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武汉会战的意义有哪些
武汉会抄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一场会战。中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6月至10月,中国第5、第9战区部队在武汉外围沿长江南北两岸展开,战场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
武汉会战中中国广大官兵总体上是英勇顽强的,曾大量杀伤日军,并给日军以重大打击。但由于最高决策者及有些高级将领作战指导上欠妥,以致在消耗敌人的同时过多地消耗了自己,主要原因是战役上单纯地进行阵地防御,与日军拼消耗。——基本常识之历史篇
B. 武汉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
是抗日战争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庞大,最为著名的一场战役
C. 武汉大会战在中国抗战史上有何重大意义
武汉会战历时4个半月,以国军主动撤出武汉而告结束。就战役而言,日军占领了武汉三镇,并控制了中国的腹心地区,取得了胜利。但就战略而言,则日本并未能实现其战略企图。日本大本营认为“只要攻占汉口、广州,就能支配中国”,于是日本御前会议决定发动武汉会战,迅速攻占武汉,以迫使中国政府屈服。为此还规定“集中国家力量,以在本年内达到战争目的”、“结束对中国的战争”。但是,中国政府既未因武汉、广州的失守而屈服,日本的侵华战争也未因日军占领武汉、广州而结束。中国政府在武汉失守后声明说:“一时之进退变化,绝不能动摇我国抗战之决心”,“任何城市之得失,绝不能影响于抗战之全局”;表示将“更哀戚、更坚忍、更踏实、更刻苦、更猛勇奋进”,戮力于全面、持久的抗战。而在日军已经占领的后方,大批的抗日人民武装成长起来,大片的国土又被收复。用日军自己的话说,日军占领的“所谓治安恢复地区,实际上仅限于主要交通线两侧数公里地区之内”。因而可以这样说:武汉会战,不仅使日军又遭到一次战略性的失败,而且成为日本由战略进攻走向战略保守的转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被彻底粉碎
由于国军的坚强抗击,日本动用了当时能够集结的最大兵力(用于进攻的编制人员约25万人,会战期间曾补充四五次人员,投入的总兵力当在30万人左右),发挥了陆、海、空装备上的绝对优势,苦战4个半月,不但没有歼灭国军的主力部队,没有使国军的抗战意志和战斗力有所减退,反而使日军的有生力量遭到了严重的打击。据日军发表的统计资料,第11军战死4506,负伤17380人 [15] ,第2军战死2300,负伤7600人,还有900病死的 [16] ,连同海军及陆海航空兵的伤亡人数,总计约3.55万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令部根据各部队战斗详报统计的日军伤亡人数为25.6万人。很显然,日本发表的数字偏低,而军令部发表的数字则偏高。武汉会战以后,本来就感兵力不足的日军,随着战线的延长,兵力益发感到不足,无力再组织像淞沪、徐州和武汉会战这样大规模的、以攻城略地为目标的战略进攻,而被迫转为战略保守。这就使中国的抗战由战略防御阶段发展为战略相持阶段,日本侵略军则陷入了它自身所最不愿意进行的持久战的泥淖之中,无法自拔,从而导致日本侵华政策的转变:由军事打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改为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由以主要兵力进行正面战场的作战,改为转移兵力进行敌后战场的“治安”作战。
日本国力因损耗过巨而开始急剧表面化
日本是一个岛国,战略物资缺乏,主要依赖输入,而当时日本的经济实力并不很强。据日军战史记载,“七七”事变时日本“储备的黄金,包括发行纸币的准备金,全部只不过十三亿五千万日元”;“而对日来说,对战争规模起着制约作用的,实际上还是它的黄金储备量。它意味着日本的正币储备量从最初就限定了这场战争。日本发动了战争,却又千方百计地“谋求早期解决”,为了维持侵华战争,“昭和十二年(1937年)从海外输入的军需物资总额达到九亿六千万日元”。到翌年的6月,为了进行武汉会战,“连学校教练用的步枪都被收回”,用于装备扩建的军队。更由于兵员的不断增加,国内劳力、粮食、能源均感不足。武汉会战结束后的1939年,日本军费的支出已达61.56亿日元,已远远超出了日本国家的储备量,从而使“日本国力穷困急剧表面化”,已经失去了充分保障军队军事物资供应的能力,从而“加重了中央统帅部首脑的痛苦和压力”,以致其参谋总长和陆相自称:“外强中干是我国今日的写照,时间一长就维持不住了”。大致在武汉会战之后,日军的编制、装备和部队战斗力,总的来看比会战前有所下降。这也是日本不得不改变其政治和军事战略,企图“以华制华”、“以战养战”的重要原因。
D. 武汉会战的历史评价
武汉会战中中国广大官兵总体上是英勇顽强的,曾大量杀伤日军,并给日军以重大打击。但由于最高决策者及有些高级将领作战指导上欠妥,以致在消耗敌人的同时过多地消耗了自己(阵亡将士人数,军事委员会统计为254628人,加上负伤超过40万),主要原因是战役上单纯地进行阵地防御,与日军拼消耗。
E. 武汉会战对今天历史的启迪作用是什么
1938年5月1日,武汉各抄界聚集举行了声袭势浩大的游行示威,要求全民参加抗日战争。从1938年6月至10月25日进行的武汉大会战是中国抗战初期继淞沪、忻口、徐州会战后的第四次大会战,中日双方在此次会战中投入的兵力之多、作战规模之大、战线之长以及死伤之众在八年抗战中皆属罕见
F. 武汉会战,为什么能成为一场改变世界历史的大战
1938年5月,日本政坛出了一件大事,军部的首脑人物杉山元倒台了。杉山元,日本陆相,是一个固执己见的侵华“主战派”,以优柔寡断著称的首相近卫文麿,一直对杉山俯首听命。
但这一次,杉山居然被近卫扳倒了,消息传出后,日本各界大哗。
只有日本最高层的几个人知道,近卫这次能得手,是他在一件大事上,同天皇达成了一致。为了配合近卫的行动,天皇派出了梨本宫守正亲王,向杉山口头传达了圣旨。这份圣旨只有一句话:“立即辞职”。杉山吓出一身冷汗,赶紧递交辞呈。
据近卫回忆,自己同天皇达成的共识就是——从中国脱身,这场仗,已经打不下去了。
正是这个近卫,前不久还信誓旦旦地发表声明,宣布把战争进行到底,不惜同中国打五年、打十年,打一场持久战。,为什么这么快就反悔了呢?
近卫没有向人解释,他默默开始寻找新陆相的人选,几个人浮现在他的脑海中来。
寺内寿一:担任过陆相,但贪图战功,主张在华进攻到底,pass。
柳川平助:淞沪会战日本胜利的最大功臣,但因为南京大屠杀而臭名昭著, pass。
石原莞尔:陆军中的天才,但这次侵华战争中石原没有“战功”,还说过“灭日本者必近卫”。近卫皱了皱眉头,pass。
这么一来,近卫心目中只剩下一个人,“战功”赫赫,还是日军中著名的“中国通”,他就是第五师团长——板垣征四郎。
近卫相信,自己不会看错人,为什么要赶紧从中国脱身的这个问题,板垣,会替自己回答。
1938年6月初,板垣回到东京上任,见到近卫,他说起了自己在中国战场的经历。
在华北,板垣率领着精锐的第五师团,一路攻城略地,却看不到一点胜利的兆头。这让他不断想起石原莞尔的两个预言:
一、就算国民政府剩下巴掌大的一块土地,也一定会抗战到底。
二、日军会陷入持久战的泥潭,最终自取灭亡。
在板垣眼中,这两条预言正一步步实现,国民政府节节后退,却仍坚持抵抗。而八路军、新四军在日军背后,开辟了敌后战场,板垣自己,就在平型关,吃了八路军的苦头。
近卫也非常熟悉石原,他和板垣一拍即合。二人达成共识,要在1938年内,逼中国投降,结束战争。
他们制定了双管齐下的策略。
板垣唱白脸,调集大军扑向蒋介石所在地武汉,准备消灭中国军队主力,用武力逼蒋介石投降。
近卫唱红脸,他秘密派人前往香港,通过中间人联系上国民政府,提出蒋介石下野,就可以停战的条件。
近卫和板垣设定的目标是:1938年年底,中国投降。
昭和天皇裕仁对这个计划非常赞许,他表示,不愿再见到“帝国雄师百万受制于中国”。要求尽早把在华兵力用到其他地方,那么,天皇想把在华日军用到哪里呢?
1936年起,斯大林开始不断向远东增兵,远东苏军的人数从1935年的24万,迅速增加到1938年的45万人。
关东军只有22万,却不断向苏军挑衅,卢沟桥事变爆发时,关东军甚至击沉了苏军炮艇,但每次日苏冲突,都是以苏军让步而告终。
1938年7月,日军调动所有机动兵力,投入武汉会战。东北关东军的装备、弹药,被大量抽调到关内。
斯大林抓住机会,派出苏军最优秀的指挥官之一——布柳赫尔,在张鼓峰反击日军挑衅。这场仗,苏军的兵力,是日军的三倍。苏军有250架飞机、285辆坦克、装甲车,237门火炮。而日军,只有37门火炮,一万五千人。
但让斯大林没想到的是,虽然这场仗苏军胜了,但苏军的伤亡,也是日军的三倍。关东军据此推算,只要日军兵力达到苏军七成,就一定能击败苏军。
虽然关东军的实际兵力,只有远东苏军的一半,但只要解决了中国,把关内的百万大军调到中国东北,日军就是苏军的三倍,对苏联的战争必胜无疑。一旦远东告急,斯大林能将欧洲的部队,增援到远东吗?
这是1938年9月,英国首相张伯伦,在伦敦机场的讲话(张伯伦说):“我带回来了和平”。他手中这份文件,是在慕尼黑和希特勒达成的协定,协定的目的正是,鼓励德国进攻苏联。
世界历史发展到了关键一刻,如果日本从中国脱身,与德国夹击苏联,德日法西斯,很可能在莫斯科会师。
8月17日,参谋本部作战指导课,制定了这份《关于终结战争的最高指导方案》,提出日本最重要的事情是“准备对苏作战”,但这需要“中日偃武停战”。
好战的日本军部也意识到:同中国打消耗战,是“皇国灭亡之兆”。如果中国不投降,同时与苏联爆发全面战争,日军有可能面临中苏两国的夹击。
日本能不能进攻苏联,就看能不能先逼中国投降了。6月15日,日本御前会议决定,拿下武汉逼降中国。与之同时,国民政府军委会制定作战计划,保卫武汉!
不久,板垣与近卫欣喜地发现,蒋介石辞去所兼行政院长等行政官职,他们认为,这是蒋介石在为下野做准备。
然而,蒋介石辞去行政官职,是为了专心率军抗击日本侵略。他调集了14 个集团军共 120 个师,约100 多万兵力,在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的广大地区,同日军展开殊死搏斗。
让日军意外的是,这场大战,没有实现像他们预期的那样决战,中国军队回避对决,而分散在山中、树林中,同日军展开激烈的山地战,日军的坦克飞机派不上用场,只能和中国军队肉搏,森林中打死饭冢国五郎的狙击手,也成了日军的噩梦,这时候,两军士兵的真实实力对比,就显现出来了。
日军多支部队,都多次差点遭到全歼,最后靠大规模地释放毒气,才扭转了战局。
G. 武汉会战是怎么回事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初期发生在武汉外围的一次大规模战役。会战从1938年6月11日日 军进攻安庆起,至10月25日中国军队主动撤出武汉止,历时约4个半月。这场以“保卫大武 汉”为口号的大规模战役主要在武汉外围展开,日军前后投入武汉作战的兵力达35万余众 (是时,日本全国陆军的总兵力约90万人),中国参战的部队则更达130个师,约100万人 。整个战事从长江沿线展开,扩及大别山麓,赣北南浔铁路以及武汉近郊,纵横数千里。 会战时间之长、参战兵力之多、规模之大,是八年抗战期间任何一次战役所不能比的,也 是中国
近代军事史上最大规模的战役之一。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揭开了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序幕。7月29、30日,在日军的凶 猛进攻下,北平、天津相继陷落。8月13日,日军又大举进攻上海,8月14日,国民党政府 在日本重兵压境和全国抗日怒潮的推动下,正式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告:“中国 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兹不得不实行自卫,抵抗暴力。”中国军队于淞沪一线血战3 个月,至11月12日,上海失守。上海沦陷后,国民党政府于11月20日发表《国民政府移驻 重庆宣言》,宣布迁都重庆。但国民党的军政机关并未立即西迁入川,而是首先转移到了 武汉。 12月13日,南京沦陷后,国民党中央党部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行政院、监察院、外交 部、财政部等部门以及主要的党政军首脑要员们均移驻武汉,武汉遂成为当时全国的政治 、军事、外交、经济与文化中心,成为事实上的战时首都,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也转 移到了武汉,武汉一时成为全国乃至于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1938年2月,蒋介石发表《抗战必胜的条件与要素》,称“广大的土地和众多的人民两个条 件,就是我们抗战必胜的最大武器。”“这次抗战,是以广大的土地来和敌人决胜负;是 以众多的人口来和敌人决生死。……我们现在与敌人打仗,就要争时间。我们就是要以长 久的时间来固守广大的空间,要以广大的空间来延长抗战的时间,来消耗敌人的实力,争 取最后的胜利。”这就是被称为“以空间换时间,以小胜积大胜”的长期抗战战略。 1938年3月29日,武昌珞珈山麓,国立武汉大学宋卿体育馆内,中国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 会在这里召开,这是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政府召开的最重要的一次会议。这次为期4天 的会议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是通过了《抗战建国纲领》,提出了国民党政府抗战时期的内外 政策,这份后来被中国共产党批评为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的纲领,虽然表现出单纯的 政府和军队抗战的倾向,缺乏真正动员全国各界各阶层人民,实现全民族团结抗战的勇气 ,但毕竟也表示了国民党政府坚决抗战,并在一定程度上开放民主的决心,在当时对于鼓 舞士气,振奋民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抗日战争进入到以保卫大武汉为中心的武汉抗战时 期。 对此,当时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中共代表周恩来在亲自为《新华日报 》撰写的社论中指出:“武汉是中华民国的诞生地,是大革命北伐时代的最高峰,现在又 是全中华民族抗战的中心。” “全中华民族之爱国各抗日党派,应该宣誓:使中国不再闹 分裂,使统一战线永远的巩固和发展下去,使大中华民族永远地团结起来,一直达到抗战 胜利,建国成功!” “ 辛亥、北伐、抗战,这三个历史时期,将造成中华民族复兴的大 业。”时任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3厅厅长的郭沫若在他的名著《洪波曲》中如此写道: “武汉三镇,自北伐以来,在刀光剑影下已经窒息了整整十年”,“沉睡了十年的武汉, 仿佛在逐渐地恢复到它在北伐时代的气息了”,“武汉三镇的确是复活了!” 6月12日,中国共产党机关报《新华日报》以醒目标题发表题为《保卫大武汉》的社论,号 召武汉人民,积极地组织起来,武装起来为着保卫大武汉而参加前线作战。所有愿意参加 敌人后方活动的青年战士迅速组织起来,英勇地到敌人后方去工作。 6月27日,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发表《抗战一周年纪念宣传大纲 》,正式提出了“保卫大武汉”的口号。 7月5日,毛泽东等七名中共参政员在《我们对于国民参政会的意见》中提出,要“动员军 力人力财力物力来保卫我们军事政治经济交通中心的大武汉”。 7月7日,第9战区司令长官、武汉卫戍总司令陈诚在为抗战周年纪念日所作《以全力保卫大 武汉》一文中指出:“保卫大武汉,为当前最迫切的任务。”“今日武汉已成为第三期抗 战中最重要的据点,这里是我们雪耻复仇的根据地,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基石,今日全国 民众,尤其是在武汉的每个军民,应当激发最大的同仇敌忾心,人人都下定与武汉共存亡 的决心,来守住这个重要的国防堡垒,必能给予敌人以致命的打击,造成将来决战中极为 有利的形势。” 7月6日至15日,第1届国民参政会在汉口召开,会议确定了“抗战到底,争取国家民族之最 后胜利”的基本国策,并庄严宣告:“中华民族必以坚强不屈之意志,动员其一切物力人 力,为自卫,为人道,与此穷凶极恶之侵略者长期抗战,以达到最后胜利之日为止。” 8月9日,武汉三镇各界人民举行声势浩大的“保卫大武汉”歌咏大游行,在著名音乐家冼 星海的指挥下,游行群众齐声高唱由郑律成(《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曲作者)作曲、沙 旅·尔东作词的《保卫大武汉》,激昂的歌声响彻在武汉三镇的天空: 热血沸腾在鄱阳, 火花飞迸在长江, 全国发出了暴烈的吼声, 保卫大武汉! 武汉是全国抗战的中心, 武汉是今日最大的都会, 我们要坚决地保卫着她, 像西班牙人民保卫马德里。 粉碎敌人的进攻, 巩固抗日的战线, 用我们无穷的威力, 保卫大武汉!
H. 武汉保卫战的历史
武汉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中一场横跨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浙江省及湖北省等广阔地域大规模战役,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领导中国第5、第9战区部队,以湖北武汉地区为中心,抗击由华中方面军总司令畑俊六指挥的大日本帝国陆军。
该战役共进行了四个半月,是中国抗日战争初期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庞大和最出名的战役。帕维尔·费奥多罗维奇·日加列夫、特霍尔率领苏联航空志愿队支援中国。
武汉会战包括有:马当战役、九江战役、黄梅战役、广济战役、田家镇战役、瑞昌战役、马头镇战役、星子战役、万家岭战役、富金山战役、信阳战役。
经过四个月激战,国府空军耗损极大,海军基本被消灭,日军成功攻占武汉,但是国军大部分主力仍在,日军被削弱。日本战前目的是在武汉作最后决战、以消灭国军主力及结束战争目的未能达到。
战争争取到时间成功让转移至华中设备以及人员迁移至西南地区,为以后能长期坚持抗战奠定基础。日军在华中发起数次战役皆无重大斩获,中国战场陷入僵持。裕仁决定不再作战略准进攻,以维持现状为目的。可以作有限进攻,或让新兵练习实战。
直至1944年一号作战前,日军再没有大型作战与武汉会战规格相同。
此战,中国军队浴血奋战,大小战斗数百次,以伤亡40余万的代价,毙伤日军25.7余万,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日军虽然攻占了武汉,但其速战速决,逼迫国民政府屈服以结束战争的战略企图并未达到。此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8)武汉会战历史意义扩展阅读:
武汉的重要性
武汉位于长江中游,是当时中国第二大城市,人口超过二百万,该市被长江及汉水分成三部分:武昌、汉口及汉阳,武昌是政治中心,汉口是商业的集中地及汉阳是工业重镇,在粤汉铁路和京汉铁路建成后,它是中国内陆的重要交通中心,同时也是将南方港口运来的对外援助运往内陆的枢纽。
日军侵占南京(参见南京保卫战)后,国民政府虽西迁重庆,但政府机关大部和军事统帅部却在武汉,武汉实际上成为当时全国军事、政治、经济中心和战时首都,当时中国的军事力量集中保卫武汉,日本政府及中国远征军总部均预期武汉陷落将令中国停止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