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甲午中日战争的意义
打碎了大清帝国海上称霸东亚的迷梦,粉碎了满清洋务派船坚炮利可以救国的迷内梦,打烂了满容清的丰厚库存,《马关条约》开创了帝国主义在我国经济侵略的先河,加重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危机,完成了倭奴的原始积累,奠定了倭奴的现代科技、现代工业、现代教育、现代社会的经济基础!依据美国购买阿拉斯加才750万,马关条约赔偿倭奴的三亿八千万两白银足以买下三百个日本!所以,中日世仇,除了倭奴认罪赔偿外无法化解。
Ⅱ 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影响:
1、甲午战争失败标志着清朝历时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的失败,取得的近代化成果化为乌有,打破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的追求。
2、割地赔款,主权沦丧,便利列强对出资本,掀起瓜分狂潮,标志着列强侵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中国的国际地位急剧下降。
3、甲午战争直接导致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高涨,资产阶级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中国人民自发反抗侵略的斗争高涨,如义和团运动。
4、甲午战争的结果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则使日本国力更为强大,为其跻身列强奠定了重要基础。
5、允许在华投资办厂,其他列强引用“利益均沾”的条款,争先恐后地在中国开设工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甲午中日战争历史意义扩展阅读: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改变了两国的命运。
战败的清政府割地赔款、台湾等大片领土的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的完整,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造成了台湾和大陆难以弥补的隔阂,遗患至今,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历时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的失败,使清政府取得的近代化成果化为乌有,中断了中国的第一次近代化进程,打破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的追求。而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更加积贫积弱,从那时起又经历了半个多世纪感天动地的奋斗,才取得民族独立。
Ⅲ 甲午中日战争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如果说甲午战争之前,世界列强尚且认可中国是列强之一,对中国尚存一丝敬畏之心的话,那么甲午战争后,这一丝的敬畏也荡然无存了!
首先两次鸦片战争的战败并没有伤及大清的元气,而且对于当时的大清国来说,战败是必然的事情。因为两次鸦片战争中的对手一次是英国,一次是英法联军。我们至少知道,大英帝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先后击败了一个个欧洲列强,西班牙、荷兰、法国等当时欧洲的一流国家的海军和陆军。在1812年英美战争中,还击退了妄图攻打加拿大的美军。而在1853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英法联军又击败了沙俄帝国。
当时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在和英国作战中能取得胜利,更何况还停留在中世纪的大清帝国。
而中法战争呢,我们则知道那是一场平局,至少大清帝国当时面对世界第二号强国的法国,尚且能有这样的战绩,表现的已经相当不错了。
但是,甲午战争的失利,对于大清帝国来讲,却是一个难以接受的耻辱。日本一直将大清称之为‘列强之一’。甲午战争中,中日两国无论在军队数量还是装备水准上看,都不存在明显差距,但是清国失败的代价却是以往战争中不能相比的。不单单是“洋务运动”的精髓——北洋水师,都全军覆没,将大清几十年来的成就毁于一旦,外加割地和2亿两巨额赔款,断绝了大清以后的发展。彻底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而此后地方与中央的隔阂加深,统治阶层的派系分裂愈演愈烈,革新派与革命派的诞生都与这场战争的失败有一定的关系。
此后,西方各国对中国不再心存畏惧,一个东方的蕞尔小国尚且能击败你,大家害怕什么?中国将面临一个史上最严重的危机。
同时,台湾的割让,不单是让日本控制了50余年,还造成了台湾对大陆的不信任和不安全意识,直接还是间接都影响了近百余年的两岸的思想隔阂。
Ⅳ 甲午中日战争 意义影响
你这个问题应该这么问,中日甲午战争,也不能问什么意义,意义指的是人们为某种行为所能带来的作用和价值,包括人们对意义的认知和人生的一种认识。中日甲午战争对于当时的中国有何意义一说?没任何意义,只有影响且极坏!所以,只能说中日甲午战争对当时中国的影响。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中日甲午战争(以下简称甲午)是产生的原因。
十九世纪后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成了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转变,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必然引起对殖民地更加激烈地争夺。而当时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人多地广的中国便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争夺的首选。而中国的邻国日本在19世纪60年代“明治维新”以后,资本主义得到较快发展,与封建的武士道精神相结合产生了军国主义,极特性就是扩张性和掠夺性。早在1855年,日本就开始制定了对中国侵略的政策,其代表人物就是"吉田松阳子"号称改革派政治家。为了达到完全侵占中国的目的,日本为之准备了几十年。可是反观当时的清政府,却还停留在封建思潮为主导的落后的统治阶级观念,对可能发生的侵略战争缺乏预见,不像日本全民都发动起来为日本侵略中国作战备,这也是清政府腐朽必败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在1894年7月25日(清光绪二十年,日本明治二十七年)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到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结束。按中国干支纪年,时年为甲午年,爆发了日本蓄谋已久的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故称甲午战争。这场战争以中国失败告终。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在中国近代的反侵略战争中,中日甲午战争可以说是规模最大,失败最惨,影响最深,后果最重,教训最多的一次战争。甲午战争历时9个月,分为陆战和海战两个战场,日军攻下朝鲜的平壤,在黄海海战中大败北洋水师,之后又攻下中国的旅顺、威海,并于1894年11月22日在旅顺进行大规模屠杀,血洗全城,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巨大。
1,战后双方于战后签订《马关条约》,规定中方向日方割地赔款,中国清政府因此背负沉重外债,国力日趋衰退,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而日本因获得巨额战争赔款( 价值1亿两白银的战利品和2.3亿两的赔款。这笔巨款相当于日本当时7年的财政收入),这次战争的胜利也提高了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民众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日本内部的矛盾得到了转移,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转变的巨额经费有了着落,正是因为这种自信心和自豪感的无克制的膨胀对于了日本在以后的二战中走上法西斯道路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国力军力迅速强盛,并逐渐走上军国主义对外扩张之路。为后来日本进一步侵略中国埋下了祸根!
2,甲午战争改变了世界格局。甲午战败及《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从此走向更深重的灾难。中国失去了东亚大国的地位,半殖民化加大了!巨额战争赔款相当于全国3年的财政收入,清政府根本无力承受,只能向英法德俄贷款,不但利息很高,还要以海关、税收、财政的管理权作抵押。大面积割让国土直接导致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也促进了清政府的灭亡,一个封建王朝的灭亡,加快了旧中国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大批的新思想,新制度,进入中国,大批外国人的进入,加快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甲午战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陷入深重的民族危机,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清政府的腐败,造成了中国人百年来内心深处最痛楚、最耻辱、最愤怒、最遗憾的伤痛!使日本从此跨入了现代社会的行列。战后朝鲜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成为日本对外扩张的跳板,使朝鲜脱离清政府控制,中国东北部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使我国东北这块中国最富饶的黑土地的资源被后来日本的掠夺创造了条件。台湾被日本割占,使之至今台湾成为我们的心头痛。
4,甲午战后发生的“公车上书”,是持续了三十年之久的洋务运动让位于维新运动的标志。维新派提出的“救亡”口号,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个 群众性的爱国救亡运动。把维新运动推向高潮的同时,又把资产阶级革命派引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一八九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把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统治阶级联系起来考察,认清了清政府的卖国本质,因此主张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必须同推翻清政府的斗争结合起来,提出了反对封建专制和建立民主共和的思想,严格划清了革命与保皇的界限,体现了革命派在政治上趋于成熟,为辛亥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洋务运动只是“洋务之枝叶,非其根本”,是以“富国强兵”为目标,但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所以,我们全国人民只有万众一心,不断加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未雨绸缪痛定思痛汲取历史教训,才能不忘初心立于世界之强!
Ⅳ 中曰甲午战争有什么历史意义
甲午战争后中日两国签订了《马关条约》,中方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大片领土的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的完整,并且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国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巨额的赔款,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便利了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日本还要求中国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新的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到中国内地。并且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该规定有利于列强对华进行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中国改良道路彻底堵死,清政府彻底垮台,从此中国国力日渐衰退,财富大量外流,国家主权完全丧失,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清朝历时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的失败,取得的近代化成果化为乌有,打破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的追求。但是,甲午中日战争也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文化,使封建专制彻底失败而民主共和深入人心,大大促进了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决心。甲午中日战争也直接导致了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高涨,资产阶级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中国人民自发反抗侵略的斗争高涨。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使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Ⅵ 简答中日甲午战争的历史启示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1894年7月,日本发动甲午战争,清朝在战争中战败,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主要有:中国人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觉醒 台湾被日本侵占 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促使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的重大事件是中日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的惨败,造成了新的民族危机,激发了新的民族觉醒,代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要求的知识分子把向西方学习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维新派与洋务派分歧的实质是要不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主要围绕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三个问题展开,这场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进一步开阔了新型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人们长期受到束缚的思想,使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传播,拉开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帷幕。
(2012·新课标)1895年,身为状元的张謇开始筹办纱厂,他称自己投身实业是“捐弃所持,舍身喂虎”。这反映出张謇毅然冲破视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 。
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了“明定国是”谕旨,宣布开始变法,史称“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1898年的“百日维新”如昙花一现,只经历103天就夭折了,除京师大学堂被保留下来以外,(这是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发端),其余新政措施大都被废除,谭嗣同在慷慨就义前仰天长叹:“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维新派“无力回天”的主要原因是他们不敢触动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 他们遭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击和镇压 他们惧怕人民群众,把改革的全部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
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不敢否定封建主义(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经济上未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其次,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再次,惧怕人民群众。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维新派突破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主张用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制制度),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以维新运动为起点,资产阶级新文化开始打破封建文化独占文化阵地的局面)。
Ⅶ 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1、首先是台湾等大抄片领土袭的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的完整,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2、其次,是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同时,加速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发展。清朝因此大借外债,致使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3、最后,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允许在华投资办厂,其他列强引用“利益均沾”的条款,争先恐后地在中国开设工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Ⅷ 甲午战争对中国的意义
一八九四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以至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甲午中日战争是一场非正义的战争.甲午战争前,远东地区基本是俄、英争霸,中国和日本的情况虽有不同,但都受到不平等条约的制约。甲午战争的胜利,使日本一跃成为亚洲强国,完全摆脱了半殖民地的地位。而中国的国际地位则一落千丈,财富大量流出,国势颓微。甲午战争的失败,对中国社会的震动之大,前所未有。一向被中国看不起的"倭寇"竟全歼北洋水师,索得巨款,割走国土。朝野上下,由此自信心丧失殆尽。清政府的独立财政至此破产,靠向西方大国举债度日。
一: 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1. 甲午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破产。
2. 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3. 甲午战败,促使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觉醒。
4. 甲午战败,使清政府的"大国形象"扫地。
5.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使半殖民地化速度进一步加快,民族危机愈益深重,同时也促使中华民族日益觉醒,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和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迅速高涨。清政府也在更加艰难的处境下,开始变革军事制度,中国近代军事改革开始进入实质性阶段.
政治方面:①.使中国社会矛盾复杂化: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②.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使中国日益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③.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革命;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决定了民族资本主义只能在夹缝中成长,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后,先后兴起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
在经济方面:①巨额赔款相当于清政府三年财政收入的总和。清政府只得一方面加紧搜刮人民,加重其负担,另一方面大借外债。西方国家通过给清政府附带有政治条款的贷款,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②通商口岸深入到长江腹地,这也是前所未有的,使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深入到了内地。③在华投资设厂被正式写入条约文本,大开资本输出的方便之门。从此,西方列强争先恐后地在中国开设工厂,进一步掠夺、瓜分中国的原料、劳动力和市场,沉重地打击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阻碍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
Ⅸ 甲午战争有什么意义
影响:
1、甲午战争失败标志着清朝历时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的失败,取得的近代化成果化为乌有,打破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的追求。
2、割地赔款,主权沦丧,便利列强对出资本,掀起瓜分狂潮,标志着列强侵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中国的国际地位急剧下降。
3、甲午战争直接导致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高涨,资产阶级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中国人民自发反抗侵略的斗争高涨,如义和团运动。
4、甲午战争的结果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则使日本国力更为强大,为其跻身列强奠定了重要基础。
中日甲午战争背景:
1、日本方面
1868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脱亚入欧”,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力日渐强盛。当时的日本,正交叉进行两次工业革命,1888年,日本产业革命出现高潮,因此急需对外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
但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国内本身就资源匮乏、市场狭小,加之国内封建残余势力的浓厚及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的尖锐,因此以天皇为首的日本统治集团急于从对外扩张中寻求出路。
1887年,日本参谋本部制定了所谓“清国征讨策略”,逐渐演化为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其第一步是攻占台湾,第二步是吞并朝鲜,第三步是进军满蒙,第四步是灭亡中国,第五步是征服亚洲,称霸世界,实现所谓的“八纮一宇”。
而甲午中日战争就是日本实现“大陆政策”前两个步骤的重要环节,由于其自身实力资源都不具备相应条件,所以实行以战养战的策略来达到目标的实现。
2、清朝方面
当时中国处于清朝晚期,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清朝统治集团中的洋务派掀起了一场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在科学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方面向欧美看齐,因此清朝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景象。
清朝于1888年正式建立了北洋水师,成为亚洲一个强大的海军力量,但清朝并未像日本那样变革国家制度,因此“中兴”并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此时清朝政治十分腐败,人民生活困苦,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国防军事外强中干,纪律松弛。
19世纪末的东亚地区,一个是回光返照的老大帝国,一个是喷薄欲出的近代国家,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和日本必定不能避免一战。
3、欧美方面
当时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向帝国主义过渡,日本的侵略行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美国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中国和朝鲜的助手;英国企图利用日本牵制俄国在远东的势力;德国和法国为了趁日本侵华之机夺取新的利益,也支持日本侵略中国。
俄国虽然对中国东北和朝鲜怀有极大的野心,但尚未准备就绪,因此对日本采取不干涉政策。列强默许或纵容的态度,成为日本实施侵略计划的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