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温州简介和未来城市规划
温州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东濒东海,南与福建省宁德地区的福鼎、柘荣、寿宁三县毗邻,西及西北部与丽水市的缙云、青田、景宁三县相连,北和东北与台州市的仙居、黄岩、温岭、玉环四县市接壤。地理坐标为东经119°37′-121°18′、北纬27°03′-28°36′。总面积11784平方千米,其中市区1082平方千米。总人口744万人(2003年)。辖3个市辖区、6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全市共有30个街道、119个镇(包括2个民族镇)、143个乡(包括5个民族乡)。邮编:325000。行政区划代码:330300。区号:0577。车牌号:浙C。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沿海城市,我国第一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浙江省地级市。是浙南经济、文化中心。 温州古为瓯地,也称东瓯。瓯是一种陶制器皿的名称。约在新石器时代,温州居住着原始瓯人并制作陶器。西汉惠帝三年(前192年)为东海王(俗称东瓯王驺摇)都地。流经温州的河流叫瓯江。 温州古城建于东晋明帝太宁元年(公元323年),因地在温峤岭南,"虽隆冬而恒燠",四季温和湿润,故名温州。《温州府志》载,当年建城时,太守郭璞登上西山,瞭望周围诸山,错立如斗,便对当地百姓说:城饶山外,当聚富盛,然不免兵戈水火城建于山,则寇不入斗,可长保安逸。于是他仿照北斗星体位置,围绕诸山筑城,故称斗城。传说在筑城时,有只白鹿衔花疾奔而来把花吐在城墙上,然后化作一团样云冉冉飞入天际,白鹿跑过的地方,一历经4年的研讨、修编,《温州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终于在2004年12月12日顺利得到省政府的认可,正式定稿。捧着这套厚厚的规划蓝图,我们感觉它比以往的那几份城市规划都来得详实和厚重,与以往的几次规划相比,这次规划在很多方面都称得上是大手笔,它把温州的城市性质调整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商贸、工业、港口、旅游城市,浙南闽东北的区域中心城市,具有滨海山水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到2020年末,我市的城市化水平将达到73.5%,足可见此次规划目标的宏伟壮阔。 温州城市人口增长的速度可能是前几次城市规划者所始料未及的,预计到2007年将达到200万人左右。人口的增加使得城市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此次规划确定了“东拓、西优、南连、北接”的城市发展方向,近期(2007年)城市用地规模将达到179.3平方公里,接近上一规划所确定的用地规模(2000年)的两倍,人均用地面积增加到89.63平方米。除鹿城区外,还将在永强建设龙湾中心区,承担城市副中心的职能,两个中心加上瓯北片、七里片、洞头片共同组成我市“双中心多组团”的城市结构。 人口的增长、城市用地的扩大、机动车数量的增加都将加大城市的交通负担。本期规划提出了由9条高速道、2条国道、1条分流道、7条省道组成我市的公路交通系统的思路,并在温州都市区、南部城镇群各形成高速公路环,构成“日”型高速交通骨架。在规划的中期,还将修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立起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城市公交系统,使市民出行质量得到保证。初步确立的轻轨网络由六条线路组成(其中两条为规划预留线路),线路总长178.4公里,主要连接机场、火车站、港口码头、各级城市中心区及龙湾永强片和瓯海中心片等开发活跃的新区。 “景观规划”是2004年《温州城市总体规划》的另一个突出亮点。1600多年前郭璞建城时就奠定了温州山水城市的格局,又历经千年沉淀,积累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往的规划在制定和实施时往往忽略了城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保护,许多有着纪念价值的文物景观消失在城市的钢筋混凝土下,只能留在温州人的记忆中。这次规划,我们在吸取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营造山、水、城一体的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协调发展的山水城市”的建设原则,以郭公山、松台山、海坛山、华盖山和积谷山为基础建设环城公园,并保证通向景山、牛山和杨府山视线走廊的畅通。同时严格控制瓯江两岸建筑的高度和体量、色彩、整体造型等,使瓯江成为展示城市形象、丰富城市空间和开展市民活动的重要区域。 与以往的城市规划相比,2004年《温州城市总体规划》搭起了未来十几年里温州城市发展的整体框架,无论在规划设计的高度还是涉及的范围,都比以往历次城市规划更加磅礴大气。 片鸟语花香。人们为取吉利,称为白鹿城或鹿城。
『贰』 浙江省目前的七个历史文化名城是那几个
浙江省内国家级、省级、市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村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6个):杭州、绍兴、宁波、衢州、临海、金华
全国历史文化名镇(6个):嘉善县西塘镇、桐乡市乌镇、湖州南浔区南浔镇、绍兴县安昌镇、宁波江北区慈城镇、象山县石浦镇
全国历史文化名村(2个):武义县俞源乡俞源村、武义县武阳镇郭洞村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第一批1991年10月公布,6个):温州、余姚、湖州、舟山定海、金华(已升国家级)、东阳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第二批,2000年1月21日公布,6个):嘉兴、兰溪、天台、松阳、瑞安、龙泉
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991年10月日公布,15个):余杭塘栖镇、萧山衙前镇、宁波江北慈城镇、余姚梁弄镇、象山石浦镇、永嘉岩头镇、湖州南浔镇、海宁盐官镇、桐乡乌镇、绍兴东浦镇、绍兴柯桥镇、绍兴安昌镇、诸暨枫桥镇、江山二十八都镇、温岭市箬山镇(已并入石塘镇)
省级历史文化名村(1991年10月日公布,4个):乐清仙溪镇南阁村、永嘉岩头镇苍坡村、余姚市梁弄镇横坎头村、遂昌县焦滩乡独山村
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2000年1月21日公布,25个):萧山进化镇、建德市新叶、富阳市龙门镇、临安市河桥乡、宁海县前童镇、慈溪市鸣鹤镇(现属观海卫镇)、永嘉县枫林镇、平阳县腾蛟镇、嘉善县西塘镇、嵊州市崇仁镇、诸暨市斯宅民居、金华县曹宅镇、武义县俞源乡、义乌市赤岸镇、浦江县郑宅镇、仙居县皤滩乡、台州市路桥、温岭市新河镇、舟山市马岙镇、平湖市当湖镇南河头、金华县孝顺镇山头下村、武义县武阳镇郭洞村、缙云县新建镇河阳村、庆元县松源镇大济村、松阳县大东坝镇石仓村
省级历史文化村镇(2006年6月2日公布,33个):桐庐县深澳镇(现与窄溪、石阜2镇合并为江南镇)、淳安县浪川乡芹川村、奉化市溪口镇岩头村、温州市瓯海区泽雅镇的水碓坑村和黄坑村、瑞安市飞云镇林垟、永嘉县岩坦镇屿北村、苍南县桥墩镇碗窑村、苍南县金乡镇、泰顺县雅阳镇的百福岩村和塔头底村、德清县新市镇、嘉兴市新塍镇、嵊州市金庭镇华堂村、嵊州市竹溪乡竹溪村、义乌市佛堂镇、永康市石柱镇厚吴村、兰溪市女埠街道虹霓山村、兰溪市永昌街道、武义县大田乡岭下汤村、浦江县白马镇嵩溪村、江山市清湖镇、江山市石门镇清漾村、龙游县湖镇镇、龙游县石佛乡三门源村、开化县霞山乡、温岭市温峤镇、天台县街头镇、仙居县白塔镇高迁古村落、丽水市莲都区西溪乡、青田县阜山乡、松阳县赤寿乡界首村、遂昌县王村口镇、龙泉市龙南乡上田村、岱山县东沙镇
省级历史文化街区(2006年6月2日公布,2个):海宁市南关厢、台州市椒江区章安
温州市级历史文化街区(第一批,2006年12月21日公布,1个):平阳县昆阳镇坡南街区
温州市级历史文化村镇(第一批,2006年12月21日公布,12个):平阳县凤卧镇、平阳县青街畲族乡、文成县南田镇、泰顺县筱村镇、瑞安市高楼乡、乐清市仙溪镇北阁村、乐清市城北乡黄檀硐村、乐清市淡溪镇黄塘村、永嘉县大若岩镇埭头村、永嘉县潘坑乡岩龙村、文成县岭后乡雅庄村、泰顺县新浦乡库村
宁波市级历史文化村镇(第一批,2005年8月日公布,10个):奉化市溪口镇岩头村、余姚市大岚镇柿林村、余姚市梨洲街道金冠村、宁海县深甽镇清潭村、象山县晓塘乡黄埠村、象山县西周镇儒雅洋村、鄞州区茅山镇走马塘村、鄞州区章水镇蜜岩村、江北区慈城镇半浦村、东钱湖旅游渡假区东钱湖镇韩岭村
浙江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8处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 富春江—新安江风景名胜区 雁荡山风景名胜区 普陀山风景名胜区 天台山风景名胜区 嵊泗列岛风景名胜区 楠溪江风景名胜区 莫干山风景名胜区 雪窦山风景名胜区 双龙风景名胜区 仙都风景名胜区 江郎山风景名胜区 仙居风景名胜区 浣江—五泄风景名胜区 方岩风景名胜区 百丈祭飞云湖风景名胜区 方山—长屿硐天风景名胜区 浙江省的天姥山风景名胜区
西湖 宋城 雷峰塔 杭州乐园 未来世界 东方文化园 野生动物世界 双溪竹海 千岛湖 瑶琳仙境 浙西大峡谷 安吉竹子博览园 乌镇 西塘 大慈岩 大明山 南浔 太湖 富春桃源 桐庐垂云通天河 盐官观潮 嘉兴南湖
鲁迅故里 柯岩 兰亭 会稽山 五泄 新昌大佛寺 普陀山 溪口
滕头 宁波天一阁 天下玉苑 雅戈尔动物园 丹山赤水 五龙潭 中国渔村 宁波松兰山海滨
天台山 仙都 八面山影视城 长屿硐天 临海江南长城 雁荡山 楠溪江 天目山 温州江心屿 龙游石窟 仙居 江郎山 义乌国际商贸城 诸葛八卦村 仙华山 双龙
『叁』 温州的简介!
温州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北纬27*03'一28*36',东经119*37'一121*18',面积11784.00平方千米,人口771.99万,,辖鹿城,龙湾,瓯海3区及瑞安版,乐清2县级市和洞权头,永嘉,平阳,苍南,文成,泰顺6县.以气候温和而得名,年平均温度16.10度一18.20度,年均降水量1500一1900毫米,交通有金温铁路,104国道纵贯南北,有沈海,温丽,诸永高速公路,有瑞东,分泰,文泰,仙清,岱青,南霞,温强等公路干线,温州港是全国20个主枢钮港之一,温州机场航空线通全国主要城市,,温州市旅游资源丰富有雁荡山,百丈湀一飞云湖,喃渓江等国家风景名胜区.
主要风景:
雁荡山,百丈湀一飞云湖,楠溪江,泽雅,寨寮溪,九峰,滨海一玉苍山,洞头列岛,乌岩岭,瑶溪,仙岩,玉海楼,承天氡泉,圣井山石殿.
土特产品
瓯桔,瓯绣,瓯塑,皮革制品,芦笋,蛎蟥,毛峰茶,雁荡香鱼,磐石灰鹅,芝湾蝤蛑,鱼粉,虾米,杨梅,红柿,香柚,板栗,竹丝画帘,明矾石,髙岭土,花岗石,珍眉茶,甜橙,四季柚,南田雪梨,白毫茶,黄汤茶,茗眉茶.
『肆』 请问温州这个地名的由来,为什么叫温州,由什么历史故事吗,
温州地处温峤岭以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润,所以称为温州。
温州,简称温或瓯,浙江省地级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东南沿海重要的商贸城市,浙江省区域中心城市之一。
温州位于浙江省东南部,瓯江下游南岸。唐高宗上元二年,处州析置温州,这是温州得名的开始。据《浙江通志》引《图经》。
温州其地自温峤山西,民多火耕,虽隆冬恒燠。意思是温州地处温峤岭以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润,所以称为温州。
(4)温州创建历史文化名城扩展阅读:
温州市位于中亚热带南缘,原始植被是典型阔叶林,组成树种以壳斗科的栲、甜槠、水青冈、桑科的二种榕树、樟科的香樟、山胡椒、润楠、以及多种冬青为主。
因受人类活动影响较深,原生林已少见,多为残存的次生林。如泰顺的乌岩岭、天关山、上佛蛘、罗阳。
文成的石蛘、叶胜、金朱、山华,瑞安的奇云、红双,平阳的怀溪、满田,苍南的莒溪,永嘉的四海山等处尚可见成片的次生林分布。
温州市已发现各类矿产38种,有资源储量的固体矿产18种,矿产地32处,其中有基础储量的矿产11种。
分别为钼、铅、锌、银、叶蜡石、明矾石、伊利石、高岭土、硫铁矿、石英闪长岩、钾钠长石等。矿产资源总的特点是以非金属矿产占主导地位,其中明矾石、叶蜡石矿藏量巨大,素有世界矾都、世界蜡都之称。
『伍』 温州六城联创的简介
温州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龙头,联动推进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六城联创”活动。
『陆』 怎样描述温州
温州市是浙江省的地级市 东南丘陵,为沿海港口城市,浙江的三大经济中心之一,位于中国黄金海岸线中段,浙江东南部,东濒东海,南接福建宁德福鼎市,西与丽水市相连,北与台州市毗邻,是我国第一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浙江省地级市,浙南经济、文化中心。温州2009年GDP突破2527亿元,浙江省内排第三(仅次于杭州,宁波),2009年温州GDP比上年增长8.5%,增幅与上年持平,2009年全年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360.72亿元。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021元,增长7.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100元,增长7.1%。 全市总面积11784平方千米,其中市区1082平方千米。总人口799.8万人(2008年)。辖3个市辖区、6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共有30个街道、119个镇(包括2个民族镇)、143个乡(包括5个民族乡)。 温州古为瓯地,也称东瓯,简称“瓯”。瓯是一种陶制器皿的名称。约在新石器时代,温州居住着原始瓯人并制作陶器。留学海外的温州学子在看到香港被称作HONGKONG的时候根据温州的瓯语(温州话)发明了YUJEU这个称呼。 温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沿海城市。温州古城建于东晋明帝太宁元年(公元323年),因地在温峤岭南,“虽隆冬而恒燠”,四季温和湿润,故名温州。 温州,是一座充满活力与激情的城市,一座充满魅力与梦幻的城市,一座充满智慧与故事的城市。温州人以“智行天下”、“善行天下”、“商行天下”而遐迩闻名。 温州文化灿烂,史称“东南邹鲁”。温州是中国数学家的摇篮、中国山水诗的发祥地、中国南戏的故乡、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先发地区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温州的市花是茶花,市树是榕树,市鸟是海鸥,市歌是《会飞的家乡》。 还有一本描写温州的小说《温州别恋》,作者是六百里。
编辑本段气候资源
温州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从大陆吹来的偏北风,气温较低,雨水较少,湿度蒸发较小。夏季盛行从海洋吹来的偏南风,湿大雨多,气温较高。春季天气多变,时常阴雨连绵。秋季大气较稳定,常见"秋高气爽"天气。全年气候总特点是:温度适中,热量丰富;雨水充沛,空气湿润;四季分明,季风显著;气候多样。 (一)冷热适中、热量丰富 温州常年平均气温在18℃左右,这是人类活动最为适宜的气候条件。根据温州气象台历年各月逐日逐时气温记录及人的冷热舒适要求,温暖舒适期(10-28℃)每年长达9个月,出现时数可达6500小时,占全年总时数的74%。全年>0℃活动积温约6500℃,无霜期275天,是全省热量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二)雨水充沛,空气湿润 温州市各地平均年雨量约1800毫米,比我国同纬(500-1500毫米)多得多。既是全省降水资源最丰地区,又是我国多雨地带,与世界同纬相比雨量之多尤为突出,因地球上该纬度区的其他各国多为干旱的沙漠气候所占据,年雨量大部地区在100毫米以下,因此,我市的年雨量要超过同纬平均值的好几倍。 (三)季风显著、四季分明 季风是盛行风向随季节转换而有显著变化的现象,冬季严寒的亚洲内陆形成强大的蒙古高压,温暖的海洋是低压,温州盛行偏北冬季风。相反,夏季海洋是高压,风从海洋吹向大陆,我市盛行偏南风(或偏东风),随着风向的季节交替,气温、降水、温度等主要气候要素也随之发生明显的年变化。冬季风干燥,寒冷,夏季风湿润多雨,秋季各地多吹稳定的偏北风,天气晴朗,春夏之间季风交替频繁,阴雨多,气候变化复杂。 温州春夏秋冬四季俱全,且各季时间都在两个月以上,与温州同纬的世界各国,最冷月温度平均在15℃左右,大多只有春夏秋三季,而我国的西部高原有长冬而无盛夏。对照同纬,四季更替十分鲜明。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远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晚期,已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温州古为瓯地,秦统一全国后属闽中郡。西汉惠帝三年(前192)为东海王(俗称东瓯王驺摇)都地。汉顺帝永和三年(138)析章安县东瓯乡置 永宁县,县治设在瓯江下游北岸今永嘉县瓯北镇境内,是为温境建县之始。 东晋明帝太宁元年(323),析临海郡南部永宁、安固、横阳、松阳四县置永 嘉郡,郡治设在瓯江下游南岸(今鹿城区),是温州建郡之始。唐高祖武德 五年(622)置东嘉州,高宗上元二年(675)置温州,自此以后,历1300余年至今,州名无改,州境亦无大变。辛亥革命爆发,1911年11月8日温州成立“军政分府”,隶浙江军政府。 1914年6月置瓯海道,辖温州、处州二府,道尹公署驻永嘉县,属浙江省。1932年建立行政督察区。温州区初称浙江省第十行政督察区,督察专员办事处驻永嘉县。后数度更名,称第四特区、第三特区、永嘉行政督察区、第八行政督察区,1948年4月,改称第五行政督察 区。 1949年5月7日温州和平解放,建立温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8月26日成立第五专区,并设温州市。建国后,改称为温州区专员公署。其后, 温州标志---江心屿
名称和辖县有所变动。1981年9月温州地区和温州市合并建立温州市,实行市管县体制。现辖鹿城、龙湾、瓯海3区,瑞安、乐清2市(县级)和永嘉、洞头、平阳、苍南、文成、泰顺6县。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鹿城区。面积294.38平方公里,人口66.41万。区人民政府驻广场路188号。邮政编码:325000。 瓯海区。面积614.50平方公里,人口39.68万。区人民政府驻娄桥街道(现景山街道)。邮政编码325016。 龙湾区。面积279.02平方公里,人口31.04万。区人民政府驻永中街道。邮政编码:325024。 瑞安市。面积1271平方公里。人口114.61万。市政府驻安阳人民广场,邮政编码:325200。 乐清市。面积1174平方公里。人口116.23万。市政府驻乐成镇伯乐东路888号,邮政编码:325600。 永嘉县。面积2674.1平方千米,人口91.33万人。县城驻地为上塘镇,邮编:325100。 苍南县。面积1261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72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68.8公里。总人口122.4万。县政府驻灵溪镇县城新区,邮编:325800。 平阳县。面积1051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83万人。县人民政府驻昆阳镇。邮编:325400。 泰顺县。面积1761.5平方公里,人口35万。县人民政府驻罗阳镇东大街6号。邮编:325500。 文成县。面积1292.16平方公里,县人民政府驻大峃镇建设路165号,人口36.33万人。 洞头县。面积892平方公里,县人民政府驻北岙镇镇前路12号,人口12.5万人。 行政区划详细介绍如下: 温州行政区划
1、鹿城区: 鹿城区地处浙江省东南部,是温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鹿城自古商贾云集,素有“东瓯名镇”之称,南宋时期诗人杨蟠就有“一片繁华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的诗句,鹿城依山面江,城中有山有水,享有“江城如画”的美誉。悬于瓯江之中的江心屿,景色秀美,是中国四大孤屿之一。鹿城自古以来文风鼎盛,人才辈出,如东晋中国山水诗鼻祖谢灵运,南宋永嘉学派代表人物叶适,当代“一代词宗”夏承焘等,相传书圣王羲之也曾在此留下“墨池”等遗迹。 1984年,温州地市合并,建立现在的鹿城区。同年,温州市被列为全国14个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之一,鹿城区成为温州市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2001年下半年,经国务院、省政府批准,市、区两级政府对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鹿城区的区域面积从104平方公里扩大为294平方公里,现全区共辖12个街道、5个乡、4个镇。 2、瓯海区: 瓯海区北靠瓯江,处于温州市区的东、南、西部,环绕鹿城、龙湾两区。原系温州市郊区,1981年12月初建置瓯海县。瓯海是浙江省温州市三大城区之一,位于温州市区西南部。全区总面积614.5平方公里,占市区总面积的42%。现辖6个镇,7个街道,总人口38万。 瓯海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发达。温州港、温金铁路客运站等交通枢纽紧邻辖区而设,金丽温、甬台温高速公路和104国道贯穿全境,瓯海大道、梧埏大道等城市干道与老城区交通网络相连。近几年来,瓯海区再造优势,相继组织实施了一大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项目,进一步完善电力、通讯、供排水等基础设施,为温州城市的拓展和大都市框架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当前,全区正在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新战略,做强二产、做大三产、做精一产。以加速发展传统优势轻工产业和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努力打造眼镜、锁具等国际性轻工制造基地。瓯海区新城区位于娄桥街道和潘桥街道的新城区正在进一步建成。瓯海新城区将会把温州的城市框架拉开。 3、龙湾区: 龙湾是浙江省温州市三大城区之一,位于瓯江入海口南岸。东朝东海,南接瑞安市,西邻鹿城、瓯海二区,北濒瓯江,与永嘉县、乐清市隔江相望。2002年1月,经省、市人民政府批准,龙湾区内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区域陆地面积279平方公里,总人口48万人(其中户籍人口29.77万人),区人民政府驻永中街道,辖永中、蒲州、滨海、永兴、海城5个街道和状元、瑶溪、沙城、天河、灵昆5个镇。 龙湾历史悠久,古属瓯越、东瓯。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这里就有先民居住,过着渔猎和原始的农业生活。春秋战国时期,龙湾成为越国辖地。从东汉末年到三国,北方处于战乱之中,这一带却比较平静安定。唐宋以来,龙湾作为温州城的东部城郊,经济文化不断发展。 其中中国不锈钢城在龙湾永中基地。 4、乐清市: 全市陆地面积117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70平方公里,人口116万。这里气候温和,水土肥沃,自然资源丰富,素有“旅游胜地”、“鱼米之乡”之称,在温州、台州、宁波、舟山沿海走廊中,乐清历来是主要的经贸集散地。 乐清是民营经济“温州模式”的发祥地。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家庭作坊、个体工业已在乐清市兴起。80年代出现了股份合作企业,现已逐步走向规范化,并已向集团化方向发展。股份合作经济给乐清工业经济发展开创了“黄金时代”。 全市现已建成工业小区25个,标准厂房310万平方米,有近1500家企业进入工业园区,分布在104国道乐清段两侧,构成长达50多公里的“工业走廊”,集团公司51家,其中38家为全国无区域集团,6家企业跨入了全国知名乡镇企业行列,形成了以低压电器、电子、机械、仪表、服装、皮革、船舶修造、工艺美术等为主导行业的工业体系。乐清柳市素有”中国电器之都“之称。 乐清已形成一个城镇群,以市政府所在地乐成镇为中心,全市分布着16个经省政府批准的对外开放重点卫星镇,这些卫星镇分布合理,建设颇具规模,其中柳市、乐成、虹桥、北白象四地人经济综合实力跻身温州“十强”、浙江“百强”行列。 被称为乐清海上门户的黄华七里港区,是我国20个重点港口之一。海岸线长142公里,可建造万吨级以上泊位36个,主航道150多年来恒稳不变,是宁波至厦门一线唯一而适中的深水港区。现已建成七里港一期工程,港口年吞吐能力达401万吨,七里港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将成为建设中的温州大港核心。 5、瑞安市: 瑞安是温州大都市南翼中心城市,浙江省重要的现代工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瑞安陆域面积1271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060平方公里,总人口114.61万。 瑞安是“温州模式”的重要发祥地。改革开放以来,瑞安人民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率先发展市场经济,尝试股份经营,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地实际的经济发展路子。80年代初,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率先兴办农村家庭工厂,千方百计把产品推向市场,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把以上经济特色概括为“小商品、大市场”。八十年代中期,瑞安已经形成了较大的小商品市场, 为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发展积累了早期经验。现已形成汽摩配件、机械电子、塑料制品、鞋类、精细化工、纺织服装等六大支柱产业,大批名优产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19种产品在全国市场占有50%以上份额,是中国汽摩配之都、塑料薄膜产业基地、印刷包装及医药机械全国产销基地、全国闻名的精细化工生产基地,形成了有较强竞争能力的行业规模优势和产业配套优势。 这是一座具有170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自古市井繁华,商贸发达。“人杰地灵,天瑞地安”。宋代著名诗人陆游过瑞安飞云江时曾咏叹道::“俯仰两青空,舟行明镜中。蓬莱定不远,正要一帆风”。 郭沫若曾题联“玉成桃李,海涌波澜”。民间自古就有“瑞安出才子”的美誉。南宋理学家陈傅良注重“经世致用”,开永嘉学派之先声;叶适集永嘉学派之大成;元明之际,戏曲家高则诚撰《琵琶记》,称为“南戏之祖”(或“词曲之祖”)。清末,瑞安相继涌现出“三孙五黄”、“东瓯三杰”等知识分子群体。特别是孙诒让,精研经学和甲骨文,被誉为“有清三百年朴学之殿”、甲骨文字学开山鼻祖。近代名人辈出,史学家周予同、鱼类学家伍献文、书法家邹梦禅、国旗设计者曾联松等等。 瑞安还是浙江著名侨乡,有10万多瑞安人分布在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归侨侨眷有12万多人。在法国、意大利的华侨,每5人中就有1人是瑞安人。在旅外华侨中,担任侨团会长、副会长、秘书长以上的有200多人。同时,有20多万瑞安人在全国各地经商办厂,其中眼镜业最突出,在全国各大城市的繁华路段,凡是有眼镜店的,大半是瑞安马屿人在经营。瑞安商人协调能力强,在全国成立的147个异地温州商会中,瑞安籍商会会长有30多位,副会长500多名。 瑞安市境群山起伏,溪涧纵横,且有飞云大江襟带城廓,隆山古塔雄视八方,自然景观颇具壮美清幽的特色。风景旅游区占国土面积20.8%,属旅游资源大市,拥有寨寮溪等七大风景胜区。省内四大藏书楼之一的玉海楼和观音寺石塔列入全国、省级文保单位。 6、永嘉县: 永嘉县隶属于温州,位于浙江省东南部,瓯江下游北岸。总面积2674.1平方千米。2007年末总人口91.33万人。“永嘉”作为县名始自589年(隋文帝开皇九年)。“永嘉”二字,是“水长而美”的意思。 神奇的楠溪江山水造就了无数的杰出人物和灿烂文化。从唐朝至清朝,永嘉一共有过604位进士。两宋时期,曾经出现辉煌的“永嘉学派”、“永嘉四灵”,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显著的地位。2001,我国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授予“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永嘉昆剧作为昆曲中的重要代表,成为全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 楠溪江名人履迹
『柒』 温州拟建一处地质公园,这里明矾储存量丰富,面积多大呢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地提升,人们更加的享受生活,会在闲暇时间出去旅游,因此我国旅游业在不断发展当中,旅游业发展得越来越好。旅游业的发展也会带动经济的增长,因此随着旅游业不断的发展,我国各大城市对于旅游资源的开发越来越重视,也在不断开发当中,浙江省也不例外。浙江是我国的经济强省,境内经济实力强悍,所辖各大地级市都在不断发展当中。
苍南县矾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设将会为人们又提供一处游玩的好场所,也让人们更加了解这个地方的采矾文化,带动周围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和相应产业圈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所以大家是不是很期待苍南县矾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设呢?
『捌』 历史文化名城的拟申报城市
拟申报城市名单序号 城市 省份 1 衡阳市 湖南省 2 永州回市 湖南省 3 湘潭市 湖南省 4 通海县 云南省 5 香格里答拉县 云南省 6 东莞市 广东省 7 深圳市 广东省 8 惠州市 广东省 9 兴化市 江苏省 10 常州市 江苏省 11 江阴市 江苏省 12 高邮市 江苏省 13 昆山市 江苏省 14 宿迁市 江苏省 15 高淳区 江苏省 16 凤阳县 安徽省 17 桐城市 安徽省 18 温州市 浙江省 19 湖州市 浙江省 20 齐齐哈尔市 黑龙江省 21 兰州市 甘肃省 22 青州市 山东省 23 黄石市 湖北省 24 邢台市 河北省 25 吉木萨尔县 新疆自治区 26 桓仁县 辽宁省 27 长春市 吉林省
『玖』 温州如何建设书香城市
谈“书香城市”沈洪保 古人为防蠹虫咬书,便在书中放置芸香草,此草有清香之气,故打开书籍便有清香袭人,因此称之为“书香”。 書香門第, 旧时指上辈有读书人的家庭。而书香城市,则是指这个城市是充满读书风气的城市。 有人风趣地说,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改变人生的厚度。培根在《论求知》中说,读书可以“消遣”;读书可以“装饰”;读书也可以“增长才干”。我们现在把读书作为“消遣”“装饰”的人都不多了。许多人消遣,宁愿打麻将、打扑克而不愿坐下读书,许多人宁愿花钱买贵的吃,买高档的穿,而不愿花钱买书。许多人住房豪华阔绰,可竟然见不到一本书。 也许有些人没有认识到读书可以增进知识、增加智慧、陶治情操;读书可以提高我们的境界,扩展我们的视野;读书净化了我们的心灵,使我们领悟到人生的哲理;读书可以完善一个残缺的灵魂和滋养一个枯燥的心灵。 我们温州是有文化底蕴的城市,我们温州历来有书香的浸润,而更令人骄傲的是,历来是“商潮不掩读书声”。但因种种原因,近几年读书的风气有点减弱,而追求奢侈的风气有点涨势,如爱玩电脑游戏,爱买名牌,多用心于物,少用心于书。 我们温州应该不仅是经济繁荣商业领先的城市,而且也应该是崇尚阅读和有文化品位的城市。 我们应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要使温州人热爱阅读、追求知识,彰显历史文化名城品位的风采。推动温州全民阅读,建设书香城市,这应该是温州在构建和谐社会,特别是建设和谐文化进程中的应有组成部分。 元代瑞安大戏剧家高明在《琵琶记》中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他以苦读精神,来激励读书人对理想的追求。在我们新时代,读书就应该有更高的境界探索,或说是为温州腾飞的梦,为中华复兴的梦。 我想,城市的美丽动人不仅仅是她的建筑外表、景观风貌,更在于她的文化品位和内在气质。而这种城市文化品位和内在气质的形成,就是要靠在市民阅读文化中积淀和蕴涵来实现。阅读是提高市民素质、进而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工具,是一座城市文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人自我完善、增长智慧的主要途径。 我们大家应该努力,使温州这座美丽的滨海之城,沉醉在浓浓的书香之中。我们可以 开展“书香日”“书香节”“香书月”等活动。 以“人人好读书、好书人人读”为口号,使读书、读好书成为温州温州人的共识,成为温州人的习惯。尽力做到,以“知书达理”、享受文化成果为目标,通过多读书、读好书、听讲座、写笔记、写征文、参加朗诵、吟诵等多种途径真正实现了自身修养的提高。 总之,我认为温州应该走入一个全民阅读的时代,阅读,不仅会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也会为文化强市建设和学习型城市、文明城市的创建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所以,我认为,在温州应该把 “书香城市”作为一项重要的“工程”把他营造起来。