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宜兴古城到底有多少年的历史,能否较有确切一点的回答
宜兴在春秋战国时称荆邑,因荆溪贯穿东西全境,荆溪又因古时溪河两岸荆棘丛生版,故名。秦二十五年(前223年)权,秦始皇统一中国,建郡县制时,改荆邑为阳羡。至晋惠帝永兴元年(304年),因王玘(周处长子)屡兴义兵,平定江南,勋诚并茂,帝嘉其勋,将阳羡改为义兴郡,以彰其功,直至宋太宗(本名匡义,又名光义)为避讳,于太平兴国元年(976年)改义兴为宜兴,沿用至今,这就是宜兴的由来。 阳羡古城(即今宜城镇),历来是宜兴县(市)沿之所在,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2. 宜兴哪来七千年制陶历史
经考古发现,宜兴陶业起源约有6000年的历史。烧造原址布满宜兴周边的丘陵山区,而后逐步向丁山蜀山地区集中。丁蜀是宜兴境内山区和水乡的临界地域,也是优质陶土泥料和燃料的丰富产区,遍地产陶,几乎是家家做坯,处处皆窑,加之水路交通运输便捷,是从未间断生产的陶瓷产区。直至1957年,镇上仍布满龙窑,松枝烧造,入夜红光透天,极为壮观。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走出混沌状态,从原始社会的采集、渔猎向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生活过渡的划时代的标志之一,也是人类发明史上的重要成果之一,是灿烂的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陶器的起源是多元的,是不同地区和农耕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同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摇篮。1973年首次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发现的河姆渡文化,是长5 江下游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一种原始文化,和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的年代相近。继承河姆渡文化的因素发展起来的马家浜文化,因1959年首次在浙江嘉兴马家浜发现而得名,其年代比黄河流域的马家窑文化似乎还要早一些,主要分布在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马家浜文化的陶器以夹砂红陶为主,并有部分泥质红陶、灰陶以及少量的黑陶和黑衣陶。陶器的成型基本上米用手制,部分器物经慢轮修整,晚期灰陶增多并出现轮制,器表多素面或磨光,纹饰有弦纹、绳纹、划纹,附加堆纹和镂孔等。
宜兴位于长江下游的太湖之滨,它的文化类型与马家浜文化一脉相承。1975年古窑址普查,在归径乡的骆驼墩和唐南村,以及周墅的元帆村等处,找到了各种磨制的石器,还发现了许多陶器残片,大部分是红陶、夹砂红陶,还有少量灰陶等,从而证明远在六七千年前,生活在宜兴的先民就在这片富饶美丽的土地上“耕且陶焉”,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烧造原始的陶器。
经过普查,宜兴的古窑址布满山区,仅南山北麓连绵1 500余米的范围内,就有隋唐、五代窑9处,宋元窑20处,明清窑60多处。这些都充分证明,宜兴的陶瓷业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从古到今从未中断,宜兴的陶瓷业在三国、南北朝时迅速发展壮大。公元220年至589年的360余年中,南北方长期陷于分裂和对峙的局面;相对而言,江南广大地区战乱较少,社会比较安定,中原广大人民和士族地主大批渡江南下,寻找安身立命之地,从而使得南方人口激增,增加了大量劳动人手。人们垦荒治田,围湖修堤,开辟山林,江南经济获得迅速的开发,江南陶瓷生产出现了遍地开花的局面。作为发展最快、窑场分布最广、瓷器质量最高的越窑青瓷的主要产地之一的宜兴均山窑,就是以宜兴鼎蜀镇汤渡附近的均山村定名的;又因窑地在南山,所以又称南山窑。均山窑瓷业是在汉代釉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东汉时,宜兴鼎蜀一带与南山一带已形成一个制陶中心,烧造釉陶和灰陶,后来又吸收毗邻吴兴和上虞、绍兴的早期越窑的先进技术,烧造出具有一定质量的青瓷器。
宜兴的青瓷在三国、南北朝时,多为贵族士大夫所用,也有相当的日用品,如钵、碗、盏、洗、罐和泡菜坛。唐五代以后,由于宜兴的陶土中铁钛氧化物含量较高,瓷胎较松,断面比较粗糙,质量不高,在胎釉、造型、装饰和烧戍诸方面不及浙江的越州窑,就渐渐不再生产青瓷,而以日用陶器作为主要生产方向,宋代鼎蜀和张渚一带陶窑极多,除烧造缸、瓮、碗、盆外,还大量生产“韩瓶”(相传为南宋名将韩世忠部队所使用的行军壶。
明代中期,宜兴日用陶器的生产:达到了一个新水平,市场拓宽,产业蓬勃兴旺,生意兴隆,建筑用陶和日用陶瓷的生产数量都相当大。据史料记载,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其产品已是“鬻于四方利最溥,不胫而走天下半”,各地商贩云集,“千里之外,趋之若鹜”,出现了“商贾扬帆而晓夜行”,“商贾贸易廛市,山村宛然都会”的繁华景象。其产品中的“宜钧”——种带釉的陶器更是蜚声国内,盛行一时。由于这类产品\和宋代河南钧窑有某种相似之处,故明清人称之为“宜钧”。其品种甚多,釉色“以天青、天 [云豆等色居多,间有葡萄紫者”I《陶雅》)。其中一部分花釉产品釉层较厚,开片细密,不甚透明,浑厚古朴,胎有紫色与白色,白胎用宜兴的白泥制成,,紫胎是宜兴夹泥和紫泥混合矿泥。
从目前采集到的一些宜兴古代陶瓷实物来看,考查宜兴陶的历史实物,可以清晰地了解各个历史时期陶器成型工艺的发展变化。
3. 关于江苏宜兴的历史
宜兴市是一座拥有2100余年城建史和多年制陶史的名城,素有中国“环保之乡”、“著名陶都”、“教授之乡”的美誉。宜兴位于太湖西岸,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长三角腹地、沪宁杭三角几何中心,是江苏省确定重点发展的三级I类新兴中心城市。全市总面积2038.7平方公里,人口105.73万,下辖21个镇和1个国家级环保科技工业园。近年来,宜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2005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63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43万元,财政总收入43亿元。综合实力、基本竞争力分列全国百强县(市)第22位和第9位。宜兴市创模3年,将工作重点放在建材、化工行业结构调整和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上,形成了鲜明的宜兴创模工作特色。 宜兴已有5000多年历史。古称荆邑,春秋时属吴。周元王四年(前472)属越。周显五三十六年(前333)属楚。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荆邑司会稽郡,次年改荆邑为阳羡县。西晋怀帝永嘉四年(310),置义兴郡。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废义兴郡,改称义兴县,属常州。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976)改为宜兴县。清雍正四年(1726),分为宜兴、荆溪二县。民国元年荆溪撤消,并入宜兴县。1949年6月属常州专区。1953年1月属苏州专区。1956年2月属镇江专区。1983年3月起,属无锡市。1988年1月,撤销宜兴县,建立宜兴市。 2003年,宜兴有21个镇、1个环保科技工业园,95个居委会,430个行政村;总面积2038.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41万公顷,山林4万公顷,总人口1062363人。 文化教育 煮酒论英雄,才子赢天下。英雄辈出的阳羡山水不仅赋予了宜兴人忠爱的精神,更给了这里的人们聪慧的灵气。 “父子兄妹皆教授”,“一门七博士”,耕读传家,尊师重教蔚然成风。从古到今,宜兴走出了4位状元,10位宰相,385名进士,21位两院院士,60多位大学校长,8000余位教授副教授,“教授之乡”名扬天下。 新中国第一次科技大会主席台上就座的10人中,就有4位宜兴人。中国高教部部长、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和台湾教育部次长、台湾大学校长虞兆中,出生于小镇的同一条街……这些神奇的巧合,令世人对这片土地惊叹不已。 宜兴人聪慧的灵气,更源于敢为天下先,开拓创新的勇气。在绘画、科学、社会等众多领域,无不闪耀着宜兴人高举创新大旗的身影,成为领袖人物和开创者,为中国的进步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旅游资源 别有洞天的陶都宜兴,物产丰富,风光迷人,是陶文化、茶文化、竹文化、洞穴文化兼具的独特旅游胜地。 宜兴地处长江三角洲太湖流域,隶属无锡市,距太湖西64公里,与浙江、安徽两省接壤,是江苏省最南边的一个县级市;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盛产大米、毛竹、茶叶、溪蟹和太湖鱼虾,是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古称荆溪,渊远流长,文物古迹众多,境内山多水多,山水相依,景色秀丽。 宜兴紫砂工艺始于北宋,盛于明清,繁荣于当今。集书画、诗文、篆刻、雕塑于一体,成为独步世界的艺术品。 2006年国务院公布了首批非物质遗产名录,雄踞传统手工技艺首位的,就是宜兴紫砂。古往今来的工艺大师和民间艺人薪火相传,见证着中华文明发展的源泉和永恒的魅力。 中国是茶的故乡,世界给了宜兴一把紫砂壶,并没有忘记在里面放一片茶叶。 宜兴是江苏省最大的茶叶产区,地处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温和湿润,生长着被茶圣陆羽称为“芳香冠世产,可以上供朝廷”的阳羡茶。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宜兴阳羡紫笋茶与杭州龙井茶,苏州碧螺春齐名。三国时代以“国山舜茶”称雄江南,唐朝以“阳羡唐贡茶”名扬天下。 在宜兴山区,茶园依山就坡,一望无际,人称“茶的绿洲”。 在紫砂壶的天地乾坤里,清雅的茶香,滋润着中华民族厚重的文脉。 太华山区,是江苏最大的毛竹基地。全市竹林面积达18万亩。翠竹连岗接坡,挺拔茂密,层峦叠翠。山风过处,竹影婆娑,绿浪起伏,有“竹海”美称。 宜兴雅称“洞天世界”,80多个石灰岩溶洞千姿百态,遍布全市。尤以“江南第一古迹”暨“海内奇观”善卷洞与张公洞及绚丽多彩气势宏伟的灵谷洞名扬天下。 今日宜兴 2002年,列为中国六大考古发现之首的宜兴骆驼墩遗址的发现,证明了早在 7000年前,宜兴就已经成为太湖西部地区的中心部落。宜兴从晋朝设置义兴郡,作为太湖西线最大的城市,曾历时千年之久。 今天的宜兴,作为江苏省重点发展的三级一类新兴中心城市,名列2005年中国百强县市竞争力第9位,长三角37个县级市综合竞争力第7位,在长三角浪潮的澎湃中,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唯一的国家级环保产业科技园,以及省级宜兴经济开发区、省级陶瓷工业园和官林、高塍等5个工业集中区的建立;电线电缆、环保设备、精细化工等八大优势产业集群的形成;绘就了宜兴产业发展的灿烂星空,奠定了腾飞发展的坚实基础。2006年,宜兴市被国家环保总局认定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随着国际资本产业正向长三角加快转移,国家对长三角城市群建设的规划启动,杭宁城市带崛起战略构想的形成,宜兴,将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显示出不可限量的发展前景。 打造富裕宜兴、活力宜兴、生态宜兴、文化宜兴、和谐宜兴,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太湖西线第一城的宏伟蓝图已经全面铺开。一个更加富裕、和谐、秀美的新宜兴正在崛起。 宜兴,热切召唤着天下有识之士,共创人生的光荣与梦想!
4. 宜兴有什么名胜古迹
宜兴旅游
宜兴陶瓷博物馆、 宜兴竹海、 善卷洞、 张公洞、 灵谷洞、 慕蠡洞、 西施洞、 玉女山庄
国山碑 (三国·宜兴)
骆驼墩遗址(新石器时代·宜兴)
宜兴窑址 (晋至清·宜兴)
宜兴竹海风景区 4A
宜兴龙背山森林公园 4A
宜兴团氿风景区 4A
宜兴百合
宜兴百合与兰州百合、龙牙百合一起,为我国现时三种食用型百合,然而能入《本草纲目》者当数宜兴百合。宜兴百合含有多种生物碱及淀粉、蛋白质、脂肪等成分,具有滋补强壮、润肺止咳、清热利尿、理脾健胃、宁心安神等功效,能起到人参的部分作用。鲜百合、百合粉、糖水百合罐头、百合羹等都很畅销。
宜兴紫砂陶
宜兴陶瓷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其中紫砂陶最具特色。其别致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古朴的色泽和优良的实用功能,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紫砂陶有壶、杯、瓶、盆等上千个品种,其中紫砂茶壶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还具有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盛夏不易馊等独特优点。1984年,竹简紫砂茶具在莱比锡国际博览会上赢得金奖。除紫砂陶外,还有被誉为“东方的绿宝石”的宜兴青瓷,以及均陶、精陶、彩陶和工艺美术陶。
4A级景区有:
宜兴善卷洞风景区 4A
宜兴竹海风景区4A
宜兴龙背山森林公园 4A
宜兴团氿风景区 4A
宜兴市陶祖圣境景区 4A
宜兴是陶文化、茶文化、竹文化、洞穴文化兼具的独特旅游胜地。
我知道的宜兴竹海就非常不错,是中国四大竹海之一。
5. 江苏宜兴的特色
【地理位置】宜兴市位于北纬31°07'~31°37',东经°31'~120°03'。地处江苏省南端、沪宁杭三角中心,东面太湖水面与苏州太湖水面相连,东南临浙江长兴,西南界安徽广德,西接溧阳,西北毗连金坛,北与武进相傍。滆湖镶嵌其间,三氿(西氿、团氿、东氿)相伴市区东西两侧。全市总面积2038.7平方千米(其中太湖水面280.7平方千米);市区建成区面积66.1平方千米,城市化率55.88%。地势南高北低,西南部为低山丘陵,最高峰黄塔顶611.5米;东部为太湖渎区,适宜种植各种蔬菜;北部和西部分别为平原区和低洼圩区,是宜兴粮油主要产地。
【区划人口】 至年底,全市有1个国家级环保科技工业园、2个省级开发区、14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有217个行政村、95个社区居委。户籍总人口107.18万人,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27.40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0.37%、1.26%。其中,男性52.85万人,城镇人口56.49万人。全年出生6952人,出生率6.50‰;死亡7991人,死亡率7.47‰;人口自然增长率-0.97‰。计划生育率99.85%,独生子女率89.3%。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625人(按常住人口计算)。少数民族36个近4000人。宜兴市人民政府驻地宜城街道陶都路8号。
【自然资源】全市有耕地6.61万公顷、林地5.04万公顷;有中小湖泊29个,水域面积294.3平方千米;水库塘总容量1.34亿立方米;常年可利用水资源11亿立方米。已探明矿种有石灰岩、大理岩、石英砂岩、煤、泥炭等27种。蜀山独有的陶土是制作紫砂器具的上等原料。主要用材林有竹、松、杉,其中毛竹1.2万公顷,总蓄积量3600万支;茶园5000公顷,年产茶叶6407吨,是江苏省毛竹和茶叶主要产区。野生动物有野鸭、黄雀、黄鹂等鸟类上百种,狼、野猪、刺猬、松鼠等哺乳动物多种;还有银鱼、鲫鱼、草鱼、蚌、蟹等水产几十种。
【土特名产】宜兴物产丰富,享有“陶都”美誉,所产陶器驰名中外。和桥豆腐干咸而不齁;清廷供品徐舍小酥糖甜而不腻;高塍猪婆肉味香皮沙,口味独特;太湖“三鲜”白鱼、白虾、银鱼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渎区百合被誉为“太湖之参”;丘陵山区盛产板栗、毛竹、竹笋、杨梅和多种名特优茶,“阳羡紫笋”茶唐朝时就定为贡茶;2008年,宜兴市被命名为“中国名茶之乡”(全国共14个),成为江苏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市)。宜兴毛笋肉质肥厚,色泽黄亮,与黄豆同煮,成为江南名菜、下酒极品;张渚大白果种核大,苦味少,糯性好,口味清新,润喉养肺;野生菌类雁来蕈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洋溪萝卜和结球甘蓝菜成功注册为“洋溪”牌,结球甘蓝被认定为部级无公害产品;杜鹃花品种繁多;祥下芹菜品种多,销路广。
【建置沿革】宜兴古称荆邑,春秋时属吴。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建县,改荆邑为阳羡县。西晋太安二年至永嘉四年(303~310),朝廷为表彰周玘(周处长子)三兴义兵平乱之功,设置义兴郡,属扬州。隋开皇九年(589年),改称义兴县,属常州。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为避赵光义讳,改为宜兴县,属常州。清雍正四年(1726年)分为宜兴、荆溪二县。民国元年荆溪县撤销,并入宜兴县。1949年6月至1953年1月属常州专区,1953年1月至1956年2月属苏州专区,1956年2月至1983年3月属镇江专区(1967年3月改称镇江地区),1983年3月起属无锡市,1988年1月撤销宜兴县,设宜兴市(县级市)。
【名胜古迹】宜兴是全国闻名的太湖风景名胜区阳羡景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南部山区多溶洞,景奇形怪,已发现的80多个,开发开放的5个,其中善卷洞、张公洞1934年就对外开放。有国家AAAA级风景区5个。善卷洞周围诸多“梁祝”遗迹更为吸引游人;玉女潭巨石环绕,一汪凝碧,常年不涸;蜀山东坡书院和闸口天远堂的西府海棠为苏东坡创建和手植;滆湖之滨的天一度假村集吃、住、娱于一体,是江苏省最大的私家园林。城中有纪念“阳羡第一人物”周处的周王庙、太平天国辅王府、徐悲鸿纪念馆等人文景点;天一度假村和宜兴观光农业示范园被列入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近年注意保护自然风貌,开发生态旅游,并利用城边丘陵山地和氿滨水面,建成龙背山森林公园、团氿风景区、水浮地公园、湿地公园,一个“城在山中、水在城中、人在园中”的山水旅游城市初步形成。
【文化遗存】宜兴历史悠久,先民勤劳朴实,留下众多文化遗存。位于芳庄镇溪东村的西溪遗址为马家浜文化时期大型聚落遗址,体现出先民六七千年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祥和、自然的生活。西渚镇猪婆山曾是春秋战国时期人群居住点。1984年,吾桥村出土的汉代独木舟被南京博物馆收藏。2002年发掘的骆驼墩遗址,代表了太湖西部山地向平原地带过渡的新石器考古文化特点,对研究长江下游古代文明进程有着重要意义,被列为2002年国内六大考古发现之一。建于三国吴天玺元年(276年)的国山碑被誉为“江南第一碑”。全市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8个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18个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5处(101个点)、文物控制单位56处,库藏文物1万余件。“梁祝传说”和“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舞蹈“男欢女嬉”、“宜兴手工刻纸”、“宜兴均陶堆花技艺”、“观蝶节”是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无锡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宜兴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3项。2007~2009年,在全市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整理挖掘工作,整理出重点项目1731项,立项在册。
【陶瓷文化】宜兴陶瓷源远流长。远在新石器时代,先民便开始烧制陶器。在丁蜀等地发掘出各种商周时期的古陶器皿及残片。2002年,新街骆驼墩出土马家浜文化时期陶器。丁蜀前墅的明代龙窑是全国唯一迄今仍在使用的古龙窑。骆驼墩遗址和古窑址被列入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紫砂、精陶、青陶、均陶、美彩陶被誉为陶瓷“五朵金花”,特别是紫砂成品,以其独特的泥质、造型和古朴的自然美感而名扬海内外。明代供春的“供春壶”、时大彬的“三足如意壶”、项圣思的“圣陶杯”均为国家一级文物,分别珍藏于国家博物馆、无锡博物馆和南京博物馆。宜兴陶瓷既实用,又具观赏价值。紫砂作品在国际、国内屡屡获奖,有些作品还被作为国家国际交往的礼物。宜兴自1988年至1998年,每两年举办一次“陶瓷艺术节”,以陶为媒,招商引资,推动宜兴经济发展。宜兴陶艺家数次赴台赴美,以艺会友,促进文化交流。全市上规模的陶瓷企业有20多个,民间陶艺作坊1000多个,从业人员3万多人,其中有陶瓷工艺美术专业职称的2108人,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称号的有12人(其中已故2人),省大师14人、省工艺美术名人27人,研究员级高级工艺师52人。宜兴(紫砂)是被省经贸委授予的江苏省传统工艺美术特色产业基地。
【宜兴名人】 宜兴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代曾出进士近400名,其中状元4名、榜眼5名、探花1名;有宰相10位、将军15位。晋朝周处文武双全,是妇孺皆知的“周处除三害”的主角,是弃恶从善、改过自新、发愤励志、尽忠报国的典型;所撰《阳羡风土记》是中国最早记述地方习俗和风土民情的著作之一。南北朝时将军陈庆之骁勇善战,为一代名将。卢象升为明末著名抗清将领。政治家当数明代徐溥和周延儒。徐溥入阁为相12年,政绩卓著,为一代贤相。周延儒在明万历四十一年连中两元(会元、状元),后二度为相。
在自然科学上有建树的也大有人在。宋代单锷撰写的《吴中水利书》对太湖治理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清末名医俞听鸿的《俞听鸿医案》解放后被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民国时,邵申培创办大有蚕种总场,创立“虎”牌蚕种,发展到苏、浙、皖11个分场,年产蚕种64万张。现代更是人文荟萃。有被称为“一街双星”的原高教部部长、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和台湾大学校长虞兆中,有被誉为“双子星座”的孪生兄弟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史绍熙和著名教育家史绍熙。至2009年底,宜兴籍中国科学院院士有12位:周培源、唐敖庆、潘菽、史绍熙、朱洪元、朱既明、吴浩清、章综、程镕时、朱邦芬、褚君浩、吴岳良,中国工程院院士12位:周镜、沙庆林、薛鸣球、程天民、陈太一、吴中如、唐西生、陈国良、高鼎三、黄瑞松、陈志南、任南琪。有宜兴籍大学校长100多位,副高级以上职称的2万人左右,被誉为“教授之乡”。他们在各个领域里为中国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文化艺术上,宜兴更是人才辈出。唐代蒋防、宋代蒋之奇和蒋捷、明代吴炳、清代陈维崧等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较高声誉。文学家蒋防的《霍小玉传》广为流传。诗人蒋捷的诗句“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成为千古名句,与周密、王沂孙、张俊并称为“宋末四大家”。戏剧家吴炳著有“粲花五种曲”,其中《绿牡丹》和《西园记》至今仍为越剧和昆剧的保留剧目。陈维崧是晚清阳羡词派领袖,曾参与编修《明史》,与吴江的吴槎汉、云间的彭古晋并称为“江左三凤凰”。近代有文学生涯长达60年的原上海星火出版社总编辑沙蕾,有《时间之歌》诗集传世。现代国画大师徐悲鸿的画作享誉海内外,张瑞麟、尹瘦石、钱松嵒、吴冠中等一批画家也享有很高声誉。音乐戏曲方面,有参与编订《刘天华创作曲集》、《瞎子阿炳曲集》的刘天华弟子储师竹,曾任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在民乐演奏上造诣颇深的刘天华弟子蒋风之,著名二胡演奏家闵惠芬,歌唱家有程静子、张权。新闻出版方面,有20世纪早期就蜚声报界、被誉为“报界三杰”的徐凌霄,著名记者、《文汇报》创始人之一的徐铸成和《人民日报》高级记者王金凤等。
6. 宜兴的历史
宜兴
目录·城市概况
·文化教育
·旅游资源
·今日宜兴
城市概况
宜兴市是一座拥有2100余年城建史和7000多年制陶史的名城,素有中国“环保之乡”、“著名陶都”、“教授之乡”的美誉。宜兴位于太湖西岸,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长三角腹地、沪宁杭三角几何中心,是江苏省确定重点发展的三级I类新兴中心城市。全市总面积2038.7平方公里,人口105.73万,下辖21个镇和1个国家级环保科技工业园。近年来,宜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2005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63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43万元,财政总收入43亿元。综合实力、基本竞争力分列全国百强县(市)第22位和第9位。宜兴市创模3年,将工作重点放在建材、化工行业结构调整和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上,形成了鲜明的宜兴创模工作特色。
宜兴已有5000多年历史。古称荆邑,春秋时属吴。周元王四年(前472)属越。周显五三十六年(前333)属楚。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荆邑司会稽郡,次年改荆邑为阳羡县。西晋怀帝永嘉四年(310),置义兴郡。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废义兴郡,改称义兴县,属常州。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976)改为宜兴县。清雍正四年(1726),分为宜兴、荆溪二县。民国元年荆溪撤消,并入宜兴县。1949年6月属常州专区。1953年1月属苏州专区。1956年2月属镇江专区。1983年3月起,属无锡市。1988年1月,撤销宜兴县,建立宜兴市。
2003年,宜兴有21个镇、1个环保科技工业园,95个居委会,430个行政村;总面积2038.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41万公顷,山林4万公顷,总人口1062363人。
文化教育
煮酒论英雄,才子赢天下。英雄辈出的阳羡山水不仅赋予了宜兴人忠爱的精神,更给了这里的人们聪慧的灵气。
“父子兄妹皆教授”,“一门七博士”,耕读传家,尊师重教蔚然成风。从古到今,宜兴走出了4位状元,10位宰相,385名进士,21位两院院士,60多位大学校长,8000余位教授副教授,“教授之乡”名扬天下。
新中国第一次科技大会主席台上就座的10人中,就有4位宜兴人。中国高教部部长、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和台湾教育部次长、台湾大学校长虞兆中,出生于小镇的同一条街……这些神奇的巧合,令世人对这片土地惊叹不已。
宜兴人聪慧的灵气,更源于敢为天下先,开拓创新的勇气。在绘画、科学、社会等众多领域,无不闪耀着宜兴人高举创新大旗的身影,成为领袖人物和开创者,为中国的进步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旅游资源
别有洞天的陶都宜兴,物产丰富,风光迷人,是陶文化、茶文化、竹文化、洞穴文化兼具的独特旅游胜地。
宜兴地处长江三角洲太湖流域,隶属无锡市,距太湖西64公里,与浙江、安徽两省接壤,是江苏省最南边的一个县级市;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盛产大米、毛竹、茶叶、溪蟹和太湖鱼虾,是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古称荆溪,渊远流长,文物古迹众多,境内山多水多,山水相依,景色秀丽。
宜兴紫砂工艺始于北宋,盛于明清,繁荣于当今。集书画、诗文、篆刻、雕塑于一体,成为独步世界的艺术品。
2006年国务院公布了首批非物质遗产名录,雄踞传统手工技艺首位的,就是宜兴紫砂。古往今来的工艺大师和民间艺人薪火相传,见证着中华文明发展的源泉和永恒的魅力。
中国是茶的故乡,世界给了宜兴一把紫砂壶,并没有忘记在里面放一片茶叶。
宜兴是江苏省最大的茶叶产区,地处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温和湿润,生长着被茶圣陆羽称为“芳香冠世产,可以上供朝廷”的阳羡茶。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宜兴阳羡紫笋茶与杭州龙井茶,苏州碧螺春齐名。三国时代以“国山舜茶”称雄江南,唐朝以“阳羡唐贡茶”名扬天下。
在宜兴山区,茶园依山就坡,一望无际,人称“茶的绿洲”。
在紫砂壶的天地乾坤里,清雅的茶香,滋润着中华民族厚重的文脉。
太华山区,是江苏最大的毛竹基地。全市竹林面积达18万亩。翠竹连岗接坡,挺拔茂密,层峦叠翠。山风过处,竹影婆娑,绿浪起伏,有“竹海”美称。
宜兴雅称“洞天世界”,80多个石灰岩溶洞千姿百态,遍布全市。尤以“江南第一古迹”暨“海内奇观”善卷洞与张公洞及绚丽多彩气势宏伟的灵谷洞名扬天下。
今日宜兴
2002年,列为中国六大考古发现之首的宜兴骆驼墩遗址的发现,证明了早在 7000年前,宜兴就已经成为太湖西部地区的中心部落。宜兴从晋朝设置义兴郡,作为太湖西线最大的城市,曾历时千年之久。
今天的宜兴,作为江苏省重点发展的三级一类新兴中心城市,名列2005年中国百强县市竞争力第9位,长三角37个县级市综合竞争力第7位,在长三角浪潮的澎湃中,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唯一的国家级环保产业科技园,以及省级宜兴经济开发区、省级陶瓷工业园和官林、高塍等5个工业集中区的建立;电线电缆、环保设备、精细化工等八大优势产业集群的形成;绘就了宜兴产业发展的灿烂星空,奠定了腾飞发展的坚实基础。2006年,宜兴市被国家环保总局认定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随着国际资本产业正向长三角加快转移,国家对长三角城市群建设的规划启动,杭宁城市带崛起战略构想的形成,宜兴,将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显示出不可限量的发展前景。
打造富裕宜兴、活力宜兴、生态宜兴、文化宜兴、和谐宜兴,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太湖西线第一城的宏伟蓝图已经全面铺开。一个更加富裕、和谐、秀美的新宜兴正在崛起。
宜兴,热切召唤着天下有识之士,共创人生的光荣与梦想!
7. 宜兴市有没有比较有文化气息的古镇
江苏省宜兴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悠久,人文气息浓厚,宜兴的每个角落都有她的历史文脉。
8. 宜兴埠的历史文化
岁月沧桑,历史上的宜兴埠并非富饶之地,解放前,当地农业经济“十年九不收”,流传着“宜兴埠三宗宝,麻秆、荞麦皮和香草”,普通老百姓过的生活是,住土房、睡土炕,男人外出经商,家中无米汤,孩儿哭叫饿,女人泪汪汪,麻秆换来玉米面,糊弄肚皮度饥荒。
宜兴埠习称余庆府。距市区较近,是城乡结合地区。清《保甲图说》记:“王家场河外稍北曰宜兴埠。有寺曰药王庙,村多砖窑,旁有小道北去。” 因烧砖瓦,挖地多坑塘,蓄水养鱼,故人多从事渔业,住高台上,俗称渔家铺,后谐音取吉庆意称余庆府,至今仍有老人称余庆府,但在行文写成宜兴埠了。这里是教育家张伯苓的故乡。其父喜音乐,尤擅琵琶和十番,尝在棉被上缝制两袖子,睡前倒在被窝里先弹一阵入睡,醒后再弹一阵。人称琵琶张,远近驰名。
教育家杨澄甫,当天津师范校长多年,为津市培养许多老师和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温支英青年时兴办普育女子学校并办画报,曾任学界同志会长与民兴报社长刘孟扬为解决津浦铁路停车场率同学三千向督署请愿,触怒直隶督办陈夔龙,以扰乱地方罪戍新疆,辛亥革命后返津,因腿部受伤致残。后参加同盟会,当选众议员。镇中原有一药王庙,义和团兴起,团民将庙改为供奉碧霞元君名碧霞宫,在此习拳上法,至今尚留有宫前街、宫后街等地名。
9. 江苏宜兴“宜兴”名字的由来和宜兴的历史
我来当导游
嘿!游客们,大家好,我想你们介绍一下,我是旅游社的一名导游。今天我你们去美丽的风景区——竹海公园。
一路上,小草在向我们打招呼,花儿在向我招手。汽车大约行了二十分钟的路程,这就到了目的地。
好了,游客们,我们现在就到了竹海公园。我们大家都应该知道,宜兴盛产毛竹,自古就有“竹的海洋之称。”我们沿着一条条蜿蜒的小道,不一会儿就到了竹林,一棵棵亭亭玉立的竹子,遮住了阳光,空气十分清新,人走进竹林仿佛到了一个“凉爽的世界”
其实,竹笋还能给人带来许多好处呢!它富含大量富有活性的维生素,常吃竹笋不仅能促进肠壁的蠕动,增进海化腺的分泌,而且把胃肠中的有毒物质吸附带走,减少有毒物质的积留和吸收,防止胃肠癌症的发生。其次,竹子还可以用来做扁担, 板凳,笔筒,竹筒……
大家应该都欣赏好了吧!我们大家往前看,那阵阵的“叮咚”的溪流声伴随着风竹叶的“沙沙”声,再加上鸟儿一阵阵清脆的叫声,奏成了一曲每秒有动听的歌曲。“真是太美了!”一个游客情不自禁地叫了起来,也许真的是林中美丽的景色太令人遐思了。
这就是竹海的风景,我想大家一定回味无穷吧,欢迎更多的游客到我们家乡——宜兴欣赏这美丽的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