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鼓浪屿的介绍
鼓浪屿(英文:Kulangsu) 原名“圆沙洲”,别名“圆洲仔”,南宋时期命“五龙屿”,明朝改称“鼓浪屿”。因岛西南方海滩上有一块两米多高、中有洞穴的礁石,每当涨潮水涌,浪击礁石,声似擂鼓,人们称“鼓浪石”,鼓浪屿因此而得名。鼓浪屿街道短小,纵横交错,是厦门最大的一个屿。
世界文化遗产——中国鼓浪屿
鼓浪屿全岛的绿地覆盖率超过40%,植物种群丰富,各种乔木、灌木、藤木、地被植物共90余科,1000余种。代表景点有:日光岩、菽庄花园、皓月园、毓园、鼓浪石、鼓浪屿钢琴博物馆、郑成功纪念馆、海底世界、天然海滨浴场、海天堂构等。
世界文化遗产——中国鼓浪屿
鼓浪屿风景名胜区获得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最美五大城区等荣誉。2017年7月8日,“鼓浪屿:国际历史社区”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2项世界遗产项目。
植物资源
世界文化遗产——中国鼓浪屿
全岛的绿地覆盖率超过40%,植物种群丰富,各种乔木、灌木、藤木、地被植物共90余科,1000余种。亚热带区常见的白玉兰、香樟、南洋杉、凤凰木、蒲桃、榕树、桉树、棕榈、椰林、竹丛或孤植于房前屋后,或列置于坡前路边,或群植于庭院绿野。
地理环境
世界文化遗产——中国鼓浪屿
鼓浪屿形状不规则;周长2.85英里,长1.1英里,宽0.72英里;值得注意的是一大堆花岗岩石散布其上,其中岛之中部偏南的那块岩石最高,海拔有302英尺。 [16] 以形态丰富的岸线、水域为边界,以日光岩、笔架山、升旗山等由自然地貌变化而形成的冈峦起伏的山地景观为主体的自然形态,融汇了不同类型的建筑、园林等人工形态的景观综合体。建筑或兀立于台地.或依山而筑,或凭水而建。
建筑历史
鸦片战争以前,鼓浪屿曾长期是一座人烟稀少的荒岛。直至宋元时期,才有“圆沙洲”的名称,明时始用“鼓浪屿”名称。岛上多为半渔半农经济,最初的房屋也多是十分简陋的民房。闽南三角区的原始民居形式,自然影响鼓浪屿的民房形式。因而,在外国人进入鼓浪屿以前,岛上的房屋与大陆本土——闽南沿海金三角(厦门、漳州、泉州)的房屋形式没有差别。这种形式,在一些保留完好的村庄中依然可见。即使在现代化的鼓浪屿岛上,也还有二进、四进的古老民居建筑群存在。
世界文化遗产——中国鼓浪屿
1843~1902年西方建筑的涌现。明末清初直至鸦片战争,鼓浪屿的建筑开始发生变化。在厦门成为通商口岸之后,外国殖民主义者纷纷来鼓浪屿定居或暂居。鼓浪屿成了他们择地发展的首选地点。鼓浪屿有优越的地理、气候和风景条件,非常适宜居住,因而,直至目前为止,鼓浪屿建筑的90%都是居住建筑。外国人染指鼓浪屿,先是租用民房,行使管理教堂、学校、医院等权力,至实力发展、能站稳脚跟以后,才陆续建造教会学校、教会医院、教堂、圣教书局、领事馆。当然,最大量建造的还是公馆、别墅等居住建筑。大量早期出国谋生的华侨在事业有成之后也纷纷回到闽南祖籍,选中了鼓浪屿为最佳的落脚点,纷纷投资鼓浪屿,兴建了很多离宫别馆。有很多建筑的规模是十分巨大的,超出了外国人,耗资也是十分昂贵的,往往选择最为上等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在鼓浪屿岛上,这些规模宏大的离宫别馆许多已由政 府改作公共性建筑使用。
望采纳,谢谢!
② 鼓浪屿历史
3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鼓浪屿就已出现。
公元8世纪前后,来自中原的陈、薛等家族先后迁居岛上开发与生产,鼓浪屿岛遂有“新城”、“嘉禾里”之地名。“嘉禾”,意思是稻谷,古人多以“嘉禾”为祥瑞之物,与甘露醴泉并称。如班固《汉书·公孙弘传》云:“甘露降,风雨时,嘉禾兴”。
960年~1368年,岛上人烟渐繁,闽国龙启年间时置同安县 。
909年,王审知为闽王,立闽国,都福州,大同场为其辖地。
949年,南唐升泉州为清源军(辖今泉州、莆田、厦门、漳州)
963年,宋名义改清源军为平海军,以陈洪进为节度使,同安县属平海军。
③ 关于鼓浪屿的传说
1、种德宫
种德宫在内厝澳373号,是一座占地约600平方米的三门二进殿宇,宫后及宫右另筑护厝,具有浓郁的闽南建筑特点。整座宫宇掩映于古榕树下,环境幽静。种德宫中门两侧有一副对联:“点水活生灵,庙祀桑邦弘种德;一丝神脉里,纶封大帝尚真人。”
现任住持陈国煌道长说,前半句是从医术非凡来说俗世保生大帝的,而后半句则以保生大帝作为神仙的一面来示人。保生大帝作为主神供奉在最显眼的位置,注生娘娘则在保生大帝的右手侧,土地公在左侧。保生大帝俗名吴夲,也被称为大道公,出生在北宋年间的同安白礁一带。生前是一位懂风水、善医术的乡村医生,救人无数,后在采药时不幸坠崖身亡,后被民间视为“医灵真人”。
林鹤寿离去后,大别墅工地一片荒凉,成为“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的废宅。又因在施工中摔死了一个工人,八卦楼一度有“闹鬼”的传闻。(传说,人住在楼上,醒来就发现在一楼。如果在一楼,就会听见楼上有动静,上去什么也没有。)此后该楼又被日资台湾银行攫取,直至厦门解放后,由政府收回,重新修缮成现在的鼓浪屿风琴博物馆。
④ 厦门鼓浪屿历史
宋、元、明代鼓浪屿的开拓和发展
厦门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个海港风景城市。其西南一水之隔的鼓浪屿,历来属于厦门的行政管辖范围。早在3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厦门岛上就有人类生活。唐中叶(公元8世纪前后)以后,来自中原的陈、薛等家族先后迁居岛上开发与生产,该岛遂有“新城”“嘉禾里”之地名。宋、元时期,岛上人烟渐繁,其北边不远的泉州港海上贸易的繁荣昌盛进一步促进了厦门(时称嘉禾屿)社会经济的发展。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六年(1279年)首次在岛上设立“嘉禾千户所”。 因为目前有关文物、文献资料不足,宋、元以前鼓浪屿的历史已不可考。由于鼓浪屿四周的轮廓接近圆形,因此民间相传宋、元时期其地名为“圆沙洲”“圆洲仔”。今之燕尾山在本世纪的地图上曾被称为“洲仔尾山”,可以作为鼓浪屿古地名的一个考证根据。
明未清初至鸦片战争前夕鼓浪屿的初步繁荣
明末清初,民族英雄郑成功据金门、厦门两岛为根据地抗击南下的清军,并于此操练水师,率兵东征,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鼓浪屿是郑成功最初的根据地。《南疆绎史》等文献记载,郑成功在南安故里焚青衣起兵后,立即“与所厚陈辉等90余人第一旅遁入金门,随往南澳收集余众,得数千”,随之“移屯鼓浪屿”,时在隆武二年(1646年)。郑氏起师伊始,军费拮据,处境困难。恰好有一艘郑家的商船从日本开来停泊在鼓浪屿,郑成功遂将这艘商船带来的10万两银子用来募兵和购制军械。接着在鼓浪屿日光岩等要地屯营扎寨,设水操台练兵,并积极从鼓浪屿引兵配合闽南抗清力量,在泉州、同安、海澄一带抗击清军。直到永历四年(1650年),郑成功计夺厦门岛,兼并郑彩、郑联的军队,始形成包括鼓浪屿在内的金、厦抗清根据地。郑成功率师驻鼓浪屿前后四年,为其以后的抗清复台大业打下了基础。
鸦片战争时期英军占据鼓浪屿
18世纪后半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殖民者不断向外争夺商品市场和原料供应地,封闭的旧中国成为它们的一个侵略目标。厦门是清代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航运贸易中心,早为西方殖民者所垂涎,并被列为用武力侵占和被迫通商的主要目标之一。道光十二年(1832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派遣胡夏米(H·H·Lindsay)等人乘坐武装商船前往包括厦门在内的中国东南沿海进行侦察。事后,胡夏米向英国外交大臣建议,如果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一定要封锁并占领厦门。英国当局在制定侵华战争计划的过程中,也一再提到厦门,把侵略的矛头指向厦门。 英国侵略者极力用鸦片来打开中国的大门。为保护贩卖毒品的可耻勾当,它们加紧攫取在华的种种特权。1840年6月3日,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战争伊始,英军便多次派遣兵船闯入闽粤海面窥探和挑衅。当时领导福建沿海抗英斗争的是闽浙总督邓廷桢。邓廷桢是一位爱国的抵抗派代表人物。由于邓廷桢积极备战,加强了防御力量,加上厦门军民同仇敌忾,英勇杀敌,英军于1840年7月2日和8月21日以及接连几天的武装侵略,均遭到厦门军民的迎头痛击,以失败告终。 英舰退出厦门后,继续北上,用武力恫吓清政府。清朝统治者见势不妙,遂采取妥协态度,在福建方面调颜伯焘接任闽浙总督,同时下令“撤兵省费”。1841年8月,英国侵略者再次派遣侵华全权代表璞鼎查(H·Pottinger)亲率强大的舰队直攻厦门,狂妄地要求清政府地方当局“放弃城池及厦门之一切堡垒”。在当年8月2日激烈的炮战中,虽然厦门守军击中数艘英军兵船,无奈寡不敌众,金门镇总兵江继芸和部下官兵坚守阵地,同敌人血战到底,最后全部壮烈殉国。厦门和鼓浪屿同时陷入敌手。
鼓浪屿沦为列强统治的殖民地
鸦片战争之后的20年间,外国列强势力对厦门和鼓浪屿的侵略已全面展开,且迅速地扩展和深化。在此期间,西班牙、荷兰、挪威、法国继英、美两国之后,也在厦门设立领事并在鼓浪屿建造领事馆。外国洋行和公司越办越多,外国商人不满足于通过转手投机买卖攫取暴利,开始在厦门创办工厂企业,直接利用当地的资源。英商厦门船坞公司和设在鼓浪屿的英商厦门机器工程公司就是其中较大的外国公司。为了进一步操纵中国的市场,外国势力培植了一批买办为它们效劳。航运公司、银行、电报局也同时相继兴办起来。紧跟在美国归正教会后面,伦敦差会于1844年在鼓浪屿成立教会,大英长老会也于1850年在鼓浪屿扎住脚跟。1848年,美国归正教会的“中华第一圣堂”建造在厦门新街仔。15年后,英国教会也在鼓浪屿建造了专供外国人祈祷的“协和礼拜堂”(在今第一医院内)。一批培养中国牧师、传道士的“圣道学教”,宣传宗教的教会学校在厦门,特别是在鼓浪屿,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为了进一步掌握东南门户一一厦门的经济命脉,控制厦门海关和港口管理大权被视为关键的措施。1862年3月30日,外国列强根据《天津条约》的附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在厦门设立海关税务司。同年,设立厦门口理船厅。清初以来就已存在的中国海关变“常关”,被降作对内航运贸易的关卡。到了1901年,根据《辛丑条约》,连这一点点权利都被剥夺掉。海关税务司和厦门口理船厅的设立,使清政府丧失了厦门海关和港务的管理大权,厦门从此进一步落入半殖民地的深渊。奥地利、德国、日本等国看到厦门门户大开,有利可图,赶紧蜂拥而入。德国和日本甚至有后来居上之势。1862年以后,列强势力越发强大。1870年海关税务司休士(George Hughes)统计厦门有洋行14家,其中英国7家,印度3家,德国2家,美国和英属新加坡各1家。1882年,副税务司劳思(W·B·Russell)统计,洋行已增至23家。[2]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独占了鼓浪屿,直至我国抗战胜利。1949年10月17日,鼓浪屿回归祖国。 2003年,撤销行政区,归属于厦门市思明区。区划调整后,鼓浪屿—万石植物园风景名胜区将管辖10个著名风景区,陆地和海域面积达到245平方公里。
⑤ 鼓浪屿区的文化
自鼓浪屿被评为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后,鼓浪屿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已经被提上议程。相关部门将着手启动鼓浪屿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
鼓浪屿该定下什么主题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一直是困扰鼓浪屿“申遗”进程的难题。从鼓浪屿管委会获悉,这一主题已经确定为:社会变革中的历史见证。
鼓浪屿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鸦片战争后的100年内,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结构受到巨大冲击,发生了重大变革,西方文化不断融入中国,而这个融合的过程恰好在鼓浪屿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放眼国内其他城市和世界各国,没有一个地方能够将这些见证历史变革的事物完整地保留下来。” 2013年12月28日,在鼓浪屿音乐厅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我爱我的鼓浪屿——岁月回响》——2014年新年音乐会。音乐会由鼓浪屿街道办事处主办,厦门二中校友会和鼓浪屿音乐厅协办,鼓浪语音乐沙龙承办。
“鼓浪语音乐沙龙”是由几位热爱鼓浪屿、热爱音乐的鼓浪屿原住民组织发起,再现原汁原味的鼓浪屿最传统的家庭音乐聚会形式。本着“挖掘鼓浪屿民间音乐文化的历史积淀,开展鼓浪屿民间音乐文化的体验交流,弘扬鼓浪屿民间音乐文化的继承传播”的宗旨,音乐沙龙每个月定期举办,参与表演者既有鼓浪屿原住民,亦不乏非鼓浪屿籍的音乐大家、海外音乐工作者,其纯朴自然的风格受到社会各界的喜爱,为鼓浪屿又增添了一道靓丽的文化景观,搭建了一个迷人的文化交流平台。
鼓浪屿音乐厅内,整场音乐会自始至终座无虚席,许多前几年搬到厦门岛内的鼓浪屿原住民全家倾巢出动,回到鼓浪屿聆听这场盛况空前的音乐会;出身音乐世家的殷承典老师和谢嘉陵老师担任多个节目的伴奏和指挥,谢嘉陵老师还演唱了她的父亲、著名的鼓浪屿本土音乐家谢旭为赞美鼓浪屿而谱写的歌曲《我的月亮》。 在鼓浪屿岛上,密密麻麻遍布着各类建筑。这中间有70%左右是本世纪初至二三十年代建造的。除外国人及华侨建筑外,本地军民也纷纷造屋盖房。有些本地的名人、富户,往往请外国的设计师设计图纸,或者套用现成的图纸,或者模仿周围的房屋形式,建造的住宅往往规模宏大,装修艳丽,做工亦很讲究。除居住建筑外,一些华侨也投资兴建了很多公用事业类建筑,创办了建筑公司,组建了一些施工队伍,开发建设了很多道路街区和店面。比较著名的华侨实业家黄奕住、李清泉、黄仲训等人,在鼓浪屿投以巨款,发展房地产业,建设开发出售住宅,创办电话、电报公司及自来水厂、码头等公共事业。抗战前,鼓浪屿楼房错落有致、造型迥异。抗战时期与解放战争时期,一些建筑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毁坏。
解放后,市人民政府和鼓浪屿区政府接管了部分大型建筑,经过改造、装修,部分公共性场所已焕然一新。例如,原来巨大无比的“白宫式”建筑——林鹤寿的“八卦楼”改为鼓浪屿风琴博物馆。很多较大型公馆、别墅的不经意创造出来的造型经过几次经意的装修、改造,已经改作合其造型、功能的建筑物并且成为鼓浪屿上有意义、有标志性的建筑。
1843~1902年西方建筑的涌现。明末清初直至鸦片战争,鼓浪屿的建筑开始发生变化。在厦门成为通商口岸之后,外国殖民主义者纷纷来鼓浪屿定居或暂居。鼓浪屿成了他们择地发展的首选地点。鼓浪屿有优越的地理、气候和风景条件,非常适宜居住,因而,直至目前为止,鼓浪屿建筑的90%都是居住建筑。外国人染指鼓浪屿,先是租用民房,行使管理教堂、学校、医院等权力,至实力发展、能站稳脚跟以后,才陆续建造教会学校、教会医院、教堂、圣教书局、领事馆。当然,最大量建造的还是公馆、别墅等居住建筑。大量早期出国谋生的华侨在事业有成之后也纷纷回到闽南祖籍,选中了鼓浪屿为最佳的落脚点,纷纷投资鼓浪屿,兴建了很多离宫别馆。有很多建筑的规模是十分巨大的,超出了外国人,耗资也是十分昂贵的,往往选择最为上等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在鼓浪屿岛上,这些规模宏大的离宫别馆许多已由政 府改作公共性建筑使用。
鸦片战争以前: 在历史上,鼓浪屿曾长期是一座人烟稀少的荒岛。直至宋元时期,才有“圆沙洲”的名称,明时始用“鼓浪屿”名称。岛上多为半渔半农经济,最初的房屋也多是十分简陋的民房。闽南三角区的原始民居形式,自然影响鼓浪屿的民房形式。因而,在外国人进入鼓浪屿以前,岛上的房屋与大陆本土——闽南沿海金三角(厦门、漳州、泉州)的房屋形式没有差别。这种形式,在一些保留完好的村庄中依然可见。即使在现代化的鼓浪屿岛上,也还有二进、四进的古老民居建筑群存在。
⑥ 鼓浪屿在历史上的光荣与屈辱有哪些
当地时间2017年7月8日,在波兰历史文化名城克拉科夫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四十一届会议上,大会主席Jacek Purchla先生提议,中国“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符合世界遗产第2条和第4条标准,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至此,中国的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2个。
每一个听到这个好消息的人,无不为之鼓舞。
然而,鼓浪屿作为遗产,我们如何纪念和探索遗产背后的事情,是我们应该做的。
鼓浪屿有着浓厚的历史背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被迫打开国门。
鼓浪屿是美丽的,也无愧于世界遗产,但是,她的美丽是从无数革命先辈打的努力奋斗中出来的。是在民族的浩劫中,涅槃重生的。成就今天这般的璀璨夺目,清新秀丽。
即使申遗成功了,以后阐述这段历史,也是一个民族复兴的征程。但用万国建筑博物馆的噱头来促进宣传就有点可悲了,
鼓浪屿,是捍卫我们民族的尊严的壁垒。当然,这里不是说要把殖民的痕迹抹去更不是说要把这些建筑拆去。
而是该在介绍,这是哪个国家侵略中国时候留下的,今天,中国人民把它收回来了,中国人可在自己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
对于,美丽的鼓浪屿,我们不只是欣赏她的美丽和建筑风格的奇异。更要记住昨日的耻辱和今日的荣耀。
⑦ 鼓浪屿有多少年的历史
鼓浪屿复,孤悬厦门西制海中,宋元时时称“圆沙洲”,明代始称鼓浪屿。因为岛的西南海边,有一块大岩石,长年累月被海潮拍击,中间冲刷出一个大洞,每逢潮涨,海浪扑打岩洞,发出如擂鼓的声响,人称“鼓浪石”,鼓浪屿因此得名。据考证,鼓浪石系一亿零八百万年前中粒花岗岩经历漫长岁月受到海水冲蚀逐渐形成的。
鼓浪屿历来属于厦门的行政管辖范围。早在3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厦门岛上就有人类生活
⑧ 鼓浪屿有哪些历史文化遗产
鼓浪屿原名圆沙洲,南宁时期命名五龙屿,明朝改称鼓浪屿。因岛西南方海滩上有礁石,每当涨潮时,海水冲击礁石,声如敲鼓,人们称鼓浪石,鼓浪屿由此得名。2017年7月8日,鼓浪屿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那么鼓浪屿有哪些有名的历史文化遗产呢?鼓浪屿又有哪些有趣的历史故事呢?
从公元8世纪左右,岛上就开始有中原居民迁居于此,鼓浪屿岛有新岛、嘉禾里之地名。明代鼓浪屿得以开发,1573年,日光岩上出现了全岛最早的时刻“鼓浪涛天”。1650年,郑成功在日光岩安营扎寨,操练水师,留下了“寨门”,“水操台”,“拂净泉”等遗址。郑成功就是从这里出兵收复了台湾。
1840年鸦片战争后,厦门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鼓浪屿成为西方人居留地,先后有英、美、德、日、西班牙、荷兰、奥地利、挪威、瑞典等十几个国家在岛上设立领事馆或领事机构,并逐渐吸引大批闽台富商、华侨及文化精英上岛。
中国历史上最的足球队,幼儿园都在此创立,近代的林语堂、弘一法师、马约翰、林巧稚、卢戆章和当代的舒婷都曾与鼓浪屿结下不解之缘。
鸦片战争以来,鼓浪屿经过独特的历史,形成了具有深厚的人文价值、历史情趣、中西合璧的万国建筑博览会。鼓浪屿因钢琴的数量居全国之首,被誉为“琴岛”、“音乐之岛”。全岛全步行方式,被称为“步行之岛”。鼓浪屿创造了中国近现代史上150多个第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当之无愧。
⑨ 鼓浪屿的历史有哪些
宋、元时期,岛上人烟渐繁,其北边不远的泉州港海上贸易的繁荣昌盛进一步促进了厦门(时称嘉禾屿)社会经济的发展。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六年(1279年)首次在岛上设立“嘉禾千户所”。 因为目前有关文物、文献资料不足,宋、元以前鼓浪屿的历史已不可考。由于鼓浪屿四周的轮廓接近圆形,因此民间相传宋、元时期其地名为“圆沙洲”“圆洲仔”。今之燕尾山在本世纪的地图上曾被称为“洲仔尾山”,可以作为鼓浪屿古地名的一个考证根据。
《南疆绎史》等文献记载,郑成功在南安故里焚青衣起兵后,立即“与所厚陈辉等90余人第一旅遁入金门,随往南澳收集余众,得数千”,随之“移屯鼓浪屿”,时在隆武二年(1646年)。郑氏起师伊始,军费拮据,处境困难。恰好有一艘郑家的商船从日本开来停泊在鼓浪屿,郑成功遂将这艘商船带来的10万两银子用来募兵和购制军械。接着在鼓浪屿日光岩等要地屯营扎寨,设水操台练兵,并积极从鼓浪屿引兵配合闽南抗清力量,在泉州、同安、海澄一带抗击清军。直到永历四年(1650年),郑成功计夺厦门岛,兼并郑彩、郑联的军队,始形成包括鼓浪屿在内的金、厦抗清根据地。郑成功率师驻鼓浪屿前后四年,为其以后的抗清复台大业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