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
到目前为止,人类在居住方式上已大致经历了三次重大变革。第一次是前农业化时代,人类由居无定所、散若星 辰的存在方式发展到使用半永久性居舍,并小规模聚合,最终过渡到定居于乡村聚落;第二次大的变动是在农业化时代,固定城市的出现,城市设施不断完善,城市 规模不断扩大;第三次是在工业化时代,城市星罗棋布,城市化浪潮势不可挡,居住于城市成为人类生存方式的主流。
以考古发掘所得到的实物证据为依据,学术界普遍接受关于“第一批城市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出现于西亚地区,以双支河流域中下游最为集中”的观 点。印度河流域的城市则形成在公元前3000~前2500年左右。而我国有考古发掘证明的最早城市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年代约为公元前2100~前1700 年,属较为晚近者。
考“城市”一词,属“城”与“市”之连用。城字最初指城墙,内者称城,外者称郭。《韩非子?七患》有云:“城者,所以自守也。”《孟子?公孙丑 下》有云:“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后引申为有城垣环卫之都邑。《诗经?瞻卬》有云:“哲夫成城,哲妇倾城。”又引申为筑城。《诗经?出 车》之“天子命我,城彼朔方”即是此意。市字之本义,乃聚集货物进行买卖。《易?系辞下》有云:“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后引申为交易场 所。《战国策?秦策一》有云:“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因市多在城内,也可用以代表城邑。《汉书?梅福传》有云:“其后,人有见福于会稽者,变名 姓,为吴市门卒云。”“城”“市”二字连用,最早见于《韩非子?爱民》,有“是故大臣之禄虽大,不得藉威城市;党与虽众,不得臣士卒”之语。于正史中最早 出处为《后汉书?法雄传》,有“雄乃移书属县曰:‘凡虎狼之在山林,犹人民之居城市。古者至化之世,猛兽不扰’”之语。杜甫《征夫》,有“街衢唯见哭,城 市不闻歌”之句。城市也可专指城中之市。宋人张俞有《蚕妇》诗:“昨夜入城市,归来泪满襟;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便是专指城中市场而言。随着历史发 展,城与市的功能联系日趋紧密,作为城最初本义的城墙多已不存,即使存在亦早已不是城市外围边界,市的地位和作用却直线飙升,更加突出强化;城市的数量越 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距离也越来越近。到如今,城市的定义也变为“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并成为周围地区政治、经济、文化 的中心的地方”。
究竟是哪些因素促成了城市的诞生?人类社会存在了上百万年,为何偏偏在大约5000年前出现城市?城市出现的区域有何特定条件?这些都是值得我们 探讨的问题。根据对城市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学界对城市起源大致有四说。一种是“防御说”。《吴越春秋》有云:“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卫民。”前已述及,过去 的皆有城墙,且大多不止一重,因而有内城、外城之别。内城皇帝高官居之,外城则居住平民百姓。建筑城郭的主要目的防御外敌侵犯。同时兼有防御水患之意义, 这是从军事和安全角度阐释城市起源。第二种是“集市说”。此说突出“市”的功能,认为随着社会生产发展,人们手里有了多余的农业畜牧业产品,需要集市进行 交换,后逐渐固定,聚集者越来越多,就先有“市”,后来将周围建墙围起,便又有“城”,则城市就此形成。这是从经济学角度阐释城市起源。第三种是“分工 说”。认为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社会内部出现了行业分工,一部分人专门从事手工业、商业,一部分专门从事农业。从事手工业和商业者需要场所进行生产和交 换。所以城市应运而生。这是从社会学角度阐释城市起源。第四种是“庙宇说”。认为如果没有对权威的尊重、对某种场所的依附及对他人权力的服从,城市就不可 能存在。能够使远比一个家族更大的社会群体凝聚在一起的力量就是宗教崇拜。比如中东地区伊斯兰教城市就是靠清真寺的出现发展而来。先有庙宇,然后拱卫之而 出现其他设施,包括市场、居所,再筑城,这便是“庙宇说”。是从宗教学角度解释城市的出现。以上四种理论都有事实依据,但城市的出现与发展往往是以上几个 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城市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其对产生条件有客观方面的要求。首先就是要有充足的水源。春秋时,齐国大政治家管仲曾云:“水 者何也?万物之本原,诸生之宗室。”在《管子?乘马》中,他明确指出,“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 天材,近地利。”就是说,凡营造国都,不建在大山之下,也一定要建在大河的近旁。高的地方不可近于干旱地区,以保证用水的充足;低的地方不可近于水洼地 带,以节省沟堤的修筑。一定要依靠自然资源,凭借地势之利建设城市。 管子阐明了建设国都,建设城市的基本原则,这也是历史上建设城市经验的总结。只要打开地图,我们就可以看到,古往今来,城市大都建在江河之畔,湖泊之侧, 或者是地下水资源丰富的地方。其二,交通条件亦属十分重要的因素。货物交换、市场运作离不开运输,而运输效率则明显受制:于地理因素。所以城市或建立于平原 开阔地带,或依山而建,但有通路与外界联系,大型城市必是交通枢纽,四通八达。其三,周边地区物产状况。城市人口多不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生活资料需要周边 人口提供。所以周边物产状况直接决定了城市是否能够存在,和其存在规模,发展极限。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人口对城市产生的作用至关重要。没有 人,城市便会变为死城而消失。城市周边地区的人口和城内人口要在合理比例的范围之内。人口的稠密度决定乡村能否养活城市。当然,生产力越发达,科学技术越 先进,人类克服客观困难的能力越强,人类建立城市所受上述某种因素制约的程度就会越小。但人类也绝非万能,因为克服自然因素的过程无疑会增加成本,破坏自 然生态系统,近则承受不起经济的压力,远则招致大自然的惩罚。以笔者只见,近年来北京恶性膨胀的趋势若不遏止,大自然的惩罚为时不远矣。
『贰』 试述城市发展的历史阶段
参考资料,列表较明确。
历史阶段
经济功能
城市建设
发展状况
城乡关系
前工业社内会
手工业生产集容中地
农产品集散地
市政设施简陋
生活条件落后
规模较小
数量很少
城乡分离
相对封闭
工业社会
机器大工业中心
商业贸易中心
市政设施完备
生活条件改善
规模扩张
数量猛增
城乡对立
差距拉大
后工业社会
第三产业中心
功能多元化
市政设施现代化
生活条件较优越
规模数量稳定
形成大都市连绵区
城乡融合
差距缩小
信息社会
信息流通、管理
和服务中心
城市信息化、
园林化、宜人化
超级城市裂解
中小城镇崛起
城乡一体化
『叁』 中国城镇化发展历程
1.历程: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城镇化进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49~1957年。建国初三年恢复时期以后,我国很快进入了“一五计划”的大规模工业化建设和城市建设时期,国家采取“重点前进”的城市发展方针,城镇化得到了稳步推进。城镇化水平由10.6%提高到15.4%,平均每年提高0.6个百分点。
(2)第二阶段:1958~1978年。这一阶段我国城镇人口增长速度变化比较紊乱,总体上是“大起大落”的发展时期。21年间城镇人13共增长7296万人,城镇化水平由15.4%提高到17.9%,平均每年提高0.2个百分点,仅为第一阶段的五分之一。
“大起”:1958~1960年三年“大跃进”期间农村人13进入城市严重失控,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到19.7%,三年提高了4.3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增加1.43个百分点。
“大落”:“大跃进”后进入困难时期和调整阶段,城镇人口中2600万人被动员回乡,城镇化水平从19.7,5%下降到17.98%。“文革”十年,经济社会事业遭到极大破坏,加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等逆向人13的迁移的影响,城市化水平多年徘徊在17%上下。
(3)第三阶段:1978年至今,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稳步增长的城镇化阶段。一系列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执行极大地推动了城镇化的发展。
1978~2005年27年的时间里,我国城镇化水平由17.9%提高到43.0%,平均每年增加0.93个百分点,是世界平均增长水平的2倍以上。
『肆』 城市发展史的内容简介
本书可供从事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社会发展战略研究、城市地理、城市规划与建筑、城市管理等工作者研究参考,也可供有关大专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本书作者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rnford)1895年10月19日出生于美国纽约长岛符拉兴镇。高中毕业后,从1912年至1918年先后就读于纽约城市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并在纽约大学学习过社会研究。1914年开始接受著名生物学家、教育家、城市与区域规划科学的先驱之一帕特里克·格迪斯的启蒙影响。1923年芒福德成为美国区域规划协会的基本会员。1938年发表《城市文化》一书,从此享誉世界。他强调城市规划的主导思想应重视各种人文因素,从而促使欧洲的城市设计重新确定方向。第二次大战前后,他的著作被波兰、荷兰、希腊等国家一些组织当作教材,培养了新一代的规划师。芒福德曾被许多英语国家的重要建筑和城市规划机构聘为荣誉成员。 1951—1959年,芒福德任宾夕法尼亚大学城市规划教授;1959—1 961年任研究教授;1961—1964年先后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和威斯雷因大学任研究教授。芒福德的贡献和影响远远超出城市研究和城市规划的领域,而深入到哲学、历史、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他曾十余次获得重要的研究奖和学术创作奖,其中包括1961年获英国皇家建筑学金奖,1971年获莱昂纳多·达芬奇奖章和1972年获美国国家文学奖章。
『伍』 城市发展历程
巴黎 1400年
华盛顿 200多年
班加罗尔 几十年
莫斯科 900多年
所以,选D
『陆』 城市发展的历史沿革
中国的社会转型是一个长期的阶段性过程,尤其在以磨合与调整为重要特征的回社会转型中答期,制定和调整城市发展战略,不仅要考虑城市社会的现实需要,而且要考虑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应该从加大城市开放力度....
十六大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2002年至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以平均每年1.35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长2096万人。2011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1.27%,比2002年上升了12.18个百分点,城镇人口为69079万人,比2002年增加了18867万人;乡村人口65656万人,减少了12585万人。
社科院最新报告称,今后20年内,中国将有近5亿农民需要实现市民化,为此至少需要40万亿-50万亿元的成本。据初步测算,仅解决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农民市民化成本至少人均10万元……
从城市的功能类型来看
可分为四大类:第一类集政治、经济、贸易、金融、科教等为一体。
『柒』 开城镇的历史沿革
1958年设开城公社,1983年改乡。1996年,面积165.4平方千米,人口1.5万人,宝中铁路、银平版公路过境。辖开城、权黑剌沟、海沟、上青石、冯庄、郭庙、史磨、东马场、三十里铺、柯庄、下青石11个行政村。1958年属城关公社,同年改城郊公社,1962年设南郊公社,1983年改南郊乡。1996年,面积129平方千米,人口1.9万人,辖羊坊、南关、小马庄、二十里铺、青石峡、峡口、吴庄、双泉、深沟、彭庄、寇庄、何泉、大马庄13个行政村。2003年,南郊乡和开城乡合并为开城镇。
『捌』 某一城镇的发展变迁史
江门五邑的历史源远流长。2000多年来,因为历史的变更,江门五邑地区行政隶属时分时合,变化很大。
溯自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统一岭南,设置南海、桂林、象三郡,今之江门五邑地区在当时属南海郡。
东汉建发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始设置恩平县,后来几经变化,北宋时被废。至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割新会县德行都及阳江、新兴地复置恩平县。
南朝宋永初元年(公元420年)立新会郡,隋朝开皇十年(公元590年)新会开始由郡名改为县名,后经多次变化,其县境最大时期包括今之新会、台山、斗门、江门和珠海、中山、顺德、开平、鹤山等部分地区。
明代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今台山市置县,原名新宁县,录属广州府。清代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成立赤溪厅,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赤溪厅改为赤溪县。民国三年(1914年)新宁县改为台山县,1953年赤溪县并入台山县。
清代顺治六年(1649年)割新会、恩平、新宁部分地方合置开平县。
清代雍正九年(1731年)割新会、开平部分地方合置鹤山县。
江门市区,在元朝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形成圩镇。16世纪末贸易市场已扩展到河边,明代万历年间有“千般如蚁集江边”的盛况。17世纪初,江门圩已初具规模,有数条小街。清康熙元年(1662年)、三年(1664年)先后颁布了两次“迁界令”,强迫沿海居民内迁,店户被毁,江门成为废圩。至清康熙八年(1669年),废除了“迁界令”,江门居民回归复业,才逐渐发展。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中英续议通商行船条例》签订,规定将江门辟为通商口岸,并在北街设立江门海关。1925年8月,江门列为省辖市,设立江门市政厅。1931年2月,江门市被撤销,改为新会县属下一镇。1951年1月,江门市又由镇升格为独立建制的县级市。
民国以后的江门五邑地区行政隶属变动较大。民国元年(1912年)新会属广州府,此后曾属广阳绥靖处、粤海道、中区委员公署等。民国38年(1949年)台山、赤溪、开平、新会四县先后同属广东第一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第十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民国9年(1920年)后,鹤山县属中区绥靖公署、第三区行政专员公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江门五邑先后隶属粤中专区、粤西行政区、佛山专区、肇庆专区、佛山专区等。
1983年6月,江门升格为地级市,辖台山、开平、恩平、新会、鹤山县及江门城区、郊区。同年8月增辖阳江、阳春两县
『玖』 小城镇的历史渊源
小城镇历史悠久小城又称小城子迄今已有八百年的历史了,早在公元十二世内纪初,这里就是容女真族完颜希尹家族聚集的所在地。守颜希尹是女真族杰出的历史人物。那时,散居在小城子附近能有一百多户女真居民。公元一一四0年,完颜希尹蒙冤受诛,昭雪后,埋葬在现今小城镇东北方向十余里的地方。一一八三年左右,希尹嫡孙完颜守道为其祖父在墓前刻立神道碑,后建碑亭。墓前设有石供桌,墓道两旁还设有石人、石羊、石虎。墓地四周建有高三尺许、围长三里的土墙,酷似一完整的小城。人们便俗称此地为“小城子”,继而便传扬开来。,有着优厚的旅游资源,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区完彦希尹墓地、新石器时期王磨坊遗址,还有青铜器时期遗址等七处。主要文物如:深股瓷碗、瓷瓶等,为我镇开发旅游业打下良好基础小城历经沧桑,早已变为废墟,但是完颜希尹家族墓地尚存,现为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今日称为小城的是在旧城的附近,现在是人烟稠密,农商兴旺,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小城了。
『拾』 新城镇的历史沿革
新城历史悠久,据有关出土文物考证,早在新石器时代,这时就有人居住。明正德十一年(1516)始筑峰山城,清雍正元年(1723)修关路并埠头。乾隆五年(1740)建通衢风雨亭,后名新城,建于圩。圩期农历三、六、九,是本县最大的圩镇。因其历史、文化、经济在赣南颇负盛名,也被誉为赣南四大名镇之一。
大余“南扼交广,北拒湖湘”,形势险要,为古代兵家所必争,素有江西“南大门”之称。而新城在军事上对大余而言,又具有特殊的意义。明正德年间王守仁镇压农民起义军驻节大庚,建峰山城(今新城)。抗日战争爆发后,大庚一度成为后方军需辎重的屯集地,并于1942年在新城修建了一个大型军用机场,直至1987年,驻军才撤走,至今仍为军事禁区,加以保护。
新城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革命老区之一。境南合江、东坑、新棚下、白田埠、水南、南丰、桥西村(旧名土堆上村)等7村是革命老根据地。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留下革命的足迹,谱写了可歌可泣的革命诗篇。在漫长艰苦的革命岁月,刘壬乐、刘矮古等一大批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为革命取得胜利英勇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历史文化底蕴浓厚。全镇共有35处文物点列入县博物馆数据库,其中周屋祠堂、沈发藻旧居等三处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周屋祠堂更是传承了宋代理学名家周敦颐的经世治学思想,现有祖孙十辈同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