计划;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月12日亿元,增长20.4 % ;储蓄存款48.277 billoin ,同比增长21.3 % ;社会零售价六十○万〇五百点〇 〇万,同比增长14.4 % ;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一万七千一百五十三元人均纯收入和农民人均六千九百六十九元,增加了15.3 %和13.4 %,分别采取了价格上涨。在全面发展水平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义乌市排名第17的前100个县的国家和第1的22个县级市在浙江省于2003年。 2004年,义乌市第一名的最喜爱的县级城市的眼睛国内和海外公开。近年来,义乌已成为各县市的浙江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一个县,市在浙江省享有部分县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义乌市也被授予荣誉是关键地区的城市化的驱动器,并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此外,义乌市已荣获国家科技

⑵ 义乌历史故事

义乌历史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义乌市甘溪六都坑最里边的里西岗村下,溪边飞来一块巨大的石头,重约数千吨。此地在里西岗和茅草坞两村中间,传说里西岗有一个姓孙的孝子名善,为了给久卧病床的老母治病,每天起早摸黑上山砍柴。

每逢农历二、五、八到苏溪集市淌水桥边卖柴,然后以卖柴的钱到药铺抓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十几年如一日,从不间断。

有一天,孙善卖完柴,抓好药从苏溪集市往家里赶,走到茅草坞村与里西岗村中间时,突然乌云密布,雷声隆隆,闪电四射,眼看就要下大雨,忘记带蓑衣斗笠的他,急得一时没了主意。

正在发愁之际,突然天上飞来一块巨大的石头,稳稳地落在前方路和溪的中间,石头的下面足足可以让数十个人避雨。原来,孙善的孝心感动了观音菩萨,菩萨使法飞降大石头供孙善避雨。

经过几千年的风风雨雨,大石头巍然屹立,孙善孝子敬母的故事就一直流传至今。真的,现在这大石头下面还可站数十个人,供人们遮风挡雨。如今,大石头成了巧溪风景区必不可少的旅游景点之一。

(2)义乌的历史文化扩展阅读:

从义乌城区出发,驱车一个多小时(行程约35千米)到达义北八都深处的大岭下的齐家坞自然村。该村地处义乌、东阳、诸暨三市交界处。全村约100户,350多人。沿自然村有一条古道,可通往义乌市的六都风车口、里西岗,诸暨市的顶梁山、茅塘,东阳市岭北镇(现划归诸暨管辖)等地。

齐家坞村沿古道往东约两千米,一座高大约80多米的猪头山巍然耸立,不时引来攀岩爱好者和驴友来到猪头山一比高下。天气好的时候,站在猪头山顶,巍巍东白山的风车清晰可见。

据齐家坞长者介绍:数百年之前,猪头山脚下有一个上白岩村,居住着一傅氏员外,四合院建筑风格的房屋,田地充裕。邻近的山农时常翻山越岭到傅员外家借钱借粮食。其山脚下有一钱庄,生意甚是红火。每到除夕,火把通霄亮堂,来猪头山钱庄存钱取钱的商人络绎不绝。

这个古老的传说,在齐家坞村中代代相传。至今,猪头山脚下还有大片平坦的土地,都是以前傅员外家上白崖村的遗址。齐家坞村上头的几户人家,就是古时的下白岩村。

猪头山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古道边牛羊成群,五六百年前的参天榧树,至今郁郁葱葱,长满果实。一年四季空气清新,蓝天白云可以与西藏媲美。

齐家坞村有着优越的自然景观,双溪口、猪头山、山涧溪流穿村而过,具有丰富的投资开发价值,旅游开发前景广阔。

⑶ 义乌历史文化遗迹有哪些

义乌山清水秀,名胜古迹多。铸造于后周广顺二年(952年)的双林铁塔,建于宋嘉回定六年(1213)的古月桥答,建于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的黄山八面厅,明清乔亭蟹钳形墓葬群,及朱丹溪墓和冯雪峰故居等6处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级保护单位有松瀑山摩崖题刻、善慧傅大士塔、方大宗祠等35处,还有双林寺、德胜岩、瑞峰寺等10处寺(庵),为群众游览和开展合法宗教活动场所。华溪森林公园为省级森林公园。

希望能够帮到您!

⑷ 我要义乌的发展史

义乌的历史发展

春秋时属越国。

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建县名乌伤,属会稽郡。传说秦时有个颜乌,事亲至孝,父死后负土筑坟,一群乌鸦衔土相助,结果乌鸦嘴喙皆伤,故称乌伤县。

新莽时(公元9年)改县名乌孝。

东汉建武初复称乌伤,曾为会稽西部都尉治。

初平三年(192年)分割西部辖境,设置长山县(即后之金华县)。

三国吴赤乌八年(245年)分南境,置永康县。

宝鼎元年(公元266年),分会稽郡西部设东阳郡(郡治长山),乌伤县属东阳郡。

隋开皇九年(589年),分割吴州置婺州。

唐武德四年(621)于乌伤县置稠州,并分置乌孝、华川二县。

武德七年(624年)废稠州,合乌孝、华川为一县,改名义乌县。

稠州以稠山(德胜岩)而得名。华川又名绣川,以绣湖得名,义乌其义与乌伤、乌孝同。

唐垂拱二年(686年)析义乌县东境设东阳县。

天宝十三年(754年),又分县境北部及兰溪、富阳各一部分,设浦阳县(今浦江县)。

元代,义乌隶属婺州路总管府。

至正十八年(1358年)朱元璋部攻取婺州,改婺州路为宁越府。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又改名金华府。

明清仍旧,义乌隶属关系未变。

辛亥革命后,废府制代以道制,义乌属金华道。

1927年废道制改为省县两级制,义乌直属浙江省,后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义乌属金华专区或浙江省第四专区。

1949年义乌解放。新中国成立后,义乌属金华专区。

1959年浦江并入义乌,1967年浦江仍析出。

1988年撤销义乌县,设立义乌市。

(4)义乌的历史文化扩展阅读:

义乌地理概况:

义乌位于金衢盆地东部,东经119度49分至120度17分,北纬29度02分13″至29度33分40″,浙江省地理中心地处境内。东邻东阳,南界永康、武义,西连金华、兰溪,北接诸暨、浦江。至省会杭州百余里。

义乌气候条件:

义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17℃左右,平均气温以七月份最高,为29.3℃,一月份最低,为4.2℃。年平均无霜期为243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为1100~1600毫米之间。

义乌土地面积:

市境东、南、北三面群山环抱,南北长58.15公里,东西宽44.41公里,境内有中低山、丘陵、岗地、平原,土壤类型多样,光热资源丰富。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义乌

参考资料来源:义乌市人民政府-义乌市自然地理

⑸ 义乌市的民俗风情

[编辑本段]
义乌市认真贯彻把“精神文明建设落实到城乡实处”和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的要求,文化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至2004年6月,全市城市中心区共有公益性文化设施7.25万平方米(不含各类公共文化广场),镇街道有文化设施1.78平方米。城区有“三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三院(书法院、画院、剧院)、一团一办一公司(婺剧团、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电影公司),有13个镇街道文化站,5家镇街道文化中心(其中省级文化明珠3颗、金华市级明珠2颗),10个镇街万册图书馆、5家国有影院、36家农村电影队。其中市图书馆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义乌剧院3764平方米,义乌婺剧团2638平方米,义乌影都5000平方米,绣湖体育馆2900平方米,座位1400个;梅湖体育场3.5万座,体育馆座位6000座。文化网络进一步健全,文化设施得到了较大改善,有力地促进了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获得了“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中国武术之乡”、“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中国曲艺之乡”等荣誉。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会展中心还被国际展览联盟(简称“UFI”)正式吸收为新成员。
义乌民族
义乌市目前实有人口已经达180万。本地户籍人口71.6万,长住义乌的外来建设者100多万。超过本地人口近30万人,成为浙江省外来暂住人口最多的县级市,其中来自外省的占83.86%,以江西、安徽、河南、贵州等地居多。汉族为主,有回族、苗族、彝族、壮族、土家族、佤族、畲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布依族、满族、侗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僳僳族等23个少数民族。建国初义乌只有2名回族同胞,到目前我市有来自全国各地3万多名少数民族同胞在义乌务工、经商。
义乌宗教
从八十年代只有佛教、基督教迅速扩展到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并存,人员构成复杂,社会影响广泛的局面。目前,有宗教团体3个,各类宗教场所80处,教职人员100余人,信徒2万余人(不含佛教信徒)。我市民族宗教工作呈现的三大明显特点是:人数快增长;涉外性成为特色;流动性大。因此,义乌不仅是浙江省民族宗教的重点县(市)之一,更是全国民族宗教的重要窗口。做好我市民族宗教工作不仅具有现实意义,更有深刻的政治意义。
义乌方言
本县方言是浙江南区吴语婺州片中的一个小分支。全县均讲吴语。但由于本县位于浙江中部,交通方便,与外地交往频繁。因此义乌话受邻近方言的影响较大,内部差异也较明显。故县人常有“义乌十八腔,隔溪不一样”的说法,说明义乌话的复杂性。如“鸡蛋”一词,稠城一带叫[t],而陇头朱、上滕、苦竹塘、萧皇塘、葛仙等地叫[t曲9d],显然受金华话的影响。又如“糖梗”一词,稠城一带叫ugl,而华溪、何宅,下湾等地则叫[dokus],是受东阳话的影响。又如“板”一词,稠城一带叫[ma],而东塘、大陈、后深塘等地则叫[pa],是受诸暨话的影响。据调查,靠近诸暨的红峰、燕窝人讲的就是诸暨话,而胡山、大陈、凰升塘人,他们既会讲义乌话也会讲诸暨话。与浦江交界的仙坪、鲤鱼山、大方人,义乌话、浦江话并用。总之,本县与邻近县的交界处都有这种情况。
义乌婺剧
婺剧是浙江省的主要地方剧种之一,起源于明代中、后期,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它以金华地区为中心,流行于金华、丽水、临海、建德、淳安,江西东北部的玉山、上饶、弋阳、贵溪、鄱阳、景德镇等地,婺剧有六种声腔:高腔、昆腔、乱弹、徽戏、滩簧、时调,俗称“金华戏”因金华古称婺州,1949年改今称。义乌市婺剧团成立于1955年,前身为徐乐舞台,是我市唯一的全民所有制专业表演团体。每年演出在200场左右,并配合市委、市府中心工作编排节目宣传演出和市里重大活动演出。为宣传义乌精神创作的剧目有《英雄泪》、《硬头颈》、《朱一贴传奇》、《鸡毛换糖》、《义乌兵》,其中《义乌兵》、《鸡毛换糖》在参加省调演中获得优秀演出、优秀剧目等几十个大奖、浙江省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常演剧目有:《相国志》、《吕布与貂蝉》、《双枪陆文龙》、《战雁州》、《双凤冤》、《红丝错》、《画眉》、《安乐王》等20台大戏,《八仙过海》、《临江会》、《劝妻》、《柜中缘》等20台小戏。其中《义乌兵》、《临江会》、《九件衣》、《拷打提牢》、《斩吕布》《八仙过海》等20本大小戏被中央电视台、省电视台录制播出。
义乌道情
2003年初夏时节,全国文联、中国曲艺家协会作出决定,授予义乌“中国曲艺之乡”的称号。此前,全国还只有河南平顶山市、广东顺德市获得过“中国曲艺之乡”这一殊荣。义乌道情发源于明朝万历年间,与绍兴莲花落、温州瑞安鼓子词、杭州评弹都是为我省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义乌道情与众不同,它没有固定的曲调,常常由演艺者自行根据嗓音特点和说唱曲调随意发挥,以好听入耳为目标,因此,义乌道情在很长时间内流派纷呈,在曲艺界独树一帜。 在解放初期,义乌操“道情”之艺的民间说唱人员多达200余人。20世纪50年代,义乌道情在全国已很有名气。义乌盲艺人叶英美先后多次上北京参加全国劳模大会、群英大会表演,把义乌曲艺唱进了人民大会堂,唱进了中南海,受到周恩来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歌唱总路线》、《虞小玉》等还由中唱公司灌制成唱片。
义乌武术
义乌武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究其历史,古代,三国时期有骆统,他厉威武,保边疆,屡败魏兵,吴王孙权封他为左将军。唐朝有骆宾王,“一檄传天下”,宋朝有抗金名将宗泽,明朝有抗倭将士陈大成、王如龙、朱文达等人,还有皇皇拳教师金台都是赫赫有名的义乌武术家、名人。因军功被授予元帅、将军、总兵、副总兵、参将、千总把总、千户等武职的义乌人就有228人。现代,有吴山民的保镖吴琅坤,他以辟斧滚刀闻名全国。有武术名家王伯雄,他在上海武术馆深造,当过杨登浦的秘书。有讲究武德的黄昌禄,有提倡“十教”、“十不教”武规的看山老人朱德德,还有“小年练武,长大将军”的沈滨义。在民间流传着“兰溪埠头,箫山哺头,义乌拳头”闻名避尔。义乌民间武术绚姿多彩,内容丰富,武术介的十八般武艺般般皆有。还有举石墩,舞龙,舞狮,走马,十字莲花,高跷,斗牛,罗汉班,散撤等等。遍布城乡,各有特色。东乡廿三里一带拳术刚劲有力;西乡吴店,义亭一带讲求实用;北乡苏溪,新厅一带刚柔兼顾;南乡佛堂一带架子好看。每逢节假日,一支支罗汉班、武术队活跃在农村每个角落。义乌武术有其广泛、浓厚的群众基础,营造出刚正勇为的义乌精神。义乌武术界很讲义气,主持正义,坚持公道,讲求武德,以理服人,塑造了义乌人崇尚武术的美德。
义乌斗牛

⑹ 义乌历史沿革有那些

义乌市行政区划的历史沿革

据史料记载,义乌县辖区内,唐代有乡30,后经减并,宋代初期设乡26。一千多年来,基本上依循这样的格局。这次区划调整,将从根本上打破唐代后一直延续下来的行政区域范围。大城市建设是义乌历史上天翻地覆的大事件,它将重新塑造一个新义乌。在这新旧交替之际,我们隆重推出“行政区划人文历史系列采访”文章,以记者探访的角度,对目前21个乡镇的区划沿革、人文历史、地理风貌等,作一详细的介绍,让人们全面了解我市行政区划的历史和地方风土人情,也为新义乌留下一份难得的历史资料。

义乌市原县乌伤,自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建县之后,在东汉与孙吴时代先后分出长山(今金华,又分兰溪)、汉宁(后改吴宁,隋时并回)、永康(分出武义)。到了唐朝,义乌又分出东阳(析出磐安)和浦阳(改名浦江)。所以乌伤————义乌是金华市属各县市区的主县和母县。建设50万以上大城市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基础。

县以下的行政组织,古来第一级是乡。如东汉初年光武帝封杨茂为新阳乡侯,新阳乡属乌伤县。现在的永康县原是汉代的乌伤上浦乡。东阳也是原义乌的5个乡。乡的建制一直延续至今,共两千一二百年历史。义乌最后的乡是东塘、东河、夏演、倍磊。

县以下后起的第一级行政单位是镇。稠城镇由原城内河东河西两镇合并而成,建于1934年推行保甲制度之时。1950年起佛堂镇与稠城镇一样建为县直属镇。

1928年以后县政府分出派出机构区公所(有时称督导区),分管县直属镇以外的乡镇。日军占领时期设义南、义西、苏溪三个区署。义西及义北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政权管辖。1949年后仍设区公所,1958年曾撤销。区公所少的时候4个,多的时候8个。区与直属镇并列,区以下的乡与镇并列。

城内与城外的行政区划有别,唐宋以后城外分属8个乡,城内县邑设隅坊。今下车门一带的龙灯会还保留“南隅”的旧称。辛亥革命后隅坊改里,里改镇。河东河西两镇是义乌最早的镇。

乡以下的基层组织,汉朝时代是亭。如东吴名将骆统封乌伤新阳亭侯的亭便是。现在市内还有亭的地名如稽亭。

隋唐以后乡以下设都保。北宋宣和年间义乌正式建成28个都,分属8个乡。这乡与都一直稳定到民国成立以后。都的概念和范围民间根深蒂固,村村知道本村属哪个都。县邑四隅不在都的范围内。都的区域划分义乌是先从城郊开始,一至三都全在城的周围。城西楼下、杨村一带为一都,城南篁园青岩傅鲇溪一带为二都,城东城北清塘下堂阁新屋一带为三都。四都在县东义乌江与岘山之间的江南,即出东江桥到东阳的大路两侧。五都在廿三里、华溪、李塘一带。六都从江北下朱下骆宅一带开始向北一直到今巧溪水库源头,“长长六都”绵延30多公里。七都在三都与六都之间北部,然后向北折向西向南划块。北端九都南端廿八都。

都的下面为图,图的多少看都的面积大小而定,小的4个,多的14个。图有几个职能,主要是基层行政单位,设地保(保正)管理治安和徭役。它的作用长期与闾邻制甚至和保甲制并存,有的直到义乌沦陷。有的保正治事讲情理不伤害人格,处罚叫“服禁”,罚出分与众人,说话用劝导,受罚的人不致难堪。这大概是它名亡而实存的原因。

图又是征收钱粮和土地业权管理单位,设庄书,依照土地清册《鱼鳞册》征收田赋。土地业权变更要到庄书那里办过户做“实征”,所以庄书是个肥职。抗日战争爆发,田赋开始征收实物(稻谷),政府设置专门机构,庄书才退出历史舞台。

图还是分配服务的单位。旧时民间对道士、吹打的需要量很大,他们的专业群体把成员分配到图,叫“管图分”。用户找管本图分的承头组织。阉猪也管图分,阉一只猪的工钱买不到两双草鞋,有些地方来回二三十里,要花半天时间,也不致推辞。

图下设甲已无痕迹。但都下面的甲,现在三都七都还存在。义乌的东北各都清朝时都有个胡公案,按甲轮值重阳上德胜岩。三都七都胡公现在不上岩,但还年年按甲轮值送驾接驾。

与都图并行的还有按乡设置的里,义乌30个里分设于8个乡,只不知今东塘宣德里是否古里,此外别无遗迹。

辛亥革命以后乡镇区划调整频繁。如1928年实行乡镇闾邻制自治,依户设邻,依邻设闾。全县由古来的8个乡分设65个乡13个镇。1934年实行保甲自治,依户设甲。由于这五六年人口没有多大增长,乡镇总数仍为78个。1939年为了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进行归并,全县设乡镇45个。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又调整为34个乡镇。1950年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了新形势需要,乡镇范围由大改小,全县分设101个小乡镇和2个大镇。1956年大调整,全县设置7个县属镇,32个区属乡镇。1958年建人民公社,撤销区和乡镇,实行政社合一,建为7个大公社。1961年撤大公社,全县分建45个人民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依原公社范围建为45个乡镇。1985年调整为区属乡镇47个,县属镇2个。1992年扩乡并镇,全市共设镇13个,乡10个。最后调整为16个镇,5个乡。

乡以下的行政组织,辛亥革命后取消都图,1928年行闾邻制,为以户为起点的10进制,即10户为邻10邻为闾10闾为乡镇。1934年实行保甲制,也为10进制,但两制都有伸缩性,乡镇邻闾保甲大小不等。1950年后乡镇以下为行政村。人民公社期间为生产大队与生产队两级。恢复乡镇建制后为行政村与居民组。扩乡并镇后多数镇分设办事处或管理区。

乡的命名最早着重于彰善扬德,如崇德、同义、明义。也有根据地方特点的,如双林以寺名,龙祈以山名,缙云以景名,智者以人名。近代命名多数依中心村,如黄山、官塘、田心、倍磊。但有选取地方特点的,如福田、六和;有反映时代特征的,如建设、求是;有结合两个中心村的,如华(溪)李(塘)、湖(门)鹤(田);有结合两个合并乡镇的,如大(同)长(龙);有取居民特征的,如延陵(吴姓);有依地理特征的,如五指、云黄、江湾、南极;有彰善祈安的,如崇义、永宁。

行政区划的变化,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轨迹。历史上长时期的8个大乡,标志着长时期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停滞。20世纪的频繁变化也说明社会动荡和快速发展。更具划时代意义的当是2001年的大调整,它是义乌开始迈入大都市的前奏和序曲,与公元前222年由秦王朝建为今浙江中部惟一一县一脉相承。

⑺ 浙江义乌简介

义乌古称“乌伤”,为中国浙江省金华市下辖县级市,金华-义乌(浙中)和杭州(浙北)、宁波(浙东)、温州(浙南)并列浙江四大区域中心城市。

义乌是中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在县级市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先后被授予中国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和浙江省文明示范市等荣誉称号。

义乌国际商贸城被中国国家旅游局授予中国首个AAAA级购物旅游区。义乌是中国大陆六大强县(市)之一,人均收入水平、豪车密度在中国大陆居首位,是中国最富裕的地区之一,在福布斯发布2013中国最富有10个县级市排名第一。

义乌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被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权威机构确定为世界第一大市场。义乌被列为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7)义乌的历史文化扩展阅读:

义乌市境内人数较多的为汉族,少数民族有苗族、布依族、土家族、回族、壮族、侗族、朝鲜族、彝族、维吾尔族和瑶族等,其中苗族、布依族、土家族人数超过1万。

义乌市境东、南、北三面群山环抱,境内有中低山、丘陵、岗地、平原,土壤类型多样,光热资源丰富 ,是典型丘陵县,地貌结构类型多样。东北山区包括整个东塘乡及楂林、巧溪、华溪等乡的中低山地带。

⑻ 义乌历史文化遗产知多少

您好,义乌历史文化遗产、历史文化村镇和传统乡土建筑等历史文化遗存是人类文明的物化成果,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在我市,祖先留给我们的相关历史文化遗存有多少呢?
据统计,义乌市现有文物保护单位51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义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4处。省级历史文化街区、村镇2处。这些历史文化遗存大都闻名遐迩,老少皆知。另外还有义乌市级文物保护点291处,如天女散花般散落在全市各地,具体在各镇街分布如下:
赤岸镇:古建筑33处,古墓葬2处,石刻1处,古窑址2处。
义亭镇:古建筑20处。
佛堂镇:古建筑50处,石雕1处,古遗址1处。
苏溪镇:古建筑13处,古墓葬2处,革命纪念墓2处。
上溪镇:古建筑20处,名人墓1处,石刻1处。
大陈镇:古建筑16处,革命纪念墓2处。
北苑街道:古建筑19处。
江东街道:古建筑10处,古墓葬6处,石刻1处。
后宅街道:古建筑19处,古遗址1处,革命纪念墓1处。
廿三里街道:古建筑24处,古窑址1处,石刻1处。
稠城街道:古建筑13处,古墓葬1处。
城西街道:古建筑15处,碑刻1处。
稠江街道:古建筑11处。
我们眼前无法回避一个严峻现实:因为历史风雨和各种人为因素,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些古建筑正背对着我们渐行渐远。
不错,每一个地方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都会面临发展与保护的问题。而视有重要价值的历史遗址为财富,还是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的负担,反映出是否尊重历史和文化遗产的价值取向。价值取向发生偏差,则经济发展越快,历史文化遗产损坏程度可能会越来越严重。
在当前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古建筑民居等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工作更加凸现出来。有些人思想认识上存在着误区,对文化遗产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认识不到位,认为保存古老建筑将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和经济发展。因此,保护古建筑民居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许多古建筑民居内柴草、杂物随意堆放,电线随意拉接,且多为老年人居住,有的出租给外来打工人员,随意搭灶用火,极易发生火灾,安全隐患很多。至于日常管理维护等,就更无从谈起。尤其是村庄整治、旧村改造规划的实施,对古建筑民居保护构成最大威胁。随着全市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不少农村开始实施旧村拆迁改造与整治规划,因此许多古建筑民居正面临被拆除、毁坏的命运。
面对严峻的现实,一些有识之士大声疾呼:我们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钢筋水泥,更需要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切实做好新农村建设中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工作,已经刻不容缓。
令人欣慰的是,市委书记楼国华同志对此一再强调,市委副书记、市长吴蔚荣同志多次批示,市政府日前又出台了《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存保护的若干意见》。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将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城乡规划。我市历史文化遗存保护的春天已经悄然来临了。
这里,还需要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共识。古建筑是历史和文化的结晶,是过去和未来的桥梁。每一座古建筑都承载了先人奋斗的结晶,见证着尘世的沧桑,记录着历史的兴衰。由于历史文化和民俗传说的浸润,现存的古建筑愈加散发出神奇迷离的魅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充分发掘古建筑的历史文化内涵,推陈出新,继往开来,从而丰富我们的历史文化底蕴,提升我们的现代文化品位,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意义实在是重大而深远。
全国罕见的佛堂镇古街
被专家们称为“浙江周庄”的佛堂古镇,以其神秘的街巷布局,成片的集建筑、绘画、雕刻三大特点于一体的古建筑民居群而赢得中外考古建筑专家的极大兴趣。
佛堂古镇街巷规模不大,布局规划却十分高明科学。直街与横街,宽窄结合、分工明确。据建筑规划设计的专家、行家们考证,佛堂古镇的街巷布局跟北京的街道布局安排十分相似。江边的十几个码头遗迹,目前保留得十分完好。现代称之为农贸市场的新、老市基,是明清时期就形成的柴市、米市,安排十分得体,科学合理。古镇上的主街副街、横街和市基边的店面屋,均是二层的楼木结构房,是当今不多见的明清时期的古建筑。
街道两旁,木雕画廊、鳞次栉比。条条巷弄窄而弯曲地连接着直街、东街与西街,如此布局便于人货分流、搬运、疏散和来往方便。四条横街的西头是四五百米长石砌堤岸,一列的江边码头,最繁盛时足有16处。各处码头串过西街,抵达直街,把上岸货物运送到西街直街各家店铺。这里又是茶馆、酒肆的集中地。这些茶馆酒肆尽是二层木结构的店面屋,二楼倚街的一排小阳台,宽五十厘米,整齐而又古色古香。都装有高约五十厘米的木雕花板,或用圆车木拼装成的“美人靠”。构成了一条格外幽雅别致的佛堂古街所独有的街巷风景线。走到此处,见物思景,仿佛耳旁听到当年从美人靠内传出悠扬的琴声,婉转动听令人心醉。
佛堂镇古街巷的布局、构造,古朴典雅,而且保留如此完整为全国罕见。早在1989年11月,全国传统民居建筑研究会在义乌召开时,时任国家建设部副部长的戴念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院长汪功等专家,参观了佛堂镇民居和街巷后,拍案惊奇,欣然命笔:“要好好保护佛堂一条街”。现在,义乌市政府和佛堂镇镇政府都为保护佛堂古镇建筑做了大量的工作,并组织人马研究开发,不久的将来,佛堂古镇将以“浙江周庄”展示在人们面前。
祠堂又成农村文化中心
新春佳节,最热闹的莫过于舞龙灯了。而村里有祠堂的,龙头大都供奉在祠堂里。这时的祠堂,显然在村民心目中成了最神圣的地方。
近年来,一度曾走向衰落的古老祠堂又焕发出青春。我市相当多数的祠堂都得到修缮保护。上溪镇祥贝村投资40多万元,将村里闲置多年的12间祠堂进行重新装修,建起棋牌室、阅览室、乒乓球室、健身房等文化健身中心和老年协会。在举世闻名的崇山村,村里花巨资修缮祠堂后,把祠堂建成侵华日军细菌战义乌展览馆,不仅成了当地爱国主义教育的中心,还接待了来自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的许多国际友人,成了揭露法西斯战争罪行的一个国际窗口。
在义乌市乡土传统建筑中,有不少祠堂、厅堂是一个村落的政治中心,蕴藏着古老而质朴的传统文化内涵,是村民日常聚集、交流的重要场所。充分发掘祠堂、厅堂深厚的乡风文明,利用祠堂、厅堂开展农村积极向上的政治、文化、教育等活动,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义乌市修缮后的许多祠堂、厅堂,现在已经成为村级组织办公场所、老年活动室、党员活动室或乒乓球室、棋牌室、图书室等政治、体育、文化活动场所。有的作为科技课堂,设立了科研培训室、远程教育室、广播室、科普阅览室等,及时向农民发布致富信息,传授种养植技术,让农民在家门口就可以获得技术知识和市场信息。有些农村还利用古民居、古村镇,组织开展农村休闲旅游,进一步丰富了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渐行渐远的背影
漫漫历史长河中,一个古建筑的消失只在弹指一挥间。
古建筑固然是不可再生的历史瑰宝,毕竟也难逃生生灭灭的历史轮回。纵然“铜门铁壁”,也不敌岁月风雨。素有“铜门铁壁分水岭”说法的铜门坐落在义乌西南重镇赤岸镇的赤岸二村,它始建于明朝中期,距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了。铜门最主要的便是正面的墙和门。门是由当时赤岸最发达的十八家铜铺和十八家铁铺利用纯铜制成的,这座房子因此而得名“铜门厅”。而墙是由水磨砖砌成,一点缝隙也看不出来,好像是整块的,所以称为“铁壁”。
据说,这铜门厅的祖先是朝廷的一位重臣,后来告老还乡建了这个铜门厅。由于厅的布局大,房子的间数多,有犯上之嫌,官场上有小人向皇上搞了一状,皇帝听信谗言,派人前来抄家。铜门厅的主人知道后,忙用烟将大梁、柱子等熏黑,说是很久以前祖上留下来的,才躲过一劫。可是,躲过人为的破坏躲不过自然的侵蚀。如今,铜制的大门也不知去向,后来人们制作了一个木门,在门面上钉满大的铜钉,姑且充当铜门。南厢房也已经坍塌,中间的大厅在几年前也被火烧毁了,当年铜门的雄姿正在人们眼前消失。
在义乌市的城市化进程中,这样的故事不断地重复着。不必提文物价值极高的八角坟(为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太孙、义阳王刘辉的陵园,其当年封地在义乌)的毁掉,也不必说浙中罕见的义中文庙大成殿的拆除,不必谈原义师内两座堪与东阳卢宅相媲美的陈大宗祠的拆毁,单论拆除朝阳门古城楼之举,今天看来就极有反思的必要。如果当年把朝阳门新街往南移几十米,打通毛家巷,把篁园路向西延伸,这样,既不会出现如今的两条断头路(篁园路和县前街),又保护了朝阳门古迹,两全其美,如今却成了憾事一桩。
这样的故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同样在延续。2005年6月11日,江东街道东新屋村风雨百年的古建筑继序堂遭遇拍卖。继序堂拍卖的沉重槌声的余音还在商城文史界震撼,前不久我市又一古建筑以24万元价格卖掉,而人家一转手就以80万元成交。
问君心中几多愁?故园不堪回首明月中。我们祖先留下来的许多古建筑正和我们渐行渐远啊!
“风烛暮年”的生存环境
目击一:
坐落于北苑街道柳青一村的攸芋堂、锄经堂、存厚堂,由杨氏祖孙三代所建。主体建筑攸芋堂和锄经堂,前后五幢分三个四合院,中间一弄相隔,布局规整。建筑用材硕大、考究,柱、梁和雕刻构件均用香樟木,而且雕刻精美,梁、檩、枋、牛腿、雀替、斗栱和门窗遍布雕刻,工艺极精,为研究浙中地区清乾隆早、中期建筑构造和东阳木雕工艺的发展脉络提供了实物依据。
该建筑原打算在旧村改造中拆除,村两委听取并采纳了文物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后,引起重视,予以保存下来。但是,攸芋堂出租办厂,到处堆放货物,通风不畅,保护管理措施不力,不利于文物保护,而且容易引发火灾。
目击二:
倍磊古街义性堂(后草堂),建于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分三进三开间两厢两廊,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规模宏大。门面用五间式砖雕牌坊门楼,显得雄伟气派。内容以民间传统福、禄、寿、喜为题材,雕龙凤、仙鹤、鹅、牡丹等图案,雕工精美,技法精湛。门厅、大厅的梁、檩、枋、牛腿、雀替、斗栱以及门窗等布满了雕刻,集东阳木雕之精华,厢房前檐立面用青石槛墙,也不失为一大特色。
该建筑产权归属十多家住户所有,但仅有少数居住在里面,使用过程中保护、管理不当,脏、乱、差现象严重,梁架糟朽、檐口局部脱落,文物的生存状况令人堪忧,急需修缮。
目击三:
佛堂塘下洋村敦厚堂,建于1925年,坐北朝南,正屋三间,左右厢房各三间,平面呈“凹”字型,占地面积304平方米,为前廊式天井院结构。该建筑木雕工艺精细为一大特色,厅堂梁、檩、枋、雀替、斗栱、牛腿及前檐廊的天花,遍布雕刻,有文武天官、暗八仙、吉祥八宝图案,有凤穿牡丹、鹤鹿延年、蝙蝠如意、官居一品、马上封侯、一路连科等传统吉祥寓意图案,也有“空城计”等三国人物故事和征战打斗的场面。厢房格扇门木雕用浅浮雕工艺,诗、书、画融合,内容有“耕种图”(呼童早起勤耕种)及“早读图”(教子通眠早读书),“才子佳人图”(花间酌酒劳红袖),很有品位。还有梅、兰、竹、菊图、祥云牡丹图、三多图、花鸟图等。
该建筑为两家住户所有,西边住房为退休教师,很注意对房屋的保护。东边住户用于办线塔厂,防火问题存在隐患。另外正屋厅堂为两家共用,用于堆放杂物,甚为可叹。
财政加大修缮补助力度
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问题,关键是修缮经费问题。市政府在今年初出台的《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存保护的若干意见》中,对古建筑等历史文化遗存修缮维护财政补助的力度之大令人欣慰。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的产权人是修缮和保护的第一责任人。产权属于国家所有或没有产权人的,由市政府予以修缮。产权属于企业、事业单位或集体所有的,由企业、事业单位或集体予以修缮和维护。产权属于个人所有的,由个人予以修缮和维护。
根据市政府《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存保护的若干意见》,我市从2007年开始用五年左右时间,根据轻重缓急,对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进行一次抢救性修缮,解决漏雨、结构性加固和电线老化等三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所需经费属于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由市财政补助80%,属于市级以上文物保护点的由市财政补助60%。
产权属于集体或个人所有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集体或个人愿意自愿捐赠的,可将该历史文化遗存产权整体无偿捐赠给国家,捐赠后由市财政拨款予以修缮。市政府对捐赠者发给荣誉证书,予以表彰。也可以在不补偿用地的前提下,按评估价将该历史文化遗存产权整体转让给国家,由市财政拨款予以修缮。签署捐赠协议或转让协议后,该历史文化遗存的土地所有权和房屋所有权归国家所有。
产权属于集体或个人所有并按规划在原地保护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集体或个人筹集资金进行整体修缮的,可在全体产权人与文物主管部门签订协议,产权人承诺按修缮方案修缮、按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公开招投标,修缮费用经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财政局审核后,由市财政补助修缮总额的40%。
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需要修缮的,由文物主管部门委托设计单位编制修缮方案。编制修缮方案所需费用由市财政负担。
涉及城镇建设、旧村改造、村庄整理或其他道路、水利等建设工程时予以保留或经批准迁建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等历史文化遗存,其所有权人在申请住宅用地时,应与村集体签订该建筑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置换协议,置换后该建筑物的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归国家所有或村集体所有。市财政每年安排修缮、保护专项经费,并列入预算。
会诊古建筑开良方
眼下,由于全市范围内的大规模新农村建设,一大批古建筑将面临随时被毁的险境。为此,市博物馆、市建设局档案馆等相关部门纷纷邀请各方专家,会诊古建筑开出保护良方:
——建议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建设规划部门划定古建筑保护范围,并根据实际需要划定相应的风貌协调保护区,对古建筑比较集中的区域,文物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建设主管部门制定古建筑整体保护规划,对规划区范围内,要在古建筑周围预留空地;在古建筑风貌协调保护区或者古建筑比较集中的区域内进行建设的,不得破坏古建筑的环境风貌,其建设方案必须征得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报建设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从严控制古建筑点周围的建设。确需建设的,要报经古建筑行政部门批准,并充分考虑到古建筑本身的建筑风格,达到协调统一。
——继续做好国家级、省级重点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加大列入义乌市级文物管理对象工作的力度。对古建筑申报等级,就是对古建筑最好的保护和开发,对促进地方的旅游经济,更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如我市城区幸存的明清古建筑一条街——西门街,景点众多,尤其是民族英雄戚继光的义乌募兵处、训练水兵的戚塘、为国捐躯的抗倭将领童子明忠义祠等,结合附近的诸多古建筑,地理上连点成线,历史上贯穿古今,是否可以修建一个义乌精神纪念馆?各古建筑保护单位要充分认识申报工作对我市的古建筑保护及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重要意义,同时可结合发展旅游业,充分挖掘、整合古建筑资源,增加我市旅游业的文化内涵,为经济建设服务。
——在继续做好古建筑调研的基础上,对不同的现状类别,对症下药,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和修缮措施。对古建筑进行房屋鉴定,属危房的,建议拆除,拆除的碎片、构件统一堆放,统一管理,通过古建筑附属物的原始积累,建议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建设一座“建筑博物馆”或“古建筑专馆”,保护和抢救这些弥足珍贵的古建筑资源,让后人更多地了解义乌灿烂的历史文化,并且唤起人们保护古建筑的意识。
对目前保存完好且有价值的古建筑,应花大力气进行保护,舍得投入。同时对古建筑进行全面的测量、绘图、建档,经常性的开展实地勘察,出现问题能够得到解决,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落到实处,尽量使之延年益寿。
对部分已遭破坏但有价值的古建筑,应采取有效措施,或保全残留部分,或异地保护,要尽最大可能保存有价值的残留部分。有修复可能的,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应在有条件的时候考虑修复,或者异地保护。例如:2000年旧城改造期间,为保护古民居建筑,“怡园”一进三间二厢房建筑同金山岭顶陶大宗祠一进三间搬迁至孝子祠公园内。原坐落于湖清门的18间老房,也在旧城改造时搬迁至城北百姓农庄内,使古民居建筑特色更为突出,继续散发着特有的魅力。
八方之“石”可以攻玉
为更有效地保护城市中的古建筑,法国制定了《城市保护法案》,英国制定了《城市文明法令》,日本也在《文化财产保存法》中加进了保护传统建筑群的内容。正因为有了法令的严明保护,人们今天游览欧洲和日本时,才得以驻足于哥特式风格的建筑、文艺复兴时期的博物馆、京都的古老街道之前。
福建省泉州市政府在古建筑保护上,每年安排给泉州市建设局专项经费200万元,用于购买古建筑构件、碎片及附属物,并落实规划复建用地,建成了“建筑博物馆”,处理好拆除与复建的关系。
江苏省办公机构迁出原国民政府的“总统府”,引出的不仅是办公地点移址的问题,更是古建筑保护的观念、思路问题。有关部门将“总统府”改建为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符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方针和原则,博物馆建成后,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去参观游览,成为了江苏省重点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实现文化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局面,是古建筑保护成功的很好的事例。
宁波东钱湖韩岭村旧村改造,被称为“古村落中的‘新村运动’”。根据该村的规划,村里那几幢特别“耀眼”的新房将要被拆除,而全村91.9%具有地方风格的老式建筑将被保留,并进行统一修缮。这种对新旧楼房的非常规取舍,彻底颠覆了村民原来对旧村改造的字面理解。而这种做法,更向我们传递出这样一种信息:新农村建设,不是单纯地除旧立新,在一些古村落的改造中,保护甚至要比新建来得更为重要。

⑼ 义乌的名胜古迹是什么

绣湖,又名绣川或绣川湖。《宋濂集、华川书舍记》称:“乌伤有大泽曰华川。唐武德间,尝置华川县,今之所谓绣湖,即其地也。”旧县志载:“绣湖,县治西有湖,广数顷,群峰环列,云霞掩映,烂然若绣,湖因以名。”宋元间湖区曾构亭榭,植花木,游赏之地,凡二十四处。明清有驿楼晚照、烟寺晚钟、花岛红云、柳洲画舫、湖亭渔市、画桥系马、松梢落月、荷荡惊鸥八景。湖心之柳洲又有建于宋大观四年(1110)的大安寺塔和大安教寺。湖畔原有“鸡笼殿”,在抗战期间改为“忠烈祠”,供奉本县为抗日牺牲人员的神主牌,义乌沦陷时毁。在绣湖东、北两堤后,1927年曾建中山公园,其中在大安寺塔西北有中山纪念厅;纪念厅左有抗倭名将戚继光平倭纪念碑;在纪念厅右,有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碑前有石凿汉奸汪精卫、陈壁君夫妇的跪像。昔日的绣湖景色,曾令多少文人墨客为之痴狂,明代文学家王祎的《绣湖》诗云:“十里华川上,年来足胜游;雨花林下寺,风柳驿边楼;漠漠芙蓉浦,依依杜若洲;平生身外事,未许付浮鸥。”绣湖,历来是人们游览场所。元代学者,人称“青村先生”的金涓诗曰:“绣湖八月景堪题,士女扁舟尾尾齐;白水青山图画里,淡烟疏雨夕阳西;芙蓉濯濯斜临岸,杨柳依依密护堤;满眼波涛终古事,华川望断意都述”。更是淋漓尽致地赞美了绣湖婀娜多姿。古老绣湖之景观,几经沧桑,陵谷变迁,均已圯废,成为历史的缩影。
绣湖与义乌的母亲河义乌江一样,在义乌人心目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义乌人的第二母亲。义乌市委、市政府为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颂扬其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绣湖文化,在进行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同时对绣湖也进行了改造,一座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休闲公园——绣湖公园,重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绣湖公园位于市区中心,东临市民广场,南接新西门街,西靠丹溪路,北连县前街。公园由上海市园林设计院规划设计,杭州园林工程公司施工建设,占地总面积为
71643平方米,其中绣湖面积为30亩,总投资额近1400万元,是一座义乌市内较大型的具有传统风格的综合性公园, 2003年1月建成开放。
已建好的绣湖公园是在绣湖的原址上融合大安寺塔和绣湖八景富有诗情画意的人文景观和文化内涵,采用江南园林造园手段和技法,地形顺应山势脉络,营造出自然山水环境,把中国园林造园素材中的山、水、亭、廊、榭、舫、台、楼阁、塔等按使用功能和景点需要运用其中,营造出雅致、步移景异的江南园林景观。整个公园由园林建筑,园林小品,绣湖环境绿化以及水电配套附属等部分构成。园林建筑由两大组团及一些景点和功能性建筑组成。两大组团分别位于园内北部的塔院建筑群和东入口建筑组团,景点及功能性建筑分布在园内的各个区域。其建筑风格系仿明清传统私家园林及民居形式,由山门、大厅、钟鼓楼、牌楼、六角亭、游艇码头、石舫、垂花门、南北公厕等组成,总建筑面积约1900平方米。园林小品主要围绕绣湖而展开,湖心岛、曲桥、拱桥、假山、驳岸、溪流、瀑布点缀在绣湖周围,形成岛、桥、山、溪、水浑然一体。公园绿化面积约4.5万平方米,共选用近二万种乔灌木及花卉苗木品种,主要有香樟、桂花、银杏、无患子、黄山栾树等树种,配植红枫、桃花、梅花、樱花、紫薇、杜英、白玉兰、二乔玉兰、杜鹃、荷花、毛竹等花木及色叶树种,营造出四时花叶的烂漫,季相变化丰富的植物景观效果。整个公园绿地高低错落,连绵起伏,进出有致,收放得当,透景与障景相结合的景观效果明显。共培植乔木4336株,灌木94709株,草本地被2292平方米,水生植物4140株,竹类10700株,四季花卉106平方米。绣湖公园,四季鲜花盛开、绿草如茵、绿树葱郁、鸟鱼花香、欢歌笑语,是义乌市民休闲纳凉,散心的好去处。
公园内巨石和牌坊刻有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李铎先生和周慧珺女士题的“绣湖”和“绣湖公园”的题词。

⑽ 义乌的由来

义乌命名的由来
相传秦时,距东海西150公里的于越境内,有一片肥沃的土地,这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按理说,老百姓应该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但由于当地财主的残酷剥削,许多农民失去了土地和家园,或成为农奴,或流浪行乞,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有一对颜姓父子,父亲名叫颜凤,儿子叫颜乌。两人从山东避乱南下。他们开始时给一户财主家打工,但后来财主见颜凤又老又病,已经没什么油水可榨,便把父子俩赶出了家门。颜乌和他的父亲只好行乞为生。

由于经常食不果腹,父子俩常常饿得头昏眼花,特别是年迈的父亲,已经是重病在身了。好在颜乌是个孝子,服侍父亲十分周到。

有一次,颜乌在行乞途中发现了一个小岩石洞,洞内面积不大,但冬暖夏凉。颜乌喜出望外,他把岩石洞收拾了一下,搬来几块干净的大石块,大的当床,小的当凳。从此,父子俩就在洞内安身下来。

转眼就是夏天,岩石洞内的蚊子渐渐多了起来,如何让病重的父亲不受蚊子侵扰睡得安稳?聪明孝顺的颜乌自有办法。每天傍晚,颜乌总是先将父亲背到洞外乘凉,然后他自己回到洞里,赤身裸体躺下,那些又大又狠的蚊子嗡嗡地围住颜乌“狂轰滥炸”。过了个把时辰,等蚊子饱食后都心满意足地“撤退”了,颜乌才起身把老父亲背回洞中睡觉。有时候父亲忍不住问:“儿啊,你脸上怎么这么多的红疙瘩?”颜乌总是笑着说:“爹,您眼睛不好使,我脸上红润着呢!”

天长地久,颜乌的孝顺行为感动了栖在岩洞口的一窝乌鸦,这些乌鸦见了蚊子就吃,后来洞中的蚊子竟没了。颜乌有时要饭回来,也会省下一点食物来喂给乌鸦吃。父子俩和乌鸦竟成了好邻居。

一日天刚蒙蒙亮,乌鸦突然被一阵痛哭声惊醒,原来颜乌的父亲死了,颜乌抱着父亲的遗体在洞门口哭得死去活来。。。。。。乌鸦也被那凄惨的哭声所感染,难过得“哇!哇!哇!”地哭叫起来。后来,有几只乌鸦相继离巢,朝不同的方向飞去。

过了几个时辰,奇迹出现了,只见成千上成万只乌鸦朝颜乌父子飞来,每只乌鸦的颈上都围着白色的丧圈。乌鸦在颜乌父子的头顶上转了几圈后,又向西北方向飞去,它们从1公里外的黄土地上衔来泥块,堆放到颜凤的身上。。。。。。这些乌鸦你一块泥,我一块泥,忙忙碌碌地来回飞着,很快,乌鸦的咀喙受伤了,泥块上都染上了点点滴滴的乌鸦血。。。。。。

有一次,颜乌在行乞途中发现了一个小岩石洞,洞内面积不大,但冬暖夏凉。颜乌喜出望外,他把岩石洞收拾了一下,搬来几块干净的大石块,大的当床,小的当凳。从此,父子俩就在洞内安身下来。

到傍晚时分,乌鸦筑起了一座高高大大的坟墓。

据说,后来孝子颜乌死后,乌鸦又在其父坟墓旁衔土葬之。人们在这里建起了祠堂,称为孝子祠。为了纪念那些筑坟受伤的正义的乌鸦,人们把这一带地方叫做乌伤。秦始皇平定江南后,这里建县名“乌伤”,公元624年,称“义乌”。

据老人们说,当年乌鸦啄泥而成的大坑积水成塘,就是现在市客运中心北面的秦塘;乌鸦衔泥途中休息的地方因掉了不少泥块,成了一座小小的馒头山,前些年城市扩建,馒头山被取土做路,成为城中北路的一段,大概位置在义乌登峰机械有限公司附近。

阅读全文

与义乌的历史文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