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铜仁发展历史

铜仁发展历史

发布时间:2021-02-02 04:02:23

① 铜仁当地有历史悠久的景区么

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大明边城了。这是游玩的好去处,可以感受到不一样的精彩。这里的锦江竹筏,镇远镖局,军营操练,只有自己感受一下,就知道它的精彩所在了。

② 铜仁一中的历史沿革

1938年4月20日始来建贵州省铜仁第一中学源,初为“国立贵州中学”,不久正式定名为“国立第三中学”,简称“国立三中”;抗战胜利后,改由贵州省接办,更名为“贵州省立铜仁中学”,简称“省中”;新中国成立后学校由人民政府接管,改名为“贵州省铜仁中学”,简称“铜中”;
1973年定名“贵州省铜仁第一中学”,简称“铜仁一中”至今。
1963年学校被定为贵州省省属重点中学。1998年,被国家教育部命名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1999年,首家通过贵州省人民政府、省教育厅办学水平督导评估,并获优秀等第。
2001年,学校成为全省首批示范性高级中学。
2015年,学校整体搬迁至投资6亿、占地500亩、建筑13万平方米川硐新校区。

③ 铜仁古城的历史渊源

铜仁古城,东、南、西三面临水,仅北面依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早在明朝嘉靖三十二年(1553),就因为“铜仁边圉,实镇筸诸夷出入之咽喉,思、石、辰、沅府、卫要隘之门户”,明朝廷将镇守贵州兼提督平(越)、清(浪)等处地方总兵官移驻铜仁,加提督麻阳等处职衔,节制镇筸参将。平定播州土司杨应龙叛乱后,总兵曾 一度春夏驻省城,冬秋驻铜仁。直到明天启二年(1662)水西土司安邦彦反明后,总兵官才长驻省城,改设参将守铜仁。铜仁在军事上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明永乐十一年(1413)二月,明朝廷开中国“改土归流”之先河,废除思州、思南两宣慰司,分其地设置铜仁等八府,并设置贵州布政使司,使贵州从此成为省一级的行政单位。铜仁初设设府时,未修城墙,仅树栅防卫。明正统十四年(1449),洪江苗民起义,栅栏及知府署都被焚烧殆尽。明景泰二年(1451),知府朱鉴始筑土城,城周758丈,约三里许。共开有东(见明门)、南(安阜门)、西(伏远门)、北(长宁门)四门,门上各建城楼。明弘治十八年(1505),知府刘瑜修葺年久坍塌的旧城,并增筑北门城墙135丈。明正德七年(1512),知府周汝端增筑迤西一带临河土城。明嘉靖十三年(1534),知府敖文祯增筑东北府城。此后又经过几次修筑,方始称完善。,知府敖文祯增筑东北府城。十九年(1540),楚、黔、蜀三省苗民起义,知府李资坤因旧城低隘,难以防守,于是于二十二年(1543)年废旧城增扩新城,在城东一带由东向西增筑358丈,城墙改用砖石,高一丈六尺, 并挖有较深的护城壕(无水)。后又经思州知府李允简,铜仁守备张大儒,经历刘仲芳等几次修筑,方始称完善。城墙共计936丈,城垛868个,城楼7座,角楼3座,串楼803间。开启了7个城门:分别为正南(额曰清流、又曰江宗)门、中南(文昌)门、下南(迎薰)门以及东(景和)门、北(拱辰)门、西(阜城)门、便水(宾阳)门。城东、南、西三面襟带双江, 约4里许;自北门向东一带凿有城壕,长约300步(约480米)、 深一丈、宽一丈八。万历三十年(1602),城墙被洪水冲塌,巡抚郭子章发官银590余两,行文命令驻铜仁兵巡道副使路云龙、知府何大缙、 知县何三让修砌府城,并增建铜仁县土城于府城之北。三十五年(1607),城墙再次被洪水冲圮。巡抚冯奕垣又发官银九百余两,加上当地军、政官员捐资,撒去串楼、重修城墙。在旧墙的基础上加高十分之三、加厚十分之二,建城堞3264个,门楼7座(后来又增加了新东门、后水门两处水门以方便百姓取水),角楼4座,城墙共计1088丈,并增扩县城1100丈。“工筑坚实,雉堞嶙峋,卓冠黔中”。其建在正南门上的江宗楼,前人赞其“雄伟壮观,面接三江(指铜仁的大江、小江及大小江在此汇流后的铜江),趾凭百雉,千山涨翠,众水拖蓝,为郡奇胜。”万历三十八年端午(1610年6月25日),驻铜仁的贵州总兵邓钟和驻铜仁分巡思石道佥事刘观光在城楼上相互唱和《五日江宗楼观竞渡得寒韵》诗:“千门垂艾纫芳兰,箫鼓中流共笑欢。彩鹢棹从蛟室度,绮筵人指蜃楼看。烟横古渡双江喧,波撼崇崖五月寒。漫向潇湘追往事,昆池犹识汉时坛。”“江阁邀宾笑倚栏,画船齐逐万人看。乘风破浪谁先胜,击节中流兴未阑。漫道人生缘续缕,只应角黍佐盘餐。黔南不用嗟留滞,赢得蒲觞拼醉看。”从中我们不难想像当时城楼上的热闹情景。
清顺治十五年(1658),知府梁懋宸重建上南门、中南门、下南门的门和城楼。此后在康熙九年(1670)、乾隆三十七年(1772)、道光三年(1823)、光纯利十二年(1886)都曾对城墙进行过补修。同治五年(1866)知府陈枚还增筑东北炮台2湾省处、小炮台28处,每十个城垛修一个硝棚,共修硝棚173个。民国期间,在中南门和新东门增筑门楼碉堡各两座。
解放后,铜仁城墙大部分保存完好。后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墙逐步拆除,现仅江宗门至中南门一带城墙尚存(无城垛, 现砌有类似城垛的女墙栏干)、江宗门的城门洞尚称完好。1980年, 铜仁古城垣(局部)列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④ 贵卅铜仁市地理历史

历抄史:汉语词语,含义有三:袭
1.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
2.沿革,来历。
3.过去的事实。
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如果仅仅只是总结和映射,那么,历史作为一个存在,就应该消失。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1] 历史是延伸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

⑤ 铜仁为什么叫铜仁

铜仁境内历史,在春秋战国以前未见确切文字记载,此后有些零星记载散见于有关史籍。铜仁原名铜人,相传元朝时有渔人在铜岩处潜入江底,得铜人三尊。元代设置“铜人大小江蛮夷军民长官司”。隶属思南宣慰司。明永乐十一年撤思州、思南宣慰司,于今境地设铜仁、思南、石阡、乌罗4府,均隶属于由此而设置的贵州布政使司。明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废乌罗府,其大部并入铜仁府。铜仁由此得名。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撤铜仁县(治所今江口县)并入铜仁府(治所今铜仁市);民国2年(1913年)改铜仁府为铜仁县(治所今铜仁市);同时,改思南府为思南县,改石阡府为石阡县,改松桃直隶厅为松桃县。另外,恢复原铜仁县(治所今江口县)改名江口县,安化县改名德江县,以原思南府沿河佑溪吏目驻地设沿河县,以原铜仁府省溪吏目设省溪县(今万山特区)。玉屏县、印江县建置不变。民国3年(1914年)以原铜仁县正大营县丞驻地设正大营分县,隶属松桃县兼管;以原四十八溪主薄驻地设四十八溪(今甘龙口)分县,隶属松挑县兼管。民国24年(公元1935年)6月,经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营核准,在贵州省建立11个行政督察区。其中第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思南,辖思南、德江、印江、沿河、石阡等县,第五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铜仁辖铜仁、江口、松挑、玉屏、省溪等县。民国25年(1936年)1月,正大营分县并入铜仁县,甘龙口分县并入松桃县。同年3月,全省缩编为8个督察区,第六督察区专员公署驻铜仁,辖铜仁、江口、松桃、玉屏、石歼、省溪、思南、德江、印江、沿河、后坪(治所今沿河县后坪乡)13县。民国26年(1937年)11月,督察区重新设置,德江、后坪2县划属第五督察区(治所今遵义市),其余9县隶属第一督察区(治所今镇远县)。民国30年(1941年)撤省溪县,辖地分别并入铜仁、玉屏2县;撒后坪县,辖地分别并入沿河、务川2县。民国32年(1943年)2月,全省改设6个行政督察区。第六督察区专员公署驻铜仁,辖铜仁、江口、玉屏、松桃、印江、石阡、思南、德江、沿河9县。至此,铜仁地区建置基本固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铜仁地区于1950年1月12日全境解放,当年设铜仁专区,专员公署驻铜仁县,辖铜仁、玉屏、松挑、江口、印江、石阡、思南、德江、沿河9县。1956年9月撤消松桃县,设立松桃苗族自治县。1958年12月撤销玉屏、江口二县,并入铜仁县。1961年8月恢复玉屏、江口两县。1966年12月设立万山特区,1968年9月撤销,1970年8月恢复万山特区。1979年1月撤消铜仁地区革命委员会正式设立铜仁地区行政公署(筒称行署),作为贵州省人民政府行政派出机关的现行建制。至此开始,行署驻铜仁县,下辖铜仁县、江口县、印江县、石阡县、思南县、德江县、沿河县、玉屏县、松桃苗族自治县、万山特区.共8县l自治县1特区。此后县级建制变动情况有:1983年9月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玉屏县建立玉屏侗族自治县,原行政区域不变;1986年10月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沿河县,设立沿河土家族白治县,原行政区域不变;1986年12月1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印江县,设立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原行政区域不变。1987年8月21日国务院批准撒销铜仁县,设立铜仁市,原行政区域不变。乡级建制变动情况有:1984年1月将人民公社改为乡,通过建乡建镇调整,全区乡级行政区划分60个区,10个区级镇。区(镇)下辖369个乡,2l个乡级镇、4个民族乡。1987年新建民族乡79个,乡级建制为60个区,l0个区级镇,区(镇)下辖315个乡、22个乡级镇,83个民族乡。1991年全区通过“建并撒”并报经省人民政府批复,自此开始建置为39个乡、56个民族乡、69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

⑥ 铜仁的建制沿革

铜仁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秦代为黔中郡腹部地区。
汉时改隶武陵郡,蜀汉时始有县治。
唐置万安县,后改常丰县,分属思州、锦州、黔州。
宋末元初设思州、思南两宣慰司。
铜仁原名铜人,相传元朝时有渔人在铜岩处潜入江底,得铜人三尊。元代设置“铜人大小江蛮夷军民长官司”。隶属思南宣慰司。明永乐十一年撤思州、思南宣慰司,于今境地设铜仁、思南、石阡、乌罗4府,均隶属于由此而设置的贵州布政使司。明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废乌罗府,其大部并入铜仁府。铜仁由此得名。
清代铜仁建置无变化。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撤铜仁县(治所今江口县)并入铜仁府(治所今铜仁市)。
民国2年(1913年)改铜仁府为铜仁县(治所今铜仁市);同时,改思南府为思南县,改石阡府为石阡县,改松桃直隶厅为松桃县。另外,恢复原铜仁县(治所今江口县)改名江口县,安化县改名德江县,以原思南府沿河佑溪吏目驻地设沿河县,以原铜仁府省溪吏目设省溪县(今万山特区)。玉屏县、印江县建置不变。
民国3年(1914年)以原铜仁县正大营县丞驻地设正大营分县,隶属松桃县兼管;以原四十八溪主薄驻地设四十八溪(今甘龙口)分县,隶属松挑县兼管。
民国24年(公元1935年)6月,经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营核准,在贵州省建立11个行政督察区。其中第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思南,辖思南、德江、印江、沿河、石阡等县,第五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铜仁辖铜仁、江口、松挑、玉屏、省溪等县。
民国25年(1936年)1月,正大营分县并入铜仁县,甘龙口分县并入松桃县。同年3月,全省缩编为8个督察区,第六督察区专员公署驻铜仁,辖铜仁、江口、松桃、玉屏、石歼、省溪、思南、德江、印江、沿河、后坪(治所今沿河县后坪乡)13县。
民国26年(1937年)11月,督察区重新设置,德江、后坪2县划属第五督察区(治所今遵义市),其余9县隶属第一督察区(治所今镇远县)。
民国30年(1941年)撤省溪县,辖地分别并入铜仁、玉屏2县;撒后坪县,辖地分别并入沿河、务川2县。
民国32年(1943年)2月,全省改设6个行政督察区。第六督察区专员公署驻铜仁,辖铜仁、江口、玉屏、松桃、印江、石阡、思南、德江、沿河9县。
1950年1月12日,铜仁地区全境解放,当年设铜仁专区,专员公署驻铜仁县,辖铜仁、玉屏、松挑、江口、印江、石阡、思南、德江、沿河9县。
1956年9月撤销松桃县,设立松桃苗族自治县。1958年12月撤销玉屏、江口二县,并入铜仁县。1961年8月恢复玉屏、江口两县。
1966年12月设立万山特区,1968年9月撤销,1970年8月恢复万山特区。
1979年1月撤销铜仁地区革命委员会正式设立铜仁地区行政公署(筒称行署),作为贵州省人民政府行政派出机关的现行建制。
1983年9月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玉屏县建立玉屏侗族自治县,原行政区域不变;1986年10月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沿河县,设立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原行政区域不变;1986年12月1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印江县,设立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原行政区域不变。1987年8月21日国务院批准撒销铜仁县,设立铜仁市,原行政区域不变。
1984年1月将人民公社改为乡,通过建乡建镇调整,全区乡级行政区划分60个区。
1987年新建民族乡79个,乡级建制为60个区,10个区级镇,区(镇)下辖315个乡、22个乡级镇,83个民族乡。
1991年全区通过“建并撤”并报经省人民政府批复,自此开始建置为39个乡、56个民族乡、69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
2011年10月22日,撤消铜仁地区设地级铜仁市,撤消原县级铜仁市设碧江区,以原县级铜仁市行政区域为新的碧江区行政区域;撤消万山特区,设铜仁市万山区。

⑦ 铜仁江口历史

江口县 唐置辰水县抄,明置铜仁县,1913年改为江口县。江口之名,以省水,提水两河(今闵孝河、太平河)于此汇流得名。1958年撤县。1961年复设江口县。2000年,江口县辖2个镇、7个民族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89288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双江镇40737闵孝镇24359德旺土家族苗族乡14878官利侗族土家族苗族乡7928民和侗族土家族苗族乡23696太平土家族苗族乡15014坝盘土家族侗族苗族乡22598桃映土家族苗族乡23296怒溪土家族苗族乡167822003年,江口县辖2个镇、7个民族乡,148个村委会、7个居委会。年末总人口22.51万人,其中少数民族11.69万人,非农业人口2.05万人。

⑧ 铜仁思南共有多少年的文化历史

思南之名源于历史上的建置。《禹贡》荆州之属,春秋战国先属巴国南境,后属楚巫黔中地。
秦隶黔中郡,汉属巴郡涪陵县。汉末分涪陵县地置永宁县,治今思南。蜀汉改万宁县,为南中属地。
晋,万宁县仍殊涪陵郡,郡治汉复县。
北周武帝宣政八年(578),以万宁县地置费州,亦名涪川郡。
隋初,废费州,开皇五年(585)于费州地置涪川县(今思南)。
唐初,属思州。贞观四年(630),分思州的涪川、扶阳2县置费州。八年割思州的多田、城乐2县来属。天宝元年(742)改费州为涪川郡。乾元元年(758)复名费州,州治涪川县(今思南)。领涪川、扶阳(今德江煎茶溪)、多田(今思南县境许家坝)、城乐(今凤冈东部)4县。费州属黔中道,治彭水县。
宋为思州地。宋大观元年(1107),田祐恭归顺,又置思州,宣和三年(1121)废,绍兴二年(1131),复置思州和务川、邛水、安夷3县,为羁縻州,州治务川,属黔州。务川县辖今思南县地。
元至元十五年(1277),置思州新军万户府,旋改为思州新军民安抚司,治务川,后徙都坪清江城(今岑巩)。于是称清江城为思州,而称故思州为思南。至元二十九年(1292),改思州安抚司为军民宣抚司,隶湖广行省。至正二十二年(1362),改思南宣慰司,思州分为二,思南行政区划之名,以此为始。
明洪武四年(1371),思南宣慰司改隶于四川行省。六年(1373),升思南宣慰司为思南道宣慰使司,隶湖广布政司。二十二年(1389),移治水德江(今思南),至此思南道宣慰使司治所乃故都于此。永乐十一年(1413),废思州、思南宣慰司,置思南等4府,属贵州布政司。
是这个吗??

⑨ 碧江区的历史沿革

明永乐十一年(1413)置铜仁长官司、铜仁府、铜仁县。铜仁城南大小江合流处,有铜崖挺然耸立,相传渔人于河中得铜佛三尊,故名“铜人”。“人”与“仁”谐音。
民国二年(1913)为铜仁县。
1949年11月解放,成立县人民政府,属铜仁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87年8月21日撤县改市。
1997年,铜仁市辖4个街道、5个镇、7个民族乡:市中街道、环北街道、河西街道、谢桥街道、茶店镇、川硐镇、坝黄镇、漾头镇、云场坪镇、桐木坪侗族乡、鱼塘侗族苗族乡、大坪侗族土家族苗族乡、和平土家族侗族乡、滑石侗族苗族土家族乡、瓦屋侗族乡、六龙山侗族土家族乡。市政府驻环西路。
2003年,铜仁市辖4个街道办事处、5个镇、7个民族乡,150个村委会、16个社区居委会、7个居委会。年末总人34.0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06万人;少数民族人口24.95万人。
2005年10月13日,经省政府批准,铜仁市调整环北街道办事处、谢桥街道办事处和漾头镇、滑石侗族苗族土家族乡部分行政区划,设立灯塔街道办事处。灯塔街道办事处辖原属漾头镇管辖的马岩村、共同村,原属滑石侗族苗族土家族乡管辖的滑塘村,原属谢桥街道办事处管辖的寨桂村、柑子冲村,原属环北街道办事处管辖的灯塔村、农田村和纸厂居民委员会。
2007年末,全市总面积1513.61平方千米,总人口36.6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72万人,少数民族人口26.4万人,辖5个街道、5个镇、7个民族乡,95个行政村、16个社区、5个居委会。
2011年,《国务院关于同意贵州省撤销铜仁地区设立地级铜仁市的批复》(国函[2011]131号):撤销县级铜仁市,设立铜仁市碧江区。以原县级铜仁市(不含茶店镇、鱼塘乡、大坪乡)的行政区域为碧江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市中街道环西路93号。

⑩ 铜仁的特色文化是什么

说到铜仁的特色文化,那就是一年一次的传统龙舟赛啦!为的是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体育文化,打造铜仁市传统体育品牌,丰富市民文体生活,扩大西部名城、“中国传统龙舟之乡”的社会影响,展示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的独特旅游环境,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强铜仁市与国内、国际间的体育文化交流,促进铜仁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现在铜仁已经举办了两届国际龙舟比赛,2009年6月荣获“中国传统龙舟之乡”,并且成为龙舟比赛项目培训基地,基地着力建设已经完成,2011年6月又成功举办中国龙舟公开赛(铜仁站)。傩文化是铜仁古老的文化遗产之一,它是一种十分古老的历史文化现象,虽历数千年而不衰,自有其特殊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铜仁傩的活动主要有两大类,即:"冲傩”、"还愿”。"冲傩”一般是临时性的,主要是傩信仰者家中一旦发生了不幸;如家中有人生了急病,受了灾害等,就及时请傩法师(即掌坛师)来"冲傩”。他们以为傩法师法术高超,可以上通天曹,下通地府,凭借手中平时养着的几十万神兵神通广大,威力无穷,用法术惩罚鬼邪,强制他们远离主家永不再来。这种仪式比较简单,一般只要两个法师一个晚上便可完成。"还愿”则不同,这是主人事先许下的"愿”,其"愿”的种类很多,祈求老人长寿的"寿愿”,求子的"子童愿”,孩子满十二岁许的"过关愿”,还有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一家人四季平安许下的愿等等。凡许下的愿如愿之后,主人就要选定良辰,请掌坛师来举行傩祭"还愿”。"还愿”是一种酬谢神灵的活动。因此,比较隆重,少则三天,多则十天半月。"还愿”的仪式大体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开坛”,这阶段包括"请师”、"还神”、"发文”、"立楼”、"搭桥”、"调兵”、"差兵”等内容;第二阶段为"开洞”,即由和尚通过地盘请出唐氏太婆,打开桃园上、中、下三道洞门,请出24个正戏;第三阶段为"和坛催愿”,把主人许下的愿催交愿官;第四阶段为"勾愿送神”,即是由判官勾销主人许下的愿,由掌坛师收兵、送神(闭坛)。"还愿”结束这天,亲朋好友要前来祝贺,晚间还要唱戏祝贺主人平安,款待来贺亲友。

阅读全文

与铜仁发展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