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单晶,多晶硅,薄膜电池发展历程及各种太阳能电池的有缺点 近几年转换效率
1)单晶硅太阳能电池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为15%左右,最高的达到24%,这是目前所有种类的太阳能电池中光电转换效率最高的,但制作成本很大,以致于它还不能被大量广泛和普遍地使用。由于单晶硅一般采用钢化玻璃以及防水树脂进行封装,因此其坚固耐用,使用寿命一般可达15年,最高可达25年。
(2)多晶硅太阳能电池
多晶硅太阳电池的制作工艺与单晶硅太阳电池差不多,但是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则要降低不少,其光电转换效率约12%左右 (2004年7月1日日本夏普上市效率为14.8%的世界最高效率多晶硅太阳能电池)。 从制作成本上来讲,比单晶硅太阳能电池要便宜一些,材料制造简便,节约电耗,总的生产成本较低,因此得到大量发展。此外,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使用寿命也要比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短。从性能价格比来讲,单晶硅太阳能电池还略好。
(3)非晶硅太阳能电池
非晶硅太阳电池是1976年出现的新型薄膜式太阳电池,它与单晶硅和多晶硅太阳电池的制作方法完全不同,工艺过程大大简化,硅材料消耗很少,电耗更低,它的主要优点是在弱光条件也能发电。但非晶硅太阳电池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光电转换效率偏低,目前国际先进水平为10%左右,且不够稳定,随着时间的延长,其转换效率衰减。 (4)多元化合物太阳电池 多元化合物太阳电池指不是用单一元素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太阳电池。现在各国研究的品种繁多,大多数尚未工业化生产,主要有以下几种:a) 硫化镉太阳能电池b) 砷化镓太阳能电池c) 铜铟硒太阳能电池(新型多元带隙梯度Cu(In, Ga)Se2薄膜太阳能电池) Cu(In, Ga)Se2是一种性能优良太阳光吸收材料,具有梯度能带间隙(导带与价带之间的能级差)多元的半导体材料,可以扩大太阳能吸收光谱范围,进而提高光电转化效率。以它为基础可以设计出光电转换效率比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明显提高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可以达到的光电转化率为18%,而且,此类薄膜太阳能电池到目前为止,未发现有光辐射引致性能衰退效应(SWE),其光电转化效率比目前商用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提高约50~75%,在薄膜太阳能电池中属于世界的最高水平的光电转化效率。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的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光伏发电的优点是较少受地域限 制,因为阳光普照大地;光伏系统还具有安全可靠、无噪声、低污染、无需消耗燃料和架设输电线路即可就地发电供电及建设同期短的优点。 光伏发电是根据光生伏特效应原理,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不论是独立使用还是并 网发电,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能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它们主要由电子元器件构成,不涉及机械部件,所以,光伏发电设备极为精 炼,可靠稳定寿命长、安装维护简便。理论上讲,光伏发电技术可以用于任何需要电源的场合,上至航天器,下至家用电源,大到兆瓦级电站,小到玩具,光伏电源 无处不在。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最基本元件是太阳能电池(片),有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和薄膜电池等。目前,单晶和多晶电池用量最大,非晶电池用于一些小系 统和计算器辅助电源等。 国产晶体硅电池效率在10至13%左右,国外同类产品效率约18至23%。由一个或多个太阳能电池 片组成的太阳能电池板称为光伏组件。目前,光伏发电产品主要用于三大方面:一是为无电场合提供电源,主要为广大无电地区居民生活生产提供电力,还有微波中 继电源、通讯电源等,另外,还包括一些移动电源和备用电源;二是太阳能日用电子产品,如各类太阳能充电器、太阳能路灯和太阳能草坪灯等;三是并网发电,这 在发达国家已经大面积推广实施。我国并网发电还未起步,不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部分用电将会由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提供。
㈡ 太阳能电池是怎么发展的
当电力、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频频告急,能源问题日益成为制约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行“阳光计划”,开发太阳能资源,寻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欧洲一些高水平的核研究机构也开始转向可再生能源。在国际光伏市场巨大潜力的推动下,各国的太阳能电池制造业争相投入巨资,扩大生产,以争一席之地。
全球太阳能电池产业1994-2004年10年里增长了17倍,太阳能电池生产主要分布在日本、欧洲和美国。2006年全球太阳能电池安装规模已达1744MW,较2005年成长19%,整个市场产值已正式突破100亿美元大关。2007年全球太阳能电池产量达到3436MW,较2006年增长了56%。
中国对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起步于1958年,20世纪80年代末期,国内先后引进了多条太阳能电池生产线,使中国太阳能电池生产能力由原来的3个小厂的几百kW一下子提升到4个厂的4.5MW,这种产能一直持续到2002年,产量则只有2MW左右。2002年后,欧洲市场特别是德国市场的急剧放大和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的横空出世及超常规发展给中国光伏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示范效应。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主要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国。2007年全国太阳能电池产量达到1188MW,同比增长293%。中国已经成功超越欧洲、日本为世界太阳能电池生产第一大国。在产业布局上,我国太阳能电池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集聚态势。在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中西部地区,已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太阳能产业集群。
中国的太阳能电池研究比国外晚了20年,尽管最近10年国家在这方面逐年加大了投入,但投入仍然不够,与国外差距还是很大。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和政策激励,尽快解决太阳能发电上网与合理定价等问题。同时可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在公共设施、政府办公楼等领域强制推广使用太阳能,充分发挥政府的示范作用,推动国内市场尽快起步和良性发展。
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不远的将来会占据世界能源消费的重要席位,不但要替代部分常规能源,而且将成为世界能源供应的主体。预计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总能源结构中将占到30%以上,而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世界总电力供应中的占比也将达到10%以上;到2040年,可再生能源将占总能耗的50%以上,太阳能光伏发电将占总电力的20%以上;到21世纪末,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将占到80%以上,太阳能发电将占到60%以上。这些数字足以显示出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前景及其在能源领域重要的战略地位。由此可以看出,太阳能电池市场前景广阔。
㈢ 光电池的发展历史
1839年,安托石-贝克雷尔制造出了最早的光电池。贝克雷尔电池是一个圆柱体,内装硝版酸铅溶液,溶液中权进入一个铅阳极和一个氧化铜阴极。这种电池一经阳光照射,就会供给电流。
1875年,德国技师维尔纳-西门子是制成第一个硒光电池,并提议用于光量测定。西门子的光电池是根据1873年英国人史密斯发现的“内光电效应”提出的。
L.H.亚当斯于1876年指出,硒在光的作用下,不仅出现电阻的变化,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出现电动势,从而发现了“阻挡层效应”。阻挡层效应则成了光电池的基本原理。光电池被广泛地用于自动控制技术、信息电子学和测量技术。这些元件的性能约自1950年起,因半导体技术的发展而得到显著改善。
㈣ 太阳能电池的历史
术语“光生伏特(Photovoltaics)”来源于希腊语,意思是光、伏特和电气的,来源于意大利物理学家亚历山德罗·伏特的名字,在亚历山德罗·伏特以后“伏特”便作为电压的单位使用。
以太阳能发展的历史来说,光照射到材料上所引起的“光起电力”行为,早在19世纪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了。
1839年,光生伏特效应第一次由法国物理学家A.E.Becquerel发现。1849年术语“光-伏”才出现在英语中。
1883年第一块太阳电池由Charles Fritts制备成功。Charles用硒半导体上覆上一层极薄的金层形成半导体金属结,器件只有1%的效率。
到了20世纪30年代,照相机的曝光计广泛地使用光起电力行为原理。
1946年Russell Ohl申请了现代太阳电池的制造专利。
到了20世纪50年代,随着半导体物性的逐渐了解,以及加工技术的进步,1954年当美国的贝尔实验室在用半导体做实验发现在硅中掺入一定量的杂质后对光更加敏感这一现象后,第一个太阳能电池在1954年诞生在贝尔实验室。太阳电池技术的时代终于到来。
自20世纪58年代起,美国发射的人造卫星就已经利用太阳能电池作为能量的来源。
20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时,让世界各国察觉到能源开发的重要性。
1973年发生了石油危机,人们开始把太阳能电池的应用转移到一般的民生用途上。
在美国、日本和以色列等国家,已经大量使用太阳能装置,更朝商业化的目标前进。
在这些国家中,美国于1983年在加州建立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电厂,它的发电量可以高达16百万瓦特。南非、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和非洲南部的其他国家也设立专案,鼓励偏远的乡村地区安装低成本的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
而推行太阳能发电最积极的国家首推日本。1994年日本实施补助奖励办法,推广每户3,000瓦特的“市电并联型太阳光电能系统”。在第一年,政府补助49%的经费,以后的补助再逐年递减。“市电并联型太阳光电能系统”是在日照充足的时候,由太阳能电池提供电能给自家的负载用,若有多余的电力则另行储存。当发电量不足或者不发电的时候,所需要的电力再由电力公司提供。到了1996年,日本有2,600户装置太阳能发电系统,装设总容量已经有8百万瓦特。一年后,已经有9,400户装置,装设的总容量也达到了32百万瓦特。随着环保意识的高涨和政府补助金的制度,预估日本住家用太阳能电池的需求量,也会急速增加。
在中国,太阳能发电产业亦得到政府的大力鼓励和资助。2009年3月,财政部宣布拟对太阳能光电建筑等大型太阳能工程进行补贴。
㈤ 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历史
http://www.sinoshu.com/cx/bookdetail.asp?typeid=2&id=676998&bookname=%B8%DF%B7%D6%D7%D3%D0%C2%B2%C4%C1%CF%B4%D4%CA%E9--%B8%DF%B7%D6%D7%D3%B5%E7%B3%D8%B2%C4%C1%CF
高分子新材料丛书回--高分子电池答材料
㈥ 太阳能光伏电池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太阳光发电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00年,贝克勒尔发现对某种半导体材料照射光后,会引起其伏安特性改变。最终,发现了光伏效应,并以此半导体制成太阳能光伏电池。1876年,英国科学家亚当斯等在研究半导体材料时发现了硒的光伏效应。1884年,美国科学家查尔斯制成了硒太阳能光伏电池,其转换效率很低,仅有1%。其后,对氧化铜等半导体材料研究,同样发现有光伏效应,所以也制成了以氧化铜等半导体材料为原料的太阳能光伏电池。
1954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皮尔松、佛朗等三名科学家利用硅晶体材料开发出性能良好的太阳能光伏电池,其转换效率达6%,经过不断改良后,成为现在的硅太阳能光伏电池。
太阳能光伏电池是1958年开始得到应用的。当时前苏联发射了人造卫星,美国也发射了人造卫星,在太空领域上,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前苏联发射的人造卫星使用的是原子能电池,美国发射的先驱者1号通信卫星采用的就是太阳能光伏电池。
由于太阳能光伏电池的价格特别高(高达1500美元/w),而且刚开始性能还不稳定,因此仅用于航天器。到了20世纪60年代初才慢慢趋于稳定,70年代开始在航天器上大量使用。太阳能光伏电池的性能虽然已稳定,但价格还是很高,所以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太阳能光伏电池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只可用于航天器、人造卫星、山顶上的差转电台、海上航标灯、海岛灯塔电源等,一些不计成本,必须用的场所。
到了1973年后,在石油危机的推动下,太阳能光伏电池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太阳能光伏电池开始在地面使用,而且地面用太阳能光伏电池的数量很快就大大超过了在航天器上的使用量。这个时期,不但出现了许多新型电池,而且因为引进了许多新技术,出现了钝化技术、减反射技术、绒面技术、背表面场技术、异质结太阳能电池技术及聚光电池等非常有效的新技术。
1976年,美国ca公司的卡尔松发明了非晶硅太阳能光伏电池。该电池的转换效率虽低于单晶硅,但制造时可以任意选配电压电流比。
太阳能光伏电池的应用,到了20世纪80年代就比较广泛了,特别是在民用电器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太阳能计算器、太阳能手表和太阳能手机充电器等。
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发展,使得电子产品消耗的电量大幅度下降,在室内灯光下,太阳能光伏电池也能产生电力,可以充分地使计算器等电子产品正常工作;另一个原因是电子产品工作所必需的电压能从一个基片上得到,这样一种新的集成型非晶硅太阳能光伏电池可以便宜地制造。太阳能光伏电池计算器实用化后,从手表开始,逐渐推广到各种电子产品的应用。
太阳能光伏电池除了可以用简单的装置就能够直接发电这一优点外,在使用时还有如下的优点。
(1)不产生对环境有不良影响的排放气体及有害物质,没有噪声。
(2)不仅在太阳光下可以发电,在荧光灯、白炽灯等扩散光下也可以发电。
(3)不需要更换电池。
(4)可以直接接到dc机械上。
(5)在使用场合就可以发电。
我国的太阳能光伏电池诞生的也比较早,而且我国也是应用较早的国家之一。
1959年,我国就诞生了第一只有实用价值的太阳能光伏电池。1971年3月太阳能光伏电池首次应用于我国第二颗人造卫星(实践1号)。而后,1973年太阳能光伏电池首次用于浮标灯。
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生产太阳能光伏电池,70年代中末期引进国外关键设备和成套生产线,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的生产产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㈦ 太阳能电池是谁发明的
罗门·德·考克斯
㈧ 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前景
《中国太阳能电池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回我国薄膜太阳能答电池产量呈现逐年快速增长态势,由2009年的263MW飙涨至2015年的458MW,增势强劲。
我国太阳能电池行业的发展历史,从1958年研制出第一片晶体硅光伏电池开始,至今已走完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进程。不过,我国太阳能电池市场存在不少问题,阻碍着行业进一步发展。
例如,上游原料和下游应用严重依赖海外,国内企业未能掌握相关核心技术,导致产业议价、抗风险能力弱;此外,多晶硅产业的弱势地位,也长期困扰着太阳能电池行业。
总的来说,随着光伏、光热发电产业逐渐成熟,并进入繁荣期,太阳能电池有望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但是,在此过程中,国内企业要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打破国外垄断,争取更多话语权,提升国际竞争力。
㈨ 太阳能电池技术是怎样发展的
在电池这个家族中,有着人们熟悉的干电池、蓄电池、汞锌电池、镍电池等众多的成员。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这个“家族”又增添了一位后来居上的年轻伙伴——太阳能电池。
太阳能电池又称充电池或光伏电池,它是以半导体为材料,应用光——电转换原理制成的。半导体是一种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特殊物质,两种不同类型的半导体结合在一起,结合面就形成一个“结”,太阳能电池的奥妙就在这个“结”上。
和任何物质的原子一样,半导体的原子也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如半导体硅原子的外层就有4个电子,按固定轨道围绕原子核转动。当受到外来能量的作用时,这些电子就会脱离轨道而成为自由电子,并在原来的位置上留下一个“空穴”,在纯净的硅晶体中,自由电子和空穴的数目是相等的。如果在硅晶体中掺入能够俘获电子的硼、镓等元素,它就成了空穴型半导体,通常用符号P表示;如果掺入能够释放电子的磷、砷等元素,它就成了电子型半导体,以符号N代表。若把这两种半导体结合,交界面便形成一个P——N结。P——N结就像一堵墙,阻碍着电子和空穴的移动。当受到阳光照射时,电子接受光能驱向N型区,使N型区带负电,同时空穴驱于P型区,使P型区带正电。这样,在P——N结两旁便产生了电动势,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电压。科学家把这种现象叫作“光生伏打现象”。如果用导线连接P——N结两端,便会产生电流。
1953年,美国贝尔电话公司就是应用这个原理,制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硅太阳能电池。尽管当时这种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很低,单个太阳能电池不能直接作为电源使用,需要多个太阳能电池一起作用才能获得需要的电能。但光电池的出现,好比一道曙光,使人们的眼睛为之一亮,尤其是航天领域的科学家,对它更是注目。
卫星和宇宙飞船上的电子仪器和设备,需要足够的持续不断的电能,而且要求重量轻,寿命长,使用方便,能承受各种冲击、振动的影响。太阳能电池能完全满足这些要求,是航天事业的理想能源,而令其他所有电池相形见绌。
1958年,美国的“先锋一号”人造卫星就是用了太阳能电池作为电源,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用太阳能供电的卫星。太阳能电池一下子使卫星电源可以安全工作达20年之久,从而取代了只能连续工作几天的化学电池。现在,各式各样的卫星和空间飞行器上都装上了布满太阳能电池的“铁翅膀”,使它们能够在太空中长久邀游。我国1958年开始进行太阳能电池的研制工作,并于1971年将研制的太阳能电池用在了发射的第二颗卫星上,随后,又向高效能的砷化镓太阳能电池迈进。1991年,我国砷化镓太阳能电池试验成功,并在“风云一号”气象卫星上正常使用,使我国成为继美、日、俄后的第四个拥有砷化镓太阳能电池太空试验数据的国家。
太阳能电池不仅是太空骄子,也被人们生产、生活的许多领域视为至宝。
从1974年,世界上第一架太阳能电池飞机在美国首次试飞成功以来,无污染,噪音小,节能耐用的太阳能飞机便飞速地发展起来,从飞行几分钟,航程几公里到飞越英吉利海峡,航程2000多公里,只用了六七年时间。现在,最先进的太阳能飞机,飞行高度可达2万多米,航程超过4000公里。
在建造太阳能电池发电站上,许多国家也取得了较大进展。1985年,美国阿尔康公司研制的太阳能电池发电站,用108个太阳板,256个光电池模块,年发电能力300万度。德国1990年建造的小型太阳能电站,光电转换率可达30%多,适于为家庭和团体供电。1992年美国加州公用局又开始研制一种“革命性的太阳能发电装置”,预计可供加州1/3的用电量。用太阳能电池发电确实是一种诱人的方式,据专家测算,如果能把撒哈拉沙漠太阳辐射能的1%收集起来,足够全世界的所有能源消耗。
生活中,太阳能电池电话已在一些国家得到了应用。约旦的一些公路两旁,常见到“顶着”太阳能电池板的电线杆,司机随时可以使用这种太阳能电池电话。芬兰制成了一种用太阳能电池供电的彩色电视机,太阳能电池板就装在住家的房顶上,还配有蓄电池,保证电视机的连续供电,既节省了电能又安全可靠。日本则侧重把太阳能电池应用于汽车的自动换气装置、空调设备等民用工业。我国的一些电视差转台也已用太阳能电池为电源,投资省,使用方便,很受欢迎。
当前,太阳能电池的开发应用已逐步走向商业化、产业化;小功率小面积的太阳能电池在一些国家已大批量生产,并得到广泛应用;光电转换技术日益成熟,转换率逐步提高;可以预见,太阳能电池——这个电池家族的后起之秀,很有可能作为替代化石燃料的重要能源,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㈩ 太阳能电池的起源
太阳的光辉普照大地,它是明亮的使者,太阳的光除了照亮世界,使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光转变为各种养分,供人们食用,产生纤维质供人们做衣服,生长木材给我们建筑房屋以外,太阳的光还可以通过太阳能电池转变为电.太阳能电池是一种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型的电池.太阳能电池是利用光电转换原理使太阳的辐射光通过半导体物质转变为电能的一种器件,这种光电转换过程通常叫做“光生伏打效应”,因此太阳能电池又称为“光伏电池”,用于太阳能电池的半导体材料是一种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特殊物质,和任何物质的原子一样,半导体的原子也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半导体硅原子的外层有4个电子,按固定轨道围绕原子核转动.当受到外来能量的作用时,这些电子就会脱离轨道而成为自由电子,并在原来的位置上留下一个“空穴”,在纯净的硅晶体中,自由电子和空穴的数目是相等的.如果在硅晶体中掺入硼、镓等元素,由于这些元素能够俘获电子,它就成了空穴型半导体,通常用符号P表示;如果掺入能够释放电子的磷、砷等元素,它就成了电子型半导体,以符号N代表.若把这两种半导体结合,交界面便形成一个P-N结.太阳能电池的奥妙就在这个“结”上,P-N结就像一堵墙,阻碍着电子和空穴的移动.当太阳能电池受到阳光照射时,电子接受光能,向N型区移动,使N型区带负电,同时空穴向P型区移动,使P型区带正电.这样,在P-N结两端便产生了电动势,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电压.这种现象就是上面所说的“光生伏打效应”.如果这时分别在P型层和N型层焊上金属导线,接通负载,则外电路便有电流通过,如此形成的一个个电池元件,把它们串联、并联起来,就能产生一定的电压和电流,输出功率.制造太阳电池的半导体材料已知的有十几种,因此太阳电池的种类也很多.目前,技术最成熟,并具有商业价值的太阳电池要算硅太阳电池.
1953年美国贝尔研究所首先应用这个原理试制成功硅太阳电池,获得6%光电转换效率的成果.太阳能电池的出现,好比一道曙光,尤其是航天领域的科学家,对它更是注目.这是由于当时宇宙空间技术的发展,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卫星和宇宙飞船上的电子仪器和设备,需要足够的持续不断的电能,而且要求重量轻,寿命长,使用方便,能承受各种冲击、振动的影响.太阳能电池完全满足这些要求,1958年,美国的“先锋一号”人造卫星就是用了太阳能电池作为电源,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用太阳能供电的卫星,空间电源的需求使太阳电池作为尖端技术,身价百倍.现在,各式各样的卫星和空间飞行器上都装上了布满太阳能电池的“翅膀”,使它们能够在太空中长久遨游.我国1958年开始进行太阳能电池的研制工作,并于1971年将研制的太阳能电池用在了发射的第二颗卫星上.以太阳能电池作为电源可以使卫星安全工作达20年之久,而化学电池只能连续工作几天.
空间应用范围有限,当时太阳电池造价昂贵,发展受到限.70年代初,世界石油危机促进了新能源的开发,开始将太阳电池转向地面应用,技术不断进步,光电转换效率提高,成本大幅度下降.时至今日,光电转换已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太阳能电池近年也被人们用于生产、生活的许多领域.从1974年世界上第一架太阳能电池飞机在美国首次试飞成功以来,激起人们对太阳能飞机研究的热潮,太阳能飞机从此飞速地发展起来,只用了六七年时间太阳能飞机从飞行几分钟,航程几公里发展到飞越英吉利海峡.现在,最先进的太阳能飞机,飞行高度可达2万多米,航程超过4000公里.另外,太阳能汽车也发展很快.
在建造太阳能电池发电站上,许多国家也取得了较大进展.1985年,美国阿尔康公司研制的太阳能电池发电站,用108个太阳板,256个光电池模块,年发电能力300万度.德国1990年建造的小型太阳能电站,光电转换率可达30%多,适于为家庭和团体供电.1992年美国加州公用局又开始研制一种“革命性的太阳能发电装置”,预计可供加州1/3的用电量.用太阳能电池发电确实是一种诱人的方式,据专家测算,如果能把撒哈拉沙漠太阳辐射能的1%收集起来,足够全世界的所有能源消耗.
在生产和生活中,太阳能电池已在一些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远离输电线路的地方,使用太阳能电池给电器供电是节约能源降低成本的好办法.芬兰制成了一种用太阳能电池供电的彩色电视机,太阳能电池板就装在住家的房顶上,还配有蓄电池,保证电视机的连续供电,既节省了电能又安全可靠.日本则侧重把太阳能电池应用于汽车的自动换气装置、空调设备等民用工业.我国的一些电视差转台也已用太阳能电池为电源,投资省,使用方便,很受欢迎.
当前,太阳能电池的开发应用已逐步走向商业化、产业化;小功率小面积的太阳能电池在一些国家已大批量生产,并得到广泛应用;同时人们正在开发光电转换率高、成本低的太阳能电池;可以预见,太阳能电池很有可能成为替代煤和石油的重要能源之一,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光电效应与康普顿效应
我们已明确指出光的本质是电磁波,它具有波动的性质.但近代物理又证明,光除了具有波动性之外还具有另一方面的性质,即粒子性.至于光具有粒子性,最好的例证就是著名的“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由于光电效应与康普顿效应研究的都是光子与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这就使有些人自然产生一个疑问:既然研究的对象相同,那么,为什么有时讨论光电效应,有时又讨论康普顿效应呢?到底两种效应有什么区别?有什么联系呢?下面我们就从光电效应的物理本质及规律,康普顿效应的物理本质及规律,光电效应与康普顿效应的关系这三个方面来回答这些问题.
1、光电效应的物理本质及规律
在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以后,为了证实电磁波的存在,德国物理学家赫兹于1887年首先发现用紫外光照射放电火花隙的负电极时,会使放电更易产生.尔后,其他物理学家都继续对此进行了研究,发现用紫外光以及波长更短的X光照射一些金属,同样观察到金属表面有电子逸出的现象.于是,物理学家就把在光(包括不可见光)的照射下金属表面逸出电子的现象称为光电效应.所逸出的电子叫光电子,这一名字仅为了表示它是由于光的照射而从金属表面飞出的这一事实.事实上它与通常的电子毫无区别.光电子的定向运动所形成的电流叫做光电流.光电效应的规律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饱和光电流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即单位时间内受光照射的电极(金属)上释放出来的电子数目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2)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或遏止电压)随入射光的频率线性地增加而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
(3)当光照射某一金属时,无论光的强度如何,照射时间多长,若入射光的频率小于某一极限频率,则都没有光电子逸出,即不发生光电效应.
(4)只要光的频率超过某一极限频率,受光照射的金属表面立即就会选出光电子,其时间间隔不超过 秒,几乎是瞬时的,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
在解释上述光电效应的规律时,经典的波动理论遇到了不可克服的困难.为此,伟大的物理学大师——爱因斯坦于1905年提出了一个非凡的光量子假设.他认为光也具有粒子性,这些光粒子称为光量子,简称光子.每个光子的能量是 ,h是普朗克常数, 是光的频率.
按照光子假设,当光射到金属表面时,金属中的电子把光子的能量全部吸收,电子把这部分能量作两种用途,一部分用来挣脱金属对它的束缚,即用作逸出功W,余下一部分转换成电子离开金属表面后的初动能 .按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应有:
这就是有名的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利用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能圆满地解释光电效应诸规律.
首先,根据光子假设,入射光的强度(即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垂直面积的光能)决定于单位时间里通过单位垂直面积的光子数.当入射光的强度增加时,单位时间里通过金属表面的光子数也就增多,于是,光子与金属中的电子碰撞次数也增多,因而单位时间里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也增多,这些逸出的光电子全部到达阳极便形成所谓的饱和电流.所以,饱和电流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
其次,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可知,对于一定的金属而言,因逸出功W一定,故光电子的最大初动 能随入射光频率 成线性关系而与光强度无关.
第三,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可见,如果入射光的频率过低,以至于 ,那么,金属表面就根本不会有光电子逸出,尽管是入射光强度很大.显然,只有当入射光的频率 时,才会有光电流出现.事实上,这里的就是光电效应规律中所说的极限频率,又名“红限”,各种金属的红限各不相同.
第四,当光子与金属中的电子相互作用时,电子能够一次性全部吸收掉光子的能量,因而光电效应的产生无需积累能量的时间,几乎是一触即发.
2、康普顿效应的物理本质及规律
一般的光散射知识告诉我们,只有当光通过光学性质不均匀的媒质时,光散射现象才会发生.但是实验发现,当波长很短的光(电磁波),如X射线、 射线等通过不含杂质的均匀媒质时,也会产生散射现象,且一反常态,在散射光中除有与原波长 相同的射线外,还有比原波长 大的射线( )出现.这现象首先由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于1922~1923年间发现,并作出理论解释,故称康普顿效应,亦称康普顿散射.
康普顿效应的规律可归纳成如下几点:
(1)康普顿效应中波长的改变 与原入射光波长 和散射物质无关,而与散射方向有关.当散射角(散射线与入射线之间的夹角)增大时, 也随之增大.
(2)康普顿效应随散射物质原子量的增大而减弱.
经典波动理论同样解释不了上述康普顿效应的规律.为此,康普顿接受了爱因斯坦的光子假设,认为康普顿效应是由于光子与散射物质中的电子作弹性碰撞的结果.在轻原子中,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较弱,电子的电离能只有几个电子伏特,远小于X光光子的能量( 电子伏特),故在两者碰撞过程中,可把电子看作是静止且自由的.具体分析如下:设电子的静止质量为 ,碰撞前,电子的能量为 ,动量为零;X光光子的能量为 ,动量为 ,碰撞后,电子获得速度为v,能量为 ,动量为mv,X光光子的能量变为 ,动量变为 ,散射角为 ,如图所示.碰撞过程因能量、动量都守恒,故有:
(1)
(2)
根据相对论,式中电子静止质量 与运动质量m的关系为:
(3)
将(1)式移项平方得:
(2)式乘 得:
以上两式相减得:
将(3)式两边平方后代入上式,得:
或:
由于 ,代入上式得:
(4)
式中:
(米)是一个常数,叫康普顿波长,若以 表示之,则(4)式可写成:
(4′)
(4′)式常称为康普顿公式.从公式的推导过程可见,在康普顿效应中,发生波长改变的原因是:当X光的光子与“自由电子”碰撞后,光子将沿某一方向( 角)散射.同时,碰撞过程中把一部分能量传递给“自由电子”,这样,散射光子的能量就小于入射光子的能量.因为光子能量与频率成正比,所以散射光的波长就大于入射光的波长.
另外,原子中内层的电子一般都被原子核束缚得很紧密,特别是重原子中.光子与这些束缚电子碰撞,实际上是与整个原子碰撞,由于原子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根据康普顿公式计算的波长改变量小得几乎测不出.原子序数愈大,内层电子愈多,与原子核结合而成的原子也愈重,波长不改变的成分也愈多,即康普顿效应愈弱.
3、光电效应与康普顿效应的关系
光电效应与康普顿效应在物理本质上是相同的,它们研究的对象不是整个入射光束与散射物质,而是光束中的个别光子与散射物质中的个别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两种效应相对应的爱因斯坦方程和康普顿公式都建立在光子假设基础上.光电效应主要是产生光电子,而康普顿效应主要是产生波长改变的散射光,但也向电子传递动量.研究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时都用到了能量守恒定律.
光电效应与康普顿效应的主要差别首先表现在入射光波的波长不同.原则上,任何波长的光和电子碰撞后都能发生康普顿效应.但是,对于可见光和红外光,效应中波长的相对改变太小不易观察.如波长为4000埃的紫光,在散射角 时,其波长的改变 埃,则.然而,对波长 埃的X光,则 ,波长更短的 光,相对改变将达百分之百!所以,就一般而言,产生光电效应的光主要是可见光和紫外光,而产
生康普顿效应的光主要是波长很短的X射线和 射线等.
其次,在康普顿效应中,与入射光子相互作用的个别电子是作为“自由电子”身分出现的,考虑的是光子与自由电子的弹性碰撞,在此过程中,不仅能量守恒而且动量也守恒.实际上,只有在电子和原子核(实为原子实)之间的束缚能量远小于光子能量时才正确.而在光电效应中,与入射光子相互作用的个别电子并没有看作“自由电子”,而是以一种束缚态出现的.按理,我们必须同时考虑光子、电子和原子实三者的能量和动量变化.但是,由于原子实的质量比电子的质量大几千倍以上,因此,原子实的能量变化很小,可以略去不计.爱因斯坦方程只表示出光子和电子之间的能量守恒而没有相应的光子和电子的动量守恒关系式就是由于这个缘故.
由此可得结论:当光子从光子源发出,射入散射物质(一般指金属)时,主要是与电子发生作用.如果光子的能量相当低(与电子束缚能同数量级),则主要产生光电效应,原子吸收光子而产生电离.如果光子的能量相当大(远超过电子的束缚能)时,则我们可以认为光子对自由电子发生散射,而产生康普顿效应.更为有趣的是,当光子的能量大于一个兆电子伏特时,还能出现电子对效应(物质吸收光子后发射一对正、负电子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