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的食物历史
2017-12-22
成书于两千年前的《吕氏春秋》指出: “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农业发展离不开天、地、人的共同作用。而中国食物的历史变迁告诉我们,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不能脱离自然而生存,竭泽而渔的生产方式不可持续。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诺曼·布劳格(Norman E. Borlaug)说过:“你无法在人们饥肠辘辘中建立一个和平的世界。”可见,民以食为天,食物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求和物质基础。
人类的发展大约经历了两三百万年,其中99%的时间里,人们几乎完全依赖于自然而生存,或栖身洞穴,或构木为巢,或逐水草而居(“有巢氏”时代)。自然界一切可食之动植物都是人类的食物,所谓“生吞活剥”、“茹毛饮血”,反映的就是这种生存状态。
后来人们因烈日干燥、火山爆发等自燃起火而吃到了烧熟或烤熟的食物,发现它们更加美味,也更便于消化。他们尝试保留火种,进而发明了“钻木取火”的生存技能,人类饮食文化进入熟食阶段, 即传说中的“燧人氏”时代。火的利用是人类饮食文化史上一个划时代的进步。人类最早的一些发明创造,大多与食物加工利用相关,如陶罐、烤架。
可以说,在人类生存的几百万年中,与其他高等动物一样,主要通过采集植物和狩猎动物维持生存。 由于生态环境和季节的因素,其食物来源很不稳定,加之生活游移不定,文明因素难以积累。这一切在农耕畜牧发明之后才有了改变。
2. 红薯的历史发展
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引进中国福建,到清朝康熙年间遍布各省。据此说明红薯进入贵州应该是清初。
3. 我国关于红薯的来源
一般普遍认为,番薯的引入中国,源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
明时,多年在吕宋(即菲律宾)做生意的福建长乐人陈振龙同其子陈经纶,见当地种植一种叫“甘薯”的块根作物,块根“大如拳,皮色朱红,心脆多汁,生熟皆可食,产量又高,广种耐瘠”。想到家乡福建山多田少,土地贫瘠,粮食不足,陈振龙决心把甘薯引进中国。
番薯最早种植于美洲中部墨西哥、哥伦比亚一带,由西班牙人携至菲律宾等国栽种, 番薯最早传进中国约在明朝后期的万历年间,分3条路线进入中国―云南、广东、福建。
红薯的营养价值
1、胡萝卜素
红薯含有十分丰富的胡萝卜素,可促使上皮细胞正常成熟,抑制上皮细胞异常分化,消除有致癌作用的氧自由基,阻止致癌物与细胞核中的蛋白质结合,促进人体免疫力增强。
2、β胡萝卜素
红薯是β胡萝卜素的最佳食物来源,有助于人体制造足够的白血球,抗击感冒病毒侵入导致的感染。
3、膳食纤维
红薯含有大量膳食纤维,在肠道内无法被消化吸收,能刺激肠道,增强蠕动,通便排毒,尤其对老年性便秘有较好的疗效。现如今大部分人都有消化不良以及便秘的情况,长时间便秘很有可能会导致胃肠道癌症的发生。而红薯中含有丰富的粗纤维,它可以促进排便。
4、多种维生素
红薯含有丰富的糖、纤维素和多种维生素营养,其中β-胡萝卜素、维生素E和维生素C尤其多。
4. 中国的历史文化
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独特的自然环境、经济制度、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积淀而成的,不仅以经典文献、风俗制度等客体形式存在,而且也以独特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等主体形式存在着。五千年的艰难历程,决定了其精华与糟粕并存,我们继承传统文化,就要“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
从黄帝时代算起,已有5000年的历史。从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到封建文明极度繁荣的明清时代,在这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无数的辉煌与成就,也经历了无数的苦难与挫折,数不清的英雄豪杰、文人志士在历史的长路上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中国是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也称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举世公认。有学者指出,中华民族有“三十万年的民族根系、一万年的文明史、五千年的国家史”。
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本土化和多元化特点。自新石器时代以来,逐渐呈现由多元化向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传统史观认为,中华文明源自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北方草原,是这三个区域文明彼此之间的互相渗透,反覆汇聚与辐射外延,最终形成为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是在不断吸收、消化异域文化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华民族充满自信,大气磅礴,为异邦所敬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对世界各种文明兼容并蓄、博采众长。从古至今,异邦宗教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大地上传播而没有发生过大规模排除异端的宗教战争,乃中华文明的兼容性使然。不过历史上任何外来文化传入中国,最终还是被中华文化所融合。元帝国灭南宋,被中华文化同化;满清入关也被中华文化所同化。元、清两朝虽为异邦统治,但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都在书写中华文明,他们成为了多民族国家中的一员,成为颇具特色的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今天,五十六个民族地位平等,和睦相处,汉民族人口占绝大多数,其他则称之为少数民族,或称兄弟民族。中华民族在长期的民族融合中发展壮大,中华文明也是在不断兼收并蓄中辉煌灿烂的。
中华文明注重友邦善邻,讲求和睦相处。坚持“强不凌弱”、“富不侮贫”的精神,主张“协和万邦”。强调以民为本,“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地之间,莫贵于人”。戏曲舞台上也有“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的经典格言,强调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华民族所以能在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自强不息、发展壮大,靠的就是这样一种精神。“和为贵”的思想是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社会,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全中国人民至高无上的历史使命。任何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伟大的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5. 红薯是属于哪个节日
红姑娘”复红薯是防城港东兴市特制色农产品,东兴 “三宝”之一,在本地有悠久的种植历史。该节庆以“绿色、安全、健康、长寿”为主题,为东兴的特色农业发展成果提供了绝佳的展示机会,对推动当地休闲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东兴市红姑娘红薯生产大村河洲村、交东村、竹山村、平丰村纷纷推出“生态农家乐”项目,倾力打造“红姑娘”红薯优势品牌,使“生态农家乐”和“红姑娘”红薯在区内外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游客在村里可享受挖红薯、体验窑食文化、登山露营、采摘水果等野趣,也可入住农家旅馆体验农家风情。
6. 除了玉米、红薯,还有哪些熟知的食物是由国外进入中国的
非常多!比如说西红柿、辣椒、土豆、石榴、葡萄、黄瓜、花生、南瓜,甚至连小麦和水稻的原产地都不是中国,而是外国。我国饮食的历史相当悠久,因为光文字记载的中华历史就有五千年之久,民以食为天,有人自然就有饮食。我国最早就是大河文明的农耕文化,我国先民在长江流域种植水稻和小麦,但是其实,水稻和小麦并不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作物。
我国本土的作物不少,但是由外国引入的作物也不少。正是这些作物,丰富了我们的餐桌,土豆、红薯、玉米使得人们从一次次的饥荒中生存下来,而辣椒等作物则增加了我国人的菜的品种,产生了享誉全球的著名菜系——川菜。
7. 中国历史文化
中国历史文化包括很多,例如:婚姻、家族、国家政权而至贸易、衣食、文字、文学、经学、宗教、道德、民俗、节庆等,构成一幅清晰简要的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缩影。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就文化的载体文字而言,汉字的诞生时间尚难以考证,相传伏羲作八卦,仓颉造字。19世纪末发现了三千多年前的汉字——甲骨文,近些年又有更早期文字发现的报道,如距今五千多年前的高邮陶文等。
中国早期就有敬天祭祖的传统,注重人伦道德。自唐、虞至夏、商、周三代皆封建时代,帝王与诸侯分而治之。周朝末期进入春秋战国,产生了诸子百家,汉以后成为儒家社会,东汉前后道教的兴起、佛教的传入,都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
(7)红薯的历史文化扩展阅读:
中国古代的文化光辉灿烂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各民族的先民都已创造出了以丰富多彩的陶器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此后,中原地区的华夏族(后来演变为汉族)在夏、商、周三代,创造了辉煌的青铜文化和甲骨文、金文。
以后又发明了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等。约在商、周、秦、汉时期,四月}的巴人、蜀人,湖北、湖南、安徽的楚人,江苏的吴人,浙江的越人,广东、广西的骆越人、云南的滇人,蒙古高原的匈奴人,辽河流域的东胡人等,都相继创造了本民族的青铜文化。
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的还创造了自己的文字。主要的有藏文、突厥文、回鹊文、契丹文、西夏文、女真文、蒙古文、彝文、傣文、满文等。在历史上,汉文化一直处于主导的地位,汉文化与各族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交流,形成为世界东方最先进的文化,即中华民族文化。
中华民族文化对亚洲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起过哺育的作用,对古代世界文化的发展亦有巨大的贡献。
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和平又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我国古代的历史自结束了原始社会之后,即进入阶级社会。自那时开始,我国各族人民即在进行生产斗争的同时,亦长期进行反对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斗争,其中有不少是著名的农民战争和民族战争。
在近代史上,我国由于一再遭受世界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疯狂侵略,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各族人民为了拯救灾难深重的祖国,为了保卫祖国神圣的领土和主权,紧密团结,互相支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这场斗争长达百年,最后终于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取得了民族民主革命的胜利,并于1949年10月1日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8. 红薯的多种吃法
9. 马铃薯和红薯名字的由来
一、马铃薯名字的由来
“马铃薯”因酷似马铃铛而得名,此称呼最早见于康熙年间的《松溪县志食货》。中国东北、河北称土豆,华北称山药蛋,西北和两湖地区称洋芋,江浙一带称洋番芋或洋山芋,广东称之为薯仔,粤东一带称荷兰薯,闽东地区则称之为番仔薯,在鄂西北一带被称为“土豆”。
英语potato来自西班牙语patata。据西班牙皇家学院称,此西班牙词汇由泰依诺语batata(红薯)和克丘亚语papa(马铃薯)混合而来的。在拉丁美洲,“马铃薯”的西班牙语用papa一词。
二、红薯名字的由来
话说当年王莽追击刘秀时,刘秀的军队缺乏粮食,偶然的机会,刘秀发现一种植物,心想可以用来充当粮食,可又怕有毒,便要找一个人来试尝,可自己身边的将士已经不多了,还要抵御王莽的追击。刘秀转念一想,自己的叔叔在自己身边,想累赘一样,可以让他来检验一下这种植物有没有毒,如果有毒的话,可以除掉这个累赘,没毒的话就可以把这种植物当作粮食来吃......于是刘秀拿起一个这种的植物,走到自己的叔叔旁,对他说自己拿来美食来孝敬叔叔,骗他吃下。过了一会,刘秀的叔叔安然无恙,说明这种植物没毒,于是刘秀就把这种植物当作粮食,供自己和将士吃。因为这种植物是红色的,后人就把这种植物命名为红薯,谐音“哄叔”,讽刺刘秀欺骗自己的叔叔。
10. 甘薯何地传入中国
甘薯传入我国的时间在十六世纪末,由菲律宾吕宋岛传人福建地区。
一、甘薯的由来和传入的背景
甘薯(POMOEA BATATAS)又叫番薯、红薯、红苕、山芋、地瓜、白薯等,属于旋花科甘薯属.一年蔓生草本植物,只有一个栽培种,喜湿怕冷,适宜在气候温暖,阳光充足、土壤松软干燥的环境中生长,原产地在美洲的热带地区,细胞遗学分析表明,它的野生祖先是白花野牵牛、海滨野牵牛和三裂叶野牵牛,今天在秘鲁和墨西哥仍可以找到。古代美洲印第安人最初在采掘地下根茎类食物时发现了野生甘薯的块根,然后通过根系不断再植,驯化为栽培作物。在秘鲁的古墓中曾发现了距今八千年前的人工栽培的甘薯块根,可见甘薯在美洲的种植已经有八千到一万年的历史了。一四九二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从古巴和多米尼加把甘薯带到了西班牙;这样甘薯才从美洲走向全世界、而甘薯来到亚洲则是通过十六世纪欧洲航海家抵达菲律宾后.在太平洋东西岸之间——从马尼拉到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建立的‘大帆船贸易’。
麦哲伦一五二一年环球航行至菲律宾后,西班牙殖民者便开始建立菲墨航线,并依托此航线进行大帆船贸易。从一五六五年‘圣巴布罗号’从宿务出港,到一八一五年“麦哲伦号”从阿卡普尔科归航,大帆船贸易历时二百五十年.历时之长,航程之远为历史所罕见:因为菲律宾缺乏香料和黄金,本土物产不能满足殖民者的要求.所以出于殖民统治的需要西班牙依托大帆船贸易在太平洋地区建立了一个宏大的贸易循环体系;先由中国商人把丝绸、瓷器、工艺品等由中国东南沿海运往马尼拉,然后由西班牙商人用大帆船运抵北美西岸的阿卡普尔科;归程时运载美洲盛产的白银回到马尼拉,西班牙商人冉用这些白银去购买中国商人运来的商品。这样马尼拉就成为了中墨贸易的中转站.中国和墨西哥各自的物产在此得到了充分的交流掀起了亚洲、美洲间文化交流的空前高潮被誉为大平洋丝绸之路’、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美洲的甘薯由大帆船贸易的航海家们带到了菲律宾群岛,并适应了当地气候广为种植,随后逐步传播到了马鲁古群岛、交趾等东南地区.并于十七世纪初传到了日本和附近诸岛。
二、甘薯的传入与传播
甘薯传入我国的时间在十六世纪末,也就是在甘薯来到东南亚后不久。关于传人途径学界至今观点不一,较为明确的说法主要有四:福建传人说、广东传人说、舟山传人说和云南传入说。
(一)福建传入说
此说是指由菲律宾吕宋岛传人福建地区。该说法的史料充分详实,很多地方志、名人笔记中部有记载、明问乔远曾著文《番薯颂》收录于他所著《闽书》的卷一五零《南产志上•番薯》,其中提到“万历中,闽人得之外国。瘠上砂砾之地皆可以种.用以支岁,有益贫下。’清人周亮工《闽小记》的《番薯》卷中引用何乔远的《番薯颂》,提到甘薯作为备荒作物,易种高产,对贫苦百姓发挥了重大作用:粪治之则加大,天雨根益奋满,即大旱不粪治,亦不失径寸圈。泉人之斤不直一钱,二斤面可饱矣、于是耄耋童孺,行道乞之人,皆可以食饥既得充.多焉而不伤,下至鸡犬皆食之。”李调元的《南趣笔记》也记载到‘东粤多薯,其生山中。……其皮或红或白、大如儿臂而拳曲者,曰番薯,皆甜美,可以饭,客称薯饭,为谷米之佐。凡广芋十有四种,号大米,番薯亦然,番薯近自吕宋来,植最易,生叶可肥猪,根可酿酒,切为粒,蒸曝贮之,是曰薯粮。子瞻称海中人多寿百岁,由不食五谷而食甘薯。番薯味尤甘,惜子瞻未之见也、芋则苏尝过以作玉糁羹云。”吴联熏等著得《漳洲府志》卷三九中也说到甘薯最先由菲律宾来到漳洲:“甘薯,俗名番薯,种出吕宋.故以香名。……
漳人初得此种,私以为秘。后种类日盛。”在张煜南的《海南公余杂著》卷一《推广瀛寰志略•小吕宋之华人日增》中记载有;“番薯,屈大均谓来自吕宋。值最易生、叶可肥田、根可酿酒,兼可充粮食。近闻粤多旱田,冬季恐旱,多栽此物以其足资口食也”明人谈迁《枣林杂俎•荣植•甘薯》说道“朱薯产后自宋国,被野连山,不待种植,夷竟食之,万历中,闽人移蔓以归,种之,数日即荣。在来自诸多不同渠道的史料中竟然都有类似的确凿记载。故足以排除掉古人传抄的可能可见甘薯通过中菲交往以吕宋传人福建的事实是相当可靠的。
甘薯传人福建的最早记载见于明万历年问苏步所作删《朱薯疏》,其中提到了一五八四年薯种从海上由泉州传到了晋江、该书云“甲申乙西间(万历十二至十三年,即一五八四~ 一五八五年),漳、潮之交.有岛曰南澳,温陵(泉州)洋泊通道之,携其种归晋江五都,乡日灵水,种之园斋……甲午己未间(万历二十二至二十三年),温陵饥,他谷皆贵,唯薯独沧,乡民活于薯者十之七八。”但这个记录还较为粗略,首先,只提到甘薯传人福建,未说明来源地是吕宋,故尚不能为据,其次,仅是个人种植甘薯,并未在当地推广,故只能算是个人的试验性种植,而非真正的物种引进。
[菲律宾] 世界日报 2005年11月 2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